亡国之路——看他们如何搞垮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但凡爱看史书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过程:刚开始面对历史故事,感觉它们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多看几遍之后似乎又觉得烂熟于心。于是,便借着对现实的不满,开始不自觉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甚至“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样,就不免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嫌疑。一直以为研究历史应当心存敬畏,敬畏史实真相,敬畏历史人物;而评论历史则应探索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现实服务。
苏联的兴亡是很多中国人一直感兴趣的问题,这个充满争议性的问题在学术领域形成了多种解释苏联解体的学说,颇有百家争鸣的恢弘气势。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专业范围、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乃至不同的政治立场,叙述着苏联长达74年的历史和苏共近百年的党史,挖掘其亡党亡国的原因。
中国人研究苏联历史之所以纠结,是因为一个曾经和我们同一阵营的比我们还强大的国家瓦解了,我们却要为北方边境少了个强敌而拍手叫好;中国人研究苏联历史之所以谨慎,是因为苏联的一些悲剧以及出现那些悲剧的原因我们自己的历史上也有过一些,但是我们又不能说太细;中国人研究苏联历史之所以疯狂,是因为苏联在政治领域的失误和经济体制的错误中国不能再犯,然而我们却不知道产生这些错误的深层原因。
学术领域关于苏联解体问题存在着两种最有名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苏联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埋下了社会主义制度“原罪”的种子,无论怎样励精图治都无法逃脱亡国的命运;另一种观点是自斯大林死后的绝大部分苏联领导人,叛徒辈出,不断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在修正主义和投降主义的路线上越走越远,正是这些高层精英的背叛导致了亡党亡国的悲剧。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下不是历史专业出身,无法站在专业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但是闲暇时候确实喜欢看一些记载陈芝麻烂谷子的书籍,偶有感悟,也喜欢写下那么一两篇文章和朋友探讨。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已有的关于苏联历史的书籍大多是概念化的论述,先确立观点,再搜集相应的史料当论据。这就很容易把读者带进先入为主的误区。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史籍多是先写史实,再予以评论,讲究史实的完整性和评论的客观性。遗憾的是,国内现有的关于苏联问题的书籍多是人为拆分出若干个问题进行逐个论述,鲜有对苏联历史的整体叙述,导致读者连感性认识都无法建立。
连感性认识都没有,怎么可能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理性认识?
笔者也做不到完整连贯地叙述苏联74年的历史,只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对苏联最后15年的历史进行叙述评论,与读者探讨:苏联是如何从70年代中期的冷战优势地位的有利处境走上亡国之路的。苏联解体的原因说来话长,至于为什么只写这15年的历史,是因为它离苏联解体的时间更近,作用更直接,更能显示出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当然,本文不会只写这15年而割裂前59年的历史,之前的历史也会有所提及,只是篇幅较短。毕竟,小学语文老师教过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要详略得当,否则文章就成了流水账。
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从1977年写起,而不是从1976年或者1978年或者别的什么年份写起。我的回答是,这一年发生了三件很重要,或者说是很有意思的事。
第一、这一年的6月,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勃列日涅夫继任了他的“老战友”波德戈尔内的最高苏维埃主席职务,后者已于当年5月被解除政治局委员职务。从此,勃列日涅夫垄断了苏联最高权力。
第二、这一年的10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修改了宪法,在宪法里加上了一句话:“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
第三、这一年的11月,41岁的丘尔巴诺夫(勃列日涅夫的女婿)被任命为内务部(相当于我国的公安部)副部长,很是年轻有为。
故事就从这位驸马爷写起吧!看看他是多么的“年轻有为”。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24 21:26:00 +0800 CST  
引子?驸马爷(上)
驸马爷同志全名尤里?米哈伊洛维奇?丘尔巴诺夫,1936年生于莫斯科,父亲是莫斯科市某个区的党委书记,母亲是家庭妇女。虽说在首都的官场,一个区委书记算不得大官,但是丘尔巴诺夫好歹是干部家庭出来的公子,多少比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多些政治天赋。
驸马爷小时候好像读书不怎么行,可自从在飞机制造厂参加工作以后就特别会规划自己的“前程”,工作中努力上进,积极表现,以此得以在工作单位的共青团系统平步青云,并在23岁的时候被推荐到莫斯科市列宁格勒区团委当干事。
实现从工人阶级到公务员的转变后,丘尔巴诺夫立即报考莫斯科大学,在1959年考上哲学系函授班,不久,与他的同班同学塔玛拉结为夫妻,后者在1963年为他产下儿子。与此同时,丘尔巴诺夫的工作也发生调动,从共青团调到了俄罗斯联邦内务部。1964年,丘尔巴诺夫毕业,被调到苏联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任处长。就在这时,丘处长宣布与塔玛拉离婚,直到1988年入狱,都没有再看过她们母子一眼。离婚的这一年,他28岁。
在团中央宣传部,丘尔巴诺夫的顶头上司是团中央宣传部长伊戈尔。此人是时任苏联内务部部长谢洛科夫的长子,极其赏识丘尔巴诺夫,两人下班后经常一起出没于莫斯科的高档舞厅、饭店和酒吧,俨然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1970年6月,丘尔巴诺夫离开团中央,调任苏联内务部劳改局政治部主任。至今为止,没有任何有力的证据证明伊戈尔在父亲面前为丘尔巴诺夫的调动和升职说了好话,但是,身边的知情人都知道,两个人的关系比以前更加紧密,在各种社交场合称兄道弟。丘尔巴诺夫频繁更换女朋友,对伊戈尔从不隐瞒。
当时,苏联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很多,见得光的也有,见不得的光的也有。局内人都知道,最高领袖勃列日涅夫的女儿加林娜是老爷子的一大心病。四十岁的人了,已经离过两次婚,现在还单身,几乎天天泡在所谓的朋友聚会上,谁都想巴结她,但是谁都惹不起她。
要说这公主殿下也是位苦命人,年轻的时候追求浪漫,喜欢上风度翩翩、中年丧偶的老男人,结婚后才知道那男人对每个女人都很浪漫。痛苦之余把婚离了,二婚的时候嫁给一位小自己十几岁的杂技演员帅哥,又遭到父亲的反对,被迫再次离婚,混迹夜场。混了几年,让她遇见了丘尔巴诺夫。
丘尔巴诺夫外表英俊潇洒,情场经历丰富,又是内务部的年轻中层领导,正好符合勃列日涅夫选婿的标准。两人在一次朋友聚会上相遇,然后男追女。第二年4月17日,两人结婚。勃列日涅夫对这桩婚事非常重视,不仅大操大办,而且还把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送给他的一辆“斯科达”牌高级轿车作为礼物转送给丘尔巴诺夫,并在莫斯科市中心政府公寓内为小两口安排了一套4居室的高级住宅。这一年,丘尔巴诺夫35岁。
婚后的丘尔巴诺夫对岳父岳母孝顺有加,对妻子也是宠的厉害。这一切,勃列日涅夫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很快找来内务部长谢洛科夫,要求提拔女婿当副部长。谢洛科夫表示,这事不能急,内务部的党委班子晚些时候一定会给总书记一个满意的交代。
交代什么?怎么交代?
1972年,丘尔巴诺夫晋升上校军衔。
1973年,丘尔巴诺夫晋升少将军衔。
1975年,丘尔巴诺夫担任苏联内务部内务军总政治部主任。
1977年,丘尔巴诺夫晋升中将军衔,升任内务部副部长。
要知道,丘尔巴诺夫当上驸马爷是在1971年,那时候他还是个中校,是内务部劳改局政治部的主任。这火箭提拔啊,只能发生在当时全世界火箭技术第一流的苏联。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25 20:28:35 +0800 CST  
@逍遥自在9811 8楼 2014-03-25 20:36:54
怎么没了?挺吸引人
-----------------------------
每天努力写一篇,留出其他时间继续扒故纸堆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25 20:43:12 +0800 CST  
引子·驸马爷(下)
驸马爷当上内务部副部长后,分管人事工作,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驸马爷那三把火烧的可真是旺。把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做出了彩头。
第一把火,禁止任何人在内务部大楼吸烟。
第二把火,整顿警容风纪,要求部下着装严整,皮鞋锃亮。
第三把火,向其汇报工作必须经过秘书,严禁越级汇报。
按理说,一个副部级干部严格要求部下是应该的,但是仅仅如此怕是不够吧?除此以外他又干了些什么?一个资历浅薄、未建功勋的皇亲国戚,身居高位,又管着本部门的人事工作,免不了安插亲信,拉帮结派,排除异己。

内务部的部长助理是克雷洛夫中将,这位同志年轻有为,才华横溢,从1967年苏联恢复成立内务部时起,就与部长谢洛科夫一道,全面推动各项工作,为内务部的筹建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颇得谢洛科夫的赏识和同事部下的好评。可惜啊,年轻同志普遍脾气不好,嫉恶如仇。这不,1977年让他碰上了同样年轻同样脾气不好的驸马爷副部长。一到开会的时候,驸马爷就免不了要受克雷洛夫的点名批评。
丘尔巴诺夫是好惹的吗?明里暗里就展开了反击。谢洛科夫部长看见他俩斗得不可开交,就采取和稀泥的办法“顾全大局”,把克雷洛夫保留级别,调到内务部科学院当院长。驸马爷不甘心,在1979年年初带着人去科学院“视察”,很快就发现财务上有不规范的地方。然后拿着这些“经济问题”逼着克雷洛夫辞职。1979年4月19日,克雷洛夫辞职,第二天就在科学院自己的办公室开枪自杀。
有人肆无忌惮,就有人仗义执言。内务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局局长扎祖林同志一直以来就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严于律己,严于律人,非常看不惯驸马爷同志的工作作风。1979年11月,内务部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会议,扎祖林同志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丘尔巴诺夫进行了同志式的批评教育。可是同志式的批评也是批评,何况驸马爷还管着内务部的人事工作,当天一散会,将扎祖林免职的命令就被签发了。
有困难,找组织。第二天,扎祖林向苏共中央提出申诉,估计克林姆林宫的领导们良心未泯,决定保留扎祖林的职务。可惜好景不长,几个月后,扎祖林还是被解除了职务,降级使用。
扎祖林曾经结合自己多年的政工经历,编写过一部关于内务部思想教育工作的书,内部传阅后得到同志们的好评,这本书在他卸任后得以正式出版。可悲的是,署名是:丘尔巴诺夫主编。
1979年12月,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常务副部长)巴布金自杀,自杀原因不明。1980年1月,丘尔巴诺夫升任内务部第一副部长。驸马爷升官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要上级给他一辆吉尔牌轿车。按照规定,政治局委员一级的干部配备吉尔牌高级轿车作为专车,副部级干部配备的是伏尔加牌轿车。
遭到部长谢洛科夫拒绝后,丘尔巴诺夫一个电话打给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内阁总理)柯西金,问总理同志要车。谁知道,堂堂总理,党性原则还不如手下的部长。第二天早晨,一辆崭新的吉尔牌高级轿车就出现在丘尔巴诺夫家门口。连总理都不敢管,还有什么能挡住驸马爷的飞黄腾达?
1980年10月,丘尔巴诺夫晋升上将军衔。
1981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六大,丘尔巴诺夫被选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同时兼任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驸马爷平步青云的同时,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的事情还真没少干,限于篇幅和主题,在此不作赘述。但是,不管他是否罄竹难书,终究无法逃避法律的制裁。因为,这个世界还是有正义的,正义就源于那些敢于为了正义去牺牲的人们,比如上文那个丢官的局长,那个以死抗争的将军。
言归正传,接下来我就要写苏联最后十五年的历史,看看那个 “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超级大国怎样走上亡国之路。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26 18:44:49 +0800 CST  
@逍遥自在9811 18楼 2014-03-27 12:01:00
楼主,能不能把你帖子里发的广告给删除, 手机费流量不说,很讨厌
-----------------------------
逍遥兄所说正是我想做,但是实在不知该怎样删除,找遍全页没有删除键,还请告诉一下删除的办法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27 12:36:36 +0800 CST  
第一章:沙皇同志奋斗史
第一节:激情燃烧的岁月
要弄清苏联1977年以后的历史,必须先了解当时坐在主席台的人们。坐在主席台最中间的是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勃列日涅夫同志,我们就从他说起。
1906年12月,勃列日涅夫出生在卡缅斯科耶市(今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市),属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顺便说一句,这个州也是乌克兰美女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的故乡)。祖父、外祖父和父亲都是轧钢工人,俄罗斯族。父母粗通文墨,讲究礼仪,对儿子的教育侧重培养正直和朴实的观念。勃列日涅夫有一弟一妹,据他本人回忆,父亲对他们从不娇惯,却也很少惩罚,更多的是通过讲道理和身传言教使儿女明白事理。例如,“如果你许下了诺言,就要履行。要是对一件事有怀疑,就应该直说;如果你害怕,就不要去做;一旦做了,就不要胆怯。如果你确信自己是正确的,就坚持到底。”
纵观勃列日涅夫一生,恰恰是他父亲这些话的写照。
卡缅斯科耶位于第聂伯河流域,在它东面是沙皇俄国最大的煤矿区顿巴斯,西面是有名的铁矿区克里沃罗日那。便捷的水运交通和靠近煤铁矿区的区位优势,使卡缅斯科耶在19世纪下半期就成为工业城市,不断吸引外地人口流入。在这座乌克兰城市里,除了乌克兰人还有俄罗斯人、波兰人、犹太人、德意志人、捷克人共同居住。社会风气包容,基本没有排斥外族的情绪。
勃列日涅夫出生的前一年,俄国爆发了1905年革命,这是俄国继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又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从此以后,知识分子追求宪政的民主活动、工人运动以及农民抗争风起云涌。沙皇政府亦在1906年成立国家杜马(议会),实行开明君主制,逐步向君主立宪制过渡,新任首相斯托雷平奉行强硬政治,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使俄国国力迅速上升。然而,“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俄罗斯帝国最终没有逃过1917年的革命。七十多年后,另一群俄国人不懂这个道理,瓦解了一度强大的苏联。
斯托雷平的一系列改革在繁荣经济的同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校开始广泛招收工农子弟,并以提供奖学金或者免除学费的方式鼓励贫民家庭的孩子好好学习。勃列日涅夫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即使是在一战(1914年到1918年)和内战(1918年到1921年)那种动荡的岁月里,也坚持刻苦学习,直到1921年中学毕业。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农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率先复兴。勃列日涅夫在1923年选择了一所库尔斯克的农业技术学校就读,同年加入共青团。毕业后不久被派往乌拉尔地区从事农业管理工作,同年成为联共(布)预备党员。这一年,勃列日涅夫23岁。
如上所述,勃列日涅夫的青少年时期完全是在革命思潮汹涌澎湃的年代度过,成长在这样的时代,任何有理想的青年都容易倾向革命,乃至加入革命。然而,革命的理想蓝图只是存在于布尔什维克领袖们的脑海里,甚至领袖之间也存在分歧。1924年列宁死后,其他政治局委员早已存在的矛盾逐渐公开化。斯大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等列宁时代的政治局委员在新经济政策的存废、农业集体化、加快工业化、世界革命等问题上发生争论,政见的不同使大家都想获取最高权力。最后,斯大林采取“联合一派、打倒一派”的办法,利用自己掌管组织人事权力的优势,在权力斗争中脱颖而出,夺取了党内最高领导权。
1929年,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关于这场运动,简而言之,就是动员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控制农产品的销量和价格,为快速工业化实现原始积累。然而,集体化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遭到了强烈的反抗和抵制,农产量连续下滑。一方面,广大农民怨声载道,另一方面,斯大林在1930年3月发表《胜利冲昏头脑》,非但不检讨方针政策的失误,反而将农业减产归罪于地方上的农业干部,并采取“清党”措施,借此将那些反对他本人以及他的方针政策的党员干部开除党籍。
这一切,将会给勃列日涅夫带来什么?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27 23:20:49 +0800 CST  
这场“清党”运动成为了三十年代“大清洗”的前奏,大批无辜的干部成为错误政策的替罪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凡是政策取得了好效果,宣传部门就会歌颂伟大领袖斯大林高瞻远瞩;一旦政策出现恶果,宣传部门就会说阶级敌人混进各级干部队伍搞破坏,在这同时,“契卡”(克格勃的前身)立即罗织罪名,将那些敢于直言的干部下狱。
乌拉尔专区的干部估计也躲不过这个遭遇。这不,勃列日涅夫1931年刚转为正式党员,就被任命乌拉尔专区土地管理局副局长。如果不是“清党”运动把专区的干部、专家以及业务骨干一网打尽,一个刚刚参加工作两年、才转正的党员怎么可能当上专区副局长?各位看官,你们说呢?有趣的是,这种好运一直伴随着勃列日涅夫,而他的上级总会莫名其妙地被人干掉,成为他晋升的垫脚石,直到1964年他当上苏共中央总书记。
当然,能在25岁当上副处级干部的勃列日涅夫同志肯定具备与众不同的个人品质。这里首先要讲到的是该同志谦虚谨慎、懂得取舍。1931年2月,斯大林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号召全党学习工业科学技术。当年下半年,勃列日涅夫毅然辞去土管局副局长的职务,返回家乡卡缅斯科耶,那座冶金业城市,从一名普通的钳工做起,白天上班,晚上在冶金学院夜校学习,终于在1935年拿到大学文凭,同年被授予热动力工程师职称。还是在这一年,勃列日涅夫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装甲兵,先后被提拔为排长和连指导员。1936年底退伍后,他回到卡缅斯科耶继续当工程师。这时的卡缅斯科耶已经改名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以纪念1926年逝世的“契卡”创始者捷尔仁斯基。
“契卡”全称“肃清反革命及怠工特设委员会”。这个名字虽然长,但是很有哲理,意思是:谁对俄共的路线方针政策“消极怠工”,谁就是反革命;谁是反革命,契卡就要肃清谁。不要以为这是笑话,从这个组织成立的第一天起,它就是这样工作。就是靠着这种工作方法,契卡配合红军,在内战中打败反苏维埃政权的国内外敌对势力。然而,“遍地都是反革命”的工作思维被带入和平时期,契卡工作人员就成了斯大林发动“大清洗”的刽子手。
关于“大清洗”,本文不会写它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相关的学术专著以及各种体裁文学作品汗牛充栋,几乎没有一万字以下的,那些方家之言更值得研究。然而,这是一个沉重的理性话题,如果一定要建立起感性认识,就请把它想象成俄国的“文化大革命”。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28 19:55:29 +0800 CST  
1937年的乌克兰是“大清洗”的重灾区,大量的干部、专家和业务骨干被诬陷,或投入监狱,或关进劳改营,更可怕的是被处决。“大清洗”导致大量的领导干部岗位空缺,当年5月,勃列日涅夫被任命为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市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副主席,相当于副市长,分管市政建设方面的工作。很快,一座漂亮的少年宫大楼在62天平地而起,巨大的体育场破土动工,带有阳台和大玻璃窗的一幢幢四层住宅楼成为上百户市民的新居,还有平坦宽阔、散发着沥青味的马路,小巧别致、绿木掩映的街心花园。除此以外,勃列日涅夫从重工业人民委员部争取到一笔拨款,开辟了一条贯穿全城的无轨电车路线。
1938年1月,赫鲁晓夫被任命为乌克兰的党政一把手,这位后来的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成为了勃列日涅夫从政道路的领路人。进入他视野的是一位32岁的年轻人,家庭出身根正苗红,属于工人阶级的好同志,先后在农业、工业、部队和市政建设有过工作经历。真正做到了“党员同志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对党忠心耿耿,业绩突出、政绩斐然。当年5月,勃列日涅夫被调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任州党委负责宣传工作的书记。
勃列日涅夫年纪轻轻爬上高位完全是运气吗?
我想不是的。无论他后来成为苏联领袖的政绩如何,他年轻时的个人品质和人生选择还是值得参照学习。资历尚浅、身居高位的时候懂得急流勇退,以求更好的前进;如果他不辞职,难保不成为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倒霉干部”,没准连命都保不住;想成就大事业,必须先丰富自身跨行业、跨专业的社会经历;最重要的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学习,不管处境多么艰险、贫困,不管生活多么空虚寂寞冷,都应该坚持学习。这样,前途才会有希望,人生才能有所作为。
请大家相信我对勃列日涅夫的总结不是恭维。毕竟,我再拍他马屁,他也不会提拔我当内务部副部长。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28 22:54:15 +0800 CST  
当上了主管宣传工作的州委书记,勃列日涅夫就开始全心全意地向民众宣传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党和伟大的国家。据说,勃列日涅夫的宣传工作做的很成功,当地民众一致坚信自己生活在一个无比幸福的时代。
如果这个传言是真的,那么勃列日涅夫同志就真是牛人。要知道,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乌克兰,发生了持续三年多的大饥荒,饿死的人数以百万计;农业集体化和“大清洗”使数十万人遭受政治迫害。以至于二战期间发生了很多乌克兰族公民欢迎纳粹的事件。
相信乌克兰境内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政治经济形势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么,到底是勃列日涅夫欺骗了人民,还是人民欺骗了勃列日涅夫?
这个问题先放一放,让我们先去看看三十年代的苏联外交。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苏联一直在争取英法等国共同防范纳粹德国,签署营建欧洲集体安全的条约。可惜在英法两国领导人眼里,苏联和德国一样,是极权主义专制国家,甚至苏联更可恶,纳粹德国顶多是想为日耳曼民族扩张领土,而苏联是想颠覆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因此,他们对苏联的倡议并不感兴趣。他们心里一直很踏实:英国有当时全世界公认的最强大的海军,法国有全世界公认的最强大的陆军。干掉希特勒,不需要你斯大林帮忙。
1938年9月,英国和法国刚刚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签订《慕尼黑协定》,1939年3月15日,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英国和法国急了,意识到必须联合苏联。
3月17日,英法和苏联开始了谈判,这场谈判旷日持久,一直持续到8月。双方在一个问题上僵住了。英法希望:如果德国进攻波兰或罗马尼亚,苏联能予以后者支援。苏联表示同意,交换条件是:如果德国进攻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希望英法两国也能支援。英法表示做不到。
大家或许会奇怪,为什么英法苏的谈判全是为小国的利益着想,那时候的国际外交真是无私啊!可惜事实不是这样,就让我用通俗语言来翻译一下吧!
英法:如果德国揍我俩的小兄弟,你要帮我俩罩着他们,否则德国揍完他们就要揍我俩。
苏联:没问题,但是德国如果揍我的邻居,你俩要帮我撑场面,否则德国揍完他们就要揍我了。
英法:对不住啊,兄弟,我俩有心无力。
瞧瞧,所谓的西方民主国家从来不会做赔本的买卖,跟社会主义国家连公平的买卖都不做。必须让社会主义国家吃点亏才觉着公平。
可问题是,斯大林是那么好糊弄的吗?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29 12:29:51 +0800 CST  
有意思的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也在争取苏联。二战爆发前,德国的既定方针是先解决英法在东欧的盟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再解决英法,再解决美苏。所以,纳粹德国一直希望和苏联签订和约。
当德国开出诱人的价码之后,苏联眼瞅着和英法不会有结果,自己又和德国眉来眼去近半年,情投意合该给人个说法了。于是8月23日,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二战爆发。为了应对迟早会来的战争,苏联着手做了以下几件事:政治上,停止“大清洗”,缓和国内紧张形势;军事上,建立“东方战线”,向西扩张46万平方公里领土,营建战略纵深;经济上,扩大国防工业产量,丰富武器弹药储存。
1940年初,勃列日涅夫被任命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分管国防的州委书记,领导全州民众加班加点开展备战工作。
按照当时联共(布)中央的指令,勃列日涅夫将州里一些本来生产民用产品的企业转为生产军事装备。比如,阿尔乔姆工厂制造战斗机零件,共产国际工厂制造迫击炮,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基钢铁厂生产炮弹。这不是件容易的工作,工人们普遍不理解:为什么和德国签订了和平条约还要扩军备战、压缩民用、延长工时?而且,《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在公开宣传中一直称自己是条约的坚定维护者,虽然是为了避免德国有借口侵略苏联,但是也造成了民众在备战工作中的思想混乱。面对这种形势,刚刚脱离宣传工作的勃列日涅夫又干起了老本行,苦口婆心地号召民众加班。
皇天不负有心人,1940年,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共生产318万吨生铁、301万吨钢、221万吨轧材,这3个数字分别占全苏相应产品总数的20%,16.5%和18.2%。为苏联能够生产更多的军工产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29 17:30:40 +0800 CST  
@园晟 25楼 2014-03-29 12:29:51
英法:如果德国揍我俩的小兄弟,你要帮我俩罩着他们,否则德国揍完他们就要揍我俩。
苏联:没问题,但是德国如果揍我的邻居,你俩要帮我撑场面,否则德国揍完他们就要揍我了。
英法:对不住啊,兄弟,我俩有心无力。
瞧瞧,所谓的西方民主国家从来不会做赔本的买卖,跟社会主义国家连公平的买卖都不做。必须让社会主义国家吃点亏才觉着公平。
-----------------------------
@ak47772011 30楼 2014-03-29 20:25:16
楼主的倾向性已经很明显了,看看自己说过的那些垫场话,是不是有了自相矛盾之处。
对波兰人来说,俄国人德国人有区别吗?对芬兰人来说,谁是侵略者?“先确立观点,再搜集相应的史料当论据。这就很容易把读者带进先入为主的误区。”这是你开篇的原话。
-----------------------------
答AK兄:对于1939年的波兰,俄国人和德国人一样都是侵略者,对于1940年的芬兰,苏联自然是侵略者。但是AK兄所言本文预设立场,园晟不太明白是指什么。AK兄所引用的文字里,园晟是先写史实,再摆观点啊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29 20:35:02 +0800 CST  
@ak47772011 34楼 2014-03-29 22:34:54
但楼主的主贴里并没有提及苏联对两兰的罪行,或许是我性急了而楼主后文会写到,不过我对这段文中最后那段话有异议,再结合文章的标题,“西方民主国家”搞垮了“社会主义苏联”的的结论好像就呼之欲出了,很容易让人理解成作者预设了立场。对不同制度的好恶纯属个人观点,作者当然也会有自己的态度,不过写文时还是应该如开章明义所说的那样,把重点放在对史实的叙述上,能把纷繁的历史事件清晰呈现出来就是好文章......
-----------------------------
初步明白AK兄之意。另就社会制度好恶作答如下:本文想讨论的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解体、垮台。对于意识形态问题不会深入展开,偶尔开玩笑或许会带上一两句,大可不必认真,主要还是如兄所言叙述史实。
在此感谢AK兄,对于“把纷繁的历史事件清晰呈现出来就是好文章”这一观点,我当自勉。欢迎继续批评指正。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29 22:55:26 +0800 CST  
@肖苏纯 35楼 2014-03-29 22:54:08
既然是多民族,杀戮也好,融合也罢,除了只留下一个民族或变成一个全新民族外,还有别的出路吗?
-----------------------------
这样提问有点沉重,在仁义的基础上讲求智慧吧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30 00:59:57 +0800 CST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数百万大军全线溃退,不少部队陷入包围。7月1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关于改组政治宣传机关及在工农红军中实行政治委员制度》的命令。勃列日涅夫奉调南方方面军政治部,参军入伍,负责为部队招募政工干部。南方方面军在战争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和西南方面军一起对抗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保卫乌克兰。
7月中旬,南线德军以装甲部队为先导,长途奔袭、千里合围,采取大迂回、大包抄的方式展开进攻,意图消灭基辅周边的苏联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8月8日,德军赢得乌曼战役,俘虏10万苏军,成功分割苏联的西南、南方方面军。之后,德军继续向第聂伯河东岸运动,企图截断苏军归路。
8月25日,南方方面军放弃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防守,迅速东撤免于被围歼。在此期间,勃列日涅夫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西岸撤下来的部队,协助部队指挥员和政工干部,鼓舞战斗士气,保障部队官兵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撤退中保持信心,继续作战。
与南方方面军相反的是,西南方面军由于撤退不及时,在9月15日被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合围,阵亡5万,65万人被俘,仅15万人突围。19日,基辅沦陷。南线的基辅战役吸引了德军大量兵力,为莫斯科保卫战调兵遣将赢得了时间,使中线德军无力在入冬之前拿下莫斯科,从而永远地失去了占领莫斯科的机会。
1942年1月,苏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斯大林在敌强我弱局面仍未得到改观的情况下,误判形势,下令全面反攻。1月18日,铁木辛哥元帅率领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发起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战役。在100 公里正面上突破德军防御,顽强地向西和西南推进90—100 公里,夺回了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等城市。但是,德军在战役中从容撤退,损失不大,苏军只是取得形式上的胜利。这场战役结束后,勃列日涅夫获得了他的第一枚红旗勋章。
5月12日,铁木辛哥元帅率领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发起哈尔科夫战役,战役于5月19日结束,苏军阵亡、负伤10万余人,被俘25万人,南线德军因此重新掌握主动权,向斯大林格勒进攻。同时,派出“A”集团军群十余万人向高加索进攻。在它正面的正是勃列日涅夫所在的南方方面军。7月28日,南方方面军由于减员严重,被撤销番号,合并至北高加索方面军。整个下半年,北高加索方面军且战且退,在迟滞德军进攻的过程中消灭了近十万德军。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30 10:32:46 +0800 CST  
1943年2月,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南线战场乃至整个苏德战场局势逆转,各条战线上的苏军纷纷转入反攻。4月1日,勃列日涅夫被派往北高加索方面军下辖的第18集团军任政治部主任。9月,该集团军参加新罗西斯克—塔曼战役。勃列日涅夫在这场战役中表现英勇,获得一枚一级卫国战争勋章。附带说一句,参加这次战役的另一支部队——第56集团军近卫步兵第2师因解放塔曼半岛战功卓著,荣获“塔曼师”荣誉称号。然而,就是这个师,在1968年镇压“布拉格之春”,在“八一九”政变中倒戈,在1993年俄罗斯政治危机中“炮打白宫”,两次赴车臣平叛(1994年和2000年),一败一胜。正是“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1943年11月24日,大本营命令第18集团军转隶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全部人员、物资乘军列转向基辅方向,去支援解放基辅的部队。这时的基辅,形势十分紧张。11月中旬苏军收复基辅后,德军迅速调集兵力大举反攻,20日重新占领日托米尔,战线距基辅只有60公里。在这种情况下,大本营紧急决定把第18集团军调到基辅城下,以解燃眉之急。第18集团军参战后,苏军终于稳住战线,再次扭转局势,继续反攻。勃列日涅夫因在这次战役中表现英勇,被授予1 枚二级波格丹?梅赫利尼茨基勋章。
1944年,第18集团军参加了南线收复失地和解放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的战斗。11月,勃列日涅夫晋升少将军衔。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作战期间,由斯沃博达将军指挥的捷克斯洛伐克步兵第1军曾在第18集团军编制内作战。斯沃博达将军不会想到,24年后担任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时,自己的老战友勃列日涅夫会出动苏联军队镇压“布拉格之春”。
1945年5月8日,伟大的卫国战争结束。勃列日涅夫的军衔和勋章成了那个英雄时代的缩影。一群被记住名字和没有名字留下的反法西斯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卫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为苏联国际地位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出国作战的红军官兵亲眼目睹了东欧国家的富足生活。正是他们把改革的种子带回了苏联,等待一个改革领导者的出现。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30 12:43:11 +0800 CST  
战争结束后勃列日涅夫没有马上退伍,他的新职务将和一个叫扎波罗热州的地方有关。
1946年3月,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苏联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1946—1950年)》,其中提到要“在南方恢复冷轧薄板的生产”。而当时南方生产冷轧薄板的基地叫做扎波罗热钢铁厂,位于与勃列日涅夫老家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毗邻的扎波罗热州,它是苏联在30年代建成的最大的冶金联合企业。
7月底,《真理报》先后刊登题为《为什么扎波罗热钢铁厂的重建工作停滞不前》和《三个党委会和一个建筑工程》两篇文章,对该州区、市、州党委的工作提出批评。两篇文章一个意思:中央很生气,后果很严重。8月30日,扎波罗热州领导换人,勃列日涅夫当选州委第一书记。
勃列日涅夫上任后,很快理清了头绪。当前的主要工作是重建,重建的中心工作是扎波罗热钢铁厂。这位第一书记在一座被炸毁一半的变电站中为自己清理出一间办公室,放上桌椅、床铺,架上电话,直接住在现场监督工程进度。
正所谓: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有了这样的领导,那些中层干部和工人们基本也是以单位为家。当时的重建工作实施的是两班倒工作制,每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加上计划经济体制适合集中力量办大事,各种设计图纸和工程材料从全国各地运来,扎波罗热州重建进程明显加快。
1947年6月30日,扎波罗热钢铁厂建成投产。与此同时,州内另一大型重建项目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供电量也稳步上升。这些大型项目的成功投产构成了勃列日涅夫在扎波罗热州重建工作中的光辉政绩。不久,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命令,授予勃列日涅夫列宁勋章。
虽然列宁勋章是苏联的最高荣誉,但是对于勃列日涅夫显然还不够诱人。很快,他获得了“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的机会。
1947年11月21日,勃列日涅夫被调回老家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担任州委第一书记。事情起因和扎波罗热州一样,当地领导人在战后重建中工作不力,中央要换人。
当时,乌克兰连续遭遇三年旱灾,粮食收购计划完成的很不好。时任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的赫鲁晓夫甚至一度因此被免职。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30 20:07:01 +0800 CST  
上任后的勃列日涅夫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完成粮食收购计划。天灾改变不了,那就避免人祸吧。由于各地的重建工作绝大多数以工业为主,无法集中足够的车辆和机械来进行农产品运输和加工,导致粮食烂在地里。针对这个问题,勃列日涅夫拿出了他后来闻名于世的“商量式”领导方式下达命令。比如,他给尼科波尔钢管厂厂长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吉洪诺夫打电话: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我一定到您那儿去,但要稍迟几天。现在我想请您帮个忙,今年的庄稼很好,已经成熟了。我知道,您是一位负责的厂长,你们厂搞得不错。如果你们能支援一下收割工作,我们就非常感谢了。不过,请您派好的司机,派管用的车子。”
“我可以拨出15 辆。”
“请您再考虑一下,跟大家商量商量。要是粮食收不上来,那太可惜了……”
一点霸气都没有,不过还真好使,大家对这位客客气气的新领导还是挺给面子,1948年,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成为乌克兰第一个完成粮食收购计划的州。勃列日涅夫再次得到中央和乌克兰领导部门的好评。当然,也少不了部下们的好评,其中就包括吉洪诺夫厂长。
吉洪诺夫1905年出生于乌克兰哈尔科夫,属于纯粹的工业技术官僚,直到1948年、43岁时不过是个厂长,按理再混十几年就该退休了。但是谁能想到,几十年后这位同志当上了苏联总理。他的故事我们后面还会说到。先说说他在勃列日涅夫第一书记任内的故事吧。
按道理来说,新领导上任,做部下的应该审时度势,一看二慢三通过才对。可吉洪诺夫偏不,他不仅把自己工厂的生产打理的井井有条,还主动向中央主管部门争取款项为厂区居民盖楼、修路、建街心花园。中央给了他70万卢布,他为了给居民做福利工程花了200万卢布。
黑色冶金工业部部长捷沃相听说这事,气急败坏来到吉洪诺夫的工厂视察,劈头盖脸一顿骂,眼看就要采取组织措施罢免他。这时候,勃列日涅夫主动走出来劝,说吉厂长也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才把钱用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乱花钱嘛。
黑色冶金工业部部长也不好得罪地方上的州委第一书记,这事也就算了。
这件事之后,吉洪诺夫终生追随勃列日涅夫,直到勃列日涅夫逝世。由此看来,平时对部下和和气气,关键时候敢于为部下扛事的领导还是很得人心的。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30 23:59:26 +0800 CST  
@wqh890216 2014-03-31 00:41:40

这个驸马和拿破仑的机遇有点类似
—————————————————
愿闻其详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31 06:48:44 +0800 CST  
文章进行到这里,勃列日涅夫同志已经在乌克兰两个不同的州担任过第一书记,且政绩显著,功劳薄更加厚实。1950年7月,他又升官了,这一次担任的是摩尔达维亚(今摩尔多瓦)共和国第一书记,成为直接对苏共中央负责的十六个加盟国领导人之一。
如果你以为他完全是因为政绩登上高位,那么我要说,你想错了。
研究苏联的高层政治,一定要先搞清楚这么几个角色:党的领袖,总理(人民委员会主席/部长会议主席),国家元首(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第二书记”,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内务部长,情报组织领导人(契卡主席/克格勃主席)。其次才是研究其他政治局委员的权力分工。
党的领袖是指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这些人,不同时期叫法不同,有时叫总书记,有时叫第一书记。
苏联的中央政府叫做人民委员会,1945年后改为部长会议。相当于我国的国务院和西方国家的内阁。部长会议的领导人被称为主席,相当于总理。
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相当于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苏维埃”在俄语中就是“代表会议”的意思。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通常由党内德高望重的元老担任,苏联没有总统,也不可能有沙皇,所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被默认为国家元首,但是他不掌握实权。
苏共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是由政治局负责制定路线方针,书记处负责监督党的政策执行,处理日常工作。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的中央书记通常被调侃成苏共的“第二书记”――党内二把手和接班人。书记处由若干名中央书记组成,其中,分管意识形态的中央书记和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中央书记最为重要。
内务部(相当于我国的公安部)长、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在苏联很特殊,因为它不像其他国家的同行一样对总理负责,而是直接对苏共中央负责。这两个岗位的同志经常出任政治局委员,参与国家最高决策。其地位远远超过副总理,有时甚至超过常务副总理(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与总理平起平坐。
苏联的情报组织就是大名鼎鼎的克格勃了,早期叫做契卡(前文中已经提过它搞笑的全名),在苏联执行国家安全部的职能。介绍克格勃,就不得不提内务部。两个部门时分时合,有时候你领导我(亚戈达时期),有时候我领导你(谢列平时期)。两个部门的权力划分,尤其是对内的权力划分牵涉到公开警察与秘密警察的业务分工,体现着国家的法治水平和政治气氛。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31 20:05:56 +0800 CST  
苏联存在着三个权力中心,一个是苏共中央政治局(由第一书记领导),另一个是中央书记处(由第二书记领导),还有就是内务部/克格勃。除此以外,部长会议只是把党的决策转换为国家政策,并不掌握实际权力,所以苏联的总理都是弱势总理;最高苏维埃不过是橡皮图章,专职举手和鼓掌,当它不再只鼓掌的时候,苏联也走向了灭亡。
了解苏联历史的人都知道:情报组织的领导人从来都是国家领袖的强势候选人,从贝利亚到谢列平,再到安德罗波夫、克留奇科夫,如果把普京(1998年7月至1999年8月任俄联邦安全总局局长)也算上,已经成功过两个半(半个是指贝利亚)。
言归正传,勃列日涅夫升任加盟共和国级别的领导人,正是与当时的高层权力斗争有关。1948年8月,最有可能成为斯大林接班人的日丹诺夫逝世。日丹诺夫逝世之前是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央书记,早期曾担任列宁格勒第一书记。由于他长期在列宁格勒工作,因而他领导的派别被称为“列宁格勒派”,与之竞争的是贝利亚领导的“内务部派”和马林科夫领导的“中央机关派”。
马林科夫长期负责组织人事工作,建立了臭名昭著的“人事档案”制度。为啥说人事档案制度臭名昭著呢?因为在这个档案材料中,装有干部本人按上级要求写的各种文字材料,包括检查、检讨,而且还有别人写的各种证明、检举和揭发材料,还有组织上背着干部本人所作的各种政治鉴定材料。
关键是这种材料不允许干部本人看,也不对老百姓公开。一旦上级说要清洗谁,那么证据就是现成的,“大清洗”中的干部就是这样,先被捕,后知道罪名。不对老百姓公开,使所谓的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全部成了宪法里的口号,带病提拔也成了常态。
勃列日涅夫和这三派有什么关系?其实,他和任何一派都没有关系,他属于另一派――“乌克兰派”。
楼主 园晟  发布于 2014-03-31 23:11:53 +0800 CST  

楼主:园晟

字数:68872

发表时间:2014-03-25 05:2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3 22:53:11 +0800 CST

评论数:608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