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

@大王叫我来巡山那 1193楼 2017-04-10 17:00:00

巡山
—————————————————
抓个楼主做晚餐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0 18:20:19 +0800 CST  
@xulingying123456 1194楼 2017-04-10 17:30:00

精彩啊
—————————————————
谬赞了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0 18:20:42 +0800 CST  

6.回光返照
问:有哪些关于足球的名言?
回复: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
周赧王四十六年(赵惠文王三十年,前270年),距离秦统一中国(前221年)只剩不到50年,我想说的也是同样的一句话——留给赵国的时间不多了。
老赵坐在摇椅上,望着日薄西山的赵氏天下,点了一支烟,猛嘬了一口,视野渐渐模糊:“……啊,好喜欢....这舒服的风……也好喜欢……这白桦林啊....”
我悄悄走到他旁边,递上一杯茶。他看着我,先是一愣,但立马又恢复了那张风雨不惊的脸
“小柯呀,我当是谁呢。其他五国的老大呢?”
“去给秦王贺寿了。”
他接过茶轻轻的品了一口,然后望着远处漫天飞舞的落叶
“秋天了吗?人少了,茶也凉得快啊!”
心力交瘁的老赵试着再一次将茶杯送到嘴边,但手臂已无力垂下,茶杯也从手中滑落,掉到地上。
“已经放弃了吗?老赵。”
“嗯,我偷看了你的剧本《春秋那杯茶,战国这杯酒》,一切都注定了,何以解忧,唯有退休。”

“对于世界而言,你只是一把黄土,但对于你的亲人和爱人而言,你,就是整个世界.....你,放的下吗?”
老赵笑了,把茶杯又递给我:“茶太醇和了,无血气,有酒吗?”

那年,秦国已经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的,虽然国家强大了,但秦昭襄王似乎高兴不起来,即使自己已经亲征多年,而且也小有作为,但国政大权似乎还掌握在,王太后芈月,以及穰侯魏冉手中,魏冉自恃自己位高权重,为扩大封地陶邑,派客卿灶跨过韩魏两国攻占齐国的刚、寿地区,这可是以国家公器以谋私,谁知偷鸡不成蚀把米,秦国最后费了老大劲才摆平,这时由魏入秦的谋士范睢(这孩子也是个有故事的男人,以后再讲)开始崭露头角,他向秦昭襄王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外交战略——“远交近攻”,秦国的三位名相,如果非要简要的概括他们的功绩的话:商鞅——“变法强秦”;张仪——“连横破合纵”;范睢就是——远交近攻。范睢认为攻齐国的刚、寿是战略错误,因中隔韩、魏,即使一时攻占也难以固守。建议采用远交近攻战略,贪多嚼不烂,攻下多少消化多少。他又认为地处中原的韩、魏系天下枢纽,欲兼并天下,应先用兵韩、魏以“断山东之脊”。秦昭襄王欣赏范雎的见解,之后魏冉逐渐失宠,范睢的名相之路也是从此开始。范睢虽然嘴上说的一套一套的,但秦昭襄王突然发现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战斗民族赵国,就像一根钉子钉在秦国的脚上,让秦国大出于天下变得步履维艰,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干掉赵国。
前281年,秦攻取赵地三城,之后,赵以公子部为质于秦,并与秦签订以焦、魏、牛狐交换三城的协议。但过了几年之后,老赵突然跟打了鸡血似的,大概是看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人生自古谁无死,早死晚死都得死,不如拼一把,都说铁杵磨成针,木棒只能磨成牙签,老子就算只是牙签我也要让他扎出血来。
所以秦国来要城,老赵直接给否决了。看到赵王装傻耍无赖,秦王又好气又好笑,气的是一把年纪了还耍赖皮,笑的是总算得到机会揍你了,于是周赧王四十六年(赵惠文王三十年,前270年)秦昭襄王以赵不履行协义为由。派中更胡阳率大军攻赵阏与。
赵惠文王一看老秦来真的了,不是说好做彼此的天使吗?你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于是急召名将廉颇、乐乘等,询问是否可救。所谓名将其实除了打仗技术没的说以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会看时机,他们打仗必须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才肯出手,比如乐羊,以魏国的强大军力做支撑才能碾压中山,成名之后再很少参战,再比如乐毅,在燕国十几年都没敢提出攻打齐,就算在苏秦把齐国搞的上下离心半死不活的时候,他也不敢给燕昭王打包票。所以名将在成名以后都很重视自己的名誉,生怕自己遭遇滑铁卢一失足成千古风流人物。阏与距邯郸(今河北境)甚远,道路崎岖险阻,此道难,难于上青天,战车重武器都用不上,而且脱离大本营太远,后勤援兵什么的,都跟不上,一旦出兵,那就是相当于千里走单骑,真的被困,那可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所以廉颇乐乘才不敢接这烫手的山芋,赵惠文王尴尬了,自己装了一把下了战书,本来以为可以在国际上硬气一把,谁晓得两个国防部长这么不争气,这时候赵王突然想起了雪藏的将军赵奢,于是又召见又召赵奢商议。
赵王说:“阙与道路狭且难,难于上青天,国防部长的意思是作壁上观,不救阙与,你觉得呢”
赵奢拔剑划手饮血:“狭路相逢勇者胜!(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没错,李云龙的那句名言就是出自赵奢之口,赵王听了特别提气,直接任命赵奢为将出兵救阙与。
救兵如救火,按理说战偶色应该快马加鞭赶往阙与,一鼓作气干倒秦军,但赵奢刚出邯郸三十里,突然下令停止前进,筑垒扎营。你有疑问?如果你在赵奢底下当兵,我劝你有疑问最好也别问没因为赵奢为了治你这样同样有疑问的人,下了第一道军令——“有敢于谈及军策者,一律斩首”,啥意思呢?谁敢对我的军事策略有意见,一律杀,随后又散布消息,说自己是软蛋,秦军彪悍,自己一听到他们的威名都吓的生理期乱掉了,作出一副畏惧秦军、无心救援阏与、仅求保住都城的消极姿态。
秦军那边一听到这些消息,紧绷的心就松弛下来,既然赵国庙堂不敢来救援,那阙与就已经是囊中之物了,取不取只是时间问题了,所以攻打阙与的秦军也就逐渐松懈了。这样,赵奢的第一步计划就得逞了,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阙与争取时间。现在时间也争取到了,为何还不出兵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太了解秦军的招数了——围点打援,秦军将领向来是比较谨慎的,他们即使相信赵奢不敢来救援肯定也会做两手准备的,所以他们肯定还是会派军队在半路截击赵奢,一旦让他们缠上,别说及时赶到阙与了,自己也得被啃下一块肉。
果不出赵奢所料,秦军另一只部队进屯武安(今河北武安市境内)西面,击鼓呐喊,欲诱赵军援救武安,钳制赵军。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赵奢的天才谋略,几个士兵非要定风作案,联名上书请求赵奢救援武安,赵奢看到这群士兵据理力争,声泪俱下的陈述厉害,赵奢差一点就被感动了,时不时还停下来鼓掌,听完了士兵们的《出师表》,赵奢满含热泪的说了一句——“杀”
士兵们都懵逼了,这将军翻脸比翻书都快啊,死的不明不白的。其实他们应该死得明白,因为赵奢杀鸡是给猴看的,其实不只是给猴看,还给想偷鸡的黄鼠狼看,因为他早就发现军中混入了秦军的间谍,为了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表一表自己绝不去支援阙与的决心所以才不得杀几个冤大头。当然了秦将暗地里的调查还不能让他们完全放心,于是索性派了一个使者,其实也是一个间谍,去探探赵奢的口风。
只可惜这个间谍太嫩了,老赵一眼就能看到他的盲肠。于是老赵好吃好喝供着这个名义上的使者,这使者一看赵奢低三下四的顿时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也开始嚣张起来
“小赵啊,你说你装什么呢?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没有金箍棒就别穿小短裙,现在进退两难,尴尬了吧。”
“你长得帅,你说的都对。”
“对吗,做人就要像我一样低调,我从不觉得我帅,这是我的坚持,我要与全世界作对!”
“你长得帅,你说的都对,只要秦国的天兵天将不来打我,我是万万不敢去骚扰,你们的,还请使者大人回去多给我美言几句。这张卡一点小意思.......”
“干什么,我可是有原则的美男子。。。。把那个有五月天签名的那个花瓶也给我带上。。。”
间谍回去给秦军将领报告赵军的情况,秦军将领喜出望外:“夫去国30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放松了警惕。


在送走秦军间谍的那一刻,赵奢的脸突然阴沉了下来:“是时候了!”

他突然作出决定,集合部队,卷甲而趋,向西急进。除了粮食和轻兵器,其他稽重全部丢掉,以最快速度赶往阙与,认真看过前面的小伙伴有没有发现剧情有一点眼熟,没错,就是吴起当初的成名之战时,就是用这样的计策,以两万鲁国老弱病残击败了齐国数万正规军,也是示弱与敌手,在利用对方间谍将计就计,最后出其不意,一战成名。此时吴起已经过世数十年,他的《吴子兵法》已经估计是畅销书了,我猜赵奢一定是认真读书学习到了其中的精髓,至于秦军将领嘛,怪只怪他上大学时天天翘课打游戏,所以他输的不冤,毕竟知识,就是力量。”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2 19:05:25 +0800 CST  


赵军急行百里,两日一夜即抵达距离阏与50里的地方。被抛在武安的秦军听说赵奢巳至阏与,如梦方醒,慌忙调集兵力奔向阏与。攻打阙与的秦军本来可以以逸待劳,然后和武安方向会和,给赵军一个两面夹击,多么完美的计策,只可惜秦将犯了最不应该的错误——轻敌。兵法有云:“骄兵必败”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是多少将领用血与泪凝结出的真理啊,但还是有人非要跨过它的红线,比如田和,比如庞涓,再比如今天这个即将成为赵奢垫脚石大的胡阳,同样成为垫脚石的还有他手下的数万秦军的尸骨。所以正如韩寒所说:“我们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赵奢赶到距离阙与50里的地方时,听说阙与方向的秦军调转枪头向赵奢攻了过来,赵奢立马下令停止行军,就地扎营修筑攻势积极备战。正在全营都忙碌着准备拼死一搏的时候,赵奢有点坐不住了,他看着防御图,简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所有的关卡都有重兵把守,所有的细节都在他的考虑之中,但总觉的少了点什么,究竟是少了什么?突然,赵奢一拳捶在桌子上,明白了,少了一个制胜的关键,赵奢百里奔袭而来,是来讨伐秦军营救阙与的,自己是来进攻的,怎么反倒做鼠见猫状,把自己龟缩起来,攻防图所有的地方都是正确的,但这也正是它错误的地方,作为讨伐的一方在攻防图上却偏偏少了一个——攻字。虽说自己的口号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但,现在的情况是,自己不能和阙与方向的秦军僵持太久,因为武安方向还有一群鬣狗寻迹而来,要是拖得时间太长被包了饺子,那可就亏大了,所以,正面战场,必须速战速决。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但现在怎么个攻法呢,正在赵奢发愁的时候,突然外面一个叫许历的士兵要求见赵奢,赵奢很纳闷,一个小兵找我能有什么事,不见。
但许历没有放弃,在营外大喊:“将军见我,我有破敌之策。”
赵奢很意外没想到这个小兵这么大胆于是见了他。
许历说:“秦军没想到赵军能这么快赶到阙与,心理一定因为被将军你耍了而恼怒,所以他们此次攻来必定士气旺盛,将军如果不能做好安排,严阵以待,赵军必败。”
“然后呢?”
“然后.......然后将军杀了我吧。”
赵奢懵逼了:“你三鹿奶粉把脑子喝结石了吧。还有这么积极来送死的?”
“将军曾下令:‘有以军事谏者死。’我这也算是妄议军策,军令如山,还请将军赐死。”
赵奢无奈了,被许历找死的眼神盯得发毛,还真没见过这么死心眼的,于是说:“等回到邯郸再杀你,你先说你的计策。”
“我的计策很简单,答案就是两个字——北山。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
“北山?”赵奢看了一眼攻防图,顿时一身冷汗,没错就是这里,这里就是能把死棋走成活棋的那一步。阙与之地道路极其狭窄,而且多是悬崖峭壁,无法排兵布阵,再多的兵力也无法发挥出威力,就连赵军擅长的骑兵,一旦陷入也无法全身而退,所以秦赵两军如果真的狭路相逢,最后的结果就是谁也讨不到好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唯一的胜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制高点。对方的几万大军深陷狭窄的山路无法自拔,而我军借助制高点,先万箭齐发,弓箭借助地心引力的帮助,势能转换为动能,发挥出 更大威力,随后天兵天将从上而下奔袭而来,一鼓作气,定能让对方措手不及。
赵奢采纳了许历的主张,立刻发兵万人,抢占了北山制高点。果然,秦军后至,争夺北山不得上,拥挤于山下,陷入十分被动地位。结果可想而知,赵军利用有利地势,居高临下,俯击秦军。秦军大败,四散溃逃。阏与之围随之解除。当然了,许历回去后并没有被杀,而是封为了国尉。赵奢功成名就被封为“马服君”。 之后赵奢的后人改姓“马”,这也就是我国“马”姓的由来。

赵国赢了,但老赵并没有高兴起来 ,因为他知道,越来越近了,距离这个故事的结局越来越近了。他这一生其实也算是值得的,在位期间手下名将名相如云,可以与魏文侯时期的班底媲美,文有肥义,蔺相如,武有廉颇,赵奢,乐乘,外交上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让秦国打碎牙往肚里咽;军事上阙与之战让秦国遭受变法强国以来的最大挫折。赵国从此变成了可以与秦国一较高下的世界强国。所以说,惠文王这辈子,值了。但是,他已经知道了结局,人这辈子罪悲哀的不是失败,而是明知道结局是失败,还要若无其事的去努力。

我倒了一杯烈酒,递给老赵,他一饮而尽
我说:“你还要继续这个故事?”
“为什么不呢?你没看见我打赢了吗。”
“可是那改变不了最后的结局。你看过的,你知道的结局......”
他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接过我手中的酒壶,抬手又喝了几杯:“结局嘛,呵,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我也会穿着得体,尽情的去跑,去跳,去漂亮的倒挂金钩,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沉默了,老赵也沉默了,我们一起望着夕阳,良久。。。。
突然老赵开口了:“想一想未来,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那时我的儿子已是真正的男子汉。。。你看,如果我是那即将落下的夕阳,我的儿子,就是明天早上升起的太阳。”
我笑了,他也笑了:“小柯呀,你相信奇迹吗?”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2 19:05:46 +0800 CST  
@富贵人家81717111 1226楼 2017-04-12 13:00:00

怎么不更新了呢?
—————————————————
昨天整理卷宗整了一天,所以昨天没更新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2 19:11:38 +0800 CST  
@一根擀面杖 1229楼 2017-04-12 16:05:00

等楼主更新
—————————————————
刚更的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2 19:13:03 +0800 CST  
@调侃西游 1231楼 2017-04-12 16:20:00

如果楼主不是在小说历史,历史小说,而就是小说,更精彩,更金财
—————————————————
以前写过小说,只是当时的文笔太嫩,我想再沉淀一段时间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2 19:19:25 +0800 CST  
@工厂人 1212楼 2017-04-11 14:27:00

好看,顶一顶。快点更新吧!
—————————————————
好嘞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2 21:42:17 +0800 CST  
@兄弟逆行 1256楼 2017-04-13 20:53:00

抓紧写等着看呢,别让我失望。
—————————————————
明天更吧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3 22:03:24 +0800 CST  


第五章 大秦帝国
“立法者的三句话话,所有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基希曼 ​
这一天,平常的像平常一样平常,但咸阳市南门外,却人山人海,大家在非上班高峰期聚集在一起,其实只是为了看一个人的处刑,按理说,在那个轻罪重罚,严刑峻法的年代,处刑现场其实没什么新鲜的,一上午见到数百脑袋变成灯笼都没什么奇怪的,但今天要被处刑的人有所不同,因为他恰恰是一切酷刑的始作俑者——商鞅。人们的心情其实很复杂,他们敬重着深爱着但又憎恨着这位立法者,他们挽留着但又期盼着他的死去,其实他们大可不必纠结,因为他早已流尽了自己最后一滴心血,躺在刑场上的只是一具尸体,当人亡物丧,往日的一切荡然无存之时,只有气味和滋味还会长存,它们如同灵魂,虽然比较脆弱,却更有活力,更为虚幻,却更能持久,更为忠实,它们在其他一切事物的废墟上回忆、等待和期望,在它们几乎不可触知的小滴上坚韧不拔地负载着回忆的宏伟大厦。商鞅虽死,秦法尤存,既然只剩下骸骨,我们也依然敬畏。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终于到了我最想讲的一个章节,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长到我不知道该如何讲起,我觉得应该从他讲起,一切铁与血的回忆都要从他讲起——赢师隰(秦献公)
1.不死的战马
前221年,秦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结束了中华大地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能够清晰准确又无关痛痒的背诵出这段最基本的历史常识,但要是在公元前四百多年,你说出这样的话,一定会让听到的人笑破肚皮,因为此时的秦国实在是被欺负的实在没话说,那些年还是魏国的天下,魏文侯即位后就励精图治,任人唯贤,看看他手下的班底,你就该知道他这个战国霸主绝对不是徒有虚名的,战无败绩的吴起,变法先驱李悝,大义灭亲的乐羊,治水能臣西门豹,还有一代名相翟璜。这些人无论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可能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但是这群人却不约而同的聚集到魏文侯的麾下,不得不佩服文侯的御人之术啊。但是这东边日出西边雨,几家欢喜几家忧啊,魏国强了,他的老邻居秦国可就遭殃了,别的先不说,单说这吴起,他在魏国时的战绩多是拿的秦国的人头,前408年,吴起连连击败秦军,完全夺取了秦国早在秦穆公时期就占有的河西之地(在今天陕西境内,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大片土地)。此时的秦国只占有陇山以东、洛河以西、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土地狭小。在魏国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秦国几有灭亡的危险。
秦国虽然外患不断但似乎并没有居危思危,而是发挥了中国人千年的一贯传统——“外斗外行,内斗内行!”自春秋中期,穆公称霸之后,秦国陷入了长期的内乱,这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战国中期。这不,这篇的主角刚好赶上新一波的白色恐怖。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都会有一段白天男子汉,晚上汉子难的难以启齿的柔弱,我们的主角也不例外,秦灵公死后,因为当时他的儿子公子连(秦献公)才只有十岁,他的叔祖父(秦简公)以辅政为名,把君位给偷梁换柱了,十岁的公子连昨天还是国家的准一把手,一转眼就变成了前朝余孽了。亲戚归亲戚,钢刀归钢刀……为了防止灵公的血脉被包了饺子,公子连不得不在一批忠臣的帮助下逃亡魏国。坐在逃亡的马车上,公子连眺望着故土,没人生中总有一些事让我们瞬间长大,这一刻十岁的男孩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男人!
公子连跑到了魏国,幸运的是还是得到了不错的待遇,吃大餐住洋房,说实话还真有点乐不思蜀呢,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以为是魏国胸怀坦荡博爱众生?别逗了他们什么时候做过赔本的买卖,他们之所以善待公子连,其实是看重了他的身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破船还有三千钉呢,公子连再不及济也是一个公子,有朝一日再把他安插回秦国,培养一个亲魏的秦君总胜过自己后院被虎狼之狮日夜惦记的强。公子连也是看中了这一点,这才选择的投奔魏国,反正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互相利用嘛。

东坡肉先生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两样,公子连一个都没有,唯一的优势就是——年轻。抢走他君位的秦简公怎么说当时也几十岁了,估计过不了几年就得回孟婆那重新登记了,所以公子连本着年轻就是资本的原则静静的蛰伏下来,等待着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一天。可惜……秦简公这个捡漏王又偏偏是个身体相当不错的人,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简公也的确是个简单的人,人家根本没打算赢钱,就抱着本钱颐养天年了,在位期间荒政懒政,吃吃山参喝喝药酒,跑跑步健健身,只要是有利于自己的除了正事儿其他该干的都干了。简公在位十六年,简公的儿子惠公接着干,这孩子身体也不错,好,干了十三年,这可坑哭公子连,他这一等就长达二十九年。十岁流亡海外,一眨眼,都到了不惑之年了,都不敢随便眨眼了……公子连都快绝望了,还好还好,惠公的生理机能不如简公,他临死前才有一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秦出公,话说为啥取这么个谥号,这还不简单,“出”就是被人赶跑了的意思呗。
公元前385年,秦简公的孙子秦出子即位。出子即位时才两岁,这算是抢走了公子连唯一的优势——年轻,公子连等死了秦简公,耗死了秦惠公,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这回终于轮到他被比他更年轻的堂弟等死了,所不能再坐以待毙了。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亦或是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这二者究竟哪个更为崇高。
幸运的是,分析完整个局面后,公子连意外的发现自己居然有两个足以力挽狂澜的巨大优势。第一个是秦国内部,秦出子才两岁,两岁能干什么?实在没有比吃奶更大的事了吧,于是他的娘亲就挟奶源以令诸侯,不得不说,其实女性真不适合从政(当然除了极少数,武则天,孝庄太后,女人是水做的,她们是王水做的),女人太过于感性,而政治家最不需要的就是感性,女人突然获得权力一般会缺乏安全感,所以在任用官员她一般会任用自己的亲戚,在她们看来血缘远比能臣要靠得住的多,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女人,天生就是软弱的”(注意哈,我可没有性别歧视哈,这是老莎说的,要评理去流沙河找他去),出子母亲和大多数垂帘听政的皇太后为了所谓了安全感一样大量任用外戚和宦官,当然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宠信了外戚,秦国的公室成员又不满了。出子母亲为笼络人心,又开始拿钱补天填坑,赏赐过多,使秦国的国库空虚,不得不加重税率以增加国库收入,引起了地主和自耕农的强烈不满,而且破鼓众人捶,周边各国蠢蠢欲动大有生吞活剥秦国的意思,总结起来这时候秦国的形势就是:刑事犯罪高发、对外斗争复杂,人民内部矛盾尖锐。
第二个优势来源于魏国,秦出子元年(公元前386年),赵国为了顺应时代潮流脱亚入欧挺进中原,把都城从易受魏国攻击的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北迁到便于防守的邯郸。邯郸西、南、东为漳河环绕,西边更是有太行山为防魏、韩的天然屏障。赵敬侯迁都邯郸后,主要的攻取对象是卫国的土地,而卫国又是魏国的小弟。而且赵国与离魏赴楚的吴起联系紧密,赵楚联合,就将对魏国占领的重要城市大梁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而西面的秦国是魏国的死敌,最近与赵楚的联系也很紧密。如果秦赵楚联合进攻魏国,魏国就将处于南北西三面受敌的不利局面。 魏武侯揪心了,以前西河那边有吴起镇守,秦国不敢南下而偷菜,士不敢弯弓而抱怨,现在为了提拔自己的亲戚公叔痤,逼走了吴起,固若金汤的河西铁壁也随之土崩瓦解。怎么办呢?糊涂一世的魏武侯决定聪明一时,他采用一个既省力又省事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把公子连送回秦国,帮助公子连夺取政权,建立一个亲魏政府。而且,即使公子连夺权失败,秦国也必将陷入混乱,无暇东顾。魏武侯的这个办法可谓两全其美。
怎么说呢?魏武侯是一个喜欢犯错误的人,他的继承人似乎也遗传了他的这个毛病,两代人一共犯了三个错误,送走了三个人,而正是这三个人,彻底的改变了魏国和秦国,甚至整个中国的命运,第一个人,不多说大家也知道,就是兵王吴起,第三个相信大家也猜到了,是法圣商鞅。而这第二个人嘛,没错,就是主角公子连,如果你说他的份量无足轻重,那我可得纠正你了,因为不得不承认,人家有个好儿子——嬴渠梁!什么?!没听说过?那我得说,从今往后一万年,你都会记住他的名字,因为他就是——秦孝公!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9 21:13:32 +0800 CST  

当然了,那是后话了,不管你多牛,你老爹还在异国他乡吃土呢,所以不好意思,渠梁大哥还得委屈你在后台再呆几天。说回公子连,一边出母乱政,一个魏国支持,这是一个天大的机会,所以他必须扩大他的优势,于是他偷偷派人潜入秦国,联系各大报社,网站,电视台,以及所有自媒体主播,准备先打一场舆论战,说当初简公串位,之后懒政荒政,导致连年败仗丢失河西,现在出母乱政,重用宦官,内朝乌烟瘴气,外朝民不聊生,现在正统的公子连要回来了,大家抓紧时间入伙呀。本来秦国上到公族下到黎民对现在这个政权就怨声载道,现在知道这个政权还是谋朝篡位的来的,那矛盾就更大了。最主要,公子连打出的旗号实在是绝了——恢复穆公霸业!秦穆公是谁?那在秦国可是神一样的人物,秦国在之前一直被中原各国称为蛮夷,就是从穆公之后,他们才被改口称为——秦人,才有了人的尊严。所以,现在秦国衰落的不成样子,大家都希望能恢复穆公是的繁荣富强。每一个领导人都必须是一个造梦家,让人们有所向往,有奋斗的目标和希望,就像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什么时候实现不重要,谁来实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坚信一定能够实现。这种理想和追求,我们还可以换一种说法,叫做——信仰。正如巴尔扎克所言:“以利益为主的阵营总是会动摇的,但以信仰为主的却是绝不会被分化。”所以在国内,公子连算是有了民心。
有了民心就能回去颠倒乾坤了吗?答案是否定了,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还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前提,枪杆子里出政权。出母虽然乱政但她还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没敢让乱到军队里去,也正是这个原因,公子连有点难办了,你总不能请求魏国出兵讨打吧,秦国与魏国本就是死敌,这样借虎驱狼的办法傻子才会用。正在公子连愁的吃不下饭的时候,正义的伙伴魏武侯出现了,虽然不能直接派兵,但是其他资源咱们还是有的是啊,比如说——钱。秦国的军队虽然未被内乱波及,但有一个重大漏洞可钻,那就是穷,为什么这么肯定呢?因为秦国任何一个地方都穷,连王宫的耗子都是饿死的,所以魏武侯抓住这一点,做了一笔政治投资,他赠予公子连大量金银珠宝,让他去收买秦国国内的将军。公子连感动的腰酸背痛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正所谓,大恩不言谢………”
魏武侯懵逼了说:“然后呢?”
“然后?没了呀…不是不言谢吗?”
“哎呀,你小子还真准备空手套白狼啊,不言谢不是不用谢!ok?!”
“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恩就不用你报了,我只需要你一个承诺”
“什么承诺?”
“我要你承诺,我在世的时候,你秦国永不与我魏国为敌!”
“大争之世,利益面前,任何承诺都是狗屁,即使我说了,你会信吗?”
“如果不信你,我就不会放你回去”
公子连笑了,君信我,我自然以信报之。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魏武侯送走了公子连,获得了秦魏边境数年的安宁,却埋下了一个永世的祸根。当年的利变成了后来的弊,但谁又能猜到呢?唯一不变的就是时时刻刻在变…也许这就是这个时代的魅力。

公子连踏上了回家的路,他思索着:“我得感谢这些年的漂泊,使我远离中心,脱离浮躁,让生命真正沉潜下来。在魏国的漫漫长夜,我一次次陷入绝望,默默祈祷,为了此刻也为了来生,为了战胜内心的软弱。漂泊是穿越虚无的没有终点的旅行。经历无边的虚无才知道存在有限的意义。 ”
这个没有故乡的男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故乡的问候——出子母亲派来的讨伐大军。公子连一伙很快被发现,然后被包围,眼看这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就要被三鹿化肥烧死,公子连挥一挥衣袖,拨开云雾见青天,讨伐大军突然改旗易帜,变成了护送新君登基的警卫团。这是咋回事呢?其实前面就交代过了,回国前他就已经做好了完全准备,秦国的大部分将军都已经被他用珠宝收买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更何况护送新君登基,这可是让你一步登天的功劳,一不留神就成开国元勋了,所以大家都想抢这个头彩,这边一会师,那边各路兵马就积极响应炮打司令部,攻击王宫,加上百姓们的支持,公子连一路上基本上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奔跑吧兄弟,一鼓作气冲到内宫,作为一个君主,心狠手辣是第一准则,所以他毫不留情的杀死了只有两岁的秦出子以及他的母亲。他拭去脸上澎溅的血迹,有种莫名的感伤,秦国多年内乱的场景再次浮现在眼前,他把剑从出母胸口拔出“秦剑是用来杀外敌的,我希望,这是它最后一次饮秦人血”

公子连变成了秦献公,名字而已,无所谓了,最应该改变的是秦国的面貌,在魏国留学多年,深受李悝变法成果的影响,他看到了魏国究竟有多强大,也看到了秦国有多弱小,地小民少,工田不振,府库空空,甲兵老旧,私斗成风。想要恢复穆公霸业,谈何容易呀!容易,既然魏国强大,咱们就照猫画虎,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就得了,公子连在魏国的时候可是没闲着,每天都走街串巷考察魏国民情了解魏法,当然了作为魏国重大机密的《法经》是肯定不会让他这个敌国公子接触到的,所以他只能从目不识丁的老百姓那了解到只言片语,学个皮毛。但对于已经衣不蔽体的秦国来说,皮毛也是营养。所以,商鞅变法前的预热,献公新政就要开始了。
正所谓十年磨一剑 砺得梅花香,老秦这把剑可是磨了三十年,出手必是惊天动地。
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献公废除了秦国自秦武公以来实行了三百多年的以人殉葬制度。不得不说厉害了,用人殉葬是奴隶社会的标志,奴隶主贵族会用陪葬人的数量和质量显示自己的高贵,这么变态的嗜好居然在当时形成了潮流,居然还形成了攀比,秦国本就缺乏劳动力和兵源,你一个人要死就死远点,还带走那么多活人,没了他们,谁种地?谁打仗?难不成但底下跟阎王爷打个欠条借点兵?过去是愚昧无知,以为一起陪葬的到下面去还能接着伺候你,后来大家都明白了,这是扯淡,有首歌不是这样唱嘛“过了几十年,我们来相会。来到火葬场,全部烧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认识谁,统统送到农村做化肥” 老秦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活着的人都因为没有劳动力种不了粮食饿肚子,谁还有心思管死人。
作为殉葬制度的变通措施,秦国的奴隶主贵族开始以陶俑代替真人殉葬。秦国地多人少,献公鼓励多生,尤其是奖励多生儿子的人(这该不会是重男轻女的源头吧)。于是当时秦人的生活就变成了三点一线——吃饭,种地,生儿子。
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献公将都城从位于秦国西部的雍(今陕西凤翔)迁到了秦国东部、地近河西地的栎阳(今陕西西安阎良区之武屯乡)。献公迁都一方面是向国人表明他要夺回西河之地重振秦国国威的决心,另一方面是要摆脱奴隶主聚集的旧都雍的束缚,为新政减少阻力。
政治上整了两件大事之后献公又转手去搞经济
前408年秦国才开始实行初租禾。注意那个“才”字,为什么要用这个字呢,因为鲁国在前594年就已经实行的类似的“初税亩”,由此看出秦国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而是一开始就跑反了。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9 21:15:44 +0800 CST  

什么叫初租禾?就是按照土地占有者实际占有的土地面积,征收农作物实物税。这项制度的实施,就是在法律上承认了土地占有者对所占土地拥有所有权,使大批占有私垦田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成为土地的合法主人。上面这段有点酸涩,解释一下,什么意思呢?过去在奴隶制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天子大权旁落后,被分封的诸侯就成了土地的实际拥有者,他们再把土地一层一层的分封下去,于是就有了一大批奴隶主的诞生,他们控制着土地,控制着劳动力,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进入战国以后,因为战争的需要,过去的土地粮食产量已不能满足大规模战争的需要,所以国君开始有意无意的鼓励开荒,但是迫于奴隶主们的压力,一直无法给这些新兴地主一个名分,也就是他们开荒出来的土地在法律上是不合法的。所以为了调动生产积极性,老秦这才推行这个政策。遗憾的是他这个国君本来就是奴隶主们拥戴的成果,自身的阶级局限性,让他无法彻底不妥协的推行改革,所以他才叫新政,而非变法。
秦国的初租禾在东部边防地区推行得比较顺利,在奴隶主聚集的以雍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则受到了很大的抵制。没办法,为了不触动统治根基,只能“一国两制,分而治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已经不再适用封建社会的需要,怎么说呢,制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奴隶虽然地位低下,但毕竟是人,亲听亲看真感受,在地主那干,自己是自由民,不用挨鞭子,不用被买卖,地是自己的,一年到头有个盼头,只需要给地主交公粮就可以开开心心的过春节看春晚。但是在奴隶主这边,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干得比牛多,吃的比猫少。不患寡而患不均,于是奴隶纷纷外逃。出于对劳动力和土地的争夺,地主与奴隶主的矛盾越来越大。但由于奴隶主贵族势力庞大,因而地主在与奴隶主的争斗中常处于下风。地主土地所有制下劳动力积极性高产量大,老秦自然是支持地主了,所以他一点一点的平衡双方的势力。秦献公在夺取政权后,从地主中选拔人才担任国家大臣,允许地主和自耕农从军,使他们靠立功获爵。这就使地主和自耕农能够通过合法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政治需要。

讲改革内容是比较枯燥的,但这是历史史实,不说又不行,毕竟是秦孝公的老爹,大家还是要给点面子的。

秦献公六年(公元前379年),蒲、蓝田、善、明氏等边境地区改建成县,由自己直接掌握,派官吏代表自己进行管理。

秦献公七年(公元前378年),秦国初行为市,开始对工商业进行规范管理,抽取营业税。初行为市与初租禾为秦国的国库带来了大量的收入,国家的经济实力倍增。

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秦为户籍相伍,把五户人家编为一伍,农忙时互相帮助,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如果有人犯法,实行连坐。因而人人自危,互相监督。
老秦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埋头国内的改革,隐忍的数十年,一心一意谋发展,秦国的国力多少有一点改观。但这都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实现的只有一个目标——收复失地。河西之地就像一根钉子,扎在几代老秦人的心头,如果你要问:“不就一块地吗?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无法正面回答你,答案你可以去问岳飞,去问文天祥,去问每一个中国人我们为何要收回香港澳门,台湾。拿回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还需要理由吗?
但秦献公没有马上出手,不为别的,就为那个承诺,只要魏武侯在世,秦国绝不与魏国为敌,纵然这个时代充满了欺骗,即使一生中 我多次撒谎 却始终诚实地遵守着 一个看似可笑的诺言。因此,那与正直的心,不能相容的世界 再也没有饶恕过我!
前370年,魏武侯带着他一生的错误离开人世,他虽然犯了很多错误,但不可否认,魏国在他带领下至少还是在走上坡路的。所以我就不落井下石的踩上一脚了,毕竟,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谁对谁错,孰是孰非,我们这些不曾在那个时代流过血的人,又怎么能妄加评判呢。

魏武侯的死就像点燃了火药桶,秦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献公下令秦军攻魏,夺取了秦国的故土河西地,深入魏境到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斩首六万。
秦献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秦国在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大败魏军,俘虏魏相公叔痤,攻取了庞城(今韩城东南)。俘虏了那个赶走了吴起的魏国丞相公叔痤。
后来,又放了他,因为当初他流亡魏国的时候,公叔痤待他不薄。老秦还真是的有恩必报的人,有感恩之心的人,运气都不会差。这个公叔痤要是留在秦国。最多是浪费粮食,但他被放回魏国后,果然不负众望,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帮助魏国犯下了第三个错误,放走了第三个人。他的名字叫卫鞅(后来的商鞅),意外,对秦国来说,真是太意外了,没错,历史就是这样,历史就是无数个意外组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实。
前362年,也就是在“少梁之战”结束后,这个为秦国人民奉献了一生的秦献公,寿终正寝。
对他如何评价呢?秦献公,一个尴尬的明君………
初为太子,十岁流亡,被驱逐出境二十九年,重登大宝后想改革造福百姓,谁知保守势力太强,所以只能不断的妥协不断的平衡,最后搞出来一个半吊子新政。说实在的,秦献公是一个明君,但他不是一个有作为的明君,他励精图治想要变法强国,但是很可惜,他学的那些东西都是从魏国抄的皮毛,甚至有些东西都是中原各国百年前玩剩下的,感觉献公新政类似于中国清末的洋务运动,一味的模仿,你可以造出来骨架,皮肤,肝脏,甚至造出血液循环系统,但永远造不出灵魂。当然,他的功绩也是不可磨灭的,他的新政削弱了奴隶主的势力,为商鞅变法做了热身,收复河西之地,少梁之战打出秦魏二十年的和平,不要小看这二十年,正是这难得的真空期给后来商鞅逆转乾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所以说,他一生的奋战,是值得的。
嬴渠梁用白布为他的父亲拉下帷幕,同时为旧时代画上句号。站在栎阳城楼上,望着破碎的山河,仿佛一个声音喷涌而出:“从今往后一万年,你们都会记住这个名字——嬴渠梁!”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9 21:16:18 +0800 CST  
@一根擀面杖 1315楼 2017-04-17 13:22:00

原来是这几天没有更新啊
—————————————————
这几天在忙一个案子,所以一直没时间写,不好意西呀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9 21:22:37 +0800 CST  
@一根擀面杖 1314楼 2017-04-17 13:21:00

这十四楼怎么打不开
—————————————————
现在可以打开了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9 21:22:57 +0800 CST  
@mm9073 1320楼 2017-04-17 15:55:00

楼主好久不来,有些挂念,可安好?
—————————————————
好久不见,在街角的咖啡店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9 21:23:18 +0800 CST  
@短暂的靠近短焊 1332楼 2017-04-18 10:55:00

啥时候能养肥呵!要不忍着过一个月再来看?楼主别偷懒,快更啊!
—————————————————
这几天忙了点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9 21:23:45 +0800 CST  
@涩咪咪 1354楼 2017-04-19 15:29:00

[d:赞]
—————————————————
多谢关注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9 21:24:06 +0800 CST  
@jmzmkb479450 1361楼 2017-04-19 21:04:00

焦急,楼主,写快点,每次多写点哦,就像看到小孩子看到桌上碗里的红烧肉,超想吃了
—————————————————
我也想吃红烧肉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9 21:24:25 +0800 CST  
@一根擀面杖 1260楼 2017-04-14 09:11:00

@南柯月初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
—————————————————
多谢多谢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9 21:34:05 +0800 CST  
@云水渌波 1265楼 2017-04-14 12:24:00

春秋无义战,战国无信著。
—————————————————
内行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7-04-19 21:34:25 +0800 CST  

楼主:南柯月初

字数:403140

发表时间:2017-03-12 05:1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13 13:25:13 +0800 CST

评论数:596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