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论语》学习笔记

血性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一个有血性的人不会被打败,一个有血性的民族同样不会被打败。
而血性正在从中国人的精神里消失,一直都在消失。
在古代,北方胡虏全民皆兵,人人都带着弓箭、骑着快马,而中原王朝则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在现代,美国人枪支合法,中国人买把菜刀还搞实名制。
想像一旦开战,谁弱谁强,谁胜谁败?
明末清初,皇太极带着那么少的人,五入长城,侵凌内地,杀死、俘虏百姓无算;抗日战争,几个日本兵便可以占领几百人的村庄。
为什么?
不是因为兵器有多先进,恰恰是因为强者之强,强在血性。
可是,中国人不是自古至今都是这么懦弱的,我们也曾经有过秦皇拓土,也曾有过汉武开边。
赫赫战功在史书上随处可见。
可是为什么衰弱下来了呢?
有人将罪过推到孔子身上,说他讲的那一套弱化了中国人的性格,这种看法并不正确。
历史机缘巧合,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一个人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其间充满了变数。
孔子学说流布之广,借了董仲舒的力,也借了朱熹的力,每一个历史节点与文化节点都曾经推波助澜。
可是谁才是弱化民族性的恶人呢?
这个很难找到。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孔子当初,绝对不想这样。
孔子说过的很多话,实际上是非常有血性的,只是我们都忘了,几千年里,我们只记住了温良恭俭让,还有那一副副虚伪的礼仪面皮。
当如何说,当如何心痛,当如何再塑中华民族赳赳武夫的形象呢?
当然要听听孔子怎么说。
《论语》从高中时期开始读,时时诵之,时有所获,愿将感谢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交流。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5-12-25 14:10:00 +0800 CST  
这样我就确定了这篇读书笔记的核心,那就是用自己的思想来对应孔子的思想,两种思想的对应关键点在于恢复中华民族的血性。
我不是经学家、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文字学家,不是朱夫子、不是程夫子,不是于丹、不是易中天,我只是一个无良写手,所以肯定会以意为之,在里面加入一些自己的东西。
别说我亵渎圣学,我就是爱这么干。
至于为什么要在“煮酒论史”里面写,那是我认为:无论多么伟大的文章、多么伟大的人物,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像《论语》这种过去的经典文章、像孔子、颜回这种过去的伟大人物,都曾在历史上发生过影响。而这种影响还会继续发生下去。
而在未来,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那就要看我的这篇笔记了。
也就是说,人物,是历史的一部分,而文章,同样是历史的一部分。我们将《论语》从历史里择出来学习,也要把它放到历史里面,看看它到底在什么环境下,说了什么话。
庶几不误吧。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5-12-26 13:26:47 +0800 CST  
其实,读过《论语》之后,我们应当对一些问题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一,孔子是文人还是武人?
二,孔子的脾气好不好,爱不爱打架?
三,孔子的学习和后世儒家学说是不是一回事?
四,如果孔子生在今天,他更像什么人?他会持什么样的观点教育大众、治理国家?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5-12-26 13:28:01 +0800 CST  
《论语》里面第一句话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但最主要是教育家,他在历史上的贡献,也是以教育方面为最大。
这第一句话,实际上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概括。
上初上的时候,我们学的是《论语六则》,第一则就是这个,当时的讲解很简单:学习知识,经常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情吗?
而时至今日,包括很多学者对这句话的理解依然很肤浅,还停留在初中生的水平,学习完再复习,有什么好高兴的。
反正我不高兴,我愿意学新知识,不愿意复习,从小到大一直都是。
“不亦说乎”很好理解,不也是很高兴的事情吗?
而“学而时习之”真的只是“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的意思吗?
我们不能简单否定。
里面应该确实有这一层意思,但如果说只有这一层意思,那就不对了。
普天之下,只要不是缺心眼儿,谁能明白这个道理。孔子把这个道理说出来,孔子凭什么就伟大了!
没有这个道理。
关键要先理解字面的意思。
“习”不是温习和复习。
在《说文解字》里面解释“习”字是:数飞也。我们可以从中引申出实践、践行的意思。
这个“而”字,它可以表示承接,可以表示转折,也可以表示并列。
所以后代对这句话也有了分歧,朱熹认为是起承接作用,他认为是知难而行易,所以要先学习,学了之后,再去“习”,二者是有先后顺序的。
而明代的王阳明则显然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他就将“而”字理解成了并列关系,在“学”的同时“习”,也就由此引申出知行合一的伟大理论。
我认同王阳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二者是不能分开的。
王阳明用了很多篇幅论述知行合一的道理,而王阳明之后的中国人、日本人又用更多篇幅来论述王阳明的道理。
可是,秦汉以前,人们写字费劲,往往把洋洋大论用几句话来表示。
于是,知行合一,到了《论语》里,就成了一句“学而时习之”。
坚持这句话的王阳明,可绝对不是一个孱弱的书生。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5-12-26 13:29:27 +0800 CST  
@纽约的盛会 2015-12-25 15:43:31
@萧不讓
愿听高见!
现在的时代,中国一样可以“秦皇拓土,汉武开边”
-----------------------------
文化对国家强大的促进作用是隐性的,是不是能够“秦皇拓土,汉武开边”,就看我们怎样对待传统的文化。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5-12-26 13:31:17 +0800 CST  
王阳明不完全简历:
十二岁时,就读师塾。
十三岁时,一次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说:“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立志要做孔子一样的圣贤。
十五岁,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出游居庸关、山海关,纵观塞外,立志经略四方。
二十八岁,上奏谈论西北边疆防备等事情。
三十五岁,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触怒刘瑾,被施廷杖四十,谪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从兵部主事降到驿丞:从中央降到地方,不抱怨、不气馁,一心研究学问。
四十七岁,上任江西巡抚,迅速镇压了信丰等地的民变,七月王守仁念战争破坏巨大,上奏朝廷允许招安。
四十八岁,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王守仁举兵勤王,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
五十四岁,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
五十七岁,患病。给弟子遗言:“光明此心,亦复何言!”卒后,从祀于孔庙。
朝廷与民间,都认可,王阳明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
对于王阳明来说,此心确实是光明而不愧上苍的,而数百年之后,我们看王阳明,也确实是一条有血性的好汉子。

由孔子扯到了王阳明,似乎有点远儿,可没有办法,一直以来,我都喜欢在笔记本上乱写。
远的近的乱写一通,稍有关系,就会记上一大堆。
这是我中学的语文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教我的读书办法,我一直记着。
他也很有儒者之风,对我的影响很大。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5-12-27 14:13:45 +0800 CST  
现在再看《论语》接下来的句子,也是孔子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字面上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有朋友从远方来了,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热情好客,这正是有血性的表示。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每个人的身体秉赋强弱都不同,每个人的思维深广度也都不同,体质越强的,越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于陌生的东西,越表现出好奇感、亲近感;而体制越弱的,则越容易敏感,将自己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思维也一样,思维广阔的,更愿意关注广阔天空、茫茫大海,更愿望向远方探索;而思维狭隘的,则禁守住自己的小圈子,不愿意动地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很好地说明了孔子身心的健全与开阔,这种健全与开阔,在后来的中华民族中,普遍性地越来越少,以至到了清朝后期,造成了全民对外围世界的懵懂无知与不愿接受。
提到血性这个词,少数民族,特别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可能更强一点,而他们的好情好客程度,则显然要更强一些。
我曾经去内蒙北部游历过,见到远方的朋友来了,那里的人简直高兴得不得了,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有文化的还是没文化的,都极度热情、极度兴奋,是那种来自血脉里的兴奋。这自然是身心健全与广阔的象征。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5-12-27 14:14:56 +0800 CST  
第三句话,同样是孔子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知道我,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表面意思非常简单,难的是,到底别人不知道我什么我不生气。
我认为:这句话是承接上文来的,上面说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从远方来的人,对自己这里的情况不太了解,容易犯一些自己这里的忌讳,自己是不能生气的,正所谓不知者不怪,等到慢慢了,他熟悉情况了,自然也就不会再犯忌讳了。
这句话同样是用广阔胸襟迎接远人的意思。
而通过和朋友的交流,特别是远方朋友的交流,自己的眼界将会更加开阔,这也是一个学而时习之的过程。
总之,这三句话是连起来的,而不是表达着单独的意思。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5-12-28 12:31:44 +0800 CST  
@荣司令 2015-12-27 14:21:59
王阳明帮助正德皇帝,是非不分,并不值得夸赞。
-----------------------------
王阳明帮助皇帝做事,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和品格无关,而和形势有关,试想,我们如果站在他的位置,该怎么做呢?为了天下稳定,当然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5-12-28 12:32:49 +0800 CST  
接下来,有子说了另外几句相互关联的话。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打开《论语》,第一段话是孔子说的,第二段话就是有子说的。
这因然是因为这段话本身的高明,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有子这个人是孔子的弟子,长得和孔子比较相像。
当孔子去世以后,孔子的后人、弟子,因为思念孔子,也就顺便把有子的弟位抬得很高。
有子其实也是占了长相的便宜。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5-12-28 12:39:06 +0800 CST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这样的人很少触犯长官;一个人如果不触犯长官,说他会作乱更是不可能。对于一个君子来说,应当重视根本的建立,根本建立之后,社会就有规范了;孝敬父母和尊重兄长,应该就是做人的根本吧。”
在这里,有子强调的是社会秩序的建立,对于一个民族,或者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秩序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看历史上,大凡建立功业的民族国家,都非常强调秩序。甚至我们可以把秩序和血性综合起来看,有血性的民族,必定守秩序,而守秩序的民族,多半有血性。
比如孔子之后的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靠的正是那一腔之勇,还有由勇气所集结的严密社会组织。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5-12-28 12:47:02 +0800 CST  
我们便看看这个社会组织是怎样的。
为了有效地管理国家,也为了替子孙万代奠定基业,秦始皇吸取了战国时期设置官职的具体经验,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
等等。
为了让整个国家的规范性更强,秦国历代国君还做了很多努力,整个社会系统是非常严格的。
历史学家总结出,秦国统一天下的很多原因,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历史的等等。
但是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秦国有非常良好的秩序,什么人做什么事都有明确的规定,在上面的人负责管理,在下面的人负责执行,一切都非常清晰。
待到战争的时候,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运行得非常顺利,这是秦国取胜的根本原因。
有子已经认识到社会组织严密稳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他认为:严密社会组织的基础在于家庭组织的严密,而其中的根本与关键所在正是孝和悌。可谓是找到了事情的关键。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5-12-29 11:51:28 +0800 CST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的人,很少是“仁”的。
对于这个仁字,我们当然不能把它的范围说得太小,它有仁慈的意思在里面,但却绝对不仅仅是仁慈的意思。
事实上,孔子认为这个“仁”字是他所有思想的概括。
花言巧语、能言论善辨的人里面,有没有真正的仁者呢?答案是有,但却非常少。
人的精力实在有限,短短几十年,多不过一百零几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能做的事情很少,顾了这样,就顾不了那样,所以应当把精力放到更加主要的地方上去。
在巧言令色方面用的精力多了,对于仁的本质,就一定掌握得少。
孔子讲穿实在,重识本质,而且认为仁的本质对于自身修养,乃至对于国家发展才是重要的,因此反对巧言令色。
事实也正是这样,察看古今中外的历史,凡是在历史上有所成就的国家与民族,百姓无不是质朴的,甚至是有些木讷的。而恰恰是质朴甚至是木讷的民族,才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奇迹。
有些民族,可能非常精巧、非常聪明,但往往沦为为他人作嫁的境地。
比如和秦国并列的齐国就是一个例子。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齐是东方大国,秦是西方大国,论经济发展,秦国不如齐国,但是为什么偏偏齐国败而秦国胜,这其中,恐怕就是花哨不如质朴的原因使然吧。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5-12-29 12:03:18 +0800 CST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段话不是孔子说的,而是曾子说的,是曾子每天要问自己的三个问题:“替人做事时尽心了吗?和朋友交往讲信用吗?学到的知识明白了吗?”
上面说到“巧言令色鲜矣仁”的话,接下来,这里就提到了相反的例子,曾子,这个人非常质朴,甚至有点笨,但是通过他不懈的努力,在孔子弟子中,他的成就是比较大的一个。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5-12-29 12:09:35 +0800 CST  
这里,曾子反省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是:替人做事时尽心了吗?
何为尽心,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也可能,只有亲自做事的人自己才知道。
在现代社会,有很多人替别人做事,表面上看起来是做的非常好的,但是却不够尽心。
就比如员工在给公司老板做事的时候,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员工可能每一件工作都完成得很好,每一天都表现得很优秀,但是这并不是尽心,也并不是曾子、孔子等人所追求的效果。
如果想要回答什么是尽心,我们可以想像一个场景:在一片草原上,三个人已经饿得很久了,他们在追捕一只野兽,抓到这只野兽,把它杀死吃掉,他们三个人就能够活下去。
在追捕野兽的过程中,应该说,他们三个人就是互相尽心的,那就是将自己心与他人心等同对待,没有区别。
而如果抓到野兽以后,出现了利益分配的问题,那又难以尽心了。
为什么举例子时候说三个人,因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两个人比较容易合作,不容易出矛盾,一到三个人,就成其为集体,做事就很困难了。
要做到尽心也就特别难。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5-12-31 10:56:03 +0800 CST  
第二个问题是:和朋友交往讲信用吗?
因为容易出现矛盾纠纷,那么就要学习处理矛盾纠纷的办法。
这也是退也求其次了,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各种矛盾纠纷,如果处理得当,同样可以做到组织的协调。
怎样解决:最好的办法就是讲信用。
笔者个人比较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而在那个武侠世界里,如果想做到组织的协调,就必须有一个信用机制存在。
哪怕是江湖上的大恶人,像欧阳锋、像段延庆,也是需要讲信用的。
如果不讲信用,那么组织就会瘫痪,这是毋庸置疑的,武侠系统难以成立,国家系统也会面临很大的问题。
百姓日常需要讲信用,国家对老百姓,更需要讲信用,关于这一点,以后还会说到。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5-12-31 11:00:24 +0800 CST  
我只想说:有人看我的这个笔记吗?如果有的话,给我你们的掌声好吗?兄弟先谢谢了。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5-12-31 11:16:11 +0800 CST  
谢谢大家的支持,有支持我就有动力,那么我就继续下去,之前一直在忙网络小说了,可是并不景气啊。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6-03-02 17:10:14 +0800 CST  
@萧不讓 2015-12-31 11:16:11
我只想说:有人看我的这个笔记吗?如果有的话,给我你们的掌声好吗?兄弟先谢谢了。
-----------------------------
@wiseymf 2016-01-29 18:29:58
朋友,你讲的很好。希望能继续讲下去。 楼主的解读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
谢谢,最近又读了一遍《史记》,因此对孔子也就有了更多的感悟,希望能有精力继续写下去,给我加油吧。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6-03-02 17:11:01 +0800 CST  
@寻找稀有 2016-01-29 19:08:20
孔子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学而知之。
-----------------------------
孔子其实很不一般,有许多值得深挖的优点,如果有机会,我慢慢细说,请静坐品茶,一点一点看,呵呵。
楼主 萧不讓  发布于 2016-03-02 17:12:39 +0800 CST  

楼主:萧不讓

字数:6344

发表时间:2015-12-25 22:1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3-03 18:11:22 +0800 CST

评论数:3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