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聊聊三国(每日更新)

第十四节 四世三公

上一节我们聊到,何进召来董卓固然罪不可赦,但在这次汉末宫廷大变局中还有一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他才是罪魁祸首。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这个人是袁绍。
没错,就是当年和曹操一起“劫新妇”的那位仁兄。
袁绍出生于一个士族家庭。士族就是世代做官的家族。可能你会疑惑,自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世卿世禄已经不存在了,怎么还有的家族可以世代做官呢?
因为商人地位低下不配做官,农民没钱读书不能做官,有资格做官的基本上都是官员的子弟。官员通过察举制相互推荐彼此的子弟的和学生,形成了官僚集团的半世袭状态。经过几代人的积累,一个个世代做官的家族就这样形成了。
袁绍的家族不仅是士族,而且还是“四世三公”,也就是袁绍的父辈、祖父辈、曾祖父辈和高祖父辈这连续四代人里都出过三公,而且一共出过五位,因此也称“四世五公”,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袁氏家族是士族阶级的领袖。
于是,在地方官察举人才的过程中,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官五代袁绍从农五代、工五代、杂技团五代当中脱颖而出,被认定为人才。
袁绍和曹操一样,都是先从郎官做起。二十岁时,袁绍被朝廷任命为濮(pú)阳长。袁绍这个县长做得还不错,很有清廉之名,
为官期间,袁绍的母亲去世了。去世的不是袁绍的生母,而是袁绍的嫡母。嫡母指的是父亲的正妻,袁绍是他的父亲和小老婆生的,因此他的嫡母和生母并非同一人。袁绍决定为自己的嫡母丁忧。
丁忧是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是指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丧三年。然而当时早就不流行丁忧了,袁绍其实没有必要离开仕途,那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是因为袁绍与嫡母的感情非常深吗?
史书上没有这样的记载,我们不好妄加评论。
是因为袁绍非常讲究孝道吗?
这个可以肯定不是。因为后来袁绍亲妈惨死他也没这么悲痛,用清代学者周寿昌的话说,生母死的时候袁绍“荡然忘哀”,和给嫡母服丧时简直判若两人。
那袁绍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两个字——养名。
袁绍是庶子(小老婆生的孩子),生下来就比嫡子(大老婆生的孩子)地位低贱。但是他不服气,他非常渴望继承袁家庞大的政治资产,所以他必须证明自己比所有的嫡子都强。为嫡母丁忧,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孝”,而“孝”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袁绍就是要不遗余力地弘扬主旋律,证明自己根红苗正。
当初袁绍和曹操一起闯荡江湖,本想叱咤风云万众仰望,做一匹凶悍闪烁着眼光的野狼。但最后还是明白过来了,黑道儿混得再好,不过是个下层豪强,只有当官才能成为上层豪强。
袁绍是士族,而且是士族中的公族;袁绍是游侠,而且是游侠中的豪侠。因此袁绍人气极旺。离开濮阳时,前来送行的车马无数。浩浩荡荡的车队送到郡界后便被袁绍遣散了,因为袁绍极其爱惜自己的名声,害怕同乡人许邵(名士制造机)觉得自己摆谱不肯见自己,最后单车回乡。
给嫡母服丧三年后,袁绍觉得不够,又追父丧,这一下又是丁忧三年。六年之内,袁绍要粗茶淡饭,破衣烂衫,还不能有性生活,但袁绍硬是忍了过来。六年之后,收获满满美名的袁绍拒绝朝廷征辟,来到洛阳隐居。
隐居是假,养名是真。袁绍大量结交士人,并表现得非常谦卑。士人们十分感动,都愿意团结在袁绍周围。宦官发现袁绍的所作所为后愤怒地说,袁绍这小子坐抬身价,不就征辟,专养死士,他想干什么?
这里要解释一下“征辟”。
我们之前说过,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制,就是地方官对当地人才进行考察,然后把那些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推荐给上级或者中央。其实除了察举制,当时还有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叫征辟制。“征”是皇帝听说你有才能,将你征聘为官员;“辟”是太守、刺史、三公等高级官员听说你有才能,将你辟除为僚属。董卓的发迹就不是靠察举,而是征辟。第一次被太守辟除,第二次被刺史辟除,第三次被三公辟除。
如果你还有印象的话,当年辟除董卓的三公叫袁隗,此人正是袁绍的叔叔。
袁隗听宦官放出狠话后非常慌张,并且责备了袁绍。
那袁绍作何反应呢?
据《后汉书·袁绍传》记载,袁绍依旧我行我素,毫不在乎。
据《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记载,袁绍迫于压力应大将军何进之命入朝为官。
这是两条矛盾的记载,但也可以不矛盾。那就是在“专养死士”这一点上,袁绍我行我素;而在“不就征辟”这一点上,袁绍应命为官。
袁绍被何进征辟后,因为出身高贵而倍受信赖。袁绍本人也想依靠何进干一票大的,双方一拍即合,袁绍成了何进的首席谋士,并建议何进诛灭宦官。
当何太后拒绝了何进罢免全部宦官的建议后,何进调整了自己的计划,改为杀掉几个为首的宦官而放过其他人。但袁绍坚决反对,他认为必须斩草除根,否则一定留有后患——你知道现在这小皇帝长大了会不会像他老子一样崇拜宦官?
袁绍向何进提出建议,召集四方将领进京威逼太后。
召外将进京,其实是袁绍的主意。
何进觉得袁绍的话也有些道理,于是让董卓带兵到洛阳上林苑(《后汉书·何进传》记载为“关中上林苑”,误),让桥瑁(mào)带兵到成皋(gāo)县,让丁原带兵到孟津(黄河渡口之一)。
何进是一个谨慎的人,就在他小心地执行这一计划的时候,袁绍却制造了一系列变故,最终导致了灾难的发生。那么,袁绍到底做了什么?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23 18:40:35 +0800 CST  
第十五节 坑你没商量

上一节我们聊到,何进是一个谨慎的人,就在他小心地执行这一计划的时候,袁绍却制造了一系列变故,最终导致了灾难的发生。那么,袁绍到底做了什么?
得知何进准备召集外将诛灭宦官,何进的弟弟何苗赶忙找到何进。
何苗平日里收了宦官大量财物,拿人家的手短,便主动游说何进:大哥,算了吧,大家都不容易。
其实何进也不想把事情做得这么绝,但无论何进多么位高权重,他都不得不担心一点,他是以外戚的身份任大将军,而宦官正是外戚大将军的天敌。
外戚,是指皇帝的母族和妻族,也就是皇帝的大舅、二舅、姥爷以及大舅哥、小舅子、老丈人这些人。
在何进之前,东汉历史上一个有五位外戚做过大将军,依次是窦宪、邓骘(zhì)、阎显、梁冀、窦武,他们全部死于宦官之手。如今何进成了第六人,他并不觉得自己会是个例外(事实上也确实没例外)。
灵帝刚驾崩的时候,何进就差点被蹇硕谋杀了。
蹇硕就是当年曹操打死的那个蹇图的侄子,蹇硕虽然不是中常侍,但因深得灵帝喜爱而掌握了一部分兵权,是宦官中的少壮派。灵帝驾崩后,蹇硕打算谋杀何进,然后立刘协为帝。幸亏何进跑得快,又反戈一击捕杀了蹇硕,并接管了他的军队。
姑且不论天下士人多么痛恨宦官,也不去管自己是否能青史留名,就单从自身安全角度考虑,何进也一定要铲除宦官。
但是注意,铲除不代表杀死。
何进想要的只是宦官手里的权力,只要宦官肯放权,这些老废物就没用了,是死是活没什么区别。
何进表示,在和平解决宦官的问题上,自己的立场是坚定的、一贯的。如果能以最小的代价处理好与宦官的矛盾,那当然是最好。
第一次变故发生了。
袁绍看出了何进暧昧的态度,他担心何进临时变卦,于是竟然私自命令董卓继续东进,屯驻平乐观。大事眼看要坏在袁绍手里,因为平乐观离洛阳城已经很近了,如果董卓找到一丝缝隙进入洛阳,那事情将不可收拾。幸好何进及时发现情况不对,赶紧派人阻止董卓,董卓被迫西撤至夕阳亭。
袁绍为什么敢私自调动董卓?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而董卓也是袁家的故吏之一。袁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从小到大受尽了别人的敬畏和吹捧,他以为董卓也会像这些巴结他的人一样对他俯首帖耳毕恭毕敬。
然而最后袁绍会发现自己错了,大错特错。
但就目前情况而言,一切还都在何进的掌握之中。
接下来,形势更加明朗了。
董卓、丁原、桥瑁这些人确实吓到了何太后,一个妇道人家听说大批军队准备进京来找她理论理论,顿时就怂了。除了几个和何进关系好的宦官外,其他宦官全部被何太后罢免。被罢免的宦官们也感觉情况不妙,便亲自到何进府上谢罪。这显然是很危险的事情,但没有办法,为了保住性命他们必须拿出十二分的诚意。
何进对宦官们说,天下乌烟瘴气,就是因为你们这些人整天乱搞,现在董卓马上就要来了,他发起飙来我也管不了,你们不如各自回老家去享享清福。宦官们当然同意了,毕竟这几十年捞钱也捞够了,离开官场,专心花钱,也是一件好事。
事情发展到这里,何进不是接近成功,而是已经成功了。
但是袁绍并不能接受这样通过妥协而得来的成功,他要把宦官赶尽杀绝。其实宦官并没有迫害过袁绍,但袁绍却似乎比任何人都痛恨宦官。
为什么呢?
养名。袁绍信奉的价值观是,最痛恨宦官的人才是最优秀的名士。
宦官来时,袁绍再三劝何进趁机把他们全杀了。但是何进不同意,因为何进完全可以接受这样的成功,如果现在把这些宦官杀了,剩下的宦官必然会狗急跳墙鱼死网破。
何进的做法显然是合理的,因为在没有百分之百掌控全局的时候,一定要给敌人留一条生路,只有敌人看到了活着的希望,才不会抱定必死的决心。
眼睁睁地看着宦官就这样走了,袁绍心里那叫一个气。
第二次变故发生了。
袁绍再次瞒着何进私自做主,他以何进的名义让各州郡县逮捕宦官的亲属,目的是让何进与宦官彻底决裂。宦官这一下急了,赶紧回到宫中做好战斗准备。
发生的这一切,何进并不知道。他只知道宦官们磨磨蹭蹭不肯走人。何进决定帮他们下决心,于是再次入宫要求何太后把宦官们全杀了。
何进是一个很谨慎的人,自从出了蹇硕的事以后,何进就担心其他宦官谋害自己,因此他不敢轻易进出皇宫,甚至小心到连灵帝的追悼会都没敢参加,别一不小心变成自己的追悼会了。
然而宦官的求饶让何进放下了戒心,亲属的被捕却让宦官瞪大了眼睛。看见何进进宫面见太后,他们立即派人去偷听。得知何进提出杀光宦官的要求,宦官们彻底愤怒了,这是一点不给活路啊。为求自保,宦官们只能放手一搏。何进出来后,宦官们以太后的名义将其骗到嘉德殿前,众人大骂何进忘恩负义,然后一拥而上围杀了何进。
何进就这样被袁绍坑了,被坑的其实是整个东汉帝国。因为何进是最后一个有能力整合军权、恢复帝国秩序的人,现在一切都完了。
何进死后,虽然袁绍带兵杀光宦官替他报仇,然而朝中再也没有人能掌控局面。
一片混乱之中,强者称雄,最终政权落入了董卓之手。灾难还是到来了。那么,在这场灾难面前,我们的主角曹操会怎么做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24 08:44:46 +0800 CST  
第十六节 逃亡

上一节我们聊到,一片混乱之中,强者称雄,最终政权落入了董卓之手。灾难还是到来了。那么,在这场灾难面前,我们的主角曹操会怎么做呢?
就在王芬死后两个月,灵帝崩前八个月,曹操再度出山并被授予军职。这一次,曹操没有拒绝朝廷的任命。因为当时西北叛军越闹越凶,事关国家生死存亡,曹操自然义不容辞,准备再次披挂上阵,为国杀敌。
然而朝廷经历了一系列变故之后,最后朝政落入了董卓手中。曹操对董卓不抱有任何幻想,在拒绝了董卓的拉拢后,曹操迅速逃离洛阳(没有刺杀过董卓)。
曹操一路向东逃到成皋县,他终于可以歇歇脚了,因为吕伯奢的家就在这里。吕伯奢不是曹操的伯父,而是曹操的朋友。吕伯奢姓吕,叫什么不知道,字伯奢。当时吕伯奢不在家,吕伯奢的家人接待了曹操,然后被曹操杀了。
这一桩命案被三则史料收录:
第一则是《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
第二则是《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晋世语》;
第三则是《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杂记》。
但前因后果到底如何,三书说法不一。
《魏书》说,曹操带了几个人来吕伯奢家,吕伯奢的儿子和宾客们想抢夺曹操等人的财物和马匹,曹操不得已这才把对方杀了。
如果《魏书》说的是事实,那曹操算是正当防卫,无可指摘,但实际上这一说法漏洞百出。
第一,能结交曹操,说明吕家也是大户人家,难道会差那点钱?况且曹操是逃难,身上也不会带太多财物;
第二,如果吕伯奢的儿子真的把父亲的朋友打劫了,那等父亲回来之后要如何交代?
第三,劫匪打劫的对象一般是单身路人,曹操既带着人又带着家伙,吕家人怎么敢轻易动手?
《魏书》的作者王沈本来就是曹魏的大臣,自然会维护曹操的形象,因此这一说法我们不予采信。但《魏书》作为魏国的官修史书都大大方方承认曹操杀人了,那曹操就是实打实杀人了。
再看《魏晋世语》。
《魏晋世语》说曹操怀疑吕家人出卖自己,于是大开杀戒。
《杂记》的说法跟《魏晋世语》高度相似,但多了两处细节。
第一,曹操之所以怀疑吕家人要害自己,是因为夜里听到了“食器声”;
第二,曹操杀完人之后,还说了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明代学者钟惺,清代学者梁章钜、周寿昌等人都认为《魏晋世语》和《杂记》的说法才是历史真相,而“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两句话,更是曹操“灭绝天良”的“千古口实”。
一个人误杀了好友全家,还说出这样凶狠霸道的话,简直都已经不能用“可恨”两个字形容了。
事实上,这件事情是有问题的。
因为曹操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很难过的,原文是“凄怆曰”。也就是说,曹操用一种悲伤的口吻,说出了一句歹毒的话。或者说,曹操用一种悔过的语气说出了一句不悔过的话,这是完全矛盾的。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了呢?
其实,我们看待这件命案的时候,往往都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言之凿凿地说曹操杀吕家人是误杀的是小说《三国演义》,而史书《魏晋世语》和《杂记》都没有为这一案件定性。
“食器声”这一表述非常含糊,大概是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曹操听到食器声不是曹操误杀的充分条件。
难道说是吕家人真的出卖了曹操吗?
只能说,有这种可能。
人们在讨论吕氏命案的时候,往往都会默认吕家人是忠厚、老实、善良、友好的,然而纵观历史,因为投靠朋友而被出卖的事情不在少数,隋朝将领王頍(kuǐ)穷途末路的时候就告诉过自己的儿子,绝不可以去投奔亲戚朋友(汝慎勿过亲故)。
我们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我们是吕家人,应该如何对待曹操呢?要知道,一旦被人告发,可是祸及满门的重罪!你愿意承担这样的结果吗?
根据现有史料,我们无法判断出吕家人是否真的出卖了曹操,但曹操当时确确实实认定自己被卖了,重点是,即便在杀死吕家人后他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曹操用凄怆的语气说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才是合理的——我真的不想杀你们,但是你们要害我,我也没有办法。
所以曹操不是一个丧心病狂的恶魔,他只是一个为求自保的普通人。
顺便说一句,曹操逃跑后没有遇到吕伯奢,更没有补刀。
曹操继续向东逃去,一口气逃到了成皋关前。成皋关又叫虎牢关、汜水关,是洛阳东面的屏障。如果董卓的追杀令到了,那这里就是曹操的鬼门关。
背后是流血的帝都,面前是狰狞的关隘,前后一样危险,但曹操只能选择前行。最终,在这场与追杀令的赛跑中,曹操赢了,他顺利地通过了成皋关。
出了成皋关,曹操继续向东逃到了中牟(mù)县。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曹操却在阴沟里翻船了。中牟县当地的一个亭长(村长)觉得曹操可疑,怀疑他是逃犯,于是带人将其逮捕。
这个亭长是如何看出曹操是逃犯的?可能是因为曹操当时神色慌张,也可能是因为曹操身上的血还没擦干净。当然,也不排除只是因为曹操长得像坏人。
曹操被带去了县衙公堂。
曹操说:不不不,我不是曹操。
证人说:对对对,他就是曹操。
曹操就这样被认出来了。
关键时刻,中牟令的功曹(掌管人事的佐吏)说,在这天下大乱之时,不应该拘捕英雄豪杰。中牟令觉得有道理,便放了曹操。
据《三国志•任俊传》记载,天下大乱以后,中牟令杨原本打算弃官逃走,一个叫任俊的地方豪强劝他坚守岗位,反对董卓。杨原觉得有道理,就任命任俊做了主簿(掌管文书的佐吏)。因此,当初放了曹操的县令极有可能是杨原。
曹操九死一生虎口脱险,终于逃入了兖(yǎn)州。兖州包括今天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到了兖州陈留郡,曹操便不再走了。因为他要去见一位老朋友,他相信反抗董卓的力量将在这里诞生。那么,曹操要见的人是谁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25 08:01:07 +0800 CST  
第十七节 首倡义兵

上一节我们聊到,到了兖州陈留郡,曹操便不再走了。因为他要去见一位老朋友,他相信反抗董卓的力量将在这里诞生。那么,曹操要见的人是谁呢?
曹操要见的人是陈留太守张邈。
张邈年轻时就喜欢接济别人,有事儿您说话。史书说他“倾家无爱”,也就是为了帮助别人不惜倾尽家财,就是破产了。
作为豪侠,张邈与曹操、袁绍都是好朋友,入仕后张邈一步步升迁为陈留太守。曹操相信,张邈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绝不会屈服于董卓。
果然,张邈非常赞同曹操的想法,并允许曹操在陈留郡招兵买马,组织武装力量。曹操变卖了家产,又得到当地一个叫卫兹的孝廉赞助的一大笔钱,以此集合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
汉献帝永汉元年(公元189年)十二月,准备完毕的曹操在兖州陈留郡己吾县公开起兵讨伐董卓。
自八月董卓进京控制朝政以来,整整四个月的时间,各地方实力派人物均采取观望态度,他们对董卓既不服从也不反对,只是以沉默应对。反而一个叫曹操的小人物却成了第一个向暴虐的董卓发起挑战的人。正是众人的犹疑,成就了曹操“首倡义兵”的千古英名。
曹操举起反董大旗后,全国各地都陆陆续续发生了一些反董事件。董卓认为这是因为大家不承认他所立的刘协,而依旧怀念那个被废掉的刘辩所致。
于是,董卓命李儒给刘辩奉上药酒。
李儒:该吃药药了。
刘辩;不吃药药。
李儒:吃药药。
刘辩:不吃药药。
……
最后李儒赢了,刘辩对了。
弘农王刘辩薨,享年15岁。
李儒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是董卓的首席谋士,戏份很足。而在真正的历史中,他就是个小人物。
在毒杀废帝刘辩之前,董卓先把何太后杀了。
刘协为王美人所生,刘辩为何太后所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被废,何太后痛心不已,也自然少不了对董卓的诅咒,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董卓岂是善解人意之人?在刘辩被废的两天之后,董卓就用一杯毒酒就送走了何太后。
董卓先后毒杀太后母子,这激起了天下人的愤怒,广陵太守张超亲自来到陈留郡找哥哥张邈商议对策,兄弟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反董,并且又找了三个帮手——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zhòu)、东郡太守桥瑁。五位封疆大吏在陈留郡酸枣县歃血为盟,决计共同对付董卓。
酸枣歃血怎么没有曹操呢?当然是因为他官太小了,人家不带他。酸枣歃血以后,越来越多的诸侯打出了声讨董卓的旗号。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fù)、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十一路诸侯同时起兵讨伐董卓,并公推袁绍为盟主。
当初正是袁绍提议召来董卓,结果酿成大祸,现在怎么又成了反董联军的盟主了呢?
董卓打算废刘辩立刘协之时也曾找袁绍商量。董卓一开始态度还很好,热情饱满地对袁绍说:小袁啊,我看咱们现在这个皇帝傻乎乎的,当不了一国之主。他弟弟陈留王看着还不错,我打算立他为皇帝。当然,这种事也不一定,有的人年少时聪明伶俐,但长大以后又变傻了,但我打算让他试试。选皇帝是很重要的事哦,你可别忘了咱们那个先帝,你说气不气(卿不见灵帝乎?念此令人愤毒)!
据《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记载,袁绍的反应出乎董卓的意料,他当即表示,想换皇帝门儿都没有。
一听这话,董卓暴怒,你小子竟然给脸不要脸,于是大骂:混账东西!天下的事还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吗?我要这么干,谁敢不听?你是不是以为我董卓的刀不快!
袁绍冷冷地说:天下强者,难道只有您董公一人吗?
说罢,袁绍反手提刀,向董卓微微抱拳作揖,径自离开。董卓被气了个好歹。
这一说法虽然被南朝宋史学家范晔采用于《后汉书•袁绍传》,但可信度极低。
为什么呢?
第一,袁绍胆子小。董卓初入京之时,就有人劝袁绍赶紧出手收拾掉董卓,否则必受其害,但是袁绍在董卓的虚张声势下彻底怂了,没敢干。袁绍既然如此惧怕董卓,又怎么敢当面顶撞;第二,董卓脾气暴。以董卓性格之暴戾,袁绍若真那样强势回绝,必然血溅当场,不会容忍他从容退去。
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袁绍当时的反应是假装赞同,并且表示要跟叔叔说一声。临走前,董卓再次向袁绍强调,这皇位只能给刘协(刘氏种不足复遗wèi)。
好汉不吃眼前亏,这才是聪明人。
随后袁绍迅速逃离洛阳,得知袁绍逃跑,董卓本想下令通缉他,然而和袁家关系好的人太多了,大家纷纷站出来替袁绍求情。
董卓刚入洛阳,还没站稳脚跟,也不想和这天下第一士族撕破脸皮,于是封袁绍为渤海太守,袁绍索性就去了冀州渤海郡上任。反董联军成立后,袁绍因出身高贵被推举为盟主。
这些反董诸侯的势力范围都在崤(xiáo)山和函谷关以东,因此被称为山东联军或者关东联军,联军的部署如下:
袁绍和王匡屯驻河内郡,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屯驻陈留郡,袁术屯驻南阳郡,孔伷屯驻颍川郡,联军从北、东、南对洛阳形成三面包围,韩馥留守在后方的冀州负责供给军粮。
诸侯对董卓的包围之势已成,这场决定帝国前途和命运的战争一触即发。那么,面对诸侯们的强硬态度,董卓会作何反应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26 08:09:27 +0800 CST  
第十八节 迁都

上一节我们聊到,诸侯对董卓的包围之势已成,这场决定帝国前途和命运的战争一触即发。那么,面对诸侯们的强硬态度,董卓会作何反应呢?
听说关东联军整天嚷嚷着要砍了自己,董卓这暴脾气一下就上来了,他决定主动出击,给联军点厉害瞧瞧。
摆在董卓面前的进攻路线有四条:第一,进攻东面的陈留郡,与联军主力刚一波正面;第二,进攻北面的河内郡,擒贼先擒王,直接拿下联军盟主袁绍;第三,进攻南面的南阳郡,找袁绍的弟弟袁术的麻烦;第四,进攻东南面的颍川郡,先捏软柿子孔伷。
最终,董卓选择了能说不能干的孔伷。
董卓亲自率军出征,但他刚进入颍川郡的阳城县便不再行军了。当时阳城百姓正在进行民社活动,民社是每年二月百姓祭祀土地之神的集会。董卓的大军竟然对手无寸铁的百姓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他们将男人的头砍下来挂在车上,将女人和财物全部打包带走。匪过掉层皮儿,兵过死全村儿,此言不虚。
回到洛阳后,董卓厚颜无耻地自称杀敌归来,将人头焚毁。至于带回来的那些村姑,董卓是看不上的,全部赏赐给了士兵。
光杀些老百姓,不能解决问题。
关东联军十几万,在人数上有绝对优势,董卓一时也没有办法。而董卓的威胁不光在东面,也在西面,还不止一个。
董卓在西面的第一个威胁是皇甫嵩。
皇甫嵩是镇压黄巾起义的三巨头之一,军事才能极其卓越。董卓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怎奈人比人得死,二人一起西征羌人时,皇甫嵩表现出来的杰出才能完胜董卓一个档次,搞得董卓又羞又恼。
皇甫嵩手握三万精兵,成了董卓的一块心病。于是,董卓以朝廷的名义让皇甫嵩交出兵权进京赴任。显然这是一个阴谋,但皇甫嵩为人太过迂腐,明知是阴谋也要坚决执行朝廷的命令,结果被董卓囚禁。
董卓在西面的第二个威胁是白波军。
白波军是黄巾军的分支,起于西河郡的白波谷,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董卓派兵前去征讨,但是失败了。看这架势,白波军似乎是奔着洛阳来的。
关东联军对洛阳已经形成三面包围之势,洛阳所在的河南尹(河南下辖首都洛阳,为突出其地位不称“郡”而称“尹”)唯一与外界的通道只剩西面的弘农郡。一但白波军继续南下攻克弘农郡,那客观上白波军将与关东联军共同完成对河南尹的完全包围。而洛阳的命运,只能是等待包围圈越缩越小,最后成为孤城。
考虑到自己号召天下起兵勤王根本就是开国际玩笑,董卓认为自己唯一的出路只能是放弃洛阳,立即西撤。
撤到哪里去呢?
董卓将目光锁定在了关中。
关中不是一个州,不是一个郡,也不是一个县,而是一个地区,相当于今天陕西的渭河平原。
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四方的关隘,再加上东有华山、崤山及晋西南山地,南有秦岭,西有陇山,北有黄土高原之横山、子午岭、黄龙山,关中犹如被铁桶围起来一般。
东汉末年,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函谷关失去了天险的作用,函谷关西面的潼关由备胎转正,与其它三关构成了新的关中的地区。新关中地区的战略纵深缩小,但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西汉故都长安正在关中。
董卓决定把都城从洛阳迁到长安。
董卓的想法其实有一定道理。从政治角度说,长安是旧京,重新成为首都名正言顺;从军事角度说,潼关是天险,足以抵挡联军;从经济角度说,关中土壤肥沃,可以自给自足。
但不是有道理的东西实行起来就有好的效果,因为还有一样东西必须考虑——人的主观意愿。
大臣们愿意跟着董卓走吗?
当然不愿意。
关东联军和你董卓有仇,和我们又没仇,他们要来杀你,又不杀我们,我们为什么要抛家舍业跟着你跑?
董卓一提议迁都,立刻遭到公卿们的反对,理由当然是为了天下、为了百姓、为了董大人好。还有人说现在天下太平,没必要迁都。
董卓大怒,眼瞅着老子就要被包围了,还天下太平?简直是胡说八道。软的不行来硬的,董卓大发雷霆,该罢官的罢官,该杀头的杀头,大家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当然不说了,长矛胁肋,白刃加颈,谁敢不从?
迁都之前,董卓干了两件事:
一是挖开了历代汉室帝王和公卿大臣的陵墓,盗取陪葬品。反正你们也用不着了,给我老董用吧;
二是一把火烧掉了洛阳城,绝对不能留给敌人一砖一瓦。真是可怜了那些刚在洛阳买房的人。
浩浩荡荡的迁都计划开始了。洛阳数百万百姓如牲口般被强制西迁,一路上到处都是因为自相践踏和饥饿而死的人。他们并不知道,这只是噩梦的开始,他们的目的地才是最恐怖的人间炼狱。
到达长安后,董卓把袁家五十多口人全杀了。
随后,董卓决定和联军盟主袁绍,以及袁绍的弟弟袁术和谈。有时董卓狡猾得像条狐狸,有时董卓愚蠢得像只野猪。你把人家灭门了,然后说:咱们和好吧,我多赔你点钱。是你你同意吗?
袁氏兄弟毫不犹豫地杀了董卓派来和谈的的使者(使者中只有一个叫韩融的因为名声很好而幸免)。
强迁天子,焚毁帝都,董卓牢牢地将自己定义为了国贼。那么,面对董卓的倒行逆施,联军会怎么做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27 07:50:43 +0800 CST  
第十九节 关东有义士

上一节我们聊到,强迁天子,焚毁帝都,董卓牢牢地将自己定义为了国贼。那么,面对董卓的倒行逆施,联军会怎么做呢?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这是曹操在《蒿里行》中的诗句,说的便是关东诸侯组成联军,仗义讨伐国贼董卓的事,但整个过程并没有预想的那样激烈,反而“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董卓怕联军,联军也怕董卓。
酸枣大营的联军集结完毕后,谁也不敢先上。
曹操说,咱们来就是干董卓的,乌泱泱这么一大帮人,有什么可怂的(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如果董卓把小皇帝举高高(倚王室之重),再把险关要塞一占(据二周之险),那他暴虐归残暴,还真不好对付(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可他现在胡搞一气(今焚烧宫室,劫持天子),把大家都搞懵了(海内震动,不知所归),这正是作死的节奏(此天亡之时也)。我们只要一战就可以平定天下,绝对不能错失良机(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听了曹操的话后,诸侯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吭声。
这一幕不可谓不奇怪,诸侯们“飘扬云会,万里相赴”,就是为了讨伐董卓,之前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得嚷嚷着要把董卓五马分尸,这到了真要干的时候怎么集体哑火了呢?
心理学上这叫“责任分散效应”或者“旁观者效应”。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董卓的凉州军战斗力相当强悍,凭什么我先上去损兵折将?
这应该是诸侯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算了,你们不去,我自己去!
曹操独自率军杀向成皋关,只要能攻破成皋关,洛阳就近在眼前。
诸侯之中只有张邈派资助过曹操的卫兹带领一支部队跟随。曹操一路向西进军,但他没有到达成皋关,因为在成皋县东面的荥(xíng)阳县汴(biàn)水河畔,曹操遭遇了伏击。
伏击曹操的人是董卓的部将徐荣。曹操与徐荣激战到天黑,曹军伤亡惨重,卫兹也阵亡了。曹操兵少,实在顶不住了,只好选择撤退。可是曹操的战马却受了伤,跑不动了。关键时刻,曹操的堂弟曹洪将自己的马让给曹操,曹操不好意思骑别人的马,让别人无马可骑。
曹洪说,天下可以没有曹洪,不能没有曹操!
估计曹操觉得这话有道理,于是就上了马,曹洪步行跟随,最终二人得以逃脱。
徐荣虽然得胜,但他看到曹操兵少却死战到底,便以为酸枣大营的军队也都是这样,不可能轻易攻破,也就收兵了。其实,如果徐荣尝试着袭击一下酸枣大营,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战败而回的曹操,看到诸侯们整天吃喝玩乐,都惊呆了,这些人难道是千里迢迢来聚餐的吗?
曹操为诸侯们制定了新的战略计划:
一是盟主袁绍与联军主力同时进军,把洛阳周围的险要关塞全部占领,取得战场主动权;二是让袁术率军从武关进入关中,趁董卓防御体系尚未建立完整之前在关中埋下一颗钉子。
这一战略的核心思想就是——坚守不战,疑兵骚扰。既然大家不愿主动进攻,那我们就以守为攻,虽然董卓手上有皇帝,但毕竟他能直接控制的地盘就那么一点点。现在就是不让董卓过安生日子,让他们整天提心吊胆,疲于奔命,久而久之必然不攻自破。
然而曹操的B计划也没能获得诸侯们的认可,大家该吃吃该喝喝,谁也不搭理他。
关东联军成员都是帝国的精英,但这些人为了一己私利,忘了酸枣歃血时的一腔热血和高举义旗时的豪迈誓言,这些人根本配不上“关东义士”这四个字。
曹操彻底失望了,他带着自己的残余部队黯然离开了酸枣大营。
曹操虽然战败却并不灰心,他打算重新招募军队接着和董卓干。想募兵,得有钱。首倡义兵时,曹操的家财基本上散光了,资助过曹操的大金主卫兹也在汴水之战中阵亡了,必须重新拉赞助。
这年头有钱又有正义感的人不多了,好在曹洪就是一个。曹洪是位难得的好同志,汴水之战不仅让出坐骑救了曹操一命,此时又主动坦白交代自己房产可观,存款惊人。曹操一听,不妨去看看。
两个人一同回到了家乡,曹洪拿出了巨额资产充作军费,又把家里仆从宾客一千多人带了出来。仆从宾客其实就是豪强的依附农,让你种地就种地,让你砍人就砍人。
一千多人,占山为王绰绰有余,找董卓玩命那是疯了。想讨伐董卓,还得继续扩编部队。曹洪告诉曹操,扬州刺史陈温和自己关系很铁,可以找他帮忙。扬州包括今天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地域十分广阔。
既然已经有了第二轮融资的对象,那还有啥可说的?
曹操等人到了扬州,受到热情接待,并得到了数千兵马。不过在北归的途中,意外发生了。
一天夜里,扬州兵突然火烧曹操的大帐,眼看着要被烧糊了,曹操手提宝剑杀了几十名乱兵才得以逃出。扬州兵一看形势不妙,便一哄而散,没叛变的才五百多人。
扬州兵为什么叛乱?可能是因为不愿意离开家乡去打仗。
曹操继续行军,一路上又收了一千多人。粗略估计一下,曹操现在大概有三千人,初具战斗规模。
有了军队,曹操就有了说话的资格,但曹操不打算回酸枣大营了,那里都是些无所作为的人。那么,曹操打算去哪里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28 09:12:48 +0800 CST  
今天晚上更新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29 07:56:36 +0800 CST  
第二十节 裂变

上一节我们聊到,有了军队,曹操就有了说话的资格,但曹操不打算回酸枣大营了,那里都是些无所作为的人。那么,曹操打算去哪里呢?
曹操去了河内郡,投奔袁绍。袁绍毕竟是联军盟主,或许有些办法。
袁绍非常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一起混迹江湖的少年好友。寒暄过后,二人讨论起了董卓。
袁绍张嘴就问:要是我们打不赢董卓,那怎么办?
这是一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凡事先给自己想好后路倒也无可厚非。
曹操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反问:那阁下认为该怎么办呢?
这种观点类问题,一般后回答的人有优势。
袁绍说:我先占据黄河以北的土地作为根据地,再收编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然后向南争夺天下,应该可以成功。
袁绍的计划似乎非常周密,稳扎稳打且富有战略意义。
现在轮到曹操回答了。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袁绍说要占据黄河以北的土地向南发展,曹操的回答要是和袁绍一样,那就显得太没水平了。但如果曹操说,我占据黄河以南的土地,然后向北发展,那岂不是要和袁绍打起来?
可能袁绍也是想借这个问题探探曹操的底,你小子到底是来投奔我的,还是有别的心思?袁绍想得到的回答八成是:大哥您说了算。
但曹操既没有表示服从,也没有跟着袁绍的思路走,而是换了一个维度:我任用天下的人才,就可以无往不胜。
在袁绍看来,地盘最重要;在曹操看来,人才最重要。他们谁才是的对的呢?十年之后便见分晓。
失败之后跑路的问题已经商量完了,现在该讨论讨论怎么打董卓了。
又是一次谈话。
袁绍告诉曹操为了对付董卓,自己想了一条妙计,只要依计行事,天下太平指日可待。曹操一听,竟有如此妙计,不妨说来听听。
袁绍说:换个皇帝。
在袁绍看来,董卓最大的政治资本就是手上有一个小皇帝,对付董卓最好的方法就是再立一个皇帝。只要大家都不承认你董卓手上的这个皇帝,那你的筹码不就没了吗?这可比打董卓,把小皇帝从他手上救出来要省力得多。至于董卓控制的那个朝廷嘛,大可一并放弃。有了皇帝,还怕没朝廷吗?
新皇帝的人选袁绍都已经想好了,就是宗室长者刘虞。
袁绍没有找个小娃娃来当皇帝,而是让颇负盛名的刘虞出任草根政府的元首,是为了说明自己没有私心。然而有私心也好,没私心也罢,另立皇帝绝不是一个臣子随随便便能说的话。
曹操听后大吃一惊,老兄你不去打董卓,怎么反倒学起董卓来了?曹操说:皇帝那么小,他有什么错?罪大恶极的人是董卓。一旦我们另立,天下就会大乱,到时候想安定就难了。如果你们一意孤行,那你们去朝拜你们的新皇帝吧,我只尊奉当今天子!
曹操的拒绝并没有让袁绍感到惊讶,在袁绍看来立皇帝这种天下头等大事的重大意义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想明白的(之前董卓也是这么认为袁绍的)。
又是一次袁绍与曹操之间的谈话。
袁绍拿出一样宝贝在曹操面前晃来晃去,曹操仔细一看,是一枚玉印。曹操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袁绍私刻的玉玺,看来这老兄是铁了心做董卓第二了,自己说什么也没用了。曹操对袁绍打算另立皇帝的想法非常厌恶,但现在还不是与袁绍翻脸的时候,只能笑着搪塞过去。
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的记载,袁绍后来又派出说客对曹操说:如今袁公兵强马壮,两个儿子也已成年。天下英雄豪杰,哪有能比过他的?咱们不跟着他干跟谁干?
这则史料是有问题的。袁绍兵强马壮是后来的事,抽去水分,当时袁绍的硬实力也就比曹操强点而已。
因此,这段记载并不可靠。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便袁绍另立了皇帝,另组了朝廷,但董卓依然存在,袁绍到底打算怎么对付董卓呢?在袁绍给弟弟袁术的信中,我们得到了答案。
信中袁绍对袁术说:只要派兵守住各个关隘,等着董卓他们自己死就行了。原来,袁绍对付董卓的办法是等着他们自然死亡,这办法真够绝的。
一个组织最高领导人的素质决定了这个组织所能创造成绩的天花板,袁绍既然是这个水平,反董联军自然不会有所作为。就在曹操投奔袁绍后没多久,酸枣大营的联军就解散了。
酸枣大营里的那些家伙们胆量虽然不怎么样,但是酒量和食量非常好,很快就把粮食都吃光了,随后开始四处劫掠,后来抢都抢不着了,便作鸟兽散。
这也就意味着……乱世即将到来!
关东群雄看似乌合之众,实则蕴含着惊人的力量,只是由于这些人各有各的小算盘才没能展现出来而已。一但这股力量被彻底释放,其破坏力远在董卓之上。不幸的是,这恐怖的力量已经失控了,历史即将被驱赶进一个混乱的时代。
乱世到来意味着整个天下都将成为战场,曹操也必须重新调整自己的思路。那么,乱世之中曹操该怎么办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29 17:27:32 +0800 CST  
第二十一节 霸业,从兖州开始

上一节我们聊到,乱世到来意味着整个天下都将成为战场,曹操也必须重新调整自己的思路。那么,乱世之中曹操该怎么办呢?
曹操目前的情况很尴尬,西进长安,没有能力;依附袁绍,没有前途;独立谋生,没有地盘。
但乱世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机会。
联盟瓦解后,东郡太守桥瑁因为“负众怙(hù)乱,陵蔑同盟”,也就是太装X,被兖州刺史刘岱干掉了,成为了军阀淘汰赛中第一轮就出局的loser。
东郡隶属于兖州,刘岱便任命了自己的亲信王肱(gōng)成为新的东郡太守。可这王肱是个水货,根本抵御不了当时横行的黑山军。
既然你王肱不行,那就换我曹操来吧。
骚扰东郡的黑山军头目主要有三个:白绕、于毒、眭(suī)固,共计十多万人。
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曹操在东郡的治所濮阳县与白绕展开激战,白饶战败,曹操取得了东郡的控制权,袁绍也顺水推舟向朝廷表荐曹操为东郡太守。董卓控制下的朝廷当然不会批准袁绍的请求,但是不管你同意不同意,我就当你同意了。
曹操将东郡的治所从南部的濮阳县迁到北部的东武阳县,因为东郡南部既有黑山农民军,又有匈奴流浪军,战争随时会爆发,不利于稳定统治。
所谓匈奴流浪军,就是那些原本给汉政府打工的匈奴军队,因为天下大乱而没了归属,从此四处流窜,以打砸抢为生。
匈奴流浪军的首领是于夫罗,正抢到东郡隔壁的魏郡,这让曹操很紧张。
次年春,曹操驻兵东郡顿丘县(当年曹操当县令的地方),准备把盘踞于魏郡内黄县的于夫罗打掉。然而曹操却突然接到军报,于毒和眭固率兵直奔东武阳而来。按理说,黑山军不应该抢到这么远的地方。只能说,这次行动带有明显的报复色彩。
诸将纷纷要求回救,曹操挥了挥手,用不着。
曹操直接率军西入黑山,扫荡黑山军老巢,在兵法上这叫“攻其所必救”。于毒果然舍弃东武阳回救老家,曹操以逸待劳在半路伏击了眭固。随后曹操直奔内黄,打跑了于夫罗。
在收拾掉了这一连串的敌人后,曹操算是在东郡彻底站稳脚跟。很快,更大的机会来了。
黄巾起义失败四年之后,青、徐二州黄巾再起。青州包括今天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徐州包括今天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又过了四年,上百万青州黄巾攻入兖州,兖州刺史刘岱战死。而曹操刚刚击败黑山军和于夫罗不过两三个月。
这时,一个叫陈宫的人来到了曹操面前。陈宫是东郡人,之前没有关于他的记载,应该是在曹操得到东郡之后才加入曹操阵营的。小说《三国演义》说陈宫原本是中牟令,“捉放曹”的正是此人。这个说法是不对的,陈宫没有做过中牟令,我们也分析过,当初放了曹操的中牟令应该是杨原。
陈宫表示,现在正是大好机会,只要能说服兖州官员让我们接手这个地方,我们便可以此为根据地征战天下,这可是霸王之业啊。
曹操给陈宫点了个赞,陈宫立刻去兖州的治所山阳郡昌邑县,找到当时几个主要官员,表示对于刘岱的死,曹操集团深表悲切并高度关注了整个事态的进程。
陈宫说,现在天下大乱,兖州无主,曹东郡是命世之才,如果把他迎来统领兖州,一定能够保全这个地方。陈宫的话有两层意思:第一,现在正逢乱世,不可能按照正常程序等着朝廷任命;第二,眼下形势危急,只有我们曹将军能帮你们渡过难关。要死要活你们自己看着办!
兖州官员们刚刚死了老大,正不知如何是好,而且兖州境内上百万黄巾军随时都有可能攻破城池用锄头敲碎自己的脑袋。现在听说有一个什么“命世之才”能救自己一命,当然大喜过望。救命稻草只此一根,兖州官员一致表示同意,并且立即选出代表去东郡迎接曹操来做兖州牧。
州牧和刺史一样,都是一个州的最高军政长官,但一般情况下只能存在一个,州牧相当于刺史的高配版。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曹操顺利入主了兖州,但是得干活,任务就是打退黄巾军。
敌人有一百万,硬拼肯定得玩完,刘岱就是最好的例子,想赢就必须出奇制胜。
当时黄巾军主力在兖州东平国的寿张县,曹操亲自上阵,带了一千来人去视察战场,看看哪里能做点文章。
不知道是情报有误还是曹操看得太投入,曹操等人竟然一路勘察到了黄巾军大营门口。这要能忍还造什么反?黄巾军立即出兵迎敌,双方爆发激战,曹操人少,后续部队又没赶到,多亏部将拼死保护才杀出重围。
虽然曹操战败了,但他对战场地形已了然于胸,并决定采用伏击战术。
黄巾军虽然作战勇猛,但兵法读得少,曹操的伏击战屡试不爽,黄巾军从东平国一直被撵到济北国。怎么打也打不赢,黄巾军觉得这仗打得实在没意思,听说对方还管饭,于是三十万黄巾军战士连带亲属共计上百万人向曹操投降。
历时八个月,曹操终于平定了兖州黄巾。但曹操不可能养活三十万军队,除非他也去当黄巾军打家劫舍,于是他把其中最精锐的士卒进行收编。因为这些人来自青州,因此称为青州兵,青州兵日后成了曹操征战天下的强大军事力量。
得到了兖州,曹操成为了一方大诸侯。而就在曹操得到兖州的前一年,袁绍也得到了冀州。那么,袁绍是如何得到冀州的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30 08:07:30 +0800 CST  
@明明很努力了

兄台,好久没见到你了,想你了,过来说说话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30 08:16:10 +0800 CST  
第二十二节 冀州易主

上一节我们聊到,得到了兖州,曹操成为了一方大诸侯。而就在曹操得到兖州的前一年,袁绍也得到了冀州。那么,袁绍是如何得到冀州的呢?
联盟解散以后,袁绍提议立宗室长者刘虞为帝。所有人都反对,只有韩馥赞同。但刘虞本人坚决不同意,刘虞说,现在天下大乱,你们这些人不思报国,却要造反,竟然还想拖我下水!
袁绍和韩馥碰了一鼻子灰。
皇帝没能换成,但是韩馥被换掉了。
反董行动失败以后,袁绍带着人马离开了河内郡,但是没有回渤海郡,而是驻军延津。延津是黄河渡口之一,在酸枣县的北部,曹操应该就是在这里和袁绍分手的。
袁绍为什么不回自己的地盘去呢?
渤海郡在冀州的最东北部,当时算是“海濒遐远,不沾圣化”的落后地区,回去了是一点前途也没有。
那哪里才有前途呢?
袁绍和曹操讨论的时候已经畅想过这个问题了,他想要占据的是整个河北(黄河以北),而冀州正是河北大地最殷实富裕的一块地方,它目前的主人是韩馥。
韩馥的大本营在冀州魏郡的邺县,魏郡与延津仅隔一道黄河。韩馥害怕极了。
当初袁绍刚到渤海郡的时候,韩馥就害怕袁绍来抢自己的地盘,于是派去了军队去看住袁绍。直到韩馥加入了关东联盟,袁绍才得以自由行动。现在,袁绍离自己更近了,韩馥也就更害怕了。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可这贼为什么能天天趴在自己家窗户上往里望呢?韩馥想起来了,是自己把这个贼养在门口的。
袁绍的军粮,都是由韩馥提供的。这样一来,事情反而好办了,直接给袁绍断粮缴械就完了。
然而韩馥为人懦弱,下不了这么狠的手,只是减少对袁绍的军粮供应,让他的部队慢慢解散掉,来个慢性死亡法。
谋士逢(páng)纪对袁绍说:必须拿下冀州,我们才能实现财务自由(不据一州,无以自全)。
袁绍无奈地说:韩馥兵强马壮(冀州兵强),我们缺吃少喝(吾士饥乏),万一搞砸了(设不能辨),那就彻底没饭吃了(无所容立)。
逢纪缓缓地说出了三个字:公孙瓒(zàn)。
公孙瓒出身幽州士族,幽州包括今天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宇宙第一强国西北部。
虽然家族高贵,但公孙瓒母亲的地位很卑贱,所以一开始只能在郡中做个小吏。后来举孝廉做了郎官,郎官期满做了辽东属国长史。属国是专为安置少数民族而设立的行政区,级别相当于郡。如同县令(县长)之下有县丞和县尉,太守之下也有郡丞和中尉,属国长史则相当于郡丞。
公孙瓒是文官,却勇武异常,常常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屡立战功。后来陆续做了涿令、骑都尉直至中郎将。当时军职从高到低依次为将军、中郎将、校尉和都尉,公孙瓒已经可以算作高级将领了。
董卓进京天下大乱以后,公孙瓒成为了盘踞在幽州右北平郡的一股军事力量。
在逢纪夺取冀州的计划当中,公孙瓒是最重要的一环。逢纪认为,韩馥是个庸才,胆小怕事又没主见。如果联合公孙瓒共同取冀州,公孙瓒肯定会答应,到时候韩馥就麻爪了,然后咱们再找人游说韩馥让位,韩馥肯定就范。
袁绍觉得有道理,便依计行事。
公孙瓒接到袁绍的信之后果然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率军南下,韩馥又不傻,酸枣会盟的时候你不来,联军解散了你说要来打董卓,信你我是孙子。韩馥知道公孙瓒是冲着冀州来的,于是立即派兵迎战,但他哪里是能征善战的公孙瓒的对手,初一交战就被打败。
这时袁绍找了几个和韩馥关系好的人对韩馥说,现在公孙瓒乘胜南下,冀州郡县望风归降,如果这个时候袁绍再和他联合夹击冀州,那将军必定凉凉!现在把冀州让给袁绍才是最好的办法,这样既能保证安全,又能获得让贤的美名,一举两得,好事成双。
韩馥性格懦弱,同意让出冀州。
韩馥的决定让他的部下们很费解,袁绍想吃今天的芹菜,韩馥给他昨天的他照样得吃,他有什么资格接手冀州?
韩馥是一个看不清局势的人。当初董卓乱政,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了三公的求救信,请求各地诸侯起兵勤王(“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的故事原型)。韩馥接信后,竟然问部下是帮袁绍还是帮董卓。他的部下哭笑不得地说,我们起兵为国,说什么袁绍、董卓。
对韩馥而言,逃避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虽然韩馥的手下们坚决要求迎战,但韩馥还是把冀州让给了袁绍。
逢纪的计策生效了,帮助袁绍拿下了一个州的地盘。从这一点上看,逢纪之于袁绍,就相当于陈宫之于曹操。
让位后,韩馥投奔了陈留太守张邈,有一次袁绍派人来和张邈议事,韩馥以为是袁绍让张邈杀掉自己,索性就自杀了。
伴随着桥瑁、刘岱、韩馥等人的死亡,第一轮军阀淘汰赛也结束了。曹操、袁绍等人无疑都是胜出者。
很快,第二轮军阀淘汰赛又开始了,而这一轮赛制又发生了新变化。那么,这一轮谁会胜出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31 07:52:16 +0800 CST  
第二十三节 两大联盟

上一节我们聊到,很快,第二轮军阀淘汰赛又开始了,而这一轮赛制又发生了新变化。那么,这一轮谁会胜出呢?
如果说第一轮军阀淘汰赛的主题是猥琐发育,那第二轮军阀淘汰赛的主题就是抱团群殴。诸侯们自动分成了两大阵营,第一个阵营的领导人前联军盟主袁绍,第二个阵营的领导人是前联军盟主袁绍的弟弟袁术。
袁术是袁绍的弟弟,一说亲兄弟,一说堂兄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袁绍年长却是庶出,袁术年幼却是嫡出。这种身份上的差异为两兄弟之间的矛盾埋下伏笔。
董卓之乱前,袁绍和袁术兄弟二人都投靠了大将军何进,董卓进京后,袁绍和袁术都选择了逃出京城,两兄弟一个向北一个向南,袁绍占了渤海郡,袁术占了南阳郡。
袁术是袁家的嫡出,但是袁绍为人更有风度,更得人心,因此大家都愿意跟着袁绍。袁术气得大骂,这帮臭小子不跟着我,反而去跟着我家的奴才!袁术发出声明:袁绍不是我们袁家的种!
被袁术“开除”了族籍,袁绍自然非常愤怒,在诸侯混战中本该团结一致的兄弟二人各立山头势同水火,两个人还为了争夺地盘大打出手。
酸枣联盟解散后不久,豫州刺史孔伷去世,据推测多半是病故。袁绍、袁术都看中了豫州。豫州包括今天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在袁绍取得冀州三个月后,双方在豫州爆发了争夺战。
当时,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在袁术那里帮忙,结果公孙越与袁绍作战的时候中箭而亡。公孙瓒大怒说,我弟弟的死都是袁绍害的。于是公孙瓒站队袁术,向袁绍宣战。
公孙瓒恨袁绍可能还有一点原因,袁绍利用公孙瓒取得冀州,而公孙瓒却没捞到什么好处,白白给人家打工了。
公孙瓒率大军直奔袁绍而来,还没开战,冀州许多郡县便望风而降。
这是为什么呢?
黄巾再起后,三十万黄巾军北上渤海郡,打算与黑山军汇合。公孙瓒在打袁绍之前先与黄巾军大战了一场,斩杀数万,俘虏七万,缴获物资无数。黄巾军第二年改变了路线,西入兖州,又被曹操打败。
公孙瓒如此生猛,袁绍又是连哄带骗夺得的冀州,冀州地方长官们便不作抵抗,谁来就听谁的。
袁绍率军迎战,双方大战于界桥,最后公孙瓒战败,撤回幽州。袁绍乘胜追击,反推至幽州境内,然而袁军久攻不下,只好南撤,公孙瓒率三万人马追击,斩杀袁军七八千人,又反推回冀州境内,甚至穿过冀州,直接杀入了青州。
公孙瓒为什么要攻打青州呢?
青州刺史本来是焦和,群雄起兵讨董时焦和本来也想参与,然而青州盛产黄巾,焦和不懂军事无法抵御,自己的地盘都焦头烂额,更别说进京勤王了。
袁绍与公孙瓒交战时,焦和正好死了,袁绍派人去接管青州,公孙瓒自然不会答应,于是双方在青州开辟了第二战场。
袁绍和公孙瓒这一仗打了一年多,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最倒霉的还是老百姓,袁绍抢完了公孙瓒抢,最后连草都没得吃(野无青草)。
有站队袁术的,自然就有站队袁绍的,荆州刺史刘表就选择了袁绍阵营。荆州包括今天湖北、湖南大部,以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荆州是刘表的地盘,而荆州最北部的南阳郡却控制在袁术手里,刘表和袁术都想完整地拥有荆州,于是在荆州范围内爆发了战争。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刘表自然倒向了袁绍。
袁术阵营里最后一位重量级成员是陶谦,黄巾再起后,陶谦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后被升为徐州牧。可能是从远交近攻的战略角度考虑的,陶谦加盟了袁术阵营。
袁绍阵营里最后一位重量级成员是曹操,虽然曹操对袁绍另立皇帝的做法非常反感,但就目前形势而言,与袁绍以黄河为界背靠背各自发展才最有安全感。
六大诸侯开启了混战模式。
袁术、陶谦和公孙瓒想联手夹击袁绍,曹操迅速赶来支援,与袁绍会师将他们一一击败。此时,刘表突然从背后断了袁术的粮道,袁术尴尬了,回不去南阳,只好先进入兖州陈留郡,并且收降了被曹操打得到处乱跑的黑山军余党和南匈奴单于于夫罗。袁术屯驻封丘,命部将刘详屯驻匡亭。曹操不得不提醒一下袁术:嘿,兄弟,搬家可以,别搬到我这来。
曹操迅速率军杀奔匡亭,袁术带兵救援,结果被打败。袁术只好退守封丘,曹操立即下令包围封丘。袁术这下慌了,趁包围圈口子没扎上,赶紧弃城而逃。袁术逃到襄邑,还没喘口气,曹操又追上来了,袁术继续跑到太寿,曹操决睢(suī)阳渠水灌城,袁术再次弃城,逃到了宁陵,宁陵在豫州梁国境内,但曹操没打算放弃,接着追;袁术更不打算放弃,接着跑。直到袁术一口气跑到扬州九江郡,这场跨越四州的大逃亡才算暂时告一段落。
关东群雄的混战让远在长安的小皇帝刘协很揪心,刘协派出使臣前来调停。公孙瓒借坡下驴,退出了战场。历时一年多的第二轮军阀淘汰赛最终以袁术阵营的崩溃收场。
曹操和袁绍又一次成为了人生赢家。
就在曹操越战越勇的时候,一场即将将他置于死地的阴谋也正在酝酿之中。那么,是谁酝酿了这场阴谋?他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4-01 08:05:58 +0800 CST  
第二十四节 祸起萧墙

上一节我们聊到,就在曹操越战越勇的时候,一场差点将曹操置于死地的阴谋也正在酝酿之中。那么,是谁酝酿了这场阴谋?他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四月,曹操率大军征讨徐州牧陶谦。在前线征战的曹操却得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兖州发生了叛乱,而这次叛乱的策划者是他的谋士陈宫。
两年前,陈宫帮助曹操得到兖州,并打算追随曹操做一番大事(霸王之业)。然而两年之后,剧情反转了,在给予曹操关键性的帮助后,陈宫又给了曹操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和曹操都有一个同样的疑问,陈宫为什么要这么做?
正史《三国志》并没有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信史《资治通鉴》认为,陈宫这次叛变与一个叫边让的人有关。
边让是一位名士,但他看不起曹操,甚至出言侮辱,具体说了什么不知道,大概是“这货也能当兖州牧”之类的话。然而批判的武器怎么可能敌过武器的批判,曹操一怒之下将边让灭族。于是陈宫“内亦自疑”。“内亦自疑”翻译过来就是“内心感到怀疑,感到不安”,陈宫怕曹操把自己也杀了,索性先反了。
但这种说法实在让人费解,曹操杀了边让是因为边让骂了曹操,虽然显得气度狭小,但也并非无缘无故,换了任何一个统治者挨了骂,都要找你说道说道。陈宫有什么可怀疑、可不安的?难道陈宫也参与了对曹操的骂战?甚至说是陈宫指使边让去骂曹操的?至少史书上没有这样的记载。作为曹操的下属和功臣,我们很难相信陈宫会去侮辱曹操。另外,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陈宫和边让之间有族属关系。所以陈宫因“内亦自疑”而叛变的说法难以让人信服。
陈宫叛变的时候还拉上了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陈留太守张邈。而张邈的叛变就更加不可思议了。张邈与曹操关系非常密切,甚至亲如兄弟。曹操首倡义兵讨伐董卓,第一个响应的就是张邈。汴水一战,诸侯都作壁上观,只有张邈派出部队帮助曹操。而曹操在上一次出征徐州的时候更是告诉自己的家人,我要是回不来了,你们就去投靠孟卓(张邈字孟卓)。曹操回来后去见张邈,兄弟二人没有那么多虚伪的客套话,而是真情流露抱头痛哭。
为什么连张邈也叛变了?
对于张邈的叛变,《三国志•张邈传》给出的解释是“心不自安”。陈宫“内亦自疑”,张邈“心不自安”,真是难为了后世学者,那就让我们看看张邈为什么“心不自安”吧。
史书上的观点,张邈是担心曹操替袁绍杀了自己。
那袁绍又为什么要杀张邈呢?
其实,曹操、袁绍、张邈都是老朋友了,又同是反董卓联盟的盟友,关系一直都非常好。但是,自从袁绍做了盟主,便骄狂起来,张邈因此批评了袁绍几句,谁知袁绍怀恨在心竟让曹操杀了张邈。但曹操并没有屈服于袁绍,反而义正言辞地告诉他,张邈是我们的兄弟,无论是对是错我们都应该宽容他(孟卓,亲友也,是非当容之)。这件事情张邈也是知道的,而且非常感激曹操(邈知之,益德太祖)。既然如此,张邈怎么还会因“心不自安”而叛变?
张邈叛变,多半是被陈宫忽悠了。陈宫确实有战国纵横家的风采,凭一张嘴替曹操说来了兖州,又靠一张嘴把它说走了。陈宫对张邈说,现在天下大乱,雄杰并起,将军兵强马壮,雄踞陈留,只要手抚宝剑,扫视天下,就足以成为人中豪杰。如今却听命于人,难道不可耻吗?
陈宫的话,极大地刺激了张邈。当年曹操逃亡至陈留郡,是靠张邈的庇护才拉起一支野生队伍。反董联军成立时,张邈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陈留太守,曹操不过是袁绍封的代理奋武将军(行奋武将军)。后来曹操入主东郡,做了东郡太守,和张邈算是平级了。如今曹操竟然当上了兖州牧,成了张邈的顶头上司,张邈的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
当时陈留郡有一个叫高柔的少年,他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高柔对众人说,张邈最先发迹于陈留郡,他一定不会甘心给曹操当马仔,我看他必然会叛乱,咱们大家还是跑吧(张府君先得志于陈留,吾恐变乘间作,欲与诸君避之)。
高柔的话并没引起大家的重视,他只好带着自己的族人走了。后来高柔成了曹魏的四朝元老。这是后话。
陈宫正是看穿了张邈这一心理,才敢鼓动这位兖州最高领袖的亲密战友造反。而陈宫的心理状态,极有可能和张邈相同。
曹操得到兖州,陈宫居功至伟,而且他的战略眼光和外交能力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我们并没有见到陈宫得到太多的奖赏。他不是曹操的首席谋士,更不是曹操集团的二号人物,他甚至连个太守都没混上。陈宫心里苦,有苦说不出。
综上所述,对自身地位的不满才是张邈和陈宫反叛曹操的原因,而非史书上所说的“内亦自疑”和“心不自安”。
现代著名学者卢弼先生认为张邈、陈宫“反颜为敌”与曹操攻打徐州时的屠城行为有关。那么,曹操为什么要屠城呢?这与这场反叛有关系吗?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4-02 08:34:03 +0800 CST  
第二十五节 命案真相

上一节我们聊到,现代著名学者卢弼认为张邈、陈宫“反颜为敌”与曹操攻打徐州时的屠城行为有关。那么,曹操为什么要屠城呢?这与这场反叛有关系吗?
当初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曹操的父亲曹嵩不敢跟着儿子一起干,就带着小儿子曹德(一说曹疾)去了徐州琅琊国避难。等到曹操占据了兖州,就想把老爹和弟弟接来一起住,结果半路上曹嵩一家全被杀了。
曹家灭门惨案是何人所为?凶手的作案动机又是什么呢?
一共有六则史料记录了这一事件:
《后汉书·应劭传》。
《后汉书·陶谦传》。
《后汉书·宦者传》。
《三国志·武帝纪》。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晋世语》。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吴书》。
大致可以归纳成三种说法:
第一,护送说。这一说法认为陶谦的初衷是派部将张闿(kǎi)保护曹嵩一家,但是张闿贪图曹家的巨额财富,于是杀人,越货,跑路。
第二,截杀说。这一说法认为陶谦在东海郡阴平县的守将私自做主,将路过的曹嵩一家谋财害命。
第三,报复说。这一说法认为陶谦在战场上总是被曹操打败,因此怀恨在心,打不过你还打不过你爹吗?曹嵩就这样成了陶谦的出气筒。
那真相到底是什么?
首先,“护送说”可以排除。陶谦之前已经与曹操在战场上杀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怎么可能还有这份闲心闲力去保护对方家人?
其次,“截杀说”也可以排除。因为曹嵩从琅琊国去投奔儿子曹操根本不需要经过阴平县,曹嵩被害地点位于泰山郡,与东海郡的属县阴平相距甚远;
因此,只有“报复说”是合理的,在战场上总被曹操欺负的陶谦决定让曹家子债父还。
但陶谦实际上作出了一个非常愚蠢的决定。曹操在战场上的敌人又不止陶谦一人,这么做岂不是把曹操全部火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了?陶谦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这只能解释成陶谦一时脑热激情杀人。
当然,如果你对待历史的态度是不轻易放弃任何一条史料的话,也可以有第二种答案,那就是取其合理成分,将三种说法调和。或许,事情的本来面目是这样的:陶谦得到曹嵩去投奔曹操的消息之后就从阴平调张闿去拦截曹嵩,不是为了护送,而是为了劫持,陶谦的真正目的是想把曹嵩控制在手里作为肉票。但是陶谦的部下张闿看到曹嵩家那些沉甸甸的黄白之物后怦然心动,于是杀了曹嵩一家,带上财宝逃之夭夭。
有学者根据法理分析了陶谦应负的责任,张闿应负的责任,以及曹操可以主张的权利。只可惜当时是乱世,没有人会倾听你的控诉。想讨回公道,得靠实力。
陶谦,我承受的痛苦要十倍、百倍、千倍、万倍地还给你,我要把整个徐州变成人间炼狱!
被愤怒冲昏头脑的曹操如同一头发疯的野兽,一场带有浓厚血亲复仇色彩的惨剧就此上演。
曹操亲率大军直扑徐州,陶谦根本无力抵抗,被打得落花流水,躲在城中不敢出来,甚至还一度打算弃城逃跑。曹操先后对徐州进行了两次血腥地屠杀,所到之处鸡犬不留。一共杀了多少人?各书说法不一。有说几万的,有说十万的,有说几十万的。总之,曹操杀了很多人。
这次曹操做的确实太过分了,这事与百姓何干?屠杀徐州事件永远地将曹操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讽刺的是,董卓之乱时,兵连祸结生灵涂炭,曹操感慨道,“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用“万”、“千”、“百”、“一”这几个渐变渐小的量词表现他对百姓所遭受的苦难的同情,而今天他居然在后面又亲手添上一个“无”(数县人无行迹)。
曹操对百姓的苦难流露出的情感是真实的,而现今他滥杀无辜也是事实。曹操为何会有这样矛盾的做法?其实说来也简单,这就是人性自私的一面在作怪。这次曹操出征陶谦的心态,《资治通鉴·卷61》用了四个字形容——志在必死。为了给亲人报仇,曹操根本没打算活着回来,他已经下定决心与徐州同归于尽,甚至连后事都向家人交代完了(我若不还,往依孟卓)。既然曹操连自己的性命都不要了,他怎么还会去管别人的性命?
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小到交朋友,大到选总统,一定要选择那些先对自己好的人。一个人若是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儿,他怎么可能把你的命当回事儿?
就在曹操尽情泄愤的时候,后院失了火,张邈和陈宫发动了叛乱。那这次叛乱和这次屠城有关系吗?
没有。
因为曹操对徐州先后进行了两次屠杀,第一次回军后,张邈不仅没有怪责曹操,反而庆幸自己的兄弟安全归来,二人抱头痛哭。至于陈宫,从劝说张邈叛乱,到他死那天,都没提过曹操屠城的事。
陈宫的策划非常周密,兖州一共八郡八十县,其中七十七个都响应了这次叛乱。一夜之间,曹操从一个州的州牧变成了三个县的联合县长,财富缩水高达96.25%。
后院失火,曹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且是曹操一生中最为严峻的一次危机。幸好曹操出征前留下了一个掌控全局的关键性人物。那么,曹操留下了谁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4-03 08:01:55 +0800 CST  
第二十六节 王佐之才

上一节我们聊到,后院失火,曹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且是曹操一生中最为严峻的一次危机。幸好曹操出征前留下了一个掌控全局的关键性人物。那么,曹操留下了谁呢?
曹操留下的人是荀彧(yù)。
荀彧是战国末期赵国大思想家荀子的十三世孙,荀彧的祖父叫荀淑,荀淑虽然只做过县令,但却因为品格高尚明断事理而被当时的人尊称为“神君”。神君荀淑有八个儿子,个个出色,人称“八龙”。荀彧便是荀氏八龙中排行第二的荀绲(gǔn)的儿子。荀绲做到了济南相,而荀绲的六弟荀爽则做到了三公之一的司空(掌建设,相当于今住建部部长兼水利部部长兼交通部部长)。
颍川荀氏虽不如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势倾天下,但也是赫赫有名的士族。出生于这样的家族,荀彧注定高人一等。然而荀彧日后取得的巨大成就却并非因为他的身份和背景,而是才华和能力。
荀彧年少时就天赋异禀,名士何颙(yóng)称其为“王佐才”,也就是能辅佐帝王的人才。巧的是,何颙也曾评价曹操能“安天下”。一个是王佐才,一个能安天下,何颙也不会想到,这两个人最终能走到一起,联手创建一番霸业。
二十七岁时荀彧举孝廉做了守宫令。守宫令听着像守宫县的县令,其实东汉没这个县,守宫令是朝官不是地方官,职责是管理宫廷笔、纸、砚、封泥等财物。
当时正逢董卓进京,虽然董卓一开始摆出一副亲近士人的模样,但荀彧知道这个人即将带来的不是国泰民安而是腥风血雨。洛阳这座繁华的帝都即将被鲜血、杀戮、痛苦、哀嚎所淹没,而这一切不是一个小小的守宫令能改变的。
既然救不了别人,那就先救自己吧。荀彧向朝廷请求外调做亢父令,朝廷批准后,荀彧以去亢父县上任为名,逃离了洛阳。
荀彧没有心思去当什么县令,因为他要去救另一群人——颍川父老。
荀彧弃官后逃回家乡颍川郡,对父老乡亲们说:赶!紧!跑!
为什么要跑呢?荀彧认为,颍川是四战之地。所谓四战之地,就是地势平坦,四通八达之地。这样的地势交通便利,在和平年代易于发展,而战争时期则首当其冲。荀彧断定董卓在洛阳造成的灾难很快就会波及到颍川郡,因此必须趁早离开。
然而颍川父老并不愿意离开故土,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滋味是很难受的。但另一方面,大家也知道荀彧的话有些道理,已有数千家集体迁入山中,建立坞壁以求自保。
荀彧摇摇头说,虽然这样也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但抵挡一下小灾小难还行,在大灾难面前形同虚设。
的确,一旦颍川郡卷入战争的漩涡中,作为强大的战争机器,军队连攻城略地都不在话下,更何况你一个山民自治区。但无论荀彧怎么说,大家就是不愿意走,碰碰运气吧,万一是虚惊一场呢?
荀彧没有办法,只能将自己的族人迁至冀州避难。而在后来董卓军的一次抢劫行动中,颍川父老惨遭屠杀。不知道这些人临死前会不会想起荀彧的话。没办法,自己选的路,脑袋掉了也就走完了。
冀州本来是韩馥的地盘,荀彧到来的时候“袁”字大旗已经迎风飘扬。袁绍非常高兴,待荀彧以上宾之礼。袁家是天下第一士族,袁绍是天下第一诸侯,按理说,袁绍对荀彧这样好,荀彧应该感激涕零死心塌地地为袁绍效劳。但荀彧觉得袁绍不是能成大业的那块料(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最终选择离开。
当时曹操刚刚得到东郡,荀彧听说新任东郡太守曹操雄才大略,便前去拜见。就这样,两个因为董卓之乱从洛阳出逃的人,最终在东郡相会。或许,这就是宿命。
初一见面,曹操就问了他最关心的问题——董卓。
曹操问,董卓正在长安作威作福,欺凌幼主,屠杀公卿,残害百姓,到底应该怎么对付他。
荀彧说,董卓暴虐得太夸张了,他的下场一定会很惨,不可能有所作为。
以曹操当时的力量根本不可能顾及到董卓,荀彧用非常体面的语言告诉曹操,咱们管不了那么远,先搞好眼前的事吧。曹操和荀彧还谈了些什么?不清楚。总之曹操觉得荀彧实在是个大大的人才,既有好看的皮囊,又有有趣的灵魂,因此激动地说:你真是我的张良啊!
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首席谋士,荀彧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曹操的首席谋士,而事实上,荀彧的作用相当于张良加萧何。
当时曹操的军职是奋武将军,于是荀彧便被任命为奋武司马,相当于曹操的总参谋长。从此荀彧成为了曹操集团的二号人物。这一年,荀彧二十九岁。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荀彧成为了曹操最信任的人,并且为曹操出生入死建功立业。
曹操看中荀彧,一方面是因为他出众的才华,一方面是因为他士族的背景,像曹操这样出身不好的人,能得到士族的支持,实属不易。
一边是春风得意的荀彧,一边是灯火阑珊的陈宫。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陈宫的内心发出了可怕的声音:来吧,荀彧,让世人看看谁才是王佐之才!
曹操出征在外,荀彧留守后方。除了荀彧之外,曹操还留下了一个人,发挥了关键作用。那么,这个人又是谁呢?他和曹操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4-04 07:56:41 +0800 CST  

楼主:西风罗杰

字数:51012

发表时间:2021-03-11 04:25:2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5 05:04:12 +0800 CST

评论数:94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