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聊聊三国(每日更新)

前言——那些年我们聊过的假三国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是一段龙争虎斗的历史,三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三国是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
三国精彩绝伦,而那些年我们读过的、看过的、听过的、聊过的三国史却大多是假的。诸葛亮从未五出祁山,曹操的连环战船也未曾毁于赤壁。“五虎上将”并非个个忠孝仁义,“神医华佗”更是医德败坏趁火打劫。
三国是一段真正的历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在这个智计纵横尔虞我诈的乱世里,在一轮又一轮残酷的军阀淘汰赛中,曹操、刘备、孙权分别战胜了各自的对手,最终脱颖而出,并立在时代的顶点上。
在最终的决赛里,三巨头杀气腾腾你死我活。究其原因,既是为了成为这片广袤土地唯一的最高统治者,更是为了获得一次向终极BOSS挑战的机会。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全都失败了。从这个角度说,三国又是一段悲壮的历史。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10 20:25:20 +0800 CST  
第一节 熊孩子曹操

是故事就有主角,三国的故事当然也不例外。
那么,谁才是三国故事的主角呢?
或许你欣赏刘备,或许你佩服孙权,或许你崇拜诸葛亮,然而只有曹操才称得上三国前期无可争议的男一号。因为只有从曹操开始讲起,一幅完整的三国图卷才能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那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有人说曹操是英雄,有人说曹操是枭雄,有人说曹操是奸雄,有人说曹操是奸贼。我们姑且不论哪种说法更有道理,总之这说的都是中年以后的曹操,而少年时期的曹操,首先是个熊孩子。
曹操出生于东汉晚期的一个宦官家庭,他的祖父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宦官曹腾。宦官是君王的内侍,东汉开始只能由阉割过的人担任,明朝之后统称太监。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属于宦官的美好时代。从汉和帝开始,宦官昂首挺胸,走上政治舞台。而到了汉桓帝、汉灵帝时期,大宦官时代彻底到来——皇帝退居二线,沉迷于吃喝玩乐;宦官挺身而出,醉心于管理国家。
曹腾正是这诸多风云大宦官中的一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整个曹氏家族因此兴旺发达起来。
然而曹腾毕竟割去了传家之宝,纵有通天的本领,也无生育的能力,因此他收养了一个孩子取名曹嵩。
曹嵩长大后没有子承父业去当宦官,而是踏入了正常人的仕途。凭借养父的权势,曹嵩一路顺风顺水,官运亨通。
灵帝治下的东汉,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朝廷甚至腐败到了公开卖官的地步。趁此“良机”,曹嵩果断出手,豪掷亿万,拍下太尉,是个不折不扣的土豪。
太尉与司徒、司空合称三公,三公地位尊崇,仅次于皇帝。而太尉又是三公之首,是东汉帝国名义上的军委 。曹土豪算是结结实实地过了一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尉瘾。然而曹嵩做过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当太尉,而是亲自生下了曹操。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曹操自然成了标准的富三代——宝马撞坏了换奔驰,奔驰撞坏了换路虎,路虎撞坏了换宾利,宾利撞坏了换兰博基尼,只要别把老爹撞坏了,一切都不是问题。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曹操的朋友圈中也大多是这样的二代、三代、许多代,这些人整天混在一起,干不出什么好事。
有一次,一家人结婚,富三代曹操和他的好朋友富五代袁绍跑去看热闹。在这个庄严、神圣、幸福、美满、感人的时刻里,二人歹念顿生。
他们先是趁人不备,偷偷溜进主人家的园子里躲了起来,这两个人也真有耐心,一直等到天黑,然后曹操突然大喊一声:有贼!
曹操并不知道自己这一嗓子喊出了个高频成语——贼喊捉贼。
听说有贼,主人和宾客们纷纷跑出去抓贼。调虎离山之后,曹操和袁绍急不可耐地摸入新房,然后 “抽刃劫新妇”。“抽刃”很好理解,就是抽出匕首;“劫新妇”被很多人翻译成“偷新娘”,这是不对的。这家人娶的是新人不是死人,曹操和袁绍也不是“万里独行田伯光”,一个大活人哪里是能轻易偷走的?新娘会哭会闹会喊会叫会打滚儿,就算一棒子把新娘打晕(有一定风险直接打死),仓促之间想运出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就算能运出去,又能运到哪里去呢?找个没人的地方先奸后杀吗?还是找个山头落草为寇?显然这都是不可能的。这里的“劫”不是“劫走”,而是“劫持”。曹操当时抽出匕首劫持了新娘。
那曹操和袁绍劫持新娘做什么呢?
由于史料不足,之后发生的事情不可描述,但估计也就是做了些恶作剧,顶多调戏一下而已。说来这对新人还真倒霉,大喜的日子竟遇到这样一双歹人。
曹操和袁绍得手后,心满意足赶紧开溜,就像两只偷吃了奶酪的老鼠在夜色中急速穿行。两位鼠大王跑着跑着,少了一只。
或许是乐极生悲,或许是慌不择路,袁绍一时不慎,掉进了坑里。坑中长满荆棘,袁绍被钩住了出不来,只能轻声向同伴求救。
袁绍的另一只同伴,当然就是曹操了。
此时曹操有两个选择:救,或者不救。
扔下朋友,显然不够义气;救他出来,显然太费力气。
曹操毕竟是讲义气的人,他没有丢下袁绍独自逃跑,而是指着袁绍大喊:贼在这儿!
曹操这一嗓子把袁绍的三魂七魄都吓飞了。这要是被人家发现了还不被打个半死?打残之后再五花大绑送去袁家,那真是丢人丢到家了。回家之后,估计剩下的半条小命也没了。万分惊恐之下,袁绍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一下子就跳了出来,随后二人逃之夭夭。
据说七情六欲之中恐惧的力量是最大的,看来一千八百年前曹操就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当时袁绍的“小宇宙”没爆发,没跳出来,甚至直接吓晕过去了怎么办呢?
算了,想那么多干嘛,人生难得一回搏,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聊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少年时期的曹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熊孩子。那么,曹操这么熊,他家人知道吗?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10 20:30:53 +0800 CST  
@乌鸦与少年酱 2021-03-11 13:44:17
有才~
-----------------------------
谢谢支持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11 14:21:09 +0800 CST  
第二节 影帝与大侠

上一节我们聊到,少年时期的曹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熊孩子。那么,曹操这么熊,他家人知道吗?
知道。
那他家人管吗?
管。
曹操的叔叔实在看不下去了,多次提醒曹嵩要好好管教管教这个活宝儿。听说了儿子的奇闻异事,曹嵩狠狠地教训了曹操。
有一天,曹操的叔叔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找曹嵩,但这回不是来告状的。他告诉曹嵩,曹操中风了,口歪眼斜,几近毁容。
曹操的叔叔说得绘声绘色,由不得曹嵩不信。曹嵩十分吃惊,这混小子坏事干多了,果然遭报应了。但毕竟是亲儿子,曹嵩当然很着急,赶紧派人去找曹操。叔叔走后,曹操大摇大摆地回了家,精神抖擞,红光满面,一点中风的迹象都没有。
曹嵩一头雾水,只好说:你中风好了吗?
曹操说:我没有中风啊!
曹嵩说:可你叔叔说你中风了。
曹操说:那就对了,叔叔一向不喜欢我,总是觉得我有病(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曹嵩听后非常生气,从此曹操的叔叔再颠儿颠儿来打曹操小报告的时候,曹嵩连听都懒得听了。
作为长辈,曹操的叔叔真的厌恶曹操到要丑化他的地步吗?
当然不是。
曹操非常畏惧自己的父亲,因此他十分反感这个多管闲事的叔叔,总想找个机会整治他一下。曹操的叔叔想教育曹操,希望他别走上歪路,这本没有错。但他哪里知道他的这个侄子不是一般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曹操眼珠子一转就是一个鬼主意。
当天,曹操见叔叔迎面走来,便立即变脸——嘴歪眼斜流哈喇子。曹操的叔叔问这是怎么了,曹操谎称自己突然中风了。这才有后来发生的事情。曹操的叔叔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被套路了。
熊才大劣,佩服,佩服。
演技是一门高超的技能,会演戏的人能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掩藏内心的真实意图,从而达到瞒天过海,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做贼而心不虚,说谎而色不变,曹操正是天生的影帝。
为所欲为,神乎其神,或许这就是影帝曹操孜孜以求的生活态度。那时的曹操丝毫不考虑个人的社会形象,活得开心最重要,修身养性靠边站。换到今天,这叫放荡不羁爱自由,但在当时的人眼里,这纯属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曹操之所以这么熊,一定程度上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
我们读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也好,读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也好,经常会读到某某人“任侠”,某某人“健侠”,某某人“以侠气闻”,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我们的印象中,“侠”就是那些武功高强、恩怨分明、替天行道还不近女色(或男色)的人。但这是经过文学想象而塑造出来的“义侠”,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游侠”。
关于“侠”的起源,说法非常多,这里不做详细考证和辨析。总之,在曹操那会儿,凡是雄强好武的人都可以被称为“侠”。一个人锄强扶弱是“侠”,一群人打家劫舍也是“侠”。
具体到了曹操和袁绍这里,“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道儿上混的”,就是“古惑仔”,就是“山鸡”和“陈浩南”。
行侠在当时已成风尚,无论是市井小民还是贵介公子都积极参与其中。为什么这么多人都热衷于混黑道儿?
为了成为豪强。
豪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社会大哥,就是那些包山包水包拆迁的人。豪强掌握着社会最基础的资源,只要不和官府作对,山水不倒,豪强不倒。
混黑道儿正是成为豪强最快的方法,三国时期大量的风云人物都是从道儿上混出来的。
当然,豪强也不是说当就能当的。不管混过还是没混过道儿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条道儿不是那么好混的。有一次曹操就没混明白,结果犯了重罪,差点锒铛入狱。幸亏有讲义气的人,替曹操顶了罪。当然,曹操也讲义气,想方设法把这人救了出来。关于这只替罪羊的故事,我们以后还会再聊。
虽然社会风气如此,但在众多的熊孩子当中,曹操似乎特别熊,差点就熊成了罪犯。即便我们把这当成一次偶然事件,单就曹操日常表现而言,也是极其糟糕的,不是飞鹰走狗,就是五马六猴。
作为一个恶贯满盈的熊孩子,曹操是幸运的,如果出生在今天,他极有可能被送进雷电法王杨某某的集中营。不知道经过电击休克疗法后,曹操是否还能成为后来那个曹操。
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理解,像曹操这样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不仅屡教不改还诓骗家长,他日后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呢?
其实,我们不应该小看熊孩子。男孩儿小的时候调皮捣蛋是一种自我心理能量的释放,这使得其心智发育更易于成熟。所以社会上有出息的人很少是那些老实本分的乖孩子,更多是那些胡作非为的熊孩子。普京、马云、泰森,这些都是叱咤一时的熊孩子。
当然,熊孩子心理能量的释放不能过了头,否则就会走向极端,成为罪犯。曹操眼看就要过头了,这是非常危险的。那么,曹操会改变吗?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11 18:14:48 +0800 CST  
第三节 非著名人士

上一节我们聊到,熊孩子心理能量的释放不能过了头,否则就会走向极端,成为罪犯。曹操眼看就要过头了,这是非常危险的。那么,曹操会改变吗?
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小曹操也一天天长大了,无忧无虑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忽然有一天,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整天追着兔子跑的混小子竟然开始读起书来了,还读得像模像样。这该不会又是新套路吧?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曹操只是非常努力地读书,什么光怪陆离的事情都没有发生。那个曾经让人抓狂的熊孩子竟然真的改邪归正了!
曹操的祖父是宦官,曹操的父亲是土豪,曹家家风并不重视教育,会数钱就行。曹操后来非常遗憾地说: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三徙教”也叫“三迁”,是说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竟然三次搬家;“过庭语”也叫“庭训”,是说孔子两次训诫路过庭院的儿子孔鲤,一次让他学《诗》,一次让他学《礼》。像“三徙教”和“过庭语”这样父母重视孩子教育的感人故事在曹家从未发生过。不过好在曹家有钱,曹操学习的时候也不必去“囊萤映雪”或者“凿壁偷光”。
曹操读书不是家庭教育的结果,而是源于内心的强烈渴望。
曹操为什么突然间就渴望学习了?一个人的巨大转变往往伴随着外界强烈的刺激,但史书上并没有这段时期曹操受刺激的记载,或许是因为时间的推移,曹操那颗爱读书的心缓慢地苏醒了。
曹操非常喜欢读书,而且是博览群书。加之有天分,因此他的文学修养极高。登上碣石山,曹操就能借景抒情,创作出大气磅礴流传千古的大作《观沧海》。相比之下,大部分人爬上山顶只会喊“啊……啊……”,然后听回声。
除了诗歌,曹操的散文写得也很好,清峻整洁,情感纯厚。他开启并繁荣了一个属于文学的新时代——建安文学。
鲜为人知的是,曹操还是一代书法家,尤善草书。另外,曹操通音律,懂建筑,善围棋。如果不是乱世的到来,曹操应该能成为一个很不错的文化名人。
熊孩子曹操转眼成了读书人曹操,读书人在当时被称为士人。士人中有一小部分出类拔萃的,被称为名士。名士代表着丰富的学识,良好的修养,正直的品格,崇高的理想,他们拥有无与伦比的社会地位,他们是当时的天王巨星,superstar。面对社会各个阶层如潮水般的赞誉和钦羡,名士们或坦然接受,或不屑一顾,没办法,爱豆就是要有爱豆的范儿,否则粉丝们都不答应。
曹操是名士吗?
不是。曹操不是名士,他只能算作非著名人士。
曹操想成为名士吗?
想。做梦都想。
曹操比一般人更渴望获得如此巨大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曹操不缺钱,比他家有钱的人不多,这是当宦官子弟的好处。但宦官子弟在物质上享有极大财富的同时,精神上却往往自卑。他们被看作是“赘阉遗丑”,是最卑贱,最不要脸的一群人。
年少的曹操,非常想去掉宦官子弟的标签,为此,他曾想过一个办法。
有一次,曹操悄悄潜入大宦官张让的家中,曹操毕竟不是职业的江洋大盗,很快就被人发现了。但曹操并不慌乱,因为他是习武之人,有一身的本领。虽然不知道曹操师承何门何派,但他的武艺确实很好,至少对付一般的路人甲、士兵乙绝对没问题。被发现后,曹操舞着手戟边打边退,最后越墙而逃。
曹操去张让家做什么?史书上没有明确说明,虽然以曹操的性格吃饱了撑的就是想去张让家溜溜弯儿也是可能的,但毕竟饭后消食用不着带兵器吧?合理的解释是行刺。曹操希望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划清自己与宦官集团之间的界限,融入以士人为核心的主流社会。成为主流,摆脱非主流,是曹操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想转变身份,做名士总比做杀手要来得正当些,也安全些。曹操非常希望通过成为名士来洗刷身为宦官养孙所带来的耻辱。
俗话说“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曹操认为自己的名士之路应该先从结交名士开始。
有一天,名士宗世林的府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扬。没错,这个无论是身高还是颜值都远低于国家平均标准的人正是曹操。原谅我此时才介绍的曹操的相貌,如果可能的话,我本打算再拖几节。
曹操向宗世林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并希望彼此之间能交个朋友。宗世林用鼻孔看着眼前的曹操,很明确地告诉他,自己有“松柏之志”,绝对不会和他这种人来往。松柏,高大挺拔,傲然矗立,志趣高洁;曹操,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人品猥琐。这一正一反的鲜明对比算是狠狠地扇了曹操一耳光,以至于几十年后曹操对此事仍旧耿耿于怀。
宗世林的回答代表了绝大多数名士的看法,曹操愿意伴贤良,但是贤良不愿伴曹操,非著名人士曹操的交友之路异常艰难。那么,曹操最终能成为名士吗?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12 19:06:20 +0800 CST  
第四节 名士制造机

上一节我们聊到,曹操愿意伴贤良,但是贤良不愿伴曹操,非著名人士曹操的交友之路异常艰难。那么,曹操最终能成为名士吗?
就在曹操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老者非常神秘地对曹操说:天下终将大乱,你乃命世之才,必能安定天下(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说出这么不靠谱的话,换了别人,曹操早就两个耳光给他扇晕过去,但这个老头儿真不行。此人名叫桥玄,不仅是位大名士,还曾官至司空、司徒、太尉,三公的活儿他全干过。
与宗世林的高冷截然相反,桥玄对曹操青睐有加。命世之才是指顺天应命而降生的人才,像桥玄这种身份的人,对你咳嗽一声都是给你面子,说你是命世之才那简直是天大的赞誉。
桥玄确实是个人物,他不仅一眼就看到了曹操的潜质,还看到了曹操的窘境,那就是没有名气。桥玄给曹操出的主意是去结交一位名士,一位专门造就名士的名士。
这个人叫许劭(shào)。
许劭是名士圈中的大V,他常常会在每月初一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号称“月旦评”。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许劭犹如一台名士制造机,批量生产名士,如果曹操能被他加工一下,那前途不可限量。
一语惊醒梦中人。
得到桥玄的指点,曹操很快就带上厚礼登门造访许劭,并非常谦卑地请求对方给自己一个评价。而许劭的反应是根本没反应,什么话也不说。曹操明白了,许劭和宗世林一样,根本就没瞧得起自己!
许劭为什么瞧不起曹操?
三种可能。
第一,曹操出身不好。那时社会和官场十分看中出身门第。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个宦官,士人们一致认为宦官是一群地位低贱又厚颜无耻的祸国凶逆。作为宦官的养孙,曹操自然受到鄙视;
第二,曹操相貌不好。古人以貌取人(今人也一样),如果一个人长得皱皱巴巴像核桃一样,那他是很难获得上流社会认可的;
第三,曹操名声不好。你懂的。
无论曹操想得到许劭好评的心情有多么急切,但人家就是瞧不起你,就是不愿意说,你还敢把人家怎样不成?
敢。
一般人到这时候也就知难而退了,但曹操不同,曹操是当过流氓的人。关键时刻,曹操流氓本性大发,强行胁迫许劭必须给自己一个评价。
马上说!否则后果自负!
曹操的恐吓起了作用,许劭这下慌了,来自己这里求好评的人多了,但没见过这样的。曹操的恶名他是听过的,这小混蛋要是真来点混的,那绝对没自己好果子吃。算了算了,好汉不吃眼前亏,说就说吧。许劭迫不得已,给出了对曹操的评价。
许劭给出的评价是什么呢?
两种说法。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异同杂语》的说法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后汉书·许邵传》的说法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应该相信哪一种说法呢?
《后汉书》是正史,而《异同杂语》是野史,野史作为正史的补充材料是可以的。一旦二者发生冲突,在没有明显事实错误或逻辑漏洞的情况下,还是应当以正史为准。
另外,《异同杂语》的作者东晋史学家孙盛有篡改原文的毛病,这一点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解的时候也已经指出来了。当代学者张作耀先生也认为是孙盛篡改了历史原文。所以历史上许劭对曹操的真正评语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许劭这个评语很有意思,既应付了曹操,也保全了自己,同时还不失著名名士评论员的身份。首先大骂曹操是奸贼,显得自己铁骨铮铮。况且曹操此时此刻的举动确确实实是个奸贼,而且曹操本来就是道儿上混的,这评价肯定没错。接着夸奖曹操是个英雄,安抚一下他的情绪,打个巴掌给个甜枣。至于他到底是不是乱世英雄嘛,等真到了乱世来的那一天,大家一个个都忙着你杀我我杀你,有几个人还能记得自己说过这话?又或许,即将到来的乱世还真得靠这样的混小子收拾。
许劭极高的情商让曹操非常开心。从此他有了吹嘘的资本,以后不管走到哪里,见到谁,都可以跟对方说:大名士许劭听说过吗?他很看好兄弟我哦,说我是个英雄,交给朋友怎么样?
许劭的品评,让曹操成了知名人物。成功打入名士圈的曹操,不久之后又成功打入官场。
我们比较熟知的考试做官,也就是科举制度是隋唐以后的事情。汉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不是科举制而是察举制。察举就是地方官对当地人才进行考察,然后把那些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推荐给上级或者中央。
曹操已经有了名气,再加上曹氏家族的强大势力,想进入仕途易如反掌。很快,曹操就被察举为孝廉。孝廉是一种非常高级别的人才,每年每二十万人才有一个名额。一个人如果又孝又廉,那说明他品德高尚,在当时的人看来这就可以做官。如果当年那个被曹操劫持过的新娘听说曹操品德高尚,估计是要哭晕过去的。
举孝廉后,曹操担任郎官。郎官就是皇帝的侍从官,常有出任地方官的机会,这一年曹操刚刚二十岁。那么,进入仕途的曹操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13 21:30:27 +0800 CST  
第五节 一鸣惊人

上一节我们聊到,举孝廉后,曹操担任郎官。郎官就是皇帝的侍从官,常有出任地方官的机会,这一年曹操刚刚二十岁。那么,进入仕途的曹操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担任郎官没多久,曹操就出任了地方官。
像曹操这样孝廉出身的人,多半会得到的官职是县令或者县长。当时的县和今天的县一样,是最低一级的地方行政单位。人口满万户的大县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县令,人口不满万户的小县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县长。
曹操得到的第一个正式任命既不是县令也不是县长,而是县尉。具体说,是洛阳北部尉。汉代官制,县令或县长之下设置县丞和县尉,丞理民政,尉掌治安。小县有一个县尉,大县有两个县尉,洛阳是帝国首都,是全国最大的县,因此有东西南北四个县尉,由孝廉充任。
曹操最初想得到的官职是洛阳令,然而选部尚书(人事部长)梁鹄对此并不感冒,曹操只好走马上任。顺便说一句,多年以后曹操发达了,梁鹄战战兢兢地投靠了曹操,并且尽心尽力地为曹操服务,曹操也让梁鹄做了洛阳令。梁鹄不肯给曹操的,曹操给了梁鹄。而那个看不起曹操的宗世林,却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看不起曹操。
来到官署衙门上任后,曹操先把这里修缮一新,新人得有个新气象。随后曹操又造了一种神秘武器——五色大棒,并在衙门两边各挂十来根。古人以青、赤、黄、白、黑五色为正色,因此五色棒可能就是这五种颜色。总之,这些醒目的大棒就是为了更好地提醒洛阳居民,不管是谁,胆敢犯法,棒子炖肉。
没过多久,来了一个试棒的。
当时,洛阳实行宵禁令,也就是不允许居民夜间外出活动。历朝历代大多实行宵禁令,这是为了防止坏人利用夜色的掩护作奸犯科。
有一天,曹操的手下抓来一个违反宵禁令夜行的人。夜行人到案后并不慌乱,而是很自信地告诉曹操,自己叫蹇(jiǎn)图,是当今皇上非常宠爱的大宦官蹇硕的亲叔叔。
蹇图可能觉得自己这次就是衙门一日游,面前这个小官听说自己的侄子是蹇硕,肯定不敢把自己怎么样,而且还会殷勤地邀请自己吃些水果点心,再来壶好茶,最后陪着笑把自己送走。然而曹操的公堂并不是旅游景点,也不是招待所,而是阎王殿。
听完蹇图的话,曹操冷着脸说了句知道了,然后下令打死蹇图。
衙役们倒是无所谓,打就打吧,反正出了事有上司顶着。
蹇图这下惊愕了,这死亡来得也太突然太草率了吧。
五色大棒已备好。蹇图,挑个你喜欢的颜色吧。
还没回过神来,蹇图便被衙役们拖了下去乱棍打死。
志愿者蹇图为大家也为曹操试了试五色大棒,质量不错,挺结实,没有偷工减料。
曹操打死蹇图的消息很快就在洛阳城里传开了,整个洛阳都轰动了,无论是位居要津的达官显贵,还是横行一方的恶霸豪强,都不敢再当出头鸟,洛阳的治安迅速好转(京师敛迹,莫敢犯者)。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达官贵人、皇亲国戚被下狱被杀头,也没能对社会犯罪产生如此强烈的震慑效果,为什么曹操打死一个区区蹇图就能收到如此奇效呢?
这是因为,权贵们的灭亡往往是因为踩了政治的红线,他们说错了话或者站错了队。而曹操棒杀蹇图只是因为蹇图对法律发起了挑战,与政治无关,与权力无关。
另外,蹇图虽然死了,他的侄子蹇硕却依旧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呼风唤雨,炙手可热。曹操传达出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我曹操不怕报复,你敢死我就敢埋,你觉得自己头铁屁股硬你就来试试。
曹操就像一阵清风,刮得权贵们五迷三道。蹇图屁股上挨的几棒子反而把权贵们的头打晕了。他们不知道曹操接下来要干什么,也不想知道曹操接下来要干什么,他们只想教训一下这个不合群的年轻人,但又找不到什么好办法:第一,曹操有理有据。曹操完全是按照法律办事,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能说法律不对吧?第二,曹操后台挺硬。曹氏家族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想告黑状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出于以上考虑,权贵们决定暂时遵纪守法,以避这个愣头青的锋芒。但总这样遵纪守法也不是个事儿,大家也不习惯,总得想个办法对付一下。功夫不负有心人,权贵们终于想到了办法。
没过多久,灵帝身边的亲近之臣纷纷向他上奏,都说自己发现了一个大大的人才,巧合的是,大家说的这个人才还都是同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曹操。这些人一致表示曹操这个人有能力,有魄力,虽然差点眼力,但绝对是个栋梁之才,当洛阳北部尉实在太屈才了。大家都认为应该给曹操升官,但必须调离洛阳。最终,曹操被朝廷提升为顿丘令。
我给您老升一级,您老赶紧给我走人。
曹操就这样哭笑不得地升官了。
从顿丘令这个官名上就可以知道,顿丘县是一个人口过万户的大县,但其规模和繁华程度与洛阳肯定没法比。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好处,其人口构成比较简单,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豪强,管理起来也就容易得多。
曹操踏上了自己人生的新征程,而此时的东汉王朝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曹操又会如何应对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14 21:05:56 +0800 CST  
第六节 大贪污时代

上一节我们聊到,曹操踏上了自己人生的新征程,而此时的东汉王朝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曹操又会如何应对呢?
就在曹操上任顿丘令后不久,灵帝正式面向全社会推出了自己酝酿已久的划时代非实体非金融单向买卖商品——官位。
说起卖官这事儿,灵帝的前任桓帝也干过,但规模比较小,属于试点工程。灵帝则是将桓帝未竟的事业推向了巅峰。
为了更好地经营这一产业,灵帝很费了一番心思。
首先,他在自己的一座叫西园的行宫内开设了一个专门卖官的交易所,毕竟是皇家的生意,朝廷也是要脸的,门面必须气派。
其次,灵帝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营销方案:俸禄为四百石的官位就卖四百万,俸禄为两千石的官位就卖两千万。通过正常途径的选拔、调动或者晋升也得交钱,但一般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折扣。地方官的价格是朝官的两倍,具体按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定价。如果多人看上同一官职就公平竞拍,价高者得。
最后,为了优惠主顾,灵帝还允许分期付款。买官者可以先行到任,等捞够了钱再加倍还欠。
如果灵帝要给自己的生意打一条广告的话,我想他会这样说:
权力、声望、财富,拥有这一切的人,就是我,大汉天子刘宏。想要我的宝藏吗?我把它们全都放在西园了,去找吧!
官位售卖系统上线以后,无数怀揣梦想,同时怀揣硬通货的寻梦人,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奔向西园,趋之若鹜。
大贪污时代到来了!
当西园寻梦者一手交钱,一手领任命状,买到自己心仪的官职后,便一个个甩开膀子准备大干一场。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最该投资的是梦想;要我说,其实二世纪的人就是这么干的
为了报答皇帝陛下的大恩大德,买官者一得到任命便星夜兼程前去赴任,力图以最短的时间还清欠款,并且还得本利兼收。而百姓们“饥不敢食,寒不敢衣”,不得不交出最后一粒谷米,换回眼前的性命。
卖官制度强烈地引导了社会不正之风。
有一个叫崔烈的名士,位至九卿。
太尉下设太常卿、光禄勋卿、卫尉卿;
司徒下设太仆卿、大鸿胪卿、廷尉卿;
司空下设宗正卿、大司农卿、少府卿。
九卿隶属于三公,相当于今天部长级的高官。崔烈眼看别人都花钱买官,自己也眼红,他找到了灵帝的保姆程夫人,打算买个三公当当。双方敲定了价钱,500万。崔烈交了钱后,灵帝果然任命崔烈为司徒,相当于名义上的国务院总理。
任命仪式结束后,灵帝一脸懊恼地对身边的人说:折扣给的太大了,应该要1000万(悔不小靳,可至千万)。
一旁的程夫人听后不干了,说:崔大人是名士,本来不肯花钱买官,全靠我从中撮合才弄来这500万,怎么还不知足(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
崔烈一脸尴尬,他的声誉也直线下滑,甚至连他的儿子崔钧都瞧不起他。有一次,崔烈问崔钧,我如今位居三公,外面的人如何议论?崔钧说,大家都觉得您的这个三公有钱的味道(论者嫌其铜臭xiù)。这就是“铜臭”一词的由来。
崔烈听后气得想揍崔钧,但是想想这又能怪谁呢?只能“惭而止”。崔烈后来从司徒升为太尉,但他的这个太尉只做了七个月就被更财大气粗的曹嵩花一个亿买走了。
难道这世上就没有好官了吗?
当然有。
有一个叫司马直的人升了官,朝廷的任命书送达后,手也伸了过来——交钱吧。
司马直说:我是清官,没有钱。
朝廷说:知道你清廉,优惠三百万。
司马直说:那我也拿不出来。
朝廷说:办法总会有的。
司马直说:我身为百姓的父母官,要靠盘剥百姓保住官位,于心何忍?这样吧,这个官我不当了行不行?
朝廷说:那可不行,你别耍赖,赶紧交钱。
司马直被逼无奈,只好在上任的途中服毒自杀了。
在大贪污时代里,能幸存下来的清官少之又少。那曹操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还是随了大流?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曹操在顿丘令任上都做了哪些事情,但多年以后曹操拍着胸脯对自己的儿子曹植说:我当年做顿丘令的时候二十三岁,想想那时的所作所为,至今无愧于心。
曹操什么都没说,但也什么都说了。
即便这样,曹操还是丢了官,因为一桩大案。
曹操堂妹夫的妹妹就是灵帝的皇后宋氏。宋皇后因受小人陷害而被灵帝废掉,含冤而死。
那这件事情和曹操有什么关系呢?答案是没有任何关系。但身为当事人的远房亲属,曹操跟着吃了瓜落儿。总而言之,人有顺风的时候,就有背运的时候。
好在曹家树大根深,曹操被免官后不久,就以懂得“古学(研究古文经、古文字之学)”为名被征召入朝担任议郎。议郎是个闲官,相当于皇帝的低级顾问。或许这是曹氏家族的刻意安排,别让曹操出任有实权的官职,整天乱搞得罪那么多人没有好处。
再次回到仕途的曹操面对着混乱不堪的朝廷本有三种选择:第一,趋炎附势以求仕进;第二,钳口不言以便自保;第三,针砭时弊以图中兴。那么,经历了宦海沉浮的曹操究竟会如何选择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15 23:31:26 +0800 CST  
第七节 帝国拯救行动

上一节我们聊到,再次回到仕途的曹操面对着混乱不堪的朝廷本有三种选择:第一,趋炎附势以求仕进;第二,钳口不言以便自保;第三,针砭时弊以图中兴。那么,经历了宦海沉浮的曹操究竟会如何选择呢?
故事的主角,往往都会选择那条最艰难的路。
曹操也不例外。
曹操认为,想要拯救帝国,小打小闹肯定没用。大厦将倾,绝不是修修补补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能拯救东汉帝国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汉灵帝刘宏。只有这个站在权力金字塔最顶端的男人才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改变这一切。
想要拯救帝国,必须唤醒皇帝。
曹操决定上书,向灵帝讲述帝国的真实现状。
英明的皇帝陛下,醒醒吧,如今,正直的大臣惨遭陷害(正直而见陷害),贤德的君子没有出路(善人壅塞),险恶的小人遍布朝堂(奸邪盈朝)。您伟大的帝国正在驶向万劫不复!
曹操不过一个小小议郎,还只当了一年半,就敢说满朝上下遍布奸恶之人,也算是豁出去了。
然而曹操的忠诚和勇气并没能触动灵帝,一番恳切的言辞过后,什么都没有发生。
灵帝并不觉得现实状况有多么糟糕,至少经济大环境还是好的。作为卖官界的独角兽,灵帝一个人的收入就带动了整个东汉帝国GDP的飙升,钱多得竟然都藏到宦官家里去了。
灵帝倒也不是光顾着赚钱一点不关心百姓,就在曹操上书没过多久后,灵帝就下诏让三公通过各地百姓所作民谣来调查是否有官员不称职的情况。
这些民谣就相当于今天网上的段子或者顺口溜,风趣幽默,朗朗上口。自古以来,段子就是百姓表达不满的最好方式。
这些民谣的作着已无从查考,姑且算作古代网友吧。
皇帝陛下的命令让三公犯了难,张三不能动,是宦官的人;李四不能动,是自己的人;王五不能动,刚交过保护费。但又不能一个都不动,否则皇帝就要动自己了。
经过研究,他们决定从边疆地区随便抓一些廉洁奉公的官员来充数。这些人没背景,没后台,没钱,没人会替他们说话。
于是,二十六辆囚车载着帝国最清正廉洁的二十六位官员鱼贯驶入洛阳。
曹操彻底愤怒了,他上书灵帝揭发了三公(曹嵩的太尉在此前已被罢免)的罪行。
这次灵帝终于有所感悟,将三公臭骂一顿,并且释放了被陷害的二十六位清官,还全部任命为议郎。曹操匡正天下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一点成效。但这次灵帝的清醒只能算作一次回光返照,朝政仍旧一天比一天黑暗。
皇帝天天数着钱说:当皇帝真好。
大臣天天数着钱说:当大臣真好。
宦官天天数着钱说:当宦官真好。
曹操一言不发。
曹操确实无话可说,说了也白说,这世道已经没救了,从此也就不再说话了。
灵帝其实是一个很矛盾的皇帝。一方面,他昏庸腐败,将帝国推向毁灭;一方面,他又希望自己成为中兴之主、开创之君。这种矛盾的现象源于灵帝心智的不成熟。
灵帝十二岁即位,在还没有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便被一大群宦官团团围住,被拼命灌输宦官们的特色价值观,以至于灵帝幼稚地认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灵帝之所以在官员身上弄钱,无非就是因为他知道反正官员要贪污,贪的还都是他们家的钱,自己追回一部分损失难道有错吗?这就是一个很幼稚的想法,因为贪官们损失的钱会加倍再从百姓身上弄回来,而百姓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除了卖官,灵帝还有很多创举。灵帝在皇宫里建了条商业街,让宫女和宦官们cosplay成店主、伙计、顾客、小偷等等,有的做生意,有的盗窃,有的打架,他自己则大摇大摆地逛街看热闹。
灵帝还喜欢亲自驾着驴车到处乱跑,皇帝大人的爱好传入民间成了时尚,一时间洛阳驴马齐价。
玩够了驴,灵帝又对狗产生了兴趣,他竟然给狗戴上了进贤冠和绶带。进贤冠是当时文官和儒士戴的帽子,绶带是用来挂官印等物件的丝带。看着自己的“杰作”,灵帝笑得前仰后合。确实挺逗,这不正好一对狗官和狗皇帝吗?
灵帝就是这样幼稚,想法像个小孩子一样。但是越幼稚的人就越不会觉得自己幼稚。
有一次,灵帝得意洋洋地问侍中杨奇:你看朕和桓帝比怎么样?
桓帝是灵帝的前一任,是公认的昏君。灵帝自知无法和汉高祖、光武帝这样雄才大略的先祖相比,于是拉来桓帝作垫背,他觉得自己至少得比桓帝强。
如果说议郎是皇帝的低级顾问,侍中就是皇帝的中级顾问。侍中杨奇的回答倒挺有趣:你俩水平差不多。
曹操其实是看到了灵帝有心治世的一面,才会一而再地上书,只不过灵帝实在叫不醒。
曹操得罪了无数权贵却最终没能挽救这个垂死的帝国,如果曹家人早先能知道曹操这个议郎当得这样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说什么也不会让他回朝廷。
在曹操闭口不言两年之后,东汉帝国这驾破旧的马车终于失控了。那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16 18:05:35 +0800 CST  
@tlhuangty 2021-03-17 09:06:44

-----------------------------
谢谢支持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17 11:55:15 +0800 CST  
@明明很努力了 2021-03-17 11:51:51
人家是有目的的抹黑历史人物,没想到一群傻子竟看得津津有味,脑子真是个好东西。
-----------------------------
请问兄台,在下到底哪一句话抹黑了历史人物,请不吝赐教,再下洗耳恭听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17 12:02:54 +0800 CST  
第八节 黄巾之乱

上一节我们聊到,在曹操闭口不言两年之后,东汉帝国这驾破旧的马车终于失控了。那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这一节的主角叫张角。
正史中几乎没有关于张角身份背景的记载,甚至连野史都懒得杜撰,这说明张角绝非出身世家大族。考虑到张角能读书认字,因此他也不是普通的农民子弟,应该属于中小地主阶级。
张角之所以能登上历史舞台,是因为一本书,这本书叫《太平清领书》,也称《太平经》。看书名就知道书的内容是教你如何让天下太平的,不知道张角最后怎么学成造反了。
相传,《太平清领书》是由神人传授给道士于吉。而据历史学家考证,此书应该是多人多代共同创作完成的。
《太平清领书》内容庞杂,多是些神仙方术、阴阳八卦之类的学说。此书明显吸收了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当时儒学才是主流政治学说,其它都是小众。但张角读了此书之后,决定把小众变成大众。
张角以《太平清领书》为理论基础创立了“太平道”,张角明白洗脑一定要先从亲戚朋友下手,于是将两个弟弟张宝、张梁拉入团伙。经过兄弟三人的不懈努力,太平道的发展大获成功,教众多如过江之鲫。
张氏团伙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能忽悠。张角为百姓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太平世界,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疾病,没有饥荒,家家安乐,人人幸福。处于水深火热的百姓们听了张角的话,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恍惚间看到了火炉和烧鹅,看到了圣诞树和面包。
当时瘟疫流行,死了很多人。这瘟疫是从哪里来的呢?
古人认为瘟疫是从天而降的,这显然不对。后世学者有的说是鼠疫,有的说是出血热,还有的说是北方游牧民族发动的生物战。
桓、灵两朝每六七年就会发生一次瘟疫,就今天的角度看,很有可能是饥饿的人民捕食穿山甲、果子狸、蝙蝠等野生动物所导致的。
张角抓住这一机会,用符水给人治病,以此收买人心。符水就是将符咒烧成灰,冲水喝。本人六岁那年有幸喝过一次符水,感觉跟喝煤灰渣滓差不多,很呛人,好在后来抢救过来了。
张角命病人跪下忏悔自己的罪过,然后喝下符水,而很多人还真的就治好了。
这是为什么呢?
可能是张角发现了某种对瘟疫有特效的中草药,也可能是因为得瘟疫的人太多了,产生了群体免疫。有治好的自然就有治不好的,张角到也能给出圆满的解释——能不能治好要看信道是否虔诚,病好了算诚的,病死了算不诚的。
在那个无比黑暗的年代,张角以封建迷信的方式给绝望的人们带来了莫大的人文关怀,并借此成了东汉第一草根网红。那些重症患者们纷纷变卖家产前来求助张角,光死在路上的就好几万。
大贪污时代到来后,社会剥削空前严重。张角感觉时机已然成熟,于是振臂一呼,吹响了战争的号角。
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二月,东汉帝国爆发了规模庞大的黄巾起义。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们再也不愿忍受暴政,他们在张角的带领下,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并以头戴黄巾为标志,公开反抗朝廷。
一夜之间大半个帝国燃起了熊熊的战火。一向认为社稷稳如泰山的灵帝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匆忙调集军队镇压。
在这场战争中,议郎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参与平叛。
议郎和骑都尉都隶属于光禄勋卿。光禄勋卿是九卿之一,负责掌管宫廷宿卫。骑都尉相当于皇家骑兵队长。
我们之前说过,曹操非常喜欢读书,而且是博览群书。群书之中,曹操最喜欢读的正是兵书。曹操尽力收集各家兵法,并将他认为的精妙之处抄写、拼接起来,取名《接要》。还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孙子兵法》十三篇作注。对于曹操而言,这场战争既是为了保卫帝国,也是检验生平所学。
然而这场战争的主角并不是曹操。桓、灵两朝名将辈出,此时还轮不到曹操崭露头角。但至少曹操首次真正意义上接触了战争,知道了什么叫战争的惨烈,什么叫生命的毁灭。在血与火的锤炼中,曹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
朝廷兵分三路平叛,北路军由卢植率领,东路军由皇甫嵩率领,南路军由朱俊率领,曹操则带领自己的部队加入了东部战区。最终,黄巾起义的主力军只坚持了十个月就失败了,张教主也病死了,这说明他的符水根本不灵。
黄巾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张角不懂军事。张角最初的计划之一是让弟子马元义带领荆州、扬州的教徒来冀州和自己汇合,然后一起攻陷冀州的治所邺城,并以此为根据地与东汉王朝分庭抗礼。荆州、扬州在长江以南,冀州在黄河以北,张教主打算让几万农民军翻山越岭、跨江渡河、穿州越郡来与自己会师,中途既要保证物资供应,又不能引起政府怀疑,这是不是难了点?只是由于马元义的意外被捕,这个天才计划才被迫中止,荆、扬二州的太平道信徒只好就地“圣战”。
在平定黄巾的战争中,曹操也立了不少功劳,算是为帝国的存续出了份力。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帝国的毁灭是迟早的。那么,自知无力拯救帝国的曹操又会怎么办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17 18:01:06 +0800 CST  
第九节 王国建设计划

上一节我们聊到,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帝国的毁灭是迟早的。那么,自知无力拯救帝国的曹操又会怎么办呢?
曹操决心治国。
曹操治的不是东汉帝国,而是济南王国。
当时的州、郡、县,就当于今天的省、市、县,诸侯王的封国则相当于一个郡。黄巾之乱被平息后,曹操因战功被升为济南相。济南相就是济南国的国相,自汉武帝以后,诸侯王仅仅食禄而已,因此济南相就是济南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既然不能拯救庞大的东汉帝国,那就让这个小小的济南王国变成黑暗时代中的一块乐土吧!
治国先治官。
来到济南国后,曹操发现这里的地方官大多阿附权贵贪赃枉法。那就没啥可说的了,盘他!曹市长豪情不减当年,再次大刀阔斧地进行整治。
曹操不管这些人的后台是谁,一概不留情面。济南国一共十个县,他一口气就上奏朝廷罢免了八个县的长官,肃清吏治,大快人心。
整治完了贪官污吏,接着整治豪强恶霸。
豪强是官吏的天然盟友,二者勾结,便可将非法敛财合法化。曹操釜底抽薪,打掉了这些人的保护伞后,再对付他们就是水到渠成了。
当年曹操棒杀蹇图的事这些人可能也听说过,蹇图的侄子可是皇帝跟前的红人,这样的人都被打死了,想和曹操叫板,你得先想清楚你侄子是干什么的,如果不是玉皇大帝跟前的红人,那最好别来送死。
正所谓民不与官斗,豪强再厉害也不可能和官府作对,所以他们非常理智地认识到只有赶紧溜之大吉才能保住性命,于是连滚带爬地逃窜到其他郡县(奸宄guǐ遁逃,窜入他郡)。
最后,曹操要整治平民百姓。
整治贪官污吏和豪强恶霸很好理解,那曹操为什么要整治平民百姓呢?
原来,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一种非常恶劣的风俗——淫祀。淫祀就是不合礼制的、过分的祭祀,一般还会和鬼鬼神神的东西结合起来。由于祭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这便成了贪官污吏和豪强恶霸的主要敛财手段。当然,这些人为了愚弄百姓,对他们宣称这叫封建迷信主义文明建设。百姓被洗脑的结果便是奢侈之风越来越盛行,人民却越来越贫困。这有点类似现在很多地区的婚丧嫁娶,一个个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很多人家为了能办一次“风光”的宴席,甚至倾家荡产负债累累。
朝廷曾经下诏禁止淫祀,但没能成功。当然没能成功,像这样历时弥久形成的民风民俗绝不可能是一纸空文就能改变的。
淫祀恰巧在济南国最盛行,祠庙多达六百余所。
曹操抱着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决心,一声令下,将济南国的祠庙一所一所全部拆毁,并严令禁止淫祀。
贪官被罢,淫祀没了组织者;祠庙被拆,淫祀没了活动区。大部分民众也开始醒悟过来,曹国相把神明的家砸了六百多次,也没见他得到报应,连喷嚏都不打一个。既然神灵也不太灵,那还花那钱干啥?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盛赞曹操的功绩,说几百年来的恶风恶俗就此断绝(世之淫祀由此遂绝)。
这里指的仅仅是济南国地区,因为曹操禁断淫祀的效果不可能辐射到整个帝国。比如,据《三国志•徐邈传》、《三国志•韩暨传》、《三国志•顾雍传》等记载,几十年后全国很多地区还有淫祀现象。
曹操虽然是我们的主角,但我们必须要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评价其为人和功过。
曹操整顿吏治,打击豪强,破除迷信,推行政教,在政治、经济、民生、教育上全面建设济南国,他的所作所为堪称一代能臣。只可惜当初曹操没能唤醒灵帝,否则以他的才能辅佐灵帝中兴大汉也绝非不可能。
曹操非常崇拜战国时期魏国的邺令西门豹(河伯娶妻的主角),以至于临终前留下遗言,要求将自己葬在西门豹祠附近。而曹操在济南国的所在所为绝不逊色于西门豹。
曹操的治国能力有目共睹,因此很多学者才会认为当初许劭给曹操的评语应该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事实上,此时离天下大乱只剩三年,根本不是繁荣昌盛之世,而是即将崩溃之世。所以我认为对曹操的合理评价是:治世之奸贼,溃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曹操对济南国的治理卓有成效,但他的行为毕竟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在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下,曹操最终被朝廷调离济南国。曹操想在乱世中建设一片王道乐土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
朝廷给曹操新的任命是东郡太守,太守也称郡守,是一个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济南相和东郡太守是同一级别,属于平调。但东郡经历了黄巾之乱后残破不堪,无法与安定的济南国相比。
曹操推辞了东郡太守的任命,这既是因为对时政的失望,也是由于害怕得罪太多人给家里惹来祸端。但是曹操做梦都不会想到,四年之后,他会凭实力一刀一枪打下东郡,并以此为根据地征战天下。
辞官后的曹操回到了家乡,在城外盖了几件屋子,秋夏读书,冬春狩猎,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曹操想隐居,然而时势不由人,他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注定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宿命终究会将曹操重新卷入政治的漩涡中。
就在曹操隐居期间,一位大人物找到曹操,要与他商量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么,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18 07:41:22 +0800 CST  
为了让各位客官能第一时间看到今日的更新内容,从今天起每天早上更新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18 07:42:16 +0800 CST  
第十节 废立

上一节我们聊到,就在曹操隐居期间,一位大人物找到曹操,要与他商量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么,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
找曹操的人叫王芬。
王芬是一位名士,名士向来以匡正天下为己任。在桓、灵那个最黑暗的时代,以名士为首的士人们结成广泛联盟,向宦官发起了舆论战。结果可想而知,士人集团被宦官集团打得鼻青脸肿,一个个死、走、逃、亡、伤,王芬就是其中之一。
黄巾之乱爆发后,灵帝清醒地意识到不可能靠宦官平叛,于是大量起用被宦官迫害的士人。王芬就在这个时候被朝廷任命为冀州刺史。
当时的州,相当于现在的省。天下一共十三个州,冀州就是其中一个,包括今天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刺史本来是监察官员,由于黄巾之乱的爆发,刺史慢慢成为了一州的最高军政长官。
王芬在冀州刺史的任上干得还不错,但他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对宦官的仇恨。有一天,一位叫襄楷的非常著名的算命大师告诉王芬,天象显示,宦官即将团灭。王芬听后非常高兴,当即表示愿意替天行道斩妖除魔。
正巧此时灵帝准备北巡来冀州。王芬智慧的火花一闪,将这两件事结合起来,想出了一条妙计。他打算趁此机会突然发动政变拘捕灵帝,然后将宦官集团连根拔起。之后再废黜昏君,另立明主。新皇帝的人选都已经定下来了,是一位史失其名的合肥侯。
完美!
王芬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并希望曹操能加入。
王芬的计划确实非常诱人:
第一,简单易行。灵帝一旦北巡来到冀州,就是龙困沙滩虎离山,王芬手中有兵有将,到时候灵帝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第二,人心所向。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实在经不起灵帝折腾了,换一位英明的君主是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的事情。
第三,回报丰厚。废立计划一旦成功,自己立刻摇身一变,成为从龙功臣,从此前途无量贵不可言。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许多豪杰都加入到了王芬的计划当中。
然而曹操却拒绝了王芬的邀请。
可能有人会觉得曹操胆小怕事畏首畏尾,其实不然。曹操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看出了王芬计划的巨大缺陷。
这个缺陷就是王芬忽略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这件事情叫做意外。试问,如果灵帝北巡时,加强戒备,无法下手怎么办?如果你王芬联络的豪杰们有人临时叛变,通风报信怎么办?如果抓捕灵帝的时候,灵帝逃了或者死了又怎么办?你王芬想过这些意外发生的情况吗?一但真的发生了,你有后续的应对措施吗?王芬计划想成功的前提,是所有人都必须严格按照他的剧本来演,不能出现一点偏差。这样的计划没有任何的容错率可言。
曹操告诉王芬,废立是天底下最凶险的事情,不是不能干,但不能像你们这样干。要干就得学伊尹和霍光。
伊尹是商朝开国元勋,辅佐商汤王灭夏居功至伟。商汤王的长孙太甲即位后不遵法度。伊尹忠心可鉴,又是四朝老臣,统领百官,威望、权势无人能及,所以他才能流放太甲。
霍光是汉武帝托孤的重臣,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昌邑王刘贺即位后荒淫无道。霍光位高权重,在宫中有太后的支持,在朝中有群臣的协助,所以他才能废黜刘贺。
这就是曹操的观点,废立之事只有在臣权对君权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才能干,像王芬这样把一切都押在一次尚有诸多变数的“机会”上,这是赌博,拿无数人的身家性命赌博。
为了进一步说明,曹操又举出了七王之乱的例子。汉景帝时期,以吴王刘濞(bì)、楚王刘戊为首的七位诸侯王发动叛乱,结果三个月就被平定了。曹操问王芬,你们这些人的力量和当年七国比怎么样?你们要立的那个合肥侯的地位与当年的吴王刘濞、楚王刘戊比怎么样?连他们都不行,你们怎么可能行?
曹操的这番剖析实在精彩,就像宋末元初史学家胡三省所说的,一般人分析问题哪里能达到这种深度(此等语岂常人所能及哉)!一般的人不光分析不到,也听不懂,王芬就听不懂,继续着他的废立大业。
王芬上书灵帝,以黑山军四处劫掠为由,希望得到朝廷批准,调动部队镇压。
黑山位于太行山脉南端,黑山军同黄巾军一样都是走投无路的农民,被迫反抗朝廷。而与黄巾军旨在推翻东汉王朝的统治不同,黑山军只是一股股藏在大山里的草寇集合体,终极目标就是吃顿饱饭。
灵帝的答复是不准,并且因故取消了北巡的计划。这次轰轰烈烈的废立计划就这样泡汤了……
计划终结了,但事情并没有结束。很快王芬得到朝廷的召令,命其入朝。王芬非常恐惧,起初想逃,但跑着跑着发现,天大地大,自己能跑到哪里去呢?换了今天,官员犯事儿可以去投奔西方极乐世界,但当时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最后王芬只好自杀了,而王芬找来的豪杰们也都作鸟兽散。
曹操在明知王芬必然失败的情况下,依然冒着知情不报的风险,没有去检举揭发,已经很够朋友了。
预见到王芬的失败,说明曹操心思缜密智慧一流。据史书记载,除了王芬,曹操还预见到了另一个人的失败。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曹操真的预见到他的失败了吗?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19 08:00:34 +0800 CST  
@phpou82387 2021-03-19 13:38:33
每日叮咚一下,摁个爪印表示支持
-----------------------------
谢谢支持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19 18:10:57 +0800 CST  
第十一节 十常侍之乱

上一节我们聊到,除了王芬,曹操还预见到了另一个人的失败。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曹操真的预见到他的失败了吗?
这个人是何进。
何进是灵帝的大舅哥。宋皇后被废两年之后,深受灵帝宠爱的何贵人上位,成为了灵帝的第二任皇后。凭借这层裙带关系,何进从一个平平无奇的屠户,一路飙升成万众敬仰的大将军。
大将军是军方的一号人物,相当于三军元帅,而此时大将军的地位已经超越三公,成为群臣之首。何进完成了一个屠夫最华丽的逆袭。
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灵帝驾崩,走完了自己荒淫的一生。灵帝有两个儿子,刘辩和刘协。两天后,十四岁的刘辩即位,史称“汉少帝”。而九岁的刘协被封为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何皇后升级成为何太后,何进则以大将军兼国舅的身份辅政,一时间权倾朝野,无人能及。
灵帝终于死了,权力重新洗牌,被迫害了几十年的士人迎来了向宦官复仇的机会。
此时宦官集团的领导者是十常侍。如果说议郎是皇帝的低级顾问,侍中是皇帝的中级顾问,那中常侍就是皇帝的高级顾问,但只能由宦官担任。灵帝任命过很多中常侍,其中有十二个最为士人所痛恨,被合称为“十常侍”。
十常侍手握大权,党羽遍布朝野,士人无力对抗,因此将目光投向了何进。他们不断鼓吹何进如何光荣伟大正确,并一致表示要紧密团结在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周围。
士人:大将军您才华举世无双,智商无人可敌,定能一举铲除宦官,为天下除害,名垂青史。
何进:没问题,看我的。
何进将想法告诉了妹子何太后,然而何太后并没有批准何进的请求,因为宦官帮过何太后的大忙。
在何太后还是何皇后的时候,曾因为嫉妒而毒死了灵帝心爱的王美人(刘协的生母)。灵帝得知后大怒,差点废掉了何氏。多亏宦官们苦苦求情,又各自拿出千万家财献给灵帝,何氏这才免于被废。
何太后念着宦官的恩情,不愿对宦官下手。但她又碍于情面,不愿丑事重提,于是对何进说,宦官制度是汉家传统,先帝刚刚弃天下而去,我怎么能和士人面对面共事?
何太后的这个理由还真不好反驳,之所以搞出宦官这个职业,就是为了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洁。现在让正常男人接替宦官的工作,出了事你负责啊?
何太后的态度让何进很为难,总不能为了铲除宦官就把太后废了,或者率兵攻打皇宫吧?
何进的幕僚们商议后认为,想要铲除宦官,太后必须点头,想要太后点头,道理说不通就得恐吓。
那谁来恐吓呢?
由何进或者朝臣出面恐吓太后肯定不适合,谁也不愿背负以下犯上、以臣欺君的罪名,所以由第三方出面最合适。
何进下令召集各地将领带兵进京威逼何太后就范。
然而何进诛杀宦官的计划不幸泄露,宦官先下手为强谋杀了何进。
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记载,对于何进的死,曹操是有先见之明的。曹操听说何进要召集各地将领进京的时候,就发表过这样的议论:宦官这些阉竖,从古至今该有还是要有的。只是君王不应该给他们权力和恩宠到达这种地步。要治他们的罪,只需要诛杀首恶,派一个狱卒就够了,何必要纷纷召集外将呢?想把宦官们全部杀光,那事情就一定会泄密,我已经预见到何进的失败了(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曹操对何进的一番评论,往往会被解读为懂政治,讲策略,有眼光,圈粉无数。事实上,这段记载并不可靠。
清代学者何焯(zhuō)认为,曹操的祖父曹腾就是个宦官,怎么可能从曹操口中说出“阉竖”这两个字?因此“此注乃事后虚词掠美”。
何焯的分析非常有道理,而且我们还可以再补充一点,那就是这条对策有问题。当时的情况是宦官在宫廷中的势力树大根深,又有何太后庇护,派一个狱卒去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何进死后,宦官们去了尚书台。虽然东汉帝国的政治框架是三公九卿制,但真正的权力在尚书台,也就是直属于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台里的尚书们,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他们只接受皇帝的旨意,起草并下达帝国的政令。
三公也好,大将军也罢,想成为权臣必须领导尚书台。也就是 “录尚书事”或者“领尚书事”或者“参尚书事”或者“平尚书事”。何进辅政就是以大将军的身份“参录尚书事”。
宦官们去尚书台就是为了接管权力中枢,进而控制政权。宦官要求尚书们按照自己的意志任免官员,尚书们不敢说同意,也不敢说不同意,只好说:还是找大将军来商量商量吧。
宦官将何进的头扔了过去:你们商量吧。
尚书们说:商量好了,一切照办。
宦官虽然控制了尚书台,但是军队只效忠何进。听说何进被宦官杀害,何进的部下们干脆火烧宫门,杀进皇宫,见到不长胡子的就砍。
宫中许多还没来得及长胡子的年轻人看见大兵恶狠狠地朝自己扑来,吓得慌忙掏出宝贝亮明身份。这一次,哗变的士兵杀了两千多人,宦官算是被连根拔起了。但这并不让人感到痛快,只让人感到惋惜。因为为非作歹的只是少数权宦,大部分宦官都是擦地洗马桶的,他们本身很可怜,都是宦官制度的受害者,也没能力做坏事。
当初算命大师襄楷告诉王芬,天象显示宦官即将团灭,如今也算是应验了。那么,小皇帝刘辩以及洛阳,乃至整个天下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20 10:56:10 +0800 CST  
第十二节 董卓来了

上一节我们聊到,当初算命大师襄楷告诉王芬,天象显示宦官即将团灭,如今也算是应验了。那么,小皇帝刘辩以及洛阳,乃至整个天下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宦官们谋杀何进后,控场失败。眼看着何进的手下疯了一样又是放火,又是用刀剑劈砍宫门,宦官们感觉大事不妙,赶紧挟持着皇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出逃。
东汉的皇宫并非一个整体,而是由南北两宫组成,南北两宫之间由七里复道相连。复道类似于过街天桥,但是有顶盖和窗户。复道一共有三条路,中间一条是皇帝专用的御道,两侧是臣僚、侍者走的道。南宫的北门与北宫的南门遥遥相对,整个皇宫的平面图成一个“吕”字型。相比之下,北宫比较简陋,南宫就成了皇帝居住及群僚朝贺议政的主要场所。
宦官们在南宫劫持了皇帝和陈留王后,通过复道向北宫逃去。与此同时,何进的部下已经攻入了南宫,开始大肆捕杀宦官。逃到北宫的宦官知道这个地方早晚也得沦陷,索性带着刘辩和刘协逃出了洛阳城,一直逃到黄河岸边。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有点混乱。
据《后汉书·灵帝纪》记载,尚书卢植追上了宦官们,还砍死了几个人,宦官们打又打不过,说理又没理,只好投黄河自尽。
据《后汉书·何进传》记载,卢植半夜追上宦官后,另一位官员闵贡也赶来,闵贡砍死了几个人,其余宦官投黄河自尽。
据《三国志·卢毓(yù)传》裴松之注引《续汉书》记载,卢植追上宦官后,大骂宦官,宦官投黄河自尽。
据《后汉纪·卷25》记载,闵贡在黄河岸边追上宦官,随后卢植也赶来,并且大骂宦官,宦官投黄河自尽。
据《后汉书·灵帝纪》李贤注引《献帝春秋》记载,闵贡拂晓时分追上宦官,又大骂宦官,宦官投黄河自尽。
晕菜了吧?以上五则史料至少有三处矛盾:
第一,有的说只有卢植追上来了,有的说只有闵贡追上来了,有的说卢植先来闵贡后来,有的说闵贡先来卢植后来;
第二,有的说追上宦官的时间是半夜,有的说追上宦官的时间是拂晓,有的没提时间;
第三,有的说卢植砍死宦官逼其自尽,有的说闵贡砍死宦官逼其自尽,有的说卢植大骂宦官逼其自尽,有的说闵贡大骂宦官逼其自尽。
而这五则史料只有一点达成共识——宦官是自己投黄河死的。
如果我们不太纠结于细节,那事情的大致轮廓就是卢植和闵贡追到黄河岸边,宦官迫于强大的压力投河自尽了。
但这还没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加让人困惑。
据《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记载,宦官死后,闵贡扶着小皇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南归洛阳,中途弄来两匹马,刘辩独乘一匹,闵贡和刘协乘一匹。
据《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后汉纪》记载,宦官死后,刘辩、刘协兄弟夜晚跟着萤火虫的亮光徒步行走,半路上还向百姓借了一辆敞篷车。
这又是两则完全矛盾的史料。
到底哪则是对的呢?
其实两则史料都有问题,第一则史料中卢植莫名其妙地消失了,第二则史料中卢植和闵贡都消失了。人哪去了?跟着宦官一起跳黄河了?
相比之下,第一条史料勉强能说通,但必须脑补一个情节,那就是卢植和闵贡商议,一个人留下来保护皇帝和陈留王,另一个人回去报信。
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在编纂《后汉书·灵帝纪》时却采用了第二条史料,但将原文中“兄弟(刘辩、刘协)独夜步行欲还宫”中的“独”字去掉了——我只说这哥俩儿要回去,但我可没说只有他俩回去。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卷59》时则把两条史料结合起来使用:闵贡扶着刘辩兄弟跟着萤火虫的光亮南行,中途向百姓借了一辆敞篷车,后来又弄来两匹马,便弃车换马。
两位都是史学大家,改得都……有道理。
刘辩兄弟回城途中,又陆陆续续赶来一些护驾的大臣。与此同时,董卓也来了。
董卓是何进召来的外将之一,何进的部下攻打南宫青锁门的时候放了一把火,董卓在洛阳城外远远望见火起,知道宫中一定出了大事,于是迅速进兵,最终截住了小皇帝。大臣们知道董卓不是善类,便以皇帝的名义让董卓退兵。
董卓冷冷地说:你们这些所谓的公卿大臣,不能匡正王室,导致天子落难,还有脸让我退兵,信不信我砍了你的头?
形势比人强,面对强横的董卓,群臣只好让步,董卓就这样接手了小皇帝。
回到洛阳三天后,董卓将这个只即位四个半月的小皇帝刘辩废为弘农王,另立了年纪更小的陈留王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
董卓竟然把皇帝给废了!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董卓为什么要废皇帝?第二,董卓废皇帝怎么这么轻易就成功了?
先说第一个问题。
史书给了我们两条理由:
第一,董卓觉得刘辩愚蠢。初见董卓,少帝刘辩的舌头都吓直了,哭哭啼啼,说话语无伦次,反而他一旁的弟弟刘协毫不惊慌,对答如流;
第二,董卓觉得刘协亲近。刘协由灵帝的生母董太后抚养长大,人称董侯。董卓自认为和董太后同族,因此对刘协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这两条理由似乎都有点道理,但又似乎都差点意思,后世学者们也对董卓的废立行为多有疑惑——皇帝傻点岂不更好,为什么要换上来一个聪明的呢?换来换去不都是姓刘的,和姓董的有什么关系?
再说第二个问题。
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因为董卓掌权了呗。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梳理史料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此时的董卓根本没有控制住局势。
事实上,董卓废立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其中大有文章。想弄清楚董卓的真实想法和目的,就必须从头说起。那么,董卓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想干什么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21 08:50:05 +0800 CST  
第十三节 少侠

上一节我们聊到,想弄清楚董卓的真实想法和目的,就必须从头说起。那么,董卓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想干什么呢?
汉末有一位少年,出生于今天的河南,祖籍则为甘肃。少年的父亲是个地方上的小官儿,家境还算凑合。少年武艺过人,有一手左右开弓的绝活儿。这样雄强好武之人,自然走上了当时社会最流行的游侠之路。
于是,少年变成了少侠。
与曹操、袁绍这些人只在本地区混迹江湖偷鸡摸狗不同,少侠烈气过人,选择回老家凉州闯荡。凉州包括今天甘肃、宁夏和青海湟水流域,以及陕西西部,是羌族的主要居住地。羌人是当时的战斗民族,虽然臣服于东汉政府,但是心情不好说反就反。在中原地区的人眼里,凉州简直就是荒蛮之地,类似魔幻小说里的“外域”。
少侠选择在这样一个地方行侠,其胆色是曹操等人所不能及的。
少侠在黑道儿混出了一点名声,也结交了很多当地的豪强,但总体来说没有让他质变的效果,因此少侠只好转型。
曹操混得不太好,所以转型读书;少侠混得不太好,于是转型种地。有一次,少侠结交的那些部族首领和黑道大哥们来看他。少侠家贫,没什么可以款待大家的,索性便杀了耕牛宴请众人。
少侠的这一举动把大伙儿感动得稀里哗啦,这不仅是因为少侠的慷慨,更因为牛对于农业生产起到关键性作用,法律明令禁止杀牛。但是少侠不管这一套,让哥儿们吃嗨最重要。客人门组成了少侠粉丝团,回去凑了牛羊猪狗等上千头牲畜送给少侠。少侠瞬间人气爆表,成了大名鼎鼎的人物。
名气来了,运气还会远吗?
少侠因名声响亮而进入郡政府任职,负责缉捕盗贼。在凉州,盗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羌胡,他们常常四处抢劫,掳掠汉人百姓。很快,少侠又进入州政府任职,负责带兵讨伐羌胡。少侠不仅勇武,更拥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他率军一战便斩杀了一千多名敌人,令羌胡闻风丧胆。随后,少侠进入司徒府任职,成了三公之一司徒袁隗(wěi)的属官。
到了桓帝末年,少侠因为出身还算不错,被中央政府征为羽林郎(皇家禁卫军军官)。随后,少侠再次被派上战场与凉州的羌人作战,立下战功后,朝廷赏赐给少侠九千匹绢。面对丰厚的赏赐,少侠淡然地说:为者则己,有者则士。这句话出自我国古代军事著作《三略》,意思是运筹谋划在自己,功劳赏赐归大家。少侠言出必行,将这九千匹绢全部分给了士兵。
一次杀牛,一次分绢,少侠大得人心,成了黑白两道通吃的人物。
真正让少侠名声大噪的,是东汉王朝对羌人发动的另一场战争。
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也就是黄巾起义的同一年,羌人再度叛乱,朝廷派出大军征伐。由于主帅指挥失误,朝廷六路大军五路溃败,唯有少侠率领的这一路人马暂时无恙,但也被羌人围困在渭水边。眼看要断粮了,少侠只好命人修建堤坝捕鱼。羌人知道少侠撑不了多久,便围而不攻。堤坝修好后,少侠立即率军从堤下过河,又毁掉堤坝,羌人追来时只能望河兴叹。
少侠的机智帮朝廷挽回了一点颜面,从此少侠封侯拜将,俨然成了国之重臣。
何进辅政后,召集四方豪杰进京威逼太后。少侠得到命令后,立即率军星夜兼程赶往洛阳,最终控制并废掉了小皇帝刘辩。
没错,这位少侠就是董卓。此时董卓大概六十岁左右,当年意气风发的少侠早已变成了心狠手辣的枭雄。
进入洛阳后,董卓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因为三天前何进已经被宦官杀了,朝廷出现了暂时性的权力真空。
这真实千载难逢的机会!
董卓想擅权,但他的实力并不强,他只有3000人马。东汉王朝的中央军不可能连3000人都没有,如果双方硬碰硬,董卓是占不到便宜的。
董卓让这3000人每晚悄悄出城,白天再大张旗鼓地进城,一连四五日,造成自己的军队源源不断进入洛阳的假象。
这件事记载于《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常常被用来证明董卓的狡猾,但其中“率四五日”这个重要的细节却很容易被人忽略。
董卓带着刘辩兄弟回洛阳的第二天就召开会议准备废立,第三天就正式走完手续。而董卓的“虚张声势”之计却持续了四五天。这一计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不知道,即便从董卓入洛阳第一天算起,在完成废立之后,董卓仍然持续一两天用这种方法欺骗并恐吓群臣。
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董卓废立皇帝的时候尚未控制住局势,所以才不得不继续靠连蒙带骗稳定人心。
连局势都没控制住怎么就敢废立皇帝呢?
这正是董卓的高明之处,董卓就是要靠废立皇帝来控制局势。我老董连皇帝都敢废,我现在手上有多少筹码你们自己想吧!
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心理战,像极了赌博中的“偷鸡”。明明自己的底牌很小,却装出一副大牌的样子威慑对手。我梭哈了,你敢跟吗?
群臣不敢跟。
大家以为董卓的军队“不可胜数”,只好默认了董卓废立皇帝的做法。中央军的将领们不仅放弃了抵抗,甚至还主动投靠了董卓。
群臣之中只有卢植委婉地表示反对,董卓本想杀了卢植,但又摄于卢植名气太大,只好免了他的官。卢植逃走后隐居起来,三年后病逝。
这下董卓真真正正控制住了局势。
掌权后,权力便成了董卓的春药。他收编了后妃和公主,占据了武库和国库,他的手下也在洛阳城中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好好的一座洛阳城,成了董卓的屠宰场。董卓能有今日的嚣张跋扈,其源头正是何进的一纸诏令。
何进召来董卓固然罪不可赦,但在这次汉末宫廷大变局中还有一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他才是罪魁祸首。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下节再聊。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22 07:53:52 +0800 CST  
今天有点事,晚上更新
楼主 西风罗杰  发布于 2021-03-23 07:53:06 +0800 CST  

楼主:西风罗杰

字数:51012

发表时间:2021-03-11 04:25:2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5 05:04:12 +0800 CST

评论数:94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