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圆了我的“冶炼梦”

我是学有色冶金的,1958年,我戴着右派帽子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下放,来到内蒙古。由于在“大跃进”中首次用土法炼出了铜和铁,因而第一批摘掉了右派帽子。可是我的导师沈华生教授告诫我:“土法不是方向,发展内蒙古的有色冶金要从矿山做起,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打好矿山基础,最终才能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冶炼矿,这是需要终生奋斗的事业。”从此我牢记沈总的教导,脚踏实地地从事矿山工作。

矿山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去做。可“文革”时期,我再次被戴上各种“莫须有”的帽子管制劳动,哪里还有运筹矿山建设的机会,当然就更谈不到冶炼厂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色冶金战线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我的右派问题和反革命问题同时得到了平反,并且我还担任了红花沟金矿的矿长。改革开放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也拓宽了我的眼界,我决定引进美国的全泥氰化技术,对金矿的选矿工艺进行彻底改造,改造十分成功,黄金实收率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94%,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应该说,这是筹建冶炼厂的一次练兵。

改革开放为开发矿业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白音诺尔、梧桐花和大井子等一批大中型矿床相继得到开发,赤峰人梦想多年的冶炼厂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1981年,在冯连阁副盟长的关怀下,进行了赤峰冶炼厂的第一个可行性研究;1982年,由原盟委副书记于恩波同志带队,向冶金部李东野部长作了开发白音诺尔铅锌矿和建设赤峰冶炼厂的汇报,从此冶炼厂的筹备工作一直没有间断。

赤峰发展经济的优势在哪里?主要的支柱产业是什么?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1984年,乌杰副市长主持召开了一次“赤峰市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会上收到三十多篇论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赤峰积极发展的优势在资源,但对资源的认识,又分为“地上派”和“地下派”。“地上派”主张以农畜产品为原料,把毛纺、制酒和制药作为主要的支柱产业;“地下派”则主张大力开发矿业,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业,建成从矿山到冶炼的生产体系,作为赤峰最主要的产业支柱。当时我提出“矿业繁荣之日,就是赤峰振兴之时”,被认为是“地下派”的代表。1985年5月我被调到市里,担任赤峰冶炼厂筹备处的主任,1987年5月至1997年1月,我还担任了市计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兼任市侨联 、市有色金属工业公司经理。

由于资金等原因,赤峰冶炼厂的筹建被暂时搁置。1987年我调市计委担任副主任,到任前,才吉尔乎市长亲切地对我说:“我不久就要退休,赤峰冶炼厂这个项目就拜托你了,你要时刻在意,一有机会就把它提上议事日程。”老市长的谆谆嘱托,令我十分感动。

1989年,自治区白俊卿副 到赤峰视察工作,提出要建硫酸厂来支援化肥生产,我告诉他赤峰缺少生产硫酸的黄铁矿,建议上炼锌厂,因为生产一吨锌能够副产两吨硫酸,可以一举两得,这一建议得到了白 的支持。经过白 的协调,内蒙拨付资金100万元,作为冶炼厂的前期费,冶炼厂的筹建,得以重新启动。





1993年建设中的赤峰冶炼厂

冶炼厂的概算近两亿,是建国以来赤峰最大的地方项目,这个项目该不该建?什么时候建?建在哪里合适?人们仍有许多议论,市里领导层的认识也不完全一致。1992年,新到任的内蒙古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刘云山同志召集市委常委扩大会(市几大班子的领导参加),共同听取了一次汇报,我汇报说:“建设冶炼厂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只等一声令下就可以全面开工,但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1、由于原材料涨价,原概算1.7亿是打不住的,有可能要突破到两亿元以上;2、设计估算的利润是3800万元/年,由于目前锌价疲软,近期利润不可能这么高,估计在1500万元左右/年。现在把话说明了,要干,马上就可以开工;要不干,现在收兵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花了几十万元的前期费,留下的资料将来还是有用的。”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纷纷质问我是怎么搞的,这时刘书记宣布暂时休会,分头议论,半小时以后再复会。复会以后,大家沉吟不语,谁也没有发言,这时刘书记问我:“你是什么意见?”我说:“赤峰属于资源型经济,建设冶炼厂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看效益要从整体和长远着眼,而不要为眼前的效益局限。”刘书记同几位常委交换了一下眼色,一拍桌子说:“干!一拼到底。”就这样,冶炼厂的建设,终于一锤定音。冶炼一次投产成功,其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全国一流标准,朱镕基总理视察赤峰时听了冶炼厂的汇报,他意味深长地说;“这是一个很有希望的企业。”

冶炼厂投产以后,引进南非及其他方面的资金,及时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经过两次扩建,产能从2万吨/年扩大到10万吨/年,现在第四期扩建工程即将开工,两年以后,产能将扩大到20万吨/年。



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

改革开放,同时推动了有色矿山的蓬勃发展。全市有色矿山(包括黄金)的采选能力,由1997年的4250吨/日扩展到2007年的36950吨/日,增长了8.69倍。有色工业(包括黄金)增加值由1997年的2.7亿元,扩展到2007年的105.3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2.5%,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

赤峰冶炼厂以及其他有色金属企业,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赤峰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见证,希望新一代的有色金属传人,继续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攀上更高的高峰。

本文作者:秦效颇,1997年1月退休,时任赤峰市计划委员会调研员。


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的前身就是赤峰冶炼厂。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是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出资企业——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公司控股,南非库博公司等企业参股组建的一家国有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年产锌产品21万吨、硫酸40万吨,从冶炼渣中综合回收金、银、铜、镉、钴等有价金属,总资产35亿元。



1992年6月,赤峰市人民政府批准赤峰冶炼厂建制。同月,赤峰市第一家锌冶炼企业——赤峰冶炼厂开工建设,1995年8月建成投产。

1998年,市政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赤峰冶炼厂进行重组。由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建设咨询投资公司投资6500万元、内蒙古宏峰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投资6170万元进行公司制改造。1998年5月18日,成立赤峰红烨锌冶炼有限公司。



2002年8月,南非库博矿业有限公司、赤峰红烨锌冶炼有限公司、白音诺尔铅锌矿三方共同出资组建中外合资企业——赤峰库博红烨锌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85亿元。新公司成立后,投资扩建二期工程,年产能扩大到电解锌5万吨,硫酸9万吨。

2005年,赤峰库博红烨锌业有限公司加入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先后投资建设三期、四期工程。



企业最初生产规模为年产电解锌锭2.1万吨、硫酸3.6万吨。二十年来,公司以低成本战略为导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通过艰苦创业、改革创新、二次合资、三次扩建,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功之路。

企业规模跻身全国同行业前5名,其中附加值较高的锌合金产品产量位于国内同行业前3位,是国家工信部公布的全国同行业中第一批符合《铅锌行业准入条件》的八家企业之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连续保持领先地位。几年来,公司产品单位能源消耗低于《锌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消耗限额》先进值的标准。



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热酸浸出——低污染沉矾除铁湿法炼锌新工艺”,其特点是安全、节能和环保。该工艺2001年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8年荣获国家发明专利。目前,该工艺已成为国内锌冶炼企业的主流工艺。


公司生产的“红烨”牌电解锌锭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伦敦有色金属交易所(LME)注册,主要销往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锌合金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大型钢厂,如宝钢、首钢、鞍钢、本钢、唐钢、马钢、济钢、邯钢、包钢等企业,并与之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成立以来,获得了诸多荣誉:2001年4月,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5年12月,获得“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2007年7月,获得人事部、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授予的“全国质量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12月,被中国诚信企业评选委员会授予“中国诚信企业”称号;2012年11月,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财政部授予的“全国节能先进集体”称号。

本文根据《赤峰老干部看改革开放30年》《赤峰工业志》等资料综合整理。

感谢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对本文的支持。

本文图片由赤峰三和影视提供。

楼主 风瞬  发布于 2021-01-21 10:15:50 +0800 CST  

楼主:风瞬

字数:3490

发表时间:2021-01-21 18:15:5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5 16:40:47 +0800 CST

评论数: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