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宋词品宋史

这几天忙傻了,明天应该能有空了,一定抓紧更新。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3-09 11:21:04 +0800 CST  
47.白麻改官
诗词赏析:珠崖风景水南村,山下人家林下门。鹦鹉巢时椰结子,鹧鸪啼处竹生孙。渔盐家给无墟市,禾黍年登有酒樽。远客杖藜来往熟,却疑身世在桃源---《水南村》 北宋 卢多逊
这首诗,是卢多逊被流放崖州(今海南三亚崖城镇)在水南村居住时所写,描写了一个山明水秀、世外桃源般的水南村。这位曾经成功将赵普挤兑出朝堂、在北宋叱咤一时的宰相如何会被流放天崖?
说到卢多逊的流放,就不得不得及他的政敌赵普。981年九月,沉寂多年的赵普以“金匮之盟”的见证者身份,向世人宣告赵光义的继位名正言顺、光明正大。以赵普的资历和声望,这份见证使赵光义挺直了腰杆做皇帝,从“斧声烛影”的阴影中完全走出,而赵普,也因此再次走到大宋的权力中央。这位曾经的首席宰相,与赵匡胤一起缔造了大宋帝国的权力体系。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他别处心裁的巧妙构思和权力策划:削夺兵权,收缴钱谷,杯酒释权,“强干弱枝”……大宋的每一项国政纲领都深深印刻着赵普的印记。赵普不同于历史上满腹经纶的宰相,他曾经“诚恳”地对赵光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治太平---“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由此而来。
当年赵普做首席宰相十年时,卢多逊还只是个翰林学士,在赵普的眼里,卢多逊不过就是晚辈后学而已。但是卢多逊极善取巧,他靠着与赵匡胤谈史论治得到欣赏,积攒了好多的印象分。又瞅准赵普与赵光义“相看相厌”的时机与赵光义结盟,卢多逊在台前损赵普,赵光义在幕后当佐证,终于把赵普赶出了京城。而卢多逊作为赵光义打压赵普的“中流砥柱”,也在赵光义登基后平步青云,坐稳大宋宰相的第三把交椅---作为赵光义的盟友、亲信,就连当时的第一宰相薛居正,第二宰相沈伦都要让他三分。所谓河东河西,当年赵普眼里的后学末进就这样与赵普强弱交换,当赵普失意在洛阳失意闲居的时候,卢多逊正在朝堂意气风发。
与卢多逊同样享受到了新皇登基恩宠的,还有皇帝的幼弟赵廷美。赵光义登基后,加封赵廷美齐王、开封府尹兼中书令,位列宰相之上----开封府尹是五代十国时期默认的储君,太宗用这种方式证明“兄终弟及”是大宋的基本国策。979年十月,在赵德昭刚刚逝去的两个月后,太宗又以赵廷美北征太原有功,加封其为秦王。
赵廷美只比赵德昭大四岁,两个兄长为赵氏江山打拼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孩子。他既没有在战场带兵厮杀,也没有单独在州县决策治理,因此,与两个哥哥相比,他的心思更直接单纯。当年太祖皇帝御驾远征之时,每每都让赵光义留守朝廷处理政事,而太宗皇帝北征太原之日却要赵廷美随驾出征,没有这个同样担任开封府尹的弟弟监国---这是一个信号,一个赵光义并没有把他真正当作皇位继承人的信号。可惜心思单纯的赵廷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日常工作中,赵廷美跟担任开封府尹之前一样,每日早朝从不去跟宰相们汇合,而是设法与吏部官员同行,还要详细打听最近谁会升官?谁会罢官?这本属朝廷机密,在皇帝公布之前,组织人事部门的官员如何能随便泄露?赵廷美得不到消息,还要大发脾气,天天如此,自然无法瞞过他的皇帝老哥----赵廷美作为一个有过军功的王爷,以他的心思,估计难免行事骄横跋扈。
赵德昭和赵德芳死后,赵廷美成了赵光义传位儿子的最后一个障碍,他的皇室地位和开封府尹的位置,注定他一生都要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赵光义曾面对复相的赵普叹息:我这个弟弟,怎么这么不懂事呢?他这么关心干部提拔使用,不是太着急了吗?朕的皇位,是要传给他的,宰相怎么看呢?说完,赵光义眼巴巴盯着赵普,看这位见证了“金匮之盟”的宰相是何态度。
赵普同志心中悄悄打了个激凌:哇呜,这个问题,皇帝问得太有技巧了!皇帝是真的打算把皇位传给赵廷美吗?按照“金匮之盟”的要求应该如此,但明眼人早已看出这并非赵光义所愿,更何况从政多年的老领导干部赵普?但是,如果按照皇帝意愿传位他自己的儿子,那就等于否定了“金匮之盟”的真实性,更是否定了赵光义继承皇位的合法性。
唉!这是个难解的题,无论怎么回答,都会得罪今日的皇帝、昔日的政敌。赵普端坐着,内心却在飞快地思考。片刻过后,赵普起身向皇帝跪拜,缓缓说道: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意思是说:你老哥在传位这事上已经做错了,皇帝怎么能跟着错呢!
这个答案,也太完美了!这一方面证实了“金匮之盟”的真实性,说明赵光义的皇位来得光明正大,是赵匡胤遵照杜太后遗嘱所为,另一方面又否定了“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支持赵光义传位自己儿子,最令人叹服的,还把这种错误的传位方式甩锅给了赵匡胤。
“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的思维迅速,语言之艺术,果然不是盖的!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三月,宣微院使柴禹锡、翰林学士杨守一、内酒坊副使赵鲬再次联名控告赵廷美骄奢无度、意图谋反,太宗命复相的赵普彻查此事。
没有赵光义,就没有再次走到权力中心的赵普。深暗做官之道、深知皇帝心思的赵普很快查实了赵廷美谋反的真相。三月十八日,赵普向皇帝复命:秦王确有反意,惧皇上天威,只是目前还未真正实施而已。
982年三月十九日,赵廷美早朝。向来喜欢打听人事变动的赵廷美惊奇地发现,在皇帝御座旁的麻案石上,盛放白麻制书的朱红地花漆木匣十分醒目----当时,白麻制纸十分珍贵,由翰林学士起草的重要诏书才用白麻纸书写。向来好奇心极强的赵廷美心中纳闷:没听到吏部这些家伙透露有人事变动的迹象啊,那这白麻制书,将要颁布什么旨意呢?
赵廷美还在猜测,却听通事舍人高呼(负责宣读诏命的内官):秦王廷美接旨!
满脸懵圈的赵廷美赶紧跪下接旨,只听那舍人宣读:秦王廷美革去开封府尹职,改任西京留守(即洛阳)。
四月初一,枢密使曹彬奉皇帝旨意为赵廷美饯行,赵廷美带着皇帝老哥赐给的生活用品,踏上了西去洛阳的路途。长路漫漫,赵廷美就这样走向那未知的未来。
一向与赵廷美交情不错的卢多逊,此时还在为赵廷美轻轻叹息。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3-15 17:29:29 +0800 CST  
@榴笑吾 2021-03-15 17:29:29

47.白麻改官
诗词赏析:珠崖风景水南村,山下人家林下门。鹦鹉巢时椰结子,鹧鸪啼处竹生孙。渔盐家给无墟市,禾黍年登有酒樽。远客杖藜来往熟,却疑身世在桃源---《水南村》 北宋 卢多逊
这首诗,是卢多逊被流放崖州(今海南三亚崖城镇)在水南村居住时所写,描写了一个山明水秀、世外桃源般的水南村。这位曾经成功将赵普挤兑出朝堂、在北宋叱咤一时的宰相如何会被流放天崖?
说到卢多逊的流放,就不得不得及他的政敌赵普。981年九月,沉寂多年的赵普以“金匮之盟”的见证者身份,向世人宣告赵光义的继位名正言顺、光明正大。以赵普的资历和声望,这份见证使赵光义挺直了腰杆做皇帝,从“斧声烛影”的阴影中完全走出,而赵普,也因此再次走到大宋的权力中央。这位曾经的首席宰相,与赵匡胤一起缔造了大宋帝国的权力体系。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他别处心裁的巧妙构思和权力策划:削夺兵权,收缴钱谷,杯酒释权,“强干弱枝”……大宋的每一项国政纲领都深深印刻着赵普的印记。赵普不同于历史上满腹经纶的宰相,他曾经“诚恳”地对赵光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治太平---“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由此而来。
当年赵普做首席宰相十年时,卢多逊还只是个翰林学士,在赵普的眼里,卢多逊不过就是晚辈后学而已。但是卢多逊极善取巧,他靠着与赵匡胤谈史论治得到欣赏,积攒了好多的印象分。又瞅准赵普与赵光义“相看相厌”的时机与赵光义结盟,卢多逊在台前损赵普,赵光义在幕后当佐证,终于把赵普赶出了京城。而卢多逊作为赵光义打压赵普的“中流砥柱”,也在赵光义登基后平步青云,坐稳大宋宰相的第三把交椅---作为赵光义的盟友、亲信,就连当时的第一宰相薛居正,第二宰相沈伦都要让他三分。所谓河东河西,当年赵普眼里的后学末进就这样与赵普强弱交换,当赵普失意在洛阳失意闲居的时候,卢多逊正在朝堂意气风发。
与卢多逊同样享受到了新皇登基恩宠的,还有皇帝的幼弟赵廷美。赵光义登基后,加封赵廷美齐王、开封府尹兼中书令,位列宰相之上----开封府尹是五代十国时期默认的储君,太宗用这种方式证明“兄终弟及”是大宋的基本国策。979年十月,在赵德昭刚刚逝去的两个月后,太宗又以赵廷美北征太原有功,加封其为秦王。
赵廷美只比赵德昭大四岁,两个兄长为赵氏江山打拼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孩子。他既没有在战场带兵厮杀,也没有单独在州县决策治理,因此,与两个哥哥相比,他的心思更直接单纯。当年太祖皇帝御驾远征之时,每每都让赵光义留守朝廷处理政事,而太宗皇帝北征太原之日却要赵廷美随驾出征,没有这个同样担任开封府尹的弟弟监国---这是一个信号,一个赵光义并没有把他真正当作皇位继承人的信号。可惜心思单纯的赵廷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日常工作中,赵廷美跟担任开封府尹之前一样,每日早朝从不去跟宰相们汇合,而是设法与吏部官员同行,还要详细打听最近谁会升官?谁会罢官?这本属朝廷机密,在皇帝公布之前,组织人事部门的官员如何能随便泄露?赵廷美得不到消息,还要大发脾气,天天如此,自然无法瞞过他的皇帝老哥----赵廷美作为一个有过军功的王爷,以他的心思,估计难免行事骄横跋扈。
赵德昭和赵德芳死后,赵廷美成了赵光义传位儿子的最后一个障碍,他的皇室地位和开封府尹的位置,注定他一生都要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赵光义曾面对复相的赵普叹息:我这个弟弟,怎么这么不懂事呢?他这么关心干部提拔使用,不是太着急了吗?朕的皇位,是要传给他的,宰相怎么看呢?说完,赵光义眼巴巴盯着赵普,看这位见证了“金匮之盟”的宰相是何态度。
赵普同志心中悄悄打了个激凌:哇呜,这个问题,皇帝问得太有技巧了!皇帝是真的打算把皇位传给赵廷美吗?按照“金匮之盟”的要求应该如此,但明眼人早已看出这并非赵光义所愿,更何况从政多年的老领导干部赵普?但是,如果按照皇帝意愿传位他自己的儿子,那就等于否定了“金匮之盟”的真实性,更是否定了赵光义继承皇位的合法性。
唉!这是个难解的题,无论怎么回答,都会得罪今日的皇帝、昔日的政敌。赵普端坐着,内心却在飞快地思考。片刻过后,赵普起身向皇帝跪拜,缓缓说道: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意思是说:你老哥在传位这事上已经做错了,皇帝怎么能跟着错呢!
这个答案,也太完美了!这一方面证实了“金匮之盟”的真实性,说明赵光义的皇位来得光明正大,是赵匡胤遵照杜太后遗嘱所为,另一方面又否定了“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支持赵光义传位自己儿子,最令人叹服的,还把这种错误的传位方式甩锅给了赵匡胤。
“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的思维迅速,语言之艺术,果然不是盖的!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三月,宣微院使柴禹锡、翰林学士杨守一、内酒坊副使赵鲬再次联名控告赵廷美骄奢无度、意图谋反,太宗命复相的赵普彻查此事。
没有赵光义,就没有再次走到权力中心的赵普。深暗做官之道、深知皇帝心思的赵普很快查实了赵廷美谋反的真相。三月十八日,赵普向皇帝复命:秦王确有反意,惧皇上天威,只是目前还未真正实施而已。
982年三月十九日,赵廷美早朝。向来喜欢打听人事变动的赵廷美惊奇地发现,在皇帝御座旁的麻案石上,盛放白麻制书的朱红地花漆木匣十分醒目----当时,白麻制纸十分珍贵,由翰林学士起草的重要诏书才用白麻纸书写。向来好奇心极强的赵廷美心中纳闷:没听到吏部这些家伙透露有人事变动的迹象啊,那这白麻制书,将要颁布什么旨意呢?
赵廷美还在猜测,却听通事舍人高呼(负责宣读诏命的内官):秦王廷美接旨!
满脸懵圈的赵廷美赶紧跪下接旨,只听那舍人宣读:秦王廷美革去开封府尹职,改任西京留守(即洛阳)。
四月初一,枢密使曹彬奉皇帝旨意为赵廷美饯行,赵廷美带着皇帝老哥赐给的生活用品,踏上了西去洛阳的路途。长路漫漫,赵廷美就这样走向那未知的未来。
一向与赵廷美交情不错的卢多逊,此时还在为赵廷美轻轻叹息。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3-15 17:31:00 +0800 CST  
以为被吞贴了,发重了,请关注的亲们见谅。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3-15 17:31:34 +0800 CST  
@榴笑吾 2021-03-15 17:31:34

-----------------------------
48.多逊流放
981年,对于大宋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首席宰相薛居正病故。这位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四朝的元老大臣处事宽厚、律已严格、做事公道,在朝堂享有很高的威信,他的去世,一度让太宗皇帝深为感叹。
这一年,闲居多年的赵普再度为相,他作为“金匮之盟”的亲历者、记录者证实了太宗的皇位来得光明正大,更以“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的答案坚定了太宗传位于子的信念,这当然为 立下不朽功勋,一跃进入权力的最中央,。
这一年,年仅二十三岁的太祖幼子赵德芳去世,这标志着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不复存在。
这一年,秦王赵廷美首次被举报,他开封府尹的“储君”身份受到极大威胁,为他第二年被贬西京留守埋下了伏笔,也为太宗扫清“传位于子”的障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这一年,以太平兴国二年科举状元入仕的吕蒙正开始履行参知政事的职责(副宰相),988年正式出任参知政事。吕蒙正是根正苗红的寒门学子,他的快速提拔进一步鼓舞了广大学子奋发读书,在全国掀起了读书乐学的新高潮。
这一年,红极一时的卢多逊执着于打压赵普没有成功,随着赵普的复起,卢多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
好吧,不管怎样,岁月静静流淌,很快,就到了982年的四月,秦王赵廷美因“意欲作乱”被贬为西京(洛阳)留守,马蹄踏碎了斜阳,载着失意的赵廷美去向了未知的未来。
那么,赵廷美究竟有没有“意图谋反”?
让我们先从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说起。赵元佐原名赵德崇,是李皇后的儿子,外公是开国功臣李处耘,赵元佐聪明机警,擅长骑射,很受太宗钟爱,每次出行、游猎和打仗都带在身边。赵元佐文武双全,才能出众,跟随太宗征战北汉、举兵伐辽时勇敢善战、体贴军士,颇具声望。979年至981年,太宗先后将赵元佐入主东宫、加封卫王、同平章事。赵光义的这一系列操作无疑对元佐寄与厚望,随着赵普“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的论断,百官纷纷猜测赵元佐将会成为大宋的未来储君。
赵廷美懵了:老哥,你这是什么操作?明明是你自己公布的“兄终弟及”是大宋的基本国策,你这样提拔自己的儿子,我这开封府尹算什么?
和赵廷美同样苦恼的,是卢多逊。这哥们儿与赵光义结盟,将赵普成功挤兑出京,怕被报复还不遗余力地一击再击,希望将赵普狠狠按到泥里,再没有翻身的机会。
他小看了赵普---作为大宋开国的第一谋士,岂会任人宰割、一退再退?赵普准确抓住了太宗皇帝的需求,以一份“金匮之盟”卷土重来,再次登上权力的顶峰!
姜还是老的辣呀!
卢多逊不这么想,他以投机、钻营、取巧、巧言善辩站到了高位,一度成为太宗皇帝最信任的铁哥们儿,他对自己的智慧眼光和形势分析充满了自信!他暗骂赵普:哼哼,老匹夫,你以为撺掇皇帝“传位于子”就真能得到皇帝信任?你以为元佐小儿真能继承江山?皇帝以孝治国,绝对不会违背“金匮之盟”的规定!
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卢多逊发扬了“一手讨好皇帝,一手结盟皇弟”的优良传统,与赵廷美结了极好的交情。据记载,对于卢多逊的巧言令色、上窜下蹦,太师王溥等德高望重的老臣极不顺眼,更加夸张的是,他的亲爹也对其热衷于陷害赵普的行为十分不满,甚至他义愤填膺地说:赵普,元勋也,而小子毁之,祸必及我,我得早死,不见其败,幸!
唉!做人做官到了这种程度,这个卢多逊,也真是让人醉了。
赵廷美却认为自己遇到了知已,他与卢多逊坚定地相信太宗不会违背“金匮之盟”规定的传位方式,私下喝酒谈论的时候,甚至一度憧憬赵廷美一朝登基、卢多逊鞠躬尽瘁辅佐的美好未来。相对于赵廷美的“傻白直”,自认为足智多谋的卢多逊坚信太宗会把自己当作赵普的掣肘,尽管此时赵普极得圣宠,那也不过将是昙花一现。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赵廷美与卢多逊是“金匮之盟”的坚定拥护者,对于赵光义提拔自己的儿子,他们俩同们是不赞成、不认可,但是至于有没有实质性的谋反,这需要根据政治形势的发展需要来确定。
君心似海,卢多逊不知道,太宗对他与赵廷美的结盟早已痛恨到骨子里。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四月五日,远去的赵廷美正风尘仆仆,朝堂的赵普再次上奏:卢多逊与秦王先廷美私下结交,“结党营私、诅咒圣上、私藏军械、图谋不轨”。赵光义随后召集会议,研究对这个问题的调查处理,会上,太师王溥等七十四名高官联名上奏:“多逊及廷美顾望咒诅,大逆不道,宜行诛灭,以正刑章。”太宗雷霆示下:卢多逊被流放崖州(今海南三亚崖城镇),永世不得回京;收归赵廷美的宅弟,其削去其子女皇子、皇女的称号。
五月,赵普暗示开封府知府李符再次上奏“廷美不悔过,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赵光义于是“降廷美为涪陵县公,房州安置(今湖北房县)”,又派出自己的亲信担任房州的知州、通判。至此,赵廷美彻底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本。
哇卡卡,我们可以看出,此时政治的发展需要赵廷美“真正地做了谋反之事”。不得不说,赵普对皇帝的心思拿捏得太精准了。
赵廷美“谋反案”的最大赢家赵普暗暗地笑了:他狠狠打击了卢多逊,出了心中恶气;他帮助皇帝排除了皇位继承路上的一切障碍,一扫北征燕云失利的阴影,从而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朝堂的地位。
奔波在流放路上的卢多逊呢?聪明反被聪明误,或者说,当局者迷。或许此时的卢多逊已经明白,当年赵匡胤要搞权术制衡,卢多逊恰逢其时出现,而他他与赵光义的结盟,不过是赵匡胤制衡权力体系的工具而已,或者说,是赵匡胤默许的而已。只是,明白得太晚啦!
可见,自作聪明害人不浅!做人做官,需得正直谨慎,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3-16 17:57:04 +0800 CST  
49.宦海浮沉
982年四月到983年腊月,赵廷美奔波在被流放的路上,马不停蹄、仆仆风尘,他从洛阳转向房州,辛苦自不必说,内心的担忧、不平、委屈、惊惶日夜折磨着他,这个朝堂中人人了解的“傻白直”在远离京城的跋涉途中一路奔波,千万种情绪如波涛一般在脑海奔腾:从他大哥迷雾一般的驾崩想到两个侄儿大好年华离世,从他自己荣光无限地享受加封想到糊里糊涂的“谋反”,从赵普忽然宣布的“金匮之盟”想到卢多逊被贬......他向来简单的大脑中似有亮光闪过,一个念头“嗤”地划过。这个念头让他更加充满了焦虑、不安甚至慌张,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不明白。
赵廷美“谋反案”牵涉甚广,包括赵廷美和卢多逊各自的幕僚、属下、好友、门生,有的被降级,有的被贬职,有的被罚款,有的被流放。其中最为无辜的,应该是宰相沈义伦。
沈义伦几乎与赵普同时投入到赵匡胤门下,与赵匡胤曾经同谋天下,在太祖朝即做到宰相,为避太宗名讳后改名沈伦。沈伦一生为人谨小慎微、十分关切民间疾苦。981年六月首相薛居正去世后,沈伦升为首相,九月赵普再度复起,沈伦再任副相。
沈伦为人正直谨慎,982年正月,沈伦敏感地感受到赵普与赵光义、赵廷美与卢多逊之间微妙的形势,他不愿卷入赵普与卢多逊的争斗,不愿看到有人无辜受到牵连,就向皇帝告假,希望自己能躲过一场政治风暴。只是时局中人谁又能置身事外呢?982年四月,沈伦仍以“与卢多逊多年同朝为相,却不能及时察觉其罪行恶迹”被降为工部尚书。
哪怕你年老多病,哪怕你谨言慎行,哪怕你持中方正,唉!政治,哪容你与世无争?
当然,这些,流放途中的赵廷美已无心关注了。他在浪迹天涯的路上饱受风波之苦的时候,他没想到,远在京城有一个人,一直在为他的鸣冤、申诉。这个人,是他的大侄子赵元佐。
赵元佐称得上天之骄子,出身好、品德好、背景好,深受父亲欣赏和喜爱,先后入主东宫、加封卫王、同平章事,是大家默认的“皇太子”。
与大部分的皇家子弟不同,赵元佐生性豁达、极重感情,他厌恶官场争名夺利的丑态,憎恨为争高位不惜血腥相斗的残酷,这些甚至让他对皇位继承人这个位置没有太多好感---982年,17岁的元佐在长夜中暗暗悲悯:为逝去的伯父赵匡胤,无端送命的两位堂兄,还为他遭受流放的叔叔。这个颇重人情位的皇子早已听了许多善于斧声烛影、金匮之盟的各种猜测,内心为亲情默默哭泣、悲哀。
叔父赵廷美被举报“意图谋反”,皇帝老爹顺势发配秦王到边远南荒,满朝文武没有人为赵廷美出头。赵元佐站出来,向皇帝极力为他的叔叔辩护,希望皇帝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务必将这起谋反案调查清楚。
这孩子,终归是在政治上不够成熟呀!赵光义简直要气死了:你老子处心积虑为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把皇位理直气壮、正大光明的交到你小子身上吗?你这是闹哪样?胡闹!
见自己无法说服父亲,赵元佐决定退而求其次。在他看来,皇帝老爹之所以如此不近人情、漠视亲情,都是从赵普这个老小子携“金匮之盟”面世开始。于是他利用自己楚王兼“准太子”的身份转而向父亲要求把这个可恶的老头子赶出朝廷。
太宗皇帝答应了他的儿子。983年十月,赵普被外调担任武胜军节度使(治所在邓州,今河南邓州一带)。也许在赵光义的心里,此时的赵普作为证明他的皇位来历光明正的吉祥物,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历史使命,朝堂上的明臣谋士何止赵普一人?最重要的是,元佐是他看重和欣赏的儿子,“疏不间亲”,赵普终究是外人,何必为了一个外人伤了父子之间的感情?
赵光义“挥泪”送别了亲爱的战友赵普。马背上,赵普回首京城,往昔岁月一幕幕闪过脑海:襄助赵匡胤披上黄袍,君臣携手建立起兴盛的大宋,帮助赵光义走出舆论旋涡,借势打击排挤自己的卢多逊......尽管宦海沉浮,功过自有世人评说。开封,就此别过!
所谓君心似海,君王一句话,一纸书,能让平民崛起,也能让功勋淹没。
现在当朝的三位宰相,赵普外放,沈伦降职,卢多逊流放。日常行政该怎么办?
为人正直、原则性极强的参知政事、文明殿学士李昉,长于文学吏治、善于谈兵论法的宋琪开始受到太宗的青睐。李昉历仕后汉、后周,太祖一朝的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做事公道、为人公正,从不评价他人。赵普外放后,李昉加封平章事(即任宰相),不久,又兼任监修国史一职,成为大宋的新一任首相。宋琪是幽州人,因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成为契丹治下的汉人,好学多思,成为辽国名将赵延寿的幕僚,后来随赵延寿之子赵赞驻守永济,再随赵赞归降后汉,太宗即位先后后任刑部尚书、参知政事。十月,他与李昉同时被加封为平章事,后来又兼任昭文馆大学士,位列副相。
好吧,让我来补充叨叨一下宋朝的宰相设置。宋朝宰相定员一般是三人,以“加平章事”命名。大家注意,这不是实职,只是一个称呼,那么如何来确定职位高下?需要看他们的兼职:监修国史为首相,昭文馆大学士为次相,集贤殿大学士为第三。如果只有两位宰相,则由昭文馆大学士兼监修国史为首相。
983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对赵光义来说,干部调整到位,一切步入正轨,大宋权力中央的秩序重建、人员重组,他的儿子们将成为大宋皇位无法动摇的继承人。夜晚,精美的雕梁画栋下,赵光义轻笑得十分畅快。
千里之外。984年正月,年仅38岁的赵廷美忧思成疾,逝于房州。太宗得知幼弟死去的消息,“痛哭”失声,“悲恸”异常。
历史是如此残酷:同根相生的兄弟亲情,在皇座面前却手足相残;出谋划策的权臣谋士,亦逃不脱帝王的一纸诏书。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3-17 19:01:12 +0800 CST  
50.世事悲喜
诗词赏析:
其一:疏帘摇曳日辉辉,直阁深严半掩扉。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树头百啭莺莺语,梁上新来燕燕飞。岂合此身居此地,妨贤尸禄自知非----禁林春值 北宋 李昉
其二:夜来微雨晓来风,春色都归怅望中,杨柳带烟嚬细绿,牡丹和露泣残红。娇莺绕树声初老,野草连门路近通。韶景欲留留不住,西园闷杀雪髯翁---依韵和残春有感之一 北宋 李昉
这两首诗,其一描写的是李昉在翰林院主持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的馆阁生活,其二描写面对春光正盛不由叹惜春之将逝。李昉不欣赏南唐、后蜀曲子词的艳丽多情,他本人欣赏、效法白居易的诗风,是“白体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太宗皇帝崇文尚学,在全国营造了“知识改变命运”的良好氛围,上自朝廷重臣、下到寒门举子纷纷以读书人为荣,写诗品词慢慢成为百姓生活的日常娱乐。李昉以平实的笔触,描写了翰林院馆内春日华锦、静谧恬淡的环境,又由小及大,感叹大宋山河春光、天下太平,更以“尸禄”自谦,希望“江山代有才人出”。当然,诗人惜春将逝的惆怅又何尝不是对韶华易逝的感慨呢。李昉为人宽和正直、做事严谨细致,在他主持修编《太平广记》和《太平御览》之时,太宗就已经注意到这位重原则的臣子了,静心修书、感慨青春易老的李昉当时并没有想到,在他五十八的时候,会一跃登上权力的顶峰。
所谓世事难料,悲喜莫测。
让我们再次回到982年。四月,被举报“意图作乱”的赵廷美黯然离京,从此一路奔波,走向他未知的未来。满朝文武除了他的大侄子赵元佐向太宗彻查此案、还其公道以外,再没有人站出来为他申诉鸣不平。与元佐的悲愤不同,他的皇帝老爹内心充满了喜悦:从此,再不会有人质疑自己的皇位来之不正,自己的儿子将会成为皇位唯有的合法继承人。
这样的喜悦还在太宗心头荡漾,982年五月,太宗迎来了又一件喜事---夏州定难军留后李继捧入朝称臣,向大宋献上富饶的河套平原上银(今陕西米脂西北)、夏(今陕西横山西北)、绥(今陕西绥德)、宥(今陕西靖边西北)四州八县。
我们先来大致叨叨一下定难军。唐中和元年(881年),党项(民族名称)首领拓跋思恭帮助大唐皇帝镇压黄巢起义立下功劳,唐僖宗李儇大喜,加封拓跋思恭夏州节度使,恩赐姓李,称其率下兵力“定难军”,统辖夏州、绥州、银州和宥州,历代世袭。980年,定难军节度观察留后(即朝廷还未正式任命其为定难军节度使,暂时主持工作,试用期满合格后朝廷予以加封)李继筠病逝前,任命弟弟李继捧为定难军观察留后。当时年仅十八岁的李继捧没有战功、性格软弱,慢慢族内势力分派。其时的党顶东临大宋,东北契丹,西邻高昌,西南吐蕃,李继捧面对的是族内矛盾纷争,境外四面强敌。982年五月,压力山大的李继捧入京朝觐献地----其实,献地是假,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是希望皇帝力挺他,一方面尽快加封他为名正言顺的节度使在族内立足,另一方面在外临强敌时得到大宋支援。
太宗皇帝喜不自禁:他以为自己天威广布、四方来朝,在崇德殿郑重接见了李继捧,态度和蔼、恩赏封厚。当然对李继捧献出的四州,太宗毫不客气地接受了,并且加封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另外任用(统治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一带),同时下诏书令绥州刺史李克宪、银州刺史李克文入京见驾另有任用,任命尹宪担任夏州知州一并负责政权交接事宜,派出宋军护送李氏一族赴京任新职。这无疑明确表示要把割据300多年的李氏政权收归大宋,将李氏统治的土地纳入大宋的版图。太宗皇帝自信党项部落感于自己的威名自觉归顺,为此深为陶醉。
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定难军管内都知蕃落使李继迁(官名,职责是管理部落内部事宜)却无法面对就这样将世代祖居之地归于大宋。夏州定难军从未背叛过朝廷,亦未失礼于大宋,皇帝就这样借李继捧入朝觐见之机取消了世袭封地,如何令人心服?李继迁以光复祖业为由,号召族人自立自强,不能就此葬送了祖先苦心经营的三百年基业。
李继迁爱惜人才,为人仗义,有一定的威信声望。更何况宋太宗没有调解党项内部矛盾,没有将百姓内迁或出台减轻赋役的安抚政策,又违背了太祖皇帝允许少数民族政权世袭自治的民族政策,因此越来越多人站到李继迁一边。李继迁带领他们携兵器远走地斤泽(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巴彦淖尔),远赴漠北、积蓄力量,走上了抗宋自立之路。983年,李继迁带领手下不断偷袭大宋边境,但是败多胜少,一度连他的母亲和妻子都落在宋军手里。此时的宋太宗踌躇满志、豪情激扬。
984年正月,赵廷美逝于房州。消息传到开封,重感情的赵元佐悲伤难抑。他刚刚被加封为楚王,可是从小亲厚的叔父却天人永隔!他曾为叔叔向父亲百般辩护,辩护无果后恳求父亲将“始作俑者”赵普赶出了京城。可是,他没想到年仅38岁的叔父客死异乡,年幼的堂弟堂妹就这样没有了父亲。联想到赵德昭、赵德芳两位堂兄的死亡,赵元佐无法表达的愤怒和悲哀在胸中翻腾,以致一向宽厚御下的他骤然变色,侍从手下稍有不周,他便破口大骂、刀棒相向,身边人都说:楚王疯了。
赵光义知道儿子“发疯”的原因:元佐不过是用这种极端暴躁的做法发泄心中对自己这个父亲的不满罢了。太宗皇帝请太医悉心为儿子治病,同时大赦天下、祈求上苍保佑。整整一年多的时间,元佐才慢慢恢复----我个人认为,治疗固然有效,更重要的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抚平了元佐心中的伤痛,而父亲大赦天下的“善举”让这个仁义的皇子心中大慰。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3-19 12:28:25 +0800 CST  
51.重阳夜宴
诗词赏析:慎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国法须遵守,人非莫举扬。无私仍克己,直道更和光。此个如端的,天应降吉祥 ---《自警诗》 北宋 张齐贤
张齐贤出生于942年,出身孤贫,太平天国二年(977年)进士,在太宗一朝官至宰相(991年任参知政事,几个月后任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齐贤和吕蒙正的科举成功之路,为大宋所有底层文人、寒门学子苦读诗书提供了榜样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力量。
张齐贤的这首诗,写于985年十月,意在警醒自己也启发世人:要遵守规则,严于律己,谨言慎行,正大光明,这样就会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我个人认为,张齐贤写这首诗,是因具体事件引发的感慨,含蓄表达了一种观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还是从李继迁说起。983年,夏州(今陕西横山西北)知州尹宪和负责银、夏几州的都巡检(负责招募兵士维护境内治安的地方官员)偷袭李继迁大获全胜,俘获了李继迁的母亲和妻子,李继迁败逃。当时的宋太宗得意洋洋、兴奋异常,自信天威广布、四方将定。
雍熙二年(985年),休整一年多的李继迁与弟弟李继冲商讨,曹光实兵力强大,真枪明刀干胜算不大,决定率兵向尹宪、曹光实诈降。李继迁遣使向曹光实递了降书,双方约定到葭芦川(今陕西佳县境内)交接降兵辎重。曹光实信以为真,亲自率领100余名骑兵,在李继迁的信使带领下,一路奔向葭芦川。曹光实见道路越来越窄、赵来越险,心中踌躇,便驻马不前。隐蔽的李继迁见到曹光实,想到母亲和妻子死在曹光实刀下,国仇家恨涌上心头。他和兄弟带领兵士奋死拼杀,曹光实和他的骑兵全部阵亡。李继迁带领手下一鼓作气,攻占了失去军事首领的银州,接着攻破会州(大约为今陕西榆林),当地城池被付之一炬,带兵驻扎银州,大有继续攻占大宋城池的气势。
赵光义得消息,迅速派大将王侁率10万兵士征讨李继迁。银州城下,仅仅3万兵士不到了李继迁率兵死战,终因寡不敌众,被王侁斩获其将士5000多人。落败的李继迁逃入茫茫戈壁、养精蓄锐。宋太宗既没有全面分析党项降宋的真实意图纳其城池、入其财富,又没有采取措施安抚党项民众、化解问题,事实上激化了民族矛盾,党项族人投靠李继迁的越来越多,一些怀恋旧主的热血汉子先后叛宋,投入李继迁的麾下,李继迁带领族人一直为重建地方政权而斗争,直到其后人建立西夏仍然与大宋遥相对峙,大宋西北边陲自此再无宁日。这个我们以后再说。
阴历九月初七,王侁率兵凯旋归来,宋太宗与群臣弹冠相庆,认为李继迁将不再是大宋的威胁,太宗不由自信爆棚、龙心大悦,群臣更是纷纷称颂太宗恩威英名远布四方,朝堂风外一片喜悦的气氛,举国欢庆、歌舞升平。
重阳节到了,志得意满的赵光义大设家宴,宴请他的儿子们共渡佳节、庆祝胜利。
好,重点来了。参加庆祝宴会有太宗次子赵元祐(后改名元僖)、三子元休(即位后改名赵恒)、四子元份、五子元杰、六子元偓和年仅四岁的七子元偁----唯独没有长子、准太子元佐没。
好吧,我再来叨叨下元佐。经过一年的休整,此时元佐的“疯病”已大致痊愈,居住在东宫院休养,他没有得知皇帝老爹设宴庆祝佳节的消息。
唉,不知道就不知道吧,偏偏晚宴结束后元祐带着元休、元份、元杰弟兄四个去拜访了不知情的大哥。说起晚宴盛况和宋军凯旋,都很兴奋,尤其元祐更显亲热。元佐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他连连叹息:汝等与至尊宴射而我不预,是为君父所弃也----意思是你们这些小不点子都去跟老爹喝酒玩乐,就独独闪下我,这是要抛弃我了吧。
弟弟们告辞后,越想越郁闷的赵元佐独自喝酒求醉,直到半夜亦未释然。他端起灯烛,点燃了锦账、书册、木几。不多时,亭台楼阁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宫人四处乱逃、端水救火。太宗命人向元佐调查情况。元佐淡定回答:这场大火火,并非意外,而是我故意为之,反正你也不在乎我这个儿子----那神情,竟然充满爱咋咋的意味。
太宗大怒,直斥要与元佐断绝父子之情、绝不轻饶,以元祐为首的皇子、群臣纷纷向皇帝求情。太宗态度坚决,指着元佐的鼻子大骂:汝为亲王,富贵极矣,何凶悖如是!国家典宪,我不敢私,父子之情,于此绝矣!下旨将将赵元佐废为庶人,令其迁出东宫。元佐不置一词-----不辩解,亦不求饶,就这样搬出了东宫,也远离了他“准太子”的大好前程。值得欣慰的是,元佐在弟弟元休(赵恒)即位后恢复王爵,健健康康活到了60多岁,做了大半辈子富贵王爷,荣华舒适、平安终老。
一个月后,太宗加封次子元祐开封府尹、侍中,改名元僖,新的“准太子”诞生了。
回头想想,元佐的“发疯”和被贬总有几分神秘的意味。首先他为叔叔不平,努力向皇帝争取过,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就算他为此抑郁,经过一年多的调理,何致再次为此发疯放火?第二,从后来的史料看,赵元佐的精神病再没发作过,后半生享尽荣华,身体健康,还颇受大臣尊重,没有一丝曾经“发疯”的迹象。
这就有意思了。难道是装疯?那为何?我们知道,赵元佐发疯前任开封府尹、赐住东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事实上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储君了----这是把双刃剑,享受荣光的同时,他也会成为其他皇子最注意的目标。我们还记得元佐初次发疯,对侍从刀棒相向的事情吧---耐人寻味的是,他刺伤的,都是新跟随他侍候之人。
好吧,不管怎样,随着元佐的败落,仅小他一岁的弟弟元祐改名元僖,成为新的“准太子”---也是元佐发疯的最大受益人。
我们这样慢慢抽丝剥茧,一个答案就要浮出水面:元佐的疯,与元僖有没有关系?
我认为,应该有。初次“发疯”,赵元佐刺伤新到侍卫,应该是他发现了自己身边被安插了别人眼线,于是他借由发疯来清理身边的潜伏者----只是,既然是潜伏,肯定不会只有一个。元佐被贬后,元僖飞速崛起,成为最大利益归属者,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推断:元佐身边眼线是元僖安插的,监视元佐动静,或者伺机策划谋害元佐。
重阳宴会,为何只有赵元佐毫不知情?有一种说法是太宗怕繁杂热闹会加重元佐的病情,因此没让人通知他,让他好好休养。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完全站得住脚,一年多了,元佐没有第二次“发疯”,病情稳定,生活正常。这样盛大的宴会,元佐一点消息也没有,只有一种可能----他身边人把这个消息紧紧瞒住了,可见,他身边,潜伏者甚众啊!
宴会后天色已晚,元僖为何还要带三个弟弟特意去告诉大哥这件事情?既如此,为何宴前不约着大哥一起前往?一向沉默寡言的的元僖表现尤为异常:他与大哥十分亲热,甚至附耳悄悄私语。弟弟们离开后,元佐喝酒到直半夜选择纵火焚烧-----这应该是元僖对他说了什么,他借喝酒思考如何保护自己,最终决定装疯避祸,借机摆脱眼线的监视。身处无法辨明周围情势的政治漩涡之中,元佐想了很多---他想到伯父皇帝、两个堂哥、叔叔赵廷美的死,想到自己父亲继承皇位的种种传言,他应该是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正在遭受威胁。因此他选择装疯避祸,远离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
当时的朝堂百官,应该也会有很多分析和板本。这样的背景下,张齐贤的这首诗,应该会有所指。亲们,你们说呢?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3-24 18:59:40 +0800 CST  
52.雍熙北伐
984年,宋太宗改国号为“雍熙”。986年正月,宋太宗决定再度伐辽,收复燕云十六州。
作出这个决定的依据是:宋太宗和群臣以为辽国内部政局不稳,正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好时机。
982年九月,年仅辽景宗耶律贤病故,临终时下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将辽国军政要事交到二十九岁的皇后萧绰手里。萧绰小字燕燕,人长得漂亮,英气洒脱、聪明果决、办事利落,她的父亲甚至感叹“此女必成大事”。摄政之初,萧绰安排辽国名将耶律休哥安排在辽南京(即幽州,今北京)留守,总管南面军事,加强边防,任命侄女婿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管理内政事务,并采纳南院枢密使(主要管理军事军队)韩德让建议,收归宗室亲王的兵权,解除了内部夺位的后顾之忧。由此可见,萧绰并不是养在深闺内院毫无见识的妇人,而是颇具政治手段的女强人。
萧绰的父亲萧思温是辽穆宗的亲信大臣,969年辽穆宗在行猎途中被人刺杀,随行的萧思温封锁了消息,协助耶律贤(辽世宗次子)登上皇位,即辽景宗。因此,辽景宗晋封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尙书令、魏王,并且恩典萧思温的女儿萧绰入宫为妃,两个月后册封萧绰为皇后。
萧思温和辽景宗不知道,萧绰与韩德让两情相悦,早已私定海誓山盟---阴差阳错,辽景宗的恩典让这对有情鸳鸯劳燕纷飞,萧绰一入宫门,昔日恋情便埋藏在了心底。
辽景宗去世后不久,萧绰摄政,自然与韩德让少不了接触,研究工作、讨论国情。萧绰甚至含情脉脉地向韩德让表示:当年遗憾分手,旧情难忘,我愿与你再续前缘,如此,当今年年少皇帝,也算是你的儿子了。
多少次魂牵梦绕,粗犷汉子韩德让如何能拒绝当年的心上人、如今的皇太后似火热情、如水柔情?两个人郎情妾意,萧绰更任命韩德让为总领禁军,负责京师宿卫。两人出则同车,入则共帐,情同夫妻,就连出席外事活动都不避忌----当然,与中原的婚嫁习俗不同,当时的大契丹风俗,寡妇再嫁、鳏夫再娶大家习以为常,无可非议。在朝堂立稳阵脚以后,萧绰对辽国的制度和风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辽国迅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发展,契丹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大大改善,辽国内政日趋稳固。由此可见,萧绰再次燃起与韩德让的旧情,一方面是再续前缘,估计更多的,还是基于政治的考虑。
萧绰与韩德让的风流韵事传到宋廷,文武百官议论纷纷:当时的中原文明对这种风流韵事几乎难以容忍,甚至认为“可耻)”。雄州(今河北雄县)知州贺令图上奏说: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朝中大臣不乏赞同者,也上奏太宗抓住良机、收复燕云。
我们知道,燕云十六州包含了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的北部,农耕与游牧交错。大宋的都城开封以北是一马平川的河北平原,这对大宋防御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收复燕云十六州,就得到了保护中原的屏障。大臣们的上书无疑更进一步坚定了太宗的决心,雍熙三年正月(986年),太宗决定派出精锐,北上伐辽!
只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不是吗?那么,宋太宗和大宋群臣对契丹内政的分析是正确的吗?
很显然,不是。“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这些是事实,但是“请乘其衅”则完全是按照中原君臣的做人做事原则来猜测的辽国形势。在大宋百官看来,辽国太后与重臣不清不楚伤风败俗,肯定会让百官轻视、国人痛情,试想谁会心甘情愿接受一个妇德败坏的“贱”女人的统治?辽国内乱,正是对辽用兵的大好时机。
事实上,游牧为主的契丹对男女风化远不似中原谈“虎”色变。萧绰是一个颇有政治手腕的女子,长袖善舞、极富心计。她重用情郎韩德让、侄女婿耶律斜轸、名将耶律休哥,将朝中主要势力笼络在自己身边,收归宗室王室的兵权,使他们没有资本威胁朝廷。萧绰还善于走夫人路线,通过团结王室贵族的夫人们让辽国内部贵族上下很快达成了一致,臣服于萧绰的高超政治手段之下。辽国内部慢慢凝聚团结,这与宋太宗和群臣的判断大相径庭。而萧绰在国内的改革也让民族关系大大缓和,辽国内政稳定,经济兴旺。
不调查,不能随意决策呀。
可惜宋太宗就在没有深入调查的情况下,只凭君臣在朝堂的主观分析,就确信这正是北上收燕的大好时机。
当然客观来说,宋太宗决定拿下幽蓟,收复燕云,将大宋屏障延伸到太行山和燕山,这种战略是完全正确的。基于这一考虑,宋太宗对这次北伐兵分三路,并对出征路线作出具体部署:
东路军以曹彬为主帅作为主路军,分两个小组互为照应,曹彬、崔彦进一组,米信、杜彦圭一组,从雄州出发,直捣幽州,中路军由田重进、荆嗣率领自飞狐道出发(今河北来源),取蔚州(今河北蔚县),西路军由潘美、杨业率领出雁门(今山西雁门关附近),力取云(今山西大同云州区)、朔(今山西西北)、寰(今山西临县)、应(今山西应县一带)等州。宋太宗亲授战术:东路10万大军出雄州后,浩浩荡荡直奔幽州,必定会引来幽州驻军的注意力,辽国会把主要兵力用来抵御东路军,不敢出兵去支援其他州县,如此中路、西路军容易得手,然后三路汇合,直捣幽州。
相对于高梁河之战,宋太宗确实进步了很多,这次的作战方略还是不错的:他以东路军正面进攻牵制辽朝名将耶律休哥的主力军,为中路军和西路军减轻压力,待到中路军和西路军攻占位于太行山西北七州(历史上称为山后七州)后,再转战位于太行山北、燕山东南的九州(历史上称山前九州),会合东路大军,三路合围,集中兵力、精锐尽出一举夺取幽州,让幽燕大地重新回到中原的怀抱。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这种正面迎敌、两翼包抄的打法,在那个时代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战术。但是,那时通讯不便、无法及时沟通各处进程,就需要几处主帅善于审时度势,作战过程中立足实际及时调整、灵活应对。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3-25 18:53:39 +0800 CST  
52.雍熙北伐
984年,宋太宗改国号为“雍熙”。986年正月,宋太宗决定再度伐辽,收复燕云十六州。
作出这个决定的依据是:宋太宗和群臣分析以为辽国内部政局不稳,正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好时机。
982年九月,年仅35岁的辽景宗耶律贤病故,临终时下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将辽国军政要事交到29岁的皇后萧绰手里。萧绰小字燕燕,人长得漂亮,英气洒脱、聪明果决、办事利落,她的父亲甚至感叹“此女必成大事”。摄政之初,萧绰安排辽国名将耶律休哥驻守辽南京(即幽州,今北京),总管南面军事,加强边防;任命侄女婿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管理内政事务;采纳南院枢密使(主要管理军事军队)韩德让建议,收归宗室亲王兵权,解除了内部夺位的后顾之忧。由此可见,萧绰并不是养在深闺内院毫无见识的妇人,而是颇具政治手段的女强人。
萧绰的父亲萧思温是辽穆宗的亲信大臣,969年辽穆宗在行猎途中被人刺杀,随行的萧思温封锁了消息,协助耶律贤(辽世宗次子)登上皇位,即辽景宗。因此,作为回报辽景宗晋封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尙书令、魏王,并且恩典萧思温的女儿萧绰入宫为妃,两个月后册封萧绰为皇后。
萧思温和辽景宗不知道,萧绰与韩德让两情相悦,早已私定海誓山盟---阴差阳错,辽景宗的恩典让这对有情鸳鸯劳燕纷飞,萧绰一入宫门,昔日恋情便埋藏在了心底。
辽景宗去世后不久,萧绰摄政,自然与韩德让少不了接触,研究工作、讨论国情。萧绰含情脉脉地向韩德让表示:当年遗憾分手,旧情难忘,我愿与你再续前缘,如此,当今年少的皇帝,就算是你的儿子了。
多少次魂牵梦绕,粗犷汉子韩德让如何能拒绝当年的心上人、如今的皇太后似火热情、如水柔情?两个人郎情妾意,萧绰更任命韩德让为总领禁军,负责京师宿卫。两人出则同车,入则共帐,情同夫妻,就连出席外事活动都不避忌,小皇帝亦如对待父亲一样对待韩德记----与中原的婚嫁习俗不同,当时的大契丹,寡妇再嫁、鳏夫再娶大家习以为常,无可非议。在朝堂立稳阵脚以后,萧绰对辽国的制度和风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辽国迅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发展,契丹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大大改善,辽国内政日趋稳固。所以我个人认为,萧绰再次燃起与韩德让的旧情,一方面是再续前缘,估计更多的,还是基于政治的考虑。
萧绰与韩德让的风流韵事传到宋廷,文武百官议论纷纷:当时的中原文明对这种风流韵事几乎难以容忍,甚至认为“可耻”。雄州(今河北雄县)知州贺令图上奏说: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朝中大臣不乏赞同者,也上奏太宗抓住良机、收复燕云。
我们知道,燕云十六州包含了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的北部,农耕与游牧交错。大宋都城开封以北是一马平川的河北平原,这对大宋防御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收复燕云十六州,就得到了保护中原的屏障。大臣们的上书无疑更进一步坚定了太宗的决心,雍熙三年正月(986年),太宗决定派出精锐,北上伐辽!
只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不是吗?那么,宋太宗和大宋群臣对契丹内政的分析是正确的吗?
很显然,不是。“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这些是事实,但是“请乘其衅”则完全是按照中原君臣的做人做事原则来猜测的辽国形势。在大宋百官看来,辽国太后与重臣不清不楚伤风败俗,肯定会让百官轻视、国人痛恨,试想谁会心甘情愿接受一个妇德败坏的“贱”女人的统治?辽国内乱,正是对辽用兵的大好时机。
事实上,游牧为主的契丹对男女风化远不似中原谈“虎”色变。萧绰是一个颇有政治手腕的女子,长袖善舞、极富心计。她重用情郎韩德让、侄女婿耶律斜轸、名将耶律休哥,将朝中主要势力笼络在自己身边,收归宗室王室的兵权,使他们没有资本威胁朝廷。萧绰还善于走夫人路线,通过团结王室贵族的夫人们让辽国内部贵族上下很快达成了一致,臣服于萧绰的高超政治手段之下。辽国内部慢慢凝聚团结,这与宋太宗和群臣的判断大相径庭。而萧绰在国内的改革也让民族关系大大缓和,辽国内政稳定,经济兴旺。
不调查,不能随意决策呀。
可惜宋太宗就在没有深入调查的情况下,只凭君臣在朝堂的主观分析,就确信这正是北上收燕的大好时机。
当然客观来说,宋太宗决定拿下幽蓟,收复燕云,将大宋屏障延伸到太行山和燕山,这种战略是完全正确的。基于这一考虑,宋太宗对这次北伐兵分三路,并对出征路线作出具体部署:
东路军以曹彬为主帅作为主路军,分两个小组互为照应,曹彬、崔彦进一组,米信、杜彦圭一组,从雄州出发,直捣幽州;中路军由田重进、荆嗣率领自飞狐道出发(今河北来源),取蔚州(今河北蔚县);西路军由潘美、杨业率领出雁门(今山西雁门关附近),力取云(今山西大同云州区)、朔(今山西西北)、寰(今山西临县)、应(今山西应县一带)等州。宋太宗还亲授战术:东路10万大军出雄州后,浩浩荡荡直奔幽州,先引来幽州驻军的注意力,让辽国把主要兵力用来抵御东路军,不会出兵去支援其他州县,中路、西路军依托山势容易得手,然后三路汇合,直捣幽州。
相对于高梁河之战,宋太宗确实进步了很多,这次的作战方略还是不错的:他以东路军正面进攻牵制辽朝名将耶律休哥的主力军,为中路军和西路军减轻压力,待到中路军和西路军攻占位于太行山西北七州(历史上称为山后七州)后,再转战位于太行山北、燕山东南的九州(历史上称山前九州),会合东路大军,三路合围,集中兵力、精锐尽出一举夺取幽州,让幽燕大地重新回到中原的怀抱。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这种正面迎敌、两翼包抄的打法,在那个时代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战术。但是,那时通讯不便、无法及时沟通各处进程,就需要几处主帅善于审时度势,作战过程中立足实际及时调整、灵活应对。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3-26 09:15:56 +0800 CST  
有错字,我重新发了一遍。请路过的亲见谅。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3-26 09:16:16 +0800 CST  
53.兵败岐沟关
诗词赏析:黄沙风卷半空抛,云重阴山雪满郊。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著弓抄。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冰河渴自跑。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塞上 辽 赵延寿
赵延寿是生活在辽国的汉人,他从猎猎狂风、漫漫风沙各个角度向我们再现了契丹人在大漠中的生活图景,生动写出了契丹骑士的骁勇矫健。982年辽圣宗即位,萧太后迅速稳住局势之后大胆采取一系列改革:奖励农耕,倡导廉洁,治理冤狱,解放奴隶,重组部族......同时,她还善于听从大臣的意见,好的建议及时采纳,以功论赏并赏罚分明。经过三四年的时间,这位年轻太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兼习知军政”,赢得契丹上下的支持。茫茫大漠,过着游牧生活的契丹民族,精于骑射、骁勇异常,萧太后又很快稳定了国内局势,并以高超的政治铁腕和政治改革凝聚了民心。
大宋君臣并不真正清楚辽国国力、国事,只凭主观臆测决定趁机北伐。当然,此时宋太宗已解决了皇位传承的问题,他需要打一场胜仗来增加自己的天威。
雍熙北伐之初,宋军捷报频传:
西路军潘美、杨业北出雁门,这路军的主力是强悍善战、锋利精锐的杨家将,他们在杨业带领下,依托山势、灵活伏击,一路凯歌,到四月四日,西路军先后攻占寰州(今山西临县)、朔州(今山西西北)、应州(今山西应县)和云州(今山西大同云州区),所向披靡,大败辽军;
中路军田重进、荆嗣同样战果喜人:三月十五日,田重进与契丹名将大鹏翼在飞狐城北遭遇。田重进率主力列阵飞狐口(今河北张家界北口峪,位于太行山脉和燕山、恒山山脉的交接点,军事战略重地)东侧,边战边退令军士佯败,将辽军引入狭窄陡峭山地,使契丹骑兵无法施展手脚。荆嗣率精锐部队自西侧突出,背靠山崖,与辽军短兵相接,辽兵纷纷坠入山谷,惨叫声声,不绝于耳,辽军心胆俱寒。激战数日,荆嗣又令军士在山路树起宋旗,令部将谭延美率小股军队在旌旗间来回急行,如大股援军到来,辽军无心恋战,溃败纷纷。田重进生擒契丹名将大鹏翼,三月二十三日,攻占飞狐北口。田重进、荆嗣率军乘胜行军,四月十七日,一鼓作气攻克蔚州(今河北蔚县)。
东路军是这次北伐的主力,10万大军浩浩出发。兵出雄州就是广袤的河北平原极利于契丹骑兵作战,因此主将需要很很科学地设计行军速度,既要阻挡不时遭遇的辽兵偷袭,又要保护粮草辎重不被破坏,为战线最长、攻克城池最多、需深入大辽国土作战的西路军,为需要攻克兵塞要地飞狐口和蔚县的中路军赢得包抄时间,否则,一旦形成正面战场,东路军就会面临独自与辽军作战的局面,那将会重蹈高梁河之战的覆辙,失去三路大军分翼包抄的意义。
因此我们看到,东路军主帅是老成持重的曹彬。三月五日,曹彬、崔彦进部攻克固安(河北廊坊大部),接着急行军,三月十三日,拿下幽州的前哨涿州(今河北涿州),四月四日,东路军另外一组米信、杜彦圭攻打新城(今河北境内),交战虽然十分激烈,米信一度被辽军包围,但是宋将李继宣及时率兵赶到支援,宋军很快占领了新城。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三务战线都比较顺利,特别是西路军,潘美杨业率“杨家将”为主的大宋军士直达云州,很快就会直指幽州。
有一个例外。主帅曹彬所部三月十三日就到了涿州,而按照另外两路军的行程来看,他们应该在四月底才能到达涿州附近,与主路汇合。
更尴尬的是,此时的曹彬粮草不足、难以继日。我们说过,东路军兵出平原,一定会形成正面战场。其时驻守幽州的是大辽名将耶律休哥因守将不足,他不停派出小股骑兵又骚扰宋军、破坏辎重,因此,曹彬攻下涿州,却没了供应。
怎么办?回雄州取粮吧。
宋太宗闻讯,大惊失色:糊涂!哪有大敌当前折返运粮的道理!他令曹彬停止前进,全军沿白沟河挺进与米信部汇合,在新城养精蓄锐,等待与西路军、中路军汇合。只是,听到西路军和中路军捷报频频,主力部队战将急功好进,纷纷请示抓归北上建立战功!一向温和的曹彬竟然无法克制部下,带上50天的军粮再次踏上征途----这是宋太宗用人的失策,当年曹彬收复南唐,因为他面对的是更加文弱软懦的李煜,可是此时,他面对的,将是马背上的骁将啊!
那么,这何这次辽兵如此不堪一击、全线溃败?果真是国内混乱吗?
不是的。
宋军刚刚出征之时,大辽精锐部队在土河与女真人作战(今内蒙古老哈河一带),萧绰和辽圣宗亲临督战。这次北片,大宋筹备已久、精锐尽出,而辽国仓促应对、后方战事,因此战争伊始,宋军节节胜利。得知大宋全面进攻的消息后,萧绰派亲信带领部队稳住后主战局,然后与韩德让飞速赶到幽州。萧太后与韩德让、耶律休哥第一时间研究的战备部署,令耶侓休哥迎击东路军曹彬所部,耶律斜轸抵御西路宋军杨业一路,她与辽圣宗、韩德让带领亲近部队赶到幽州,与耶律休哥协同作战。
耶律休哥派出小股骑兵切断曹彬的粮道,萧太后亲自披挂上马,与耶律休哥、韩德让率领大军迎击再次返回的曹彬所部,辽军铁骑深受鼓舞,士气高涨。茫茫原野正适合精于骑射的辽兵战斗,曹彬的宋军一路溃败,五月三日退至岐沟关。耶律休哥乘胜追击,被一路追杀的宋军希望能夜渡拒马河以求生还,自相践踏、溃不成军,被杀的,被淹的,七零八落,10万大军只剩3万,作为北伐的主力军就这样一败涂地。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3-26 17:09:42 +0800 CST  
最近一周迎接各类调研,没顾得更新。先向亲们请假,明天尽量抽空继续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3-29 17:09:12 +0800 CST  
业战死100多年后出使辽国途中,经过杨业庙有感而发写成。杨业庙位于北京密支古北口,是杨业战死后埋首异乡之所。辽圣宗为杨业建庙,是敬重他忠勇报国、血洒疆场,希望能激励他的臣子也能如杨业一样精忠报国。诗中苏辙将杨业比做晋朝大将周处(字子隐),当年司马彤逼周处率军5000与强敌作战,却不派援兵,导致周处阵亡。时隔百年,苏辙仍然感怀杨业的遭遇,认为他死于大宋的“司马彤”之手。
那么,谁应该作为大宋的“司马彤”为杨业的死负责?
雍熙三(986年)年五月初三,大宋主力军曹彬所部遭遇辽太后萧绰和辽圣宗亲率骑兵,在岐沟关交战,宋兵溃不成军,一路战败。耶律休哥乘胜追击直到黄河北岸。
曹彬战败的消息传到开封,宋太宗知道这次北伐已经失去了决胜的最佳时机,连忙令田重进荆嗣部还驻定州、潘美杨业部还驻代州。
萧绰引兵返回幽州,接着与耶律休哥、韩德让商讨派出援军与耶律斜轸汇合,收复被田重进荆嗣攻占的蔚州,被潘美杨业攻占的云、应、寰、朔四州。辽太后与圣宗留守幽州,派出精锐部队收复失地。宋将田重进、荆嗣所部此时已奉旨退兵,军士斗志尽失,辽兵很快收复蔚州,之后与耶律斜轸军会合一处,一举收复了寰州。
此时,已进入雁门关的潘美杨业接到了太宗的又一道圣旨:让他们再出雁门,护送朔应寰云四州百姓内迁,安置到许(今河南许昌)、汝(今河南汝州)。
哦哦,我认为,这道圣旨,堪称“司马彤”之首了。在战争失败的情况下命令西路军掩护四州百姓南撤,这绝对是决策失误。要保护男女老幼内迁,行军速度无法保证不说,机动性差,难以照应。没有这道圣旨,西路军完全可以全身而退,保存了军事实力,杨业就不会战死。
接到圣旨,潘美与杨业商讨行动方案。杨业提出:如今辽兵强大,我们要保护百姓内迁,需得避其锋芒,我们可以兵出大石路(今山西应县东南)吸引辽兵兵力,通知四州守将,在大军从代州出发之时,让云州守军先行护送百姓撤离,之后赶到应州与我们汇合,此时辽兵必定来战,这时再让朔州居民出城,前往石碣谷,派遣强弩手千人守候谷口,再以骑兵埋伏途中保护,如此可保护三州百姓。
哇卡卡,杨业不愧是无敌将军!杨业的计策太过完美!主力军兵出应州拖住辽兵,最远的云州百姓先撤,由远而近,藏身在朔州之南的石碣谷,在这个里埋伏上三千神箭手,配置骑兵,等辽兵从经过时出其不意袭击,一举打退辽兵。
可惜,这个完美的方案没有审核过关。
反对这个方案的人是监军王侁。监军是代表皇帝监督整个部队的军事行动的。因此他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最高长官的指示,主帅潘美都必须尊重。听了杨业的建议,王侁冷冷一笑:哼哼,嘿嘿,你“杨家将”不是很能打吗,你杨业不是“无敌”吗,不是契丹军士看见你的军旗就吓尿了吗,现在竟然不敢正面去打,是不敢,还是不想?莫非,你很看重老感情?怕伤了契丹人还是想直接投降?
哦哦,这次反对,应是“司马彤”之脑了。王侁这句话就太诛心了!杨业本就是北汉降将,而且,北汉一直是辽国的“侄皇帝”,王侁等于挑明了在说杨业打算叛国!杨业内心激忿却无法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看向潘美,希望潘美能赞同自己的意见:可是杨业失望了,潘美默不作声,见杨业看向自己,潘美悄悄转移了视线。
潘美的放任,是对“司马彤”的助纣为虐。潘美在想什么?我们现在不得而知,是忌惮王侁监军的身份?是嫉妒杨业日益升高的威望?还是也怀疑杨业对大宋的忠诚?不管他怎么想的,潘美就这样默认了王侁“正面出击”的战略。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无奈之下,杨业只好率兵出战。战前,杨业告诉潘美:这样兵力悬殊,大张旗鼓迎敌,我想胜算极小。我是降将,受皇帝恩典为大宋效命,该当以死相报。请元帅在陈家谷(今朔县南)埋下伏兵、弓箭手,等我率军转战至此予以呼应,或许还能保存实力。潘美应下。杨业为了表达自己对大宋的忠诚,明知此去必须败无疑,却依然带兵一路向北,与辽兵主帅耶律斜轸在朔州东相遇,辽兵兵势强大,经过大半天血战,杨业的部队几乎死伤殆尽。杨业只能边战边退,将辽兵引至陈家谷。
可是,等待杨业的,没有伏兵,只有空空的山谷。原来,潘美率兵在陈家口从凌晨等到上午,始终不见杨业踪影,便领兵离开了陈家谷。杨业部下仅余100余名,他们浴血奋战,无一生还!杨业身中数处箭伤,终因重伤被擒。陈家谷,一切归于宁静,鲜血映红了斜阳,映红了杨业苍白的脸庞。
这次血战,史书如此记载:士卒殆尽,业尤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敌所擒。被俘的杨业伤势沉重,几天后病死。一代名将杨业就这样魂归异乡。消息传到宋廷,宋太宗追赠他为太尉、大同节度使,将潘美削官三级,王侁革职、永不叙用。
失去了杨家将和杨家主帅的大宋从此失去了北征伐辽的勇气和力量,但是杨业精忠报国、英勇拒敌的血性和忠勇却会永远记录在史册里,铭刻在中华儿女的血脉里。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3-30 16:39:10 +0800 CST  
54.杨业殉国
诗词赏析: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过杨无敌庙》 宋 苏辙
这首诗,是苏辙在杨业战死100多年后出使辽国途中,经过杨业庙有感而发写成。杨业庙位于北京密支古北口,是杨业战死后埋首异乡之所。辽圣宗为杨业建庙,是敬重他忠勇报国、血洒疆场,希望能激励他的臣子也能如杨业一样精忠报国。诗中苏辙将杨业比做晋朝大将周处(字子隐),当年司马彤逼周处率军5000与强敌作战,却不派援兵,导致周处阵亡。时隔百年,苏辙仍然感怀杨业的遭遇,认为他死于大宋的“司马彤”之手。
那么,谁应该作为大宋的“司马彤”为杨业的死负责?
雍熙三(986年)年五月初三,大宋主力军曹彬所部遭遇辽太后萧绰和辽圣宗亲率骑兵,在岐沟关交战,宋兵溃不成军,一路战败。耶律休哥乘胜追击直到黄河北岸。
曹彬战败的消息传到开封,宋太宗知道这次北伐已经失去了决胜的最佳时机,连忙令田重进荆嗣部还驻定州、潘美杨业部还驻代州。
萧绰引兵返回幽州,接着与耶律休哥、韩德让商讨派出援军与耶律斜轸汇合,收复被田重进荆嗣攻占的蔚州,被潘美杨业攻占的云、应、寰、朔四州。辽太后与圣宗留守幽州,派出精锐部队收复失地。宋将田重进、荆嗣所部此时已奉旨退兵,军士斗志尽失,辽兵很快收复蔚州,之后与耶律斜轸军会合一处,一举收复了寰州。
此时,已进入雁门关的潘美杨业接到了太宗的又一道圣旨:让他们再出雁门,护送朔应寰云四州百姓内迁,安置到许(今河南许昌)、汝(今河南汝州)。
哦哦,我认为,这道圣旨,堪称“司马彤”之首了。在战争失败的情况下命令西路军掩护四州百姓南撤,这绝对是决策失误。要保护男女老幼内迁,行军速度无法保证不说,机动性差,难以照应。没有这道圣旨,西路军完全可以全身而退,保存了军事实力,杨业就不会战死。
接到圣旨,潘美与杨业商讨行动方案。杨业提出:如今辽兵强大,我们要保护百姓内迁,需得避其锋芒,我们可以兵出大石路(今山西应县东南)吸引辽兵兵力,通知四州守将,在大军从代州出发之时,让云州守军先行护送百姓撤离,之后赶到应州与我们汇合,此时辽兵必定来战,这时再让朔州居民出城,前往石碣谷,派遣强弩手千人守候谷口,再以骑兵埋伏途中保护,如此可保护三州百姓。
哇卡卡,杨业不愧是无敌将军!杨业的计策太过完美!主力军兵出应州拖住辽兵,最远的云州百姓先撤,由远而近,藏身在朔州之南的石碣谷,在这个里埋伏上三千神箭手,配置骑兵,等辽兵从经过时出其不意袭击,一举打退辽兵。
可惜,这个完美的方案没有审核过关。
反对这个方案的人是监军王侁。监军是代表皇帝监督整个部队的军事行动的。因此他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最高长官的指示,主帅潘美都必须尊重。听了杨业的建议,王侁冷冷一笑:哼哼,嘿嘿,你“杨家将”不是很能打吗,你杨业不是“无敌”吗,不是契丹军士看见你的军旗就吓尿了吗,现在竟然不敢正面去打,是不敢,还是不想?莫非,你很看重老感情?怕伤了契丹人还是想直接投降?
哦哦,这次反对,应是“司马彤”之脑了。王侁这句话就太诛心了!杨业本就是北汉降将,而且,北汉一直是辽国的“侄皇帝”,王侁等于挑明了在说杨业打算叛国!杨业内心激忿却无法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看向潘美,希望潘美能赞同自己的意见:可是杨业失望了,潘美默不作声,见杨业看向自己,潘美悄悄转移了视线。
潘美的放任,是对“司马彤”的助纣为虐。潘美在想什么?我们现在不得而知,是忌惮王侁监军的身份?是嫉妒杨业日益升高的威望?还是也怀疑杨业对大宋的忠诚?不管他怎么想的,潘美就这样默认了王侁“正面出击”的战略。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无奈之下,杨业只好率兵出战。战前,杨业告诉潘美:这样兵力悬殊,大张旗鼓迎敌,我想胜算极小。我是降将,受皇帝恩典为大宋效命,该当以死相报。请元帅在陈家谷(今朔县南)埋下伏兵、弓箭手,等我率军转战至此予以呼应,或许还能保存实力。潘美应下。杨业为了表达自己对大宋的忠诚,明知此去必须败无疑,却依然带兵一路向北,与辽兵主帅耶律斜轸在朔州东相遇,辽兵兵势强大,经过大半天血战,杨业的部队几乎死伤殆尽。杨业只能边战边退,将辽兵引至陈家谷。
可是,等待杨业的,没有伏兵,只有空空的山谷。原来,潘美率兵在陈家口从凌晨等到上午,始终不见杨业踪影,便领兵离开了陈家谷。杨业部下仅余100余名,他们浴血奋战,无一生还!杨业身中数处箭伤,终因重伤被擒。陈家谷,一切归于宁静,鲜血映红了斜阳,映红了杨业苍白的脸庞。
这次血战,史书如此记载:士卒殆尽,业尤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敌所擒。被俘的杨业伤势沉重,几天后病死。一代名将杨业就这样魂归异乡。消息传到宋廷,宋太宗追赠他为太尉、大同节度使,将潘美削官三级,王侁革职、永不叙用。
失去了杨家将和杨家主帅的大宋从此失去了北征伐辽的勇气和力量,但是杨业精忠报国、英勇拒敌的血性和忠勇却会永远记录在史册里,铭刻在中华儿女的血脉里。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3-30 16:40:02 +0800 CST  
操作不当,重新发了一次。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3-30 16:40:22 +0800 CST  
55.三度为相
雍熙北伐的失败,大宋损失惨重,赵匡胤苦心经营多年的军事力量一朝瓦解,而且财政损失巨大。对赵光义来说,以战功提高威望、巩固政权的希望成空。敏感多疑的他甚至觉得百官看他的眼光里充满质疑。诚然,此时已没有人再危及他的皇位、他的统治,但是这种怀疑和打量的目光让太宗不由自主回想起“斧声烛影”的传说,对心高气傲的太宗来说,简直无法忍受!
无法忍受也得忍受,宋军大败,目前最要紧的,必须加固强边关防守,防备契丹再次入侵。只是赵光义思虑千遍发现:目前能依靠的,只有几员老将了:赵光义命张永德知沧州,宋延渥知霸州,刘廷让知雄州。
呜呼!看看吧,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宋延渥是赵匡胤的老丈人,刘廷让是赵匡胤的战友。此刻镇守边关,宋太宗能依靠的名将,竟然还是太祖皇帝的老班底,年过五十的老战士!太祖有知,唯长叹息!
当然,太宗有时也会反思:自己与枢密院官员商讨决定北伐,却不理会宰相李昉、宋琪以及中书门下的行政长官们的意见,是不是真的有点草率?宋太宗想起战败的消息传到朝廷时,中书门下官员的集体沉默,想起朝中关于战事决策用人失误的议论纷纷,心中有了些微的后悔:这些人有好多都是自己通过科举亲自选拔的领导阶层,太宗不想失去他们的信任和崇拜。最重要的是,朝中一度有人议论,首相李昉认为太宗皇帝决策草率,应该为北伐失败负主要责任。这种情况下,君臣如何天天面对?
朝堂内,风雨隐隐,边关上,战事再起。
986年十月,萧太后和辽圣宗到幽州犒劳南征将士,并且进行了大阅兵。阅兵后,萧太后与辽圣宗和耶律哥商讨:宋廷遭此大败,换了边关守将竟然尽皆老朽,可见大宋无名将!我们何不趁机出兵,以报宋朝皇帝数次进兵之仇!
萧太后为这次南征做了充分的准备。十月底,契丹大军以耶律休哥为主帅,主力南下河北,耶律斜轸率小股部队攻打山西作为牵制。
赵光义知道了辽兵南征的消息,但是出兵几何、行军部署、作战目标,宋廷一无所知。太宗只好一边令边关守将作好迎战准备,同时派田重进、李继降率兵北上,打机动增援。
在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田重进、李继隆不时遇到小股辽军,进行了几次互有胜败的小型战斗。田重进、李继隆不由心中嘀咕:奶奶的,辽兵大举南下的消息,究竟是真是假?
他们不知道,这几股小型骑兵只是耶律休哥派出的迷军,辽军主务此时已集结于瀛州附近的君子馆(今河北河间)。
太宗得知消息,忙令刘廷让率军迎敌,李继隆率军从沧州赶赴支援。十二月十二日,辽兵正式出战,双方对阵于君子馆。时值寒冬,北风凛冽,漫天飞雪,大宋步兵难以拉开弓射箭,辽国骑兵横冲直闯,这场战争就变成了贴身肉搏战。
刘廷让率军血战,更可怕的是,萧绰率兵亲来支援,辽兵士气大振,宋军被重重包围。老将刘廷让率军奋勇厮杀,整整一天,他却没盼来李继隆的援军,结果宋军全军覆没,数万军士战死,刘廷让骑着手下战马逃脱。
那么,李继隆呢?
原来这哥们儿到了君子馆战场一看,双方已在恶战,自己这点兵,支援也无法改变战局,我还不如自保呢,撤吧!
当真是猪一样的队友啊!
君子馆之战宋军惨败,数万兵士埋尸沙场,边关将士斗志全无,辽兵长驱直入,很快攻陷了邢、深、德三州。就烧杀抢掠一番,最后于次年正月初五满载而归。
边关战败,朝堂不稳,这种情况下,太宗迷上了宗教。他饱受箭伤折磨,遭受这样伤及国本的巨大失败,还背负着沉重的心灵隐秘,他希望在宗教中求得心灵的归宿。他开始大兴土木,修建道观佛寺,并且手续释卷,经常阅读《道德经》和《庄子》等书目,祈求神明保佑,祈祷国泰民安。
太宗的心理负担被赵昌言、胡旦看透了:只有找人为大宋战败背锅,皇帝才能心结稍舒。赵昌言时任枢密副使、工部侍郎,胡旦任知制诰,他们两个人是同年进士,北伐前胡旦上书《平燕议》力主收复幽云得到太宗常识,而赵昌言则是上书太宗由曹彬负责东路军失败的责任,得到皇帝信任的。他们决定为皇帝解忧消愁。
于是,胡旦指使手下马周击登闻鼓上书(悬挂于朝堂外的大鼓,民众可以击鼓鸣冤,或者朝廷上书、建议),举报李昉在契丹入侵时,不思为国解忧,反而饮酒作乐,建议朝廷罢免李昉的宰相职位。
赵光义一听,好家伙,这个建议,来得太及时了吧?我正愁每天看李昉那张我欠了他银钱一样的脸呢,就有人来举报他?
于是,988年正月,宋太宗改元“端拱”的正月,李昉被罢相。
当时李昉是首相,他被罢免,谁能胜任此职?
宋太宗本人很喜欢时任参知政事吕蒙正。当然,吕蒙正为人正直,敢于谏言,人品相当不错,只是,他不过是刚刚进入公务员队伍十一年的小年轻,威望不足以稳固大局。而宋太宗现在需要的,是一个要比李昉还要德高望重的人,来安抚人心、整理朝政。
赵光义再次想起了赵普。曹彬兵败之时,太宗正是因为赵普上奏的《班师疏》才下定决心下诏撤兵。赵普在《班师疏》中向皇帝建议,秋天来了了,行军不利,请皇帝下令班师。我们要先安定内部、孤立契丹,择机再举。
如今,面对又一次战败,赵学义脑海中,又浮现出《班师疏》的字字句句,从班师疏想到《金匮之盟》,赵光义深深感到,是让赵普回朝的时候了。
端拱元年(988年),在李昉罢相后,赵光义任命赵普为太保兼侍中,吕蒙正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任命亲信枢密副使王沔为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德高望重的赵普在万众瞩目中三度入相。
赵普要为大宋再有一翻作为。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4-01 18:19:42 +0800 CST  
56.重整政局
诗词赏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寒窑赋》节选 宋 吕蒙正
端拱元年,吕蒙正与赵普同时被任命为宰相。他的这首《寒窑赋》以他本人从底层经过努力成为国之重臣为例,同时列举了诸多名人经历的各种命运和磨难,劝世人无论命运如何起起落落,始终都要保持一种向上的气节。吕蒙正为人刚直,敢于直言,豁达大度,据传他刚被任命为副宰相,上朝时突然听到有人说:“这穷小子竟然也能当上参知政事呀?”与吕蒙正要好的同事觉得此人对吕蒙正不敬,打算追查此人并且给他一些教训。吕蒙正却拒绝了。他说:查到此人,就会对他存了不满,就不能公正地跟他共事了,还是不知道为好。吕蒙正的胸怀,可见一斑。
三度为相的赵普此时已67岁了,他决意为这个自己一手参与缔造的帝国再多做一些事,因此,赵普客观公正的做事方式很快得了吕蒙正的尊敬和信任,而开封府尹、准储君元僖也对这位位高权重的宰相充满了好感----正是他“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的论断为赵光义将皇位传于儿子提供了强大支持,元僖对赵普,存着一份感激。
赵普与吕蒙正、王沔三位宰相团结一致,又有准储君元僖“小迷弟”一般的崇拜与支持,很快,赵普便提出“举贤能、明赏罚、清吏治、明朝政”的工作思路,并逐项抓好落实。
我们知道,“雍熙”北伐失利和契丹南侵溃败以后,大宋朝廷内议论纷纷,御史们拿出举行辩论会的劲头,主要分为三个观点辩论不休:一种观点认为皇帝决定北伐是英明的,只是曹彬不听指挥,应该为失败负主要责任;一种观点认为宰相李昉与宋琪明明反对北伐,皇帝却只与枢密院研究决策,将宰相的意见置之不理,因此皇帝应该为失败负主要责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朝廷现在缺兵少将,应该多多征兵,以固边防。
好吧,御史们口水满天飞,很是热闹。而枢密副使赵昌言、知制诰胡旦为了谋取个人私利拉拢了一个小团伙每天聚会,对御史们的言论分析、加工,再揣摩皇帝的心思,弹劾异己、举荐同盟---我们应该还记得,就是他们成功将宰相李昉弹劾下台,此时正酝酿联名举荐赵昌言做副宰相。
赵普决心出手,整治这种歪风斜气,吕蒙正建议从当初敲登闻鼓的马周下手。元僖出动了开封府得力干将,拿到了马周手中的一个名单,这个名单列举了以何理由弹劾谁、以何理由举荐谁的详细资料。马周承认,这些,都是赵昌言、胡旦他们指使自己干的。
赵光义不由恼羞成怒:这些文武百官都是人精,赵昌言是自己的亲信,竟然在这关键时刻为皇帝抹黑?天子一怒,臣子凉凉:赵昌言等人或免职,或发配,统统处理了。
赵普希望皇帝斩杀赵昌言。赵普说:皇上啊,赵昌言妄自揣摩圣意指使他人攻击重臣,结党营私,须得严肃处理!
赵光义如何舍得?赵昌言专门为皇帝挠他心底最隐秘之处的痒,让皇帝舒服至极,是皇帝真正的心腹啊。赵光义为赵昌言说情:啊呀宰相啊,赵昌言还是很正直的,那些事情都是底下人做的,他并不知情哪。我原本还打算让赵昌言做枢密使为你分忧呢。现在朕已将他贬了,斩杀是不是有点太过严苛了?
赵普是什么人?人精啊,见皇帝这种态度,心内暗想:嗯嗯,罢了,皇帝这个意思,看来是为这些人留有余地哟,也许有一天这些人还会再据要职的。唉,罢了,这必竟是皇上的江山,我又何必将他们得罪太狠?赵普叹了口气,跪拜下去:皇上圣明。
果然赵普去世后,被贬的这些人先后复出并占据要职,这个我们以后再说。
我们说过,饱受箭伤折磨、与大辽交战又连受战败之辱的赵光义,越来越热衷于修佛信道,以此求得心灵的宁静平和。于是,一个术士恰逢其时,越来越受到赵光义的宠信。这个人,叫候莫陈利用,名字比较奇怪对吧。简单解释一下,此人是鲜卑人,复姓候莫陈,名字叫作利用。
利用原本是成都人,他会幻术,会制奇药,今天我们来看,这个候莫陈利用可能会变魔术,又会一些苗疆的验方,能“瞎猫遇到死耗子”偶尔能治好个别的病症。但是在当时,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对候莫陈利用的这套本事大为叹服,候莫陈利用就靠着幻术和验方,一路混到京师,并且成为一些高官的座上宾。枢密承旨陈从信(相当于枢密院的办公室主任)的女儿患了皮癣,久治不愈,用候莫陈利用的药图抹之后,竟然真的治好了。陈从信想到皇帝腿上的箭伤,就把候莫陈利用介绍信给了赵光义。
这个候莫陈利用应该是有点道道,他用验方给皇帝治伤,皇帝果然病痛大减,效果有多好呢?那就是抹上药后,赵光义就能跳广场舞了。候莫陈利用拍着胸脯保证,他一定能为皇帝根治箭伤,还愿为皇帝炼制丹药,延年益寿。
这下子,候莫陈利用成了赵光义的红人。随着皇帝的信任和依靠,他的官职一路狂飙,半年就做到了刺史(四品官)。
好吧,其他人寒窗苦读十年,中举以后才能致仕,还要从八品开始慢慢熬资历。可这个江湖术士,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做到四品官,朝堂内许多文官对此颇为不服。偏偏侯莫陈利用一朝得宠、得意忘形,他不顾公务员体制内的规则,对朝堂高官毫不尊重,公然依靠皇帝的宠信耍大牌、贪银子、养情人,甚至指使家丁打死自己的“情敌”。
赵普决定诛杀候莫陈利用,树立起公平公正用人的良好风气。
赵普先安排亲信御医跟候莫陈利用结交,送礼、请酒、巴结,从假莫陈利用嘴里套出了制药的验方。然后,赵普与元僖合作,很快将候莫陈利用杀人、贪污、僭越各项证据摆到了赵光义面前。同时,赵普告诉赵光义御医已研发出了缓解箭伤之痛的妙药,以防皇帝以需要治病为由拒绝将候莫陈利用绳之以法。
不得不说,赵普这三朝为相的老公务员,考虑得就是周到哇,他把赵光义的一切退路都给阻住了。
赵光义没有办法,只得令刑部审案。还没开始用刑,侯莫陈利用早就吓尿了裤子----这也难怪,这个靠玩魔术为生的江湖术士,何曾见过刑部大堂的阵势?
证据确凿,律法无情,赵光义下旨将候莫陈利用流放商州、抄没家产。赵普坚持候莫陈利用数罪并罚处以死刑,群臣纷纷支持赵普,赵光义只好下旨将其在商州赐死。但是随后赵光义却又后悔了-----他实在太喜欢候莫陈利用的魔术和讨巧了,因此接着令人快马加鞭传旨将其赦免。
只是,传诏赦免的使者终究晚了一步,当他到达商州时,侯莫陈利用已经被斩杀于闹市之中。
文武百官纷纷拍手称快。三度为相的赵普,以他无私公正的执政方式重整政局,得到了广大同事的一致认可和尊重。
楼主 榴笑吾  发布于 2021-04-03 19:29:00 +0800 CST  

楼主:榴笑吾

字数:138835

发表时间:2020-11-25 23:09:0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4 01:49:22 +0800 CST

评论数:39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