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爷爷讲历史

败仗
我们那里的老人说起八路打老日的时候,往往兴致勃勃,眉飞色舞说八路多厉害了,多英勇啊,把老日儿打得很惨。但是我们那里年轻人常常问一个问题,就是八路会不会打败仗,这也是我关心的问题。我们那里的老人听年轻人这么说的时候,往往把眼睛一瞪,训斥他们说,八路还会打败仗哩,也不看看八路那是些什么人。

八路几乎每仗必胜,隔上几天就会传来消息,说八路在那那又消灭了多少老日,事情听得多了,我们那儿老乡说皮司令能掐会算,只要早上起来掐着指头一算,就知道老日要干啥,又有个千里镜,隔着几百里,用千里镜一照,就知道老日要弄啥,所以八路打老日一打一个准。

但是八路真的不会打败仗吗?我父亲就曾经说过一件事儿,八路有一次打沙园(地名,我们乡有沙锅园,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地方?)侦查兵已经侦查好了,那里只有几个治安军。谁知道八路侦察一走,老日有四五十个人便住进去了,还带着机关枪。结果八路有几十个人去一打,才发现打不动。打了半天也打不下来,只好撤退。被老日用机关枪追着打,老日的机关枪扫的八路象谷个子似的倒了下来,可见当时的战争有多么残酷。
但是我父亲出生于新中国,这些不是他亲自经历,也是他听别人说的,所以这些话仅供参考。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17 15:04:57 +0800 CST  
牺牲
那时候的老百姓对八路几乎看成是自家人,对八路是无条件支持。八路的伤员,我们那儿老乡就是拼了自己性命也要保护他们,电影,电视剧中八路在老乡家养伤的事不是瞎编,而是真正发生在当时很正常的事。
但凡事也有例外,比如我亲自经历的一件事。我小时候,我爷爷奶奶,父母经常带我去走亲戚吃桌。话说那一回我母亲带我去吃桌回来时,和几个婶子一块,路过葫芦套(地名,和我们村隔一道岭,我姥娘和三姑家都在那儿住),路上正走时,碰上个老太婆,双方打了个招呼,走开了,不知谁忽然问道:“就是她不救八路?”,另一个人一脸嫌弃地说:“不是她是谁?”。另一个人还湊了一句“老不死的!“可见几十年后,老乡对见死不救八员伤员的嫌弃。
我姐姐后来给我们说,当时八路在葫芦套和老日打仗,有一个八路受伤了,伤的很重,肠子都拖了出来。这个老太婆不知是害怕还是咋了,八路问他要碗水喝,可这老太婆就没端水,致使这位八路重伤而死!
后来我上学,我们中学后边建起了烈士陵园,从葫芦套山坡上就起出了一位八路烈士遗骨,安葬在烈士陵园里,每年清明节,政府都会开大会祭奠烈士们。如果烈士能看到今日国泰民安,日寇再也不能来中国大地上横行,他们应该含笑九泉!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17 15:33:10 +0800 CST  
汉奸
上边我说和八路打过仗的有治安军,其实是不对的,但是我记忆里根本找不到任何名字来称呼他们。
比如梁敏芝,掦香亭,老日,八路,我爷爷他们都能明确的说出怎么称呼。但是对于这些人呢,我爷爷好像没有说过是怎么称呼他们的。如果说他们是伪军也不对,因为伪军是国民党成建制投降日寇的部队。但是这些人来源复杂,有梁敏芝的家丁,个人武装,有以前的那些司令的武装,还有各种流氓地痞。唯一一次,听我爷爷说起梁敏芝的维持会和冶安队,我就暂时称他们是冶安军。但是这个名字我不能确定,如果有河南的老乡知道的话请告知。
我们那里的老一代人说起老日的时候并不是特别仇恨,反而兴致很高。好像不是日本人侵略中国,反而是八路军追着打他们。所以说起八路打老日,我们的那儿的人都是兴高采烈。对于这些治安对们却是十分痛恨。老日来我们河南的人多不多,我们不清楚,但是来我们登封白坪的日本人却并不多。偶尔来几个日本人,反正是那些汉奸治安队的人,平时拉丁派工,收粮食,对老百姓耀武扬威的都是他们。我爷爷说起时总是说他们老恶了。
现在的电影电视剧中那些汉奸描绘得又坏又蠢又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儿,我们那的人说他们老精了。有一回日本来我们这儿搜山抓八路,到处找不到人,这个时候就有一个治安队的人想起一个办法,对着山上喊道:娘,您出来吧,老日已经走了。
这里都是相距不远的乡里乡亲,有的人声音实在太像了。结果一个老乡听了就忍不住出来答应一声:哎,我在这里。结果就有20多个老乡被抓了,抓到乡公所里,吊到梁上打。打的人都快不中了才放出来。
这些治安队的汉奸们,真的不是电视剧中那些又蠢又傻呆头呆脑的形象。相反他们仗着在这人头熟,干了很多日本人干不出来的坏事。像平时探听消息,搞宣传,派粮食,对乡亲们敲诈勒索都是他们干的事儿。所以对于汉奸,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17 19:52:52 +0800 CST  
当兵
八路刚来的时候人并不是很多,打仗又有牺牲。八路是怎么发展的?我们那里的年轻人在八路来以前是绝对不会当兵打仗的。因为当兵当壮丁就意味着再也没有音讯,客死异乡。但是随着八路不断的打胜仗,消灭的老日越来越多。我们那里的年轻人也开始当八路,像沙窟的赵拴柱,当八路不到半年,就挎上了盒子炮,带着十几个背大枪的队伍。在乡亲们眼里可威风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要参加八路,但是八路不是那么好当的,以前那些司令要拉壮丁,抓壮丁才能弄到人。现在的八路对自动投上门的年轻人,还要挑挑选选。选不上的年轻人就先当民兵或者地下党。

除了自己投靠上门的年轻人之外,对当地的各路武装进行招降也是重要的兵员来源。其中土匪裴子明的故事就非常精彩。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17 20:01:28 +0800 CST  
土匪
裴子明,土匪,徐庄乡人,和我们公社隔着一座山。
徐庄那地方和我们白坪差不多,都是山多土少的地方。裴子明说是土匪,其实就是一个农民。农忙时当农民,农闲时当土匪。但是像裴子明这样的土匪是很少打扰乡邻乡亲的,有句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相反裴子明颇有一些水浒传中劫富济贫、英雄好汉的劲头,所以在当地农民中是颇有威望的。老日来了我们登封以后多次派人去找裴志明向他传达和他合作的愿望,但裴子明技拒不合作。加上平时裴子明在当地老百姓中名声不错,皮定均决定和他合作共同抗日。
皮定均去了两次,但裴子明避而不见。第三次去的时候,裴子明的哥哥脸上挂不住了,找到山上一个山洞里,裴子明正在山洞里草铺上睡觉。裴子明的哥哥给给他说,人家八路的皮司今是啥人?找了两次你都不见?你难道想一辈子当个土匪死了也不能进老坟吗?
不能进老坟是我们那儿人的说法,说一个人不走正道,或是其他不正常的死亡,是不能进祖坟的!
裴子明哥哥的话终激起了裴子明的血性。裴子明把心一横,说日他娘,回去见就见,看他八路姓皮的能把我咋着。
裴子明横着膀子回了家。但是令他意外的是,他家里既没有到处站岗放哨的士兵,房子上也没有架着机关枪。推开门屋里也只有一个安静的年轻军人在哪儿坐着,见到裴子明主动站起来打招呼说:裴司令久仰大名今日特来拜访。裴子明一肚子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心思也没有了。皮定均递上随身带着一把日本军刀说,初次拜访,没有礼物相赠,这是我从日本人手上邀获一把日本军刀,特地赠送给裴司令。
裴子明抽出来照着桌子上就是一刀,哈哈大笑,日他娘,这把日本刀利的很哪。然后就是皮定均向他宣传抗日,裴子明说承蒙皮司今看得起我,打老日咱裴子明绝对不含糊。
从此裴子明跟随着皮定均走上抗日战场,后来壮烈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所有为国家牺牲的先烈们永垂不杇!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17 22:32:44 +0800 CST  
关于皮定均招降裴子明抗日的事情,我们那儿的人说的非常简略,比如我爷爷就说过,连土匪裴子明都跟着八路打老日哩,具体怎么跟着八路打老日的就不详细了,后来我还是在一本叫《中岳狂飙》的书上看到了皮定均亲自写的这个故事,这本儿书是皮定均写的他革命的详细经历。有长征爬雪山过草地,两个山药蛋的故事。还有在少林寺痛斥少林是个魔窟,日本人拿皮鞋底子扇少林和尚脸的事儿,都非常精彩。但是我写这个帖子都是听我们那儿乡亲们,还有我爷爷亲自说的,所以对于皮定均书写的故事,这里并不记录。所以写下这个故事是因为我爷爷他们说过,皮定均招收裴子明抗日,所以参考了皮定均的书记的详细一些!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17 22:51:57 +0800 CST  


传奇
我们那里的人说起以前的故事的时候,总是东拉西扯,天南海北,古往今来,天上地下,可以说完全没有头绪。他们大多都是文盲,但是说起故事来却能从古到今,说上几天几夜不停歇。同时也没有逻辑和系统性,有时候说着说着就跑偏了。

比如我在中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的几何老师王忠,他也是我们班主任。在清明节祭奠完烈士陵园,回来给我们说八路军在我们那儿抗日的故事。但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许世友说身上,说许世友在少林寺学会了七十二路绝艺,还会七十二变,赤手空拳打的百十个鬼子不得近身。但是他却打不过一个白胡子老头,说他在北京当司令员的时候(原话如此)。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带着一个7八岁的小孩,许世友就打不过他们。还说许世友随身带着一把枪,如果有人进他的办公室不敲门,抬手就是一枪,打死了好几个秘书和老婆。

第二个说是周总理的事儿。说是有一天在南京长江大桥,有一个日本女特务带着一个小孩。这个小孩不停的哭,女特务对哨兵说,你帮我带一会小孩,我去上个厕所,把小孩给了哨兵,自己转身就走了。恰好周总理车队路过这儿,周总理下车,一眼看见这个小孩子是个机器人,是个定时炸弹,就把机器人扔就扔到长江里去了,结果一下子就炸了。那个时候的人怎么能知道机器人,而且还作的那么像个活人呢?

后来说是这个女特务,又带着个机器人小孩来找许世友,结果被许世友一枪崩了。

民间故事说到那些的开国领导人的时候,往往带有神话色彩。但是天涯很难发出来,发了被删了,只好这样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18 17:49:17 +0800 CST  
走麦城
八路军在豫西的抗日活动给日寇侵略者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终于遭到了日寇的疯狂报复,在梁敏芝和日军共同安排下,给皮定均设下了一个死亡陷阱。
皮定均在他自己写的《中岳狂飙》一书中说,他带领八路来豫西开辟根据地的时候,预先设想的根据地是中岳嵩山。来了以后才发现,嵩山过于险峻,而且山势很薄,不合适开辟抗日根据地,于是把根据地移到了箕山。
这里要说一下登封的山。登封的山有两种,一种是花岗岩构成,这种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高达一千四五百米到二三千米以上。另一种是红砂岩和石灰岩构成,一般有五六百米甚至那二三百米高,山势较缓,上面山沟里大部分都住有人家。箕山就是第二种,山不是很高,约有五六百米,从我们家这儿看去像一个枕头,所以我们又叫枕头山。箕山周围,山势滚滚,势如土龙,山连山山山不断,莽莽苍苍,老树含烟,山上有梯田,处处有人家,确实是打游击的好地方!
皮定均的根据地就在箕山脚下的东白坪村,和梁敏芝老家西白坪相距不过几里地,几十年以后,我们这里人把西白坪称为梁敏芝的土匪窝,把东白坪称为解放区,完全颠倒过来了。
皮定均这天一回到东白坪便感觉不对劲儿,平时老乡很热情打招呼,但今天眼神躲躲闪闪的,不敢和他说话。皮定均回到住的地方,那里李大娘给他烙馍,然后叫他快走,梁敏芝和老日来抓你们了。
皮定均身边并没有带很多人,只有十几个人赶紧跑出来,往东边箕山上跑。刚上了箕山,梁敏芝带着一些老日和一大群冶安队的人把东白坪围起来了。
梁敏芝把东白坪的人都赶到河边上,然后把一些地下党和民兵抓了起来。梁敏芝讲了话说八路是坏人,不许和他们沟通。日本人是好人,日本皇军是来帮我们建设什么圈又是什么什么土(我爷爷不识字,弄不懂梁敏芝说的文绉绉的话),然后把那些地下党和民兵杀害了,使用刀砍死的,之所以不用枪打,是因为火(子弹)太贵了。这些地下党和民兵死了以后,梁敏芝还不允许收尸,大夏天的都生了蛆。后来还是登封的地下党才来人把他们掩埋了。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18 20:23:31 +0800 CST  
岁月挽歌。
关于梁敏芝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解放后被人民政府枪毙了。枪毙他的地方就在他当初抓丁抓夫给日本人修的飞机场。另一种说法是还没有枪毙就被吓死了,总之是被镇压了。
当年我们那里的人说起梁敏芝的时候,能感觉到他们对梁敏芝一种打心眼里的敬重还有畏惧。比如我爷爷说起梁敏芝的时候,说他跺跺脚整个登封地皮子乱颤,可威风了。我一直以为梁敏芝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彪形大汉,后来偶然一个机会,见到了一张印在我们登封某书刊上梁敏芝的照片。不由得大失所望,照片上的梁敏芝,伛偻着腰,操着双手,双脥瘦削,眼窝深陷,两眼无神地耷拉着,额头上深刻的皱纹饱含了岁月的风霜,衣服也没有凌罗绸缎,都是乡下的粗布衣服。这样一个人标谁准是一个乡下的拾粪老农嘛,实在无法想象这是一个手握无数人生死的大地主,大乡绅,大汉奸。就是这样一个人让一个共和国开国中将险些栽在他的手里。
这个人真的很阴险可怕吗?象皮定均把老日打得伤亡惨重,但那么多年却没有动他一根汗毛。如果他真的非常阴险狡诈,连皮定均都拿他没有办法,为什么解放后几个公安就把他抓起来了呢?是不是皮定均看他名声不是太坏,有意留下他一条性命,现在已经不知道了。
关于皮定均,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刚刚会走路,我二姐带我去割草。忽然不知谁喊了一声皮司令来了,村里一下子沸腾了,到处都是人往东边跑。在我们村,和东边文家门,更东边一户姓张的组成一个自然村,文家门有个文丙新家是烈属,大家都往文家门跑,转过山坡,只见周围几十里山路上到处都是人,大家一边喊着“皮司令“,或者“老皮”,一边往文丙新家住的地方涌去。那天人实在太多了,我根本没见到“皮司令”。还有人说那天去的不是皮司令,是他的手下,说还骑着高头大马。这都是事后说的。我们那儿的人那天大部分都没见到皮司令,但却兴奋了好几天时间,都在不停地说有关皮司令的故事。多年以后,回想起这一天,我还常常在想,皮定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能让老百姓这么记挂了几十年呢?
我在中学读书的白坪中学,又称登封十六中。里面有一块儿捐资助学纪念碑,上边记着皮定均夫人为白坪中学捐资一千元。
我以前对梁敏芝的故事听听也就算了,并没有记在心里。直到近几年才有了点兴趣,我在回家的时候,专门去西白坪村寻找梁敏芝的旧宅,根本就不是什么庄园,几间瓦房青砖到顶,门槛和窗上雕着花纹,如果是以前,和周围土坯草房相比,算得上是精品建筑,但改革开放后,农民统一建起了二层红砖小楼。梁敏芝的房屋反而显得分外寒怆,在夕阳秋风中瑟瑟发抖。也许,登封飞机场一声枪响,梁敏芝伏尸刑场的时候,一个时代己经结束了!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18 21:22:04 +0800 CST  
旧社会的故事至此告一段落,下边开始是新社会的故事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18 21:35:02 +0800 CST  
新社会
划成分
我爷爷说起以前的事情时候,总是用旧社会和新社会来划分。我这里按照他的说法把解放后说是新社会。
解放后我们那里也进行土改,按我们家里的情况土地比别人稍微多一点儿,应该划为富农。但是我爷爷说我们家里的地不是剥削出来的,都是从石头缝里一点点抠出来的,每一块地都是一点点积攒起来的。村里的人也给我爷爷做证,我家的地都是一点一点筑出来的。给我们家扛过活,我二姑父你给我爷爷作证说我爷爷也从来没有亏待过他,最后把我们家定为中农。
这几年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是解放后把地主都枪毙了。其实不是这样,在我们家下边的南地,有一个小地主,一直活到改革开放后,并且高龄善终。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19 20:10:15 +0800 CST  
修水库。
在社会安定以后,国家迅速的展开了各项建设,在我们白坪乡就修了两座水库,一个是我们 村的寨沟水库,一个是券门水库。
在新社会以后,我爷爷因为年纪大了,很多重活他已经不再做了。因此后面的故事大多都是我父亲那一代人讲的,为了文章的完整性,所以我继续写在这篇帖里。
在修水库的时候要喊号子打莾。就是用一块儿小碾盘那么大一块石头,周围拴上几根绳子,然后一边喊着号子一边扯起来往地下砸,把水库的底砸结实。
刚开始喊的还是革命口号,像社会主义好哟,咳哟、咳哟。努力干革命哟,咳哟、咳哟。但是后来喊着喊着就变了,变成有个花媳妇哟,骑个小毛驴哟,跟个新女婿哟,抱个小孩子哟。我记得我们村吴国恩(和我父亲是一代人,我叫他叔)最喜欢在年轻媳妇面前说这种笑话,周围听笑话的年轻媳妇常常笑骂一片。
修水库的时候,工地上有个年轻人饭量特别大,别人叫他饭桶。他生怕吃不饱就蹲在伙房旁边,吃面条的时候吃几筷子,去添一点,吃几筷子再去添一点,用这办法他总能比别人吃的多。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19 20:46:18 +0800 CST  
刮食堂
这个故事是我奶奶说的。说是大队里开始吃食堂以后,我奶奶还下地干活。那天我父亲从学校读书放假了回来,.也去地里干活。但到吃饭的时候,管食堂的姚万兴(此人可能还活着,前几年开铝矿挣了不少钱),却不让我父亲在食堂打饭。我奶奶和他吵了一架,周围的人也帮助我奶奶说话,我父亲最后才打到了饭。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两个信息,一是已经开始办食堂吃大锅饭了,二是粮食开始紧张。我奶奶经常说,那时候食堂里的饭是清汤寡水的。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19 21:20:49 +0800 CST  
白蒸馍
这是很著名的一个故事,不但我们村的人说,我小时候串亲戚,也常常听到这个故事,说是在吃食堂那段时间,粮食问题已经相当紧张了,很多人都在挨饿。有一个年轻的妇女在食堂里做饭蒸馍,有一天他表弟来看他,食堂里刚好作蒸馍,她悄悄地塞给她表弟一个大蒸馍,让他表弟躲起来吃。他表弟躲在一边狼吞虎咽。这个年轻妇女等了一会儿,见她表弟没动静,觉得有点不对劲儿,进去找着一看,她表弟躺在食堂角落里,翻着白眼,手脚直抽抽,竟是噎昏了过去。
这个年轻妇女慌了手脚,又不敢让人知道,又是拍,又是掐,谁知就是没办法弄醒过来。这个年轻妇女没法子了,只好大哭起来,惊动了食堂别的人,才把她表弟抢救过来!
后来这个故事越传越远,几乎在各个地方都有了这个故事,人名也从本村的二妮演变成各种名字,一直到改革开放后,很多人还把这个故事拿来取笑那些年轻女子。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19 23:35:34 +0800 CST  
劳模会
这是我父亲讲的讲的故事。说是有一年县里评选劳模,我们大队里有有一个人选上了。说实在话,这个人并没有干出什么成大的成绩,但因为平时老实肯干,所以就选他当了劳动模范
选上了劳模去县里开大会要发言,可是这个人不识字,是个文盲,公社专门给他写一篇文稿,让他背熟。其中说种地要五土,翻出老土,靶成细土,养成熟土,种成肥土,另外还有个什么土,总之是五土。
这个劳模到会上发言的时候,往底下一看,大会堂是黑压压地坐满了人,心里一慌,把五土什么的都忘了,翻来覆去的说,犁出老土,犁出老土,犁出老土,,,,,底下是什么土就是想不起来,领导问他后边是啥土,可他越发想不起来了,急的满头大汗,无奈就是想不起来。底下开会的人见他这样,越发哄堂大笑。领导无奈,只好让他下去了!
从那以后我们乡下人见了他之后,就拿他开玩笑,问他说某某,后边是什么土啊?或者干脆喊他五土,平辈叫他五土哥,后辈叫他五土叔,他的真名反而没人叫了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20 22:06:21 +0800 CST  
送公粮

这个故事也是我父亲说的,我父亲年轻的时候我们村里比他长一辈的一个人,老是在年轻人面前炫耀,说自己的力气老大,时间长了,别人干脆喊他大力叔。

这一年交公粮的时候,我父亲和村里几个年轻人一商量,决定和他比试一番。

那时候我们公社还属于东金店,送公粮要跑几十里。我父亲和几个年轻人挑起担子就走,一口气走了十几里到了库庄。

有人会说一担公粮几十斤到上百斤,一个人能挑着几十上百斤的担子跑十几里吗?在农村成年累月干农活的人都知道,挑担子既要有力气,也要有技巧。只要掌握好步伐和节奏,跑上十几里是可能的,当然也会非常累。

我父亲和几个年轻人在库庄那休息了好一会儿,那个大力叔才挑着担子,满头大汗,呼嚇呼嚇才赶上来了。我父亲和几个年轻人早休息好了,对着他喊道,大力叔,走快点啊,然后挑着担子呼呼的走了。

那个“大力叔”才知道几个年轻人原来是和他比赛。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在年轻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力气大了。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20 22:35:53 +0800 CST  
饥饿
写到这儿的时候,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写。因为在旧社会我奶奶明确说过发生过大饥荒,而且不止一次。有的讨饭的用筷子把脸两边串了起头,甚至菜刀,砖头在身上拍得血淋淋的。我奶奶说大灾荒的时候,说在路上走着都能碰见死人,但在说到新社会,他们没说过这些。
我爷爷平常说话的时候总是说那时候那时候,但是他明确地说过两个具体的年代。一个是说那时候宣统爷还坐过北京哩,一个有具体年代的是58年,但58年到底是怎么了?发生过什么情况,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但他明确的说到58年,肯定在58年发生过什么事情让他记忆深刻。
说新社会发生饥荒是我父亲。有一次我母亲和我父亲还有我们几个吃过晚饭,在说话的时候。我母亲忽然问我父亲说,听说你以要出去讨荒?这句颇有点戏虏和取笑的意思。但我父亲却沉默了好长时间没有说话,我们都认为我父亲已经睡着的时候,他忽然长叹一声说“太饿了〞。
平时从父亲和母亲的只言半语的谈话中,我们知道在新中国确实发生过灾荒,但是不论是我爷爷奶奶还是我父亲母亲都没有说饿死过人。如果真的有饿死过人,他们即使在公开的地方不说,他们也会私下里说的,但是从我所知道的情况是他们没有说过,也许别的地方饿死过人,但在我们那儿没有听说出现过这种现象。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我奶奶说在旧社会,小孩子经常会夭折。比如我奶奶生育七个子女,就有三个男孩子就“般了“(夭折),我们父母生育我们姐妹兄弟七个都活了下来。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21 22:31:18 +0800 CST  
唱戏
这也是也是我父亲说的,说有一次看戏的时候,有个我们那里的人,看见他儿子捡了一块西瓜皮在啃,就生气的说,你这个小畜生,丢死人了。说着上去一把夺过来一边啃一边说,去,给你娘再捡一块回来。
说真的,后来长大以后我再回想起这个故事,我认为这个故事夸张和搞笑的成分居多。但是这里面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经济情况有所好转,因为有地方已经开始演戏了。二是对农民的管理不再那么严格,已经开始稍微松绑。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21 22:44:11 +0800 CST  
批判会
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10年文革的时候,而是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实行责任制以后,把土地都分给家家户户了,我们那里的种地都格外用心,把以前都不种的地,都重新开恳起来种上庄稼。
我们村里一个五爷看到这种情况,忍不住大发感慨,说以前毛 活着的时候,地里还长草,现在华 当政了地里草都不长了。
说句实在话,这种话那应该是农民对于现在的社会生活的一种赞扬。但是我们大队支书李永义不知道怎么就知道了, 来到我们生产队, 把人都召集来开会,把五爷批判了一番,但幸好事情没有闹大,也没有发生什么严重的后果。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21 23:52:00 +0800 CST  
尾声
写到这里以后,我想是该有个总结了。我爷爷奶奶在改革开放不久就先后去世,特别是我奶奶在去世的前几年,有一次做饭的时候,一锅滚烫的开水泼了一身,几年后才治好。谁知不到一两年又中风偏瘫,几年以后去世了,我爷爷三四年后也去世了。
总结他们的一生,从旧社会历经各种灾荒,战争,灾祸,土匪,日寇入侵,汉奸欺凌,即便不是人间地狱,也是承受的各种灾难,可以说是中国最苦难的历史的见证人。到新中国以后日子过得逐渐安定了起来,开始了国家建设。但是新中国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是历经曲折。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过上好日子,但可惜的是我爷爷奶奶在改革开放不久先后去世。愿他们在天堂安息!
我说新中国历经曲折,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好起来,让不少网友很不高兴。但事实确实是这样,比如我们家在改革开放以前,只有两孔窑洞和两间土坯瓦房。生活更是非常困难,虽然没有挨过饿,但生活却只能说是活着。改革开放以后,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饭吃不完。比如小麦面,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来客人的时候,才能用白面擀面条,烙烙馍。改革开放以前交过公粮,有的一户人家只能分到10斤麦子。改革开放以后,麦子就是大屯满小屯流,一年种的麦子两三年都吃不完。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家家户户盖房子,改革开放以前,一般人都到30多岁的时候还没有结婚。改革开放以后,农村20来岁的年轻人都已经结婚,生孩子。这就是改革给我们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现在的生活确实还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是和以前相比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放眼整个国家在看看外国,我们发现中国的发展不比外国人差。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爱这个国家?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回首往事感概万千,展望未来,也希望中国更加富强。
楼主 上网卖老公  发布于 2021-01-22 23:28:28 +0800 CST  

楼主:上网卖老公

字数:13990

发表时间:2021-01-16 15:47:5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4 14:24:56 +0800 CST

评论数:3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