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风云】抗日烽火(第一稿)

7、唐聚五的抗战故事(1)

成立辽宁民众自卫军

1931年,九一八爆发,日军随即占领了沈阳及安奉、南满铁路沿线各城镇。事态发生时,时任辽宁省边防军第一团副团长的唐聚五,直接冒险潜赴北平,当面请示张学良。张学良委任唐聚五为步兵第一团团长,并嘱其收整旧部,等待时机,守住东边一隅。
东边道地处辽宁东部地区,包括现属辽宁省的桓仁、新宾及现属吉林省的通化、柳河等约20个县市,地域辽阔,地势险要,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唐聚五受命后,立即返回收整各部,又陆续联络各地爱国人士及群众武装,秘密筹划抗日。
1932年,日本关东军拼凑炮制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宣告成立。唐聚五义愤填膺,召集所联络的各路抗日首领在桓仁秘密集会,商讨起义事宜。会议决定成立辽宁民众救国会,作为抗日的领导组织机构,推举唐聚五、黄宇宙、王育文、张宗周,郭景珊无人为救国会常委,同时成立辽宁民众自卫军,以唐聚五为总司令,将各路抗日武装编成18路军及5个大队。
1932年4月,国联调查团抵达东北,声称要调查满洲国是否出于民族自决,以为解决中日纠纷之根据。为使国联调查团亲耳听到东北人民抗日呼声,辽宁民众自卫军于4月21日在桓仁县师范学校隆重举行抗日誓师大会,唐聚五宣誓就职,一时间辽宁民众自卫军集聚起6万余人的庞大队伍。自卫军誓师抗日消息传开后,日伪当局及其震惊,立即派兵向通化、新宾等自卫区域,进行所谓“东边道第一次大讨伐”。驻防通化第十六路军司令孙秀岩部奋起抵抗,于5月3日重创日伪军,不仅保住了通化更使驻通化日本领事馆乖乖撤走。与此同时李春润部也一举光复了新宾。随后柳河、宽甸等县城也相继被自卫军攻克。
1932年6月以后,自卫军在辽东大地上主动出击,破铁路、炸桥梁,伏击日军,共发动百余起战役,收复县城十余座,歼灭大批日伪军,缴获大量军需物资同时队伍壮大到10余万人。至1932年8月,东边地区除安东和凤城为日伪军所占外,其余各县均在自卫军势力范围内。
1932年8月中旬,经请示北平原东北军政当局同意,决定在通化暂设辽宁省政府,公推唐聚五为代理省 。10月15日唐聚五被张学良正式委任辽宁省政府 兼自卫军总司令。日军将唐聚五视为眼中钉,自1932年10月起,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政府对东边道发起了规模空前的“大讨伐”,共6万余人配备飞机、坦克合围式进攻自卫军。自卫军顽强抵抗,然而因弹药匮乏、后济无援而伤亡惨重。为避免更大牺牲,唐聚五下令各路军向热河撤退。到达热河后自卫军受到南京国民政府歧视,被编成一个团,大批老弱伤残士兵被一脚踢开。唐聚五悲愤至极,辞去军职,化名王哲民,加入了北平地下党组织。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唐聚五再次请缨重返前线。国民政府委任其为东北游击队司令,然而却未拨给唐聚五一兵一卒,北上后受到朱德的帮助,在3个月时间里,唐聚五拉起一支7000余人的武装,与八路军并肩作战。

用鲜血书写了“杀敌讨逆,救国爱民”八字对联
自9.18日军侵占东北之后,东北大地上涌现了众多的抗日民族英雄,像杨靖宇、周保中、徐鼐霖等,抛头颅洒热血,书写着悲壮的民族史诗。
在国民党中,也有着这样的一位英雄,高举抗日大旗,在得知张学良“不抵抗”的命令后,与张学良当面拍桌子表示抗议。他就是唐聚五。

唐聚五18岁时就投入了军旅生涯,唐聚五所在旅的旅长就是张学良,张学良很是欣赏这位有志有勇的士兵,安排他在东北讲武堂学习,先后担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位。毕业后担任东北道镇守使署一团团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向唐聚五的一团进攻,面对日军的强大攻势,团长姜全我竟然毫无骨气的选择了投降,带着一个400余人叛变投降了。当时唐聚五不在营地,在得知自己的一团不战而降后,气跳如雷,直接破口大骂这群人没骨气。并连夜赶到北平找自己的旧领导张学良。
然而,在抗战初期,“不抵抗”的命令就是由张学良提出。当唐聚五知道张学良的想法后,不由火冒三丈,不顾领导身份,直接现场拍桌子怒骂张学良。好在张学良知道这位猛将的心是好的,也明白他的想法,没有追究不敬,并同意了唐聚五的抗战想法。只是没有给他任何兵力,让他回东北见机行事,并让他担任第一团的团长。

但是,第一团随着团长带400士兵投降,已经是名存实亡。唐聚五也只是个光杆司令了。没有兵怎么抗战?唐聚五于是自己立起了抗日大旗,号召热血青年参军抗战。
本身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在东北血性男儿眼中就是没骨气,个个义愤填膺,唐聚五的号召,很快得到了四面八方的支援。
1932年4月21日,唐聚五举行抗日誓师大会,激动地说:“天下事最痛心者,莫过于亡国。日本强占我东北三省,生灵倍遭涂炭,凡有族气节者,怎能容敌猖獗!今天我们成立民众自卫军,就是肩负光复祖国山河的重任。宁可毁家纾难,也要与日军血战到底,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说到这里,只见唐聚五取出佩刀,划破中指,用鲜血书写了“杀敌讨逆,救国爱民”八字对联,全场无不感动。“打倒日本强盗”“还我山河”的喊声响成一片。
这一场令人热血沸腾的号召,让无数东北男儿树起誓死抗战的决心,当场招募4000余人,隶属辽宁民众自卫军下编18路军。
之后唐聚五领导的自卫军,在辽东大地上主动出击,大小战役数百起,首付县城10余座,歼灭大量日伪军。唐聚五和他自卫军的事情广为流传,众多有志之士,青年学生以及大刀会、红枪会、民团、绿林武装等纷纷来投,自卫军最盛时总人数达10万。
8月以后,自卫军各部掀起了更大规模的武装抗日斗争。其主攻目标之一是袭扰沈(阳)海(龙)铁路,先后摧毁了清源县城外围的数座据点,并对海龙县发起多次攻袭。同时自卫军还发起攻打于芷山老巢山城镇的战斗,曾一度冲入城内,沉重打击了于芷山等汉奸的嚣张气焰。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唐聚五再次请兵上阵,被任命为东北游击司令,授陆军中将衔。但蒋介石却不拨一兵一卒,一枪一弹,唐聚五率部北上,特意拜见十八集团军总指挥朱德,请求援助朱德。之后与八路军联合行动,给日军沉重打击。

但是可惜的是,与杨靖宇将军一样,唐聚五将军也是遭受了内部的叛变。1932年10月11日,三万多日伪军对辽东扫荡包围。自卫军内部叛徒设圈套欲谋害唐将军,但幸好被及时发现。
5月18日清晨,唐聚五等在长城脚下迁安县柳沟浴村与日军遭遇,在平台山被包围,几经突围未成,混战中,一颗子弹打中了唐将军的腰部,血流如注。部下要背他下去治疗,唐聚五一把推开,把衣服撕破,缠在腰上,继续杀敌。身负重伤的唐将军,自知大限将至,不可能突围了,唯一的想法就是多杀一个赚一个,最后,唐聚五与200多名游击队将士全部壮烈殉国。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20-11-04 17:20:03 +0800 CST  
8、唐聚五的抗战故事(2)


面见少帅力求抵抗
九一八事变之后,虽然张学良下发了不抵抗命令,但是不少东北男儿却仍然抛头颅洒热血,奋战在白山黑水的第一线。在敌众我寡的情形下,他们巧妙地应用各种战术,让日本人大伤脑筋。

唐聚五就是这样的一个爱国将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还在北平,对于关外的形势一无所知。得知自己的老上司竟然连日本人的最基本的情况都不知道,唐聚五于是就面陈敌情,坚决要求抗战到底。
但是,张学良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相比于东北,他现在更关注关内的平津形势。所以,只是给了唐聚五一个空壳子团长职务,让他自己去组织队伍抗战。
唐聚五碰了一鼻子灰,心想没有你张学良支持,我还有老百姓的支持。于是,他就在辽宁拉起了抗战的大旗,组织了辽宁自卫军。在短短的四个月内,各路豪杰纷纷响应,都打起了唐聚五的辽宁自卫军旗帜。

不少还留在辽宁的原东北军士兵们也纷纷重新回到了队伍,一时间,辽宁自卫军竟然发展到了二十多万人,收复了日军占领的十四个县城,一时间,抗日局势大好。
但是,1933年,关东军加强了对自卫军的围剿力度。自卫军本来组织力度就不够强,在几次反扫荡之后,队伍就被打散了。唐聚五只好撤回关内进行修整。随后由于国民党对东北军的打压,整个辽宁自卫军被一再缩编,唐将军一怒之下,辞去军职,赋闲在家。
不久,全面抗战就爆发了。当时,不仅仅是八路军搞游击作战,蒋介石也想在河北一带打游击战。这时候,他想起了曾经在辽宁搅得日本人鸡犬不宁的唐聚五。于是,唐聚五不计前嫌,再次披挂上阵。

唐聚五在河北北部一口气组织起了六支游击纵队,联系了八路军,一口气打了好几个胜仗。他还准备联络自己在辽宁的旧部,准备随时打回东北去。但是不幸的是,唐聚五遭到了叛徒出卖,日本人偷袭了他的司令部。在最后关头,他的身边只有两百多名战士,而日军则有上千人。唐聚五大吼一声,向自己的家乡方向拜了三拜,最后殊死一搏,壮烈殉国。
桓仁誓师
1932年4月21日晨光初现,桓仁县城内通向师范学校的各条街道上,便已是人头攒动了。还是在几天前,城里和周围十里八村的人们就奔走相告:“唐聚五要举义打鬼子啦!”
定为大会会址的桓仁师范学校,天还没亮便已是人山人海,齐聚于此的万余人,人人手持标语或小旗,扬眉吐气,喜气洋洋,一扫“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郁闷空气。满缀松枝的大会 台布置得庄严肃穆,“辽宁民众自卫军誓师大会”的横额高挂中间,“涤荡丑虏”、“还我河山”的竖额分悬左右。会场中格外引人注意的是唐聚五的部队,还有当地的公安队和警察队。他们挺立在 台前,队列整齐,英姿勃发,令人心头为之振奋。
10时整,全场沸腾起来,唐聚五率辽宁民众救国会负责人,以及各县和各路军代表进入会场,登上了 台。誓师大会宣布开始,鸣炮三响,顿时欢声雷动。炮声、掌声、欢呼声,回响在山城上空。
在全场爆发的热烈的掌声中,唐聚五宣誓就职。他在讲演中说:“天下最痛心者莫过于亡国。今天成立民众自卫军,就是肩负光复祖国山河的重任,宁可毁家纾难,也要与日军血战到底,不达此目的决不罢休。”说到这里,他拔出佩刀,割划中指,血书下“杀敌讨逆,救国爱民”。全场的官兵民众见此情景,莫不为之动容,立时群情激奋,“打倒日本强盗”、“还我河山”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誓师大会结束后,举行了颇有声势的游行。唐聚五骑着郭景珊送给他的黄骠马,意志昂扬地行进在队伍的最前面。游行队伍绕城一周,所到之处鞭炮齐鸣,气氛热烈而感人。一直到深夜时分,全城还灯火通明,沉浸在亢奋之中。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会后,唐聚五以辽宁民众救国会和自卫军总司令的名义,分别向全国发出了抗日通电和就职通电。内称:“国难当头,人必奋勇……渴饮敌血,饥餐虏肉……不灭倭贼,誓不生还。”
东北民众抗日自卫军成立后,随即开赴前线与日军作战。唐聚五率部进攻通化,经过激烈战斗,歼灭大量日军,攻占了通化县城。自卫军总司令部也迁移到通化。同时,自卫军第五路军攻克了由伪军把守的重镇牛毛鸿,夜袭砍川岭也取得了成功。第六、七路军进攻新宾县城,击毙日伪军数百人,缴获了大量军火,伪军200多人投降,新宾县城也为自卫军掌握。随后,第七、十八路军联合攻克丁辑安县城。在短短的时间里,自卫军取得了一系列对日作战的胜利,抗日队伍也得到了补给,力量更为强大。
为了支持自卫军的斗争,鼓励东北人民抗日,1933年7月,张学良委任唐聚五为辽宁省 、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三军区总指挥。自卫军的反日斗争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唐聚五率各路军队与日伪展开一系列更为激烈的战斗,其中,他亲自参加的有20多次。1932年到1934年,各路自卫军对日作战共300多次,打退敌人7次大规模进攻,收复县城21座;自卫军发展到37路,共24万多人。
“七·七”事变爆发后,全国抗日局面形成。唐聚五率部挺进宝坻县,这支发展到5000人的队伍与日军展开了新的战斗。1939年4月,唐聚五又率领队伍向长城挺进.当部队到达柳光沟峪村时,被日军包围。唐聚五立即命令部队抢占地势有利的平台山,与日军展开对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许多战土牺牲。唐聚五拿起武器冲到阵地最前沿,向敌人怒射出一串串子弹。就在他全力杀敌之时,一颗敌弹击中唐聚五头部,这位满族将领倒在了血泊中。
唐聚五牺牲的消息传出后,各界群众十分悲痛。华北抗日军民及东北满族乡亲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中国共产党对唐聚五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20-11-05 06:01:18 +0800 CST  
1、东北义勇军的创建人之一李兆麟

李兆麟小传

1910年11月2日,李兆麟出生于今辽宁省灯塔市的一个富农家庭。先后入读私塾、小学,16岁时,父亲去世,李兆麟回家辍学务农。1930年(20岁),当选为村里的副村长。
李兆麟的姨父是东北讲武堂第七期步兵科的毕业生,加入了共产党地下组织。1931年,姨父的同学地下党员翟乐全,在李兆麟家附近养伤,与李兆麟相识。在姨父和翟乐全的影响下,李兆麟决心也要走革命的道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兆麟说服了母亲,毅然来到北平,参加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反帝大同盟”等,从事抗日救亡的工作。

1932年(22岁),李兆麟受中共河北省委指派,回家乡组织抗日力量。他联络了辽阳、奉天、本溪一带的“长江队”、“燕子队”、“天地荣”等山林队,正式成立了东北义勇军第24路军。李兆麟是东北义勇军的创始人。
义勇军很快发展到近万人。8月,义勇军深夜攻打奉天,冲入南关和飞机场,破坏了航空处、兵工厂、电台,烧毁飞机库,并烧坏飞机七架。这件事轰动了全中国,义勇军名扬四海。
日军立刻调集军队围剿义勇军,到11月,各支山林队都被打散。李兆麟被迫离开辽阳,辗转逃到了哈尔滨。

不久,李兆麟加入了赵尚志领导的游击队,任副队长。
1934年6月,游击队改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赵尚志任司令,李兆麟任政委,支队共有400多人。同年秋,哈东支队攻克五常堡,消灭了500多日伪军,获得一场大胜利。到1935年,哈东支队活动的游击区,扩大到6个县,影响很大。不久,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李兆麟任二团政治部主任。

1936年,部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赵尚志为司令,李兆麟为第6军临时总指挥,率队除掉了为日寇效劳的“于四炮”森林警察队。
1937年(27岁),七七事变后,日军制定了三年内消灭抗日联军的“肃整计划”,调集大量军队围剿。抗日联军损失严重,李兆麟率军向小兴安岭西麓的海伦等地的长途西征,得以保存了有生力量。期间,李兆麟编写了四段《露营之歌》,极大地鼓舞了抗联战士的斗志。

这期间,在日本关东军的扫荡下,抗联部队伤亡很大,有的被消灭,有的逃往苏联,有的投降。抗日联军中,军以上干部就只剩李兆麟一个人,独撑危局。
1939年5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正式成立,李兆麟任总指挥,继续在松嫩平原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大量的日伪兵力。在日军疯狂的围剿下,李兆麟被困在森林里,度过了最艰苦的时期。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成为盟友。李兆麟率部进入苏联境内。在苏联期间,他与 一家住在同一座房子里,两家各住一间,长达四年之久。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结束,李兆麟回国,跟随苏联军队抢占东北战略要地哈尔滨,任滨江省副省长。12月,国民政府接收哈尔滨市,李兆麟出任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会长。
1946年3月9日,与苏军庆祝三八妇女节后,李兆麟正准备与国民政府的哈尔滨市长约见,被军统特务杀害,身中7刀,终年36岁。

噩耗传来,广大群众悲痛万分,义愤填膺,群情激愤。哈尔滨市举行了十几万人盛大的游行示威,全国媒体纷纷指责国民党内战的阴谋。
举行了三天三夜追悼大会后,李兆麟被安葬在今天的兆麟公园,并树起一个高大的纪念碑,上面刻着“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之墓”。


李兆麟率辽阳义勇军夜袭奉天


在辽宁众多抗日义勇军队伍中,辽阳抗日义勇军成立较早,也是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队伍之一,李兆麟将军是这支队伍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这支存在时间不到一年的队伍,曾在1932年8月攻打沈阳,重创日寇。
回乡收编武装力量,建立抗日义勇军
9月1日,记者来到坐落在辽阳灯塔市铧子镇后屯村的李兆麟将军故居陈列馆,担任讲解员的是李兆麟将军的侄子李振荣。
李兆麟将军故居始建于民国年间,占地面积1057平方米,建筑面积172平方米。共有房屋9间,其中正房三间,东西各有厢房三间。故居四周有苇草压顶的土围墙,正房后边一左一右各有一个粮仓。“李兆麟在家乡抗日时,就经常在这两个粮仓里面印刷抗日传单。 ”李振荣说。
据李振荣介绍,“九一八”事变后不久,辽阳地区出现了多支自发组建的抗日武装。
此时的李兆麟急切地盼望着回家乡参加抗日活动,他经过地下党员冯乃革的介绍,加入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
1932年2月8日,李兆麟来到了辽阳小堡。小堡地区三面环山,位于辽阳、沈阳、本溪之间,敌人的统治相对薄弱,易于隐蔽,于是,李兆麟将这里定为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心。
李振荣指着故居西南角的马棚,那里立着一匹白马标本,他告诉记者:“李兆麟经常骑着白马,在当地各个抗日武装之间奔走,向他们宣传团结一心、共同抗日的道理。 ”
李兆麟首先拜访了张允良。张允良曾经当过兵,他率领的义勇军中,大部分是小堡一带的农民。李兆麟多次找到张允良谈心,最终,张允良同意接受党的领导,改编队伍共同抗日。
接着,李兆麟又做沈宝林的工作。沈宝林的抗日队伍中煤矿工人多,觉悟很高,他们很快便答应接受党的领导。随后,“天地荣”、“志超”、“平日救国军”等各支队伍也纷纷表示愿意接受改编,联合行动。
苏景阳是李兆麟最后争取的对象。苏景阳是当时辽阳二区区长,有骑兵队200人。李兆麟曾和苏景阳有过交往,苏景阳同意举旗抗日。
1932年3月,由李兆麟主持,辽阳地区各抗日队伍首领会议在辽阳县召开,会上宣布“第二十四路东北抗日义勇军”正式成立,并当众公布了东北抗日救国会颁发的委任状。
“当时被任命为司令的是苏景阳,但他并未出席成立大会,只担任个虚名,指挥的重担实际上落在了副司令李兆麟一个人的肩上。”李振荣说,“第二十四路抗日义勇军共编有5个支队,第一支队‘燕子’队队长是沈宝林;第二支队‘长江’队队长是崔延嘉;第三支队‘天地荣’队队长是李巨川;第四支队‘志超’队队长是于志超;第五支队‘平日’队队长是赵俊峰。苏景阳的200人骑兵队则由副司令李兆麟直接率领。这些队伍全都驻扎在小堡一带,人数达到3500多人。 ”
开展群众工作,发展义勇军
在组织义勇军的同时,党的群众工作也在辽阳一带开展起来。当地建立了 “妇女会”和 “少年先锋队”,成立了党和团的支部组织,开展了“分粮”、“罢锄”斗争,并且进行了广泛的抗日宣传工作。冯乃革、张一吼、夏尚志等10多位党员来到辽阳帮助李兆麟开展工作。
1932年3月到7月,是辽阳地区党的群众组织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4个多月中,总计有17个抗日同盟支部和小组建立起来,150余人成为盟员。
这期间,第二十四路抗日义勇军屡次出击,狠狠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李兆麟之死


关于抗联名将李兆麟的被害,外界明了真相的不多。现将笔者当年了解
的事实介绍于下。

1945年日本投降后,李兆麟出任松花江省副省长。当年12月国民政府
接收东北,李兆麟出任哈尔滨市中苏友好协会会长。那时正是国共两党重庆
谈判和重庆召开旧政协会议期间,李兆麟在各种公开场合,强烈谴责国民党
政府破坏和平,撕毁双十停战协定,制造重庆校场口事件,迫害民主人士等
劣迹。李的言论,引起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头子毛人凤的密切注意。

1946年2月3日,正是农历大年初一,通化县人民,张灯结彩,欢庆东
北解放后第一个春节。原敌伪通化支会宣传部长孙耕晓,现国民党通化县党
部书记长,勾结已被苏军缴械的日本关东军第一二五坦克师团参谋长滕田宝
彦,网罗了一批日军军官,组织了一支约3000人左右的暂编东北边区部队,
制造了一起“二·三通化暴动”。这次暴动迅即被中共通化省委和通化支队
扑灭了。“保密局”毛人凤以此为借口,诬指此次暴动系李兆麟主使,设计
谋杀李兆麟。派人在中苏友好协会门前埋伏。结果,特务把李钧误为李兆麟,
致使李钧遭到残杀。

首次行动失败,毛人凤再次密令哈尔滨市警察局长余秀豪负责谋杀李兆
麟,余为广东人,曾任浙江警官学校国际警察教官。

1946年3月8日,哈尔滨市举行庆祝“三八”妇女节集会,李兆麟出席
了大会,并在会上抨击了国民党政府破坏和谈蓄意挑动内战的行径。当晚回
到家里,李兆麟患了感冒,第二天(3月9日)在家休息。这天下午四时,
有人送信给李兆麟,原来是国民党哈尔滨市市长杨绰庵,邀约李兆麟到他寓
所谈话。一会儿一辆汽车来至李宅迎接李兆麟。开至中苏友好协会附近,汽
车突然抛锚,李兆麟的警卫员下车帮助修车。李兆麟下了车,步行去水道街
9号(与中苏友好协会相距100米左右)杨绰庵的寓所。一进门,就碰上杨
绰庵的女秘书孙格龄(她便是余秀豪秘密安置在中苏友好协会工作,以监视
李兆麟行踪的“保密局”女特务)。李兆麟对她也十分熟悉,随即脱下大衣,

交给孙格龄,便进入会客厅,与杨绰庵市长见面谈话。交谈中,孙格龄送进
了一杯茶。李边喝茶,边聊天,不久即感到腹部剧痛,他脸色苍白,满头虚
汗,随即瞳孔放大,倒在地上,中毒而亡。

李兆麟被安葬在哈尔滨道里一座公园里,公园被命名为“兆麟公园”。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20-11-05 18:43:53 +0800 CST  
项青山

1、抗日英烈项青山

项青山(1897——1933)原名项忠义,又名项国学。大洼县东凤镇大马家房村人。出身贫苦,读过私塾。民国初年,在盘山县当过巡警。因受株连入狱。出狱后铤而走险,投身绿林,报号“青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与张海天(号老北风)举起义旗,组建抗日扶民救国军。张当司令,项为副司令。司令部设在沙岭。于盘山、海城、台安、营口等地袭击日军。
项青山、张海天、盖中华等部四百余人,英勇无畏地袭击了日军控制下的田庄台镇、营口市发电所和水源地等。这是“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日军在东北首次遭到民众的迎头痛击,盘山英豪打响了中国民众武装反抗日本军国主义入侵的第一枪。
沙岭,这里曾是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一、二、三路军指挥部所在地,也是义勇军痛击日寇和汉奸的重要战场之一。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投降日寇的大汉奸凌印清以“旅长”的伪职为诱饵企图招降项青山、张海天等,于是项青山、张海天将计就计,将汉奸凌印清和日本关东军顾问仓冈繁太郎等十九人诱到这里生擒活捉并枪决。
沙岭边辽河魏家口子段西岸,此处就是当年义勇军张海天、项青山处决汉奸凌印清与日酋仓冈繁太郎的地点
由于张海天、项青山、盖中华等盘山抗日勇士的英勇表现和非凡战绩,受张学良指令主持东北抗日大计的黄显声在组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时,就将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一、二、三路军番号授予项青山、张海天、盖中华率领的抗日队伍,三位首领分别被委任为司令。张学良将军还亲自在北平的德国饭店接见了项青山,并将一块镶有本人照片的怀表赠送给这位抗日豪杰。
这三路抗日大军在盘山、沙岭、大洼、田庄台以及海城、牛庄、台安、辽中、沟帮子、北镇、阜新等地多次攻击日寇,成为东北大地上一支令日寇闻之丧胆的爱国力量。
一九三二年一月十六日,盘踞于海城的日寇二百余人连同三百余名伪军西渡辽河,进犯当时第一、二、三路义勇军的指挥机关驻地——沙岭。项青山、张海天等连夜率领抗日义勇军三千六百多人,在沙岭一带布设了歼敌战场,经过一夜激战,击毙日本关东军大佐河野英基,消灭日伪军三百余人。义勇军“沙岭大捷”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据记载,项青山、张海天、盖中华等率领抗日义勇军队伍四千多人,仅在一九三二年五月至十二月间,就与日寇战斗五十余次,歼灭日伪军三千多人,其中击毙日军近五百人。


【附录】勇猛善战的盘锦抗日义士项青山
原题:勇猛善战,但最后死的太窝囊的盘锦抗日义士项青山

前些天,根据文史资料写了抗战时期,辽西南最有名的“义匪”老北风张海天,今天我再说说当时与他齐名,堪称辽西南地区几支最强大的抗日义勇军之一的首领,另外一名土匪出身的抗日英雄项青山。
项青山,原名项忠义,又名项国学。大洼县东凤镇大马家房村人。出身贫苦,读过私塾。民国初年,在盘山县当过巡警。因受株连入狱。出狱后铤而走险,投身绿林,报号“青山”。
在当土匪期间,项青山自然也干过许多绑大户,杀人越货之类的事,而且此人胆大异常,桀骜不驯,骁勇善战,逐渐成为盘山、沙岭等地区最大的胡子首领,偶尔还和老北风,盖中华等周边区域的土匪有过冲突。
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和张海天等人共弃前嫌,举起义旗,组建抗日扶民救国军。张当司令,项为副司令。司令部设在沙岭。主要于盘山、海城、台安、营口等地袭击日军。
后来,辽西南地区的抗日义勇军在抗日救国会的组织下,一共组织了17路军,6个独立大队。
这17路军中,第二路军的司令就是项青山,辖14个大队,兵力3000余人。司令部设在盘山沙岭镇,参加过全歼凌印清大汉奸,攻打田庄台、大洼、沙岭、牛庄、台安、辽中等多次战斗,是辽西南义勇军的主力之一。

他们和老北风的第三路军(堪称义勇军的最强主力,最高时候兵力多达万人)经常完美配合,运用游击战、阻击战、偷袭战、伏击战等灵活机动的战术,与日伪军进行大小战斗上百次,先后攻克过海城、台安、盘山、牛庄等城镇。1931年12月初,日本关东军分3路进犯锦州。老北风、项青山率抗日义勇军数千人,协助东北军守军,在牛庄、田庄台、大洼、盘山等重镇,与日伪军英勇拼杀,奋战1个月,使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代价。尤其是项青山,带领部队攻打营口,使得进攻锦州的日本军队不得不回撤救援,使本来陷于围困中的东北军得以安全撤退。
其实项青山兵力并不多,而且缺乏重武器,打营口并没有足够实力(不足三千,而且由几支队伍临时组成),他只是当久了“胡子”,自有一套打仗的招数,用他不多的马队绕着营口快速游走,造成浩大声势,不时突进去捞一把,使留守日军顾此失彼。这时候日军还真没和东北“胡子”怎么交过手,被打的被动万分,竟认为项部有“四五万人”,第二师团被迫抽调北上的佐藤支队回援保护营口,项青山却已经率部回盘山了。
一九三二年一月日,盘踞于海城的日寇二百余人连同三百余名伪军西渡辽河,进犯当时第一、二、三路义勇军的指挥机关驻地——沙岭。项青山、张海天等连夜率领抗日义勇军三千六百多人,在沙岭一带布设了歼敌战场,经过一夜激战,击毙日本关东军大佐河野英基,消灭日伪军三百余人。义勇军“沙岭大捷”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据记载,项青山、张海天、盖中华等率领抗日义勇军队伍七千多人,仅在一九三二年五月至十二月间,就与日寇战斗五十余次,歼灭日伪军三千多人,其中击毙日军近五百人。
由于张海天、项青山、盖中华等盘山抗日勇士的英勇表现和非凡战绩,张学良将军还亲自在北平的德国饭店接见了项青山,并将一块镶有本人照片的怀表赠送给这位抗日豪杰。
只是在日军大举进攻的压力下,张学良最终下令东北军主力撤离辽宁。义勇军在失去后援后,也只能边打边往关内撤,辽西南地区地方武装自发兴起并坚持近2年多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抗日爱国武装斗争失败了。项青山也带领余部撤到关里,张学良依然很器重他,讲他的部队改编成旅,由他任旅长。
可惜这样一员猛将,后来的结局却是窝囊得不能再窝囊。
项青山带领部队入关后不久,在一次部队乘火车调动时,项旅的列车出发以后,项青山违反铁路安全规定,站在车门口的踏板上,一手抓着车厢侧面的扶手,身体倾出车外向后眺望(也不知道看什么),不料路边突然出现一块标牌。列车高速行驶中,项青山与这块标牌相撞当即身亡。
最后,项青山的余部1000多人,被庞炳勋的国民革命军陸军步兵第四十军收编为一个团。
不管项青山他们是不是有污点,是不是土匪出生,他们在民族危亡关头,敢于挺身而出,浴血奋战的爱国主义精神,将彪炳千古,激励后人。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20-11-06 06:08:13 +0800 CST  
白乙化


1、义勇军英烈白乙化

白乙化(1911年6月11日—1941年2月4日),字野鹤,满族,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石场峪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经校方同意,保留学籍回家乡抗日。1932年5月在家乡组建“平东洋抗日义勇军”,任司令。由于他好穿白衣,指挥作战灵活机动,人称“小白龙”。 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被誉为运动中的“虎将”。 1939年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司令员;年底,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团长。
1941年,时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团长白乙化的在指挥密云马营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30岁。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物生平
1911年6月11日,白乙化出生在辽阳宏伟区石谷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
1928年,他考入沈阳东北军教导队,后升入东北陆军讲武堂步科。
1929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预科。期间,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大量进步书刊,1930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白乙化向校方提出抗战申请。“吾当先去杀敌,再来求学。如能战死在抗战杀敌的战场上,余愿得偿矣!”他返回辽阳,组织抗日义勇军,率部转战辽西、热北、锦西,连战连捷,得绰号“小白龙”。 [2]
1933年,抗日义勇军被国民党32军骗入冷口缴械。他含愤复回北平中国大学读书。
1935年,曾获得过中国大学学士学位 [3] ,12月9日,白乙化参与组织了“一二·九”学生运动,被称为运动中的“虎将”。他奋勇当先,积极组织同学集会、游行。
1936年2月,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的学生抗日大会上,他发表演讲,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收复东北,会后遭逮捕。在监狱里,他继续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组织难友同反动派斗争。
1936年夏出狱后,他奉党的指示赴绥西东北垦区工作,历任中共绥西特委委员、中共垦区工委书记、垦区特委书记。
1937年10月,领导垦区农民大暴动,组织抗日先锋队并任队长。
1939年春,他率领抗日先锋队从内蒙来到平西,与冀东大暴动的抗日联军合并,组成华北人民抗日联军,任副司令员,经过白乙化对部队严格认真的整训使这个纪律松弛、战斗力差的部队素质大为增强。在这期间,他指挥了沿河战斗,击溃日军大岛大队。
1940年1月,抗日联军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白乙化任团长。改编后他即率部参加了粉碎日军对平西抗日根据地10路围攻的战役,屡创日军,并在东胡林阻击战中击落敌机1架。4月,部队进军平北,路经沙塘沟,伏击日军,歼敌三百余名,声震平北,十团到平北不过九个月,就对日伪作战百余次,开辟了丰(丰宁)、滦(滦平)、密(密云)抗日根据地,协助地方组建了丰滦密联合县,使我军有了立脚之地。9月至11月,白乙化及时返回内线,寻机打击撤退之敌,一举歼灭日军哲田中队,取得了这次反“扫荡”的胜利。他指挥十团粉碎了日伪军对丰滦密的大“扫荡”,并在反“扫荡”中率部开辟新区,使丰滦密抗日游击根据地由初创时的4个区一下发展到8个区 。
1941年2月4日,伪满道田讨伐队170余人沿白河向根据地进犯,白乙化率部在密云县马营西山与敌人激战,毙、俘敌117人,保卫了根据地。但在战斗即将胜利结束时,白乙化被日军击中头部,壮烈牺牲,时年30岁。


人物评价

白乙化牺牲后,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发表了《告全军同志书》,赞扬他是“优秀的指挥员、民族英雄、无产阶级的先锋”。萧克将军称赞白乙化“血沃幽燕,名垂千古”。

后世纪念
1944年5月,丰滦密联合县和冀北第五地区队,为他建立了纪念碑。正面刻着:“民族英雄”四个大字,背面是他的生平。为了避免再次被日军糟蹋,乡亲们小心地用油布把碑包起来藏在地下。二十年后(1964)碑才被挖出来。现存于首都博物馆。1984年,密云县人民政府重建了白乙化烈士纪念碑,萧克将军手书碑文:“血沃幽燕,名垂千古”。
白乙化烈士的侄子白成亮自2002年开始致力于烈士遗物和事迹的发掘工作,2009年,辽阳市宏伟区对白乙化烈士故居进行了重新修缮,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的革命业绩将永远垂范后人。
2014年9月1日,白乙化烈士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附录】传奇英雄—白乙化

白乙化,字野鹤,满族人,1911年6月11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石场峪村。这个从村里走出来的孩子,为何他在战斗中能让敌人如此畏忌?他是如何带领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十团屡战屡胜?他有勇有谋文武双全,是什么让他确立了革命的初心?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我东北,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白乙化受党的委派回辽阳组织抗日武装。他联络抗日志士,凭两支枪突袭辽阳伪警察局,缴枪二十余支,由此声势大振,很快发展到三千多人,号称“平东洋”义勇队。白乙化领导这支队伍转战辽西、热北、锦西等地,连战连捷。
1935年白乙化大学毕业,那一年他留校任职,因为参与“一二九”运动,被捕入狱,此时的他不到24岁。
出狱后,党派白乙化到绥西东北垦区,担任当地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的炮声,惊醒了中华儿女,全民抗战的烽火燃遍整个中国。白乙化在垦区号召革命青年起来抗日。他组织了抗日先锋队,任司令员。这只队伍迎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与入侵的日军同时到达河曲县。在隆隆的炮声中,有的主张留在河曲;有的主张随友军,也就是国民党的军队,一同撤退。白乙化在这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他对大家说:“大家今天要抗日,明天要抗日,抗日终于来到了,我们决不能动摇,决不能迟疑。”
1941年,白乙化在密云作战时不幸牺牲了,时隔数十载,他的事迹在这里广为传颂,即使岁月变迁,当年的初心不曾改变,他用忠诚和热血履行了生前誓言:“革命是我们的权力、牺牲是我们的义务”。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信仰共产主义,崇敬革命先驱李大钊,他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20-11-06 18:40:49 +0800 CST  

楼主:碧薇萍

字数:462071

发表时间:2020-05-23 13:35:0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07 01:21:54 +0800 CST

评论数:2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