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起源假说:破解直立行走】(连载 版权所有)

接前)——

猴的个头很小,身长只有7厘米,体重在20~30克之间,远古就生
活在潮湿、炎热的湖边。

在灵长类演化进程中,阿喀琉斯基猴处在类人猿与跗猴“分家”的
起点。也就是说,大约在5500万年前,类人猿诞生了,从那以后,
人类的祖先开始了独啊立的进化过程。

在这一带,阿喀琉斯基猴进化成高级灵长类曙猿的可能性当然存在,
之后再迁徙到上黄。湖北荆州这一代,本来就靠近湖南西部、贵州
东部,曙猿扩散到云贵川一带完全有可能。

人们知道,云贵川被世界公认为冰期避难所,至今仍能见到第四纪
冰期“孓遗”动植物,仍有蕨类、银杏、水杉、大鲵、熊猫等。

从广西北部到陕西南部这么长的区域,山地广布,是中国乃至世界
著名的喀斯特地区,有享誉世界的“天下第一坑”的重庆小寨天坑,
有世界罕见的广西乐业天坑群,又有新发现的陕西汉中天坑群,等
等。

这些天坑有一共同特点,都是流水在石灰岩里涌动冲刷,滴水穿石
的结果,非有人的过失形成。如城市地下管线漏水侵蚀形成塌方,
或矿山采空区形成的塌陷一类。

在云贵川的溶洞里,发现有早期智人的活动遗存。

036)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09 22:34:22 +0800 CST  
接86楼)——

036)

这一带的北部,中科院研究院教授黄万波称之为“大山峡”。

就是那位“巫山人”的发现者,黄万波谈及巫山龙骨坡古人类遗址发
现的意义指出,大山峡是东亚人演化的摇篮。不得不说他是曲折地抵
制非洲起源说,他坚持的是多地起源说。

“长江大三峡地区200多万年前还是盆地,现在的地貌是形成于50万
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由于剧烈的造山运动和山水的侵蚀,
形成了山高峡窄、地势险峻的峡谷特征,西方外来古人类文明是不容
易越过如此艰险侵入到这个地区,而且也不容易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
因此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环境。”

正是从这里走出了巫山人、建始人、元谋人、蓝田人等。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魏光飚博士等撰写的
《龙骨坡文化及其主人》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国际第四纪》上,
倾向巫山人是如云南禄丰古猿一样的东亚古猿的后裔。

魏光飚推断,或许在体质人类学上,这些古猿尚处于“猿”的阶段,
但在考古学上他们又属于“人”的范畴。数百万年前,他们在适应长
江三峡半封闭的森林、河流环境中,开创了一套全新的技能,从依赖
天然工具发展到了依赖自制的石器进行生产劳动,进而跨过了猿类的
门坎。

三峡巫山,在发现以上化石的同一层位,除发现人类加工或使用过的
骨器外,还发现了巨猿及其它110多种哺乳动物的化石,这在世界古
人类发掘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据《奥秘》杂志分析,到2005年止,三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研究人
猿分野的地域,连著名的非洲奥杜威峡谷也无法与三峡相比。

奥杜威峡谷,位于坦桑尼亚北部维多利亚湖东部,为东非大裂谷中的
一个东西向峡谷,长约50千米,深约900米。其又被称为人类的摇篮,
因为在峡谷的遗迹中发现了多处早期能人的遗迹和遗骨化石。

因为,巨猿和“巫山人”共同生活在一起,足以说明在长江和三峡尚
未形成之前,猿人和巨猿的祖先就栖息生存在那里。最早人类巫山人
比元谋人早30多万年生活在三峡。

研究员黄万波认为,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的祖先,黄种人的祖先,
就是从三峡高地走出来的。

037)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0 19:05:37 +0800 CST  

@W451728528:你那上面的那点文字,页面拉得那么长,实在没有必要。何比复制编辑的好,看着岂不更轻松?
——————————————————————————
接91楼)——

037)

这一带的南部,中国著名人类学家、著名北京山顶洞人的发现者、广
西白莲洞博物馆创始人裴文中教授1985年为白莲洞题词指出:“中国
可以成为世界上古人类学研究的中心,而广西是中心的中心。”

柳州则是这个中心的集合点,这个点因浓缩“柳江人”、白莲洞人、
大龙潭人数万年史前文化积淀而成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热点。

曾有“柳江人”和日本人同宗共祖的疑问,这并非天方夜谭。在日本,
考古学家植原和郎和片山一道认为,“柳江人很可能是南太平洋和东
亚海岛(包括日本列岛)原住民的祖先”。

这一观点目前己得到日本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也基本吻合本文的观点。
有一种可以接受的说法,现代亚欧大陆的藏族带有大量的矮黑人基因,
西南地区的土家族、彝族、缅甸族、克钦/景颇族、瑶族也有一定数量
分布。太平洋西的岛屿民族,如琉球人、日本人都带有大量的矮黑人
基因。其中基因最纯正的是小安达曼人。

另外,混合而成的棕色人种受到黄种人的排挤,后来逐渐主要主要分
布于两个方向,一是迁徙到了蒙古高原,成为了游牧民族,现在的布
里亚特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哈萨克族就有大量的棕色人基
因,澳大利亚土著的棕色基因高达70%。

这种现象当然也会有其他观点,暂且存疑,改日再论。

除了天坑地貌,再加从四川宜宾到湖南张家界这么宽广的广大地域,
有数不尽的大小深浅不一的石灰岩洞。很久以来就还有一些人住山洞
不愿搬出来的传说,据说已经影响到2020年脱贫攻坚的节奏了。

这一带地形地貌复杂,山高谷深,沟壑溪流纵横,地面林石相间,榛
莽遍布,崎岖难行。成因各异,有在褶皱断裂基础上由流水侵蚀而成,
有碳酸盐岩层经由岩溶作用而成,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

这一带处于华夏内腹地,美其名曰“大西南”,中央气象台称之为
“华西地区”的大部,本文还是习惯往小的方向称之为“云贵川”。

038)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0 23:06:40 +0800 CST  

@公有制七十年: 黑名单 举报 2020-05-10 15:44:07 评论

评论 @锦绣云溪 :在说了,化石证据早就大量发现了,这对于你很难吗?
————————————————————————————————
@锦绣云溪:化石虽然是大量的,但对于漫长的人类进化石而言,只是几个间断的点,并不是闭合系统,几乎等于没有!对于这样的道理,你理解没困难吧?
你@W451728528理解有困难么?——
——————————————————
接95楼)——

038)

云贵川位置加上地势的因素,深受准静止锋控制,多阴雨天气。加之
地貌奇特,地面上大小石块高低遍布,所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
平”,就成了这一带广大地域的生动写照。

(4000万年前,甚至到1000万年前,从广西到陕西以西都还是古地
中海的东岸。)

米国人类学家、古生物学家妮娜•杰布伦斯基也认为,地球的气候几
千万年来发生过多次冷暖剧烈变化,但云贵川一带庆幸有些特别,高
山峡谷的特殊地形地貌仍可使这一带长期维持温暖湿润的气候。很多
哺乳动物种类虽然在在其它地方早已消失,在这里却繁衍兴盛。

正缘于这一带海拔相对高差大,岩层丰富,位置稳定,气候适应,成
为动植物的大自然博物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动植物的冰期避难所。
世界其他经历第四纪冰川期再也见不到的动植物这里都有,人们至今
能见到的冰期“孓遗”动植物,仍有蕨类、银杏、水杉、大鲵、熊猫。
这一带地形地貌在远古时期,不很适于远古剑齿虎一类大型食肉动物
较好生存,也不是很适于后来猫科一类大中型食肉动物的较好发展,
与巫山人长期共存的巨猿就是证明。
正因为没有安全忧患,才有某种猿迅速的巨大化,而称为“巨猿”。

这就和非洲热带雨林不适应非洲大中型食肉动物生存一样道理,这应
该是有很利于不讲究速度的曙猿安全生存的较好环境。

显然,以速度为特点的食肉动物可以横行的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
肯尼亚等非洲热带草原一带,哪怕是东非大裂谷内,都是对大中型食
肉动物呈全开放状态。所以,非洲没有这样有利于猿猴进化出直立行
走的相对安全生存的自然环境。

云贵川适宜于猿猴生存,还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相对地貌复杂的半封
闭状态,以至于大中型食肉动物难以在这里立足。

039)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1 07:05:12 +0800 CST  
@W451728528 2020-05-11 00:18:46
不是说非洲没有古类人猿直立行走所需的条件吗?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呢?为什么云贵川你就认为可以呢?为什么云贵川的古猿最终能直立行走变成人呢?云贵川的古猿又是从哪来的呢?为什么中国境内再也没有类人猿呢?
-----------------------------
人类的进化,从阿喀琉斯基猴算起,5500万年,如果没有进化的条件,就是灭绝。世上灭绝的东西还少么?气候变化,植被改变,没有草料,大型食草的恐龙灭绝,从而,大型食肉恐龙就灭绝,这是食物缺乏导致灭绝;还有被食肉动物吃尽导致的安全灭绝,被人类灭绝的动物已经使多少动物濒危?

为什么处在食物链下端的弱小的猿猴没有灭绝?

那只能说,它们适应环境,或者环境适应它们。它们适应环境,如东非草原上的狒狒,如非洲热带雨林里的黑猩猩,于是进化成现在这种状态;环境适应它们,环境提供了安全,它们进化成了人。

为什么中国境内再没有类人猿?人类起源中心么。活动的人太多,不但不会走动的植物会成为人类的食物,会走动的动物也会成为人类的食物,所以动植物的种类会减少。看看印度,原来好好生的动植物生物乐园,现在都不成为庄稼地?德干高原还有原始森林么?塔尔沙漠怎么出现的?其他地方人不多,保存就会好点。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1 11:06:01 +0800 CST  
欢迎来看看!——@唐时花月 @易海寻贝 @范利民 @157387130 @四闲斋主 @土豆带泥 @温柔的贪狼 @米大公子 @南阳奇龙 @gtfz99 @戒咖啡喝茶 @常留一片月

接99楼)——

039)

中华曙猿比起阿喀琉斯基猴,体重增加接近8倍。

相信当曙猿哪怕来到只是湘西山区一带,深入鄂西南一角,巨大化的
现象也可能会发生。

曙猿的巨大化,其实也并未必大多少,看看猕猴到金丝猴,略微可知
一般。比最大金丝猴大一些的非洲狒狒够大,与大猩猩、黑猩猩比大,
还是差得远啦。

当然,如今天常见的或常听说的猫、鼬一类小型食肉动物的习性,其
并不适应云贵川的潮湿环境,也给了包括曙猿在内不以速度见长的的
小型杂食动较多的生存机会。

来到很适宜中华曙猿安全生活,却不太适宜大中小型食肉动物生活的
云贵川一带,巨大化过程中的猿猴,或许是群体的继续扩大导致分流,
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形成了金丝猴、猕猴等一类的祖先猿猴留在亚
洲东部及中南部之外。

一个包括两名法国古生物学家在内组成多国国际科学考察小组,在缅
甸发现的一个距今3700万年的灵长类动物化石,科学家把这一类人猿
化石命名为邦塘巴黑尼亚猿。

2008年11月,他们在缅甸蒲甘地区找到了保存完好的邦塘巴黑尼亚猿
的下颌骨,磨损的长牙证明这个小小的灵长类动物体约重3千克,已经
是体重200克的世纪曙猿体重的15倍了,已经是阿喀琉斯基猴题中的
100多倍了。这个事实显然证实了,云贵川一带是有适宜猿猴生存的
安全的自然环境。

显而易见,从阿喀琉斯基猴—中华曙猿—世纪曙猿—邦塘巴黑尼亚猿,
它们的进化成长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邦塘巴黑尼亚猿能够咬碎坚硬的热带水果的外壳,吸吮果汁和水果中
的营养。它的形状奇特,这是为了适应捕食而演化的结果,古生物学
家还从未在这一类型的灵长类动物中发现过这样的形状。

040)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1 16:31:21 +0800 CST  
040)

发现地仍然属于大云贵川地区,因为“云贵川”这个称谓是仅就中国
境内而言。但邦塘巴黑尼亚猿却具备南美洲一种叫“琦”的猴子的特
点,这种猴子也属于类人猿的大家庭。科学家们由此断定,缅甸发现
的邦塘巴黑尼亚猿化石确属类人猿,从而证明了历史上第一批类人猿
来自亚洲。虽然有人很不舒服这个结论,但它确实是有足够的的化石
证据链的支持。

考古学家在沙特阿拉伯西部地区发掘出一种古猴的头骨化石,研究表
明,这种生物的体重大约在15~20千克之间,生活在2900万至2800
万年前,命名为西加斯•萨达硫斯猴。这个新发现的物种很可能是人
类和猴子最后的共同祖先,考古学家称萨达硫斯猴很可能是包括类人
猿与人类在内的人科与猴科最后的共同祖先。

就是从它开始,一部分远古猿猴进化成了今天的人们,另一部分则成
了在树上窜来跳去的猴子。

人科和猴科的分化原点一直是考古学界十分热衷的问题。

然而,人类进化史上的这个关键环节却一直缺失至今。古生物学家曾
根据基因研究,推算分化的时间大约在距今3500万至3000万年前的
渐新世时期,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足以作为证据的化石。

萨达硫斯猴填补了人类进化图谱上的这个关键阶段的空白。它与过去
发现的任何古猿猴化石都有所不同,同时也说明沙特阿拉伯西部地区
并非萨达硫斯猴的源生地,它应该是处在迁徙途中因为种种原因而成
为了化石。它的原生地应该是云贵川,这一带一定有这种猴子的活动,
只是尚未发现而已。

这样这个链条就加长了,20~30克的阿喀琉斯基猴—150克的中华曙
猿—200克的世纪曙猿—3千克的邦塘巴黑尼亚猿—15~20千克的萨
达硫斯猴,它们的巨大化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041)

欢迎来这里看看!——@kundah紫 @天使C魔鬼 @manageking @丰血2 @张埔诚 @黑黍黍真欢乐 @吴红子 @红旗598 @wj1647jh @zhoutoo989999abc @ 转基因与天花0002 @蚂蚁仔2019 @CN_001 @okluo @云淡风轻aq @域外孤仙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1 18:48:50 +0800 CST  
041)

原题还在继续,总有几支逐渐来到了云贵川的西侧。

如果它们继续向西旅游,那时候就得沿着古地中海的南侧,从不久出
水的只能称之为青藏低地的冈底斯山脉北麓的茂密森林中穿过,进行
长途跋涉。

跨出古地中海南岸,非洲登陆的第一站就是埃及,恐法尤姆原上猿遗
迹就是它们留下的,这个时间可以在3500万年前。

同样,生存于距今约2800~2600万年之间的法尤姆埃及古猿遗迹也
是它们留下的,这个时间甚至也可上溯至3200万年前。

进入非洲后,可能有一部分在南美洲与非洲还未彻底分开时留下的陆
桥到了美洲。

在非洲,猿猴并没有像人们想象那样本应该广泛分布于非洲各地,毕
竟在食肉动物横行环伺中求生存,随时会成为一堆肉醢,存活机会不
多。
现在热带草原上也主要只有狒狒群体还在孤军奋战,从视频中在被食
肉动物的追逐中,它们能迅速甩开逃跑到湖边开阔草地边缘的树上看
来,可以想象地面上的速度明显胜于雨林中的猴子。猴子包括猕猴、
金丝猴等在树上攀援的速度,它们之间的比较未见有人做。

东非草原上的狒狒已经适应不安全环境,怎么说也还算生龙活泼;在
草原与雨林之间,应该是长尾猴与白眉猴居多,它们下到地面也很经
常,只是和狒狒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就还有刚果热带雨林中生活的缩小化的沼泽猴了。

因为马达加斯加岛和非洲本土分离,食肉动物意外地未在岛上得到发
展。有一部分猿猴在这个世界第二大岛上独立成长,和先前抵达的低
等灵长类大约35种狐猴在内,组成了一个和谐的猴世界。

042)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1 23:01:18 +0800 CST  
开始
破解直立行走之谜!
其实很简单的思维,
请不要遗憾,
也不要惊奇!

网上有人提出“沼泽地之行”而破解直立行走之谜,本人以为那是不可能的。沼泽地之行,固然成其偶然性,却难以成为“不得不重复”的必然性,或者“乐于为重复”的自觉性行为。沼泽地之行,肯定是令人沮丧的生死之行,若不得已一次,本着趋利避害的生命本能,恐猿猴万难重复第二。

破解直立行走之谜,我们只能寻找“乐于为重复”的路数,不断的重复,变偶然直立行走,为必然直立行走,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从而进入猿猴完成直立行走进化成人得过程。但必须指出,虽然直立行走是猿转变成的人的前提,如恩格斯所说这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但直立行走的前提则是“定居”,没有猿猴的定居,人类的进化过程永无启动的可能,即便在下树时偶尔直立行走,如猴类如猿类,也不可能最终完成直立行走。

如果让我说猿转变成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什么?我会回答:“定居”,
只有猿猴的定居,才使猿进化成人有了可能,这也正是直立行走成为谜的原因。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2 07:14:13 +0800 CST  
这事最重要,虽不是石破天惊,但地球人没有人做过,只此一家。

开始
破解直立行走之谜!
其实很简单的思维,
请不要遗憾,
也不要惊奇!

网上有人提出“沼泽地之行”来破解直立行走之谜,本人以为那是不可能的,因而不可取。沼泽地之行,固然能成其偶然性,却难以成为“不得不重复”的必然性,或者成为“乐于为重复”的自觉性行为。沼泽地之行,肯定是令人沮丧的生死之行,若不得已一次,本着趋利避害的生命本能,恐猿猴万难重复第二次,一定努力绕道而行。那样的话,“沼泽地之行”来破解直立行走就不可能了

破解直立行走之谜,我们只能寻找“乐于为重复”的路数,不断的重复,变偶然直立行走,为必然直立行走,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从而进入猿猴完成直立行走进化成人的过程之中。但必须指出,虽然直立行走是猿转变成的人的前提,如恩格斯所说这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但直立行走的前提则是“定居”。没有猿猴的定居,人类的进化过程永无启动的可能,即便如猴类如猿类下树时偶尔直立且行走,那不可能成为它们生活的必须,它们终究也不可能最终完成直立行走而进化成人。

如果让我说猿转变成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什么?我会回答两个字:“定居”,
只有猿猴的定居,才能使猿进化成人有了些可能,这也正是使直立行走成为谜的原因。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2 12:03:37 +0800 CST  
@游必就士2018 2020-05-12 20:17:56
定居,就能使古猿站立,貌似欠些说服力。
推断应是冰河时期来临,引发乔木大量灭绝,古猿不是处于草地(草地难以生存),而是生活在了稀树灌木丛。为便于观察猎物以及防范猛兽,不得不长期站立行走。那些不能长期站立的古猿,不适应新的环境,只能被大自然无情地淘汰;适应新环境的,则得以生存。
所以,站立行走,是冰河时期,新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
你的说话明显有一缺陷,直立观察环境,防范食肉动物,站得再高,都不如趴在树上!
当然,不能都趴在树上,那就是会有放哨,食物链下端的动物它们现在还是这样做的。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2 21:48:21 +0800 CST  
重要的是说三遍,希望来此的网友注意!——

这事最重要,虽不是石破天惊,但地球人没有人做过,只此一家。

开始
破解直立行走之谜!
其实很简单的思维,
请不要遗憾,
也不要惊奇!

网上有人提出“沼泽地之行”来破解直立行走之谜,本人以为那是不可能的,因而不可取。沼泽地之行,固然能成其偶然性,却难以成为“不得不重复”的必然性,或者成为“乐于为重复”的自觉性行为。沼泽地之行,肯定是令人沮丧的生死之行,若不得已一次,本着趋利避害的生命本能,恐猿猴万难重复第二次,一定努力绕道而行。那样的话,“沼泽地之行”来破解直立行走就不可能了

破解直立行走之谜,我们只能寻找“乐于为重复”的路数,不断的重复,变偶然直立行走,为必然直立行走,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从而进入猿猴完成直立行走进化成人的过程之中。但必须指出,虽然直立行走是猿转变成的人的前提,如恩格斯所说这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但直立行走的前提则是“定居”。没有猿猴的定居,人类的进化过程永无启动的可能,即便如猴类如猿类下树时偶尔直立且行走,那不可能成为它们生活的必须,它们终究也不可能最终完成直立行走而进化成人。

如果让我说猿转变成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什么?我会回答两个字:“定居”,
只有猿猴的定居,才能使猿进化成人有了些可能,这也正是使直立行走成为谜的原因。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3 07:17:20 +0800 CST  
上接109楼)——

042)

还有这样一支猿猴群,很可能是来自十几个猿猴群的落单猴子组成的
一个群体。猿猴是群体动物,它们自然爱好群体生活,无非是惹恼了
原来族群的猴王而被逐出,或者不喜欢原来族群的猴王而自行离开,
但落单的它们终归在另外的时候还是聚在了一起。或推举或怎么的,
总而言之还是产生出了它们自己的猴王。依然现在还是雄性为王,它
们来到云贵川的这一处地方落脚。在这里是否是客居,那得看这地方
能不能提供安全,说不定它们也还是会做鸟兽散的。

这里或许是一个前不久形成的不太深的天坑,或许是一个两头狭窄的
早就形成的山谷,一转圈总还少不了有很多深浅不一的岩洞,反正就
是类似于这样的一个首先尽可能安全无虞的半封闭的地方。

当然,这首先是得益于云贵川一带的地形地貌,很不利于习惯高速运
动的不喜潮湿的大中型食肉动物生存,即使有做客云贵川的小型食肉
动物也已经未必能降服这些猿猴了。

酒足饭饱之后,猿猴们有些倦意了,都蜷在树上歇息。

再次强调,这里给这群猿猴它们最大的信心就是难觅大中型食肉动物
一类天敌的踪迹,它们确认了几无安全之忧困扰。至少在它们来到这
里之前的很长时间里,未遇到过大中型食肉动物的阻击,而至于团体
分崩离析,各自亡命天涯。黔驴技穷中的老虎,它们没有遇到,连照
面也未曾见过。

山色朦胧,天色也渐渐暗下来了。

正值春末夏初,远天乌云翻滚,用现在的话说,今夜有雨。

正当树栖的猿猴们进入梦乡之际,突然谷口处一声惊雷响起,数道闪
电从天而降。紧跟着又一声声暴雷击打,闪电再次蹿得老高,金蛇狂
舞,山谷瞬间明亮闪烁。大树在雷鸣闪电中颤抖,树枝在风中摇曳,
山雨欲来风满林。

即使是最有经验的猿猴自认为也未见过老天摆出这种阵势,猴王打着
呼哨率先窜了出来。它们整个猴群中没有一个迟疑的,都立即跳下树
来,无意识地紧随猴王奔入林边侧壁的山洞躲避。

那是猿猴来到这里时时就见到的山洞,这里到处都有这样的山洞,进
出并不困难。遇到难境,找地方躲避,已经是猿猴们的本能,所以躲
到洞里,实在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但本文不准备小看这件事,恐要
断断续续发泄笔墨了。

雷鸣电闪的刺激太强烈了。

这一群猿猴蹲在洞口,惊恐地颤抖着,大眼对小眼得瞪着那不太远处
的闪电,雷声的回响在山洞中滚动。

043)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3 09:42:46 +0800 CST  
043)

或许是转睛之间,远处闪电突然起火,只一瞬间大火就窜出了树顶。
火光照亮了整个山谷,照亮了原始的黑夜,火苗忽闪着,仿佛能听见
树枝燃烧时噼噼啪啪的爆裂声。

不知燃烧了多长时间,或许时间很长,也或许好像只是犹疑之间,瓢
泼大雨,在雷声的滚动中突然从天而降,又是一番惊心动魄,猴群躁
动,许久安静不下来。眼看着远处的火在风夹着的瓢泼大雨中慢慢熄
灭了,随着就有雨风传送来的有烧焦东西的味道。

这味道似乎很香,并不是原来闻过的腐烂的臭味,这味道本能地叫猿
猴们生馋,吻流着老长的涎水水。

雨下了似乎很久很久,至于淅淅沥沥的时候,疲倦的猿猴们都已经沉
睡。想来,它们猿群集体应该是第一次雨中在山洞里进入梦乡,这定
居的第一夜,不知它们真在能做梦不。

雨水什么时候停下,洪水什么时候洞前滚过,它们都也不知道。

待续)——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3 15:49:13 +0800 CST  
接前)——

一夜惊恐,天亮了,猴王唤醒大家出得洞来,一片吱吱声中,眼前出
现一道小溪。昨晚它们准备栖身的树林前面那道虽说不上十分平整,
但却干爽的好像沙土铺就的宽旷的路不见了,半清不浊的溪水平缓地
不动声色地潺潺流过。

“携老扶幼的一群,怎么过去呀?”来到水前,猴王可能是这样在想,
不然为什么会看着小溪有端详的神情?

大家站在水边不动声色地后撤,谁也不肯下去,早上不是清冷么。

果然是大家推举出来的猴王,也不仅是在江湖上浪得虚名,只有它一
个猛子似的的扑了下去,游了几步。其实,会游水对猴子来说根本不
算什么了不得的本事,只有孙猴子穿过水帘洞,那才叫道行。

猴王还满以为大家会跟上,转身一看,都还站在岸上,忍不住想发火。
正想吼叫,就这么一个转身,猴王它站住了,下肢抓住地面。

待续)——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3 23:00:55 +0800 CST  
接上124楼)——

就这么偶然,猴王才发觉溪水只不过才到有肚脐眼深,身体上一大半
截都是可以干爽的,水湿的只是下肢。

“干么还用叫?”它想。于是猴王它就试着后肢站着移动“走”过来。
在树上也直立过,可从不记得曾经这样直立着移动过。

虽然后肢“走”起来爪在水里抓住石头不太容易,可总比全身趴在凉
冰冰的略有点刺骨的水里游,那也还是要好上八百结子。

什么也不用吆喝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猿猴们都模仿地照着猴王
的样子,“走”过了小溪。虽然它们可能已经无数次跨过有水的地方,
能越过则纵身一跳,不能跳过去,也是可以游过去的,唯有这一次不
同,这一次叫“走”过去。

真是猴王一小步,人类一大步啊!

044)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4 13:02:30 +0800 CST  
044)

过了小溪,猿猴们又用上四足行走,习惯么,不自觉地向昨晚打雷闪
电树木燃烧的地方奔去。

眼前一片狼藉,树干和树枝横七竖八歪斜得躺着,可能树干下面还有
没完全熄灭的烟火冒着热气,当然少补了还有烧糊了的肉味。

于是,猿猴一边高兴的吱吱叫一遍翻看烧残的树枝,发觉肉味是砸死
烧熟的两只什么大动物的遗体发出的。

更何况猿猴还是吃过些荤味的,什么鸟蛋啊,小动物啊,各种虫子啊,
等等。只是像这样烧熟的,真还是第一次品尝。

于是,大家也顾不得颜面了,也不再分上下尊卑,也不再尊老爱幼,
先下手为强,狼吞虎咽一阵。所谓饥不择食,就是这样。

待续)——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4 18:18:23 +0800 CST  
接上页)——

这一顿荤饭吃得是那个的爽!嘴上前肢上,糊满了血腥和油脂,个个
肚儿都圆了。

心满意足,还剩下不少肉没吃完,怎么办?往常都是吃饱了抬腿就走,
谁管地上剩下多少!它们何时想过有吃不到食物的时候?

可有了群体生活的新猴王就有了新的要求,可能不久前什么深刻教训,
叫它记忆犹新吧。实际上,也只有猴王知道带领一大家子,要考虑大
家的三餐,不能为大家服务,谁服你的气咧。

这断树残枝地方自然不能是家,美味都得带点走。这可难为住了大家,
这是从未干过的事!

待续)——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4 19:40:32 +0800 CST  
接前)——

猿猴不是野犬之类,多吃点,到窝里吐出来一点,这是一种反哺照顾;
也不是颊猴,可以藏在嘴里,等过会再享受,这是对食物缺失的记忆。
的确真有想用前肢抓住肉块抱着的,移动了几步,可确实无法行路。
若如此,也真就回不去,毕竟不是猴戏团训练出来的,会按驯兽师的
指挥行动。

到此为止,试问,哪个猿猴谁仅用后肢走过路?毕竟还不能直立行走,
好像有约定,那就一猴衔一块吧!

于是,大家各都衔块肉,大小不一,还是四足着地跟着猴王,又来到
了小溪边,方法照旧,大家不需要思考游过去的事了。

游过去那肉不就会沾上了水影响味道了么?就都履行旧法吧。

045)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4 21:37:43 +0800 CST  
045)

这回还没接近水边,猿猴们就都颤巍巍地立起后肢,下到水里爪尽力
抓住地面。刚才还说谁都不是猴戏团训练出来的,都不能直立行走嘛,
转回来就装模作样成熟得就像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不需要猴王率
先垂范了,猿猴们竟都装模作样争先恐后的都“走”了过去。

它们也没有再上树,倒是又都跟着猴王又钻进山洞里,真是觉得洞里
比树上舒服,至少再不用操心掉下树去了。虽说过去平时猴们也会找
山洞休息,可丝毫不影响这次住进山洞的重要性。把这样的天然山洞
作为它们的栖所,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它们在树上,也会想到撘窝,在山洞里自然也会把这本能的技术转移
过来使用。这是不是变成穴居生活的开始?

如果是,那就是定居的开始。定居,进入了日程。

待续)——
楼主 锦绣云溪  发布于 2020-05-15 15:31:47 +0800 CST  

楼主:锦绣云溪

字数:292256

发表时间:2020-05-07 08:10:1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4 00:05:21 +0800 CST

评论数:294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