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百年》(古来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不客观不中立,长篇连载)

曾经配合默契的“三剑客”彻底沦为敌人,姚宗文称熊廷弼经略下的辽东“士兵不训练,军队不部署,人心惶惶”,这是弹劾熊廷弼的开端,之后冒出一批弹劾熊廷弼的人,有御史称熊廷弼出关这一年没有建树,没有作为。(出关逾年,漫无定画)
熊廷弼招募军队,重整人心,修整军备,逃亡的百姓纷纷回乡,失守的城堡恢复了防守,这些事情不算吗?
不算。
在这位御史看来,只有擒杀努尔哈赤才算得上有作为,其他事情都会遭到敌人的嘲笑。(为虏所笑)
站着说话不腰疼,吹着牛皮不上税,也算是领教了。
更有御史罗列了洋洋洒洒有关熊廷弼的“无谋者八,欺君者三”,提出了熊廷弼如果不被免去辽东经略,辽东必定失守。(若不罢,辽必不保)
结果是对的,条件摆错了。
熊廷弼上书自白,罗列自己这一年做的种种事情,愤而请求辞职,朝廷同意,改由辽东巡抚袁应泰出任辽东经略。
这是十月发生的,等到明年三月,一切都将水落石出。
熊廷弼的离去谁最高兴?
姚宗文刘国缙虽然幸灾乐祸,但和接下来这位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努尔哈赤。
在熊廷弼这一年里,努尔哈赤也没闲的,他消灭了明朝称之为“北关”的海西四部仅剩的也是原女真霸主的叶赫部,完成了女真诸部的统一,更重要的是消除了自己内部和后方的隐患。
然后努尔哈赤发起了对辽东的试探性进攻,被熊廷弼成功击退,就在努尔哈赤苦思冥想焦头烂额怎么对付熊廷弼之际,熊廷弼被免职的消息传来,努尔哈赤顿时大呼“天助我也”,亲率八旗主力六万人直奔沈阳。
前有萨尔浒之战,后有宁远之战,再后有松锦之战,而这场辽沈之战却常常被史书所忽略。
因为两字:
丢人。
准确的说是太丢人。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7-29 10:21:27 +0800 CST  
周末再码一章,争取周一发出来,谢谢大家支持,大家周末愉快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7-29 10:23:13 +0800 CST  
@男淫小冲丶纲 2016-07-30 15:24:22
原来是小说。
-----------------------------
不是小说,文体杂文一些吧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7-30 16:03:42 +0800 CST  
即使看到四点钟的凌晨,为了按时更新,拼了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1 01:01:17 +0800 CST  
作为新任辽东经略,袁应泰其实对辽东没有太多的了解和认识,因为他九月才来到辽东当辽东巡抚,十月就成辽东经略了,总共才来一个月,你说他能有什么了解和认识?
这也顺带为袁应泰个人以及明朝在辽东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虽然对辽东没有经验,丹袁应泰同志的工作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的,在他做临漳知县(今河北邯郸)的时候,发现这里的老百姓苦不堪言,种地没水,粮食绝收,除了大眼瞪小眼就是跑到城隍庙求雨。
袁应泰不是熊廷弼,他没斩城隍宣传唯物主义,他决定用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修渠引水。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袁应泰带领百姓引沁水入渠,这也就是今天邯郸市区的沁河,修这条河总共花了五年时间,袁应泰还详细设置了石门石闸等措施防止河水洪涝,并且号召百姓在河堤两旁自觉种植柳树防止水土流失。
这条河的贯通解决了临漳百姓数十年的生计,还造福了周边府县,上万亩农田得到改善。(溉田数万顷, 邻邑皆享其利)
于是袁应泰得到这样一个称号:
禹后一人。
昔有大禹治水,今有袁公修河。
因此袁应泰以水利专家调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后升任都水司郎中,之后下放地方为河南按察使副使,也可以理解为今天的河南省副省长,仕途还是顺畅的。
万历四十三年,山东爆发灾荒,十余万山东百姓逃入河南,作为河南官员是没有义务管外地灾民死活的,就是要管也得等中央发话,关键是要等到中央的拨款。
袁应泰不管这些,在他看来人命最大,先救了再说,于是袁应泰在没等到中央拨款拨粮的情况下用河南自己的资源展开了救济,并且花数万两银子用于救济灾民,一时间“饥者尽得食”。
灾民都吃上饭了,可袁应泰却下岗了,因为这数万两银子本应是上交户部的河南税收,户部告了袁应泰一状。
就这样,袁应泰用自己的乌纱帽换来了十余万百姓的生死,他认为很值。
如果以袁应泰的身份、事迹放到今时今日,会在社会引起一个多么轰动的反响,可想而知,不入选感动中国都是不可能的。
袁应泰是个好人,是个好官,他有工作能力,更有一颗爱民如子的善心,但在辽东经略的位置上,这些一分不值。
马林的事迹已经告诉了所有人,在辽东这一片战场上,需要的是军事家,能活下来能取得胜利的也只能是军事家,而袁应泰不是。
一切的结果在此注定,一切的悲剧由此开始,悲壮的序幕因此拉开了它宏大的序幕。
在办理交接手续的时候,熊廷弼作为老同志自然而然要留给新同志几句经验之谈,熊廷弼颇为郑重的说了三句话:
辽人不可用;西虏不可信;李永芳不可信。
这三句话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其中两个倒霉,一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袁应泰就是倒霉的其中之一。
袁应泰在辽阳城上看到城外有着上万难民,心里不是个滋味,他想到了当初的山东饥民,而这些难民不仅要面对饥饿还要饱受战火,身为父母官真是于心不忍,于是他决定招收难民,打开城门让这些难民进来。
这是袁应泰的善,不仅能感动自己人,后来的事实证明还能“感动”敌人。
袁应泰有选择性的把难民中的青壮男子编入明军,这么做的原因除了善,还因为袁应泰的战略意图:
袁应泰决定展开对后金的进攻。
世界上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如今明军兵强马壮,此时不打更待何时?而袁应泰知道自己虽然不是很懂军事,但和朝中大部分官员一样,他发自心底认为明军的战斗力是高于后金军的,打败仗的原因不过是领导失误指挥失误,比如杨镐。
虽然不懂军事,但袁应泰有着锲而不舍的信心,在给天启皇帝的奏折中袁应泰写下了“愿与辽事共存亡”的豪言壮语,他相信只要自己下功夫,只要努力,辽东战事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就如所有鸡汤励志文章最后告诉人们的那样:
只要你肯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你做不成的。
条件是正确的,但实际结果往往可能不是这样:
只要你肯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你不能搞砸的。
熊廷弼给袁应泰留下了十三万兵马,袁应泰估算进攻后金需要十八万兵马,这五万的差额袁应泰就准备从灾民中挑选,这些灾民中很多为辽东本地人,家乡被后金毁灭,袁应泰觉得这些难民对后金应该抱有很深的仇恨,而仇恨迸发出的就是力量。
熊廷弼说的第一句话,袁应泰已经抛在耳后,不过不要紧,接下来他还会忘记第二句话。
在难民中袁应泰发现了还有很多蒙古人,从以往的经历来看,蒙古人的战斗力是很强的,起码比一般的明军要强。
袁应泰收编了这些蒙古人,而这些蒙古人在一次小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也打消了袁应泰原有的一丝担忧,他开始大量征收蒙古人,光沈阳一城就征收了三千蒙古人。
就在袁应泰这面热火朝天招募兵马打造器械准备粮饷准备对后金发起进攻的时候,后金对明朝的进攻已经开始了。
努尔哈赤率军杀到沈阳城下,眼看这沈阳城城高墙坚易守难攻正发愁怎么攻城呢,只见沈阳城门大开,沈阳总部贺世贤率亲兵一千多人杀出城来,贺世贤此行和后金军队一交手,后金军队一触而溃,贺世贤心想这后金军队也不过如此嘛,是早没有遇到我,一边想一边追,一边追一边离着沈阳城就出去几里地了。
等到贺世贤明白过来,发现周围已经满满的后金军队,这时候贺世贤喊出了那句历史上无数人喊过的名言:
“中计了!”
然后又开始发了疯似的从城外往城下杀,城内的副总兵尤世功眼看贺世贤被包围,情急之下亲率三千明军杀出城来支援贺世贤,支援的结果就是由贺世贤一个人被包围变成了两个人一起被包围,然后在城上明军的注视下两人战死于沈阳城外。
沈阳城内的主帅有两个,一个是总兵贺世贤,一个是副总兵尤世功,如今两人全都战死,没有一个指挥;其次就是众目睽睽死于沈阳城下,对明军士气大为打击。后金军队一个进攻,坚不可摧的沈阳城顷刻间失守,此战全长没有超过一天。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2 18:03:52 +0800 CST  
@上帝在我手中冻 2016-08-02 20:42:14
一天不到就看完了,等更。。
-----------------------------
现在总共写了十七万字,更的比较慢,可以攒攒再来读,人比较懒...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2 21:01:36 +0800 CST  
作为辽阳屏障的沈阳一天内失守,是努尔哈赤万万没有想到的,拿下沈阳后八旗军队整兵秣马,挟攻克沈阳之锐不可当的气势直指辽阳,一鼓作气。
如果这样,辽阳明军可就有苦吃了,而一支明军的到来打乱了努尔哈吃的计划。
野外作战一直是后金军队的强项,他们常常在攻城的时候假意攻城而集中力量攻击城外赶来的援军,这一招“围点打援”在努尔哈赤手里用的是炉火纯青,来的援军往往被消灭于城外,城上的援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希望的破灭,士气低糜,此招可谓一举两得。
此时的浑河沿岸就有一支支援沈阳的援军,约有万人,对后金而言这就是送上嘴的肥肉,努尔哈赤下令在明军安营未稳之际由骑兵发起突袭。
这种简单实用的战法,在以骑兵擅长的后金军队手中发挥出了最大的力量,所向披靡,对明军而言犹如噩梦。
可这一次,努尔哈赤算错了。
正红旗的骑兵像往常一般风驰电掣冲向明军,他们以为等待他们的也如往常一样是马过人死,潇洒的取明军人头,如探囊取物一般。
直到他们发现这支明军手中拿着类似上面长刀下面铁环的从未见过的武器,直到他们纷纷被明军打落下马,他们发现这支明军不一般,他们更意外的发现己方居然处于劣势。
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正红旗的后军赶来支援,正黄旗镶黄旗两旗精锐也纷纷赶到,这才压住了后金军溃败的阵脚,以人数的优势猛烈进攻,正红旗刚被明军打退,正黄旗发起进攻;正黄旗被打退,镶黄旗发起进攻,失败了再冲锋,冲锋了失败了再冲锋,如此三次,明军才渐渐陷入劣势,无论人数还是体力,他们败了,他们中的很多人永远留在了浑河岸边,但他们仍然顽强的抵抗着,支撑他们的不是生存下去的信念,而是来自于一个信仰,来自于一种神圣的虔诚的传承,因为他们是那个人一手打造的部队:
戚继光,这支军队的名字叫做戚家军。
除了戚家军,还有来自四川的川兵,其中就有明末第一女将秦良玉所统领的白杆兵,作为南方最能打的浙兵和西南地区向来勇悍异常的少数民族土兵,这组合对付后金将近二分之一的主力,打得有来有回,短时间内还真不是问题,如果有援军的话战胜也不是不可能。
援军还真有,不远处的明军朱万良三位总兵率大军三万前来支援,如果这支援军可以顺利的支援,胜利的天枰就会向明军倾斜。
可惜,他们遇到了后金军队,四贝勒皇太极率领的正白旗,两军一个照面,明军扭头就逃,正白旗趁势掩杀,明军战死三千余人。
什么是差距?这就是差距。
这面一万人和后金三个旗鏖战,那面后金一个旗打三万就跟玩似的。
这个差距也就决定了浑河边明军的命运,正面有正红、正黄、镶黄三旗,背后还有解决掉援军的正白旗虎视眈眈,最后的结局已经注定。
锋利的马刀终将冷酷的抹去这些明军的脖子,掠取他们的生命,他们的血他们的梦以及他们的信仰他们的光荣都永远留在了这距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关外大地,浑河沿岸。
百战唯一败,一败之后再无戚家军。
其实他们本是有机会可以撤退的,但他们的荣耀不容许他们撤退:
“我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为!”
有史书记载,此战之后每当后金军队遇到战斗力强悍的明军,就会称他们为川军以警告。(所将皆川兵)
浑河之战也被称为自辽事兴起以来的三年内明军最为顽强最为激烈的第一战。(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更为重要的是,戚家军和川军的战死搅乱了努尔哈赤一鼓作气拿下辽阳的战略部署,为辽阳明军争取了宝贵的准备时间,让袁应泰可以集中兵力守卫辽阳。
然而,然并卵。
五天之后,当修整完毕的八旗劲旅来到辽阳城下时,迎接他们的是高耸而又坚固的城墙,还有在辽阳城外的五万明军。
到了这时候袁应泰还是没有放弃进攻的打算。
无论是熊廷弼还是孙承宗、袁崇焕,这些在对后金取得军事胜利的明朝军事家,从来没有一个人敢在一开始就和后金野外作战,不是这些人没有骨气更不是因为他们对后金有着畏惧或者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是因为他们的聪明,他们的正确,他们知道没有沉淀没有防守是不能和后金作战的。

这是他们可以取得胜利的原因,同时也是袁应泰之流战败身死明朝屡战屡败的原因。
故事的套路很简单,最开始城外的五万明军由五位总兵率领,袁应泰率亲兵出城督战,双方鏖战一天,明军勉强支撑下来,第二天明军熬不住了,明军溃败,辽阳城外本是为防御敌军的护城河成为了明军的噩梦,明军在争抢入城的过程中不少人掉入河中淹死,当晚袁应泰率残兵入城,与此同时监司高出、胡应栋等翻城墙出城逃走,辽阳城已经人心离散,士气低糜。
第三天夜,辽阳城内的明军一处粮草库突然起火,就在明军忙于救火之际,早已潜伏在辽阳城内的后金特工小分队和袁应泰不久前招募的蒙古降卒趁乱夺下小西门,打开城门引领城外八旗军队入城。
这时候的袁应泰除了拍胸大哭,除了怒骂这些蒙古降卒的忘恩负义,除了大呼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外,看着八旗铁骑鱼贯而入,他毫无办法。
在这世上,他人即地狱。
尽管城内明军英勇反抗,依托有利地形与后金巷战,但无奈大势已去,袁应泰自觉有愧于朝廷信任,自缢身死,辽阳城至此被后金军队全部占领。
当城门大开,等待努尔哈赤的满城的灯火,各家各户点亮了门口的灯火,妇女梳妆打扮(妇女亦盛饰迎门),见到努尔哈赤口呼万岁。
望着满城的繁华,望着满街的百姓,耳旁山呼海啸般的万岁之声,努尔哈赤愣住了,从十七岁被赶出家门,寄居深山老林与豺狼虎豹为伍;二十五岁惊闻祖父惨死,愤而以十三副遗甲外带砍刀马刀菜刀片刀木棍若干告天起兵,杀尼堪外兰,一统建州诸部,古勒山一战以少胜多大败乌拉辉发哈达叶赫九部联军,之后平乌拉灭哈达定辉发,用了足足三十六年;五十九岁七大恨告天对明宣战,取抚顺兵不血刃,抚顺外张承胤授首,萨尔浒之战明军号称四十七万天兵天将,猛将如杜松刘铤不过刀下之鬼,其余明将明军四散奔逃,明朝朝野大惊,廷议放弃辽东退守山海关,直呼“辽事不可为”,再有消灭叶赫,统一女真,直到现在拿下辽东首府,辽东唾手可得。
梦想成为现实的过程,不是换了两个字那么简单,妻子被仇家杀害,亲人众叛亲离,他抱着长子褚英和次子代善逃避仇家的追杀;古勒山之战九部联军浩浩荡荡,他装作镇定自若,安抚众人,可当众人睡去后谁又知道他的心急如焚?每一场战争的胜利每吞并一个部族在努尔哈赤通往最高权力的道路上,横尸遍野,血流成河,这河比大海还要大,比深渊还要深,这其中不仅有敌人的鲜血和自己手下的鲜血还有他的弟弟舒尔哈齐和他长子褚英的鲜血,还有努尔哈赤的痛苦等等。
终于他看见了花团锦簇,终于他也知道了灯彩佳话。那一夜,他也曾梦到过百万雄兵。
这一切都成真了,他拿下了辽阳,拿下了辽东最大的城市,辽东这片土地都将让他的八旗铁骑任意驰骋纵马狂奔,他将成为女真历史上自完颜阿骨打之后第二个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这是努尔哈赤的成功,是八旗军队的成功,是后金政权的成功,是女真民族的成功,但这远远不是最后的成功,也不是明朝的成功,更不是百姓的成功,尤其是汉族百姓。
前方等待努尔哈赤以及后金政权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个危机不来自战场,而来自后金内部,这场危机让成功距离努尔哈赤越来越远,也差点让后金政权失去化身清朝统一中国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
成功之后,往往不是安逸的生活和光明的前景,而是更大的挑战和足以丧命的危险。
而此时沉浸在成功喜悦的努尔哈赤以及后金政权,却毫无察觉和一无所知,将来成为努尔哈赤头疼的两位军事家,一位还在做未成年儿童朱由校的教育工作,一位还在福建邵武县做着七品芝麻官的县令顺带客串消防队的角色,距离这两位出场还有一年的时间。
在此之前我们再次把舞台交给熊廷弼,让他用生命完成自己并不圆满的闭幕演出。
Ps:因为长时间久坐以及不规律的生活饮食习惯,外加心情焦虑和个人的一些事情,可能在身体中后偏下部的位置得了一个不能久坐不能久立的病(看清楚,是可能),才二十岁的小伙子真的是有点欲哭无泪。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2 23:10:58 +0800 CST  
@布加迪仙 2016-08-03 16:41:40
楼主好评如潮啊!我看的慢,追了一星期了才看到,不过我看的很认真哦!基本回复点评,和你的回评我都看了哦!上班太无聊收藏看看打发时间,加油!
-----------------------------
谢谢您的评价,有意见建议希望多多提出,陪伴大家度过时光我很高兴,希望能带给大家更多,比如历史的了解,比如人生的感悟,我还很不足,但我会继续努力下去的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3 17:46:57 +0800 CST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32265-1.shtml
重发了帖子,可能人气会高一点吧,各位朋友请移驾这里,谢谢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4 12:06:00 +0800 CST  
@拒绝了我端 2016-08-04 15:19:20
快点更新啊
-----------------------------
朋友咱们转移阵地了哦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4 16:35:15 +0800 CST  
@843116100 2016-08-04 19:50:04
坐等中
-----------------------------
搬上小马扎到另一个帖子那里等吧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4 21:47:14 +0800 CST  
@valen16 2016-08-04 17:32:13
有意思!楼主辛苦了,再次感谢!!
-----------------------------
有这样的读者'支持,苦也不哭啊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4 21:47:47 +0800 CST  
@ty_乐园950 2016-08-05 19:05:00
写的不错
-----------------------------
觉得不错移步新帖否?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19:17:01 +0800 CST  
@sdhzdmhfszcb 2016-08-05 21:52:52
@一只支

这个世界很美好,我们应该为之奋斗。我只同意这句话的后半句,是的,这个世界并不美好,但我们依然要去奋斗,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失望中寻找希望。你没法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你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与阁下年岁不符的老辣,支持。
-----------------------------
距离老辣还差许多,在社会就是一个愤世妒青的一个90后,也不知道是对是错,未来是否会后悔和改变,朋友可否移步新帖,以后就在那里更了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22:07:14 +0800 CST  
@红楼梦五指山 2016-08-06 09:18:12
@一只支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
朋友是否思考过,为什么是知兴替?而不是知兴衰呢?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6 09:42:43 +0800 CST  
@大军冯毅 2016-08-06 09:42:51
xidu
-----------------------------
版主大人见笑,年少轻狂,文笔稚嫩,见笑,还望前辈提出建议改进,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6 09:52:03 +0800 CST  

楼主:一只支

字数:171764

发表时间:2016-02-05 17:0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06 14:13:06 +0800 CST

评论数:30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