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连载)

二安之乱 九
2021-036


面对耶律德光的紧逼,石敬瑭灵机一动,使出两招来化解危机。

第一招,是摆事实讲道理,从继承权角度推出一个比王威更合理的人选。首先,义武王家的开创者,是参与平定黄巢的大功臣王处存,王处存死传子王郜,王郜遭到朱温进攻出逃太原,王存直才得以接侄儿的位。这样论起来,显然王处存的后代,比王处直的后代更有资格继承义武节度使一职。正好,王处存有个孙子叫王廷胤,同张彦泽一样,也是跟随杨光远在平定范延光之乱中的立功人员,此前刚刚升任彰德节度使,也满足了节度使要一级一级升上去的条件,由他出镇义武,法理上无懈可击。

然后就是第二招了,石敬瑭派使节出访辽国,在将中原已经让王廷胤孙承祖业的情况与合理性报知父皇帝的同时,大把砸钱,贿赂辽国上下,让耶律德光伸手不打笑脸人。同时贴心地嘘寒问安:父皇帝还有什么吩咐,只要是不违备礼法的,下国办得到的,都一定会全力满足!耶律德光没能实现自己的图谋,但起码也没什么损失,要为此事兴师问罪也缺乏足够的理由,只好佯装转怒为喜,同意了干儿子的安排。

但安重荣的问题还没解决,不断增加的量变,正在向着质变前进。

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注:在《旧五代史》、《资治通鉴》与《辽史》中,关于这一段后晋与辽国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虽有对应的记载,但时间大都对不上,普遍存在一年到数月的偏差,原因不明,本文时间以中原史书为准),石敬瑭按往年常规,遣使向辽国的父皇帝进贡大批礼物。耶律德光也礼尚往来,派拽剌为使臣,回访后晋。不料,这次辽国使团刚进入后晋境内,就让安重荣给中途截胡了,拽剌也被扣押在镇州。

大家还记得吧?这个拽剌曾经是生活在十六州境内的西奚部落第三代大首领,西奚人本与契丹有仇,后因石敬瑭割地,才不得已投降契丹,当时,耶律德光还顺手刨了他爹扫剌的坟墓。又因为当时安重荣正全力招揽辽国的逃人,那他扣留拽剌很可能就是为了以其为号召,吸引辽国境内的奚人来投奔自己。我甚至不能排除有一种可能性:安重荣扣压拽剌,其实是合演的一出双簧,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差不就在这段时间内,安重荣的煽动在辽国引起了更大的波澜。

年初,寄居代北的吐谷浑部落受不了契丹统治的苛暴,首领白承福等率全体部民经五台山,南下投奔后晋。石敬瑭听说此事,担心惹怒辽国,急忙下令关闭边界,不允许吐谷浑人入境。但安重荣置若罔闻,大开边界,接纳白承福,同时也将大量的吐谷浑骑兵收入囊中。石敬瑭再派供奉官张澄前往边境各镇,驱赶逃入后晋境内的吐谷浑人返回辽国,但在安重荣阻挠下,这些大失人心的举措收效甚微。

当年六月,朔州发生兵变,将军赵崇赶走了辽国的振武节度使(《旧五代史》称被赶跑的节度使叫“刘山”,《辽史》称则此节度使叫“耶律画里”,鉴于阿保机曾给自己取了个汉名“刘亿”,可能此时的辽国宗室仍然会使用刘姓),宣布回归晋朝!

安重荣感到形势一派大好,于是向石敬瑭上了一道著名的公开奏疏,高高树立起自己抗战派爱国领袖的光辉形像:

“先是年初的吐谷浑部的白承福、赫连公德各率三万余帐南来,归附我大晋。然后是草原上的两突厥、浑部、契苾部,还有代北的沙陀、安庆、九府等部族人(即留在代北的沙陀三部旧人,他们与后晋大量的将士、官员沾亲带故),纷纷牵着牛羊,赶着马车,带着武器兵甲,分成七、八路南下投奔国家。我问过他们归化我大晋的原因,他们都说:契丹人动不动就抓他们的部民为奴,任意抢夺他们的羊马,统治太过残暴!”

“另外自今年二月以来,契丹皇帝给他们下令,要他们准备精甲壮马,说是等到入秋之后将大举南侵!但各部民众都不愿意给凶残的契丹人当炮灰,只要大晋兴师北伐,他们愿自备组织十万大军,配合我军作战!不止各部,十六州的汉民,同样意气风发。朔州的节度副使赵崇已经起事,驱走契丹的节度使刘山,光复了振武镇!”

“陛下屡次下旨,要臣好好侍奉契丹,不要惹事,但陛下您可知道,天道人心,难以违拒,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陷身于虏廷的中原节帅们,都伸着脖子踮着脚,日夜盼望着王师北进的消息!是到决定大计的时候了!”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21-03-24 13:54:14 +0800 CST  
二安之乱 十
2021-037


这份火力十足的奏疏全长达数千字,安重荣又让人将它复制了很多份,四处传送,基本上朝中稍有影响力的官员,以及各地的藩镇节帅们都做到了人手一份。文中那些激动人心的慷慨词句,对现行屈辱外交的猛烈抨击,以及对武力抗争重现华夏荣光的乐观展望,很快便四方传扬,沉重打击着后晋皇帝本来就不算太高的威信!

石敬瑭当然清楚这一切,他在看到这份奏疏时,心态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怎么办?安重荣肯定是没安好心,但要无视他所代表的那一派呼声恐怕也是不行的吧?需不需要顺应舆论,修改跪舔契丹的既定国策?但那种改变,必将触怒辽国,让耶律德光很生气,那很严重的后果,又是不是后晋王朝有能力承受的?

就在石敬瑭万分纠结之际,一封密奏送到案前。写密奏的人,是他的第一谋臣,此时身为泰宁节度使的桑维翰。桑维翰自然也收到了一份安重荣的奏疏,深恐石敬瑭会顶不住舆论的压力,做出什么错误决定,便急忙写了一份长文,上呈天子:

“陛下可不能忘记,当初咱们能够逃过晋阳之难,进而夺取天下,全是人家契丹人的功劳!如此大恩,岂能辜负?更何况安重荣自恃骁勇,过份轻敌;吐谷浑人更是只想借咱们的手,报他们的私仇。他们都没有从大晋的国家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所言根本不能信!”

“据我观察,契丹这些年来,军事实力越来越强,可以说是战必胜!攻必取!割取中国的大量土地,原本是中国独有的精良装备,他们也都有了。他们的君主耶律德光,智勇过人,他们的文臣武将上下和睦,团结一心。他们国内经济也正处在良好状态,牛羊繁盛,没有天灾。从每个角度看,这都不是我们可以轻易挑衅的敌人。”

“而且,中国最近与契丹的几次大战(指晋安、团柏两役)全都是惨败!就凭咱们那如同惊弓之鸟的士气,与屡战屡胜的契丹人相比,如何是人家对手?一旦断绝和好,我们就必须向边塞增派军队。派去的人少了,不足以抵抗强敌的进攻;如果派去的人多了,所需的大量兵粮、辎重又会拖垮国家孱弱的经济。而且契丹多是骑兵,有机动优势,我们出击,他们撤退,我们追不上;等我们回来,他们马上又可以进攻,不给我们休整的机会。我只怕一旦开战,禁卫将士将广疲于奔命,临近契丹的成德、义武两镇将化为赤地!不再有幸存的百姓!”

“现在,国家只是刚刚恢复安定,战争创伤还远未修复,国库空虚,百姓穷困。这点儿国力,本本分分的保守边疆,都不一定够用,岂能再去主动挑事?契丹对我囯的恩情不能算轻,也没有做过破坏条约,违备承诺的事,我们怎么能不讲信用,率先背约?突然出击,就算侥幸取胜,也是为将来埋下祸根,而一旦战败,就大事去矣!”

“安重荣那帮人说:年年向契丹进贡,会虚耗国力,对契丹卑躬屈辞,是国家的耻辱。可他们就不想想,一旦开战,兵连祸结,遥遥无期,与送给契丹的那点绢帛相比,哪一个对国力伤害更重?更严重的是,战争一旦开始,国家就不得不加重前方将领权力。如果他们倚仗功劳,提出过份的要求怎么办?中央实力凋零,藩镇再次坐大,像唐末那样,以下压上,那才是真正的耻辱!”

“我希望陛下平时多训练民兵,提高百姓的军事素质,养兵息民,耐心地积蓄国力。等国家没有了内忧,民众有了余力,再等待合适的时机,釆取行动。一定要做到不动则已,动必成功!”

石敬瑭看了桑维翰的密奏,非常欣慰,这才合乎他的想法,便让使节转告桑维翰说:“朕这些天一直忧心忡忡,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看了卿的密奏,如大醉方醒!卿尽管放心,朕不会再被迷惑了。”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21-03-26 13:45:19 +0800 CST  

楼主:总老师麦加

字数:2025434

发表时间:2011-10-08 20: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7 15:48:52 +0800 CST

评论数:3555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