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

第二十六章: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十八路诸侯打董卓?

曹操召集天下诸侯来对付董卓,按照三国演义里的描述,这些诸侯共有十八路,其中最主要的几个是:袁绍,袁术,公孙瓒,鲍信,陶谦,孔融,孙坚,马腾等等。

加上曹操,在三国演义里面,比较重要的诸侯大约有九个。

除了这九个诸侯,其余的诸侯们在历史上也都是很重要的人物,但在三国演义里面,却都成了标准的龙套。

比如东郡太守乔瑁,在历史上,真正提出召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就是他!而不是什么曹操,袁绍。可是乔瑁在演义里面就是个龙套而已,毫无剧情,我们完全不必去对他做什么研究,分析。

所以,我们先来看一下演义里着重描写的这九路诸侯。

首先,我们要先来确定一个问题:这九路诸侯,他们为什么要讨伐董卓呢?

我这么一问,可能有的朋友就要说了:因为董卓很坏啊,董卓他把持朝政,他残暴不堪,所以诸侯们都要来讨伐他。

哦?事实真的只有这么简单吗?恐怕不是。毕竟这些诸侯们都是一方土皇帝,早就混成了人精,他们的想法,恐怕不会这么的简单。

董卓真的很坏吗?这个问题我们先不去考虑。我们先来考虑:按照这群忠臣义士的说法,当年的太监们也很坏,但为什么当年没有人组织十八路诸侯去讨伐太监呢?

同样是诸侯们口中的坏人(注意:是不是坏人只是诸侯们说的而已,并没有公论),为什么他们只想打董卓,不想打太监呢?

这就只能证明:当年的太监虽坏,但太监们并没有影响到这群诸侯的利益,所以不管太监们再怎么坏,这群诸侯也不愿意浪费自己的兵力去打太监,去做这种赔本的买卖,只是一个劲的看朝廷官员和太监们的热闹而已。

而如今的董卓专权,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某些诸侯的利益,所以他们再也不能看热闹了,必须要拼命出手对付董卓才行。

也就是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其根本原因不是因为董卓坏,他们好,和什么正义啊,爱国啊之类的更是毫无关系,说到底还是因为董卓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或者说:打董卓,可以让他们获得很大的利益。

我这么解释,可能就显得这些在大家眼中很正义的诸侯们不是那么的大气了,不过,如果你不这么解释的话,你就根本无法解释:为什么当年的十八路诸侯没有去讨伐和董卓差不多坏的太监呢?

在明白了这一点之后,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打董卓,是一个高风险项目,因为你别管董卓坏不坏,现在的形势就是:皇帝在董卓的手里,董卓是名正言顺,朝廷认证的丞相,董卓就代表着皇权,代表着汉献帝。

与此同时,你别管诸侯们他们嘴上说的有多么正义,但他们实际的行为,其实就是在造反。他们的行为,就是在民间聚众,并试图杀害国家总理董卓,企图改朝换代。

这一点,是很多朋友没有意识到的,一直以来,大家都觉的诸侯们打董卓好像很正义,很名正言顺的样子,诸侯们发的誓还说什么【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但实际上,我们跳出我们的惯性思维,站在客观的位子上去看待这件事情,我们就会发现:袁绍曹操这群人,才是真正的贼臣!

同时,十八路诸侯们总是大义凌然的说董卓乱政,导致了皇纲失统。其实啊,十八路诸侯他们这群地方官员,结成联盟来攻击国家总理董卓,这种现象,才真正的表现了东汉末年【皇纲失统】!

不大家先不要惊讶,不信的话,大家可以想一下:哪个皇纲没失统的朝代,地方官员 们是敢公然结盟进攻首都的!

你别看他们嘴上说什么【奉天子密诏】来讨伐奸臣董卓,但实际上他们都心知肚明:天子密诏这种玩意根本就没用!只能算是随便找个理由让自己出师有名而已——真出了什么事,天子能罩住他们吗?天子现在自己还被董卓玩的跟狗一样呢。

所以,分析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了。

一:诸侯们打董卓,是因为董卓妨碍了自己的利益。(或是:打董卓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

二:打董卓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行为,董卓代表的是汉室皇族,袁绍曹操等人代表的是反贼(或革命军),一旦失败了,诸侯们被灭九族都有可能。

看完这两个结论,我们大家就明白了:除非是不得不打董卓,或是坚信自己通过打董卓可以获得巨大利润的人,才会去打董卓的。不然的话,一般人是不可能冒着灭九族的风险,跟着袁绍曹操这两个年轻人去疯的。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大家就可以发现: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明显不符合常理。

因为:诸侯们并不是因为正义,所以才去打董卓,而是因为利益,所以才去打董卓。既然是因为利益,那么那些打董卓也没利益可赚的诸侯们,就不可能去打董卓,不可能去做这种高风险,无利润的傻事。

因为就算是高风险高利润的事情,大家在做起来的时候都会小心谨慎的去做,会去考虑到底要不要去做。那么高风险无利润的事情,大家又怎么会这么积极的抢着去做呢?

这明显是违背人之常情的,你说对吧!

可是在三国演义里面,大家却都傻呼呼的为了正义去打董卓去了,一点也不考虑个人利润的得失。这就显得很虚假,很脑残了。

要知道,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而已,真实历史上的诸侯们,可没有这么脑残的行为,在历史上,并没有十八路诸侯打董卓这么一说的。

首先,按照利益问题来讲,三国演义里着重描写的这九路诸侯里,打董卓有利益可赚的,或是有那个必要去打董卓的,一共有几路呢?

并不多,只有五路而已,即:袁绍袁术,鲍信,孙坚,曹操这五路。而剩下的公孙瓒,陶谦,孔融,马腾等人,是完全没必要去打董卓的,除非他们脑子进水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来慢慢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下打董卓有利益可赚的这五路诸侯。

一:袁绍,袁术,孙坚。

袁绍袁术想要打董卓,是因为他们代表的是袁家势力,像我之前分析的一样,此时的董卓一但垮台,最有希望把持朝政的,就是在朝廷中势力最大的袁家。

所以,袁家人打董卓,其利益是巨大的,他们一旦打败了董卓,他们说不定就会成为新的董卓,所以,袁家人会冒死去打董卓。

同时,在历史上,当时的孙坚是在袁术手底下混的,他并不是和袁术一样级别的诸侯,而是类似于袁术的小弟。

《后汉书,孝献帝纪》中记载:袁术遣将孙坚与董卓将胡轸战于阳人。

你看,后汉书上写的很清楚,孙坚是袁术手下的一个将而已,如果说袁术和董卓是一个级别的话,那么当时的孙坚最多和董卓手下的一个大将胡轸是一个级别的,算不上一路诸侯的。

所以,老大袁术去打董卓了,孙坚自然也要跟着,这和利益啊,正义啊都没什么关系,也没三国演义上写得那么爱国,只是跟着老大出差而已。

二:曹操。

和企图获得巨大利益的袁家不同,之前已经分析过了,曹操是属于被董卓逼的不杀董卓自己就要死的人,所以曹操必须去打董卓,并且还要第一个打,要组织大家一起打。

像最后十八路诸侯都放弃追杀董卓了,曹操还坚持冒险追杀董卓,导致自己差点死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然,后面也会讲到更深的原因)。

别人不打董卓,最多是不赚不赔,而曹操不打董卓,却要赔死。

三:鲍信。

鲍信原来是何家人,自从董家皇帝上台之后,他的利益就被严重的影响了。所以,鲍信早在完全斗不过董卓的时候就想杀董卓了,如今十八路诸侯汇集,杀董卓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他就更要来杀董卓了。

所以,这五路诸侯不仅仅是在三国演义这个小说里面要去打董卓,他们就算是在真实历史里面,他们也都要是去打董卓的,因为打董卓对他们来讲,是有利益可赚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打董卓的人,按照目的来分,不外乎就是这两种:

一:打董卓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像袁家。

二:不打董卓自己就没出路,像曹操。

从这两种目的来看,剩下的那四路诸侯:公孙瓒,陶谦,孔融,马腾,他们是完全没有理由去打董卓的。因为:

这四路诸侯并不像袁家一样,打败董卓之后可以把持朝政,同时,他们也不像曹操一样,仕途和生命被董卓严重影响着——实际上,董卓上台后,这四路诸侯完全没受到任何的影响。

所以,历史上的他们根本就没有傻呼呼的去打董卓,陶谦甚至还有过支持董卓的行为。为什么?就是因为董卓的存在,根本就不会影响他们的利益。

获得不了利益,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冒这个险。

就像当时的荆州益州等地方诸侯一样,董卓又没影响到我们,我们打他干嘛?

所以,《三国演义》里面写曹操振臂一呼,立刻有十八路诸侯讨董,这根本就是不顾常识的乱写——这十八路诸侯里面,大部分人打董卓都是没利益的,董卓也没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他们怎么可能会莫名的冒着灭九族的风险去打董卓呢?

三国演义毕竟只是小说,历史上的诸侯们,可没小说里写的那么脑残。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29 13:36:55 +0800 CST  
今天的更新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29 13:40:31 +0800 CST  
@曹铜爵 191楼 2015-07-27 14:08
第二十四章:曹操杀吕伯奢之 历史 真相。
曹操杀吕伯奢, 历史 上记载着这件事情的,大约有三处。
一:《魏书》
《魏书》记载道:【太祖从数骑过故人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很明显,在三国演义里面罗贯中是要故意抹黑曹操,而在魏书里面,作者则是要故意美化曹操。
魏书的作者本来就是魏朝的官员,他美化曹操也很正常。所以,曹操杀吕伯奢这件事情,在魏书里就变成了:曹操逃难到吕家,结果吕家的人想要抢劫曹操,所以曹操才要杀死吕家满门。
当然,和三国……
-----------------------------
@历史的小姑娘 2015-07-29 14:05:51
曹操杀了崔啖,苟彧,杨修。很多人仅仅是说了一句话六被杀了。

-----------------------------
多谢朋友的支持~不过大权在握时的曹操和逃命时的曹操心态还是很不一样的。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0 10:59:19 +0800 CST  
第二十七章:曹操为什么要推荐袁绍当盟主?

十八路诸侯聚集到了一起之后,曹操就提议让袁绍来当盟主。

虽然袁绍坐盟主这个位子也没什么不妥,但是按理来说,盟主这个位子,也不是非让袁绍来坐才行。

比如说按资历,按名望,按辈分,按实力,十八路诸侯里面有的是能和袁绍比的,但大家都推荐袁绍来坐,好像这个位子别人都坐不了一样,这就显得很奇怪了。

有的朋友可能要说了,这是因为诸侯们看在袁家四世三公的名望上,所以才推荐袁绍来做盟主。

是吗?真的只是这样而已嘛?还是让我们来慢慢分析。

首先,我们先来假设,假如十八路诸侯真的消灭了董卓,那么,他们会获得什么样的利润呢?

答案是:几乎没有利润。

首先,十八路诸侯的身份,并不像之前的董卓一样,有很大的机会可以把持朝政。这次十八路诸侯进京把持朝政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由于这次是十八路诸侯一起进京,所以即使他们成功的打败了董卓,他们也很难成为新的董卓。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十八路诸侯里面并没有任何一路诸侯的实力,可以强大到力压其余十七路诸侯的地步。

所以,你来打董卓,你如果想要像之前的的董卓一样把持朝政的话,那么你的下场就只有两个:

1,被董卓打死。

2,打死董卓后试图成为新的董卓,然后被剩下的十七路诸侯打死。

所以,十八路诸侯来打董卓,是绝对不可能有任何一路成为新的把持朝政者的,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如果你不想把持朝政的话,那么你的下场则是:冒着造反灭九族的风险消灭了董卓,结果却是只获得了奖金,名声等微弱的利润,或者直接被董卓给干掉。

总之,怎么看,他们这群人打董卓也是一件风险极高,但又没有利润的傻事。因为打败董卓后,有机会把持朝政的就只有袁家而已,因为就算是论资排辈,董卓死了之后也能轮的到袁隗了,这个是不用分析的。

在这种情况下,十八路诸侯如果真的傻的去拼死打董卓的话,那么他们就是在给袁家做嫁衣。

因为:既然没有任何一个诸侯能力压剩余的十七路诸侯,成为新的董卓,那么大家打败董卓之后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各回各家。

所以说:历史上并没有十八路诸侯讨董这件事,因为历史上的诸侯可没有这么脑残啊,这种没有利益还肯冒着巨大风险去打董卓的诸侯,只存在于三国演义这本小说里。

人类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在利润不能平均分配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是宁愿选择大家都亏了,也不愿意选择大家少赚一点,但有一个人赚大了。

这是人类自私的天性:不患寡而患不均,宁愿大家一起穷死,也不愿意大家都过得不错,但是有人格外富裕。

我们还是来看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这件事。

十八路诸侯干掉了董卓之后,利润的分配不外乎有三种:

1,大家平均分。

2,有人占大头,剩下的占小头。

3,大家都不要。

大家平均分明显是不可能了,洛阳再大,也不可能让十八路诸侯分着把持朝政的。

那么有人占大头可不可以呢?比如说让马腾公孙瓒等人把持朝政,成为新的董卓,然后剩余的人各自升官,这样行不行呢?

这恐怕也不行,因为人类自私的天性在作怪——大家出力差不多,凭什么你当老大,我当小弟?如果公孙瓒马腾等人真的敢这么做的话,那么新的战争十七路诸侯讨公孙等等立刻就会爆发。

平均分配利润又不行,让一个人占大头也不行,所以无奈之下,大家就只能选择:打败董卓之后,大家都不要利润了,利润就放在原地,我们大家各回各家吧。

这一点,看上去很不合理,好像大家都很脑残的样子,居然都心甘情愿的不要利润,这不是蠢猪吗?

但实际上,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容易发生的,比如说在此时,你要是敢不回家,敢试图成为新的董卓,那么剩下的诸侯们就敢像弄死董卓一样弄死你!

不过,诸侯们不可能直接杀死所有的朝廷官员,只要有皇帝和官员的存在,新的董卓迟早还会产生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只能小心翼翼的去找一种微妙的平衡,就是:让谁来当这个新的董卓,即合理,又对大家的威胁最小?

谁呢?在这种情况下,袁家就是最有可能成为新董卓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在公:袁隗现在的级别很高,董卓死后,就算是按资排辈,也该轮到他了。

在私:目前十八路诸侯中,除了曹操之外,其实最弱的就是袁家。弱的连军粮都凑不起来,还要问韩馥去借。所以,如果硬要推出一个人来把持朝政的话,那么选最弱的袁绍出来,绝对要比选公孙瓒马腾等人出来好多了!

毕竟公孙瓒马腾这种人如果把持了朝政的话,那么他们的实力恐怕不在董卓之下,会对大家造成很大的威胁,不过袁家把持朝政的话,威胁相对而言就小一些。

就像大家不允许董卓把持朝政,却允许王允把持朝政一样,为什么?还是王允太弱了,玩不起什么浪来的。

同时,袁绍袁术在十八路诸侯中也确实出了最大的力,袁绍做盟主,总领大局,扛起整个责任,袁术则直接无偿提供粮草给大家。

所以说,就算是不看家庭背景,公平公正的来讲,这次打败了董卓,袁家也是功劳最大的。(至于什么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那些都是罗贯中胡编的,没功劳的。)

所以,这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有的能获得微弱利润,有的则仅仅是为了自保,这种人不管他的资历有多深,级别有多高,他都不会认真去做这件事的,他都当不了盟主的。

你如果硬要让这群人来当盟主,由于对他们而言打董卓风险太高利润太少的原因,他就一定不会拼死去做好这份工作,一旦遇到风险,第一个跑的就是他。

唯独袁家的人,在打董卓这件事上是可以获得巨大利润的,袁家打董卓打好了,是有可能像当年的何家一样,成为天下第一家族的。在如此巨额利润的诱惑下,就可以保证:袁家人一定会拼死去打董卓的,他们绝对不会松懈的。

就像马腾这群人,有十分力,可他不愿意和董卓拼命,只愿意拿出三分来和董卓消耗,一看打不过董卓了,说不定扭头就跑,这样的人再怎么强大,他能当盟主吗?

再看袁绍,虽然不如马腾他们,只有五分力而已,但袁绍一定会拼死发挥出这五分力的作用,到最后,反而比马腾对董卓造成的伤害大多了。

这也就是大家为什么都推选袁绍做盟主的原因——在如此高风险的项目上,只有袁绍才会拼死去做的,剩余的人,不管比袁绍厉害多少倍,他都不会尽心尽力去做的。关于这一点,十八路诸侯都心照不宣的。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0 11:34:11 +0800 CST  
今天的更新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0 11:35:11 +0800 CST  
第二十八章:刘备造反。

黑老大刘备混来混去,终于混成了平原县令。

由于当时的制度问题,这个平原县令和之前的安喜县尉可完全不一样,【颇有钱粮军马】,刘备在这混的相当不错。

当然,刘备能混的这么好,基本上都是公孙瓒的功劳,正是因为公孙瓒向领导们推荐了刘备,所以刘备才能混上这个县令,并且把之前殴打领导督邮的事情也给抹平了。

不过说到这里,问题也就来了:公孙瓒是一个实力颇为强大的诸侯,几乎可以看成是省长级别,他为什么会对一个无名小卒刘备这么好呢?省长费心费力的提拔老百姓,这种事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啊!

可能有的朋友要说了:这是因为刘备是公孙瓒的同学啊,他们都是卢植的学生,所以公孙瓒当然要照顾一下刘备了。

哦?事情真的只是这么简单吗?如果公孙瓒的为人真的这么热情的话,那么他又怎么会让自己的同学刘备卖草鞋卖了那么长时间呢?他们不是同学吗?公孙瓒随便给他个小官当当不行吗?

可见,公孙瓒忽然提拔刘备,其原因绝对不是因为同学友情那么简单。

那会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原因我们下一章再讲,这一章我们先来讲一下刘备。

公孙瓒受邀去打董卓,正好经过了刘备的平原县,刘备就立刻出城相迎,并说道:【今闻大军过此,特来奉候,就请兄长入城歇马。】

刘备这么做,其目的可能有两个:

1,单纯的巴结一下公孙瓒,在自己的地盘上招待一下公孙瓒。

2,想要跟着公孙瓒去打董卓。

这两个目的究竟哪一个才是刘备的真实目的呢?其实无所谓的,因为这两个目的,都会产生一个相同的效果,即:刘备成功的巴结了公孙瓒。

刘备的想法如果是目的1的话,那么刘备就多多少少巴结了公孙瓒一下,如果是目的2的话,那么刘备就狠狠地巴结了公孙瓒一下,哪个都无所谓的,对刘备来说都是赚的。

刘备想要巴结公孙瓒,可是刘备还没等说话呢,公孙瓒就先拉拢起刘备来了,想让刘关张三个人跟着自己一起去打董卓。

由于在小说中,刘备是主角,我们读者都知道刘备日后肯定是个牛人,是比公孙瓒还牛的,所以公孙瓒拉拢刘备这一段,我们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刘关张都是高手嘛,公孙瓒拉拢他们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如果我们罗贯中那扭曲的价值观跳出来,再来看这一段剧情的话,我们就会感觉相当奇怪。

公孙瓒是什么人?是堂堂省长级别!再看刘备三个,只是县长级别而已,公孙瓒连后来霸占了整个冀州的袁绍都看不在眼里,想揍就揍,还能把刘备三个当人看?

还有的朋友说什么公孙瓒拉拢刘备三个是慧眼识英,所以才有后来的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发生,要不然的话,这群诸侯是拿华雄吕布没招的,多亏了刘关张。

这个说法更搞笑,关羽张飞当时的级别最多相当于一个科员,你觉得省长遇到了麻烦,会认为自己都解决不了的事情,两个小科员能给自己解决了吗?

其实啊,正常的高级官员遇到这种事的第一反应,绝对都是袁术那样的反应:全国各地十八个身经百战的省级高官聚集到了一起,结果都拿华雄没辙,你一小科员凭什么就敢说能把华雄轻松拿下呢?

就像现实中,要是国家有什么事情是各省的省长加起来都完全没辙的,这时候一个小科员说自己能搞定,大家绝对都是认为他不行的。

但在小说中,由于罗贯中过分的神化刘关张三人,所以我们不但不会觉得关羽太狂妄,反而会觉得这很正常,反而会觉得袁术很白痴——你凭啥信不过关羽?

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却是:袁术凭啥要信的过一个马弓手关羽?就凭关羽脸红胡子长吗?

所以说,公孙瓒一个省长居然主动地拉拢起了一个县长和两个科员,这绝对是违反常识的事情。如果不是公孙瓒太白痴的话,那么就绝对是公孙瓒另有深意。

有什么深意呢?我们还是下一章来讲,这一章先讲刘备。

公孙瓒问刘备道:【今居何职?】

刘备回答道:【关羽为马弓手,张飞为步弓手。】

公孙瓒听了,感叹道:【如此可谓埋没英雄!今董卓作乱,天下诸侯共往诛之。贤弟可弃此卑官,一同讨贼,力扶汉室,若何?】

很显然,一个萝卜一个坑,官位是不等人的。不管刘备愿不愿意丢自己的官职,等刘备打完董卓回来的时候,这个县令的官就绝对不可能还给他留着,肯定早让别人给占了。所以,要想跟着公孙瓒混,就必须要把自己的官先扔了。

这就相当于现实生活中,你有一家能年入数十万的公司,可一个大哥要求你跟着他混,并要求你把你自己的公司给关了一样,这是很考验一个人的智商和胆识的。

公孙瓒显然也很明白这一点,如果刘备不是什么干大事的人的话,那么他是绝对不可能丢了自己的官职去打董卓的,他一定会当场拒绝公孙瓒的。

为什么呢?就像我上一章分析的那样,各省长去打董卓都很难获得什么利润,刘备个县长就更难获得利润了——刘备这个级别的人有可能把持朝政吗?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公孙瓒招揽三兄弟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如此可谓埋没英雄!】

这个,其实就是公孙瓒在暗示刘备了:你们只要跟着我混,我是绝对不会埋没你们的!相当于公孙瓒给刘备下的一个订金和承诺:你们现在当一个县令是埋没了,我不会埋没你们,你们只要跟着我混,就一定会混的比县令级别高!

刘备一听这个保证,才高兴道:【愿往!】然后就丢了县长的位子,跟着公孙瓒打董卓去了。

请注意:刘备丢了县长的位子去打董卓,其根本目的并不是三国演义上暗示的为了正义,为了国家等等,只是为了能跟着公孙瓒混而已。换言之,刘备用这个县长的位子,换了一个肯定能混好的前途。

公孙瓒,至少是省长级别,在当时的诸侯中,公孙瓒的实力极其强大。刘备丢了县长的位子,其实就是在向公孙瓒表忠心:我为了跟你混,我连县长也不当了!

刘备从小的梦想就是想当官,长大了混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混上个县长,可还是主动把这个县长给扔了,刘备这个决定对不对呢?

很对的。在当时那个时代,你做一个没靠山的县长,混到死也混不出头的,还不如跟对老大,在省长手底下好好干呢。

就像土城的县长一样,就是因为没有靠山,被张飞轻松的就赶走了,完全没有还手的余地,连狗都不如。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刘备没跟着公孙瓒混,而是继续当这个平原县长的话,那么以后曹操袁绍这群牛人经过他的县城的时候,刘备跟土城的县长恐怕没有任何的分别,都是会被轻松干掉的。

所以,找个好靠山才是正事,就像后来刘备去救陶谦一样,没公孙瓒罩着刘备,他敢去得罪曹操?

从这一点来说,刘备绝对是个社会老油条,目光是绝对长远的。毕竟只要你跟对了领导,你为了跟这个领导混而失去的一切,日后只要领导想提拔你了,你再得到这一切也只是领导一句话的事啦!

比如说打完董卓之后,公孙瓒一句话,刘备就又当上平原相了,混的有滋有味。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1 15:08:37 +0800 CST  
我的另一个帖子,揭秘水浒传的,已经大结局,共45万字,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这是网址:少不读水浒——曹铜爵揭秘水浒传:http://bbs.tianya.cn/post-no05-265690-1.shtml

我写三国的这个帖子人气不高,比起水浒来可以说是天上地下,差距很大,让我有点心灰,但就像我之前写水浒时说的一样,哪怕还有一个读者愿意看我的帖子,我也会继续写下去的,这是我的荣幸。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1 15:15:42 +0800 CST  
@zcbz00300 2015-07-31 02:26:41
楼主,你好,继续关注你!

-----------------------------
多谢朋友的关注!我会加油更新的!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1 15:16:35 +0800 CST  
@余东风 2015-07-30 14:37:01
支持楼主
-----------------------------
多谢朋友的支持!我会加油更新的!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1 15:17:27 +0800 CST  
@zsmdiffff 2015-07-28 20:02:18
还不错,顶

-----------------------------
多谢朋友的支持!我会加油更新的!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1 15:18:21 +0800 CST  
@彤彤爸爸2012 2015-07-28 00:39:34
顶一个!

-----------------------------
多谢朋友的支持!我会加油更新的!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1 15:19:46 +0800 CST  
@hanzuju 2015-07-27 20:47:16
不错!加油~~
-----------------------------
多谢朋友的支持!我会加油更新的!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1 15:20:41 +0800 CST  
@zsx0521 2015-07-27 19:02:06
楼主有才,继续呀
-----------------------------
多谢朋友的支持!我会加油更新的!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1 15:22:12 +0800 CST  
@始终跟党走 2015-07-27 11:13:10
更新速度慢的一比
-----------------------------
会稳定保持每天一更,每更至少三千字左右,也不少啦,希望朋友们见谅!有时间一定会多更的!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1 15:23:44 +0800 CST  
@z88841861 2015-07-27 10:36:43
俺是你的脑残粉!!!!
-----------------------------
不敢当!多谢朋友的支持!我会加油更新的!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1 15:24:54 +0800 CST  
@sittise 2015-07-26 22:27:39
刚看完少不读,赶紧过来支持下。
老不读,养肥点再看。

-----------------------------
多谢朋友的支持!我会加油让帖子变肥的!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1 15:25:41 +0800 CST  
@王道是睡觉 2015-07-25 22:53:29
继续顶曹大帅

-----------------------------
多谢朋友的支持!我会加油更新的!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1 15:26:41 +0800 CST  
@z88841861 2015-07-24 13:03:10
楼主 我又来顶你了!!!每次看完必顶!!!
-----------------------------
多谢朋友的支持!我会加油更新的!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1 15:31:26 +0800 CST  
@Owasa 2015-07-23 23:30:23
写作不是个好差事啊,希望楼主能坚持写下去。

-----------------------------
会坚持下去的,朋友们放心吧~~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1 15:34:55 +0800 CST  
@xixi198416 2015-07-23 22:59:24
牛啊,秒杀所有网络作家,什么番茄,什么三少都太垃圾了,和楼主不是一个级别的,千万不是太监啊,涨姿势啊
-----------------------------
我不会太监的,多谢朋友的支持!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5-07-31 15:36:39 +0800 CST  

楼主:曹铜爵

字数:566373

发表时间:2015-07-06 00:0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5 19:06:30 +0800 CST

评论数:291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