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环12节证据链将《红楼梦》作者指向江苏如皋冒辟疆(之二)



第三环,曹雪芹不是作者真姓名
《红楼梦》中有“作者曹雪芹”字样,那只是化(笔)名。书中开篇就说了,真事已经隐去,具体内容为假语村言,那种时代背景下用真实姓名无异于飞蛾扑火,非智者所为。
博学硕儒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1877—1927年)在1904年撰写的《红楼梦》评论中说:“若夫作者之姓名(遍考各书,未见曹雪芹何名)与作书之年月,其为读此书者所当知”。括号中“未见曹雪芹何名”特有深意,这是明确无误的告诉世人,曹雪芹并不是《红楼梦》作者的真实姓名,只是化名或笔名而已。他又说:“作者之姓名与著书之年月,固当为唯一考证之题目”。
第6节,清朝前期大兴文字狱。
为了弄清楚清朝前期为什么要大兴“文字狱”这个问题,不得不先了解一下相关历史。1644年10月30日(阴历十月初一日)清圣祖福临即皇帝位,号曰大清,定鼎燕京。清朝定鼎燕京之初,即遇到中原军民的殊死抵抗,为了江山一统,清军实施了惨无人寰的大屠杀,汉人遭致血腥镇压,负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史料记载的大屠杀有:扬州十日屠(杀害汉人有80万之众)、广州之屠(杀害汉人70万)、嘉兴之屠(城乡约有50余万人遇难)、嘉定三屠(被清兵屠杀约20余万人),还有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昆山之屠、海宁之屠、
济南之屠、金华之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泾县之屠、大同之屠、汾州之屠、太谷之屠、泌州之屠、泽州之屠等等。被屠杀者人数是一个让听者瞠目结舌的数字,有网友“推定当时中国有几千万甚至超过一亿的人口,直接或间接地死于满清的大屠杀,这是有充分依据的,甚至可以说是很保守的推算。”清军实施这些丧心病狂的大屠杀,模式基本一致:根据清军头子发布的屠城令,实施了残忍的集体杀戮和无耻的集体强奸。
虽然清朝统治者靠武力统一了中国,但在一段时期内,人心未能臣服,被大屠杀征服地区的不少士林人物,深怀失去故国和亲人之痛,总想以文字形式表示心中的不满情绪。清廷为了巩固统治,力图扼杀民族意识和文化,残酷地绞杀一切违逆现政权的汉族士大夫,绝不容许有人死抱着故国之念不放,哪怕只是意识上的反抗也不放过。康熙朝典型的“文字狱”有《明史》案,处死70多人,受株连的221余人。徐骏案,即“清风不识字,何须乱翻书”诗案,徐不仅丢了脑袋还被灭了族。戴名世《南山集》案被牵连者达300多人,还有朱方旦“诡立邪说,煽惑愚民”案、王锡侯批评《康熙字典》案等等,涉案者下场悲惨,活人被杀,葬者被开棺戮尸,死于狱中者被戮尸枭首。这就是《红楼梦》作者创造“幻笔幻体文章之格式”的时代背景,因此作为文学巨擘的作者怎能不力避“文字狱”呢!
在封建社会,书写阃闱之事即属有伤风化。《红楼梦》在坊间流行后,仍遭世人抨击。清中期名仕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中说:“淫书以《红楼梦》为最,盖描募痴男女性情……”。一般人士尚有如此认识,最高统治者更不会闻而不问。顺治9年(1652)朝廷就颁布了“琐语淫词,通行严禁”律令。康熙四十八年(1709)曾有旨云:“朕惟治天下,以人心风俗为本。欲正人心风俗,必崇尚经学,而严禁非圣之书,此不易之理也……应即通行严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问世的《红楼梦》,若署作者真名,无疑是“幼鼠戏老猫——找死!”书中,作者还用了多种方言,写了多种风土人情和饮食习惯,加之用说梦的方式,以规避朝廷在某一特定地域查出真实作者。所以说书中的曹雪芹无疑是作者的笔名。被胡适先生指认的曹雪芹只是哄了几代人的被作者。在300多年的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数十个《红楼梦》版本,有的后期版本中也掺进了北京西山曹雪芹家的故事,但此曹雪芹已非原作者。
第7节,作者不避讳曹寅的字号。
避国讳、家讳对于古代文人来讲是头等重要的事。它要求在说话和写字时要完全避开当时皇上、太上皇、先皇和家里父亲、祖父、先祖的名字,若要表达这几个字的意思,也要改用其他字义相同而字音不近的字代替。可我们看到在《红楼梦》里,作者就没有避过“寅”字讳。
第10回,张友士给秦可卿看病后到外边屋里说“……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盗汗……”
第14回,“凤姐知道今日的客不少,寅正便起梳洗”。
第26回,薛蟠对宝玉说看见一张落款“庚黄”的好画时,却把寅字又写又说,
第26回,薛蟠对宝玉说看见一张落款“庚黄”的好画时,却把寅字又写又说,又是手犯,又是嘴犯。“众人都看时,原来是‘唐寅’两个字”“薛蟠自觉没趣,
笑道:谁知他是‘糖银’是‘果银’的!”
第69回,写到尤二姐吞金死后说:“那里已请下天文生,择定明日寅时入殓大吉”。
还有,北京西山的曹雪芹所谓的祖父曹寅,有一号为“雪樵”,而在《红楼梦》里,作者也未避讳。《红楼梦》一书中从不避讳曹雪芹所谓的祖父曹寅号“雪樵”中的“雪”字,由此说明不是作者一时笔误,也不是抄手故意而为,只能表示作者祖上名字里没有“寅”这个字。
第8节,作者写芹“逝”两次、失踪1次,规避朝廷查禁。
甲戌本《石头记》第一回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泪笔”(见附图七)。由此内容看出,甲午年写批语的时间应在甲戌(1754年)前,当为1714年,“芹为泪尽而逝”的壬午年又应在写批语者落款甲午年(1714)之前,当为1702年,而不是1762年。
庚辰本《石头记》第22回,回末批中载:“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叟”(见附图八)。结合庚辰本《石头记》“第十一回至二十回,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的内容分析,写批语者落款丁亥年应在庚辰年(1760年)前,当为1707年。而“芹逝”又应在丁亥夏畸笏叟写披语前夕,与上段分析为1702年的时间也不吻合。
再说,据日本国明治三十八年一月印刷发行的石印悼红轩原本第53回末载:“上自第18回,入壬子,正月十五日起,至此回,壬子冬止,共计书35回”可知,写到22回的时间在壬子年,上文计算为1672年。如此,对于“芹逝”的时间,让读者更难揣摩了。
庚辰本《石头记》第75回,回前批中载:“乾隆二十一年(1756)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见附图九)。直到全书内容写结束,所缺中秋诗俟雪芹未果,雪芹失踪了,而在《红楼梦》末尾却载“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果然有个悼红轩,见那曹雪芹先生正在那里翻阅历来的古史”,曹雪芹又出现了。
综合上述内容,看出《红楼梦》作者不断施放烟幕弹,即运用言外之意的“语言弹”来强烈干扰人们的正常判断能力,以达到规避朝廷追查到《红楼梦》真正作者的目的。
但是,在2013年12月22日至24日,中国红楼梦学会竟然召开了全国“曹雪芹逝世25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似乎搞的轰轰烈烈。2015年10月30日下午,由北京曹雪芹学会、海淀区委宣传部又在北京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联合主办了“第六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纪念大会”,大会场面要惨淡一些。很多网友评论为,这是“劳民伤财的一场场闹剧”。
(图七)
(图八、九)
冒辟疆将“曹雪芹”作为化名或笔名,有何深意?笔者暂未发现其本人的解释,只能稍作探秘。
中国古代文言文中常有“尔曹”、“吾曹”等词出现,即为你等、你辈,我等、我辈之意。在冒辟疆取笔名或化名时,自然会站在明朝遗民的立场上,考虑到反清复明观点一致的一批士林同人都有血泪情仇之痛,把“曹雪芹”写入《红楼梦》中是应有之义。
“雪芹”有几多含义?古人取字、别号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引经据典,并且字、号含义相符。不少红学家认为“雪芹”之典来源于苏轼诗句:“泥芹有宿根……雪芽何时动”,以及苏辙“园父初挑雪底芹”的诗句,当是有道理的。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在宋元丰三年(1080)被贬黄州后,有诗《东坡八首》,其中第三首有写雪后芹菜复苏的诗句:“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时人喜好芹芽脍杂鸠肉为之,“雪芹”隐在其中)。雪后之芹,香气浓郁,最好吃,民众极为钟爱。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的《新春》诗有:“园父初挑雪底芹”句,范成大(1126─1193年,苏州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的诗有:“玉雪芹芽拔韮长”句。由此表明,有些古代文人特别偏爱雪后嫩芹,老百姓也喜欢“雪芹”。
冒辟疆用“雪芹”为笔名,与古代文人的习好和民情相符。
冒辟疆名襄,“襄”本来含有帮助、辅佐之意。他抚养了多名明朝遗民的后代,多次变卖家产赈灾济民辅佐朝廷和地方政府,拯救百姓出水火,数以千、万计的民众感恩戴德,其行为符合襄字本意。他初取百姓喜欢的“雪芹”为号,与襄字本意吻合。
经过明•清之交的甲申之变,冒辟疆的家人原来为“三世百余口”,被清兵劫杀后,只剩8口。这种惊天变故,使他深怀血(雪)泪之情(芹)缅怀故人,时代因素赋予“雪芹”又一层含意。也就是说,在小说《石头记》中出现的作者曹雪芹,则作为化名,已有深怀血泪之情的含义。
冒辟疆还取号巢民,与如皋当时的一棵古樸树有关。因为冒辟疆“结樸为巢”,和巢鸟为伴,则号巢民。平时,家乡人呼巢民时,“曹”与“巢”不加区分。在这种情况下,冒辟疆取笔名或化名曹雪芹尤如天赐。
在冒辟疆的名字中,对于字“辟疆”作何解释呢?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任过武职,希望子孙为国家开疆辟土,是应有之义。至于他后来立志复“辟”大明“疆”土,这也在名字的含义中得到充分体现。
上述文字,只是对冒辟疆字、号的一般解释。如果结合时代背景和《红楼梦》中的内容,还有一层新意。从当年文人留下的诗书中看出,雪,代表东北;芹,代表江南也。雪芹是一个整体,是一家人,不该通过大屠杀解决问题。
《红楼梦》中写“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是瑞雪兆丰年吗?非也,是金子变成铁、宝玉变成石头的国变!譬如,凤姐:“一夜北风紧”,李纨:“开门雪尚飘”,表面看是写下雪,其实是写清兵入侵江南!
在《红楼梦》第17回的采《诗》中,宝玉题了稻香村对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庚辰双行夹批:采《诗》颂圣最恰当),好云香护采芹人(庚辰双行夹批:采《风》采《雅》都恰当。然冠冕中又不失香奁格调)”。香奁格调具有深曲的特点,如《懒卸头》:“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该诗意味曲折,开始说是“惊人睡”,接着便解释说本来就未眠,伤心垂泪却又怕别人知道。
对于采《诗》的理解,结合古代资料,看出其实质含义,“浣葛”看似洗衣,其实是指在战争中被劫俘女人组成的洗衣院,也是妓院。“稻香”,盗香也(宝
玉曾对黛玉讲老鼠窃香玉),“采芹",满清掳掠江南也!
对于以上内容,满脑子清人思想的北京西山的曹雪芹,能想得出来吗?
明朝天启四年(1624),一部珍贵的由夏兆昌编纂的《书史纪原》问世,由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卒后谥文敏,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写“叙”并题识,书末书有“雪芹校字”四字。这是一部明代的刻本,分上、下两册,现被收藏于山东省泰安市的岱庙。
冒辟疆少年时就在明季文学界小有名气而崭露头角,他的《香俪园偶存》诗集于明天启四年一问世,就受到大于冒辟疆56岁的大名人董其昌的赏识,并将14岁的辟疆收为弟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董尚书还专门为《香俪园偶存》诗集作了序(见《冒辟疆全集》第757页):“《王右丞集》载十六、十九岁诗,不必王子安《滕王阁诗》若《序》,江河万古,四傑无論。假令右丞之诗不著年月,谁能辨其少作耶?光岳灵气只有此数,古今文人共之。头出头没,无足异者。“宿世謬词客”,右丞语不虚也。此辟疆十四岁时作,才情笔力已是名家上乘,安知非前身老诗人再来?亦安知非高常侍五十为诗,韋蘇州六朝吟客,千錘百鍊,撚破髭髯者, 氣未盡,再入词场,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運耶?辟疆自谓此,故吾不忍废。予谓此如崑山之人以夜光抵鹊,何言之易!以诧於賞音者。雲間八十退叟董其昌撰并書”。
阅此序后,深感董大人十分器重少年冒辟疆。当夏兆昌将《书史纪原》携去文学大师董其昌处,请其鑑识时,董尚书自然会让其门生小冒先期校点该书,尔后由大师题识,这是基本程序和简单道理。遍考董其昌在世时接触过的相关人物,结合“校字”这项工作以及改错、添减字的字体因素分析,这“雪芹”非冒辟疆的笔名莫属。这位明朝的“雪芹”,怎么也不可能是清朝乾隆时期北京西山的那位曹雪芹。
第四环,“四次接驾”是被戮汉人抵抗满清贵族入侵的血泪史,是《红楼梦》内容的大关键之一
《红楼梦》第16回有文,赵嬷嬷(妈妈)道:“那是谁不知道的?如今还有个口号儿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这说的就是奶奶府上了。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甲戌侧批: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庚辰本《石头记》侧批:点正题正文)”。这里的“点正题正文”和“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等文字,读者万万不能小觑,“大关键、大节目”的核心正题就是“独他家接驾四次”。
第9节,“四次接驾”的对象实非康熙。
《红楼梦》作者在第16回中写元妃省亲时,借赵嬷嬷、王熙凤之口道出“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独江南甄家接驾四次”之语,根本没有讲到“南巡”这个词。而胡适先生将其说成是康熙6次南巡,独曹家接驾4次,显然矛盾重重。
事实上“四次接驾”的事,历史上确实存在。但是,接驾的对象,并不是康熙皇帝。理由有四:
首先,“太祖仿舜巡”的事必须发生在当时反清战争的主战场—中原地区。
《红楼梦》中虽然写了“太祖皇帝仿舜巡”,而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1626) 根本没有机会以太祖身份到中原仿舜巡,因为他早在清军进入山海关前18年就死了。而且,贤明的舜帝深受百姓爱戴,却不幸于南巡途中惨遭刺杀而死,努尔哈赤无此经历。既然 “仿舜巡的太祖皇帝”不是努尔哈赤,那么清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曾孙康熙所进行的南巡活动,就与《红楼梦》无关!这个“仿舜巡的太祖皇帝”一定另有其人。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在北京景山上吊自杀。同年五月十五日,明朝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第一个南明政权,建元弘光。奔波四方组织抗清的弘光帝朱由崧就是“仿舜巡的太祖皇帝”。
清代著名史学家徐鼒(1810一1862,字彝舟,号亦才,官至福建延平府知府),在他著的《小腆纪年附考》一书第726页中写道:“方于宣时为提学,试‘沅靖’诸屬表题有‘擬秦王出师讨逆大捷’语,既闻可望败,驰書於钱邦芑
(qǐ),欲纠义旅擒可望以献。邦芑答以诗曰:“修史当年笔削馀,帝星井度竟成虚;秦宫火后收图籍,犹见君家劝进書。蓋于宜嘗为可望修史,奉‘献贼’(张献忠)为太祖,作《太祖本纪》”。由此段文字看出,既然张献忠能被方于宣称为太祖,那么当时汉人称弘光皇帝为太祖也是理所当然。
其次,《红楼梦》中写元妃省亲,是自家人(金陵汉人)接驾自家人,并不是汉人接驾满人。至于书中提及的4次接驾,结合前文语境,只能是汉族人接驾汉族帝王。当时的现实是,南、北两个国家政权共同存在,有两个皇帝同时君临天下。《红楼梦》第40回,作者通过史湘云的行酒令说出“双悬日月照乾坤”的经典语言,就是证明。
在《红楼梦》第22回中有一段这样的记叙,黛玉先笑道:“宝玉,我问你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见到此语,我们不难想到,世界上至尊至贵的宝玉是玉玺,那是代表皇权的,是国宝!贾宝玉的宝玉上刻的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传国玉玺上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二者极其相似,但却有甄(真)贾(假)宝玉之别。清兵占据北京后,满蒙新贵说南明为流亡残余,不承认南明朝廷是明朝的延续,算不得什么朝廷。而南明人士则认为清朝北京政府是伪朝假府。但是,最终结局是真亦假来假成真。
至于“四次接驾”的事,从大的方面讲,那时,汉族(真家)人只认可自己迎奉、拥戴的帝王是真正的国家政权的代表,即江南真(与甄同音)家。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明朝崇祯皇帝在北京自杀。自当年五月起,弘光皇帝在南京登基,之后有隆武帝、永历帝,至1663年韩王朱本铉自立于郧西,称定武皇帝止,前后跨越20年或计19周年。在这期间,江南地区有6个帝王(其中4个是皇帝)被汉人接驾迎奉为皇帝或监国,领导汉人抗清。
清军疯狂剿杀南明朝19年血雨腥风下的王朝简况如下:
第一次,甲申年(1644)五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政权建立,建元弘光。乙酉年(1645)五月二十二日,弘光帝朱由崧被清兵俘获,解赴北京处死。
第二次,乙酉年(1645)闰六月二十七日,唐王朱聿键政权建立,建元隆武。丙戌年(1646)八月,隆武帝朱聿键被清军俘虏,绝食不屈而死于福州。
第三次,乙酉年(1645)八月十二日,鲁王朱以海建立鲁监国政权(未称皇帝)。丙戌年(1646)六月,朱以海逃离大,康熙元年(1662)十一月,薨于金门。
第四次,丙戍年(1646)十一月初五日,唐王朱聿鐭政权建立,建元绍武。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军伪装成明朝军队,出其不意地攻占广州。绍武帝朱聿鐭自杀殉国。
第五次,丙戍年(1646)十一月十八日,桂王朱由榔政权建立,建元永历。
康熙元年、永历十六年(1662)春,吴三桂由缅甸俘永历帝还昆明,囚禁在金禅寺,后于四月十四日被吴三桂以弓弦绞杀于市。
第六次,癸卯年(1663),韩王朱本铉自立于郧西,建元定武,影响不大。后来,定武帝朱本铉不知所终。
从小的方面讲,作为南安王家族的江南郑(近音甄)家也先后6次接驾了南明朝的帝王,其中4次接驾的是皇帝。第一、第二次,甲申(1644)年五月初三日和十五日,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先监国,后宣布登基为帝,建立了南明第一个政权—弘光王朝,郑鸿逵和郑彩两人参与了迎奉活动。
第三次,乙酉(1645)年闰六月二十七日,唐王朱聿键政权在福州建立,宣布从七月初一起为隆武元年。郑芝龙和郑鸿逵参与了迎奉活动,而且隆武帝赐郑芝龙之子郑成功朱姓,视其如子,曾一度驻跸郑家,当时郑家人接驾成为常态。朱成功接驾隆武帝朱聿键,就是自家人接驾自家人。
第四次,乙酉(1645)年闰六月二十八日,鲁王朱以海在绍兴建立鲁监国政权,郑成功亲迎鲁王至福建。
第五次,丙戍(1646)年十一月初五日,唐王朱聿鐭政权于肇庆建立,建元绍武,郑封参与了迎奉活动。
第六次,永历五年(1651),郑成功前往广州救援永历帝,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
再次,《红楼梦》作者所持政治立场不可能撰书歌颂康熙多次南巡
笔者在上文已述,《红楼梦》作者不断施放烟幕弹和运用言外之意的“语言弹”来强烈干扰人们的正常判断能力,以达到规避朝廷追查到《红楼梦》真正作者的目的。如《红楼梦》中那段著名的“焦大之骂”,将东府一干丑类骂为“爬灰养小叔子”的畜类,以及柳湘莲对宝玉说“你们东府,除了门口的石狮子,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都是清初汉族遗民阶层对异族统治者淫秽乱伦生活的无情揭露。作者在书中又写“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而且批阅者还申明“作者用史笔也”。至此,读者自然会联系到清兵入侵中原实施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当时除了漂亮女子被掠走(其中就有人就住进了“天香楼”——后宫,祥见下文)外,其余的老人、小孩,一切人等皆被杀死。作为身临其境、身(深)受其害、身不由己,被动成为清朝臣民的作者,在赍恨撰写书稿时,能不具有反清悼明的政治倾向吗?他是坚决不会撰书歌颂康熙南巡的!从而说明,《红楼梦》的作者在第16回中写元妃省亲时,借赵嬷嬷、王熙凤之口道出“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独江南甄家接驾四次”之语中的被接驾者不是康熙!
但是,在2013年12月22日至24日,中国红楼梦学会召开了全国“曹雪芹逝世25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搞的轰轰烈烈。2015年10月30日下午,由北京曹雪芹学会、海淀区委宣传部又在北京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联合主办了“第六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纪念大会”,大会场面要惨淡一些。很多网友评论为,“劳民伤财的一场场闹剧”。
最后,即使在南安府已不存在后的康熙6次南巡中,独曹家接驾4次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龙舟”是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康熙乘“龙舟”南巡,沿途的济南府、淮安府、扬州府等处,为康熙往返必经之地。其长官接驾,一般有12次。据《康熙实录》记载,那个镇江金山 江天寺方丈也接驾了12次,就连明太祖陵的护陵官还接驾了5次。
对曹家接驾而言,也不是单独进行的。如在康熙第6次南巡(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时,史料是这样记载的:“二月十三日丙申,御舟泊滕县新庄桥地方,江宁将军诸满副都统鄂克逊、达尔华、京口将军侯马三奇、副都统蔡毓茂、江南江西总督邵穆布、安徽巡抚刘光美、江苏巡抚于准、提督江南学政魏学诚、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杭州织造孙文成、松江提督张云翼、狼山总兵官刘含高、崇明总兵官穆廷栻,多人前往迎驾”。当然,这类接驾,与《红楼梦》中赵嬷嬷说的江南“甄家当年曾接驾四次”,不是一回事,甄(近音郑)家接驾的对象是南明朝的皇帝。
第10节,19年的抗清史历历在目。
明朝崇祯皇帝于甲申年(1644)在北京自杀后,自当年五月起,弘光皇帝在南京登基,至1663年韩王朱本铉自立于郧西,称定武皇帝止,前后跨越19年。在这期间,江南地区有6个帝王被汉人迎奉为皇帝或监国,领导汉人坚持抗清斗争。
在书中作者提到甄家接驾的事时,脂评《石头记》批语云:“真有是事,经过见过”。从这里说明作者与批者都是从那个时期过来的人物。批者还多次结合书中情景作批:“批书人领过此教,故批(阅)至此竟放声大哭” “作书人将批书人哭坏了”。这些都是强调作者和批者都是亲身经历过这些大事件的人,都经历了19年抗清斗争的事。
《红楼梦》第89回中有一段双关语:“十月中旬……只见西北上一层层的黑云,渐渐往东南扑上来”。作者借说天气状况,实指中国东南方向的抗清形势处于不利局面。第118回写贾母在宝玉出家不久后去世,贾政扶贾母灵柩回金陵“一路南行,因遇着班师的兵将船只过境,河道拥挤,不能速行,在道实在心焦”。这段话暗指中国东南方向的郑成功、张煌言两支大军抗清复明斗争失败,郑成功率军退守台湾,清军得胜班师回朝北归。文学作品塑造人物贾母的去世南行,暗指抗清志士“实在心焦”、“泪尽而逝”,结束了(贾宝玉)时而清醒、时而痴呆的状况,一切皆“好了,好了”。
《红楼梦》一书前后叙述的内容涵盖了19年的历程,这就是作者有意对应了南明期间汉人抗清的历史阶段。第103回在叙述贾雨村由进入官场到被贬官时止,前后经历了19年。书中贾雨村再次见到甄士隐猜想他的修炼之道时这样说:“(离)别来十九载,面色如旧,必是修炼有成,未肯将前身说破”。特别是在第120回写到贾宝玉出家当和尚后贾政说:“岂知宝玉是下(里)凡历劫的,竟哄了老太太(贾母)十九年!如今叫我才明白。”此话的言外之意是,《红楼梦》的早期稿本《石头记》原创者以书中主人公身份由起意抗清复明,到抗清失败、复明无望,19年经历好似红楼梦幻一场。
《红楼梦》是一部既写国难、又写家仇的作品。书中作者常用“悼红”、“怡红”、“红楼”、“朱楼”等词重组词组,而“朱”本身就含有“红”的意思 ,“朱楼梦”就是“红楼梦”。“悼红”、“怡红”既是作者悼念红颜知己,又是他在悼念已亡之明朝,而似乎侧重于后者。
楼主 老卡枪  发布于 2015-12-18 18:12:00 +0800 CST  

孟森著《董小宛考》是唯心推断

钱祖荣
历史学家孟森(1869—1937年),字莼孙,号心史,武进县人,清史学科奠基人。其在《董小宛考》一文中,把冒辟疆著《影梅庵忆语》中的关键字句,作了远离事实的四点错误结论,使《红楼梦》研究受到人为波折,让胡适先生利用其唯心推断误导了《红楼梦》的探讨方向。
一是唯心作出“小宛年长以倍,谓有入宫邀宠之理乎”的结论。
孟森先生在《董小宛考》中说:“是年,小宛为二十八岁,巢民为四十一岁。而清太祖则犹十四岁之童年。盖小宛年长以倍,谓有入宫邀宠之理乎?”
孟森先生在此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事实。他的唯心推理与历史事实,背道而驰。当年小皇帝顺治的亲身行为,给出了正确答案。请看事实:这位小皇帝(生于1638年3月15日)自6岁半不到就喜欢找美女玩乐。《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中)第22页载,1644年六月初一日,顺治从前线战将获得的两批“出众女人”计73名中“选取了6名入宫”;第197页载,1645年十一月十五日,“和硕德豫亲王从江南战场获得‘才貌超群汉女’103人,呈皇上10(人);呈叔父摄政王3;呈辅政叔父王3……”这其中10位“才貌超群汉女”,就成为内宫中专供皇上爱新觉罗•福临一个人玩耍的女人。当时,福临尚不足8周岁,还不到“十四岁之童年”。这就是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事实,不是人为编造的传奇故事。作为一位清史学科奠基人的历史学家孟森先生,用主观唯心主义研究清史,是很可怕的一件大坏事。
但是,总有一些人,不去查阅文史,不经过自己大脑的缜密思索,盲目信从专家。自己误信后,还去误传。2015年元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唐博先生在“百家讲坛”上,承袭孟森先生的说法,讲述仅因董小宛与顺治的年龄差,而否定董小宛入宫的观点值得商榷,理由不够充分,缺乏有力佐证。
鉴于《红楼梦》中隐写了不少董白、青莲(董小宛的字、号)思念与丈夫团圆的文字,使《红楼梦》的原作者比较容易浮出水面。然而,由于孟森先生将董小宛的经历,作出错误考证,认定她已经在辛卯(1651年)正月二日去世,则阻碍了对《红楼梦》中女主角林黛玉原型的研究,使人们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而胡适先生在批驳《红楼梦》索隐派提出的,“《红楼梦》是写清顺治与董鄂妃之事”为谬说的依据,就是孟森先生的《董小宛考》。然而,孟森先生的《董小宛考》之结论是错误的。事物的根基不固,整体迟早会崩塌。
二是错误判读“恰以是日长逝”之句。
孟森先生在其考文中说:“忆语又曰,客岁新春二日,即为余抄写《全唐五七言绝句》上下二卷,是日偶读七岁女子‘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之句,为之凄然下泪,至夜和成八绝,哀声怨响,不堪卒读,余挑灯一见,大为不怿,即夺之焚去,遂失其稿,伤哉异哉!今岁恰以是日长逝也云云。所云客岁,即是庚寅。所云今岁,即是辛卯(1651年)。新春二日长逝,其确证如此。”
《影梅庵忆语》中有关原文如下:“姬书法秀媚,学钟太傅稍瘦,後又学曹娥。余每有丹黄,必对泓颍,或静夜焚香,细细手录,闺中诗史成帙,皆遗迹也。小有吟咏,多不自存。客岁新春二日,即为余抄写《全唐五七言绝句》上下二卷,是日偶读七岁女子‘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之句,为之凄然下泪,至夜和成八绝,哀声怨响,不堪卒读,余挑灯一见,大为不怿(yi,悦之意),即夺之焚去,遂失其稿,伤哉异哉!今岁恰以是日长逝也。”
七岁女子“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之句,出自一个《送兄》典故。骆宾王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神童,他七岁时就写下一首《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同样在唐朝,也是在武则天执政的时期,有一位特别聪明的七岁小女孩,她吟的诗比骆宾王的《咏鹅》诗还好,名声传到了朝廷。有一天,武则天召见了这位来自广东的七岁小女孩,并出了个题目《送兄》让她当场吟诵。这女孩子不假思索,马上脱口而出,她连曹植踱七步的时间都不需要。《送兄》云:“别路云初生,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这首诗译成白话文的大意就是:“哥哥啊,这就是我们要分手的大路了。云彩刚刚生成,路边供人休息送别的凉亭外,是秋叶正在飘舞翻飞。而我最悲伤叹息的就是,人,为什么不能像天上的飞禽——大雁呢?大雁哥哥和妹妹总是排成整整齐齐的“人字”或“一字”队形,与家人一同飞回去的呀!”
董小宛阅读此诗后,“为之凄然下泪,至夜和成八绝,哀声怨响,不堪卒读”。诗句明显表达,当时董小宛与冒辟疆已经处在别离的前夕,而且董小宛凄然下泪且和诗,就是在抱怨冒辟疆不把她一起带走,连禽鸟都不如。冒辟疆挑亮油灯后,看到董小宛和成的八言绝句,大为不满,即夺之焚去,遂失其稿。冒辟疆在撰写《影梅庵忆语》时感到伤痛,悔恨自己当时为何产生焚诗稿的怪异行为呢?明眼人一看便知,董小宛的和诗,表达的是生离而非死别的情感。
我们再联系本段文字的开头内容,董小宛学书法、抄写唐诗及摘录诗句等内容,结合“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叹息人不如大雁重情义,致使全家人不能一起归去)”的语境,不难看出,董小宛当时和诗抱怨冒辟疆,叹息自己落单独行的极度悲哀凄凉的心情。只是在今岁,冒辟疆正处于创作《影梅庵忆语》的时候,回忆客岁新春二日情景,即董小宛在冒辟疆身旁学书法、抄写唐诗及摘录诗句抒发嗟叹心情的影迹,感叹:恰恰是这样夫唱妇随的日子,恐怕永远不会再有了,即长逝了。
上述内容,哪里有孟森先生认为的董小宛“新春二日长逝,其确证如此”的含义呢?
三是片面解释“长逝”一词。
“长逝”,有两种含义。一为逝世之义,即去世。此解易懂,不必举例,也是孟森先生的唯一解释。二为远去之义,是孟森先生不应疏漏的内容,在此略作例证。
例一,《后汉书.独行传.范冉》载“(范冉或作范“丹”字史云,东汉陈留人,通五经。)便起告违,拂衣而去。奂(河内人王奂)瞻望弗及,冉长逝不顾。”
例二,三国.魏.曹植赋《七哀》诗曰:“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例三,清 .刘大櫆 作《祭张闲中文》曰:“托明月以舒怀,赖飘风之长逝。”
三则举例中,“长逝”都不含有人之去世之义。而冒辟疆在《亡妾董氏小宛哀辞并序》中云:“(小宛)今辛卯献岁二日长逝,永别哀辞者已踰六十有五日……”此句是说,在董小宛与冒辟疆“长逝”“永别”65天以后,致哀辞者冒辟疆才书写了一段祭文。冒辟疆的这种怪异行为,不能不让一个具有基本思维能力的人加问一个为什么。
按常理讲,如果董小宛当年在如皋死了之后,冒辟疆家应该马上为其办丧事——“做七” 或“过七”,即烧“头七”, 丧家设灵座,供牌位,举行隆重仪式,受唁开吊。以后是过“二七” …… “断七”,七七四十九天。
可是,冒辟疆为啥在董小宛“死”了65天之后,才致哀辞呢?
冒辟疆的父母和正妻苏元芳去世之后,为什么办丧事的规格、场面、所邀请奔丧者咏诗者的人员和数量却与众不同呢?正妻的家庭地位不如小妾的特例也许存在。但是,作为大孝子冒辟疆的父母在其心目中的位置竟然不如一个“妓女小妾”吗?反而推之,这位“妓女小妾”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已经远远高于冒辟疆的父母和正妻苏元芳。
冒辟疆的反常举动,就是对董小宛“长逝”的最好诠释。65天,是冒辟疆查访董小宛下落的必备时间。
四是混淆“正月二日”与“新春二日”的区别。
孟森先生在《董小宛考》中又说:“顺治八年辛卯,正月二日,小宛死”。与上文“新春二日长逝,其确证如此。”两段内容稍作对比就发现,孟森先生混淆了“正月二日”与“新春二日”的区别。
在中国,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做春节。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京都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赏赐群臣,颁布德令以施惠兆民。在季节时令上,立春就是新春,立春后的一天就是新春二日。
处于明末清初时期的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写的“新春二日”,不可能指为正月二日。而处于清末民初时期的孟森先生,只认可当时的习俗,春节为正月初一日。据相关资料介绍,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这个时期的“新春二日”,才被认为是正月二日。也就是说,“顺治八年辛卯,正月二日”,与“顺治八年辛卯,新春二日” 在当年不是一回事。
结语:孟森先生是历史学家、大名人,但他所著《董小宛考》中的核心结论是唯心推断。
楼主 老卡枪  发布于 2018-07-09 14:06:12 +0800 CST  
@阿拉善1111 2018-02-20 20:52:19
有点道理。
-----------------------------
迟到的万分感谢!!
楼主 老卡枪  发布于 2020-02-26 18:32:15 +0800 CST  

楼主:老卡枪

字数:12921

发表时间:2015-12-19 02: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7 15:45:28 +0800 CST

评论数: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