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隋唐英雄们

“嘴炮”神将贺若弼

贺若弼,他不是姓贺,名若弼。而是姓贺若,名弼,河南洛阳人氏,鲜卑族。隋朝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在少年时代他就志向远大,骁勇异常,善于弓马骑射,以博闻强识而远近闻名。也因此年少时他就得到了北周齐王宇文宪的赏识,把他纳为幕僚记室。



长大后贺若弼文武双全,智谋过人,武功高强。尤其箭法出神。突厥使者曾当着隋文帝的面表演箭术,隋文帝感叹,看来除了贺若弼之外,没有人是这个胡人的对手,文帝让贺若弼和他同台竞技,贺若弼果然赢了突厥使者。隋文帝大喜,告诉突厥使者:“此人是上天赐给我的!”
有的人会问,隋唐时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文武双全的高人呢?其实,汉族和鲜卑族的融合极大的提升了中华民族的素质,汉族人学习鲜卑人的尚武精神,鲜卑人学习汉人的文化素养。这么一结合,遍地是人才,所以隋唐时期人才辈出!
那么为什么称他为“嘴炮”神将呢?因为他不但个人水平极高,吹牛皮、说大话的水平也达到了极致!在世界搏击界有个叫康纳.麦格雷戈的爱尔兰名将,水平是世界顶尖级的水平,出场费能拿到几千万到上亿美元,吹牛说大话也同样是达到了极致,也更成了他的特色。因此被中国拳迷起了个响亮的绰号:“嘴炮”。而真名到是很少被人提起。而贺若弼的水平、德性都很像这个人。
他的老爹贺若敦因口出怨言,惹恼北周实际的摄政者宇文护,被逼令其自杀,临死前他感慨万千,本来要立志平定江南的,自己因言惹祸已经无法实现了,就交代他的儿子贺若弼要继承他的遗志,替他拿下江南。并让贺若弼伸出舌头,贺若敦拿锥子猛刺其舌根。告诫贺若弼说:“我是因为嚼舌根而导致杀身之祸的,这辈子你一定要记住,要引以为戒!”
有的朋友会问,那他记住了吗?我提前先告诉你:他没有!他要是能记住那他就不是他爹的儿子了!不是有句话叫“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吗?父子俩一样的禀性,都是爱嚼舌根,也都一样是因此而死的!
周武帝宇文邕的太子宇文赟品行不端,宇文邕平时对儿子管教极严,宇文赟害怕他所干的坏事父皇知情,在他老爹面前特别会矫情掩饰。以至于武帝一点也不知情。而上柱国乌丸轨对贺若弼说:“太子整天这个样子怎能担当的起大任呢?”贺若弼也深以为然,就劝乌丸轨去告诉北周武帝。于是乌丸轨对北周武帝说:“皇太子这个人不是帝王人选啊,我曾和贺若弼讨论过这件事 ,我们俩都是这个看法。”武帝听后很吃惊就问贺若弼。贺若弼知道太子的地位已不可动摇,因舌根被老爹扎过的时间还不算长,有记忆,恐怕惹祸上身,于是回答武帝说:“皇太子在德行操守方面一直在长进啊,我没有看出他有什么缺点。”武帝听后默然不语。
事后乌丸轨很愤怒,指责贺若弼出卖了自己。贺若弼却说:“君主若不有所隐藏,就会失去大臣;大臣若不有所隐藏,就会丢掉自己的性命。所以我哪敢轻率发表对太子的评议呢。”太子宇文赟继位后,立马杀了乌丸轨,而贺若弼则逃脱了一劫。 看来他爹那一锥子不白扎,关键时刻救了他一命,父爱如山啊!
北周大象元年,贺若弼跟随行军元帅韦孝宽攻打南陈,贺若弼奇计叠出,攻克了淮南、寿阳等数十城,使长江以北的土地都划入北周。因功他被授予寿州刺史,封襄邑县公。
次年杨坚为北周大丞相,总揽朝政,代周之心显露无疑。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造反。杨坚害怕贺若弼也跟着生变,于是派亲信长孙平接替了他的军权和官职。 用现代的话说是从此贺若弼被边缘化了。
而杨坚称帝后,有吞并江南,统一中国之志。左仆射高颎向隋文帝推荐说:“在朝臣之内,论文武才干,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贺若弼的。”杨坚也很是赞同。于是杨坚任命贺若弼为吴州总管,坐镇扬州一带。高颎这个人,不光其他方面水平高,识人水平也是一流的!既然高颎能认为贺若弼的文武水平在朝堂上无人能及,也得到了杨坚的认同。看来贺若弼目中无人、自命不凡的牛逼之词也不全是瞎吹的!
贺若弼得到任命后很高兴,并踌躇满志地给寿州总管源雄赋诗一首:“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勿使麒麟上,无我二人名。”贺若弼在任上很是卖力,向杨坚献“平陈十策”,获杨坚宝刀作为奖赏。
贺若弼在备战中命令卖掉军中的老马,大量收购旧船,沿江列置。却暗地里偷偷大量造了新的战船。而南方的间谍则密报,贺若弼军队缺少战船,民间买的破船几乎都不能用。于是,他们松懈了防范。开皇九年大年初一,隋军约定各路行军总管趁陈国欢度春节之际,全面发动总攻。而贺若弼不守军令则提前发动了进攻。从广陵渡江,陈军被突如其来的进攻打蒙了,四处溃散。初六,贺若弼率军攻占了镇江,擒获刺史黄恪。俘敌六千余人。进而又攻陷白石冈。经过浴血奋战先后击败了田瑞、鲁达、周智安、任蛮奴、樊毅、孔范、萧摩诃等诸多南陈名将后,贺若弼率军攻打南京北城门。而此时西路军总管韩擒虎兵不血刃已率军从朱雀门抢先一步入城,抓获陈后主,占据了陈国的府库。进城前后脚的功夫,大功让别人抢占。贺若弼很愤恨韩擒虎白捡个便宜,自己没能抓获陈叔宝,和韩擒虎争功相骂,甚至拔剑相向。
评定南陈,中国又重新统一了,隋文帝非常的高兴。因贺若弼立功很大,和韩擒虎并列特殊功勋奖。晋王杨广则要追究他违反军令、先期作战的责任,但也被文帝制止了。隋文帝封贺若弼上柱国,宋国公,实邑三千户,还把陈叔宝的另一个妹妹赐给他做妾(还有一个赐给杨素)。任右领军大将军。
立此大功后,贺若弼开始飘了!忘记了“锥舌之痛”和老爹的教诲。认为自己的功劳和能力都在群臣之上。宰相的位置应该自己坐才对。杨素被提拔为右仆射(右丞相)之后,更是惹得他不满。经常牢骚满腹。也因此遭到了罢官,罢了官他怨气更大。隋文帝一气之下把他下狱了。并问他:“我任命高颎、杨素为宰相,你却总是到处放言,说这两个人只是酒囊饭袋,你这是什么意思?”贺若弼回答说:“高颎,我的老朋友了,杨素,我的小舅子。我都知道他们的为人,所以才说这些话。”而朝臣们大多认为贺若弼怨愤太重,应该处以死刑。隋文帝念在他的功劳上,免他一死,贬为平民。数年之后,又恢复了他的爵位,但文帝不敢再用这个人了。但是还是给予他很高的礼遇。
由此可见,这个人有多么的狂妄!不管你个人水平有多高,高颎、杨素单从水平方面可以说所有朝臣除你贺若弼外都会认可的,也绝对不会是酒囊饭袋啊?皇上重用这两个人,那皇上也是酒囊饭袋了?这话搁谁身上也得生气!有理由相信贺若弼这个人水平很高,但就凭这个性格、凭这个德行不被重用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没有高颎你能在平南陈战役中得到隋文帝的重用吗?没有感恩之心,还称和高颎是朋友,看来贺若弼在做人上还是有问题的!
杨广曾是太子的时候问贺若弼说:“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皆为当世良将,你认为他们的水平优劣如何?”贺若弼说:“杨素是猛将,不是谋将;韩擒虎是斗将,不是领将;史万岁是骑将,不是大将 。”杨广又问那谁是大将呢?贺若弼说:“我就是太子想要找的人。”言下之意只有他贺若弼一人能够格称为大将。杨广听了心里也是很厌恶他。
仁寿四年,杨广继位,他却没有杨坚的宽仁胸怀。好在杨坚虽不喜欢贺若弼这个人,但还是感念他的功劳。对他还算客气。而杨广则根本不把他当根葱。杨广会启民可汗,贺若弼认为接待规格太过奢侈了,与高颎、宇文弼等人私下议论。被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和高颎、宇文弼等人一起被杀。
关于贺若弼这个人,隋文帝数落他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这话说的很对,对他的评价一针见血。
后世人诗云:“乃翁永诀语堪悲,果定江南副所期。守口未能终死舌,如何忘却刺锥时。”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11 22:45:14 +0800 CST  
下期预告:被演义神话的名将:鱼俱罗

《行唐传》中鱼俱罗是隋唐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的师傅,暮年出山还能斩杀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牛吧?他大徒弟是宇文成都,二徒弟是隋朝名将宋老生。长了两个瞳孔,有帝王之相。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12 08:06:56 +0800 CST  
被演义神话的名将:鱼俱罗

历史上还真有鱼俱罗这个人,他是陕西渭南人,隋朝名将。长得身高八尺,膂力过人,说话声音洪亮 ,平时说话的声音就能传到百步之外。他的相貌更是异于常人,目有重瞳。二十岁加入禁卫军,因能力升任为大都督。
什么是重瞳?也就是眼珠子长了双瞳孔的人。历史上重瞳的共有八人。他们分别是:仓颉、虞舜、重耳、项羽、吕光、高洋、鱼俱罗、李煜。
仓颉是黄帝时代的造字圣人,根据《河图玉版》、《禅通记》的记载,仓颉也曾经自立为帝,号仓帝;虞舜是禅让的圣人,三皇五帝之一;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项羽是闻名后世的“西楚霸王”;吕光是十六国时期横扫西域的后凉国王;高洋是北齐建立者;李煜是南唐后主。可以看出,以上七位都当过皇帝,因此重瞳被认为是帝王之相。八个人唯一没有当过皇帝的就是鱼俱罗,他仅仅是一个将军。而鱼俱罗倒霉就是因为长了重瞳。被御史认为是有帝王之相,因此无辜被杀。而实际上现代医学的解释是,这种情况属于瞳孔发生了粘连畸变,从O形变成∞形,但并不影响光束进来,也叫对子眼。
《兴唐传》中可把鱼俱罗吹到天上了!他被称为“兴唐九老”之一。宇文成都是隋唐第二条好汉,厉害吧?但他是鱼俱罗的大徒弟,鱼俱罗还有个小徒弟叫宋老生也很牛;李元霸隋唐第一条好汉,厉害吧?但他是被已经暮年的鱼俱罗所斩杀的!可见鱼俱罗有多牛。若按《兴唐传》的描述,隋唐第一条好汉不应是李元霸应该是鱼俱罗才对!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李元霸的师傅紫阳真人曾告诫他:“碰到一个使镏金镋的人你千万别要他性命,否者你不得善终。”而李元霸第一次碰到宇文成都看到他的兵器凤翅镏金镋后想起了师傅的话,没杀宇文成都。而第二次碰到宇文成都由于杀的兴起,忘记了师傅的教诲,把宇文成都给杀了。而鱼俱罗的小徒弟宋老生也被李元霸打伤,他哭着去找师傅去了。这时鱼俱罗已经年近古稀,听说大徒弟被杀十分悲伤和自责。因为他教宇文成都时偷偷留了一手,如果把自己的绝招都教给他,那宇文成都肯定会天下无敌,也不会被杀了。他当时认为,自己教给宇文成都的武功已经足够了,除非碰上一个使锤的人,并且力量还要大于宇文成都,否者宇文成都肯定是天下无敌。而他认为碰到这么个人的几率很低,几乎不可能。而偏偏就出了李元霸这个人。因悔恨自责,鱼俱罗下决心要为大徒弟宇文成都报仇。
鱼俱罗和李元霸两人在潼关对阵,鱼俱罗实战经验丰富。他知道李元霸力气太大于是不敢和他硬拼力气,就想以灵巧取胜。鱼俱罗率先出手,李元霸急忙想用左手的锤去碰开他的大刀,而鱼俱罗把刀一转,顺手一挥扫向李元霸的脖子,差点就扫中李元霸的肩头。李元霸反应也很快,惊险躲开。手拿着大铁锤硬磕鱼俱罗的刀,鱼俱罗怕他的力气,把刀给撤了回来。打了数个回合后,鱼俱罗就是使巧劲,不和他硬碰比力气。而鱼俱罗突然抽刀往一边跑去了, 李元霸打马便追。鱼俱罗把大刀拖在地上拉着跑,头也不回。李元霸追得很快,快追上时,突然抛出两把大铁锤,砸向鱼俱罗,心想不砸死人也会砸死马。可是锤子却砸空了。原来鱼俱罗听力极佳。李元霸抛锤时凭风声他已经知道了。于是尽管没有回头看他却能突然调转马头躲过,回手一刀,李元霸突不及防被斩于马下。因能为徒弟顺利报了仇,鱼俱罗激动的哈哈大笑。而不防李世民射来的冷箭,一箭把鱼俱罗射死了。



这个故事虽然很精彩,但不是史实!历史上没有宇文成都这个人,李渊也没有个叫李元霸的儿子,他的四儿子叫李玄霸,因为早夭,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功绩。而鱼俱罗虽然在历史上也很不错,但肯定也没有演义上吹的那么牛!
而真实的鱼俱罗应该出身不高,史书对他的祖上没有记载。他加入禁卫军,凭能力多次升迁,官至大都督。
杨素在平定沈玄懀、高智慧等人在江南发起的叛乱时,知道鱼俱罗英勇善战,便邀请鱼俱罗一同前往平叛。鱼俱罗在战斗中多次立功被加封开府、高唐县公、叠州总管。
不久鱼俱罗他母亲病故要回去守孝,在路上他碰到了要征讨突厥的杨素。杨素遇到鱼俱罗大喜。立即上奏朝廷夺情,于是鱼俱罗随杨素一同出征征讨突厥。
当杨素大军与突厥军遭遇后,鱼俱罗率领数名骑兵突击,鱼俱罗因长相特异,且声音特别洪亮。在敌阵他怒目圆睁,大声喊叫,武功高强,犹如天神下凡,极大的震慑了敌人。他所向披靡,在万军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很快把敌人阵脚搅得大乱。而杨素则抓住战机一举破敌。此战鱼俱罗因功升任柱国,丰州总管。
在丰州总管任上,突厥人多次到丰州抢掠,都被鱼俱罗全部擒杀。吓得突厥人听到鱼俱罗的大名就躲得远远的。不敢在丰州附近牧马。
鱼俱罗有个弟弟叫鱼赞的能力也很强,跟随隋炀帝,因功累次升迁,官至大都督、车骑将军。鱼赞生性凶残,爱虐待部下,让部下给他煎肉,稍微不如意,就动手拿竹签子刺瞎部下的眼睛。要是给他温酒温度不合适的,就割了人家的舌头。隋炀帝因鱼赞是自己在藩国时的旧部,不忍杀他,就对近臣们说:“弟弟这个样子,兄长也不会好到哪去。”召来鱼俱罗,训斥一通,让他把牢中的弟弟带回去自己看着处理。鱼赞回到家里服毒自杀。而因此事隋炀帝恐怕鱼俱罗作为边帅作乱,调任他为安州刺史,后来调任赵郡太守。
一次鱼俱罗从赵郡带回许多杂物,献给隋炀帝,隋炀帝不要,他就转送给了权贵们。被人弹劾:作为边帅私结大臣。隋炀帝大怒,鱼俱罗被免职。
不久,四川邛都县一带的飞山蛮(这一带的苗人、侗人。居住飞山一带而得名)造反作乱,攻打附近郡县。朝廷下诏重新启用鱼俱罗,让他以布衣身份代理将军讨平叛军;
大业九年,鱼俱罗随杨广二征高句丽,为碣石道的军将,这次远征因杨玄感造反无功而返。征讨还师后,奉诏令鱼俱罗率兵前往江南平灭了反贼刘元进。
天下大乱,盗贼四起。鱼俱罗四处平叛,屡立战功。但他感觉叛军不是一年半载可以平息的,而自己的几个儿子都在长安和洛阳,害怕以后因道路隔绝父子以后难以再见。东都洛阳闹饥荒时,粮价飞涨,于是鱼俱罗买些米派家奴用船把它运到东都洛阳卖了,又买些财物,并把几个儿子偷偷地接回身边。朝廷听说这事后,怕他有造反之心,于是派人调查,虽找不到罪证,但还是把他抓送到东都洛阳。
因鱼俱罗相貌异于常人,眼睛里各有两个瞳孔,虽然没有谋反罪证,但御史还是上书杨广说鱼俱罗有帝王之相,留不得。于是鱼俱罗因“谋反罪”被斩首示众,并被没收家产。
《 隋书》记载:“鱼俱罗欲加之罪,非其咎畔”,意思是鱼俱罗的罪名是强加的,并没有真实过错。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16 07:55:46 +0800 CST  
鱼俱罗是兴隋九老之一,不是兴唐九老,特此更正。打了个错字,没有检查出来。天涯不能自己编辑帖子,郁闷。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16 16:01:52 +0800 CST  
多谢楼上各位捧场!在下谢过了。下期预告:《勇力过人的猛将:史万岁》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16 20:45:52 +0800 CST  
@荒漠流浪001 2019-01-18 21:39:17
楼主还是早点把帖子写完,把次序重新捋一捋,按照事件的先后,把隋唐英雄人物事迹罗列出来。这个工程有点大,但相信楼主能完成。
-----------------------------
感谢支持,你说的很对,是应该把次序捋一捋,现在是想到哪写到哪,天涯有个缺点,不能编辑帖子。有的篇章写的不好的,或有谬误的都不能改。年底有点忙,还有别的东西在写,对不住大家的支持。还请多多包涵。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19 19:37:07 +0800 CST  
单骑退胡的悍将:史万岁

提到史万岁好多人首先会好奇他这个名字,因为“万岁”是皇帝的别称。其实“万岁”这个词被使用的很早,先秦时代是对上天的称谓,军队打了胜仗往往都会高呼“万岁!”这是感谢上苍的意思。到了战国时期,成了臣下对君主的庆贺赞颂之辞,君主有喜事了臣下就高呼万岁。有个典故说汉武帝做梦都想长生不老,仙药到老也没有炼成。于是一次在朝堂上告诉大臣们,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群山都冲着他高喊“万岁!”大臣们也都会意,从此也喊他“万岁”,这就是“山呼万岁”的来历。但这时的“万岁”还不是皇帝的专用名词,他之后东汉章帝的一个儿子还叫刘万岁呢。喊皇帝万岁到宋才开始正式普及,并且为皇帝专用。北宋大将曹利用的从子曹讷,喝醉了酒,“令人吁万岁”,被杖责而死。



好多当父母的爱给儿子起个贱名,认为起这样的贱名命大好养活,太霸气的名字不好,容易折寿。比如有的人爱给孩子起个“李狗、王猫、狗剩子”之类的名字。不管这是否有道理,但史万岁这一生曲折磨难,过的并不是太顺畅,并且死的冤枉。
史万岁是隋朝的著名悍将,其父是北周常州刺史史静。史万岁年少时生得英俊威武,精于骑射、勇悍异常、精通占卜,并且熟读兵书战策。15岁就随父从军。其父战死后,因忠臣之子授于开府仪同三司,袭父爵太平县公。他是和杨素、贺若弼、韩擒虎齐名的隋朝四大名将之一!
看了隋唐的文章,好多名将都是13-15岁就开始行军打仗了。按现在来说,这个年龄还是未成年人,但在南北朝到隋唐时期,这个时代的人好像比较早熟。这个年龄已经普遍可以担当成年人的事了。比如,杨广也是这个年龄被封为晋王,作为主帅镇守边关。罗士信13岁已经成名将了。
作为军事将领,军事才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军事谋略,一是对军队的管理水平。而史万岁作为将领,对军队的管理则很随意。标准的无为而治!士兵们平时很自由随意,夜晚宿营也无人警备,而敌人竟然也都不敢来偷袭。主将为不世出的悍将,啥将带啥兵,主帅勇猛异常,士兵们也都是异常勇猛没人敢惹。而史万岁对敌行军打仗的谋略方面,则更是没有固定特点和模式,基本上都是随机应变。这应了兵法的一句名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作为良将,打仗没有特点就是他最大的特点!
作为主帅史万岁“每战必先登”。总爱冲在最前边。这不光是胆量的问题,这也证明他武功极高,否者这个打法他早就“光荣”了。这个人是对敌人很凶狠的人,也是对待自己的部下极有爱心的人。史称他有“李广之风”。“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称赞的就是李广,李广这个人口才不是太好,但人品好、为人处世好、能力强,喜欢和部下同甘共苦。因此他的部下将士都很拥戴他。史万岁也是这样的人。
史万岁占卜水平很高,他十五岁时,随父出征。北周和北齐交战于邙山,他通过占候,认为此战北周必败。并令左右换装离去。结果北周果然大败。占候是观星术的一种。他的这项技能甚至惊动了北周武帝,曾任命他为侍伯上士。
在杨坚平灭尉迟炯的战争中,史万岁表现优异。他跟随行军总管梁士彦前去征讨。在行军途中,史万岁看到天空有一排鸿雁在飞,史万岁对梁士彦说:“将军,请我为您射下第三只雁来!”说完,拉弓就射。果然射落了第三只雁。军士一片欢呼。
说谁的箭法好能一箭双雕那都是瞎掰,箭术能达到史万岁这种水平的,指哪打哪,应该是极为罕见了!一排雁在飞,那是移动靶。雁这种鸟类视觉听觉都极其灵,箭快到跟前时肯定有警觉,乱了雁阵,瞎碰上一只也有也是常事,你瞄准射第三只射中了第四只也有可能。所以,史万岁先提前声明,省的别人说他是瞎蒙上的。
史万岁高超的箭术激励了军队的斗志,三军将士对他的水平也心诚悦服。而到达战场后,史万岁更是表现的出类拔萃,每战必先等。英勇无敌。而尉迟炯作为名将水平也不是白给的。在邺城之战中,梁士彦的军队抵挡不住尉迟炯的攻势,有败退的迹象。看到这种情况,史万岁急啦,对众人高喊:“事急矣,吾当破阵!”说吧拼命杀下敌阵,他的猛勇让尉迟炯军队无人可挡,接连杀敌数十人。梁士彦的军队将士看到史万岁如此的勇猛于是军心大振,他们以史万岁为榜样,个个勇猛杀敌,而尉迟炯的军队见史万岁等人如此的勇猛,开始怯阵了,最终败下阵来。此战后,史万岁因功被提升为大将军。
然而不久史万岁因大将军尔朱绩谋反案受牵连,被罢官,发配充军到敦煌。到敦煌后,他碰到了一个也很猛的猛将,此人历史上竟然没有留下姓名,可见隋唐的猛将多如牛毛。史料仅称其为“敦煌戍主”。此人。艺高人胆大,是一个孤胆英雄。最大的爱好是一个人到敌占区去抢劫,因武功极高敌人再多拿他也没办法,他来去自如,从无失手过。史万岁被发配到他的部下,他对史万岁很不友好,史万岁曾经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将军他不会不知道,但他看不起史万岁,总是欺负他。此人自视甚高,孤芳自傲,经常对史万岁百般辱骂和欺负,史万岁苦不堪言。史万岁作为待罪之身,虎落平阳,也是紧着溜须这位将军。告诉这位戍主,自己武功也不错,渴望替他出力立功。这位戍主考较了一下史万岁的武功,认为还可以。接着史万岁要求也想像戍主那样去敌战区抢点战利品,戍主给了他好弓良马让他去试试,史万岁一个人果然有水平像戍主一样来去自如,抢回来了不少好东西,从此戍主开始对他友善了。也从此两个猛人总是单枪匹马深入敌境数百里的出去抢东西,敌人对他俩毫无办法,无人能敌。更不要说敌人敢于主动挑战他们的军队了。
隋文帝称帝后,对突厥发起了全面反击。命秦州总管窦荣定(杨坚的姐夫)率九路总管、步骑兵三万,由凉州(甘肃武威)北击突厥。与突厥阿波可汗所部对阵。由于当地气候恶劣,地处沙漠,干枯无水。窦荣定军吃尽苦头。曾因缺水军队刺马血解渴,部队还没开战非战斗减员就达百分之二三十。忽然的一场大雨,让军队士气大振。窦荣定乘势多次挫败突厥军。而史万岁此时来投军请求报效立功赎罪。窦荣定知其骁勇大喜,于第二天就向突厥可汗阿波提出:“我们的士兵们都没有啥罪过,何必让他们互相残杀呢?我们双方在两军中各选一位勇士决斗比个胜负吧,谁输谁撤兵!”阿波可汗认为这个办法不错,大隋人多势众这个没办法比得过。要论军队个人能力,阿波认为他们肯定占优。于是一口答应。派了一名骑将高手挑战,窦荣定派史万岁出马对敌应战。,史万岁冲过去,没用几个照面,就砍下突厥勇士的头颅,得胜而归。看史万岁如此勇猛,突厥人吓坏了,不敢再战,同意退兵。 此战后史万岁因功被授于上仪同,兼任车骑将军。
大隋平定江南后,实行了一系列限制门阀世族的政策,引起一些门阀世族的不满。他们散布大隋要把江南人强制移民到关中地区的假消息,煽动老百姓叛乱。不久金华汪文进、越州高智慧、苏州沈玄侩先后起兵反隋。很快叛乱席卷江南大部。朝廷派内史令杨素挂帅平叛。杨素派史万岁率军两千进攻婺州。史万岁率军从浙江金华而进,先平定蔡道人、汪文进,而后翻山涉水,历经700多次战斗,转战千余里,击败叛军无数。史万岁的军队好长时间杳无音信,好多人都认为他这股军队已经全军覆没了。由于所在地区山高林密水陆交通阻绝,信息无法传出,,史万岁玩起了“漂流瓶”。把书信放在些竹筒里,抛入江中让其顺流而下。有渔人得到竹筒后,报告给了杨素。杨素大喜把史万岁的英勇事迹上奏于隋文帝。文帝接报后对史万岁敢于孤军深入,不畏艰险的精神赞叹不已!赏赐他家钱十万,官拜左领军将军。
不久,羌族首领爨翫(cuàn wán汆丸)在广西、云南地界反隋造反。这个地方山高林密、地势险峻。山林作战对于北方人来说不熟悉。这事隋文帝自然想到了平叛的最佳人选非“孤胆英雄”史万岁莫属!
于是史万岁被任命为行军总管出击爨翫。史万岁率部经云南大姚、姚安、小勃弄、大勃弄进入南宁地区。爨翫的军队虽然都据险固守,然而均被史万岁一一击破。史万岁行军数百里,经过诸葛亮纪功碑,铭文曰:“万岁以后,超过我的就过此界。”史万岁命人将碑倒置,继续前进。越过云南洱海,进入渠滥川,转战千余里,击破羌族30余部落,俘获二万余人,羌人大惧,爨翫无奈请降。史万岁遣使飞骑上奏,请将爨翫押解入朝,隋文帝准其所奏。
但爨翫这是二次归附,害怕到京城隋文帝未必能放过他。于是便以金银财宝贿赂史万岁,而史万岁受贿后便把爨翫放了。这是史万岁干的最蠢的蠢事!没有不透风的墙,而当时蜀王杨秀正在益州成都,知道史万岁受贿了,也想分点好处,派人索要。史万岁害怕了,将所得的财宝全部沉于江底,然后矢口否认有这事,既然不给当时杨秀也没有说啥。回去后史万岁以军功被封为上柱国,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很敬重他,用朋友的礼节待他。隋文帝知道他为晋王所喜欢,就派他在晋王府做事。
而第二年爨翫又反叛了,史万岁的麻烦也就来了!蜀王杨秀弹劾史万岁:“受贿纵贼,致生边患,毫无大臣气节。”隋文帝非常恼火,下令严查。结果是经查证罪行属实,按律当斩。隋文帝责问他:“你受贿赂私自放走贼寇,让朝廷再度劳师远征。朕每想到将士们的辛苦都寝食难安,你这种做法难道是社稷之臣该做的吗?”史万岁狡辩说:“臣留着爨翫一条性命,是害怕这个地方再生变故,将他留下加以镇抚。臣撤军到达泸水,诏书才到,因此没有将他押送入朝,我实在没有接受贿赂啊。”隋文帝见史万岁到这个地步了还抵赖,大怒道:“朕本以为你是个良臣,官职大俸禄重,你现在反而变成了国贼啦!”对有司说:“明天就杀掉他。”史万岁惧而服罪,向隋文帝请求宽恕,据实而招。高颎、元旻等人见他已认罪,也为他说情:“史万岁才略非同一般,每战必身先士卒,善于抚恤将士,部下都乐意为他效力,即使是古代名将也难和他相比啊”。”隋文帝听后怒气稍解,将他削官为民。
但由于他能力太强,朝廷想用他。一年后又恢复了他的官爵,授于他河州刺史,兼领行军总管,以防备胡人来犯。
开皇十九年(599年),突厥人率兵进犯。文帝命晋王杨广、杨素出兵灵州(真正的主帅是杨素),汉王杨谅与史万岁出兵朔州(真正的主帅是史万岁),两路兵马合击突厥步迦可汗。史万岁率柱国张定和、李药王、杨义臣等将出塞,军至大青山,与步迦可汗遭遇。步迦可汗派人问:“主帅是谁?”探报说:“是史万岁。”步迦可汗又问:“莫不是敦煌守卒史万岁?”探报说:“正是此人。”步迦大惧,慌忙回撤。史万岁率军追击百余里,大破突厥军,斩杀数千。又继续跟踪追入沙漠数百里,大胜凯旋而归。
而杨素这个人太坏!他妒忌史万岁的功劳,在隋文帝面前诋毁史万岁说:“史万岁斩杀的不是敌寇,只是一帮牧民而已。”隐瞒了他的功劳,不予褒奖。而史万岁数次上表陈述,隋文帝仍未明了。而此时,隋文帝刚废掉太子杨勇,害怕东宫人员结党谋变。当文帝问史万岁现在何处时,其实史万岁正在朝堂外,杨素见隋文帝正怒,却故意说:“万岁拜访东宫去了。”文帝果然信以为真,立即下令召见史万岁。当时随史万岁出征将士数百人立功得不到赏赐,正在朝堂门外喊冤呢,史万岁对众人说:“我今天会把你们的功劳极力地陈述给皇上,事情会得到解决的。”史万岁见到隋文帝后开门见山的说:“将士有功,却被朝廷所抑制!”他的语气激昂愤慨,对隋文帝也毫不退让。隋文帝正对他不满,令武士将史万岁暴杀于朝堂。
事后隋文帝追悔莫及,为了尊严还是下诏列出史万岁许多罪名。史万岁的死全国震惊,此人平时为人处事极好,尤其他作为将领特别的善待部下士卒,贤名远扬,好多人不管认识不认识的都自发的去祭奠他。
史万岁后世评价很高,唐代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隋朝仅四人入选,就包括史万岁。 宋朝依唐惯例,追封古代名将七十二人也包括史万岁。
《隋书》对他的评价:“史万岁为将,不治营伍,令士卒各随所安,无警夜之备,敌人亦不敢犯。临阵对敌,应变无方,号为良将。万岁实怀智勇,善抚士卒,人皆乐死,师不疲劳。北却匈奴,南平夷、獠,兵锋所指,威惊绝域。论功杖气,犯忤贵臣,偏听生奸,死非其罪,人皆痛惜,有李广之风焉。”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20 00:42:09 +0800 CST  
下期预告《“朝堂神鸦”魏征》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20 00:44:07 +0800 CST  
@啊萌baby段师傅 2019-01-25 15:15:22

楼主收到你的站短新消息了,我已经添加你了,感谢你的支持分享
-----------------------------
这是诈骗信息!特此声明,我不认识此人。在这里发广告我不管,但你不要打我的旗号去欺骗网友。请大家不要上当!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25 16:06:02 +0800 CST  
特此声明:炒股广告和我无关!打我的旗号行骗的人大家不要相信!

江畔芦笛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25 16:09:00 +0800 CST  
“朝堂神鸦”魏征

在一个国家的军队将领中,一些好战分子,往往倾向于武力解决问题的人物一般被称为鹰派人物。而倾向于和谈解决问题的人一般被称为鸽派人物。
而在朝堂之上也有两类“鸟”人,一种是善于媚上、爱歌功颂德、爱溜须拍马的人物,我们称之为“鹊派”大臣,而敢于犯颜直谏、忠贞不阿的人物我们称之为“鸦派”大臣。如果这样划分,那么魏征绝对算得上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鸦派”人物!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大唐的声威远播宇内。被称之为天可汗。而打造他成为一代明君的最重要之人,就是魏征。魏征为人刚正不阿,对待皇上敢于犯颜直谏,为李世民开创大唐盛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排名第四,堪称是“朝堂神鸦”!
魏征,字玄成,河北晋州人,幼丧双亲,早年落魄失意,扔下产业而不愿意经营。他才识渊博、学贯古今,胸怀辅国济世之志。隋末大乱,他先是出家做了道士,四处游学,结交天下名士。
魏征也是“瓦岗系”出身,他是隋唐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喜爱直言进谏而名扬后世,是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而名扬千古的“一代名相”。
演义上说,魏征是贾家楼四十六友的老大。老二是秦琼,老三是徐茂公,老四是程咬金,老五是单雄信。和徐茂公同为瓦岗寨的军师。而实际上魏征在瓦岗寨混的远没有这么好!他当时和这几位远不是一个级别的人物,其实他当时在瓦岗寨只是一个替李密整理文档的文书而已。
魏征刚开始入仕为官是武阳郡丞元宝藏的一个文书。天下大乱,他极力怂恿元宝藏起兵反隋响应瓦岗李密。武阳郡因此也就成了瓦岗军的一块地盘,仍由元宝藏镇守。他引起李密的注意还是和元宝藏和李密的书信往来有关,李密感觉替元宝藏写信这个人不简单,很有才。后来李密知道这些信都是魏征写的,就把魏征要来提拔成自己的文书。魏征正是因此原因正式加入瓦岗军的。但出身贵族的李密,并没有倚重出身贫寒的魏征。魏征曾向李密献了十条策略,因李密骄傲刚愎自用,均未采纳。
瓦岗军攻下黎阳仓后,与宇文成都死磕。虽然战胜了宇文成都,但自己也元气大伤。而王世充这时却趁机对瓦岗军发起进攻。魏征敏锐的认为此时的瓦岗军将士疲惫,又因没有府库将士立功得不到及时封赏,士气不高等原因,不宜和王世充死磕。他认为应该以逸待劳,先固守不动,等王世充粮草断绝撤军时再发起进攻。因为隋朝的第三大粮仓黎阳仓被瓦岗军攻取,瓦岗军粮草充足,而王世充军缺粮。但无奈像他这个级别的人物,根本不够格参加军事会议。他只好把他的建议告诉了瓦岗军长史郑埏,郑埏则嘲笑他书呆子一个,不以为然,而魏征则认为这正是御敌的最靠谱计策。
由于李密采纳了单雄信、程知节主动出击的策略,犯了战略性错误。瓦岗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遭到了彻底的败亡。李密走投无路降唐,魏征也跟随降唐,而当时徐世勣手里还有很大地盘和兵力,他不知何去何从。魏征则向李渊说,他可以劝徐世勣归唐。于是修书致信徐世勣晓以利害,收到书信后徐世勣立即同意归唐,并把献城的功劳归李密。不久,魏征随李神通与窦建德作战,兵败被俘。被窦建德任命为起居舍人(记录朝廷大事的官员)。很快李世民击败窦建德,魏征又重新归唐。因为他很有才学被太子李建成收为幕僚。李建成对魏征非常看重,对他的学识、智谋很是倾服。魏征这匹千里马遇到了识货的主人。他被任命为太子洗马,礼遇甚厚。太子洗马这个官职可不是给太子洗马的仆役,应读作“太子(xian“冼”)马”,是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员。也可以说是太子的老师。
魏征作为太子的亲信,感觉李世民因军功太大,党羽众多,对太子之位有了很大威胁,他建议李建成应请战亲征刘黑闼,也立些军功。建成采纳了他的建议,请战征讨刘黑闼。建成在魏征的辅佐下,经过努力奋战,彻底平灭、肃清了河北、山东一带窦建德、刘黑闼的余党。为在和李世民的争斗中搬回重要一局。他也建议分化秦王李世民的势力,比如把他的重要将领调走。他让建成上书李渊调任程咬金为康州刺史,把杜如晦、房玄龄等谋臣调离秦王府,也策划让李元吉以后多领兵出战,逐步削弱秦王的兵权。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了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对魏徵经常出主意给李建成削弱他的权力、调离分化他的班底和部下的做法非常恼火。但李世民在用人和识人上还是很有一套的,他知道魏征是个人才,也想用这个人。但李世民故意装作特别生气地问魏徵道:“你这个人为什么总是挖空心思要离间我们兄弟呢?”魏徵听了以后,不卑不亢,神态自若的回答说:“太子要是真全按照我说的去做,就不会有今日之祸了!”李世民见魏徵说话直爽、坦诚,为人处世刚正不阿,就赦免了他,并任命魏徵为詹事主簿。
李世民登上帝位后,有志把国家治理好,想打造一个盛世王朝。经过考证了解他认为魏征还是非常有才干的,随升任他为秘书监,开始正式参预朝政。
李世民曾经是杨广的粉丝。为了救被突厥人围困的杨广,他曾不顾一切的只身前往雁门关去搭救杨广,说实在的,他也曾对杨广很崇拜、很敬佩。他得到天下后,有一个问题他思考的最多,那就是像杨广那么优秀的人才为什么会丢失天下呢?
这个问题他考虑明白了!杨广这个人虽然个人才能卓越,但为人过于自负、刚愎自用,不爱听不同意见。以至于他总是被蒙蔽,对他治理的国家他并不是很了解。天下都乱的不可收拾了,大臣们还都不敢告诉他实情。人再能耐,你不可能永远是对的,不可能不做错事,关键是杨广做的错事没有人敢于给他指出,没有人敢于劝谏,以至于他一错再错,终于亡国。而他李世民他自己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绝对不能再走杨广的覆辙了!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他需要有人敢于给他指出才行!作为皇帝他非常 需要一个敢于铁面直谏的人,而魏征的性格、学识、才能都是不二人选!于是李世民多次于卧榻前召见魏徵询问朝政得失,而魏徵也更是直言不讳,向李世民进谏两百多个事,李世民基本全部接纳。
因玄武门事件搞的建成、元吉旧部人人自危,这成了不安定因素。李世民派魏徵到河北进行安抚。路上魏徵正好碰见太子的旧部李志安、齐王的旧部李思行被押往京城,魏徵了解情况后,认为他们罪行不大,立即让把二人放了,官复原职,消息传开后,河北太子旧属很快把心安定下来了。唐太宗继位时百废待兴,李世民问魏征:“贤明的君主治理国家需要百年功夫吧?”魏征答道:“圣明的君主治理天下就像殿堂内的回声一样,会立即有回复,要一年就有效果,两年就太晚了,怎么会需要百年呢?大乱后的天下就像饿极的人想吃东西一样,会来的更快,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事在人为,这不是百姓是否可以教化的问题。”太宗积极采纳魏征的建议,只用两三年,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长乐公主李丽质要出嫁,因为她是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对她也特别的钟爱,她的驸马是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的之子长孙冲。李世民对众臣说:“长乐公主是皇后所生,朕及皇后都对她很钟爱。将要出嫁了,礼数上想让比其他公主优厚些”。这本是皇帝的家事,嫁的还是长孙无忌的儿子、皇后的外甥,于是大臣们纷纷进言请求嫁妆双倍于永嘉长公主,李世民也欣然同意。而魏徵却坚决反对。他认为永嘉公主乃是长乐公主的姑姑。这样做逾越了礼制,不妥。李世民把这事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对魏征大加赞赏。感叹他能“引礼义抑人主之情”,是辅佐君王的良臣,国家的柱石。特派人赏赐给魏徵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听闻你正直,现在见识到了,希望你一直保持,不要改变”。
长孙皇后的褒奖和支持让魏征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他要做一个刚正不阿的谏臣。李世民也因为长孙皇后对魏征的认可,以后对魏征更加器重信任。不久魏徵晋升爵位为郡公。
贞观八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因言辞过于激切。李世民大怒,认为他这是毁谤!魏徵进言说:“从古以来上书奏事,言辞往往都很激切,如果不激切,就很难打动人主的心。言辞激切了就很难免近似于毁谤,关键是陛下你应该仔细想一下,他说的事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李世民觉得魏徵说的有道理,不仅没有降罪皇甫德参,还下令赏赐给他帛二十段。
李世民曾问魏徵:“何谓明君?何谓暗君?”魏徵答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一个君王只有广泛地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如果偏信于某个人,就会昏庸糊涂。古时帝尧能经常从下边民众了解情况,所以有苗作恶之事他能及时的掌握。舜帝善于听从众人的意见,所以共、鲧、欢兜都蒙蔽不了他。秦二世偏听偏信赵高,因而在望夷宫被赵高所杀;隋炀帝因偏听偏信虞世基,才死于扬州的彭城阁兵变。所以,作为君主如果不能广泛的听取不同意见,那他一定会是一个昏庸的暗君!”
由于事事魏征对李世民管理的都很严,李世民有时很怕魏征。有次李世民想趁魏征有事请假期间到南山去打猎,车马都准备好了,突然听说魏征回来了。马上决定不去了。魏征问他为什么没去,李世民直言:“不是因为怕你吗,起初是很想去的,因为害怕你责备,所以干脆不去了。”一次,李世民得到一只特别好的鹞鹰,非常的喜欢,正玩的高兴呢,远远望见魏征走来,急忙把鹞鹰揣在袖筒里藏了起来,用手把它紧紧捂住,不敢让它动作出声。而魏征远远的看到了,故意奏起事来没完没了。等魏征告辞走后,急忙拿出鹞鹰,结果早给憋死了。

李世民从长安去洛阳,对沿途官员的供奉和接待很不满意,想要责罚他们,魏征直言进谏:“杨广就是因为过于奢侈亡国的,如果您这次因为官员供奉接待不周责罚他们,以后大臣们都会拼命的供奉陛下,以求您的满意,而供应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如此下去,隋朝亡国的悲剧将会重演。”李世民听了认为很有道理,没有开罪接待的官员,并开始注意了节俭。
魏征也给李世民灌输作为帝王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他告诫说:“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身处高位的人,如果他自己本身行为端正,哪怕他不明令别人这样做,别人也会照做;如果他自己行为不端正,即便他要求命令别人,别人也未必听从他的命令。
他还以荀子的话告诫李世民:“君王似舟,百姓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的得失,是王朝兴衰的关键所在!作为君王一定要时时刻刻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有道是,民之所思,天之所欲也!一个国家想长治久安,一定要得民心才行!他还着重讲了隋朝虞世基这个人。虞世基这个人专爱投杨广所好,话都是顺着他说,从不说逆耳之言,专报喜,不报忧。以至于杨广作为一个皇帝对国家的情况不能真正全面的了解,对自己的错误不能清醒的认识,所以才会亡国。作为一个君王,顺耳的、逆耳的都要听一下才行,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人爱听好话是本性,听逆耳之言不是本性。李世民重用魏征是因为他太了解杨广是因何亡国的了。逆耳之言听多了,太宗皇帝也会讨厌魏征的。他多次发狠:“我早晚有一天会杀掉这个乡巴佬!”太宗曾告诉长孙皇后说,魏征这个人经常在朝堂上当众刁难他,让他下不了台。长孙皇后听了说:“魏征敢当面直言,说明陛下乃贤明之君啊!明君得贤臣辅佐,欢喜还来不及,哪能妄开杀戒呢?”太宗听后认为皇后说的有理,以后更是虚心纳谏,对魏征倍加敬重。魏征也更是进谏如故,知无不言,从来不会畏惧龙颜之怒。于是,君臣合璧,相得益彰,创造了明君、忠臣的千古佳话。也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辉煌盛世。
由于魏征刚正不阿的形象深入人心,得到后世人的喜爱。戏剧小说也曾把魏征描写为天上的监斩官。大家都知道秦琼、尉迟恭是门神,而其实门神有三位,另一位就是魏征。
《西游记》记载的故事:泾河老龙王与一个算命先生袁守诚(袁天罡他叔)打赌,为了赌胜,篡改上天的旨意,胡乱施雨,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派魏徵监斩老龙。老龙于前一天托梦恳求李世民为他说情,李世民满口答应下来了。第二天李世民宣魏徵入朝,在快到午时三刻时,硬把魏徵留下来陪他下围棋。而下棋期间,正值午时三刻,魏徵却突然头一歪打了个盹,梦中灵魂出窍斩了老龙。于是这个老龙就非常怨恨唐太宗言而无信,总是阴魂不散的到宫里来捣乱,闹得李世民寝食难安。魏徵知道后就派了秦琼、尉迟恭这两员大将守在宫门保驾,果然泾河龙王不敢来了。没过几天,泾河龙王不敢走前门,就从后面一小门进来闹了。魏征就持剑亲自守后门,这龙王更怕魏征。从此不敢再来闹了。太宗体念他们夜晚守门辛苦,就叫画家画了秦琼、尉迟恭两人之像贴在宫庭前门口,画了魏徵画像贴于后门,结果照样管用。此举也开始在民间流传。秦琼、尉迟恭、魏徵便成了门神,民间一般双扇门的贴秦琼和尉迟恭,单扇门贴魏徵。
魏征病逝后,李世民非常伤心,并废朝五日。亲自刻碑文颂扬他的功绩。并让所有朝臣给他送葬。因魏征去世,李世民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李世民经常对身边的侍臣说,魏徵去世,我少了一面镜子啊!
这确实是至理的千古名言,而杨广亡国就是缺少像魏征这样的一面镜子。那么,为什么在魏征去世一年多,李世民又把魏征的墓碑推倒还让人抹去碑文呢?那是因为,魏征曾向李世民推荐侯君集、杜正伦,说他们有宰相之才。而这两个人都牵涉到太子谋反案。侯君集被灭族,杜正伦被罢官流放,而李世民怀疑魏征可能拉帮结派,和侯君集、杜正伦本来就是一伙的。更让李世民反感的是,魏征曾拿自己前后的谏辞给史官褚遂良看。为什么太宗对这事很反感呢?魏征想名留青史,而李世民自己做的错事也会伴随这些谏言流传后世,这是李世民很忌讳的!
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没能全胜而归,虽然小胜这也等同于失败!因为大唐的国力强大到了无坚不摧的地步。倾全国之力,还御驾亲征,小小高句丽竟然没有被灭掉,这让李世民耿耿于怀。对于失败他认识到了自己很有责任,回来后他立即让人复立魏征碑。他明白了,若是有敢于直谏的魏征在,他怎能会犯这些错误呢?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25 16:14:45 +0800 CST  
特此声明:炒股广告和我无关!打我的旗号行骗的人大家不要相信!

江畔芦笛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25 16:16:17 +0800 CST  
替武则天背锅而死的“五娘子”:李君羡

李君羡也是瓦岗系出身的一个猛人。作战特点是:每战必单骑破阵。李世民曾称赞他:“君羡如此勇猛,强虏何足忧虑也。”李君羡不光勇猛,还喜欢读书,尤其对道法有独特的见解。他在战争之余,经常手不释卷,也因此得到过李世民的褒扬和赏赐。也是一个文武全才。
李君羡在瓦岗的经历演义和史书都少有提及,只道他曾是李密的部下,李密失败后被俘投王世充,成为王世充的部将,和瓦岗的其他将领一样他也是因厌恶王世充的为人,率部又转投奔了李渊,被封为上轻车都尉,随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忠心耿耿、屡立奇功。在战斗中,他往往爱单骑出列,冲锋陷阵,作战极为英勇。从他敢于经常单兵破阵来看,他的武力攻击值应当是极高的!
武德三年,李君羡随李世民在介休大破宋金刚,因功被封为骠骑将军,被朝廷赐于宫人、缯帛。
武德四年,李君羡被任命为马军副总管征讨王世充,王世充的儿子王玄应从武牢押运粮草入洛阳,被李君羡的军队击败,俘获他的军队及全部粮草辎重,王玄应只身逃脱。接着他又随军破窦建德、刘黑闼,因功被授予左卫府中郎将。
贞观初年,突厥军队趁李世民登基不久,国内局势不稳之际,突厥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合兵二十万,大举入侵,对大唐发起进攻。攻至距长安仅40里的泾阳,当时唐朝的都城危在旦夕。而长安附近的的兵力远不及突厥,各地的援军又来不及赶到,情况十分危急。尉迟敬德、李君羡临危受命,在泾阳与突厥开战,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能大破突厥,并擒获突厥俟斤(官名)阿史德乌没啜,斩首千余级。并为大唐援军的到来赢得了宝贵时间。这次对阵的胜利,极大的打击了突厥军队的嚣张气焰,拖延住了突厥军队进攻的速度,顺利地等到援军的到来,解除了京师长安之危。李君羡在此次战斗中表现的极为神勇,立功很大。唐太宗感叹道:“君羡如此勇猛,强虏何足忧虑也。”李君羡因功被授予左武卫将军,封为武连县公,让其掌管玄武门戍卫。玄武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见李世民对他的信任和倚重程度!
随后李君羡被派戍守兰州,他历任兰州都督、左监门卫将军,在此期间他也曾作为副将跟随主将段志玄讨伐吐谷浑,他在青海南部悬水镇大坡吐谷浑军队,俘获牛羊二万余头,得胜还朝。
而一件现在看起来是封建迷信的事却改变了李君羡的命运!这件事看起来太不可思议了,虽然听起来很荒唐,但好多正史都有记载!
在当时的大唐,太白星屡屡在白天出现,当时的中国和西方一样也有占星术,史官占卜认为这是女皇登基的预兆。而民间又广为流传谶言:“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李世民对此非常惶恐。李家就是应了“十八孩儿坐天下的”谶言,得了天下。这不由他不信!
于是太宗皇帝就召来李淳风来询问此事。李淳风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和袁天罡合著《推背图》的那位。李淳风对太宗说:“我根据天象推算,此事的征兆已经形成了,这个人已经出生了,而且就在陛下的宫中。如果从现在开始算起,不会超过三十年,她就会得到天下,到时几乎要把唐朝子孙诛杀殆尽。”太宗皇帝说:“要不把宫中可疑的人全部杀掉怎么样?”李淳风说:“这是天意,没有办法可以逃避的。该称王的那个人是死不了的,你杀的人再多,也不过是多杀些无辜的人罢了!根据天象,此人已经在宫中,是陛下的眷属,再过三十年,她就年纪大了,那时她的心肠也会软了些,即使取代唐的天下,可能对陛下的子孙不会杀伤太大。如果现在把她杀了,上天一定会重新生出一个更年轻的。因年轻性情有可能更为狠毒。这样陛下的子孙也许就真有可能被她杀光了。”太宗觉得有理,也就就罢手了。
这事不可能不成为太宗皇帝的一块心病!他常想,一个武姓女人,夺去大唐天下,怎么可能啊?她怎么个夺法?怎么想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想来思去他实在是想不明白!
而贞观二十二年,朝廷宴请诸位武官,不知谁出的主意,行酒令时要求大家都要讲出各自的乳名,大家娱乐一下。轮到李君羡了,他不好意思的告诉大家自己的小名叫“五娘子”,李世民闻听大吃一惊,遂掩饰笑道:“哪来的女子,竟然如此雄健勇猛?”而随后他越想越不对劲,李君羡官职(左武卫将军)、封号(武连县公)、属县(武安县),当时还镇守玄武门,都含有“武”字,乳名又叫“五娘子”。“五”与“武”谐音。看来谶言所说的武姓女子夺去李唐天下,十有八九就是这个“五娘子”!
于是李世民对他越来越是猜疑,而当时的李君羡还掌管着禁军,负责看护玄武门,这是要职,要造反很有条件。于是李世民先革了他禁军的官职。把他贬出京城。让他外任华州刺史。无故被贬李君羡也没敢有怨言,乖乖去上任了。在华州任上,由于李君羡本身喜欢道术,结识了一个叫员道信的人,通晓佛法、精通辟谷术,自称能够不进饮食,这让李君羡对他大感兴趣,非常地敬慕相信他,经常与他形影相随,来往有点神秘。而李世民既然对他不放心,肯定派人监视他。这件事给了李世民杀掉他的借口。于是让御史借机弹劾他与妖人勾结、图谋不轨。贞观二十二年,李君羡因勾结妖人,意图谋反被处斩,家产被抄没。
武则天称帝后,李君羡的家属向当时的皇帝武则天喊冤,讲明李君羡被杀的真正原因,武则天听闻这段故事后,她也惊奇李君羡竟然是因她自己而死的,也大为感动,为了证明自己真的是天命所归,于是下诏为李君羡平反昭雪,恢复李君羡官爵,以他生前的职位应享有的礼仪重新为他改葬。



值得一提的是,真实的历史中武则天和李君羡没啥关系,而在当代戏剧中,李君羡却成了李世民大哥李建成的儿子,和武则天是情人关系,对女主角武则天关怀的的无微不至。电视剧《至尊红颜》中的李君羡长得玉树临风,英俊潇洒,文武双全,战功卓著,沉稳内敛、对朝廷忠心耿耿,做事果断决绝。他不但是一个十分完美的英雄人物,他也还是一个情种,一生挚爱武媚娘。赵文卓饰演李君羡,留一头长长的白发,形象酷毙了!电视剧中李世民鉴于对杀李建成的忏悔和对李君羡的喜爱,在临终之前甚至还写下了遗诏要李君羡继承皇位。被李君羡给婉言拒绝了。而历史上真实的李君羡虽然也姓李,但和李世民家族没有宗族关系,不敢说他出身一定贫寒,但他一定是非贵族出身,因为正史对他的出身没有任何记载。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26 20:14:44 +0800 CST  
在瓦岗被埋没的神将:刘黑闼

刘黑闼曾经也是瓦岗系将领。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刘黑闼先是加入郝孝德起义军,后来跟随郝孝德一起投奔李密,成为瓦岗寨的一名偏将。为啥说他是在瓦岗寨被埋没的神将呢?看看他后来的成就你就知道他有多厉害了!他曾经以少胜多大败淮安王李神通、罗艺(演义中罗成他爹)联军, 击败军神徐世绩(演义中的徐茂公),生擒薛万彻、薛万均兄弟, 斩杀淮阳郡王李道玄,擒获定州总管李玄通、大败幽州打都督王君廓(大刀王君可的原型)、擒斩猛将罗士信(罗成原型)。两次都是不到半年就可以收复窦建德原来的全部地盘,牛吧?而他在瓦岗寨仅仅是一个偏将,不要说智谋,但凭勇力
他都应该和秦琼、程咬金、罗士信、裴行俨并列!
史载刘黑闼年轻时狡诈蛮横,嗜酒好赌博,不治产业,家境贫困缺吃少穿。他是一个失败的反面人物,历史评价不会给他用好词。如果是一个正面人物,“狡诈蛮横”就会被写作“机智勇武”了。由于家里贫穷,同乡人窦建德经常给以他资助。他是窦建德的好友、发小。
在瓦岗寨时的刘黑闼默默无闻,没有留下任何亮点。瓦岗军溃败后,刘黑闼和秦琼、程咬金、罗士信、裴行俨一样被王世充俘虏。王世充一直听说他这个人很是勇猛强悍,让他担任骑将,这比在瓦岗寨受看重些,但比秦琼、罗士信等人的待遇要低得多。刘黑闼也和秦琼等人一样,看不起王世充,更是听说好哥们窦建德在河北起义了,就借机率部逃回河北,投奔好友窦建德。
发小、好哥们来投,窦建德自然是大喜过望,封他为汉东郡公。跟着好哥们干,刘黑闼自然会受重用,由于他神勇无敌,窦建德有什么作战谋划,必命令他一个人深入敌营侦察情况,他经常偷偷溜入敌营偷看对方虚实,被敌人发现了由于他武功高强也都能全身而退。有时竟然还敢出乎对方意料,对敌突然猛攻,取得的战果颇丰,被称为“神勇将军”。
武德四年五月,窦建德兵败被俘,李渊下令将他斩首,夏政权灭亡。窦建德也躲藏在漳南县老家当农夫靠种蔬菜生活。
唐高祖下令斩了窦建德,还强令窦建德旧将范愿、董康买、曹湛、高雅贤、王小胡等人到长安。范愿等人本来就因窦建德被杀对唐很愤恨,也因王世充降唐后,他的部将都全部被杀为前车之鉴。于是大家商议决定再次起兵反唐,通过占卜得知应该奉姓刘的人为主才能够成就大事,于是就先去找窦建德旧将刘雅。而刘雅认为现在天下已太平,不愿与他们共同起事。范愿等人怒斥刘雅不讲义气,一怒之下把他杀了。又找到刘黑闼说明因由。刘黑闼大喜,同意出任首领共谋大事。
刘黑闼于是和众人杀牛祭天地,歃血为盟。招募到百十号人,发动了起义。先是靠这百十人一举拿下漳南县城。接着又把贝州刺史戴元详打的大败,再接着打败魏州刺史权威,声威大震。由于窦建德在河北声望极佳,刘黑闼再次举起窦建德的义旗,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后,刘黑闼在贝州漳南设坛祭奠窦建德,自称大将军,昭告天下,正式大举起兵反唐。刘黑闼开启了他传奇的人生!
八月二十二日,刘黑闼攻陷历亭,斩杀屯卫将军王行敏。窦建德故将旧吏纷纷杀死唐朝官吏,响应起义。
八月二十六日,深州人崔元逊杀其刺史裴晞归附于刘黑闼。唐兖州总管徐圆朗也起兵响应。
九月,因刘黑闼在河北迅速崛起,让李渊非常震惊。于是派淮安王李神通、幽州总管罗艺两路大军联合征讨。在绝对弱势兵力的情况下,刘黑闼击败了淮安王李神通、幽州总管罗艺联军。
十月初六。接着刘黑闼攻陷瀛州,抓获刺史卢士睿,军队势不可挡的又拿下观州。
十一月十九日刘黑闼攻陷了定州,活捉了定州总管李玄通,对李玄通非常礼遇,而李玄通感恩于大唐,不愿归降,剖腹自杀。
十一月二十七日,杞州人周文举杀其刺史王孝矩,投降刘黑闼。
十二月初三日,刘黑闼攻陷冀州,杀总管麹[qū曲]棱。
十二月十二日,刘黑闼在宋州击败左武候将军李世勣,这是军神李世勣一生中最丢脸的一次失败,几近全军覆没;击败幽州总管罗艺,生擒他的部将薛万均兄弟,这也是薛万彻兄弟最丢脸的一次失败,被俘后遭剔光头发赶出军营。接连取得巨大胜利,刘黑闼兵势大盛。这极大的震慑了唐政权。
十二月十五日,李渊派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两个皇子一起联合征讨刘黑闼。刘黑闼兵锋不减,更开始李世民率领的唐军竟然没有占到半点便宜;
十二月十七日至十九日,三天之内刘黑闼竟然又接连攻陷邢州、魏州、莘州,杀魏州总管潘道毅。
半年之间,便全部恢复了窦建德原先的地盘!
就凭这个战绩来说,让战神李靖也失色!
武德五年正月,刘黑闼在相州称汉东王,年号天造。任命范愿为丞相左仆射,任命董康买为兵部尚书,任命高雅贤为右将军,定都洺州。全部效法夏政权的制度设立法规、政规。
二月,李世民率大军讨伐刘黑闼,当时唐的实力还是要比夏要强大的多,李世民的军事水平更是不一般。 李世民军队驻扎在卫州,刘黑闼多次派兵主动挑战,由于李世民坚守不出刚开始没能占到半点便宜。但很快刘黑闼攻打洺水县,守将王君廓抵挡不住求救。李世民让罗士信接替他防守洺水,而刘黑闼破城俘获猛将罗士信,罗士信拒降被杀。李世民出重金赎回罗士信的尸体厚葬。刘黑闼于是据守洺州。
有的人奇怪,刘黑闼抓到敌将基本上还是很仁厚的,一般不杀。比如抓获李神通后,李神通虽不愿投降,刘黑闼也不为难他,由于他是唐宗室将领,不光不杀他,还好吃好喝的供给他。抓获李玄通也一样,虽玄通不愿投降,刘黑闼把他关起来,对他还是很客气恭敬。是他自己在监狱喝酒声称要舞剑助兴,提出借狱卒的宝剑一用。结果自杀身亡。抓获薛万均、薛万彻兄弟,而仅仅是剃光头羞辱一顿,把他们放了。那他为什么抓住罗士信会立即杀掉呢?好多人基本都认为,这是刘黑闼心里不平衡引起的。罗士信在瓦岗寨,属于李密最为倚重的四大骠骑将军之一,刘黑闼比他进瓦岗还早,仅仅是个偏将。李密失败后,一起被王世充抓获,王世充虽然比李密对他更看重他,任命他为骑将,但是王世充对罗士信好的更是让他眼红,王世充为了拉拢罗士信,和他同吃同住,好的就差钻一个被窝了!待遇不是刘黑闼能比的。刘黑闼当然不愿意认为自己的水平比罗士信差,而罗士信由于刘黑闼不管在李密阵营或在王世充阵营级别都比自己差的多,当然也不愿意在他面前低头。这更会伤害刘黑闼的自尊心,所以,罗士信被杀也就不奇怪了!
三月,李世民依仗洺水据险布阵,再派遣突袭部队截断他的运粮通道。刘黑闼多次挑战,李世民就是坚守壁垒不出,来消磨他军队的锐气。而刘黑闼城中的军粮已尽,李世民料定他必然要来决死一战,预先命人堵住洺水上游,刘黑闼果然领兵两万人要过洺水跟唐军大战,李世民则决堤放水,刘黑闼被淹死几千人,一部分人马无法过河,而已经过河的由于孤军奋战,被杀死一万多人。此战刘黑闼大败。和范愿等人带着一千多人逃往突厥。
以上是刘黑闼第一次反唐失败。但很快刘黑闼东山再起开始了他第二次反唐。
武德五年六月,刘黑闼借得一些突厥兵又在山东起事。
七月,刘黑闼攻占定州,他原来的将领曹湛、董康买也在鲜虞招集人马响应。
十五日,唐高祖任命淮阳郡王李道玄为河北道行军总管,与原国公史万宝(隋朝四大名将之一史万岁的弟弟)讨伐刘黑闼。
九月,刘黑闼攻陷瀛州,杀死瀛州刺史马匡武,马君德献东盐州归附刘黑闼。
十月初一日,唐高祖派齐王李元吉作为统帅率大军讨伐刘黑闼。
初五日(11月13日),刘黑闼军进攻鄃[shū]县,贝州刺史许善护战死。
初六日(11月14日),观州刺史刘君会在刘黑闼大军的威逼下反叛唐朝投降。
十七日,刘黑闼军与唐军李道玄部在河北深县交战,唐军战败,李道玄战败被杀  ,副帅史万宝得以逃脱。洺州总管庐江王李瑗(李渊堂侄)弃城向西逃亡,河南安阳以北州县相继归附黑闼,十天时间全部收复以前原有城镇,又在洺州建都。
十一月初三日,刘黑闼军攻陷沧州。
初七日,由于唐军对刘黑闼接连的失败,李渊三易其帅,最终决定以皇太子李建成取代李元吉作为三军统帅,魏征随同太子亲征。
十二月十一日,刘黑闼率军攻陷恒州,杀刺史王公政。
十八日,刘黑闼军攻打河北大名县不下,与建成、元吉大军相峙于河南南乐。 太子李建成督兵进讨,稳扎稳打,渐渐取得节节胜利和战略主动权。
二十五日,刘黑闼又在馆陶被李建成打得大败。 带领队伍向北逃到了毛州。刘黑闼整顿部队,背靠永济渠列阵,李建成组成一千多人的精锐骑兵部队聚集在永济渠,经过一番猛烈冲刺搏杀,刘黑闼军被砍杀及落水而死者达数千人之多,刘黑闼再次失败逃亡,李建成命骑将刘弘基追击。刘黑闼在刘弘基紧追不舍下,得不到片刻休息,士卒疲惫不堪。
武德六年正月初五,刘黑闼逃到饶阳,跟着他的人马才一百多骑兵,大家都饥肠辘辘,想进城弄东西吃。而刘黑闼委任的饶州刺史诸葛德威出城大礼迎接,想请他们进城。刘黑闼有些疑惑,开始时不同意,诸葛德威假装真诚恭敬,甚至还哭着坚持邀请。刘黑闼才肯率领部入城,刚走进城门,诸葛德威就指挥部队拘捕了他,把他押送到李建成面前,交由建成处置。
二月,李建成在洺州将刘黑闼及其弟刘十善一并处斩,山东从此彻底平定。
李建成能在军事上迅速取得对刘黑闼的胜利,第一、这说明他决不是军事庸才!而李世民对刘黑闼取得的胜利是因为他采取了决堤放水的策略,伤害了好多百姓,使当地百姓更加愤恨唐政权,河北屡次反叛的原因是因为当地百姓对窦建德、刘黑闼的仁厚政策非常的认可。但从对刘黑闼的作战来看,李建成要远胜李世民!第二、李建成有个富有政治远见的帮手魏征,魏征正确的分析了河北之所以会屡次叛乱的根本原因,窦建德、刘黑闼对当地百姓的仁爱已经非常深入人心。魏征建议平定河北也要像诸葛亮平定孟获一样,要“攻心为上”。于是建成在采取军事攻势的同时,也采取了政治攻势,善待当地百姓,优待俘虏,不虐待敌将家属。这极大的瓦解了刘黑闼军队的斗志。为最终河北的安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一次李世民用大水淹没刘黑闼军队取胜,河北人心没有归附,第二次李建成用军事伴随仁政征服河北,河北人民服了,于是河北从此归心,再无反叛。
刘黑闼两次在河北崛起,几乎都是从零开始,能在强大的唐政权地盘中心开花。击败大唐众多顶顶大名的将领,能在短短数月间便能横扫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可见他的能力有多强!从他的战绩看,他可以说是让战神李靖、李勣都有些失色的神将!但历史是为胜利者写的。
刘昫评价他:“无赖,嗜酒,好博弈,不治产业”
范愿评价他:“汉东公刘黑闼果敢多奇略,宽仁容众,恩结于士卒。”
那你怎么看他这个人呢?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28 21:17:12 +0800 CST  
@ty_风轻云淡60 2019-01-28 22:20:01
顶贴支持
-----------------------------
谢谢你一如既往的支持!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28 22:24:49 +0800 CST  
@荒漠流浪001 2019-01-25 15:07:13
楼主学识着实渊博。
-----------------------------
谢谢一如既往的支持!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28 22:26:22 +0800 CST  
@财源滚滚来2019 2019-01-20 13:47:14
楼主好文!受益匪浅!精彩必须顶!!
-----------------------------
谢谢您的支持1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28 22:27:32 +0800 CST  
接着准备写个女英雄,隋唐不光出猛男,还出猛女。下篇预告:《史上绝无仅有的戎马公主:李三娘》,准确的说,她的名字历史没有记载,原因是在古代女孩的名字一般都不为外人所知。当时民间称呼她为“李娘子”,或。“李三娘”。李渊不光儿子厉害能替他爹抢地盘,女儿照样也能!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29 09:27:03 +0800 CST  
@夜色未央2010 2019-01-29 13:11:46
我也觉得刘黑闼非一般的勇武
-----------------------------
是啊,在当时的那些割据军阀中,很少人有他那么牛的!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29 13:48:26 +0800 CST  
史上绝无仅有的戎马公主:李三娘

隋唐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女英雄也出一个!李渊不光儿子们能征善战,女儿也是丝毫不差!今天要讲的女主角就是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她不仅是一个公主,她还是一位将军!皇后能亲自领兵打仗的历史上有一个位,就是商朝武丁的皇后妇好。而公主能领兵打仗的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位,就是平阳公主李三娘。而事实上正史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女孩的名字一般不与外人提起。她领兵起义时当地百姓都称她:“李娘子”或“李三娘”。她的部队被称为娘子军,她镇守过的关隘叫娘子关,地址在山西阳泉市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现在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不得不提的是历史上有两位平阳公主,都是顶顶大名!另一位她就是汉武帝刘彻的同胞姐姐,也是一样没有留下真实名字,但她也是一个留名青史的人物,她也为大汉朝立下了巨大功勋!她虽不擅长领兵打仗,她的特长是“擅养家奴”,她的家奴出战神!她养了一个女奴成了皇后,叫卫子夫;养了一个马奴,成了大将军兼宰相叫卫青;还养了一个女奴,是卫子夫的妹妹,和一个小吏私通,生下了一个无敌于天下的战神霍去病;而卫青和霍去病联合起来干死了大汉宿敌匈奴单于伊稚斜,从此让大汉朝开启了“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强汉模式!你说这位平阳公主的功劳得有多大?
她的奴仆最后牛的让她都得低头,以至于她后来她得溜须自己曾经的女奴卫子夫,因为人家是皇后了;她非要下嫁给自己的马奴为妻,因为普天之下的男人除了皇帝他这个曾经的马奴在当时是最牛的男人!她要向她曾经的女奴(卫青他妈也是她的奴仆)恭恭敬敬地喊婆婆!为了和这位平阳公主区别,李三娘被称为:“平阳昭公主”。因为她死后谥号为:“昭”。



史载: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三女儿,柴绍的妻子。是李世民同母的姐姐,母亲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窦太后。平阳公主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
有一句话叫“老子英雄儿好汉!”,而“妈妈不凡女儿照样也非凡人!”提起平阳公主,还是先说一下她不凡的妈妈窦太后。
平阳公主的妈妈太穆皇后可是生来就不凡!刚出娘胎就长发及肩,并且黑的光鉴照人。三岁时头发就已经和她的身高一样长了。她舅舅是北周武帝,非常的喜欢她,自小把她养在宫中。小小年纪她对周武帝与皇后(也就是突厥公主)夫妻失和的状态非常担忧,她竟能以政治大局的角度劝说周武帝。这时窦氏才只有六七岁,能有如此见解,语惊四座。周武帝也非常惊奇,立即表示接纳小甥女的进谏,从此善待阿史那皇后。
杨坚受北周禅称帝,窦氏大哭道:“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吓得窦毅与襄阳长公主连掩其口说:“汝勿妄言,灭吾族矣!”
女儿自幼不凡,才识过人,美貌绝伦。窦毅和妻子襄阳长公主商议:“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于是经过“比武招亲”,李渊最终“雀屏中选”。李渊能称帝成功,也许就是托了这位从小就有“仙气”夫人的福。史载窦太后:以孝闻名,“善于书法,字体和李渊很像,常人很难辨别,文才很好,多是写一些规戒一类的文章。”李渊这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也有个伟大的女人,就是窦太后。
隋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决定起兵反隋。而此时他三女儿与女婿柴绍当时正在长安,李渊派遣使者想秘密将他二人召到太原。柴绍对她说:你的父亲将要起兵扫平乱世,我打算去帮助他,一起走不方便,我独自走后害怕剩你自己有危险,我们该怎么办呢?”平阳公主说:“你赶紧离开,我是一个女人,遇到危险躲藏也方便,到时候我会有办法的。”
柴绍走后,平阳公主很快动身回到陕西户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开始变卖当地的产业,赈济灾民,并很快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李渊在太原起兵的消息传来。平阳公主决心要为父亲招募更多的军队。 平阳公主以其超人的胆识和才略,到处联络反隋的小股起义军。仅仅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当时有个胡商何潘仁,手下有几万人。平阳公主派家僮马三宝前去游说何潘仁归降。不知道马三宝使了什么手段,势力远远超过平阳公主的何潘仁居然甘愿做平阳公主的手下而归附。自此“李公子”声威大振。接着“李公子”又陆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实力大增。朝廷不断派兵攻打“李公子”。“李公子”不仅能成功自保,而且还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许多郡县。
平阳公主的义军,军纪严明、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在那狼烟四起的岁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百姓的拥护。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娘子军威名远扬,很多人不远千里来投。很快平阳公主的娘子军就急速扩大到超过七万人。平阳公主在军事上堪称天才,竟然能多次打败前来征讨的隋朝著名的猛将屈突通(后来投降李渊,也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
李渊主力部队渡过黄河进入关中后,让他大喜过望。他发现有好大一块地盘的主人竟然是他闺女!主人竟然就是他亲闺女!他的闺女竟然也能为他在关中打下了很大的一块地盘!这不能不让他喜出望外!于是急令柴绍带几百骑兵:“有请亲闺女前来共商破敌大计!”
李渊要夺取长安,平阳公主挑选了一万多精兵和弟弟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长安。而她老公柴绍属于李世民的部下,与平阳公主是平级的。夫妻二人各领一只军队,各人都有自己的帅帐和文武班底。11月他(她)们共同攻克了大隋首都长安。
李渊称帝后,将他这位才略出众的爱女封为“平阳公主”。因为她独有军功,享受的待遇自然与其他公主不同!有不少人甚至认为,平阳公主的军功甚至可超过他的丈夫驸马柴绍,而柴绍可是名列凌烟阁二十功臣榜第十四名的,可见平阳公主有多牛!
李渊拿下了长安后,他控制的地盘只是大致控制了半个关中而已,四周都是敌人,必须四处征讨。而平阳公主被委以防守大本营山西的重任,她驻守的地方就是娘子关。娘子关位于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原名苇泽关,因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为娘子关。至此,史书对她的戎马生涯再无提及。
民间则流传她曾在娘子关米汤退敌兵的故事,平阳公主率领娘子军驻扎娘子关之后。刘黑闼率军队大举进攻,关内军队兵力不足,娘子关十分危急。平阳公主急忙向太原告急,并亲自指挥娘子军与当地百姓严密防守。面对强敌平阳公主焦急的等待着援军的到来。而她远眺田野上丰收在望的谷子时让她顿生一计。于是她下令城内军民架锅用新米熬制稀米汤,米汤熬好后,平阳公主又令人乘夜色抛洒关前路上的小坑中。次日,娘子关前路上小坑中米汤横溢,敌人侦察兵发现后以为是马尿而报告主帅。主帅远望城楼但见旌旗招展,战鼓震天。以为援兵已到,急忙撤兵。当知道中了平阳公主的疑兵之计时战机已失,因为太原的援兵真的到了!只好无功而返!
武德六年2月初她突然去世。她被史书再次提及,原因是她的葬礼与众不同,是以军礼下葬的。史载当时的盛况是:“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当时礼官认为女人下葬没有用鼓乐的,这与古礼制不合。高祖李渊反驳他:“鼓乐是军礼,平阳公主率军攻城掠地,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从古到今何尝有过这样的女子?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何不可?”于是下诏以军礼安葬平阳公主,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于是谥平阳公主为 “昭”。因此后世称她为:“平阳昭公主”。平阳昭公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她也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
有人甚至认为,如果她不早死,有可能还真不会发生“宣武门之变”。建成、世民对她都很敬重,她可以调和他们兄弟的关系,亲兄弟间不至于非要搞得你死我活。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游历娘子关,曾写诗称赞她:“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关前高义旗。今日关头成独笑,可无巾帼赠男儿?”
楼主 江畔芦笛  发布于 2019-01-29 21:13:38 +0800 CST  

楼主:江畔芦笛

字数:286433

发表时间:2018-12-09 04:15:2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7 07:56:09 +0800 CST

评论数:247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