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大血战》(长篇连载)

第五十七章 大战英国皇家坦克营(2)
虽然在战前我自动报了名,争取当上了炸坦克的爆破手,但是打坦克对我来说究竟还是头一回,现在事到眼前,不免有点发慌,心怦怦地跳个不住。这时,公路右边二排的机枪响了,可是子弹打在坦克上像敲小锣一样,只是当当的乱响,而敌人的铁家伙却像没那回事似的,不但没有停下,反而开得更快了,我还没来得及迎上去,它就从公路上哗啦哗啦地开过去了。
“唉!”我气愤地狠狠捶了下自己的脑袋,正在懊恼自己没有早下手,把坦克放跑了,忽然南边轰的一声巨响,开过去的坦克着火了。
“同志们!”我们指导员在公路旁边高声地喊起来,“三班长周士杰已经炸坏了一辆坦克,大家向三班长看齐!”
指导员的号召更加使我激动起来,我向自己身旁的战友们说:“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再让敌人坦克从我们面前冲过去!”
后边的坦克大概是见势不妙,开得不像头一辆那么快了,走一节停一停,车上的机枪疯狂地扫射着。
没等它开过来,还在它离我们老远的北面,杨厚昭就拿着爆破筒迎上去了,在稻田里斜插着跑过去。当他刚接近公路时,先头的一辆坦克就到了他跟前。我紧张地盯着他,火光中只见他拼命往公路上爬,公路约高出地面两公尺,他几次滑下来,后来在稻田上又随着坦克跑了几步才蹿上了公路。眼瞅着他把爆破筒插到履带里…… “真行!小伙子!”我心中由衷地称赞我这位战友的勇敢精神,并全神贯注地等待着那一声胜利的爆炸。
但是,显然是他的爆破筒没插牢,被甩下公路爆炸了。我刚刚惋惜了一声,就看见一个黑影又飞也似的迎上去了。那是刘凤岐。虽然他抱着十斤重的炸药,但他却敏捷地跳上了公路。他刚把炸药放在公路上,坦克就碾了上去。这一次显然又是导火索太长了,直到坦克过去以后才爆炸,坦克依然在开动着。
两个人虽然都没成功,可是给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立刻飞身跃上公路,紧贴路边,两眼紧盯着坦克的行动,心里琢磨着导火索燃烧的时间和坦克的速度。当这辆两次侥幸的坦克开到适当距离的时候,我顺手把炸药包推到路心,接着一个翻身滚到田里。这一刹那间,只听得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立时我就昏迷过去了。
待我醒来,只觉得胸部有些隐痛,周身没一点力气,连着往外吐了两口血,眼前冒出许多金花。我把嘴贴在地上啃了两口雪,才稍觉清醒了一些。睁眼一看,山谷里烧起了一簇簇的大火,浓烟贴着地面滚动,火药味夹杂着汽油味呛人,我猛地爬起来,再瞅公路,哈,刚才炸的那个家伙已经老老实实地歪倒在公路旁了。后边两辆也不知被谁炸毁了,正在呼呼地烧呢!
这时佛弥地已成了一片火海,整个山谷乱成一锅粥。敌人的坦克已被打乱阵了,在公路上、稻田里到处乱窜,坦克碰坦克,一片山响。山上山下,到处一片喊杀声。
当刘凤岐炸毁了又一辆闯过来的坦克后,我们全组的爆炸器材已经用光了。于是我赶紧去找炸药,在营指挥所碰见我们赵指导员,他打起手电一照我的脸:“咦!你负伤了!”接着就喊卫生员,“小王,快给他包扎一下!”小王应声跑过来,哪里容我分说,抱着我的脑袋就缠起绷带来。
我挣扎着,焦急地说:“你快松手!我还要去炸坦克!”
他紧紧地抱住我说:“包好了再去,坦克有你打的!”
这时忽然听到营长的声音:“嘿!好大家伙!”我从小王的胁下朝前一看,嗬!这真是最大的一辆,像座小山包似的,慢腾腾地开过来,并且不住地喷射着火焰,靠近公路的几间茅屋当即被喷中燃烧起来。
这辆巨型的喷火坦克上还设有广播喇叭,一股劲地用中国话喊叫着:“……我们是来救朝鲜人的,中国人快投降吧!”
这简直令人又好气又好笑。真有这样不知死的鬼,他死到临头了还做着美梦呢!
我从小王怀里挣出来,顺手提起地上的一个炸药包和几个手榴弹,就朝着喷火坦克跑过去。
当我跑到它跟前时,一下又愣住了,这么又高又大的家伙,五斤的炸药能起作用吗?管它呢,下边不行,上去试试!我纵身上了护板,它喷出的火焰,烤得我手脸生疼。坦克激烈地摇摆着,我几次险些被甩下来,我顾不得烫手紧紧抓住它,一只手按好炸药,用嘴咬着拉了火后,就一纵身跳出去老远,滚了几个滚紧伏在地上,只觉身后像闪电过后的一声大霹雷,坦克马上着起火来,变成真的“喷火坦克”了。
当我最后一次炸毁另一辆小型坦克时,想不到这是辆载油的坦克,汽油溅了我一身,并且燃烧起来,身上的棉衣立刻被烧透了,烧得我火辣辣地疼。我慌忙用双手拍打,哪知越拍越烧得凶,后来同志们提醒我躺在雪地上打了几个滚,才把火扑灭,可身上的棉衣却已经烧烂了。
战斗结束了,在佛弥地的公路上和稻田里,到处闪着一堆堆火光,这是被我们击毁的英国帮凶军的坦克在燃烧。这个英国皇家重坦克营,就这样当了它的美国盟兄的替死鬼。
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又一次创造了惊人的世界纪录:
——我们用双腿跑赢了英国坦克部队的车轮!
——我们用双手打烂了英国坦克部队的钢甲!
(特等功臣 副班长 李光禄文化中国-中国网)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1-29 07:52:54 +0800 CST  
第五十八章 李奇微撤离汉城

韩先楚此时已经到了前线,他自己和志司作战处副处长杨迪外带一名参谋,组成朝鲜战场上赫赫有名的“韩指”,统一指挥右翼的4个军向前猛攻。
韩先楚作战一直提倡机关必须精干高效,从长白山打到海南岛,他的指挥所也就十几个人,打到朝鲜竟越发少了,现在是3个人指挥4个军。
不久,他调任西海岸指挥所司令员,统辖7个军,他的指挥所竟只增加了一个警卫员、一个炊事员,人称“5个人指挥7个军”。
韩先楚跟着40军司令部一起过了三八线,路上险些挨了敌人的地雷,但不久就传来了好消息,继A防线之后,李奇微的B防线也被突破了,而且部队还在十几处地方包围了美军士兵,每一处少说也有1个营!
大家都非常高兴,但韩先楚却冷静地说:“可能也就高兴一会儿吧,等天亮了,还不知怎么样呢。”
果然,被围美军晚上用坦克围个圈,躲在里面不出来,志愿军手中的轻武器打不动铁乌龟,炮兵又跟不上来,只好望着瓮中之鳖叹气。
到了天一亮,大批飞机过来低空扫射轰炸,掩护美军突围,地面上的铁乌龟也爬起来了,汽车也动起来了,躲在山上防空的战士们只好大眼瞪小眼地看着敌军逃跑,只有少量美军被歼。唉,手中的家伙不如人啊!

在志愿军右翼4个军向南猛攻的同时,左翼的2个军也在奋勇争先。
42军先用125师一举突破天险道城岘,又用124师顺着突破口向南猛插。
吴瑞林要占领交通枢纽济宁里,堵住南逃的南朝鲜第2师、第5师退路,与正面进攻的66军全歼这2个师。
372团2营教导员带了1个重机枪排、2个步兵排,从南朝鲜溃军中杀开一条血路向济宁里猛插。
疯狂的追击开始了,沿路的南朝鲜兵“像只猴子上树打几枪”又缩回去了,这支100人都不到的志愿军小部队向几千敌人的腹心冲去。
一路上,他们逮着个毛衣仓库,还俘虏了南朝鲜2师的美军上校顾问。
一名叫冷树国的班长带着5个战士追赶一辆美军吉普车,率先跑到了济宁里,美国人的四个轮子竟让中国人的两条腿给撵上了!
冷树国将这几个美军俘虏后,才发觉自己一直赤着双脚。他后来被志愿军授予了“追击英雄”的光荣称号。
像无法遏制的雪崩一样,“联合国军”全线大溃败。李奇微决心以身作则地去阻止溃军,把他们赶回前线,但形势是令人绝望的。
他后来回忆道:
在元旦拂晓,我乘吉普车想去找这支溃退的部队。要是可能的话,我想方设法阻止它一个劲儿冲到后方去。
在汉城北面几里路,我碰上了第一批败兵,他们想尽快南逃到汉城去。他们把武器抛掉了,只有几个人还带着步枪。
我把吉普车横在路中心,阻止这条人流,然后设法找出他们的长官来。以前我从来没有这种经验,我希望以后再也不做这种事,因为要设法拦住一支败军,就等于拦一次雪崩一样……
这当然说的是南朝鲜人,李奇微的讽刺挖苦伤了南朝鲜人的自尊心,因此他们的战史也毫不客气地反击说:
“联合国军”的士兵扔掉了所有的重炮、机关枪等支援武器,爬上卡车向南疾驰,车上的人挤得连个小孩子都不能挤上去了,甚至携带步枪的人也寥寥无几。
他们只有一个念头:把那可怕的敌人甩掉几英里,拼命跑呀!跑呀!控制不住的后退疯狂蔓延开了。
这部分反映了美军的实际情况。李奇微也试图去拦住美24师的溃兵,发现“他们像皮球一样泄了气”。
由于汉城以东南朝鲜部队的溃逃,使汉城地区的十余万“联合国军”陷入被中朝部队从右翼实施深远包围,在汉江以北背水作战的危局。
自从志愿军和人民军并肩突破了三八线以后,汉城守敌终日惶恐不安。美军为了自己逃命,把英军第二十九旅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和皇家重坦克营放在议政府地区担任掩护。
他们没有想到,我三十九军一一六师在回龙寺与美二十四师二十一团遭遇,歼灭其一部之后,又在议政府以西釜谷里歼灭了英二十九旅来复枪团的两个连。而兄弟部队又在高阳地区——议波政府到汉城的公路上,全歼了皇家重坦克营。
要求撤退的告急电报不断地从各个防御地段飞到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的指挥所。
李奇微在与美军的两个军长、南朝鲜陆军参谋长和美军驻南朝鲜军事顾问团团长研究之后,认为“如果敌军一面对我实施正面进攻,一面对我敞开的东部侧翼(这里的李伪军队已仓皇逃走)实施深远包围,就会使我全军处于危险的境地。
找不到充分的根据证明部队能够守住各自的阵地,即使下达死命令他们也未必能坚守得住”。
李奇微只好无奈地下令:有秩序地放弃汉城。
为了防止第一次撤离汉城时汉江大桥那悲剧性的一幕再次发生,李奇微立即命令帕尔默准将到汉江大桥全权负责交通管制,这次第8集团军几十万人就靠那座桥保命啦。
李奇微命令:“你要以我的名义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保证第8集团军源源不断地通过。从下午3时起禁止非军方以外的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过,以免堵塞交通。我最担心的是,汉城的数十万难民拥上大桥,那就帮了中共军大忙了!”
“将军,如果成千上万的难民拒绝离开汉江大桥呢?”
李奇微杀气腾腾地回答:“那就让你的宪兵向他们头上鸣枪示警,如果还不能阻止,那么就直接向人群开枪!”
面对美国兵一排排黑森森的枪口,几十万汉城难民默默地看着美国兵过江。
李奇微还觉放心不下,亲自赶到了汉江桥头。只见一批批士兵缓缓拥过汉江桥,庞大得看不到边的机械化部队从江面上的浮桥上慢慢驰过,重型武器将浮桥压入了冰层下的江水。
李奇微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1月3日中午,李奇微就告知美国驻韩大使莫西奥,要他通知李承晚,美国第八集团军准备立即撤出汉城,要求南朝鲜政府仍留在江城的机构必须于下午3时以前撤离汉城;
自下午3时起,汉江大桥和来往要道,仅供军队通过,民用车辆和行人一律禁止通行。
很快,李奇微就接到莫西奥大使的电话,转达了李承晚的质问:“李奇微将军讲过,他是准备长期留在朝鲜的,可现在他刚到朝鲜一个星期,就要撤离汉城,难道他指挥的军队只会撤退吗?”
“请您告诉那位可爱的韩国总统”,李奇微在电话上对莫西奥大使说:“最好请他到前线听听中共军队进攻时吹起的刺耳的军号,看看成千上万的。中共军队用不堪入耳的英语喊‘缴枪不杀’和蜂拥冲锋的情景,再看看他们南韩的军队是怎样像羊群一般的溃逃吧。”
接着他继续在电话里对莫西奥大使说:“请你转告李承晚,我现在只是撤离汉城,并没有准备离开朝鲜!”
1951年1月4日,南朝鲜政府迁都釜山,“联合国军”的前线指挥所也转移到了大丘。
临行之时,李奇微随手把他的破烂睡衣钉在办公室的墙壁上,并写下了一句话:“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致意。”
“联合国军”虽然狼狈溃逃,但李奇微本人却表现得从容潇洒,他并不甘心失败。准备收拾残局,卷土重来。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1-29 11:45:35 +0800 CST  
第五十九章 解放汉城(1)
1月3日下午,位于君子里的志愿军总部里,彭德怀司令员正在和洪学智副司令员、解方参谋长研究着各部队追歼敌人的进展态势。
忽然,志司收听到美军无线电话机里传出要撤离汉城的对话。一位参谋跑进了设在山脚下一间木板棚里的彭总指挥所,及时地把这一重要情况向彭德怀作了报告。
彭德怀立刻命令39军、50军和人民军一军团攻击汉城。中朝两国军队在数百里长的战线上展开了排山倒海般的追击。
尽管“联合国军”是机械化,跑得快,志愿军靠两条腿很难抓住大股敌人,但士兵们依然士气高昂,扩大战果。
志愿军第50军的部队在追击途中,打垮了美军一个营的阻击,然后与在议政府担任掩护美军撤退任务的英军第29旅“皇家重坦克营”及皇家来复枪团第1营狭路相逢。
英军第29旅曾是蒙哥马利麾下的部队,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战役。虽然大部分英军在坦克飞机掩护下逃跑,但还是有一支分队永远回不了英国了。
英国军队的一支王牌装甲部队——29旅皇家重坦克营被50军团团包围!

1月3日晚,一场惊心动魄的步兵打坦克的好戏开始了。朦胧的夜色中,英军的大队坦克像一群钢铁怪物,向志愿军埋伏圈逼近。
从未见过坦克的志愿军战士提着爆破筒、扛着炸药包冲向50吨重的英国坦克,有些战士离炸点太近,竟被震得吐血。
一个名叫李士禄的战士只身冲入坦克群,一人就击毁了3辆坦克。他荣立特等功,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经过3个多小时,战斗结束了。公路上、田野里,到处燃烧着的团团大火,这是被击毁的31辆英军坦克在燃烧。
一夜下来,皇家坦克营全部报销!一群群英军士兵举着双手,盯着志愿军士兵手中的爆破筒和炸药包,有个英军士兵困惑地说:“天上的飞机是我们的,地下的坦克、大炮是我们的,可是,谁知道,最后当俘虏的也是我们。”

1951年1月4日傍晚,雪花轻轻飘着,志愿军第50、39军各一部和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进入汉城。
汉城如同古老的北京一样,是一座历史悠久、繁华昌盛的城市,有着辉煌的宫殿、典雅的城楼、狭窄的街道。
此时,汉城已遭到严重破坏,大火在蔓延,马路上的几辆汽车被毁坏。
在一个石塔周围,躺着10多具手被反绑的、早已僵硬的尸体。
政府大楼顶部重新飘扬起一面红白兰色相同、中央有一颗红星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这样,第39军因为解放朝鲜平壤和汉城两个首都而名扬天下。
在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部,墙上钉了一件睡衣,旁边还有一行字——“第8集团军司令官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致意!”这是李奇微亲手钉的。
39军解放汉城的详细过程是怎样的?下面,把39军军长吴信泉的回忆摘录如下:
美军、英军、伪军纷纷向南撤退,彭德怀下令:“三十九军主力向汉城进击”!——一一六师指战员说:“朝鲜的临时首都平壤我们收复了,朝鲜的正式首都汉城我们也要解放。”
位于君子里的志愿军总部里,彭德怀司令员正在和洪学智副司令员、解方参谋长研究着各部队追歼敌人的进展态势。忽然,志司收听到美军无线电话机里传出要撤离汉城的对话。一位参谋跑进了设在山脚下一间木板棚里的彭总指挥所,及时地把这一重要情况向彭德怀作了报告。彭德怀声色俱厉地说:
“三十九军主力向汉城进击!”
原来,自从志愿军和人民军并肩突破了三八线以后,汉城守敌终日惶恐不安。美军为了自己逃命,把英军第二十九旅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和皇家重坦克营放在议政府地区担任掩护。他们没有想到,我三十九军一一六师在回龙寺与美二十四师二十一团遭遇,歼灭其一部之后,又在议政府以西釜谷里歼灭了英二十九旅来复枪团的两个连。而兄弟部队又在高阳地区——议波政府到汉城的公路上,全歼了皇家重坦克营……要求撤退的告急电报不断地从各个防御地段飞到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的指挥所。
李奇微在与美军的两个军长、南朝鲜陆军参谋长和美军驻南朝鲜军事顾问团团长研究之后,认为“如果敌军一面对我实施正面进攻,一面对我敞开的东部侧翼(这里的李伪军队已仓皇逃走)实施深远包围,就会使我全军处于危险的境地。找不到充分的根据证明部队能够守住各自的阵地,即使下达死命令他们也未必能坚守得住”。于是,1月3日,李奇微告诉美国驻南朝鲜大使莫西奥,要他通知李承晚总统:“我们要再次撤离汉城,由前进阵地实施的撤退行动即将开始。”李奇微还要求南朝鲜政府仍留在汉城的部分机构必须在下午3时以前撤离汉城;自下午3时起,汉江大桥和来往要道,除军队之外,民间车辆和行人一律禁止通行。如果难民不听阻止,直接向不听招呼的人开枪射击。
我三十九军突破临津江后在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军指挥所一天换一个地方。1951年1月2日,我们转移到元堂里宿营,天已大亮,村庄里挤满了部队,好久没有进房子。敌机来了,我们进了山沟里,山沟里隐蔽着许多马匹。我们选择了一条铺满积雪的雨裂沟,铺上松枝、雨布,披上大衣就工作起来了。电话线牵到这条山沟,已经同两个师通上了话。电台在山沟里也架起来了,收到和发出的电报不断地增多……敌机在头顶上整整嗡嗡了一个白天。
第二天,我军指挥所找到了一个大的石洞作为掩蔽部。但这里离机要科太远,送一次电报要翻一座大山。秘书孙华祥想出一个办法:他在电话里讲,对方一个字一个字地记下来。这样比较方便,也比较迅速。黄昏时,我们指挥所继续南进,每个人都在棉鞋上绑上防滑的草绳。途中走错了路又转回来,以后又和一一五师的部队挤在一起,时而跑,时而走,走走停停。很多人因此掉了队……
1951年1月3日是我三十九军指挥所收发电报最多的一天。
这里,我把韩先楚副司令员关于突破敌防线之后各师向汉城猛追的部署,抄录如下:
一一三师、一一四师、一一六师、一一八师并三十八军、三十九军、五十军报志司:
我各部突破美二十四师水落山、道峰山之防线后,各部即向汉城猛追。一一三师向汉城东南,一一四师向汉城以东,一一八师向汉城东北,一一六师向汉城以北。五十军主力向汉城西及西南攻进时,求得在汉江以北会歼该敌。否则五十军视情况渡江追敌。三十九军留一个师暂负责城内维持秩序,其余各师迅速撤离汉城,以便仿照。
韩3日18时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1-29 18:46:44 +0800 CST  
第六十章 解放汉城(2)
第二天:1月4日1时,我们又收到志司关于相机攻击汉城的电令:
美军二十四师、二十五师、骑一师(八团除外)、伪一师均在汉城附近,3日23时,汉城广播还出现似无撤退模样。
你们向议政府以南高阳一带之敌围攻,务须机警灵活,如发现美军、伪军决心固守汉城时,即不应轻易将主力投入攻击,以免被动。
就在这一天——1951年1月4日,我三十九军在朝鲜战场上又参与执行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的重要任务。
当我在电话里向一一六师汪洋师长、石瑛政委下达向汉城进军的命令以后,全师指战员发出了自豪而响亮的口号:
“朝鲜的临时首都平壤我们收复了,朝鲜的正式首都汉城我们也要解放!”
部队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踏着满山遍野的积雪,披着战场上还未消散的硝烟,向着世人关注的朝鲜首都汉城急速前进。
“离汉城还有多远?”行军行列里不时地有人问着。
“走吧!反正越走越近了。”
“跟上!跟上!快进汉城啦!”
“不要掉队!掉了队就赶不上头班车进汉城啊!”行军行列里一个一个往下传。
有个战士脚上打泡了,走起路一扭一扭的。班长把他肩上的枪拿过来说:
“把枪给我。看你好像扭秧歌似的。”
“班长,别看我扭秧歌,我保证扭到汉城去!”
公路上和公路两边的山坡上、稻田地里,堆着炮弹壳、电话线和带着白色星徽的破坦克,到处都是敌人丢下的罐头盒和刚刚烧尽了的火堆……
我军的部队在向汉城前进的公路上,常常和其他军的部队挤在一起,谁都想第一个进入汉城。彼此擦肩而过时,互相总是道一声:“汉城见!”
我们的部队和朝鲜人民军并肩向汉城前进的时候,再不用生疏的对方语言打招呼,而是相互用手向前一挥,或是摘下帽子举在手上说一声:“汉城!”双方便同时流露出会心的笑容。
炮兵部队汽车牵引着火炮过来了。炮手拍着他们擦得亮晃晃的炮身说:
“老伙计!这回咱们要进朝鲜最大的都市汉城了!”
公路上,山野里,到处都有部队向着汉城追击敌人。融化了的积雪上面又冻了一层冰,凛冽的寒风,吹透了战士们汗湿的棉衣,肚子饿了,来不及做饭,也无条件做饭,大家解开身上背的干粮袋,顺手抓起一把地上的白雪,行进中啃一口干粮吃一口雪。每一个在这个进军行列里的人都会永远记住今天这个很有意义的日子,每一步的足迹都是极其艰苦的,然而又是极其光荣的;每一步的足迹都在走向汉城,通向胜利!
在向汉城进军的行列中,有一支庞大的担架队伍——一一六师卫生部部长薛遥洲率领的担架营,下属5个担架连,约有1000人。这天,他发现前边一个村庄里已没人家,却听见一个小孩的哭声。他叫通信员和联络员去看看。他们在路旁看见几个穿白衣服的朝鲜老人、妇女都已经死了,只有一个两三岁的女孩趴在死去的妈妈背上,便抱了回来。薛遥洲当即决定:
“带走吧!不然会冻死的。”
护理班长用自己的大衣把孩子包起来,继续行军。后来通过联络员翻译,把这个小女孩交给了地方。
像这样的事情,在第二次战役中,他们也在行军路上捡到了一个朝鲜小孩。担架队在一个村庄的路旁发现一个五六岁的女孩,抱到村庄里找哪一家不是人都死了就是房子都空了,只好抱在担架上用被子盖上,带回了卫生部。
“部长,你看怎么办?”
“留下来,放在拉药品的大车上吧!”
从此,这个小女孩就由卫生部带着,大家有什么好吃的都先给她吃,还做了小衣服给她穿,打扮得像个中国小女孩。就这样有一个多星期的光景,后来也交给了当地政府。
薛遥洲带领一一六师卫生部进了汉城,他专门到了汉城医学院看了一下,那里面许许多多的仪器、医疗设备都遭到了破坏,他感到太可惜了。他看到师里派来了部队在这里看守,便对干部说:
“这么好的医疗设备,叫敌人破坏得这么严重!”
“部长,你放心吧!现在有我们看守,从现在起,再不能叫敌人破坏了。”
最先进入汉城的是我亲自派出深入敌后炸桥梁、打汽车、抓俘虏的军侦察队和一一七师侦察队。
军侦察队队长吴凤柱、指导员罗毅、副指导员史家桐带领侦察员们穿过汉城边上一个古树参天的大庙,神速地从东门进到汉城街上。他们看见了市民们有的正在布置“热烈庆祝汉城解放”横联,有的正在把“热烈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标语盖在敌人贴的“欢迎联合国军”的宣传品上。
吴凤柱打开报话机向我军指挥所报告:
“5号,5号,我们已进汉城,敌人正向南撤退。”
“马上过汉江,继续侦察前进!”沈启贤参谋长命令道。
于是,他们率领侦察队继续前进,过了汉江。
军指挥所接到报告后,我们立即向韩先楚指挥所和志司发了报:
韩:
军侦察队与一一七师侦察队于今12时进占汉城,我已令一一六师迅速入城抢占江桥维持秩序。
吴徐谭李沈
一一六师在向汉城前进的道路上,有两支先遣队,一支是由副团长周问樵率领的三四八团先遣队,另一支是由参谋长周登科率领的三四六团先遣队。
早在第二次战役时,在师的作战会上,师长汪洋提出:白天小部队能不能运动?周问樵说:“个把子连还是可以运动的。”汪洋当场拍板说:“周问樵,你带一个连队试一试。”于是,从第二战役进占平壤起,周问樵就一直带着一个连队加上侦察排,死死咬住南逃之敌。现在,他又带着这个连队和侦察排向汉城前进。
白天行动,他们人与人之间拉开了距离,特别注意了伪装,走山路,走小公路,敌机临空前就隐避起来。一路之上,虽然敌机俯冲轰炸和扫射,他们也没有伤亡。
我军越是逼近汉城,敌人越是恐慌。每走两三里路,敌人就在天空升起照明弹,把漆黑的夜照得像大白天一样。开始,部队以为敌人要向我们打炮了,其实,这是敌人在阻止或迟滞我们前进的一种措施,敌人既没有向我们前进的部队打炮,又没有向我们前进的部队攻击。后来,我们的部队干脆就不理他们了,你照你的,我走我的。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1-30 07:25:08 +0800 CST  
第六十一章 解放汉城(3)
周问樵带着先遣队进了汉城以后,他们几乎看不到一个朝鲜人,满街都是中国人,一问大部分是从山东过来的,还有大连人。他们用中国话向志愿军讲述他们是怎样亲眼看见美军和李伪军狼狈逃走的……
周问樵命令四连和侦察排在总统府执行警戒任务后,他带着电台人员和警卫员走进了李承晚公馆。他用眼睛扫视了一下这里的富丽堂皇的客厅、书房、卧室、餐厅,到处都是绸缎、大窗帘、大小钢琴,还有李承晚的美国老婆的各式各样的数百套服装、数百双皮鞋……他马上向前进中的团指挥所发报:
“我已经进了汉城,现正在总统府和李承晚公馆……”
周问樵发完报看到洗漱室里有盆塘,便对警卫员说:“烧水洗个澡。”说着,他站在火盆旁边脱衣服,火盆里的火还在燃烧着。他把衬衣拿在火盆上抖了一抖,衣服上的虱子掉在火盆里叭叭直响……
这时,报务员走进来报告:“副团长,师长请你讲话。”周问樵拿起话筒,传来了汪洋那熟悉的声音:
“周问樵,你在哪里?”
“我在李承晚公馆。”
“你带着先遣队向水原前进,侦察情况,为你们团直插水原打前站。”
“是,我马上就走。?
周问樵又穿好衣服,澡也顾不得洗,带着侦察排和四连过了汉江,向水原前进了。
1951年1月4日这一天,张峰带领的三四六团和陈绍昆带领的三四八团,同五十军的部队、人民军第一军团的部队并肩从不同方向进了汉城。
说起来真是巧极了。一个月以前的1950年12月4日,率领一一六师进占朝鲜临时首都平壤的最高指挥员是张峰副师长。一个月以后的1951年1月4日,率领一一六师进占朝鲜正式首都汉城的最高指挥员又是张峰副师长。有的同志开玩笑对张峰说:“朝鲜两个首都的警备司令都让你一个人当了!”
三四六团二营走在全团的最前面,经过整整一夜的急行军进了汉城,他们向总统府前进。忽然,教导员孙发科发现一座4层楼高的平台上还停着一架直升机,便招呼道:
“同志们!看到没有——敌人的直升机还未起飞哩!”
“嗬!看到了,看到了,是一架美国的。”
进了总统府,有人发现饭厅里餐桌上摆着饭菜,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这是敌人狼狈撤退的见证!”
营长洪长发和孙发科率领的二营就在这里宿营。他们住的那家老百姓,有一个很标准的防空洞,是日本人留下来的一个永久性的制式防空洞。房东家摆设阔气,女主人留过日,是个地下劳动党党员,对志愿军非常热情,文化素质比较高,她用自来水笔写着中国字和孙发科交谈起来。
我在军指挥所里听广播:美军连汉城、仁川都守不住了,而美国之音却无耻地在那里叫喊什么“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使共军遭受重大伤亡”。这一口吻和过去国民党电台在匪军每次失败后的口吻如出一辙:“国军给予共军重大杀伤后转移。”
1月4日上午10点多钟,刘德义、胡有发用报话机向高克报告:他们进了汉城,敌人已经跑了。他们在华人街向老百姓作了调查。高克带着部队进了汉城,派出的侦察员到汉城侦察回来报告:“团长,汉江有的地方已经结冰,可以过人。”高克又亲自找到一个几代人住在汉城的华人了解情况,他说:“汉江南岸的敌人今天天亮前刚刚撤走了,那里现在没有敌人。”高克马上打电话向汪洋师长报告,汪洋说:
“高克,你带着团主力过江,留一个营在汉城,先到了的那个连主要任务是占领滩头阵地,掩护五十军过江,并相机进占水原。”
因为一营在突破临津江前的高浪浦里守备中伤亡大一些,高克就把一营留在汉城。把参谋长刘德义和政治处主任齐雷也留下来了。他和王竞、周问樵带着主力过了江,很快占领了汉城至水原之间的一片山区。没打什么仗,却缴获了敌人来不及开走的一列火车。有4个完整的车皮,上面装的是一个野战医院的全部装备,还有许多化学迫击炮弹、卡宾枪、各种子弹、大衣、床单、罐头、匙子、叉子……其他的车被炸坏了。高克报告军、师后,师里明确地告诉他团里缴获的东西分配办法。三四八团主力5日黄昏过汉江后,周问樵带领四连和侦察排没有停留,于6日上午进占了水原。至此,这个团顺利地完成了掩护友军过江的任务。
李承晚公馆的对面山上有钢筋水泥筑的防空洞,据说是日本人占领汉城期间的日本总督的永久性防空洞。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飞机曾经轰炸过,也没有毁掉。
三四八团指挥所就设在这里,他们在防空洞里支起三张行军床,陈绍昆、高克、王竞就住在这里。电话刚刚安好,高克拿起话筒与各营通了话,他命令一营控制火车站,不经允许不得搬运任何物资,命令二营负责汉江大桥警戒。
第二天,1951年1月5日的《人民日报》一版头条位置发表了题为“朝中人民部队发起新攻势光复汉城向南疾进”的一条震惊世界的大号字新闻。
1951年1月5日,平壤市各界人民隆重举行庆祝汉城解放群众大会。大会通过了致毛泽东主席的感谢信: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
今天,为了庆祝我们祖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汉城,由于英勇的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而重获解放,聚集在平壤市举行庆祝大会的我们,谨向您致以崇高的感谢和荣誉。美国强盗妄图将我们的祖国变为殖民地,奴役我们民族,而侵占了我国首都汉城。这个时期,是我们民族遭到难以形容的不幸的侮辱的时期。敌人破坏和掠夺了我们人民用血汗建设起来的工厂、企业、学校、医院和住宅,使汉城的街道变成灰烬。不仅如此,他们更犯下了屠杀和凌辱我们无数兄弟姊妹的惨无人道的暴行。我们一定要报仇,一定要无情地歼灭敌人。
敬爱的毛泽东主席:我们朝鲜人民决心一致奋起保卫从敌人的侵占下获得解放的汉城,恢复被破坏的秩序,竭力展开支援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工作。我们宣誓: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和中国人民永恒的友谊。祝您——中国人民的领袖万寿无疆!
平壤市庆祝汉城解放群众大会
1951年1月5日于平壤
还是这一天,我从收音机里听到朝鲜人民军总司令金日成发布了这样一项命令:
为了纪念这次的胜利,我命令:今天——1月5日20时(平壤时间)在平壤与汉城两地以240门大炮鸣放24响,进行庆祝。
在争取我们祖国的自由与独立的战斗中牺牲的指挥员、战斗员与男女游击队员们永垂不朽!
红色电波把汉城解放的胜利消息传到了祖国各地,这个重大喜讯使人们沸腾起来,各地都以不同形式举行欢庆。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1-30 12:59:57 +0800 CST  
第六十二章 解放汉城(4)

陈绍昆随着三四八团进入汉城后的那些日子,天天忙于组织部队严格贯彻落实志政颁发的《入汉城纪律守则》。经过彭德怀司令员审定和杜平主任签发的这个守则,其主要内容有:迅速肃清残敌,镇压公开反抗的反革命分子;维护城市治安,恢复革命秩序,严禁乱捉乱杀;保护工厂、商店、仓库、资财及一切公共建筑;保护学校、医院、文化机关、名胜古迹及一切公共场所;对守法的教堂、寺院、宗教团体一律不加干涉;不干涉守法的外侨,不侵入外国使馆,为防意外,对外国使馆可派部队加以看守;向市民宣传胜利,宣传防空、防特、防火,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不得随便进入民房;凡入城部队必须自带3至5天的粮食、蔬菜,严禁入城抢购物资,乱买东西;切实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注意军容风纪及清洁卫生……此电报最后以联司首长彭德怀、金雄、朴一禹的名义批注:“本入城守则,朝鲜人民军也应照此执行,不另发指示。”陈绍昆还深入基层和政工干部们一起,认真组织部队逐条对照检查,没有发现违反守则这些规定的现象。
汉城有一条华人街,满街都是中国人。整个汉城有二三百万人口,华人街有20多万人口。好多华人是从我国山东过来,也有从大连来的,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条街上。这条街上的商店、饭馆和公寓都挂着小旗、红布,有的还挂起了中国旗。许多华人说:“我们是中国人,中国军队来解放了我们,我们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
三四八团三营住在华人街上的一所女子中学。开始敲哪家华人的门都不开门,后来华人看到志愿军的纪律严明便纷纷开了门,华人街后面有一座山,部队上去搜山时发现一个山洞里被美军杀害的20多名?学生。连队干部向营长胡友发报告后,胡友发又派人去看了。回来后,营里布置各连把这件事作为政治教育的活教材,控诉美国侵略军对朝鲜人民犯下的罪行。
那时,我们军的部队到汉城去买东西的人不少。特别是后勤部门的管理员、司务长。他们都自觉地严格执行志司规定的纪律,深受汉城人民的赞扬。
三五○团一连来到汉城附近的一家镶牙店里,这是个很大的四合院,空无一人。店房店铺挂满了各种牙套串成的金牙、银牙。指挥员张跃东向全连宣布:我们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各班排一律住在后院,不动这家房东的一针一线。全连在这里住了一夜,只吃了缸里的咸菜。第二天走的时候,张跃东叫联络员郑之春用朝鲜文写了封信留在这里:
镶牙店老板: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个连队,在这里借住了一宿。这缸咸菜我们买了,付上朝鲜币300元请查收。
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一连1951年1月
镶牙店老板回来一看,那一串一串的金牙、银牙和店房店铺的各种东西,无一丢失,再看看这封短信,逢人便说起这段佳话。
一一七师三四九团政治处青年股长王众住在汉城南面一个小村庄的李老汉家里。这位70岁的老人留着很长的白胡子,写得一手漂亮的汉字。他看到志愿军为解救朝鲜人民英勇杀敌,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不动群众一针一线,十分感动。他手拿毛笔同王众交谈起来,把他要说的话写在纸上。他写道:“自古以来,中国军队来朝鲜共有3次,第一次和第二次是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第三次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他满怀激情地在一张白纸上继续写道:
“志愿军秋毫无犯,是天下最好的仁义之师!”
这件事给王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使他更深刻地理解了毛泽东主席和彭德怀司令员为志愿军出国作战规定的群众纪律的正确和英明,也为祖国有这样一支人民子弟兵队伍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后来,王众在给连队上政治课的时候,总也忘不了要举出这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
部队收复汉城不久,我接到志司电令: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等主力均位于汉江北岸休整3天。
到1月8日,志愿军已将敌人驱逐至北纬37度线附近的平泽、安城、堤川、三陟一线。就在这一天,彭德怀司令员毅然命令各军:停止追击!
有人提出:现在敌人望风而逃,大规模溃退,汉城也收复了,为什么停止追击?为什么不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地把美国鬼子从朝鲜半岛赶下大海去?
后来,我才知道:当时的苏联驻朝鲜大使拉佐瓦耶夫指名道姓地质问:哪有打了胜仗却不追击敌人的?哪有这样的司令?他坚持主张,继续追击,一直打到釜山,把敌人赶下海去。
彭总为什么在这个关键时刻发出停止追击的命令?我当时是这样理解的:当我军突破敌人在北纬38度线的防线后,敌人每天以30公里的速度撤退,退得那么快,退得那么远,整整一个纬度啊!彭总以敏锐的观察力,觉察到敌人放弃汉城、水原,诱我南下是一个圈套。敌人企图诱我南下到洛东江,而东线美军陆战一师、美三师、李伪首都一师等部队不用下军舰,就可以重演类似仁川登陆的故伎,陷我志愿军于危险境地。彭总于1月7日召集志愿军其他首长讨论战役的进展情况时,突然在桌子上猛击一拳说:
“绝不上美国人的当!我们要当机立断,停止追击,结束第三次战役。”
彭总同时指出:志愿军的困难越来越多,气候奇寒,冻伤人员剧增;部队连续打了三个战役,粮、弹、人员都急需补充;部队又很疲劳,需要整休恢复体力;加之后勤供应不上,部队已经无鞋穿……彭总还从军事指挥上认为:部队在汉城以南停止前进比较主动,因为这里地势北高南低,可以控制汉江,既可进又可防,对我们比较有利。彭总于1月10日会见金日成首相,朴宪永外相,以上述理由说服一些同志,取得了一致意见。
于是,中朝联合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命令人民军第一军团进入汉城,接替我们一一六师防务;命令五十军过汉江进占水原,接替我军三四八团防务,命令三十八军一个师过汉江进占水原,掩护部队休整。
我深切地体验到:第三次战役,突破临津江直捣汉城,表明了彭总高瞻远瞩,运筹有方。而当我们进占汉城、扼守水原之后,又命令我们停止追击,更显出了彭总战略指挥的正确和战术指挥的艺术。
我后来还知道:那个苏联大使把这件事反映到斯大林那里去了。彭德怀给毛主席发电报。毛主席把彭德怀的意见转给斯大林。斯大林很快回电表示:彭德怀将军的意见是正确的,率领中国志愿军以劣势装备打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军队,是当代天才的军事家。同时,斯大林批评那个苏联大使,不准他再乱发表意见,后来又把他调回国去了。
解放汉城以后,沈启贤参谋长调到志愿军空军和中朝空军联合指挥部去当参谋长。我真舍不得这个很有经验的参谋长啊!
关于沈启贤这次的调动,李雪三副政委问过他:
“老沈,你是怎么调到空军去的?”
“我听说,周恩来总理说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点名要刘震当志愿军空军司令员,点名叫我去当参谋长。”
那是个白天,沈启贤乘吉普车从朝鲜前线赶回了祖国。刘震司令员开玩笑说:
“老沈,你这个将要指挥志愿军飞行员打击美国空中强盗的参谋长,竟敢白天坐车走,我看是钻了敌人的空子。”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1-31 07:36:41 +0800 CST  
第六十三章 挺进汉城的尖兵
四十军最先突破临津江的一一九师,追击敌人至议政府东山水落山地区,协同三十八军一一四师,击溃美二十四师一个团。
而后便停下来休整。唯有师侦察连却马不停蹄,于3日下午,在师侦察科长陈子兰带领下逼近汉城,侦察了解敌军情况。
踏着清冷的月色,在积雪的路上急行军。途中,没有发现任何情况。于4日凌晨直插到朝鲜的古都汉城北郊。
连长陈泽厚率领侦察排,悄悄地排除地雷,剪断铁丝网,隐蔽迅速地逼近地堡群,准备“抓舌头”。
一直摸到了地堡门口,依然静悄悄地毫无动静。原来敌人已经退逃。全连展开,搜遍了外围阵地,处处都是人去堡空。
陈子兰科长当即用无线电话向师里报告了情况,并请示率侦察连进城,搜捕残敌,实地了解情况。
当时,徐国夫师长因病回国治疗,只有刘光涛政委在家。当即同意了侦察连进汉城,还特别嘱咐陈科长;严格遵守纪律,扩大我军影响。
侦察连重新排列了队伍,简单地整理了着装,沿着议政府直通汉城的大路,搜索前进。
全连不过百十号人,但是代表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们都感到兴奋和自豪,步伐整齐,威武雄壮,精神抖擞,气宇轩昂。
除了尖兵班警惕地搜索前进,本队的战士都肩枪列队,昂首挺胸,唱起雄壮的歌曲: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汉城是一座古老的都城,大多数建筑物飞檐翘脊,古香古色,保留着我国汉唐时代的影响和朝鲜民族的风格。
也有许多六七层的高楼,既有日式的,也有欧式的,显示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特色。
街里还有好大一座公园,水榭楼台,曲径通幽,树木森森,草坪开阔。
主要街道都通无轨电车,招牌广告,霓虹彩灯,琳琅满目。敌军撤退没有进行全面破坏,但是正像美国报纸所描述的“警察已撤走,汉城的大街成了掠夺之地……”
混乱中的居民们看到这支威武雄壮、军纪井然的队伍,都投过惊叹赞许的目光。
进入市区,战士们才发现城里的环境比外面更安静。敌机很少来空袭,即使来了也飞得很高,从不投弹,偶尔打一两梭子机枪,也是盲无目标,例行公事。
看得出敌人随时准备打回来,尽量减少对这座古都的破坏,因此,汉城虽不是“世外桃源”,也是连天战火中的一座“安全岛”和“避风港”。
敌军从1月3日下午就开始了有组织地撤退。在汉江渡口戒备森严,架起了机枪,严禁群众上桥和军队抢道。
飞机在天上盘旋掩护,坦克在地上轰鸣开路,汽车,大炮,络绎不绝,渡江南逃。城里没有留下掩护部队,不可能抓俘虏来了解敌情,只能从市民口里以及敌方的报刊广播和宣传品上了解一些情况。
4日下午,朝鲜人民军一军团和三十九军、五十军各一个师进入汉城。部队基本上没有在城内停留,抢占了汉江大桥后,继续追击敌人。
一一九师侦察连却留在市内,在楼房空闲的地下室里住下来。现代化的大城市,不用帮助房东挑水,可是仍然坚持在驻地打扫卫生。
凡是和群众打交道的时候,都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用完了立即归还,不打人骂人,不调戏妇女,不干扰民众生活,群众都异口称赞中国军队是从未见过的仁义之师。
到处都演出着大致相似的三部曲;
1.初见中国志愿军,如畏狮虎,战战兢兢,拒之门外;
2.相处几日,互感亲切,问寒问暖,送褥送被:
3.熟悉理解,胜似家人,热情邀请志愿军住进他们暖和的房间里。并且竖起大拇指说;“中国沙拉米乔它(好)!”伸出小拇指说:“美国沙拉拿巴(不好)!”
当时部队远离后方,粮食供应困难,侦察连本着以战养战的传统,在群众帮助下找到一座敌军粮食仓库,库存有几十万斤军粮。
陈泽厚连长立即派出警戒,看管起来,并向师里报告。师里当即通知各团集中所有的挽马和驮马,天天夜里进城驮粮食,连续驮了20多天,补充了部队的供应,减轻了群众负担。
侦察员们高兴地唱起:“……没有吃,没有穿,自有敌人送上前……”
侦察连在汉城住了20多天,扩大了我军的政治影响,与驻地群众相处得很好。
连长陈泽厚在房东的帮助下,学会了骑自行车。这也是侦察兵特殊需要的一项技能。
不久,师里给侦察连配发了十几台自行车,增强了小分队的机动能力。
1月25日,敌军依仗现代化的技术条件和陆海空的运输能力,迅速完成了部署调整和补给之后,又全线发起了大举进攻。
这时一一九师侦察连才撤离汉城,回师执行新的侦察和作战任务。他们进驻汉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客观上起到了保境安民的作用。临行时驻地群众都恋恋不舍,依依相送。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1-31 12:29:55 +0800 CST  
第六十四章 向汉城进击

美军、英军、伪军纷纷向南撤退,彭德怀下令:“三十九军主力向汉城进击”!
一位志愿军指挥员回忆道:
我三十九军突破临津江后在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军指挥所一天换一个地方。
1951年1月2日,军指挥所转移到元堂里宿营,天已大亮,村庄里挤满了部队,好久没有进房子。
敌机来了,我们进了山沟里,山沟里隐蔽着许多马匹。我们选择了一条铺满积雪的雨裂沟,铺上松枝、雨布,披上大衣就工作起来了。
电话线牵到这条山沟,已经同两个师通上了话。电台在山沟里也架起来了,收到和发出的电报不断地增多……敌机在头顶上整整嗡嗡了一个白天。
第二天,我军指挥所找到了一个大的石洞作为掩蔽部。但这里离机要科太远,送一次电报要翻一座大山。
秘书孙华祥想出一个办法:他在电话里讲,对方一个字一个字地记下来。这样比较方便,也比较迅速。
黄昏时,我们指挥所继续南进,每个人都在棉鞋上绑上防滑的草绳。
途中走错了路又转回来,以后又和一一五师的部队挤在一起,时而跑,时而走,走走停停。很多人因此掉了队……
1951年1月3日是我三十九军指挥所收发电报最多的一天。
这里,我把韩先楚副司令员关于突破敌防线之后各师向汉城猛追的部署,抄录如下:
一一三师、一一四师、一一六师、一一八师并三十八军、三十九军、五十军报志司:
我各部突破美二十四师水落山、道峰山之防线后,各部即向汉城猛追。一一三师向汉城东南,一一四师向汉城以东,一一八师向汉城东北,一一六师向汉城以北。五十军主力向汉城西及西南攻进时,求得在汉江以北会歼该敌。否则五十军视情况渡江追敌。三十九军留一个师暂负责城内维持秩序,其余各师迅速撤离汉城,以便仿照。
韩3日18时
第二天:1月4日1时,我们又收到志司关于相机攻击汉城的电令:
美军二十四师、二十五师、骑一师(八团除外)、伪一师均在汉城附近,3日23时,汉城广播还出现似无撤退模样。
你们向议政府以南高阳一带之敌围攻,务须机警灵活,如发现美军、伪军决心固守汉城时,即不应轻易将主力投入攻击,以免被动。
就在这一天——1951年1月4日,我三十九军在朝鲜战场上又参与执行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的重要任务。
当我在电话里向一一六师汪洋师长、石瑛政委下达向汉城进军的命令以后,全师指战员发出了自豪而响亮的口号:
“朝鲜的临时首都平壤我们收复了,朝鲜的正式首都汉城我们也要解放!”
部队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踏着满山遍野的积雪,披着战场上还未消散的硝烟,向着世人关注的朝鲜首都汉城急速前进。
“离汉城还有多远?”行军行列里不时地有人问着。
“走吧!反正越走越近了。”
“跟上!跟上!快进汉城啦!”
“不要掉队!掉了队就赶不上头班车进汉城啊!”行军行列里一个一个往下传。
有个战士脚上打泡了,走起路一扭一扭的。班长把他肩上的枪拿过来说:
“把枪给我。看你好像扭秧歌似的。”
“班长,别看我扭秧歌,我保证扭到汉城去!”
公路上和公路两边的山坡上、稻田地里,堆着炮弹壳、电话线和带着白色星徽的破坦克,到处都是敌人丢下的罐头盒和刚刚烧尽了的火堆……
我军的部队在向汉城前进的公路上,常常和其他军的部队挤在一起,谁都想第一个进入汉城。彼此擦肩而过时,互相总是道一声:“汉城见!”
我们的部队和朝鲜人民军并肩向汉城前进的时候,再不用生疏的对方语言打招呼,而是相互用手向前一挥,或是摘下帽子举在手上说一声:“汉城!”双方便同时流露出会心的笑容。
炮兵部队汽车牵引着火炮过来了。炮手拍着他们擦得亮晃晃的炮身说:
“老伙计!这回咱们要进朝鲜最大的都市汉城了!”
公路上,山野里,到处都有部队向着汉城追击敌人。融化了的积雪上面又冻了一层冰,凛冽的寒风,吹透了战士们汗湿的棉衣。
肚子饿了,来不及做饭,也无条件做饭,大家解开身上背的干粮袋,顺手抓起一把地上的白雪,行进中啃一口干粮吃一口雪。
每一个在这个进军行列里的人都会永远记住今天这个很有意义的日子,每一步的足迹都是极其艰苦的,然而又是极其光荣的;每一步的足迹都在走向汉城,通向胜利!
在向汉城进军的行列中,有一支庞大的担架队伍——一一六师卫生部部长薛遥洲率领的担架营,下属5个担架连,约有1000人。
这天,他发现前边一个村庄里已没人家,却听见一个小孩的哭声。他叫通信员和联络员去看看。
他们在路旁看见几个穿白衣服的朝鲜老人、妇女都已经死了,只有一个两三岁的女孩趴在死去的妈妈背上,便抱了回来。薛遥洲当即决定:
“带走吧!不然会冻死的。”
护理班长用自己的大衣把孩子包起来,继续行军。后来通过联络员翻译,把这个小女孩交给了地方。
像这样的事情,在第二次战役中,他们也在行军路上捡到了一个朝鲜小孩。
担架队在一个村庄的路旁发现一个五六岁的女孩,抱到村庄里找哪一家不是人都死了就是房子都空了,只好抱在担架上用被子盖上,带回了卫生部。
“部长,你看怎么办?”
“留下来,放在拉药品的大车上吧!”
从此,这个小女孩就由卫生部带着,大家有什么好吃的都先给她吃,还做了小衣服给她穿,打扮得像个中国小女孩。就这样有一个多星期的光景,后来也交给了当地政府。
薛遥洲带领一一六师卫生部进了汉城,他专门到了汉城医学院看了一下,那里面许许多多的仪器、医疗设备都遭到了破坏,他感到太可惜了。他看到师里派来了部队在这里看守,便对干部说:
“这么好的医疗设备,叫敌人破坏得这么严重!”
“部长,你放心吧!现在有我们看守,从现在起,再不能叫敌人破坏了。”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1-31 20:02:30 +0800 CST  
第六十五章 进入韩国总统府

最先进入汉城的是深入敌后炸桥梁、打汽车、抓俘虏的军侦察队和一一七师侦察队。
军侦察队队长吴凤柱、指导员罗毅、副指导员史家桐带领侦察员们穿过汉城边上一个古树参天的大庙,神速地从东门进到汉城街上。
他们看见了市民们有的正在布置“热烈庆祝汉城解放”横联,有的正在把“热烈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标语盖在敌人贴的“欢迎联合国军”的宣传品上。
吴凤柱打开报话机向我军指挥所报告:
“5号,5号,我们已进汉城,敌人正向南撤退。”
“马上过汉江,继续侦察前进!”沈启贤参谋长命令道。
于是,他们率领侦察队继续前进,过了汉江。

一一六师在向汉城前进的道路上,有两支先遣队,一支是由副团长周问樵率领的三四八团先遣队,另一支是由参谋长周登科率领的三四六团先遣队。
早在第二次战役时,在师的作战会上,师长汪洋提出:“白天小部队能不能运动?”
周问樵说:“个把子连还是可以运动的。”
汪洋当场拍板说:“周问樵,你带一个连队试一试。”
于是,从第二战役进占平壤起,周问樵就一直带着一个连队加上侦察排,死死咬住南逃之敌。现在,他又带着这个连队和侦察排向汉城前进。
白天行动,他们人与人之间拉开了距离,特别注意了伪装,走山路,走小公路,敌机临空前就隐避起来。一路之上,虽然敌机俯冲轰炸和扫射,他们也没有伤亡。
我军越是逼近汉城,敌人越是恐慌。每走两三里路,敌人就在天空升起照明弹,把漆黑的夜照得像大白天一样。
开始,部队以为敌人要向我们打炮了,其实,这是敌人在阻止或迟滞我们前进的一种措施,敌人既没有向我们前进的部队打炮,又没有向我们前进的部队攻击。
后来,我们的部队干脆就不理他们了,你照你的,我走我的。
周问樵带着先遣队进了汉城以后,他们几乎看不到一个朝鲜人,满街都是中国人,一问大部分是从山东过来的,还有大连人。
他们用中国话向志愿军讲述他们是怎样亲眼看见美军和李伪军狼狈逃走的……
周问樵命令四连和侦察排在总统府执行警戒任务后,他带着电台人员和警卫员走进了李承晚公馆。
他用眼睛扫视了一下这里的富丽堂皇的客厅、书房、卧室、餐厅,到处都是绸缎、大窗帘、大小钢琴,还有李承晚的美国老婆的各式各样的数百套服装、数百双皮鞋……他马上向前进中的团指挥所发报:
“我已经进了汉城,现正在总统府和李承晚公馆……”
周问樵发完报看到洗漱室里有盆塘,便对警卫员说:“烧水洗个澡。”
说着,他站在火盆旁边脱衣服,火盆里的火还在燃烧着。他把衬衣拿在火盆上抖了一抖,衣服上的虱子掉在火盆里叭叭直响……
这时,报务员走进来报告:“副团长,师长请你讲话。”周问樵拿起话筒,传来了汪洋那熟悉的声音:
“周问樵,你在哪里?”
“我在李承晚公馆。”
“你带着先遣队向水原前进,侦察情况,为你们团直插水原打前站。”
“是,我马上就走。”
周问樵又穿好衣服,澡也顾不得洗,带着侦察排和四连过了汉江,向水原前进了。

1951年1月4日这一天,张峰带领的三四六团和陈绍昆带领的三四八团,同五十军的部队、人民军第一军团的部队并肩从不同方向进了汉城。
说起来真是巧极了。
一个月以前的1950年12月4日,率领一一六师进占朝鲜临时首都平壤的最高指挥员是张峰副师长。
一个月以后的1951年1月4日,率领一一六师进占朝鲜正式首都汉城的最高指挥员又是张峰副师长。有的同志开玩笑对张峰说:“朝鲜两个首都的警备司令都让你一个人当了!”
三四六团二营走在全团的最前面,经过整整一夜的急行军进了汉城,他们向总统府前进。
忽然,教导员孙发科发现一座4层楼高的平台上还停着一架直升机,便招呼道:
“同志们!看到没有——敌人的直升机还未起飞哩!”
“嗬!看到了,看到了,是一架美国的。”
进了总统府,有人发现饭厅里餐桌上摆着饭菜,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这是敌人狼狈撤退的见证!”
营长洪长发和孙发科率领的二营就在这里宿营。他们住的那家老百姓,有一个很标准的防空洞,是日本人留下来的一个永久性的制式防空洞。
房东家摆设阔气,女主人留过日,是个地下劳动党党员,对志愿军非常热情,文化素质比较高,她用自来水笔写着中国字和孙发科交谈起来。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2-01 07:00:39 +0800 CST  
第六十六章 志愿军秋毫无犯

1月4日上午10点多钟,刘德义、胡有发用报话机向高克报告:他们进了汉城,敌人已经跑了。
他们在华人街向老百姓作了调查。高克带着部队进了汉城,派出的侦察员到汉城侦察回来报告:“团长,汉江有的地方已经结冰,可以过人。”
高克又亲自找到一个几代人住在汉城的华人了解情况,他说:“汉江南岸的敌人今天天亮前刚刚撤走了,那里现在没有敌人。”
高克马上打电话向汪洋师长报告,汪洋说:
“高克,你带着团主力过江,留一个营在汉城,先到了的那个连主要任务是占领滩头阵地,掩护五十军过江,并相机进占水原。”
因为一营在突破临津江前的高浪浦里守备中伤亡大一些,高克就把一营留在汉城。把参谋长刘德义和政治处主任齐雷也留下来了。
他和王竞、周问樵带着主力过了江,很快占领了汉城至水原之间的一片山区。没打什么仗,却缴获了敌人来不及开走的一列火车。
有4个完整的车皮,上面装的是一个野战医院的全部装备,还有许多化学迫击炮弹、卡宾枪、各种子弹、大衣、床单、罐头、匙子、叉子……其他的车被炸坏了。
高克报告军、师后,师里明确地告诉他团里缴获的东西分配办法。三四八团主力5日黄昏过汉江后,周问樵带领四连和侦察排没有停留,于6日上午进占了水原。至此,这个团顺利地完成了掩护友军过江的任务。
李承晚公馆的对面山上有钢筋水泥筑的防空洞,据说是日本人占领汉城期间的日本总督的永久性防空洞。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飞机曾经轰炸过,也没有毁掉。
三四八团指挥所就设在这里,他们在防空洞里支起三张行军床,陈绍昆、高克、王竞就住在这里。
电话刚刚安好,高克拿起话筒与各营通了话,他命令一营控制火车站,不经允许不得搬运任何物资,命令二营负责汉江大桥警戒。
第二天,1951年1月5日的《人民日报》一版头条位置发表了题为“朝中人民部队发起新攻势光复汉城向南疾进”的一条震惊世界的大号字新闻。
1951年1月5日,平壤市各界人民隆重举行庆祝汉城解放群众大会。大会通过了致毛泽东主席的感谢信: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
今天,为了庆祝我们祖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汉城,由于英勇的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而重获解放,聚集在平壤市举行庆祝大会的我们,谨向您致以崇高的感谢和荣誉。
美国强盗妄图将我们的祖国变为殖民地,奴役我们民族,而侵占了我国首都汉城。这个时期,是我们民族遭到难以形容的不幸的侮辱的时期。
敌人破坏和掠夺了我们人民用血汗建设起来的工厂、企业、学校、医院和住宅,使汉城的街道变成灰烬。不仅如此,他们更犯下了屠杀和凌辱我们无数兄弟姊妹的惨无人道的暴行。我们一定要报仇,一定要无情地歼灭敌人。
敬爱的毛泽东主席:我们朝鲜人民决心一致奋起保卫从敌人的侵占下获得解放的汉城,恢复被破坏的秩序,竭力展开支援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工作。
我们宣誓: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和中国人民永恒的友谊。祝您——中国人民的领袖万寿无疆!
平壤市庆祝汉城解放群众大会
1951年1月5日于平壤
还是这一天,朝鲜人民军总司令金日成发布了这样一项命令:
为了纪念这次的胜利,我命令:今天——1月5日20时(平壤时间)在平壤与汉城两地以240门大炮鸣放24响,进行庆祝。
在争取我们祖国的自由与独立的战斗中牺牲的指挥员、战斗员与男女游击队员们永垂不朽!
红色电波把汉城解放的胜利消息传到了祖国各地,这个重大喜讯使人们沸腾起来,各地都以不同形式举行欢庆。
陈绍昆随着三四八团进入汉城后的那些日子,天天忙于组织部队严格贯彻落实志政颁发的《入汉城纪律守则》。
经过彭德怀司令员审定和杜平主任签发的这个守则,其主要内容有:
迅速肃清残敌,镇压公开反抗的反革命分子;维护城市治安,恢复革命秩序,严禁乱捉乱杀;
保护工厂、商店、仓库、资财及一切公共建筑;保护学校、医院、文化机关、名胜古迹及一切公共场所;
对守法的教堂、寺院、宗教团体一律不加干涉;不干涉守法的外侨,不侵入外国使馆,为防意外,对外国使馆可派部队加以看守;
向市民宣传胜利,宣传防空、防特、防火,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不得随便进入民房;
凡入城部队必须自带3至5天的粮食、蔬菜,严禁入城抢购物资,乱买东西;
切实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注意军容风纪及清洁卫生……
此电报最后以联司首长彭德怀、金雄、朴一禹的名义批注:“本入城守则,朝鲜人民军也应照此执行,不另发指示。”
陈绍昆还深入基层和政工干部们一起,认真组织部队逐条对照检查,没有发现违反守则这些规定的现象。
汉城有一条华人街,满街都是中国人。整个汉城有二三百万人口,华人街有20多万人口。
好多华人是从我国山东过来,也有从大连来的,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条街上。
这条街上的商店、饭馆和公寓都挂着小旗、红布,有的还挂起了中国旗。许多华人说:“我们是中国人,中国军队来解放了我们,我们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
三四八团三营住在华人街上的一所女子中学。开始敲哪家华人的门都不开门,后来华人看到志愿军的纪律严明便纷纷开了门。
华人街后面有一座山,部队上去搜山时发现一个山洞里被美军杀害的20多名?学生。
连队干部向营长胡友发报告后,胡友发又派人去看了。回来后,营里布置各连把这件事作为政治教育的活教材,控诉美国侵略军对朝鲜人民犯下的罪行。
那时,部队到汉城去买东西的人不少。特别是后勤部门的管理员、司务长。他们都自觉地严格执行志司规定的纪律,深受汉城人民的赞扬。
三五○团一连来到汉城附近的一家镶牙店里,这是个很大的四合院,空无一人。店房店铺挂满了各种牙套串成的金牙、银牙。
指挥员张跃东向全连宣布:我们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各班排一律住在后院,不动这家房东的一针一线。全连在这里住了一夜,只吃了缸里的咸菜。
第二天走的时候,张跃东叫联络员郑之春用朝鲜文写了封信留在这里:
镶牙店老板: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个连队,在这里借住了一宿。这缸咸菜我们买了,付上朝鲜币300元请查收。
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一连1951年1月
镶牙店老板回来一看,那一串一串的金牙、银牙和店房店铺的各种东西,无一丢失,再看看这封短信,逢人便说起这段佳话。
一一七师三四九团政治处青年股长王众住在汉城南面一个小村庄的李老汉家里。
这位70岁的老人留着很长的白胡子,写得一手漂亮的汉字。他看到志愿军为解救朝鲜人民英勇杀敌,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不动群众一针一线,十分感动。
他手拿毛笔同王众交谈起来,把他要说的话写在纸上。他写道:“自古以来,中国军队来朝鲜共有3次,第一次和第二次是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第三次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他满怀激情地在一张白纸上继续写道:
“志愿军秋毫无犯,是天下最好的仁义之师!”
这件事给王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使他更深刻地理解了毛泽东主席和彭德怀司令员为志愿军出国作战规定的群众纪律的正确和英明,也为祖国有这样一支人民子弟兵队伍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后来,王众在给连队上政治课的时候,总也忘不了要举出这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2-01 13:26:40 +0800 CST  
第六十七章 最先攻占汉城的部队(1)

战史揭密:志愿军50军第442团最先攻占汉城
就在第50军149师两个步兵营围歼英军第29旅皇家重坦克营的同一天晚上,该军第148师442团副团长陈屏奉命率领所属第1营,为全军前卫,直插汉城。
1951年1月4日,我军攻占南朝鲜首府汉城。
我军夺取汉城,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作为耻辱,韩国现代史将这次汉城失守称之为一四事变。消息传回国内,北京天安门广场祝捷群众彻夜狂欢。
最先攻占汉城是一项载入史册的荣誉,这支部队是谁?
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洪学智和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的回忆录为代表多数志愿军战史,对我军占领汉城的部队是如此排序的:志愿军第50军、第39军116师和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然而,近年来出版的一些志愿军战史却对当年志愿军总部首长陈述的史实做了修改。按照他们新考证的结论:1月4日下午,第39军率先进入汉城。当晚,第50军149师也进入汉城。
志愿军总部首长的记忆没有错。
当年的第442团副团长陈屏,如今定居于沈阳军区司令部第二干休所。当年的第442团1营政治教导员刘进昌,如今定居于四川省农业厅宿舍。两位率先攻占汉城的战争亲历者对这段战史是这样强调的:第一,在这三支部队中,最先攻入汉城的是我们50军148师442团1营;第二,占领汉城的方式不是进入,而是攻入,第442团1营攻入汉城时,不但付出了重大伤亡代价,还取得了歼敌成果,并圆满完成了预定的作战任务;第三,我军攻、占汉城的时间不是1月4日晚上或下午,而是1月4日凌晨攻入,当日上午攻占的;第四,由于上级没有给这支前卫分队配备电台,攻占汉城的战况向志愿军总部报告晚了。39军的一支侦察队在50军之后进入汉城,他们带了电台,报告及时,所以,志愿军总部关于占领汉城的通报,最初只提到了39军。
对两位老人来说,半个世纪前,他们率部最先攻进汉城的战斗场面,依然历历在目。
1950年12月31日17时,志愿军经短促炮火准备,在约二百公里的正面上发起了全线进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次役打响。
各集团迅速突破了三八线地区敌之防御阵地,并继续向敌纵深发展进攻。
1950年1月3日晚23时,陈屏接到上级命令,要他率领第1营为全军前卫,在突破敌防线后,急行军35公里直插汉城,于天亮前控制汉江大桥。
根据战后美军战史资料的披露,美军是1月3日开始仓促撤离汉城的,留在汉城担任掩护的是美军第1军25师27团。陈屏他们的对手,正是这支第二次世界大战名将麦克阿瑟麾下曾驰骋西太平洋战场的劲旅,号称狼狗团。压在陈屏肩上的担子重啊!他们不仅要突破敌人在高阳、议政府一线的既设阵地,夜间急行军35公里实施大纵深穿插,还要以劣势装备的一个营去攻占对方的首都,并控制汉江大桥,以扼住敌掩护部队的逃路。任务必须在拂晓前完成。天一亮,敌机就来了,我们又没有防空火器,干挨打不说,任务也甭想完成。
整整一夜急行军,部队遇到敌人不恋战,走累了也不停留,不顾一切地直插汉城,就怕敌人跑掉,包不成饺子。部队没有向导,夜间行军就靠一张地图,结果按图行进走了一大半路程,一看:怎么走到了汉江江边了?不对头!路走错了,失去的时间一定要夺回来。部队掉头再顺着公路沿江而上,一路小跑。因为走得太急,不少体质较弱的同志都掉了队。抵达汉城时,天刚蒙蒙亮,除了附近的隆隆炮响,一座百万人的大都市已经失去了往日京城的嘈杂声。
汉城黎明的寂静给部队造成了错觉,想到美国鬼子这几日在战场上逃得比兔子还快,都以为汉城已经一撤而空。没想到美国鬼子留在汉城担任掩护任务的一个营还没撤走。自然,狼狗团的大兵也没想到中国人的两条腿,竟然追上了他们的汽车轮子。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2-01 19:16:49 +0800 CST  
第六十八章 最先攻占汉城的部队(2)

延禧里遭遇战

与美军接火的地方,在汉城市内的延禧里。汉城地处浅丘陵,那时,没有多少高楼大厦,多是日式的平房和低层楼房。敌人撤退前,将能烧毁的房屋都烧了,残火余烟还在半空缭绕。延禧里有一个小山包,上面是火车道,下面有一个隧道,走汽车。当副营长刀建明率领前卫第1连抵近延禧里小山包时,小山包上的美军居高临下突然开火,火焰喷射器喷出一道道火舌,一下子就把1连的尖兵班吞噬了。随尖兵班行动的翻译小金,1.90米的大个子,被烧得屈缩成短短的一团。山包上,机枪、自动步枪、卡宾枪的火力像弹雨一样铺天而来,将前卫连死死压住。随后,敌人迫击炮、榴弹炮和坦克炮炮弹也像冰雹一样倾泻过来。


前卫连数次反击未果,伤亡惨重。

陈屏赶紧整理部队,就地紧急展开。这时才发现,经过一夜急行军,各连队均不同程度走乱了。有的机枪射手跟上了队伍,副射手背着弹药箱却没有跟上来。有的60炮班炮手把炮身扛上来了,扛炮座钣的却掉了队。步兵连还能打,营属机炮连基本上不能发挥作用。此时,前卫连正被敌人压制在小山包前的开阔地。躲?无处可躲。退?无路可退!

绝处求生,只有一拼。

第1连在副营长刀剑明和连长李仲文的指挥下,就地疏开,继续以火力从正面还击敌人。跟在第1连后面的副团长陈屏果断下令:营长李永富带领2连,从右侧向小高地发起冲击;教导员刘进昌带领3连,从左侧向小高地发起冲击。说到这次冲锋,老人扬着岁月霜雪浸染的剑眉,眼眶里闪耀着战火硝烟熔炼的炯炯目光,至今还在为那高昂的士气骄傲着:大家都是喊着‘杀'声冲上去的,包括我和我的警卫员,‘嗷嗷'的!就这一冲,敌我双方粘到了一起,美军密集的炮火随之失去了优势,临空助战的美军飞机也无可奈何地在头上盘旋着,始终不敢丢下一枚炸弹。在伴着嘹亮军号嗷嗷吼声中,美国大兵被冒着弹雨冲锋的志愿军指战员吓破了胆,纷纷撤下高地,跳上早已准备好逃命的汽车,向汉江南岸仓皇溃逃。
冲上小高地的指战员一边喊着杀声,一边紧紧咬住逃敌,实施火力追击。第2连副连长李德枝带着第2连2排率先追上公路,硬是抓住一名没来得及爬上汽车的美国白人大兵。这位美国大兵当时是跪在地上举着双手向李德枝他们乞求饶命的。当时,大家都觉得好笑:装备这么先进武器,竟然这样草包!当第2连把美军俘虏送到副团长陈屏跟前时,美军俘虏没再下跪,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叠美元,并摘下了手腕上的手表,然后,向陈屏伸出了大拇指,再用小拇指指着自己,一边比画,一边呜哩哇啦地说了一大堆西洋鬼话。
陈屏说:那小子可能是想贿赂我,他不懂志愿军的俘虏政策,怕我们虐待他。我们没有英语翻译,也听不懂他讲了些啥,没理他,更不能要他的东西。马上派人把他送往后方了。

志愿军总部的结论

第50军军史记载了第442团1营攻占汉城的战果:经1小时激战,共毙伤敌50余人,俘虏美军1人、南朝鲜军2人,缴获火箭筒1具、自动步枪14枝,击毁通讯车1辆。这一仗,虽然第1连伤亡很大,但全营胜利地攻占了汉城,控制了汉江大桥,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时任第148师炮兵营营长的杨协中记得,得到第442团攻占汉城的消息后,士气大振,全师的行军速度都加快了。当时,敌人在公路上埋有地雷,汽车开不上来。代师长赵鹤亭、师政委陈一震是拄着棍子,一路小跑往前赶,并且超越了他们炮兵营。当天下午四五点钟,第1营奉命从汉江大桥上渡过汉江,继续担任全军前卫,向南追击敌人。行军途中,在团长石子河的安排下,七八十名团部勤杂人员被补充到第1连,恢复了1连的战斗力。
陈屏说:39军的侦察队有百十号人,我们与他们相遇是在过了汉江以后。在前往水原的路上,有时他们走在前面,有时我们走在前面。他们到达水原就停止前进了。我们则前出到水原以南70里的地方。是团部派骑兵通讯员传达了上级的命令,我们才返回水原的。
据时任第442团文化教员冉刚当年的日记记载,该团前卫分队曾前出至三七线上的平泽一线。第442团1营在第三次战役的追击战中,到达了三七线附近,成为整个战役打得最远的一支部队。
志愿军总部关于第39军首先占领汉城的通报,陈屏、刘进昌他们是在战场上得知的。全营指战员刚刚经历了攻占汉城的浴血奋战,反响可想而知。
为了这件事情,第50军专门向志愿军总部汇报了第442团首先攻占汉城的实际战况。包括彭总在内的志愿军总部首长对这支刚起义两年多的新部队,不但一视同仁,而且非常尊重。经过核实,志愿军总部后来的战役总结关于占领汉城部队的叙述,补上了第50军,并把第50军排在了第39军之前。
由此,后来的志愿军战史说到最先占领汉城的部队,才有了依据不同的表述。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2-02 07:31:53 +0800 CST  
第六十九章典型战例-三险三奇
突破三八线和解放汉城以后,116师副师长张峰在在志愿军和人民军高级干部联席会上介绍经验。
本来应由汪洋师长去,因为汪洋和其他师长、团长参加后来没有成功的东北军区诸兵种集训,这个重担就落到了张峰这个副师长的身上。
在汉城,汪洋、陈绍昆、杜博和张昌翼几个人连夜赶写出一份一一六师突破临津江战的经验总结,交给张峰带到大会上去汇报。
1951年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高级干部联席会议,在朝鲜君子里志愿军总部矿洞里举行。
张峰从来没有亲临这么大的场面,也没有见过这么多中朝两国军队的高级将领。
他对参加会议的谭友林副军长说: “这么多大官我怕讲不好。”
“不要怕,没关系。”
张峰坐在会场最后一排,一会儿,跑去尿泡尿,一会儿又跑去尿泡尿,确实紧张,心里怦怦乱跳。
主持会议的是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当他宣布:现在由三十九军一一六师副师长张峰介绍经验时,会场上人们的目光都一起投向了走上台的张峰。
他个子不高,穿一身人民军战士棉军装,瘦瘦的,20多岁,体重不超过50公斤。
张峰走上了讲台。他的眼光往台下一扫,发现坐在最前排的有彭德怀、金日成、高岗、金抖奉……第二排是邓华、洪学智、韩先楚、陈赓……第三排是各兵团司令员和各军军长、政委……
一开始,张峰真的有点蒙,连口袋里的讲稿也忘记拿出来了。但他凭着自己参与组织指挥的全过程,就开始从头到尾详详细细地讲开了。
讲着,讲着,他看了看台下的首长们,都注意地听他讲,没有人交头接耳,也没有人来回走动。这样,他讲得更来劲,越讲情绪越高,越讲越吸引人听。
讲到中间,他猛然想起来,口袋里还有材料——就是汪洋、杜博、张昌翼他们忙了一天一夜写出的那份讲稿。
他的手插进口袋,一下子拿出来。他看了看宋时轮,宋时轮用手势告诉他:“继续讲,继续讲。”
现在,张峰手里有材料,心里更有数了。他讲得更有条理了,讲的内容更丰富了,怎样勘察地形?怎样探测冰的厚度?炮兵怎样到前线?每一门炮都打什么目标?每挺机枪都打哪个地堡的枪眼?怎样发扬军事民主……
具体人、具体事,讲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台下坐着的中朝高级将领们边听边点头,听得津津有味。
可是,当张峰讲到他带领三四六团打到离汉城不远处,跟师里联系不上,跟军里联系也要不到,跟志愿军总部联系更要不到。
电台发报发不出去,也收不到外面的电报。这时候,彭德怀望着他问了一句:
“联络不上,怎么搞的?”
张峰吓了一跳,他没有思想准备,更没有想到彭总冷丁这一句话是问他的。但他还是回答上来了:“这里的山太高,还有个矿区,电波传不出去,电波也传不过来。”
当张峰讲到突破前发扬军事民主,干部战士提出来,冬天过临津江身上要擦油,外面穿靴套,各单位去买猪,杀猪炼油,用雨布做数百个靴套。
高岗听了感到惊奇,便问道:“你们买猪炼油干什么?”
“临津江结冰了,部队要趟过200公尺的冰水,为了不使冰水渗进汗毛孔,防止冻坏腿脚我们发动群众提困难,想办法,用雨布改做防水袜,雨布不够,就用凡士林涂在腿上,哪来那么多凡士林,只好买猪炼油来代替……”张峰一口气讲了这么多,台下的首长们听了都直点头赞许。
本来规定一个人讲50分钟,张峰讲呀讲呀,他心想“你叫我下去我就下,不叫我下去我就讲。就这样,他竟然大大超过了50分钟。他手拿着稿子从台上走下来,想不到陈赓走上前去说:
“张峰,我看看你的讲话稿。”说完,他一伸手就把张峰手中的材料拿过去了。
当天晚上,吃过晚饭,张峰又被叫到邓华住的屋子里。他一走进去,看见洪学智和韩先楚还有陈赓、宋时轮也在那里。韩先楚指着张峰高兴地说:
韩先楚插话说:“阜阳就在陆安北边,我在你的家乡打过仗哩!”
说话间,一张作战地图铺在桌子上。首长们都围过来看地图。大家用手指着一一六师的突破口说:
“这个点选的是个险点,也是个奇点。这里地形险要,防御薄弱;敌人疏忽,出奇不意,才能制伏嘛!”
这几位志愿军副司令员和兵团司令员感兴趣的第二个问题是:当张峰详细地讲述大胆地把50门直接瞄准炮推到距离敌人江边的前沿300公尺到1100公尺实施抵近射击后,他们说:“这是第二险,也是第二奇。”
首长们概括的第三险和第三奇,就是在横宽1500公尺、纵深2500公尺的攻击出发阵地上,全师人员、车辆、火炮、骡马全部转入地下,潜伏一昼夜。
他们有的说,“这才真是千钧一发呀!”有的说:“只有隐蔽战役企?,才能实现战斗的突然性嘛!”
小屋子里,张峰见这些高级将领对这三险三奇如此饶有兴趣,又都是那么和蔼可亲可敬,就毫无拘束地讲述了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有问有答,有说有笑,气氛十分热烈活跃。
打了那么多仗的张峰,该有多少难忘的事情啊!这一夜,他睡在志愿军总部的掩蔽部里,兴奋得难以入睡,想得很多很远……
1955年秋在全军的最高军事学府——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的将校级的学员正在学习和研究典型战例,学员有三十九军的师、团领导干部。
在讨论一一六师突破三八线、强渡临津江的模范战例时,对突破口的选择问题,争论得非常热烈,摆出了各种不同意见。
院长刘伯承元帅听取了大家的讨论情况,作了精辟的分析。最后他说:“三十九军这个突破口选得好,选得正确。应该打个满分嘛!”
后来,总参谋部和军事学院出版了《第一一六师高浪浦里东南地区进攻战斗总结》,作为师进攻的典型战例供院校和部队学习研究。 这是后话。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2-02 19:00:31 +0800 CST  
第七十章 第三战役结束

志愿军攻克汉城的消息传回中国,全国人民沸腾了,人民自发走上街头,热烈欢呼。天安门广场上祝捷活动通宵达旦……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消息是《中朝军队发起新攻势,光复汉城向南急进》,同时刊登通讯《午夜的欢声——记北京大学同学庆祝汉城光复大游行》和社论《祝汉城光复》。
1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中国各民主党派致电朝鲜人民:祝贺光复汉城大胜利》。
1月7日,头条新闻又是《全国各地人民欢庆汉城解放》。《人民日报》的社论中写道:“向大田前进!向大丘前进!向釜山前进!把不肯撤出的美国侵略者赶下海去!”
但是,国内人民所不了解的是,志愿军此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从三八线到三七线100多公里的地区,由于战争双方残酷的拉锯战,敌人的欺骗宣传,老百姓跑了个精光。
房子全烧没了,志愿军本来就脆弱不堪的补给线又急剧延长了200公里,已经拉到要断裂的程度了。
粮食这种生存最基本的物资都不能保障,更不要说御寒衣物和弹药了。
部队中疾病蔓延,尤以冻伤为最严重。二次战役的冻伤兵员还未恢复,三次战役徒涉临津江后又增加了大批手脚发黑的战士。
我军进占汉城,没有进入城区,没有庆祝和渲染。彭总敏锐地感到敌人的撤退是有计划地撤退,汉城也是美军主动放弃的。
他看到《人民日报》1月5日题为《祝汉城光复》的社论,调子升温过高,便有些不悦地说:“大游行,庆祝汉城解放,还喊口号,要把美国侵略者赶下大海去……解放个汉城就这样搞,要是丢了汉城,可怎么向人民交待啊!”
彭总叹道:“有些人只知道我们打了胜仗,不知道我们取胜的代价和困难。毛主席多次告诫我们速胜的观点是有害的,要作艰苦斗争的准备,怎么报纸也这样宣传呢?”
这充分反映了彭总这位指挥若定的战略家,对于战局的发展始终是头脑清醒的。正是考虑到供应线的一再延长,部队连续苦战3个多月,伤亡未得补充,疲惫未得休息,于1月8日下令停止了追击。
彭德怀忧心忡忡,下定了决心,不能再盲目追击了!
1951年1月8日,在侦悉美军在乌山设伏后,彭德怀断然命令50军正向南挺进的一个团转入防御。
同日,中朝部队在三七线全线停止前进。经过九天九夜的血战,中国军队向南推进了100多公里,不但越过了三八线,而且打到了三七线,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胜利结束。
39军温玉成军长在战后指出:“第三次战役是攻坚战,不是运动战。不管敌人设防多么坚固,只要我们有充分准备,有细心的侦察和布置,虽然我们炮火很少,但在短暂的时间里和很小的正面上,争取火力的优势,也完全可以突破敌人的防线。”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在炮兵强大火力的支援下,一举突破了敌人自吹为“铜墙铁壁”和“生命线”的“三八线”既设阵地,解放了汉城并把战线向南推移了80至110公里,给了敌人又一次沉重地打击。扩大了敌人内部的矛盾和失败情绪。
因为敌人连续遭到一二两次战役的沉重打击,惊魂未定,防线一触即溃,败兵望风而逃,除担当突击任务的营连,多数部队未与敌人接触。战士们自己说:“不是打过三八线,而是走过三八线的。”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2-03 07:32:44 +0800 CST  
第七十一章 第三次战役综述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对占领朝鲜三八线阵地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实施的进攻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三次战役。
经七昼夜的连续进攻,歼敌1.9万余人,挺进80至110公里,前出到三七线附近,解放了汉城,粉碎了美国及仆从国在联合国玩弄的“停战”阴谋及守住三八线,争取时间准备再次北犯的企图。
进一步扩大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加深了敌人内部的矛盾。
1950年12月,“联合国军”在中朝人民军队的打击下,被迫撤至三八线附近地区后,积极调整部署,企图利用既设阵地进行防御,以争取时间重整军队,再大举北犯。
其用于防御的兵力,共13个师另3个旅约20余万人,由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官M.B.李奇微指挥,成两个梯队展开,第1梯队为韩国军8个师和土耳其旅,其余部队为第2梯队和预备队。防御重点为议政府和汉城地区。
中朝人民军队为了不予“联合国军”以喘息之机,决心集中9个军(军团)27个师和2个炮兵师,共31万余人,立即发起第三次战役,突破三八线,并歼敌一部。
1950年12月31日,中朝人民军队利用除夕之夜,经过短促炮火准备后,全线发起进攻,迅速突破了“联合国军”的防线。
志愿军右集团 4个军和在其右翼的人民军1个军团,在东场里、高浪浦里至永平地段突破“联合国军”防御后,即向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
至1951年1月2日拂晓,突入其防御纵深达15~20公里,前出到议政府以北之汶山、仙岩里、场巨里地区;南朝鲜军第1和第6师惧怕被歼,仓皇南逃。
志愿军左集团2个军,在永平至马坪里地段突破“联合国军”防御后,1月1~2日在加平以北修德山、上下南淙地区歼灭南朝鲜军第2师2个团和第5师1个团大部,并先后占领加平、春川。
在东部战线实施进攻的人民军2个军团各一部,于战役发起前先行越过三八线,向洪川、横城方向实施渗透迂回,前出到“联合国军”侧后洪川西南的新岱里地区,迫使南朝鲜军第3师南逃。
战役发起后,主力乘势继续向洪川、横城、原州方向发展进攻,有力地配合了主要方向的作战。
“联合国军”在遭到沉重打击后,于1月2日开始放弃议政府、加平、春川第二道防线,节节后撤。
中朝人民军队乘胜扩张战果。1月3日在高阳、议政府以西地区歼灭英第29旅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第1营、英第8骑兵(坦克)团直属中队。
1月4日在议政府以南水落山歼灭美军一部,并解放汉城,5日渡过汉江。至8日,占领了水原、利川、骊州、原州一线。
此时,“联合国军”已撤至三七线南北之平泽、安城、堤川、三陟之线。
中朝人民军队察觉敌人节节撤退是企图诱我深入,待机反扑,为避免陷于不利地位,遂于1月8日停止追击,战役即告结束。
此次战役,中朝人民军队连续作战7昼夜,前进80~110公里,歼敌1.9万余人,解放汉城,粉碎了“联合国军”固守三八线既设阵地、整顿败局、准备再犯的企图,进一步加深了敌人内部的矛盾及失败情绪,扩大了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2-04 07:17:02 +0800 CST  
第七十二章 李奇微简历

李奇微 Ridgway,Matthew Bunker(1895.3.3~1993.7.26)美国陆军上将。生于弗吉尼亚州门罗堡。1917年毕业于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1918~1926年在其母校和本宁堡步兵学校任教官。后在中国、尼加拉瓜、巴拿马、玻利维亚、菲律宾、巴西和美国各地服役,并先后进指挥与参谋学校和陆军军事学院深造。
1937年毕业于陆军军事学院。1939年在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任参谋。1942年任第82步兵师师长,主持将该师改编为空降师。1943年7月在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中,指挥该师实施美军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夜间空降作战。1944年6月率部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8月升任美第18空降军军长。随后参加“市场-花园”战役、阿登战役和鲁尔战役,进抵易北河。
战后,任地中海战区总司令和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委员会代表。
1948~1949年任加勒比地区美军司令。1949~1950年任陆军副参谋长。
朝鲜战争爆发后,于1950年12月任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兼“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1951年4月接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任“联合国军”总司令、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远东美军总司令,5月晋上将。1952年5月接替艾森豪威尔任北大西洋条约组织武装部队最高司令。1953年10月任美国陆军参谋长,主张各军种均衡发展。1955年6月退役。著有回忆录《军人》和《朝鲜战争》等。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2-05 06:57:47 +0800 CST  
第六卷 第四次战役


第一章 第四次战役概述(1)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Fourth Campaign in War to Resist U.S. Aggression and Aid Korea),是1951年1月25日~4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制止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进行反击准备,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

战役概况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1951年1月25日~4月21日,在朝鲜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第四次战役是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利用中朝军队休整之机发起反扑的情况下,进行的防御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经过二十一天的汉江南岸坚守防御与横城地区的反击作战,和六十二天机动防御作战,歼敌“联合国军”多国部队七万八千余人,掩护了中国新入朝部队的开进,集结和展开,为下一次战役的准备赢得了时间,并初步取得了在优势装备之敌进攻面前实施防御作战的经验。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连续发动三次战役,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联合国军”由鸭绿江边打退到北纬37度线附近。“联合国军”为挽回失败影响,乘志愿军战线延长,部队疲惫,补给困难之际,于1951年1月下旬,集中16个师、3个旅共23万人的兵力,发起大规模反攻,西线以美第l、第9军所属6个师为主力,向汉城实施主要突击,东线以南朝鲜军8个师为主力,向原州、清平川实施突击。
志愿军决定以第38、第50军在西线进行防御,抗击对方进攻;以第39、第42、第66军在朝鲜人民军协同下,向“联合国军”实施反突击,粉碎其进攻。
1月27日,西线美军开始发起宽大正面进攻,志愿军在气侯严寒,粮弹缺乏的条件下,一把炒面一把雪,在汉江以南坚守10多天,尔后转到北岸。
东线南朝鲜军于1月28日发起进攻,2月9日,其推进较快的第8、第5、第 3师进抵横城以北,态势突出,志愿军与人民军抓住战机,于 2月 l1日发起反突击,歼灭其第8师大部和第3、第 5师各一部,因其两翼援军赶到,遂于15日停止反击,转入防御。
此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实施大纵深运动防御,抗击“联合国军”的持续进攻。
3月14日,主动放弃汉城,3月31日,全线撤退至三八线以北后转入坚守防御,直至 4月 21日,“联合国军”再无进展。
此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新入朝的第3、第19兵团已到达指定集结位置,即将发起新的攻势,“联合国军”遂停止进攻,第四次战役结束。
在此次战役中,“联合国军”以 85天的时间和 7.8万人的伤亡,才攻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三次战役中用 8天时间攻占的地区,足见志愿军防御的坚韧和艰苦。
战役背景

“联合国军”在中朝人民军队第一、第二、第三次战役的打击下,丢失汉城,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由此,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对朝鲜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撤是守,又一次展开争论,最后仍坚持不退出朝鲜的方针。
为争取时间,恢复攻势,挽回其失败影响,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通过所谓“立即安排停火”的“五步方案”,同时在国内大力扩军备战,在战场上加紧作战准备,从美国本土和其他地区迅速抽调大批老兵补充在朝部队。
1951年1月15日,“联合国军”在水原至利川间采用“磁性战
术”(始终与对方保持接触,以消耗战制约对方的一种战术)进行试探性进攻。当察觉中朝人民军队第一线兵力不足、物资供应困难时,决心发起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回汉城,将中朝人民军队压回到“三八线”以北。
1月25日,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M.B.李奇微指挥美军第1、第9、第10军和南朝鲜军第1、第3军团共16个师又3个旅、1个空降团,计23万余人,由西至东逐步在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
这次进攻改变过去分兵冒进作法,采取互相靠拢、齐头并进、稳扎稳打战法,将主力置于西线(南汉江以西),向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以一部兵力在东线(南汉江以东)实施辅助突击。
志愿军接连取得三次战役的胜利,士气高涨。但由于连续作战,部队十分疲劳,兵员未得补充,物资供应不足。因此,中朝人民军队从1951年1月8日起转入休整,计划于3月发动春季攻势。当“联合国军”发起大规模攻势后,中朝人民军队于1951年1月27日停止休整,转入防御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根据当时部队困难和战争将是长期的情况,经与朝鲜人民军商定,采取力争停止敌人前进,稳步打开战局,并从各方面加紧准备,仍作长期艰苦打算的方针。
在打法上,以一部兵力在西线组织防御,牵制“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在东线有计划地后退,待“联合国军”一部态势突出、翼侧暴露时,集中主力实施反击,从翼侧威胁西线敌人主要进攻集团,以动摇其布势,制止其进攻。
此时,志愿军第一线部队有6个军21万余人,朝鲜人民军有3个军团7万余人。具体部署是: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指挥第38、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简称韩集团),在金浦、仁川及野牧里至骊州以北68公里地段上组织防御,抗击“联合国军”向汉城方向的进攻;
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指挥第39、第40、第42、第66军(简称邓集团),在人民军前线指挥部司令官金雄指挥的第2、第3、第5军团(简称金集团)配合下,在东线横城地区寻机实施反击。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2-05 17:23:35 +0800 CST  
战役经过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根据当时部队困难和战争将是长期的情况,经与朝鲜人民军商定,采取力争停止敌人前进,稳步打开战局,并从各方面加紧准备,仍作长期艰苦打算的方针。在打法上,以一部兵力在西线组织防御,牵制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在东线有计划地后退,待联合国军一部态势突出、翼侧暴露时,集中主力实施反击,从翼侧威胁西线敌人主要进攻集团,以动摇其布势,制止其进攻。
中朝人民军队进行坚守防御和反击作战
1月25--28日,西线美军第1、第9军先后在野牧里至骊州地段发起进攻,每日均在大量坦克、飞机、火炮的支援下分多路轮番攻击。位于该线防御的韩集团,依托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顽强坚守每一要点,战斗异常激烈。至2月7日,将"联合国军"阻于汉江以南的内飞山、文衡山、武甲山、杨子山一带,使其14昼夜只前进18公里,并付出很大伤亡代价。这时,汉江开始解冻,汉江以南作战地区狭小,韩集团为避免背水作战,于7日晚将在汉江西段的第50军主力撤至汉江北岸组织防御,留一部兵力坚守南岸桥头阵地;将在汉江东段的第38军仍留于汉江以南坚守原阵地,继续牵制"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以保障东线反击作战得以顺利进行。人民军第1军团主力也撤到汉江北岸进行防御。
"联合国军"自2月8日起,向汉江逼近,10日占领仁川。
东线,"联合国军"集中8个师,从1月31日起从原州、武陵地区向砥平里、横城方向发起进攻。志愿军邓集团和人民军金集团各以一部兵力节节阻击,诱敌深入。与此同时,邓集团主力则分从高阳、东豆川里、金化地区向阳德院里及洪川以南地域迅速开进,准备进行反击。至2月9日,南朝鲜军和美军一部已进到砥平里、横城、下珍富里、江陵一线,其中,南朝鲜军第8、第5、第3师前进至横城以北约10公里,态势突出,翼侧暴露。中朝人民军队决心乘此有利时机,采取两翼突击和正面攻击相结合的战法,实施横城反击作战。
2月11日17时,邓集团多路向横城以北之南朝鲜军发起反击:第42军第124师攻占上物安里和531高地后,继向鹰峰、石子洞、广田攻击前进;配属该军的第39军第117师经仓村、昆矣洞向横城西北方向进攻,一夜前进30余公里,前出至鹤谷里、夏日地区,将横城西北南朝鲜军第8师的退路切断,造成歼灭该敌的有利态势;第125师主力经居瑟峙、下物安里、石花村进至横城西南之回岩峰,截歼了来自横城方向的逃敌一部。第40军由正面下高垡、新垡里发起突击,第118师割断由朝鲜军第8师的防线,迅速前出至广田、碧鹤山、下草院里地区;第120师攻占圣智峰、梨木亭等地,牵制当面之敌,支援第118师向纵深发展。第66军第198师由五音山突破后,向草塘突击,歼敌一部;第196、第197师突破后,向横城东南方向突击,在红桃山、国士峰受阻。12日,邓集团已将南朝鲜军第8师大部包围于下加云北山、鹤谷里和广田地区,经一天激战,将其3个团全部歼灭。由于向横城东南方向突击的部队,到达指定的曲桥里、德高山地区较晚,未能切断敌军退路;同时,已进至回岩峰的部队未能及时渡过蟾江,因而使横城地区的南朝鲜军第8师师部、第3师大部和美军第2师一部得以逃脱。人民军第3、第5军团在横城东北向釜洞里、花田里、铜山地区之敌发起攻击,于13日进至横城东南之鹤谷里、下安兴里地区,歼灭南朝鲜军第3、第5师各一部,有力地配合了邓集团的反击作战。中朝军队在横城地区共歼南朝鲜军和美军1.2万余人。
此时,东线"联合国军"除在砥平里的部队驻守未动外,其余部队被迫撤至原州、宁越、平昌、旌善等地。邓集团决心歼灭砥平里之敌,而以一部兵力前出原州予以配合。人民军部队向平昌、旌善方向扩张战果。砥平里有美军第2师第23团和1个法国营、1个炮兵营、1个坦克连,共6000余人,构筑了较坚固的防御工事。13日晚,邓集团以6个团的兵力进行攻击。由于对其兵力和工事估计不足,仓促投入战斗,加之参加攻击的部队建制多,通信联络不畅,协同动作差,火炮又少,弹药也不足,以致当夜未能解决战斗。14日,邓集团调整部署,以6个团再次进行攻击,虽然将"联合国军"压缩在不足2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仍未能歼灭。1 5日,"联合国军"的增援部队到达,原州地区之敌也已集中。邓集团鉴于歼敌时机已失,遂于当晚停止进攻,逐步向北转移。人民军在横城反击作战后,即向东南方向发展进攻,收复平昌,逼近旌善,有力地配合了正面作战。砥平里战斗后,人民军也逐步向北转移。
在东线进行反击作战时,西线志愿军第38军和第50军1个团始终坚守在汉江以南,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抗击"联合国军"连续进攻,有力地配合了东线反击作战。砥平里战斗后,该两军部队先后向汉江北岸转移。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2-05 17:30:54 +0800 CST  
第二章 第四次战役概述(2)

中朝人民军队以运动防御将"联合国军"阻止在"三八线"附近
2月17日,中朝人民军队决定全线转入运动防御,准备用两个月时间,集结兵力,补充兵员,改善交通运输,囤积作战物资,待"联合国军"深入后再行反击。防御部署是:第一梯队由西向东依次为人民军第1军团主力,志愿军第50、第38、第42、第66军和人民军第5、第3、第2军团,共8个军(军团),在西起汉江口,沿汉江北岸经杨平、中元山、横城、烽火山、酒峰至下珍富里一线展开,并要求在纵深25--30公里的防御地幅内抗击1个月。第二梯队为人民军第1军团1个师和志愿军第26、第40、第39军共3个军1个师,在西起汶山里,经议政府、铸锦山、青雨山、座防山、洪川江北岸至洪川、丰岩里一线展开。
2月19日,"联合国军"首先在东线发动进攻,在中朝人民军队的节节抗击下,进展缓慢,至3月6日推进到杨平、横城、下松滨迄东海岸之江陵一线,将东西战线拉平。7日,"联合国军"在西线以5个军共14个师又3个旅、2个团的兵力,发动大规模进攻。中朝人民军队根据汉江南岸防御作战的经验,采取兵力配置前轻后重,火力配系前重后轻的战术原则,实施宽正面、大纵深的运动防御。从10日起,按预定计划将第一梯队各军逐步向北转移,由第二梯队继续进行运动防御,14日晨主动撤离汉城。"联合国军"15日进占汉城,16日以后继续采取"主力靠拢"、"等齐发展"的战法和"磁性战术"向北推进,至23日,进占高阳、议政府、加平、春川、瓦野里、注文津一线。中朝人民军队采取重点设防、梯次配备、扼守要点、以点制面的部署,以阻击结合反击、伏击、袭击等各种手段,依托每一阵地节节抗击,予敌以大量杀伤。志愿军第26军在议政府铁原地区防御战斗中抗击美军第1军主力进攻,作战38天,毙伤俘敌1.58万余人。其间,美军空降第187团用飞机100余架次,于汶山里地区伞降了约4000人和少量坦克、火炮,企图切断正在向北转移的人民军一部的退路。由于该部人民军此时已撤至临津江以北,致美军企图落空。28日,美军进攻旺方山时,第一次使用直升机1架载步兵30余人,实施机降,攻占了2个班的阵地。
战至3月底4月初,中朝人民军队全线转移至"三八线"以北附近地区,"联合国军"再次越过"三八线"。4月15日,志愿军第3、第19兵团已经入朝,分别在伊川、铁原、平康地区和南川店、市边里、兔山地区完成集结,原在元山地区休整的第9兵团也在平康、洗浦、淮阳地区完成集结。"联合国军"发觉志愿军后续兵团到达,加上连续作战部队损伤严重,因此除在铁原、金化地区继续发动进攻外,在其他地区基本上停止了进攻。4月21日,"联合国军"被阻止在开城、长湍、高浪浦里、文惠里、华川、杨口、元通里、杆城一线,第四次战役遂告结束。
此役,中朝人民军队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进行坚守防御、战役反击和运动防御作战,历时87天,毙伤俘敌7.8万余人(其中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使"联合国军"平均每天付出近千人伤亡的代价才前进1.3公里。志愿军伤亡4.2万余人。中朝人民军队完成防御任务,赢得时间,掩护了志愿军后续兵团集结,为进行第五次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役也为劣势装备军队依靠一般野战工事进行防御作战提供了经验。
--摘编自《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主 要 经 验

一。坚守阵地与反击行动相结合 坚守阵地,并以积极的反击行动相结合,粉碎敌之进攻,是这次防御战役的基本指导思想。
在敌人掌握制空权,地面火力和突击力占有很大优势的情况下,采取消极的单纯防御行动, 是无法抵挡敌人进攻的。
把坚守阵地同反击行动相结合起来,就能提高防御的活力,使防 御增加生命力。
这次战役所以能在敌我装备悬殊,中国军队供应十分困难,人员减少严重和部队相当疲劳 的情况下阻击敌人达八十余天,歼敌近八万人,敌人平均每天前进不到一公里半,就是由 于在防御中不仅依托有利地形和工事顽强抗击敌人,而且及时发起反冲击和反突击,给予 敌人以有力的打击。
尽管由于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原因,反突击未能达到粉碎敌人进攻的目 的,但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实践证明,为了使反突击起到打破敌人进攻的决定性作 用,必须形成强有力的拳头,迅速歼灭敌主要进攻集团翼侧之重要集团,以便尔后向敌主 要进攻集团的侧后实施有力的突击。
在敌人处于装备优势的情况下,要歼灭当面之敌,一要切实断敌退路,以免像横城之敌那 样得以逃脱;二要分割快歼,以免像砥平里之敌那样龟缩一团,待增援之敌到达后得以合 力突围。

二。实行大纵深的设防和前轻后重的部署
抗击优势装备之敌的进攻,要有大纵深的设防和前轻后重的部署,以增大防御的弹性和韧 性,增强防御的稳定性。
因为在装备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要想防御阵地完全不被敌人突破 是不可能的,特别是仓促转入防御时阵地工事比较薄弱,在强大火力的突击下,就连防御 部队的生存也受到极大的威胁。
大纵深地设防,便于在部分阵地或地带被突破后制止敌继 续发展,和以反冲击或反突击恢复已失的阵地或地带;前轻后重的部署兵力,可以避免不 必要的伤亡,和掌握较大的预备队,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
这次战役开始时,由于志愿军着眼于以反突击粉碎敌人的进攻,并准备在反突击成功后乘 势向敌继续进攻,只构筑了一道防御地带的阵地。
实践证明,这样只作一种打算的准备是 不够的,因此在战役第二阶段设置了两道防御阵地,以后又增加了一道,增强了防御的稳 定性,使防御作战坚持了两个月。
这次战役的兵力部署始终是坚持前轻后重的原则。第一阶段第一梯队只有四个军(军团)另 二个师,第二梯队达六个军(欠二个师)。第二阶段由于部队减员较多,第一梯队增到八个 军(欠一个师),第二梯队减至三个军另一个师,但规定各军应根据情况组成数个梯队,轮 番作战,换班整补,并以反冲击打退敌之进攻或夺回已失阵地。
在部分部队由于对前轻后 重的部署贯彻不够受到不应有的损失以后,志愿军司令部将领进一步强调不要在一个阵地 上堆很多部队,以免遭受过大的伤亡,也不应死守一地不动,让敌人打完。
中国志愿军将 领这些及时有力的指导和作战中血的经验教训,使部队迅速提高了贯彻这一原则的自觉性, 从而减少了伤亡,并有效地歼灭了敌有生力量。
如三月二十三日,志愿军第26军第226团 三个连向胎封里,霜洞里(铸锦山东侧)之敌实施反冲击的战斗中,毙伤敌二百余人;次 日,在 抗击敌人进攻326.3高地(铸锦山南侧)的战斗中,该军第264团第8连一个排即毙伤 敌一百余人。

三。抓住战役发展的关节,实施灵活机动的指挥 实施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
对优势装备之敌的防御作战来 说,更非灵活机动不可。 战役上的灵活机动的指挥,中心在于抓好战役发展的关节。
这次战役之初,志愿军在察觉 敌人全线反扑的企图后,立即组织坚守防御,并准备以强有力的反突击粉碎敌人的进攻; 在纵深作战不顺利时,立即停止反突击,并根据敌我情况转入机动防御,都抓住了战役发 展的关节。
因此,在被动中争取了主动,为战略预备队的调动赢得了时间。 为了抓好这些关节,事前应有周密的计划。
通过对敌我情况的分析,对战役发展的各种可 能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制订多种方案,以便在出现复杂情况时,能及时地加以适当处置
下面各章,讲述的就是发生在第四次战役期间的故事。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2-06 06:56:29 +0800 CST  
第三章 彭总下令停止追击
自十二月三十一日黄昏战役总攻开始后。中朝联军进展迅猛,三天之内全线突破敌防御纵深达二十公里,迫敌全线撤退。
志愿军右翼突击集团及人民军一军团当即向仁川、汉城、水原方向追击,左翼突击集团及人民军第二、第五军团向洪川、横城方向追击。
战至四日,右翼集团第三十八军、第四十军于议政府以南歼灭美二十四师一部;当日晚,第五十军一四九师、第四十九军一一六师及人民军一军团八师、四十七师一部相继进入汉城。
五日,第五十军及人民第一军团渡过汉江,向仁川、金浦、水原方向攻击前进。
左翼突击集团第六十六军四日攻占洪川,第四十二军于七日进占砥平里,八日占领杨平、弼州、利川等地;人民军第二、五军团亦进抵横城、原州地区……。
中朝联军由三八线推进到三七线。在捷报频传的同时,彭德怀冷静地注意到我军正在发生的诸多困难。
众多的部队拥挤在三八线以南狭小地区,粮食供给很成问题;气候奇寒,我军冻伤人员剧增。
一九六师冻伤数千人,其五八六团已因冻伤失去战斗力,这等于敌军不费一枪一弹,而我军折损近一个师!
五日,韩先楚报告:此次战役部队损失尽为骨干,三十九军一一六师两个团伤亡千余人,一一九师一个团伤亡三百余人,现已有不少营团失去攻击能力,甚至有的师只有半数人员在前面作战。
且部队极端疲劳,三八线以南沿途群众跑光、房屋被敌人烧光,部队无法吃饭睡觉,很难支持。行军中不少战士跌倒,沿途三五成群掉队很多。
加之后勤供应不上,部队无鞋穿,弹药接济不上,炮兵因道路破坏不能随步兵前进支援作战。三八线以南敌人埋没地雷很多,时常发生触雷事件,仅四十军触雷死者即达百余人。
虽然我军经连续七个昼夜的进攻,前进一百多公里,歼敌近两万,但是,据各部队报告。
敌人抵抗并不坚决,汉城亦主动放弃,似乎严寒的气候和后勤补给方面的困难比敌人的抵抗对我军造成的阻力更大。
彭德怀敏感地意识到,敌人有可能且战且退,诱使我军过远南进,从而疲惫甚至拖垮我军,之后从我方侧后登陆,重演仁川之战一幕。
八日,志愿军第五十军二个团南进到乌山,志司作战处据侦察情况报告彭德怀。敌军在乌山一带有伏兵,形成一个口袋。
彭德怀当机立断,命令将五十军一个团从乌山撤回,随即下令全线停止进攻,并令人民军一军团、志愿军第五十军、三十八军、四十二军、人民军第五、第二军团各伸一部兵力,于水原、全良场里、利川、龙头里、横城、下安兴里及平昌以北地区进行防御,掩护主力在三八线以南附近休整。
部队收复汉城不久,志司电令: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等主力均位于汉江北岸休整3天。
到1月8日,志愿军已将敌人驱逐至北纬37度线附近的平泽、安城、堤川、三陟一线。就在这一天,彭德怀司令员毅然命令各军:停止追击!
停止追击的命令传到各部队,斗志旺盛的指战员们傻了,甚至有人以为听错了命令,纷纷打电话到志愿军司令部核实。
有的说,打美国鬼子比打蒋介石还容易,现在胜利了,应该乘胜追击,快打,快胜,快回国。
还有的说,从北到南,一推就完,消灭鬼子,回家过年。
还有的说:现在敌人望风而逃,大规模溃退,汉城也收复了,为什么停止追击?为什么不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地把美国鬼子从朝鲜半岛赶下大海去?
底下的议论传到彭德怀耳朵里,他觉得并不奇怪,也不生气,只是想,看来“速胜”思想在志愿军中很有市场,有必要开个会统一一下认识了。
在总部召开的中朝联军领导干部会议上,面对下面狐疑的目光,彭德怀的语气少有的沉稳平缓:
“同志们,第三次战役我们胜利收复了汉城,把拥有三军绝对优势的‘联合国军’打得潮水般败退。祖国人民只知道我们的战果,往往不了解真情,不了解我们志愿军面临的困境和严重的困难。”
“新华社如此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我的心里很不踏实,因为美军没有整军整师地被我歼灭,战斗力仍很强大,他们的海空军占绝对优势。”
“敌人不是傻瓜,他们会不会设下了圈套让我们去钻呢?会不会利用我们现在的战线过长,再制造一个仁川登陆计划呢?”彭德怀语气变得沉重。
接着,彭德怀讲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麦克阿瑟和李奇微不会甘心失败,也不会就此罢休,他放弃汉城很可能是权宜之计,在退到一定的程度后,经过休整和补充,很可能会以百倍的疯狂,向我卷土重来。”
彭德怀提醒大家,从打扫战场的战果来看,敌人主力并没有损失,技术装备仍占优势,飞机仍猖狂地飞来飞去。
与敌人的损失相比,志愿军入朝2个月连续三次作战,部队已很疲倦,兵力损失不少,又没有海空军的保护。
彭德怀沉痛地说:“同志们,我们的战士是可敬可爱的,是绝对服从命令的,挨冻受饿时毫无怨言,直至自己为国捐躯,也从没向我们抱怨半句,这是什么精神?”
彭德怀的鼻子有点酸,声音很低,突然,他大声说:“同志们,战士们把生命交给了我们,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战士的宝贵生命,我们要适可而止,要尽量减少伤亡!”
洪学智插话说:“由于粮食和棉衣供应不上,冻死的不说,现在靠一把雪一把炒面幸存下来的战士,长期吃不到蔬菜,吃不到肉,已有不少人得了各种各样的怪病,患夜盲症的战士少说有万人。过了三八线,我们的战线过长,粮食的供应就更加艰难了!”
彭德怀手指地图,继续说:
“朝鲜地形如伸向日本海和黄海的长长的冬瓜,三面临海,联合国的海军三面包围着朝鲜这块土地,我们仅仅是在陆地从三八线向南延伸了一点,三面临海的陆地时刻有被敌人登陆占领的危险。”
“况且,三七线以南的地形是平原,便于敌人机械化部队活动。我们在这样的地形作战,无山无树作掩护,一定会吃亏。因此,要继续南进,必须先停止追击,经过补充休整后,才能继续再战。”
很多人听后,拍着自己的脑袋,似乎明白了彭德怀的心思。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6-02-07 06:42:02 +0800 CST  

楼主:碧薇萍

字数:461213

发表时间:2014-04-24 01: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3:16:07 +0800 CST

评论数:64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