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华夏英雄丝路情》汉、唐、宋、明、清惊世的英雄传奇(黄良浩原创)

打气!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02 18:31:59 +0800 CST  
打气!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03 10:00:36 +0800 CST  
打气!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04 19:35:06 +0800 CST  
打气!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06 18:32:13 +0800 CST  
打气!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07 18:28:06 +0800 CST  
打气!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08 17:15:06 +0800 CST  
打气!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09 18:38:21 +0800 CST  
打气!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12 19:34:43 +0800 CST  
论坛又丢帖子啦!

各位觉得如何?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14 21:11:55 +0800 CST  
26《周亚夫平叛》(5)

各位,营啸是一种异常的情况,表明军中有了骚乱。古代军营规矩法纪森严,不允许造谣滋事,连高声呼喊都是禁止的。可以理解的是,汉代军规有“十七条禁律和五十四斩”,士兵压力山大。由于太尉手下的汉兵长期防备敌人,高度紧张,遇到骚乱难免惊惶失措,可能由于误会,引发了小规模的骚动。

即使这样,下面的声息都传到太尉的军帐前。但是,周亚夫不为所动,任你泰山崩于前都不变其色,更何况仅是小小的“营啸”呢?太尉始终高卧不起,过了不多久,一切就平复如初了。足见周亚夫沉着冷静,胆色过人。

......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14 21:13:34 +0800 CST  
26《周亚夫平叛》(5)-2

吴军又使出阴招,他们集结力量,冲向汉营的东南角,一时间人声鼎沸。但是,周亚夫却派人马守住营垒的西北角。敌人果然有诈,吴军直接冲击的是西北角,由于汉军有防备,叛贼无法得逞。吴军断粮多日,极度饥饿疲乏,只好大规模撤退。周亚夫一看情形,对手已经辙乱旗靡,正是反攻的大好时机啊!

太尉马上派出精兵,奋力追杀叛军,可谓是追亡逐北,流血漂盾呀!结果,吴军惨败,死伤无数。如此一番,梁王也听到消息,他立即号令全军出动,猛冲吴楚大营!

......
(为防止帖子丢失,只能一步一步测试......大家见谅,请保持耐心,坚持到底!)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15 18:51:27 +0800 CST  
谨慎、乐观、耐心、坚持!

呵呵,欢迎大家继续支持!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15 18:53:49 +0800 CST  
26《周亚夫平叛》(5)--3

汉军全面拉开大反攻的序幕,试想一下,不少封君列侯都背着无盐氏的高利贷呢,与其让“大耳窿”追债,还不如追杀你吴楚叛军呢,也好杀个痛快!于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封君列侯们更是带着“抢钱、抢粮、抢娘们”的杀气,一路掩杀过去,曾经不可一世的吴楚叛军全线崩溃,各自逃散。

汉军这边勇士辈出,但是,所受封赏却各有不同。例如:灌夫带领一千人猛冲吴楚大营,他肩扛画戟,舍生忘死,不顾安危,奋勇杀敌,令叛军闻风丧胆。最后,灌夫立下军功,被封为中郎将。

但当时的李广就有些鲁莽了,虽然,李广勇夺叛军的军旗,但是,他事后却私下接受了梁王的赏赐,犯了汉景帝的忌讳。结果,汉景帝老大不高兴,汉廷也就不再嘉奖李广了,这也是“李广难封”之尴尬的开始。

......
(未完待续......)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15 20:39:18 +0800 CST  
打气!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15 22:46:46 +0800 CST  
打气!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16 10:38:48 +0800 CST  
26《周亚夫平叛》(6)

汉军大破吴楚反贼,天下大局已定。于是,汉景帝发布诏书,不但要全面围剿叛逆,而且,必须振奋汉廷的声威!

讨逆诏书有如下策略:

1、首先,声讨匪首吴王刘濞;向全天下声明汉廷的恩德,先帝汉文帝历来对诸侯王不薄,尤其包容吴王,即使吴王扰乱币制,包庇逃犯,都希望他改过行善,如今他却带头作乱,反叛汉廷,真是罪行滔天。

2、其次,为了安抚其他诸侯,特意宣布战犯名单;战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淄(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这样可以进一步孤立他们,令其无处躲藏。

3、再者,为受害的臣民讨回公道;声讨反贼的祸害:他们残杀大臣与汉朝使者,强迫、胁持广大百姓,摧残、杀害无罪的人,烧毁民宅,发掘他们的坟墓,非常残暴。

4、后者,号令天下人诛灭反叛的敌人;但凡参与反叛,并且俸禄在三百石以上的官吏不得赦免,一律都要处死。

5、最后,号召天下将士继续进攻,深入敌境,可以计算军功,希望完全消灭残敌,壮大天下共击反贼的气势。

诏书颁布后,汉廷还另外悬赏一千金,要取吴王刘濞的项上人头。

此时此刻,反叛联盟已经土崩瓦解,汉廷军威所至,甚至震慑了远在浙江的东瓯小王国。

那么,七国之乱的首恶们到底下场如何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16 10:40:17 +0800 CST  
打气!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17 19:54:00 +0800 CST  
27《诛灭吴王》(1)

汉兵一路南下追杀,吴楚叛军四散溃逃,简直就是豕突狼奔。吴王老贼白发苍苍,脸上还残留着血迹,头盔歪歪斜斜扣在脑袋上,一双老眼布满血丝,当初骄狂得不可一世的样子荡然无存,整个人狼狈不堪,越发显得苍老;经受沉重打击后,他还在苟延残喘,对于逃遁的生涯,竟茫然而不知所措,可谓:败走如丧家之犬,逃亡似漏网之鱼!到后来,他抛弃了大部队,只带上几千名强壮的士卒,连夜南遁,吴都广陵他也不敢回去了,径直越过长江,一直跑到丹徒去。在那里,刘濞勾结东瓯人,收集散乱的败兵,企图继续顽抗。

当年,造反的英布接连遭到挫败,他竟然为了保住所得的财宝,抛弃自己的部队,几乎孤身南逃。结果怎么样呢?还不是让汉军派人给宰了吗?吴王与他有何异同呢?

一来英布不能与士卒同生死、共患难,只顾亡命江南。你弃士兵如草芥,士兵就会视你如寇仇,结果,他连退守淮南都做不到,还想当皇帝吗?这无异于痴人说梦话。吴王又如何呢?他驱使将士卖命时,说得天下无敌,但不肯听从劝谏。一旦失败,就有心无力,同样抛弃大军,只顾逃亡。刘濞虽然杀入中原,但为了称帝与复仇,毫无远见卓识。兵败后,刘濞同样逃过长江,竟然要去勾结越人,继续顽抗。刘濞相比英布也好不到哪里去!

二来英布只想保住自己的财宝,而刘濞却想保住老命,企图东山再起。失败之后,刘濞开出的空头支票,也就无法兑现了。两人只为权力和钱财而战,他们发动的是不义之师,又如何保得住不义之财呢?

三来英布只顾个人利益,完全没有为天下百姓着想。而刘濞很虚伪,表面上对吴国百姓免税,却要驱使他们为自己当炮灰,完全是想作乱谋逆,不但欺骗了自己的民众,还要他们付出生命和鲜血作为代价,去帮自己夺位争权。可以想象,吴王失败后,很多吴国百姓就会家破人亡。

(未完待续......)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17 20:08:12 +0800 CST  
27《诛灭吴王》(2)

英布和刘濞同样发动叛乱,同样想做皇帝,但是留给他们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再回过头来,说说楚王。楚王虽然狂妄自大,但见自家人马一败涂地,知道天下之大,逃无可逃,避无可避,便畏罪自杀了。

汉廷哪里肯放过吴王这个罪魁祸首呢?很快,消息从江南之地传来,吴王与东瓯人在一起。既然悬赏千金要刘濞的项上人头,那就不介意向东瓯人展示好处。

其实,东欧人也不傻,当初派兵一万,只是因为刘濞开出空头支票,如今老贼败逃至此,已是强弩之末,势穷力孤,他必定千金散尽难复来,谁还跟着老贼陪葬呀?更何况,刘濞的人头就价值千金,恐怕东瓯人窥视刘濞时,两眼都金光闪闪呢!

于是,东瓯人设了一个局,好言好语诳骗吴王,请他外出劳军。老贼不知是计,就大摇大摆来阅兵,哪里知道这是在送死呢?毫无防备之下,刘濞被刺客用戟杀死了,然后,砍下头颅;他的人头让越人装着报送长安。这个奸诈的老贼,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可耻下场,一代奸雄就此惨淡陨落,化作污泥。

(未完待续......)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18 21:07:05 +0800 CST  
打气!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20-01-19 17:04:42 +0800 CST  

楼主:天元地浩

字数:110964

发表时间:2019-12-01 21:17:1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8 22:14:39 +0800 CST

评论数:39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