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Ridiculogical 2019-12-17 16:40:22
祖籍成谜,但看起来李白的父兄辈至少不缺钱。
-----------------------------
是的,李白的父亲据说是大商人,应该不差钱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17 19:11:35 +0800 CST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18 06:39:16 +0800 CST  
NO.10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李唐皇室把道教始祖李耳作为自己的祖先,大多笃信道教,晚年的李隆基对道教更是无比沉迷——他一心想修炼长生之术,为此还专门在华清宫修建了长生殿。

听说吴筠在道教界的名气后,他特意命人请其入京面谈。

一番交流下来,李隆基对吴筠极为欣赏,遂留他在京,盛情款待。

吴筠也抓住机会,在皇帝面前大力推荐自己的好友李白,说得李隆基龙心大悦,当即派使者前去宣召李白。

使者到来的时候,李白正在家中闲居。

得知皇帝召他,他顿时欣喜若狂。

这从他当时写下的这两句诗就可以看出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就这样,时年42岁的李白第二次来到了长安。

这一回,他受到了皇帝和朝臣们的热情接待。

时任秘书监的贺知章在看了他的诗作后更是惊为天人:子,谪仙人也!——你简直是天上被贬谪到人间的神仙啊!

之后,李白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来入仕的夙愿——被任命为翰林待诏。

但很快,他就失望了。

因为当时的所谓翰林待诏,只不过是需要随时听候皇帝召唤的御用文人,虽然待遇不错,钱多事少离皇帝近,但实际上并无任何实权。

这对于渴望建功立业的李白来说,显然是无法让他满意的。

我想要的是房子,而你给我的却是桔子,就算给得再多,又有个屁用!

无奈,他只好借酒浇愁,每天不是喝得烂醉,就是在喝醉的路上。

这次李龟年派人来找他的时候,他又醉了。

来人只能把摇摇晃晃的他硬是架到了沉香亭。

然而李白此时依然在酣睡不已,脸上被泼了八十八盆冷水后才勉强睡眼惺忪地醒来。

不过,对李白这样的天才来说,写诗似乎比呼吸还要本能还要自然,根本不需要动脑子,只要一提起笔,那些美妙的诗句就会像打开了自来水龙头一样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

于是就有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既写花又写人、既辞藻艳丽而又浑然天成、既独立成篇又无缝衔接的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叹为观止。

每一句、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精准,那么贴切!

如果说这些字是子弹的话,那么它们肯定个个都是十环!

因此,李白的诗刚一写完,李隆基就迫不及待地命李龟年按李白所填的新词引吭高歌,还拿起玉笛亲自伴奏,而杨贵妃的笑容更是比身边的牡丹还要灿烂!

从此,李隆基对李白的文才更加佩服,对他也更加礼遇。

不过,李白再被礼遇,也不过是皇帝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而已——如同一只夜壶,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用,不需要的时候就丢在角落里!

杨贵妃才是李隆基晚年最不可或缺的那个人。

为让她开心,他是不惜一切代价的。

杨贵妃生于南方的蜀地,特别爱吃当地产的荔枝。

李隆基听说岭南的荔枝口味更好,便决定从岭南运过来——爱她,当然要给她最好的!

可岭南到长安有数千里之遥,那时又没有飞机和高铁,且荔枝又特别容易变质,怎么办呢?

这难不倒李隆基。

他下令让沿途各驿站配备专用的快马和骑手,一站一站接力,马停荔枝不停,人歇荔枝不歇,昼夜兼程地从岭南把荔枝运到长安。

晚唐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描述的就是此事: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18 07:03:13 +0800 CST  
@蛋蛋de小忧桑 2019-12-18 09:11:50
继续
-----------------------------
后天上午继续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18 11:30:04 +0800 CST  
@zhaolei72 2019-12-18 12:01:35
开元盛世,谁能预感到批土批会爆雷?估计少数人先知先觉了
-----------------------------
是啊,谁能想到会在最强盛的时候突然崩盘呢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18 17:16:35 +0800 CST  
@wangmingsong2011 2019-12-18 12:52:16
荔枝,搁在古代真的是太难弄了。我只知道俩皇帝搞过送荔枝这种事。
李隆基这个劳民伤财又被小杜同志一首诗,尽人皆知。
拓展一下另一个——雍正。
雍正时代起,清朝的南方的大臣用桶栽种荔枝,所以能吃到,成本没那么天价。当然,数量依然有限:后来的乾隆时期,运来一百桶荔枝树,总共摘下来470个,乾隆自己才吃4个,给皇贵妃2个,剩下的皇子宗亲、主要大臣,一人也才一个。
雍正是看到荔枝来了,赶紧叫人......
-----------------------------
雍正的事我之前倒不是太清楚,学习了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18 20:10:10 +0800 CST  
@奇正2019 2019-12-18 14:42:27
李白就适合写诗!不然中国诗歌的高峰谁给盖起来
-----------------------------
是的,在诗歌上,李白属于天才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18 21:14:20 +0800 CST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19 06:58:43 +0800 CST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20 06:29:57 +0800 CST  
NO.11

不过,正如再好的美玉也会有瑕疵一样,再深的感情也会有波折。

李隆基毕竟是皇帝,后宫中美女太多,诱惑太多,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常在美女旁,难免不动心,他有时也会有受不住诱惑的时候。

也许,对很多男人来说,爱情往往只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而对有些女人来说,爱情却往往是她们生命的全部。

杨贵妃就是这样的女人。

她想要的是唯一,而不是之一。

她无论如何也忍受不了自己唯一挚爱的男人和别的女人卿卿我我。

因此她也难免要吃醋,有时醋劲还挺大,搞得李隆基很生气,甚至还曾两次把贵妃撵出了宫。

一次是公元746年七月。

那次,杨贵妃“妒悍不逊”——因妒忌而态度凶悍,出言不逊,李隆基一怒之下命人将她送回到了她堂兄杨铦的家中。

你走吧,朕再也不想见你了!

可杨贵妃早上刚走,当天中午,李隆基就反悔了。

然而碍于帝王的面子,他又不好明说,只好对身边的人吹毛求疵,大发脾气,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就是鱼香肉丝里挑鱼。

关键时刻,幸亏他最宠幸的太监高力士给他解了围。

高力士本姓冯,出身于岭南望族,是被后世尊为岭南圣母的冼夫人(冼夫人的事迹可见我的另一本书《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后三国》)的六世孙,曾祖冯盎(àng)在唐初被封为越国公,其父冯君衡曾任潘州(今广东高州)刺史,因遭人诬陷惨遭诛杀,年幼的高力士则被阉割入宫,成了一名小太监,后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故而改姓高氏。

高力士性情谨慎,办事细致,很受武则天的宠爱,还被任命为宫闱丞,负责传达诏令。

武则天死后,高力士又慧眼识珠,把宝押在了当时还是临淄王的李隆基身上,成为李隆基在宫中的耳目,为李隆基的上位出了不少力。

李隆基登基后,高力士很自然地成了他最亲近的贴身太监,还被封为从三品的右监门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

这样的任命在唐朝是前无古人的——要知道,当初唐太宗为了防止阉人干政,曾经规定宦官的官阶最高不能超过四品,而李隆基却为高力士打破了这个界限!

这是李隆基的一小步,却是唐代宦官参政的一大步!

后来的史学家甚至认为,正是李隆基的这个任命为唐朝后期的宦官专政开了个坏头!

不过,高力士本人的人品还是不错的,终其一生,他对国家和皇帝一直忠心耿耿,从不利用自己的职权胡作非为。

李隆基对他也特别信任,常对人说:力士当上,我寝乃安——只有高力士在旁边,我才能睡得安稳。

此次贵妃被逐,善解人意的高力士看出了李隆基的心思,伏地奏请迎回杨贵妃。

这正合李隆基的心意。

当天夜里,杨贵妃就被接回了宫中。

两人就此重归于好。

四年后,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一次——杨贵妃又一次因忤旨被赶回了娘家。

这回,劝谏的换成了户部郎中吉温。

吉温借着入宫奏事的机会故意激将说:妇人见识短浅,违背圣情,确实有错,可是贵妃毕竟久蒙恩宠,就算要治她的罪也得在宫中进行,怎么可以让她在外边受辱呢?

李隆基对此本就有些悔意,便马上借坡下驴,命使者给贵妃赐御膳。

杨贵妃对使者说:臣妾冒犯圣颜,罪该万死,陛下没有杀我而让我回家,看来我跟陛下以后是不可能再见面了。妾身上的衣服珠玉都是圣上所赐,只有发肤是自己的,陛下的大恩大德,妾无以为报,就用这个来感谢陛下对我的恩宠……

话还没说完,她就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随后,她剪下自己的一缕秀发,交使者带回去。

使者回去复命,李隆基大惊,怜惜之情顿时如晚期的癌细胞般再也无法抑制。

他当即派人将贵妃召回,从此愈加宠爱,再也舍不得与她分开。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20 07:09:52 +0800 CST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20 09:23:14 +0800 CST  
@奇正2019 2019-12-20 14:13:59
在天比翼鸟,在地连理枝!这个唐明皇还真是多情,爱美人不爱江山!陈玄礼和高力士的确为唐明皇立下大功,至死不渝呀!楼主可否插段文字说下这唐明皇的号的来历
-----------------------------
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
是这个吗?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20 18:44:10 +0800 CST  
@flying777300 2019-12-20 21:20:10
安禄山是不是胡璇舞跳的特别好?嗨翻,打了兴奋剂一样
-----------------------------
是的,《旧唐书》记载说:(安禄山)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20 21:53:39 +0800 CST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云淡心远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21 10:11:40 +0800 CST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21 10:12:17 +0800 CST  
上了天涯热帖榜。
一下子多了好多回帖,就不一一回复了。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21 16:38:14 +0800 CST  
@斯兵格勒 2019-12-22 22:04:15
马尔萨斯在《人 口 论》中第一次指出,人类的资源当时看来在算术增长,而人口繁衍的规律是指数式增长,虽然很多人骂马尔萨斯冷血无情,但就逻辑叙述而言,马尔萨斯的理论无可辩驳。学过高中数学的都会知道,指数增长肯定会超过算术增长。但之后的2〇〇多年,即使人口急剧增长,人类社会的生活水平在稳步提高,人类没有陷入【马尔萨斯人口陷阱】。
如果从经济学角度考虑,这一悖论在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得到了解释。索......
-----------------------------
不好意思,麻烦您另外开贴吧。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22 22:12:18 +0800 CST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23 06:32:56 +0800 CST  
NO.12

就这样,晚年的李隆基整天沉迷于与杨贵妃的儿女情长,老夫聊发少年情,左牵手,右搂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来处理繁杂的政务?

他把朝中的大小事务几乎全都交给了首席宰相李林甫来处理。

说起来,李林甫也算是唐朝宗室,只不过和 的血缘关系已经像冲泡了六次的茶一般淡了——他的曾祖父李叔良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

由于和皇室比较疏远,故而他虽然也勉强能靠着门荫入仕,却只能从基层干起。

他不仅工作能力很强,而且特别擅长搞关系,尤其擅长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博得别人的好感,无论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爱喝咖啡的还是爱吃大蒜的,很少有他搞不定的人。

也正是凭借这样的本事,他得到了以善于理财而闻名的李隆基早年的宠臣宇文融的赏识。

在宇文融的提携下,他得以进入中枢,出任御史中丞。

后来,他又攀上了当时在后宫中最得宠的武惠妃,从此更是平步青云。

公元735年,李林甫终于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中的一员。

需要说明的是,唐朝的宰相一般不止一人,而是一个班子。

唐代沿袭隋制,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即负责起草政令的中书省、负责审核政令的门下省、负责执行政令的尚书省。

唐初,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唐朝自唐太宗李世民后一般不设尚书令)均为宰相,唐中宗后,尚书左右仆射地位下降,一般不再被视为宰相,而其他官员只要加有“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则被列为宰相。

当时与李林甫同居于相位、排名在他之前的,还有中书令张九龄和侍中裴耀庭。

据说在李林甫入相之前,李隆基曾征求过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明确表示反对:宰相关系到国家安危,陛下用李林甫为相,恐怕将来对社稷没好处。

为什么他要说这样的话?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生性清高的大才子张九龄对文化水平不高的李林甫似乎一直都没有什么好感。

李林甫的学问浅薄是出了名的,为此甚至还闹过一个有名的笑话。

那次,他的表弟姜度喜得贵子,作为表哥,李林甫肯定也要写信道贺。

就和如今很多企业要把领导题字挂在显著位置一样,姜度当然也要把宰相的贺信挂在显著位置显摆显摆。

他得意洋洋地当着众多宾客的面拆开信封,命人将信贴在墙上。

没想到,在场的人见了全都掩口而笑。

而姜度的脸则比又失眠又便秘又腹泻不止又月经不调的女人还要难看!

原来,信上写的是:闻有弄獐之庆……

古人常用“弄璋之喜”来祝贺别人生了儿子,而李林甫却写成了“獐”!

“璋”者,美玉也,而“獐”则是一种野兽,“獐头鼠目”不是一个好词,“獐子岛”不是一支好股,“弄獐之庆”当然也不是一句好话!

从此,李林甫便有了“弄獐宰相”的美名。

不过,他对此倒并不是很在意。

弄獐不要紧,弄权才是真。

他真正在意的只有权位。

他想要的,是早日扳倒张九龄,成为权倾天下的首席宰相!

不过,此时李隆基非常器重才华出众的张九龄,他当然不可能轻举妄动。

在那段时间里,他虽然一直在等待着合适的出手时机,但表面上却对张九龄唯命是从,毕恭毕敬,公文帮着提交,走路帮着拎包,上厕所帮着扶腰……

机会很快就来了。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23 06:53:38 +0800 CST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9-12-23 07:20:00 +0800 CST  

楼主:云淡心远

字数:454786

发表时间:2019-11-25 15:31:3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12-11 11:01:00 +0800 CST

评论数:853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