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史记--那些名声若日的历史人物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流传下来的书籍浩如烟海。那么在这书山的海洋里面,我们该抱着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来读书,才是正确的呢?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08 14:36:01 +0800 CST  
一,闲说史记之太史公司马迁----死有轻于鸿毛,亦有重于泰山

我读过不少的书。
然而迄今为止,令我发自内心佩服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屈原屈灵均,一个是太史公司马迁。
我佩服屈原,是因为他言出必行,敢于直面生死的大恐怖(知死不可让,愿弗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我佩服司马迁,则是因为他非但不怕死,他甚至连活着都不怕(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这句震古烁今的话不是来自于史记,而是来自于报任少卿书。想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了解说这句话的人。说出这句话的人正是太史公司马迁。
司马迁的人生大部分都浓缩在了报任少卿书这篇文章里面。我们从报任少卿书里面就可以看出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司马迁是一个读书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个继承了古代读书人的精神意志,无比纯粹的读书人。
在古代,能掌握文字的人都是凤毛麟角的。而这批凤毛麟角的人大多数都传承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叫做耿直!
耿直,也可以说是一根筋,还可以说是不怕死。
齐庄公奸淫臣子崔杼的妻子,甚至还跑到了对方的家里。结果被崔杼弑杀。齐国的史官直接在竹简上书写崔杼弑其君。
崔杼知道这件事情后,就把齐国的史官给杀了。齐国史官的继任者又写,崔杼又杀。齐国史官的继任者还写,崔杼三杀。齐国史官的继任者接着写。崔杼无奈之下只好放弃。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这就是很早以前的读书人!一群掌握了文字的人。他们耿直,他们一根筋,他们不怕死,他们恪守心中信念,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为了如实记录真实发生过的历史。面对着当权者高高举起的屠刀。他们没有退缩,也没有畏惧。反而用一种蔑视甚至是无视的态度,接二连三,以血肉身躯抵抗利刃,前赴后继,死不旋踵。
前面的倒在了屠刀下,后面的立刻补上。后面的倒在了屠刀下,再后面的又补上。无视死亡的威胁,无视权势的压迫。一个接着一个,只为了心中的坚持就可以排着队去被人杀,排着队去赴死。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杀了后来人,更有后来人。铁骨铮铮,顶天立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这就是传说中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08 14:41:43 +0800 CST  
以往读书的时候,经常见到有人引用两句话。叫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也许有人觉得这两句话很有道理。可是我对此嗤之以鼻。至于原因则如上面所述。
最早那群掌握了文字,也就是最早的读书人。往往都是耿直,一根筋,不怕死的代名词。他们把会把仁义道德,把声望名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表面上文文弱弱,内心里坚硬如铁。坚持原则,恪守信念。临事遇决,有我无他,一往无前。面对着刀山火海,万刃加身,也绝不后退一步。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敢于一个两个三个地排着队伍去赴死。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为了心中信念而敢于赴汤滔火的读书人。
司马迁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业,也继承了古代史官的耿直精神,他同样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这一点从他为李陵说话就知道了。
就是因为他为李陵说话,得罪了武帝刘彻,才会遭受了宫刑。
前面所述,司马迁遭受了宫刑是因为遭受了李陵之祸。那么李陵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要说李陵,首先要说汉武帝刘彻,更要说匈奴。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08 18:42:05 +0800 CST  
匈奴,自古为中国的边患。战国时燕、齐、赵等国都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袭。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就把数国长城连在一起。成为了后来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匈奴是游牧民族,居住在北方苦寒之地。要是年景好的话,那还能相安无事。年景不好,或者遭受什么风灾雪害之后,那么南下劫掠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这种散时为牧民,聚时为盗寇的行径,对于那些边民百姓来说其实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灾难。可以说,匈奴与汉朝边民百姓之间完全是无解的敌对关系。这种敌对关系是天然的,除非一方灭绝消失,否则就难以消除。
汉朝的边民百姓和匈奴之间天生敌对。作为汉朝的统治者,无论是出于那个方面刘氏和匈奴之间也是天然对立。只不过开国之初的平城一战,高祖刘邦被匈奴人给围了七天。而后文景又奉行无为之治,休养生息。直到刘彻继位为帝。
刘彻,谥号武帝。他是唯一能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皇帝,后世尊称为秦皇汉武。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08 18:46:36 +0800 CST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能和一扫六国的秦始皇相提并论的武帝刘彻又做了些什么呢?除了子贵母死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之外,(为了避免汉初吕雉干政的故事重演,汉武帝死前下令诛杀了太子的母亲钩弋夫人)武帝刘彻最主要的就是做了四件事。
一、东击朝鲜。
二、西伐大宛。
三、南诛劲越(包括闽越、南越)。
四、北逐匈奴。
汉武帝刘彻穷兵黩武,把可以触及的地域上面所有的敌人,也就是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轮流着打了一遍。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北逐匈奴。
虽然报任少卿书只是一封信,但是其中的内容却是第一手的史料,里面有司马迁遭受宫刑的前因后果,也有李陵降匈奴的事件描述。(具体的过程在李广列传里面)。
李陵率领五千人马,协助贰师将军李广利主力作战,意图牵制匈奴人。结果与匈奴主力意外遭遇,刚开始杀的匈奴人是落花流水。消息传来,汉朝群臣纷纷举杯为皇帝陛下庆贺。刘彻也很是高兴,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李陵那小子真是个猛将,不愧是飞将军李广的子孙。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08 18:48:25 +0800 CST  
然而战场之间瞬息万变,匈奴单于知道李陵的存在,就纠集重兵前追后堵,层层围困。
李陵的任务本来是协助作战,作用是牵制敌人。他的手中只有五千兵马,兵力有限。被匈奴主力一围,后果可想而知。辗转激战十日,陷于死地,矢尽粮绝,兵败被擒,最终投降匈奴。他率领的五千人马仅剩下四百多人逃回。
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传来,先前庆贺的百官人人禁声。李陵奋勇杀敌,那自然是人人交口称赞的英雄猛士,将门虎子。如今投降敌人,那就是无耻的叛徒懦夫了。谁会为叛徒懦夫说话!谁又敢为叛徒懦夫说话!
刘彻得知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而朝中百官纷纷禁声,人人回避。他感到十分的烦闷。某天想起了司马迁这个太史令,于是“上召其问”。
上召其问的意思就是汉武帝刘彻主动叫了司马迁过来询问他的看法。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08 23:35:43 +0800 CST  
估计刘彻的意思是说李陵投降匈奴这件事令我觉得很烦。你司马迁读书识字,通晓历史,比庙堂那些人聪明的多,来开导开导我吧。
司马迁是一个读书人。他耿直,一根筋,不怕死。他是怎么想的,就是怎么说的。他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他也没有避重就轻,他更没有趋利避害。他同情李陵,于是直抒己见。
然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同情李陵直抒己见就等于是为叛徒说话。因为无论李陵有多么委屈,有多么的无奈,有多么的迫不得已。都无法回避他投降匈奴这个既定的事实。无论是在哪朝那代,叛徒都是为人所不齿的。而同情叛徒为叛徒说话的司马迁,自然也就因言获罪了。
沮贰师,为李陵游说。
这就是司马迁的两大罪状。
沮就是沮丧,悲观的意思。沮贰师,意思就是不看好贰师将军李广利。背后的意思就等于是在质疑刘彻的决定。
为李陵游说。说客是一个很古老的职业了,而为人游说很多都是收了好处的。你司马迁收了李陵家人的好处为叛徒说话!
司马迁同情李陵是真,直抒己见是真,收了好处是假。不过对于汉武帝刘彻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了。
刘彻震怒,两罪并罚,直接就把司马迁投入了死牢。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08 23:43:59 +0800 CST  
在古代的汉朝,死刑有两种方法可以避免。一种就是用钱赎命,另外一种就受腐(宫)刑 。
司马迁没钱赎命,最后就受了宫刑。
宫刑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一个耻辱,尤其是对司马迁这种以历代前辈先贤为榜样的人来说更加是奇耻大辱。面对着周围闲人的嘲讽讥笑,司马迁想过去死。可是他又不能去死,因为他还有史记没有完成。想死又不能去死,眼巴巴地承受着身体上的、心理上的各种痛苦。这是真正的折磨,真正的生不如死。
司马迁怕死吗?他不怕死!对于一个有着铁石般意志信念的读书人来说,豁出性命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屈原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说屈原代表着不怕死的精神,那么司马迁就是把这种不怕死的精神升华到了另外一个层次---他么的他连活着都不怕。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08 23:46:32 +0800 CST  
他是真正的猛士,敢于面对世间最为惨烈的苦难,敢于翻开自己血肉模糊的伤口并且暴露在空气中。让每一个活着且有血有肉的人(包括活在他那个时代的,也包括活在他身后各个时代的)都能亲眼看到伤口上的血脓和蛆虫。也就是在这个痛苦折磨的过程中,为了自我安慰救赎,他借着报任少卿书的机会发出了振聋发聩,震古烁今的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人都是会死的。有的人死了像鸿雁的羽毛一样轻飘,有的人死了像泰山一样沉重。
太史公司马迁死了!而他也做到了。他完成了史记,他的死就像是泰山一样沉重。他成为了横亘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里面的一座雄奇大山!只要这个世界还有一个炎黄子孙存在,那么谁也无法忽视他的存在。
最后让我们欣赏一下太史公司马迁的豪迈吧!
五百年而圣人出,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每逢五百年就会有圣人出世,就是指现在吗?就是指现在吗?我司马迁当仁不让呀!!!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08 23:47:58 +0800 CST  
二,闲说史记之三闾大夫屈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说起中国文学的历史,有一个人是注定绕不过去

的存在。这个人就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三闾大夫——屈原。

屈原,也叫屈平,名正则,字灵均。他是楚武王熊通的后代,根正苗红的楚国王族

后裔。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名声就好像天上的太阳在照拂着四海

九州。只要是一个中国人,大概都会听说过他的名字。就算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也会

知道一个与他相关的节日——端午节。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08 23:54:16 +0800 CST  
中国大地上有许多极其古老的节日。这些极其古老的节日往往都是为了纪念那些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前辈先贤的。
比如说寒食节就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宁愿被烈火烧死也不肯出山的介子推的。而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投水而死的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
介子推死于火焚,所以禁火寒食。屈灵均死于水溺,所以赛龙舟(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这不就是乘龙舟的情景吗?个人臆测九歌河伯开头里的描述就是龙舟的起源)。他们能被人们纪念几千年,自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09 00:12:17 +0800 CST  
人都是两条胳膊扛着一个脑袋,那么又如何区分什么是普通,什么是不普通呢?想要区分出两者的不同,首先要了解人这个集矛盾于一身的复杂生命体。
人生来就有欲望。眼睛的欲望是看到绚烂的色彩,耳朵的欲望听到美妙的声音,鼻子的欲望是嗅到芬芳的香味,嘴巴的欲望是尝到新鲜的美食,躯体的欲望是得到舒适的体验。
因此草木零落和花团锦簇相比,人们更喜欢后者。粗茶淡饭和山珍海味相比,人们更加喜欢后者。葛衣麻布和绫罗锦缎相比,人们更加喜欢后者。相貌丑陋和国色天香相比,人们更加喜欢后者。踩自行车和开汽车相比,人们更加喜欢后者。
山珍海味,锦衣华服,高楼大厦,香车宝马等等,普通人穷尽一生都在追求的东西,其实都是为了使身体欲望获得最大的满足。这也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最大核心动力。要是没有这个核心动力,那么现在社会的一切便利都会消失。人类的发展就会陷入停滞。重新回到交通全靠走,通信全靠吼的年代。
普通人的一生,就是为了使身体欲望获得最大满足的一个过程。而不普通的人追求的往往不是这些。他们追求的是心灵上的愉悦,是精神上的圆满,是道德上的无缺,是理想的最终实现。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10 17:06:12 +0800 CST  
他们的内心一个特殊的世界,他们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世界观。而这套世界观和普通人往往是相悖的,是格格不入的。
他们都是顺从自己的本心做事,从来不计较于个人的得与失,甚至是生与死。无视个人得失来做事的话,还可以说是与众不同。而一旦无视个人生死来做事,那就会显得惊世骇俗了。
屈原克服死亡的恐惧而自投深渊,恰恰就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
世上有无数自寻短见的人。其中绝大多数都宛如尘埃湮灭不闻了。为什么屈原会显得如此的特殊?为什么直到几千年后,人们依旧还在纪念他?
屈原的特殊和伟大之处,就在于他那脆弱的凡人躯体上面承载着某些神圣的思想。而且他不是在建空中楼阁,也不是在纸上描花。他是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思想,他是用血肉躯体来为那神圣的思想而殉葬。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并且踽踽独行,义无反顾地走在这条一去不复返的道路上,他是一个殉道者。虽九死犹未悔也的殉道者!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10 17:10:29 +0800 CST  
神圣的思想有许多种类,而屈原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的神圣思想,就是爱国。
爱国是一种神圣的思想!
称量一些东西是不是神圣的首要指标,其实就是看它能不能做到与世推移。所谓的与世推移,就是与这个世界一起同步向前移动的意思。也就是说能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屈原的肉体在两千多年前就消亡了,可是他的爱国思想却一直流传到今天。每个人提起屈原,往往会在他的名字上面缀以爱国两个字。
由此可见,爱国这种思想是能够做到与世推移的,是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屈原作为这种神圣思想载体的标志性人物,也获得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永生和不灭。
当然了,爱国的神圣性不是先天而生的,它是后天培养的。这导致了其中有许多的操作空间。你可以爱国,也可以不爱国。这都是个人的选择,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人而异。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10 20:03:51 +0800 CST  
屈原能够永垂不朽,除了他是以身殉道的殉道者之外,还得归功于他的作品。他是中国修辞文学的开山鼻祖。是楚辞的标志性人物,绝对没有之一。
世人说起楚辞,肯定会说离骚。离骚里面传世佳句数不胜数,而我特别喜欢的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初看这一句话,会让人想起美人迟暮这个成语。是的,这就是美人迟暮这个成语的出处。当然了,屈原笔下的美人,不是现在指的那些花枝招展的美女。他指的是那些有修养操守的道德君子。因此汉代王逸才会说灵修美人以媲君子。
这句话能够被我记住,自然不是因为某句成语。而是它会给人一种莫名的感慨。草木零落,美人迟暮。两句话看起来毫不相关,可是却蕴藏无限。见到草木零落,从而想到了人的一生。
喔!人的一生和草木有什么区别呢?草木春天萌芽,夏天勃发,秋天萧瑟,冬天肃杀。
人生的少年时期就像春天萌芽的草木。人生的青年时期就像夏天勃发的草木。人生的中年时期就像是秋天萧瑟的草木。人生的老年时期就像是冬天肃杀的草木。人的一生就如同草木经历了一年四季。说起来漫长,其实只是须臾之间罢了。
这就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带给我的人生感悟。一草一木关乎情绪,总有许多不起眼的东西,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悟。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11 14:20:30 +0800 CST  
太史公评论屈原的文章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我们可以拿: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来做例子。
草木零落,美人迟暮。这两个情景在我们的身边时刻地发生着。很小,很近,很不起眼。可是它的背后却直指着人间最大,最深远,最无情的一条天地秩序:时间。时间不停流逝,才会有生死,枯荣,寿夭,福祸等等。
屈原的文章描写的东西很渺小,可是它背后指向的东西大到无垠。他文章举出的例子距离我们很近,可是其中蕴含的意义却深远无边。
每次看到太史公对屈原文章的评论,都会让人产生一种拍案叫绝的念头,这实在是入木三分呀!
屈原留下了许多超级经典的作品。他的修辞手法世间罕见。他能用寥寥的文字,勾画出如诗如画一般的梦幻场景。如九歌湘夫人开篇的那一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徐徐的秋风,吹落了木叶,吹皱了洞庭湖。那么明显就是在糟蹋中国文化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不在于言传而在于意会。
世间上最可贵的东西就是文字,而文字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它想要表达的思想。很多时候思想只能去意会,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11 20:55:45 +0800 CST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整句话都是在描写景色,因此画面感显得非常的强烈。想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想要身临其境。最好是在夜深人静的凌晨时分。不能有一丝的打扰,也不能有一丝的杂念。把眼睛、耳朵、嘴巴、鼻子、内心都集中在一起,达到那种理智与欲望合二为一,七情六欲尽皆消失的境界。到了那个时候,你的面前或许就会出现一阵幻觉,出现一幅若隐若现的画面。
在萧瑟的秋日里面,在洞庭湖的岸边。树木上的叶子被徐徐的秋风给带动,悄无声息地旋转飘下,坠落在微波荡漾的湖水里面。若是能融为一体,恍惚间自己已经摆脱了千年时间的桎梏,跨过了山川河岳的阻碍。正身处千里之外的洞庭湖边无比惆怅地看着眼前这一幅宁静而又舒缓的画面。这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呀!这美好的画面,就算用再多的言辞也是无法完全表述出来的。或许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懂得那一瞬间的美好。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12 12:26:35 +0800 CST  
又例如山鬼里面的那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表独立体现了山鬼特立独行,独来独往的性格。山之上,云之下,山鬼独自伫立在高山之巅,脚下是浮动翻滚的团团云雾。给人一种神秘又虚无的壮大美感。只要闭上眼睛,仿佛就能触及到那个雄奇瑰丽,与世隔绝的神秘世界。这一句妙就妙在意境与画面互相交织,互相呈现,互相辉映。让人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还可以说伫立在山巅云上的不是山鬼,而是你,我,他。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触摸那个神秘世界的资格,没有贫富贵贱的区别。
屈原留下的传世经典里面,山鬼,河伯,湘君,湘夫人,少司命,大司命等等,都是以一个情字做文章。用词用字十分华丽绮蘼,读起来能使人忘却一时的情绪。
九歌是能使人忘情的作品,而与之相反的是九章。读九章里面的作品,会令人感慨,会令人唏嘘,会令人动容。
尤其是屈原所作的绝命辞九章·怀沙。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13 01:05:35 +0800 CST  
怀沙最后几句话是: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知死不可让,原弗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当年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竟然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让人悚然不能自已。
屈原的文字哪怕是跨越了几千年的时空,依然能够震慑人心。这是十分可怕的一件事情,也是最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一件事情。
也许有人会看不懂屈原最后的绝命辞,那么我就在此简单翻译一下:下定了决心了,我就没有什么好畏惧的了。既然死亡是最终结局,我又何必爱惜自己的生命。在这里我要告诉君子一声,我要和你作伴去了。
屈原在绝命辞里提到的君子,其实叫做彭咸。见在离骚: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大概意思就是说:我效仿前辈先贤来做事,不是这个世俗世界能够认同的。虽然和现在的人显得格格不入,但我还是会继续遵循彭咸先生的遗教。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13 22:39:20 +0800 CST  
离骚最后一句话是:国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以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大概意思就是说:这个国家没有人是我的知己,我又何必挂念这个旧的都城。既然不能施行好的政令,那么我就只能追随彭咸先生的足迹去了。
彭咸这个人名在离骚里面出现了两次,而在楚辞里面总共出现了七次。可是在其他先秦古籍里面并没有见过他的身影。而按照汉代王逸的说法: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
意思就是说彭咸是商朝大夫,因为商王没有听从他的谏言,于是就投水进行明志了(也就是传说中的死谏)。屈原正是视其为榜样,才会投水而死的。
然而王逸的说法只是一家之言,并没有旁证能够证明。后世多有人质疑这个说法。而我个人倒是觉得这个说法值得信服。
因为王逸是汉代人,汉代的人距离先秦时期比我们后来任何一个人都要早。他能听说到的先秦事迹,和我们后来人能听到的先秦事迹肯定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而彭咸能被屈原屡次引用并且视为榜样,肯定是非常之人。这种人干出什么事情来都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在某一段时期内他必然是有一定的名声的,只是湮灭在时间的长河里面,我们后来人无法听见罢了。可是我们没有听说过的人,不代表着汉代的王逸也没有听说过。毕竟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时间了,不能用我们后来人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去断定几千年前的古人也没有接触过。
楼主 终不见天  发布于 2019-11-13 22:44:36 +0800 CST  

楼主:终不见天

字数:12561

发表时间:2019-11-08 22:36:0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09:32:27 +0800 CST

评论数: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