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奴传


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无时无刻不在遭受外来的威胁。从灭掉周幽王的犬戎,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东胡,到差点灭掉汉高祖的匈奴,再到五胡乱华的走马灯,再到让大唐王朝初年俯首称臣的突厥,再到打得宋王朝找不着北的契丹和女真,以及消灭南宋的蒙古,直至大兴文字狱的后金,鸦片战争后的八国联军。而如今,夸张点说我们仍然面临着某些世界警察的强烈威胁。我不是想挑事非,这是确实存在的。
为什么华夏文明在经历了这么多外来的劫难后,依然如此野蛮生长。大家知道,所谓的四大古文明中的其他三个早已灰飞烟灭。而作为华夏文明的载体大中华的疆域从开始黄河流域巴掌大的地儿,发展到今天的疆土面积。毫不夸张的说,在应对每次外来入侵后,我们的疆域都会不断地壮大,华夏文明中有新鲜元素的加入变得更加充满活力,而我们的民族体现出更美的多样性。究其原因,可能重要一点,华夏文明有难以抗拒的包容性和先进性。个人反对根据民族进行划分出三六九等,讲什么犯我强汉者,更准确的应该是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华夏文明种群既包括汉族,也包含其他各信仰华夏文明的民族,他们都是平等的,为共同捍卫华夏文明而奋斗。
个人瞎捉摸,印度文明属于精神层次的文明,考虑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西方文明主要研究人与物之间的文明,所以他们的自然科学非常发达,牛顿能发现万有定律,苹果手机和战斗机都造的那么精致;而华夏文明是研究人与人关系的文明,包括与下级、与同级、与上级的关系,归根结底是要如何建立河蟹社会。华夏文明可能是三种文明中最俗不可耐的、也可能是最经世致用的。
对于西方文明,也是现代很多华夏子孙所向往的,拼命追求的。而作为西方文明目前的集大成者山姆它二爷,满口自由、民主、文明,一百多年前去满清这个糊涂老大爷家狠抢一把;现如今,凡是没有原子弹的伊拉克、阿富汗,都是跑到人家里一顿胡搞,遇到可能下单的金三胖,却只能意淫,典型的吃软怕硬。而且这个山姆它二大爷,对自己人也是监视、偷听、强杀黑人,鄙视有色人种。用老话说就是,仁义不足、凶狡有余的货。这帮家伙在科学技术上是很发达,经济也很强盛,但是文化贫瘠,欺软怕硬,寡廉鲜耻,唯利是图。
中国自古以来,遇到过不止一次像山姆二大爷这样军事强大、经济强盛的外来威胁;很多人在这种外来威胁下屈服了,或者向往其物质享受。但华夏文明从未屈服,在一次次坎坷后,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强大的文明和文化往往能感化那些唯利是图、唯强亲服的人,同时增强我华夏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因此俺说的事取材于五胡乱华后的南北朝。这是华夏文化遭遇长时间昏暗的时代,华夏民族面临灭种的危机,也是国人不愿多触及的话题。而我之所以取材这一段历史,更为体现我华夏文明不屈的凤凰涅槃的不死鸟精神。使我炎黄子孙更加的热爱我传统文化和华夏文明,不要再去盲目追求暂时的物质享受。
英雄的出场,往往都被吹的跟个大仙样的: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28 22:17:00 +0800 CST  
话说我们的大英雄刘裕同志出场非常敞亮,据资治通鉴记载:“刘牢之击孙恩,引裕参军事,使将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寻之,见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翻译过来就是,刘裕带着几十人去侦察,遇到流贼,主动冲上去与人交战,手下都死光了,刘裕也掉下坡。流贼想冲下土坡追赶刘裕,只见刘裕独自一人拿吧长刀仰攻,并杀死几人后,爬上岸,并大呼追逐上千个流贼,杀伤了好多个,流贼吓得落荒而逃。这件事恰巧被刘敬宣看见了,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太牛B了!我第一感觉就是扯淡,打过架的人都知道,别说上千个人,就是1个人打十个,那都很费劲,不被打死就要谢天谢地了;一千人一人吐你口唾沫都得淹死你,别说1千个人,就是一千头猪也够呛啊。另外,这刘裕先带领几十个人跟数千人PK,没干过;等手下死光光,自己被赶下坡后,地势极度不利的情况下,突然像吃了金刚大力丸,独自仰攻得胜,简直是没有最假、只有更假。但是资治通鉴明文记载,而且有事发证人,不由得你不信。
本人怀着不为无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年的娱乐精神,仔细考究了这件事:综合认为,当年刘裕和几千流贼大战这件事肯定是有的,不过不是砍人,而是被人砍。原因如下:
首先还得从刘寄奴的个人身世出发。据《宋书》记载,刘寄奴家世很卑微,是个卖草鞋的出身。这个行业还是挺有趣的,稍微懂点历史八卦的人都知道,当年刘备也是卖草鞋出身。看来这帝王之家都是有优秀传统的,像朱重八是干和尚的,后来还把这手绝活交个了孙子建文帝;而刘家的皇帝则是擅长卖草鞋,从刘玄德一直传到刘寄奴。建议阿迪、耐克,或者我们民族品牌的骄傲李宁请二位做形象代言,绝对很牛B,代言词:当皇帝,当然穿李宁牌草鞋,李宁牌草鞋,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刘裕刚开始在孙无终手下打杂,后来被孙无终推荐给刘牢之。这个孙无终在历史上只能算是瘪三级人物,着墨不多,只知道也是北府军背景。孙无终推荐刘裕的具体原因史书未著。从后来的历史表现看,刘寄奴同学平时比较嘚瑟,半瓶水晃荡,爱向组织建言献策,啰里罗嗦、婆婆妈妈;而且仗着身材比较高大,喜欢与人切磋武艺,三天两头把同学送进医院,群众基础比较差。孙无终受不了,就把这烫手的山芋扔给了刘牢之。刘牢之也不傻啊,妈的,好东西你小子能让我啊?但是看刘寄奴同学比较实心眼,让他干啥,他干啥,态度比较端正。
大家都知道刘牢之的北府军是历史上著名的常胜军,连当年强大的苻坚83万大军都被其所灭。孙恩率领的那帮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对手,经常被痛扁狂殴,见了刘牢之就躲得远远的。折让刘牢之同志很头疼,不过他很快就想了个损招:诱敌深入。这当诱饵的工作一般不是缺心眼的肯定都不愿去干,即使强迫人家干,人家估计连流贼的毛都没看见就溜走了。而刘寄奴同学就不一样,心眼实,被领导一番吹捧,血往脑门一上涌就上了。
这天、刘寄奴同学跟往日一样,跟几十个兄弟去干那有上顿、没下顿的刺探工作。由于业务不过硬,被孙恩的流贼发现了。这帮流贼经常被刘牢之欺负,心里又怕又恨;忽然看到刘寄奴带着几十个落单的散兵游勇,心想机会来了。别看流贼技战术水平不高,但是架不住人多啊,三下五除二、稀里哗啦就将刘裕手下几十个人砍了个稀巴烂。刘裕同学作为一个资深打架高手,秉承着能打就打、打不过就溜、绝不吃亏的策略,拔腿就逃。
而刘敬宣这时这带着大队人马在一边看戏呢,看到农民军追得上气不接下气,午饭都不顾的吃,于是就乘机杀了上去……
所以说,刘裕当时其实就是一个炮灰及的死跑龙套的而已;只是因为后来人家发了当上皇帝,经过记者对刘敬轩现场采访,及沈约同志的艺术加工后,将一个差点被上千人鸡尖的丧家之犬描写成了个千人斩的绝世武术奇才,我只能说 I服了you。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29 15:30:47 +0800 CST  
从这件炮灰门事件,我们获得以下信息:第一、刘寄奴当时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屌丝;第二、刘寄奴是个老屌丝;第三、刘寄奴是个执着的老屌丝。《宋书》记载,刘寄奴先生生于晋哀帝兴宁元年,大概是公元363年左右,而孙恩叛乱开始于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也就是说刘寄奴去从事一个炮灰级死跑龙套时,已经年近四十了。他这年龄段,魏道武帝都已经干掉慕容垂他儿子了,已经消灭赫连勃勃他爹了,顺便准备抱孙子了;刘牢之早就参加肥水之战,并成为中间力量了;北魏历史上绝大多数皇帝都已经进太庙了。再换句话说,一般来说一个干了大半辈子还没有谋得一官半职的老同志,一般就已经认命,玩玩蜘蛛纸牌、打打qq游戏、收拾包裹等退休了;到这年龄还像个职场菜鸟,被领导两句话一哄就天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憨干,我们不得不无奈的说声:2B。
有网友问了,为什么这么一个大英雄,一直到40岁还只是个跑龙套的,是不是沈约和司马温公有所隐瞒呢?个人觉得,应该不是。连寄奴公被上千个壮男捡肥皂的事,都被写得惊天地泣鬼神,还有啥事不能写得遍地莲花呢,实在是没得写啊。在一个老子英雄儿好汉的门阀社会里,一个屌丝的打拼简直太难了。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29 16:09:54 +0800 CST  

关于晋朝的门阀政治与社会背景,这边有个小故事帮助大家理解,同时让大家知道刘寄奴龙套工作的艰辛和伟大。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其他民族哥们名叫侯景,这厮典型的有好处连自己亲爹都会晃悠的主,背叛了他所有可以背叛的主子。他最后背叛的主子是有崇高佛教信仰的梁武帝萧衍(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能四百七十寺是梁老爷子建的)。为什么说这则故事狗血呢,因为他背叛萧老头的理由听起来很荒诞:侯景背叛他前任主子的时候,由于逃跑的速度太快,把孩子媳妇都跑丢了(就这点上看,他和刘玄德很有一拼),因此来到南梁的时候,他又成王老五了;于是请萧老头给他介绍对象,而且点姓要王、谢家的姑娘。这个活菩萨皇帝就有点为老不尊,说:“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意思就是说,王、谢家门第太高了,你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同学,肯定高攀不上了,我可以去门第稍低的人家给你介绍俩。所以说封建社会与现代社会比,对少数名族的民族政策还是不够成熟。这侯景什么人啊,鲜廉寡耻的到处背叛他自己觉得不丢人,说他配不上王、谢家的姑娘,这丫就恼了,立马起兵造反,提前送萧施主去西天极乐世界了;顺便把王、谢几个大家族都灭了,擦,让你们这帮龟孙,看不上文化水平低的人。于是便有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学们会问了,为啥王、谢家门第高啊?因为王家几乎绝大部分子弟,不是在中央担任首相、国务卿、各机要要部门部长,就是在湖北、江浙等主要省份担任政、军主要干部,东晋开个中央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啥的,基本等于王、谢几大家族家庭聚餐,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会议没开,光跟亲戚打招呼就得大半天。大家又要问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霸气局面?
这说来就话长了,话说中国人是很早就意识到人才是社会第一生产力的国家,咱们国家的HR水平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引领世界潮流的,对人才的选拔、考核、奖惩有一系列制度,并且不断完善,总体可分为三种:世袭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大概是这样子、可能不精确)。世袭制就不多说了:就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世袭罔替;自从陈胜同学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学术命题后,很多人力资源研究工作者(包括汉武帝、董仲舒、曹阿蛮同学等)就开始了思索和实践、并提出和完善了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九品中正制。其实阿瞒同学也是该制度的受益者,据史书记载瞒总二十岁就举孝廉了(咱们二十岁刚高考完、忙着处对象、打游戏呢,人家曹瞒已经是国家正编公务员了;其实曹瞒也不算早,有人还不会三翻、六座、八爬叉就是孝廉了)。而“中正”就相当于人力资源部,专门负责向国家推荐各种所谓的孝廉的人才,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成若干“品”,没有品就不入流,人家就不稀得搭理你。
我魏武之所以能举孝廉,easy获得国家公务员编制,一方面在于他确实很NB,而且是个小白脸;另一方面,据不完全考证,因为他爹是汉王朝的太尉,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人家也是高级官二代。因此获得了中正的大力举荐。而瞒总通过举孝廉,一步步脚踏实地,经过与各派黑势力团伙火拼,最终当上了“曹丞相”。瞒总作为入选汉王朝《时代杂志》的成功男青年,秘诀是他自己就是个很出色的“中正”,不管候选人才是否真正孝廉,只要有一技之长,都自己向自己举荐。
所以,九品中正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正官的识人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因为所谓的举孝廉,从定义上看,孝廉字面意思就是孝顺、廉洁,泛指思想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有较高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及创新能力……(此处省去二百四十九个定义完美的形容词)。所以这个标准很宽泛,根本没有一杠称去称我的创新能力比你多一斤,没有一把尺子去量你比我的组织水平多一尺,完全就在中正的一张嘴。而这些中正官一般都是名门望族亲戚朋友担任,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豪门无下品,寒门无士族”的局面。史载南北朝宋文帝有一次去祭拜祖庙,看到推翻东晋统治的他亲爹:开国皇帝刘裕在祠堂里留的一双草鞋和一些耕种器具。刘裕本来想告诫儿孙江山来之不易,而他的皇子皇孙却以刘裕是个庄稼汉,在群臣面前感到非常丢份,可想而知九品中正制造成的门阀政治对整个社会的巨大影响。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29 16:14:18 +0800 CST  
因此像刘裕这样的瘪三,别说中正官看不上他了,就连他村里的二狗、三胖的都看不上他。有人说了,刘寄奴同学祖上也阔过,是汉高祖他弟弟楚原王刘交之后呢。这就不靠谱了,东汉末年刘大耳逢人边吹,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很多人就不信了;更别说这都快到东晋末年了,谁爱认这帐。更关键,刘寄奴大字不识两个,连他自己都未必知道自己三代往上的身世,吹都吹不出来。
作为一个鱼饵般的龙套,刘寄奴同志干出了心得、干出了水平、干出了成绩。这首先得益于刘寄奴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甘当炮灰的牺牲精神;同时,必须对孙恩同志作为反面教材和陪练对象,对刘裕同志的成长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孙恩同志忍着泪花挨揍被打,就没有刘寄奴同志的跑龙套工作中的丰硕成绩。在此予以孙恩同志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同时,作为刘寄奴事迹巡回报告团团长,我认为有必要介绍下孙恩同志的背景,以防他流血流汗又流泪 掉皮掉肉还掉队。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29 16:53:55 +0800 CST  
我晕。怎么连个切磋的都没有?没人了解这段历史吗?大家没有新见解吗? 哎,传统文化沦丧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29 21:32:35 +0800 CST  
(第四章)第一桶金
作为一个鱼饵般的龙套,刘寄奴同志干出了心得、干出了水平、干出了成绩。这首先得益于刘寄奴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甘当炮灰的牺牲精神;同时,必须对孙恩同志作为反面教材和陪练对象,对刘裕同志的成长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孙恩同志忍着泪花挨揍被打,就没有刘寄奴同志的跑龙套工作中的丰硕成绩。在此予以孙恩同志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同时,作为刘寄奴事迹巡回报告团团长,我认为有必要介绍下孙恩同志的背景,以防他流血流汗又流泪 掉皮掉肉还掉队。
孙恩农民起义是东晋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民变。我刚开始狠纳闷,作为周而复始伴随着中国多个王朝更迭的农民起义,为什么在东晋那么孱弱的政权下变得那么少?而且不光是东晋政权,在同时期淮河与黄河以北,游牧民族控制的区域也很少?经过多番考证,个人认为其实答案很简单。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民变?一个原因是国家大兴土木或穷兵黩武;一普遍吃不上饭。第一种情况表现在秦朝和隋朝,纯粹是一个强大的政权自己作死。第二种情况往往是难以避免的,装B点说叫生产关系满足不了生产力的发展,通俗点说就是僧多粥少。一个封建王朝经过上百年的平稳发展,期间没有大的战乱、自然灾害、瘟疫的情况下,人口的增长是很快的;而中国古代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的农耕文明,人口数量与粮食产量保持着脆弱的平衡。一旦这种脆弱的平衡遭到破坏,就将发生民变。而破坏平衡的触发点可能很随机,可能是一次洪水,可能是一次蝗灾,或者是国家财税制度的改变。
而东晋不存在上述两个条件。首先,东晋自从司马睿渡江就一直是个孱弱的政权,从成立到灭亡,始终面临北方游牧名族和内部权臣的双重威胁。东晋政权内部,皇权和门阀政治下产生的各路军阀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地方军阀势力往往等于或不少于两方,各路势力随着力量此消彼长的变化,而与皇权之间进行着排列组合般的纵横捭阖,这之间完全没有道义可研,完全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和持枪凌弱。当其中一路诸侯的实力大于皇权与其他军阀势力之和时,就有权臣向中央政权开战,寻求更大话语权和更多利益。因此,东晋政权整天只能忙活于夹缝中求生存,根本无力去大兴土木和穷兵黩武,而且他也没有那个经济条件去大兴土木。
而吃不上饭的条件也难以满足,因为老百姓几乎不用去考虑这个问题,他们在吃饱饭之前,早已吃了板刀面。据一些无厘头的考证,五胡乱华期间,中国人口减少了90%。连人都没有了,怎么还会有温饱问题呢?因此游牧民族控制的中原地区没有温饱问题,东晋政权也没有温饱问题。大家会问,湖人也没有大规模杀到长江以南啊。首先需要普及一下的是,当年的江南非现在的江南,也非乾隆爷采花时下的江南。按传统,将古中国分为华夏九州的话,东晋时期的江南(在四川盆地纳入版图的前提下),马马虎虎可以占到2个到两个半州;这是从人口数量、经济实力和人才素质上讲的,而非从疆域上讲。长江以南的土地面积确实不小,但在古中国,包括福建、两广、云南、贵州全部、湖南、四川大部、江西、湖北局部,几乎都是蛮夷之地,对经济和人口数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第二、东晋始终经受着内战的洗礼,从王敦、到苏竣,从桓温到桓玄,这些战争也大规模减少了人口。人口数量的稀少,几乎不存在吃不上饭的问题。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29 23:30:42 +0800 CST  
没人帮忙顶,哥们自己码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29 23:31:44 +0800 CST  
文章的主题、写作方式还是包装有问题啊?为啥没人感兴趣?求高手指点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30 07:48:47 +0800 CST  
孙恩之乱是在东晋的局部地区出现了人口数量大于粮食产量的情况。
383年谢安、谢玄及他们的北府军打败了强大的前秦帝国,解除了北方的威胁;同时由于战功赫赫,暂时平息了地方利益集团对中央的窥觑,为东晋获得了一段修养生息的时间。
东晋势力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南京北方的江淮利益集团、南京西南方向的长江上游荆湘利益集团、以建康为龙头的三吴利益集团。三者有较为明晰的分工协作:江淮利益集团提供诸如北府军之类的陆军战斗资源,荆湘利益集团提供水军战斗资源和粮食,三吴利益集团提供经济保障。
为何如此划分?对于江淮利益集团,由于地处北方游牧民族与东晋政权的接壤区,频繁遭到战争的威胁,而且自古民风彪悍,所以江淮地区提供兵源的从北府军到清末李鸿章的淮军,都是战斗力很强悍的野蛮之师,同时由于经常战乱,几乎无法从事农业生产,所以无法提供粮食资源。
荆湘利益集团,由于区位优势,处于长江中、上游,既是南京政权的西部屏障,也可能是南京政权的重大威胁。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30 08:42:32 +0800 CST  
从司马炎灭孙皓,到杨广干爆陈后主的后庭花,几乎是一个模式,上游水军从荆湘出发,快速消灭南京政权;王敦、萧衍的叛乱,乃至后来的洪秀全民变,都是从长江上游,顺溜而下,快速击溃建康城。只要荆湘,也就是古代江陵、武昌地区不能控制在建康政权的手里,他的灭亡就是迟早的事。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孙权就是干掉关二爷,也必须夺回荆州的原因。
荆湘水军之所以强大,主要在于,第一在于乘船顺流而下其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快速性和隐蔽性,第二在于用水军运粮,可以很好保证后勤的供应和粮道的通畅。因此荆湘水军在长江流域的军事优势,宛如游牧民族的骑兵在华北平原的优势,来去如风。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31 08:26:22 +0800 CST  
而荆湘地区幅员辽阔,人烟稀薄,水力资源丰富,有利于水稻等的规模种植,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而对于三吴地区则不一样了。自从东晋衣冠南渡,有钱有势的官二代、富二代、文二代都集体生活在三吴地区,进一步增加了东吴地区的富庶;且东吴历来是中国十大宜居区域之首,风景如画、美女如云、夜生活丰富,号称东方威尼斯,因此这一区域的人口数量暴增。三吴地区除了浙江沿海的渔民具有海盗精神外,普遍就是吴侬软语,性格温和,向来君子动口不动手,虽然人口数量巨大,但绝对不是好的兵源地。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31 09:16:28 +0800 CST  
因此,曾文正公曾近专门论述过,征兵工作最好在偏僻山区、其次在沿海地区、再其次在容易发生战乱的平原地区,最后在经济发达地区。首先偏僻山区民风彪悍,很有战斗力;其次偏僻山区人民普遍民风淳朴,精神上没有受腐朽思想的腐蚀,不像沿海地区和容易发生战乱的平原地区,士兵也很骁勇,但是由于久经考验,一个个都狡猾狡猾滴,往往忠诚性欠佳、唯利是图,一有风吹草动,往往溃逃或叛变。最差的就是富裕地区的,一个个保暖思淫欲,体格比较差,手无缚鸡之力;而且战斗作风薄弱,很多人走后门躲避兵役,即使躲避不了,也宁愿开小车回去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也是为啥太平天国中后期,陈秀成的几千人的部队战斗力,远胜于李秀成的几十万军队。
而且三吴地区的土地面积相对狭小,耕地无法满足当地人口的吃饭需要。该地人民一部靠等、二不靠抢(关键抢不过),努力解决生计问题,努力发展工商业。比如将荆湘地区的粮食卖到三吴地区,把三吴地区的绸缎卖到荆湘地区或者淮河地区。因此经济实力非常强劲。就跟现在一样,什么温州炒房团、抄煤团,都是来自三吴地区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31 09:22:02 +0800 CST  
@ironage 2015-05-31 08:58:01
写得好
-----------------------------
555,终于有兄弟回复了。努力!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31 09:23:46 +0800 CST  
@边度花开 2015-05-31 09:09:30
我不是水军,写的其实不错,大部分对这段 历史 不熟悉,还有要不停的挖坑制造悬念。古今结合对我们现在人有什么启示,比如做人处事。写的实际上很好了,只是现在人的口叼了。
-----------------------------
谢谢鼓励。我也觉得我的故事性不强,不善制造悬念。 评论性的太多,显得枯燥。
但是我也不想在那里平铺直叙的翻译史书,觉得没有意思。

俺努力增强故事性与悬念性同时,保持自己的评论性特色,努力还原一个心目中的草莽英雄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31 09:28:03 +0800 CST  
@ironage 2015-05-31 08:58:01
写得好
-----------------------------
谢谢,期待交流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31 09:29:08 +0800 CST  
@明轩公子 2015-05-31 13:49:28
。。。。。。。。。。。可以多用点小标题,不然看着乱
-----------------------------
谢谢。我也想到这问题了 ,以前写得可以编辑吗?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31 15:05:13 +0800 CST  
@晴丹若林武 2015-05-31 14:34:56
亓恍自磊钾偷肛壬幽膊妓聘邢苯恢拍喜偎腹醚涂埠赌虏趟止笛靠韶幽膊
妓乒已笨回牌洗偎腹卵涂儇钙麓掏只笛靠孟
蔽盼鸭罢郝陌吻氐肺良苏彰钒辽朔瘴醇菊让野鄙环切
丫罢好陌载胤沸辆俗着栋辽朔招淳咀扰也彼椒切丫白号
-----------------------------
什么意思?乱码。。。。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31 15:06:05 +0800 CST  
话说三吴地区人民群众都比较富裕,富裕以后就寻求精神文明建设。就像现在的小资的年轻人都喜欢信教,恰逢什么圣诞节、鸭蛋节什么的,就喜欢钻教堂。也不管他教堂是基督教的、还是天主教、还是新教,先进去里面做个弥撒啥的。个人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就像跑到道观里年阿弥陀佛,去寺庙里拜太上老君,会闹笑话的。

东晋时,这些洋教还没有传入,最流行、最时尚的当属五斗米教,就是东汉末年张鲁搞的那个五斗米教。而孙恩全家都是五斗米教的教徒。话说孙恩的二大爷孙泰,跟一个叫杜子恭的街头艺人学了些障眼法的旁门左道,然后依托五斗米教吸引了不少三吴的无聊群众。传说这个杂技艺人孙泰狠拉风,曾向小李借了把菜刀,小李先说不借,这是我妈送给我住在三百里外大姨妈的礼物,孙泰忽悠小李说你到了你大姨妈家,我就会把菜刀还你,小李可能智商不高,居然相信了孙泰的鬼话。当小李坐船快到他大姨妈家之前,一条鱼居然跳到他的船舱里,小李很高兴就让他大姨妈杀鱼下酒,居然在鱼肚里郝然发现那把小李他妈的飞刀!没错,当年孙泰发扬光大五斗米教就是靠这些弱智的小把戏和假的要死的鬼故事。居然吸引了一大把教徒。可见当年人民群粽精神生活多么匮乏,既没有KTV,也没法去泰国看人妖,更别说对着林志玲打飞机了。
孙泰又把这些小把戏交给了孙恩,于是孙恩同学就成为了五斗米教的CEO。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31 15:50:26 +0800 CST  
正当孙恩把五斗米教搞的如火如荼的时候,这时东晋股份有限公司的执行常务副总经理司马元显同学闲的蛋疼,搞了个号召三吴地区年轻人前来首都服兵役的活动。三吴地区的年轻人当然不愿意了,好男不当兵呀,当兵可以让江北佬和江西老表他们去嘛,干吗找我们,老子还要跟孙恩练习飞刀呢。
而邪教组织领袖孙恩同志肯定不答应啊,于是就非常忐忑的开始了造反这个他貌似不大擅长的工作。但是工作效果却非常出乎意料的好,很快就攻占了苏南、浙江大部分地区。这突出反应了三个问题,一孙恩同志在三吴地区很有群众基础,第二点、三吴地区的军队太烂了,第三点三吴地区的军政首脑太烂了。
楼主 草莽年代  发布于 2015-05-31 16:35:46 +0800 CST  

楼主:草莽年代

字数:88980

发表时间:2015-05-29 06:1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1 17:18:04 +0800 CST

评论数:3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