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版】我的春秋我做主——图文讲述春秋三百年精彩大历史

@楚楚大将军 2015-03-23 12:49:30
@海棠栖露 1554楼 2015-03-23 11:57:00
老师先去补充一点能量,过会再来!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这里留言。
—————————————————
我这有奶,来点么?

-----------------------------
谢谢将军,海棠怕棠嫂发飙,你还是留着自己用吧。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3 15:02:35 +0800 CST  
@okooo00 2015-03-23 13:13:56
……等
-----------------------------
我——来——啦!!!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3 15:06:28 +0800 CST  
第十三章 春秋第一相(四)

★其次看第二杰宁戚。他本是个卫国人,想要到齐桓公那里去求取功名,却偏偏穷困得连赴齐的川资都没有,只好受雇替商人赶车,一路卖苦力混到了齐国,夜晚就在城门之外野宿。

说来也巧,当天晚上齐桓公要出城到郊外迎接客人,走的还正好就是宁戚摆地铺的那道城门。

城门开启后,齐桓公在随从的簇拥下出来,聚在城门外的闲杂人等纷纷回避。可是宁戚没有,他呆在原地一边给拉车的牛喂食,一边敲着牛角唱起了清越的歌曲。

当时,齐桓公的随从举着明晃晃的火把,光线比较充裕。所以齐桓公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位外型潦倒但站位风骚的歌者,再凝神细听,歌者唱的是:“南山灿,白石烂,中有鲤鱼长尺半。生不逢尧与舜禅,短褐单衣才至骭.从昏饭牛至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齐桓公懂了,这个人看似怡然自得、心无旁骛,其实是有求而来。

春秋时代没有科举考试,中央政权与社会贤达之间缺乏一条稳定而通畅的交流渠道,因此招揽人才十分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解决办法是有两个。

一是统治者派官员四处采风,到田间地头和山林湖泊中到处寻访,把那些骨骼奇特、举止不凡的人带回来考察,然后量才录用。

二是那些志怀高远、胸有韬略的灵活就业人员也会抓住统治者外出的机会,在统治者的必经之路上进行才艺表演,以期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从而达到入仕的目的。

齐桓公相信,这个歌者显然就是来搞自我推销的。

齐桓公正值用人之际,有心结纳各界贤士,便让随从用车把宁戚载到城内好生安置,自己迎接完客人后就马上赶回去与宁戚会晤。

宁戚并不拘谨,侃侃而谈,从周朝礼乐崩坏说到齐国霸业坎坷,无不暗中齐桓公款曲。齐桓公大喜,当下就要赐以高官厚爵。

有一些老干部想不通,自己辛辛苦苦闹了一辈子的革命,还没享受过这么崇高的待遇呢,不行,得搅搅局,于是对齐桓公说:“宁戚是卫国人,离我们齐国不是很远,您不如派人去卫国打听打听他的情况,如果他确实有本事,再重用他也不迟呀!”

齐桓公说:“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难全,权用其长者。”

管夷吾评价宁戚“垦草入邑,辟土聚粟,多众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 ,请立为大司田。”意思就是说:开发荒地使之成为城邑,开辟土地使之增产粮食,增加入口,尽土地之利,我不如宁戚,请封他为农业部部长兼国土资源部部长。

后来,宁戚和管仲一道,成为了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股肱之臣。



“同学们,今天就讲到这了,下课!”
唧唧挠了挠后脑勺,不满地说:“海棠老师,今天的课怎么这么快就讲完了,你是不是急着要去和女朋友约会呀?”
“嗯,这个嘛,有一点,其实…不是呀,哪有这回事?”
“那你为什么不说说宁戚凭啥能有那么大成就,因为他是宁财神的爷爷吗?”
“@#¥%……&*”没有知识就是可怕。(偷偷地拨通电话):“喂,是小凤吗?不好意思哈,让你等一天了。外面太阳很大,要不你先到马路边上那家网吧去偷偷菜,我桥上堵车,立马就到!行,那不见不散,拜!”换上一幅苦瓜脸:“同学们,难得你们学习热情如此高涨,要不老师把明天的内容先讲一些?”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3 15:38:56 +0800 CST  
@xflso2015 2015-03-23 16:01:31
请问楼主,小凤和凤姐是啥关系?

-----------------------------
这个问题,还是保留点悬念为好,要不然就会少了很多乐趣。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3 16:12:06 +0800 CST  
@楚楚大将军 2015-03-23 16:19:31
哈哈哈,海棠,你口味真重啊!
-----------------------------
汗,将军读《我的春秋》时,代入感比海棠强多了。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3 16:27:18 +0800 CST  
@谢广坤狂干王小蒙 2015-03-23 20:07:33
快更啊

-----------------------------
亲,要是每位读者都像你一样发出这样粗犷的吼声,海棠就死而无怨了。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3 20:36:38 +0800 CST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3 21:35:41 +0800 CST  
第十三章 春秋第一相(五)


宁戚司职农业主管,他一生的功绩主要就是体现在促进齐国农业生产快速发展方面。具体来说,宁戚在技术上提升了齐国农业生产的效率。

一是研究并推广了先进的养牛技术。宁戚本人养过牛,因此对改进养牛技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将这些知识编辑成册,取名《相牛经》,在齐国广为教授,使齐国饲养的牛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其他诸侯国的水平。

科技养牛给齐国带来了诸多好处,因为大量使用畜力,齐国得以将更多的人力资源投入到社会生产的其他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后备兵源。

有趣的是,数量庞大的牛日后竟然还阴差阳错地救了齐国一命。

约4个世纪后的公元前279年,燕国大将乐毅率六国联军伐齐,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攻下了齐国包括首都临淄在内的七十余城。

此时的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座城池还在苦苦支撑。即墨被围城三年后,守城的主将也战死了,破城只在须臾之间。

危急时刻,田单主持城防,他巧施妙计,罗致了一千头牛,用火牛阵大败燕军,并一鼓作气收复了齐国的所有失地。


值得注意的是,要在一座被困三年的孤城里搜集一千头牛,放在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可想象,这足以证明当时齐国的养牛业有多么发达。

二是利用齐国冶铁业发达和养牛业兴旺的优势,推广使用铁铧犁,用铁犁牛耕代替木犁人耕,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保障了粮食供给。

宁戚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农业生产的管理与实践之中,为齐国称霸奠定了丰实的物质基础。

齐桓公对于宁戚十分敬重,每次和管仲引兵出征,都会将国政委于宁戚,而宁戚也不辱使命,总是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解除了齐桓公的后顾之忧。

对此,后世也给予了宁戚很高的评价,战国时的楚国诗人屈原就曾在《离骚》中写道“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以该辅”。

把宁戚辅佐齐桓公和姜太公辅佐周文王相提并论,足见宁戚乃是真才实学、名副其实的功勋干臣。

★再次看第三杰王子城父。管夷吾评价他“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为大司马。”意思就是说:在疆场上能让三军将士个个奋不顾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请您命他为三军总司令。

★接着看第四杰宾胥无。管夷吾评价他“决狱执中,不杀无辜,不诬无罪,臣不如宾须无,请立为大司理”。意思就是说:审判案件,调节纷争,不妄杀无辜的人,不妄诬无罪的人,我不如宾胥无,请封他为中央政法委书记。

★最后看第五杰鲍叔牙。管夷吾评价他“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即鲍叔牙),请立以为大谏之官。”意思就是说:敢于冒犯君主的颜色,进谏必忠,不伯死,不贪图富贵,我不如鲍叔牙,请立他为监察部部长。

鲍叔牙的耿直是出了名的。

据《吕氏春秋?直谏》载,有一次,齐桓公、管夷吾、鲍叔牙、宁戚四人在一起饮酒,酒酣耳热之时,齐桓公对鲍叔牙说:“你为什么不起来为我们祝酒呢?”

鲍叔牙于是端起酒杯祝酒道:“使公毋忘出奔在於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於鲁也,使宁戚毋忘其饭牛而居於车下。”

一番话绵柔寸劲,说得在场的几位巨头都猛然警醒。由此可见,管夷吾对鲍叔牙的评价,可谓是鞭辟入里,切中要害。

老师向来认为,“桓管五杰”的横空出世,是管夷吾新政中最为华彩的大手笔。

历史的发展固然有其自身规律,但人的主观能动性往往也能发挥加速或迟滞的作用。正是因为五杰各司其职,淋漓尽致地施展才华,最终使得齐国出现了君明臣贤、国强民富的兴盛局面。

当然,我们不要忘了,这一切都与管夷吾的知人善任息息相关。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3 22:16:04 +0800 CST  
@guoning1008 2015-03-23 22:14:11
一不留神,分页占了

-----------------------------
童鞋,你几天没签到了?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3 22:17:37 +0800 CST  
@海棠栖露 1586楼 2015-03-23 22:17:00
@guoning10082015- 03-2322:14:11
一不留神,分页占了
-----------------------------
@楚楚大将军 2015-03-23 22:24:00
童鞋,你几天没签到了?
—————————————————
老套路,没一点新意!等下是不是再接一句:我想死你们啦?

-----------------------------
将军大人,以后还能不能一起快乐的游戏了?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3 22:31:39 +0800 CST  
@测试人员001 2015-03-23 22:40:19
@海棠栖露 435楼 2015-03-03 17:26:00
一点感想。从昨天晚上(其实是今天凌晨)关电脑到现在,点击量增加了8000。这个数字和大神们的楼不能相比,但已经让初次盖楼的海棠幸福到不能自已了。海棠深刻感受到了朋友们的支持,没有你们的热情,海棠只会日渐枯萎。愿一路上都有你们!
—————————————————
借楼支持一下楼主,故事太吸引人,所以才半道给你点个赞

-----------------------------
谢谢!都是些陈年旧事了,还提他作甚?海棠愿扬鞭自奋,用好的作品来回馈各位。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3 22:54:40 +0800 CST  
这是个问题。海棠现在最头疼的是参考资料的缺失。
关于春秋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
海棠在本文采用了第一种说法,也就是认为春秋止于公元前476年。可是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公元前476年有什么标志性的事件?为什么要春秋的终点定在这一年?海棠并无主见。
海棠之所以采用第一种说法,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公元前476年是三个时间节点中最早的一个,海棠可以早点写完早点收工。
而之所以想早点写完,并不是海棠不想把作品的篇幅扩大一些,事实上,海棠最早是准备把战国也写完的。但是,海棠被参考资料难倒了。海棠主要参考《左传》而行文,可是《左传》的记载到公元前481年便戛然而止了,以后的历史参考哪部典籍,海棠至今茫然无绪。
所以,海棠目前并无自信开启战国的篇章。如果朋友们对火牛阵感兴趣,那海棠最多也就是写个单独的文章来叙述此事,而无法像《我的春秋我做主》这般,写成体系。
这个问题一直烦扰着海棠。如果哪位朋友有好的意见和建议,不妨为海棠指点迷津。谢谢!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3 23:28:27 +0800 CST  
@95273838 2015-03-23 23:06:40
楼主会写到火牛阵去吗?好期待喔!

-----------------------------
这是个问题。海棠现在最头疼的是参考资料的缺失。
关于春秋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
海棠在本文采用了第一种说法,也就是认为春秋止于公元前476年。可是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公元前476年有什么标志性的事件?为什么要春秋的终点定在这一年?海棠并无主见。
海棠之所以采用第一种说法,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公元前476年是三个时间节点中最早的一个,海棠可以早点写完早点收工。
而之所以想早点写完,并不是海棠不想把作品的篇幅扩大一些,事实上,海棠最早是准备把战国也写完的。但是,海棠被参考资料难倒了。海棠主要参考《左传》而行文,可是《左传》的记载到公元前481年便戛然而止了,以后的历史参考哪部典籍,海棠至今茫然无绪。
所以,海棠目前并无自信开启战国的篇章。如果朋友们对火牛阵感兴趣,那海棠最多也就是写个单独的文章来叙述此事,而无法像《我的春秋我做主》这般,写成体系。
这个问题一直烦扰着海棠。如果哪位朋友有好的意见和建议,不妨为海棠指点迷津。谢谢!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3 23:28:52 +0800 CST  
@看不顺眼就顶一下 2015-03-23 23:42:13
史记不行么

-----------------------------
我觉得《史记》的体裁不很趁手。它用的是国别体方式叙史,而我习惯了《左传》按时间顺序叙史的方式。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3 23:52:01 +0800 CST  
@叫我饼干先生 2015-03-24 00:06:38
马克

-----------------------------
饼干先生来得真是时候。这么晚了,要不海棠陪你去小酌几杯?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4 00:29:54 +0800 CST  
亲们,晚安!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4 00:58:32 +0800 CST  
呵呵,一大早就碰上了涯叔送大礼包的好事。这是第四次了。

涯叔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4 08:16:55 +0800 CST  
谢谢各位,海棠正在准备更新的文字,请稍等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4 09:12:49 +0800 CST  
第十三章 春秋第一相(六)

经济方面
第一、实行“四民分业”政策,将每个城邑中的居民大致分为士、工、商、农四个行业,四民分业聚居,个人从事的行业世袭罔替,以便于推进生产专业化和产业集群化。

第二、实行“相地而衰征”政策,即根据土地的肥瘠程度实行差异化税率,提高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和对土地的利用率,增加税收收入的同时,又保障了贫下中农的基本生活。

第三、实行“官山海”制度,利用齐国山海资源丰富的特点,鼓励人民入海捕鱼,发展渔业生产,同时国家专设铁官、盐官,管理铁矿开采和煮盐业,迅速积累财富。

第四、设置“轻重”之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倡导按照年岁的丰凶和人民的需求来经营货物,政府丰年高价买入百姓所产,凶年平价卖出百姓所需,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军事方面
第一、贯彻“作内政而寓军令”的思想,把军事组织与行政组织紧密而科学地结合起来。在“三国”的二十一个乡里,由工商之乡提供军费开支,士农之乡提供兵员输送。

士农之乡平时按行伍编制,乡的长官效法军事制度与号令,组织百姓进行田猎,并实行赏罚,使百姓增强基本的军事素养。

在战时,依托“三国”的垂直架构,每家出一个壮丁服役,每轨出五丁为一伍;每里出五十丁为一小戎;每连出二百丁为一卒;每乡出二千丁为一旅。以上各级军事长官均由同级行政长官担任。每五乡出一万丁为一军,由齐桓公与世卿高氏、国氏分别统领,建立一只三万人规模的中央直属常备军。

这种寓兵于民、兵民结合,出则为军、入则为民的创举,使得士兵之间“少相居,长相游,祭祀相福,死丧相恤,祸福相忧,居处相乐,行作相和,哭泣相哀。是故夜战其声相闻,足以无乱;昼战其目相见,足以相识;欢欣足以相死,是故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不但以一种十分隐蔽的方式迅速增强了齐国的军事实力,而且确保了军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第二、重视军备发展,利用犯人自赎来获取武器装备。具体标准为:重罪赎以犀甲和一支戟,中罪赎以皮盾和一支戟,轻罪赎以铜铁(制作兵器的原材料)半钧,诉讼僵持不决的则双方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箭矢。

收获的铜铁,则“美金以铸戈、剑、矛、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斤、斧、鉏、夷、锯、欘,试诸木土”。

于是齐国的武库变得非常充足。

外交方面
第一、推行“尊王攘夷”的对周政策。

“尊王”即尊崇周王室。当时周王室虽然已经衰微,但作为“天下宗主”地位仍然很牢固。所以,要“以方行于天下,以诛无道,以屏周室”,用“尊王”为口号来体现齐国的正义性,以此获得行动上的主动权。

“攘夷”就是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地区。当时,少数民族不断进犯中原,给中原民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打出“攘夷”的旗帜极易博得周王室与中原诸侯的好感,从而获取舆论上的号召力。

第二、推行“钓之以爱,致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的诸侯间交往策略。

归还齐国过往侵占的他国领土,倾心扶助他国度过危难,以一片赤诚之心打动天下诸侯。等天下诸侯纷纷归附时,再进一步施以经济上的重利,以显示自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格魅力。

对于道德败坏,敢于冒犯周王室或虐待邻国与百姓的诸侯国,则毫不犹豫的实施武力打击。

这样一来,天下诸侯既喜欢齐桓公的仁爱,又贪图齐桓公的货利,既相信齐桓公的仁义,又害怕齐桓公的武力,一个个神魂颠倒,忘乎所以,最后都成了齐桓公手下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棋子。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4 09:47:14 +0800 CST  
@洛水顽石 2015-03-24 09:37:05
恭喜楼主,贺喜海棠登上聚焦。


每天送海棠一支牡丹
-----------------------------
谢谢洛水!赠人牡丹,手有余香。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5-03-24 09:56:48 +0800 CST  

楼主:海棠栖露

字数:1828809

发表时间:2015-02-24 07: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7-08 20:51:34 +0800 CST

评论数:8010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