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版】我的春秋我做主——图文讲述春秋三百年精彩大历史

我知道同学们看完这个故事后,会提出很多批评的意见。我甚至知道,你们批评的内容大致都集中在一点:很多熟悉的情节与人物遭到变动或是干脆不见了。

你们的质疑,我很能理解。但我想强调的是,我在开篇的时候就说了,这是个故事。

既然是个故事,那就各有各的说法。事实上,赵氏孤儿的故事,历史上有很多的版本,而我所讲述的版本,是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讲述的版本。

赵氏孤儿的故事,取材于晋景公时期晋国的一宗政治大案,《左传》中曾有严谨而简洁的记载。

将这段历史文艺化的开山鼻祖,说出来怕你不相信,就是一向以治史专业而著称的太史公司马迁老大人。

西汉时,著名学者刘向在他编纂的《新序》和《说苑》中,沿袭了司马迁的版本。

刘向编纂《新序》和《说苑》的目的,与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类似,都是要总结前人前事的经验教训,供当前的统治者借鉴。可见,赵氏孤儿的故事在西汉时,仅仅只是一种官方的参政资料,没有走向民间。

然而到了宋代,赵氏孤儿的故事忽然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了寻常百姓热议的话题。

公元前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借口抵御北汉与辽的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行至陈桥驿时,将士“强行”拥戴赵匡胤为帝,上演了一幕“逼良为娼”的好戏。

我是海棠栖露,我为自己代言。本文唯一授权连载网址为:天涯煮酒http://bbs.tianya.cn/post-no05-381555-1.shtml。朋友们的每一次点击和留言,都是对海棠莫大的支持和鼓励,谢谢!

虽然五代十国是一个狼心狗肺、弱肉强食的年代,但如果说身受后周世代恩宠的赵匡胤对于自己趁后周恭皇帝柴宗训年幼孱弱遂行篡位这样大逆不道的行为没有丝毫不安的话,那显然还是有失公允的。

既然心虚,那赵匡胤就不得不找一些好的借口来愚弄百姓和美化自己。他找的借口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找个根正苗红的出身,宣称春秋时晋国的贤相赵衰是自己的直系祖先。

出于维护北宋统治根基的需要,晋国赵氏的光辉事迹被从故纸堆里翻出来广为宣传。而赵氏孤儿这种证明赵氏一系是正义化身的故事,因为其惊险悬疑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更是受到了北宋王室和老百姓的喜爱。政府甚至多次下令追封存赵孤有功的公孙杵臼和程婴等人。

赵氏孤儿的故事由此逐渐走向民间。

终北宋一朝,边患严重。在辽、西夏和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轮番侵蚀下,北宋的生存危机与日俱增,存赵孤的理念开始有了现实的政治意义。

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掠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耻”,北宋宣告灭亡。

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康王赵构率领一帮北宋的遗属仓惶南渡,辗转在临安(即杭州,临安有“临时安顿”之意)建立了偏居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延续了赵氏王朝微弱的血脉。

南宋建立之初,百废待兴,而金政权正值国势鼎盛。因此南宋在很长的时间内饱受凌辱,一直依靠割土输币来维持生命(1164年12月,南宋再次兵败,被迫与金签订了耻辱的《隆兴和议》,把原本向金称臣改为向金称侄,并割让秦州与商州),苟延残喘的宋人把存赵孤当作了一种全民族的政治理想和精神追求。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3-23 22:35:47 +0800 CST  
@LSHJ210 2016-03-23 17:03:20
楼主好。因太史公《史记.赵世家》的描述、元曲《赵氏孤儿》的演绎以及电影赵氏孤儿的播出,让这幕戏精彩纷呈,深入人心。大家普遍的认可是,那年那月,确实有下宫之难这么回事,细节上很多人提出的质疑是:烈度是否这么强(赵氏是否被灭)?屠岸贾何许人也?光一个宠臣就有这么大的能力?国君、其他诸侯的作用?海棠兄可否抽空说说其他版本的说法,顺便结合当时晋国的地缘政治,捋一捋晋国六卿的关系和发展。如果后面章节有了,我们耐心期待。
-----------------------------
210兄好,久未与你相聚了,今日见到你,心中甚是欢喜。你提出的种种疑问都切中要害,这些海棠在后文中会给出一个交代。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3-23 22:59:03 +0800 CST  
@LSHJ210 2016-03-23 17:09:29
回了段话,怎么刷新不见了。杨白劳了。
-----------------------------
遗憾!210兄的点评最是精彩了,都怪黄世仁贪吃。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3-23 23:02:44 +0800 CST  
@LSHJ210 2016-03-23 17:57:50
我估计太史公是知道赵氏孤儿事件的来龙去脉和部分真相的。而在他的巨著里演绎了这么一段内涵丰富情节多彩的剧目。读史可以明辩是非,读史亦可以慰藉心灵,如此,太史公更是一位人文大师。
-----------------------------
非常认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可不是浪得虚名。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3-23 23:14:16 +0800 CST  
@W453243529 2016-03-23 20:06:31
@LSHJ210 40469楼 2016-03-23 17:57:00
我估计太史公是知道赵氏孤儿事件的来龙去脉和部分真相的。而在他的巨著里演绎了这么一段内涵丰富情节多彩的剧目。读史可以明辩是非,读史亦可以慰藉心灵,如此,太史公更是一位人文大师。
—————————————————
我觉得 历史 用什么风格去写没什么关系,但一定要真实
-----------------------------
赵氏孤儿的本原和表象,海棠都会讲清楚。不过,有时候不了解真相也有好处。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3-23 23:20:28 +0800 CST  
@雪剑青衫 2016-03-23 21:12:47
白衣词
♦曲:《不再见》词:青衫

归云已无踪迹
年少游长安
转身迟迟车马
高柳乱鸣蝉
也说且把浮名
换低斟浅唱
却道酒徒萧索
春来春意乱

多雨的临安
多情的夜晚
芳心可可唱出的委婉
忍对潇潇暮雨倾洒江天
独自莫凭栏
遥想笙歌楼上谁嫣然
谁手执红牙板
奈何无情离别正逢
雨后清秋的时节
执手相看泪眼语凝噎
晓风残月独自归去

隐隐两三烟树
伫立江天寒
清风吹的意乱
无言也消黯
遥望物华冉冉
悠悠雁声断
烟波满目凭栏久
谱一首曲玉管

清冷的月光
白衣的卿相
笔墨轻轻带出的芬芳
乘醉声声萧鼓吟赏烟霞
风物尽钱塘
若得旖旎新词入教坊
井水处人争唱
开尽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难尽你风雅
异日图将好景同嬉戏
携手红颜永不老去

忍对潇潇暮雨倾洒江天
独自莫凭栏
遥想笙歌楼上谁嫣然
谁手执红牙板
奈何无情离别正逢
雨后清秋的时节
远去奉旨填词柳三变
晓风残月满城哭泣
♦——2016/3/23 晚.
-----------------------------
青衫果然不负才子之名。海棠祝愿有缘人和你琴瑟相谐,词曲共鸣。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3-23 23:29:28 +0800 CST  
@克里斯汀斯图亚特 2016-03-23 23:38:19
小弟冒昧在老师面前卖弄,公元960…中华民族自夏商至清末,各朝各代在民族性和忠君爱国情怀方面两宋可能是绝响。前无古人,至少到兔朝也算后无来者!涯山之后无中国可能不仅仅像老师说的赵氏孤儿官方引导,更多的是那个时代所达到的民主高度!冒犯之处望海棠老师海涵。
-----------------------------
@江东一户侯 2016-03-23 23:57:46
这个崖山之后无中国和冉闵的杀胡令一样,是一些极端的民族主义者编造出来的,是用来蛊惑人心的。至少在2000年以前是没有崖山之后无中国这话。不信可以去查查史料,你是找不到这话的出处的。
-----------------------------
有一点没有理解克里的意思。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是日本人提出来的,用意很险恶,一方面想割裂中国的族群,另一方面想是日本在文化上成为现在中国的宗主。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3-24 00:11:12 +0800 CST  
朋友们好,谢谢你们的支持,海棠因为家中有事,所以前一阵子没有更新,向朋友们致以歉意。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4-04 20:11:58 +0800 CST  
我知道同学们看完这个故事后,会提出很多批评的意见。我甚至知道,你们批评的内容大致都集中在一点:很多熟悉的情节与人物遭到变动或是干脆不见了。

你们的质疑,我很能理解。但我想强调的是,我在开篇的时候就说了,这是个故事。

既然是个故事,那就各有各的说法。事实上,赵氏孤儿的故事,历史上有很多的版本,而我所讲述的版本,是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讲述的版本。

赵氏孤儿的故事,取材于晋景公时期晋国的一宗政治大案,《左传》中曾有严谨而简洁的记载。

将这段历史文艺化的开山鼻祖,说出来怕你不相信,就是一向以治史专业而著称的太史公司马迁老大人。

西汉时,著名学者刘向在他编纂的《新序》和《说苑》中,沿袭了司马迁的版本。

刘向编纂《新序》和《说苑》的目的,与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类似,都是要总结前人前事的经验教训,供当前的统治者借鉴。可见,赵氏孤儿的故事在西汉时,仅仅只是一种官方的参政资料,没有走向民间。

然而到了宋代,赵氏孤儿的故事忽然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了寻常百姓热议的话题。

公元前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借口抵御北汉与辽的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行至陈桥驿时,将士“强行”拥戴赵匡胤为帝,上演了一幕“逼良为娼”的好戏。

我是海棠栖露,我为自己代言。本文唯一授权连载网址为:天涯煮酒http://bbs.tianya.cn/post-no05-381555-1.shtml。朋友们的每一次点击和留言,都是对海棠莫大的支持和鼓励,谢谢!

虽然五代十国是一个狼心狗肺、弱肉强食的年代,但如果说身受后周世代恩宠的赵匡胤对于自己趁后周恭皇帝柴宗训年幼孱弱遂行篡位这样大逆不道的行为没有丝毫不安的话,那显然还是有失公允的。

既然心虚,那赵匡胤就不得不找一些好的借口来愚弄百姓和美化自己。他找的借口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找个根正苗红的出身,宣称春秋时晋国的贤相赵衰是自己的直系祖先。

出于维护北宋统治根基的需要,晋国赵氏的光辉事迹被从故纸堆里翻出来广为宣传。而赵氏孤儿这种证明赵氏一系是正义化身的故事,因为其惊险悬疑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更是受到了北宋王室和老百姓的喜爱。政府甚至多次下令追封存赵孤有功的公孙杵臼和程婴等人。

赵氏孤儿的故事由此逐渐走向民间。

终北宋一朝,边患严重。在辽、西夏和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轮番侵蚀下,北宋的生存危机与日俱增,存赵孤的理念开始有了现实的政治意义。

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掠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耻”,北宋宣告灭亡。

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康王赵构率领一帮北宋的遗属仓惶南渡,辗转在临安(即杭州,临安有“临时安顿”之意)建立了偏居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延续了赵氏王朝微弱的血脉。

南宋建立之初,百废待兴,而金政权正值国势鼎盛。因此南宋在很长的时间内饱受凌辱,一直依靠割土输币来维持生命(1164年12月,南宋再次兵败,被迫与金签订了耻辱的《隆兴和议》,把原本向金称臣改为向金称侄,并割让秦州与商州),苟延残喘的宋人把存赵孤当作了一种全民族的政治理想和精神追求。

公元11世纪末期,北方游牧民族蒙古兴起,随即向南方展开了潮水般汹涌的攻势。因为有了金政权的居中缓冲,南宋有幸过了半个世纪的闲适日子。

然而好景不长。公元1134年,金终于倒在蒙古骑兵的铁蹄之下,南宋顿时成为了蒙古人下一个猎取的目标。在蒙古日复一日的强力冲击下,汉人的生存空间日渐紧缩,南宋政权风雨飘摇。

公元1276年2月,元军(公元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俘虏了5岁的宋法宗。

不愿屈从于异族奴役的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宋臣拥着宋法宗的兄弟赵昰和赵昺向南逃亡,南宋政权濒临灭绝的边缘。

在元兵不断的追击下,南宋流亡政权虽作出了英勇卓绝地殊死抵抗,但最终还是被赶到广东沿海,再也无路可逃。

公元1279年3月,陷入绝境的陆秀夫背负着刚满八岁的宋怀宗赵昺在崖山蹈海而死,为南宋一百多年的惨淡经营划上了一个悲情的句号。

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被蒙古人夺走家园的汉人纷纷以程婴、公孙杵臼等人为典范,热情地颂扬那些舍生取义、反元复宋的忠勇之士和遗民故老。

如文天祥曾写诗称赞抗元忠臣家铉翁云:“程婴存赵真公志,奈有忠良壮此行。”

元朝建立后,实行残酷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南宋遗民被划分为社会最底层的等级,民族尊严被践踏得支离破碎(传说中,南人女子新婚的初夜,必须奉献给当地的蒙古官员)。

元世祖至元年间,朝廷的排汉先锋、江南总摄杨琏真迦盗掘钱塘、绍兴两地的宋王陵,窃取陵中珍宝,毁弃帝王尸骨于草莽之间。

绍兴人唐珏等义愤填膺,不顾生命危险暗中收拾诸帝遗骨,葬于兰亭,一时传为美谈。

罗有开在《唐义士传》中对此事评论道:“吾谓赵氏昔者家已破,程婴、公孙杵臼强育其真孤;今者国已亡,唐君玉潜匮藏其真骨。两雄力当,无能优劣。”

还是在元世祖至元年间,一位名叫纪君祥(一作纪天祥)的文学家,创作了一部名为《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简称《赵氏孤儿》)的杂剧。

纪君祥版本较之司马迁版本作了较大修改,矛盾更加激烈,情节更加丰富,主题更加鲜明,一举奠定了日后赵氏孤儿故事的基本框架,并使得赵氏孤儿成为了元初千家万户耳熟能详的故事。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4-04 20:21:28 +0800 CST  
感谢支持!【抢红包】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4-04 20:42:05 +0800 CST  
@江东一户侯 2016-04-04 20:42:33
海棠,别一句就想糊弄过去,速速汇报详情
-----------------------------
好:)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4-04 20:56:46 +0800 CST  
@江东一户侯 2016-04-04 20:44:09
有点诚意好不好,有红包要私发的
-----------------------------
已发,多谢江东等诸位好友的鼎力支持!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4-04 20:59:04 +0800 CST  
@江东一户侯 2016-04-05 08:35:18
吴国入侵陈国,砍伐陈国社坛的树木,杀害染有疫疾的陈国百姓。在吴军班师退出陈国国境时,陈国派大宰豁出使到吴军。夫差对行人仪说:“这个人很会说话,我们何不试着考问他一下。凡是军队一定要有个好名声,间问他,人们对我们这支军队是怎样评论的。”行人仪这样提出问题后,大宰豁回答说:“古代的军队在侵伐敌国时,不砍伐敌国社坛的树木,不杀害对方染病的百姓,不俘获头发斑白的老年人。而现在贵国的军队,不是在杀害患......
-----------------------------
江东真是诲人不倦:)但是据我所知,吴国侵陈这个时期,吴国的太宰应该是伯嚭,不知礼记中为何写作豁。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4-05 09:18:55 +0800 CST  
@xwoandx 2016-03-24 09:01:33
卫前庄公死于公元前735年,公子伋在此之前出生,所以等到公元前718年卫宣公即位时
——
这是咋回事?没闹明白。735~715之间是谁继位的?
-----------------------------
卫桓公和州吁两任君主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4-05 09:23:35 +0800 CST  
@95273838 2016-03-24 11:26:11
吴奇隆18岁时,刘诗诗才才1岁!请单身的没女朋友的男士多关心下这次疫苗事件!可能你的女朋友还在幼儿园,关心幼儿,就是关心你老婆!
伊能静十岁的时候,秦昊才一岁,家有女儿的也请关心下这事件,可能你的女婿还在幼儿团,关心幼儿,就是关心你女婿!
王石三十岁的时候,田朴珺刚出生,婚姻不幸福的人也请关注一下这事件,可能你的下一春才刚出生,关心婴幼儿,就是关心你自己!
-----------------------------
呵呵,以前这样的案例常用来给男性励志,典型的如强总和奶茶。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4-05 09:26:52 +0800 CST  
@亚当是Me 40446楼 2016-03-23 12:56
各位糖粉,如果你们是法官,这个案子该怎么判。广西岑溪南渡镇太古村,2月14日早上,两家农户的公牛和母牛在田里交配,损坏了邻居莫✕✕的庄稼,因赔偿纠纷而诉诸法律,母牛农户说,是公牛强奸了母牛,应由公牛一方赔偿,公牛农户说,是母牛勾引了公牛,应由母牛一方赔偿。下面请法官给出判决。
-----------------------------
@宫本不懂 2016-03-23 15:27:26
各打五十大板
-----------------------------
@海棠栖露 2016-03-23 22:20:27
如果亚当不是在讲笑话的话,海棠认为这个案子的责任在母牛。
-----------------------------
@宫本不懂 2016-03-24 12:39:53
海棠说话不许半截
-----------------------------
好的。我们现在把这个案例当作一个严肃的话题来看。如果你观察过发情期的牛,应该会发现,基本上不存在公牛将母牛驱赶至某一场所进行交配的现象,往往是母牛在哪,公牛就会跟到哪。所以,案例中公牛农户所说的是母牛勾引了公牛的观点应该成立。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4-05 09:31:53 +0800 CST  
@求被动 2016-03-15 15:53:40
这个尼姑是谁?怎么弱不禁风的。
-----------------------------
@冬日练歌 2016-03-15 23:02:12
陈妙常
-----------------------------
@前朝太子 2016-03-22 23:14:56
一代名尼啊
-----------------------------
@沙斯马特 2016-03-24 15:55:09
不认得。求扒。
-----------------------------
窃以为人们谈论陈妙常的时候,往往都把侃点集中在了她和潘必正的风流韵事上,而忽略了她的故事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即那个时候为什么会产生陈妙常这样的一代名尼。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4-05 09:39:24 +0800 CST  
@何故乱翻书2016 2016-03-24 16:50:41
看了一个月了,还在一百多楼,看你们聊的那么欢快,有点寂寞有点嫉妒。楼主你说怎么办吧,更慢点?????
-----------------------------
呵呵,这个要求恐怕不能满足。提个小建议吧,请你尽量用回复而不用评论,这样的话不仅能让别人及时看到你的观点进而展开讨论,而且也能起到帮海棠顶贴的效果,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4-05 09:42:55 +0800 CST  
@LSHJ210 2016-03-24 17:03:41
好啊,开始进入深扒模式。明白了为什么《赵氏孤儿》在元代上演,并大受欢迎。
-----------------------------
210兄好!一个文学(或者文艺)作品的风靡往往都会有它独特的时代背景。《赵氏孤儿》在元代的兴盛,其实就是汉人在艰难的处境中自强图存的映射。类似的案例不妨参考《大刀进行曲》,这首歌如果放在上个世纪80年代是唱不响的。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4-05 09:54:27 +0800 CST  
@LSHJ210 2016-04-05 09:43:24
“陈国太宰豁”。海棠早上好!
-----------------------------
吾兄早!
楼主 海棠栖露  发布于 2016-04-05 09:55:48 +0800 CST  

楼主:海棠栖露

字数:1828809

发表时间:2015-02-24 07: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7-08 20:51:34 +0800 CST

评论数:8010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