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美帝贸易战,读史论英雄,连载《家国丝路大英雄》(黄良浩原创)

补充一下,上文漏写标题,应该是:

第13章、白登山之围(下)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7 06:53:42 +0800 CST  
第14章、《刘邦善后》(上)——对付匈奴,谋士、猛士都要用!

汉高帝八年,即公元前199年,匈奴大单于冒顿多次犯边,刘邦十分忧虑,那白登山的耻辱,刻骨铭心,自己尚且如此,那后代子孙又该如何处理呢?

刘邦要对匈奴的风险进行善后,擦屁股的事儿,自己解决,不想丢给子孙。但对付匈奴,谈何容易呢?那就尽量把复杂的事情简化,不外乎战与和而已!

抉择是艰难的,痛苦是必然的,苦难要面对,那就同时解决战与和的问题吧,国家战略很明确:既要和,又要打!与匈奴人和谈,对反骨仔(指造反叛国的韩王信等人)暴打,收复边郡!要分化对手,那就先讲和。

陈平用计让刘邦在白登山脱险,但那只是权宜之计,时间一长,也不是个办法!




(陈平像)

所以,刘邦第一个找来谈心的不是陈平,而是刘敬。刘敬虽然算不上猛人,但他是个神预测,他曾经警示匈奴人的白登山诱敌之计,他的预判百分百准确,因此赢得刘邦的信任。

大约在九月的时候,刘邦向刘敬问计。




(刘敬像)

谁知道,刘敬这回却出了一个耻辱的昏招——和亲。策略大概如下:

一、不用武力,但可以让匈奴单于的后继者臣服于汉朝。

二、要刘邦把长公主——鲁元公主,嫁给大单于冒顿。

三、还要用厚重的财礼送给大单于,让对方倾慕大汉王朝,那么单于必定让长公主做阏氏(相当于单于的皇后)。汉家的丝绸很珍贵,说不定匈奴人会热捧呢!

四、由于长公主身份高贵,又当上阏氏,她生的儿子必定可以立为太子。

五、冒顿就算长期在位,只要他娶了长公主,那就是刘邦的女婿了,辈分还低了一级。

六、如果冒顿死了,刘邦的外孙将以太子身份继任大单于,那就皆大欢喜了,从来没有外孙对抗外祖父的哦。

七、如果仅用宗室的女儿冒充亲公主,或许会被对方识破,到时候徒劳无益,大计恐怕会落空。

刘邦一时间没辙,居然称善,认可此计。

其实,此计一点儿都不可行,起码不是长久之计。原因如下:

一、改变长公主身份,要远嫁大漠,吕后必定第一个反对。

二、还不了解冒顿吗?还不知道匈奴的风俗吗?这冒顿如此强悍,当初又是太子身份,说抛弃就抛弃,更何况头曼老爹还要置他于死地呢!可见匈奴残暴,冷酷无情;冒顿当时必定早有太子,即便长公主生了男娃儿,也是最弱小的,彪悍的哥哥们环绕身边,一顿老拳砸下来,不把你打扁了,都给打残了。

匈奴的风俗,唯强是尊,轻视老弱,小宝宝连狼宝宝都打不赢,死生不过是眨眼间的事情,还想继位当单于,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就算冒顿真的大脑进水了,立少儿子为太子,那其他老大老二们呢?能放过你吗?可怜的娘俩将惶惶不可终日,还谈什么让匈奴臣服汉朝呢?人家杀父篡位都不在乎,你眼红大位干什么?别不自量力啦!

三、长公主嫁过去只不过是冒顿的宠物而已,长公主还是二婚,谁稀罕呢?想当初,东胡打冒顿阏氏的主意,冒顿还不是说送就送,连绿帽子都戴得如此轻松,可见靠女人的身体,驾驭不了那塞外苍狼!

四、送女人还赠厚礼,那可是填不满的无底洞啊!匈奴人狼子野心,一旦轻易得到财宝和女人,就会苛索无度,说不定吃你的喝你的,等肥壮之后,还来咬你一口,那不是养虎为患吗?到头来受苦受难的还是汉廷和老百姓们。

结果,吕后用眼泪和哭泣拒绝了刘邦的要求。长公主不会去,那就送一个假的长公主过去,单于贪婪,来者不拒,刘敬不怕丢人,居然代表汉廷出使,缔结了和亲约定。刘敬走出了汉匈之间的第一条丝绸之路,汉匈交往,少不了丝绸的礼物。

效果如何呢?仅仅换来数年的虚假和平,如此苟且,实在不堪。想一想,一个王朝如果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那侵略者还不蜂拥而来,劫财劫色吗?

汉高帝九年,即公元前198年,刘敬和亲归来,又向汉高祖献计。这一次,却是为了防御匈奴作打算;有什么大招、辣招吗?当然要先稳固关中啦!

这一回,刘敬对中外风险的评估却十分到位:

一、汉廷对于匈奴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和防御距离。

匈奴人趁着秦末大乱,夺取了河套地区,黄河以南尽归白羊王、楼烦王所有,他们离长安不远,最近的距离不过七百里,如果用轻骑兵突击,一日一夜就能杀入关中。可惜,关中之地民少力弱,到时候很难抵御。再加上秦朝的蒙恬修了直道,虽然未完工,而且,多数地方已经荒废,但是匈奴大军如果一边清理,一边南下,根本无法阻挡。所以,迁徙民众,充实关中十分重要,而且迫在眉睫。(见《史记.蒙恬列传》:“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巉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


二、关东诸侯民众较多,豪杰、大族如果起事,关中将同时面对来自北面和东面的威胁。

所以,要把关东大族迁徙到关中来,充实根据地之后,无论是匈奴南侵,还是诸侯西犯,都有足够人口可以调动。征兵、服役、纳粮都不成问题了。


三、迁徙关东百姓可以削弱东面的诸侯。强弱的本末才不会倒置。

如此一来,迁徙的计策可行,将会为关中积累人口红利,而且,山东诸侯就算造反,也会受到压制。果不其然,日后,东南方吴、楚诸侯叛乱时,汉廷有了足够的人力资本,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刘邦对此大加赞赏,当年十一月,迁徙的命令就下达了。




(刘邦像)

齐、楚之地的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全部应征,豪桀也少不了,十多万人口迁入关中地区,从此,四塞之地开始改观,秦末积弱的景象不再延续了。


刘敬的风险解决方案可圈可点:

1、匈奴的风险需要人来解决。

刘敬想到这一点,他立即向天子建议,用百姓充实关中,有了居民,就有人屯田耕种,关中的粮食就可以进行储备,军粮也就无忧啦。只要军粮充足,调兵遣将才更有底气,打仗靠人,人要吃饭,皇帝还不差饿兵呢?更何况,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食问题,既是民生问题,又是战略问题,要开始筹划战略储备的问题啦。没有人如何储粮呢?

不论建设城池、修筑工事,还是打造兵器、运送粮食,都需要人手,没有人,怎么对付匈奴人呢?没有人这仗怎么打,打个大头鬼啊?只有人口繁盛,才能选兵练兵,才能发展耕战。

2、建设关中,需要人手。

秦末战争的创伤还没有治愈,而战争创伤需要用人去治疗,那样才能治愈。关中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一旦关中繁荣安定,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人和百姓,不但可以促进手工业、农业发展,商贸都可以兴旺起来。虽然,汉初抑制商业发展,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促进货物流通,才能有充足的物资,物资供应跟得上,军需物品才能得到保证。关中还需要加大建设的力度,都离不开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就需要招来百姓,豪门大户也能提升消费力和生产力。

这就是刘敬化解风险的重点,一切以人为本,人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人才能创造财富,才能使关中,乃至长安赢得长治久安的局面!

至于匈奴留下的麻烦,又该怎样解决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1、《资治通鉴》卷十二

2、《史记.蒙恬列传》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7 10:50:48 +0800 CST  
第15章、《刘邦善后》(下)——谁助刘邦,吊打匈奴?

关中面貌焕然一新,汉廷的战争准备也初步到位了,接下来,就是第一猛人的表演时间啦!他是谁?那绝对不是樊哙,他就是曾威震胡虏的周勃!还得先看看周勃的抗虏战绩,那是铁一般的事实,一切都表明周勃功勋卓著,战果骄人。




(周勃像)

想当初,韩王信被匈奴人团团包围,困守在马邑,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竟然投敌叛国,向单于投降。不但如此,韩王信还引匈奴兵南下,进犯汉朝腹地。刘邦极其愤怒,决定亲征三晋大地。当时,周勃一马当先,他的表现十分抢眼。

前200年冬天,周勃带领一支精锐部队,直接与匈奴人展开厮杀。

周勃攻入代郡,首先攻克了霍人,然后向武泉地区进军,他与匈奴胡骑正面交手,真刀真枪地大干起来。由于来势很猛,周勃在武泉以北击败了匈奴人。于是,匈奴的游骑兵颇为忌惮,只好回撤,不敢再四处游弋。

周勃很沉稳,他为刘邦而战,当然不能抛下自己的老板,于是,决定与刘老总会师。周勃转攻敌人,南下至铜鞮,要狠狠打击韩信军。韩王信这帮家伙,守城不力,专门搞破坏,竟然勇悍地孤军深入。铜鞮就处于上党郡内,如果汉军不截击他们,敌人很快就会入寇,进兵袭击河东郡,而河东郡能够逼近关中,那种威胁不能忽视。

韩王信的部下没一个好鸟,也是一群反骨仔,他们居然一路入犯,帮匈奴人带路,做了开路先锋,其恶不赦,其罪当诛啊!

汉高帝与周勃会师,然后合力进军,他们指挥人马,在铜鞮一举大破韩王信,斩杀了叛将王喜。这让韩王大为震惊,只好向匈奴单于的驻地逃遁。前赵国贵族留下后裔,其中赵利就是代表,他被王黄、曼丘臣等人拥戴,竟然称了王,又与韩王等人继续勾结匈奴,企图大耍阴招,想再谋害汉军一次。匈奴人当然乐观其成:哇噻,竟然有那么多反骨仔,俺能不喜欢吗?

结果,匈奴左、右贤王都发兵相助,其实,他们就是趁火打劫,想来捞好处,可惜,内鬼让汉廷院中起火,战火居然熊熊燃烧起来。

匈奴两位贤王南下,他们很狡猾,竟与王黄等人屯驻在广武及晋阳之间。汉军得势不饶人,全军出动,乘胜冲击敌阵,迫使匈奴人败走。刘邦也发兵助战,趁势掩杀过去,结果大破胡虏,一路追杀到离石,又再驱逐敌寇。

生猛的周勃一路攻击前进,奋勇杀入太原郡,先后解放了郡内六座城池。在晋阳城下,周勃再度大破韩王信军,连胡人骑兵都不能幸免,一个个战败而逃。而且,周勃兵团顺势攻克了晋阳。扫清障碍后,刘邦进驻晋阳城,而周勃则继续去追击韩王军,杀奔硰石。韩王唯有一路败走,他被汉兵追了八十里,搞得自己狼狈不堪。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周勃死死咬住敌人,穷追不舍,后来即便还师,他也顺路攻击楼烦三城。不幸的是,刘邦中计,被困白登山,要借助陈平之策,才侥幸脱险,匆忙躲入平城。但是,刘邦的处境依然不妙,只能等周勃带兵驰援。当时,周勃打下楼烦三城,又风风火火北上,锐不可挡地杀将过去,在平城之下摆开阵势,猛烈攻击匈奴胡骑兵。敌人见对方来势汹汹,绝对不会请吃饭,因此只能稍稍后退。冒顿单于知道汉军有能人,不好对付,于是,带兵集体北撤,退回塞外老家去了。

韩王信这个反骨仔并未收手,他不但勾结匈奴,还煽动陈豨叛乱。

汉高帝十年,即公元前197年,韩王信让部下王黄挑动陈豨造反。结果,阴谋蔓延,后来还把燕王卢绾卷进来了,汉朝北边的王相继造反了。




(陈豨等人)

烽火起而兵将出,周勃的威力将再次展现,只是,杀鸡焉用牛刀,刘邦派了柴武来讨伐韩王。

汉高帝十一年春,即公元前196年春,韩王信带领匈奴人入寇到参合,企图对抗汉廷。

柴将军写书信给韩王,要劝降此人。韩王信心里面很矛盾,他自惭罪多,又被迫为胡虏带兵,靠打自己人来取悦大单于,因为他有死穴掌握在匈奴人手里,那就是逃亡的时候,把韩氏的家人都带入胡地,现在受制于人,家人当了人质,他也无能为力,只能硬着头皮打窝囊仗,你说这韩王信落到这份儿上,怎么还不悔悟呢?

韩王面前可走的路不多:

一、认罪归汉,再图解救家人。
即使全家丧尽,或许可以避免生灵涂炭,平息战火,牺牲一家人,而挽救千万士兵及其家人,也算得上赎罪了吧。

二、阵前自裁,遣散士兵。
起码不殃及无辜,或许大单于怜悯,可保留他的香火。

三、顽抗到底,自取灭亡。

这个韩王信居然选择绝路,自绝于天下!他与柴将军恶战一场,最终被柴武斩杀,这个大汉奸最终落得个可耻的下场,伴随他的或许还有千古骂名。韩王信有很重的负罪感,他自己说对汉天子有三宗罪,但是获得提拔,当了王爷,最终却还是背叛刘邦,他自知难逃一死,可惜,他选择战死,把一大群无辜的士兵带上,让他们垫背,为自己陪葬,实在可耻!

但是,他的家人与他则不同,日后真心归了汉,回归后为汉廷效力,例如:平定吴楚叛乱中的弓高侯韩颓当,他就是韩王信的后人,他果断切断了吴楚叛军的粮道,结果协助太尉周亚夫,大败叛军,最终,平息了七国之乱!

如果,韩王信归降汉朝,哪怕受到惩罚,或许当个庶民,也可以解救亲人,汉朝也会接纳他们,他为何顾虑重重呢?也许,儿子们太小,无法得到救助,会悲惨地死去,这是他的心病吗?但韩王信顽抗到底,一旦战死,你以为匈奴人会善待你的后人吗?

他们必定成为被抛弃的孤儿,还背负汉奸后代的骂名,只有拼死效力才能洗刷先人留下的耻辱,那又何苦来哉?

韩王信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可见,人的发展不能完全归于宿命,自己的努力很重要,遇到风险时就该积极面对。

在生的时候,韩王信死要面子活受罪,到最后关头还是一条道走到黑,他若俯首归降,汉匈已经暂时谈和,家人未必就无法救回,何苦自绝于天地之间呢?

与此同时,太尉周勃由太原入定代,一方面进攻陈豨,另一面收复马邑,在楼烦又大破赵利军,进而攻克雁门。然后转攻云中等地,一下子收回了雁门郡十七个县,而且云中郡十二县也纳入汉廷囊中。




(汉军平叛路线)

刘邦发兵攻破赵利的军队,还用重金悬赏,要擒杀敌将,一番分化瓦解之后,陈豨大败。代郡九个县被平定下来了。

汉高帝十二年,即公元前195年,周勃斩杀了陈豨,悉数平定了雁门、云中、代郡等地。好死不死,那个燕王卢绾作乱,周勃顺道去收拾他。双方立即交战,叛军不堪一击,全面溃败,卢绾逃入匈奴,最后客死他乡。周勃趁势攻城拔寨,接连克复上谷十二个县,右北平十六个县,辽西、辽东共计二十九个县,渔阳二十二个县;还一路杀到长城要塞。周勃总算恢复了秦朝留下的相当部分疆土。(见《汉书.周勃传》:“追至长城,定上谷十二县、右北平十六县、辽东二十九县、渔阳二十二县。”)

长城边塞得以恢复,日后汉朝的边塞丝路就可以运作啦(见《史记.匈奴列传》:“今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通关市,饶给之。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可见,周勃对于边关很重视,他绝不放弃长城,因为天下兴亡,将士守土有责,当然寸土不让啦!客观地说,周勃的贡献不容忽视,他收回长城防线,无意中成全了将来长城丝路的发展。




(汉军收复边郡形势)

当时,周勃的战绩极其辉煌,看看如下数字吧:

周勃擒拿的人有敌人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及二千石官员各三人;攻下三座城池,平定五个郡,七十九座县城,又俘虏丞相、大将各一人。

后来,刘邦去平定英布的叛乱,匈奴的问题暂时搁置,但并未彻底解决,只能算是善后补救之举。这善后的事情总算有个了结,太尉周勃当之无愧成为天子手下的第一号猛人。周勃不但帮刘邦善后,还帮老刘家善后,日后,他一举平定吕氏夺权的祸乱,最终拥立一代明君汉文帝。于是,才有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

难怪刘邦预言:“然安刘氏者必勃也”!(见《资治通鉴》 卷十二)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因战伤复发而不幸驾崩,风起云涌的时局暂时过去,只有等待新时代的到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1、《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2、《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3、《资治通鉴》 卷十二

4、《汉书.周勃传》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7 15:33:01 +0800 CST  
第16章、反击吕后

大汉天子刘邦病逝了,而接任的汉惠帝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过了大约七年,他也病重不起,最后一命归西,朝廷的背后由吕后一手操纵。




(吕后雕像)

吕后当政时倒行逆施,让吕氏的人专权,大力排斥刘汉宗亲,打压开国功臣。朝中要职都任由吕氏族人担当,他们把持朝政,玩弄权柄,使得人心离散。吕后对偏远地区的藩王态度很差,日夜猜忌。更离谱的是,吕后常常听信谗言,这不,有小人说要废弃汉朝与南越国的关市,那吕后想都不想就准了,结果,朝廷悍然下令,限制与南越国进行关市贸易,这可严重影响到百越之地的生产与发展。

原因很简单,百越之地缺少母马和铁器,而生产和军事受需求所迫,无法开展。因为,没有母马,就下不了马崽,没有足够的马匹,别说打仗,连运输和生产都受到影响,而且,南越被断绝了铁器的供应,兵器、农具都无法制造了,这一切使南越军民的生计十分困顿,若任其发展下去,恐怕都揭不开锅啦。


赵佗心中能不怨恨吗?当初和中原约定好,汉越两地互通有无,相互扶持,如果你中原要犀角、象齿就拿母马和铁器来交换嘛,如今怎么反悔了呢?赵佗可不是个勇妄匹夫,他心中在策划一场军事行动,如果商品无法越过边界,那么士兵就会越过边界,从古到今一样的道理。

原来南越国与汉朝的关市,设立在越北与长沙王国的接壤的边境,在关卡上设立贸易市场,允许双方的军民进行交易。当时的长沙国力量薄弱,而且,由于历来要做关市商贸生意,在边关县城估计有大量的铁器,母马也不会少。好你个吕后,背信弃义掐断了供应,不给是吧?好!我来教训你们!


兵者死生之道,赵佗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他也在权衡利害得失:

利害的形势:

1、吕后弄权不得人心。

当初,大家都知道,吕后设计诱杀了淮阴侯韩信,又残杀了彭越,将其肉赐予异性王公,结果,激怒了淮南王英布,最后,英布造反了。大汉天子刘邦领兵亲征,一场厮杀,虽然杀死英布,但是,刘邦也中了流矢,后来战伤复发,使病情危急,可惜,刘邦放弃了治疗,最终遗憾离世。

许多功臣对诛杀功臣的事情都颇有微词,怨气当然撒到吕后的头上了,所以吕后的军令只要出了长安,就恐怕难以颁行天下了。

因为,吕后没有像刘邦那样的威望和号召力,军事动员能力极其有限。即使有将军领命,恐怕也会出工不出力。


2、后宫与朝臣不和。

由于长安的军权被吕氏族人把持,其他将军相当于失去兵权,能战善战的人都不大理事。但是,吕家的那些家伙不是什么好鸟,他们上马不知兵,下马不懂粮,更没带过兵打仗。吕氏的势力只会龟缩于长安,谋求自保。能臣勇将们不会帮吕氏出头,南越国受到军事打击的危险很小。即使朝廷有军事行动,效果也不好,对南越构成的威胁不大。


3、边远的藩王各怀心事,绝不会帮助吕后。

当年,楚汉相争的时候,由于刘邦的声望很大,远在江浙、福建沿海的越人君长都挺身而出,率兵助汉,结果获得封王,大多数会从背后出击,袭扰西楚霸王的江东根据地。在藩王的帮助下,刘邦彻底击溃了楚国贵族残留在江东的势力。所以,得人心者刘,失道者吕!没有了周边地区的袭扰,赵佗就可以安心地展开其军事行动了。因为,南越国最怕是对手从海路来袭,突入珠江口,那样来进攻番禺的话,就无险可守了!而汉朝当时缺乏正规的水师,又没有得到其他越族海军的支援,想抢滩登陆,谈何容易呢?!



4、制造师出有名。

吕后不是天子,更何况,当年汉天子刘邦赐给赵佗南越王的印信,老赵享受了“剖符定封”的待遇,身份高贵,与长沙王不分伯仲。

如今的长沙王只是异姓王爷,却并非是刘氏宗亲,当初,首任长沙王吴芮只是第一个反秦的秦官而已,长沙王不该听从吕后的命令,因为吕氏谋夺了刘氏的权柄,这样长沙王就落得个背信的罪名,赵佗要向朝廷示威,长沙国不打白不打,打了也不白打!吕后也很难为了照顾异姓诸侯那点儿颜面,去长期对边地用兵。消耗战吕后打不起!

长沙王在各藩王中力量最弱,而且,他没有什么盟友,一旦挨揍,谁也不会伸出援手,强悍的藩王更加鸟都不鸟他,由于他孤立无援,只有等吕后发兵,天高路远,关山阻隔,等朝廷发兵赶来,黄花菜都凉啦!估计赵佗早已撤兵,并且把边关弄得固若金汤,汉军即便来了,也难以下手。


赵佗为自己的秘密军事行动在正名,在造势!果然,赵佗公开指责长沙王向吕后进谗言,找借口断绝了汉越两地的关市贸易,想趁机吞并百越!赵佗把黑锅罩过去,压在懵然不知的长沙王身上。如此一来,在百越军民内部激起一腔怒火,人们都把矛头指向长沙王,这个冤大头长沙王是当定了!

结果,赵佗经过充分准备后,悍然发兵,他亲自率军攻打长沙国与越境接壤的边邑,大败长沙国数县的守军,狠狠地胖揍了长沙兵一番。而且,这就是在对吕后打脸呀,表面上把怨恨发泄到长沙王身上,其实就是打给吕后看的,谁叫你们反悔,还断了必要的供应,那就用拳头说话吧,你能奈我何?赵佗大打出手,然后就扬长而去。留下那个可怜的长沙王,只好求吕后保佑,别再来些什么麻烦事儿,否则,长沙王夹在赵佗和吕后之间,这夹心饼不好当,弄不好不被压扁,都气给死。

长沙王对此无能为力,挨了南越王的一顿胖揍,他一脸懵圈,而且苦逼得很,只能向吕后报告。

吕后听闻后大为光火,她在盛怒之下,决定发兵报复,要讨伐南越王。


赵佗开始的时候还是高度警惕的,边关戒备森严,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结果消息传来,带兵出征的是隆虑侯周灶,赵佗得知才暗暗松了一口气,果不其然,朝廷无将可用,如果周勃来了可就麻烦大了,因为,刘邦临终前说,若国家有变,只要周勃掌兵就能平乱(见《资治通鉴》卷十二:”然安刘氏者必勃矣“)。如今,仅来了一个军中威望不高的周灶,他不熟悉岭南的地理、水情,对于崇山峻岭也是无可奈何呀!

事实上,这次历史上的战例,恰恰证明了岭南水道对于交通的重要性,由于赵佗早有防备,派人扼守住关塞要地,水路也不能让中原通舟。这让领兵南征的隆虑侯周灶吃了大亏,他们要么到湘南,翻越险阻重重的五岭;要么沿着湘江溯流而上,爬山到兴安,然后控制灵渠,再用船只运兵,攻入岭南,之后还要乘船,由漓江入珠水的西江,顺江东下,杀奔番禺。不过,周灶没有战船,也不懂得如何打造船只,即便到了灵渠,他也无能为力。除非军中有奇才,他能仿效日后的楼船将军杨仆,重新大造楼船,或许还可以与越兵较量。可惜,当时的汉兵由于不懂门道,不服水土,又不熟地理,竟然一年多都翻越不了阳山岭,同时遇上了暑湿之气,疫病在军中传播,士卒病得不轻,一切都难以为继。等吕后一死,他们就只能无奈罢兵了。


重兵集结于险阻之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此乃兵家大忌!周灶并无做好充分的准备,看着崇山峻岭,不知如何下手,一年多的时间里,汉军寸步难行,也找不到向导,幸亏没有贸然深入大山,否则,如果迷了路,不被困死,都要饿死。赵佗没有失算,吕氏只会弄权,拿自己没法子!

但是,汉越两地的边关贸易陷入困境,一时无法恢复,只好等赵佗的老熟人陆贾来解决。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1、《资治通鉴》卷十二

2、《史记.南越列传》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7 21:33:21 +0800 CST  
《家国丝路大英雄》之《秦汉隋唐篇》导读大纲

各位读者你们好:

作者我现在隆重介绍本书的导读大纲,《家国丝路大英雄》是一本原创的编年体历史读物,范围从秦汉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大概是前221年到1912年),专门讲述中外丝路交通的历史,本书预计超过150万字,共分十二部:

一、大秦王朝

二、前汉王朝

三、后汉三国

四、两晋南北朝

五、大隋王朝

六、盛唐王朝

七、五代时期

八、两宋王朝

九、蒙元帝国

十、大明王朝

十一、满清王朝

十二、丝路外传

经过规划,先介绍本书的“秦汉三国篇”(即前三部),该导读大纲如下(细分纲要并非指每章标题):

一、大秦王朝
1、戎狄与华夏的中外形势
2、大秦与胡虏的博弈
3、大秦与百越的关系

二、前汉王朝
1、汉高时期的汉越关系
2、汉高时期的汉匈关系
3、吕后时期的汉越关系
4、汉文时期的汉越关系
5、汉文时期的汉匈关系
6、汉景时期的内忧外患
7、汉景时期的汉匈关系

8、汉武初期调控百越
9、汉武派张骞出使
10、汉武备战伐胡
11、汉武反击匈奴
12、卫青河套战略
13、霍去病河西战略
14、汉匈漠北决战
15、汉武西域战略

16、汉武统一南越
17、汉武统一闽越
18、汉武海丝路
19、汉武西南战略
20、汉武东北战略

21、汉武大宛战略
22、李陵苏武的悲壮
23、汉武匈奴战略受挫
24、汉武西域战略受挫

25、汉昭楼兰战略
26、汉宣乌孙战略
27、汉宣西羌战略
28、汉宣西域战略
29、汉宣匈奴战略
30、汉元匈奴战略
31、汉末西南变局
32、汉末新莽乱局

三、后汉三国
1、光武西州战略
2、光武西戎战略
3、光武西南战略
4、马援海丝路战略
5、光武匈奴战略
6、南北匈奴分裂
7、光武海外战略

8、汉明帝边患
9、汉明帝西域战略
10、汉章帝西域战略
11、汉章帝西戎战略
12、班超西域战略
13、后汉三通西域战略
14、后汉中期西域战略
15、后汉西羌百年战略
16、凉州三明战略
17、后汉大破北匈奴
18、后汉南匈奴博弈

19、曹操镇抚胡虏
20、魏国凉州战略
21、汉魏南海战略
22、东吴南海四杰
23、东洋南洋战略

写完《秦汉三国篇》后将介绍《两晋隋唐篇》的导读大纲!欢迎各位网友读者继续支本书持!请多提宝贵意见啊!万分感谢!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8 09:11:24 +0800 CST  
第17章、平定吕氏

前181年,吕后专权,吕氏狐假虎威,变得越发骄横,吕后居然想违反刘邦当初“非刘不王”的约定,封诸吕为王。陆贾自知无力争辩,只好借口有病,避居家中。但是,诸吕得寸进尺,甚至想危害刘氏的汉室江山,陆贾看在眼里,十分窝火,那真做:是可忍孰不可忍!

陆贾心里面琢磨着解决之道,他知道吕太后摆布着充当傀儡的少主。但只能私下密谋,她不敢把重大决策拿到朝堂上来商议。虽然,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但是,每遇大事都要向重臣咨询意见,当年,秦始皇询问李斯关于分封皇子的问题,遭到李斯反对,那才决定不封自己的儿子做诸侯,全国贯彻执行郡县制。汉承秦制,所以朝堂议事是惯例。只要把军国大事拿出来,让大臣们共议公论,那么公道自在人心,诸吕的幻想和阴谋就不能得逞。否则,吕氏若想公开谋逆,还不遭到群臣口诛笔伐吗?每人一个吐沫星子,都可以把吕氏的人淹死。

陆贾决定用朝堂议政和公卿舆论的方法,阻止诸吕谋朝篡位,他很有自信,因为,他知道吕太后还是忌惮那些开国功臣的,吕氏族人大多不学无术,兼且无才无德,小事不做,大事也做不来。否则,吕太后不会在刘邦临终的时候,急切地询问谁能胜任相位,谁又可以把握军权。吕后不能依赖吕氏,也不敢依赖吕氏,台面上不能说,只能台下面搞搞小动作。

可以确定的是,吕太后深知军国大事非同儿戏,她即使可以弄权,也绝不敢把江山社稷拿去让无能之辈豪赌。吕后只能用权力,保全吕氏族人,让他们荣华富贵,希望渐渐把握实权,以后也好窥视大位。

吕后与樊哙有亲,在所有功臣当中,只有樊哙还会向着吕氏。吕氏想借樊哙来撑撑场面,因此,樊哙不能离开朝堂。即使南越国对长沙国发动突袭,也不能派樊哙去。一来樊哙年事渐高,二来朝中得有吕氏的压舱石,三来樊哙即便去岭外,也不能解决问题。那就只能让周灶在五岭那边蒸桑拿,干耗着,也要为吕氏建立所谓权威,找回面子。

因此,吕后一日不下令,周灶一日不能撤兵,士卒们吃喝拉撒,全在山岭之间,光军粮就耗费了不少。

陆贾对于南越的事情很无奈,他也看不下去,他深知要处理好汉越问题,吕后那一关是绕不过去的。只要吕后一日在位,汉越关市就无法恢复。

而且,吕后一直掌权的话,刘氏宗亲就无法翻身,外在的亲王冷眼旁观,嫡系子孙又未能亲政,一切还是吕后说了算。

陆贾在想办法,一来不能激怒吕后,免得她在驾崩之前对功臣下毒手;二来要制约吕氏,让他们一事无成,这样吕后就不得不掂量一下,评估吕氏的能力。三来要团结拥护刘氏的力量,不但要制衡吕氏,还要应急权变,以防万一。如果吕氏狗急跳墙,悍然篡位自立,那也得有将军出来平叛呀。

关东的刘氏诸侯,要选择贤良,那些只会喊打喊杀的就免了,要懂得用文韬武略去取得平衡,照顾各方面的利益,实属不易。陆贾还是想起那帮老人们来。

朝殿之内有文臣集团,当然以丞相为首;庙堂之外有勋爵谋士,最重要的兵戈卒马,总要听命于将,而太尉周勃对于打仗驾轻就熟,他必定胸有成竹。

陆贾当年劝说刘邦,在马上得天下,却不能单单在马上治理天下,要靠文武之道才能得到长治久安。如今,诸吕乱政,也必须要靠文臣武将来控制局面。




(陆贾像)

于是,陆贾悄悄地去找丞相陈平,不出所料,陈平也是闷闷不乐,他无力对付吕后,关于吕氏的麻烦,选择了避之则吉。但是,看到朝政萎靡,自己身为宰相却无能为力,实在有负高祖刘邦,日后到黄泉地下,如何去面对高祖呢?陈平赶到自己很脆弱,同时也很孤独,失望在所难免,失落的情绪也就显露在面上。

陆贾一针见血地说:丞相不过是为诸吕和少主的事情忧虑而已。

陈平一时未想到法子,他知道少主被吕后,乃至吕氏所利用,为外戚所挟持。吕氏一旦控制了少帝,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王爷尚且如此,自己一个宰相能有什么高招呢?陈平只好苦逼地问陆贾:为之柰何?




(陈平画像)

陆贾从容地说:当天下安定的时候,要注意丞相的作为;当天下动乱的时候,就要关心将军的举动。

此言一出,陈平似有所悟,他很关切地望着陆贾。陆贾顺势而为地说出他安天下之大计。那就是将相要和睦,让士人归附,即使有事变发生,权力都不会分散,更不会旁落,可以制衡诸吕。而一切的关键,就是要丞相陈平主动去交好太尉周勃。只有相将调和,才能相互呼应,彼此支援。不但能抗衡诸吕,甚至可以化解对手的阴谋。

陈平多次听到陆贾对诸吕的的分析,他深以为然,马上就去结交周勃,如此一来,将相的关系就融洽起来了。当初,白登山之围,先有陈平献计,解围救急;后有周勃驰援,逼退匈奴。陈平和周勃这一对文臣武将,各有所长,文者善于谋划,可以运筹于帷幄之内;武者精于用兵,能够决胜于千里之外。

这庙堂上下,以陈平和周勃最有威望。如果文武集团联手,文人自然可用政治手段,对付吕氏人;武人又能去争取军队的士卒,夺回兵权。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张驰之间能化解危难,甚至可以扫清叛逆。

陆贾虽然是个文人,但他也了解武将的心思,周勃还是向着刘氏,不会袖手旁观,因此,他让陈平联系周勃,这是上策。与此同时,陆贾还充当说客的角色,游走于汉廷的公卿之间,广泛地联络各方力量,共同压制诸吕。如此这般之后,汉廷的局面大为改观,内有将相联手,外有公卿舆论,诸吕的险恶图谋不攻自破,无论如何也难以得逞。

陆贾很清楚,目前只能和诸吕打消耗战,只要耗下去,诸吕就会走入穷途末路,因为,吕太后已经年迈,总有一天会驾崩的。到时候,就可以逆转朝局了。只有平定吕氏,天下才会安平,不论是汉廷中心的长安之都,还是山高路远的南越之地,不论宫廷内的权谋斗争,还是藩篱外的贸易冲突,最终都会得到有效解决。那时候,政通人和,商贸畅顺,自然天下太平。

不久后,吕太后果然病死了(传闻吕后是让陈平、周勃放疯狗嘶咬后得病而死的),机会终于到来,周勃设计让人劝诱吕禄交出兵权,同时,他又争取到长安的北军和皇宫的南军,让广大将士信任并支持自己,最终消灭了以吕产、吕禄为代表的诸吕势力,彻底平定了吕氏祸乱。




(周勃画像)

吕后一死,吕氏就完蛋了,那个吃力不讨好的周灶也只好罢兵,从南越边境班师而回。汉越两地的紧张局面得以缓解,双方的军事对峙终于结束。如此一来,就迎来了兴复贸易的契机。

赵佗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一年的时光里,他也耗损了不少,贸易摩擦,引发军事冲突,赵佗也没有得到什么。由于铁器和母马无法输入,南越国的经济也受到影响,生产与发展变得停滞。汉越关市依旧没有恢复,这来年如何耕作?如何运输?如何养育马群?一系列问题,难免让人揪心,赵佗期待新时代的来临,他也想扭转颓势。

关市如果恢复,汉越贸易就能有所突破,需求就会变得旺盛,汉越之间的需求又能带动海外贸易,那些海货还会源源不断地运来,外贸供应链才能完善起来。海上丝路就会重新变得兴盛,那就是赵佗所热切期待的。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1、《汉书.陆贾传》

2、《汉书.南越传》

3、《资治通鉴》 卷十三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8 13:54:43 +0800 CST  
第18章、赵佗归服汉文帝

前180年,诸吕被消灭后,由周勃、陈平为首的公卿重臣作出新的抉择,他们拥戴代王刘恒当皇帝,刘恒就是历史上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

前179年,汉文帝登基之后,天下逐渐安定下来。但是,远在南方的南越国问题却未有解决,上次,南越事变骤然而生,周灶南征又搞得焦头烂额,只好无奈罢兵。如今,为了展示新任天子的恩威,不能对汉越冲突不管不顾。

原因有以下几点:

1、南越事变由吕太后而起,她违背刘邦与南越的约定,擅自禁止了边关贸易。这样做很不理智,一来有损汉廷的威信,二来不利于汉越两地的交流,三来让南越的经济陷入困境,会引发摩擦,甚至会激化矛盾。

2、汉越两地的贸易中断了,彼此信任荡然无存,如此一来,和平也就无法维系,冲突就会时常发生。如果,汉越两地的边境长期剑拔弩张,高度紧张地搞军事对峙,那么不利于长治久安。双方的国力都将无休止地损耗在其中,有百害而无一利。

3、而且,据探报得知:南越王仿照天子的威仪,搞了黄屋称制,那样做谋逆之心昭然若揭,同时他还与东面的闽越王、东瓯王结盟,又跟西面的骆越拉关系,如果他们纠缠不清,那么汉廷对于东南沿海地区就更难控制了,如今倘若不去把握主动,反而拒人于千里之外,那就会逼反人家,一旦闹翻了脸,百越之地就会搞分裂,裂土分疆将会兵连祸结,严重危害汉朝大一统的局面。

4、天下诸侯对汉、越争执都持观望态度,如果回避问题不去解决,诸侯们就会动了非分之想,甚至争相仿效,这个问题汉廷绝对不能示弱!

但是,派谁去解决南越的问题呢?又该如何解决呢?

不论如何,不能再走吕后发兵讨伐的老路了:

首先,汉军南下很多翻山越岭,都被挡在五岭的高山之下,找不到门路。进山吗?容易迷路,而且会受到山林瘴气的毒害,夏天的暑热更让人难受。当初,士卒大批病倒,还没开打,战斗力就大打折扣,自困自乏,难以为继。如果像屠雎那样冒险,就会带来丧师的耻辱。

其次,汉朝没有楼船大军,楼船勇士少之又少,关键是没人去建造战船,即便用小舟进入南越水域,也打不过人家呀!与其劳师动众,又徒劳无功,还不如进行外交谈判。

再次,赵佗已经接受汉高祖的册封,他总不会抛弃这个王爷的身份,至于妄自称帝,还可以责令他改过自新嘛,对于东南方的诸侯,有警示教化作用。由于,汉朝实际控制的领地与外藩王国几乎没有接壤,调兵遣将,麻烦多多,不好处理。一旦惹怒了,那些外姓诸侯,人家联手对抗,你一时也搞不定,那不是自讨没趣吗?还招来兵火之祸,得不偿失。

总之,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兵家者轨道也,不可不慎重。因为,兵者死生之道,弄不好,就要流血漂橹啦。一将功成万骨枯,那又何苦来哉?

丞相陈平对此也谋划了一番:

1、汉廷初定,天子新立,只是适宜大赦天下,不能轻言战事、妄动干戈!

2、要瓦解百越的联盟,他们目前的关系还十分松散,只要招抚南越王赵佗,解决这个带头的闹事者,汉廷便可与百越诸侯重归于好。

3、需要推行汉律汉法,与越人声明约定,有效管束他们就可以了,这样不论汉地还是越境,都能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可以造福百姓。

陈平心中有数,口里自然向汉文帝推荐了陆贾,因由更简单:

1、陆贾为人机智,能言善辩。

2、陆贾有成功案例在先,上一回陆贾出使南越,他不辱使命,不费一兵一卒就收服了南越王。当时就得到老领导刘邦的高度赞扬,因此拜为太中大夫,陆贾有成就有身份,可以代表汉廷出面交涉、谈判,对于南越王赵佗,老陆还不会落下风。

3、陆贾和赵佗是老熟人啦,而且他为平定诸吕出谋划策,贡献良多。由陆贾去劝说赵佗,易于化解因吕太后违约而带给赵佗的心结。

如此一番斟酌,舍陆贾其谁呢?汉文帝于是从善如流,派陆贾充当汉廷使者,出使岭南,全权代表汉廷去与赵佗谈判。

汉文帝元年,即前179年,陆贾再度出使南越。

陆贾很快到达南越国都番禺城,他拿出汉廷的威仪,展示天子的诏书,传达朝廷的旨意。汉文帝在诏书里要体现其权威,自然少不了要批评赵佗,告诫赵佗不要搞“黄屋称制”,切勿妄自尊大为“南越武帝”,那将不容于天下。汉文帝讽喻赵佗应该取消帝号,因为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若有两个皇帝,那还不得掐起来呀?汉文帝同时安慰赵佗,说汉朝不会夺取南越的土地和财宝,让他安心管治岭南。

陈平说来也是找对人了,可谓:一物降一物,这赵佗虽然贵为藩王,但他就怕陆贾,任他赵佗统兵万千、纵横千里,还是让陆贾的威严给彻底震慑住了。赵佗不敢再称王称霸,竟然降格自称为“蛮夷大长老”,立即就向陆贾和汉廷认错了。赵佗遵奉汉文帝,虚心接受汉天子的批评,立马更正错误。

赵佗的惶恐不无道理:

1、上一回陆贾曾告诫赵佗切莫忘了中原人的身份,其实,老赵心中明白,他怕汉廷采取措施,对其留在真定故乡的亲族实行清算,到时候灭族刨坟,恐怕亲人都会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呀,那他百年之后,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呢?

2、汉廷现在由周勃、陈平掌权,文有韬略,武有战功,还有百万雄师,自己区区南越之地,兵微将寡,只能欺负长沙国,怎敢对抗大汉朝廷呢?手臂难道还掰得过大腿吗?

3、现在汉廷新天子专程派人来传话,可见不念旧恶,只结新欢,如果自己不给面子,恐怕新仇旧恨一起算帐,还会有好果子吃吗?

4、那些什么“黄屋称制”和“南越武帝”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仅仅聊以自慰,不要也罢!更何况老熟人当前,有了台阶下,又给足了面子,得了便宜还能不卖乖吗?难道要自讨苦吃,挨一顿胖揍吗?说不定,百越之君现在都抢着去抱汉廷的大腿了。

于是,赵佗立刻改过,去掉帝号,接受了陆贾的劝谏,统领南越军民,再度回归大汉朝廷。

南越再度归汉,让中华大一统的局面得以维持,汉、越两地很快就恢复了边关贸易,海洋商贸的宝货都源源不断地北运神州,岭南、岭北再次亲如一家。

从汉文帝到汉景帝时期,赵佗都向汉廷称臣,派使者入长安,行诸侯藩臣之礼。到了公元前140年,刚成年的汉武帝刘彻登位,赵佗依旧派人入长安向天子行礼。因此,历史上先后与秦皇汉武有书信来往,又打过交道的人属于稀世珍宝,那就只有赵佗一个啦(想当年,赵佗上报秦军惨败百越之后,秦始皇就下令让赵佗带兵戍守当地)。汉廷历代天子一直待赵佗不薄,都向南越国君臣授予符节和印绶,双方都有礼物交换,特殊的邦交礼仪适用于外藩王。汉武帝开始逐渐见识到犀布、玳瑁这样的南海海货(见《汉书.西域传》:睹犀布、玳瑁,而建珠崖七郡)。

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赵佗的孙子赵胡继承王位。汉越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参考文献:

1、《资治通鉴》 卷十三

2、《汉书.西域传》

3、《汉书.陆贾传》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8 14:19:36 +0800 CST  
第19章、汉文帝备胡

汉高祖刘邦驾崩之后,汉惠帝登位,大权多数掌握在吕太后手里,没多久惠帝也病死了,吕太后理所当然大权独揽。在汉匈博弈的中外关系上,汉朝本来就处于劣势,高帝驾崩后,就更加难堪了。冒顿知道吕后还在独力支撑局面,他不免面带坏笑,居然写信来调戏吕后,就像想偷腥的馋猫儿,去挑逗笼中的金丝雀一样。冒顿简直把堂堂太后当作深宫寂寞的怨妇了。冒顿色迷迷地说:你这么寂寞,我也寂寞,不如我们那个吧?!

吕后获悉后,勃然大怒,想发兵攻击匈奴,而且,她妹夫樊哙也在瞎嚷嚷,他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只要带上一支劲旅,便可横扫塞外,纵横大漠草原。谁知道无人喝彩,反倒惹来嘲笑和责骂。



(樊哙像)

群臣都在劝说,连将领们也反对用兵,他们认为高帝凭借英明神武出击,尚且被困于白登山,其他人的号召力和智勇均不及高帝,难道出去找死吗?

吕后只好放弃战争的念头,厚着脸皮跟冒顿这头大色狼谈和亲;总之,不把吕后自己赔进去,亲谁不是亲呀!?

后来,汉文帝刘恒登位,恢复了汉匈和亲的讨论,谁知道,文帝三年(前177年)五月,匈奴右贤王侵凌上郡,杀略百姓,边地人民苦不堪言。

汉文帝立即还以颜色,他命令丞相灌婴征调大军,准备痛击右贤王。这次战役规模不小,汉家出动车兵、骑兵共计八万五千人。声势如此浩大,右贤王也不是傻子,能留下来送死吗?肯定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的啦!




(灌婴像)

右贤王遁出塞外,汉兵还未赶到,但是不光扑了空,而且内祸又起来了。原来,济北王刘兴居趁文帝巡视太原,以为中原空虚,悍然造反。结果,文帝派人火速平叛,同时罢了灌婴塞上用兵的事情。




(刘兴居艺术画)

汉文帝很快赶回长安,他心里面清楚,汉廷当时面对两大风险:

其一、匈奴强敌在外,虎狼窥视。

由于北部边界漫长,若处处分兵设防,一来耗损很大,二来难以防备。试想看,敌人来无影去无踪,如果不断袭扰,恐怕防不胜防,目前,只能先防备关中。

其二、诸侯王尾大不掉。

若诸侯趁外敌入寇而作乱,那两个风险会相互传导,并且不断加大其破坏力,最怕他们内外勾结;所以,既要防备胡虏,又要制约诸侯。

但是,狡猾的匈奴人竟然以书信来挑衅,顺便施压,企图谋取更大的不义之财,想通过敲诈勒索,去得到战争都无法获取的一切。

第二年,汉文帝还在思考备胡的事情,冒顿单于写信来了,他有几种用意:

一、把两国的冲突都推卸给边疆小吏和右贤王。
其实,匈奴各部落打家劫舍后,都要孝敬大单于,冒顿怎么会毫无好处呢?而且,又说不知情,鬼才信呢?!

二、宣传已经惩罚右贤王的假象。
实际上,单于只做表面功夫,似乎在惩戒右贤王,罚他去征讨月氏;但归根到底,匈奴人还是在秀肌肉,向汉廷施压:看看吧,西边的月氏已经被俺门夷灭啦,咱们大匈奴很好!很强大!其他人都不是俺们对手,能够与如此强大的国家和亲是幸运的,你们汉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见《汉书.匈奴传》:”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三、象征性地送些马匹,其实要索要更多。

汉朝吃了亏,但不想当哑巴,文帝与群臣讨论。大臣们知道月氏都给干掉了,当然心存忌讳啦,都认为对手乘胜而来,锐不可当,而且打他们得不到什么好处,那苦寒不毛之地,送给我都不要,别说发兵攻占了。因此,还是懦弱地希望继续和亲,似乎送些美女和财宝就能换来太平,真是可悲又可怜呀。

汉文帝没法子,只好同意。

文帝六年,汉朝写信给冒顿,忍气吞声地送财物:

一、表明已经原谅右贤王了。
希望两国和好如初,不要计较。

二、送上慰问的好礼物。
哇,哪个礼物清单有如此诱人的呢?
送上绣袷绮衣、绣袷长襦、锦袷袍各一套,还有比余一套,黄金饰具一带,黄金胥纰一件,绣有十匹,锦有三十匹,赤綈、绿缯各四十匹;里面有妙手精工纺织而成的上好丝绸,样样都是绝世佳品,汉朝的使者跨越大漠与草原,将厚礼送到单于王庭,也许在南北向的丝绸之路上,就这样延续邦交的故事。

熬着熬着,汉文帝终于把冒顿这个天狼级的大单于给熬死了。但是,匈奴狼性是遗传的,而且群体冷血的血性为贵族专有,流传了上千年,不会减弱。他们只会越来越凶残。

老上稽粥单于继承大位,汉朝就急着讨好新君,强行让宦官中行说出使匈奴,要他陪宗室公主嫁给单于,就图个阏氏之位。强压之下,中行说勉强出使,结果一到王庭就投降了单于。

中行说赌咒发誓,他要帮匈奴为难汉朝,哎,又一个汉奸诞生了。单于很亲近这个中行说。

中行说就趁机搬弄是非,他一一否定了汉朝的丝绸织物和美食,竟然危言耸听,曲解那是汉朝的同化腐蚀策略,不让匈奴人放弃原有的衣食。这样做很可怕,就是要匈奴人继续保持侵略的狼性,而排斥外交和贸易,汉匈和平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汉使者多次与中行说辩论,那中行说总有他的歪理邪说,越是这样,单于就越信任他,汉匈关系逐渐恶化。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大发十四万骑兵,从北往南入侵,关中北部的萧关告急,连北地都尉也被杀了,百姓畜产被杀略无数。胡虏还放火烧了回中宫,人马一度逼至雍甘泉。形势十分危险。

汉朝立即派多位将军出击匈奴,还要追逐出塞,只可惜,单于仅停留个把月就跑了,汉军无所斩获。出于谨慎起见,把人马撤回塞内,都只好无功而返。

此后,匈奴日益骄横,多次寇掠边地,以辽东和云中受害最深。

但似乎,单于也摸到了对付汉朝的规律:趁你不备,出奇偷袭,你来追杀,我就逃遁,跟你玩游花园。打够了,抢够了,又来诱惑谈和亲,总之,弄得汉廷犹豫不决,进退失据。

汉文帝与单于诚恳地用书信沟通,说明了两国的关系:”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见《汉书.匈奴传》)汉文帝强调固有的制度,进一步明确早已确定的中外形势,用一道万里长城,划分了中国与匈奴的疆域。

另外,文帝还讲了很多大道理,可人家匈奴抢惯了,压根儿没听进去。好不容易,又耗死了老上单于,可灾难还远没结束。

军臣单于登位,仅仅四年就拒绝了和亲,又策动了大规模的侵略行动。他们各用三万骑兵,分别寇掠上郡、云中,再度大肆烧杀抢略,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汉廷这才吸取教训,积极做了防备:

一、搞好边境防御。
在北地、句注、飞狐口分别屯驻部队,由将军率兵防备。

二、搞好长安的防备,防范皇城被人袭击。
在细柳、霸上、棘门屯兵,从都城近郊把防线做实做强。

但是,胡虏骑兵依旧肆虐,他们一度长驱直入,戍卒把烽火警报搞到甘泉宫来,匈奴人对长安构成严重的威胁,以此来耀武扬威!汉兵一到,匈奴就跑,你撤了,他又来打坏主意,总之,搞得汉军疲于奔命。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防御纵深缺乏,防御距离不足,所以,蒙恬的眼光是独特的,先解决河套问题,那才是关键;河套得则长安可安,河套失则长安临危;其他地方如果受袭,或许试试设伏诱敌,可以重创敌人,只要打掉他的有生力量,那么犯边的次数就会大大减少,尽可能地保护百姓。

最后,汉文帝在对胡虏的忧虑当中,驾鹤西去了,他始终未能解决匈奴这个惊天巨险、心腹大患!

汉文帝生前最怕内鬼,那个王爷刘兴居就是反面典型。内外勾结的阴谋偏偏发生在刘姓王爷身上,这一回,他们竟然要勾结北胡、南越,一同发难。

汉文帝生前并非毫无防备,他和他儿子汉景帝都为此而努力,一场更大的阴谋不可避免,风险越来越大,而且日益临近。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1、《资治通鉴》 卷十

2、《汉书.匈奴列传》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8 14:36:27 +0800 CST  
第20章、东南祸根

要说东南海国,不可忽视南越国,若讲到南越,就不能不提及番禺。让我们看看《汉书.地理志》的描述就可以继续分析,史书上有这样的描述:“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番禺,其一都会也。”由此证明,番禺是秦汉时期江海贸易最重要的集散地。当时,大汉朝国境之内有九大都会,分别是:

1.番禺(今广州)
2.吴县(今苏州)
3.燕(今北京)
4.邯郸(今邯郸市)
5.临淄(今临淄市)
6.陶(今定陶县)
7.睢阳(今商丘县南)
8.寿春(今寿县)
9.宛(今南阳市)

其中,番禺汇聚了八方物产,不论是中原土货、山物、牲畜,还是海外的宝贝、珊瑚、奇石之类,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不但富饶,而且中外的人气极旺,能够招来远人。吴县就在华东,靠近沿海地区,也是一大都会,那里由吴王刘濞掌控。刘濞是刘邦亲自册封的亲王,他在刘姓宗族里面,辈分最高,成了刘氏祭酒,地位极其尊贵。但是,刘濞为老不尊,而且,他还是个难缠的家伙。若要数汉朝最大的内患,非刘濞莫属。

虽然,刘邦分封了许多刘姓的亲王,但是,后来国内形势发展得颇为复杂,这个老刘恐怕始料不及,因为,亲王众多,并非好事。原因很简单,皇位只有一个,而一旦变故骤生,窥视帝位者可就多了去啦......

汉朝要想实现大一统,维持安定团结的局面,一众刘姓亲王必然成为障碍,其中,还潜伏了不少危险。

可不是吗?刘邦的庶长子是刘肥,刘肥有三个儿子很难让人省心,那就是大儿子刘襄、二儿子刘章,还有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小儿子刘兴居。当年,汉惠帝刘盈病逝后,吕后专权之害日深,嫡系衰弱,旁支庶系难免动起了歪心眼。

吕太后一旦驾崩,宿卫长安的刘兴居就与二哥刘章密谋,想邀请大哥刘襄举兵入京,借平定诸吕之机夺取帝位。结果,大将军灌婴到荥阳挡住了刘襄。即使刘章配合周勃、陈平,一举消灭了诸吕,但都无缘帝位,周勃迎立了代王刘恒,因此,刘襄、刘章先后郁郁而终。

按辈分计算,汉文帝刘恒是刘襄、刘章、刘兴居等人的叔父,侄儿们当然无力争夺。第二年,汉文帝就在齐地分割出济北郡,封刘兴居为济北王。可是,刘兴居贪心不足,他谋求的是中原梁王之位,可事与愿违,落差巨大,于是,刘兴居心生愤恨,意欲图谋不轨。

第三年,匈奴人从边境大举入侵,前锋甚至突破了萧关,汉文帝带领灌婴御驾亲征,北上准备迎击胡虏的铁骑。

刘兴居狂妄自大,居然以为关中空虚,借机在济北举兵叛乱。汉文帝得知后立即铁腕平叛,他命灌婴回师长安,保卫京都。同时派出刚侯陈武发兵攻打刘兴居。

经过一轮攻心战,刘兴居脆弱的阵营被瓦解了,当汉军兵临城下之时,叛乱分子一触即溃,最后,刘兴居被俘自杀,一场造反的闹剧可耻收场。然而,这次事变引起了汉文帝对诸侯王的戒备之心。由于抗击匈奴不彻底,汉室被迫与匈奴缔结盟约。外患一日未除,内忧不宜再起。汉文帝对刘姓亲王们只好安抚,除了无法无天的淮南王刘长外,其他王爷暂时都还听话。刘长被囚困而死,在新淮南王刘安那里播下仇恨的种子,日后又会发生悲剧。吴王刘濞一直包藏祸心,他用铜山的铜私自铸钱,渐渐聚敛财富,汉廷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去追究。

可是,刘濞越富有,他日后就会越反动,不惜发动吴楚叛乱,直接与汉廷对抗。

那么,刘濞这个东南变乱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原来,刘濞是刘仲的儿子,而刘仲是刘邦的哥哥,刘邦与刘濞自然就是叔侄至亲了。当年,淮南王英布举兵叛乱之后,刘邦调集各路大军前去镇压,刘濞时年二十,血气方刚,勇猛彪悍;他跟随刘邦参与平叛,战斗十分激烈,经过浴血奋战,年轻的刘濞竟然击破了勇将英布的叛军。因此,刘邦重新考量东南的政局,老刘觉得自家人的荆国被英布击破,无法管辖吴、越之地,而且,吴、越的人性情彪悍,吴地还要负责约束百越的族人,羁绊并和辑他们。因此,必须要找一个强有力的诸侯王,靠他来镇抚东南各郡。

刘邦环顾身边的亲人,老的老、嫩的嫩,能担此重任的只有刘濞一人。于是,刘邦举行仪式,封刘濞为吴王,让他管辖东南的吴、豫章、会稽三郡,累计五十三座城池。但是仪式举行后,刘邦就有些后悔了,因为,以老刘阅人无数的经验,他看出这个侄儿面有反相,刘邦亲自告诫刘濞,他指出汉室天下中刘氏一家亲,不要在东南造反!

刘濞虽然唯唯诺诺,口称不敢,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忠顺之臣,刘邦驾崩后,他就背地里另搞一套了。刘濞利用豫章郡的铜山,居然招募天下逃亡的犯人,私自铸造钱币,暗中聚敛不义之财。如果认为铸铜造币、煮海为盐只是图利的话,也太小看这个吴王了,他扰乱了汉朝的货币制度,在吴国之内却不用缴税,发展到后来,天下有一半的铜钱出自吴国,逐渐控制了东南半壁的经济发展形势。甚至在日后,刘濞拥有足够的财力,悍然造反,攻打汉廷的军队。




(刘濞雕像)

刘濞累积财富并非要造福天下苍生,而是想收买吴国百姓的人心,天真的吴民还以为可尽享太平,谁知道这免交的税赋,日后要用自己甚至子孙的生命来偿还,搞不好还会家破族灭,血流成河。

黎民没有想到,吴国的祸事在将来爆发,竟然由当初嚣张跋扈的吴太子引发。汉文帝时期,吴王太子进京朝见,他的师傅骄狂无礼,居然在皇太子刘启面前撒野,表现出大不敬的行为,吴太子毫不约束,听之任之;吴国师徒的过分举动惹怒了皇太子,刘启怒火中烧,拿博戏的台盘投向吴太子,由于用力过猛,居然失手砸死了吴太子。

长安的汉廷不无遗憾,只好派人把吴太子灵柩运回吴国,谁知道悲痛的刘濞怀恨在心,拒绝接受灵柩,推还长安,而且,刘濞从此就丧失了藩王的礼仪,长期称病,不去长安朝见天子。刘濞暗中图谋报复,表面上却派使者去欺骗汉廷,口口声声谎称吴王有病。结果,汉廷查出吴国使者有诈,责备之后,汉文帝宽容以待,还赐给刘濞拐杖和几案,希望修补裂痕。

晁错是皇太子刘启的家令,他多次上书给汉文帝,指责吴王刘濞的罪过,极力主张削减吴王的封地,但是汉文帝很宽容,没有追究吴王,因此,吴王刘濞越发骄横起来。




(晁错像)

吴国的地理位置很特别,拥有优势:

1、它控制着长江下游到长江口的流域,那里最为富裕,有丰厚的渔盐之利,豫章郡的铜山能以铜铸钱,要多少有多少,完全可以冲击汉廷的货币体系。而会稽郡近海,又方便煮海为盐,光靠贩售海盐,都能让刘濞赚个盆满钵满。

2、吴国依赖长江,可以控制大江南北的交通,他们如果守住长江天堑,绝对能割据一方,而且,浔阳(今天的九江)的楼船基地就在吴王的领地内,江陵也能打造大船,内河航运比较发达。(见《汉书.伍被传》:“夫吴王赐号为刘氏祭酒,受几杖而不朝,王四郡之众,地方数千里,采山铜以为钱,煮海水以为盐,伐江陵之木以为船”;又见《汉书.严助传》:”入燔寻阳楼船,欲招会稽之地,以践句践之迹。“)

3、吴国的豫章、会稽两郡背靠东瓯、闽越,甚至与南越遥相呼应,对东南沿海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刘濞策动叛乱,恐怕可以引诱越人,共同谋逆。

难道汉文帝一点儿都不察觉刘濞的阴谋吗?

其实,汉文帝有他的苦衷,且看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1、《汉书.刘濞传》

2、《汉书.严助传》

3、《汉书.伍被传》

4、《汉书.地理志》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8 14:50:58 +0800 CST  
第21章、汉文帝大忌

汉文帝经历过刘兴居叛乱,不会不警惕诸侯王的异动,他其实或多或少已经听闻吴王的恶行。吴王刘濞大肆招募天下各处的逃犯,为他铸钱,为他煮盐。其他郡国官吏想来抓人,但十分困难,吴王会派人去阻挠、包庇,拒不交出罪人。因此,吴国成为犯罪分子逃避惩罚的天堂。




(刘兴居作乱剧照)

可谓:大粪越臭,苍蝇越多!吴国成了避罪天堂,坏人都往那里跑,都听命于吴王,那这吴王还能好到哪里去呢?他要招募亡命之徒,为他将来发难做准备呀。

吴王操控汉初的货币,会进一步裹挟江淮之地,对人们更多地依赖吴国。刘濞的货币战争策略,将会渐次冲击汉朝的经济。刘濞是在积累财富,收买人心,驱使亡命之徒,裹挟百姓。一旦有事变发生,祸事将席卷东南,祸及中原,危害关中。吴王的如意算盘可是打得啪啪响。

一旦诱导江淮的君臣,不论淮南国,还是楚国,都会亲近吴王,刘濞的号召力就会与日俱增,那些刘氏亲王恐怕都会唯刘濞的马首是瞻。若用钱财收买百越人,那就更将人多势众,守则割据江东,攻则袭扰中原。吴王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日后,他就是那样做的。



(汉文帝像)

汉文帝面对强悍的吴王,有些无奈,他有他的难处,心里面有苦衷,这让他对东南的诸侯王投鼠忌器呀。那又是何故呢?

1、要等待时机。

大汉朝廷解决东南乱局的时机还不成熟,而且,要彻底化解,时间又不充足。汉文帝心里面清楚,这个吴王刘濞是他的堂兄,年长辈高不说,他在刘姓皇室宗亲里面颇有威望。自从当年跟随汉高祖刘邦击破英布之后,便被册封在东南,他长期治理吴国,到如今已经超过十五年。刘濞在吴国的势力可谓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比汉文帝统治国家的时间还要长。

最关键的是,吴王刘濞只是托辞有病,不来参见天子,有失诸侯王的礼仪,但并无谋反的迹象,更何况事出有因,似乎情有可原,因为,汉文帝的太子杀死了人家的宝贝儿子,哪能毫无怨言呢?吴王不反,汉廷就没有借口出兵。

而且,东南远离关中,要集结部队,南下东去,耗时颇多,一旦轻启战端,恐怕会旷日持久,不好收场。

想当年,秦将王翦率兵攻楚,双方对峙超过一年,在击溃楚国主力后,仍受阻于长江天险;要伐木造船,进行江湖激战,最后才消灭残楚,尽占江东,前后两年多的时间,那是六国之中最难对付的一家。而如今的吴国极其厉害,是天下诸侯国中最强大的一个,不好对付呀,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绝不能贸然行事。

当前务必咬紧牙关,耐心等待,如果文帝自己等不了,就让太子登基后继续等,最好把吴王给耗死了,那么,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消除祸患,不是比毫无准备的征讨要好吗?


2、战略布局不利。

大汉朝廷在空间战局上,即使抢先动手,都会陷入被动。那要从诸侯邦国的分布上说,吴国躲在楚国和淮南国背后,如果沿着大江东下,贸然去发起进攻,必然首先惊动长沙国,但要从北往南征伐,惊动楚国又在所难免,而且,首先渡过淮河,惊扰淮南王也是势在必然。那样做,只会引起其他诸侯王的不满,各诸侯国由观望继而困扰,恐怕会天下骚动,从此不得安宁,要保持江淮的长治久安,就难上加难啦。

而且,汉文帝囚困了淮南厉王刘长,最后刘长活活饿死,其儿子新淮南王刘安哪能不心生怨恨呢?若汉军强行穿越淮南王的封邑,劳师远袭,其谁不知呢?恐怕还未出淮南国境,人家早就收到风声。

一旦惊动吴国,老谋深算的吴王就会做好准备,以逸待劳。诸侯疑惑,兵将疲惫,无法速战速决,那样只会让局面混乱,一发不可收拾。最坏的形势还不止这些,倘若淮南王刘安趁乱而起,从背后搞偷袭,远征的汉军将腹背受敌,后勤补给的粮道恐怕会被切断,胜败存亡就难以预料啦。




(汉文帝剧照)

3、北兵在江淮耗不起。

汉朝军队的士兵大多数是北方人,不适应南方多雨、暑热、潮湿的气候,假如天时不利,军中将士便会水土不服。以病弱的汉卒去攻打彪悍的吴兵,而且是客场作战,那样没有胜算。如果战事旷日持久,北方士卒难以支撑,到时候兵败将亡,恐怕会丧师辱国,为诸侯所取笑。


4、地理条件不利于汉卒。

东南吴境,多有江河湖泊分布,地理条件对汉军北兵极为不利。因为,北方的汉军兵种多为步骑兵、车兵,独立的步兵不多,尤其缺乏正规的水师。在江湖之间,有水势之险,车兵、骑兵都无法从容布阵,很难找到施展其优势的用武之地。如果临时组建水师,伐木造船,那绝非汉军所长,山高路远,战线过长,补给将难以为继。所以,先后越过淮河和长江,将遇到重重困难,支援的力量必然很单薄,一旦攻之不克,后继乏力,那就骑虎难下了。


5、人和的条件不成熟。

军心与民意并不倾向主动出击,汉廷暂时缺乏人和之利。因由很明显,皇太子刘启错手杀死了吴国太子在先,而吴王刘濞埋怨在后,这白头人送黑头人的悲剧让百姓同情。汉文帝宽大为怀,以死者为大,宽恕了吴王,事情不能再恶化,除非吴王抢先动手。

如果不是那样安抚,民间的舆论压力也很大,想当初,汉文帝囚困老淮南王刘长,最后导致他死去,老百姓都在议论纷纷,说什么:“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这着实让汉文帝难堪。(见《汉书.淮南王传》:民有作歌歌淮南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而且,不容忽视的是,吴王刘濞在吴国很得人心,民众都爱戴他,如果汉廷证据不足,事态不明,就悍然挥师征讨,那样只会师出无名。更坏的情况是,倘若逼急了对手,吴人皆反,军民一心,上下同仇,汉廷只会处处被动,即使艰难取胜,也会打人一万,自损八千,一场惨胜对汉廷来说毫无意义,因为,东南民心尽失,后世的管治将会越来越难。这个舆论压力不可忽视,否则压力山大,把小心肝累得够呛。


6、战略有待研究,不能操之过急。

处理诸侯王的阴谋,适宜采取“剿抚并用、威恩并施、远交近攻”的战略。汉文帝有远见卓识,他对内收回周勃的兵权,对外招抚南越王,使南越国再度归汉,接受汉化。如此一来,可以使朝野相安。“剿与攻”的策略要分个轻重缓急,汉文帝亲征,去迎击匈奴时,好你个坏小子刘兴居竟敢谋反,汉文帝必须铁腕平叛,去震慑海内的诸侯王,因为他身在太原指挥,而距离济北仅仅数百里之遥,当然不能示弱,打掉济北王,看谁以后还敢在背后捅刀子!既近又急之乱,定当猛攻,速战速决,一了百了!

但是,天高路远的东南之地则截然不同,与其劳师远袭,客场作战,不如缓和情绪,安抚心神。看看那陆贾的成功案例吧,一人出使,仅赐王印,就换来南越王俯首贴面,向北称臣。再看吴王吧,赐予拐杖,送上几案,可以令吴王反躬自省,收敛阴谋。远交之道,如此足矣!


7、保守战术重在防备。

战略上招抚敌人,战术上就要重视敌人,所谓攻防之道,戒备为先,防备万一,有备无患!天下胜负,在于中原,中原稳固,天下可安。而中原之地,重在梁国,梁国得失,关乎全局。梁国的部属还未完成,如何能放手一搏呢?先应在中原稳固根基,梁王的册封还须慎重,重任要交给与太子一母同胞的兄弟呀,所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其他人,文帝都不能放心。事情一大堆,吃饭还得一口口来。


8、对于外患,仍需严防死守。

匈奴人是最大的外患,他们的白羊王、楼烦王就盘踞在河套平原,最近处离关中北部才七百里,若发动轻骑兵突袭,只要一日一夜,就能大举南下,寇击萧关。假设汉卒长途奔袭吴国,人家匆忙间只能发动十万兵,按兵法说:十围五攻!汉廷从后勤到前锋,又要士卒,又征役夫,怎么的也得动员五十万人参战,如此大的动作,天下都会骚动,吴王还来不及增兵吗?你根本无法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但是,汉朝大军一出,关中就空虚啦。匈奴虎狼正在门外虎视眈眈,你敲锣打鼓地南下,人家也会收到消息,若从背后打你的闷棍,你想救都来不及!若关中的根基被胡虏摧毁,恐怕汉文帝都要四处逃亡,前方必然军心大乱,还怎么打呀,从关中到江淮,汉军只会一败涂地,这不是找死吗?

汉文帝虽有种种苦衷,但他也担心吴王悍然发难,因此,正着手为继任者刘启重新布局,希望后人也能渡过危难。

后来,汉文帝为汉景帝推荐了当时战神周亚夫,也算是以防万一啦!



(周亚夫剧照)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1、《汉书.刘濞传》

2、《汉书.淮南王传》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8 15:04:22 +0800 CST  
第22章、诸侯王风险

汉初,很多人恭维汉文帝,说天下大治,已经是安平的盛世啦。但贾谊却不这么认为,他在《治安策》里面向汉文帝发出预警,警示了诸侯王及匈奴带来的风险,并且提出对策:

1、要弱化强大的诸侯王,细分诸侯大国。

诸侯强大就会违抗天子的命令,一有事变就会激化矛盾,强藩必然会造反,而且越强的诸侯,越会抢先谋反。应该把齐、赵、楚三国首先划分,分成很多小国,封诸侯的子孙去各个小国内,由于大国不断分散成小国,他们的势力就会分散,势分则力弱,不敢对抗朝廷。其后,燕国、梁国等诸侯也要这样做,总之要把天下的诸侯从大变小,由小变弱,一直削弱他们,直到土地分配完毕为止。朝廷才能形成如臂使指的形势。(见《汉书.贾谊传》: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

2、尝试用属国官来约束匈奴人。

贾谊对汉朝卑躬屈膝地对待匈奴,深感侵侮的危险,他看不下去(见《汉书.贾谊传》:今匈奴嫚侮侵掠,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汉岁致金絮采缯以奉之)。贾谊想充当属国官员,要去约束匈奴人。一来要控制匈奴单于的命脉,二来要惩罚中行说这个大汉奸,三来要匈奴部众听从天子的号令。(见《汉书.贾谊传》:陛下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计,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

贾谊还对梁国、淮阳国作出建议。希望用梁国对付齐、赵诸侯,再用淮阳国防范吴、楚诸侯(见《汉书.贾谊传》:”梁足以扞齐、赵,淮阳足以禁吴、楚,陛下高枕,终亡山东之忧矣,此二世之利也“)。贾谊对付诸侯的策略与日后的”推恩令“有异曲同工之妙。

贾谊认为汉朝当时很危险,危机四伏,只是风险之火还未被点燃而已,他用痛哭流涕的态度来苦苦劝谏文帝(见《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贾谊很有风控意识,他的策略可圈可点,其《治安策》也堪称典范!



(贾谊像)

汉文帝听闻后似乎有了觉悟,他开始对诸侯问题留了心眼,他不但警惕吴王的阴谋,而且不断在做防备。因为,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所以,文臣武将,能者必用;山川要地,逢险皆守。全因自己宝贝儿子刘启(后来的汉景帝,当初,他杀了吴王太子)跟人家结下血海深仇,杀子之痛会让吴王丧失理智的,不可不防呀!

那汉文帝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1、首先,汉文帝掌握中原,培养力量。

汉文帝听从贾谊的劝谏,首先安排梁王的人选。他一早就知道梁国的重要,在公元前168年,他已做好筹划,让与皇太子刘启一母同胞的嫡次子刘武当上梁王,控制中原的梁国,得中原者得天下,这是个克敌的大招!而且,打虎不离亲兄弟,日后万一吴王造反,这对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就可以联手抗敌了。

在汉文帝一手扶持之下,刘武在梁国练兵筑城,使这中原大国地广兵精,完全可以屏障关中,拱卫长安了。

2、其次,汉文帝选用将帅。

由于匈奴从公元前166年到公元前158年间,多次侵犯汉朝北部边境,汉文帝调集三路军队到京师守卫,他还亲自去视察。有两路军队防务空虚,不但没有足够的警戒,而且指挥不力,调度失据,进退之间慌乱无序,一看就知道主将不知兵,不善兵者如何治军呢?文帝大失所望......

但当汉文帝到细柳营视察的时候,发现军容严整,警戒深严,号令统一,斗志昂扬。于是,他赞叹主将周亚夫,认为他才是真正的将军。周亚夫此人虽是周勃的次子,但是,他掌军事没有依靠祖荫,自身深通兵法,善于行军布阵,他有乃父之风,其军事才能可与其父周勃比肩。因此,汉文帝升周亚夫任中尉,执掌长安的兵权,负责警卫京师。汉文帝临终前,专门嘱咐皇太子,一旦今后有危急发生,周亚夫完全可以担当军国大任(见《汉书.周亚夫传》:文帝且崩时,戒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周亚夫像)

汉文帝选对了主帅,还不忘任将,当他知道从军的良家子弟中也出猛将,有个叫李广的人十分勇猛,便让李广到边关防备匈奴,让他得到历练,果然,李广日后成长为一代将才,在对付吴楚叛军的时候,曾立下汗马功劳。



(李广像)

3、再者,汉文帝为皇太子留用贤臣。

晁错是皇太子刘启的家令,他多次向汉文帝上书,指责吴王刘濞的罪过,要求削减吴国的封地。汉文帝虽然表面上没有采纳,但却默认这种解决之道,因为,削藩比贸然发兵要缓和一些,而且,此道可以在各诸侯国试行,能够探听诸侯王的反应。如果日后抓住诸侯的罪证,削藩就名正言顺了,一方面,不需要劳师远袭;另一方面,又可以潜而默化地削弱各诸侯;而最坏的打算,即使诸侯王因此谋反叛乱,那么汉廷平叛就师出有名啦!而且,削藩之前,还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那么,晁错就是皇太子刘启的贤才,他乃解决诸侯问题的得力助手。削藩平叛是后发制人之道,战略战术思想有点儿像“郑伯克段”,先放纵吴王,又削藩压制,最后,吴王要么屈服,要么造反,而目前就是麻痹吴王,能拖就拖,因为,吴王年事已高,消耗下去,终有一日他也会与世长辞的,那么,皇太子就可以安全着陆啦。

可惜,汉文帝最终没有耗得过吴王刘濞,先一步离世了。

汉景帝登位之后,让晁错担任御史大夫。汉文帝没有看错人,这个晁错是削藩战略的坚定执行者,他一上任就力主削藩,要削夺天下诸侯王的封邑。

晁错给汉景帝分析天下诸侯的形势,由于当年汉高祖的儿子很弱小,为了稳固刘姓江山,高祖分封自己兄弟的亲人,他分封庶子悼惠王为王,统治齐国七十多个城池,势力空前,而高祖庶弟元王统治楚国四十多个城,高祖哥哥的儿子刘濞统治吴国五十多个城;当初赐封的三个旁支亲属为王,竟然就分走了天下的一半,实在是尾大难掉啊!

其中,吴王刘濞罪恶最大,他诈欺先帝,谎称有病,长期不来京参见,而且,长期招募天下罪犯,为其非法铸钱,违法售盐,这样已经扰乱了国家制度,即使不治其大罪,都应削去吴国的封地,削藩的策略势在必行,因为,刘濞这个阴谋家,不削亦反,削之亦反,谋反之心昭然若揭!向吴国削藩,逼得急他即使反叛,危害也会很小;但若不削藩,任由其坐大,他也必反,但是危害将会很大,因为,到时候他已经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形势对于朝廷就会越发不利。

汉景帝心中也明白,当初的齐国已经逐渐分解给后人,封地在缩小;而吴国的实力却丝毫没有削弱,反而日渐势大,一旦被他窥得汉廷危机,便会动手。例如匈奴又再入侵,吴国若来一个背后捅刀,那危害可要比当初的刘兴居大百倍都不止,后果很严重,景帝很不安,于是,决定削藩。



(汉初诸侯形势)

汉景帝与晁错经过商议,向天下声明了几个诸侯王的罪名,并公布了削藩的方案:

1、楚王刘戊给薄太后服丧期间犯有罪过,削夺楚国的东海郡。

2、吴王刘濞长期不入朝参见天子,有失诸侯王礼仪,而且包庇天下逃亡的罪犯,趁势削夺吴国的豫章郡、会稽郡。

3、赵王有罪,削夺他的河闲郡。

4、胶西王刘印因为出卖爵位犯有大罪,削夺他六个县。

朝廷颁诏之后,诸侯不安,天下骚动。一场七国之乱的惊天变动正在酝酿之中,各方暗流涌动,战争阴霾逐渐笼罩大江南北。

晁错很有眼光,诸侯会反,也必反,平叛就势在必行。虽然战略方向无误,可惜,战术失当,导致平叛初期,汉廷一度陷于被动之中。

为何这样说呢?

不妨来分析一番:

1、削藩战术的执行不适宜全面开花,试想一下,北削赵王,东削胶西王,南面还要硬生生地吃掉吴王、楚王共计三个大郡,一旦众王同时发难,相对处于西面的汉廷将会受到来自北、东、南三面的围攻。

2、时机火候把握不到位,战术实施操之过急,因为削藩之后,还要更换郡县官吏,接管钱粮和兵权,这些都急不得。三年不吃饭,总不能一口气吃个大胖子吧。

3、人、财、物还未做好充分准备,应该为万一发生的战事做战略储备,因为,当时长安的豪门大户都不看好七国之乱中的汉廷,朝廷打仗缺钱,当时竟然几乎无人肯借贷给汉廷的将领,和吴国充斥的钱币相比,长安还是显得虚弱贫乏。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可以大胆假设,小心研判。

也就是说,笔者认为如果换个法子来削藩,那么,军民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就会降到最低。

请大家千万注意:

第一步:仅仅、单独、唯一、首先地对吴王削藩,同时削去豫章郡、会稽郡;

第二步:单独对楚王削藩,削去东海郡;

第三步:单独对胶西王削藩;

第四步:单独对赵王削藩。

为什么要这样削藩呢?请看看如下步骤吧:

1、首先应该只削吴王的藩,因为吴王才是罪魁祸首,但是实力最为雄厚,第一步同时削去吴国的豫章郡、会稽郡。因为,豫章郡有铜山,可以铸造钱币,能供应战时的花销;而会稽郡近海,可以煮海为盐,贩盐获利颇丰,可资军用。断绝了财源,哪里还能坚持下去呢?吃下去就要彻底消化,更换官吏、将校,回收兵权、财权、人事任免权。由于,吴国离关中最远,周边隔着好几个诸侯国,即使吴王不满,即使其他诸侯怜悯他,因为,只有吴王遭殃,其他人也只是大发兔死狐悲的同情而已,甚至为了免受牵连,会避之唯恐不及!吴王就会被孤立起来。

2、万一吴王造反,吴军很难穿过长沙国、淮南王国、楚国等的领地,无法进军中原。顶多就是划江而治,裂土分疆!甚至,汉廷还可以动员邻近的诸侯王出兵,一起打击吴王,共享削藩的成果。

3、一旦汉廷悬赏捉拿吴王,周边的诸侯国必定乐意效劳,当初英布造反被围攻,最后兵败被杀,其下场就会在吴王身上重演。

4、当最为老谋深算的吴王被消灭后,大患已除,可以着手削楚国的藩了。楚王无论反与不反,都会惨淡收场。

5、成功削藩吴楚之后,就轮到胶西王了,他在山东势穷力孤,起不了风浪。

6、最后才去解决赵王,因为,那个家伙靠近匈奴,要严防他狗急跳墙,把匈奴兵引狼入室啊!

如此一来,可以挽救吴楚七国叛乱所伤亡的数十万生灵啊!也能挽救晁错自己......




(讨伐吴楚叛军剧照)

很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贾谊郁郁不得志,他年仅三十三岁就病死了。而晁错更惨,汉景帝受人挑拨,他对吴楚叛军抱有幻想,竟然想安抚已经造反的吴楚诸侯,错杀了晁错!但是,晁错削藩的建议没有错,他虽然削藩未成身先死,但其削藩大计最后取得成功,促成汉廷消灭叛军,一举削平强藩,使大汉王朝走上大一统的道路,彻底摆脱诸侯王尾大难掉的困局。




(晁错像)

参考文献:

1、《汉书.贾谊传》

2、《汉书.刘濞传》

3、《汉书.晁错传》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8 15:22:20 +0800 CST  
第23章、刘濞阴谋

当削藩的诏书颁布天下之后,吴王刘濞很快就收到消息,他头上恼怒,心中窝火,气得是七窍生烟:哎呀呀!好你个刘启小儿,终于找茬找到你伯父头上来啦,还有没有把俺这个汉室祭酒放在眼里啦?当年,你杀了俺的爱子,老夫还没有跟你算帐,如今闹了“削藩”这么一出,割肉兼放血,想要俺的老命吗?

既然彼此都有宿怨,那么老夫这老脸也不要了,你刘启要当俺的催命鬼,老夫俺就做你的阎罗王,大家来个了断,一了百了!

冷静过后,吴王刘濞的心情变得极端复杂。当年,刘濞跟随汉高祖刘邦出兵讨伐叛逆,在大破英布之后,他就因功被册封为吴王,统治东南三郡已经三十年了,刘濞可算是一代奸雄,勇力与智谋非凡人可比,难道他会孤军奋战去对抗削藩吗?暴怒之余,吴王刘濞陷入了纠结......

因为,削去豫章郡、会稽郡两个财源滚滚的大郡,这让刘濞心痛不已,而且,他惊恐不安,说不定,哪一天连硕果仅存的吴郡都要被夺走,那他这个吴王就彻底歇菜了。纠结之后,刘濞心里开始盘算:老子当初击破英布时,现在长安的一对君臣都不知道在哪里呢?俺是刘启小儿的伯父,辈高位尊,在宗亲里甚有号召力,你等竟然如此不敬,肆意剥夺,老夫又岂会任人鱼肉呢?更何况刘启小儿当年害我儿郎,有夺地杀子之恨,不共戴天之仇!对了,这次削藩,还涉及其他几位王爷,他们也遭殃了,老夫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呀,嘿嘿......




(刘濞剧照)

渐渐地,这个老谋深算的刘濞就转怒为喜,而且是窃喜......

为什么呢?

因为,刘濞节衣缩食、累积财富、修武备战、屯储粮食、夜以继日、长年不断,如此苦大仇深等待的又是什么呢?不就是一个复仇泄愤的机会吗?如今,杀子仇人刘启居然把机会送上门来了,还不闹他个天翻地覆吗?

刘濞私下估算,削藩是大事,即便宣布削藩,问题也是一大堆的:好比如何削藩?何时削藩?更换哪些官吏?收回哪些权利?怎样做好权力过渡?公卿大臣们总要商议一阵子,那么,总需要一段时间。利用这段时间的空隙,刘濞就要为对抗汉廷和发动叛乱筹划一番。


有相同的敌人,彼此就可以成为盟友,刘濞深信他不会孤独地支撑危局,况且遭罪的诸侯也绝对不止他一个。

奸雄刘濞或许还为密谋腹诽过呢:嘿嘿,好在刘启小儿和腐儒晁错胡乱削藩,给了寡人机会,你看他们天南地北一通乱削,树敌过多呀!试想一下,楚王刘戊因为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犯下淫邪之罪,被晁错上书皇帝要求处死,刘启小儿表面上宽大,实际上,借机削夺了楚国大郡东海郡,如此对待楚王何止是小惩大戒呢?简直就是打脸,还割肉呀,可见,这对君臣的良心是大大的坏!那么,楚王的仇恨就大大的有啦!


楚王刘戊生性暴躁,而且很轻浮,他如何能忍受这等羞辱呢?估计楚王现在郁闷得很,不止肉痛心碎,连蛋疼都免不了,只要寡人暗中派人去刺激一下他,他就会恼羞成怒,奋勇参战,楚国势大兵多,士兵历来凶悍,只要挑动他们,寡人就多了一群同仇敌忾的追随者啰,那么吴楚联军必定能进击中原,威胁关中。不过,东南的士兵只能从南向北仰攻中原,缺少配合,如果独力支撑,恐怕不能持久,得在东面和北方找找茬,让畏缩在关中的一对君臣有好看的,怎么办呢?寡人可是看好东面的胶西王刘卬,还有北面的赵王刘遂。这两位哥儿们讲义气,又好勇斗狠,能挑事儿,而且挑得了大事儿呢,哈哈......

这个刘濞城府极深,又能隐忍,可惜心思都用在歪门邪道上,不过如此奸雄,不可小觑。刘濞治理吴国多年,政绩斐然,深受吴人爱戴,而且他当年亲自参战,大破英布叛军,有勇有谋,可算得上是狠勇双绝。


吴王刘濞比汉景帝刘启有更多的实战经验,他当年跟随汉高祖刘邦出兵,事前战后他都很清楚,他深知当时战略是如何谋划的,刘濞可怕就可怕在他知道英布失败在哪里,自然就会吸取英布的教训,那么刘濞对汉朝的危害也就最大!因此,在一众诸侯里面,数刘濞最难缠,也最难对付。

当年英布阴谋作乱,将军灌婴的门客薛公是个能人,他曾向汉高祖刘邦谋划对策,他说英布反叛时,有三大策略可以采用,应该加以防备:

上策:英布如果从淮南出发,向东夺取吴国,向西占领楚国,再越过淮河抢占鲁国,继而向北吞并齐国,向天下人发布檄文,号召燕人和赵人固守他们的土地,那么函谷关以东就不再归汉王所有了,这样对刘邦最为不利,是英布的上策。

中策:英布如果从淮南出发,向东攻占吴国,向西夺取楚国,进军中原,吞并韩国和魏国,控制敖庾仓的粮食,封锁成皋的要道,那么即使汉王征讨英布,谁胜谁败都很难预料,这可算是英布的中策。

下策:英布如果从淮南出发,向东夺取吴国,向西仅仅占领下蔡,然后把掠夺的财宝辎重运送到越国,而当形势不利时,他自己又跑到长沙国去躲避,那么就是英布的下策。汉朝平叛必定大获全胜!

结果,英布只是击破荆国,击溃楚军,然后,就被刘邦的军队堵截住了。英布无法进军中原,更不能北上,四面受敌,处处挨打,形势不利时,英布果然丢弃军队逃亡到江南之地,结果最后被斩杀了。




(英布艺术画)

吴王的谋划很有针对性,而且,很险恶,他日后还会引诱百越人,以壮大自己的声势。为什么要勾结越人呢?因为,他们人数不少呀,就拿南越国来说,人家有三十万士卒,都装备秦朝的强弓硬弩,他们打仗很有一套,否则,秦王朝也不会在十年之内,横扫六国啦。而且,七年之间就平定了东西数千里的南越大地,没点儿本事怎么能行呢?

更有甚者,假如吴国出师不利,怎么办呢?

刘濞或有后备方案,他会退守江东,而且,必定守住长江天险,实行划江而治,以后,还有可能过江北伐。

如何方能守住江南之地呢?

那就要把淮河作为屏障,让楚国在前面挡住,扼守淮河的各个渡口,当年,英布被堵住,无法从淮河流域进军中原,可英布太蠢啦,他出师的时候,孤军作战,没有盟友,而失利之后,竟然抛弃军队,孤身逃亡。他应该渐次组织抵抗,稳固江淮的根据地,再联络百越人。万一有个闪失,也许能借助越人,退守江南,死守长江。

而刘濞显然在吸取教训,他要联络齐鲁诸侯,还要诱惑赵国诸侯,让他们在北方牵制汉军,如此一来,汉军就无法大举南下,而且,必须分兵抵抗,中原的力量或许就会变得空虚,而吴楚叛军要抢先攻入中原,只要控制了中原,当然首先攻打梁国,那么,就避免英布当年的被动,汉军反过来被堵在中原,要么投降,要么收缩防线。

如果能打下梁国,吴楚叛军就能获取军需补给,进而西进关中,攻击函谷关,长安也就会大为震动,到时候,即使打不下关中,刘濞都可以在中原称王,汉天子一旦失去中原,恐怕会沦落到周天子当年的地步。

因此,刘濞打定主意,他必须吸取英布的教训,务必去寻找盟友,以壮大自己。如今之计,吴、楚如果能联手,就已经获取上策的先机,再策反齐鲁诸侯及赵王,那么函谷关以东都会变得危险。汉廷碰上吴王刘濞,真是凶多吉少啊!除非有盖世将才出现,方能扭转不利的形势。

可惜,汉廷的君臣如今还懵然不知,如何去对付吴王呢?

当年亲历战争的吴王刘濞,如今作何打算呢?他还有什么诡计和阴招呢?且看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1、《汉书.刘濞传》

2、《汉书.英布传》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8 15:34:57 +0800 CST  
第24章、刘濞煽动叛乱

吴王刘濞派出他的中大夫应高,让他去胶西王刘卬那里游说。应高见到刘卬就开始煽情,大打悲情牌。应高托辞说歪理,大意指吴王只是有隐疾,导致二十多年没有去长安参见天子,如今年事已高,但是朝廷都没有尊敬他这位长者,竟然因为吴王曾经失礼,强行剥夺了他的两个大郡。还隐晦地说刘卬你贩卖官爵,比吴王的过失更加严重,虽然,将要被削夺封地,但是,最怕朝廷日后秋后算账。所以,不能坐以待毙,要共同起事,消灭邪恶。

如此那般一番话,说得胶西王大吃一惊,刘卬连忙表示他不敢对抗朝廷。

其实,老狐狸刘濞早有预料,他曾向应高暗示,这个胶西王好勇斗狠,喜欢战争,所以,齐鲁诸侯都惧怕他,他对周边的诸侯王有号召力,必须要争取他。甚至可以用瓜分天下的好处来诱惑他。

于是,心术不正的应高就对刘卬开出了空头支票,他见胶西王不敢对天子不尊,就立即改变矛头的指向,煽动诸侯王对晁错的怨恨。应高指责晁错迷惑天子,是削藩的罪魁祸首。应高向刘卬说出了“共分天下”的无耻支票,甚至邀请刘卬出兵响应吴王、楚王,说什么吴楚联军将会跟在大王后面,最终兵临函谷关下,一切都只是等待胶西王,可以诛杀晁错,讨回公道。

胶西王此人果然好大喜功,喜欢战争,一听说只是要讨伐晁错,不但可以使天子觉醒悔悟,还能分得土地和好处,半壁江山似乎垂手可得,于是头脑发热,当场就满口答应。

老奸巨猾的刘濞一听到应高的回复,还生怕胶西王反悔,他竟然以长辈之尊,亲自跑去胶西王国,当面与刘卬结了盟,因为,他知道刘卬可以用来煽动齐鲁诸侯,而响应的诸侯越多,自己声势就越大,越能乱中取胜,谋取天下。

头脑简单的刘卬果然被刘濞当枪使,还耍得有模有样的。这个胶西王居然还要扯起造反的大旗,他的群臣听闻大惊失色,都劝说刘卬不要用屁股去想问题,因为,即使跟随吴王造反成功,两个王还要再争斗一番,怎么能不遵从天子呢?可是,刘卬早已被刘濞洗了脑,还痴心妄想,做着君临天下的春秋大梦,他哪里听得进规劝呢?于是,刘卬依仗自己的勇武,派使者去齐王、菑川王(淄川王)、胶东王、济南王、济北王那里,约定共同反叛朝廷。那些猪一样的诸侯王竟然都答应了,可充当的只是猪般的队友而已,因为,后来齐王后悔,服毒自杀了。济北王被臣属压制挟持,无法起哄地参与谋反!

但是,刘濞这个谋主终于煽动起诸侯王对晁错的怨恨,他们相互串联,把仇恨的矛头直指晁错。连北方的赵王刘遂也同意谋反,甚至还可耻地充当了汉奸,他派使者去勾结匈奴人,要共同对付汉朝廷,这一切很狂妄,仅仅是因为河闲郡将要被夺走,赵王可谓仇令智昏,彻底失心风了。

刘遂的宰相建德、内史王悍苦苦劝谏刘遂,要阻止他造反,但刘遂全然不听,竟然还下令烧死了建德和王悍,发兵驻守赵国西部边界,想等吴军到来一起西进。

相似的惨剧还发生在楚国,由于楚王刘戊受不了刺激,要跟随吴王刘濞反叛汉朝,楚国相张尚、太傅越夷吾劝谏刘戊,极力反对刘戊,刘戊居然残忍地杀害了二人,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不久的将来,张尚的弟弟张羽为兄长报仇,曾一度挫败吴楚联军,由于军情受阻,错失良机,最终导致楚军覆没,可谓报应啊!

暗潮汹涌,波谲云诡的气氛充斥着大江南北,但让刘濞暗自庆幸:北有赵王,东有齐鲁诸侯,南面有吴楚大军,自然可以大举北上,攻击中原。这不就是当年薛公向汉高祖所说的英布上策吗?

汉朝的形势在不知不觉中急剧恶化,或许在长安的朝堂上,一众君臣还商议着削藩的事,他们都蒙在鼓里,危险正一步步逼近......


汉高祖刘邦当年的确没有看走眼,这吴王刘濞真真一个反贼!而且,他在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之际,还要广泛发布反动宣传,硬生生地把叛乱说成是正义之举!

我们且看看刘濞有什么伎俩:

1、虚张声势,煽动叛乱。
为了聚众反叛,刘濞制造出一呼百应的阵势,向汉廷发出绝对的示威;因此,刘濞说他恭敬地向众王请教,列举了当时有分量的诸侯王名号,他们分别有胶西王、胶东王、苗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原长沙王的公子,此话一出,便可以混淆视听,为已经反叛的阵营大造声势,一来让参与谋反的诸侯无法退出;二来让其他没有谋反的诸侯非常尴尬,只能保持中立,起码不敢从背后帮助汉廷;三来恐吓汉廷,让对方有了天下皆反的错觉,最好令人人自危,畏惧退缩!

2、诬蔑景帝与晁错君臣。
极尽挑拨的能事,恶意中伤并孤立晁错。刘濞斥责晁错为奸臣,指责晁错对天下无功,却力主侵夺诸侯封地,以侮辱诸侯王为能事,给自己表功。刘濞反咬一口,说晁错伤害刘氏兄弟之间的骨肉亲情,欺骗并扰乱天下,图谋不轨,意欲危害国家。他还影射汉景帝,说他因为多病而神志失常,无法觉察晁错的罪过。因此,吴王等诸侯才起兵,要诛杀晁错。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诛晁错,清君侧”!

3、发布造反动员令。
吴王居心险恶,要裹挟无知的军民,刘濞对吴人下令,说自己已经六十二岁,自己最小的儿子才十四岁,但都会投入战斗,先渲染出一幅“上阵父子兵”的感人图景,再向吴国百姓发出动员令,要求上至六十二岁,下至十四岁的人都必须参战,吴人这么多年来接受免税的好处,原来要用生命来偿还,除了收买人心、召集邪恶,还有逼人陪葬的无耻图谋!

4、夸大兵力,以恐吓汉廷。
吴王大造声势,肆意夸大自己的军力。刘濞这个老贼很狡猾,他说与百越人长期交好,特别是南越国,这回他们同意出兵三十万,加上吴国的兵力,可以调动五十万人马,如果再加上楚国的军队,这个数字有多么吓人呀,明显就是吹牛不上税啦!其实,吴国出动士卒不多,满打满算也就二十多万,可怜其他人受累,很可能只是做杂役的民夫。而且,南越国赵佗当政,他当初是认可陆贾和汉廷的,如今有逍遥王不做,难道要惹祸上身吗?怎么会派人跟你去当炮灰呢?事实上,只有东瓯人参战,才仅仅派出了一万人的部队,一直都龟缩在后面,最后,还临阵倒戈,为汉廷刺杀了吴王呢!这个吴王机关算尽,太过阴险,到头来断送了自家老命,可谓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不过,此乃后话了。


5、公开计划,企图逼宫。
吴王刘濞故意公布了行军方略,那是要向汉廷施压,先逼汉廷让步,再图谋帝位,独霸天下!

这个吴王俨然一位盟主,他对各路诸侯指手画脚,但是的确咄咄逼人!经过刘濞的谋划,诸侯们要分进合击,齐头并进,那何止是要诛杀晁错呢?简直是要毁灭景帝的汉室朝廷呀!且来看看老狐狸刘濞是如何的安排吧:

吴王根据长江、淮河、黄河自南向北的情势,还划分了战区。实行战区责任制,可见其野心之大,必欲并吞天下。

a、吴王观察地形,他知道长沙国与越地接壤,主要是南越国。刘濞于是把责任硬塞给长沙王的公子,他下达任务,要长沙国公子向北进攻,估计要略取江汉地区,似乎百越军团会跟在后面,可以从长沙国北上助战。

b、在掠夺长沙以北之后,命令他们挥师西进,可能要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一直杀入巴蜀,继而突入汉中,那么,整个长江流域就会完全掌握在叛军手里。

c、要越王、楚王、淮南王等诸侯会同吴王渡过淮河,西向攻击中原的郡县,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直扑梁国。

d、让齐鲁诸侯与黄河北岸的赵王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用南北夹击的钳形攻势,分别抢占黄河两岸的河闲、河内两郡。

e、赵王的人马必须穿越三晋之地,最终攻入临晋关。大家有所不知,这个临晋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正面防御上,其重要性仅次于函谷关,因为此关扼守着黄河蒲津渡口,那是秦川晋地之间接壤的险关,一旦临晋关失守,叛军就可以强渡黄河,杀入三秦大地,那么关中的长安就岌岌可危了。

f、黄河南岸的兵团务必向西挺进,攻击前行,直到兵临雒阳城下,那是中原的粮仓。南路军要汇合吴楚联军,攻克梁国坚城,然后,吴王会带领他们一直杀到函谷关前。

g、刘濞大言不惭,他声称燕王、赵王和匈奴单于早有约定,燕王先向北平定代郡、云中郡,再统领匈奴的军队攻入萧关,由北向南直趋长安,势必要纠正天子过错,那样才可以安定高庙。这是安邦还是灭国呀?不就是搞破坏吗?不过,燕王没有理会他,压根儿没有造反。

以上的战术安排可谓招招夺命,但其中有不少虚妄之处:

首先,长沙王的公子没有参与谋反,即使长沙王参与谋反,他们也没有实力。大家还记得吗?南越王赵佗曾经袭击长沙国的边城,长沙王根本无力反击,而且与南越王有嫌隙和怨恨,根本不可能合作。

其次,越王尤其是南越王根本没有参与谋反,也不必瞎掺和,他与叛军不沾边;淮南王刘安几度想谋逆,到汉武帝时几乎发兵,但刘安面对吴楚时,却力不从心,因为受臣下约束,从始至终都无法发难,是个大窝囊废,无能之辈。

再者,当时的燕王也没有去勾结匈奴人,让他做汉奸引狼入室简直是侮辱,这屎盆不知何故扣到人家头上,冤不冤啊!

其实,吴王刘濞就是在广布疑兵,制造草木皆兵的恐慌局势。

第一、刘濞要用反动的宣传攻势,挑拨离间汉廷的君臣关系。

第二、让求和派与主战派闹僵,甚至可以借刀杀人,残害削藩派及主战派的领头人。

第三、迷惑汉廷,虚构出合围中原、叩击关中之势,让汉廷疲于奔命,进退失据,首尾不能呼应。

第四、制造混乱,那么,吴王刘濞就可以浑水摸鱼,趁乱窃取天下,霸占掠夺的成果。

刘濞的阴谋还没有结束,叛军已经弓上弦、刀出鞘,那么叛军是如何备战的呢?且看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1、《汉书.刘濞传》

2、《资治通鉴》 卷十六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8 15:37:59 +0800 CST  
第25章、吴王多诡才

吴王刘濞多年来一直图谋不轨,他时常在招募天下的逃犯,他相信可以用利益去驱使亡命之徒。如今大乱将起,“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对此更加深以为然,于是,吴王开始向天下人悬赏,还有炫富之嫌呢!

刘濞大肆煽动天下人,开出了一张张极具诱惑力的支票,但最后因为吴国败亡,空头支票全部变成了废纸。都来看看吧:

1、跟随起兵的人,如果能斩杀或捕获汉廷大将,吴王赏赐五千斤金,赐爵封侯,其食邑有一万户;哇噻,这是万户侯的空头支票,可以让贪婪的勇夫去玩命,甚至,还能策反汉廷的军政大员。显然,刘濞奢望汉营发生内乱,当中有人能倒戈相向。

2、如果有人捕获甚至斩杀汉廷一般的将领,吴王打赏三千斤金,封侯的食邑有五千户;如此一来,可以让天下叛军中的将领垂涎三尺!

3、倘若有人斩杀或者捕获对方副将,吴王打赏二千斤金,封个侯爷,食邑也有二千户;

4、如若斩杀或者捕获二千石级别的官员,那属于郡守、郡尉、公卿等一类的官员,不是封疆大吏,就是朝廷大员,他们也很值钱。吴王将打赏立功者一千斤金,封侯的食邑有一千户;

5、能斩杀、捕获千石级官员的立功者,可以赏五百斤金,封侯的食邑有五百户;

以上有功人员全部都封为侯爷。那时候,汉代的侯爵地位仅次于王,并没有公、伯、子、男的级别,一旦成了侯爷,不但日子滋润,而且个个都是肥侯,富得流油,可见,刘濞是下了血本,要豪赌一场。

除了激励叛军将士,让他们去拼死搏杀之外,刘濞还在向对手诱降:

1、那些带着军队或者城邑来投降的,如果有士兵一万人,可以封予食邑一万户,待遇与斩获大将的封赏一样,同样能当上万户侯;

2、如果带领士兵五千人来投诚的,封予食邑五千户,待遇与斩获一般将领的封赏一致,也能做个五千户侯;

3、招来降卒三千人的,封予食邑三千户,待遇与斩获副将的封赏类同,也就是个三千户侯;

4、招降士兵一千人的,封赏食邑一千户,待遇可以与斩获二千石级官员的封赏相当,起码是个千户侯;

5、如果天下的小官吏来降的,都按照等级授予封爵和赏金。

6、其他封爵与赏金都按照军功加倍计算。

7、那些原先有爵位、食邑的,就再给增加,总之水涨船高。

而且,刘濞还希望各诸侯王向士大夫们传达通告,这是要收买天下士人的心啊!显然,吴王刘濞懂得攻心为上,攻城次之,还未开战就抢先发动心理攻势了。

吴王没有忘记炫富,他生怕天下人怀疑他的财力,夸下海口地说:寡人的金钱在天下到处都有,不一定都要到吴国来拿,各位国王不必担心,你们受赏之后,所得的财产日日夜夜都花不完。如有应予赏赐的人,可以告诉给寡人,寡人将会亲自前往授予他。

刘濞有这样的实力,因为,他控制了豫章郡的铜山,所以,汉代当时的货币有一半出自吴国,你说这吴王能不夸下海口吗?

重赏之下,吴王能得到勇夫吗?哎呀,还别说,吴国之地可谓:江东子弟多才俊!在其营垒之中,人才还是有的,而且,都是诡道之才。

汉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当年正月的甲子日,蓄谋已久的吴王刘濞终于扯旗造反,其他六个诸侯国同时响应。汉代的七国之乱全面爆发。刘濞从吴国国都广陵(今扬州)起兵,然后迅速向西渡过淮河,不久就和楚国的叛军汇合在一起,估计吴楚联军超过40万人,兵势极大。刘濞向天下发布反叛文书,与此同时,大量任用自己的门客、幕僚、臣属做将军,因此,叛军刚刚出发时,有谋有略的豪杰就来向吴王献计。

当时,吴军中担任大将军的人是田禄伯,他曾是吴王的大臣,此人颇有计谋,他看出争夺天下的胜负在于中原,而中原的得失取决于梁国,但是梁王是汉景帝一母同胞的弟弟,兄长有麻烦,肯定会拼死捍卫的,这样双方就会处于相持状态。

田禄伯很想打破僵局,他主动来找吴王,献出了一条奇计,他的意思是想从东南面偷袭武关,出其不意进攻关中,这样可以打乱汉廷的军事部署,甚至可以加速汉军阵营的混乱和溃败,因此,需要吴王分给田禄伯五万人马,让他沿着江淮水系,逆流而上,先后征服保持中立的淮南王国和长沙国,接着,可以追溯到汉水的上游,再用奇兵攻击关中之地,到时候,就能够与吴王会师,合力攻打关中。

哇,此计阴险之极,毒辣无比啊!想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是通过奇袭武关和尧关,最终兵临秦都咸阳城下,在“先入关中以之为王”的约定中先拔头筹,可见,田禄伯很了解关中的形势,那里是四塞之地,关中北有萧关,南有武关、尧关,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如今,一旦突破武关,长安就危在旦夕了。

但是,此计也有难处,关键在于先后要抢占淮南国和长沙国,这样损耗较大,而当初的刘邦高明得很,他一路进军,每过一个城邑,就与当地长官“约降”,声明只要放弃抵抗,投降刘邦,不仅能够保住乌纱帽、待遇不变,以后到了成功之日,还可以加官进爵。当时,暴秦人心尽失,沿途郡县官员纷纷投诚,还供应刘邦军队的饮食,这样使刘邦兵团顺利进军,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挡,就能快速挺进到武关面前,又是攻击,又是约降,还搞突袭,结果最后两重关卡被击破,秦王子婴被迫投降,秦王朝就此灭亡。

如果,当时吴王头脑清醒,倾巢而出,走田禄伯所说的这步险棋,说不定就能再度创造出汉高祖的奇迹。只不过,吴王找了他的太子来商量,这位太子显然很忌讳他人争功,猜忌之心顿起,他反对的理由很简单:造反的事情不能依靠他人,就怕他人也会反叛,不想白白耗损了力量。所以,吴王否决了这个提议。由此可见,吴王父子正正是作贼心虚呀!就像抢银行的劫匪,也担心人家抢了他的赃款一样。嘴上说大加封赏,心里面却提防别人,生怕人家抢了自己的地盘,这让虚情假意的伪君子嘴脸暴露无遗。想当初,汉高祖很舍得付出,他承诺将天下与有功之人共享,懂得重用人才,那样激励了海内豪杰,最终夺得天下。如此看来,吴王刘濞就是一个反贼,不是个君临天下的主儿,注定成不了大事。

冒险的奇袭不被采用,那么保守的策略呢?

吴军中有个年少的将领叫桓将军,他对吴王分析对敌形势,并提出建议:吴军的优势是步兵多,可以凭险据守。而汉军的优势是车兵和骑兵多,善于在平原开阔地带作战,冲杀很勇猛。所以,行军过程切莫有延迟,经过沿途的城邑都不要攻打,绕道直趋中原的雒阳城,抢占它的武器库,夺取敖仓的粮食,然后,凭借山河的险阻,据险坚守,即使无法攻入关中,都可以号令天下诸侯,那么大局已定,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

如此的策略也有制胜之道,甚至可与汉廷分庭抗礼:

1、可以迅速捕捉战机,趁对手未有做好准备,抢先控制坚城雒阳。

2、掌握中原之都雒阳后,可以东联齐鲁诸侯,北接赵国亲王,向西威胁关中的汉廷,那么中原和吴楚就能够遥相呼应。

3、把握时机后,天气逐渐转暖,南方士兵水土不服的情况就会不断减轻。

4、黄河解冻,地利上面可以把握黄河航道,各军团方便根据山河地势,展开布防。

5、一旦攻守形势大局已定,那么其他城邑自然望风归降,人心就会归附,各路诸侯会推举出新的盟主,大大削弱汉廷的威望和号召力。

6、战略上,南方的步兵避开北方的骑兵和车兵,不在平原上打窝囊仗,可以全面坚壁清野,那么强弱逆位,汉廷就会屈服。

7、战术上,先后夺取了武器库和粮仓,那就免却南面长途运粮的障碍,不怕后勤补给跟不上,可以持久维系优势和强项。

8、可以参考当年汉高祖与霸王对峙的战例,一个汉廷对付不了天下那么多的诸侯,只能收回削藩的诏命,恢复甚至增加诸侯的封地,等到势力进一步壮大,再争天下也丝毫不落下风。

可是,如此战略即便保守,都没有被吴王及一众老将认可,他们只看着眼前的小利,放纵士兵攻打城邑,肆意劫掠,残害百姓。嚣张狂妄的吴楚叛军已经忘乎所以,到底还是错过了最佳的战机。

然而,兵家者诡道也,还是有一个诡才,他意外地取得了突破,是谁呢?原来是一个有心计的无赖,他叫周丘,本来很被吴王轻视,所以无官无职,他早就心理失衡了。于是,周丘想了一个诡计,他跑去向吴王要符节,说要去招降其他郡县,可以报效吴王。吴王这回毫不介意,不就是一个小小的符节吗?给你就是,让你去闹吧,看看能翻出什么风浪来?

各位,可不要小看这个代表吴王的符节呀,它在乱世中就是一种权威的象征,是一种权力的授予,更是威信的确认。结果,周丘拿着吴王的符节,跑到下邳(在东海郡,如今的江苏一部分),搞鬼去了。吴王的使节当然也是汉家使节之一,吴王是汉室诸侯,天下皆知。在郡县面前有无穷的威力。

下邳为了防范吴王,据城坚守,但还是中了周丘的诈术。周丘在驿站使用汉家的使节,召见当地县令,把县令骗去之后,居然用使节杀害了县令。然后,周丘对全县百姓进行恐吓,他用吴军屠城的借口作为威胁,同时又用吴王封侯的空头支票诱降军民。结果,仅仅靠这使节,还有吴王封赏的承诺,竟然招降了全城守军,后来招募了三万人。周丘喜出望外,他一面向吴王报告,一面故技重施,向北夺取各个城邑。等到达城阳(大约在山东省莒县一带)的时候,居然聚集了十多万人马,可供其驱使。

这可不算怪事,当年,秦末首义的陈胜手下有个周章,他仅仅获得了陈胜的将军印,就一路可以招募士卒,当兵临函谷关时,竟然有兵车一千辆,人马数十万,可见陈胜自称陈王后,威名远播,很有动员能力!时移世易,当下的周丘又创造了一个怪诞的“奇迹”,于是,七国之乱骤然爆发后,战火就向四方蔓延,汉廷的形势可谓危急万分啊!

那么汉廷有何对策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1、《汉书.刘濞传》

2、《资治通鉴》 卷十六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8 15:38:54 +0800 CST  
第26章、汉廷被动

在长安的汉景帝后知后觉,但也终于收到天下诸侯相约反叛的文书,他大吃一惊!哇,难道天南地北的王爷都反了吗?北面有赵王谋反,而且,他还勾结了汉朝的宿敌匈奴;东面有齐鲁诸侯,沿着黄河南北两岸杀将过来;南面自然就是吴楚叛军,他们声势最大,直逼中原。

在天下诸侯眼里,吴王刘濞似乎大义凛然,于是,他怒见不平一声吼,居然能一呼百应。诸侯认为吴王是极具威望的长者,但在汉景帝心里,刘濞却是个坏伯伯,坏得掉渣,他与自己有杀子之仇,如今是来算帐的吗?

再仔细观察造反的情形,方才知道,原来对手都打着“诛晁错、清君侧”旗号。这次集体叛乱,显然就是削藩引起的。四个被削藩的诸侯都跳起来了,带头闹事,其他还有多少王起哄呢?看看反动的文书,字里行间可是有一大串王爷的名单,难道天下皆反了吗?

汉景帝惊惧彷徨,立刻把力主削藩的晁错招来,一起商议应对之策,景帝在匆忙之间,只好组织军队,筹措钱粮,准备迎战。

汉景帝听闻曾经担任吴国国相的袁盎住在家里,就命人诏袁盎来,想询问吴国的情形。袁盎很快就来见汉景帝,当时,景帝正在和晁错统计军队和钱粮。

汉景帝忧心忡忡,他询问袁盎,想知道该如何对付吴楚的叛乱。袁盎见晁错在场,他心中老大不快,因为与晁错一向不对付,由于政见分歧很大,两人几乎没有同坐一室,从来都彼此不相容。如今,袁盎耍起了坏心眼,他见景帝心忧国事,就先安慰一番,指出即使吴国有铜矿、海盐,而且利润丰厚,但是,用不义之财只能引诱奸邪小人,不会做仁义之事,只能合谋造反,也绝不可能得到天下豪杰的支持。

一番安抚之后,汉景帝稍稍松了一口气,他颇为信任袁盎,继续问计。袁盎就没憋着好屁,他想借机报复,因为,当初削藩的时候,袁盎说吴王不会造反,但是后来却反了。因此,晁错声称要追究袁盎,袁盎哪能不怀恨在心呢?

袁盎见汉景帝问计心切,于是要屏退左右,连晁错都不允许在场,惹得晁错十分愤怒,只好急忙回避。唉,杀身之祸由此而起,《史记》上说晁错为人“峭直刻深”,他做事的确不够圆滑,难免刻薄寡恩,不懂得如何保存自己。但是,袁盎公报私仇,献计想借刀杀人。袁盎挑拨离间,直指晁错为奸臣,说他谴责诸侯,剥夺封地,结果,逼反了天下间强大的诸侯,而诸侯起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诛杀晁错。为了兵不血刃地让各方罢手,只有杀掉晁错,赦免诸侯,恢复封地。

汉景帝一听,心情极度矛盾,晁错是刘启当皇太子时的家令,多年来相交相知,又彼此深深信任,一年来相互配合,力主削藩,叫汉景帝如何下得了杀手呢?

汉景帝彷徨无助,眼看就要大军压境,兵临城下,思前想后,痛苦万分。汉景帝动摇了,退让了,居然向虎狼一样凶残的吴楚叛军妥协。最后,汉景帝要牺牲晁错,去交换脆弱的和平,而且,景帝不敢声张,要诱杀晁错。《史记》上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可怜晁错一直受到蒙骗,直到死前一刻,才知道汉景帝要杀他向诸侯王谢罪。

现实很残酷,事后更无情,汉景帝居然派袁盎去游说吴王,令其退兵。袁盎虽然狡诈,但吴王根本不买帐,理都不理他,袁盎想求见刘濞,却换来关押囚禁。那个吴王狂妄之极,已然自称“东帝”,眼中根本没有汉廷,还假意劝袁盎做将军。阴险的袁盎饱受欺诈,完全是自取其辱,后来才侥幸逃脱,潜回长安。这可是实实在在打了汉景帝的脸呀!

吴王自立为“东帝”,吴楚叛军依然狂攻滥杀。局势快要失控了,汉廷处处被动,已经被逼到死角,只有作拼死的反击。

其实,被动的局面事出有因,汉景帝负有很大的责任。

1、晁错早在刘启当太子时就不断上书,向文帝强调诸侯的风险,汉景帝显然早就知情,但他即位后作为不多,未有做好思想准备,更没有与晁错沟通清楚。

2、晁错向新登大位的景帝上书,提议削藩,当时,景帝仍然没有与文官武将商量,一起做好战争准备。因为,晁错早就说过,诸侯王对于削藩,不削亦反,削之亦反,反正都要反,为何不及早做好防备呢?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景帝连刀也不磨,匆忙就拿去削藩,那些强悍诸侯,一个个都是死硬派,不把你的破柴刀折断才怪呢!

3、削藩的时机掌握得不好,战术适当,又操之过急,难免陷入被动之中。因为,诸侯造反,事发突然,景帝没有足够时间来准备,一时间筹备钱粮都颇费功夫,而且,没有去提前做好动员工作,让效忠汉廷的各方军队集结。所以,函谷关以东兵祸骤生,令景帝一时间惊慌失措,彷徨怯懦,竟然犯下斩杀晁错的大错。难道要向吴王乞求和平吗?

4、因为惊恐转而畏缩,接着退让,谁知道我退一寸,敌进一尺,压抑了斗志,消磨了抗争精神。要知道,两军阵前勇者胜,景帝如此懦弱,已经犯了大忌啦!

5、千不该万不该,绝不应该错杀晁错,让天下人寒心,令军心士气受挫。人家长安的大头兵还不明就里,你居然杀了晁错,那不是自打嘴巴吗?难道要委屈自己,去承认有负于诸侯吗?搞不好,将士们还以为你景帝对长辈不尊不敬,要以侄儿的晚辈身份去向伯父哀求宽恕呢!

如果有这种误解,那么,汉景帝日后将如何自处呢?是不念亲情,伤害骨肉呢?还是亲疏不分,忠奸不辨呢?最怕,这样会让军队进退两难,贻误战机,最终落得个不义之师的骂名,那么必然会兵败将亡,而且,汉廷离一败涂地的绝境也就不远啦!

6、汉景帝有错杀晁错之举,他让天下忠烈的士大夫寒心啊!如今你封天下贤才之口,他日会否抛弃仁人志士呢?以后,忠勇之士将离汉廷而去,人心涣散,离心离德,那么汉廷恐怕会土崩瓦解、万劫不复呀!

对于此事,成固人邓公专门犯颜直谏过汉景帝,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吴王为了造反,蓄谋已久三十多年了,他白发苍苍才举兵作乱,怎么会仅仅以诛杀晁错为借口呢?更何况汉景帝与吴王有杀子之仇,此仇甚至不共戴天,吴王是决不会放弃谋反的!汉景帝这样枉杀忠良,内封忠烈士人之口,外为诸侯报仇,以后谁敢效忠汉廷呢?难道汉景帝不知道,晁错是怕诸侯王强大,最终威胁到汉廷的安全,才削藩以保护京师吗?那可是为后世长治久安作考虑啊!怎么就不能体谅忠臣赤子那拳拳的报国之心呢?

汉景帝听到批评后,十分痛心,他极为后悔。可惜,忠臣已逝,只有咬紧牙关,报仇雪恨啦!汉景帝终于决定铁腕平叛!

如此一来,在长安的列侯封君都要表态,他们当然担心战事,更惧怕家族封地反过来被吴王夺走,不论为了朝廷大局,还是家室的利益,都要奋勇抗争到底!

列侯封君们踊跃应征,纷纷表示要随军参战。但是问题又来了,他们匆忙中才发现自己的军费不足。因为,朝廷为了应战,财政已经十分紧张,各家跟随出师,必须自掏腰包,如此被动可怎么办呢?

参考文献:

1、《资治通鉴》 卷十六

2、《汉书.晁错传》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8 15:39:26 +0800 CST  
第27章、汉廷备战

长安的列侯封君们没有办法,只好向“子钱商贾”借贷求助。毕竟大家都在京师,低头不见抬头见,列侯们认为总能借到钱。各位,汉代的“子钱商贾”是指放贷的商人,按照长安当地的行规,子钱利息高达百分之二十,虽然未算高利贷,但是,借债人还贷的压力依然十分沉重。不过,大战前夜,偏偏怪事连连,长安当地的“子钱商贾”居然异口同声说战事未明,不肯借贷。这下子可急坏了列侯封君们,眼看战火都快火烧眉毛了,可怎么办呢?

其实,商人好利,有生意送上门来,哪有不做的道理呢?原因非常简单,地球人都知道天下强大的诸侯都反了,四处烽火,大有燎原之势。而汉廷却畏畏缩缩,露了怯,竟然在东市腰斩了身穿朝服的晁错,那可是削藩的重臣啊,此举不但伤了天下士人的心,连商贾对汉廷的信心都几乎被击碎了,弄得一地鸡毛。最关键的是,列侯的封地在关东,关东正受到吴楚叛军的攻击,封地能否保住还两说呢,弄不好食邑都让吴楚兵夺走,列侯连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如何还钱呢?而且,商人们不看好汉廷,觉得平叛战争很玄,说不定会鸡飞蛋打,若贸然借钱,到时候岂不是血本无归吗?如今汉廷获胜机会渺茫,能保住关中就烧高香啦,哪里会有列侯们什么好的?

商人嘛,掉脑袋的生意都有人干,但赔本的买卖没人做,这关东兵凶战危的,不要说封邑了,列侯们万一阵亡,向谁哭诉去呀?这钱不能借,还是看看战事吧,汉廷再这么畏缩,京城的人都不好过,留着本钱,即便变了天,还可以外出做买卖不是?

做最坏的打算,一旦朝廷打输了,就算是汉景帝,恐怕连江山都保不住,我们这些商贾还指望谁去呀?别到了最后,只剩下一地鸡毛,那又何苦来哉?哪个傻冒愿意借钱?还借给这些个高危的“炮灰”呢?

然而,风险和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收益也许就越高,就看投资人的眼光是否精准,就看他有没有押宝豪赌的勇气和胆量。

长安有个无盐氏,他显然是个优秀的风投,也是个大冒险家,他仔细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赌上一把。他一下子向十数位封君列侯借出了一千金,汉代一金就是一斤黄金,每斤黄金至少值一万钱,那么无盐氏最少总共借出了一千万钱。这一千万钱又是个什么概念呢?这样说吧,当时,一个普通的千户侯一年的食邑收入最少一百万钱,一千万钱能顶得过十个千户候一年的收入。

无盐氏哪来的爆棚信心,他又为何如此笃定汉廷能打赢呢?

显然,无盐氏的本钱不仅仅是一千万钱,还有他的独具慧眼和精确预判力。

其实,从汉高祖击败项羽时起到汉景帝初年,汉朝立国已经半个世纪了,当时正处于文景之治中期,天下清平,民心思定,中原和关中的老百姓都安居乐业,你吴楚反叛,闹这么一出,大多数老百姓都坚决反对。所以,汉廷一旦征兵调役,就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再者,自从汉高祖刘邦以来,汉廷就有丰富的平叛经验,君不见卢绾、英布之流已经失败了吗?又不见第一汉奸韩王信的下场吗?他勾结匈奴冒顿单于也未能得逞,那不就是汉廷的威力所在吗?如今,汉廷虽然一度处于被动的局面,但是兵精粮足,此次出征,仅将军就至少有三十六人,足见其反击的决心,绝不会再度自断手脚啦!汉廷掌握庞大的人力物力,以此来看,吴楚之势不可持久,即使战争耗损下去,汉廷最终也必胜无疑,仅仅是付出多大代价的问题而已。

无盐氏观察到这一点足矣,但是在商言商,敢担风险,就意味着必须有高回报。无盐氏老实不客气,一开价就要收取十倍的利息。列侯们没有退路了,只有咬牙认账,那还不把一腔穷恶都拿出来,全部发泄到吴王身上吗?对于无盐氏来说,这可是百分之二百的收益,比起本金来说,能斩获翻了两倍的利润啊,还不赚大发了吗?可以想象:日后汉廷大获全胜,这个无盐氏一张开大口,就能吞下十数个千户侯!留给其他子钱商的也许只有羡慕嫉妒恨啦!(见《史记》 货殖列传:吴楚七国兵起时,长安中列侯封君行从军旅,赍贷子钱,子钱家以为侯邑国在关东,关东成败未决,莫肯与。唯无盐氏出捐千金贷,其息什之。三月,吴楚平,一岁之中,则无盐氏之息什倍,用此富埒关中。)


千金到手,对于列侯们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个事儿,采购备战也就没了障碍,但是这场恶战该怎么打呢?

汉景帝痛定思痛,终于拿出了初步的作战方案:

一、派遣曲周侯郦寄渡过黄河,前去攻打赵国的叛军;这个郦寄就是当年诱骗吕禄交出兵权的人,由于助力汉廷灭了诸吕,因功封为曲周侯。

二、派将军栾布沿着黄河东进,集中火力打击齐鲁诸侯的部队;而将军栾布呢,此人了不得,他是忠勇之士!当年栾布感念彭越曾经救过自己,仗义地哭祭彭越,虽然被刘邦逮捕,却无惧烹杀之刑,直言说出彭越曾有助力汉王的功绩,为彭越据理力争,其忠义信诚打动了刘邦,因此没有被治罪,反而获得任用。吴楚叛乱初起,汉廷急需将才,于是,就派栾布这位宿将去对付彪悍的胶西王,还有他手下的一众诸侯,他们都是山精地灵一般的人物,只会祸乱人间。

三、派皇亲舅舅窦婴出任大将军,让他在荣阳(在今天的郑州附近)屯驻大军,同时监视齐地与赵国的军队。

四、最危险也最艰巨的任务在南方,当然会直面比虎狼猛兽更凶残百倍的吴楚叛军,不但要克服恐惧,还必须与之死战到底,最后彻底击败他们,消灭他们,为天下受苦受难的苍生讨回公道!

汉景帝没敢忘记其父汉文帝临终时的嘱咐:万一国家有危急的事情,周亚夫可以担当重任啊!(见《汉书.周亚夫传》:文帝且崩时,戒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汉代的文景之治为史家称赞,也决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得来的,除了勤俭节约、励精图治之外,少不了周勃、周亚夫这对周氏父子的功劳。

汉高祖刘邦慧眼识才,向吕后推荐了周勃,说安定刘氏江山的人必是周勃(见《资治通鉴》卷十二:“然安刘氏者必勃也”),结果,周勃不但保全了刘氏社稷,拥立了汉文帝,还把受托人吕后的诸吕给夷灭了,厉害了,偶的刘季同志啊!

而汉文帝呢,他通过实地考察,从细柳营中挑选出周亚夫这位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将军。可以这么说,周亚夫是汉文帝留给汉景帝最宝贵的“遗产”,国难当头,舍周亚夫者其谁呢?

的确,如果没有吴楚七国叛乱,也许周亚夫长年都在长安的营房中点兵操练,由壮年到老年,然后,再把家业留给后代,在平淡中度过一生。

但就是这次“七国之乱”给了周亚夫机会,汉景帝向他投去了十万火急求救一样的目光,最终让这位惊世将才一展平生抱负,创下文景之治以来最大的一代军功!

那么周亚夫的表现又将如何呢?且看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1、《史记》 货殖列传

2、《汉书.周亚夫传》

3、《资治通鉴》卷十二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8 15:40:07 +0800 CST  
第28章、避敌锋芒

汉景帝深知当前形势严峻,大事不妙,北面有赵王,他已经带兵守候在赵国西部边境,伺机破袭黄河防线;东面的齐鲁诸侯已然发难,胶西王惨无人道地诛杀了两千石以下的汉朝官吏,并且带兵出击,由东方杀来;南面的吴楚叛军早就攻入梁国,而且势如破竹。郦寄、栾布、窦婴等将领纷纷带兵出征,汉景帝手中只剩下细柳营这支劲旅,他们是汉廷的生力军,更是王牌军,而且,还是扭转战局唯一的希望,怎么能够所托非人呢?

于是,汉景帝把周亚夫升任为太尉,并对他问计,周亚夫说明了他的用兵意图,那就是:先弃梁国,避敌锋芒,断敌粮道,击溃叛军。汉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周亚夫按照拟定好的名单点将,一下子带领三十六位将军出发了。

周亚夫治理军队十分慎重,往往先谋而后战,在谋而后动之前,又能听取各方意见,因此,阵前决断比较准确。当周亚夫带兵离开长安后,他没有按常理出牌,周亚夫想绕道进军,等人马来到灞上的时候,有个名叫赵涉的士人,前来献计,他建议周亚夫先转向右边,往南面行军,在进退行止的路上,多派探子,要来回搜索,以免中了叛军的伏击。周亚夫听从赵涉的建议,于是兵行奇道,居然舍直取弯,绕过了九十度,再向南挥师挺进,接着,经过蓝田,然后出走武关,可见他有极高的风险意识,而且,往往在出其不意中捕捉战机。

大家可别忘了,当初,吴王大将军田禄伯也曾建议偷袭武关,其进兵的道路很奇特,竟然与汉高祖首入关中之法不谋而合。可谓:大将之风,奇谋略同!想当年,刘邦一路约降,避开重重险阻,好不容易挺进到关中的南面。刘邦硬是打下武关,又再迷惑敌人,攻破了尧关,终于迫使秦王子婴投降,消灭了暴秦。当时,时移世易,汉军面对来犯之敌,不可大意!因此,即使吴王倾巢来袭,只要有周亚夫在,武关也是万夫莫开啊!

一旦,汉军从武关出击,便可攻击前进,不但要预防伏兵,更能御敌于关中之外。由于,汉军控制了连接关中的所有战略通道,叛军想突袭都无计可施。除非吴楚叛军完全占领中原,那样,他们才能从东面、南面进犯关中。

周亚夫一路上谨慎行军,很快就到达了雒阳(大约在今天洛阳附近),然后,他派出探子来回搜索,发现附近果然有敌情,于是,周亚夫当机立断,派人出击,抓获了不少伏兵。

各位还记得吗?吴王有位恒将军,他曾建议吴军务必要抢占雒阳,因为那里不但有武库,还有敖仓。可谓兵甲繁多,粮食充足。如果夺得此地,进可攻退可守,天下大局可定也!但如今,雒阳已牢牢掌握在汉军手中,谁叫吴王当初不听劝谏呢?冥冥之中,天佑大汉朝呀,从那一刻开始,已然注定了吴王刘濞日后败亡的宿命。

如果说雒阳未失是不幸之中的万幸,那么,周亚夫见到剧孟,那就是如虎添翼,再有神助了。周亚夫十分庆幸地说:“七国大乱,我坐传车到此处(雒阳),居然能保全自己(避开了伏兵),原以为剧孟已经被诸侯得到了(好在还见到了剧孟),剧孟没有异常(没有为造反的诸侯效力),那么我只要据守荥阳(在今天的郑州附近),东面之地就毫无忧虑啦!”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窦婴已经控制中原,监视黄河南北两岸的敌情。只要汉军死守雒阳、荥阳,吴楚叛军渡过淮河后,只能进攻梁国,也必然被梁国挡住去路。汉军进兵神速,一天内有数十个将军通过成皋关的要道,那么,汉军完全可以封锁西进之路,任你吴楚叛军再多,即使放弃梁国,向西也无法挺进,荥阳汉军在前面挡住叛军,身后有敖仓保证粮食供应,平叛的人马即使长期坚守,都不成问题。

当年,西楚霸王就是卡在中原,拿汉王刘邦没法子,最后才有楚河汉界之约。霸王何等骁勇,那不是也无法突破荥阳吗?他当年后勤补给跟不上,被迫后撤,结果被围垓下,落得个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下场。如今,吴楚叛军若深入中原,同样会面对补给困难的问题。

叛军若是硬啃梁国,必定损耗极大,等他们筋疲力尽,汉军再打反击,必能破敌。假如吴王抛开梁国,绕道去打荥阳,那样叛军更惨,因为,梁军定会包抄他们,截断其后路,阻绝军粮的运输。一旦来个前后夹击,叛军必然会腹背受敌,到时候离败亡就不远啦。

因此,周亚夫对东面的形势很有信心。而且,得到剧孟,周亚夫恐怕睡觉都会笑醒。

那么,剧孟又是谁呢?

原来,剧孟就住在雒阳,他是当时天下有名的豪侠,为人仗义,交游甚广,他的侠义之名甚至传遍了诸侯国。周亚夫之所以高兴,是因为他很重视民间的力量。虽然,当时的游侠在史书上名气不佳,甚至会以武犯禁。但在乱世之中,著名的游侠就能动员民间侠士,甚至还有城狐社鼠之流的小混混。他们能为周亚夫提供敌人的情报,这是地缘族群所决定的。

简单举个例子,如果中原人不了解江淮的地理民风,那么,只要通过侠道上的朋友,就能方便地打听到消息,江东的牛五马六也自然会帮忙。吴楚叛军劳师动众,其后勤方面,诸如衣食住行的军情遮掩不住,靠当地人来打听,必能摸个清楚。再依仗游侠来传递消息,军情可信度很高。游侠还可以带路,搞破坏,搞偷袭,甚至实施暗杀等等。在兵荒马乱当中,你说有这么一群人帮忙,还不是如虎添翼,再有神助吗?那都是神一般的队友呀,二师兄,别瞧不起人家,好不好?


有剧孟帮忙,周亚夫就放心了,他带兵到荣阳(在今天的郑州附近)会师。说起荣阳,那可是兵家必争之地。想当年,楚汉相争,刘项持兵,荥阳对峙,抗衡数年。汉高祖刘邦就是从附近取来了敖仓之粟,才能抗拒项羽于荥阳以东,后来,双方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者,楚河汉界是也!

其后,周亚夫统率精锐人马赶去淮阳(在今天河南省东部的淮阳县附近),他亲自登门拜访,去找父亲绛侯周勃的故旧门客邓都尉,要问对敌策略。

邓都尉说楚军轻浮暴躁,难以持久。他建议周亚夫将军队驻扎在东北面的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城南昌邑附近),干脆把梁国当作诱饵,丢给吴楚叛军,敌人必然尽出精锐,猛烈进攻。我方只要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就可以防守得固若金汤。我方更应趁敌人不备,派出轻骑部队,前去断绝淮河与泗水的入口,堵塞吴楚叛军运粮的通道,只要敌人粮食耗尽,他们内部就会发生危险,等他们与梁军拼得伤亡惨重之后,我军就能以强克弱,必定大破吴军!

邓都尉的计策就是要避敌锋芒,挫其锐气,然后伺机反攻。与当年汉高祖刘邦挫败英布有些许相似。

想当年,汉高祖平定英布也并非一帆风顺,初时,英布消灭了荆国,杀了刘贾。然后,趁势攻击楚军,只是击破其中一路人马,就让楚军溃散了。于是,英布借着气势旺盛,想进军中原,当时形势更加危急。

谁知道,汉高祖刘邦亲征,挡住了英布的去路。刚开始,刘邦就发现英布军容严整,好比项羽当初的精兵,人强马壮,锐不可当。因此,刘邦躲进庸城壁垒,坚守不出,避开敌人的锋芒,不断消耗英布,等后来各路将军领兵杀到,才分进合击,多次打败英布。其他汉将分别在洮水的南北攻打英布的军队,都大获全胜。

英布几次失败后,竟然抛弃军队,逃往江南,最后,汉军追过长江,派人追上首恶,在鄱阳斩了英布,彻底平定了叛乱。

如此看来,江淮的叛乱都有相似之处。数十年后,吴王吸取了英布的教训,抢先杀入中原,与当初大不一样了,那汉军如今后发制人,还好使不?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汉书.周亚夫传》

《史记.游侠列传》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8 15:40:49 +0800 CST  
第29章、周亚夫平叛

回头看看吴楚叛军,七国之乱刚刚爆发,吴王就带领大军渡过淮河,楚王想起被削藩之事,憋屈的慌,憋得他蛋疼鸟痒痒,一见吴王带头闹事,立即率兵响应。吴楚两军汇合,马上向西杀入中原,直冲向胖乎乎的梁国。

吴王没有听恒将军的劝谏,并无绕过沿途城邑,他听闻梁国也肥得流油,不打白不打,打了也不白打。嘿嘿,我要打......打个劫,顺道劫......劫个色。

吴王一口咬向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即使梁军奋力抵抗,依然兵败城破。吴王大兴屠戮,一下子杀死好几万人。叛军乘胜挺进,攻势凌厉,一路上攻城略地,烧杀劫掠,这哪里是吴王呢?简直就是阎王!可怜,曾经富足的梁国,快成修罗场啦。

梁王刘武十分恐惧,马上派六位将军反击,经过激战,梁军有两位主将被击败,士兵落荒而逃,向都城睢阳(今河南商丘)溃退。

梁王听闻周亚夫已经率军而来,就多次派人向他求救。周亚夫如今是太尉,三公之一,身份地位与梁王不分伯仲,而且有自己的策略,自然对梁王不理不睬。梁王十分窝火,派使者向亲大哥汉景帝打小报告,说太尉的坏话。

汉景帝由于事先了解太尉的谋略,对于小报告也不在意,只是见形势危急,派人告诉太尉,让他尽量救援梁王。太尉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继续采取避战策略。周亚夫不但避叛军,还要避梁王,他率军跑到东北面的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城南昌邑附近),一边深挖战壕,一边高筑堡垒,任你梁王被打得臭猪头一样,我自安然不动,就是坚守不出。

于是,叛军倾巢而出,全力围攻梁国都城睢阳。被逼急了,兔子都咬人,更何况是梁王,他派韩安国和张羽担任将军,打起攻防大战。

各位,这个张羽有些来历,他跟造反的楚王有不共戴天之仇,当初,楚王跟随吴王谋反,楚相张尚犯颜直谏,坚决反对谋反,结果惨遭楚王杀害,而张羽恰恰是张尚的弟弟,兄长被杀,仇深似海,还不跟你玩命呀!?于是,张羽跟叛军拼死搏杀,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多次击退敌人。而韩安国呢,他用兵沉稳,最擅长凭险据守,任你轮番猛攻,不论如何惨烈,一步不退,一寸不让。梁军全体将士誓死捍卫,加上坚城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占尽优势,这样才稍稍挫败了吴楚叛军。

这个时候,北方战场出现转机。赵王见郦寄带兵出击,有备而来,又无法与其他叛军会师,他作贼心虚,只好引领人马退回赵都邯郸,幻想着匈奴人穿越长城来接应。谁知道,人家匈奴单于也不傻,探听到赵王畏缩,就不跟你玩了,根本没有任何动作。郦寄顺势挥师东进,把赵王团团围在邯郸城。


汉景帝怕梁王有失,又明确获悉匈奴人没有犯边,于是,派人救助梁王。汉景帝在冤杀晁错之后,见吴王老贼竟然自称“东帝”,越发痛心疾首、悔恨交加,他也拼了。经过部署,汉景帝把驻守边关的李广调往梁国前线,这样一来,北方精锐的骑兵和车兵南下,开始驰援梁国。说起李广,他早在文帝时起就得到赏识。经过边关历练,李广更加勇猛,现在参与平叛斗争,他将一战成名。

吴楚叛军在前方鏖战,逐渐放松了对后勤运输线的戒备。这对豪侠剧孟来说是个好消息,他的游侠们就方便行动了。经过多方努力,敌情传来,吴楚叛军的粮道果然在淮河、泗水之间。因为,由南往北是仰攻,叛军必须逆流而上,运粮比较困难,如果按邓都尉的话,只要截断淮、泗入口即可,那样叛军粮道必断,甚至可劫掠焚烧敌粮,稍候时日,敌人军粮一旦耗尽,他们打不死都得饿死。

难怪周亚夫得到剧孟大喜,他曾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见《史记·游侠列传》)

趁着叛军后防空虚,周亚夫出手了,他派轻骑兵弓高侯韩颓当等人去断绝吴、楚叛军的粮道。韩颓当是韩王信的后人,如今报效国家,洗刷先辈耻辱的时候到啦。结果,韩颓当果断出击,而且一击即中,点了吴楚的死穴,彻底断绝了叛军的粮道。

如此一来,吴楚叛军会否垂死挣扎呢?最后的疯狂又将如何?且慢慢看来......


回过头来说,吴楚兵马虽然日夜攻城,但是伤亡惨重,而且久攻不下。梁国都城固若金汤,叛军一口吃不下这胖子,骨头忒硬了。自从粮道被断绝后,吴、楚越打这米栗越少,人人都不得饱餐。吴王不敢绕过睢阳西进,怕被人断了后路,想偷袭雒阳的敖仓,又被荥阳阻隔,那里有大将军窦婴,他集结重兵,虎视眈眈,哪个敢去送死呢?倘若退向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苏洪泽境),粮草又丧失殆尽,眼看支撑不了几天。叛军只有垂死挣扎,最后去孤注一掷吧。

哎呦呦,正好东北面有个昌邑,虽然太尉在此,但顾不了那么多啦,那里似乎孤立无援,拼死劫掠一番再说。于是,杀红了眼的吴军,听着肚子咕咕叫,杀奔昌邑而来。

叛军一连几日叫阵、抢攻,太尉周亚夫依旧坚守不出,吴军没辙,只好搞夜袭。叛军在夜间骚扰,汉兵也有些惊乱,到深夜居然发生了“营啸”。

各位,营啸是一种异常的情况,表明军中有了骚乱。古代军营规矩法纪森严,不允许造谣滋事,连高声呼喊都是禁止的。可以理解的是,汉代军规有“十七条禁律和五十四斩”,士兵压力山大。由于太尉手下的汉兵长期防备敌人,高度紧张,遇到骚乱难免惊惶失措,可能由于误会,引发了小规模的骚动。即使这样,下面的声息都传到太尉的军帐前。但是,周亚夫不为所动,任你泰山崩于前都不变其色,更何况仅是小小的“营啸”呢?太尉始终高卧不起,过了不多久,一切就平复如初了。足见周亚夫沉着冷静,胆色过人。

吴军又使出阴招,他们集结力量,冲向汉营的东南角,一时间人声鼎沸。但是,周亚夫却派人马守住营垒的西北角。敌人果然有诈,吴军直接冲击的是西北角,由于汉军有防备,叛贼无法得逞。吴军断粮多日,极度饥饿疲乏,只好大规模撤退。周亚夫一看情形,对手已经辙乱旗靡,正是反攻的大好时机啊!

太尉马上派出精兵,奋力追杀叛军,可谓是追亡逐北,流血漂盾呀!结果,吴军惨败,死伤无数。如此一番,梁王也听到消息,他立即号令全军出动,猛冲吴楚大营!

汉军全面拉开大反攻的序幕,试想一下,不少封君列侯都背着无盐氏的高利贷呢,与其让“大耳窿”追债,还不如追杀你吴楚叛军,也好杀个痛快!于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封君列侯们更是带着“抢钱、抢粮、抢娘们”的杀气,一路掩杀过去,曾经不可一世的吴楚叛军全线崩溃,各自逃散。

汉军这边勇士辈出,但是,所受封赏却各有不同。例如:灌夫带领一千人猛冲吴楚大营,他肩扛画戟,舍生忘死,不顾安危,奋勇杀敌,令叛军闻风丧胆。最后,灌夫立下军功,被封为中郎将。但当时的李广就有些鲁莽了,虽然,李广勇夺叛军的军旗,但是,他事后却私下接受了梁王的赏赐。结果,汉景帝老大不高兴,汉廷也就不再嘉奖李广了,这也是“李广难封”之尴尬的开始。

汉军大破吴楚反贼,天下大局已定。于是,汉景帝发布诏书,不但要全面围剿叛逆,而且,必须振奋汉廷的声威!




(汉七国之乱形势)

讨逆诏书有如下策略:

1、首先,声讨匪首吴王刘濞;向全天下声明汉廷的恩德,先帝汉文帝历来对诸侯王不薄,尤其包容吴王,即使吴王扰乱币制,包庇逃犯,都希望他改过行善,如今他却带头作乱,反叛汉廷,真是罪行滔天。

2、其次,为了安抚其他诸侯,特意宣布战犯名单;战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淄(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这样可以进一步孤立他们,令其无处躲藏。

3、再者,为受害的臣民讨回公道;声讨反贼的祸害:他们残杀大臣与汉朝使者,强迫、胁持广大百姓,摧残、杀害无罪的人,烧毁民宅,发掘他们的坟墓,非常残暴。

4、后者,号令天下人诛灭反叛的敌人;但凡参与反叛,并且俸禄在三百石以上的官吏不得赦免,一律都要处死。

5、最后,号召天下将士继续进攻,深入敌境,可以计算军功,希望完全消灭残敌,壮大天下共击反贼的气势。

诏书颁布后,汉廷还另外悬赏一千金,要取吴王刘濞的项上人头。

此时此刻,反叛联盟已经土崩瓦解,汉廷军威所至,甚至震慑了远在浙江的东瓯小王国。

那么,七国之乱的首恶们到底下场如何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史记·游侠列传》

《资治通鉴》 卷十六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8 15:42:37 +0800 CST  
第30章、诛灭吴王

汉兵一路南下追杀,吴楚叛军四散溃逃,简直就是豕突狼奔。吴王老贼白发苍苍,脸上还残留着血迹,头盔歪歪斜斜扣在脑袋上,一双老眼布满血丝,当初骄狂得不可一世的样子荡然无存,整个人狼狈不堪,越发显得苍老;经受沉重打击后,他还在苟延残喘,对于逃遁的生涯,竟茫然而不知所措,可谓:败走如丧家之犬,逃亡似漏网之鱼!到后来,他抛弃了大部队,只带上几千名强壮的士卒,连夜南遁,吴都广陵他也不敢回去了,径直越过长江,一直跑到丹徒去。在那里,刘濞勾结东瓯人,收集散乱的败兵,企图继续顽抗。

当年,造反的英布接连遭到挫败,他竟然为了保住所得的财宝,抛弃自己的部队,几乎孤身南逃。结果怎么样呢?还不是让汉军派人给宰了吗?吴王与他有何异同呢?

一来英布不能与士卒同生死、共患难,只顾亡命江南。你弃士兵如草芥,士兵就会视你如寇仇,结果,他连退守淮南都做不到,还想当皇帝吗?这无异于痴人说梦话。吴王又如何呢?他驱使将士卖命时,说得天下无敌,但不肯听从劝谏。一旦失败,同样抛弃大军,只顾逃亡。刘濞虽然杀入中原,但为了称帝与复仇,毫无远见卓识。兵败后,刘濞同样逃过长江,竟然要去勾结越人,继续顽抗。刘濞相比英布也好不到哪里去!

二来英布只想保住自己的财宝,而刘濞却想保住老命,企图东山再起。失败之后,刘濞开出的空头支票,也就无法兑现了。两人只为权力和钱财而战,他们发动的是不义之师,又如何保得住不义之财呢?

三来英布只顾个人利益,完全没有为天下百姓着想。而刘濞很虚伪,表面上对吴国百姓免税,却要驱使他们为自己当炮灰,完全是想作乱谋逆,不但欺骗了自己的民众,还要他们付出生命和鲜血作为代价,去帮自己夺位争权。可以想象,失败后,很多吴国百姓就会家破人亡。

英布和刘濞同样发动叛乱,同样想做皇帝,但是留给他们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再回过头来,说说楚王。楚王虽然狂妄自大,但见自家人马一败涂地,知道天下之大,逃无可逃,避无可避,便畏罪自杀了。

汉廷哪里肯放过吴王这个罪魁祸首呢?很快,消息从江南之地传来,吴王与东瓯人在一起。既然悬赏千金要刘濞的项上人头,那就不介意向东瓯人展示好处。

其实,东欧人也不傻,当初派兵一万,只是因为刘濞开出空头支票,如今老贼败逃至此,已是强弩之末,势穷力孤,他必定千金散尽难复来,谁还跟着老贼陪葬呀?更何况,刘濞的人头就价值千金,恐怕东瓯人窥视刘濞时,两眼都金光闪闪呢!

于是,东瓯人设了一个局,好言好语诳骗吴王,请他外出劳军。老贼不知是计,就大摇大摆来阅兵,哪里知道这是在送死呢?毫无防备之下,刘濞被刺客用戟杀死了,然后,砍下头颅;他的人头让越人装着报送长安。这个奸诈的老贼,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可耻下场,一代奸雄就此惨淡陨落,化作污泥。

但是,吴王的儿子溜得贼快,刘子华、刘子驹两人继续南逃,跑到闽越去了,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个吴王余孽,日后竟挑起了东南祸事。祸根虽然种下,但也促使汉廷去努力,继续执行大一统的战略,那些都是后话了。


吴楚首恶已经伏法,那么其他反贼呢?他们一个都跑不掉,没一个有好下场,还是先讲讲那个嚣张得蛋疼的胶西王刘卬吧,此人残杀了不少汉官,血债累累。刘卬贪暴轻狂,根本就没有战略眼光,他带领三个国王,在齐鲁大地发难,却打了一场窝囊仗。他们围攻齐国临菑(故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居然三个月都打不下来,一步未离开齐鲁之地,根本无法援助吴楚,都是急功近利之祸。

结果,栾布带着汉兵杀到,四个诸侯根本不是对手,他们望风而逃,手下的士卒早就听闻天子诏命:三百石以上谋反的官吏必须处死!于是,全军作鸟兽散,不打自溃。

胶西王刘卬绝望自杀,他的太后、太子都死了。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全部伏诛。

大家还记得那个“怪才”周丘吗?他虽然带兵挺进到城阳,甚至击败了城阳中尉的人马,但是,很快吴楚惨败的消息传来,周丘见大势已去,独力难支,只好退回下邳,谁知道遭到天谴,背疽病发的他,一命呜呼,可算是恶有恶报。

栾布平定齐鲁诸侯后,立马回师,要解决赵王的问题。

赵王刘遂退守邯郸,遭到郦寄的围攻,赵王也算是一块粪坑石,又臭又硬,他一直在顽抗,居然与汉军攻守相持,延续了七个月之久。后来,栾布奉命支援,汉兵两军合一,继续围城。过了不久,汉军引水淹灌邯郸,城墙毁坏,赵王刘遂穷途末路,只好畏罪自杀,邯郸的军民最终向汉兵投降。到此,长达十个月之久的“七国之乱”,最终全部被平定。虽然,历史教科书上说是三个多月,但那只针对吴楚叛军,由于叛乱七国中包含赵国,所以,应该按照十个月来计算。

事后,栾布因为先破齐鲁,后平赵国,功勋显赫,被封为鄃侯。太尉周亚夫大破吴楚,因立下旷世奇功,被封为条侯。

这次七国之乱对江淮地区造成很大的破坏,农田荒废,户口锐减,楚国损失了二三十万的精壮人口;吴国更惨,他们全国总动员,士兵加上民夫大约有超过三十万人无法回归故乡。除了战死、饿死、逃跑的兵卒外,吴楚叛军起码有一半人被俘或投降,太尉和梁王收降最多。乱世命如草呀,更何况是俘虏和降卒呢,多数人都不得归家,要么发配边疆,要么当了囚徒,承担徭役。

这回,吴人也该清醒了吧,所谓数十年不纳税的好处,原来是要用倾家荡产和家破人亡的惨重代价来偿还的。

吴王老贼以为发动天下诸侯,三面围攻汉廷就可以获胜了吗?错!大错特错!当年薛公向刘邦说英布策略的时候就曾经指出,英布只是为了自己的富贵和权欲而谋反,完全没有为百姓着想,根本没有为后代考虑,所以必定失败的。

如今,吴楚赵和齐鲁诸侯,意欲报复私仇于天下,都只顾争夺眼前的利益,置天下苍生于不顾,既不相互协助,又不安定大局,仅仅用金钱去利诱,不忠不义,无仁无道,后来利尽则逃散,他们从谋反开始,就注定难逃覆灭的厄运!

虽然,吴王余孽在东南种下祸根,但汉廷铁腕平定七国之乱,七国封地都被废除,全部归入汉朝,由此拉开了汉王朝大一统的战略序幕,日后,梁国也被一分为五,再也没有诸侯能拥有吴楚一样的强势了,晁错虽然被冤杀,但他用独到的战略眼光,使汉廷的历史避免了倒退,不会沦落到春秋战国时分裂割据的乱局,晁错虽然一死,但他用一死警醒了后人,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维持江山一统,绝不容许诸侯坐大。

汉代的海上丝路发端于南海,她是国家大一统的历史成果。当年,从吴楚削藩开始,到两粤覆灭为止,汉朝才完成统一大业。天南地北欢聚一家,那样才能利国利民,才能为后世开太平,才能为万国续海外邦交!

参考文献:

《汉书.刘濞传》

《汉书.栾布传》

《汉书.英布传》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8 15:43:35 +0800 CST  
第31章、景帝有猛将

汉景帝初年,长期潜伏的诸侯王大乱终于爆发,吴楚七国叛乱中,赵王最阴险,他竟然想当汉奸,内外勾结,派使者去找匈奴人,希望人家入关,好来坐打太平拳;不过,匈奴单于也不傻,人家只当自己是打酱油的,路人甲一名,看看热闹再说吧。

结果,汉朝派栾布围破了赵国,直到赵王自杀,人家匈奴连屁都没放一个;嘿嘿,死道友不死贫道,你们内讧,干我鸟事儿呀?

在七国之乱的平叛战争中,出现了一位猛将,谁曾想过,他因抗匈战争而生,又因对匈作战而死,他的一生似乎都在和匈奴搏斗,只是斗不过自己的命运而已。

他是谁呢?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

李广是陇西的成纪人,他的祖先就是个猛将,谁呀?秦将李信是也!虽然,李信曾经做过楚军的手下败将,但后来也捉住了燕国太子丹。

李广勤修苦练射箭之术:俺祖先是个猛人,俺要比他还猛!

一个将军往往诞生于战争,战争又无情地锻炼一个将军,或许成长,或许阵亡,沙场可能是个悲壮的归宿,但退缩只会死得窝囊,向前冲锋吧,战场属于将军!

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人从萧关大举入侵。残酷的战争来了,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悲惨的,但对于有心报国的李广来说,却是一个机会!

李广以良家子的身份应征,参军抗击胡虏。为了大展身手,李广跃跃欲试,每次都使出浑身解数,凭借精妙的射术,让他能在百万军中射杀胡虏,挥洒自如,从容不迫。

因此,战斗中李广斩获颇多,他因功当上了郎官、骑常侍,常常有机会伴随文帝射猎。李广往往施展勇力,格杀猛兽,他总是英勇超群!

文帝心中大为欣赏;同时又发出了一声叹息:李广生不逢时啊,如果遇上高祖的时世,以李广的本事,封个万户侯又岂在话下呢?

文帝这一句无意中的话,似乎给李广的一生定了调,“李广难封”的尴尬在冥冥之中成为了他的宿命,想封侯吗?这辈子都指望不上了......

汉景帝即位,李广当上了骑郎将。吴楚叛乱的时候,李广以骁骑都尉的身份从军,跟随太尉周亚夫参战。由于勇敢,李广夺取了吴楚反贼的军旗,威名显赫一时,但他抵受不住诱惑,竟然收了梁王私授的将军印,这事大犯忌讳,汉景帝当然不悦,没有给予李广任何封赏。




(汉景帝像)
李广后来出任上谷太守,是两千石的高官,而且李广勇悍,终日与匈奴作战,舍生忘死。

典属国公孙昆邪向景帝哭泣,诉说爱才之心:李广的才气威名天下无双,如果让他终日与匈奴拼命,恐怕迟早会折损如此一位勇将啊!

汉景帝把李广调往边地各郡,李广先后担任过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的太守,他一往无前,敢战善战,以勇力威名而震惊中外。

后来,匈奴由上郡入寇,汉景帝居然派出中贵人(可能是宦官之类),来跟李广学习如何与匈奴打仗。这一来就莫名其妙了,打仗靠的是实战与锻炼,光靠观摩是学不会的,中贵人又不会葵花宝典,他来想唱哪一出呢?

好死不死,这中贵人自作主张,也不跟着李广,自个儿跑出去,不知道是要游玩还是打猎。可此人运气不好,偏偏碰上三个匈奴人,反倒成了人家的猎物。双方立马开打,几个回合下来,中贵人被射伤,其他人全都成了箭下亡魂。这贵人肯定不会轻功,但却溜得奇快,逃去找李广搬救兵。

李广认为这三人必定是匈奴的射雕手,于是带上一百多骑兵,出发追杀而去。

这三人步行了数十里,终于被李广追上,李广命令骑兵分开左右两翼,进行包抄,防止对手逃跑。自己则亲自上阵,来吧,看谁射谁的雕呢?

李广抖擞精神,以一敌三,箭无虚发之下,射死对方两人,射伤并生擒一人。他们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

李广刚把俘虏绑好在马上,突然间,看见远处有数千匈奴骑兵奔来。双方一见面,彼此都有些惊慌失措。匈奴人怀疑李广他们是来诱敌的,而汉军这边,除了李广都几乎吓尿。

汉兵大惊之下,想立刻上马奔逃,希望能尽快返回军营。但李广立刻就制止了他们。

李广久经战阵,最有临敌的判断力,目前的风险不是遇到数十倍的敌人,而是自乱阵脚,仓惶逃跑;而且,最大的风险就在眼前,我方一旦逃跑,让敌人察觉,人家马上会追杀上来,一通乱箭,全部都会变成刺猬!

现在,要稳住阵脚,还可以扮作疑兵,迷惑敌人,虽然是九死一生的豪赌,但是,总比落荒而逃,最后全军覆没要强吧。

李广镇定地观察敌人,匈奴人也有恐惧,已经跑到高地上,去列阵观察了。这表明敌人不敢贸然进攻啊!

李广下令:全体士兵前进!前....前进?没听错吧?这是在找死还是送死呢?不过,还是李广带的头,他从容淡定,纵马前行,他深知我退一寸敌进一尺的道理,这个时候豁出去了,哪里还有退缩的道理?

其他士卒胆颤心惊地前进,但还没算完,李广又下令了:解开马鞍,下马休息!哇,大家伙的心都跳到喉咙啦,这是要集体自杀吗?还要玩什么心跳呢?

不错,哥玩的就是心跳,俺们心跳的同时,匈奴人也是心如鹿奔,不是吗?对方人多,反而犹豫不决,他们跑到高地去,就是要多看看,看看附近有没有汉军的伏兵。

一胆二力三功夫,懂吗?

就在此时,匈奴阵中突然跑出一位白马胡将,那又是汉军的惊魂一刻,但李广把握战机,他立刻带人冲了上去,奔驰、弯弓、搭箭、瞄准,一切都那么娴熟,弓开如满月,箭发似流星,“嗖”的一箭过去,正正把胡将射死于马下!

回来的时候,李广也不忘解鞍下马,说不定还哼哼小曲呢!

匈奴人十分震惊,已经死了一个,而且还是当官的,谁还敢上?对方还有多少人呢?

出于恐惧与担忧,匈奴人始终不敢来犯,直到夜半,匈奴人都以为路旁有伏兵,打不过就撒丫儿跑吧,最后,人家都惨淡地撤退了。

李广他们得以全身而退,安全返回大营。汉兵没有一个人不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汉景帝除了有武将对付匈奴之外,文官都有猛人,而且,专门是匈奴的克星!

他是谁呢?他是酷吏郅都,别号“苍鹰”!不但贪官污吏和邪恶权贵怕他,连残暴的匈奴人都忌讳他,一个个避之唯恐不及。

郅都为人勇敢,有气力,不畏强暴,也无惧匈奴。汉景帝遣使持节拜郅都为雁门太守。

匈奴人听闻郅都有节义,加上为人严谨,所以,胡虏估计雁门的防守十分严密。胡人又试着射郅都的人偶,但射不中,于是,更加把郅都当作心腹大患。郅都镇守边关的时候,北虏由始至终都不敢寇边。



(郅都像)

文有郅都,可做儒将;武有李广,箭法惊人;所以,汉景帝在位期间,匈奴并无大规模犯边之举,而景帝继续与匈奴和亲,甘心把公主嫁给单于,汉匈两地又互通关市,因此,边境还算和平。

前141年,汉景帝驾崩,不久后,汉武帝刘彻即位。建元元年(前140年),中国历史上的“汉武盛世”正式开始。当时,汉武帝年仅十七岁,他的脸上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他将用朝气与活力去完成时代的使命,他将带领大汉帝国走向第一个巅峰,他将要完成华夏大一统的伟业,以致超越秦始皇,从而威震青史。汉武帝开创出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国家形态,与此同时,他用“汉”的名字,永远去命名一个民族——汉族,继而引领整个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长安的宫殿里,汉武帝陷入沉思,他的眉宇间充满勃勃英气,他用锐利的目光扫视天下,发觉依旧要面对北胡与南越的问题。他会如何着手处理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1、《汉书.李广传》

2、《汉书.郅都传》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06-08 18:01:33 +0800 CST  

楼主:天元地浩

字数:668714

发表时间:2019-06-04 15:54:0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1-03 08:15:48 +0800 CST

评论数:140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