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宋元——北宋卷

你说的对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9-08-21 13:05:12 +0800 CST  
十、大宋开国(1)


从时间上来看,范质等人从命当在上午,整个下午都在安排着举行禅让之礼。
赵匡胤把典礼定在崇元殿(即进入皇宫宣祐门内的第一大殿,后改名为紫宸殿)内举行,有关部门开始召集群臣排好队列。一直到下午三点到五点的时候(晡时),各项准备工作就绪,而就在这时,还未弄出一个周恭帝的禅让诏书。这时,翰林学士承旨(首席学士,称院长、翰长,掌握皇帝诏书的起草,即内制,《铁围山丛谈》称,朝廷百官无不隶属于尚书省及御史台,唯独翰林学士、待制不隶属于外朝,号称内朝官)陶谷从衣袖中拿了出来,说道:“诏书我已经写好了。”宣徽使(可能是昝居润)领着赵匡胤来到大殿的台阶之下,面北叩拜,接过诏书,宰相范质等人又搀扶着赵匡胤登上大殿,在大殿东厢房换上龙袍,登上皇帝宝座,然后,群臣叩拜道贺。
此时的周恭帝和小符太后是不是在大殿之上?假如没有恭帝在场,整个仪式就完全像赵匡胤自导自演的闹剧,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当时的真实情况可能就是如此。原因有二:一是,整个仪式不见恭帝的记载,当时的恭帝是否在赵匡胤即位后叩拜谢恩之类,如果真有的话,史书是不会不如实记载的;二是,《默记》记载,在赵匡胤入城之后,周恭帝就穿上白袍子,乘坐轿子,出了皇宫,被迁至天清寺(今河南省开封市繁台公园)了。那么,在范质等人从命到下午举行仪式这段时间里,赵匡胤当然不会闲着。《随手杂录》和《默记》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大约就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内。赵匡胤在范质等人定了君臣之礼以后,就带着范质、赵普等人去“清宫”了。六宫嫔妃纷纷下拜,赵匡胤见到两个小儿被宫女们抱着也在叩拜,一问之下,才知道是世宗两个最小的儿子纪王郭熙谨和蕲王郭熙诲。赵匡胤回头对众将说道:“你们还等什么!”赵匡胤身边的侍从就上前把两个幼儿提溜出去,准备加害,唯独潘美在赵匡胤身后,用手紧掐大殿柱子,低头是一言不发。赵匡胤就问潘美:“你认为不妥吗?”潘美回答:“臣岂敢认为不妥,只是好像于情于理不安啊。”《随手杂录》的版本是说赵匡胤征求赵普等人的意见,赵普等人说:“除掉。”赵匡胤见潘美不表态,就问潘美,潘美不敢回答。赵匡胤想了想,说道:“当了他人之位,又杀人家的儿子,朕不忍如此。”潘美这才说道:“臣与陛下一起侍奉世宗,如果我劝陛下杀,就对不起世宗;如果劝陛下不杀,那陛下肯定会怀疑我。”于是,赵匡胤就命人追回这两个孩子,对潘美说道:“给你当侄儿,世宗的儿子不能当你的儿子。”就把其中一个孩子给了潘美。至于潘美救下的这个孩子究竟是郭熙谨还是郭熙诲,另外一个的下落,均不知道,这个孩子被潘美取名为潘惟吉,他的孙子潘夙曾在宋仁宗时期为官。
于是,赵匡胤尊八岁的周恭帝郭宗训为郑王,小符太后为周太后,迁往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居住(也有史料记作西宫)。
一月五日,赵匡胤宣布大赦天下,改元为建隆元年,以归德(治所宋州)军镇之名定国号为大宋。重赏内外马步军将士们,又派遣使者赶赴全国各地通报情况。六日,赵匡胤又专门下诏向各地节度使进行通报。大梁的粮食供应全靠漕运,每年后周政府都会征调百姓疏浚河道,要求百姓自带粮食。七日,赵匡胤下令以后凡是征调百姓疏浚河道,都由官府负担口粮,并作为一项制度,他在诏书中还说,鉴于黄河以北各地连年丰收,粮食价格下降,伤害了百姓的积极性,要求各地溢价收购百姓家中的存粮。由于在四日当天,大梁一些不法之徒趁乱抢劫,赵匡胤下令抓获了几个人,在街市上斩杀,被抢人家的财物由官府负责赔偿。八日,赵匡胤下令追赠韩通为中书令,以礼安葬。此后,一次赵匡胤来到开宝寺,看见寺内墙壁上有韩通及其儿子的画像,连忙命人将画像毁坏了。据史书说,当时,赵匡胤打算追究王彦升的专杀之罪,群臣们认为开国之初不可杀了功臣,请求予以赦免,赵匡胤依然很恼火,因此,王彦升一生都没有被提拔为节度使一级。不久,王彦升深夜来到王溥家中,王溥吓了一跳,赶忙出来相迎。王彦升说道:“深夜巡逻,太累了,暂且到大人家里喝一杯。”实际上,王彦升知道王溥家境殷实,想索取些钱财,王溥佯装不知,只是备酒而已。次日,王溥就密报给了赵匡胤,赵匡胤听了很是厌恶,就把王彦升调离了京师,以其担任唐州团练使去了。这些都是赵匡胤在登基之初的安民措施。
据《东轩笔录》称,一天,华山隐士陈抟正骑着毛驴在华阴县游历,听见人们纷纷说道:“赵点检当了官家了。”陈抟惊喜之余,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天下从此定矣!”
在赵匡胤即位后的最初三个月的时间里,他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以稳定新朝的秩序。
其一,加强伺察。赵匡胤顺利登上帝位,但他内心还是对宫外的动静很不放心,也十分关注。《曲洧旧闻》《坚瓠广集》都记载了一件事,说的是:赵匡胤即位后,一次,出宫巡访,车马经过大溪桥时,一只冷箭射来,正中黄色伞盖,侍卫们大吃一惊。赵匡胤非常镇定,他故意展开胸膛,笑着说道:“教他射,教他射!”还举目四顾,说道:“就算你射死我,也不见得让你当这个皇帝。”卫士们请求搜捕刺客,赵匡胤没有答应。《涑水记闻》也记载,赵匡胤在即位之初,经常出外微服私访,有人劝谏道:“陛下刚刚得到天下,人心不安,如今屡屡出外,万一出现不测,后悔都来不及了!”赵匡胤大笑道:“帝王之兴起,都是有天命的,求是得不到的,拒绝也同样是办不到的。万一出现不测,防能防得住吗?周世宗见方面大耳的节度使们都杀了,然而,我终日侍奉在他身边,他亦不能加害于我。我应该当天下之主,谁又能拿我怎么样?我如果不该当这个皇帝,就算紧闭宫门、深居宫中,又有什么用!”此后,赵匡胤还增加了出外的次数,并自信地宣称:“要是有天命的,任你来做,我不阻挡你。”赵匡胤的这种态度,让众人对他既害怕又佩服,人心很快就安定下来了。杀掉韩通一家,肯定是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的,毕竟侍卫司不是赵匡胤的嫡系,赵匡胤明里出巡,就是为了震慑一些觊觎之徒和异己分子,让这些人知难而退,与此同时,他还加强了对京师和地方上的暗中监视。《宋朝事实类苑》曾经记载说,赵匡胤刚刚即位,非常想了解宫外以及外地之事,一个叫史珪的人,曾经担任过皇宫卫队的队长,经常探察外间之事,禀报给赵匡胤。由此可知,赵匡胤在登上皇位之初,还是对外界很不放心的。
其二,赏赐新贵。除了在即位之初就大肆赏赐全军将士之外,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相继提拔义成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为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以取代韩通之位,控制侍卫司;又把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调至殿前司,提拔为殿前副都点检;提拔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为侍卫马步军都虞候;提拔殿前都虞候王审琦为殿前都指挥使;提拔弟弟赵匡义为殿前都虞候,赐名赵光义;提拔侍卫步军左厢都指挥使张光翰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右厢都指挥使赵彦徽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当赵匡胤登基以后,侍卫马步军都虞候韩令坤还领兵在北方巡查,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又率军进驻到正定,赵匡胤令二人可以“便宜从事”,就是为了看住北方各个藩镇。接着,赵匡胤又晋升慕容延钊为殿前都点检、昭化(治所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市,当属遥领)节度使、同中书门下二品,晋升韩令坤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天平节度使、同平章事,以其取代了原任都指挥使李重进。至此,殿前司高官依次是:慕容延钊、高怀德、王审琦、赵光义,侍卫司高官依次是:韩令坤、石守信、张令铎、张光翰、赵彦徽。其中,高怀德和张令铎态度中立,但是,高怀德被调入殿前司以后,属于是明升暗降,也不会对新朝构成太大的威胁;张令铎仍然留在侍卫司,可是,他的上面还有韩令坤和石守信压着,唯独张光翰、赵彦徽是侍卫司的实权派,在陈桥兵变时,态度不明朗,赵匡胤表面上对二人予以厚待,只是为了暂时安抚住他们,并且,在二人之下,赵匡胤还提拔了把兄弟韩重赟担任龙捷左厢都指挥使,架空了二人。同时,赵匡胤对老兄的慕容延钊的态度也耐人寻味,一方面给予他崇高的地位,但又把他从镇宁拿了下来。至于其他稍低级别的,诸如散指挥都虞候罗彦瓌则被提拔为控鹤左厢都指挥使,又晋升为内外马军都指挥使;王彦升被提拔为铁骑左厢都指挥使等等。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9-08-30 16:21:28 +0800 CST  
十一、大宋开国(2)

对于幕府中的各级官吏,赵匡胤也都一一重赏,赏赐给他们衣服、金带、鞍马等等。
当然,他更没有忘记自己的佐命功臣们,他又提拔归德节度判官刘熙古为左谏议大夫、知青州军府事;提拔掌书记赵普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观察判官吕余庆为给事中、端明殿学士,观察推官沈义伦(后因避赵光义名讳而改名为沈伦)为户部郎中,归德节度副使张彦柔领池州刺史。按:原任平卢节度使安审琦,曾是盘踞山南东道多年的节度使,后周世宗夺占南唐淮南之地以后,以战胜之威将安审琦调任平卢,由亲信向训接管了山南东道,安审琦刚到平卢上任不久,因其爱妾与奴仆安友进私通,显德六年一月,其爱妾撺掇安友进刺杀了安审琦,平卢节度使空缺,此后,世宗一直忙于北征,不久世宗就去世了,平卢节度使一直处于空缺状态。
刘熙古,字义淳,宋州宁陵人,他是唐朝宰相刘仁轨的十一世孙。刘熙古年幼就精通诗书,只因其祖父叫刘实进,为了避讳,而不考进士。五代后唐时期,以《春秋三传》应试,受到当时的翰林学士和凝的赞赏,命其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进士及第,此后,刘熙古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赵匡胤兼领归德节度使时,刘熙古担任节度判官。史称,他“兼通阴阳象纬之术……性淳谨,虽显贵不改寒素,历官十八,登朝三十余年,未尝有过。”吕余庆,幽州安次人,本名胤,犯赵匡胤名讳而不称名称字。他的祖父吕兖担任过横海军节度判官,父亲吕琦,曾任后晋兵部侍郎。吕余庆以门荫补千牛备身,历任开封府参军、户曹掾。后汉时期曾任濮州录事参军。宋朝在各府、各州都设有录事参军,其中,各府的称为司录参军,各州的称为录事参军,掌管州府事务,是州府幕僚之首,与知县同为第三十六阶。赵匡胤听说他是个人才,就请求世宗让他当了自己的从事。史称,他“余庆重厚简易,自太祖继领藩镇,余庆为元僚。及受禅,赵普、李处耘皆先进用,余庆恬不为意……时称其长者。”吕余庆的弟弟吕端后来在宋太宗时期曾担任宰相。沈义伦,字顺仪,开封太康人。曾在后汉时期担任陕州节度使白文珂的幕僚,后周时期,宣徽使昝居润与沈义伦是好友,就把他推荐给了赵匡胤,此后,沈义伦一直在赵匡胤的幕府任职,掌管财务。张彦柔生平不详。
赵匡胤采取的第三个措施是完善礼制。
在礼仪方面,赵匡胤先是做好了对后周的安抚。在他即位不久,就命令宗正少卿郭玘前去祭祀后周宗庙以及后周郭威和郭荣的两座陵墓,并发布诏书,命令有关部门按时进行祭祀,并形成制度。
而后,他命令百官禀报天地、社稷,定国运崇尚火,以红色为尊,腊祭定在腊月的戌日。有关部门请求建立宋朝宗庙,追尊赵匡胤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四代谥号,设立四座宗庙,赵匡胤同意了。不久,又制定了礼乐制度。尊母亲杜氏为皇太后。
赵匡胤采取的第四个措施是笼络旧臣。
这分为几个层次:
一是,对于前朝的一些已经退休的名臣,一一派去使者赏赐给财物,进行安抚。比如,李谷,曾任后周宰相、判三司,业已退休,闲居洛阳,赵匡胤登基以后,立即派人到李谷家中探望,赐钱赐物。对待已经退休的前朝重臣侯益、扈彦珂,也是如此,史称:“太祖即位,遣赐器币,岁一来朝,及祖以耆旧厚待之。”“太祖即位,遣使就赐器币”等等。
二是对于前朝的高官和名臣一律加以提拔或者厚赏。比如,宣徽使昝居润,他当然是赵匡胤的老友了,加授检校太尉;后周的户部尚书李涛,当然与赵匡胤没什么交情,也被提拔为兵部尚书;在世宗朝受到打压的人,赵匡胤也予以重用,比如吏部侍郎赵上交,因在世宗时期不好好上班,被世宗免职,赵匡胤即位后,就提拔他为尚书右丞。还有已经退休的右谏议大夫张锡,因与范质有交情,被重新起用,被任命为给事中等等,不一而足。
三是保留前朝三位宰相。加授司徒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范质侍中,加授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王溥司空,加授枢密使、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平章事魏仁浦尚书右仆射,加授枢密使吴廷祚同中书门下二品。不过,虽然给予范质、王溥荣誉官位,过去他们是兼知枢密院事的,至此,赵匡胤取消了二人兼知枢密院之权。同时,赵匡胤还为了树立个人权威,动了点小小的心思。据《邵氏闻见录》记载,唐朝以来,宰辅大臣面见皇帝,是可以坐而论道的。等赵匡胤即位以后,一天,范质等人来见赵匡胤禀报国事,也坐在那里。赵匡胤说道:“我眼花,你把文书拿来让我看。”范质等人就起身拿起文书,来到赵匡胤身边呈上,一一指点。等讨论完,范质等人回身要坐下,谁知原先的座位已经被赵匡胤命人暗中搬走了,范质等人只好站着回话。从此以后,即便是重臣见到皇帝,也只能站着说话了。
四是采取联姻的办法,结好军政大员。如前所述,像高怀德、张令铎等人,势力很大,态度中立,可以采取联姻的办法把他们拉进自己的阵营。在赵匡胤即位不久,就把寡居的妹妹改封为燕国大长公主,嫁给了高怀德,还在兴宁坊赐给高怀德夫妇一处宅邸;次年,赵匡胤又替三弟赵光美娶了张令铎的第三女,至于后来,赵匡胤还把自己的三个女儿昭庆公主、延庆公主、永庆公主分别嫁给功臣王审琦长子王承衍、石守信次子石保吉、魏仁浦第三子魏咸信,让儿子赵德昭娶了保信节度使陈思让的女儿,也都是一个思路。这不过是后话,暂且不提。
五是对方镇大员极力拉拢。对各地节度使,普遍予以加封。比如:凤翔节度使王景,“加授守太保,封太原郡王。”武宁节度使郭从义,“加守中书令。”永兴军节度使李洪义“加兼中书令,移鄜州”。保大节度使武行德“宋初,加中书令,进封韩国公,再授忠武军节度,改封魏国公。”定州节度使孙行友“宋初,加同平章事。”等等。
对于前朝方面重镇的节度使,赵匡胤也是不吝赏赐,对于天雄节度使、守太尉、兼中书令符彦卿加授守太师,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加授中书令,昭义节度使李筠加授兼中书令,成德节度使郭崇加授兼中书令,加授忠武(治所今河南省许昌市)节度使张永德兼兼侍中。
符彦卿以及他的父亲符存审(李存审)都是五代时期的名将,符彦卿兄弟九人,都是军队将领,符氏家族在五代时期乃至北宋初年都非常显赫。符彦卿的两个女儿先后都被封为世宗的皇后,符彦卿的另外一个女儿还嫁给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赵匡胤笼络住实力雄厚的符彦卿,就会令全国其他藩镇大员俯首帖耳。果然,虽然符彦卿是前朝的外戚,可又与新朝也是姻亲关系,他很快就表示臣服于新朝。上书朝廷,请求赵匡胤直呼其名,赵匡胤没有同意。正如清朝学者储大文在他的《存研楼文集》中评价的那样:“惟符彦卿累世王家,一门二后,威名闻四夷而帅魏博,久不代……彦卿既俯首弭服,而周之信臣、宿将,成德郭崇徙平卢、晋州杨廷璋徙邠、陜州袁彦束手监军、西京向拱治园池声伎、永德治丹药,王景、王仁镐辈,非甚耄老,即鞭棰使之,而无敢辞,而彦卿亦委政牙校,漫不事事矣。”
张永德的态度同样重要。张永德,在后周时期地位尊崇,担任殿前都点检,又是世宗的妹夫。赵匡胤即位以后,应该是在他的授意下,张永德入朝,赵匡胤对他很是尊重,在后苑设宴款待,二人谈笑风生,说起往事,开怀畅饮,气氛非常融洽。赵匡胤称呼张永德只称其驸马,而不直呼其名。张永德入朝后,赵匡胤将其改任为武胜(治所今河南省邓州市)节度使。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9-10-27 11:54:49 +0800 CST  
十二、大宋开国(3)


我们已经对赵匡胤登基之初朝廷的情况,大体上进行了介绍,不过,只有对当时全国各个藩镇的具体情况有一个系统的把握,才有可能深刻认识北宋开国之初赵匡胤的一系列举措背后的意义。
我们按照地域,先将北宋建立之初全国藩镇情况作一介绍,然后再逐一介绍时任节度使的背景。
首先是黄河以北的藩镇:
一是,天雄节度使符彦卿,治所: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天雄军,前身是中唐后期持续作乱的魏博军,原来下辖: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博州(今山东省聊城市)、贝州(今河北省清河县)、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澶州(今河南省内黄县东南)、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军事实力一直很强,五代时期,后梁和后晋都曾经企图将其分割,后梁末期,正是因为后梁朝廷把天雄军一分为二,将原属于天雄军的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澶州(今河南省内黄县东南)、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分割出来,组建了昭德军,天雄军发动兵变,归顺了晋王李存勖,致使晋王实力大增,最终导致后梁政权的灭亡,此后,天雄军经常发动兵变,像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周太祖郭威等人都是以天雄节度使身份,发动兵变,当上的皇帝。不过,在后唐庄宗将天雄军精兵纳入禁军系统之后,再到后晋高祖石敬瑭在平定天雄节度使范延光叛乱以后,终于分割了天雄军,在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设置彰德军,下辖澶州(把澶州州治移至今河南省濮阳市)和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又在贝州(今河北省清河县)设置永清军,下辖博州(今山东省聊城市)和冀州(今河北省冀州市),分割了天雄军的军队。不过,此后,永清军又被取消了,其下辖的贝州、博州等地,应当又归还给了天雄军。就单纯的军事实力而言,如今的天雄军已今非昔比,不过,正如我们前述的那样,符彦卿家族还是很有势力的,天雄军仍然余威尚存,因此,赵匡胤对其尊崇有加,继位以后就加授其太师。
二是,镇宁节度使慕容延钊(已被拿下,暂时空缺,但似乎仍留任),治所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市),辖濮州(今河南省范县)等。
三是,横海节度使陈思让,治所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辖德州(今山东省陵县)。陈思让,字后己,幽州卢龙人。他曾是后唐庄宗的部下,庄宗即位后,被任命为右班殿直,后晋建立后,转为东头供奉官,又晋升为作坊使。陈思让与前述的王仁镐一样,都是笃信佛教,经常拿出俸禄供养僧侣,他被人称为“陈佛子”。
四是,成德节度使郭崇,治所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辖:深州(今河北省深州市)、赵州(今河北省赵县)。对郭崇,加中书令。
五是,彰德节度留后王全斌,治所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辖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前彰德节度使王饶是赵匡胤的岳父,王饶在显德五年冬天去世以后,彰德节度使一职似乎与平卢节度使一样,均一直处于空缺状态,世宗在世时,任命王全斌担任彰德留后。
王全斌,是太原人。其父在后唐庄宗李存勖手下担任岢岚(今山西省岢岚县)军使,私自招募勇士,庄宗心生疑虑,就把其父征召入朝。其父害怕,不敢前往,时年十二岁的王全斌对父亲说道:“这是怀疑大人,大人把我当人质送去,肯定就没事了。”其父听从了,果然庄宗疑虑尽释,王全斌遂留在庄宗帐下。等到庄宗攻入洛阳以后,王全斌也一直在后唐朝中担任内职。
同光末年,后唐发生内乱,乱兵攻入皇宫,庄宗身边的近臣纷纷逃跑,唯独王全斌与符彦卿等人拼死苦战,不久,庄宗身中流箭而死,王全斌才大哭而去。此后,王全斌一直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禁军中担任将校,后周世宗平定淮南后,任命其担任泗州防御使,夺占瓦桥关以后,又改任其担任彰德留后。史称,他“轻财重士,不求声誉,宽厚容众,军旅乐为之用。”
六是,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治所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辖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地。
七是,安国节度使李继勋,治所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辖(今河北省永年县)、磁州(今河北省磁县)。
除此之外,另有后周世宗新设里的雄州(今雄安新区)和霸州(今河北省霸州市)。
在黄河以北的这七个主要军镇中,澶州的慕容延钊和邢州的李继勋是赵匡胤的心腹,大名的符彦卿是元老,镇州的郭崇、沧州的陈思让和定州的孙行友都是后周旧臣,不过,孙行友则是变民出身,与后周宗室没有多少渊源。
其次是黄河以南的藩镇:
一是,平卢节度使,空缺。治所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辖淄州(今山东省淄博市)、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市)、莱州(今山东省莱州市)。赵匡胤登基不久,就任命刘熙古为知青州军府事,暂时把平卢军镇管理起来。
二是,归德节度使石守信,治所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辖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辉州(今安徽省砀山县)。
三是,彰信节度使药元福,治所曹州(今山东省曹县)、单州(今山东省单县)。药元福,晋阳人。自幼胆量过人,十分骁勇,擅长骑射,他是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的六朝老将。在后周太祖郭威时期,都很受郭威的尊崇。史称,他“虽老,筋骨不衰,人或言其气貌益壮,当复领兵,必大喜,曲致礼待,或加以赠遣,时称骁将。”宋初,加检校太师。
四是,武宁节度使郭从义,治所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辖宿州(今江苏省宿州市)。郭从义,沙陀人。其父绍古,深受晋王李克用的信任,被赐名姓李。李绍古去世后,庄宗就把年幼的李从义养在宫中,对他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们一样看待。后唐明宗李嗣源与李绍古是好友,等到李嗣源即位后,就让李从义在内廷任职,后晋升为内园使。后晋建立后,李从义恢复原姓郭氏,又因服丧而在太原家中闲居。等到刘知远镇守太原时,以其担任马步军都虞候,屡屡领兵在代北击破辽军。刘知远称帝,郭从义最先赞成,被提拔为郑州防御使,率领河东军队最先翻越太行山南渡黄河。《宋史》称他“性重厚,有谋略,多技艺。”后周建立,郭从义历任忠武、天平、武宁节度使。北宋建立,加守中书令。
五是,天平节度使韩令坤(取代韩通),治所郓州(今山东省东平县),辖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
六是,泰宁节度使王审琦,治所兖州(今山东省兖州市),辖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沂州(今山东省临沂市)、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
七是,义成节度使高怀德,治所滑州(今河南省滑县),辖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原任节度使石守信,一月改任归德,赵匡胤提拔江宁节度使高怀德继任,让高怀德以虚领变成了实授。这是赵匡胤拉拢高怀德的重要一步,大约是在他确定了高怀德当自己妹夫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八是,忠武节度使张永德,治所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辖申州(今河南省信阳市)、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
九是,镇安节度使,治所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一月,韩令坤调任天平,由武信(遥领)节度使张令铎继任,这与对待高怀德是一样的。
十是,武胜节度使宋延渥,治所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辖泌州(在今河南省泌阳县、唐河县、桐柏县、社旗县一带)、随州(今湖北省随州市)、郢州(今湖北省京山县)。宋延渥,后改名为宋偓,他的祖父宋瑶,是后唐天德节度使,其父宋廷浩,娶妻后唐庄宗的女儿义宁公主,生下了宋延渥。后晋初年,张从宾叛乱时,宋廷浩担任汜水关巡检使,被乱兵所杀,当时,宋延渥只有十一岁,因其父死于国事,被后晋朝廷补为殿直,后晋升为供奉官。由于石敬瑭曾是后唐庄宗的部下,因此对宋延渥之母、义宁公主十分尊重,此后,刘知远见宋延渥文武双全,又是后唐庄宗的外孙,就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起初义宁公主并不同意,无奈,刘知远位高权重,最终只好屈服。后晋末年,刘知远镇守河东时,就把女婿宋延渥带到了太原,任命其担任牙内都虞候,后被晋升为北京皇城使。后汉建立后,宋延渥的妻子被加封为永宁公主,宋延渥也成为驸马都尉,被拜为右金吾卫大将军。隐帝继位后,宋延渥又被任命为昭武节度使,乾祐二年十月,辽军南侵,隐帝改任宋延渥为义成节度使。后周世宗时期,宋延渥被任命为武胜节度使。等到北宋建立以后,宋延渥的女儿、时年十七岁的宋氏又在宋太祖开宝元年成为了四十二岁的赵匡胤的第三任妻子,九年后,赵匡胤去世,其弟弟赵光义即位,称宋氏为开宝皇后。这是后话。
十一是,山南东道节度使王仁镐,治所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市),辖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复州(今湖北省天门市)、均州(今湖北省十堰市东)。
十二是,河阳三城节度使赵晁,治所孟州(今河南省孟州市),辖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市)。
十三是,保义节度使袁彦,治所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辖虢州(今河南省灵宝市)。
十四是,安远节度使祁廷义,治所安州(今湖北省安陆市),辖区申州(今河南省信阳市)。安远节度使是一月刚刚设立的,把原属于忠武的申州划归安远,一方面是削弱了张永德的力量,另一方面,又以安远看住山南东道的王仁镐及武胜的宋延渥。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9-11-07 16:51:25 +0800 CST  
十三、大宋开国(4)


祁廷义,以后因避赵光义之名而改名祁廷训,河南洛阳人。
史称,他“善书计、骑射,隶周祖帐下。”后周太祖时期,历任东西班右蕃行首、铁骑都虞候。世宗即位后,改任东西班都指挥使、内殿直都指挥使、铁骑左厢都指挥使、龙捷右厢都指挥使。他身材魁梧,但没有什么才能,小心怕事,当时人们称其为“祁橐驼”,意思是,看着不小,而没什么用处,但这种人没什么野心,又是殿前司的旧人,赵匡胤用起来是放心的。
与黄河以北相比,黄河以南的不少军镇更接近于大梁,也更显得重要,因此,赵匡胤对这些军镇节度使的安排也更加重视。在这十三个军镇中,平卢的刘熙古、归德的石守信、天平的韩令坤、泰宁的王审琦、河阳的赵晁、忠武的张永德,是赵匡胤比较信任的,义成的高怀德和镇安的张令铎是赵匡胤争取的对象,属于一般功臣,彰信的药元福、武宁的郭从义、山南东道的王仁镐、武胜的宋延渥,虽然是前朝旧臣,但他们应该没有太大的欲望,也是可以放心的,但赵匡胤依然还是设置了安远军,以加强对西南方向的监控,唯独保义的袁彦,是侍卫司的人,赵匡胤不太放心,但有河阳的赵晁,北可以看住潞州的李筠,西可以控制袁彦。
第三,山西境内的藩镇:
一是,昭义节度使李筠,治所潞州大都督府,领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市)。李筠的生平,我们马上就会提到,暂且不提。
二是,建雄节度使杨廷璋,治所晋州(今山西省临汾市),辖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沁州(今山西省沁源县)。杨廷璋是后周太祖郭威第二任妻子杨氏的弟弟,虽然不是世宗郭荣的亲舅,但在辈分上来说,郭荣也是要向他叫舅舅的。作为后周外戚,赵匡胤对他也是不放心的。
三是,护国节度使张铎,治所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市),辖解州(今山西省解县)。张铎,河朔人,年少从军,后汉初年,担任奉国右第六军都指挥使,郭威镇守邺都时,张铎也率部从行,等到郭威起兵,张铎也参与其中。后周建立,张铎担任奉国左厢(即侍卫步军左厢)都指挥使,韩通为右厢都指挥使。广顺三年,担任镇国节度使。前述的张公铎,原名也叫张铎,因与河朔张铎重名,且他过去一直是河朔这个张铎的下级,遂被改名为张公铎。宋初,赵匡胤对张铎加检校太师。
第四,关中及西部边境军镇。
一是,永安节度使折德扆,治所府州(今陕西省府谷县)。折德扆,是后晋府州刺史折从阮的儿子,后晋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辽国,府州也被割让,但折从阮率领府州军民奋起抵抗,最终保住了府州,还在此后不时主动出击,进攻辽国的西南边境。后周太祖郭威时期,在府州设置永安军,以折德扆为节度使,当时,其父折从阮担任静难(治所邠州,今陕西省彬县)节度使,父子二人均为节度使,十分荣耀。由于府州远离中原,又时常受到辽国的威胁,因此,折从阮父子从客观上必须依靠中原王朝的支持,对中原王朝的政权更迭不涉足,也不持立场,不论谁当皇帝,他都会忠于该政权,加之府州地处偏远,对中原政权的影响十分有限。
二是,永兴节度使李洪义,治所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辖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市)。李洪义,本名李洪威,因避郭威名讳而改。他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李皇后之弟,后汉时期,他历任护圣左厢都校、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镇宁军节度使。后汉隐帝诛杀杨邠、史弘肇等人后,又命令李洪义诛杀史弘肇的亲将、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命护圣都指挥使郭崇等人要谋害郭威。由于李洪义胆小怕事,竟然将隐帝的计谋泄露给了郭威,导致郭威起兵造反,推翻了后汉。后周建立以后,李洪义历任归德、安远、平卢、永兴节度使。
三是,匡国节度使,空缺,治所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北宋建立以后,匡国镇因要避赵匡胤的名讳而更名为定国镇。
四是,镇国节度使,空缺,治所华州(今陕西省华县),辖商州(今陕西省商州市)等。
五是,彰武节度使焦继勋,治所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辖丹州(今陕西省宜川县)。
焦继勋,字成绩,许州长社人。他年少读书,胸怀大志,曾对别人说:“大丈夫应当在他乡建功立业,取万户侯,岂能整日把时间浪费在笔墨纸砚之间呢?”遂不再读书,到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等地游荡,终日饮酒、赌博。等到石敬瑭镇守晋阳时,焦继勋换身儒生衣服前去拜谒,石敬瑭与其一番交谈,大喜,遂将他留在了帐下。后晋建立以后,焦继勋被任命为皇城兼宫苑使,不久,晋升为武德使。此后,安重荣在镇州造反,安从进在襄阳起兵呼应,石敬瑭命令焦继勋统领众将最终平定了安从进之乱,焦继勋也因功被晋升为襄阳防御使。不久,他又被征召入朝,拜为宣徽北院使,又晋升为宣徽南院使。此后,关中不稳,后晋朝廷任命其担任秦州观察使,招抚各郡少数民族。后汉建立以后,凤翔发生兵变,后汉朝廷命焦继勋领兵平叛,因战功被任命为保大节度使,后被征召入朝,担任右羽林统军。郭威起兵造反后,后汉隐帝命令焦继勋领兵讨伐,留子陂之战中失利,遂投降了郭威。后周建立以后,焦继勋历任右龙武统军、右羽林统军、左屯卫上将军,在世宗南征中立下战功,被封为彰武军节度使。焦继勋历仕四朝,是个干练之臣,史称,他“猎涉史传,颇达治道,所至有善政。然性吝啬,多省公府用度,时论少之。”这种爱财之人,政治野心并不太大。
六是,保大节度使武行德,治所鄜州(今陕西省富县),辖坊州(今陕西省黄陵县)。
武行德,并州榆次人,他身长九尺有余,容貌奇伟,其家非常贫困,经常以上山砍柴为生。石敬瑭镇守晋阳时,一次出外打猎,武行德背着木柴站立路边,石敬瑭见此人相貌不凡,又见其所背木柴很多,就让身边的卫士们举举试一试,结果谁也举不起来,遂对武行德另眼相看,将其收为帐下。后晋建立后,武行德被任命为奉国指挥使,后改任为控鹤指挥使、宁国军都虞候。辽军灭后晋,命武行德统领本部人马将押运着数十艘铠甲兵器,运回辽国,武行德发动起义,夺占了河阳,并派人向在太原起兵的刘知远报信。刘知远听到后大喜,任命其为河阳三城节度使。等刘知远领兵从晋州、绛州绕道进抵洛阳后,武行德率部迎接,并一直护送到大梁,然后又返回了河阳。后汉建立以后,武行德又历任成德节度使、忠武节度使、河南尹、西京留守等职。后周建立,他被晋封为谯国公,世宗继位,又加授兼中书令,将他与武宁节度使王晏对调。显德五年,他又被调任保大节度使兼中书令。周恭帝继位后,晋封他为宋国公。
七是,静难节度使刘重进,治所邠州(今陕西省彬县),辖庆州(今甘肃省庆阳市)、宁州(今甘肃省宁县)。
刘重进,幽州人,原名刘晏僧。后梁末年从军,后晋初年,以熟悉契丹话而出使辽国,被改任右班殿直,此后,他又奉命出使辽国,耶律德光见其聪慧,就留下他担任帐前通事,辽军南侵,耶律德光任命其担任忠武节度使。后汉建立以后,刘重进被调任武胜节度使,后汉末年被调回朝廷。郭威起兵造反,后汉隐帝命令刘重进与左神武统军袁义领兵抵挡,刘重进望风溃逃。后周建立,刘重进被封为薛国公,又担任右神武统军。世宗南征,刘重进因战功被提拔为武胜军节度使,后改任静难节度使。刘重进只会多国语言,没有其他才能,言谈举止,连一般人都不如。
八是,雄武节度使王景,治所秦州(今甘肃省秦安县),辖凤州(今陕西省凤县)、阶州(今甘肃省康县)、成州(今甘肃省成县)。
王景,莱州掖人,世代务农。王景年少擅长骑射,游手好闲,最终落草为寇。此后,被后梁招降,当了后梁的一名将领。后唐建立后,王景被任命为奉圣都虞候。后唐末年,随张敬达围困晋阳,后归降了石敬瑭。后晋建立以后,王景被任命为相州刺史,此后,历任耀州团练使、京城巡检使、洺州团练使、侍卫马军左厢都校、横海节度使等职。辽国灭掉后晋以后,以辽将代替了王景,等耶律德光在北返途中死去以后,王景又返回横海,辽国守将逃走。后汉建立后,朝廷加授王景为同平章事。郭威过去就与王景是好友,等他建立后周以后,又加授王景为兼侍中。王景虽然出身低微,也没有什么谋略,但是,在治理地方期间,会亲自处理民间诉讼,为政宽简,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此后,郭威将他改任为护国节度使,不久又调任凤翔节度使。世宗即位后,又加授其兼中书令。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9-11-16 10:17:20 +0800 CST  
十四、大宋开国(5)


九是,凤翔节度使王彦超,治所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辖陇州(今陕西省陇县)。
王彦超,大名临清人。性格温和恭谨,能礼贤下士。年少时曾追随后唐庄宗之子、魏王李继芨伐蜀,庄宗被害以后,李继芨在回师途中也被杀,王彦超投靠了保义节度使石敬瑭,成为石敬瑭的心腹将校。后晋、后汉中,王彦超历任奉德军校、殿前散指挥都虞候、护圣左厢都校,后被外派担任复州(今湖北省天门市)防御使。后周建立以后,王彦超被任命为武宁节度使,此后历任建雄、河阳、河中节度使。高平之战时,世宗命令王彦超率部从西路进攻北汉,王彦超与符彦卿合兵一处,相继招降了汾州,攻克了石州,战后,王彦超被改任为忠武节度使,加授兼侍中。世宗派遣宰相李谷南征南唐时,以王彦超为前军行营都部署,在寿州城下击破两千南唐军队,又与李重进一起击破三万南唐军,战后,改任京兆尹、永兴节度使。显德六年夏天,调任凤翔节度使。周恭帝继位后,加授检校太师、西面缘边副都部署。北宋建立后,加授兼中书令。
十是,彰义节度使白重赞,治所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辖原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渭州(今甘肃省陇西县)、武州(今甘肃省武都县)。
白重赞,宪州楼烦人,沙陀族。白重赞自幼从军,作战非常勇敢。后汉初年,由散员都虞候破格晋升为护圣都指挥使。在平定李守贞之乱中,汉隐帝任命其担任行营先锋都指挥使。后周建立,改任护圣左厢都指挥使,不久,出任郑州防御使,又改任相州留后,授义成军节度使。世宗继位后,爆发了高平之战,白重赞立下战功,被晋升为保大军节度使。世宗从太原返回大梁后,改任其担任河阳三城节度使、检校太尉。世宗南征后,又调任其担任彰义军节度使。
十一是,朔方节度使冯继业,治所灵州(今宁夏自治区灵武市),辖威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等地。
后周建立以后,朔方节度使冯晖去世,冯继业杀害哥哥冯继勋自立,后周朝廷遂以其担任朔方留后,后正式予以承认。冯继业继位后,肆意妄为,出兵劫掠羌族等少数民族,又对部下无恩,因冯晖年少时与郭威是好友,冯继业担心朔方将来不稳,就把家眷都迁到了大梁。
十二是,定难节度使李彝兴,治所夏州(今陕西省靖边县),辖绥州(今陕西省绥德县)、银州(今陕西省榆林市)、宥州(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
李氏盘踞夏州始于唐末拓跋思恭。正如《新五代史》说的那样:“自唐末天下大乱,史官实录多阙,诸镇因时倔起,自非有大善恶暴著于世者,不能纪其始终……思敬(即拓跋思恭)与破巢复京师,然皆未尝有所可称,故思敬之世次、功过不显而无传。”拓跋思恭的身世不详,从其姓氏上来看,应属北魏鲜卑拓跋氏,但其统领的部众则大多是党项族人。党项羌发源于析支之地(即今青海省东南黄河拐弯处),主要分为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八部,其中拓跋氏最为强大,居于首领地位。隋朝时,党项羌时叛时降,唐贞观年间,党项拓跋赤辞被唐朝赐姓李。此后,吐蕃崛起,党项各部受到吐蕃的威胁,各部纷纷请求内迁,唐朝将他们安置在洮州、秦州等地。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逐渐走向衰落,居住于灵州、盐州一带的党项部落时常与吐蕃人联合起来侵扰内地,唐朝遂把他们迁至银州(今陕西省米脂县西北八十里)以北、夏州(今陕西省靖边县境)以东地区,同时,还有一些党项部落迁至绥州(今陕西省绥德县)、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一带,当时,人们把居住于庆州一带的党项部落称为东山部落,把在绥州和延州的部落称为野利部落,把夏州附近的部落称为平夏部落,拓跋部就是平夏部落中的大族。拓跋思恭原为夏州偏将,唐末占据宥州(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自称刺史。此后,因其平定黄巢有功而被唐僖宗任命为夏州节度使,赐姓李。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李思恭去世,其弟李思谏接任定难节度使。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李思谏去世,军中拥立李思恭的孙子李彝昌为定难留后。不久,定难军发生兵变,李彝昌被杀,拥立李彝昌的同族叔父李仁福为主。李仁福在位期间,“终梁之世,奉正朔而已。”其实是一个割据政权。后唐建立之后,李仁福仍然割据夏州,只是表面上臣服于后唐朝廷,等后唐与契丹关系逐渐紧张之后,他又暗中与辽国勾结。后唐明宗长兴四年(公元933年)二月,李仁福去世,其次子李彝超被军中拥立为主,后唐朝廷想趁机夺下定难军,但出兵之后发现很难攻破,只好撤军,予以承认。到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春,李彝超去世,其弟李彝殷被推举为留后,后唐末帝李从珂予以承认。此后,中原王朝经历了后晋、后汉、后周,李彝殷总是暗中勾结一些叛乱的军镇,与朝廷作对,以期从中得到一些好处。北宋建立后,因避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名讳,李彝殷改名为李彝兴。
由于多年战乱,粮食无法得到很好的供应,自唐朝末年以来,关中地区的地位已陡然下降,从关中地区的这十二个军镇来看,虽然情况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是一些前朝旧臣充任节度使,由此可见,朝廷对关中地区并不重视,只是在有特殊的军事行动之前,诸如讨伐西羌、讨伐后蜀等,才会将朝廷近臣、重臣派到该地,一般情况下,这里的节度使都是朝廷用来安置前朝旧臣的。在这十二个军镇中,比较特殊的是夏州和朔方两镇,夏州几乎与荆南割据政权没什么两样,而朔方也因地处偏远,形同割据政权,与这两个军镇相反,同样是地处偏远的永安军,由于折氏父子的政治态度问题,则一直心向朝廷。另外,在关中地区相对而言,比较重要、军力较强的军镇应当是雄武和凤翔两镇,两镇与后蜀相邻,在与后蜀的交战中屡战屡胜,部队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第四、淮南地区的军镇。
一是,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治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辖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和州(今安徽省和县)等。
二是,忠正节度使杨承信,治所寿州(今安徽省寿县)、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泗州(今江苏省盱眙县淮河北岸)。
杨承信,字守真,沙陀人,是后晋平卢节度使杨光远的次子。辽国与后晋交恶以后,杨光远发动叛乱,配合辽军南下,后晋少帝石重贵在辽军尚未南下之时,命令李守贞领兵进攻青州,青州被围日久,杨承信的哥哥杨承勋劫持其父,献出城池投降。杨承信和弟弟杨承祚赶赴朝廷请死,被少帝赦免。等辽军攻破大梁,灭掉后晋以后,耶律德光诛杀了杨承勋,而任命杨承信接替了其父平卢节度使的职务。后汉时期,杨承信历任安远、保大节度使。后周世宗南征时,杨承信也参加了战斗,因战功被提拔为忠正节度使、同平章事。史称,他“身长八尺,美信表,善持论,且多艺能,虽叛臣之子,然累历藩镇,刻励为政而不苛,故能始终富贵。”
三是,保信节度使赵赞,治所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赵赞,字元辅。原名赵美,后改赵匡赞,北宋建立后,因避赵匡胤名讳又改名为赵赞。幽州蓟人。他的祖父是后唐卢龙节度使,封北平王。父亲赵延寿,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官至枢密使、忠武军节度使。
赵赞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慧,深得其外公、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喜爱,一次,明宗把几十个孙子、外孙看了一遍,称赞赵赞说:“这个孙儿是个人才。”赵赞七岁能读二十七卷书,后来,赵延寿担任宣武节度使,让儿子赵赞担任了牙内兵马都指挥使。
后唐末年,石敬瑭在太原起兵,赵延寿以枢密使的身份领兵进驻潞州,当时,赵延寿与其父卢龙节度使赵德钧已经心怀异志,也想趁乱当上中原皇帝,与辽军勾结,但最终耶律德光决定拥立石敬瑭而放弃了赵德钧,此后,赵德钧父子领兵投降了石敬瑭,最终导致后唐灭亡。赵德钧父子投降后,被辽军掳掠到了辽国,不久,赵德钧去世,辽国人又重用了赵延寿,以其担任卢龙节度使,赵赞担任牙内兵马都指挥使。后晋末年,辽晋交恶,辽军南下,赵延寿也领兵随辽军攻破了大梁,耶律德光又任命赵赞担任了河中节度使。等到耶律德光北返之后,赵赞就滞留在了河中。
不久,刘知远在晋阳起兵,建立后汉,赵赞也送去降表劝进,刘知远命其继续留任河中。后汉建立以后,刘知远改任赵赞担任京兆尹、晋昌军(今陕西省西安市)节度使。赵赞担心朝廷怀疑自己,打算叛逃后蜀,在判官李恕的劝说下,赵赞终于答应入朝,表明心迹。赵赞入朝后,被任命为左骁卫上将军。等到后周建立以后,赵赞历任左右羽林、左龙武三统军。世宗南征南唐时,赵赞也奉命参战,立下战功,并在激战中两次负伤,受到世宗的嘉奖。在后汉和后周初年,赵赞一直是被朝廷闲置的,正是因为在世宗南征之战,赵赞的战功最多,世宗才授予其担任了保信节度使。赵赞上任以后,废除了南唐的种种暴政,新归附的南唐百姓都很感激。
赵赞与杨承信都是叛臣之子,但二人的个人才能、修养也都不错,史称赵赞是“颇知书,喜为诗,容止闲雅,接士大夫以礼,驭众有方略。其为政虽无异迹,而吏民畏服,亦近代贤帅也。”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9-11-23 13:42:14 +0800 CST  
写到西夏立国了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9-11-26 20:49:44 +0800 CST  
谢谢指导,咱的书是一整套,我再考虑考虑吧,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9-11-29 17:20:25 +0800 CST  
十五、潞州之变(1)


通过上述几节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几个问题:
一是,赵匡胤在即位前后,已经将以大梁为中心的核心军镇,牢牢地掌握在功臣之手了。大梁北面是:镇宁(澶州)慕容延钊、安国(邢州)李继勋、义成(滑州)高怀德、彰德(相州)王全斌(虽然不是功臣,但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东面是:天平(郓州)韩令坤、平卢(青州)刘熙古;东南面是:泰宁(兖州)王审琦、归德(宋州)石守信;南面是:镇安(陈州)张令铎、忠武(许州)张永德;西面是:河阳三城(孟州)赵晁。再加上北面已经被拉拢住的天雄(大名)符彦卿,大梁的安全已得到了保障。
二是,让赵匡胤担心的军镇:河北是成德(镇州)郭崇和义武(定州)的孙行友;淮南是淮南(扬州)李重进;山西是昭义(潞州)李筠、雄武(晋州)杨廷璋;河南是保义(陕州)袁彦。
三是,关中众将以及全国其他军镇的历朝旧将,赵匡胤虽然也有所防备,下一步会逐步将他们调离或者替换,但目前来说还不在他考虑范围,他要做的是,对他们普遍予以升赏,稳定住他们,并暂时对他们的职位不作任何调整。
赵匡胤环顾左右,看谁会当出头鸟,不接受自己新朝的任命和封赏,那他就先集中精力将这个出头鸟打掉,以儆效尤,而这个出头鸟真的就出现了,他就是昭义节度使李筠。
李筠,原名李荣,太原人。他擅长骑射,后唐秦王李从荣判六军诸卫时,曾招募猛士,李荣应募。秦王府中有一百斤的强弓,无人能用,李荣可以轻松拉满,两发两中,遂被李从荣收入麾下。天津桥事变时,李荣接连射杀十几个人,见大势已去,只好逃走。后唐末帝时,他又应募担任内殿直,后晋升为控鹤指挥使。辽晋交兵,辽军占领大梁后,辽将赵延寿风闻李荣骁勇,就将其召到自己的麾下。
后汉高祖刘知远在太原起兵以后,辽太宗耶律德光北返,并在途中死去。当时,河北地区一片大乱,辽将耶律把里得驻守恒州(今河北省正定县),被辽军裹挟的汉军发动兵变,最终赶跑了辽军,以恒州归顺了后汉朝廷。在此次兵变中,时任控鹤指挥使的李荣战功最多,受到后汉高祖刘知远的赞赏,被任命为博州刺史。
后汉枢密使郭威镇守魏州时,举荐李荣为先锋指挥使,将其拉拢到自己的麾下。后汉隐帝与执政大臣们发生矛盾以后,诛杀了在朝的杨邠等人,郭威随即起兵造反,李荣成为郭威叛军的核心人物之一。等到郭威建立后周以后,李荣因战功相继被提拔为义成节度使、彰德节度使、昭义节度使,因他与王殷、何福进等人都是后周的开国功臣,在郭威时期,相继被加授检校太傅、同平章事等职,以示恩宠。
后周世宗郭荣继位以后,李荣因避郭荣的名讳而改名为李筠,仍然担任昭义节度使。在世宗时期,世宗三次亲征南唐,后周主力部队大部分用于南线作战,李筠镇守昭义,不仅抵挡住了北汉军队的进攻,而且还时常主动出击,击败北汉军队,使得北汉不敢趁虚南下,有力地支援了后周在淮南地区的作战。后周恭帝继位以后,加授李筠为检校太尉。
李筠在昭义镇(治所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已经有八年之久了,还是在世宗时期,他就经常擅自动用朝廷征收的赋税,还招募一些亡命之徒,曾经因私怨囚禁了监军使,世宗知道后,虽然内心非常不满,但也只能予以包容,仅仅下诏斥责李筠一通而已。等到赵匡胤登基以后,派来使者通报消息,李筠当即就想抗命,在他身边的心腹们的一再劝说下,李筠才勉强下拜,接受了赵匡胤的诏书。然而,等到请使者吃饭时,李筠又命人取出后周太祖郭威的画像,悬挂在大厅的墙上,哭个不停。李筠身边的人惊慌万状,连连对使者解释道:“大人喝了点酒,失去常性,千万别见怪啊!”北汉皇帝刘承钧听说后,就暗中送来蜡丸书信,引诱李筠,虽然李筠把书信如实上缴给了北宋朝廷,然而,李筠已定下了谋反的决心。李筠的长子李守节哭泣着劝谏,可是,李筠不从。
远在大梁的赵匡胤密切关注着潞州的动向。
他亲自写信安抚李筠,并任命李守节为皇城使,李筠遂把李守节送到了大梁,让他伺察朝廷的动静。赵匡胤召见了李守节,开口就说道:“太子,你为何而来?”李守节乍听之下,惊恐不安,赶忙跪下,以头撞地,连连说道:“陛下这是什么话!这一定是有奸臣在离间臣的父亲啊!”赵匡胤说道:“我也听说你多次劝谏你父亲,可是,老贼不听你的,又对你的死活漠不关心,所以,他才把你派来,你想让我杀你罢了。你可以回去告诉你父亲,我没当天子时,任凭你去当,如今,我既然已经当了天子,你难道就不能稍稍给我点面子么?”李守节飞马离开大梁,逃回了潞州,将赵匡胤的话一五一十地转告给了李筠,李筠更加快了谋反的步伐。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四月十四日,李筠正式起兵,命令幕僚起草檄文,历数赵匡胤的罪过,并下令逮捕了监军使周光逊、闲厩使李廷玉等人,派遣判官孙孚、牙校刘继冲等人将周、李等人押送到北汉,并请求北汉发兵支援,又派兵袭占了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市),杀害泽州刺史张福。
李筠的从事闾丘仲卿建议李筠道:“大人孤军举事,形势非常危险,虽然可以依靠北汉的支援,恐怕没什么效果。大梁军队精锐,我们很难与之争锋。不如南下太行山,直抵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市)、孟州(今河南省孟州市),占领洛阳,控制虎牢关,然后向东与之争夺天下,这是上策。”李筠却对闾丘仲卿的建议不以为然,他说道:“我身为后周老将,与世宗情同手足,禁卫军将领们都是我的老相识,听说我到了,必定会倒戈投降于我,况且,我有猛将儋圭,还有拔汗宝马,还怕什么!”儋圭,是李筠手下爱将,擅长用长枪;拔汗马,是李筠的坐骑,能日行七百里。
四月十七日,李筠造反的消息传到了大梁。同一天,枢密使吴廷祚对赵匡胤建议道:“潞州险要,敌人如果固守,这仗可能要打很久。然而,李筠素来骄傲轻敌,没有谋略,陛下应该立即发兵进攻。”赵匡胤采纳了他的意见,十九日,他以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石守信为前军都部署,以殿前副都点检、义武节度使、充关南副都部署高怀德为前军副都部署,各自率领本部人马作为先头部队,进军讨伐。赵匡胤对石守信和高怀德二人告诫道:“不要让李筠下了太行山,要立即进兵,把守住太行山的各处要塞,这样就一定能将其击破。”不久,赵匡胤又任命户部侍郎高防、兵部侍郎边光范充当前军转运使。
三司使张美过去就断定李筠肯定会造反,早已暗中在怀州、孟州之间屯聚了大量军粮,以备不时之需。至此,赵匡胤召见张美,命其调运粮草。张美说道:“河内与上党相距很近,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市)刺史马令琮日夜筹措军需物资,以等待大军的到来。”赵匡胤听了,非常高兴,就下令提拔马令琮为团练使。宰相范质说道:“大军北伐,全靠马令琮提供军需物资,不可把他再调到他处。”赵匡胤遂下令把怀州升格为团练使州,提拔马令琮为怀州团练使。
张美,字玄圭,贝州清河人。出身干练的小吏,因工作出色被三司举荐,担任澶州粮料使。郭荣镇守澶渊时,经常向其索取钱粮,张美总会千方百计予以满足,后来,郭威知道后,大怒,要降罪于张美,又怕郭荣不安,就把张美调任濮州马步军都虞候。世宗即位后,把张美征召入朝,担任枢密承旨。当时,宰相景范判三司,景范生病后,世宗就让张美权判三司了。世宗南征时,张美被任命为大内部署,不久又被正式任命为三司使。张美出身底层,又长期负责财政工作,对其间的各种弊端都一清二楚,因此,他提出的不少建议都切中弊病,世宗大多都予以采纳。世宗在位期间,连年征战,军需物资一直不曾匮乏,这都是张美努力的结果。然而,世宗即位以后与之前的心态大不一样,回想起当时自己镇守澶州时,张美对自己的种种帮助,反而认为张美此人没有操守,对他颇为鄙视,而张美察觉出世宗的态度,内心很是惭愧。周恭帝继位后,张美被加授检校太傅。北宋建立后,又加授其为检校太尉。
马令琮,本名马令威,因避周太祖郭威之名而改马令琮。他的父亲马全节,是五代时期的名将,历任横海、定远、昭义、彰德、定武、天雄六镇节度使,由儿子马令琮担任牙校。马令琮自幼擅长骑射,曾经追随其父马全节讨伐安重荣,立下战功,由此知名。后晋时期,马全节去世,马令琮服丧期满以后,被朝廷拜为隰州刺史。后汉建立,马令琮担任西京巡检使。后周建立,马令琮历任陈州刺史、京城四门外巡检使、随州刺史、侍卫虎捷左第一军都指挥使。北宋建立以后,马令琮被任命为怀州刺史。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9-12-01 15:12:21 +0800 CST  
十六、潞州之变(2)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五月二日,在石守信和高怀德出兵半个月后,赵匡胤又命令殿前都点检、昭化节度使、同中书门下二品慕容延钊与彰德留后王全斌领兵从东路出击,配合南路石守信、高怀德部,夹击潞州。同日,赵匡胤又命令宣徽南院使昝居润前往澶州巡检,充当的角色类似镇宁留后。
次日,赵匡胤又提拔洺州团练使郭进为洺州防御使,兼任西山巡检使,加强对太行山关隘的防守,以北北汉军队东进。
北汉二任帝睿宗刘承钧派遣内园使李弼携带诏书、金帛、良马来到潞州,赏赐给李筠,李筠也派遣刘继冲来到晋阳,请求刘承钧发兵南下,并表示自己愿意领兵作为先锋,以争夺北宋天下。刘承钧的意思是想请辽国也出兵相助,刘继冲则转达李筠的意思,请求别再向辽国借兵了。刘承钧最终听从了李筠的意见,当天即在晋阳举行盛大的阅兵式,然后,亲自率领大军,倾巢出动,从团柏谷(今山西省祁县东南)南下,北汉群臣在汾水岸边饯行。临行前,左仆射赵华劝谏刘承钧道:“李筠仓促起兵,肯定难以成功,陛下率领全国军队出战,臣认为这很不妥当。”刘承钧瞪了赵华一眼,说道:“朕主意已定,你怎知肯定不会成功?你有什么良策,何不说出来听听?”还未等赵华开口,刘承钧就拂袖上马,扬鞭而去了。
北汉军队行至太平驿(在今山西省襄垣县西南),李筠亲自率领潞州官员们前去迎接,北汉睿宗刘承钧命李筠叩拜时不用报上姓名,并把他的座位排在宰相卫融之上,封其为西平王,赏赐给他三百匹战马和很多财物。李筠也给刘承钧献出了数量大致相同的礼物,并给北汉群臣也都送去了钱财。卫融,字明远,青州博兴人。后晋天福初年进士及第,历任南乐县主簿、齐州澶州二州从事、忠武军掌书记。后汉初年,担任太原观察支使,等到刘崇称帝、建立北汉后,拜其为中书侍郎、平章事。
李筠见到北汉皇帝的仪仗又少又弱,根本不像一个王者的模样,内心对自己向北汉称臣很是懊悔。刘承钧屡屡召见李筠商议军务,李筠也总是口口声声提出自己受到后周的厚恩,不忍背叛后周,所以才起兵,而北汉与后周是世仇,刘承钧总听李筠这样说,心里也不太高兴。等李筠将要返回时,刘承钧又送给李筠一些战马和全套铠甲,并派遣宣徽使卢赞监护李筠的军队,李筠内心更不舒服了。李筠有三千匹战马,他把希望都寄托在这支骑兵部队身上,日夜训练,他想的根本不是固守潞州,而是利用这支军队长途奔袭大梁,到了大梁城下,城内守军就会纷纷倒戈。卢赞去找李筠商议军务,李筠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也不搭理,只是看着自己身边的人说道:“大梁的军队都是我昔日的部下,见到我就会投降。”卢赞又羞又怒,拂袖而去。刘承钧得知李筠、卢赞二人不和,就派宰相卫融到李筠军中进行调解。
李筠留下长子李守节驻守潞州,他亲自率领自己的三万人马向南出击,五月五日,早已奉命扼守险要的石守信、高怀德部在长平大败李筠叛军,斩杀三千余级。按:旧说认为,长平在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二十里王报村,其地有省冤谷,东西南北各六十步,即白起坑赵卒处,旧名杀谷,唐明皇过此更名省冤谷。《山西通志》则称:“以古长平郡得名,即秦白直坑赵卒处,隋时置关,”在山西长子县南四十里平岭上。然而,根据《宋史〮高怀德传》称:“先令怀德率所与石守信进攻,破筠众于泽州南。”当时泽州还在李筠手里,上述两处均在泽州以北,宋军不可能深入泽州以北太远,而泽州在隋朝时期也曾经叫长平郡,因此,双方此次作战地点当在泽州附近。
宋军李崇矩所部数千人又乘胜攻克了叛军的大会寨,斩杀叛军五百人,赵匡胤改任李崇矩为泽潞南面行营前军都监。李崇矩,字守则,潞州人。他自幼孤贫,很有德行,深受乡人的推崇。刘知远在晋阳起兵以后,以史弘肇为先锋,行至潞州,史弘肇素来听说过李崇矩的美名,就把他召为亲吏。后汉末年,史弘肇被杀,李崇矩幸免于难。郭威素来与史弘肇交好,等他建立后周以后,就派人寻访史弘肇的亲朋好友,找到了李崇矩,就让李崇矩再找找史弘肇的亲属。李崇矩找到了史弘肇的同母弟史弘福。后周朝廷把史弘肇的家财全部返还,李崇矩如数交给了史弘福。郭威听说后,对李崇矩的人品非常赞赏,就让他当了郭荣的下属。郭荣继位以后,李崇矩被任命为供奉官,后历任供备库副使、作坊使。恭帝继位后,任命他担任告哀使,出使南唐,回来后,判四方馆事。史称,他“性纯厚寡言,尤重然诺……信奉释氏,饭僧至七十万,造像建寺尤多。又喜黄白术,自远迎其人,馆于家以师之,虽知其诈,犹以为神仙,试已终无悔恨。”
五月六日,赵匡胤下诏削夺李筠的官职爵位。在以后的十余日里,赵匡胤大体上还做了三件事:一是五月七日,他命令殿中侍御史王伸、监察御史王祐(一记作王祜、《续资治通鉴长编》作者李焘认为王祜对)、户部郎中沈义伦等八人,分别管理京城的各个粮仓;二是前不久他下令在洛阳修建的后周宗庙建成,五月十一日,赵匡胤派遣光禄卿郭玘把后周祖先的牌位护送到洛阳;三是五月十七日,忠正节度使兼侍中杨承信入朝,赵匡胤在广政殿设宴款待,此后,凡是节度使来朝,都在此设宴款待,形成了一项制度。
前方战事正紧,而赵匡胤在石守信等人进兵之后近一个月里仍然待在大梁,显然,他的内心有所顾忌,而这三件似乎毫无关联的事情,可能也与他的担忧有关,那么,他担忧什么呢?
李筠绝非一个仅会武斗、不会文斗的人。在他起兵之后,就向各地藩镇送去了檄文和拉拢信,像建雄节度使杨廷璋就截获了李筠向邻境求援的蜡丸书信,杨廷璋虽然是后周的皇亲国戚,但赵匡胤实在是太会来事了。北宋刚刚建立,赵匡胤照例加授杨廷璋检校太尉一职,杨廷璋深知自己的身份,不会不引起赵匡胤的疑虑,于是,就有晋州的官民组织起来,来到大梁,赞颂杨廷璋的政绩和美德,请求给他树功德碑。杨廷璋这一手其实还是想保命保官,赵匡胤二话不说,就让秘书郎卢多逊起草碑文,满足了杨廷璋的要求,等于是认可了杨廷璋。杨廷璋放下心来,再加上赵匡胤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就不会站在李筠一边,他把截获的蜡丸书献给朝廷,还献上了破敌之策。赵匡胤下诏同意了他的想法,命其进行实施。
不过,也有人和杨廷璋不一样,此人就是淮南节度使、中书令李重进。如前所述,李重进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是后周世宗的表兄弟,后周太祖时期,李重进就担任了殿前都虞候,等世宗继位以后,由于他与世宗之间微妙的关系,世宗把他调离殿前司,任命他担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高平之战和随后的太原之战后,他被任命为归德节度使兼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成为侍卫司的最高统帅。虽然如此,李重进在世宗朝其实是不得志的,南征南唐期间,张永德曾对他进行诬陷,世宗虽未听信,但在世宗去世后,李重进并没有选为辅政大臣,反而被调出京师,远调至满目疮痍的扬州。这种不可思议的决定,也最终导致了赵匡胤的崛起,断送了后周的江山。
北宋建立以后,赵匡胤又以韩令坤取代了李重进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一职,李重进请求入朝,赵匡胤又下诏予以制止,这让李重进更加不安。等李筠起兵以后,李重进就派遣心腹翟守珣秘密北上,准备与李筠联络。谁知,这个翟守珣很早以前就已经被赵匡胤集团所收买,是赵匡胤集团安插在李重进身边的钉子(史称:“守珣素识太祖”,不过是避讳之言),翟守珣接受李重进的指令之后,直接来到了大梁,偷偷与赵匡胤的智囊之一、枢密承旨李处耘接上了头,又通过李处耘得以见到了赵匡胤。赵匡胤问道:“我打算赐给李重进铁劵,他信我这一套吗?”翟守珣回答:“李重进决不会归顺的。”
赵匡胤厚厚地赏赐了翟守珣,并答应给他爵位,命其返回扬州,劝说李重进暂缓起兵,以免大梁腹背受敌。翟守珣回到扬州后,就劝说李重进要养威持重,不可轻易动手,李重进对翟守珣的话深信不疑。
赵匡胤秘密会见翟守珣,就在这段时间。等他送走了翟守珣以后,就做出了上述三件事,第一件是严密看护京师周边粮仓,对外宣称的理由是官吏们经常徇私舞弊,实际上,赵匡胤有可能从翟守珣那里得到了情报,李重进有可能会派人秘密进入大梁附近,焚烧粮仓,引起混乱。大梁粮食有赖于漕运,尤其是在战时,一旦粮仓被毁,后果不堪设想。第二件事派遣郭玘护送后周祖先牌位到洛阳,让人再度想起本朝对后周宗室的优待,用于稳定前朝旧臣。第三件接见忠正节度使杨承信,就可能与防备李重进有直接关系了。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9-12-05 10:08:38 +0800 CST  
十七、潞州之变(3)


杨承信最终参加了平定李筠之战,为什么说与防备李重进有关呢?
可能的情况是这样的:在赵匡胤举棋不定时,让杨承信入朝,应该就是要对其面授机宜,但等杨承信入朝之后,从翟守珣通过线人传回来的可靠消息是李重进不会有所动作,这样,赵匡胤才放心大胆地让杨承信也出征了;还有一种可能是:赵匡胤对杨承信也不信任,让其入朝,是为了避免其与李重进勾结起来,而这一可能性更大。
总之,在接见杨承信之后,五月十九日,也就在石守信等人出兵整整一个月后,赵匡胤下诏亲征。他任命枢密使吴廷祚担任东京留守,以端明殿学士、知开封府吕余庆为副留守,以殿前都虞候赵光义为大内都点检。《枫窗小牍》称,命令下来以后,大梁百姓都吃了一惊,说道:“点检已经当天子了,又弄出一个天子的位置?”赵匡胤又命令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韩令坤领兵进驻河阳。
五月二十一日,赵匡胤离开大梁。《涑水记闻》记载,临行时,一名亲校给赵匡胤送上一把特制的木鞭。赵匡胤问道:“这有什么不同?”那人回答:“陛下请看看鞭首,其实是剑柄,里面藏有刀刃,平时可以当鞭子使,危急关头可以防身。”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一把扔到地上,说道:“我要是亲自用这东西,事情会到什么田地了?况且,就算到了那时,这东西真的就管用吗?”
五月二十四日,赵匡胤来到荥阳。他召来西京留守向拱问话。向拱劝说道:“北渡黄河,翻越太行山,趁着敌军尚未完成集结就发起进攻。如果再滞留拖延十天,敌军的攻势就更加猛烈了。”枢密直学士赵普也建议:“敌人以为我国家刚刚建立,不会出征,如果我们倍道兼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可一战将其击败。”赵匡胤采纳了二人的建议。二十六日,赵匡胤来到河阳,二十八日来到怀州,然后继续北上。山路狭窄艰险,赵匡胤亲自搬起几块石头,骑在马上抱着,全军将士纷纷搬起石头开道,当天就开出了一条大路——这还是学习周世宗南征淮南时的故技。
二十九日,前军都部署石守信、副都部署高怀德在泽州城南发起进攻,击破三万叛军,生擒北汉河阳节度使范守图,斩杀北汉监军卢赞。战败后,李筠逃入泽州城内,闭城固守。同月,永安节度使折德扆领兵击破北汉沙谷寨(一说沙石寨),斩杀五百北汉士兵。
六月一日,赵匡胤领兵来到泽州城下,指挥各军向泽州发起总攻。宋军进攻泽州十天仍未能攻下。李筠的爱妾刘氏问李筠:“军中还有多少战马?”李筠说:“你问这干啥?”刘氏说道:“如今孤城危险,很快就会城破,如果能找到数百匹战马,还可以突破包围圈,逃归上党。上党城高池深,还接近北汉,容易求援,与其死守这里,回到上党岂不更好?”李筠觉得有理,遂命人从军中找出了近一千匹战马,可是,等李筠正准备突围,他身边有人劝道:“如今在帐前的人都自称与大王同心,一旦出了城,如果他们劫持大王投降,后悔都来不及了!”李筠听了犹豫不决。
城外的赵匡胤也心急如焚,他召来控鹤左厢都指挥使马全乂问计。马全乂请求集中兵力,发起猛烈的进攻,并称:“一旦攻势减缓,恐怕会另外生出枝节。”赵匡胤随即命令各军加强攻势。马全乂组织一支敢死队,率先登上了泽州城墙,流箭射穿了他的双臂,马全乂浑身是血,但他全然不顾,拔出箭杆,继续奋战,宋军将士士气百倍,赵匡胤又亲率卫兵投入战斗,五月十三日,宋军终于攻克了泽州城。李筠投入大火中自焚而死,刘氏也要一起死。李筠因她身怀六甲,挥手让她离去。李守节没有孩子,后来,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这个孩子,作为李筠之后。李筠虽然凶暴,但对母亲非常孝顺,每次发怒杀人,李母听见后总会在屏风后面喊李筠,李筠赶忙来到母亲面前,母亲说:“听说你要杀人,能饶了他吗?替我们增添点福德罢了。”李筠会赶忙放了那人。李筠稍通诗书,平日里也喜欢开些玩笑,改成李筠后,他随口说道:“李筠,李筠,玉帛云乎哉!”人们听了都哈哈大笑。
宋军还生擒了北汉宰相卫融。《涑水记闻》记载,赵匡胤当面斥责卫融,并说道:“朕今日赦免了你,你能为我所用吗?”卫融回答:“臣一家四十人,都受刘氏养育,怎忍背叛!陛下就算不杀臣,臣也不会为陛下所用的,找个机会就会逃回河东(指晋阳、北汉)的。”赵匡胤大怒,命人用铁鞭猛击卫融的头部,将其打到在地,拖出去。卫融说道:“哪个人不会死?能尽忠而死,是臣的福气!”赵匡胤听了,感叹道:“这是个忠臣啊!”又将其召回到御座面前,用好药傅他的伤口,又赏赐给他衣服、金带、马鞍,任命其为太府卿,并让他给北汉皇帝刘承钧写信,索要周光逊等人,但刘承钧不予理会。
五月十七日,赵匡胤领兵进攻潞州,十九日,李守节开城投降。赵匡胤进入潞州,赦免了李守节,将单州(今山东省单县)升格为团练使州,以其为单州团练使。二十三日,赵匡胤宣布大赦,免除潞州城外三十里以内百姓当年的田租;显德二年朝廷下令废掉的寺院,已经废弃的不再恢复,没有废弃的就继续保留下来。
刘承钧听说李筠败亡的消息,赶忙从太平驿逃回了晋阳,他对赵华说道:“李筠无能,果然如爱卿所言。万幸的是我全师而返,只恨损失了卫融和卢赞二人。”从此以后,刘承钧开始重用士人起来,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尚书赵弘为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平章事。刘承钧一直担心宋军会来进攻晋阳,四处寻找智谋之士。枢密使段恒推荐了抱腹山人郭无为。郭无为好学多闻,口才极好,曾在武当山当道士。郭威讨伐河中李守贞时,郭无为到军中自荐。郭威交谈过后,对他另眼相看,但有人劝郭威说:“大人是后汉大臣,在外手握重兵,招徕纵横之士,容易引起朝廷的猜疑。”于是,郭威就没有留下郭无为,此后,郭无为就一直在抱腹山隐居。刘承钧见到郭无为后,一番交谈,大喜,遂任命其为谏议大夫,参议中书事,又任命段恒、侍卫亲军使蔚进均为同平章事。
因北汉地窄民贫,每年还要向辽国进贡,国家财政收入十分困难,刘承钧又将五台山僧人继容拜为鸿胪卿。继容是五代时期燕王刘守光的庶子,在五台山出家为僧后,精通《华严经》,各地百姓施舍的财物,他都拿出来上交给北汉朝廷。五台山又邻近辽国,经常能从辽国那里购得一些战马,号称添都马,每年能有数百匹。刘承钧又在柏谷开设银矿,并在此地设置宝兴军,每年送给辽国上千斤银子。
五月二十五日,安国节度使李继勋奉命来到潞州,二十七日,赵匡胤任命其担任昭义节度使。二十九日,赵匡胤离开潞州,七月十日,回到了大梁。
平定泽潞,李筠被杀,刚刚建立的北宋朝廷的威信得到提高,可以说,赵匡胤拿李筠开刀,是杀鸡给猴看的。李筠被杀,有力地震慑了全国各个军镇大员们,一些受到赵匡胤猜忌的人为了保全性命,开始主动交出兵权,乖乖入朝,听从调遣了。
自从北宋建立以后,成德节度使郭崇经常想到后周的恩典,时不时潸然泪下。北宋建立以后,郭崇就上报朝廷称北汉和辽军已经撤离了,也许当初郭崇向朝廷上报的假情报,是受人唆使,他没有想到后果竟然这么严重,才感到自己罪孽深重吧。
监军陈思诲(横海节度使陈思让的弟弟)暗中向赵匡胤禀报,称郭崇心怀不满,并且,这里接近边境,提醒赵匡胤要早做准备。赵匡胤说道:“我素来知道郭崇很重情义,可能是有感而发吧!”不过,赵匡胤还是不太放心,就派人前去察看。郭崇听说朝廷派来了使者,顿时惶恐不安,不知所措,对身边的人说:“假如使者是奉命来杀我的,我该如何是好?”他身边的人都不敢说话。观察判官辛仲甫说道:“大人最先表示效忠朝廷,并且,大人对军民的各项安排,也都很正常,朝廷即便想加罪大人,也没有借口啊。使者来了,大人只需率领官吏们出城迎接,礼数周到,等使者观察一段,自然就了解情况了。”等使者来后,发现郭崇正与门客们在池塘边的小亭子里饮酒赌博,城内安然无恙。赵匡胤听了汇报后,就释然了,笑道:“我早就知道是这样。”随即,郭崇就请求入朝。
等平定泽潞以后,赵匡胤就答应了郭崇的请求,任命宣徽南院使昝居润权知镇州。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9-12-12 20:44:28 +0800 CST  
十八、善后事宜


当然,绝大部分人并不像郭崇这样主动,他们还在观望,在平定潞州之变之后的数月间,赵匡胤对全国军镇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整,其目的主要有二:一是全面消除不稳定因素。二是把兵力逐渐南移,以解决淮南的李重进。
《宋史》《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书,只记载了赵匡胤对个别人的调整。通过对照《宋史》各节度使的本传以及万斯同《北宋经抚年表》(当然该年表也有不少错误),我们才能大致梳理出这一调整的全貌,以便看出北宋最高决策层在泽潞之变之后的大致思路。
我们先把建隆元年六月到九月之间北宋各地军镇的人事变化情况排列出来,再逐一进行分析。
平卢(青州)刘熙古;归德(宋州)石守信;彰信(曹州)药元福,九月去世,袁彦;武宁(徐州)郭从义;天平(郓州)韩令坤;泰宁(兖州)王审琦,八月改武成(即义成),赵光义继任;山南东道(襄州)王仁镐;武胜(邓州)八月宋延渥改任保信,忠武张永德调任;忠武(许州)张永德,八月义成高怀德调任;义成高怀德调忠武,泰宁王审琦接任;河阳赵晁六月死,祁廷义接任;镇安(陈州)张令铎;镇宁(澶州)慕容延钊;横海(沧州)李万全;安国(邢州)王全斌(因平定泽潞之功,由彰德留后升任);义武(定州)孙行友;建雄(晋州)杨廷璋,召回京师,以荆罕儒为晋州兵马钤辖;永兴(京兆府)李洪义;护国(河中)张铎六月改彰义(泾州),杨承信调任;保义(陕州)袁彦调往彰信(曹州),空缺;定国(同州)六月新派去三司使张美;彰武(延州)焦继勋;保大(鄜州)武行德;静难(邠州)刘重进(没才能)免职,杨廷璋调来;雄武(秦州)王景;凤翔王彦超;忠正(寿州)杨承信去河中,保信(庐州)赵赞来;保信(庐州)宋延渥来,赵赞去;安远(安州)祁廷义去河阳,凤翔王晏来。
由此可见,赵匡胤在平定泽潞之后,至少做出了以下决策:
一是,对于河北藩镇。第一,促使成德节度使郭崇入朝,交出成德,赵匡胤以宣徽南院使昝居润暂时主持成德事务。昝居润知成德军府,是北宋第一次以知州取代了节度使管理当地事务。第二,在八月份,恢复永清军建制,把天雄镇的贝州、博州分割出来,削弱了天雄符彦卿的实力。
二是,全面撤换山西藩镇节度使。三个军镇不仅北抗北汉,而且还屏护着西京、关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除了由安国(邢州)的李继勋担任昭义节度使之外,赵匡胤还把护国(河中)节度使张铎调至彰义(泾州),而由主动入朝的忠正(寿州)节度使杨承信继任。实际上,赵匡胤对杨承信同样并不信任,在杨承信赴镇不久,就有人向赵匡胤告密称杨承信图谋不轨,赵匡胤得知后,赶忙派遣作坊副使魏丕给杨承信送去生日礼物,趁机观察杨承信的一举一动,魏丕经过调查发现告发之人所言不实,赵匡胤这才放下心来。虽然建雄(晋州)节度使杨廷璋在平定泽潞之战中立下功劳,但他毕竟是后周皇亲国戚,而且,杨廷璋品行不错,为人很注重仪表,即便是接见小吏,也从未懈怠,还对士人们十分尊重,幕府之中有很多名士。这些优点反而让赵匡胤对他不太放心,就任命郑州防御使荆罕儒担任晋州兵马钤辖,令其监视杨廷璋。
荆罕儒,是冀州信都人。年少无赖,落草为寇,后晋天福中,归顺了燕王赵延寿。后晋末年,辽军攻破大梁,耶律德光任命其为密州刺史。后汉初年,担任山南东道行军司马。后周建立以后,改任率府率,奉朝请,家境十分贫寒。高平之战后,世宗征召骁勇之士,通事舍人李延杰推荐了他,世宗当即将其召来,任命为招收都指挥使。在高平之战后,世宗又决定进攻太原,遂命荆罕儒率领三千步兵先深入敌境,荆罕儒率部直扑太原,焚烧了太原东门,战后,他被提拔为控鹤弩手、大剑直都指挥使。世宗南征,荆罕儒因功又历任光州、泰州刺史,下蔡守御都指挥使兼舒、蕲二州招安巡检使,泰州团练使。荆罕儒到任后,想伺机杀了杨廷璋,每次与杨廷璋见面,身上都带着武器,而杨廷璋推心置腹,毫不戒备,最终荆罕儒也不敢动手,遂传达了赵匡胤的命令,令其离开军镇赶赴朝廷。杨廷璋当天就乘坐一辆车出发了。虽然赵匡胤名义上还没有撤换杨廷璋,实际上,杨廷璋已不在建雄镇了,建雄镇的实际控制者是荆罕儒。再过三个月,到了十月,赵匡胤才正式任命杨廷璋为静难节度使,让他到关中上任去了。
三是,对关中各个藩镇,赵匡胤采取了两手策略,第一是,寻找最弱的军镇进行调整,而这个最弱的人选就是只会多国语言而毫无帅才的静难(邠州)节度使刘重进(即刘晏僧)。赵匡胤直接将其免职,而将建雄(晋州)的杨廷璋调至静难。第二,把朝廷的得力人物调至关中,即把三司使张美调至同州,看住关中各个诸侯。
四是,对河南各藩镇。河南藩镇是北宋精兵所在,在平定泽潞以后,赵匡胤有意识地将原在河北的亲信都调至黄河以南,把矛头隐隐对准了淮南的李重进。第一,八月,赵匡胤提拔弟弟、睦州防御使赵光义为泰宁节度使,原任泰宁(兖州)节度使王审琦调任义成(滑州)节度使。第二,义成(滑州)节度使高怀德南调至忠武(许州),忠武的张永德南调至武胜(邓州),武胜的宋延渥东调至保信(庐州),填补赵赞的空缺。第三,平定泽潞之后不久,河阳的赵晁和彰信(曹州)的药元福相继去世,赵匡胤令以安远(安州)的祁廷义(安州由王晏填补)担任河阳节度使,又把保义(陕州)的袁彦调至彰信(曹州)。第四,至于赵匡胤的心腹诸如归德的石守信、天平的韩令坤则没有变动。当初,保义节度使袁彦听说赵匡胤自立,日夜打造兵器,整顿军队,至此,赵匡胤担心其会作乱,就任命客省使潘美担任保义监军。潘美单人匹马,进入陕州城内,命令其入朝觐见,袁彦不敢怠慢,当天就收拾行装上路了。赵匡胤听了,大喜,对身边的人说道:“潘美不杀袁彦,正合我意啊。”等袁彦入朝以后,赵匡胤就把他调任彰信节度使。此次调动,张永德也入朝了,赵匡胤暗中询问对付北汉之策。张永德回答:“太原兵少而强悍,加上有辽军支援,轻易难以攻取。臣以为每年多派出游击队进行骚扰,不让其百姓耕作,并向辽国派出间谍,离间其两国关系,等北汉没了辽国的支援,就能攻下了。”第五,将参加泽潞之战的有功将领王晏调任安远(安州)。
王晏,徐州滕人,出身农家。王晏年少时是个无赖之徒,曾当过强盗。后梁末年,徐州大乱,只有王晏的家乡因王晏而无人敢来劫掠。后唐同光年间,王晏从军,担任奉国军的一名小校。辽国灭后晋以后,王晏与赵晖、侯章等人一起在陕州起义,拥护刘知远,刘知远大喜,当即任命赵晖担任保义(治所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节度使,侯章担任镇国(治所华州,今陕西省华县)节度使、保义马步都指挥使,王晏担任绛州(治所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防御使、保义马步副指挥使。不久,赵晖等人又上书称王晏最先建议,功劳第一,刘知远又晋升王晏为建雄军(治所晋州)节度使。后周建立以后,北汉刘崇进攻晋州,王晏大破北汉军队,郭威因其家在徐州,为了让其荣归故里,遂改任其为武宁节度使。世宗继位后,将他与武行德对调,不久又改任凤翔节度使。世宗北征时,王晏担任益津关一路兵马都部署,韩令坤为副部署。
赵匡胤带着群臣畅游开封城南的玉津园,命卫士替张永德牵马。赵匡胤问张永德:“你身上那条珍贵的通天犀带呢?”张永德回答:“以往南征南唐,多用了公家二十万钱,已拿那条通天犀带抵偿了。”赵匡胤又问:“还欠多少钱?”张永德回答:“还欠五万。”赵匡胤当即下令免除张永德的欠款,并另外赏赐给他二十万钱。《涑水记闻》记载,一次,赵匡胤在后苑弹雀,有人称有急事禀报,赵匡胤赶忙接见,可是,那人汇报的却是寻常之事。赵匡胤很生气,就斥责了那人,那人不服,顶嘴道:“这也比弹雀要紧。”赵匡胤听了,更火了,拿起柱斧(水晶制作的小斧头,是一种礼器),用斧柄猛击那人的嘴巴,敲掉那人两颗牙齿,那人慢慢捡起牙齿,放入衣袖之中。赵匡胤见状,骂道:“你保存着牙齿,难道是要告我吗?”那人回答:“您是皇帝,臣告不了陛下您,自会有史官记载下此事的。”赵匡胤转怒为喜,对那人安慰一番,又赏赐了很多财物。还有一次,罢朝以后,赵匡胤坐在那里,闷闷不乐。内侍行首王继恩问是怎么回事,赵匡胤说道:“你以为皇帝是好当的?早晨我乘兴处理了一件事,办错了,所以不高兴。”
在此期间,赵匡胤还在七月二十七下诏整军。他命令殿前和侍卫司各自检查所部,挑选骁勇之士升为上军,同时命令各州官员把当地军队送到大梁,补充禁军。又挑选强壮士兵作为“兵样”,送往各道招募士兵,进行训练,等达到要求以后,即送至京师,从此以后,北宋的精兵都全在京师禁军中了。《涑水记闻》记载,赵匡胤采纳了赵普的建议,屡屡派遣使者赶赴全国各地,挑选精兵。凡是材力过人的全部补充到禁军之中,给予优厚的待遇,平时还经常亲自观看部队训练,禁军士兵都是以一当百。各镇都自知兵力远不如禁军,所以无人敢生出异心。《画墁录》也记载,太祖招募士兵的标准,不全要个子高的,挑选的大多是“琵琶腿”和“车轴身”的,因为这种人力气很大。为改变五代时期藩镇跋扈的局面,赵匡胤又创设了“更戍法”,由中央禁军分赴边境戍守,令军队往来于道路之上,锻炼部队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一来,将领不能长期控制一支军队,而士兵们也不至于过分骄横懒惰了。这都是出自赵普的建议。
八月十七日,赵匡胤册封夫人王氏为皇后,以妹妹赵氏为燕国长公主。十九日,颁布了新的度量衡,禁止私人制作度量衡。二十一日,提拔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赵普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赵匡胤亲征泽潞时,原本令赵普留在东京,赵普申请随驾从行,赵匡胤笑道:“你赵普能胜任征战之事吗?”等班师论功时,赵匡胤说道:“赵普的功劳应当属于上等。”于是,升迁了这个职务。显然,赵普的功劳除了建议赵匡胤火速进兵之外,应当还直接参与了平定泽潞之后的人事安排。
八月二十七日,荆南节度使、守太傅兼中书令、南平王高保融去世。荆南割据势力已历经高季兴、高从诲、高保融三任王。高保融性格迟缓,治军治民都没有法度,荆南国内政治开始衰落。因高保融的儿子高继元年幼,遂由高保融的弟弟高保勖总判内外军马事。高保勖眉清目秀,身体瘦弱,口吃,其父高从诲生前对他非常喜爱,即便在盛怒之下,一见到高保勖就会转怒为喜,人称高保勖是“万事休郎君”。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9-12-16 21:59:51 +0800 CST  
十九、平定淮南


赵匡胤在平定泽潞,并完成了对各地藩镇的重新安排之后,就决定对付淮南的李重进了。
赵匡胤下令把淮南节度使李重进调任平卢节度使,又派遣六宅使陈思诲前往扬州,给李重进送去不死铁劵,以示安抚。李重进原本打算收拾行装,随陈思诲入朝,但又受到身边的人的蛊惑,迟迟拿不定主意,思来想去,他又觉得自己是后周宗室近亲,恐怕终将难以保全,最终决定孤注一掷。
九月二十二日,李重进下令逮捕了陈思诲,整修城防,组织军队,发动叛乱。又派人向南唐元宗李璟求援,李璟不敢接受。淮南监军安友规素来受到李重进的猜忌,翻越城墙逃出城外。李重进逮捕军中数十名不服从自己的军校,全部予以斩杀。
赵匡胤听到李重进谋反的消息后,随即任命归德节度使石守信为扬州行营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以义成节度使王审琦为副都部署,以羽林大将军、宣徽北院使李处耘为都监,以保信节度使宋延渥为都排陈使,率领禁军南下讨伐。赵匡胤赏赐给安友规衣服、金带等物,任命其为滁州刺史,担任前军的监军。
九月二十六日,赵匡胤下诏削夺李重进的官爵。同日,赵匡胤还下诏称:“常参官请病假超过三天的,要直接禀报皇帝,派遣太医前去诊治。”
石守信领兵南征以后,到了十月三日,赵匡胤又调任建雄节度使杨廷璋为静难节度使,到了十九日,建雄镇就传来了晋州兵马钤辖荆罕儒被杀的消息。荆罕儒轻财好施,他在泰州担任团练使时,泰州有煮盐之利,利润的十分之八朝廷都允许他自用,但他仍然不够用。他骁勇善战,立志要消灭北汉,他接替杨廷璋以后,经常率领轻骑深入北汉国内,掳掠了很多财物。这一天,荆罕儒又率领一千骑兵直抵北汉汾州(今山西省汾阳市)城下,焚烧城外集市以后撤离。北汉皇帝刘承钧派遣大将郝贵超率领一万余众追击,当晚,宋军行至京土原,黎明时分,北汉军赶到。荆罕儒派遣都监、毡毯副使阎彦进分兵抵敌,而他自己则锦袍裹着铠甲,坐在马扎上慰劳将士们,正在割下羊前肢吃,听说阎彦进被北汉军击退,当即上马领兵杀入敌阵。北汉军人多势众,将荆罕儒团团围住,荆罕儒亲手砍死十余名敌兵,最终被杀。北汉皇帝刘承钧素来听说荆罕儒是员猛将,经常要将其生擒,听说荆罕儒被杀后,又杀了杀死荆罕儒的那人。消息传到宋朝朝廷,赵匡胤同样悲痛不已,他提拔荆罕儒的儿子荆守勋为西京武德副使,逮捕不死战的将校,贬磁州团练使王继勋为率府率、阎彦进为殿直,诛杀其部下龙捷指挥使石进德等二十九人。
朝廷有关部门上报各道报来的户籍总数,据此升降全国各个县的级别,以四千户以上的县为望,三千户以上的为紧,两千户以上的为上,一千户以上的为中,不满一千的为中下,并请求每三年进行一次户籍普查,再定升降。赵匡胤批准了。根据上报的数字,北宋全国望县有50个,共计281670户;紧县67个,共计228693户;上县89个,共计218280户;中县115个,共计179030户;中下县110个,共计59770户;全国共计967443户。
赵匡胤对扬州战事很是关注,他征求枢密副使赵普的意见。赵普回答:“李重进采取的是薛公的下策,不知诸葛武侯的远谋,依托淮河,修缮孤城。又没有诸葛诞的恩信,士卒离心离德;却有袁绍的骄横,不采纳计谋。外无援兵,内缺粮草,不论是立即进攻还是延缓进攻,都能成功。不过,兵贵神速,不如速速攻取。”汉高祖刘邦时,英布造反,刘邦召见了薛公,询问英布可能会采取的策略,薛公回答:“假使英布计出上策,山东地区就不归汉王所有了;计出中策,谁胜谁败很难说了;计出下策,陛下就可以安枕无忧了。”刘邦就继续问他什么是上中下策。薛公回答:“英布如果向东夺取吴国,向西夺取楚国,吞并齐国,占领鲁国,传一纸檄文,叫燕国、赵国固守他的本土,关东地区就不再归汉王所有了,这是上策;向东攻占吴国,向西攻占楚国,吞并韩国占领魏国,占有敖仓的粮食,封锁成皋的要道,谁胜谁败就很难预料了,这是中策;向东夺取吴国,向西夺取下蔡,把辎重财宝迁到越国,自身跑到长沙,陛下就可以安枕无虑了,这是下策。”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格局大小,决定了他的成功与否,而李重进当时的情况不像诸葛诞造反时外面有东吴的帮助,又缺乏各种有利条件,只能是坐以待毙。
赵匡胤采纳了赵普的建议,十月二十一日,下诏亲征,这与讨伐李筠几乎是如出一辙。他任命泰宁节度使赵光义为大内都部署,任命吴廷祚权东京留守,以吕余庆为副留守。二十四日,赵匡胤乘船从大梁南下,北宋朝廷百官、禁卫六军也都一起南下。二十七日,赵匡胤来到宋州。宋州城内有士兵戍守扬州,这些士兵的家眷都非常害怕,赵匡胤派遣使者分赴这些人的家中进行安抚。
十一月八日,赵匡胤来到泗州(今江苏省盱眙县淮河北岸),弃船登岸,传令军中全部擂起战鼓,整队而行。十一日,赵匡胤行至大义驿,石守信派人飞马赶到,称行将攻破扬州,请赵匡胤立即赶往城外观战。当天晚上,赵匡胤来到扬州城外,宋军当即就攻破了城池。李重进全家投火而死,陈思诲也在城破之前被害。赵匡胤命人在城中找到了翟守珣,升任他为殿直,不久又晋升他为供奉官。李重进为人吝啬,自己喝酒吃肉时,从未赏赐给士兵,因此,部下不为所用。李重进的哥哥、深州刺史李重兴听说李重进谋反,当时就自杀了。赵匡胤下令将李重进的弟弟、解州刺史李重赞以及他的儿子、尚食使李延福在街市上斩杀。
十一月十三日,赵匡胤下诏赈济扬州百姓,每人发放一斛米,十岁以下的减半。被迫参加叛军的发给衣物,释放回家。十四日,赵匡胤下诏赦免了李重进的家眷、部下,凡是逃亡的允许他们自首;下令掩埋扬州城内外的尸体,死于扬州城下的随军农夫,每人赏赐三匹绢,其家免除三年赋税劳役。
十一月十九日,南唐元宗李璟派遣左仆射严续(南唐元老严可求之子)慰问宋军。二十四日,再派王子蒋国公李从镒、户部尚书冯延鲁(南唐宰相冯延巳之弟)送来“买宴钱”。赵匡胤厉声对冯延鲁说道:“你们国主为何与我的叛臣勾结?”冯延鲁回答:“陛下只知道我们有来往,还不知道我们还参与了。”赵匡胤又问详情。冯延鲁回答:“李重进的使者就住在臣的家里,国主让臣对使者说:‘男子不得志,确实有造反的,但是,时机有可以,也有不可以的。陛下刚刚即位,人心不安,在上党交兵,在那个时候不造反,如今,人心已定,各地太平无事,却想以残破的扬州、数千疲惫之卒,对抗陛下之军,就是是韩信和白起再世,也绝对没有成功的机会,我们虽然有兵有粮,也不敢资助你。’李重进果然最终失败了。”赵匡胤又说:“虽然如此,众将都劝我乘胜渡江,你看如何?”冯延鲁说道:“陛下神武,统帅大军,兵临小国,我们区区小国岂敢对抗天威?然而,我们国王也有数万卫队,都是先主的亲兵,生死与共,陛下如果能以数万精锐部队战死的代价与之血战,那当然可以了。况且,长江风高浪急,假如前面无法破城,后方又被切断了粮道,这也会令大国担忧啊!”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说道:“刚才只是跟你开个玩笑罢了,哪里是听信了你的游说!”
赵匡胤命令各军乘坐战舰,在迎銮镇操练,南唐元宗李璟大为恐惧。南唐小臣杜著、彭泽县令薛良都叛逃到宋军,并献出平定南唐之策,李璟听说后,更是害怕。赵匡胤下令斩杀了杜著,将薛良贬为庐州牙校,李璟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但由此也暗下了迁都的决心。
十一月二十九日,赵匡胤任命宣徽北院使李处耘知扬州。当时,扬州经过兵灾之后,百姓非常困顿。李处耘轻徭薄赋,鼓励农桑,访贫问苦,废除苛政,扬州遂安定下来了。同月,赵匡胤任命前成德节度使郭崇为平卢节度使。
十二月四日,赵匡胤离开扬州北返。二十三日,回到了大梁。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9-12-17 21:24:36 +0800 CST  
二十、金匮之盟


消灭了李重进,让赵匡胤放下心来。
次年(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正月初一,赵匡胤驾临崇元殿接受百官的朝贺,接着,群臣又到皇太后宫门前祝贺。赵匡胤又改穿便装,在广德殿接受群臣的祝寿。正月十四日,他又驾临明德门城楼看花灯,设宴款待群臣。门楼前架设灯山火树,露台上鼓乐齐奏,下面各种表演,外国人也纷纷献上本国歌舞,十分热闹。
由于赵匡胤采取虚外实中的策略,京师驻军大大增多,就导致了大梁人口激增,后来,宋太宗就曾说过:“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玉海》亦称:“皇城之内,有诸班之兵;京城之内,有禁卫之兵;京城之外,别营犹数十里。”这样一来,京师粮食供应问题就变得十分突出了,而要解决大梁的粮食供应,就必须先解决好粮食运输问题,那就是要疏浚大梁周边的河道。实际上,这一工作在后周世宗时期就已经开展了,到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以后,依然高度重视这一工作。
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横贯汴京。五丈河流经外城北部,由西而东流向兖州一带;金水河由西而东注入皇城大内;汴河西接黄河,由西而东流经汴梁南部,东南与淮河、长江相接;蔡河由南而北、再往东南流经汴梁外城南部,流向陈州一带。建隆元年四月,赵匡胤就曾经派遣中使去疏浚蔡河,设置了调控水量的斗门(水闸),实际上,北宋建立以后,一直在疏浚汴梁的河道,建隆二年年初,赵匡胤就亲自来到玄化门(景龙门),看望治河民工。二月,赵匡胤又命令给事中刘载前往定陶,组织曹州、单州三万民工,疏浚五丈河,由大梁经过曹州、济州,一直通到郓州,连通山东一带的漕运。赵匡胤对侍臣们说道:“麻烦百姓,满足个人私欲的事情,朕是不会干的。疏浚河道,以满足京师需要,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他又到大梁城南察看修建水櫃(调节运河水量的水利工程,类似水库)。当时,五丈河大梁段淤积严重,无法行船,赵匡胤又命令右监门卫将军陈承昭在大梁城西汴河之上修建斗门,从荥阳开凿长一百余里的水渠,将京河、索河的水引到大梁护城河内,再由护城河注入斗门,流入五丈河内,以通东北方向的漕运。
除了治理河道之外,赵匡胤还派人分赴各地重新丈量土地。后周世宗时期,就曾经派人到各地重新丈量土地,但由于用人不当,很多官员受到百姓的投诉。赵匡胤对侍臣们说道:“派人丈量土地,其目的是关心民生,而百姓反受到更多损害,莫非是官员们贪图功劳所致?如今要认真挑选担当此任的官员。”过去,各地藩镇节度使往往派遣心腹收取田租,取走漫出斗斛的粮食,天雄的符彦卿取的特别多。赵匡胤听说后,就派遣官员们亲自主管此事,百姓们的负担才减轻下来,他又派人拿出公家的粮食赏赐给符彦卿,让其自感羞愧。
三月二日,宫内酿酒作坊失火。作坊与三司办公室相邻,当晚,一些酿酒工人趁乱冲入三司使官署盗窃。赵匡胤在高楼上看到这一情况,认为是酒坊使左承规、副使田处岩故意放纵工人盗抢,下令将二人一并处斩。又逮捕了五十名酿酒工人,全部拉到街市上斩杀。宰相们苦苦劝谏,稍稍息怒,连忙派人停止行刑,只有十二个人得救。
到建隆二年年初,赵匡胤又着手进行新一轮的人事调整。
三月,以雄武(秦州)节度使王景担任凤翔节度使,征召凤翔节度使王彦超入朝。王景行伍出身,为人谦让,每次朝廷使者前来,他都十分恭敬。有人劝他说:“大王地位尊崇,不该过分谦让。”王景却说:“臣子尊重皇帝之命,本该如此,我还唯恐不够谨慎呢!”北宋建立以后,加授其为郡王,派出吏部尚书张昭前去宣布,王景对张昭尤其恭敬,还送给张昭一万钱。王景身边有人觉得礼物太重了,王景说道:“我在军中时就已经听说过张尚书的大名了,今天朝廷专门派来张尚书,是看重我啊,怎能不破例呢?”至此,赵匡胤将其征召入朝,不久改任为凤翔节度使,充西面沿边都部署。与王景一起被征召入朝的还有凤翔节度使王彦超。王彦超是赵匡胤的老相识,三月二十九日,赵匡胤步行出了明德门,来到作坊饮宴射箭,酒醉之后,他看了看王彦超,说道:“昔日你在复州时,我前去投靠你,你为何不收留我呢?”王彦超连忙走下台阶,叩头回答:“当时,臣只不过是一个刺史而已,一杯水岂能容得下神龙!假如臣当时收留了陛下,陛下岂会有今天!”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次日,闰三月一日,王彦超上书谢罪,赵匡胤派人前去安抚,遂对侍臣们说道:“沉湎于酒,还怎么去做人?朕有时在宴会上喝得大醉,次日未尝不后悔啊。”
同月,殿前都点检、镇宁节度使慕容延钊调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西南面沿边都部署,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天平节度使韩令坤调任成德节度使、北面沿边都部署,二人都不再担任禁军职务,并且从此以后,殿前都点检一职不再任命,同时,赵匡胤还将天平节度使韩令坤调任成德节度使。
四月二十七日,赵匡胤下令将贪赃的商河县令李瑶用棍棒打死;左赞善大夫申文纬奉命丈量土地,失职被免官。赵匡胤对贪官尤其憎恨,凡是犯法的贪官,不论是朝廷内外之官,往往都被处以极刑。后汉初年,法律规定凡是私自酿酒的,一律处斩,后周建立以后,郭威认为汉法太严,规定酿五斤酒的才处死。赵匡胤认为这个酒法仍太严厉,四月二十八日,他下令:“百姓私自酿酒曲达十五斤的,将私酒带入城内三斗的,才处死。”赵匡胤还觉得前朝惩治贩私盐的法令也过于严厉,下令称:“把官盐私自偷运到禁盐区十斤,煮碱达三斤,才判处死刑。百姓携带私盐进入城市达三十斤以上的,上报以后论处。”
五月一日,因皇太后杜氏生病,赵匡胤下诏赦免死刑犯以下的各种囚犯。十二日,他又下诏命令殿前司和侍卫司以及各州长官挑选骁勇之士,提高他们的军籍,沙汰老弱胆怯之兵。创设了剩员编制,用来安置沙汰下来的人员。过去,徐州、宿州、郓州、济州百姓都是吃的海盐,运输船逆流而上,费用巨大。十五日,赵匡胤命令将安邑县和解县的食盐供应上述四地。原来有官员按照任职时间进行升迁的制度,赵匡胤对宰相们说道:“这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正巧,监门卫将军魏仁涤等人管理市场,盈余很多,宋太祖就破格增加其俸禄、官阶,从此以后,官员升迁不再根据任职时间长短了。二十八日,供奉官李继昭因盗卖官船,被处以死刑。同日,宋太祖下令,各州不得再征调百姓到驿站服役,全由部队去驿站值班。五代时期的官员大多出身武将,放任狱吏滥施刑罚。当时,金州一个叫马汉惠的无赖,到处惹是生非,他的父母和弟弟一起杀了他。金州防御使仇超、判官左扶不问原因,将马汉惠的父母、弟弟都处死了。宋太祖认为仇超等人执法严苛,将其除名,并把左扶流放到了海岛,从此以后,人们才开始遵纪守法起来了。
六月二日,皇太后杜氏在滋德殿去世。杜氏聪明有见识,每次和太祖一起商议国事,仍然称呼赵普为书记,她曾经安抚赵普说:“我儿经历的事情不多,赵书记还得多替我儿操心。”杜太后非常喜爱赵光义,但平日里也从未对他和颜悦色,赵光义每次出外,杜太后总会告诫他说:“一定要和赵书记同行才成。”病重期间,宋太祖一直在杜太后身边侍奉汤药,等到临死前,杜太后把赵普召入,接受遗命。杜太后对赵匡胤说道:“你自己知道你是怎么才得到天下的吗?”赵匡胤哭个不停,没有回答。杜太后又说:“我是自己老死的,光哭也没什么用,我正要对你说大事,你就只顾哭吗?”又再问了一遍。赵匡胤回答:“这都是有赖于祖宗和太后的恩德。”杜太后回答:“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柴氏幼子坐天下,群心不服罢了。假如后周拥立的是年长之君,你哪能当上皇帝?你和光义都是我亲生的,你死以后应该把帝位传给你弟弟。四海如此之大,能拥立年长之君,才是社稷之福啊。”赵匡胤叩头哭泣,表态道:“敢不听从太后教诲。”杜太后又对赵普说道:“你记下我的话,不可违背。”赵普遂在太后卧榻之前写下誓书,在末尾签下“臣普记”三个字。赵匡胤命人把誓书藏在金盒之内,由谨慎小心的宫女保管起来。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9-12-22 20:43:47 +0800 CST  
二十一、杯酒释兵权


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但是,《涑水记闻》则记载,当时杜太后是要求赵匡胤将来把皇位传给两个弟弟,也并非仅传给赵光义一人。是否存在金匮之盟这一约定,历来存在争议,但从现在学者们的研究,一般认为,是存在金匮之盟的,只不过,当时的金匮之盟应当是约定,由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再由赵光义传位给赵光美,由赵光美再传回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并不是后来赵光义公布于世的只传位给他一人这个版本。
个人同意这一观点,理由主要如下:一是,杜太后并非一般深居后宫、不问世事的母亲,她是一个性格刚毅、治家有法的母亲,可以说,作为儿子的赵匡胤等人都对她是非常尊重,甚至是敬畏的,同时,在赵匡胤登基以后,杜太后还时刻关心着国家大事。史称,就在赵匡胤尊母亲为皇太后的当天,众人都齐声道贺,可是,杜太后却一脸不悦之色。侍从们说道:“母以子贵,如今儿子当了天子,为何不高兴呢?”杜太后说道:“俗话说:‘当皇帝很难。’天子在万民之上,如果能治理好国家,这个位置就受人尊崇;假如治理不好,想再当一个平民百姓,也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担忧啊。”由此可见,杜太后是一位非常有见识的女性,她在临终前提出金匮之盟是可能的。二是,杜太后病重时北宋的客观情况。北宋刚刚建立的次年,杜太后就得病了,虽然赵匡胤在建隆元年相继消灭了李筠和李重进,似乎是稳定了大局,但是,对于一个刚刚建立起来的王朝,可谓是百废待兴,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当时的人们谁也料想不到这个王朝与五代时期的其他王朝有什么两样,会不会同样是一个短命王朝,杜太后有这种担忧也是自然而然的,有鉴于后周的教训,提出册立长君,是可信的,也是防微杜渐之举。三是,从杜太后驾崩之后,宋太祖的表现也可以看出一点端倪。杜太后是建隆二年六月二日去世的,到了七月十一日,赵匡胤就任命殿前都虞候、泰宁节度使赵光义兼任开封尹、同平章事,以赵光美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遥领)。五代时期,担任京师长官有着特殊的意味,再加授同平章事,就几乎等同于王储了,在母亲刚刚去世不久,赵匡胤就晋升赵光义为开封尹、同平章事,可能就是在执行母亲的遗命。四是,怀疑金匮之盟存在的一些质疑,大多基于逻辑推理,然而,这些逻辑推理又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比如,有人认为,在金匮之盟发生的时候,赵匡胤年仅三十五岁,杜太后不可能这么做;再比如,有人认为,金匮之盟是出现在太宗太平兴国六年,质疑赵普为什么不在宋太宗继位之初就说出此事呢?等等,但这些质疑都还是能够给出合理解释的。
母亲去世之后,赵匡胤也在深深思索着治国之道。一天,他问枢密副使赵普:“自从唐朝末年数十年以来,帝王一共换了八家,一直战斗不息,生民涂炭,这是什么原因?我想让天下太平起来,让国家能够长治久安,你说该怎么办?”赵普回答:“陛下能够谈及此事,这是天地神人之福啊。造成这一现象,不是其他原因,就在于方镇兵权太重,君王弱小,臣下强盛之故啊。如今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就要稍稍夺去他们的权力,由朝廷控制住方镇的钱粮,接管他们的精兵,则天下自然就安定下来了。”当时,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的旧友,虽然在地方上担心节度使,但仍然统领着禁卫军。赵普多次建议赵匡胤剥夺他们的兵权,赵匡胤却不以为然,说道:“他们肯定不会背叛我的,你不必担心。”赵普回答:“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然而,臣仔细观察他们几人,都没有统御之才,恐怕不能制服部下,万一军中有人作乱,到了那时,他们也不由自主了。”赵匡胤当即心领神会了。
赵匡胤就把石守信等人召来饮宴,酒酣耳热之际,赵匡胤屏退左右,对石守信等人说道:“没有你们诸位,我也到不了这一步,每当想起你们的功劳,真是很大啊。可是,我当上了天子,真的是太难了,真不如当个节度使快乐,整日我从来不曾睡个好觉。”石守信等人连忙问道:“这是为何?”赵匡胤说道:“这不难明白,我到了这个位置,谁不想取而代之?”石守信等人连忙叩头,说道:“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再有异心,陛下为何说出这种话来?”赵匡胤说道:“人谁不想富贵?你们虽然没有异心,可是你们麾下那些想富贵的人,假如有一天,他们把黄袍穿到你们身上,就算你们不想当这个皇帝,能行吗?”石守信等人听了,顿时大惊失色,非常害怕,叩头哭泣说道:“臣等愚蠢,没有想到这一点,请陛下可怜臣等,给臣等明示一条生路。”赵匡胤接着说道:“人生如同白驹过隙一般匆匆,所谓想富贵的,也不过想多弄点钱财,厚自奉养、娱乐,令子孙们不至于贫穷罢了。你们为何不放掉兵权,到军镇当个节度使,挑选好的田宅买来,为子孙创下永远不可动之家业,多弄点歌女舞姬,日夜饮酒作乐,以终天年。我再与你们约为婚姻,君臣之间,都不再相互怀疑,上下相安无事,这难道不是很好吗?”众人听了,都纷纷叩拜,谢恩道:“陛下替臣等想到这一步,可以说是让死人复活了啊!”次日,石守信等人纷纷上书称病请求辞去军职,赵匡胤大喜,对众人一一安抚,赏赐了很多财物。
七月九日,赵匡胤以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以殿前副都点检、忠武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侍卫都虞候、镇安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数人都免去了禁卫军中的职务。唯独石守信还兼任着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然而,他已经出镇天平军,已经不再掌握禁卫军的军权了。从此以后,殿前副都点检也不再授予臣下了。接着,就有了赵光义和赵光美之任,已见前述。可能在赵光义兼任开封尹以后,就不再担任殿前都虞候了,赵匡胤觉得殿前军聚集了上万名如狼似虎的猛士,非张琼无法管理,遂晋升内外马步军都头、寿州刺史张琼为殿前都虞候、领嘉州防御使。
这番调整还涉及到其他一些人。由于义成节度使王审琦被调往忠正,赵匡胤就把原忠正节度使赵赞免职了;高怀德调往归德,赵匡胤又把保大节度使武行德调任忠武节度使;以武信(遥领)节度使罗彦瓌担任彰德节度使;建雄节度使赵彦徽(原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赵匡胤曾“兄事之”);永兴节度使李洪义改任保大节度使;把回京的原凤翔节度使王彦超放还,改任永兴节度使;又任命高防担任雄武节度使;张建丰担任义成节度使。高防,字修己,并州寿阳人。“性沉厚,守礼法……事母孝,好学,善为诗。”他一直在后晋大臣张从恩手下任职,张从恩担任昭义节度使时,辽军攻破大梁,张从恩不听高防等人劝谏,执意离开军镇应辽国皇帝耶律德光之召到了大梁,此后,高防等人归顺了起兵的后汉高祖刘知远。后汉建立以后,高防历任屯田员外郎、浚仪令。后周建立,高防被改任刑部员外郎、开封令、开封府少尹、刑部郎中。世宗担任开封尹时,判官崔颂得罪,宰相举荐了高防。等世宗继位后,高防被提拔为左谏议大夫,此后,又历任给事中、左散骑常侍、户部侍郎。
安排妥当之后,赵匡胤又把矛头对准了义武节度使孙行友。孙行友镇守义武已经八年之久了,北宋建立以后,赵匡胤加授其为同平章事。当时,孙行友的起家之地狼山信教徒众越来越多,当地百姓趋之若鹜,孙行友内心不安,屡屡上书请求辞官归朝,赵匡胤没有同意。到建隆二年,孙行友开始转移钱粮,招募壮丁,修缮武器,打算逃回狼山,继续占山为王。义武兵马都监药继能(后唐静难节度使药彦稠之子)向朝廷密报此事,赵匡胤得知后,立即派遣阁门副使武怀节集合镇州、赵州之兵,声称巡边,直接闯入定州。孙行友毫无防备,等武怀节入城之后,宣布诏书,命其全族入朝,孙行友只得从命。等孙行友来到朝廷后,赵匡胤命令侍御史李维岳到孙行友宅第审讯,结果属实,赵匡胤下诏将孙行友严厉斥责一通,削夺官爵,将其软禁在家中,又诛杀了孙行友的几个部下,并派遣使者赶赴狼山,将狼山妖尼孙深意的尸体挖出,拉到大梁西北角焚烧。孙行友的弟弟、易州刺史孙方进以及侄儿、保塞军使孙全晖都在宫门外请罪,赵匡胤下诏赦免了二人。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9-12-26 09:28:33 +0800 CST  
二十二、恩威并用


野史还有两处记载,与杯酒释兵权多少有一点关系。
《闻见近录》记载,赵匡胤刚刚即位时,方镇大员们都很骄横,就是所谓的义社十兄弟们。一天,赵匡胤召来各位,每人发一把宝剑,各自骑一匹马,从固子门(大梁外城西北门)出城,到树林中饮酒。赵匡胤对诸位说道:“此处无人,你们要是想当皇帝,现在就可以杀了我去当。”众人都跪地叩头,惶恐不安,赵匡胤说了几遍,大家无人敢说话。赵匡胤说道:“看来你们是真想让我当主吗?”众人都高呼万岁。赵匡胤说道:“你们既然是真心让我当皇帝,就该尽臣节,从今往后不得再骄横跋扈了。”众人纷纷表示从命,酒醉而归。
《邵氏闻见录》记载,赵匡胤即位后,各藩镇大员都回到京师,朝廷给予优厚的待遇。一天,众人随赵匡胤一起到金明池游玩,在船上喝酒,相谈甚欢。赵匡胤指着自己的座位说道:“这个座位必须是有天命者才能坐上。朕偶然遇到众人拥戴才坐上此位,你们谁想来当,朕会让贤。”众人跪地,吓得浑身冒汗,不敢起身。赵匡胤命近臣将众人搀扶起来,继续欢饮。
这两则故事的真实性无法考证,但是,也由此可以看出,在赵匡胤登基以后内心是多么的焦灼。为了稳定政权,对于公然反对他的人,兴兵讨伐,像李筠、李重进;对于可能心存不轨的,要么派兵捉拿,像孙行友,要么派去监军或者兵马使予以控制,像杨廷璋等人,要么征召入朝,像郭崇、王彦超,要么缩小其辖区,像符彦卿,然后再进行调防;对于自己的老班底,则恩威并用,杯酒释兵权,让他们交出禁军中的兵权,然后与他们结为婚姻,让他们放心;对于地方军镇再从兵员、钱粮、佐官等方面予以控制,进一步削弱军镇的实力,强干弱枝,确保政权的稳定。
当然,赵匡胤还非常善于笼络人心,尤其是对于那些资历较浅、刚刚提拔起来的将领们,就特别注重予以安抚。这一点在他对待李汉超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儒林公议》记载,李汉超率领五千精兵驻扎在高阳关,防守着北部边境。李汉超觉得自己带的兵太少了,就派儿子到朝廷请求增兵。赵匡胤对李汉超的儿子说:“你的父亲让你来要兵来了?”遂对李汉超的儿子说道:“你父亲完不成我交给的任务,我会等到契丹人斩了你父亲的人头以后,我再派能完成我任务的人去。兵我是不会再给的。”又解下玉带,另外还赏赐给李汉超很多财物,于是,李汉超奋发图强,尽心竭力,契丹人也不敢内侵了。《归田录》也记载,当时,赵匡胤只给了李汉超三千兵,而齐州十分富庶,就让他兼任了齐州防御使,把齐州的赋税用于补贴军需,而李汉超行伍出身,在当地横行不法,时间长了,很多当地百姓都跑到大梁告状,称李汉超借钱不还、强娶民女为妾等等。赵匡胤在便殿亲自召见上访的百姓,赏赐给大家酒肉,先安慰大家一番,而后慢慢询问道:“自从李汉超到关南以后,契丹人又入侵几次了?”后周世宗收复瓦桥、益津、淤口三关及瀛、莫二州以后,北宋时称这三关以南的地区为“关南”,约在今河北省白洋淀以东的大清河流域以南至河间市一带。
百姓们纷纷说道:“没有了。”赵匡胤又说:“过去契丹入侵,边将抵御不了,黄河以北的百姓每年都要遭受劫掠,你们在当时能保全你们的子女钱财吗?如今,李汉超从你们身上抢掠的与契丹人相比,哪个多?”又问投诉李汉超强娶自己女儿的那人道:“你家几个女儿?都嫁给了什么人?”那人据实回答。赵匡胤听了,说道:“原来她们嫁给的都是村夫啊。像李汉超,是朕的贵臣,因为喜欢你的女儿才娶的,娶过去以后,肯定不会让她无处存身的,与其嫁给一个村夫,哪像嫁给李汉超这样富贵呢?”百姓们听了,都心悦诚服而退。赵匡胤随后又命人给李汉超传话道:“你需要钱为何不告诉我?而擅自劫掠百姓们?”遂赏赐给他数百两银子,还叮嘱他道:“你拿着这些钱自己去还给人家,好让人家感激你!”赵匡胤如此细致入微的关心,让李汉超深受感动,不禁掩面而泣,发誓以死报答赵匡胤的恩德。
《涑水记闻》也记载,张美强娶民女之事,赵匡胤的处理方式大致与上面相同,不同的是,赵匡胤又召来张美的母亲,告诉了张美所为之事。张母叩头谢罪道:“我在京师,不知道啊。”赵匡胤遂赏赐给张母一万钱,命其交给张美,让他还给民家,并说:“告诉你儿子,缺钱花了,应该问我要,不要再向百姓索取了。好好对待那个女孩,逢年过节给人家娘家送点礼物,好好予以安抚。”自此,张美惶恐不安,洗心革面,成为一名非常廉洁的官员,在沧州担任节度使十年,当时的人们称之为沧州张氏。
对待西山巡检使郭进也是如此。
郭进,深州博野人。他年少时贫贱,在巨鹿一家富户家做佣工,他身强力壮,倜傥任气,喜欢结交豪杰侠士,整日饮酒赌博。当地一些富家子弟认为他是个祸害,阴谋杀了他。一个竺姓妇女知道了这些人的阴谋,就偷偷告诉给了郭进,郭进遂在后晋末年投靠了后汉高祖刘知远。刘知远称帝以后,郭进领兵平定河北诸郡,被晋升为乾、坊二州刺史。郭威建立后周以后,改任郭进为淄州刺史。郭进在地方任职期间很有政绩,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吏民多次请求朝廷为郭进立碑颂德。宋太祖建立北宋以后,在亲征李筠时,晋升郭进为洺州防御使、西山巡检使,命其承担与北汉接壤的太行山一线的防务。
郭进军法严峻,宋太祖赵匡胤每次派遣征发戍守的士卒,总会告诫大家说:“你们要谨慎遵守法令,不然的话,平日里就算我可以宽恕你们,但郭进就会杀你们了。”曾经有一名军校诬告郭进有不法事情,太祖查问得知实情以后,就把那名军校送交郭进,让郭进杀他。适逢北汉军队前来侵犯,郭进对那人说:“你敢告我,确实有胆量勇气。如今我赦免了你的罪,你能杀退敌兵的话,我一定会向朝廷举荐,晋升你的官职。”那人答应后,奋勇出战,结果大获全胜,郭进果真请求朝廷加封那人的官职。宋太祖说:“你诬告陷害我的忠臣良将,这点功劳只够赎罪罢了。”命人把那人送还郭进。郭进再次上书请求宋太祖,说:“让臣下丧失信用,臣下以后就无法用人了!”宋太祖终于答应了郭进的请求。宋太祖曾经让有关部门给郭进在京师修建宅第,厅堂之上均用圆筒形的覆瓦,有关官员称只有亲王、公主的宅邸才能用这种瓦。宋太祖发怒道:“郭进扼守西山十年,让我无北顾之忧,我待郭进比我儿女疏远吗?赶快给我监工去,别再胡说八道!”史称,宋太祖对待有用的将领们都是如此,因此才能让这些将领对他忠心耿耿。
对待董遵诲更是如此。董遵诲,涿州范阳人。他的父亲董宗本,原系赵赞之父赵延寿的部下,此后,举家南迁,投奔了后汉。后汉高祖刘知远提拔他担任随州(今湖北省随州市)刺史,以董遵诲为随州牙校。董遵诲是高怀德的外甥,史称,他“不知书,豁达无崖岸,多方略,能挽强命中,武艺皆绝人。”后周时期,他曾经参加了高平之战、南征淮南、北征辽国等历次战斗,都立下战功。
赵匡胤年轻时,曾经四处游历,投奔在董宗本的麾下,而董遵诲经常欺负赵匡胤。一次,董遵诲对赵匡胤说:“我经常看见城上空中有伞盖一般的紫色云彩,还梦见登上了高台,遇到一条一百多尺长的黑蛇,一会儿又变成一条龙腾空飞到东北,其时雷电交加,这是什么预兆?”赵匡胤不回答。还有一次,二人讨论战法,董遵诲说不过赵匡胤,不禁恼羞成怒,拂袖而去,赵匡胤遂辞别董宗本而去。等到赵匡胤即位以后,董遵诲跪地叩头请死,赵匡胤命人将他搀扶起来,问道:“爱卿还记得过去紫色云彩以及蛇化龙之事吗?”董遵诲再拜叩头高呼万岁。不久,董遵诲的部下敲击登闻鼓,告发其十几件违法乱纪之事,赵匡胤一概不予追究。董遵诲更是惶恐惭愧,赵匡胤将其召来,安慰道:“朕正赦免罪过,赏赐功臣,怎会记挂着旧怨?你不用担忧,我将会提拔重用你的。”董遵诲更是感激得涕泗横流。赵匡胤又问道:“你母亲呢?”董遵诲回答:“还在幽州,因战乱无法团圆。”赵匡胤就命人贿赂边民,偷偷把董母从辽国接回,让董遵诲深受感动。董遵诲派遣表弟刘综向朝廷进贡马匹道谢,赵匡胤当即解下身上的真珠盘龙衣,命赏赐给董遵诲。刘综说道:“遵诲人臣,岂敢穿这个!”赵匡胤毫不介意,说道:“我正把一方安定托付给他,不会在意这个的。”虽然董遵诲过去得罪过赵匡胤,但北宋建立以后,董遵诲的舅舅高怀德成了赵匡胤的妹夫,并且,董遵诲又是一个胸无城府的猛将,这正是赵匡胤最需要的人,所以,对董遵诲非常厚待。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9-12-31 09:48:07 +0800 CST  
二十三、整顿内政(1)


北宋建立以后,宋太祖赵匡胤高度重视对北汉、夏州以及西羌方向的防御,在挑选领兵将帅时非常用心。
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四月八日,他任命前忠正节度使赵赞担任彰武节度使。赵赞的任务就是看住夏州的李彝兴,稳定关中局势。赵赞在临行之前,赵匡胤给其另外有密令,允许他随机应变,自行决定。赵赞快到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时,把随行的步骑兵分开,让他们前后行进,络绎不绝,远远望去,只能看到旌旗招展,无法判断出确切人数,这让前来迎接的羌族和浑族部众都很畏惧。
北宋立国之初,仍沿袭后周疆界,西部只及渭州(今甘肃省平凉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泾原)、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东部和中部)、成州(今甘肃省成县)、阶州(甘肃省武都县)一线,陇右大部分地区仍由吐蕃部落占据。北宋初年,秦州下辖成纪、清水(今甘肃省清水县)、陇城(今甘肃省天水市东部马跑泉附近)、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市)、长道(今甘肃省西和县北)五县,州治成纪(在今甘肃省秦安县叶堡川)。
秦州西北夕阳镇(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北新阳镇),是古代的伏羌(今甘肃省甘谷县)之地,再往西北是一片茂密的深林,盛产木材,少数民族长期盘踞在那里,高防担任知秦州以后,建议设立“采造务”,砍伐木材运往京师。吐蕃部落酋长尚波于率众争夺,双方引发争斗,宋太祖不愿边疆生事,就颁布诏书对吐蕃人晓之以理,并下令停止采伐,将高防调回。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六月七日,宋太祖改任枢密使吴延祚担任雄武节度使、知秦州。此前一天,赵匡胤专门召见了吴延祚,对他说道:“爱卿年事已高,长期担任枢密使,非常辛苦。如今,我把秦州交给你,也是想让你好好休息休息。明天诏书就下发了,我恐怕你会觉得离开我的身边,不会不生出无端的想法,所以提前告诉你一声,不要担忧。”吴延祚来到秦州以后,就赦免了尚波于等人的罪,把宋军俘虏的吐蕃人全部释放,取消了“采造务”。吐蕃人深受感动,主动献出了伏羌县。高防回朝后,被赵匡胤任命为枢密院直学士,不久,又出任凤翔知府。
为了进一步稳定关中、威慑定难节度使(西夏前身)李彝兴,建隆三年,赵匡胤又调任猛将、虢州刺史姚内斌担任庆州(今甘肃省庆阳市)刺史。姚内斌,是平州卢龙人。原为辽国关西巡检、瓦桥关使,如前所述,在后周世宗北征时,姚内斌率领瓦桥关五百守军投降了后周,世宗任命其担任汝州刺史。北宋建立后,姚内斌率部参加了讨伐李筠之战,被改任虢州刺史。史称:他“在郡十数年,西夏畏伏,不敢犯塞,号内斌为‘姚大虫’,言其武猛也。”据《经武圣略》记载,宋太祖对侍臣们说:“安定边防,统帅军队,最重要的是要挑选出合适的将帅。如果边地将帅能听从朕的旨意,则朕必定会厚待其家,增加其爵位俸禄,多赏赐给他钱财以及辖区州县的税赋,听任其招募骁勇之士,以为爪牙。只要钱财充裕,就一定能干成事,朕虽然减少后宫宫女人数,极尽节约,但在边防方面,朕一点也不吝惜钱财。”
当然,对于李彝兴,赵匡胤还灵活运用两手策略予以拉拢。建隆三年年初,李彝兴派人向朝廷进贡了三百匹马。正巧,赵匡胤正命工匠制造玉带,就把李彝兴的使者叫来,问李彝兴的腰围多少,使者回答李彝兴是个大肚子。赵匡胤赞同道:“你家大帅可真是个有福之人啊!”当即把工匠给自己造的玉带赏赐给了李彝兴,李彝兴也是深受感动。在任命了秦州吴延祚、庆州姚内斌、延州赵赞之后,在随后的几年里,赵匡胤相继派出猛将进驻关中,主要是:开宝元年(公元968年),以董遵诲担任通远军使,镇守环州(今甘肃省环县);开宝二年(公元969年),以猛将王彦升镇守原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等等。董遵诲上任以后,召来各族酋长,赏赐给众人很多财物,但不久,这些人又前来骚扰,董遵诲率部深入敌境,斩杀俘获很多,缴获数万羊马,边地这才安定下来。王彦升镇守原州时,对待犯法的党项人非常残酷。他召集僚属饮宴,当众用手扯断犯人的耳朵,以此佐酒。犯人流血满地,一动也不敢动。王彦升前后吃掉数百人耳,党项人非常畏惧,不敢再骚扰边塞。
秦州吴延祚、庆州姚内斌、延州赵赞、环州董遵诲、原州王彦升,再加上镇守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的朔方节度使冯继业,这是赵匡胤对付西羌和西夏的几个主要大将。
在对付辽国方面,赵匡胤主要以李汉超镇守关南、马仁瑀镇守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韩令坤镇守常山(今河北省正定县)、贺惟忠守易州(今河北省易县)、何继筠统领棣州(今山东省惠民县)。李汉超、马仁瑀、韩令坤这都是赵匡胤的佐命功臣。贺惟忠,是忻州定襄人,他年少时就非常勇敢,擅长骑射,通晓兵法。起初在郭威帐下任职,后周建立以后,又在郭荣手下。期间,朝廷改任其担任供奉官,贺惟忠没有向郭荣辞行,就匆匆上任了,等世宗继位以后,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因此,在世宗一朝,贺惟忠一直没有得到晋升。北宋建立以后,赵匡胤授予他仪鸾副使,知易州,因其守边有功,后被晋升为正使。何继筠,是五代时期名将何福进的儿子,在后晋、后汉、后周三朝任职,后周时期,何福进担任成德节度使,何继筠被任命为牙内兵马都指挥使,何福进去世后,何继筠改任棣州刺史。北宋建立以后,赵匡胤将棣州升格为团练使州,任命何继筠为棣州团练使。何继筠性格沉稳,智略过人,在边境任职二十年,与士卒同甘共苦,很得人心,受人敬服,许多百姓都供奉他的画像。
在对付北汉方向,赵匡胤主要以郭进控制西山,武守琪(又记作武守琦)成守晋州,李谦溥守隰州,李继勋镇守昭义。荆罕儒被杀以后,赵匡胤又任命武守琪镇守晋州,武守琦过去曾经担任过殿前司铁骑左厢都指挥使,也是赵匡胤的老部下。李谦溥,字德明,并州盂人。他为人慷慨,重情重义,与赵匡胤家是邻居,赵匡胤与李谦溥的弟弟李谦升是好朋友。李谦溥自幼就通晓《左氏春秋》,后晋时担任殿直,后改任西头供奉官,后汉初年,晋升为东头供奉官。后周建立以后,李谦溥担任供备库副使。世宗讨伐北汉时,派遣李谦溥单人匹马劝降了北汉辽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左权县)刺史张乙,因功被晋升为闲厩使。世宗撤军后,留下他担任晋州兵马都监。此后,隰州刺史孙义去世,而当时世宗正南征淮南,李谦溥对节度使杨廷璋说:“隰州是咽喉要地,不可没有主将,如今,皇上南征,如果等朝廷批准以后,就晚了。”杨廷璋遂当即任命其权隰州事。李谦溥上任以后,赶忙组织军民整修城池,严加戒备,到第八天,北汉军队果然来犯。当时正值酷暑,李谦溥手持扇子,身穿单衣,带着两个小吏从容地登上城墙巡视。数日之后,敌人发起进攻,李谦溥组织敢死队趁夜出城,与杨廷璋的援军里应外合,大破北汉军队。此后,李谦溥因功被晋升为澶州巡检使。
《东斋记事》记载,宋太祖对这些将帅非常优待,“筦榷之利悉以与之,其贸易则免其征税,故边臣皆富于财,以养死士,以募谍者,敌人情状,山川道路,罔不备见而周知之”。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20-01-11 17:02:12 +0800 CST  
细说北宋
第一卷
(试写于2018年7月2日)
写于2018年8月5日——2018年11月23日

共计33.5万字

目录

一、重用匡胤
二、太阿倒持(1)
三、太阿倒持(2)
四、太阿倒持(3)
五、步步惊心(1)
六、步步惊心(2)
七、陈桥兵变(1)
八、陈桥兵变(2)
九、陈桥兵变(3)
十、大宋开国(1)
十一、大宋开国(2)
十二、大宋开国(3)
十三、大宋开国(4)
十四、大宋开国(5)
十五、潞州之变(1)
十六、潞州之变(2)
十七、潞州之变(3)
十八、善后事宜
十九、平定淮南
二十、金匮之盟
二十一、杯酒释兵权
二十二、恩威并用
二十三、整顿内政(1)
二十四、整顿内政(2)
二十五、周边局势(1)
二十六、周边局势(2)
二十七、周边局势(3)
二十八、周边局势(4)
二十九、扫平荆湘(1)
三十、扫平荆湘(2)
三十一、扫平荆湘(3)
三十二、暗流涌动(1)
三十三、暗流涌动(2)
三十四、整顿吏治
三十五、讨平后蜀(1)
三十六、讨平后蜀(2)
三十七、讨平后蜀(3)
三十八、师雄之乱(1)
三十九、师雄之乱(2)
四十、师雄之乱(3)
四十一、论功行赏
四十二、稳定政局(1)
四十三、稳定政局(2)
四十四、讨伐北汉(1)
四十五、讨伐北汉(2)
四十六、讨伐北汉(3)
四十七、讨伐北汉(4)
四十八、讨伐北汉(5)
四十九、再释兵权
五十、平定南汉(1)
五十一、平定南汉(2)
五十二、平定南汉(3)
五十三、大灾之年(1)
五十四、大灾之年(2)
五十五、赵普罢相(1)
五十六、赵普罢相(2)
五十七、平定南唐(1)
五十八、平定南唐(2)
五十九、平定南唐(3)
六十、平定南唐(4)
六十一、平定南唐(5)
六十二、平定南唐(6)
六十三、迁都之争(1)
六十四、迁都之争(2)
六十五、迁都之争(3)
六十六、烛影斧声
六十七、太宗继位(1)
六十八、太宗继位(2)
六十九、太宗继位(3)
七十、太宗继位(4)
七十一、平定北汉(1)
七十二、平定北汉(2)
七十三、平定北汉(3)
七十四、平定北汉(4)
七十五、高梁河之战
七十六、满城之战
七十七、兵败交州
七十八、瓦桥关之战
七十九、赵普复相(1)
八十、赵普复相(2)
八十一、廷美被贬
八十二、关注内政
八十三、朝堂一新
八十四、廷美之死
八十五、改元封禅
八十六、继迁之叛(1)
八十七、继迁之叛(2)
八十八、雍熙北伐(1)
八十九、雍熙北伐(2)
九十、雍熙北伐(3)
九十一、雍熙北伐(4)
九十二、雍熙北伐(5)
九十三、君子馆之战(1)
九十四、君子馆之战(2)
九十五、调兵遣将
九十六、改弦更张(1)
九十七、改弦更张(2)
九十八、改弦更张(3)
九十九、唐河之战
一百、用人之道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20-01-11 17:03:34 +0800 CST  
北宋风云(二)

目录
写于2018年11月24日(34.1万字)

一百零一、徐河之战
一百零二、天降灾祸
一百零三、淳化初年(1)
一百零四、淳化初年(2)
一百零五、淳化初年(3)
一百零六、淳化初年(4)
一百零七、淳化初年(5)
一百零八、西蜀民变(1)
一百零九、西蜀民变(2)
一百一十、西蜀民变(3)
一百一十一、西蜀民变(4)
一百一十二、西蜀民变(5)
一百一十三、西蜀民变(6)
一百一十四、西蜀民变(7)
一百一十五、改元至道(1)
一百一十六、改元至道(2)
一百一十七、继迁又叛(1)
一百一十八、继迁又叛(2)
一百一十九、继迁又叛(3)
一百二十、真宗继位(1)
一百二十一、真宗继位(2)
一百二十二、咸平初年(1)
一百二十三、咸平初年(2)
一百二十四、咸平初交兵(1)
一百二十五、咸平初交兵(2)
一百二十六、咸平初交兵(3)
一百二十七、咸平初交兵(4)
一百二十八、王均之乱(1)
一百二十九、王均之乱(2)
一百三十、继迁再起
一百三十一、痛失灵州(1)
一百三十二、痛失灵州(2)
一百三十三、痛失灵州(3)
一百三十四、大战在即
一百三十五、倾国南下
一百三十六、澶渊之盟(1)
一百三十七、澶渊之盟(2)
一百三十八、澶渊之盟(3)
一百三十九、宋夏议和
一百四十、息事宁人
一百四十一、封禅泰山(1)
一百四十二、封禅泰山(2)
一百四十三、封禅泰山(3)
一百四十四、封禅泰山(4)
一百四十五、大兴土木(1)
一百四十六、大兴土木(2)
一百四十七、西祀后土(1)
一百四十八、西祀后土(2)
一百四十九、辽伐高丽
一百五十、西讨阻卜(1)
一百五十一、西讨阻卜(2)
一百五十二、再征高丽
一百五十三、五鬼乱政
一百五十四、献祭亳州(1)
一百五十五、献祭亳州(2)
一百五十六、下诏罪己
一百五十七、内忧外患(1)
一百五十八、内忧外患(2)
一百五十九、内忧外患(3)
一百六十、内忧外患(4)
一百六十一、内忧外患(5)
一百六十二、改元天禧
一百六十三、王旦之死
一百六十四、再降天书
一百六十五、寇准罢相(1)
一百六十六、寇准罢相(2)
一百六十七、太子亲政
一百六十八、真宗之死(1)
一百六十九、真宗之死(2)
一百七十、丁谓得罪(1)
一百七十一、丁谓得罪(2)
一百七十二、女主临朝
一百七十三、天圣改革(1)
一百七十四、天圣改革(2)
一百七十五、天圣改革(3)
一百七十六、天圣改革(4)
一百七十七、名臣出世(1)
一百七十八、名臣出世(2)
一百七十九、推崇太后
一百八十、“倒王”事件
一百八十一、暗中角力
一百八十二、利用得罪(1)
一百八十三、利用得罪(2)
一百八十四、孜孜图治
一百八十五、王曾罢相
一百八十六、圣宗心病(1)
一百八十七、圣宗心病(2)
一百八十八、圣宗驾崩
一百八十九、生母去世
一百九十、仁宗亲政(1)
一百九十一、仁宗亲政(2)
一百九十二、仁宗亲政(3)
一百九十三、仁宗亲政(4)
一百九十四、仁宗废后
一百九十五、密谋叛宋
一百九十六、册封曹后
一百九十七、重组政府
一百九十八、景祐党争(1)
一百九十九、景祐党争(2)
二百、再次组阁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20-01-11 17:04:20 +0800 CST  
宋元风云(三)

目录
写于2019年11月16日


三百零一、异曲同工(1)
三百零二、异曲同工(2)
三百零三、蠢蠢欲动
三百零四、山雨欲来(1)
三百零五、山雨欲来(2)
三百零六、建立西夏
三百零七、战云密布(1)
三百零八、战云密布(2)
三百零九、战云密布(3)
三百一十、三川口之战(1)
三百一十一、三川口之战(2)
三百一十二、应对之策(1)
三百一十三、应对之策(2)
三百一十四、应对之策(3)
三百一十五、应对之策(4)
三百一十六、三川寨之战
三百一十七、大战前夕(1)
三百一十八、大战前夕(2)
三百一十九、好水川之战
三百二十、手忙脚乱(1)
三百二十一、手忙脚乱(2)
三百二十二、麟府之战
三百二十三、和谈之议
三百二十四、庆历增币(1)
三百二十五、庆历增币(2)
三百二十六、庆历增币(3)
三百二十七、攻守二议
三百二十八、定川寨之战
三百二十九、和谈之议(1)
三百三十、和谈之议(2)
三百三十一、和谈之议(3)
三百三十二、庆历新政(1)
三百三十三、庆历新政(2)
三百三十四、筑城风波
三百三十五、民变四起
三百三十六、移桥之争
三百三十七、艰难谈判
三百三十八、兵火为灾
三百三十九、保州兵变
三百四十、山雨欲来
三百四十一、辽夏之战
三百四十二、进奏院案
三百四十三、一叶知秋
三百四十四、新党被贬(1)
三百四十五、新党被贬(2)
三百四十六、永叔被污
三百四十七、石介之死
三百四十八、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20-01-11 17:05:02 +0800 CST  

楼主:迅发

字数:125251

发表时间:2019-07-12 22:24:4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7-03 16:41:06 +0800 CST

评论数:6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