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我用心写 你认真读

(116)
还是老规矩,分两步走。
首先,干掉皇太孙。
不错,皇太孙正是太子耶律浚的遗腹子。
当年,乙辛百密一疏,让这个孩子逃脱了屠刀。再想动手的时候,已经没机会。道宗只有独子,对独苗的孙子,自然视为掌上明珠,日夜带在身边。
这年冬天,道宗要外出冬猎。乙辛一看有机可乘,便向道宗进言,天寒地冻,道路泥泞,皇孙年幼,不如就留在京城。狼要吃羊之前,总是含情脉脉。
朝堂之上,还是有耿直的聪明人。有大臣当即反对,认为这样会让皇孙失去皇帝庇护,会随时处于危险之中。这回,道宗终于听明白了,最终带着皇孙出猎。
经过此事,对于乙辛的阴险狠毒,道宗有了切身感受。皇帝决定出手了。
先是贬官、再是削爵。
再抓住件小事,说乙辛参与走私马匹到宋朝,判其死刑。这就是纯粹找借口。以乙辛多年积攒的财富,早已富可敌国,怎么可能去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
毕竟是莫须有,道宗顾忌影响,便改判了流放。正当道宗绞尽脑汁怎么杀他的时候,乙辛自己送上了门。他在流放地不老实,天天造船,准备浮海逃亡大宋。
叛国罪。杀。
一代权臣。辽史排名第一的大奸臣,身首异处。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19 12:06:15 +0800 CST  
(117)
在乙辛的故事中,后半段的剧情发展,让人有些大跌眼镜。
他苦心经营几十年,结党营私,培植势力,朝廷内外、广布党羽,俨然一个权贵集团。
辽国上下甚至都知道,宁逆天子,莫违魏王。
乙辛,爵封魏王。
就是说,在辽国,要想混的好,天子的诏命可以不执行,但绝不能拂逆了魏王的意思。乙辛的势力,可见一斑。
如此权臣,在道宗的打击下,居然毫无还手之力,节节败退,以至于最后束手就擒、引颈待戮。为何?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明代的胡惟庸、魏忠贤。他们掌权的时候,威风八面、张牙舞爪。可一旦皇帝出手,他们精心构筑的集团,瞬间灰飞烟灭。
当然,权臣们之所以弄权,是因为有成功的榜样。
比如,曹操、朱温。
那为何曹操、朱温这样的权臣,最终能开创一个朝代,而乙辛、胡惟庸、魏忠贤等,则被皇帝轻易地击倒?
这里面,至少有三个原因。
时代背景。曹操、朱温,都身处乱世,一代枭雄。他们在血雨腥风中成长。通俗地说,就是全天候政治环境下历练,什么都经历过。曹操、朱温更是征战多年,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军事实力。曹操、朱温,都是武将出身。身处乱世,手中有兵就是草头王。他们牢牢控制着军权,有一支名义上属于朝廷,实际上听命于己的私人军队。这是他们最大的本钱。
政治体制。因为是乱世,征战不断,所以曹操、朱温所服务的政权,虽然是个王朝,但却没有健全完备的行政体系,他们有很大的空隙来发展自己,而朝廷对他们的约束和分权也很难做到。
权臣与权臣,也是不一样的。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19 23:20:23 +0800 CST  
感谢各位大力支持!
今日继续!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0 08:45:09 +0800 CST  
(118)
对比下,乙辛、胡惟庸、魏忠贤,都是文臣、宦官。虽都是弄权的高手,却无沙场点兵的能力,更没有听命于己的私人军队。最重要的是,他们掌权的时候,王朝的行政体制已日趋完善。
他们虽是权臣,但终究是体制内的权臣。体制本身,对他们依然有着巨大的约束力。而作为体制最高端的皇帝,则始终有着最终裁决权。
所以,皇帝的一纸诏书,就要了卿卿性命。
重元叛乱、乙辛专权,皇后冤死、太子被诛。
政治上的不断内斗、反复清洗,血流成河之外,把原本就已走下坡路的大辽朝,折腾的更加虚弱不堪。
姑且抛去其他不谈。单单就是,妻子赐死、儿子被杀,孙子险遭不测,很多人一定会问,这些年,道宗在干嘛?这又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耶律洪基,庙号道宗。但他这个“道”,既不是天道、也不是人道,更不是公道。除去后世子孙们的恭维,究竟又是什么道?
或许是佛道?
是的,道宗是个超级佛教迷。
辽国,最晚在圣宗朝,佛教就已经兴盛。兴宗晚年,便沉迷于佛教。道宗,继承了父亲的爱好,有过之而无不及。信得神魂颠倒。朝政、军备、农桑,在求神问道面前,统统让路。
据说,在道宗朝,每年吃饭和尚就有36万人以上。他还广印佛经、广建寺塔。佛教在道宗朝,盛极一时。
道宗,还时常召集高僧,研究佛法。他之所以将朝政托付给耶律乙辛,据说也是为了安心的研究佛法。
全国上下,在皇帝的示范下,从贵族到平民,礼佛成风。前面介绍过的几位皇后,萧菩萨哥、萧观音,这名字就是例证。
想想吧,这可是草原帝国。
当草原勇士们翻身下马、放下弯刀,念起佛经的时候,那是怎样的场景。
这还是我们熟悉的、热血彪悍、勇武善战的契丹人吗?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0 09:58:28 +0800 CST  
晚安!
明天继续!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1 00:42:28 +0800 CST  
(119)
或许是文道?
道宗不但礼佛,还崇儒。
经过几代汉化,到道宗时,他对汉家文化的钟情,已深入骨髓。他曾在佛像下面刻上,“愿后世生中国”。“吾修文物,彬彬无异于中华”,也出自道宗之口。
道宗有很高的汉学修养。当年登基时,北宋派大文豪欧阳修出使辽国恭贺。据说,道宗与欧阳修纵论儒家经典,居然也能不落下风。
关于他的汉学修养,有诗为证。
时任辽国宰相李俨曾作《黄菊赋》献给道宗,道宗作诗回赐李俨。如下:
昨日得卿黄菊赋,剪碎金英填作句。
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看看辽国君相,诗词相赠,确实“彬彬无异于中华”。
对推广儒学,道宗不遗余力。在他推动下,辽国科举制度日趋完善,在四年一次的正常科举之外,还增设“贤良科”的恩科考试。道宗还亲自出题。每次录取的进士人数,也由兴宗时的50人左右,翻倍增至百余人。
在辽的中京,设立国子监。在全国所有州县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并按最高利益祭祀孔夫子。同时,道宗继位之初,便诏告天下,从皇帝本人,到南北所有官员,在国家重大典礼上,一律穿戴汉家冠冕。
道宗还很爱书。他在全国搜集书本,填充到大辽的国家图书馆。漫步在墨香的图书馆,安静的阅读,似乎是他人生的一大乐事。时常带着几位汉臣,在图书馆内边阅读、便切磋,乐此不彼。
爱书之外,还编书。道宗建立了国家历史编纂机构,为前面七代帝王编写了皇帝实录。我们今天能读到那么多前朝旧事,追根溯源,道宗功不可没。
他是契丹人,但精通儒家经典、工于诗词歌赋,爱读书、爱编书,重考试、尚礼仪。看上去,确实与中原天子无异。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1 08:55:14 +0800 CST  
哈哈哈
周末愉快
今天继续!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2 07:44:40 +0800 CST  
感谢捧场
稍后更新!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2 09:52:40 +0800 CST  
(120)
或许是武道?
看上去,他至少是个不好战的皇帝。对内,除镇压重元叛乱以外,没有太大动作。对外,终道宗一朝,和周边宋、夏等国,基本维持和平。特别是与宋之间,外交敦睦,亲密无间。
据说,苏辙曾出使辽国见过道宗。他评价道宗,在位时间长,与大宋交好,安居乐业,不好征伐。
这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道宗晚年,行将就木之时,还特意交代孙子耶律延禧,让他不要生事,务必处理好与大宋的关系。
礼佛、崇儒、尚文。
这是一个道宗。但,绝不是全部。
否则,我们无法解释很多事情。
还有另外一个道宗。
他好畋猎,而且畋猎无度。
道宗整日游猎,不理政务。萧观音失宠,很大的原因,就是她多次劝诫道宗游猎有度,招致嫉恨。
他好赌博,而且赌瘾极大。
道宗这点,似乎遗传自父亲。兴宗和重元赌城池,道宗则是让官员们掷骰子定官职。一样的离谱。就连后来写史的史官,也承认自己官职是掷骰子赢来的。让人无语。
他耳根软,而且优柔寡断。
当年的重元,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听了重元几句解释,居然就信了。后来,重元起兵,若非耶律仁先当机立断,结果未可知。乙辛之乱,就在他眼皮底下,他熟视无睹。即便晚年意识到被乙辛蒙蔽,处理得也是拖泥带水。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2 10:37:32 +0800 CST  
@啤酒315068 2019-09-22 13:53:14
马一个   养肥慢慢看
-----------------------------
哈哈哈,现在还不肥吗?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2 14:09:35 +0800 CST  
(121)
他很愚蠢,而且愚蠢之极。
太子是他独子,乙辛诬告谋反,他居然也轻信。乙辛害死太子,报个病亡,居然也就轻松过关。这种常识性的逻辑问题,他居然都搞不清楚,不是愚蠢又是什么?
他很无情,而且冷血之至。
萧观音和他夫妻情深,一朝被人诬陷,就被置于死地。死后,还不忘继续羞辱。一日夫妻百日恩。即便对于皇家,也得念点情义吧。对皇后如此,对太子亦然。太子被废,最后求见父亲一面,也被拒。对至亲如此,更别提那些被乙辛害死、迫害的人。除了太子,他有所醒悟,恢复了名誉、重新安葬,其他人包括萧观音,他都无动于衷。
他很昏聩,而且养虎为患。女真完颜部经过多年蓄势,道宗年间已呈日益做大之势。道宗,既不怀柔笼络,也不武力弹压,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终将掘墓人越养越肥。
评价一个人很难,评价一个皇帝更难。
道宗,圣宗皇帝之孙。在位46年,仅次于圣宗的49年。71岁驾崩。历朝历代,超过70岁的帝王,少之又少。从这点上看,他是福寿两全。
但,仅仅对他个人而言。
对于大辽,则是灾难。经过重元之乱、乙辛擅权,辽帝国千疮百孔、元气大伤。正是在道宗手里,大辽不可逆转的滑向深渊。
辽虽亡于天祚帝,但至少有一大半帐要算在道宗头上。就像人们常说,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
呵呵,都是爷孙俩。历史挺有意思。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3 15:38:07 +0800 CST  
大辽,自太祖、太宗建国奠基,历经几代帝王,国势极盛于圣宗朝。
圣宗之后,兴宗是守成之主,道宗则连守成也谈不上,大辽国势也就江河日下了。
其中原因,除却皇帝个人资质,不断出现的宗室之乱、贵族争斗和外戚专权,都在持续消耗着帝国的元气。自始至终,辽都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读辽史,几乎就是一部杀戮史。
说起来,这也是有根的。
辽国,以契丹族为主,混合奚族等多民族建立而成。但有辽一代,统治者主要是耶律和萧氏两大家族。
耶律世代为帝,代表契丹贵族;萧氏世代为后,代表奚族。源头上,契丹族与奚族同脉而生,属于近亲。看似公平合理。
只是如此安排,并没有换来长期的安定团结。且不说,契丹原有八部,并非只有耶律,耶律世代为帝,其他部落怎能服气。就是耶律之中,也分太祖一系、太宗一系,不安分、不甘心者,便时常作乱。
而皇家一旦子少母壮,萧氏临朝,外戚专权就不可避免。
契丹强时,奚人俯首帖耳、忠心耿耿;契丹弱时,奚人顾盼自雄、蠢蠢欲动。
像圣宗这样的明主,再有太后萧绰、韩德让等辅佐,尚可左右平衡,各方制约。
后世之君,嬉戏朝政、游猎无度,再有奸臣当道,就更难控制局面了。自此,祸起萧墙常有、骨肉相残无断,直到辽国灭亡。
还有汉化的问题。一方面,它引导着辽国走向富足、强大,另一方面,汉家文化兴盛与旧有部落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是辽国内部各种势力、矛盾对立的重要原因。
凡此种种,都交到了辽国末代皇帝、耶律延禧的手里。
辽国,走上灭亡的快车道。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4 15:15:47 +0800 CST  
(122)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4 15:16:19 +0800 CST  
连载了一个多月
文章第一次被天涯推荐上了头条
有些感悟
记录如下:


小时候
我们就知道一句话
谁都不容易
也常听大人们说起
印象深刻的是他们说这话时的表情
凝重 苦涩 无奈

转眼间
人世沧桑
再体会这句话
仅仅五个字
却有千钧之重
是啊
人生不易
谁都不容易
以至于
我们常常怀疑人生
苦苦思索生命的意义
是啊
人生百年
不可逆转
爱与不爱 恨与不恨
终将零落成泥

人生路上
苦乐参半
我们唯有倔强前行
为了生活 更为了爱
那些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

感谢有你们
是你们的支持
让不易的人生增添了亮色
感恩!

未央先生
2019年9月24日夜
香港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4 23:03:05 +0800 CST  
(123)
在宋徽宗赵佶登基次年,辽道宗驾鹤西去,皇太孙耶律延禧继位,是为天祚帝。
天祚帝,道宗唯一的血脉。他的父亲耶律浚是道宗的独子,可惜被耶律乙辛诬陷谋反,20岁便含冤死在狱中。
道宗晚年悔悟,追思爱子,爱屋及乌,隔代立耶律延禧为皇太孙。只是,可惜了这来之不易的帝位,耶律延禧最终成了亡国之君,亲手埋葬了大辽200年锦绣江山。
天祚,是他的年号。末代皇帝,死于非命,没有庙号。后来西辽有过追尊的庙号,但后人记忆更多的还是天祚。
赵佶、耶律延禧。这两个前后登上帝位的人,终于开始了同台演出。千秋之后,再千秋之后,他俩的名字,也会牢牢绑定在一起。只不过,更多的是作为悲剧的主角,口诛笔伐的对象。
这也怪不得后人,他们确有很多相似之处。
论年岁,天祚帝生于1075年,赵佶生于1082年,延禧长赵佶7岁。可以算是同龄人。
论家世,两人同病相怜。
赵佶三岁,父母双亡,由太后抚养长大,最后由祖母推上帝位。耶律延禧,遗腹子,未满周岁母亲也死于非命,由祖父抚养长大,最后以皇太孙继承大统。
论富贵,两人同享极乐。
两人先后为帝。统治东亚庞大帝国。享尽人间极乐。赵佶是汉家天子,书画天子、风流天子,要多奢华有多奢华,好不快活。天祚帝是马上天子,职业猎手,他的皇帝生涯,不是在打猎、就是在打猎的路上,要多刺激有多刺激,好不自由。
论结局,两人难兄难弟。
两人先后被俘、客死他乡。帝国社稷倾覆,宗庙蒙尘,百余年基业毁于一旦。两人还都有个替罪羊,赵佶是儿子宋钦宗。天祚帝是耶律淳,后者曾在辽南京(今北京)称帝。更绝的是,两人的帝国还都国祚不绝。赵佶有赵构,立南宋百多年。天祚帝,有耶律大石,建西辽百余年。
纵观他们的一生,尤其是作为皇帝,这出人生悲喜剧,会让我们加深对很多词的理解。比如,自作孽不可活、不作不死、天道轮回、国灭身死等等。
当然,这都是后话。在此之前,他们还有一段幸福时光。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5 15:57:13 +0800 CST  
(124)
先从赵佶的幸福生活说起。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为哥哥哲宗办葬礼及修建皇陵。
说起皇陵,赵家天子也有不同之处。总体而言,赵宋一代,相比汉、唐、明、清,皇陵要简陋很多。宋代祖宗家法,皇帝死后才能修陵。如此,不像那种皇帝登基即修陵的朝代,徒糜民脂民膏,对国家和百姓也是福气。
如此,客观上就成了时间紧、任务急。
活不好干,就得选好人。
章惇被选中。他是当朝宰相。
宰相主持大行皇帝的葬礼及修陵,无可厚非。
但徽宗的这般选择,显然也有报复之意。章惇那句“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言犹在耳,赵佶岂能忘了。
当然,还有更深的考虑。正如,我们前文所说,王安石变法导致新、旧两派党争不断。哲宗去世时,朝廷是变法派主政。章惇,变法派的领袖人物。
对赵佶来说,在登基之初,最好的立场就是居中而站,消弭两派的纷争。居中就是平衡,变法派在朝堂独大,就得削弱。
章惇,成了首先被平衡的对象。国事之外,还有私仇。
自从在向太后的御前会议上,情急之下说出那句话。章惇就清楚,自己的政治生命已经开始倒计时。
他知道,到了回顾自己为政生涯的时候了。
这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6 12:05:12 +0800 CST  
感谢各位的大力支持!
哈哈哈
夜深人未静,
正在搜肠刮肚写字中。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7 00:24:57 +0800 CST  
@必修车的老王 2019-09-27 00:54:12
坐等楼主,好文上线
-----------------------------
老王
早点休息
熬夜伤身
我也写不动了
明日继续。
安!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7 01:07:15 +0800 CST  
(125)
章惇,福建人。
有宋一代,福建人在朝堂之上,人物辈出,以后我们还会说到几位。不过,论有性格,以章惇为最。
章惇生于世家大族。有种说法,他父亲生性风流、与他人有染,章惇是个私生子。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博学善文、相貌俊美,年纪轻轻就闻达乡里,是有名的大才子。
22岁时,章惇和侄子一同赴京赶考。放榜之日,两人同时高中,金榜题名。这原本是皆大欢喜的事。叔侄同登科,也是一段佳话。
更何况,22岁中进士,已经非常牛了。比比看就知道。欧阳修23岁中进士,李鸿章24岁中进士,曾国藩27岁中进士。
可是,章惇不这么想。因为,侄子中了状元。他耻于名列侄子之后。一气之下,章惇竟在皇宫金殿之上,当众退还了朝廷的敕书,扬长而去。众人愕然。要知道,侄子比他还年长十岁。
再看看他的考场对手吧。有苏轼、苏辙兄弟,还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真正的强手如林。
两年后,章惇24岁,再中进士,名列一甲第五名,开封府试第一名。由此,昂然入仕。
很多人皓首穷经,一生难中个秀才。范进不过中个举人,竟然疯了。章惇考科举,两中进士,易如反掌,真正的才华横溢、才高八斗。在当年就有人评价,天下人论才华,程颐第一,章惇第二。章惇听后,不置可否。
章惇少年得意,才学高远,本以为就此大展宏图,无奈仕途艰难、跌宕起伏,盛衰荣辱、几起几落。他先是任职地方,政绩显著,进京参加王安石变法,成为变法派大将;反对派上台,被贬谪地方;哲宗亲政,被召回京城,任宰相,直至徽宗继位。
纵观章惇的政治生涯,一直和几个大人物紧密相连。而后世对他的记忆,也多和这几个人捆绑在一起。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7 19:01:00 +0800 CST  
(126)
先说说苏轼。章惇年轻时的挚友。
章惇、苏轼,同年进士出身、同样才华横溢、同仕于陕西,常结伴出游。
一日,两人来到终南山仙游潭。悬崖峭壁、潭深千尺,风景绝佳。章惇感慨莫名,便邀苏轼到对面石壁上题字留恋。眼见只有独木相连,苏轼连连摆手,太危险了。
章惇系好衣衫,抓住藤蔓,踏上独木,边走边荡,来到对面石壁。左手执藤,右手拿笔,在石壁上写下五个大字,苏轼、章惇来。不一会,返回远处,气色如常。
苏轼则惊出一身冷汗,不禁脱口而出说,你这个人,以后一定会杀人。章惇有些茫然、疑惑。这番潇洒,没赢得好友掌声,却换来如此评价。不知为何?
苏轼说,一个人连自己的命都不在乎,还在乎别人的吗?
呵呵,苏轼的逻辑有意思。就像今天很多人说,一个人连烟都能戒,还有什么干不出来。
见微知著。苏轼还是很有眼力的。章惇这种做人做事的狠劲,在他后来的从政生涯中,被展示的淋漓尽致。
不过,苏轼虽这样说,但绝不会没想到,若干年后,他自己竟成了章惇下手的对象。虽不至于要命,也不过是差之毫厘。
而这一切,都是王安石变法惹的祸。
道不同,不相为谋。自王安石变法开始,章惇、苏轼这对年轻时的好友,因为政见不同,渐行渐远。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19-09-28 11:01:21 +0800 CST  

楼主:未央0810

字数:585684

发表时间:2019-08-10 21:38:5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7 22:23:22 +0800 CST

评论数:1082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