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学派:岳飞实因抗拒“军改”而死


抓捕耿著

张俊在楚州城外清点了韩家军的真实总人数,而城内,岳飞也拿到了胡纺提供的真实军籍册,韩世忠吃巨额空饷的事实被完全暴露。欺君大罪啊!

对胡纺来说,真账本必须要拿出来,已经不容迟疑,已经没有办法。对耿著而言,拿出真账本就是出卖大帅韩世忠,就是背叛大帅,就是置大帅于死地。

一个忧心忡忡,压力巨大;一个怒不可遏,急火攻心。

终于,胡纺在提供了真账本以后的盘问中,向张俊、岳飞完全坦白了一切。包括韩世忠暗中派耿著来施加压力。

枢密使张俊立即命令抓捕耿著,耿著被五花大绑,带到二位大帅面前。耿著认为,肯定是胡纺出卖了自己。破口大骂,老子当年待你不薄,没有我,那有你的今天。

确实,胡纺当年不过是个掌管淮东运河漕运的官,正是走韩世忠亲信耿著的关系,溜须拍马,才获得了韩世忠的信任,在韩家军中谋得了总财赋官这一肥缺。

按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胡纺当时的标准官职称谓是:司农少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置司楚州尚书度支员外郎、总领提举大军钱粮等事。

大难来时,是忠于集团领导,还是忠于中央,还是忠于自己的身家性命。我想,这是古代,当代,甚至未来,那些不得已寻求“山头”的官员们仍然极为头疼的问题。

如何选择?难以选择?无法选择!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09-28 10:14:56 +0800 CST  
要客观看历史,不要脸谱化,每个局中人,都有他不得已的理由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09-28 13:25:59 +0800 CST  
中国人智慧起来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09-28 21:45:15 +0800 CST  
岳飞严重违纪,向韩世忠通风报信

韩世忠平日指令部下做假账,吃巨额空饷分赃,奢靡庆祝生日,收受部下大礼, 奸宿部下妻女,逼死救命恩人呼延通,还委派亲信耿著,干扰中央接收部队,妨害军改!

这要放在今天,问题败露,极为严重,必受严惩!即便不杀,判处无期,关进秦城监狱是一定的。

可是,无论古今,出了这么大事情,总有那么一些国家重臣,不能及时与“犯罪分子”划清界限,还要与其通风报信。

出人意料的是,通风报信者不是韩世忠的亲家~枢密使张俊,而是没什么亲戚关系的副枢密使岳飞!

无论古今,岳飞这种行为都是严重违纪的!一旦暴露,必遭严厉查处,是极大的政治冒险。

是忠于中央,还是忠于有私交的罪臣?

也就是说,岳飞到底“精忠”于“谁”?

这是一个严肃的政治倾向问题。

若干年后,当岳飞之孙岳珂,沾沾自喜,回忆爷爷如何秘密通风报信,“仗义”相救韩世忠,让韩家欠下大恩情。难道他不知道,已经陷其“祖”于对“中央”的“不忠”之中了。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09-29 07:27:56 +0800 CST  
秦桧哪里有什么后人?有一个王姓养子而已。
秦姓,难道不会是秦琼秦叔宝的后代?
还岳秦,秦岳不通婚?不要再愚昧了!
中国人智慧起来!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09-29 12:38:13 +0800 CST  
韩世忠哭跪御前,恳求宽恕

岳飞之孙岳珂,一直沾沾自喜,多亏祖父岳飞的通风报信,才救了韩世忠的一条老命,这样韩家就欠了岳家永世还不完的恩情!

殊不知,韩世忠建设韩家军多年,亲信党羽众多,像亲信耿著被抓捕这样的大事,韩家军各部有着多条渠道传达到大帅耳中。

而今,韩世忠事情彻底败露,一张大网向他扑来,他感觉到了明显的危险。在辛酉军改的大气候下,任何挣扎、争辩、解释都是多余的。只有靠着一张老脸,跑到圣上面前,承认错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乞求皇帝赵构的宽恕。

韩世忠一大优点,行动力超强,想了就干,从不耽误时间。行军打仗如此,搞部下妻女也是如此。

实际,关于韩世忠的腐败堕落问题,皇帝赵构早有掌握,绍兴九年九月就已暴露。当时韩世忠军中亲信校尉温济,向朝廷揭发了韩世忠、耿著等人的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韩世忠老羞成怒,数次上本向朝廷要人,“ 语甚不逊”,朝廷都优容了。 朝廷为保护温济,又要平息韩世忠的愤怒,将其安置于海南岛万安军(今万宁市)编管。孰知,绍兴十年底,韩世忠军中又闹出呼延通自杀事件。韩世忠作为军阀的跋扈,对部下的欺压,连温济、呼延通这样曾经的亲信都难以忍受。这是辛酉军改,皇帝赵构不得不拿其开刀的主要原因。

而今,这一已经53岁的绥德大汉像一块烂泥一样,匍匐在赵构面前。 边哭边诉,用他那极富感染力的陕西话回忆和表达自己的“忠勇”。他提到了12年前(公元1129年)的苗刘兵变。那一年,韩世忠40岁。

那时,遭遇兵变的赵构像一条丧家狗一样,随时有生命危险。召唤刘光世,刘光世在迟疑。召唤范琼,更是在观望。只有韩世忠,不顾危险,招之即来。击败苗刘,瞬间拿下赵构极为痛恨的中军统制吴湛。赵构当时的感觉,就像溺水人突然抓住了一个漂浮的大木板,激动、眼泪,刻骨铭心。

搞了几个或者几十个女人,算得了什么呢?怎比得了朕的半壁江山!吃空饷,这些悍将,哪个不是在这么干?哪个不是像上辈子欠了他们一般,拼命的向朝廷催粮催饷?催要的最厉害的就是那个岳飞!一旦粮饷不济,他们就要以“皇帝不差饿兵”为由消极罢工。

韩世忠对朕的忠心是不必怀疑的,他是肯定不会谋反的,应该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人至察则无徒。处理韩世忠重了,天下人会以为我赵九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韩爱卿,你让朕怎么说你,你要爱惜晚节,尽快挽回影响。

韩世忠虽然是个老粗,但到底政治经验丰富,这一次他又赌对了!急忙一骨碌爬起来,梳理起自己的账本来。

韩世忠言:“自提兵以来,有回易利息及收簇赞积军须,见在钱一百万贯,排垛楚州前军。军中耕种并椿管米九十万石,见在楚州封桩。及镇江府扬楚真州高邮县江口瓜州镇,正赐公使回易激赏等酒库一十五”

这些小金库及物资,韩世忠愿意全部进献给朝廷。

赵构一听,喜上心头。韩世忠尽管对部下跋扈,欺压,对朕是忠心的,对辛酉军改是理解的,是支持的。

韩世忠临了,还良心发现,为发配海南岛万安军(今万宁市)编管的温济求情,表达他的悔意。

温济如何与韩世忠有了梁子,史无明载,估计还是韩世忠下身“二两半”惹得祸。

于是,温济一家被改至湖南潭州安置。谁知,温济命运不济,死在从海南岛回潭州的路上。不过,到底平反昭雪,恢复了生前职务待遇等。可怜小人物的命运!

韩世忠终于政治过关!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09-30 11:06:12 +0800 CST  
中国人智慧起来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09-30 20:02:26 +0800 CST  
岳飞仍未理解军改精神,幻想重新执掌岳家军

清点完人数的韩家军,当然会回到防区,重新拿起武器。这样,韩家军仍然有在边境发生异动的可能。为防止出现这种极端情况,枢密使张俊决定将韩家军大部从楚州(今淮安)调往镇江整编,韩世忠亲军背嵬军则调往临时首都临安进行整编。

此时,岳飞与张俊发生严重意见分歧。

张:上留世忠,而使吾曹分其军,朝廷意可知也。(意:朝廷军改决心已不容逆转)

岳:不然,国家所以赖以图恢复者,惟自家三四辈。万一主上复令韩太保典军,吾侪将何颜以见之?(意:朝廷军事上靠的就是您张俊,我岳飞,及韩世忠太保这么三个人,杨沂中、刘锜、吴氏兄弟,只是帮忙打酱油的。我们现在把韩家军打散改编,对不起韩太保啊。战争一来,韩太保,包括我们挂帅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到时没法向老韩交待啊)

岳飞,名义上是在说韩太保还有“典军”机会,实际暴露了自己还有重新执掌岳家军,成为方面大员的幻想。反映了他对辛酉军改就是拿掉他们这一“中间层级”的实质未能理解。

韩家军后撤300里整编,难免防区实力空虚,张俊认为要抓紧时间,修复加固楚州城墙,一旦遭遇金兵攻击,可以多坚持几天,等待援军抵达。

张:楚州城墙破损,当修城以为守备计。

岳:吾曹所当戮力,以图克复,岂可为退保计耶!

前进克复与修城防守并不矛盾,孙子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看不出张俊加固楚州防守功能,巩固一块可以退保的根据地的意见有什么错误。岳飞每次北伐中原失败,不是一样退保今湖北吗?

这真的不像是一位统兵多年的大帅所言,倒像是一个不懂军事,也用不着对胜败负责任的文人士大夫所言。

由于这句话出自岳飞之孙岳珂的《鄂王行实编年》,因此高度怀疑是没有军事实践的岳珂以自己的低劣水平为乃祖编造的。

对于士大夫空谈恢复,皇帝赵构有一番高论,确有战略家视野。

绍兴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壬子)上(赵构)谓宰执(秦桧等)曰:“士大夫言恢复者,皆虚辞,非实用也!用兵自有次第,朕比遣二枢使(张俊、岳飞)按阅军马,措置战守。盖按阅于先,则兵皆可战;兵既可战,则能守矣。待彼有衅,然后可进讨,以图恢复,此用兵之序也 !”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可见赵构只是在反对“速胜论”,并未放弃恢复,更未愿意投降!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10-01 15:05:30 +0800 CST  
国庆节快乐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10-01 15:10:18 +0800 CST  
赵构总司令提拔三大帅麾下众将

四月中旬辛酉军改开始,及五月中旬张俊岳飞前往巡视楚州期间,大宋三军总司令赵构通过一系列任命,提拔原三大帅麾下众将。

一、属于张俊序列的有:
1辛永宗( 蕲州防御使~明州观察使提举亳州明道宫)退出军界
2李捧( 御前统制武功大夫通州团练使兼合门宣赞舍人~岷州团练使)
3顾晖( 敦武郎~武翼大夫忠州剌史)
4 王德( 御前统制相州观察使~兴宁军承宣使、 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 ~ 清远军节度使 )
5 田师中( 庐州观察使~保宁军承宣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平江军节度使 )
6刘宝( 协中大夫武胜军承宣使~ 正任观察使)
7 李横( 翊卫大夫武胜军承宣使~正任观察使)
8 马立( 新州刺史~正任防御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
9 张渊( 翊卫大夫楚州团练使~落阶官)

其中,王德、田师中二人最为引人瞩目,被封节度使,“建节”是当时军人的莫大荣誉。


二、属于岳飞序列的有:
1王敏求( 右武大夫钦州剌史~左武大夫添差两浙西路兵马钤辖)退出部队,至地方军界
2王刚(左武大夫忠州剌史~ 横行官 )
3武纠( 武功大夫果州团练使知襄阳府御前游奕军统制~横行官)
横行官相当于今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除授皆依皇帝特旨,不在武臣磨勘迁转之列。


三、属于韩世忠序列的有:

1王胜 (御前统制昭信军承宣使~ 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2刘宝 (江州观察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3成闵( 磁州团练使~棣州防御使)
4岳超( 中亮大夫果州观察使~武胜军承宣使)

当然,也有代价。韩世忠的大哥 韩世良退出了军界, 由龙神卫四厢指挥使福州观察使实际主管三衙 步军司的位置,调整到了 奉国军承宣使提举醴泉观的闲职。

很明显,赵九总司令“强枝”、“弱干”的军改措施,就是在于架空三大帅,限制其影响力。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10-02 12:06:17 +0800 CST  
中国人智慧起来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10-02 22:44:51 +0800 CST  
岳飞为何认为楚州不可守?

巡视楚州期间,枢密使张俊主张,楚州要修要守,而岳飞却抛出“楚州不可守”的论调,后来为此遭到朝野攻击,恼了朝中一帮老老少少,寸土必争的“愤青”。

实际,采取攻还是守,一切从当地天然禀赋以及战场敌我条件而定。

楚州周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有一条大运河还是南北向的,敌人若是真心要攻打楚州,可以水陆齐进。楚州确实先天禀赋不足。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岳飞“楚州不可守”的论调并不为错。

岳飞多年主持的湖北防区则不然,北有桐柏山、大别山为阻,乃中国南北地理的中点,中国南北方的分水岭。 著名的天下九大名关之一的武阳关(清后改武胜关),与广水平靖关、大悟县九里关并称“鄂北三关”,古称“义阳三关”。 “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骑”, 这里都不利于北方骑兵大规模活动,只可在安全状态下快速通过。

正因如此地理条件,岳飞才能数次从鄂州出兵袭扰中原,美名曰“北伐”,一旦战事不利,败了,就退兵于武阳关后,保存实力。

桐柏山、大别山就是岳家军的乌龟壳。

而金兵主力,对这个乌龟壳,明显感受到难度。而且即便耗费巨大军事代价,也不过是得到鄂州(今武汉)而已,价值不高。远不如从淮西进兵,一路平易,直接威胁建康(南京),更有战略价值。

岳飞从自身军事经验出发,认为楚州不可守,虽然有些经验主义,但也并不为错。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10-03 12:57:03 +0800 CST  
岳飞实际为,保守但求稳的“守江派”

南宋小朝廷如何守住半壁江山,长江天堑无疑是誓在必守的。但是,长江前哨还需要缓冲地带以加强主防线的安全。所以“守江必守淮”又成为当时大多数南宋文武高官的共识。

然而,岳飞对此有独特看法,认为淮河不足恃,楚州、泗州均不可守。说明,岳飞实际主张,以重兵守长江,属于保守但求稳的守江派。

《三朝北盟会编》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飞回驻於镇江府,知泗州刘纲诣行府禀议。纲曰:泗州在淮河之北,城郭不固,无兵无令。如有缓急,守乎?弃乎?飞徐徐言曰:此是润州,更有何名?纲曰:京口。飞再问之。纲曰:丹徒。飞三问之。纲曰:南徐。飞曰:只此是矣。纲退,大叹服,曰:岳鹏举,果有过人。

早在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被任命为通泰州镇抚使的时候,刘纲被任命为濠泗州镇抚使,地位平等。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11年过去,岳飞已经是副国级高官(副枢密使),刘纲还是个地师级干部,实在是混得没进步,不过比脑袋混掉了的风云人物还是要好得多。

此时,坚守泗州岗位多年的刘纲,看到辛酉军改以来,中央对于江淮防御的巨大调整,急忙跑到岳飞驻地镇江问计。

春季作战,濠州已经丢失,那么淮北的泗州是否还要坚持呢?听听中央大官的意见,岳鹏举好歹是曾经一个地理片区战斗过的老熟人。

此时,岳飞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打起了雅谜。问镇江这片地方,除了润州还有什么名字?这属于军事地理史范畴。

镇江这片地方,东吴孙权置京口镇,晋时置晋陵郡,南朝刘宋置南徐州,隋朝置润州,北宋升润州为镇江府。

刘纲第一反应就是京口,北宋名臣王安石《泊船瓜州》: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岳鹏举摇摇头,再想想。

丹徒?刘纲第二反应,秦始皇时,置丹徒县,南宋仍属镇江府管辖。

岳鹏举又摇摇头,再想想。

南徐?南徐州,北徐州。北徐州与刘纲管辖的地盘濠州泗州接壤,但已经是金人控制的地盘了,印象深刻。但南徐州属于历史地名,隋朝统一全国时就废掉了,不看书知道南徐还真不容易。

岳飞接着说,这就是答案。

刘纲恍然大悟。 南徐,南徐,徐徐而南,就是后撤的意思啊。
怪不得岳鹏举比咱混得好,能当大官,实在是高水平,佩服啊!
刘纲有了主意,心满意足走了,到处夸岳飞高水平,所以这个故事得以流传。

岳飞主张重兵守江,与借助桐柏山、大别山守鄂,其实是一脉相承的统一防御思想,都是最大限度借助天然地理优势的作用。在军事学上,思想并不为错。

但是,实际这种思想不为当时的朝野老少愤青所容。尽管,若干年后,又是这一类愤青将岳飞推上了神坛!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10-04 14:38:08 +0800 CST  
中国人智慧起来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10-05 11:58:45 +0800 CST  
通泰战败阴影,让岳飞过分恐惧金兵主力

岳飞为何在楚州防守问题上表现谨慎,甚至是保守,思想上过分依赖于大山大江等地理条件?

主要因为建炎四年的楚州救援战,和通泰保卫战的惨败,这是岳飞军事生涯最为狼狈和艰难的时刻,而对手仅仅是金军主力的一部分。

11年弹指一挥间,显然当时给岳飞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建炎四年(1130年)八月,岳飞被任命为通泰镇抚使,过江防秋。此年,正逢金军挞懒挥军20万南下淮东,直扑楚州,导致楚州被围。

楚州泗州涟水军镇抚使兼楚州(淮安)知州赵立急忙四处求援。

东海李彦先、刘光世部下王德、泰州岳飞等均往救援。兵至高邮,岳飞部将傅庆得以有机会与王德相识,听了王德的介绍,刘军发展空间更大,心生艳羡,有意转投刘光世,但未行动。

岳飞部在高邮刚开始接战金兵,不久,传来楚州坚守一月后城破的消息,岳飞急忙撤军还于泰州。 此时,傅庆有意转投刘光世的事被岳飞知晓 ,恨其弃主 ,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设局将傅庆处死。

临敌处死能征惯战的大将,这件事影响极坏。虽然防止了可能的叛离减员,但严重影响了岳军士气。

十一月初,岳飞自知不敌金兵主力,弃守泰州,退至泰兴县城柴墟城,依托城墙与金兵展开艰苦的拉锯战。

按岳飞之孙岳珂的说法, “粮饷乏绝,刲kui虏尸以继廪”(行实编年)。岳飞开始吃人肉了!狼狈之至!

十一月七日,岳飞不得已,率领残部过江。

可以说,这次作战,岳飞在战场上有着绝对的独立指挥权,与马家渡之败还不同。然而岳飞此战比马家渡之战艰苦百倍。

此次战败,给岳飞留下极为沉重的心理阴影。金兵主力确实强大,不真正正面交手,不知道他们的厉害,绝非喊口号,高呼豪言壮语可以解决的。部队需要真正的实力。

绍兴十年,岳飞北伐中原失败,痛心“十年之功,毁于一旦”。这个“十年之功”的时间起点,就在于通泰保卫战的最后惨败。

通泰保卫战的失败,是岳飞一生的耻辱。知耻而后勇,从那时起,梦想真正击败金兵主力就成了他的重要追求。

建炎四年(1130年)楚州救援战期间,秦桧携妻子王氏从挞懒军中,逃回涟水军,后被护送至临安,也开始了他的“十年之功”。

在小说里,甚至在某些正史里,岳飞被吹捧为“百战百胜”,从未败过。

请别忘记,泰兴城下, 南霸塘前,岳飞被迫吃人肉时的痛苦和啸叫!

梅花香自苦寒来!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10-05 16:09:22 +0800 CST  
关于枢密院镇江行府的设立

张俊、岳飞二枢密巡视楚州期间,辛酉军改中的南宋朝廷也有大动作,就是突出了镇江的军事地位。

绍兴十一年 (1141年) 五月十七日,皇帝赵构诏枢密行府于镇江府置司,仍令遍行巡历措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李心传 )

绍兴十一年六月初一日,又任命原单州团练副使刘子羽任镇江知府兼沿江安抚使。

镇江府的地位,再次重要起来。

这个刘子羽,此人身份并不简单,属于纠弹武将的钢刀级文人,杀武将而不眨眼。抓过河北抗金的马扩,抓过苗刘兵变中反应迟疑的范琼。当过志大才疏的抗金名相张浚的跟班,举荐过名将吴玠, 为保卫四川做过一定贡献。但也黑脸斩杀过赵哲、曲端等将,被认为是酿成富平之败的罪魁祸首。

朝廷再次启用这种“黑脸阎王”,在辛酉军改这个时刻,用意明显。

说来话长, 刘子羽 与张俊、岳飞都有些渊源。因为刘子羽的父亲,就是比较有名的福建籍大臣刘韐(音革)。

岳飞早年曾在刘韐部下任敢战士,也就是当兵。而张俊也曾在 刘韐部下任重要军官。 刘韐非常器重 张俊,与张俊很熟悉。但当时, 刘韐、张俊对岳飞都不熟悉,底层士兵脱颖而出,实际是非常难的。

靖康巨变中,刘韐曾被金人看中,准备委以高官。为表示对大宋的忠心,刘韐在金营自缢而死,是宋金两国公认的大忠臣。
故而,刘子羽一直以大忠臣之子自居。

宰相张浚被贬后,刘子羽跟着被追究责任,幸得已经混起来的名将吴玠求情,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提举江州太平观的闲职,后又知鄂州,主管荆湖北路安抚司公事,时间虽短,但与岳飞并不陌生。

张俊、岳飞巡视楚州后,韩家军南撤镇江, 韩世忠部将解元被升为 都统制。韩世忠心腹爱将王胜,则被张俊打发到建康王德军中自效,等于是调离了军中的关键位置,看了起来。好在,王德对王胜还不错。张俊如此安排,无非是为了韩世忠旧部免生是非。

为解决行府办公及诸军老幼住宿,镇江府起盖仓屋二百余间,以及府宅、营寨等。

岳飞前妻刘氏,跟随自己的第三任丈夫某押队,也应该在此时间,迁至镇江生活。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10-06 14:46:27 +0800 CST  
今天巨忙,明天再更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10-07 19:47:04 +0800 CST  
对待历史,不要有先入为主的门户之见,那样会遮蔽人的智慧之光。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10-07 19:50:44 +0800 CST  
岳飞家庭隐私:韩家军中的岳飞前妻刘氏

张俊、岳飞巡视楚州韩家军,措置镇江枢密行府,大约花费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从五月中旬至七月初。

有一件事情,必须提起,即岳飞前妻刘氏的第三任老公就在楚州韩家军中效力。 岳大帅一来, 韩家军移军镇江。前妻刘氏作为家属,从楚州往镇江搬迁是一定的。

岳飞在百忙之中,是否思念且抽空去见过前妻刘氏呢。或者,刘氏听到岳飞前来,也特别想找来见见呢?现在,没有任何可信的记载。

刘氏是岳飞的结发之妻,为岳飞生下岳云、岳雷、岳安娘三个孩子。 靖康元年(1126年)十二月, 岳飞参加相州知州汪伯彦、统制刘浩领导的地方部队,临行叮嘱妻子刘氏伺候好母亲姚氏及弟弟岳翻,以及自己的三个孩子。不久,岳飞跟随部队过黄河往大名府北京,从此再未回过家乡,也未见过刘氏。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两人已经将近15年不见。

绍兴八年(1138)五月, 岳飞遣使王忠牙往楚州韩世忠处下书,韩世忠告诉小王一件大事,部下一押队之妻居然 就是岳飞结发之妻刘氏 的消息,请岳飞派人来取回。小王大惊,了解情况后向岳飞进行了汇报。然而,岳飞对刘氏“两经更嫁,牙切骨恨之,已差人送钱五百贯 ”,拒绝将刘氏取回,但赠送刘氏一家500贯巨款(当时宰相枢密使月薪300贯,县官月薪10贯,基层百姓月入2~3贯。换算成现在2016年人民币按米价大约是12万元,按平均工资大约是50万元)。

绍兴八年,长子岳云已经是20岁的成年,也已经当爹。父亲岳飞不要前妻,可是岳云、岳雷等是不能不要母亲的,相信一定会有些来往。

岳飞离开家乡汤阴时,妻子刘氏25岁左右,正属于女人的鲜花季节,但偏偏碰上靖康之乱,金兵南下。还偏偏岳飞的家乡被金兵占领,奸淫掳掠的年代。

等岳飞建炎四年(1130)在江南再次见到亲人,母亲在,儿子在,女儿在,弟弟在,舅舅在,偏偏20多岁的老婆不见了。

一些无聊的史学家,根据岳飞绍兴八年的话,认为刘氏不守妇道,水性杨花,背着岳飞,又连找两个男人。

可能吗?

一个宋代农村少妇,带着3个跟屁虫,侍候一个有监督性质的婆婆,以及小叔子,还要做做不完的家务。你认为会有机会,风流快活, ,私奔,和其他男人随便滚床单吗?

刘氏如何不见的,是个谜!

然而,在那个时代,最有可能的就是,被宗泽招揽的那些民军或者乱兵奸淫掳掠而南去,罪魁祸首还不是金兵,否则就带到北方了。

经过这个抢劫者(算是岳飞前妻刘氏的第二个男人,可能在战争中已经挂掉了)之手,又到了韩家军押队某( 刘氏的第三个男人 )的手里。动荡年代,男女关系的混乱,就是如此。

刘氏25岁到40岁,是女人的生育高峰。也就是说,绍兴八年的刘氏(37岁),已经不是25岁岳飞离家时的刘氏了,她给第三个甚至第二个男人,很可能又已经生育了好几个孩子了。 押队工资低微,孩子多,生活困难,岳飞才想起资助一下,出手就是500贯。

岳飞希望发妻刘氏永远属于自己,不被其他男人玷污。但兵荒马乱,失群的年轻单身女人,如果尚有几分姿色,只要想活着,就得被强行或自愿婚配,生下属于其他男人的一大群孩子。

这是高级干部岳飞心中的隐私和感情痛楚。

岳飞之孙岳珂不承认这个刘奶奶,避谈,而岳云、岳雷又不是岳珂的亲奶奶李氏所生,结果岳云、岳雷被变成了岳飞的“养子”,还上了正史!

这非常可耻!

岳珂有什么权利歧视 岳云、岳雷支系?岳珂就真那么是岳飞的正宗后代吗?

未必!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10-09 00:30:14 +0800 CST  
岳飞第三子岳霖,可能并非岳飞亲子

靖康之耻,不但皇室蒙羞,赵构的结发皇妻被抢走,广大老百姓也是深受其害。

该死的战争,不知毁掉了多少个家庭,妻离子散。又有多少个家庭,半路上分化组合。夫妻侥幸再见,却不能相认。

站在封建卫道士立场上,岳飞前妻刘氏应该坚守贞节,即便是去死也不能再嫁,更不能给别的男人生孩子。岳飞现在混成了大官,有何面目相见?

站在现代立场上,是, 岳飞前妻刘氏,中途遭遇变故, 她“失节”了!可是,生逢乱世,弱肉强食,这并非她一个弱女子所能控制的。

岳飞第二任妻子李氏(李娃),岳珂的亲奶奶,就一定是个黄花闺女吗?就那么贞洁吗?

李氏比岳飞还大两岁,岳飞建炎四年(1130)二月抵达宜兴的时候,虚岁28,李氏则已经30岁了。

古人早婚,岳飞虚16岁就和前妻刘氏结婚。你会认为李氏真是宜兴当地一位30岁的大龄剩女吗?

所以,李氏曾有婚史的可能性更大。即,岳飞的新家庭也是分化组合而来的!

建炎三年(1129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马家渡战败,岳飞、刘经、扈成未敢进建康城,怕杜充执行军法杀头,所以至蒋山(今南京城外紫金山)驻扎。此时,建康城周边是一片混乱。

岳飞刘经这段时间,政府供应中断,不得已,抢掠为生。后撤往广德军(治今安徽广德县桃州镇) 山区,再挥军攻至溧阳,依然军粮匮乏,难以立足。

也即建炎三年(1129)腊月,建炎四年(1130)正月,两个月的大过年时节,岳刘军处于颠沛流离,为食物生存而频繁作战转移状态(金兵主力不敢惹, 作战对象 主要是针对溃散宋兵和民军等, 偶尔稍微袭击下掉队的金兵小股武装)

其后,宜兴知县钱谌shen邀请岳飞等前往宜兴驻扎,这已经是二月份的事情了。至于岳母,姚舅,岳翻,孩子等亲人来宜兴汇合,怕是要在三四月份了。

这样,问题很快来了。

岳家称,岳飞与李氏于宋建炎四年(1130)春在宜兴张渚结婚,婚后居唐门,同年十一月十五日生岳霖(第三子)。

我们倒推, 30岁的李大姐受孕之日,应该在正月底,二月初前后。

如果李娃大姐是江苏宜兴本地人,那么岳飞从进驻宜兴,到完成迎娶,到迅速受孕,还真是有点高难度,时间上有点赶不及。即,岳霖这孩子不一定是岳飞的。

如果李娃大姐不是江苏宜兴本地人,而是岳飞在腊月蒋山抢掠期间,抢掠(或者说搭救)的从建康城这座大城市逃出的漂亮女难民,岳飞倒是有1~2月的充分做案时间。那么, 岳霖这孩子就一定是岳飞的。

(按:岳家军抢女人,有后来收服杨再兴时的韩顺夫、岳翻为证,这是当时混乱年代武装的通病。若干年后,朱元璋的部队早期也干过这种事)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岳飞道德水平特别高,感情上从一而终,等到三四月份与岳母等亲人在宜兴见面,得知发妻刘氏已然失散,生死不明,方断了念想。只是出于几个小孩无人照看,才与当地贤惠的丧偶的李大嫂凑合成一个家,那么岳霖这孩子就肯定不是岳飞的。

岳飞一共5子,除了长子岳云上过战场,有些武勇外,刘氏生的次子岳雷,李氏生的四子岳震 ,五子岳霆这些肯定是岳飞的“种”,但均资质平平,承父荫受封而已。

惟有这个血缘有所疑问的三子岳霖,算是个文化人,与朱熹、 张拭 等名流为友,还出任过广西钦州知县、 转运判官等地方官,太常卿、左司郎中、敷文阁侍制,兵部侍郎等京官,广东经略安抚使, 广州知州等封疆大吏。

岳霖第三子,就是岳珂,正是此人在父亲岳霖的基础上编成《鄂国金佗稡编》28卷、《续编》30卷。

岳霖是不是岳飞的亲儿子,还真是不好说。

古今兴亡多少事,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岳飞这么大官,如此武勇,尚不能保有其妻子,承受着聚散离合之痛。一般柔弱百姓,无权无力,命运更是可想而知。
楼主 桑干学派  发布于 2016-10-09 17:30:23 +0800 CST  

楼主:桑干学派

字数:95273

发表时间:2016-09-11 07: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23 09:40:18 +0800 CST

评论数:365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