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孤胆英雄张居正

张居正在生活作风中有了很大问题,他到处网罗美女,张居正有名分的妻妾高达7位,家中还有大量的宠姬。据说,戚继光还不惜用重金购买每年,献给张居正。张居正特别喜欢他的宠姬们,经常玩闹到很久,还吃了大量的补药。
据说,张居正到晚年时期,生活十分奢靡,不仅对吃食物方面有很大的追求,而且也非常喜欢美丽的年轻女子,据传,张居正的宠姬就多达7位,而这七位,都是有称谓或者已经得到张居正的认可,而那些无名宠姬还有一大批。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5 19:24:24 +0800 CST  
明朝那是一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兴亡,从而在总体上大转型的时代。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08:26:23 +0800 CST  
张居正从神童到秀才,再到举人、进士、翰林,纵使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快,但张居正的一生还是比较顺利的,他不缺衣食,有学上,有官当。而直到他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之后,才明白了这样几个真理,比如:一个人如果没有土地,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食物,没有食物,就会开始变卖家产,从家具、房子到卖无可卖,就会去扒树皮,树皮扒完了,就去吃观音土。这就是当时的大明,也在张居正心中埋下一个种子,为国家为人民一定要做些什么。
了解世界的黑暗与绝望,却从不放弃,并以悲天悯人之心去关怀所有不幸的人。这才是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真正原因,这才是人类最为崇高的道德与情感。
这才有了张居正的改革。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08:30:17 +0800 CST  
张居正过着奢靡的生活,他回家奔丧,有一名知府为了让首辅大人路上舒服,就令人打造一顶需要32名轿夫齐抬才能行动的豪华轿子,喧腾一时。这名知府请张居正上轿查看,这个轿子有多大呢?形状如同一栋房子,前边儿是前庭,后面的是卧室,两边还有回廊,那么张居正在其中呢,可以说蹲坐如怡,轿子里面还有小童为其焚香搧扇。所以这样子的排场,在亘古以来都是前所未见的。张居正也很高兴,心想这32抬大轿得多么的风光。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09:27:12 +0800 CST  
张居正乘坐大轿里面应有尽有,金碧辉煌,堪称是一栋豪宅。而在帐外护送的军队,更是让张居正威风八面,在这个32人所抬的大轿两旁,还有张居正的部下,以及戚继光派出来的火炮手,这个卫队他们所持的这种名叫“铳”的火器,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火器。看起来他的威仪真是超过了皇帝,而且他所过之处,沿途官员都要跪接拜送,如此风光无人能及。
可见张居正并非完人,有了权力的人就变得贪婪了。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09:28:56 +0800 CST  
张居正担任首辅十年,变得贪图享受,生活荒唐,曾经有人为了讨好他,端上百道珍馐美味到他面前,张居正却面有难色地说:不知道要吃哪道。被世人批评不知人间疾苦,他在宫中叫皇帝要节俭修身,自己却挥霍享乐,私德有亏,言行不一,也让万历皇帝对他心生嫌隙。万历皇帝小时候,一直相信元辅张先生是力行节俭的,因为张居正一再的强调节俭是美德,有一次,张居正要修他在京师里边的府邸,万历皇帝认为老师这么节俭就应该拨一点银两给老师去修家门,所以万历皇帝就分拨了1000两。但是事后才发现,原来张居正的这座豪宅耗费了一万两的白银。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09:34:26 +0800 CST  
张居正这样的生活豪奢,其实也跟当时明代的社会风气有关,据记载,明代中后期白银可谓是所有消费和生产的润滑剂,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达数百万两,这一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可是与此同时,也使得社会风气渐趋豪奢。我们想想看,张居正位居首辅,有富贵的生活,并不稀奇,实属平常,可是他耍小聪明,在皇帝面前说的是一套,做得又是另一套,难免惹人诟病。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09:35:41 +0800 CST  
张居正组织的改革运动,曾经为明朝的发展,带来无数的好处,但是这件事的发生,也让他受到了很多人的阻碍。所以他的改革代表着,明朝将会改变自己的管理方法,用全新的政治和经济手段,让人民走向一个更好的方向。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09:52:56 +0800 CST  
为什么后来张居正并没有提携海瑞呢?
张居正从年轻的时候,就在明朝的官员里已经崭露头角,所以他深刻地知道朝廷中,究竟有一个怎样的潜在规律,也知道想要在这里生存,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所以他觉得海瑞这种清流人物,正是因为他不能遭受到任何的污染,也不能忍受自己做什么不正义的事情,所以并不适合在朝廷的这个大染缸中生存。而且其实张居正在朝廷里面做官的时候,也遭受过别人的陷害和阻挠,只有一个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人物,才能够在朝局上真正的活下去。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09:57:00 +0800 CST  
张居正做事的规则,其实是有一定的变化的,他心中并没有很强的道德感,也因为在那个时候,如此混乱的情况下,一个想要做到这么高的位子上的人,如果心中始终充满着正义,那就很有可能会被别人暗算,所以一定要保持着对别人的警惕性。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09:58:14 +0800 CST  
张居正同过朝的著名清官海瑞评价他“工于谋国,拙于谋生”。明代思想家李贽称誉张居正为“宰相之杰”。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10:51:04 +0800 CST  
张居正善于观察,他发现税收条目众多,又重又繁琐,百姓苦不堪言。朝廷贪污腐败严重,明朝亟待改革。就是在这种责任心的驱使下,张居正开始对明朝进行从政治、军事、经济、农业上的变法。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11:39:11 +0800 CST  
张居正对权力的欲望很深,是实实在在的强硬派人物,他的改革为明朝的发展确实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11:41:45 +0800 CST  
张居正无愧于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名相。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11:44:12 +0800 CST  
@m张峰qcb 2019-06-26 14:17:24
@留短发2019-06-2515 :24:22  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在明朝要走下坡的时候,大刀阔斧地提出改革,史学家推崇张居正让明朝的寿命至少延长了60年,他的魄力值得学习。
-----------------------------
这个总结的没有错啊!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14:19:44 +0800 CST  
张居正执掌的明朝政府,是怎样的情况呢?要说差,倒是也不至于,毕竟天下没有大乱,北边鞑靼最近也不是很生猛了,几位水利学家兴修水利,解决了许多问题,民众生活的还算可以,确是个太平时代。但是这太平时代背后的危机却大得很,大地主兼并土地,税收流失,负担集中到穷人那里,丰收还好,万一来一次大旱灾,流民增加,就不免要出乱子。而且财政枯竭,连官饷都很难发了,万一外敌大规模入侵,那军费又吃紧了,加饷加税的话,农民又要吃苦了。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14:29:50 +0800 CST  
@佘小木qcl 2019-06-26 13:27:49
民间流传说:张居正贪恋权位,所以他跟冯保合作,然后共同请皇帝下诏挽留自己不要一走三年。但是,也很有可能是小皇帝主动不愿意让张居正回家。因为,当时万历才十六岁,他从十岁开始就跟着张居正学习,所以对皇帝来说,突然间自己的老师跟自己请假,而且一请就是三年,这对皇帝来说内心可能也充满了恐慌。那么,之所以会有人推测张居正贪恋权贵,也并非空穴来风。据传张居正虽然是国家改革的功臣,也教导皇帝要克勤节俭,但......
-----------------------------
张居正贪恋权位,他自知一旦放弃了权位,那新政也就危险了,他是一个刚硬的人,不太在乎世人所见,所以他取缔私人学院,这是一个污点,但是张居正只是一个政治家,不是熟知未来的革命家,他不会知道未来的民主,何况他也不会相信民主。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14:33:56 +0800 CST  
明朝的太监大权在握,非常了不得。
隆庆皇帝死后,遗命内阁三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辅政,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明朝自成祖后,太监权位甚重,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秉笔太监,尤其重要,他们“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硃”。当皇帝不负责任,热心玩乐时,那批阅奏章的权力就落到了掌印太监秉笔太监的手中,其权借着皇帝的朱笔,可以无限扩大,所以司礼监的太监有内相之称,尤以武宗时期刘瑾为最。当然,武宗之后的世宗对太监甚是严厉,隆庆虽然不管事,但是政事也大都交由内阁处理。但隆庆死后,却有些问题了,秉笔太监冯保一心想做掌印太监,但是遭到高拱反对,未果,这一来两人就结了仇。隆庆在时,那是没有问题,但是隆庆死后,皇帝年幼,两位太后对冯保极为信任,冯保借机让皇帝升自己为掌印太监,而且掌管东厂。借口是隆庆的遗诏,也有说这是冯保自己矫的遗诏。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14:52:58 +0800 CST  
对于张居正的死因有很多种,其中正史上是 , 张居正得了痔疮,原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手术却有了后遗症,越加沉重起来,不久越来越重,就要不久于人世了。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14:57:08 +0800 CST  
@傅缤贿 2019-06-26 15:02:26
当时的明朝,就像一个从根子上腐朽的古树,只要轻轻一推就会轰然而倒。
-----------------------------
张居正的改革没能涉及到整个官僚行政体制的核心,不敢调整也没有权力调整旧有官僚架构,封建官僚体制走向僵化是整个历史趋势的必然,张居正没有这个远见跳出怪圈,而他的权威则是建立在私人关系上,因此人亡政息是必然的事情。
楼主 dajie109  发布于 2019-06-26 15:15:34 +0800 CST  

楼主:dajie109

字数:10312

发表时间:2019-06-25 19:04:5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22 18:19:24 +0800 CST

评论数:34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