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

好久没来了。谨以此文纪念三国第一英雄王祥诞辰1840周年。这几年,又出现了很多新的史料,如冠军将军碑已确定是晋朝的胡奋,但丝毫不影响南征北战、杀伐四方的王祥的功勋。另对王戎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王戎极可能在爷爷王祥去世的第二年,即泰始五年(269),便已担任护南蛮校尉。王戎的父亲王浑担任凉州刺史、护羌校尉的时间;有空再续。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10 18:07:16 +0800 CST  
很久没读过三国的书了,年前接了一本。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发现,王武《上武略士表》:幽州刺史王雄,□□气□,长涉道艺,天性仁勇,刚毅有略,约身俭己,务养吏士,能得人欢心,谓当任为大将。”
大将并非指王雄兼护乌丸校尉。幽州刺史兼护乌丸校尉,度辽将军,最多算上将,都督才能称大将。
证据:陈泰担任郑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司马昭曾说:都督大将,不当尔邪?
如前文所述,236年,征虏将军、东中郎将,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桓范和徐州刺史邹岐争官宅,桓范想利用使持节的职权斩杀郑歧,被郑歧上奏告发而免官。王雄从幽州刺史兼护乌丸校尉升任东中郎将,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3 17:10:37 +0800 CST  
本文认为无任何功勋、仅凭孝道便做到曹魏最后一任太尉的王祥实是《三国志》无传、无籍、无任何背景的王雄。王敦、王导兄弟杀害王雄的孙子王澄后清除异己,大权独揽后对三国的史书动过手脚。

陈寿洋洋洒洒近万言,为战败国——蜀汉的大臣诸葛亮、孙吴的大臣陆逊单独立佳传,为何偏偏战胜国的大臣不能享受单独立佳传的待遇?

本文认为王祥(雄)为魏国享受单独列传的大臣。王祥为陈寿心目中的第一男主角,故以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为标题。本文以王祥的伯父、幽州安次侯、荆州刺史王叡(第一代);王松(泉州侯)详见拙帖《千古谁人识王睿》http://bbs.tianya.cn/post-no05-306720-1.shtml、曹魏最后一任太尉王祥、曹魏凉州刺史兼护羌校尉王浑、曹魏平北将军王乂、西晋司徒、尚书令王戎四代为主线,力求还原已被人为删除的王祥及其家族的丰功伟绩。

本文认为王祥(雄)先后率强大的部曲——幽州突骑征战幽州乌丸、荆州刘琮、雍凉,立下赫赫战功。他深受魏文帝曹丕器重(曹丕称其“有胆智技能文武之资),先是入为心腹之臣——散骑常侍,黄初元年(220)出任第一任幽州刺史。王雄坐镇幽州近20载,先后令鲜卑臣服、肃慎自西周以来第一次向中原纳贡,立下旷世奇勋;青龙四年(236),王雄失踪。他并未去世,而是担任景初二年(238)魏灭辽东燕国的(神秘)副统帅;正始二年(241),王祥坐镇荆州,接替夏侯儒担任荆州、豫州都督,与陆逊、朱然、诸葛瑾对峙。高平陵政变后,王祥接替被杀的桓范担任大司农,集财权、军权(预备役)于一身。正元二年(254),王祥任司隶校尉,后母去世任三老、守孝百日后重任司隶校尉、司空、太尉。



简而言之。破乌丸,平雍凉,定幽州,鲜卑臣服,肃慎纳贡,灭辽东,出青徐,倭国纳贡,震荆豫,陆逊窃息,孙权束手,…………

三国第一英雄,舍王祥其谁?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3 17:54:56 +0800 CST  
@王无敌于天下 2020-02-23 18:01:26
如果楼主的琅琊王氏出自元城王氏属实,那么只能说老天爷太照顾这个家族了,显贵了几千年,就算是孔圣人家族,也无法与之抗衡。王览王祥是亲兄弟,至少关系非常近,因为王敦的老婆就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儿,能娶到公主,这个家族的势力之大已经毫无疑问了。
-----------------------------
肯定是近支。《石苞传》:“淮北监军王琛因为素来地位低下而轻视他,于是就秘密地上奏章说苞与吴国的人来往勾结。”这个王琛,字士玮,是王敦的亲叔叔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3 18:06:18 +0800 CST  
淮北监军王琛看不起石苞出身卑微。泰始四年(268年),当地有童谣说:“宫中大马几作驴,大石压之不得舒”,王琛因而密奏石苞与东吴通讯卖国。司马炎接到密奏后,加上早前有观察云气的占卜师说“南方有大兵起”,于是十分疑惑。此时荆州刺史胡烈上表奏东吴打算大举进攻,石苞亦收到东吴要进攻的消息,于是修筑堡垒阻截水流,加强防守。司马炎更为担心,虽然羊祜坚信石苞不会谋反,但司马炎仍然感到疑惑。适逢石苞之子石乔被召见后多日没来,司马炎则认定石苞要叛乱,打算暗地讨伐,下诏说石苞不料形势,烦扰百姓而罢免他的官职,并派太尉义阳王司马望率大军征还他,又命琅邪王司马伷领兵由下邳移驻寿春,都准备在石苞叛乱时镇压他。石苞见此,用属下孙铄的计谋,离开军队,并到都亭待罪。司马炎此时才不再防备石苞叛乱。等到石苞回朝觐见司马炎后,被允许以乐陵郡公身份回到府第。石苞至此都没有怨恨司马炎不信任他,反而以无法做好职位为而感到耻辱。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3 18:13:23 +0800 CST  
据晋中书侍郎荀岳墓志,荀岳的妻子是西晋司隶校尉、尚书左仆射刘毅的女儿。荀岳的儿子荀隐,字鸣鹤,十九岁时娶琅耶王士玮的女儿为妻。荀岳在元康三年当过中领军王戎的长史,不到一年升中书侍郎。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3 18:21:03 +0800 CST  
@王无敌于天下 2020-02-23 17:44:58
非常著名的《世说新语》,将不利于谢安的原始史料大量删除、修改。既然谢安封神了,曾经逼迫皇帝的琅琊王氏就只能下地狱了。东晋的其他几个门阀早就衰落了,已经非常黑了,用不着唐朝宋朝继续抹黑了,仅剩的琅琊王氏,就遭殃了。
-----------------------------
琅琊王氏也算不上下地狱。《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403—444)是王导的曾孙太保王弘(379—432)的儿女亲家。刘义庆的女儿嫁给了王弘的小儿子王僧达(423—458)。怎么说也得给琅琊王氏面子。
王僧达,官至中书令。因不礼待路太后亲族路琼之而对被其怨恨。后因高阇作乱之事被诬而遭赐死。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3 18:32:37 +0800 CST  
路琼之的故事有点意思。路琼之是孝武帝刘骏之母皇太后路惠男的侄孙。有一天他去拜访王僧达。当年路琼之的爷爷路庆之在王家当过一段时间的马夫,所以王僧达对路琼之十分不屑的说:"突然想起来当年我家里有一个马夫,叫做路庆之,不知道你和他是什么关系啊?"羞愧之下路琼之也只能灰溜溜的走了,随后王僧达竟命人把路琼之做过的床烧掉了。路琼之跑到宫中向姑奶奶路惠男也就是太后告状,结果被宋孝帝知道了,指责他道,人家确实是贵族啊,你怎么能随便和他结交呢,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啊。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3 18:39:58 +0800 CST  
@王无敌于天下 2020-02-23 17:44:58
非常著名的《世说新语》,将不利于谢安的原始史料大量删除、修改。既然谢安封神了,曾经逼迫皇帝的琅琊王氏就只能下地狱了。东晋的其他几个门阀早就衰落了,已经非常黑了,用不着唐朝宋朝继续抹黑了,仅剩的琅琊王氏,就遭殃了。
-----------------------------
@wzheguilai0416 2020-02-23 18:32:37
琅琊王氏也算不上下地狱。《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403—444)是王导的曾孙太保王弘(379—432)的儿女亲家。刘义庆的女儿嫁给了王弘的小儿子王僧达(423—458)。怎么说也得给琅琊王氏面子。
王僧达,官至中书令。因不礼待路太后亲族路琼之而对被其怨恨。后因高阇作乱之事被诬而遭赐死。
-----------------------------
@王无敌于天下 2020-02-23 18:39:16
我说的是唐朝宋朝以及之后,豪门贵族衰落,琅琊王氏家族的形象越来越差,下地狱了
-----------------------------
杨慎是明代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明三才子之首,正德初年的状元,自称无书不读。《丹铅总录•人品•王导》:“后世猥儒,曲好议论,虽诸葛孔明、宋·岳武穆犹加索瘢,而无片语疵导,谁谓公论百年而定哉!”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3 18:43:36 +0800 CST  
琅琊王氏在唐、五代、宋势力极大。646年,唐修《晋书》时,琅琊王氏的势力不可小觑。王弘让、王方泰是中书舍人,掌管机密(没详细考证)。但总揽《晋书》的许敬宗,姐姐嫁给了王德俭的父亲。这个王德俭后来也担任中书舍人,和《晋书》的作者之一李义府是一丘之貉。这几个都是拥立武则天登基的功臣。王德俭“瘿而多智,时人号曰‘智囊’”,估计多年以后,基因传给了宋朝奸邪险伪的“瘿相”王钦若。王德俭后来官至御史中丞,封归仁公,儿子当了宰相,其孙的墓志铭有写。
唐故大中大夫使持节泗州诸军事、泗州刺史瑯耶王公墓志铭
公讳同人,汉昌邑王讽谏宏远,谢归皋虞,遂为琅琊著姓。今为京兆人也。曾祖续,皇吏部侍郎赠魏州刺史。祖德俭,御史中丞归仁公,赠兖州都督。考璇,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殿中监,赠越、卫、温、婺等四洲刺史、公即府君之第二子也。早辟孝廉,明经高第。解褐雍州参军,以相门侍卫授左卫司戈,迁太常协律郎、大理评事。转太常主簿,相王府记室、司农丞、汉岐二州司马。赞大农之务,贰方伯之雄。人拜工部员外郎、屯田郎中。除使持节泗州诸军事、泗州刺史。以开元十六年,七月十三日寝疾,终于郡馆。粤明年八月廿六日,返葬祔先茔于京南大仵村原,礼也。有一子日涣,直弘文馆。(编号开元二九二)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3 19:17:02 +0800 CST  
21)大唐故光禄卿王公墓志铭
公讳训,字训,琅邪临沂人也。永穆大长公主之中子。曾祖知道,皇赠魏州刺史。祖同皎,皇光禄卿,驸马都慰,赠太子少保,尚定安长公主。父繇,皇特进太子詹事,驸马都尉,赠太傅,尚永穆长公主。公文被四教,学通六艺。三岁尚辇奉御,四转至光禄卿。早年娶嗣纪王铁诚之季女也,夫人寻逝,后尚博平郡主。大历二年己月癸巳,奄终凤楼之右。孝子岐,其年八月七日,迁厝万年滻
川乡渡川原,礼也。(编号大历00三)
(22)大唐故奉事郎行京兆府泾阳县主簿王府君墓志铭
公讳岐,字文秀,琅琊临沂人也。曾祖同皎,驸马都尉,琅耶文烈公,赠太子少保,尚定安长公主。祖繇,驸马都尉,琅耶懿公,赠太子太傅,尚永穆长公主。父训,累授光禄卿,娶嗣纪王铁诚之季女。公自弘文馆明经、虢州弘农尉,次任扬州江阳主簿。考秩寻满,蹉跎江乡,累佐诸使,以去年入调长安天官,以书判取人,授公京兆府泾阳主簿。以其年八月九日,终于万年县兴宁里永穆观之北院。长子贞素,次日贞镒。后娶杨氏,有子三人,一女二人。以其年闰十月七日,卜择于万年县滻川先茔之侧也。(编号贞元一二六)
王同皎一支,只记他曾祖父王宽,他尚中宗女定安郡主,参加了张柬之等五大臣杀张昌宗、张易之、逼武则天退位的行动,立了功。后来又随李多祚等讨韦后与武三思,失败了,被韦后所杀。睿宗即位,平反了这件事,似乎只是一个昙花一现式的人物。但以墓志为主,可以将这一支列一个表,一直到唐德宗时,而且显赫人物众多,与王难得一支,加上王猛王鼒两支,可以称为琅邪王氏由南北朝进人隋唐的四大支,今列简表于后王宽——王知道——王同皎——王繇——王训——王支(贞素、贞镒)其中王同皎尚定安长公主。王繇尚永穆长公主,赠太子太傅。王训娶嗣纪王铁诚(唐太宗孙)的季女。同皎的侄子王丘(其父同晊)仕至黄门侍郎、尚书左丞。中书令萧嵩欲推荐他为丞相,他让与了韩休。这一支系可谓名臣累累。在两《唐书》中却介绍得不多。
http://www.wwdoa.com/2013/1224/13520.html这个网址有汇总的琅琊王氏墓志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3 19:36:54 +0800 CST  
@王无敌于天下 2020-02-23 19:59:22
王同皎支系和皇室的关系密切,但是距离权力中心远,既没有出宰相,也没有出名将,就上不了正传了。费解的是南陈宰相王冲的三十个做大官的儿子,后代在隋唐如何,就人数看,非常庞大,正史没有,就只有等出土的墓志铭解答了。
-----------------------------
王冲有三十个儿子,都做到显官

王玚,第十二子,南陈尚书左仆射、侍中、光子
王瑜,第十三子,南陈侍中、贞子
王珉,曾作为*前往北齐军中[20]
王玩,南陈黄门侍郎、华容公[21]
王瑱,南陈秘书监、侍中[22]
王球,南陈太子庶子[23]
王琰,南陈中书侍郎、御史中丞、都官尚书[24]
出土了一些王冲后代的墓志。
21. 吴钢主编;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 《全唐文补遗 第7辑》. 西安市: 三秦出版社. 2000年5月: 四三. ISBN 7-80628-467-2 (中文(繁体)‎).
22.吴钢主编;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 《全唐文补遗 第2辑》. 西安市: 三秦出版社. 1995年5月: 一一九. ISBN 7-80546-915-6 (中文(繁体)‎).
23. 刘连通编. 《洛阳新获七朝墓志》. 北京: 中华书局. 2012年3月: 130. ISBN 978-7-101-07997-5 (中文(繁体)‎).
^24.吕建中,胡戟主编.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研究 续一)》.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3年7月: 29. ISBN 978-7-5613-7207-4 (中文(简体)‎).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3 20:42:52 +0800 CST  
@wzheguilai0416 2020-02-23 17:10:37
很久没读过三国的书了,年前接了一本。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发现,王武《上武略士表》:幽州刺史王雄,□□气□,长涉道艺,天性仁勇,刚毅有略,约身俭己,务养吏士,能得人欢心,谓当任为大将。”
大将并非指王雄兼护乌丸校尉。幽州刺史兼护乌丸校尉,度辽将军,最多算上将,都督才能称大将。
证据:陈泰担任郑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司马昭曾说:都督大将,不当尔邪?
如前文所述,236年,征虏将军、东中郎将,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桓范和徐州刺史邹岐争官宅,桓范想利用使持节的职权斩杀邹歧,被邹歧上奏告发而免官。王雄从幽州刺史兼护乌丸校尉升任东中郎将,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
-----------------------------
惭愧,认真阅读《北堂书钞》,发现这篇《上武略士表》,应该就是太和二年(228)年10月的上表。由于幽州刺史兼护乌丸校尉握有幽州突骑这一精兵,因此可以称之为大将。
不过极有可能是王朗的《上武略士表》。
当时在读到明帝纪太和二年(228)冬十月,诏公卿近臣举良将各一人。十一月,司徒王朗薨。当时就在思考,王朗去世时会不会举荐幽州刺史王雄?
结果居然找到了曹魏忠臣、司徒王朗推荐王雄担任大将的证据。
《北堂书钞·荐贤十八》:得人懽心,任为大将“王郎《上武略》云:幽州刺史王雄少有令节长涉通变天性仁勇果歿有略”○
今案陈俞本,“郎”作“朗”,又陈本脱“少有”以下,餘同本钞,“朗”作“郎”者,宋钞避始祖讳也,严辑王朗集脱此条。
和《北堂书钞·将帅》:王武《上武略士表》:幽州刺史王雄,□□气□,长涉道艺,天性仁勇,刚毅有略,约身俭己,务养吏士,能得人欢心,谓当任为大将。”
“得人懽心”应为“得人欢心”,其他的可以互为补充。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4 09:10:04 +0800 CST  
目前版本的《三国志田豫传》故意隐瞒其任护乌丸校尉时,曾被轲比能率三万骑兵团团包围于马城,赖上谷太守阎志解围的史实,而是把脏水泼向王雄。
《田豫传》:“事业未究,而幽州刺史王雄支党欲令雄领乌丸校尉,毁豫乱边,为国生事。遂转豫为汝南太守,加殄夷将军。”

看来,文中王雄的支党应即指王朗。

”支党“一词颇值得推敲。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意思是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和他人争强斗胜,普遍团结人而不结党营私。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 人比而不周”。周而不比就是群而不党,意为普遍团结人而不搞宗派,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

既然王雄有支党,也就是说他结党营私,是小人。

而支当居然居然是司马炎的外祖父、司马昭的岳父司徒王朗,着实令人大跌眼镜!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4 09:15:13 +0800 CST  
前文有误,王朗的孙女、王肃的女儿是司马昭的老婆西晋文明皇后。因此王朗是司马炎的曾外祖父。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4 09:21:13 +0800 CST  
今天留言很顺畅,昨天一直提醒“正在审核”。

太和二年(228))9月,田豫被被轲比能围困在马城7日,上谷太守阎志前去解围,轲比能愤愤离开。

10月诏公卿近臣举良将各一人。

司徒王朗《上武略士表》::幽州刺史王雄,少有令节,□□气□,长涉道艺,天性仁勇,刚毅有略,约身俭己,务养吏士,能得人欢心,谓当任为大将。”

王雄兼任护乌丸校尉的时间极可能就在228年10月。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4 09:59:05 +0800 CST  
王雄的儿子凉州刺史兼护羌校尉王浑任贞陵亭侯,前文考证为陵亭贞侯,贞为谥号。“清白守节,图国忘死曰贞”。

陵县即凌县,秦置郯郡凌县和郯郡下相县(陵县置凌城,故治在今泗阳众兴镇史集)。秦汉之际,泗阳属东阳郡凌县。西晋置凌县。

王祥被封为雎陵侯,侯国在睢宁县睢城镇, 从王浑的封地凌城古城到雎陵公王祥的封地雎陵(今雎宁县睢陵镇)仅75公里左右。

二者连成一片。

巧合乎?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4 10:24:16 +0800 CST  
王太保作荆州,有二儿亡,一儿还葬旧茔,一儿留葬,太保垂涕曰:“不忘故乡,仁也!不恋本土,达也!唯仁与达,吾二子有焉。

正始二年(241)—正始七年(246)?,王祥担任荆、豫州都督时逝于荆州的这两个儿子,疑都已被封亭侯或关内侯,惜已失载。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重现天日。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4 10:55:34 +0800 CST  
@wzheguilai0416 2020-02-23 17:10:37
很久没读过三国的书了,年前接了一本。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发现,王武《上武略士表》:幽州刺史王雄,□□气□,长涉道艺,天性仁勇,刚毅有略,约身俭己,务养吏士,能得人欢心,谓当任为大将。”
大将并非指王雄兼护乌丸校尉。幽州刺史兼护乌丸校尉,度辽将军,最多算上将,都督才能称大将。
证据:陈泰担任郑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司马昭曾说:都督大将,不当尔邪?
如前文所述,236年,征虏将军、东中郎将,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桓范和徐州刺史邹岐争官宅,桓范想利用使持节的职权斩杀邹歧,被邹歧上奏告发而免官。王雄从幽州刺史兼护乌丸校尉升任东中郎将,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
-----------------------------
@wzheguilai0416 2020-02-24 09:10:04
惭愧,认真阅读《北堂书钞》,发现这篇《上武略士表》,应该就是太和二年(228)年10月的上表。由于幽州刺史兼护乌丸校尉握有幽州突骑这一精兵,因此可以称之为大将。
不过极有可能是王朗的《上武略士表》。
当时在读到明帝纪太和二年(228)冬十月,诏公卿近臣举良将各一人。十一月,司徒王朗薨。当时就在思考,王朗去世时会不会举荐幽州刺史王雄?
结果居然找到了曹魏忠臣、司徒王朗推荐王雄担任大将的证据。......
-----------------------------
打错字了。曹魏重臣、司徒王朗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4 12:29:14 +0800 CST  
魏灭辽东燕国副统帅(1)

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李世民读了《晋书•宣帝纪》后,对于司马懿闪电般地灭掉辽东燕国,极为疑惑地评价道,咦,“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

李世民何出此言呢?他认为:

一、“秦蜀之人,勇懦非敌”。作为雍凉都督,司马懿率领的是天性勇敢的秦陇之兵,而诸葛亮率领的是懦弱胆小的蜀卒。

后来,此条还被收进唐朝的军事著作《太白阴经》。文中写道:“诸葛孔明,撮巴蜀之众,窥兵中原,身为殭尸,而威加魏将,则蜀人何得而称‘懦’?”

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关中平原地势平坦,诸葛亮经蜀道远路而来。蜀道那叫一个难,都难于上青天了。司马懿养精蓄锐,以逸待劳,能掌握主动权,待机而动。

司马懿坐拥天时、地利、人和,却“闭军固垒”,免战牌高挂,诸葛亮在世时,司马懿胆小不敢交战,倒也罢了,居然还被“死诸葛”吓得尿裤子。

而在东线战场,司马懿却勇气爆棚,放出“去百日,战百日,回百日,休息六十日,一年足够了”的豪言壮语。

司马懿何来的勇气和底气?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4 16:07:28 +0800 CST  

楼主:wzheguilai0416

字数:668244

发表时间:2010-03-02 00: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9 17:25:23 +0800 CST

评论数:45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