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山河(中国史上最后一个大分裂时代)

@北漂见客登 2016-05-16 20:55:23
从现在开始可以只看楼主模式了
-----------------------------
甚好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16 21:32:55 +0800 CST  



附两张马球图片:这种运动,一般人确实很难驾驭。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17 14:52:48 +0800 CST  
男儿何不带吴钩:不第秀才很愤怒

自前朝炀帝发明公务员考试制度以后,寒门子弟自此找到了一条晋身的道路。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想改变命运么?想当官做老爷吗?想娶漂亮老婆吗?如果你没有好爹,好的,那么请你参加科举,因为它能帮你实现。

这一年的长安,比前两年要更热闹些。一个来自冤句(今山东菏泽,当时属曹州)的年轻人,也揣着这样的梦想,来到了京城。

他的名字,叫做黄巢。

黄巢出身于一个私盐贩子世家,祖上三代都是卖私盐的。盐业是暴利行业,雪花盐其实有时候也可以看做雪花银。

唐朝初期,盐是可以自由贸易的,官府只负责收税。到了唐明皇的时候,意识到盐业是一棵大大的摇钱树,于是确立了专卖制度,把卖盐的权力收归国家,私人就只能买,不能卖了。为了管理食盐专卖,朝廷设立了“盐铁使”,专门管理盐(以及铁等金属)的官方销售;到了后期,又和主管运输事务的“转运使”结合为一个官职,称之为“盐铁转运使”。

国家垄断了食盐的销售渠道,为了获利,就开始提高食盐的价格。老百姓买不起,菜里没放盐,称之为“淡食”。但对食盐的需要,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哪里有市场需求,哪里就有商人。于是,一种叫私盐贩子的职业应运而生。那时候,贩卖私盐跟贩卖金三角特产植物制品差不多性质,所以,为了搞对抗,私盐贩子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故而也被称之为“盐枭”。

黄巢就出身在这样一个以贩卖私盐为生的家庭。从小就衣食无忧,闲暇之余,黄巢学习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射箭、比如骑马、比如击剑,比如读书。

在中国古代,大多数的王朝采取重农抑商的国策,社会阶层被划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社会的宠儿并不是那些腰缠万贯的阔佬阔少,相反大家认为商人不能创造价值,所以地位是最低的。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写到:“老大嫁作商人妇。”一个歌姬年老色衰,万般无奈的时候才嫁给商人,可见当时商人的地位多么低下,连媳妇儿都娶不上了,哪像今天,小三小四随便养。

黄巢家里虽然有钱,毕竟是让人最为轻贱的“商”。

从很小的时候,黄巢就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他想跻身“士”的阶层,当富二代、富三代有什么意思?当官的人才是最高贵的。于是黄巢从小就开始读书,为当官做准备,有朝一日高榜得中,那才能彻底的光耀门庭。而黄巢小时候也有这方面的才能。据说,黄巢五岁的时候,他和爷爷在一起赏菊,家人便以菊为题作诗。等轮到黄爷爷的时候,花白的胡子捻断了好几把,也没想出诗句来。这时候,小黄巢奶声奶气地随口应了一句:“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

黄巢的爸爸一听,这可不得了,这句诗有敏感词啊!赭黄衣是天子朝服,普通老百姓怎么敢穿,一巴掌就要抽过来。

黄爷爷笑眯眯地制止了黄老爹的暴力行为,觉得孙子有些志气,说到:“小孩子家不知道轻重,就这样算了。让他再做一首诗看看。”

小黄巢即兴赋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青帝是五帝之一,与黄帝并称,主掌万物滋生。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从童年的诗中就可以看出黄巢这孩人不甘平凡,誓要作出一番事业的。

为了获得尊重、获得社会的认可,黄巢带着银子、行囊和梦想,来到了首都长安,报考了大唐政府的公务员。踌躇满志的他,幻想着,先进士及第,然后进翰林院、入中书省、列尚书台,最好再外放个节度使,人生就圆满了。虽然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不过这难不倒黄巢:贩卖私盐是影子里的身份,在阳光下,黄巢的身份符合公务员报考条件。

然而,梦想的背后,是幻灭。

公务员的名额总是有限的,而名额之外的人,则统统落选。黄巢的名字,很不幸的没有在录用人员名单里,这个不幸,既是他个人的不幸,在不久的将来,也成为了大唐王朝的不幸。

当年,太宗爷李世民开科取士的时候,曾经兴致勃勃的夸了一句海口:“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你瞧瞧,天下英才都要为我做事,我这网撒的够大吧。可是,再大的网也有漏网之鱼,黄巢同学不幸就成为了这一条漏网之鱼。

笼络住的没啥问题,没笼络住的可就成了大问题。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17 20:44:02 +0800 CST  


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神策军碑》。田公公是神策军的司令,以后关于他的故事还有些,神策军这支神奇的队伍以后也有戏份。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18 11:39:44 +0800 CST  
@上官韩枫刀 2016-05-18 08:45:41
私盐贩子真多 程咬金是的 那个张士诚也是的 真TM有钱人
-----------------------------
后面有分析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18 16:36:35 +0800 CST  
@北漂见客登 2016-05-18 08:52:25
三岁看小 那我周岁抓的钱 怎么还不发财。
-----------------------------
因为您抓的钱淘汰了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18 16:37:42 +0800 CST  
@举云72 2016-05-18 10:53:04
点个赞
-----------------------------
打个赏呗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18 16:38:32 +0800 CST  
@bshelp 2016-05-18 10:53:39
踩一脚,飘过~
-----------------------------
你两只鞋都归我了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18 16:56:53 +0800 CST  
@煜兮椅rn 2016-05-18 17:08:36

黄巢真丑
-----------------------------
据说黄巢是谛听转世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18 19:53:47 +0800 CST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好不要得罪,一种是读书人,一种是私盐贩子。

不第的秀才造反的实在太多,比如东汉末年的张角,比如北宋的张元、吴昊,比如清末的洪秀全。他们智商一般都不错,觉得考不中公务员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社会太黑暗,一腔怨恨需要发泄,那就只能造反了:要么带头闹事,要么给造反的头头出谋划策。总之,要证明自己是怀才不遇,要把这个世道搅翻天。

中国古代造反排行榜中榜上有四种职业,分别是土豪、邪教头子、兵卒和私盐贩子,他们成功率最高。其他的排进榜单不稀奇,作为私盐贩子的杰出代表前有程咬金、后有张士诚,都给私盐贩子树立了光辉灿烂的形象。敢贩私盐的都是狠人,不但狠,而且有心计,有组织,有手下,还有金钱,更有暴力抗争不怕死豁出去的野心。

黄巢集这两种身份于一身。可以说,没有录取黄巢的那一年,是唐王朝科举制度最失败的一年。


黄巢丝毫不以为是自己的能力不行,而将一切怨恨留给了唐王朝。临走之前,他做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落榜后的黄巢没有如后世的范进一般,一直考到老死,而是转身回家,继承了祖业,贩私盐。既然大唐王朝不肯认可,他就要用自己的实力来获得认可。总有一天,他会带甲百万进驻长安。

黄巢舍弃了成为公务员的梦想,全心全意投入到贩卖私盐的事业上来。他没有自暴自弃,也不是另寻罗马大道,他是在积蓄力量,是在等待时机。黄巢就像黑夜里潜伏的猛兽,准备在适合的时候,给予唐王朝重重一击。


在买卖私盐的过程中,黄巢认识了一个同行,叫王仙芝。王仙芝是濮州(今河南濮阳)人氏,也是一个大盐枭,带领一票弟兄做这杀头的买卖。黄巢认为,王仙芝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臂助:他胆子大,不要命,而且贪财好利,只要有好处就肯往前冲。

黄巢和隔壁老王勾结起来,把贩卖私盐的行当做得越来越大。两人也时不时的喝个小酒聊聊天,成了合作伙伴、亲密战友。

时间再回到公元874年(乾符元年)。


由于水灾旱灾以及蝗灾的肆虐,全国大部分地方的粮食都没了收成。翰林院的秘书卢携写了封信给小皇帝,请求拨放民政救助。结果呢,有的地方不当回事,有的地方直接把救济粮吃了回扣,进了自己腰包。救济不到位,本身就没饭吃,老百姓没法活了,一部分守在家里挨饿,饿着饿着不饿了,去阎罗天子那里报到了;另一部分加入了天下第一大帮(丐帮),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开始颠沛流离的乞讨生涯。

黄巢看到局势混乱,流动人口逐日增加,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你李唐王朝不是瞧不起老子么?老子干你一票,让你丫好好记得,黄太爷不是小儿科,而是个牛叉人物。造反的念头就像一个幼芽慢慢地发育,生长,长成一株参天大树,然后化为整片森林。


现在,是实践小时候承诺的时候了:“他年我若为青帝”。青帝是当不了啦,不过弄不好当个皇帝也可以。刘老三在当上汉高祖之前也就是一个居委会主任嘛。不过,造反可不是想干就干的,得有计划,有预谋。据猜想,为了扩大声势,得到臂助,他得去见王仙芝。

黄巢对王仙芝说:“王大哥,你也知道,现在卖盐这行当越来越不好做了。兄弟也曾想考个功名,一则光宗耀祖,二则受人尊崇,三则锦衣玉食,四则行事方便。可谁曾想当今天子是个二货,朝堂上也一帮傻鸟,断了兄弟这念想。想要谋个出路,看来只能靠自个儿了。”


王仙芝把头凑了过来:“兄弟,照你说,该怎么办呢?”

黄巢先喝了一杯酒:“以我看啊,咱卖盐得的银子,除了分给众兄弟的,都用来打造兵器,召集人马。先把自己的队伍弄大了,到时候官兵来了,就干他娘的,让这帮鳖孙滚回去。”

王仙芝捋了捋胡子:“兄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搞这么大阵仗,没问题么?”

黄巢笑道:“大哥,卖私盐是个营生,可咱总不能躲躲藏藏的这样一辈子。现在而今眼目下,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咱们越牛逼,就越没人敢欺负咱们。事业做大了,到时候除了卖盐,还可以干点别的。秦楼楚馆、马市车行什么的,大哥难道一点意思也没有么?”


王仙芝点头道:“兄弟说的在理。那你怎么看呢?”

黄巢笑了笑:“大哥,你看,吃不饱饭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要干嘛?”

王仙芝答道:“能干嘛?要饭呗?”

黄巢又问:“假如要饭也吃不饱呢?”

王仙芝答到:“那就抢人。”

黄巢点了点头:“大哥所言极是。可他们该抢什么人呢?”

王仙芝把头转向黄巢:“是啊,兄弟,你说,该抢什么人呢?”

黄巢答道:“俗话说,饿鬼不啃饿鬼,抢的自然是有钱人。”

王仙芝故作不解:“那,与兄弟你说的买卖有何相干呢?”

黄巢不答反问:“咱哥俩算有钱人吧?”

王仙芝笑道:“虽难称巨室,也小有家财。”

黄巢道:“若流寇来犯,如之奈何?”

王仙芝也不回答:“是啊,咋办呢?”


黄巢接着说:“报官?就那帮傻逼捕快,指望他们?没用。咱哥几个把这帮草寇打回去?要饭的人太多,咱打不过来。没法子,咱只有散尽家财,破财保平安咯。”

王仙芝笑道:“兄弟,想来你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却在这里考较起老哥我来了。少卖关子,快说,你那桩大买卖是怎么回事?”

黄巢把嘴凑近王仙芝耳边,压低了声音:“好办,咱带着他们一起抢。王老大,咱们反了吧!”

王仙芝一拍桌子:“兄弟,你可知道,这是杀头的买卖!”


黄巢说:“干咱们这行的,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一个弄不好给官府逮住,轻则身陷牢狱,重则杀头弃市。就咱哥俩贩私盐的数量,足够枪毙五分钟了。对咱俩来说,造反还是继续卖盐,其实都一个下场。当今天下大乱,人心思变,各藩镇与朝廷离心离德,又各自为政,我们大可以趁势而起,干出一番事业来。能成事当然最好不过,即便是真打不过官兵,我们还可以投降嘛。”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18 20:04:29 +0800 CST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2016-05-17 20:44:02
男儿何不带吴钩:不第秀才很愤怒
自前朝炀帝发明公务员考试制度以后,寒门子弟自此找到了一条晋身的道路。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想改变命运么?想当官做老爷吗?想娶漂亮老婆吗?如果你没有好爹,好的,那么请你参加科举,因为它能帮你实现。
这一年的长安,比前两年要更热闹些。一个来自冤句(今山东菏泽,当时属曹州)的年轻人,也揣着这样的梦想,来到了京城。
他的名......
-----------------------------
“男儿何不带吴钩”出自唐代李贺的《南园十三首》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18 21:14:12 +0800 CST  


感受一下满城尽带菊花甲……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19 14:22:38 +0800 CST  
@bshelp 2016-05-19 15:47:19
黄巢我记得是武状元吧,演义里面,好像还是挺牛逼的,字巨天还是日天,忘记了。
-----------------------------
是巨天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19 15:49:57 +0800 CST  
下面是野史大关时间。
其实,中国古代小说、戏剧、评书、评弹里面有很多记载黄巢的故事,其中关于黄巢转世和黄巢造反的说法比较多。
黄巢转世有两种说法,但是都跟一个故事有关:目莲僧救母。故事记载于《佛说盂兰盆经》
传说佛陀的大弟子是目莲,目莲的母亲叫刘清提,刘清提这个人贪婪吝啬,是远近闻名的地主婆,她经常在家里杀狗宰羊吃,而且吃剩下的汤用来招待僧道。她挂了之后就沦落到了地狱,变成饿死鬼,想吃东西还吃不到。后来目莲得了神通,知道自己的母亲在地狱遭受痛苦,就向佛陀求救。佛陀让目莲在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趁此时进入地狱救出自己的母亲。目莲僧按照佛陀的指引,在七月十五进入地狱,放开鬼门关,救出了自己的母亲。自己母亲是救出来了,可鬼门关一开,从地狱逃出八百万恶鬼。
到这里,故事就出现两种说法,一种是佛陀让目莲转世,变为黄巢,去收回八百万恶鬼,这样才有后来黄巢杀人八百万的说法。
第二种说法更为有趣:地狱逃出八百万恶鬼,阎王去找地藏王菩萨商量如何善后,地藏王菩萨的宠物谛听在旁边叫了一声,地藏王菩萨知道谛听动了凡心,就让谛听转世为黄巢,因为谛听是动物,所以黄巢转世之后是一身动物的毛发,而且脸上有个金钱大小的胎记,你就可以想象一下黄巢的相貌了。谛听转世的黄巢从小聪明伶俐,文采好,武功好,大了之后进京赶考,主考官十分欣赏黄巢,就决定让他当新科状元,谁料进宫面见唐僖宗的时候,唐僖宗被黄巢吓了一跳,当场砍了主考官,把黄巢的状元撸了。黄巢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就决定在祥梅寺召集人马造反。祥梅寺的了空和尚发现自己的灯油每天都少很多,就暗中查看,发现地狱的小鬼来偷油,就问地狱的小鬼们怎么回事,小鬼们说:黄巢要造反杀人八百万,地府里面现在正在连夜赶制生死簿。了空觉得这事儿很奇怪,就问小鬼记不记得有谁的名字。小鬼答道:其他的忘了,只记得第一个是了空。了空吓尿了,就去求黄巢,你看我好吃好喝地招待你,你不能杀我啊。黄巢见到了空哀求,就答应不会杀他。了空听了黄巢的话,心里还是犯嘀咕,就决定躲在祥梅寺外面一棵枯树的树干里面,等黄巢走了自己就安全了。到了黄巢起事那一天,黄巢拉出宝剑振臂一呼造反,宝剑出鞘必见血光,可眼前没有人让自己砍,就看到了那棵枯树,照着枯树就劈了下去,了空和尚人头落地。
这就是黄巢转世的故事,京剧里有一出叫《祥梅寺》就是讲这个故事。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19 16:23:09 +0800 CST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2016-05-19 16:23:09
下面是野史大关时间。
其实,中国古代小说、戏剧、评书、评弹里面有很多记载黄巢的故事,其中关于黄巢转世和黄巢造反的说法比较多。
黄巢转世有两种说法,但是都跟一个故事有关:目莲僧救母。故事记载于《佛说盂兰盆经》
传说佛陀的大弟子是目莲,目莲的母亲叫刘清提,刘清提这个人贪婪吝啬,是远近闻名的地主婆,她经常在家里杀狗宰羊吃,而且吃剩下的汤用来招待僧道。她挂了之后就沦落到了地狱,变成饿死鬼,......
-----------------------------
@bshelp 2016-05-19 16:27:36
这不是书里的内容吧?感觉接不上来。插播?
-----------------------------
插播,看着玩的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19 16:29:20 +0800 CST  
两位私盐界大佬会面之后,各自回家准备。

黄巢在等。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就是他从书中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枪打出头鸟。他必须要等,等成熟的时机再动手。至于老王,黄巢是不介意关键时刻拿来垫垫脚的。

王仙芝不傻,不至于被黄巢这么一忽悠就小宇宙燃烧了,为了大地的爱和正义、带着流民,反抗让老百姓吃饱饭的大唐王朝。商人有商人的思维,最根本的就在于本和利这两个字。这事干不干,还得找人掂量掂量。

一般来说,重大决策,王仙芝应该是召开盐业协会董事会,和股东们商量,下一步的商业运作。

王仙芝找到了自己的心腹:盐业协会的副会长尚君长。

王仙芝对尚君长说:“兄弟,我有一事不决,特与你商议商议。”

尚君长起身,惶恐道:“不敢!老大只管讲来。”

王仙芝说:“近年来收成不太好,买得起盐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又到处有流浪汉,生意不好做了。老尚,你对下一步有什么看法?”


尚君长略一沉吟:“生意不好做了,给盐铁司的银子就少了。没了例银,那帮孙子追得紧,昨儿咱又有一船的货给扣下了。”

王仙芝勃然大怒:“这帮孙子,有奶就是娘!平时也没少喂,一到这时节,恶狗一般,翻脸不认人了!”

尚君长苦着脸:“老大,现在生意不好做了,这些个吸血鬼喂不饱,盐也卖不出去,我们都欠了兄弟们三个月工资了。再这样下去,只怕都要反了!”

王仙芝眯细眼睛:“老尚,你看,我们造反如何?”

尚君长突地一惊:“老大你说啥?”


王仙芝眉头紧蹙:“我们同官府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有时候给点银子,大家面上过得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闹翻了,抡着大砍刀从南天门杀到蓬莱东路的时候也有过。总这么下去也不成,咱得找点活路。现在盐是卖不出去了,倒不如反了来得痛快!”

尚君长说:“大哥,造反是满门抄斩的重罪啊。咱真的这么干么?”

王仙芝狠狠的在空中挥了一下拳头:“怕个鸟!造反也是死,卖盐也是死,总不能任人宰割吧?也不是没跟他们打过。盐卖不出去,都没活路了,咱拼了!”

转过头来看着尚君长:“大不了,受个招安,也没什么鸟事。”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19 20:18:39 +0800 CST  
说干就干,王仙芝、尚君长带着一票兄弟开始发传单。传单的内容当然不是揭露地主阶级丑陋的剥削嘴脸,也不是打倒社会不公、实现天下大同这样的口号(毕竟不能先走漏了风声),大抵的内容应该是:某年月日,王大善人仙芝在长垣(今河南长垣)开展慈善大会,诚邀社会各界有识人士参与,来人均可领取一份精美午餐云云。有了“精美午餐”,不愁没人来。

王仙芝没敢将开会地点定到自己家门口。一是官府那帮狗腿子的盯得紧,天天来催保护费,实在没法在眼皮底下干;二大约考虑到要将流动人口集中起来,濮州不是个好地方。

到了开会的日子,饿着肚子的人来到约定的地点,等着王大善人的好心施舍。王仙芝叫人熬好了米粥(也只能是米粥,白饭和馒头成本太高,不过估计加了点盐,毕竟自家有存货,有点味道,比起“淡食”来强多了,也马马虎虎算精美午餐),却先不发给众人。

旁边一票马仔拿着钢刀长矛,搞了个小型的阅兵队列,将场子团团围住。

没饭吃的人越来越多,就像锅里的粥一样,咕噜咕噜直冒泡。

天空虽然没有一声巨响,盐业协会会长、盐帮驻濮州分舵舵主、濮州黑社会老大、临时慈善协会会长王仙芝,闪亮登场了。

“同志们好!同志们饿惨了!”王仙芝登台也不多废话:“今天和大家欢聚一堂,是有要事相商。咱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吃不起饭,穿不起衣裳!”低头看了看身上的粗布衣服(唐朝关于士农工商的等级很分明,除了有功名在身,再有钱你也不配穿绸缎衣裳),王仙芝觉得自己又多了一个造反的理由:“老天爷把我们生下来,不是让我们饿饭的!官府那些王八蛋,收我们的粮食、收我们的丝绢,还要我们去做劳役!大家说,这公不公平?”

人群中有人带头应了一声,瞬间各种骂娘声充满了整个广场。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王仙芝把众人的声音压下来:“圣人有句话说得好: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么?”

王仙芝笑了笑,识字不多的他能掉个书袋,瞬间觉得自己层次上升了一级。众人有点头的,有摇头的。王仙芝接着说:“意思是说,万物是均平的,如果哪里有不公,上天就会把多余的东西拿出来,补充不足的地方。如今,咱们吃的粮食都不足了,可那些官老爷家里的粮食还有余得很,大家说,我们该怎么办?”

底下声音就不一致了。

王仙芝又大声喊道:“诸位,诸位!我王某人决定顺应天意,补不足、搞平均!王某要带领有志之士,去平均那些为官不正、为富不仁的恶徒!承蒙诸位兄弟不弃,推举我为天补平均大将军。在下不才,忝居首领之位,待他日有能人,兄弟我再退位让贤。”

指了指煮着粥的大锅:“有愿意跟随兄弟的,保准让他有饱饭吃,日后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若不愿跟随兄弟,也不强求,哼哼。”

煮粥的大师傅扬起锅勺,粥的香味四溢开来。旁边拿着钢刀长矛的喽啰们不说话,哼了一声。

一边是吃的,一边是刀子,该怎么选,傻逼都知道了。尽管是一帮草寇带领乌合之众,毕竟也算是举事了。

公元875年(乾符二年)的春天,王仙芝举起了造反的旗帜。《资治通鉴》中记载:“是岁,濮州人王仙芝始聚众数千,起于长垣。”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20 13:43:50 +0800 CST  
王仙芝带着部队就一路“平均”起来。

愤怒而饥饿的起义军在吃饱(或者吃个半饱)以后,补充了革命所需的查克拉,有了力气,就近就要去打土豪。长垣的县老爷大约收到了风声,一边下令关闭城门严加防守,一边躲起来,大约一边还派人往上级维稳部门报告情况。

愤怒的义军打了一阵,没有攻进长垣,灰溜溜的在城门边上打转。这时候,不知是王仙芝自己想还是别人献计:打濮州。

打濮州出于以下几个目的:其一,王仙芝举事的地方在长垣,濮州官员应该暂时没有收到风声;第二,从炫耀的心理来看,老王好歹也是叫做“大将军”了,不回去威风一下怎么能行,不能“锦衣夜行”嘛;再次,估计因为贩卖私盐的事,和官府里不少当官的、办事员都有大大小小的摩擦,以前求着办事的时候得求着捧着,秋后虽然还早,也是该算算账的时候了。

攻下濮州后,算是打响了漂亮的一仗。

听到消息的流民们,就像找到了人民大救星一样,纷纷投靠王仙芝的队伍。正义不正义先不说,有饭吃最重要。庞勋的队伍被打散了,夹散在流民之中,又或者逃逸在山野之间,听说又有人和唐王朝对着干,义不容辞的就来投诚了:为老大报仇也好,混口饭吃也好,反正,总比孤魂野鬼飘荡无依强得多。

有了各方人马的加入,王仙芝又给自己加了一个称号:海内诸豪都统。来投奔的同志们越来越多了,得打出一面漂亮的旗帜。就这么一边打,一边扩充队伍,王仙芝的部队又攻克了曹州。

濮州、曹州是天平节度使薛崇的地盘,薛崇一看,都欺负到自己眼皮子底下了,名号还和自己犯冲,自己叫天平节度使,王仙芝就叫天补平均大将军,这不是明摆着要对着干么?到底是要补了我还是要均了我啊?不教训教训这帮草寇是不行了。薛崇带着维稳的工作组赶赴现场,想要杀一杀王仙芝的风头,让老王知道,这片地是谁说了算。结果,大约没想到王仙芝的声势搞得这么大,灰头土脸的给打了回来。

《资治通鉴》记载:“王仙芝及其党尚君长攻陷濮州、曹州,众至数万。天平节度使薛崇出兵击之,为仙芝所败。”

王仙芝的部队如火如荼的闹得开心的时候,黄巢在干嘛呢?蹲在家看热闹么?黄巢并没有第一时间响应王仙芝,并不是老黄胆小怕事。史书上记载,黄巢自己就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况且,怀着屡次考公务员都被刷下来的仇恨,老黄是不可能不报这一箭之仇(《资治通鉴》:“巢善骑谢,喜任侠,粗涉书传,屡举进士不第。”)。王仙芝首倡义旗,揭开了造反的序幕。而黄巢要比王仙芝想得长远一些。和王仙芝只追求利益不同,黄巢的追求要高一些:或许是想要获得认可,又或许真怀有治国安邦的理想,——若非如此,也不至于去考了好几次公务员。虽然没有被国家机关录用,可不同于王仙芝的走一步看一步,对于如何起兵,起兵以后又该如何,虽然模糊,黄巢却有了一个已然存在的构想。风头就让王仙芝去出吧。多番筹谋后,黄巢与亲族黄存、黄揆、黄邺及林言等纠集几千来号人在冤句也造反了。然后,如井冈山会师一般,带着部队去曹州投奔了王仙芝。

老王和老黄在这里闹得是锣鼓喧天,如火如荼,李儇小朋友那里在做什么呢?打马球、斗鹅、看话剧,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这倒也不是小李同学淡定自若、处变不惊,而是他压根就不知道这事。一开始,王仙芝和黄巢高举革命的红旗,地方官员都吓傻眼了,赶紧层层上报;报告到了中央,宰相审阅了报告,然后就没继续往上呈:毕竟这不是什么好事,皇帝陛下知道了,要是追责,指不定乌纱帽就掉了;再说了,宰相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几个毛贼,料他们也掀不起多大风浪来。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20 15:06:41 +0800 CST  
浊泾清渭何当分:一个锅里吃饭的两伙人


给皇帝小朋友写信的卢携是朝官(高级文官),朝官的梦想就是当宰相,卢携的梦想也是有朝一日能当上宰相: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感觉多么爽,听着就是那么牛。不过,唐朝的宰相并不好当,除了要面对藩镇(特别行政区)老大这样的强硬派,还要和宦官太监做残酷斗争。

文官需要通过荫封、科举等方式才能进入体制,前者难度系数比较大,需要投胎的时候投一个好人家;后者难度系数略低,参加公务员考试并被录取就行(也有考不上的,比如黄巢)。要从普通文官做到朝官,就要看各自的家世、机遇、本事了。

相对来说,当宦官的门槛低一些,做一个净身手术就行。一辈子做一个小黄门不难,要想做大做强,认干爹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办法,掌握“迷龙术”则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这事估计田令孜田公公能深有体会。

朝官的老大是诸位宰相,宦官的头子是枢密使和神策军护军中尉,由于三观不同,朝官和宦官经常会发生争执。由于朝官的地盘在南边,宦官的根据地需要从北门出入,所以朝官集团被叫做南衙,宦官集团被叫做北司。而朝官和宦官之间的斗争,叫做南衙北司之争。

宰相制度自商周时期开始出现,主要是辅佐君王处理国家政事,历史上有不少千古名相:伊尹、吕尚、管仲、吕不韦、李斯、萧何、陈平、曹操(这个可以不算)、诸葛亮、魏征、房玄龄、狄仁杰、王安石等,数不胜数;像董卓、李林甫、蔡京、秦桧那样的奸贼也大有人在。秦朝时出现大一统国家,中央高度集权,宰相的权力也水涨船高,几乎可以皇帝陛下的权威相抗衡。

皇帝想一手抓权,不想受到牵制;宰相也不都是软柿子,总有和皇帝对着干的时候。这就是君权与相权之争。中国历史上有秦始皇、汉武帝这样强势的皇帝,当然也不乏曹操、诸葛亮这样强势的宰相。

君王们喜欢既能干活、又乖巧低调的宰相;对不听话的,就总有些头疼(万一再出一个董卓那就更不妙了)。这样,形成一个微妙的局面:既要用宰相,又要防宰相。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首先就是分权,削弱相权。把一个人管的事分给几个人管,一个人干的活分给几个人干,让宰相掌握的资源和能量变少便稀薄,变得不能和君王抗衡。

秦末汉初的宰相叫做丞相,有时候分左右丞相,有时候就是一个人,可算是权倾一时;汉武帝嫌丞相权力太大,干脆改用三公制度,搞了个三权分立,沿袭到东汉;发展到了唐朝,可以称之为宰相的,两只手可就数不过来了。

唐朝施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六位长官,都可以叫做宰相:尚书省有尚书令一人,左、右仆射各一人;中书省有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有侍中二人。

细心的朋友发现了:三省的长官不是七个人么?这里要说明一下:尚书省是行政的核心机构,尚书令作为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实际掌握的权力十分庞大,所以仅保留行政编制,不具体任命,其职责由尚书仆射履行。六部的长官称为尚书,相当于现在国家各部委的部长,比三省的长官略低半格,不过县官不如现管,重点是有权,所以也称宰相。

看看,看看,眼下就有十二个了吧?这还不算完,还有呢。为进一步将权力分散,又设立了参议朝政、参议政事、参知机务、参知政事等官职,他们的行政级别较之前的十二个人又要低一些,但也具备参政议政的权利,虽然名不正言不顺,实际干的也是宰相的活。

嗬!这下热闹了,原本就一个宰相,现在该叫做“宰相团”了。

这还不够。分权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是制衡。

朝官以宰相为首,都怀着想要做宰相的梦想,扶植他们,达不到制衡的效果。那么,该如何选择制衡宰相的势力呢?宦官就成了首要人选。

宦官任职于内侍省,专职服务皇帝及后妃生活起居,相当于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搞服务比搞对抗要讨人喜欢,比起在皇城出入的大小官员,这些朝夕相处的家奴更得君王宠信。皇帝就动了小心思:宦官们鞍前马后的伺候着,端茶送水的,比那些整天指手画脚的朝臣们贴心得多;外面那些家伙不听话,天天驳我面子,气得我够呛!得把家里人提拔上去,到时候说话,也有个帮腔的。

出于这种考虑,皇帝开始提拔重用宦官。先是让宦官在专门发布圣旨的办公室(枢机房)做秘书长(枢密使),这些秘书长后来就直接代替皇帝陛下决策了(贴黄);原本戍边的神策军改编中央禁军后,由宦官头子当了警卫队司令(护军中尉)。两枢密使和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合称“四贵”(私下叫“四鬼”)。这样,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宦官都掌控了巨大权力。别看宰相有十几二十个,可真要干起来,未必能斗得过这几个宦官头头。为了进一步增强宦官的权力,还让他们到各藩镇当政委(监军),指导各节度使开展工作,并监视这些藩镇老大的一举一动。

本来是心想,“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结果却造成了宦官权力膨胀,甚至威胁到了君权。在这种情况下,皇帝陛下又起了小心思,开始打朝臣的主意,希望能借力夺权。

公元805年(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唐顺宗李诵即位,为将权力从俱文珍、刘光琦等宦官处收回,联合以王叔文、王伾以及柳宗元、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为首的朝官,着手进行改革,意图削弱宦官权力。不久,唐顺宗离奇中风,经过治疗,居然哑了;王叔文因为母亲死了,依礼要回家守丧(“丁忧”);王伾竟也患了中风,革新派失去了中坚力量。同时,俱文珍、刘光琦等联合剑南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韦皋、荆南(今湖北江陵)节度使裴钧、河东(今山西太原南)节度使严绶,反对革新党,又策动神策军将官拒绝范希朝接权,并暗中策划宫廷政变,胁迫唐顺宗禅位,改元“永贞”。没多久,李诵“病逝”了。宦官得势以后,即刻展开清算:王叔文“病死”,王伾赐死,其余八人均被贬为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又称“永贞革新”。这一次的南北之争,宦官集团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公元835年(大和九年),唐文宗李昂为巩固君权,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十一月二十一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子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意图暗杀。结果事情败露,双方展开激烈战斗,最终以宦官的胜利告终。参与此事的官员都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受株连约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在与宦官的斗争中,朝官再一次失败。

看看,看看,就是这么牛气,就是这么嚣张。唐朝中后期,朝政基本为宦官集团所把持,宰相们通常落于下风,“自是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资治通鉴》)。”大约是生理上有了缺陷,宦官就更要从其他方面证明自己,读书人怎么了?爷们(?)也不比你们这帮书呆子差!具体的做法或是大权独揽、或是多置财货。当然,也不乏身残志坚、贤良忠贞的好同志,这个以后会提。

斗不过怎么办?有宁折不屈的清流,也有识晓时务的俊杰。或是针锋相对,或是沆瀣一气,搅得整个唐王朝是乌烟瘴气。南衙北司,加上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的藩镇,三者之间,既相互争斗,又互相勾结,将一滩浑水,搅得更浑。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21 12:30:17 +0800 CST  
插播一个小故事,和本书无关:话说,太监从北门出入,似乎汉朝就已经有了。所以曹孟德当北部尉的时候,才棒杀了蹇硕的叔叔。对于北部尉这个职位,好像这事曹操很不爽,很生气(毕竟他是宦官的后人……忌讳这个),对推荐他当这个职位的司马防很有意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里裴注引《曹瞒传》有记载),不过也一醉泯恩仇了。

再说曹操喜欢的书法家梁鹄。梁鹄一开始是躲到荆州的。后来曹操破了荆州以后,本来是要让梁鹄当洛阳令的,结果梁鹄害怕,怕老曹秋后算账,于是自己申请做了北部尉,自甘堕落(?)。可见北部尉确实不是啥光彩的职位。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5-21 12:43:58 +0800 CST  

楼主: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字数:157729

发表时间:2016-05-15 17:2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26 21:11:22 +0800 CST

评论数:33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