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作者:huikaico 回复日期:2011-01-13 20:41:23

謝謝千千萬萬個想樓主這樣的人。

--------------------------------------------------------------------

謝謝你,祝您全家平安,万事如意.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0:43:51 +0800 CST  
老街窄窄的街道,仍有摆卖录音带,DVD碟,烧烤,水果摊等档位.老一辈的麻栗坡人和当年来到过这里"赶街"的参战老兵们对这条老街仍有深厚感情.

1984年9月10日的日记写道:"路边还有一排档位卖录音磁带的商贩,录音机里放着很流行很好听的歌曲,我比较喜欢听邓丽君唱的歌.由于我们观察所的人都没有录音机,因此我只看磁带封面上的MM和歌词,顶多问问价钱并不购买,我在一家档位上看的太久,就买了十二张名信片,花了一元钱. "

今天的老街,仍能找到当年的感觉.只是,这里已不是麻栗坡县城最繁华的中心街道.

老照相馆已经拆了.现在这里是县文化馆.

我向街坊打听当年的相馆老板可好,街坊回答:"老照相馆老板己不在世了,他的女儿还在县城住."我站在这里凝视许久,有些伤怀,这里当年是县城唯一的相馆.

1984年9月10日日记载:"这个小像馆生意不错,有很多士兵在这里照像,取照片,洗照片。临走,相馆老板和气的说,记住来取照片呀。听栾加利说,这家像馆老板人很善良,有不少士兵在此洗像照像后,再没来取像片,有的几个月没来了,老板仍为他们保存着照片,期待着他们能回来取照片........... 虽然有些士兵可能永远不会来了. "

我托人打听相馆老板的女儿,想让她帮助寻找当年相馆遗留下来的老相片.虽然有些相片的主人在当年战斗中牺牲了.但有更多是幸存下来的老兵的相片,种种原因没来取走.我们侦察分队就有十几张没来取.

老相馆对面以前有一个文化用品商店,我们写信用的笔墨纸都是在这里买的.老的文化用品店已拆.现在是一座庞大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有一排金字竖写:上海援建项目.

当年的邮电局门面还在.它象是一个历经沧嗓的老人,安静的,无言无语的蹲在街边回忆着往事.

当年,数十万大军的书信邮件就是从这里分发向全国各地.又分发到战区各个阵地.

邮递工作人员辛苦了!老兵向你们致敬!

我部当年的邮扯是:云南老山前线.十支局.XX号信箱.

1984年9月10日日记写道:"县城座落在山凹里,一周有好高的大山,上午十点多,街上就热闹了,我去邮局寄了几封信,又到照像馆洗几张照片,那老板给了个收条,说过几天才能洗出来."

新的邮局已经开业了,这里不久就会拆掉.
听到孩子们阵阵喝彩声,寻声而去,原来"青少年活动中心"右隔壁是一所学校.能看到教学楼顶部三层的学生们快乐的拍手喝彩.因围墙太高,铁大门上锁.这天真纯纯的阵阵喝彩声,把我带回学生时代.为何而乐?决定一探究竟.

我走过去,顺着门缝把相机伸进门里,按下快门.学生们在打兰球.呵呵.每进一个球,便会响起一阵欢快的鼓掌喝彩声.一阵又一阵.

有孩子的地方,总会带来无尽的欢乐.现在的孩子真幸福.

麻栗坡中学的学生有着光荣的拥军爱国传统.战时,他们积极的给前线将士写慰问信,我们阵地曾收到过近百封慰问信,有不少是当年这里的学生写的.大一点的学生也曾去烈士陵园植树,帮民工为烈士挖墓坑,修路.他们的行为,激励着前方的将士.





麻栗坡中学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0:46:43 +0800 CST  
[原创]<<永远的十八岁>>之:重返老山(6-7-8)

从这里出城,就可以通往老山.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0:49:42 +0800 CST  
1984年11月25日日记写道:"上午在县城办完了事后,时间尚早,五连连长宋健说,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下午3点30分大家在出城的这个路口集合,让大家记准时间,别误点了. "

记得当年的出城路口两侧只有几间破房子,还有两排白杨树.而如今早已是鸟枪换炮了.



卦红幅标语处,就是当年的菜市场入口.早已拆迁.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0:57:02 +0800 CST  
1984年9月10日日记写道:"战时的麻栗坡县城菜市场生意兴隆,这里驻有十万大军,来买菜的多是军人,蔬菜品种很齐全,人声糟杂,来来往往."

"在菜市场的入口,我找到了一个补鞋的摊档,这个女师傅三十来岁,浙江温州人,她来麻栗坡做这行生意有一年了,说在这里比内地生意好做一些,我的一双解放鞋修补的很满意,付钱时她说需二毛钱,看我人好就只收一毛五."

停警车处应该是当年温州女师傅的补鞋摊.时隔二十多年,当初那个精明能干的女师傅不知现在何处谋生.

我穿过大路,寻找当年所经历的种种.希望能找到更多的记忆.

在路口的左边二十米处,有三家补鞋,擦油的摊位.

"师傅,给我的皮鞋擦擦油".我座下来,鞋子已落有很多灰尘.给鞋擦油的大嫂是本地人,老公正用手动补鞋机补鞋,大嫂说:"擦一双你这种大皮鞋得一元五角."

鞋子擦得很好,还打了洋腊,油光发亮的,我给了她二元,说不用找了,她再三说谢谢.谢谢.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的确很艰辛.



师傅,给我的皮鞋擦擦油



麻栗坡县政府大楼建造得很漂亮.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1:00:12 +0800 CST  
从全国角度来看各地的政府大楼.几乎所有城市的政府办公大楼已成为所在城市的标致性建筑之一.

政府大楼建的好一些高一些无可非议.但千万不可以和人民群众脱离的太远.

1984年11月10日日记写道:"晚上住在麻栗坡县政府招待所,一间房四个床位,每床每天七毛钱,听营部司机说,县城有私人开的高档旅馆.每人每晚二元."

现在找不到每晚七毛钱的客房了.每晚2元的私人高档旅馆也早己不复存在.

麻栗坡"永辉宾馆"的房价和全国县级城市相比,仍是较低的.套间也才每天50元.

1984年12月4日日记写道:"中午,在麻栗坡县政府招待所吃饭,红米饭.南瓜汤.米饭装在一个直径一米宽,30公分高的大木盆里,热气腾腾的冒着烟.今天食堂吃饭的人很多,人来人往,有点拥挤,菜谱很丰富,有十来种菜,...............我们五个人坐一个方桌.有两位是麻栗坡县的两位乡长,听他俩介绍,今天是全县乡长和部分民兵营长开会,文山州也来了领导,布置民兵支前的工作.我猜想可能又有重大军事行动了.吃饭的时候,我们慢慢的吃,乡长们埋头吃饭的速度很快,以为他们有急事,看见不少乡长添饭时把饭往碗里加的很满,用木勺把饭往下按按,加的尖尖一大碗,看到后我很心酸,乡长们尚切如此,群众的生活可想而知,住落水洞时,房东夫妇和他的孩子们总是背着我们吃饭,怕让看见,他们去田间干活时,我掀开他家的锅盖,见锅里蒸了一个好大的玉米饼,已经吃了一少半,没有菜,没有油盐,这生活是何等的艰难,令我心酸难受,"

今天的麻栗坡和1984年的麻栗坡相比,无论是生活水平还是居住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1984年的中秋节,我从这里买菜返回战区,多么想看到麻栗坡的月亮啊.但那一夜,灰雾茫茫,我和战友们都没看到月亮.只看到昆明军区慰问的月饼盒上印有一轮精美的圆月.

1984年9月10日(农历8月15中秋节)日记写道:"这个中秋节过的忙忙碌碌,大家吃上饭吃上月饼时,己是深夜九点了.远远望去,老山主峰的背面,有两顶军用账篷里闪着两盏灯光,今夜战场平静,天空没有星星,更看不见月亮.昆明军区慰问的月饼盒上印有一个精致的月亮,还配有一句不错的诗文:中秋佳节犒将士,既祝慰问又祝捷.我吃了两个月饼,也没品出什么馅的. "

我诚心的祝愿这个边陲拥军模范城越建越美,人民越来越富.军民一家亲.



(据报道,麻栗坡某县领导贪污数百万元已被批逋,中国的贪官之多,分布之广令人啧舌)

中午12点,向麻栗坡县政府办公大楼方向望去,意外的发现了天空中有一轮圆月,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1:06:44 +0800 CST  
下午一点钟,花圈还没完工。电话里告知嘉艺相馆的网友"老山之眸",我先去纪念馆和烈士陵园,在那里等候,让他帮买些祭品,弄好后直接送过来就成,拜托了。

"老山作战纪念馆"建在烈士陵园相邻的山坡上,据说耗资400多万元,是很多首长和热心人多方奔走数年才批下来的。真不易啊,自我感觉耗资四个亿也不过分。

纪念馆的落成,是对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烈士的纪念。也是对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数十万参战老兵的安慰。

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来的太早,工作人员尚末上班,在台阶上拍下这张照片。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1:08:30 +0800 CST  
老山精神是中国的三大精神之一: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老山精神!

走进烈士陵园,当年曾一起并肩战斗,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年轻士兵,如今静静的躺在这里。身躯早已和巍峨的群山化为一体,他们静静的,静静的躺在这里,一躺就是二十多年。

轻轻的脚步声是否惊醒了他们的好梦?我心里好沉。鼻子酸酸,有意识的停下脚步,凝视密布山野的碑林,泪水悄然而下。

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末到伤心时 !

.睛朗的天空,突然落下豆大的雨滴,劈劈啪啪落打在地面上,落打在墓碑上,持续有一分钟时间。一分钟后,天空依旧。



我在墓丛中轻步,寻找熟悉的面孔。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1:09:43 +0800 CST  
1984年11月11日日记记载:"我们乘车去了麻栗坡烈士陵园,陵园建在一个山坡上,象大寨的梯田一样一层层的埋满了烈士。往山上面望去,好象还在往山顶扩建,底层的平坦处,有几个大坟墓,是战斗英雄的。最左边一个大墓,是李海欣烈士的,河南临颖县人,我的河南老乡。往上走一层,坟墓就不那么大了,石碑上刻有烈士的生平,第四层,有一个大婶正坐在坟前抱着烈士石碑在嚎声大哭,悲惨凄凉的哀嚎声令我刺心的痛。我噙着泪轻轻走过去,看一眼墓碑上的文字。知道她来自昆明,看穿着打扮应该是富裕家庭,也或是领导。从动情的程度看,坟莹里躺的是她儿子无凝。因为只有母亲才会流露出如此大的悲伤,她的头不停的磕打着冰冷的墓碑,墓碑前的地上摆放着新鲜的水果、火纸、茅台酒和巧克力。这些非一般群众所能及。 "

那位来自昆明的大婶,您老人家现在何处?生活可好?近几年是否来看过儿子?..........

如今的陵园,环境已大大改观,没有了当年的泥泞。





那位来自昆明的大婶,您老人家现在何处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1:12:46 +0800 CST  
他是14军40师战友,河南省临颖县王孟乡坟台村人。

1984年7.12大战中,在前沿142高地牺牲的。比我大3岁,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1岁。李海欣壮烈牺牲后,他所坚守的阵地,被命名为"李海欣高地"。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于"战斗英雄"称号。

他家乡坟台村的学校更名为"李海欣小学"。他的墓位于英雄台左边第一位。

40师战友李建国在文章中有这样的描述:"1984年7月12日凌晨5时左右,越军316A师174团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在督战队的督战下,疯狂扑向142高地,防守该高地的是我军40师119团8连3排代理排长李海欣等15勇土..........敌人冲上来了,被战土们用冲锋枪,手榴弹摞倒一大片..........在阵地后面,几十个敌人突进了堑壕。排长命令杨国跃带四个人去对付他们,战士们一阵猛扫,干掉十几个敌人。其余的见势不妙退下去了..........硝烟中,从阵地的另一面,又上来了一大群敌人,幸好排长李海欣事先在这里安好了定向地雷。李海欣一按,炸得敌人鬼哭狼嚎,敌人倒下几具尸体.........两发高射机枪子弹击中了他的右胸,血流不止,杨国跃赶快为他包扎,解开衣扣一看,子弹进口不大,两处出口较大,鲜红的热血呼呼喷出..........敌人还是扑了上来..........他忍着剧痛,向另一颗定向地雷压火点爬去,轰的一声巨响,敌人留下几具尸体、其余的连滚带爬逃走了........血已止不住,一个劲的往外冒着,李海欣靠战壕壁坐定,对杨国跃说:九班长,我不行了。阵地交给你了,剩下一个人也不能退........."

听墓地管理人员讲,李海欣的父母已很多年没有来云南看儿子了。一般情况下,云南本地的条件好些的烈士亲属每三、四年来看一次。远一些的烈士亲属,有十多年不曾来过。可能是经济不富余,也可能路途太远不方便,也或是早已哭干了眼泪而不愿再回首那幕幕往事。

据40师河南籍战友李建国(网名:丛林猛虎)透露,前年和几个战友一起去河南临颖县李海欣的家里去探望英雄的父母。年迈体弱多病的二佬生活很不宽余,靠政府每月发放的260元抚血金勉强度日。两位老人现居住在王孟乡敬老院。

我这次在昆明时,曾和老山女兵商议,发动战友们自愿捐出些路费。给英雄的父母做盘缠.圆了二位老人的心愿。

海欣战友,我看你来了。



战斗英雄李海欣烈士之墓



40师河南籍战友李建国等人探望英雄的父母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1:16:21 +0800 CST  
烈士塔前这个花圈,是昆明陆军学院的学员集体敬献的。

陵园里不断有三三二二的人们前来吊唁。

我迈着沉重的脚步,向墓丛高处漫行,走一走,停一停,细读着碑铭,思绪万千,那炮火纷飞的战斗场面一幕幕在我脑海中浮现。

走渴了,走累了,扶着战友的墓碑坐下来。坐在战友的坟前,喝口水,点支烟。我想和战友们说说话,聊聊天,说说落水洞,说说三转弯,说说盘龙江,还有小青山,.........眼前又出现猫耳洞的情形,敌人又向1175.4高地发射了导弹,老山主峰的迷雾,那拉口升起的硝烟。那一幕幕往事又在眼前浮现,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双眼,遮挡了我的视线。

战友,我看你们来了

虽然来得有点晚

有些迟

二十多年来

我没有忘记你们

没有忘记

一直没有忘记

战友啊

当年如果我们一起倒下

我将和你们为伍

与群山作伴

和山水相连

用血肉固我边防线

墓碑上

刻进士兵的威严

墓碑上

书写对祖国的忠诚

当年你们如果能活着

和我年龄相差不远

尽孝在父母身边

品尝人间的苦乐

给家庭带来幸福温暖

咱们相约一起回老山看看

种几棵树美化边关

战友啊

是战争把我们分开

是战争让咱们的父母寸肠肝断

你们静静的躺在这里

可知道爹娘是多么的伤感心酸

爹爹沧桑的脸上把思念刻满

娘亲无数次撕心裂肺的哭喊

年迈的爹爹累弯了腰

疼儿的娘亲哭干了泪泉

可怜的白发老人啊

忍受着丧子断代的熬煎

没有了你们在老人身边

谁来撑起这个天



战友,我看你们来了

虽然来得有点晚

有些迟

二十多年来

我没有忘记你们

没有忘记

一直没有忘记

战友啊

我带来了特酿的“老山魂”美酒

带来了深圳的“好日子”醇烟

带来了战友们亲切的问候

带来了朋友们敬献的花环

这些年我在商海中拼博

几乎把汗水流干

几乎把双腿跑断

为了父母不再受穷

为了让孩子常有幸福笑脸

早说来看看你们

可总抽不出时间

早起晚归忙昏了头

常记不得初八还是初九

但我忘不了对老山的情怀

忘不了对你们的思念

战友啊

起来运动一下吧

起来刷刷牙洗把脸

整理一下军容风纪

咱们把队列排整齐

唱一首咱那威震四海八方

令敌人胆寒的军歌

再一齐

把激昂的口号呼喊

请喝一杯美酒

再点上一支香烟

起来

咱一起搭车回家

爹娘他们

站在村口早把双眼望穿



战友,我看你们来了

虽然来得有点晚

有些迟

二十多年来

我没有忘记你们

没有忘记

一直没有忘记

.........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1:17:56 +0800 CST  
下午1点50分,"老山之眸"带着车把花圈和祭品送到了。

1984年8月13日日记写道:"他头顶着这张床板,身上又背几十公斤重的装备,下山路滑走的慢慢的。目标太大又显眼,被越军侦察兵发现。打来三发炮弹,其中一发命中床板,另两发在他身边爆炸,这孩子被炸地粉碎,尸体只找回一脸盆。"

这个四川籍小侦察员不知叫什么名字。

1984年11月2日日记写道:"村口的一个隐敝处,停了一辆披着伪装网的解放牌军车,车旁地上躺着几个疆硬的士兵,浑身血污,有几个满身泥血的士兵正举着担架往车厢装人,车厢内辅着带血的军被和床单,车厢前边并排放着三具遗体。有两人只穿短裤和背心。听驾驶员说,这是昨夜8号阵地牺牲的烈士。一个副连长,两个排长,八名战士。我看到地上的烈士双目紧闭,嘴唇乌黑,有一个年小一点的拳头紧攒着几根杂草。几个士兵麻利的往车上装,一个穿四个兜的军官崔大家快点,他们血红的眼丝,表情肃目,我俩不敢帮忙也不敢多看。离开时我俩都在抹泪,我们虽不相识,但大家是战友,是兄弟,此情此景让我心伤肠断。悲痛万分。"

我在网上公布的烈土名单里,没有找到84年11月2日在8号阵地牺牲的这11名烈土。

1985年1月15日日记写道:"刘世界所属的部队一师,打的更是激烈。敌人一群群的炮弹倾泻在一团的阵地上,142高地、116高地、662.6高地和小尖山等成了主要攻击目标。炮弹爆炸后翻起几丈高的土浪,爆炸升起的浓烟不等散尽又升起滚滚浓烟,我们眼睁睁看着有增援部队上去时有好多士兵倒下再没起来。我们不停的搜索敌人目标,报告给指挥部,又不停的看到我方的弹群将敌人的目标覆盖。下午,404高地和649高地的战斗更加激烈。入夜,那垃口上空不停的打照明弹,把大地照的雪亮。"

在我的视线里,看到了太多牺牲的战友。他们有躺在这里的,有被部队凯旋时带回内地的。还有一部分被父母把骨灰盒里装的爱子抱回老家的,花圈和祭品就放在烈士主塔前,以祭奠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1:19:40 +0800 CST  
[原创]<<永远的十八岁>>之:重返老山(9-10-11-12)

女兵"寻语嫣"代表河南籍全体老兵敬献的花圈

67军199师596团二炮连梁大勤老兵(网名:199LB)代表199师安微安庆籍参战战友敬献的花圈.梁老兵当年战斗在松毛岭阵地

四川男孩怡冰代表四川宜宾市籍参战老兵,网友,市民敬献的花圈.

女孩"尘世.兰墨"代表网易圈子<<花香满径>>敬献的花圈

我代表陆一军炮九师参战老兵敬献的花圈.

我从几千里远的广东来到麻栗坡,不单单是为了献一个花圈.

重返老山,来烈士陵园看望长眠在此的957位战友,是我二十多年来的心愿.

战友啊,祖国没有忘记你们,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你们在祖国心中.

你们是真正英雄.

我和"老山之眸"为烈士们点香敬酒.

"老山之眸"兄弟今天辛苦了.老兵感谢你的无私奉献.烈士们在天有灵,也会被你的行为感动.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1:27:42 +0800 CST  
突然刮起了大风,将几个花圈吹翻

重新摆好后,把两个眶架条幅靠在两边.

风好大,花圈又被吹翻几次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1:29:50 +0800 CST  
风太大,忙碌好大一阵,才把纸钱,香火点燃.花圈又被风几次吹翻.

战友啊,

我知道自已来的有点晚,

请接受我对你们的吊唁

档着风吧

别让花圈再吹翻

档着风吧

让我把纸钱檀香点燃

我知道自己来的有点晚

请接受我对你们的吊唁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1:31:00 +0800 CST  
敬礼!你们是真正英雄.你们在祖国心中.



鸣炮!



敬酒!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1:37:22 +0800 CST  
向战友敬礼!

海欣,俺代表河南老乡,向您问好!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1:38:41 +0800 CST  
站在陵圆烈士的墓前

遥望远方美丽的群山

轻轻发出心的呼唤

谢谢您

美丽的群山

感谢您长年和我长眠在此的战友们为伴

让这些远离家乡

远离父母的孩子

不再孤单

我就要离开陵园

突然想起"好日子"醇烟

从深圳特意带来

竟忘了摆放在主塔碑前

赶忙拆开香烟

怎能让"好日子"和烈士无缘

请愿谅我的忙乱

真诚的祈祷烈士们来世平安

战友啊

如果还有来世

咱们还做战斗伙伴

冲锋陷阵咱在前

英勇杀敌斗敌顽

战友啊

如果还有来世

我愿意和你们交换

我躺在里边

让你们回到父母跟前

战友啊

我这就要去老山

那里是咱战斗过的地方

现在是繁荣的口岸

当年有好多民兵支前

不知他们现在是否平安

我要去寻找昔日的战场

咱们约定明年再见

明年再见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1:39:45 +0800 CST  
在佛教文化里,有一种说法,说是用最美丽的莲花,可以让死去的人重生.我没有试过,但我希望真的可以.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1:45:23 +0800 CST  
扫墓完毕,我吩附陵园工作人员,希望把那两块条幅"你们在祖国心中"和"你们是真正英雄"保存到清明节那一天.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3 21:48:09 +0800 CST  

楼主:红薯面窝窝头

字数:251197

发表时间:2010-12-11 19:3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29 20:07:23 +0800 CST

评论数:13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