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高空的夜晚,美丽的月亮和飞机同行

心愿已了,备感轻松.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6:29:52 +0800 CST  
17点50分,飞机平稳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稍后乘座"和谐号"顺利结束了这次<<重返老山>>之行。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6:31:05 +0800 CST  
重返老山.花絮

1985年2月1日,我部抵达大平镇小石洞地对空导弹基地休整并进行战评。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6:37:07 +0800 CST  
在休整期间,部队进行正规化训练并更换了85式新军服。

部队担当战略预备队的同时,不断派出连队开赴一线执行炮击作战任务。85年3月1日凌晨,我营五连开拔,前往猛洞执行作战任务。在3月8日战斗中,五连战友王跃进牺牲。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6:42:27 +0800 CST  
1985年2月20日是大年初一,早晨有点冷,在导弹部队的楼顶照了这张相片。还记得以导弹为背景拍了两张,那两张照的很精神,后来被战友们看到,不知被谁"顺"走了。三张彩相共计花掉我三十元,真是心疼死我了。在休整期间,我们的津贴费每月30元。

战后得知,85年的大年初一,母亲哭了不少眼泪。这个春节全家人是在为我担惊受怕中度过的。虽然私下里大嫂早已告知各位过年时尽量别提四弟(我),但中午吃饺子时,那饺子是那样的难以下咽。母亲一人躲在厨房里无声的哭泣,泉涌般的泪水滴洒在饭碗里而浑然不知。

还记得85年大年初一早上,战友们从军用账蓬里走出来,礼貌的相互问候:新年好!新年好!心灵手巧、多才多艺的战友们用红蜡烛、干树枝做了一棵棵盛开的"干枝梅",把营地装点的很有节日气氛。

对我来说,1985年春节是一个愉快的春节!而对我的亲人们来说,是一个为我而担心受怕的春节。85年大年初一那天,母亲和我的哥嫂们都因我在前线而担心、难过的哭了。





美化驻地:这些蜡花是战士们用照明蜡烛融化后,用吃饭勺子背一沾,一片一片作出来,再组合起来的,绝对可以乱真。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6:47:04 +0800 CST  
1971年春节后拍的全家福。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6:50:12 +0800 CST  
5岁的我身穿妈妈亲手缝制的粗布袄,脚穿妈妈做的"千层底",站在妈妈的怀抱里,还不懂什么叫幸福。为了让家庭多一个劳动力,大哥准备结婚,末过门的大嫂还不满17岁。把媳妇、闺女平等看待的母亲,为她俩每人做了一件"毛领子"棉袄。二哥三哥正在读书。担任乡长职务的父亲刚去逝两年,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剿过匪的老父亲突然因病去逝,让我家的生活一下子跌入冰点,年仅40岁的母亲带领我们开始了在苦难中挣扎,在逆境中煎熬.。

小时候,我常和姐姐一起去田野里挖野菜、拾柴禾。童年的夜晚是在一遍遍听着母亲手摇着纺花车"吱扭"声中和织布机"哐当"声中进入梦乡的。

1986年底,我退伍返乡。因打仗时没有立功,又是农村户口,退伍后自然得不到一份能为母亲挣面子的公职(铁饭碗)。我家没有关系,没有后台,也没有钱去送礼求人"拱"一份工作。花钱买工作不是我性格。

当兵前,我在建筑队干杂工。挑石灰、搬砖头、抬楼板。如今在部队接受了锻炼,经历了战火,我不想重操旧业,决定做生意。记得退伍回家二十天后,我去武汉汉正街进些服装。行前母亲唤我过去,见母亲打开家里祖传下来的红木箱子,拿出一个红布包,递到我手上,吩咐说:"这里边是一千元钱,其中的三百块是你打仗时给妈寄的,我没花一分,现在拿给你当做本钱,妈不懂做生意,咱家也没人做过生意,路全靠你自已走了。出门在外时小心一点........"我打开红布包,手捧这一千元钱,泪水在眼眶里打旋,这钱太沉了。我还记得在那马观察所时,常常觉得母亲吃苦太多,受累太大,把我抚养成人不容易。自已如果在战斗中牺牲,就再也没有报答娘恩的机会了。于是我利用去麻栗坡县城买菜的机会到邮局往老家寄了一百元钱。我在信中告知母亲:"妈,儿在前线有吃有穿,罐头和饼干都不用花钱,给您寄这一百元,想吃什么就买点。保重身体,千万不要为我担心。我在山上是安全的......."以后我又陆续给母亲寄了两百元。如今,这钱母亲分文未动,成了我人生起步的第一笔底垫金。

世界上最纯洁、最伟大的爱,是母爱!

炮九师部分参战老兵2007年合影。

前排左起:仝强(装填手)、郭长海(二炮手)、郭顺山(侦察员)、任建强(报话员)、姚嘉全(一炮手)、祝胜志(驾驶员)。

中排左起:王飞(警卫员)、邱喜发(三炮手)、杨焕坡(装填手)、郭富乐{电话兵)、王志刚(卫生员)、赵长明(二炮手)。

后排左起:常德群(电话员)、姚万富(侦察员)、贾俊明(炊事员)、何忠民(瞄准手)、郭永富(警卫员)、仝兆文(特务连)。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情,平淡清纯,越久越浓。那就是生死战友情!

看看照片上这三行老兵,他们曾是百万军中之小卒,二十多年前从战火硝烟中走来,如今过四奔五的年纪了,雄风不减当年,那姿式仍然透出军人的刚毅和威严。

老兵不死,精神永存!长城根基,民族之魂!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6:51:55 +0800 CST  
麻栗坡大平街



曼马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6:54:16 +0800 CST  
曼马的种植三七大棚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6:56:28 +0800 CST  
被越军炮火破坏的华侨农场甘田村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7:03:13 +0800 CST  
炮十六团执行射击任务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7:05:30 +0800 CST  
炮九师战地文工团阵地演出,南阳女兵赵宝英的豫剧唱得很纯正.

部分照片来自炮+六团战地摄影师"自豪曾兵"的网易博客,在此表示感谢.







这丫头也来-张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7:15:15 +0800 CST  
麻栗坡今昔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7:16:28 +0800 CST  
炮+六团团徽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7:17:26 +0800 CST  

作者:小猫跳高 回复日期:2011-01-16 17:18:09

楼主好。
我认真读完了您的战地日记。85年1月15日晚的夜战照片很震撼。
楼主是否有白天近似角度拍摄的照片呢,我想对照一下,看清炮弹爆点的具体位置。

---------------------------------------------------

暂时还没有白天枪战图片.我可以发两张你对照一下.

我们称404高地,是军用地图上的海拨高度404米,步兵对高地的称谓用编号.

图片正面高地为小尖山404高地



上图炸点图吻合下图照片的右半部.尖尖山头是404高地



这一张比较贴近夜战图,尖山为404高地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7:30:45 +0800 CST  
中国议政网,强国论坛 提案

编号:E政案第8994号
案由(提案主题):六条建议、四大希望、十点期盼
提案类别:时政类
主办(上报部门):中国
协办:请转交: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常委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全体委员
提案人: 血 染 风 采 政治面貌:群众
提交时间:2011-01-12 15:51:37

内容: 插旗的战士此刻已牺牲了!1984年4月28日收复祖国南疆老山主峰,是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经典之作,震撼了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形象,铸造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之魂。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7:47:22 +0800 CST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胡锦涛 吴邦国 温家宝 贾庆林 李长春
习近平 李克强 贺国强 周永康

抄送 中央军事委员会

《六条建议》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退役军人致信中央政治局全体常委
[附:《四大希望 十点期盼》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退役军人请求书]

一.建议: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是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的英明决策和光荣历史,这一正义之战决不能被亵渎和玷污。
七十年代末,为祖国神圣领土不受当时越南的侵犯,保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伟大事业,在无视中国政府的抗议和警告下,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经过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国际国内形势等全方面的慎重考虑,反复权衡利弊,用革命胆略和科学态度相结合,毅然做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决策并取得了全面胜利,打击了侵略扩张,维护了国家尊严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提升了国际威望,赢得了至今长期的和平环境,是中国从此能够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次具有重大深远历史意义的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再次展示了中华民族是不可侵犯的,也是不可战胜的,更是酷爱和平的民族,用事实和唯物辩证法证明了这一决策的必然性、正确性和伟大性。
然而如今个别地方,党员干部竟然理直气壮地公开质问对越作战老兵“你们打仗很光荣吗?”、“谁叫你们去打仗去找谁!”等等,许多参战将士被社会鄙视和贬低,光荣的参战史从不敢提,怕被领导和社会知道受排挤,只能在夜深人静的黑夜里痛心地哭泣,偷偷地回味往日保国参战的光荣和自豪,如此下去舍命保国和爱国还有什么意义呢?党中央应该提高参战将士的政治、社会和生活地位,给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一个纪念日,让全民族都来纪念这一正义和骄傲之战,敬仰和歌颂参战将士。
我们既要坚持肯定当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正义性,又要坚持和越南及世界各国发展和平友好关系,促进共同繁荣和发展,这是邓小平同志“两手都要硬”的理论体现,是胡锦涛总书记倡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也符合习近平副主席在2010年7月21日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这有利于维护正义,反对强权,更有利于维护中国南海地区、本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二.建议:要充分认识到,没有对越作战将士创造血染的和平环境,就没有今天的改革开放成果。
当年正处“十年文革”结束,拨乱反正,百废待兴,在中华民族正走上经济大发展之路时,南疆战火燃起,企图干扰和打断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保卫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打击侵略,以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参战将士克服艰难险阻,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舍生忘死、英勇顽强、拼杀疆场、前赴后继、血战十年、赢得胜利,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正义,维护了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创造了和平环境和契机,使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到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腾飞,奠定了今天的改革开放成果,对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有着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使中华民族真真从世界的东方崛起,古今中外的历史早就证实,没有和平环境就无法发展经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三.建议:继续弘扬“老山、法卡山”精神,有利于激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更有利于抵制拜金主义和反腐倡廉。
要在全民中再次宣传、学习对越作战将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老山、法卡山”精神,也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曾被视为国魂和军魂,至今没有过时,是新时期的需要和呼唤,无不显示时代的光彩和民族的气节,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金矿,是党和国家珍贵的巨大财富,值得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挖掘和运用,使之成为我们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对拜金主义和腐败的灵魂净化和二次洗礼。参战将士崇高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无私无畏的自我献身的爱国主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等,曾经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就象当年的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一样的伟大和具有超时代的普遍意义,弘扬民族正气,振奋民族精神,震撼、感染、激励了一代人,连胡锦涛总书记当年也被感动的热泪盈眶,今天还有什么理由被遗忘和抛弃呢?

四.建议:要敬重对越作战将士的上访,不该使用行政手段和专政工具打压,要警防重现“十年文革”中国人整中国人的历史悲剧。
由于经济体制、产业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对越作战将士的合理利益没得到应有的调整,部分参战人员生活状况极为悲惨,一无所有,挣扎于生存线上,卖军功章、卖血度日和沿街乞讨时有耳闻,还要承受战伤的煎熬,催人泪下、揪人心碎,和整个社会异常的不平衡和不协调,难道这就是共和国功臣的待遇吗?尽管如此,参战将士仍然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想通过上访向党和政府倾诉忠情,然而一些地方领导却动用公安、武警、特警、国保大队、联防队和雇用黑保安(转移法律和政治责任)拦劫阻拦,个别甚至招集黑恶势力把祖国和人民本该感恩的参战将士打伤或打成残疾,阻截和取缔参战战友聚会,对上访参战将士采用媒体封杀、电话窃听、监控跟踪、限制自由、传唤训诫、治安警示、非法搜查、任意羁押、警棒袭击、手铐伺候、行政拘留、劳动教养、送精神病院或判刑坐牢等专政和行政手段,就缺上街游斗了,这样只有积累不和谐因素,激化矛盾,埋藏更大的隐患,不利于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极大地伤害了参战将士的感情,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社会上的形象,要纠正不合理的做法,中国再也不能重演“十年文革”人整人的历史笑话了。

五.建议:厚待对越作战将士要有紧迫性,是顺应历史的必然性,更重要有利于激励全军将士听党指挥、前赴后继保卫祖国和经济建设。
党和政府不能忽视为中国改革开放创造和平环境而流血牺牲、无私奉献的对越作战将士的意义和价值,更不能无视对越作战将士凄惨的生活现状,要体现双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即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参战将士可以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和珍贵生命,祖国和人民也应厚待参战将士。八十年代国家既要大搞经济建设,又要抵御外来侵略,内忧外患、经济极为困难,国家还拿出决策和巨资解决1949年10月1日前参战将士的待遇,安抚前者,鼓励后者,以平天下。如今综合国力比八十年代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已进入让全民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时期,首先应该让创造改革开放和平环境的对越作战将士享受改革开放成果,不能亏待这些出生入死的保国功臣,国家完全有能力化重金厚待对越作战将士,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有利于全军将士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继续捍卫祖国尊严,有利于凝聚党心民心,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顽强奋斗。

六.建议:党中央应加紧制定厚待对越作战将士和烈士家属的政策,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并纳入考核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绩,象重视离休干部一样重视对越作战将士。
对越作战将士枪林弹雨、流血牺牲、浴血奋战、抵御外来侵略,也是打江山的人,和为建立新中国的参战将士的功绩是同样的辉煌、伟大和光荣,应该同样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敬仰和爱戴。党中央应及时制定厚待对越作战将士和烈士家属的政策措施,并统一布置,要求各级地方党政第一领导人亲自抓贯彻落实,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把解决对越作战将士的待遇问题列入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在思想上,要高度充分认识到对越作战将士为党和国家,为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所作出的贡献,在行动上,要定期开会倾听参战将士的心声、生活状况、意见和要求,并限期解决,尤其是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城市,必需走在全国前面,率先彻底解决,为全国树立典范,这才是真真从源头上减少矛盾,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是真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就扎实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工作提出的“四个注重”要求的直接体现。

综上所述,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无不昭示着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就象镶嵌在五千年中华民族辉煌史上的一颗钻石,闪耀着永恒的光芒,参战将士对党和国家“赤胆忠诚,精忠报国”的震撼壮举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铸造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之魂,参战将士为国之尊严、民之安宁,为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用人类最珍贵的鲜血和生命创造了国家经济腾飞的和平环境和民族的崛起,参战将士崇高的无私奉献、英勇顽强、浴血奋战、流血牺牲,使中华民族的尊严不畏强暴,独立、自强、自豪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参战将士的辉煌功绩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和执政基础,应该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爱戴、歌颂和厚待,不能再让参战将士贫苦到在地摊上,卖掉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闪耀着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军功章,这等于是在贱卖和贬低至高无上的五千年中华民族所形成的民族精神和气节。

以下是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退役军人的请求书:


《四大希望 十点期盼》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退役军人请求书

一.希望党中央把每年2月17日(是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开战日)定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纪念日”。
1.“纪念日”不是为了渲染战争、渲染仇恨,不影响“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更不影响多年前,中越两国领导人达成“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共识。不能因为现在中越两国恢复友好关系,而删除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真实历史和重大意义,删除参战将士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有纪念日,没影响现在中日两国友好关系,世界大战有纪念日,也没有影响世界各国和德国的友好关系。回眸战争,珍爱和平,只有正确看待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才能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2.“纪念日”是纪念党中央和邓小平的英明决策------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创造了和平环境和有利时机,并对此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威望大幅提高,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东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等有着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等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是为中国经济繁荣和发展保驾护航,是新中国辉煌历史的重要一部分。
3.“纪念日”是纪念1979年至1989年整整10年,中国近代史上最长、震惊世界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参战将士和伤亡将士所涌现出“精忠报国”的伟大和感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自豪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亿万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力量和动力,应该得到广泛传颂和光大,参战将士为党和国家作出的功勋是不可磨灭的。

二.希望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经典战役-------十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写入教科书,振我军威,扬我国威。
1.现在70后、80后、90后都不知道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真实历史,有的看了某些歪曲报导,说成是“中国侵略越南,应该向越南道歉,参战将士干尽坏事,否则党和政府为什么从来不提这样经典的爱国主义教育实例和纪念活动?”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为党和国家血肉横飞、横尸疆场的先烈能瞑目吗?难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听党中央指挥就是这样的结果吗?
2.党中央到了该重视的时候了,文化宣传部门应多写一些书和多拍一些此类电影和电视剧(而不是现在禁止出版和播放),来反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真实历史,歌颂参战将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并强调此战对今天的和平环境和经济繁荣发展有着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
3.党中央岂能让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和平环境的参战将士,死了白死、伤了白伤、战了白战?否则今后再有战争,还有多少人愿为党和国家英勇献身呢?要让参战将士血染的风采回荡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这是我们民族的荣耀和骄傲,要让中华民族子孙后代不忘真实历史和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永入史册。

三.希望对对越作战将士和烈士家属在政治上要重视,社会上要尊敬,生活上要有相应待遇。
1.由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许多对越作战退役军人因各种原因没了工作,有的战后回到家乡就没有工作,无医保和养老保险,有的连自己住房也没有或住房极为困难,有的生活贫困到至今还未婚,有的卖军功章、卖血度日,有的为了省2.5元车费,竟拖着对越作战残缺的身体,艰难步行十几里路,去祭奠共和国的烈士,在云南、广西的烈士陵园里,有很多烈士家属贫困到从来没去过,有的只去过一次或很多年才去一次,有的去了竟然连回去的路费都没有,有的战时受伤隐瞒不报,轻伤不下火线拼杀疆场,如今老伤都会复发或引发各种病,没牺牲在战场上,却自杀在国家富强,自己没钱治病的今天,有的在对越作战中荣立三等功和多次受嘉奖,竟然贫穷到成为大街上的乞丐,连睡觉的床也没有,党和国家的英雄、功臣流了血还要流泪,实在令对越作战将士和每个有良知的人心寒啊!党中央对对越作战退役军人的政策为什么要那么无情和冰冷?
2.现在有的社会成员年薪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还有房贴费、车贴费和旅游费等几十种名目众多的津贴费,住豪宅、开名车过着现代化和奢侈的生活,说是贡献大、和国际接轨。没有和平环境,哪有今天的繁荣和发展,难道为共和国的和平,英勇顽强拼杀疆场的对越作战将士贡献小吗?参战将士的待遇怎么不和国际接轨呢?有的对越作战退役军人伤痕累累、四处漂泊、吃了上顿愁下顿,一无所有,怎么能体现和谐社会?
3.现在国家经济富足了,应该对为国家繁荣富强,创造和平环境和有利时机的对越作战将士付出点关心和照顾,这和“吃水不忘挖井人”、“吃饭要买单”的道理是一样的。和平是有成本的,难道只能为1949年10月1日以前参战将士买单,就不能为之后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年对越作战将士买单吗?
在制定对越作战将士的待遇政策上,应该要和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将士有可比性,至少不低于各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同样是为共和国的今天浴血奋战疆场,生活待遇为什么要相差那么大?希望党中央要专门研究制定对越作战将士的政策措施,安抚前者、鼓励后者。

四.希望党中央尽早制定在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生活保障、社会保障和再就业等具体政策措施,以安抚具有重大深远历史意义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参战将士和烈士家属。
2007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过重大决策,对部分1954年11月1日后入伍并参战的军队退役人员(实指60岁以下,无工作、无收入)发给生活补助(每月100元,至今220元),只能点油灯吃野菜,其它无具体政策。

期盼党中央要尽快改变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退役军人的凄惨生活状况,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十点:
1.对所有对越作战退役军人发放一次性安抚金,弥补几十年的困苦生活(现在唱首歌、踢场球,几十万上百万,用人最珍贵的生命换来国家和平环境,发安抚金为过吗?)。
2.对所有对越作战退役军人看病就医费用全部由国家财政承担,对无工作对越作战退役军人发放生活补助金应不低于各地平均工资。
3.对所有对越作战退役军人列入重点优抚对象,对创业者给予工商、税务、资金、场地等特殊扶持政策。
4.对所有对越作战退役军人在职的一律享受科级干部待遇(援疆干部回去都普升一级,边疆打仗贡献更大不该升级吗?)。
5.对所有对越作战退役军人至今自己无住房或住房困难的(包括已住一般社会成员的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国家财政应拿出资金按照离休干部住房标准安置解决。
6.对所有对越作战退役军人贫穷至今未婚的,国家财政应拿出资金给予一次性特殊补助金(体现以人为本和人性化)。
7.对所有对越作战退役军人和烈士家属每年发放祭奠费,对困难烈士家属发放特殊补助金(体现党中央对全体参战将士的尊敬和尊重)。
8.对所有对越作战退役军人到退休年龄,一律享受离休干部待遇,养老金未缴到退休年龄可视同缴费,提前10年退休(有的机关事业、企业满30年工龄、50周岁就可退休)。
9.对所有参战人员国家民政部应统一发放全国通用的参战人员优抚证,凭证享受国家优抚政策,凭证乘坐长途交通工具半价和市内免费优惠,医疗、文化、旅游、体育等公共设施享受各地优惠政策,凭证子女享受免费教育、入学(高考加分)和就业优先。
10.建议国家开增“参战人员优抚税”,统筹解决各省参战人员待遇,安置好对越作战将士是党、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既防止经济过热、过快发展,又不改变经济发展方向,得民心,得军心,有利于国泰民安。

2011 年 01 月 12 日
全国部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退役军人


联系人:江 川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联系:QQ:657378326 阳光(已满)
QQ:1520545469 阳光

建议: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7:49:13 +0800 CST  
http://ezheng.people.com.cn/proposalPostDetail.do?boardId=1&view=1&id=227775

支持十点建议!

为国流血舍命的参战老兵们不能任由恶官们肆意宰杀!

为上访的参战老兵被抓入大牢鸣不平!

共产党万岁!人民万岁!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16 18:15:34 +0800 CST  
【原创】<<永远的十八岁>>之:军营相聚(1)

写在前面的话:

<<永远的十八岁>>是我在2007年10月开始陆陆续续写的战地回忆,标题是当时随意取的,为了纪念我十八岁的军旅生活,还有那些十八九岁就永远躺在南疆战场的兄弟们。如果不是2007年建军节期间政府对参战老兵们的那次慰问,如果没有2007年上级下达文件让我们这些参战老兵填表领取每月100元的优抚金,我也就不可能去写那篇<<永远的十八岁>>,因为那两本战地日记静静的放在书柜上二十多年,我已忘记了它的存在。当时,文章以每天一个章节发表在我的QQ空间里,有不少网站进行了转载,随着影响面的扩大,想不到通过网络联系到许多早已失去联系的老战友。再后来,我有了个想法,去老山战斗过的地方看看。

2008年3月,我去了趟南疆,去了当年战斗过的很多地方。回来后趁着那股热劲一囗气写完了<<永远的十八岁>>之:重返老山,文章以图文并茂形式发表在老山兰论坛上,在网络上反响很大,有不少当年参战老兵看了图片后产生了重返老山看看的愿望。那次去云南,我还有个压在心底的秘密,想去越南的旧战场郎鲁,郎哈,郎首以及小青山越军直瞄炮阵地看看,想去探个密,那是我们当年对手的老窝,但很遗撼,没能过去,我去的时机不巧,中越正因南海岛礁问题闹别扭。其实,标题我已想好,<<永远的十八岁>>之:敌营探密。呵呵,看以后有机会不。

战友军营相聚,是在去年/\一前夕就开始动起来的,战友肖坪生,汪玉祥,颜峰,李志军等都很卖力,“煽风点火”的联系了不少战友,有200多人吧,大家都太渴望聚-聚,必竟,那不是-般意义上的战友,是战场上结下的生死情。

说的是八一去部队相聚,3月份就有老兵开始准备了,战友QQ群里老兵们那个兴奋啊,下线时的问候语不是用“再见”,而是“八一”见,“不见不散”。离09年八一还有三天,我第-个定了广州去无锡的车票。那几天战友QQ群里的老兵早炸开了锅,激动着,兴奋着,准备着相见的那-刻。不幸的是,在八一节前一天,南京战区司令部下达命令:“八-期间部队停止-切团体聚会活动”。



09年战友相聚的事,黄汤了。

2010年这次战友相聚又是一波3折,但最终成行.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21 19:41:25 +0800 CST  
军营相聚(1)

从一九八六年算起,25年了,我想见见我的连长,想见见我的指导员,想见见我的老班长,还想见见我那些曾经在战火硝烟中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为了避开八一建军节这段时间,我们把相聚的时间定在八月七日,主要是怕重蹈去年的覆辙。

八月2号我定了三张4号的火车票,约了战友邱喜发,赵铁成同往。其它战友,大多在外地打工没有联系电话,有些是种种原因不能成行。

今年的天气实在的热,自从家乡小城建了这个小火车站,方便许多,连这-回我是第2次从这里乘车。这条线路过的都是慢车,经济型,人称“穷人的列车”。前几年,我座过一次,到东莞票价才70几元,那次是图新鲜,家乡小城必竟有火车站了,得偿个鲜。但那次可是受了洋罪,车厢里人满为患。没想到的是,这次去南京的L66次卧铺也没空调。



家乡的小站



家乡的小火车站,为了能让火车从唐河经过,县领导们没少费劲

楼主 红薯面窝窝头  发布于 2011-01-21 19:49:00 +0800 CST  

楼主:红薯面窝窝头

字数:251197

发表时间:2010-12-11 19:3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29 20:07:23 +0800 CST

评论数:13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