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百年》(通俗幽默,超超超长篇连载,古今都付笑谈中)

可是眼看到了万历十八年,朱常洛八岁了,万历还是没动静,这下申时行等大臣们感觉有点不对了。

他们再次提起了立储的问题,万历的回答很简单:

“皇长子还小,身子骨瘦弱,再等几年等长结实点吧。”

内阁辅臣们也个个人老成精,他们明白了:

传闻不再是传闻,皇上就是想要册立皇三子。

申时行了解这个皇帝,他没有再去劝谏立太子的问题,只是说了这样一句话:

“皇长子已经九岁了,皇上当年六岁就出阁读书,不知皇长子几时出阁读书?”

“现在刚入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以老臣见是个出阁读书的好日子。”

看似申时行这是在关心有关朱常洛同学九年义务教育问题,但万历明白了申时行的意思。

因为出阁读书的就是太子。

这个不成文的规定是嘉靖时期订立的,让皇子出阁读书等于默认了这位皇子就是太子。

申时行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起其他大臣们的直言无讳更让万历不满,没有一个皇帝喜欢臣下和自己动歪脑筋。

申时行就是在动歪脑筋。

万历挥了挥手,示意大臣们可以出去了,单方面结束这个令他不开心的话题。

申时行等人已经出去了,一个太监留住了他们,因为万历叫来了朱常洛和朱常洵。

万历希望可以通过外在来改变申时行等人对朱常洛朱常洵的看法,在他眼里,朱常洛唯唯诺诺,怕生,见人害羞腼腆,说话低声细语的,哪像个皇帝;朱常洵则不然,炯炯有神,腰板倍直,一看就是虎虎有生气。

二者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当然,这是万历的看法,这其中夹杂了万历大量的爱屋及乌和个人主观情绪。

当申时行再次步入宫殿,他一眼看到的是那个本该站在宫殿中心,仪态非凡雍容华贵的皇长子朱常洛站在宫殿中心的边缘,神情是那样的不安,甚至有一些惶恐,似乎他只是朱常洵的配角,就连身子在申时行的眼中似乎都微微有些颤抖。

柔弱的朱常洛,无助的朱常洛,这一幕不仅申时行看到了,后面的许国、王家屏、王锡爵、于慎行等等都看到了。

朱常洛的背影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心里。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19:54:56 +0800 CST  
万历十八年(1590),在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下,主要是万历的生母李太后和群臣两方面,万历不得不同意立朱常洛为皇太子,但是作为交换万历也提出了一个条件。

Ps:1.虽然我写的是清朝,但作为一个建立的新政权势必是以推翻结束旧政权的过程为结果的,我很想让大家清楚所谓努尔哈赤的七大恨告天,不是说突然发生的,不是说从天而降的,明朝到底在努尔哈赤兴起直到兴兵攻明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在努尔哈赤征服女真诸部的时候明朝又再做些什么?比如三大征,比如争国本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了解的,也是值得我去交代的,很多人对这段描写是很疏远的,要么就是把女真的兴起扣在某个人比如李成梁的头上。我尽可能的不想用春秋笔法去描写历史,这样写的很不客观,更重要的是会让笔下的历史对读者留下不正确的影响观点看法,这些都是我不想看到的,所以可能会写的啰嗦,会写的拖沓,但我还是要写。

2.更文频率,尽量吧,每天事情不少,写得快了文章真的是不能看。

3.有什么意见问题建议欢迎大家与一只交流。

4.标题也算是致敬一下《明朝那些事》,这本书确实影响很大,对我个人的写文也是。

谢谢大家的支持理解鼓励,晚安各位。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19:55:19 +0800 CST  
7.明朝那些事(二)万历的条件

万历的条件很简单:

我答应你们立储,你们在此之前别拿这件事情再烦我了。(不许激扰)

这个此是在万历二十年,也就是两年以后,这两年不要提立储问题。

大臣们一看立储问题已经解决,也没什么要说的了。

似乎是这个道理。

可道理有时候很容易扯皮。

万历十九年八月,距离约定的日子还剩四个月的时候,工部主事张有德上书万历,报告万历关于册封典礼的准备情况。

这下万历炸了,万历认为两年之期未到,有大臣重提立储问题,违背了之前的约定,所以要把册封典礼推后一年。

这下群臣们也炸了。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19:55:38 +0800 CST  
首先,工部这样做毫无问题,我们的春晚都要在结束之后立即开始筹备下一年的,作为册封皇长子的典礼,规模浩大,肯定也是如此,难不成还要万历二十年就要册封的时候再准备?提前准备是必须的,连小户人家结婚都不能说明天结婚今天准备吧,那么去打个报告报告一下情况,也无可厚非。

其次,在大家看来,这不是违背约定,群臣认为万历所说的不拿此事激扰,指的是立储问题,就是朱常洛和朱常洵谁当太子的问题。

最后,皇上是金口玉言,说话怎么能随随便便更改,何况还是关于国之储君天下根本这样的事情。

这件事情的矛盾点其实就是万历和群臣对于什么是立储的理解不同。群臣的理解是有关立储就是谁当皇帝的问题,既然万历已经同意朱常洛为皇帝,那就是板上钉钉,大家开始准备就好。

这恰恰就是万历所厌烦的。

要说这件事情谁要负责,还真不好说,在双方看来责任都是出在对方身上。

所以,万历宣布延迟一年;所以,群臣觉得自己该说话了。

次辅许国上书万历,请求按照原定的万历二十年册封朱常洛为太子,上面还有首辅申时行、四辅王家屏的联名,表示支持。

当时内阁辅臣本来是四位,三辅王锡爵回家丁忧守孝,所以只剩下三位。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19:55:56 +0800 CST  
万历万万想不到的就是申时行也会联名,虽然申时行主张册立朱常洛为太子,但这样联名上书的方式已经算是比较强硬,甚至说有一些威逼的成分在这里,以万历对申时行的了解,万万没有想到。

别说万历没有想到,就连申时行自己也没想到,因为许国压根没有和自己说。

为了还原真相,申时行给万历写了一封密揭,注意不是上书,是一封密信。在清朝的时候很多大臣都以这样的方式报告皇帝,甚至有些人以给皇帝写密揭为荣,因为这项权利是很少人才可以拥有的。

密揭中申时行说明了自己对此毫不知情,并且说了一些和平时不太一样的话,比如建议万历按照自己的打算来,不要受到大臣们的干扰。

这其实是一种妥协。

密揭不是一种官方的渠道,写了什么只有皇帝和大臣两个人知道,所以申时行觉得自己说说这些也没什么,大家也都不知道。

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虽然有些不耻,但为人处世恰恰就要这样,更何况是政治,只要不被别人知道就好。

然后,申时行的密揭被公开了。

两种说法,一种是万历不小心把密揭当成了奏折,下发到了六科,所以公之于众;另一种说法是万历自己公开的,为了打消朝野对于此事的争论,告诉大家申时行没参与。

不管哪种说法,申时行惨了,脱离人民群众已成既定事实,还犯了众怒,问题是申时行事后强行从拿到密揭的礼部给事中手上拿回了密揭,或者说抢回了密揭。

这等于自己承认。

如果心里没鬼,你申时行需要这样吗?

御史钱一本指出这是万历和申时行的计谋,指出申时行其实一直在背着群臣和万历谈判,出卖群臣来换取申时行自己的利益。

很快,对申时行个人的攻击和怀疑就演变成了群臣对整个内阁的攻击和怀疑,“阳附廷臣请立之议,而阴缓其事,以为自交宫掖之谋”。

所谓众怒难犯,当个体与群体发生矛盾的时候,一般个体是很难有好下场的,面对鼎沸的群臣,首辅申时行请求辞职,还捎带了次辅许国。

辞职不仅说我不当官,还可以以示清白。

万历也要清白。

“你们不是怀疑朕和首辅有计谋吗?那朕就批准首辅辞职。这样说明朕和首辅干干净净,没有背着群臣有什么秘密计划。”

这场有关立储的风波以申时行许国的致仕画上了一个暂时的句号,看似是结束,可恰恰却是一个开始,争国本真正的开始,如果说在此之前万历还可以控制局势的话,那之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

有关立储的风,现在才算真正刮起。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19:56:18 +0800 CST  
7.明朝那些事(三)三王并封

如果你觉得申时行时期的朝政已经可以说乱的话,那是因为你还没看到申时行离开后的朝廷。

有对比才会有比较,有比较才能懂得申时行的好。

申时行是一个圆滑的人,他信奉水,以柔克刚;可申时行之后的几位首辅,都不信这个,尤其是王家屏。

王家屏曾经因为丁忧回家守孝,守孝回来继续当内阁大学士,回来三个月,没见到万历一面。

王先生怒了。

“从来没有作为皇帝亲信顾问(内阁大学士)可以三个月没见到皇帝。”

王家屏不知道的是,以后的内阁首辅,比如叶向高,一年都见不到一次。

三个月没见,算是不错的了。

直到这一天,礼部给事中李献可上书万历皇帝再言立储之事。

“皇上不是老说礼法礼法吗?那我就给您讲讲礼法。”

李献可不愧是礼部出身,业务精熟,工作到位,从礼法的角度李献可一条一条的反驳了万历的理由。

这不是反驳,这是在打皇帝的脸。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19:57:03 +0800 CST  
所以,万历要李献可消失在视线里,贬出京城。

王家屏一看,李献可说的很好道理啊,为什么要被贬?

“我不执行。”(拒不奉诏)

把诏书还给了万历。

这是王家屏个人的伟大,但并不是明朝政治的伟大,更不是封建社会的伟大。

当时有人就劝王家屏,你不要这样,身为臣子的嘛,怎么能这样对待皇帝呢?

王家屏这样回答:

“人君为所欲为,是因为大官拿俸禄不说话,小官害怕得罪。我觉得只有大臣不爱爵位俸禄,小臣不怕刑诛,事情才有希望。”

三百年前,也有人说过类似的话:

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

说这话的人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

我们知道这话说的很对,很有民族责任感,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但事实是说这些话的人在当时都混得不怎么好。

王家屏上书万历,说皇帝应该怎样怎样,这样做才是贤明之君。

那皇帝不这样做怎么办?

那我辞职。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19:57:21 +0800 CST  
对于立储奏折、大臣们反对矿税奏折向来不处理(留中不发)的万历立即批准了王家屏的奏折。

他看王家屏太不爽了,这种不爽持续了十多年,王家屏这个名字成了万历的禁忌词汇,以至于几年后有人推荐王家屏再次出任内阁首辅,不仅不同意,推荐者也立即免职,卷铺盖回家。

卷铺盖回家的人叫顾宪成,他回家后把家乡(无锡)一所宋代的书院修了修,开自己的培训班,书院叫东林书院,在东林书院上过顾宪成培训班的,无论是长期班,还是短期班,冲刺班,假期班;无论是来参观还是听课的,旁听也好游学也罢,这些人后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

东林党。

我们之后发生很多的事情,都绕不开他们。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19:57:37 +0800 CST  
三王并封(二)

万历皇帝换掉了王家屏,表面来看是万历不爽王家屏,根本原因是万历的目的。

什么目的?

就是要立三子朱常洵为太子嘛。

所以,万历接下来要找一个他觉得可以帮助他完成目标的人来做首辅。

这个人是王锡爵。

王锡爵是申时行时代的三辅,后来因为母亲重病请假回老家了,这一回老家就不来了。(滞留不归)

王锡爵聪明啊,知道北京是个大漩涡,自己身为辅臣,一回去就得参与进去,无法置身事外,还是在家静静看着吧。

但是,我们要说,王锡爵不是不负责,他后来给万历写了一封奏折,奏折是谈立储问题的。

也就是因为这封奏折,王锡爵成为了新任首辅。

王锡爵回京的消息震惊了北京官场,在争国本问题的斗争上官员们正处于下风,王家屏刚刚被“打掉”,正是需要一位新领导带领大家完成“争国本”任务的时候,而王锡爵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首先,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申时行时候就是内阁辅臣);其次,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坚定的斗争立场,和高拱顶过牛,对张居正时期的一些政策也敢于直言,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当时朝中大臣伸着脖子盼星星盼月亮,等啊盼啊,可把王锡爵等来了,为首的官员就去找王锡爵,商量怎么立储。

王锡爵笑着说:

“诸位大人回去后告诉大家先不要着急上书让皇上立储。(勿及建储事)我们内阁自然会起到我们的职责。”

“这事就交给我们内阁了。”(阁中自当一力担当)

交给内阁,就等于交给了王锡爵。

王锡爵胸有成竹啊,那样子仿佛东宫之事尽在我王锡爵之手,王锡爵这话一说,大家都放心了。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19:57:59 +0800 CST  
在王锡爵看来,立储问题不能急,要慢慢来,之前之所以失败,就是出在急上。

王锡爵不急,万历急了。

万历下旨礼部,旨意的内容大概是这样:

立储问题一拖再拖,也不是回事,所以朕先想了个主意:把长子三子五子先封为王爷。如果皇后生了儿子,此乃嫡子,这就是太子,这三位就是王爷;如果没生呢?从这三位里择优选一个为太子。

朱常洛之所以得到群臣的支持,与他的智商无关,与他的长相无关,只是因为朱常洛的身份:

皇长子。

按照礼法,立嫡子立长子,没嫡子就立长子。朱常洛凭借的就是长子的身份。

这道旨意一下,甭管你长子什么的,公平竞争。

朱常洛唯一的凭借,朱常洛的必胜绝招,就这样被“合法的剥夺”了。

看似公平,却是对朱常洛的及其不公。

就在大臣们准备写折子奋笔疾书的时候,有一个消息传来:

内阁奉诏了。

奉诏,意味着内阁同意了。

同意,意味着屈服,意味着成为万历的“帮凶”。

在大家看来,王锡爵就是这样的“帮凶”。

“你说把事情交给你,你就给我们这样的答复?”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19:58:15 +0800 CST  
希望变成失望,失望产生愤怒。

一群大臣来到内阁,“围堵”王锡爵,要求给个说法。

王锡爵一看,内阁不能呆了,赶快回家。

“风紧,扯呼~”

王锡爵想到回家,大臣们也想到了,负责王锡爵家“围堵”的是礼部尚书罗万化,王锡爵回家,罗万化带着一帮官员又和王锡爵争论。

王锡爵就像败走华容道的曹操,一个内阁首辅被大臣逼到这个地步,内阁不能呆,家里不能呆,王锡爵刚说一句“听我解释”就被大家的质问淹没了。

怎么办?跑吧。

跑到朝房,这没人吧?

还有。

顾允成、给事中史孟麟领着几个官员在这等候多时了。

全面撒网,全局布控,王锡爵真的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王锡爵找到万历,表示这事没办法。

面对这样的情景,万历不得不表示,册封朱常洛为太子。

万历二十九年(1601),朱常洛正式成为太子。

这场拉锯战,已经持续了15年,最终以群臣的胜利画上了暂时的句号。

不过别高兴的太早,这事还没完,我们还有下半场。

朱常洛成了太子,有了名,还无实,而且朱常洵没有就藩,还在北京城里。

这意味着,朱常洛的太子还是存在变数。

这就成为了双方的新的交锋点。

几年下来,有些大臣一看,万历喜欢朱常洵,而皇帝代表着权力,代表着真理,所以在立储问题上有些支持万历,特别是宦官集团,那些在外的税监矿监拼命巴结郑贵妃,慢慢的就形成了一股支持郑贵妃支持福王的政治势力。

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朱常洵的机会还是有的,郑贵妃的势力还是在的,所以斗争还是要继续的。

不过在立储以后的下半场,故事的主角不在是朱常洛。

是一群人。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19:58:36 +0800 CST  
(四)你方唱罢我登场

什么是群众?

五个是众,五十个是众,五百个也是众,那群臣也是这个道理,五个大臣是众,五十个大臣也是众。

众是数量,而群就是关系,就是等级,就是“君”,就是领袖。

那作为参与政治的单位——群臣,群臣的多少很大程度就决定了政治斗争的优劣势。

群臣是一个泛称,在群臣的名号下有着无数个不同的群臣,比如后来的东林党,后来的齐楚浙党等,他们之间有合作有冲突有矛盾。

有矛盾,就要解决。

万历二十一年(1593),癸巳年,京察年。吏部尚书和吏部负责考核功绩的司长(考功郎中)赵南星负责京察,降级免职处理了一大批人,包括他们的外甥和亲家,还包括内阁首辅王锡爵辅臣赵志皋的人。

无私可以,大公不行。

所以,内阁对此很有意见。

水至清则无鱼,万历严加斥责吏部,指责其“专权结党”,尚书“夺俸”,赵南星贬职出京。

可事情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有很对人出面为赵南星说清,这更加使万历相信赵南星的结党事实。

万历大发雷霆,赵南星被削职为民,他的政治生命暂时结束,因为他还会回来的。

他回到了家乡,加入到了一所民间教育机构:

东林书院。

这是后话,也是万历党争的雏形,这使得京察这一考察官员的制度成为朋党间互相攻击的一大阵地,京察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19:58:55 +0800 CST  
万历三十九年(1611),东林党派系的吏部尚书孙丕扬、侍郎萧云举等利用京察对宣党和昆党大加清理,两党首领都被罢黜,老大都这个下场,其他人的下场也就不用多说了,大批人被降职免职,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宣党骨干——熊庭弼。

在东林党看来自己是“除恶务尽”,是弘扬正义净化环境。

党同伐异,这是历史的看法。

这引起了非东林派系的警惕和戒备,他们决定在东林党发起总攻之前先下手为强。

众怒难犯。

下一次的京察(1617),众人拾材火焰高,大家心有灵犀连起手来给予东林党重大打击,一时间“贬黜殆尽”“善类为空”。

你打了我,我要还回来;我打了你,我没觉我错,我还要打,打到你你屈服,打到你消失。

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十八般武器,各使手段。

这一年是万历四十五年,是很重要的一年,对明朝很重要,对女真更重要。

就在前一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英明汗,建国大金,建元天命。

你在挥霍光阴,别人在奋发图强 。

就在明朝忙着争国本的时候,努尔哈赤在忙着兼并建州女真;就在明朝内部因为三王并封和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努尔哈赤大败九部联军,奠定了自己以后争雄的基础;就在努尔哈赤即将要正式与明朝决裂的最后时间,明朝内部仍然在忙着争国本,忙着讨论到底是谁袭击了皇长子朱常洛。

讨论,是为了定性,定性是为了斗争。

争国本只是明朝这些年内部纷争的一个集中反映,它就像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伤口,只要处理及时就可以痊愈,可没有人关心,伤口没有及时得到治疗,伤口不断流血,不断扩大不断恶化,不断衍生其他症状,愈演愈烈,从小伤变成中伤,从中伤变成重伤,从重伤变成绝症,到最后大家只能束手无策。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如此评价:

“1587年,是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就在明朝内部皇权处于停滞,文官忙于斗争,大家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内部问题上;就在朱常洛被正式册立为太子,十多年的努力终得回报,满朝上下一片欢腾的时候,蓟辽总督蹇达的“乞早议战守”早已落慢灰尘压在跟小山一样堆满奏折的角落。

没有人知道努尔哈赤是谁,没有人关心努尔哈赤是谁,他们关心的正义,是礼法,是道德,和背后权力势力的此消彼长你来我往。

没关系,努尔哈赤自己会让他们知道的,用他的刀,以及身后的他们的刀,去砍向明朝重镇——辽东,那个早已千疮百孔满身创伤的辽东,通过辽东来一步步让这个庞大的帝国走向毁灭。

他人即地狱。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19:59:13 +0800 CST  
5.1女真崛起责任制

出了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为什么,而是想到的是什么,具体来说是谁负责,是谁背锅,只要不是自己就阿弥陀佛,至于为什么会出事,该怎么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生,这些都不是考虑的重点,甚至是不考虑。

然后继续出事,继续有人承担责任,继续祈祷阿弥陀佛不是自己就好。

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思维逻辑。

那么作为取代明朝的清朝,它的起源也就是后金政权是怎样崛起的?这个责任谁来负?

这是一件大事,大到可以让负责的人一辈子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且永远无法翻身。

辽东巡抚?辽东总兵?蓟辽总督?内阁?皇帝?

不是,是“不世之名将,千秋之罪首”的李成梁。

前文我已经说过,不考虑主客观环境,轻易这样盖棺定论,是不公平的。

下属出了事情,领导不需要负责?一个王朝的兴亡,都是因为李成梁一个人?

那其他人呢?尸位素餐和他们比都是褒奖。

有好处大家的,出了事个人的。

还是明清史大家孟森先生给出的答案最公道最客观:

“辽东三面都是敌人,没有不打仗的时候(无岁不用兵),自从高淮为税使,剥削十多年,军民越来越疲困,然而先后巡抚都是庸才,每天不做正事浪费时间(愒苟岁月),皇帝又不管,边臣呼吁,朝廷里没人理没人管(漠然不闻)。”

所以,努尔哈赤崛起了。(边事大坏)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19:59:48 +0800 CST  
其实,也不全都是酒囊饭袋草包饭桶,也有人反映过努尔哈赤问题,比如蓟辽总督蹇达,比如山东御史熊庭弼,比如辽东御史何尔健,比如辽东巡抚后来的兵部尚书李化龙。

万历三十七年四月,时任兵部尚书的李化龙连上四封奏折强调努尔哈赤问题。

万历三十八年二月,兵部答复熊庭弼,这样说道:

“努尔哈赤的反叛已经很明显了。(变态已彰)”

万历三十九年,兵部再次上书,这话已经说得很严重了:

“中国无事必不轻动,一旦有事,为祸首者必为此人!”

结合兵部的部门工作,我们应该明白这样的结论代表着什么。

最后还是叶赫首领金台石上书万历,告诉万历“马上就要打你们明朝了,就要占领辽东”,这下终于引起了万历的重视,明朝行动了:

派兵守卫叶赫,下书努尔哈赤警告;出使打探情况,用国震慑斥努尔哈赤。

在努尔哈赤的理解里,这就是恐吓。

鉴于使者的“超人”表现,恐吓都是好的,它更像是侮辱。

这个更可怕。

不管怎么说,明朝做出了反应,但这样的反应虽然起到一定作用,可它是失败的,甚至不如不反应。

要么就不做,既然要做就要做好。

不为圣人,变为禽兽。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20:00:09 +0800 CST  
既然要威胁,不光光是说几句话,关键是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基础上,要以战争手段为后盾,要让努尔哈赤畏惧。

可明朝的做法,好比一个猎人,没有一击致命,反而激起猎物的凶性,迎来的是猎物的疯狂反扑。

这个道理,明朝不会不知道,有几个人不知道可能,但不可能全都不知道。

知道学习,不代表不沉迷游戏;知道奋斗,不代表不虚度光阴;知道错误,不代表就要改正错误。

知道,所以明知故犯。

知道和做到,很多时候真的是两件事情。

况且,也做不到。

明朝的内部纷争已经消耗了所有精力,最早的采榷、后来的争国本、再后来的京察纷争,这些都像磁铁般吸引住了明朝君臣,逃不开也不想逃。

有人曾经这样说:万历不上朝,但因为有内阁,所以明朝还是正常运转的。

这是体制的伟大,是君主立宪制的雏形,我们比英国早好多年呢,如果不是清朝,我们早就实践了。

不是都叫王思聪,就都是国民老公;不是都叫内阁,就都是民主。

这叫意淫。

作为封建皇权的巅峰,内阁的存在只是一种从属皇权的衍生物,为什么内阁在万历时期而且是万历幼年也就是张居正当国的时候尤其大?为什么朱棣时期的内阁就没有这样的权力?

皇帝是第一,内阁是第二,当皇帝退居二线的时候,比如皇帝不管事,比如皇帝还小,内阁就成第一了,这种第一是因为皇权的不合理状态,换句话说,当内阁执掌大权的时候,皇权处于一个不正常的状态,要是皇权正常,就没内阁什么事情了。

所以,万历还小的时候张居正领导下的内阁无比强力,万历长大的时候张居正身败名裂。

因为张居正的权力来自于一种特殊的权力,准确的说张居正行使了一部分不属于他的权力。

这种权力是皇权。

所以万历即使不上朝国家也可以正常运转这个结论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日常工作内阁可以完成,但大事必须皇帝拍板。

比如补充官员。

万历三十年,内阁首辅沈一贯调查御史,发现了一个问题:

御史在职的只有四位。

而按照编制,在职御史应该有十三位,分别负责十三个地区。

也就是说有九个地区处在没有御史负责的情况下。

到了万历三十四年,内阁请求补充六部官员,除了六部下属各司的官员,更要补充六部的最高负责官员:

六部尚书。

因为六部只有户部尚书赵世卿,其余五部都没有尚书,有两个部暂时由侍郎负责管理,勉强还能正常工作,其他三个部连个侍郎都没有。

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中央六部加内阁辅臣等理应共计31人,可实际就有7人。

缺少官员,工作效率极低,这本就对庞大的帝国来说影响甚大,而本就有限的人数又有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诸如争国本等内部斗争上。

有人告诉我,明朝的国家机器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可以正常运转,我表示绝不相信,打死也不信。

永动机不过是一个笑话。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20:00:38 +0800 CST  
努尔哈赤的崛起汇总到中央,内阁内部分析讨论,再由内阁与兵部尚书商议,再由二者上书皇帝,皇帝下达批复,内阁兵部辽东地方按照批复执行。

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有问题就无法完成最后的结果,可现实是不光是一个环节有问题,而是每个环节都有问题:

首先,辽东地方有高淮作乱,军政系统紊乱,很难履行正常工作。

万历三十六年爆发大规模兵变,口号就是“砍死高淮”。(歃血摆塘,誓杀高淮而后已)

参加兵变总人数为三万。

鉴于当时辽东明军的总人数,我觉得三万真的不是一个不大的数字。

六万人,当时辽东明军总人数。

辽东各级军政官员忙着安抚军队都忙不过来,谁还有闲情逸致关心努尔哈赤。

其次,假设有关努尔哈赤的奏折上来了,朝廷里忙着争国本,忙着京察,谁关心这个?好不容易事情少点,内阁首辅空缺,管事的还不在;等到内阁首辅来了,也察觉的事情不对了,赶快上书万历;皇帝呢今天心情不好,没看,等到猴年马月看了,忙的是争国本,等知道这件事了,下批示,做处理又是猴年马月。

所以想要及时处理努尔哈赤的崛起,在理论上很难,在现实上几乎没有可能。

结果就是:

“到了万历四十多年朝廷大臣才稍微听到一些有关努尔哈赤崛起的传闻。”

听到了,赶快去处理啊。

压根没当回事。(不以为意)

最后用孟森先生的话来说就是:

“朝廷如果有一个像张居正一样留心边事的人,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

其实不是不留心,而是真的做不到,主观上不如张居正重视军事,客观上没有精力没有时间。

所以要说努尔哈赤的崛起到底谁来负责,真的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讲来讲去,只能说是整个大明王朝的责任。

全部负责等于没人负责,但努尔哈赤崛起带来的影响,要有全体共同承担。

大明王朝从建立起到现在面对过无数刀锋,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明朝接下来要面对的这把刀锋是无数刀锋中最锋利的之一,甚至说没有之一。

努尔哈赤的刀锋,女真的刀锋。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20:00:58 +0800 CST  
@大道至简87 2016-08-08 20:48:52
期待楼主有天能讲汉唐
-----------------------------
兄台,能差不多讲完清史我就觉得是一件很牛逼的很彪悍很值得在人生中吹牛的事情了,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8 21:30:17 +0800 CST  
@一只支 2016-08-04 12:37:59

就在李成梁坚持了无数次放弃了无数次又坚持了无数次准备彻底放弃的时候,朝廷的巡按御史来到了辽东。

李辅,他的官职是巡按御史。

在明代,督查体制称为科道,科指的是给事中,负责监督的是六部;道指的是御史, 负责监督是各道,也就是各省。通俗的说,给事中就是中央在各部门设立的纪委;巡按御史就是中央间接性暂时性不间断派驻地方巡查的纪委,比较像我们新闻上的中央巡视组。

而李辅就是中央辽东地区巡视组......

-----------------------------
@lxlllc1314 2016-08-09 09:38:03

那时候的武学制度是什么样的?怎能一个人40岁了还在学堂里,而且李成梁没什么钱,如何供养自己,供养自己都成问题,怎样还能继续上学?
-----------------------------
进了学堂是国家每月给钱粮的,只要每次考试不被涮下去就可以继续在学堂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9 09:46:57 +0800 CST  
@小颜1616 2016-08-06 13:36:43

女贞了不起。。。在挖这些。真不喜欢。。你应该写写懦弱的汉族,需要强化。。

-----------------------------

@一只支 2016-08-06 15:04:42

每一个民族都了不起,汉人并不懦弱,懦弱的是人性

-----------------------------
@小颜1616 2016-08-09 13:50:21

你是说汉族人性懦弱??历史也尚武的。后来统一后就开始儒家文化了。不在需要武力保护自己了。在后来就是被人一直蹂躏来蹂躏去!!!
-----------------------------
我的意思是人性,人性既有勇敢的一面,也存在懦弱的一面,这是所有人的共性,不是谁就怎样,至于你的言论不敢苟同,这么大的疆土可不是什么爱好和平和懦弱充话费送给你的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9 16:11:01 +0800 CST  

楼主:一只支

字数:196251

发表时间:2016-08-04 19: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26 12:43:00 +0800 CST

评论数:20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