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越礼干预高宗家事,李靖李绩不屑一顾,何冤何憾之有哉

岳飞越礼干预高宗家事,李靖李绩不屑一顾,何冤何憾之有哉
赵高曰“不然。方今天下之权,存亡在子与高及丞相耳,愿子图之。且夫臣人与见臣於人,制人与见制於人,岂可同日道哉”胡亥既然高之言,高曰“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臣请为子与丞相谋之”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 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斯曰“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高曰“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於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责之何深也”高曰“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馀年,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诛亡。皇帝二十馀子,皆君之所知。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於乡里,明矣。君计而定之”斯曰“吾闻晋易太子,三世不安。齐桓兄弟争位,身死为戮。纣杀亲戚,不听谏者,国为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庙不血食。斯其犹人哉,安足为谋”高曰“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中外若一,事无表里。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讬命哉”於是斯乃听高。指鹿为马,弑君,自谋废立始也。
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脩便自严装,人惊问脩:"何以知之?"脩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但曹操没有因此痛下杀手,反而自此退军了。夏五月,引军还长安。至二十四年秋,公以脩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从五月回长安,到秋天,因为杨修老是秘密答教曹植,而曹植跟他大哥曹丕此时正在竞争太子这一席位,偏偏杨修教给曹植的答教每每都很符合曹操心意,这让曹操起了疑心。竞争激烈的曹植与曹丕互相打小报告,杨修给曹植写答教的秘密曝光了,曹操大怒,曹植失宠,杨修也在这场竞争中被牵连。
《晋书.宣帝》:“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後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从正史中可以看出,曹操早就看出司马懿非人臣也,那又为何不杀呢?
述从容道:“如公兄弟,功名盖世,当涂用事,已历多年,朝臣为公家所屈辱,岂止一、二人?且储君因所欲不行,往往切齿执政,一旦得志,至亲有云定兴等,定兴即昭训父。宫僚有唐令则等,试问公家兄弟,尚能长保富贵吗?”约不禁失色道:“如此奈何?”述又道:“今皇太子失爱慈圣,主上已有废黜的微意,想公家兄弟,谅亦窥悉,若请立晋王,但教贤兄一语,便可做到,诚使因时立功,晋王必感念不忘,这岂非避危就安,是一场永远大富贵吗?”约即往告素,素大喜道:“我尚想不到此,赖汝有此计策,我便照行便了。”约复道:“今皇后所言,上无不用,兄须看着机会,早自结托,庶可长保富贵,若再迟疑,一旦有变,令太子用事,祸至无日了。”
他日,李入见,上问之曰:“朕欲立武昭仪为后,遂良固执以为不可。遂良既顾命大臣,事当且已乎?”对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是以高宗感恩戴德寿终正寝,长孙无忌褚遂良死于非命。
后张九龄被罢相,玄宗又提出废太子之事,李林甫说:“此陛下家事,非臣等宜预。”玄宗遂决意废立。
《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復恭前后与守亮 (杨守亮 )私书六十纸,内诉致仕之由云:‘…吾於荆榛中援立寿王 ,有如此负心门生天子,既得尊位,乃废定策国老。’” 文宗痛哭流涕曰不如汉献帝远矣。
代宗即位,辅国与程元振有定策功,愈恣横。私奏曰:“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门生天子定策国老 则权倾人主 谋逆之兆
继恩初事太祖,特承恩顾。及崩夕,太宗在南府,继恩中夜驰诣府邸,请太宗入,太宗忠之,自是宠遇莫比。
帝不豫,宣政使王继恩忌太子英明,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等,谋立楚王元佐,颇间太子。宰相吕端问疾禁中,见太子不在旁,疑有变,乃以笏书“大渐”字,令亲密吏趣太子入侍。及帝崩。继恩白后至中书召端,议所立。端前知其谋,即绐继恩,使入书阁检太宗先赐墨诏,遂锁之,亟入宫。后谓曰:“宫车晏驾,立嗣以长,顺也。今将奈何?”端曰:“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岂容有异议邪?”后默然。太子既即位。
参知政事李昌龄,责授忠武节度行军司马;宣政使王继恩,责授右监门卫将军,均州安置;胡旦削籍,流浔州。
太宗之即位也,继恩有力焉;自是宠遇莫比,乘间言事或荐外朝臣,故士大夫轻薄好进者辄与往来,每以多宝僧舍为期。潘阆得官,亦继恩所荐也;阆倾险士,尝说继恩乘间劝立储贰,且言:“南衙自谓当立,立之将不德我;即议所立,宜立诸王之不当立者。”南衙,谓帝也。继恩信其说,颇惑太宗。
由是观之,有定策功者,每每拜相以酬谢,盖一朝天子一朝臣也。反对者轻则重贬重则杀无赦,异己者有谋逆之虞耳。章淳反对昏德公即位故发配海南,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定策功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帝大权旁落,可谓美人随君玩,国事靠边站。立太子无异于孤注一掷,政客赌博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包拯奏疏立太子 仁宗大怒 对曰 臣年七十 且无子 方释帝疑也
桧且欲中伤赵鼎,兼及张浚,平时检鼎疏折,有请立皇储语,遂嗾中丞詹大方,劾鼎尝怀诡计,妄图侥福。有诏徙鼎至吉阳军。
可见谋废立视若谋逆 投机取巧 包藏祸心 图谋不轨 不忠之尤 杀无赦者也 历代皆然 岳飞死因在焉 是以二十四史口头禅曰 上春秋高 储嗣未立 群臣莫敢言也
绍兴七年(1137)秋,岳飞奉诏到建康行朝奏事,途中,岳飞向幕僚薛弼透露一件重要事情:

“近谍报,虏酋以丙午元子入京阙,为朝廷计,莫若正资宗之名,则虏谋沮矣。”

薛弼听后,有些担忧,说:“身为大将,似不应干预此事。”岳飞回道:“臣子一体,也不当顾虑形迹。”
岳飞到达建康后,面奏赵构,大意是说“虏人欲立钦宗子来南京(建康),欲以变换南人耳目。乞皇子出阁,以定民心。”
然而赵构听后,很不高兴,他责备岳飞说:“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
就是怪岳飞“越职”了。被皇帝责备后,岳飞“面如死灰”,“声落而退”。接着薛弼入见,赵构跟他说起刚才岳飞建议立储之事,又说:“飞意似不悦,卿自以意开谕之。”
赵鼎说:“飞不循分守,乃至于此!”赵鼎找到薛弼,对他说:“大将总兵在外,岂可干预朝廷大事?宁不避嫌?飞武人,不知为此,殆幕中村秀才教之。公归语幕中,毋令作此态,非保全功名终始之理。”非保全功名终始之理 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岳飞不务正业 离经叛道 投机倒把 死由自取明矣 夫复何言 赵鼎一言九鼎 一锤定音 现代人痴人说梦 说了不算也 洋奴文盲不足与语孔孟之道 夏虫语冰耳
立太子纯属帝王家事 外人第三者插足 倒行逆施 不学无识 等同于谋逆谋私 假公济私 死有余辜 当无尤无怨 怪不得陛下明矣
岳飞武夫妄议立太子 显然枪指挥党 居心叵测 大逆无道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罪加一等
迨宁宗崩,废济王,非宁宗意。立理宗,又独相九年,擅权用事,专任俭壬。理宗德其立己之功,不思社稷大计,虽台谏言其奸恶,弗恤也。弥远死,宠渥犹优其子孙,厥后为制碑铭,以“公忠翊运,定策元勋”题其首。
左丞相吴潜罢。初,贾似道在汉阳,以潜移之黄州为欲杀己,衔之。至是帝欲立忠王禥为太子,潜密奏云:“臣无弥远之才,忠王无陛下之福。”帝积怒潜,似道因陈建储之策,令侍御史沈炎劾潜,且云:“忠王之立,人心所属,潜独不然。章汝钧对馆职策,乞为济王立後;潜乐闻其论,授汝钧正字,奸谋叵测。请速召贾似道正位鼎轴。”帝从之,遂罢潜,奉祠。
帝欲立荣王子孟启为太子,潜又不可。帝已积怒潜,似道遂陈建储之策,令沈炎劾潜措置无方,致全、衡、永、桂皆破,大称旨。乃议立孟启,贬潜循州,尽逐其党人。理宗崩,度宗又其所立,每朝必答拜,称之曰“师臣”而不名,朝臣皆称为“周公”。六年,命入朝不拜。朝退,帝必起避席,目送之出殿廷始坐。其母胡氏薨,诏以天子卤簿葬之,起坟拟山陵,百官奉襄事,立大雨中,终日无敢易位。吏抱文书就第署,大小朝政,一切决于馆客廖莹中、堂吏翁应龙,宰执充位署纸尾而已。
立太子功高盖世 一本万利 可窥一斑 且每每出于一己之私 史不绝书 岳飞离经叛道 自取其辱 跳进黄河洗不清也 岂能另眼相看 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哉
明朝初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王位即为明成祖,欲请方孝孺为其草拟即位诏书,成祖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此朕家事”。相传方孝孺后被诛十族。
草诏天下 非先生不可 明成祖敬重方孝孺 无与伦比 而方孝孺不识抬举 蛮横无理 干预家事 阻挠燕王继统 死有余辜 株连十族 残忍无情 殊不知 举兵则骑虎难下 燕王不称帝则倒持干戈授人以柄 京师沦陷即名花有主 国事化为家事 杨士奇解缙等恭迎燕王方识时务者为俊杰 知道者也 方孝孺理学非理非理 冰山一角也
以史为鉴 如岳飞同出一辙 重蹈覆辙 前仆后继者数不胜数 独岳飞含冤乎
楼主 自然孝子  发布于 2018-08-15 14:06:44 +0800 CST  

楼主:自然孝子

字数:3704

发表时间:2018-08-15 22:06:4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22 13:25:17 +0800 CST

评论数:8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