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 从安史之乱说起

叛军此时占据的地盘,也就是河北一省罢了。
从实力上看,所谓的大燕帝国与大唐帝国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如果大唐帝国能有效控制军人集团,灭掉大燕帝国,那就是小菜一碟。
问题是,大唐帝国就是缺乏控制军人集团的能力。所以这场叛乱,一时变得遥遥无期了。

后来大唐帝国连跟头带把式的,总算把这场叛乱平定了,但是传说中的河朔三镇又成为大唐帝国心中永远的阴影。
其实呢,所谓的河朔三镇,也就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军阀,因为区区一个河北省,就有四五个军区,所谓的河朔三镇也就是这四五个军区最牛三个军区罢了。就这种力量?也真是放到了晚唐那种特殊的时代,所以一时变得牛X无比了。因为放到任何一个混乱的时代,就河朔三镇这种军阀,也实在不值一提。
因为作为能值一提的军阀,您怎么也得控制一个省、半个省的地区吧。您就控制四分之五、五分之一个省,这叫什么事呢?

但是因为大唐帝国无法有效控制军队,所谓的河朔三镇就称雄了一百多年。
皇帝在派军围剿河朔地区时,如果不让太监领衔,皇帝实在不放心,如果让太监领衔,它在关键时候肯定会出问题的。
关键是,皇帝就算咬咬牙让军方大佬领衔平定河朔地区,军人大佬肯定会玩养寇自重的把戏,所以战争进行到一定阶段,弄来弄去,无非是大家坐下谈判一番,依然保持着对军人集团最有利的格局。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鲁炅之死

[注1]: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围邺城,筑垒再重,穿堑三重,壅漳水灌之。城中井泉皆溢,构栈而居,自冬涉春,安庆绪坚守以待史思明,食尽,一鼠直钱四千,淘墙及马矢以食马。
[注2]: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人知将死,而莫有畔者。城破,遗民止四百而已。《新唐书》
乃括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夫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人心终不离变。《旧唐书》
[注3]:设使巡守城之初已有食人之心,损数百之众以全天下,臣犹曰功过相掩,况非其素志乎!
[注4]:安庆绪之北走也,其平原太守王、清河太守宇文宽皆杀其使者来降;庆绪使其将蔡希德、安太清攻拔之,生擒以归,于邺市。凡有谋归者,诛及种、族,乃至部曲、州县、官属,连坐死者甚众。
[注5]:安庆绪之初至邺也,虽枝党离析,犹据七郡六十余城,甲兵资粮丰备。庆绪不亲政事,专以缮台沼楼船、酣饮为事。其大臣高尚、张通儒等争权不叶,无复纲纪。蔡希德有才略,部兵精锐,而性刚,好直言,通儒谮而杀之;麾下数千人皆逃散,诸将怨怒不为用。以崔干为天下兵马使,总中外兵。干愎戾好杀,士卒不附。

待续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7 21:36:21 +0800 CST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大有行 、dennislovetao、秦声楚梦、涑滨野老、交叉口的卡、hbrt654个、枫叶之国ing网友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三节 鲁炅之死

九路节度使大溃败后,军纪一时十分混乱。
这种军纪问题,表面上是军人的个人行为,实际上是军人系统不甘于受政府控制的表现。

所谓军队四处剽掠,其实就是军人系统挑战政府权威的一种表现。因为军队服从政府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需要解决后勤问题时,与当地政府联系;而军队不服从政府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需要解决后勤问题时,习惯性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皇帝可以轻易控制军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队的后勤系统依赖文职官员系统;如果军队的后勤问题自己可以解决了,那皇帝再想控制军队,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从某种意义上, 这相当于各大军区一块交递投名状的过程。
总而言之,咱们一块打皇帝的脸,皇帝算个屁啊。咱们手里握着枪杆子,就应该我的地盘我作主。我们倒要看看,皇帝还敢派文官、太监到军队对咱们指手划脚?

当然了,这也是军方大佬让底层将士交投名状的过程。
总而言之,我让你们先放开手脚爽一会儿,你们以后,就跟着我干。
军方大佬突然放松军纪让大家胡折腾,一方面可以让底层将士知道,跟着他们干,会有甜头的;另一方面,也会让底层将士向政府靠拢时,会有所顾忌。
这就好像你上山当强盗时,老大就会让你出去做个大案子,你做过了大案子,明天不跟老大混,谁来罩着你呢?虽然说这种事,有可能法不责众,但是任何一个人陷入这种困境中,再想离开老大时,内心就会有太多的顾虑。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30 11:31:10 +0800 CST  
如果军方大佬在这种过程中,能达成默契,大唐帝国就会变成军方大佬的天下。
第一、军方大佬都是我的地盘我作主,皇帝再想打击他们,依靠谁呢?皇帝能打击叛军,是因为有很多军队愿意跟着皇帝混。
第二、军方大佬都是我的地盘我作主,整个帝国的文官系统就被军人集团肢解、瓜分、控制了,皇帝不想当汉献帝,又怎么能做到呢?
皇帝一副危机重重中,依然能强有力的控制军队,就是因为庞大的文官集团会本能的支持皇帝,因为以皇帝为中心的权力系统崩溃了,整个文官系统就会推倒重新洗牌,普遍文职官员都会缺乏安全感的。

但是军人集团在这样玩的时候,永远会各怀心机。
总的来说,军方大佬在挑战皇帝权威时,难免处于囚徒的困境中,因为皇帝拥有的资源太多,与皇帝合作的利益实在太大,所以在大家在挑战皇帝权威的时候,难免会有人在关键时候倒向皇帝的一边;更有甚至者,在关键时候,还有人想着踩着别人的脑袋上位。

总而言之,大家都和皇帝分庭抗礼,就你积极站在皇帝一边,皇帝肯定会重用你的;因为有人不服皇帝,你愿意给皇帝充当打手,皇帝肯定会想方设法给你输血的。
你这种玩法,基于军人的角度,就是标准的小人啊!因为你这就是想给皇帝当狗啊;因为你这就是想踩着大家的脑袋上位啊。
问题是,你这种玩法,用大道理去说,那就是忠义无双啊。军方大佬们手握枪杆子,都是一副想打皇帝脸的样子;就你手握枪杆子,也是一副永远听皇帝的话的样子。这是什么精神?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30 11:32:02 +0800 CST  
皇帝重用奸臣、太监祸国殃民,有良知的军人都是通过各种手段对抗昏君;就你永远一副永远忠于皇帝的样子,处于军人集团的角度,你他X的有病啊?
关键是,皇帝猜忌你、压制你、甚至想杀你,你还像哈巴狗一样,永远对皇帝摇着尾巴,这更是一种什么精神?处于军人的角度看,这就是传说中的贱骨头。
问题是,处于皇帝的角度,那可不得了,因为这就是传说中的忠心可表天地啊。因为皇帝宠信宦官怎么了?皇帝信任奸臣怎么了?皇帝一心敛财无视老百姓利益怎么了?皇帝一心猜忌军人、迫害军人集团怎么了?这就是你们想拿枪指挥皇帝的理由?
告诉你,真正的忠臣在忠于皇帝时,是没有条件的。总而言之,皇帝就是个王八旦,我也要忠于皇帝;皇帝要打我、侮辱我、杀我,我也要忠于皇帝。这种忠君的境界,在无耻小人眼中,当然就是贱骨头、有病的表现;问题是在仁人君子眼中,这就是大家永远学习的好榜样。

哪种说法有理呢?
如果听他们单方面的言词,都非常有道理。
但是正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军方大佬永远也无法实现真正的默契,因为在关键时候,他们都会留一个心眼的。
因为,你如果真的一点心眼也不留,明天就有可能贡献出自己的脑袋,当别人上位的阶梯。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30 11:33:01 +0800 CST  
事实上,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安史之乱开始后,大唐帝国的节度使不断增多,表面上这是军人势力失控的结果,实际上,这就是传说中的推恩令翻版。总而言之,以前帝国关东地区就三大军区,现在帝国关东地区就有二十多个军区,随便拿出一个军区司令,能有多少权力资源呢?
明天某个军区司令想挑战皇帝的权力,至少得与十几个军区司令达成默契,否则,他敢挑战皇帝的权权威,肯定是连死字怎么写也不知道。关键是,就算你与十几个军区司令暂时达成了默契,甚至喝鸡血盟誓,在关键时候,你知道这些人里面,有多少人会想着踩着你的人头上位呢?甚至而言,你知道你的小弟,有多少人蠢蠢欲动的想踩着你的人头上位呢?
而且,和你一块造反的军区司令,明天想踩你的人头上位,理由是现成的,因为他从前受奸人迷惑,所以干出了不忠不义的事,现在他愿意用实际行动,表现自己忠君的决心!
当然了,你的小弟明天想踩着你的人头上位,理由也是现成的。总而言之,我只有一颗忠君的心,老大对我再好,只要他敢造皇帝的反,我也会杀他的;总而言之,在个人利益与忠于皇帝之间,我永远也会选择忠于皇帝。
你看,这样一扯,他们踩你脑袋上位的行为,一时变得多高大上!

大唐皇帝可以高高在上,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这一切玩的太溜了。而军人集团,永远也无法走出这种囚徒的困境。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30 11:35:08 +0800 CST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还是顺着政府军邺城大败后,各大节度使各怀小算盘说起。
如果几大节度使当时步调一致,联手摆脱政府对军队的控制,皇帝肯定得服输。问题是,因为大家处于囚徒的困境中,所以走着走着,大家的步调就不一致了。
因为处于当时背景下,军人都有上中下三策可以选择。

上策,就是互相任,大家步调一致,总而言之,皇帝算个毛,文官系统算个毛,内廷更是个毛,老子手里握着枪杆子,老子才是大爷;只要我们联起手来,皇帝分分钟钟就会变成供我们玩弄的傀儡。

中策,就是别人迈大步的时候,你步子稍微小点。最后,皇帝一边胜了,法不责众,枪打出头鸟,也打不着你的。如果军人胜利了,你也可以跟着喝汤吃肉。

下策,就是别人迈大步走的时候,你突然掉头往回跑。总而言之,你永远忠于皇帝,皇帝可以随时向你的军队派政治委员,你永远服从中央政府命令。这样一折腾,你在军界的地位肯定会上升一大截,皇帝肯定会不计代价的给你输血,没有意外,你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军界的传奇。

这是军人集团难以实现合作的主要困境所在。
在这种困境中,你是军方大佬,应该怎么选择呢?
军人集团永远无法达成共识。这是皇权可以高高在上的重要原因之一。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30 11:35:56 +0800 CST  
鲁炅之死,表面上是他的军纪,实际上是他走得太远。
关键是,大家在做事的时候,都留着一手;更有甚至者,还有人在关键时候,积极向皇帝表忠心。
鲁炅迈着大步向前走着,突然发现自己走在了最前面,而且大家都越闪越远,鲁炅自然知道自己没有前途可言了。
因为军人系统公然挑战皇帝权威的行为,肯定得有个说法;虽然说法不责众,但是肯定也得抓个重点对象严惩一番。

在这种背景下,鲁炅选择了自杀了。
自杀是一种不错的结局,如果不自杀,明天皇帝让他到中央政府报道,他去是不去呢?如果不去,就等于已走上了邪路,而这种邪路一旦走开了,就是一条不归路。
关键是,你这样不服中央政府调动,会不会有人踩着你的人头上位呢?到时,你这样不服中央政府调动,也许只是给你的小弟当一盘肉菜罢了。
更主要的是,你自杀了,皇帝自然不方便追究你罪行了;如果你要顽强的活下去,皇帝想杀你时,肯定得给你编排一些罪行吧,这样一编排开了,你一生的英明就受损了。

鲁炅在第一轮平叛战争中,也算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甚至而言,如果鲁炅在平定安史之乱前夕死了,他的历史地位,恐怕不会逊色于血战睢阳的张巡,但是他多活了一段时间。
鲁炅现在已走上了邪路,但是并没有陷入太深,虽然没有回头路了,但是在这里终结生命,盖棺定论依然还是一个好同志。
如果鲁炅再顽强的活下去,盖棺定论会是什么呢?实在只能求上帝保佑了。

鲁炅在自杀前,会想到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难免会想,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肯定会选择忠于大唐皇帝的;就算不忠于皇帝,也不会走得那样远。
鲁灵没有机会再选择了,但是后来的军方大佬,显然都还有时间选择。当他们处于鲁炅类似的位置上,他们会如何选择呢?这个实在太难说了。因为无条件的服从皇帝,谁也不甘心;问题与皇帝对着干,不堕入地狱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30 11:43:05 +0800 CST  
在邺城大败前后,郭子仪的表现,大约也非常让皇帝失望。
所以邺城兵败后,局势稍稍稳定,皇帝就让郭子仪到中央政府报道。接到这个命令的郭子仪,当时就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因为他是应该接受呢?还是应该拒绝呢?
许多年后,大唐皇帝让仆固怀恩、李光弼到中央政府报道时,仆固怀恩、李光弼都选择了拒绝。因为离开自己的军区,就只能任由宠幸宦官的皇帝摆布了。问题是,他们不愿意离开自己军区,这是什么性质的事呢?

郭子仪之所以是郭子仪,就是因为郭子仪二话不说,直接到中央政府去报道了。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站在十字路口上的郭子仪

待续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30 11:45:14 +0800 CST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310376

发表时间:2018-06-01 18:51:5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0-04 05:14:18 +0800 CST

评论数:89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