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和牛肉孰是金贵?(原创)

这些影视里又多以我的家乡上海为背景,所以我先要说说当年上海官僚资本门阀的起源。

洋务运动最早是曾,胡,彭,左四大湘军巨头兴起督办的,张之洞吆喝的,后来李鸿章系淮军夺权,淮军可比湘军贪腐极了。

晚清一路下来,湘军淮军两系门风天壤之别~曾家后代如何,李家后代又如何?一个千秋家国,一个中饱私囊,富可敌国。曾国藩的副手彭玉麟当年杀了李鸿章侄子,就因为他贪污腐败。今年又是戊戌年,湘军后期还受了湖湘四公子之一,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烈士感召,以家国为己任。


晚清有两个不从进士出身的大臣---一个是为卫戍新疆作出巨大贡献的左宗棠,一个就是现在很多民国粉心中偶像、传邮大臣盛宣怀,后者的发迹是他为淮军的李鸿章斗倒了左宗棠的钱袋子、赫赫有名的
红顶胡雪岩,成为洋务运动官僚资本的实际掌权者之一,也就是李家的白手套。
因贪掠富可敌国(留美先驱容闳说白银四千万两)的李家李家发国难财惠及到其四五代李家曙(新加坡)等迄今还是东南亚闻名富豪。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8-06-05 21:54:11 +0800 CST  
@专治各种不要脸dy 2018-05-30 23:49:38



-----------------------------
拜托,别把那个大头丑大妈给秀在我的黑白照上面。在我扒皮要给中纪委检举她天涯发的她和老公收受古董字画贿赂图片证据后,她已经彻底在天涯遁了。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8-06-08 13:44:09 +0800 CST  
@Labyrin丶:
这位大妈,您要承认自己时代滤镜、地域限制、文化教育程度等造成的知识面与逻辑残缺,甚至母语阅读能力的等而下之。

我已经告诉你了,曹雪芹是满洲皇帝的包衣奴仆世家,辽宁铁岭汉军旗出身,满洲人的龙兴致地是辽宁岫岩,陈晓旭是辽宁鞍山人,你还强词夺理问我陈晓旭跟曹、满什么关系---选一个山海关外的演员来演江南佳丽林黛玉,这本身就是关外势力改革开放后主导中国演艺界四十年的一个例子。

当时主管的文化部副部长长英若诚---满人!今天的华谊兄弟---满人!

你这种读死书,甘于被洗脑和精神奴役的人,本质上就是前些年在我们江苏的无锡被暴打的走狗历史学家阎崇年一卦的天生媚骨奴才。

我们江南自古是状元佳丽,英雄美人之地,中华文化与节操的正统处,仕女与士子文化集大成的地方,何况我还熏染过汉唐文艺兴盛的关陇-敦煌文化,不是你这种大妈能够理解的境界。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8-06-23 18:16:25 +0800 CST  
@于珊2011

要是按照你的逻辑,导演没法拍片来看了。比如说杨玉环是弘农华阴美女,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灵宝人,凭什么要找要找一个扬州人林芳兵来演,当年那代人是欺负河南灵宝没美人了。
------------------------

你的历史是谁教的?弘农华阴是杨玉环祖籍,这个地方--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置,辖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陕西渭河下游关中平原南岸以及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杨姓郡望特指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什么时候变成河南灵宝了?

林氏源自子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郡望正支是是比干的后人,北方人。今天江南为何是中华文明主流正统,请参考下什么是“东晋衣冠东渡”,什么是“侨郡县(州)”。

你们这些大妈大叔身为中国人,对于自己文化历史的所知还不如一些来华留学生。汗死了!尤其越是知识面缺失的人越喜欢装高雅,最让人挠头。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8-06-23 19:48:44 +0800 CST  
@正在吃巧克力

贾府的大家长们去送灵,府里乱了起来,探春的承包大观园政策的弊端之一凸显了出来。
这个矛盾是以何婆子和莺儿的矛盾为引子爆发的。
莺儿手巧,折园中柳条编篮子,何婆子和她的姑子是承包人之一,承包后把柳堤一带视为自己的私产;而各房每天有花草份例,宝钗之前从未要过,莺儿用点柳条并不算什么。
、、、、、、、、、、贾府的类似矛盾不止怡红院一处,三四天的功夫出了八九件事,其实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承包者视大观园为自己的私产,经济上又自负盈亏,给了他们脱离园内管理的底气,所以才敢四处闹起来。

--------------------
天涯不读自己国史的蠢东西怎么这么多!还大言不惭地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吓唬人 ---这一段就是对于贯穿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均田制、井田制兴衰的小说化比喻。古代男女成丁受田都来源于国家和官府,何来“脱离园内管理的底气”?更何况侯门皇亲国戚贾府家生子或死契奴才对应的是古代户籍里官奴婢,其他的也是在自由民与奴婢之间灰色地带的“部曲”,都处于人身依附地位,何来底气?

笑死人。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8-06-23 20:08:12 +0800 CST  
@Labyrin丶:


说你粉丝滤镜,时代滤镜,你还不信?!我只是说她的林黛玉并非空前绝后或者最符合原著的。她本人长相更接近王熙凤,而且她就是北方型美女,瘦的北方型也是北方型。

-----------
纯正汉人以我们华东六省一市包括江南多---

@pursue1314: 说得对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十室九空,汉人死的死,活的多数南下避难了。靖康之难,北宋亡国,赵构在临安登基,中原汉人有一次大规模南下。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8-06-25 00:44:17 +0800 CST  
@Labyrin丶:
请看陈晓旭自己的样子---最起码,我觉得越剧才女李旭丹就比她更接近书里的黛玉,而且非常洁身自好的一位江南美女。当年她宁愿推出新红楼梦选秀。





----------------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8-06-25 00:53:16 +0800 CST  
李旭丹是著名艺术家王文娟和孙道临夫妇的关门弟子,这是她素颜参加孙道临大师葬礼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8-06-25 00:58:29 +0800 CST  
李旭丹是著名艺术家王文娟和孙道临夫妇的关门弟子,这是她素颜参加孙道临大师葬礼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8-06-25 01:04:06 +0800 CST  
@于珊2011 @Labyrin丶:


嗯,楼主是吴越之人,也是楚湘之人,所以特地追寻了下青铜器上祖先模样。前两天还跟阿姨妈妈们在天涯争论是否该选眼睛不大,眼瞳也不大的陈晓旭阿姨来演曹雪芹笔下“似喜非喜,,似嗔非嗔含露目”也就是剪瞳秋水大眼的姑苏古典美女林黛玉。

湖南的大禾人面鼎,西周名器,鼎内有大禾二字,外面四面都是人脸,这样的鼎全世界就此一件。

楚国贵族武士,大眼睛,跟现在湖南湖北俊俏男女很像






吴国的断发文身武士




悬鼓环座的四面跪坐铜人 高4.3cm、7.4cm,髠顶,四周留短发,全身饰云纹,这是件典型的吳国断发纹身男人。丹阳背山顶春秋吴墓出土。
所谓断发,就是将前面的头发剪短,像前留海般荡在前额,头顶及后面的头发盘起来髠在头顶。按吴王寿梦自己说,他“以椎髻为俗,岂有斯之服哉?”既无冠,也没有中原那样的服装。

吴地的服装古称“裳”,直到六、七十年前,江南农村仍流行的“竹裙”便是,男女都可穿,不要内裤,竹裙围一周便可。

青铜妇人像 高14.5cm,安徽屯溪西周墓出土,早期的吴囯女人,全身赤露,乳胸凸岀,无纹饰。“吴为裸囯”的实证。





《左传》:断发文身,裸以为饰。
《论衡》:吴为裸国,断发纹身。
《列子》:南国之人,祝发而裸。
《孔丛子》:孔子曰:夫吴越之俗,男女无别,同川而浴,民轻相犯。故其刑重而大胜,由无礼也。
《战国策》:披发文身,错臂左衿,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鳀冠秫缝,大吴之国也。
《吴越春秋》:寿梦曰:孤在夷蛮,徒以椎髻为俗,岂有斯之服哉?因叹而去,曰:于乎哉,礼也。

青铜鸠杖镦部的跪坐人 高4.5cm,丹徒背山顶春秋早期墓出土。脑后有一条垂直发辫,两边各一发髻,全身饰云纹。看来,春秋早期的吴国男人是裸而纹身的。男人后脑勺留根大辫子,两边各留发髻一个。




但是吴国和楚国的王族、贵族都是陕西来的华夏族,他们是当时带风向,拉风的俊男美女形象代言人---高鼻梁大眼睛,跟现在审美观没有区别。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就是沉睡在我们体内的生物学加文化学基因。审美就是一个基因筛选过程。






越国的英俊少年形象--

越囯方形插座足部的跪伏人 绍兴306号战国墓出土。头戴翹角冠,左右侧结角状发髻,周身云雷纹。看来越囯人也只是男人纹身。



“披发文身,错臂左衿,黑齿雕题,鳀冠秫缝”。头发前断成短发,后或披或梳成椎髻。身上刺青,臂膀上画画,衣襟开在左边,钮扣开在左边,牙齿染黑,额上刺花,冬天戴鱼皮做的帽子,穿大針脚的衣服。这便是吴、越人的真实榜样。

中原的华夏族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随意毁坏变更,否则便是“不孝”。吳越之地临海面湖,出门是河,以舟代步,人们常处水中,故断其发,椎成髻,文其身,裸而居。习俗不同---所以陕西人泰伯仲雍奔吴,建立勾吴国时候为了跟土著打成一片而“断发文身”,各家史书必须大大地书写这惊骇的一幕。

这是一把越王剑上的纹饰,剑把手上铸刻上了越人割吳人头。可看出吳、越王室人种的形像、习俗基本一致。





中原的华夏族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随意毁坏变更,否则便是“不孝”。吳越之地临海面湖,出门是河,以舟代步,人们常处水中,故断其发,椎成髻,文其身,裸而居。习俗不同,人模样自然不同。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8-06-25 23:40:21 +0800 CST  
宋朝人吃什么菜?
《宋宴》的作者徐鲤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会耗费她整整五年的时间。徐鲤想做这件事是在看《东京梦华录》的时候,里面的“人面子”就是她年幼时最爱的“仁面”,她不禁与古人遥遥产生了一些惺惺相惜的感情,同时也非常好奇,宋朝人都吃一些什么好吃的呢?

半真半假地说起要做还原宋朝菜肴的工作时,朋友给徐鲤的这个项目投资6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徐鲤也就认真地做了起来,她虽然是广州人,却没有习得广州人面对食材无所不能的特殊技艺,于是请来了擅长做饭的朋友帮忙;拍照水平太差,就让家属上阵担纲摄影,就这样组成了制作组。而这三人当中,只有她是自由职业者。这就意味着他们只能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烹饪、拍摄的工作。

《宋宴》收录了75道宋朝佳肴,每道菜都有成品和原料的照片,辅以菜肴流行时代的民风民情。徐鲤按照每道菜适宜使用的时令,将它们分成春、夏、秋、冬四个篇章,最后还有“仿古”一类,留给四时皆宜的菜式。

大学时,徐鲤学的是美术史专业。在学校里学到的考据技能派上了用场,面对古籍上记载的菜谱,她并不轻信。有些古籍经元明清增补翻刻,已经与初版差别巨大,有些是古人想当然却并不实际的产物,还有些菜名字好听却口味不佳,这些都被她撇除在外,不考虑收录。

去芜存菁,留下适合展示、适合现代人口味的菜肴之后,实战环节十分考验徐鲤和另两位作者郑亚胜和卢冉的耐心和动手能力。比如“蟹酿橙”这道菜需要把橙子顶部切出大锯齿形的缺口,掀开顶部,再用勺把果肉掏出。郑亚胜用一把木刻刀和手工雕刻的首发解决了给橙子雕花的问题,而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发生在专业厨师身上。



“鯚鱼假蛤蜊”光是起鱼肉、批成小片子和烫熟就花了两个小时,最后出来的成品只有一小碟,这是作者们试验的第一道菜,但当把鱼肉送入口中时,他们觉得真的把鱼肉吃出了蛤蜊肉的弹滑。这也给了他们继续下去的信心。



言语中,徐鲤表达出对宋朝文人生活的向往。“我特别喜欢‘梅花汤饼’这道菜,在现代人看来,其实就是一道简单的面片汤,但当时文人会用白梅和檀香泡的香汤和面,并把面片印花成梅花的形状,吃的时候就特别有趣味。”其实印花的过程也很耗时,但徐鲤乐在其中。


“洞庭饐”是将米粉等材料捏成团在橘叶上蒸熟,在宋朝人看来,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最吸引人的气味就是洞庭柑桔的香气,这道菜因此得名。徐鲤在书中这样描述它,“可一口一个,柔韧、清甜,散发温和的青草味和橘叶芳香。”几乎可以想象经过繁琐的烹饪过程,一块洞庭饐入口时,作者幸福满足的心情。


两宋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所以,我们从苏东坡、皇帝到张俊家蹭饭、武大郎的炊饼和百姓的日常饮食来了解一下大宋的食文化。苏东坡:羊肉真没有,猪肉、菜羹可以有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十二月,苏东坡从御史台监狱(乌台)里捡了条命出来,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相当于今天的人武部副部长)。黄州是长江边上的一个小镇,距离汉口大约六十里。人武部副部长的宿舍就在长江边上,“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是苏东坡记录的大自然的阴晴变化,更多的恐怕是他内心扑腾的真实写照。

《猪肉颂》就是苏东坡在贬谪黄州时的戏作,颂曰:

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颂翻译成白话就是:把锅子洗得干干净净,放少许水,燃上柴木、杂草,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黄州有这样好的猪肉,价钱贱得像泥土一样;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自己吃饱了您莫要理会。

苏东坡吃饱了,后世的人也有得吃了,一道名菜“东坡肉”就这么诞生了。北宋时,皇宫以食羊为尚,羊肉因此在民间也倍受追捧,价钱自然水涨船高,一般贫寒士庶只有在逢年过节或宴请重要宾客时,才能买点羊肉打打牙祭。

有一个叫韩宗儒的寒士,生活拮据可嘴巴却特别馋,喜欢吃羊肉却又买不起,于是就想了个办法。他跟苏东坡认识,但又不大好意思直接向苏东坡要字画,便经常给苏东坡写信:

“东坡先生好,我这里天气很好,你那边怎么样?”

“东坡先生如晤,你知不知道王安石的王怎么写呀?”

“东坡先生,你妈贵姓呀?”

总之,他就这样骗了许多封苏东坡的亲笔回信,然后都拿去换羊肉吃了。苏东坡的一封信,能换十几斤羊肉呢!后来,这件事被黄庭坚知道了,于是就拿此事取笑苏东坡,称他的书信是“换羊书” 。韩宗儒先生可以拿着苏东坡的信去换羊肉吃,苏东坡本人在黄州却只能吃猪肉。这讽刺的世界!

除了东坡肉,他还发明了东坡羹,同样也有《菜羹赋》传世为证。这当然是苏东坡苦中作乐,但从《菜羹赋》的内容来看,两宋时期,菜羹仍是平常人家的主要菜食。羹分荤素两种,有钱人家用肉作羹,而苏东坡当时经济拮据,就用菜作羹,所用的原料是大头菜、萝卜、荠菜,加上豆粉。由于苏东坡十分强调烹调技术,对水、火、油都十分讲究,尤其是对火候的掌握,怎样才能煮烂,何时加豆粉为宜,等等,都很有经验,所以他能将最普通的素菜加豆粉制成最美味的“东坡羹”。

有一天,宋高宗赵构吃腻了自家食堂—皇宫御膳房的饭菜,很想到别人家里去蹭饭。于是宣布起驾,去清河郡王张俊家里!

南宋人周密不知道怎么搞到了张俊招待皇帝的菜单,在他的《武林旧事》第九卷里对其做了详细介绍。

张俊招待高宗时先上果盘,后上菜肴。果盘依次是:水果八盘、干果十二盘、缕金香药十种、雕花蜜饯十二味、砌香咸酸十二味、干肉十盘。吃完后退席稍歇,再入座后又进时鲜水果八种。

吃完果点之后开始上菜,依序是:十五盏下酒菜、八盘插食、十盘劝酒蜜饯、十味劝酒小菜、十盏对食、六色晚食。下酒菜、插食、劝酒菜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冷盘小炒,对食是正菜,晚食是吃饭时的下饭菜。

从这份菜单上,我们可以看出几个有趣的动向:

一是正餐之前先吃水果。从前我们习惯于餐后水果,现在有新的营养学理论认为,餐前水果更科学。读了这份菜单才知道,南宋时期人们已经这么科学地吃了。

二是冷盘菜增多。现在我们去餐馆点菜,总是先点冷盘再点热菜,这个习惯就始自宋朝,之前的朝代可没有这么讲究。

三是从这些菜名可见,南宋的筵席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海鲜河鲜,这是上古所未有的现象。

宋人撰写的《倦游杂录》上有解释,宋朝人把面粉做的食品统称为饼,主要有三种:以火烙的叫烧饼,面条叫汤饼,而蒸饼即炊饼,是为了避宋仁宗赵祯的名讳而改的名称,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的馒头。在宋朝以前汤饼都是一片一片的,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刀削面,一直到了宋朝才变成细长的面条,所以当时人们也有将汤饼改口叫作“面条”的,这个称呼一直沿用到今天。

据《梦粱录》记载,南宋杭州的饼类品种多达数十种,著名的有菊花饼、月饼、开炉饼、肉油饼、甘露饼、韭饼、炊饼、烧饼、枣箍荷叶饼、油酥饼、糖酥饼、薄脆饼、玉延饼、辣菜饼、芙蓉饼、鱼虾饼、通神饼、神仙饼等,其中又以咸味饼居多。

当年抗金英雄岳飞兵驻黄桥,粮草一时接济不上,附近的老百姓纷纷送来芝麻圆饼慰劳岳家军,解了一时之难。因此,这种饼又被称为黄桥烧饼,流传至今,也是地方名点。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后来当了皇帝,是为南宋高宗。这位高宗皇帝保留着河南人的传统,也爱面食,不过,他对炊饼已经不大感兴趣了,他喜欢吃馄饨。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8-11-27 21:38:21 +0800 CST  
水浒传中一干好汉吃酒的标配几乎就是“切二斤熟牛肉”。水浒好汉都是反政府的,所以,政府不允许吃什么,他自然就要故意吃什么,再者,牛除了贡献皮肉外对他们也没用处。

实则宋代吃牛肉如同现在吃濒危野生动物肉一般,违法。

中国自古是农耕社会,耕田主要靠牛,牛是珍贵的生产资料,真正农民没有杀牛的习惯。朝廷对牛们也关爱有加,宋代法律就严禁屠杀耕牛。即便因特殊情况要杀,也得向政府报告原因,由政府统一来杀,私自杀牛问题很严重。

严重到啥程度呢?

编订于北宋初年的《宋刑统》中,有“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的法条。

到了南宋,刑罚更重,“诸故杀官私马牛徒三年”。即便是致伤致残,只要影响了正常使用,一律按杀死罪对待。就是杀死自家养的牛,则要劳动改造一年半。

但即便法律如此严厉,就像现在吃老虎肉违法一样,仍有食者存在。甚至在一些产牛地区,老百姓不仅不把禁止杀牛放在心上,而且大吃特吃牛肉,甚至有“一乡皆食牛”的壮观景象。

彼时,宫廷尚食羊。但羊太贵,老百姓吃不起,便打起了比羊大得多的牛的主意---“以牛肉为上味”。有市场就有供给,据记载,从洛阳到开封,“鬻牛肉者甚众”,公然买卖牛肉的店铺随处可见。

于是宋初就矛盾的搞起了个“牛肉税”,注意不是“牛皮税”。也算因地制宜权变政策。

这个本来自相矛盾又双赢的的税本来收的很好,政府群众皆大欢喜。

但公元1031年,山东莱州知州张周物却跳将出来对皇帝宋仁宗说:“官禁屠牛,而州场税膀有收算之文”。即官家明明禁止杀牛,却还要收牛肉税,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家伙其实纯属不会变通的书呆子或者犟驴子,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条筋,再好的政策也不见得放之四海而皆准。

但宋仁宗觉得地方上这样掩耳盗铃式的政策有损于朝廷威信,下令停止牛肉税。

这事想想很奇葩,但再想想我们禁止吸烟,但仍然烟草专卖,似乎也是很滑稽。

当时的贵族肉是羊肉,现在一起碰头约喝个羊肉汤算是便餐一顿,在北宋羊肉汤可不是随便约的,宋代能吃得起羊肉者多为“土豪”或高级公务员,一般公务员也是吃不起的。

据宋代《政和本草》载,食羊肉有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开胃健力,壮阳益肾等良效。宋代皇室的肉食消费,几乎全用羊肉。

据载:北宋建立不久,定都于杭州的吴越国王钱弘俶去东京朝拜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命御厨烹制南方菜肴招待。御厨仓促上阵,“取肥羊肉为醢”,一夕腌制而成,叫作“旋鲊”,深受宋太祖及客人欢迎。因此,宋代皇室大宴,“首荐是味,为本朝故事”。

“旋鲊”这道菜具有汁浓不腻,鲜嫩味醇的特点。宋室南迁,“旋鲊”这味菜肴也传入杭州,成为南宋宫廷宴席上不可缺少的名菜。岳飞的孙子岳珂在回忆参加南宋宁宗皇帝生日做寿的宴席时说:“是岁,虏方拏兵北边,贺使不至,百官皆赐廊食。余待班南廊,日已升,见有老兵持二髹牌至,金书其上,曰:‘辄入御厨,流三千里。’既而太官供具毕集,无帟幕限隔,仅以镣灶刀机自随,绵蕞檐下。侑食首以旋鲊,次暴脯,次羊肉,虽玉食亦然(参阅《桯史》卷八)。”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也记载了淳熙年间(1174~1189)孝宗在集英殿宴请金国使节时,其中第九盏就是“旋鲊”。

《武林旧事》卷九《高宗幸张府节次略》载,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十月,家住杭州清河坊的南宋名将张俊,在他的府第宴请宋高宗的筵席上,有“脯腊一行”十味,也有“旋鲊”一道。由此可见,这羊肉美食也仅仅是宋代社会的上流人士才可以享用。

其实,在宋代,宫廷食羊肉不但是习惯,而且还上升到作为宋朝“祖宗家法”之一的高度。《后山谈丛》所言:“御厨不登彘肉。”

《东轩笔录》记载,宋仁宗特别“思食烧羊”,甚至达到一日不吃烧羊便睡不着觉的地步,更甚至还曾别出心裁地将羊肉充作官俸。他在位时,皇室中食用量达到最高额,竟日宰羊280只,一年即10万余只。

李焘记载辅臣吕大防为宋哲宗讲述祖宗家法时说:“饮食不贵异品,御厨止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

或许吕大防认为皇帝吃羊,性情就会变得像羊,善良,温文,会施仁政。

反正宋代帝王除了太祖太宗孝宗基本都是绵羊性子,真的吃啥变啥了。

有传言,北宋贵族吃羊太多,以至于后来糟了报应,被号称狼的金军驱赶屠戮。

在宋代,民间也视羊肉为贵重食品,而且以羊肉为原料的菜肴也是丰富多彩。据《梦粱录》载,北宋京都饮食店的羊肉菜肴有旋煎羊白肠、批切羊头、乳炊羊肫、炖羊、闹厅羊、羊角、羊头签等,南宋临安饮食店蒸软羊、鼎煮羊、羊四软、绣吹羊、羊蹄笋等。据统计,宋代以羊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菜肴不下40种。

宋孝宗曾为他的讲读老师胡铨在宫中摆过两次小宴。第一次以“鼎煮羊羔”为首菜,第二次为“胡椒醋羊头”与“坑羊炮饭”,孝宗一边吃,一边赞道:“坑羊甚美(参阅《经筵玉音答问》)。”

坑羊就是用全羊入地炉烧烤而成。参照明代《宋氏养生部》所载“坑羊”的制法,就是掘地三尺深作井壁,用砖砌高成直灶,中间开一道门,上置铁锅一只,中间放上铁架,将宰杀、治净的整只小羊,用盐涂遍全身,加地椒、花椒、葱段、茴香腌渍后,用铁钩吊住背脊骨,倒挂在炉中,覆盖大锅,四周用泥涂封。下用柴火烧,至井壁及铁锅通红,再用小火烧一二小时后,将炉门封塞,让木柴余火煨烧一夜即成。成菜滋味极鲜,香味浓郁。

《老学庵笔记》上记载了当时的一则歌谣:“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意思是,你如果把苏东坡的文章弄通了,就可以当官吃羊肉;否则,你只能乖乖地喝剩菜汤去。

凡是上层社会推崇的东西,肯定会引发价格上涨。

北宋祥符年间,有一个人在驿馆的房间墙壁上题了一首诗:“三班奉职实堪悲,卑贱孤寒即可知。七百料钱何日富,半斤羊肉几时肥?”也就是按照当时工资标准,衙门的三班每月薪水是七百钱,羊肉半斤。

苏州一位小吏写打油诗发牢骚:平江(今苏州)九百一斤羊,俸薄如何敢买尝?只把鱼虾充两膳,肚皮今作小池塘。”

说明苏州羊肉更贵的吓人,合现在几百块一斤了。

羊还是战略物资。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考证说:辽、宋边境贸易时,辽国规则羊不许出境,因为羊皮可制营帐、军服。

西夏人好茶,茶极贵,《西夏书事》里说宋人用几斤茶换一只羊,可见羊比茶叶更贵。

经考证,宋代普通百姓还是以猪肉为主。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记载:杭州城内外,肉铺不知其几,“每日各铺悬挂成边猪,不下十余边。如冬年两节,各铺日卖数十边。至饭前,所挂之肉骨已尽矣”,“坝北修义坊,名曰肉市,巷内两街,皆是屠宰之家,每日不下宰数百口”。

另外关于狗肉也是江湖豪客们的美食,水浒中吃狗肉的场面也有过。在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有个善拍马屁的谏官叫范致虚,他向皇帝提了一条建议,说陛下生肖属狗,人间不宜杀狗、吃狗肉。自称道君皇帝的宋徽宗欣然接受,严令禁止屠狗,并规定全国一律不准吃狗肉。搞得卖狗肉的出摊的时候,只好在摊位上悬挂着羊头来躲避官府的检查。

“挂羊头卖狗肉”这句成语应该就是从那时候流传下来的。

水浒传中宋江行走江湖,好汉们都是拿羊肉来款待宋江,在当时算是高规格的接待了。

现在上羊肉馆哈个羊汤算是比较熟悉人之间的一种邀请,另外就是吃个豆腐,也很扎实。

《这才是北宋---水浒传里北宋事》一书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8-11-27 21:41:09 +0800 CST  
我们这个民族即便一直到盛唐都有宵禁呀,元宵节偶尔开禁三晚[隋炀帝的大业年间曾有一次开禁了半个月之多,传为佳话]。农业社会晚上有了活动一般干什么呢?就花在饮食上了,喝酒取乐看灯吧。



宵禁完全解除那还要到北宋初年。于是,餐饮业起了结构性地变化。



1)两餐变为三餐。



古时中国人基本上只有两餐:晌午一餐,傍晚一餐;基本对应农耕的开工和收工的时间。如果军人行军么,也是在两顿饭之间的六七个小时内一口气进行的。所以往往可以走很远的路,日落了就安排岗哨休息了。但到了北宋初年,随着宵禁的解除,城市居民的夜间生活一下就变成了课题。于是很多人养成了入夜后再吃一顿饭的习惯。
2)酒楼的出现



唐朝人如果夜游就面临着必须在外过夜的安排;宋朝的老百姓晚上吃完了饭仍旧可以从容回家,所以不需要在外过夜。夜间的餐饮业蓬勃发展了起来。 3)酒楼内的生意模式



把当时的酒楼对比现在的酒楼会发现好多地方不一致。首先,没有外菜莫入这一说。实际上,大酒楼的老板可能只是这个酒楼的房东。比如施恩,蒋门神。有无数的酒保、茶博士、经纪人穿插其间,兜售自己的点心、小菜。



樊楼就是非常贴近市井的一家,它出现在水浒传和梦梁录中。三言两拍也没有少了它的身影:有一则故事讲了男女二人普通市民间的一次自由恋爱,那个男公民就是樊楼中的一个酒保,和哥哥一起在樊楼中兜售酒类的。  作为一个两宋的都城的小市民,你会有一个绰号:笼袖骄民。是两宋的用语,但是意思即便现在也是一望而知。



身为两宋的城市居民,简直是人间一大幸事。刮风下雨政府大户都有散发救济,往往到了年底朝廷突然会免除你的房租。宋史里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开封的皇宫想扩张,于是和皇宫北面的居民协商。但是那边的居民都不愿意搬走,于是北宋的开封就有了有史以来最小的皇宫。相当于当年节度使的府第而已。(宋朝最牛钉子户啊!)
四月初八是浴佛节,香港同志居然可以享受放假的。羡慕。日本放弃了阴历,现在用公历了,就过阳历的4月8号的。这一天对于佛教徒意义重大,大陆的同事享受不到。可是你,你这个宋朝的小资,即便你不是个佛教徒你仍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你先到大禅院去看浴佛斋会,拿寺院为你准备的“浴佛水”---不是洗石佛的清洁用水,其实是用香料煎的糖水。洒家98年的4月8号在日本东京的街头收到过一些佛教徒发的糖果,其古风东渐至今犹存啊。



天气正是孟夏,气序清和,柳花莺燕。一切都让你喜悦。而你知道,还有一个乐子在等着你。该去尝新酒了吧?因为今天,是在东京的七十二户大酒家当年开卖煮酒的日子。  A 没有油炒的食物。油菜还没有量产,食用油非常金贵。北宋末年在士大夫间流行过油炸食物。但是应该没有流落到民间。

B 没有新大陆作物。也就是说没有土豆、南瓜、玉米。哈哈,老丁,知道你要打退堂鼓了,每次吃饭只要给你点个青椒土豆丝就可以了,可是那个时候没有哈。对了,辣椒也没有哈。

C 顺便,因为烟草也是新大陆食物,所以饭后一支烟的乐趣也没有。

D 没有白酒。当时主要是喝黄酒,也有部分甜酒“醪糟”,还有用醪糟借用土法做成的土法白酒“糟烧”。浊酒一杯说的就是醪糟或者黄酒。部分地方可能还保持着对于蒸馏后的浊酒的叫法“清酒”。反正没有高度白酒。
一个摊头上写的“麻腐”,麻腐在洒家的影响中就是白白的一大堆,这里却是黑的,而且黑的五色斑斓。



小摊老板用绿豆淀粉现炒出来的。绿豆淀粉加了水受热就开始凝结,这一点相信有冲泡藕粉的XDJM都能够理解。在开封的摊主会乘着淀粉刚刚在热水中化开的一点点时间,迅速地加入芝麻,酱油,盐。所以原先应该白净透明的麻腐就变得黑红黑红的了。



河南据说有道传统菜叫做麻腐海参,就是一片片切开这样的麻腐,夹上海参片。海参怎么也不是河南特产,当年产海参的地区都掌握在友邦辽国手里。喜欢吃海参的金人将开封改为了南京,也许从此海参成为了麻腐的伴侣。  馉饳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几乎已经变成死词汇了,只有在某些方言里还留有一些痕迹。汉代就有人写《方言》,但现在洒家觉得是我们自己的语言转向了。



馉饳音骨朵,估计是形若团状物,花蕾的俗名花骨朵可能就是这样来的。和毕罗,毕拔一样,最初也很可能是个外来词汇。宋人笔记记载“关中人谓腹大者为胍肫”,发音便是骨朵。



大家可能没有注意,饺子下水滚开就会鼓胀浮起。所以古代也有这样的歇后语“馉饳做的---气性大”(见《荡寇志》)。

皇帝日常菜单一部分:

酒醋白腰子、三鲜笋炒鹌子、烙润鸠子、石首鱼、土步辣羹、海盐蛇鲊、煎三色鲜、煎卧鸟、湖鱼、糊炒田鸡、鸡人字焙腰子、糊燠鲇鱼、蝤蛑签、麂膊及浮助河蟹、江、青虾辣羹、燕鱼、干鲻鱼、酒醋蹄酥片生豆腐、百宜羹、燥子、炸白腰子、酒煎羊二牲醋脑子、汁清杂胡鱼、肚儿辣羹、酒炊淮白鱼之类。

江浙一带喜欢吃甜食,宋朝的传统啊。你以为北宋就好一些么?孟元老对果子纪录的不多,写起来就是“香糖果子”一句。不过洒家在这里发帖子后连日已经有多位XDJM回帖告诉豫东,鲁西都有各色果子酒席。而且好像也是甜的是吧?我们的文化并没有消失,只不过不太有人提起。其实这些生活细节古老而优秀,是一些值得保留继承的人类文化遗产。
浙江这里很有趣。城市里聚集的基本上是中原来的,王谢望族姓名有徵。但如果注意一下乡村就会发现很明显的基因不同,他们有大脑门宽厚的嘴唇,肤色黝黑甚至头发微卷。想一下蒋介石也是浙东乡村里的人啊。靠海边的渔民尤其如此?



百越不是农耕而是渔捞民,渔猎为生,主要是捕鱼。他们的饮食习性到现在还有所继承,江浙一带人都喜欢吃小海鲜。小雨小虾,吃法也很奇怪,可以是生吃的。



上海的金山土著人可以听懂侗语,甚至发现很多习惯风俗也相同:比如鱼塘捞来的鱼村民会群聚分食。



五代的时候浙江还出了一个董昌,自称是大越的后人,建国称帝几个月。过好叫做大越罗平;罗平在壮语里是鸟飞的意思。越人崇拜鸟,自称是鸟的后代,说自己的语言是鸟语。



现在还有些比较无聊的北方人说南方人说的都是鸟语:/其实南方话很多是很正宗的古汉语啊。古代越人口中的鸟语可是尊称,你说他说的是鸟语,他会点头微笑称是。古代汉人的长相应该让客家人来做代表吧。孙中山就是这种相貌。



中原汉人的代表是袁世凯了吧? 其实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走遍天涯海角的是波利尼西亚人,现在残留的百越,马来人,和印度的第四等种姓。日本人中也有哈。而且这些人也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所以现在中国人如果提到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都用汉字,日本人也会反击:我们原来就有文字。指的就是这个。(我们也要时刻掌握他们的动向!嗬嗬)



波利尼西亚人在史前就能横渡太平洋,往来与悉尼与纽约。这一纪录足以让郑和达加马汗颜。而且人家不是瞎撞,人家有导航图,结草绳做航海图。几条草绳交接成网状,交接点指的是天上的某一个星团,在北半球看到了北极星,在南半球看到了南极星,如果发现当头的星座是草绳上的那一个了,那么沿着某一根草绳的方向取道另一个,让星星带领着一个波利尼西亚人滑着小船来到另一个大陆。



那个时候这个星球真是安静极了,整个的都是他们的家园。他们的旅行和我们当今的太空旅行有的一拼吧?人家肯定还解决了如何寻找淡水。太棒了!靠的是人类的本身的能力。不是像蒙古人那样靠着掠夺和侵略。直到天涯海角。



纪念一下百越。 宋人的蔬菜都是烫食的,到南宋晚期元初才开始大量出现炒菜。宋人主要就是水汆的。
-----沈亚洲的日志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8-11-27 21:54:13 +0800 CST  
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了炒菜的铁锅、植物油,而且有炒菜了。

根据 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33页:公元4-5世纪,由于植物油料的使用,滚油快炒的技法发展起来,在《齐民要术》中有明确的反映。

那么之后的唐朝是有炒菜的。
基本上唐朝食品 是 日本食品+关中食品+新疆食品+广东食品
唐朝的主食,最常见的莫过于“馎饦(餺飥)”,简单地说,就是面片汤。 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对馎饦的做法有详细描述:“餺飥,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 就是面片扯成拇指大小,水煮加调料,是唐人比较常见的主食。唐朝有部文言小说集《因话录》,其中就有记载“世重饼啖”,意思是说那时的人们喜欢吃饼。而当时饼的花样也比较多,有蒸饼、有煎饼、有胡饼,还有汤饼等等。胡饼,简单说就是胡人吃的饼或胡人做的饼。


胡饼,就是胡麻饼,又称芝麻饼,是唐朝重要的主食。其做法比较简单,就是拿面粉烙,再撒上芝麻。
当时最常见的蔬菜是秋葵,叫“冬苋菜”,杜甫有诗云:“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不过在南方部分的省市还有在吃。
白菜是没有的(宋朝才有了小白菜,明朝才有大白菜)。

再说做法,当时的做法比较单调,基本就是煮、蒸、烤三种,炒什么的要到宋代才有。


最后说一下调料,当时辛香料还是蛮多的,常用的花椒、胡椒、豆蔻、桂皮、陈皮都有了。
作者:匿名用户


在唐朝,吃牛肉不违法。 在唐朝,不经过官府允许而私自宰牛是违法的,但是吃牛肉并不违法,经过官府允许而杀牛,是合法的。中国古代很多朝代有禁止(私自)杀牛的命令或法律。唐朝之前与之后的朝代都有禁止(私自)杀牛的命令或法律。 唐朝禁止不经过允许而私自杀牛,但是唐朝人仍然吃牛肉,例如严升期“性嗜牛肉,所至州县,烹宰极多”;杜甫还收到别人赠送的烤牛肉;蜀地的风俗每年二月要以“豉杂黄牛肉”给家中幼儿吃;岭南地区喜食水牛肉,将水牛肉“或炮或炙”食用。

唐朝人吃牛肉,还有羊、猪、家禽、水产品、鹿、兔等肉类。(另外,唐朝在限制人们吃的方面的法律通常不实际执行,例如,虽然唐朝官方禁止捕鲤鱼吃鲤鱼,但是没能阻止唐朝人吃鲤鱼的饮食风俗。唐朝人不仅捕鲤鱼、吃鲤鱼,而且还公然写出来,“垂钓往南涧,手携双鲤鱼”、“鲤鱼在金盘”、“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饱食起婆娑,盥漱秋江水”、“鲤鱼来自烹”、“侍女金盘脍鲤鱼”等等。)外,历史学家著作《中国风俗通史 隋唐五代卷》里讲的唐朝饮食习俗里也包括吃牛肉、吃鲤鱼。

唐朝人是吃牛肉、吃鲤鱼的。其实唐朝还有人长期私自杀了牛、马,并且到城市卖牛肉、马肉,但是没有因为私自杀牛、马 而被官府处罚。例如《太平广记》卷第一百 记载,屈突仲任 “遇牛即执其两角,翻负于背,遇马驴皆绳蓄其颈,亦翻负之。至家投于地,皆死。乃皮剥之,皮骨纳之堂后大坑,或焚之,肉则贮于地瓮。昼日,令僮于城市货之,易米而食。如此者又十余年”。
作者:秦筱

旧作。发表于《壹读》杂志第52期,标题《“中国胃”的进化史》,从主食、肉食、蔬菜、调料、口味五个层面梳理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饮食变迁,希望能给题主以参考。“中国胃”的进化史也许只有中国人把“吃”当成头等大事。当代有人将中国文化归为吃的文化,将西方文化归为情爱文化,殊不知早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孔子就得出了这样的论断:“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而彼时,中国的美食史才刚刚开启,无论食材、烹饪手法还是口味都十分单调。


那么,接下来的2500多年里,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口腹之欲是怎样与各种偶然、必然的历史因素叠加在一起,才演化成今日“屹立于世界美食之林”的中国菜谱系的?

主食:征服稻米和小麦中国的先民在距今9000年到8000年的这一段时间里,成功地种出了粟(小米)、黍(黄米)、稻(水稻)等谷物,至于另一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主食——小麦,则晚了三四千年才出现。不管怎么说,谷物让人们告别了不稳定的狩猎生活,首次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但问题是,当时他们掌握的唯一烹饪方法“烧烤”,并不适合这些硬邦邦的小颗粒。于是,“吃货”第一次显示了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力量:他们发明了陶器。将谷粒放在陶釜中,加水煮熟,就成了最早的米饭。


这么吃了两三千年,又出现了可以隔水加热食物的炊具——甑,这意味着“蒸”作为一种烹饪手段也登上了历史舞台,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可以吃到干饭了。后代的人们还将不同的谷物放在一起蒸煮,名曰“香饭”。《礼记·内则》中甚至记载了将煎肉酱浇在稻米饭上,再淋上熟油制成的“淳熬”,真想拿它来与台湾卤肉饭一较高下啊。不过,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稻米饭都属于“奢侈品”,因为它的产量太低了。

到了南朝末年,水稻的种植面积才开始不断扩大;又过了几百年,隋唐统一时,稻米才终于取代粟和黍,成了南方人首选的主食。而此时,北方人的餐桌已经被小麦占领。这种历史相对较短的作物,几乎穷尽了中国人对主食的一切想象力。最初,它与其他谷物一样被蒸煮成了“麦饭”,直到战国时期被一个“脑洞大开”的家伙放在石磨上磨成了粉。

自那以后,面粉在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手中变出了万般花样。到北宋时期,京都汴梁(今开封)已经出现了你所能想象到的所有面食。当时,“凡以面为食者,皆谓之饼”,火烤的为“烧饼”,主要品种有烙饼、油饼、肉饼;水煮的是“汤饼”,包括馄饨、饺子、面片;笼蒸的则称“蒸饼”,馒头、包子都算;此外还有油炸的环饼(今馓子)等——真的吃货,根本不惧食材单一。

至于面条,历史就更悠久了。学界曾一度认为它是东汉时期由中亚传入中国的外来物,但2002年,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一碗4000多年前的“面条老祖”推翻了这个结论,将面条在中国的出现时间往前推了约2000年。

肉:逆袭的猪肉尽管先秦文献中关于“羹”(肉汤)的记载名目繁多,羊羹、豕羹、犬羹、兔羹、鳖羹、鱼羹等等,让人大流口水,但它们绝大部多数只出现在皇室贵族的餐桌上,大部分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

为此,孟子还写了一篇“家禽家畜养殖指南”,提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社会理想:让每个人在70岁的时候都能吃上肉。

当时,统治者也不是天天能吃到肉。只有在祭祀时,周王室才能杀牛宰羊,平时“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这种“粮多肉少”的局面,直接奠定了中国人主副食相结合的饮食结构:供应相对充足的主食负责充饥,奢侈的副食——北方的禽畜肉、南方的水产品乃至品种有限的蔬菜——则作为辅助食品下下饭、解解馋。

汉族人对猪肉的热爱倒是比很多人想象中要晚得多。直到物产大大丰饶的唐代,人们的肉食还是以羊肉、鸡肉为主。如此局面,都怪中医。梁代名医陶弘景和唐代名医孙思邈都认为猪肉“味苦,虚人”,久食容易生病。但这也间接导致了猪肉成为一种平民食品,因其“价贱如泥土”——这话出自苏轼的《猪肉颂》,接下来两句是“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蔬菜:自立门户在宋朝话说回来,苏轼绝对算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古代第一吃货”。有人做过统计,仅在他诗歌中出现过的食材种类就多达98种,粮食、鸡鸭鱼肉、野味、水果蔬菜,不一而足。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宋朝人的口福。学界普遍认为,“中华料理”从中古到近世的转变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宋朝航运发达,南北往来便利,南方的水稻、水产品和水果被大量运输到北方,北方的面食也逐渐进入南方,首次实现了食物上的“大一统”。但最重大的转变还是素菜的兴起。有人认为,宋代佛教的盛行为素食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在吃货眼中,最重要的原因仍然是:好吃!“炒”这种自春秋时期就出现的烹饪方法,在漫长的岁月里被无情忽视之后,终于在北宋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大火猛油,让食物中所含的芳香物质释放出来,立时香气四溢,且色、味、形俱佳,于是,“炒菜”很快淘汰了汤锅中煮得一团糨糊的菜泥。

从对烹饪技艺的研究上,足以看出宋人对“吃”的热情:在炒的基础上,他们还演化出了煎、焙、爆等制作方法,这些方法在日后成为中国菜肴最重要的制作方式;主食也花样翻新,将经过发酵的面粉蒸成蓬松柔软的包子,替代了硬邦邦的烤饼;也是在宋朝,人们开始注重菜肴的造型设计,做出了惟妙惟肖的“食雕”和别出心裁的花色拼盘……可以说,今日之“中国菜”的雏形,直至此时才定下基调。

调味:孔子云,吃肉一定要蘸酱宋朝人也不是没有遗憾,比如他们就没有尝过玉米、甘薯、南瓜、花生、土豆、西红柿的滋味。这些食材其实是舶来品,明清时期才登陆中国。

不过,若要挑出一个“最遗憾”的事,一定没有异议,那就是——他们没吃过麻辣火锅,因为当时整个中国都没有辣椒这玩意儿。尽管巴蜀地区的菜肴自古以来就被评价为“尚滋味,好辛香”,但那“辛香”指的是花椒、茱萸、姜、芥等刺激性食物,与如今所说的“辣”有本质区别。

直到明代中晚期,辣椒才从沿海地区传入中原,而四川以辣椒为调味品更是清代乾隆以后的事了。但这并不妨碍“辣”很快取代“辛”,将传统的五味“甘酸苦辛咸”变成了“酸甜苦辣咸”。中国人最早注意到的滋味是咸和酸。早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就专门设置了“煮盐官”。最初的酸味则来自天然食材——梅。《尚书·说命》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意即用盐的咸味和梅的酸味所调制的羹汤。最初的甜蜜滋味也来自天然,中国人自古就懂得用甘蔗的甜味来料理食物。

不过,用甘蔗汁制糖之法却到了唐代才由西域传入。先贤们也不满足于简单的天然调和之味,以孔圣人为例,尽管周游列国的时候常常饥一顿饱一顿,对美食却丝毫不肯放低要求,坚持“吃肉一定要蘸酱”。人们最初把肉糜加上盐制成“肉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用粮食发酵而成的酱油、醋和被统称为“豉”的现代意义上的酱,其制作工艺已经相当完善。


这几乎是中国美食史上的第一次跨越:“酱”绝对是东方独享的调味料,而粮食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游离氨基酸所呈现的“鲜”味,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味觉符号,尽管“鲜”这个说法到明清以后才有。在李渔、袁枚的著作中,“鲜”成了评价美食的主要标准,到了现代,众多美食家也将“鲜”作为中国烹饪的主要特征之一——西方人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词来翻译这种滋味,也无法用味觉来体会它的美妙。


口味:吃货不必为难吃货尽管食材上已经实现了“大一统”,但在“五味”的偏好上,因为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各地却始终保持着参差多态。四川人嗜辣,因其地处盆地、潮湿多雾,少见太阳,故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山西人爱吃醋,原因之一则是当地水土较硬,易在体内形成结石,而醋可以起到软化作用。同样的道理还可以解释“南甜北咸”。北方气候寒冷,尤其是冬天难见新鲜蔬菜,便提前用盐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久而久之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至于南方,阳光与水都十分充沛,盛产甘蔗,被糖分“包围”,自然就养成了嗜甜的口味。慢着,明明昼夜温差大的北方气候更适合植物的糖分积累啊!是的,的确如此。事实是这样的:在宋朝之前,南方人和北方人在口味偏好上还与现代截然相反,“大抵南人嗜咸,北人嗜甘”。原因倒是跟上面的解释相同:北方气候适合糖分积累,而南方天气炎热易出汗,需要补充盐分,加之东南沿海享有鱼盐之利,食物常常做成咸鱼、腊肉来保存。现代的口味调换,有人认为,是后来的大规模移民所致。

事实上,中国八大菜系的形成和众多民间美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人口和不同饮食文化的往来交流。所以,别再为粽子、豆腐脑的甜咸争得不可开交了,首先,须知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口腹之欲尤其如此;其次,同样长着一个“中国胃”,吃货又何必为难吃货呢?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8-11-28 01:01:49 +0800 CST  
门阀:九品中正制---“均贤从众,贤属质,众属量,中国传统重质不重量”史家和林家堪称为贤能纯臣。

文官官吏集团:宋代的积贫积弱--“天下太平,则小官多,大官少;天下之乱,则必然是大官多而小官少。”


宋之前都政府为民生主动创造宽松环境,而宋以上则是控制民生环境,愚民政策为先;

制度上,宋前以三级行政管理为主,后行政管理等级再加一级,效率和管理再低二个层次。

宋前财政上主张轻赋税,前朝因用兵而导致财政困难,而后朝基本上财政问题不断。宋前人才辈出,而之后则人才倍缺。

事实上制度改善的有,而改革的基本没有,本朝58年出06年废止的农业税第十条 全国的平均税率规定为常年产量的百分之十五点五,地方附;最高不超出30%。即实际为21%,相比汉30税1的3.4% 以及唐40税1的2.5%,二千年之后,还好,为了工业化的新中国而回归重税的时代如今结束十二年了。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9-09-09 14:23:20 +0800 CST  
相总管,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中央特派专员到地方来调查的叫刺吏。

汉代郡长官叫太守。

汉时县的上面是郡。
尚书,掌管文书之意,为皇帝服务之人;曹,类似于现代的司。

跟现在的政治体制有相似之处,贵族政府转变为士人政府--我们从此看出:这一制度在当时政治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成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郎官之中虽然也尽有贵族子弟,但究竟是少数。我们也不能称之谓军人政府,因郎官并不是由军人出身的。我们也不能称之为资本主义的政府,因这些郎官,都不是商人资本家的子弟。这样的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他们的出身,也都是经由地方选举而来。并不是由其血统、、、、、、



读史可以明今--至于考不上进士翰林的,无论你学问修养好,从政成绩好,总之没办法。这种制度,依然是重法不重人

怪不得明清有这么多汉奸。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9-09-09 14:36:55 +0800 CST  
汉代郡长官叫太守,地位和九卿平等,也是二千石。不过九卿称为中二千石,郡太守是地方上的二千石。郡太守调到中央可以做九卿,再进一级就可当三公,九卿放出来也做郡太守。

现在中央政府名言----宰相必出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武,善莫大焉的古为今用!

除了上述三种兵役和一种力役外,每个国民还须纳人口税,连小孩子都有。

说到这里,却有一严重的问题。当时政府并没有为民众安排一个生活的基础,全国土地并不是平均分配的,也没有设法使国民人人就业,而却要国民人人向国家尽职责。遇有不克尽此政府所规定的职责的,那便就是犯法了。

犯法就得抓去,有的便因此充当官奴,强迫在各政府衙门里做苦工。于是有的人便宁愿出卖自己,做私人家的奴隶。

当时规定,奴隶也须缴人口税,而且须加倍缴。但这是由养奴隶的主人家负担的,不干奴隶自身事。因此汉代的奴隶特别多。要是在后代,无业谋生,还可以做乞丐、做流氓,政府不会来管。但在汉代是不许可的。你要当义务兵,你要去修飞机场、公路,你要纳人口税、、、、

汉光武自身是一好皇帝,明帝,章帝都好,然而只是人事好,没有立下好制度。因此皇帝好,事情也做得好。皇帝坏了,而政治上并不曾有管束皇帝的制度,这是东汉政治制度上的一个大问题。也是将来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一个大问题。

没有明确的制度,皇家与政府之间的微妙的不成文的平衡是很容易被打破的。所以制度很重要,在好的制度下各司其职,才可基业长青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9-09-09 14:37:35 +0800 CST  
到唐代,才有把以前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换言之,亦即是把以前皇室滥用之权重交还政府。

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的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宋之于唐,只好说像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而无制度建立。

哪朝哪代不是迫于时代的需求而发生政治的变动?

其实考试成绩,只是一日之短长,故有主考官存心要录取他平日最得意的门生从学,而因是糊名,寻觅不出该人之卷,而该人终于落第的。如是则考试防制严了,有时反得不到真才。

真才何惧考试?况且每个制度都不是全死的,必有可以通融之处。
楼主 寒武页岩  发布于 2019-09-09 14:38:07 +0800 CST  

楼主:寒武页岩

字数:81638

发表时间:2018-05-24 01:03:5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10 05:33:40 +0800 CST

评论数:63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