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述评(全新章节整理版)

乱 世 群 雄
——《全三国述评》上卷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唐·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第一章金 瓯 缺

第一节 废史立牧
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夏季的一天,汉帝国首都洛阳同时涌出三支官兵车马队,一支向北,一支向南,一支向西南。
在帝国烽烟四起,西北凉州(今甘肃省全境、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东部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边、韩之乱未灭,黄巾军余孽郭才等在河西(今河西走廊)死灰复燃,攻打太原、河东,(郡治安邑,在今山西夏县北)北方匈奴屠各胡侵扰并州,(今山西、河北部分地区)凉州人马相、赵祗自称黄巾在益州(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是东汉十三州中地理面积最大的一个州)攻城略地的多事之秋里,朝廷同时发出这三支车马队分赴不同的地方,是否预示着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呢?
确实发生了大事。因为这件大事,加速了帝国皇权的衰弱和领土的分裂。
究竟是什么大事呢?就是废除刺史,改立州牧,简称废史立牧。
要认清这件大事,首先得了解刺史与州牧的区别。
两汉实行的是郡县二级行政区划体制。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个州刺史部,设置刺史十三人,秩六百石。后历经成帝、哀帝、王莽等时期改为二千石的州牧,又改为刺史,又改为州牧的几次变化,到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重新恢复到武帝时的规定,为刺史十二人,各主一州,另一州属司隶校尉。(司隶校尉,别称“卧虎”,是东汉十三州之一司隶部的军政首脑,但比一般州牧的权力要大。因其属下有一支由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隶所组成的武装队伍,故称校尉。辖三辅、三河及弘农七郡,有督察纠举百官之责。州牧相当于省部级,司隶校尉则相当于副国级)
刺史的职权是监督监察,是以低级别官员监督监察高级别官员。这种体例在中国一直存在,比如明朝的六科给事中级别仅为正七品,却可以监察六部长官,封驳奏章,注销圣旨。刺史政治前途光明,只要业绩明显,很容易出任郡守国相。用低级别官员就是促使他们为了升迁而加紧监察,取得业绩。在没有法治的状况下,应该算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
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
第一条,监察地方大族违法乱纪,兼并土地,欺压弱势群体;
第二条,监察郡守国相等高级官员不守纪律,假公济私,自定政策捞取私利,侵害百姓,聚敛为奸;
第三条,监察郡守国相等高级官员不详细审查有疑点的案件,冤枉杀人,刑讯逼供,凭个人情绪办案,敲诈百姓,为百姓所痛恨;
第四条,监察郡守国相选人用人不公,任人唯亲;
第五条,监察郡守国相等高级官员子弟仗势欺人;
第六条,监察郡守国相等高级官员与地方豪门勾结,收受贿赂,损害朝廷利益。
除了第一条是针对地方豪门大族以外,其余五条都是针对郡守国相等公务人员的。因为土地兼并会危及帝国的根本,必须加以防范。
从此可以看出,刺史是没有行政、民政、军政权力的,只有监察监督之权。而州牧则拥有州内所有的行政、民政、军政权力,就是民间所说的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刺史相当于今天的省纪委书记,州牧则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省长、省军区司令员的合体。
大一统王朝在危难时期,会无奈地下放权力到地方,希图上下同心,共赴国难。等危难过去后逐步收回权力。比如清末,太平军民变时期,朝廷也只好同意地方大员组织团练,拥有军事、民政权力。平定太平军后又逐渐收回权力。但这个方法很危险,最容易形成军阀割据。清朝是运气好,遇到曾国藩这么个恪守儒家君臣之道的圣贤,没有野心的顺民,才没有酿成帝国分崩离析的大祸,但也留下了汉、满权力之争和湘军、淮军派系之争,间接地影响了皇权的权威性。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唐朝,唐中后期实行节度使制度,形成藩镇割据。可惜唐朝没有清朝那么好的运气,被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给灭了。
那么,是谁提出废史立牧建议的呢?是太常(九卿之一,管理朝廷礼仪、祭祀)刘焉。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今湖北省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一带)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鲁恭王刘余的后代,和刘表同一支脉。(鲁恭王的府邸在曲阜,紧邻孔府。他是个喜好修造宫室的人,在一次施工中把孔府的房屋弄坏了,意外地在夹壁墙内发现了以古文书写的儒家经典书籍,由此引发绵延二千多年的今古文经学之争)因为他是宗室,二十岁前就出任中郎。(比六百石)延熹三年六月(公元160年7月),因老师司徒祝恬去世而离职。(两汉时有学生、故吏为老师、府主服丧的习俗)到阳城山(俗名车岭山,又名马岭山,秦汉至魏晋时期,指称坐落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南,荥阳市西南,登封市东北,新密市西北接界处之五指岭为阳城山)上定居,精心钻研并收徒讲授儒家经典。后来朝廷推举贤良方正,被司徒府辟召,历任雒阳令﹑(今河南洛阳)冀州刺史﹑(今山西东部、河北大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地区)南阳太守、(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宗正,(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后为太常。
中平五年 (公元188年),刘焉目睹朝纲混乱,宦官专权,天下多事,时局危险,就想找个远离朝廷中心的边远地区躲起来。于是就向朝廷建议改刺史为州牧,他说:“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恰好当时益州刺史郤俭在州内横征暴敛,大肆贪腐,残害百姓,引起州内动荡,朝廷正有意撤换他。同时并州刺史张懿被休屠各人所杀,凉州刺史耿鄙征讨边章、韩遂时被手下哗变士兵所杀。这些事情都应证了刘焉的话,朝廷于是同意试行,以宗室和重臣为州牧。
洛阳城出来的三支车马队,就是第一批出任州牧的三个人。向北的是宗室刘虞,为幽州牧;向南的是朝廷重臣太仆(主管皇帝车辆、马匹,皇帝的驾驶员,从古到今领导的驾驶员都惹不起啊,优良传统)黄琬,为豫州牧;(黄琬与宗室有姻亲关系,刘璋的祖母黄氏是黄琬的姑姑)向西南的是宗室刘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

第二节 刘焉入蜀
刘焉本来是想出任交州牧,(约为今天的广东、广西和越南大部)因为那里离朝廷很远,离中原很远,可以躲过朝廷勾心斗角的政治风波,也可以躲过中原战乱频仍的刀光剑影。朝廷还没正式讨论决定前,侍中董扶叫他到益州去。
董扶,字茂安,广汉绵竹人。少年游学太学,与同乡任安齐名,都师从同郡杨厚学图谶。十分有名,前后宰府十辟,公车三征,再举贤良方正、博士、有道,都称病拒绝。灵帝时,经大将军何进推荐,灵帝征召为侍中。他告诉刘焉说,天下即将大乱,益州有天子气,将来会出天子。东汉时图谶之说本来就很流行,朝野之人普遍迷信,再加上刘焉做太常的时间很长,接触这些东西比较多,比别人更迷信。听董扶这么一说,就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放弃了去交州避难的初衷,幻想到益州去做天子。
一番努力后,刘焉如愿以偿地做了益州牧,还被封为阳城侯。刘焉带着三儿子别部司马刘瑁走马上任。董扶也想跟着刘焉去沾沾天子气,希图更大富贵,就请求出任蜀郡西部属国都尉。(今四川省名山县及周边地区)因他本是蜀人,熟悉地方,入蜀后为刘焉拉拢了许多当地名士,如任安、王商、陈实、祝龟等。还有个叫赵韪的益州巴西郡人,(治所在今四川省阆中县)本来在朝中做太仓令,(主管粮食的官员。太仓是朝廷的总粮仓)正好这时去官,也跟随刘焉一道回乡。
此时的益州并不太平。三年前,凉州人马相、赵祗等人在绵竹县(今四川省绵竹市)自称是黄巾军,聚集了数千难民造反。杀了绵竹县令李升,县里的一些吏员和百姓也跟着造反,队伍发展到一万多人。于是又去攻打州刺史治所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北)杀了刺史郤俭。紧接着攻打蜀郡、(今四川省成都市)犍为,(今四川省眉州市彭山区)一个月之间,连下三郡。
马相自称天子,聚众十几万。益州从事贾龙有一支几百人的队伍驻扎在犍为(今四川省犍为县)东面,以此为基础召集起一千多人马进攻马相。以一千多人马去攻打总兵力十几万的敌人,这贾龙胆子也够大的,这仗也不知道是怎么打的,交战几个月后,还真赶走了马相。
打败马相后,贾龙派人去迎接刘焉。刘焉任命贾龙为校尉,将州治所迁到绵竹。刘焉是外来人,初来乍到,没有依托,想通过武力来树立威权,就找了一些借口杀了当地十多个豪门列强,引起士民怨恨。刘焉这个鲁莽的行为使其政权基础从一开始就不牢固。
要彻底掌控益州,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武装,至少有支持自己的武装,刘焉采用了两个办法,建立和拉拢起了两支支持自己的武装力量。
一支是由南阳、三辅等地避乱流入益州的流民组成。这些流民有数万家,刘焉收容安置他们,将他们引为自己的党羽,号称东州士,并从中挑选出精壮男丁组建起一支队伍,号称东州兵。
一支是五斗米道的张鲁。当时蜀中盛行五斗米道,教主张鲁的母亲非常漂亮,经常到刘焉府中做客,与刘焉有暧昧的嫌疑。其实是互相利用,张鲁的母亲巴结刘焉,是希望得到官府的保护,为张鲁捞取官职,有利于传教、护教。刘焉则是色利双收,既贪张鲁母亲的色,又利用五斗米道的势力。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带兵功击汉中太守苏固。张修杀苏固后,张鲁又杀张修,独占汉中。在刘焉授意下,截断长安通往巴蜀的斜谷道,拦杀朝廷派往益州的官员。刘焉以此上书说五斗米道断绝道路,无法继续保持与朝廷的往来交通。
益州于是成了汉帝国金瓯上的一个缺口。
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再也合不上了。汉帝国的噩梦由此开始。后世有学者认为刘焉是汉帝国分崩离析的罪魁祸首。
其实不完全是。最早撕裂汉帝国领土,使帝国金瓯出现残缺的是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底爆发的西北凉州之乱。

第三节 黄巾民变
倒回四年前,看看这一年里帝国金瓯的第一个缺口是由谁打开,怎样打开的。
汉中平元年(184年)是汉帝国苦难深重的一年。年初,太平道教主张角的门徒唐周向河南尹何进告密,举报张角兄弟三人谋反,供出京师内应马元义。朝廷车裂马元义,缇骑四出,捉拿京师太平道人和与太平道有牵连的人,诛杀一千多人。同时下诏冀州缉捕张角兄弟。张角被迫于184年2月提前起兵。
张角,河北巨鹿人。灵帝建宁年间(公元168—172年),张角自称入山采药时遇到“南华老仙”亲自传授《太平要术》,(即太平经,乃道教经典。又名《太平清领书》),于是创立“太平道”,自封大贤良师,为太平道总首领;两个弟弟张梁、张宝则自称大医,也是太平道首领。除了自己在家乡传道外,还派出八位大弟子分赴各地传道。
灵帝时民不聊生,太平道入教门槛低,违犯教规后惩罚也不严。加上那段时期瘟疫盛行,张氏兄弟懂得医道,救活了不少人,在民间有影响有声望,以至十余年间,太平道势力迅速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徒众达数十万人。主要是贫民,也有少数官吏甚至个别宦官。张角将教徒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渠帅负责。如果以平均八千人计算,就有二十八万八千人,是一股相当强大的社会力量。
张角见队伍日渐壮大,就准备造反,与信众约定在甲子年甲子日(即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3月5日)同时起事。
太平道是以迷信形式建立起来的组织,(主流说法是宗教组织,其实不是,太平道离宗教还有段距离,最多只能算具有宗教的雏形)自身对东汉流行的图谶、五行、三统等神秘文化非常迷信。其提出的造反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一个跳大神的神汉想出的口号)就是根据五行学说来的。前面两句是汉为火德,火生土,替代汉朝的为土德,而土为黄色,所以要说黄天当立。以黄巾为标志,也是这个原因。后面两句是起事的时间,写得明白无误。起事后,张角、张宝、张梁分别自称天公、地公、人公将军,则是依据天、地、人三统理论来的。(东汉图谶、五行、三统等神秘文化盛行并深入人心,上至皇室,中至公卿,下至百姓,全都深信不疑。曹丕第一个年号黄初,孙权第一个年号黄龙都是因应这些理论的。只有刘备没有用过类似年号,因为他自称是继承汉朝的,想用也不能用)选定在甲子年甲子日也是根据这些理论推导出来的。(传周武王于甲子日灭商纣王,张角是想以武王自居吗?)
黄巾民变是中国唯一一次有全国性组织,在全国各地同时起事的民变,其他的民变都是在一个区域里爆发,然后向其他地方流动。
同时也是中国历代最愚蠢的一次大规模民变,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张角早就具备了起事的能力和条件,但他偏偏要拖延到184年,还深恐朝廷不知道,派人到京城到处涂写“甲子”标语,传播“岁在甲子”的口号。同时在183年令大方弟子马元义带领荆州、扬州数万信众向洛阳和邺集结。马元义在洛阳大肆活动,收买、联络包括宦官在内的朝廷官员做内应。与封谞、徐奉等宦官信众约定,里应外合攻占皇宫。张角兄弟则攻占冀州邺城。
筹划民变从来都是秘密进行,哪有如此满世界嚷嚷,唯恐别人不知道。一个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建立起来的有着二十多万人的全国性组织,不可能不引起朝廷的注意。数万荆州、扬州信众向洛阳、邺流动,也不可能掩人耳目。事实上,朝廷早就对此有所耳闻。司徒杨赐、卫尉刘宽、司空张济、御史刘陶(此人可称汉末第一狂人,永宁期间【公元155-158年】曾上书直接指责桓帝,后世唯海瑞可比)一起上陈灵帝,揭示张角有谋反迹象,应该赶紧捕讨,断绝暴乱的源头。灵帝没有听从。熹平(公元172年-178年)晚期,刘陶再次与奉车都尉乐松、议郎袁贡连名上书,请求抓捕张角等人,灵帝再次不从。
数万人的流动,长时间的等待,难免出现意料之外的事情。果然,起事前一个月,发生了告密事件。
张角被迫提前起事。184年二月,全国七州二十八郡同时爆发黄巾民变,部分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朝廷。
汉灵帝先布置防御。升因唐周事件立功的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于都亭,镇守京师;在通往洛阳的各个关口,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设置都尉驻防;下诏各州郡备战严防。
然后布置围剿。起用卢植为北中郎将、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各持节,(汉晋制度,持节表示受皇帝之命,同时具有先斩后奏的特殊权力。分为使持节、持节、假节。使持节可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可以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可以杀犯军令者。另有外交符节,作为外交凭证,如苏武牧羊时所持的节。所谓节,就是一根竹竿或木棍,上面缠上牦牛牛尾毛)调发全国精兵分击黄巾军。卢植与其副手护乌桓中郎将宗员负责围剿冀州及北方黄巾军;皇甫嵩与朱儁各率一军负责围剿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县)黄巾军。政府军主力由北军五校(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三河(河东、河内、河南)的将士组成。同时向全国各地招募武将、士兵。
皇甫嵩接任时提了个条件,要求解除党禁,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提升士气。(比较正直的宦官吕强也于此时建议灵帝解除党锢,以如不解除,党人会与黄巾军勾结为理由)汉灵帝照单全收,大赦党人,让十常侍各捐钱数千万,拿出西园良马,要求各公卿也捐出马、弩等军事物资。同时让公卿推举将领子孙及民间有军事才能的人到公车署面试,选拔有能力者领兵从军。
具体的征战过程这里就不说了。到十一月底,黄巾军主力基本被歼灭。张角病死,张梁、张宝战死。但余孽尚存,如黑山、白波、黄龙、左校、牛角、五鹿、羝根、李大目、左髭丈八、苦蝤、刘石、平汉、大洪、白绕、司隶、缘城、罗市、雷公、浮云、飞燕、白爵、杨凤、于毒等,势力小的有上千人,势力大的甚至有数万人。(史载张燕黑山贼百万人,应该是将非战斗人员的随军家属计算在内了,有百万兵马的话早就把汉朝给灭了。黄巾军最盛时期的三十六方也没有百万将士)。但这时的黄巾军已经不是一个统一的组织,而是各自为阵,有时互有配合而已。对朝廷不存在致命的威胁。
黄巾民变和中国历次农民民变一样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先期组织、起事、争战,攻城略地,席卷州县,看似威风八面,前景灿烂。但很快就会因自身政治、军事才能的低下,迅速被回过神来的政府军所镇压。就拿黄巾军来说吧,起事前并无明确的政治目标和纲领,就是个取汉朝而代之的口号,连个等贵贱,均贫富,打土豪,分田地的经济承诺都没有,怎么来凝聚大众?战略战术上也无能,第一次是以坚城作战为主。这明显是业余农民军的短板,只能是守着挨打。第二次吸取了教训,以流动作战为主,但又缺乏相互配合,也没有相对稳固的根据地,军队走到哪儿,随军家属就跟到哪儿,老人、妇女、儿童,甚至包括耕牛、农具。如此多的累赘,怎么行军作战,只不过是改固定挨打为流动挨打,同样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黄巾民变只是昙花一现,黄巾军并没有长期占据一城一地,建立政权,施行治理。虽然剧烈地冲击了汉政权,使其政权结构出现了松动,但并没有出现割据政权,撕裂汉帝国领土。真正出现割据政权,撕裂汉帝国领土的是西北凉州之乱。

第四节 凉州之乱
平定了黄巾民变,朝廷满以为可以松口气,谁知按下葫芦浮起瓢,西北又爆发了凉州之乱。(汉末各地零星民变从来没消停过,但一般是小规模的,州郡就能平定,不影响大局)
凉州北地郡、安定郡和金城郡、陇西郡枹罕、河关(此两地原来就属金城郡)的羌人趁朝廷集中力量平定黄巾时分头起来造反。朝廷无兵可派,只好就地招募羌人和小月氏人等湟中义从胡组成军队前往平叛。(湟中,指湟水即西宁河流域中部,今西宁湟中县。义从胡,即归顺跟从汉朝政权的羌、小月支等族群。有湟中义从羌,主体为羌人。湟中义从胡,主体为小月支人)同为受到汉人政权欺压的湟中义从胡自然同情同种袍泽,还没开始平叛就在金城郡令居(今兰州西北)发动兵变,加入叛军,杀了朝廷护羌校尉冷征。(专门管理羌人聚居地的军事最高长官,品秩比二千石,基本等同于中郎将、太守等,但有一点不同,就是持节。军事管辖权力大于中郎将、太守等。还有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等同样性质的官职)几郡羌人合兵一处,推举原湟中义从胡中的营士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为将军。
与此同时,陇西人宋建在枹罕(今甘肃临夏县东北)建国,自称河首平汉王,改元,置百官。宋建政权延续三十多年,直到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为夏侯渊所灭。这是在汉帝国领土上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割据王国。
估计北宫伯玉和李文候只是原来军队中的低级军官,既没有什么名气,也没有什么能力,(这点从他们后来轻易被韩遂所杀也可看出)他们就劫持了凉州督军从事边允和韩约。(即边章、韩遂的本名,二人因朝廷悬赏捉拿而改名)这二人本就是凉州名士,有些文韬武略,共同之处是都仇恨宦官。韩约曾在当年因公至洛阳。大将军何进闻其名而召见他,他趁机提出诛杀宦官的建议,但何进并未采纳。
凉州刺史左昌是个贪官,非常时期居然敢趁征兵之机贪污军费数千万。受到汉阳郡长史盖勋的劝阻。(内地称郡丞,边关称长史,相当于副太守)左昌就派盖勋驻守汉阳郡阿阳县,(今甘肃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平凉市静宁县一带)正面对敌,其实是想借刀杀人。
盖勋顽强地守住了阿阳县,迫使叛军转向攻打金城郡。有了边、韩的加入,加上朝廷在西北的势力空虚,叛军迅速攻克金城郡治允吾,(读作沿牙。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场垣乡下川口村)杀了金城太守陈懿,以金城郡为根据地向周边侵扰。
其间,盖勋多次请求左昌派兵救援金城郡,左昌不肯。
天道轮回,左昌很快就品尝到了被围无援的孤独和恐惧,被叛军包围在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惊恐失措地派人向盖勋求援。郡从事(州刺史从官)辛曾、孔常不愿前往,被盖勋骂了一顿才同意出兵救援。
盖勋率援军抵达冀县,义正辞严地斥责边章、韩遂背叛朝廷,要他们投降。边章、韩遂申辩说:“左昌当初要是早派兵来援金城郡,或许我们还能改过自新,如今罪孽深重,不能再投降了。”也许是边章、韩遂心里确实有愧,也许就是出于对盖勋的尊敬,无颜面对盖勋,二人哭泣而退,解除了对冀县的包围。
左昌因贪渎无能被撤职。接替他的是一个书呆子宋臬。他居然建议在民间教授《孝经》就能平乱。(这样的书呆子不止他一个,平黄巾时灵帝召开御前会议讨论平定办法,侍中向栩也提出对黄巾军宣读《孝经》,就可以使其幡然醒悟,暴乱即平。结果被灵帝关入黄门北寺狱而死)灵帝哭笑不得,又以杨雍替代他。同时启用夏育为护羌校尉。此人原是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颖的护羌营司马,后任凉州北地郡太守。长期在羌人聚居地从军为政,对羌人生活和作战方式都非常了解,曾多次击败鲜卑人的侵扰,也算是一位名将。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因征伐鲜卑失败被免为庶人。这次是重新启用。
夏育也被叛军围在汉阳郡畜官,杨雍又派盖勋救援,(看来汉阳郡能打的就只有盖勋了)盖勋率军行至狐盘,被叛军中的句就种羌击败。(非常抱歉,没查到畜官、狐盘在今何处。汉阳郡辖今甘肃省定西、陇西、礼县等市县以东,静宁、庄浪等县以西,黄河以南,嶓冢山以北地区。郡治冀县。盖勋时在冀县,以其驰援,应离冀县不远。有看官知道的请赐教)盖勋以仅存的百余士兵摆成鱼丽(鳞)阵做最后的抗争。(古代将步兵环绕战车进行疏散配置的一种阵法)但寡不敌众,盖勋身负三处创伤仍不退,指着身旁的一棵大树对身边的士兵说:“我若战死,就将我埋葬在此树下!”
一个让人感慨不已的场面在此出现,当叛军士兵蜂拥而前要刺杀盖勋时,和平时期一直得到盖勋厚待的部落首领滇吾挺身而出,用兵器拦住了羌人士兵,说:“盖长史是贤人,你们若杀了他会遭天谴!”谁知盖勋却大骂滇吾:“死反贼!你知道什么!快来杀我!”众人大惊失色,滇吾也不计较,亲自下马让马给盖勋,让其逃逸,遭到盖勋拒绝。叛军没有办法,就把他绑起来,派人将其送回汉阳郡府。杨雍因此表奏盖勋为汉阳郡太守。(今甘肃省定西、陇西、礼县等以东,静宁、庄浪等以西,黄河以南,嶓冢山以北地区。三国魏初复名天水郡)
滇吾受恩而思报,盖勋为忠而拒生,各怀其德,各尽其心,让人感慨!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春,叛军以诛宦官为名东进长安,威胁到汉家皇室祖陵,灵帝急招名将槐里侯、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皇甫嵩率军回镇长安。以中郎将董卓为副手。皇甫嵩与灵帝的宦官“父母”都有过节。(灵帝曾说:“张常侍(张让)是我公,赵常侍(赵忠)是我母。”)曾奏请灵帝没收赵忠在邺违规修造的房屋。张让也曾私下索要五千万钱,皇甫嵩不给。二人嫉恨在心,诬奏皇甫嵩征战无功,靡费钱粮。灵帝是个听话的“孩子”,免去皇甫嵩左车骑将军职务,降县侯为乡侯。军队暂由董卓率领。
打仗要钱啊!才平黄巾,又遇羌乱,朝廷财力不支,只得加税、增役。西园卖官项目里增加一项“助军钱”。就这样还是捉襟见肘。(因为其中大部分钱被灵帝和宦官贪了)朝廷中就出现了放弃凉州的言论,以司徒崔烈为代表,(司徒,三公之一。主管征发徒役,兼管田地耕作与其他劳役。崔烈的司徒是花五百万钱买来的,还走了董太后的门路,优惠了五百万。铜臭一词就来自于对他的评价)遭到以议郎傅燮为代表的保凉派严厉驳斥。(相似于清朝时李鸿章与左宗棠就是否放弃新疆的海防派和陆防派的争论)傅燮甚至明确提出:“斩司徒,天下乃安。”
傅燮,本字幼起,后改字南容,北地郡灵州县(今宁夏吴忠市)人,是西汉傅介子、傅宽之后。傅燮身高八尺,魁梧威严。少时入洛阳求学,师从太尉刘宽。郡举为孝廉,后来郡里举荐他的郡将逝世,他按当时惯例弃官回郡,为举主服丧。
黄巾民变时,朝廷征召各地有领兵作战才能的人至雒阳报道,随军出征,傅燮应召进京,任左中郎将皇甫嵩的护军司马,随军出征。出征前,傅燮曾上书灵帝,对黄巾之乱的根源做了论述,认为皇帝身边宠信的宦官是祸乱之源,中常侍赵忠看到后,非常不满。
当年八月,皇甫嵩率军与黄巾军在兖州东郡仓亭交战,大破黄巾军,斩首七千余级。傅燮所部生擒黄巾军渠帅卜巳、张伯、梁仲宁三人,位居首功。战事结束之后,傅燮战功卓著,应当封侯,赵忠从中作梗,诬陷傅燮,幸好灵帝还记得傅燮的上书,才没有听从赵忠的话,但也没有给傅燮封侯,只是任其为安定都尉。后因病离职。不久出任议郎,回到朝中。
傅燮强烈反对崔烈的行为受到尚书郎杨赞的弹劾,认为他廷辱大臣,灵帝以此责问傅燮。傅燮上书回答:“从前匈奴单于冒顿忤逆(吕太后),樊哙为上将,请愿率领十万大军横扫匈奴,这是因为激愤而思奋发,没有丧失人臣之节,只是看用不用这个计策而已,季布还说‘樊哙可杀。’凉州是天下要冲,国家籓卫。高祖(刘邦)派郦商平定陇右;武帝(刘彻)开疆拓土,设置凉州四郡,时人都认为这是切断了匈奴的右臂。如今治理凉州的官员出现错误,导致一州叛逆,海内为之骚动,陛下卧不安寝,崔烈身为宰相,不为国考虑弥补的方法,竟然要割弃凉州万里疆土,我感到困惑。如果让异族得到凉州,其势力会更加壮大,因此而作乱,这是天下最大的忧虑。如果崔烈不知道这道理,那就是愚昧;如果他明知而为,那么就是不忠。”灵帝认同傅燮的见解。
从此以后,朝廷百官都敬重傅燮的敢言,每当公卿职位有空缺时,大家都推举傅燮担任。
傅燮的豪言壮语也打动了灵帝,决定集中力量讨平叛乱。八月,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司空,三公之一。掌水利事、部分祭祀事。国有大事时也掌军事。张温是花钱买的。张温入仕是曹操的祖父曹腾推荐的)执金吾袁滂为副,(执金吾,率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的官员。本名中尉。管北军。有点像仪仗队,鲜衣怒马,煞是威风,很受小青年羡慕。光武帝刘秀小时的志愿就是“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来果真娶了阴丽华,但却没当成执金吾,当了皇帝。袁滂是袁绍族孙)率荡寇将军周慎等与新任破虏将军的董卓会合,讨羌平叛。军队进到长安后,朝廷又以张温为太尉。这是汉朝第一个不在京师的三公。(孙坚此时就在周慎手下参军事。张温率军到长安与董卓会合时,通知董卓前来会议。董卓姗姗来迟,孙坚建议张温斩董卓,张温不听,后面详讲)
张温率十余万人马驻扎美阳。(治所在今陕西武功西北。安定郡曾寄治于此)边章、韩遂率部来攻。双方胜负未分,呈僵持状态。
十一月,叛军粮草将尽,已有退意。有天夜晚,一大颗流星拖着长达十多丈的光芒划过漆黑的夜空坠入叛军营寨,引起一片恐慌。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吉利的征兆,导致军心动摇,人人思归。第二天,董卓与右扶风鲍鸿联合出击,(此人后来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大破叛军,斩杀数千人。叛军向西退入金城郡榆中(今兰州附近)。
张温得胜大喜,立即兵分两路乘胜追击。一路由周慎统领,率军三万攻榆中;一路由董卓统领,率军三万追击湟中义从胡。张温自己统领余下四万人马作后备部队。(这支后备部队似乎多了一点)董卓认为叛军主力并未受到损害,贸然分兵进军有些危险。应以周慎为前部,自己在后接应,层层推进。张温本来就不大懂军事,又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坚持要分兵追击。
结果两军都失败了。
周慎是有机会取胜的。孙坚建议他切断叛军粮道,逼其出逃。周慎不听。叛军却把周慎的粮道切断了。周慎只好仓皇撤退。
董卓在望垣(今甘肃秦安县北、及通谓县南、静宁县西一带)被羌人包围,但董卓军事经验长于那二人,又长期在羌地与羌人周旋,深知羌人的用兵之道和凶猛之处。董卓此时粮草将尽,就让人在附近突围必经的一条河上筑堤坝,声称捕鱼虾作粮。拦住河水后秘密渡河,然后立即毁坏堤坝。羌人的精锐骑兵追来时,无法度过因溃坝而陡然上涨的河水。董卓全军而退。
双方又回到谁也吃不了谁的僵持局面。在渭河上游河谷形成拉锯战。
第二年(公元186年)三月,中常侍赵忠为车骑将军,灵帝诏令其负责评定讨伐黄巾军的有功之臣。执金吾甄举等人向赵忠说:“傅燮之前出征东郡,有战功却未封侯,让天下人失望,如今将军您亲自评定讨伐黄巾军的功劳,应该赏赐傅燮,顺从众人的期望。”赵忠也想借这个机会拉拢傅燮,派弟弟城门校尉赵延去拜访傅燮,以示交好。赵延对傅燮说:“只要你以后少管我哥的事,就算是万户侯也不难封。”傅燮并不领情,严词拒绝说:“有没有恩遇是命,有功没得到封赏是运,我岂是私下求取恩赏的人!”赵忠因此更愤恨傅燮,但因畏惧傅燮的声望又不敢加害,就将傅燮外调出京,任汉阳太守。
到了这年冬天。突然发生了一件似乎有利于朝廷的事情。边章病亡,叛军内讧,韩遂趁机发动政变,杀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独掌大权。新任凉州刺史将门之后耿鄙(光武帝刘秀云台二十八将耿弇的后代。耿家世代为西北名将)认为这是个进攻叛军的大好机会,在没有朝廷征西大军的援助下集结了凉州六郡郡兵进攻陇西。(今甘肃天水、兰州)新任汉阳太守傅燮极力劝阻无效。
耿鄙接替杨雍新任凉州刺史,重用贪官程球为治中,(治中从事史,亦称治中从事,刺史高级佐官之一,主众曹文书,位仅次于别驾,为刺史部第三号行政长官)引起军民不满,认为他们是一丘之貉。187年四月,军队开至陇西郡治狄道时,(今甘肃省临洮县南)军队哗变,耿鄙、程球被杀。狄道人王国带领哗变士兵加入叛军,合围汉阳郡。
傅燮及傅氏家族在凉州久有盛名,几代人都有恩于当地匈奴、羌等当地族群。傅燮虽到汉阳不久,但其品德高洁,善待百姓,军民都无比景仰敬重。有一些叛乱的羌人被他感动,自动归降。傅燮在城外广开屯田,列置了四十多个营地。
叛军不愿意和傅燮交战。有几千名来自傅燮家乡北地郡的匈奴骑兵也在叛军内,他们全体在城外叩头,自愿送傅燮回家乡。儿子傅干当时十三岁,也劝父亲不要为昏君卖命,回乡等待有道之君出现再出来辅助。王国也派以前的酒泉太守黄衍来劝降。这些都被傅燮拒绝了。(与盖勋事相似)
傅燮已下定决心杀身成仁,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指挥守军出战,壮烈而死。朝廷追谥其为壮节侯。
叛军由此征服凉州全境。凉州刺史军司马、偏将军马腾率部投奔韩遂,自称合众将军,共推王国为帅。
马腾,字寿成,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人。据说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其父曾任天水兰干尉,后失官留居陇西,娶羌女为妻,生下马腾。因此,马腾是个有羌人血统的汉人,身高八尺多,鼻子长得特别高挺,性格敦厚,年青时贫穷,无产业,仗着身高力大,伐木为生。耿鄙讨伐叛军前招募勇士,马腾前往应征,估计也是身高力大的缘故被州郡官员看重,任命为军从事,后来征战有功,提升为军司马,迁偏将军。
凉州是汉帝国金瓯出现的第一个缺口,并且长达近三十年。

第五节 刺帝谋反
黄巾民变和凉州羌乱是体制外的人对现实不满进行的武装反抗,那么,体制内呢?仍然有人对现实不满,也想通过非正常手段来予以改变。
就在废史立牧前后,发生了两件体制内的人意图谋反之事。
第一件是冀州刺史王芬密谋行刺灵帝,改立合肥侯。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冀州刺史王芬、著名党人陈蕃的儿子陈逸、擅长天文阴阳之术的术士襄楷在一起聚会,谈及时局,襄楷说道:“我夜观天象,发现了不利于宦官的征兆,这些人中的显贵要遭到灭绝。”父亲陈蕃死于宦官之手,得知宦官即将覆灭,陈逸自然非常欣喜。王芬也仇视宦官,自告奋勇承担起诛杀宦官的组织者责任。
宦官都在京城洛阳,怎么杀呢?也是无巧不成书,正好灵帝打算带着十常侍等宦官显贵到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故乡巡视,(看来皇帝也不能免除衣锦还乡之俗啊)王芬一方面向朝廷上书,借口境内黑山贼猖獗,需要起兵对抗,求得在境内招兵买马的权利。(汉制,无朝廷许可,刺史郡守不能擅自征兵)一方面联络许攸、周旌、华歆、陶丘洪和曹操等人前来相助,计划在灵帝巡视河间之时行刺灵帝,杀掉十常侍,改立合肥侯为帝。
灵帝丝毫没有察觉冀州有张大网等着他去钻,兴致勃勃地准备动身。临行前一天,太史来报,说北方天空从东到西充满赤气,预示着有惊天阴谋,不宜北行。灵帝取消了北行计划,派人前去探查,发现了王芬阴谋的蛛丝马迹,立即下令王芬停止招兵,回洛阳待查。王芬害怕,自杀。
一个低品秩官员敢组织军队来实施兵变,图谋刺杀皇帝,改立新君,已经可以说明灵帝的不得人心,朝政的混乱不堪。
不过此事有些喜感,起止原因都是两个望气者的话,感觉像是法师斗法,难怪也有学者怀疑此事的真实性。要不是《三国志》在卷一和卷十三都提到这件事,我也不信。
第二件是原信都(今河北冀州市旧城)县令阎忠劝说左将军皇甫嵩起兵自立。也在这年年底,王国率西凉叛军围攻陈仓,(今宝鸡市陈仓区)朝廷无奈再度起用皇甫嵩为左将军,以前将军董卓为副,(前、后、左、右将军均在卫将军之后,九卿之下)各率兵两万解围。这就是著名的陈仓之战。
皇甫嵩到陈仓后,没有同意董卓立即进攻解围的提议,反而采取守势,消耗叛军。
正如皇甫嵩所料,陈仓城坚粮足,王国围城八十多天,仍无法破城。实在是累了,就放弃围城,准备撤军。皇甫嵩再次没有听从董卓穷寇莫追的提议,带本部两万兵马全线追击,令董卓殿后,取得斩首万余人的特大胜利。
就在皇甫嵩与王国在陈仓相持期间,原信都令阎忠前来游说皇甫嵩拥兵自立。阎忠先从皇甫嵩功高震主的危险性说起,以韩信的遭遇提醒皇甫嵩有性命之忧,希望以此激起皇甫嵩的反叛之心。这是说客的技巧,可以忽略不计。但紧接着说的一番话则一针见血地描述出当时的社会状态。他说:“朽木不可雕,衰世难以辅佐。若要想辅佐衰败的世道,雕刻腐朽的木头,这就象往上坡推石滚,顶风行船,岂是那么容易的吗?况且如今宦官狼狈为奸,专权乱政。你在昏君之下难以久居,你有不赏之功,别人也会嫉妒诋毁你,不早点想办法图谋大事的话,你会后悔无及。”皇甫嵩是个愚忠之人,自然不会听从阎忠的劝告。
不光是阎忠这样劝告皇甫嵩。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长史梁衍都劝过,可惜皇甫嵩未能听从。其最终也未能挽救朝廷分崩离析四分五裂的局面,自己的老命还差点被董卓拿走。
这样的朝廷有什么可忠的呢?还不如反了吧!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10 17:04:47 +0800 CST  
第二章 夺嫡之争

第一节 灵帝驾崩
凉州之乱成为汉帝国心腹之患,为尽快平定这次叛乱,灵帝于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五月,以征西为名组建西园军,设立西园八校尉:
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
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
下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
典军校尉——议郎·曹操;
助军左校尉——赵融;
助军右校尉——冯芳;
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
右校尉——淳于琼。(八校尉人员及称谓有不同的版本)
八校尉以蹇硕为帅,大将军何进也在其下。宦官成为朝廷最高军事长官。
十月,灵帝建造长乐观,在里面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自称“无上将军”,持剑骑马检阅八校尉所属各军。(明正德皇帝是学的他吗?)还自鸣得意地在讨虏校尉盖勋面前炫耀,结果被盖勋直接指斥为“黩武”,自讨没趣。
陈仓之战后,战败的王国被韩遂、马腾废黜,二人推举原信都令阎忠为帅。阎忠内心不愿,忧愤而死。凉州叛军一时群龙无首,这似乎给帝国的平叛大事带来了转机,谁知灵帝却一病不起,平叛之事只能暂时中止。
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十一日(公元5月13日),洛阳皇宫,南宫嘉德殿,病入膏肓的皇帝刘宏奄奄一息地躺在御榻上,殿内只有小黄门、上军校尉蹇硕陪侍。刘宏用最后的一点力气对蹇硕嘱以后事,让其扶立小王子刘协继位为帝。说完后黯然去世,享年33岁。
如果根据史书记载的话,中国历朝历代的末代皇帝除了傀儡外,都不是好东西。这些皇帝的谥号也多是恶谥,哀、殇、炀、幽、灵等,人性阴暗面中所有的残暴荒淫似乎都集中在他们身上。有那么一二个还可以理解,如果无一例外的如此就有些匪夷所思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先确定一个前提,是河南大学王立群先生的观点,自秦始皇开创皇权专制体制以来,一直到清宣统皇帝退位,其间所有的皇帝都是暴君,区别仅仅是残暴的程度不同而已。这点很重要,千万不要被那些什么明君、仁君的赞歌唱昏了头,皇权专制体制下产生不出什么明君、仁君的。唐太宗是明君吧,杀兄、射弟、逼父。康熙是仁君吧,大起文字狱,杀起汉人来眼都不眨一下。
其一,末代皇帝,都是身处朝代衰竭期。短则几十年,长则上百年本朝历史的所有矛盾和弊端都集中在这个时期,积重难返,要靠一己之力来力挽狂澜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明崇祯皇帝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崇祯谥号烈,还不是恶谥,除了崇祯本人还不算太坏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清朝要收买汉人人心)帝国要垮,人心已散,内贼蜂起,外寇又来,怎么办?只有严刑峻法,重税重赋,挖肉补疮来尽力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加快了朝代的灭亡。而所有这些恶政、恶果、恶名都落在了末代皇帝身上。
其二,就是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那句话——“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新的朝代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一个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抹黑前一个朝代。这在中国古代史中屡见不鲜。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多数是武装夺取政权,而不是合法继承。胜利者为了凸显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就必须把对方说成是非正义的一方,让自己武装夺权的行为变得合理合法。而中国古代修史的一贯做法是胜利者一方政权稳固后,派本朝大臣领衔,集中已经归化本朝的文人来写。谁敢指责本朝的不是?坏人只能由前朝最后一个皇帝来当。就算隋炀帝和唐太宗是亲戚,父辈还同朝为臣,一个圈子里的人,尽管知道唐玄宗时仍在用着隋朝留下来的钱粮,尽管国家人口和财政收入仍然比不过隋朝,但还是要把隋炀帝说成一个大大的坏人,而且是坏透了。(当然,隋炀帝不是好人,但不至于像唐朝人包括今天还有人说的那么坏)
其三,皇帝看上去是个很风光的职业,(说皇帝是个职业的话是皇帝自己说的。1931年,文绣与清逊帝溥仪上法院离婚,登记表中有“职业”一栏,溥仪思索了半天,填了个“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莫不生杀予夺,何其快哉。但是,也是一个最危险的职业,随时得提防着有人谋反,把自己从皇帝宝座上拉下来。
中国没有日本天皇万世一系的体制,也没有欧洲只能由具有王室血统的人才能当国王的规矩。中国的皇帝是随机性的,就是所谓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是由中国君权天授的理论体系所决定的。天选择有德的人来做皇帝,“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没有其他的条件,只要有德就行。如果皇天认为你无德了,就另外辅佐一位有德的来代替你。所以人人都认为自己可以当皇帝,泥腿子陈胜就可以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历朝历代的农民民变也都是以推翻现在的皇帝,由自己取而代之为终极目标。在中国古代没有为改革体制而兴的民变,造反都是为了当皇帝。新的朝代建立初期,皇帝大多会与民休养生息,制定许多轻赋减徭,还利于民的政策,主要是为了疗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生产,促进人口增长。再加上开国君主一般都比较开明,有威望,能够凝聚社会各阶层齐心协力开发社会生产力。这也是各个朝代的所谓盛世都出现在初期的原因。到了末代就尾大不掉积重难返了。皇帝耽于享乐,官吏忙于贪腐,土豪乐于兼并土地。官场腐败,社会黑暗,以至于民不聊生,铤而走险。历史又由此进入一次新的循环。这个时期的皇帝最难做,干啥啥不成,还得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保住自己的位置,会身不由己地自动开启亲小人远贤臣,荒淫残暴的昏君模式。
顺便说说桓灵二帝的差别。桓灵二帝一向被人相提并论,以至形成二人都是相同的昏君。特别是诸葛亮的《出师表》里说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被选入中学教材里,其影响非常广泛,更加深了桓灵一体的认识。
其实,二人是有差别的。再次声明,集权体制下的皇帝都不是好东西,这里并不是为桓帝翻案,只是为了正确认识历史人物。
政治上,桓帝比灵帝成熟。
桓帝与宦官厕所密谋,发动宫廷政变,消除了外戚梁氏势力,自然会重用宦官,所谓一日五侯,就是桓帝所为。但他知道掌握宦官与文官集团的平衡,在宦官势力过大时会予以压制。桓帝有所谓的“三断大狱”,一是诛灭梁冀;二是废免邓氏;三是禁锢党人。第一不用说了,第二、第三就是在宦官与党人之间寻找和建立平衡。在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废免邓皇后的过程中,曾经如日中天的“五侯”及其继承人全部由县侯降为乡侯,终结了与这批宦官的六年蜜月期。桓帝时的党锢时间也不到一年就结束了。李膺杀张让弟弟张朔,济北相腾延杀侯览、段珪宾客数十人,桓帝都没听从宦官的诬告处理李、腾二人,反而升了二人的官。
同时桓帝在用人上也比较灵活,在朝廷中枢里不再以郭、马、袁、杨为主,(前二者是开国元勋及外戚的后代,后二者就是两家著名的四世三公豪门子弟),西北边陲将领也不以邓、马、耿、窦等世袭将领为主,都另外从基层、民间提拔人才,“凉州三明”就是因此才崭露头角,成长为方面人才。
灵帝则一味地依赖纵容宦官,在评定黄巾民变时,豫州刺史王允拿到了张让门客与黄巾军联系的信简呈报给灵帝,灵帝居然训斥几句就算了。无限延长党锢时间,加剧党人与朝廷的矛盾。设置鸿都门学,截断太学生的仕进道路,引发和加深新的社会矛盾。宦官给狗戴进贤冠、穿朝服、佩绶带,摇摇摆摆上朝,灵帝起初没认出是一条狗,近前一看,居然哈哈大笑,还连声夸奖说:“好一个狗官啊!”这对满朝文武来说,是莫大的羞辱,心中的愤懑可想而知。
经济上桓帝比灵帝节俭。
桓帝也卖官,灵帝卖官还是从桓帝那学的。但二者还是有差别。(卖官是商鞅变法内容之一,秦汉时都卖官。汉时武帝为征匈奴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开始卖官)桓帝卖官始于延熹四年(公元161年)。那年是个灾年,瘟疫、水灾、地震接踵而至。还有多个地方的羌人反叛。赈灾平叛都要钱,桓帝继承的是个烂摊子,没有钱。于是,就先减官员俸禄。不够,再找诸王侯借半年租。(欠借的钱桓帝后来用濯龙中藏钱,就是私房钱还的)还是不够,没办法了,就只好学汉武帝卖官。卖的官都不是重要位置,主要是关内侯、虎贲、羽林、缇骑营士、五大夫。(关内侯和五大夫为爵位,有位无封地。前者有少量的食邑和收取几户农户的税收,可世袭;后者仅本家得免役。其余的只是宫廷卫士之类的士兵)这些低级别官员并没有影响朝政的能力。桓帝卖官后又以种种理由来削减这些官员的俸禄。卖官得来的钱主要就拿来赈灾平叛。
灵帝卖官则没有限制,什么等级的官都卖,甚至三公职务都卖。这些职位对朝政影响就非常大了,官员不称职,甚至能直接影响朝廷的兴衰。比如前面提到的张温、崔烈之徒。并且灵帝卖官得来的钱主要是拿来自己挥霍享受。
个人享乐上,桓帝没有灵帝那么骄奢淫逸贪婪无度。
桓帝好色,后宫妃嫔、宫女最多时达六千多人,这点和灵帝不相上下。但桓帝除了给母亲起造过宫殿外,几乎没有新建什么宫殿。桓帝时皇宫内经常失火,许多宫殿被烧坏了。也许主要是没钱吧,因为他曾想扩建鸿池,被侍中赵典谏止。以至于灵帝继位后,看到破烂的宫殿和空空如也的国库时嘲讽桓帝不能作家居。
灵帝就太能作家居了。将加收的田亩税和卖官钱拿来翻新南宮,扩建西园。有学者算过一笔账,灵帝仅从每亩增收十文钱的加税中就获利200亿。而这200亿还不够他修建宫殿,又开始卖官。在宫中建集市,太监、宫女在其中模仿民间集市买卖,百戏杂呈。这些人趁机偷窃珍宝,运出去倒卖。还在宫中修建一千多间房,让人采来苔藓覆盖在台阶上面,引渠水绕门环流。渠水中种植着南国进献的荷花,花大如盖,高一丈有余,荷叶夜舒昼卷,一茎有四莲,名叫夜舒荷。又因其在月亮出来后叶子才展开,月神名望舒,又叫望舒荷。灵帝与众多宫女裸游其中,嬉戏追逐,竟然亲赐花园名为裸游馆。
桓帝比灵帝亲民。
桓、灵二帝时期,在自然环境上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自然灾害特别多,水灾、旱灾、蝗灾、地震不断。特别是瘟疫盛行,这在以往是没有过的。有学者认为这是延熹九年(公元166年)罗马使团来朝时从西亚带过来的,因为以往中原大地从来没有过流行时间这么长、波及面这么大的瘟疫。赈灾和治病、防疫就成了这个时期经常会遇到的事情。以《后汉书》记载为准,桓帝时赈灾、治病、防疫,减免租赋等举动共有十三次,灵帝时则只有三次。桓帝为保障粮食供应,还禁止酿酒。并从诸侯王和有粮食的大户那里借粮食赈灾。
桓帝时期,人口达六千多万,是汉朝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其人口数量与国土面积就是和盛唐时相比也毫不逊色,俨然有中兴之气相,这是灵帝无法比的。桓帝还做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诛灭外戚梁氏后,桓帝抄了梁冀家三十几亿的家产,在官府公开拍卖,充公使用,并因此减除天下税租的一半。还把梁氏占据的山岭花园等产业发还给贫穷的百姓来经营。这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贪官的赃款赃物发还于民的吧。(有学者考证,梁氏的家产远远不止30亿,总资产应该在150亿以上。多出的120亿被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成员,主持抄家、拍卖的洛阳令袁腾私吞了。没有袁氏家族的支持和参与,一个洛阳令是办不成这事的。这也是袁氏家族从此后成为大富豪的原因)
从二人的谥号上也能看出差别。桓,不是恶谥。按谥法解释,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动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是对桓帝主要在西北开疆拓土功绩的肯定和赞扬。灵,则是典型的恶谥。不勤成名曰灵。乱而不损曰灵。好祭鬼怪曰灵等,无一不是彰显灵帝之恶。
灵帝曾经问过侍中杨琦:“我和桓帝比怎么样?”杨琦是弘农杨氏家族成员,不屑于巴结灵帝,说:“陛下要和桓帝比,就像虞舜和唐尧比德一样。”意思是说,桓帝已经是个无德之人,你和他比更无德。再翻译得更直白点就是:桓帝已经不是个东西了,你就更不是个东西。灵帝自讨没趣,又不能把杨琦怎么样,只得假意夸奖杨琦是个硬汉子,给自己找台阶下。
晋武帝司马炎也卖官鬻爵,搜刮钱财供自己挥霍,司隶校尉刘毅对此的评价是“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认为司马炎还不如桓灵二帝。刘毅是汉室宗亲,曹魏时人,离桓灵时代不远,他说的话应该比较准确。唯一错误的是没分清桓灵二人的差别。
灵帝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将汉字由文字工具提升为书法艺术,书法和书法家由此成为中国独有的艺术和艺术家。(靠书法谋生的人应该每天拜拜灵帝)还有两件事,史家也乐于提及,就是熹平石经和鸿都门学。熹平石经是统一了儒家经典,并以石刻的形式公开在太学内立碑,供天下读书人誊写,儒家经典的教和学都有了标准教材。鸿都门学则被称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综合性艺术专科学校,但灵帝成立鸿都门学的本意是培植官僚体系的人才,以弥补因为党锢而造成的官员缺失,也是为了打击和惩罚不愿合作的太学生们。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11 12:01:26 +0800 CST  
第二节 二子夺嫡
扯远了,还是回到洛阳皇宫里来。
嘉德殿里,蹇硕眼看着灵帝咽下了最后一口气。面对着这个赋予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主子,暗暗下定决心,拼尽全力也要实现主子的愿望。
蹇硕身材高大,相貌威严,不光强壮还很有武略,灵帝自黄巾民变后开始对帝国军事行动感兴趣,特别信任蹇硕,以他为西园八校尉之首。蹇硕的相貌和各位想象中的样子有很大区别吧?这是因为秦汉阉割和明清的阉割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简单介绍一下,汉代宦官净身只是将睾丸去掉,保留了阴茎。被去掉睾丸的人同样具有性欲,有些人还可以再生,恢复成正常人。还有的人患有隐睾症或者严重的阳痿症,当时并不知道有这些病症,这些人也糊里糊涂地入宫作了宦官,他们同样具有性欲甚至生育能力。这也是东汉宦官专权时,经常有强抢民女的事情发生,成为文官集团声讨宦官的一大罪状。灵帝时朝中的议郎栾巴就是这样一个奇人。先为宦官,后来发现自己恢复男性功能了,就申请外放,不光结了婚,还生了个儿子叫栾贺,官至云中太守。(治云中县,即今内蒙古托克托县)明清时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就将阴茎和睾丸一锅端,彻底剜掉。明清太监就不能和宫女对睡,只能对食了。虽然也大张旗鼓地娶老婆,也只是意淫罢了。
小说戏剧中经常出现皇帝一句话决定继承人的情节,这是想当然的臆想,真实的皇位继承远不止这么简单,是有一套理论规范的。在汉人政权的传承中,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的皇位继承理论就成为唯一的标准,皇帝和文武百官都以此为标准来决定皇位的继承。要是像小说戏剧中那么简单,明万历皇帝还用得着和文武百官发生激烈抗争吗?
皇权体制是家天下,国家政权父子相传,选择继承人成为政权是否能够稳定和延续的关键,因此,自古就有太子为立国之本的说法。《春秋公羊传》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表明最迟在先秦时期,中国就有了由儒家根据商周历史教训总结提炼出来的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一经产生,就为后世的君王和大臣所接受,对君王而言,是从制度上防止其因爱立嗣为国家带来的混乱;对大臣而言,有了维护这一制度的理论,可以监督甚至反对君王不合理的立嗣行为。这一制度的最大功效就是赋予嫡长子合法继承权,消除其他儿子的非分之想,使政权能够稳定交接和延续。但这一制度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嫡长子本人是否拥有接管政权治理国家的能力。如果僵硬地执行这个制度,也会给政权带来危害甚至引发动乱丧失国祚,如晋武帝司马炎嫡长子司马轨早死,次子司马衷遂成为嫡长子顺位继承,就是有名的白痴皇帝晋惠帝,由于其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其皇后贾南风揽权干政胡作非为,造成八王之乱,西晋很快就灭亡了。
嫡长子继承制一直是皇权专制时期的主流理论,三国时期也如此。三国前期因立嫡问题遭到当时人诟病和指责的有袁绍和刘表,二人都废长立幼因爱立嗣,导致政权分裂灭亡。曹操也曾想因爱立嗣,在嫡长子曹丕和自己喜欢的三子曹植之间犹疑不定。曹操曾经就此去请教贾诩,贾诩意味深长地说了句:“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曹操心领神会,于是立曹丕为太子。孙权也想因爱立嗣,造成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二宮并争。由于不听陆逊等大臣的忠告,以至于太子与鲁王两败俱伤,并由此导致东吴的灭亡。
汉灵帝比桓帝幸运的是有两个儿子,刘辩与刘协,当年分别是十七岁和九岁。(一说十四岁和九岁)灵帝的第一位皇后宋皇后无子,长子刘辩由何贵人所生,宋皇后被废后何贵人母以子贵被立为皇后。从这个意义上讲,刘辩是嫡长子。(如果宋皇后没被废,刘辩无论如何都不能成为嫡子,只是个长子。宋皇后任何时候生下皇子都是嫡子。这就是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的道理)既然是嫡长子,就理所应当地继承皇位,还有什么疑问呢?
问题出在灵帝身上。灵帝不喜欢刘辩。有三个原因:一是他从小寄养在宫廷外的一个道人家里,没有经过严格的宫廷礼仪的教育和熏陶,灵帝觉得他举止轻佻,缺乏威仪,估计还有些来自道士家庭的古怪行为;二是他是何贵人所生。灵帝后宫中有一位妃嫔王美人,深得灵帝宠爱,何贵人心生妒忌,将王美人毒杀,灵帝对此一直耿耿于怀。(灵帝还因思念王美人创作了《追德赋》和《令仪颂》,可见灵帝对王美人还是情有独钟的。在爱情和婚姻中,活人永远比不过死人)三是刘协是王美人所生,又是灵帝的母亲董贵人在宫廷里养大,从小看着长大的,自然多了份亲近。董贵人更是竭力要求立刘协为帝,个中原因,不言自明。(从后来董卓来洛阳在北邙接驾时两个孩子的表现来看,刘协还真要比刘辩强)
但要立刘协也没那么容易,最大的障碍是刘协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不能名正言顺正大光明地成为继承人继位,就只有另辟蹊径,以实力夺嫡继位。这也是历朝有实力一派继承帝位的常见方式。
那么,我们来看看双方的实力。
刘协一方。以蹇硕最具实力,是西园八校尉之首,帝国最高军事长官,大将军何进也受其管制。其次是董贵人的侄子骠骑将军董重。(位同三公,仅次于大将军)最后是董贵人,其时已被尊为孝仁皇后。虽无军权,但却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又有野心。(本来还有个董贵人的哥哥董宠,为执金吾,但因在外面打着孝仁皇后的旗号招摇撞骗,被下狱死)
刘辩一方。以舅舅何进最具实力,是大将军。本来他应该是帝国最高军事长官,但灵帝或者是不想让外戚坐大,或者是当时已感身体不适,为了立刘协而预留了一手,在设置西园八校尉时,将何进的军权分出一部分给了蹇硕,并明确规定,在军事管辖权上,蹇硕在何进之上。这个对何进实力是有一些影响。其次是何太后,她这个后可是正位,比董贵人孝仁皇后的尊号要有实力有权力得多。再其次是何氏家族。何皇后的母亲是舞阳君,虽无权力,却有封邑,有财力支持家族势力。同母异父的哥哥何苗(其生父姓朱,故也叫朱苗)时任车骑将军,济阳侯。最后还有一大批已经官复原职手握军权、行政权的党人,光看名单就令人目眩。随便举几个吧:荀爽、荀攸、何颙、王允、郑泰、、伍孚、华歆、孔融、王谦、刘表、王匡、鲍信、蒯越、陈琳、逢纪、边让、张纮……这还不算,还有个巨大的boss隐藏其中,就是袁绍,及其弟弟袁术和大批他们的跟随者。
不用再比较就能看出双方实力的悬殊吧。
偏偏蹇硕和董贵人这两个不自量力的傻瓜不讲究策略,不知道收敛。蹇硕四处宣扬自己对董贵人的忠心,并得意洋洋地说,大将军兄弟和天下党人不敢明目张胆地和我作对,就是因为我有兵权,管得了大将军。董贵人也是如出一辙的张狂。何太后要她不要干预朝政,她不但不听,还口出狂言说,你不过是依仗你哥哥大将军的势力,我那天叫骠骑将军把你哥哥的头砍下来。这话听上去哪里像一个搞政治的皇后说的,分明还是那个清河寡妇的口吻。
灵帝未死前,除了分何进兵权外,还与蹇硕密议,将何进调出京城,让蹇硕独掌京城兵权,方便行事。于是就让何进出征西北,讨伐边章、韩遂。何进识破了其中的阴谋,就让袁绍先出兵东进,剿灭徐州、兖州的黄巾余孽,说要等到袁绍征讨完后带兵回来,再去西征。这明显就是拖延时间。袁绍也心知肚明,带兵在周围转而不进。
灵帝一死,蹇硕和董太后没有约束何进的渠道和手段了,就计划直接杀掉何进。灵帝死后,蹇硕想先杀何进再立刘协,就在宫里设下埋伏,然后让人以商谈治丧大事的名义通知何进进宫。何进此时并没有防备之心,接到通知后就进宫。走到宫门时,碰见了旧时的一位老朋友,现在是蹇硕司马的潘隐。潘隐看见何进走过来,赶忙起身迎着何进而去,边走边给何进使眼色。何进迅速醒悟过来,慌忙掉头抄近路跑回自己的军营,并调来大批部队保卫自己。从此以后,只要蹇硕在,何进就誓不进宮,对外则宣称自己病了,与自己的团队一起商量如何对付蹇硕。
历史的偶然性,一个诡异的目光眨眼间就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这种例子在中外历史中有很多。
举两个相似的例子吧。
第一个就发生在灵帝时期。汉建宁元年(168)九月,发生了史称的九月辛亥政变事件。以大将军窦武为首的外戚集团与以太尉陈蕃,(三公之一,主管军事,相当于国防部长)长乐少府李膺、(前面贯宫名的为太后宫官。如太后住长乐宫为长乐少府,住长信宫则为长信少府)太仆杜密等为首的文官集团联手,准备诛杀宦官。当时情形外戚的实力要大于宦官,不出意外的话,窦武是有可能战胜宦官的。
不幸的是居然出了两个意外:第一个意外。窦武已经先期杀了中常侍(本为虚衔加官,东汉时转为实官,其秩由千石升至比二千石。安帝之后,只能由宦官担任,权倾朝野)管霸、苏康,又要杀曹节、王甫等人,同时安排了亲信尹勋为尚书令,(少府属官,品秩不高,实权巨大。尹勋为著名党人“八顾”之一)刘瑜为侍中,冯述为屯骑校尉,(北军五校之一)越巂太守荀翌为从事中郎,(越巂郡,治所在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辖境相当今云南丽江及绥江两县间金沙江以东、以西的祥云、大姚以北和四川木里、石棉、甘洛、雷波以南地区。从事中郎,大将军属官)陈寔为掾属,(大将军属官)李膺为长乐少府、杜密为太仆、朱寓为司隶校尉、刘祐为河南尹、虞祁为洛阳令、栾巴为议郎。内廷里也以亲信小黄门山冰代替魏彪为黄门令。(黄门令,即侍中,秩六百石)别忘了窦家还有人担任着步兵校尉和监羽林左骑等军职。准备妥当后,窦武就给太后写了封株除宦官的奏折,写完就出府回家了。值班的中书看见了就跑到宦官长乐五官史朱瑀那里告密。朱瑀偷走了奏折,大骂窦武:“宦官中放纵的人是可以杀。但我们这些人有什么罪,要全部杀尽,还要灭族!”并在宮里大声诬陷陈蕃、窦武,高呼:“陈蕃、窦武奏白太后废帝,为大逆!”于是与长乐宮里的宦官共普、张亮等十七人,歃血盟誓,要诛杀陈蕃、窦武等。曹节听说后,赶忙与灵帝的乳母赵娆等一起拥卫着灵帝躲到德阳前殿。同时以王甫为黄门令,先杀内应山冰、尹勋,然后劫持太后,把守南宫,把宫门和秘道都封闭了。然后派人抓捕窦武。如果不是这个意外,宦官集团几乎就没有时间组织力量对抗和反扑。
第二个意外。前面说过,窦武掌握的武装力量比宦官集团大。从后来王甫带出来的虎贲、羽林、厩驺、都候、剑戟士等,合起来才一千多人可以看出,宦官手里的武装力量就是平常值班的宫廷卫士,难以和北军相抗衡。意外的是,去年带兵前往三辅(即右扶风、左冯翊、京兆)平定先零羌骚扰的护匈奴中郎将张奂此时得胜凯旋。宦官集团让灵帝下诏,以少府周靖领车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位比三公)加节,与张奂率五营将士讨伐窦武。张奂不明就里,听命而行。面对当时战力最强的野战军凉州劲卒,北军五校就只有投降的份了。
第二个也是因偶然泄密引发的例子。明崇祯时期,内忧外患严重,崇祯帝感到难以长期维持内外战争,有和清议和的打算,但又担心受到以东林党人为核心的朝野清流爱国派的反对,就密令兵部尚书陈新甲与清秘密议和。陈新甲令其亲信马绍愉以二品郎中的身份出使,与清议和。马绍愉将议和条件密函发送给陈新甲。陈新甲看后忘记秘藏,随手放在桌上,其家童误以为是第二天要下发的《塘报》,就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议和行动大白于天下。不出崇祯帝所料,议和行动遭到百官反对和抵制。崇祯帝委罪于陈新甲,陈新甲不知道为君分忧,坚决不认罪,反而认为有功。最后被杀。议和的大门从此彻底关闭。。
议和不是投降,是一种自保的政治策略。当时议和的时机和条件都有,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都没有入主中原的奢望,最大的要求是取得建州(东三省)自治。此时东三省灾害年年,民不果腹,皇太极也是在尽最后的力气支撑。议和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成功的话,崇祯帝就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李自成。肃清国内流寇后,假以时日,以中原之博大,休养生息,集聚力量,重新夺回东三省也不是没有可能。历史就将是另外一个模样。
闲话打住,回到洛阳皇城里来。蹇硕计划没成功,又知道何进在密谋对付自己,就与中常侍赵忠等起草了捕拿何进的文书。中常侍郭胜是何进南阳宛县老乡,历来与何氏家族走得很近,就偷偷地把文书拿给何进看了。何进就让郭胜联络其他中常侍反过来捉拿蹇硕。(其实不用郭胜告密,何进也知道蹇硕的密谋,因其与中常侍张让是儿女亲家)郭胜的告密表明在蹇硕与何进之间,中常侍们选择了何进。
郭胜杀了蹇硕。蹇硕的兵马全部由何进接管,他又成了帝国最高军事长官。
接下来就更简单了。五月,何进、何苗兄弟与三公共同上书,要求免去董重的骠骑将军职务,请董贵人回老家清河养老。那时掌握签批奏疏权的是谁?何太后啊。自然允准。当晚,何进就派出自己的府兵包围了骠骑将军府,董重惶恐自杀。董贵人则忧惧而死。(一说被何皇后毒死)
双方虽然事先明争暗斗了一段时期,最迟从灵帝设立西园军就开始了。但真正的交锋则如电光火石一般迅速结束。四月十一日,灵帝死。十三日,刘辩继位,是为少帝。封刘协为渤海王。二十五日,杀蹇硕。五月,董重及董贵人死。
夺嫡之争以刘辩一方完胜而告终。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11 12:43:37 +0800 CST  
@荒城旧梦xx 2018-05-11 14:43:21
支持精版!居然有幸坐沙发!
-----------------------------
哈哈,谢谢您转场观看。老帖子没啥人看了,您可以想坐几楼坐几楼。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11 15:31:35 +0800 CST  
第三章 诛杀宦官

第一节 何进的两难处境
在夺嫡之争中有一个让人费解的问题,就是宦官集团为什么最终会选择倒向何进,而不是倒向他们的同类蹇硕?
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实力对比。前面我们做过比较,实力差距一目了然。宦官集团不会傻到硬要拿鸡蛋往石头上碰。一个原因是侥幸心理。宦官集团与何氏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让的儿媳妇是何太后的妹妹;何太后和何进的得宠,老乡郭胜帮了很大的忙;何进一家从南阳来到京城时还很贫贱,是依靠宦官才得以富贵的。灵帝生前曾经要废除何皇后,全靠宦官力保,并拿出私财奉献给灵帝才保住了何皇后。因为这些因素,他们认为何氏家族不会为难他们,才决定放弃蹇硕,投靠何氏家族,求得何氏家族的保护。在举国反对宦官,要求惩处宦官的不利环境里,只有依靠最强大势力的保护才能幸免于难。
宦官集团认输服软拜倒在何进脚下,并杀死何进最大的对手蹇硕作为投名状,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何进的决定。
作为胜利者的何进,此时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是愁云密布,忧心忡忡。他陷入了一个无解的两难境地了。一面是有恩于他的宦官集团,希望得到他的保护。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想报恩,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宦官集团是千夫所指,他又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对宦官施与援手。另一面是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文官集团,希望他杀掉宦官。他不想杀宦官,但文官集团代表着社会主流思潮,站在社会正义一边,他还得依靠文官集团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因此他也不愿意得罪文官集团。难啊!究竟该作出怎样的抉择呢?
何进是南阳郡宛县一个屠夫的儿子,众所周知的屠家子。只是因为同父异母的妹妹做了贵人、皇后才摇身一变进入官场,最终成为当朝大将军。虽然师从过也曾经教过灵帝的司空杨赐,具有儒学文化的底子,但在士大夫眼里,还是个未入流的屠家子。随便举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当时士大夫对何进的不屑一顾:
何进胁迫著名学者郑玄、申屠蟠为自己的幕僚,郑玄还给了个面子,来住了一晚就走了。申屠蟠根本就不搭理他,连信都懒得回。何进曾为女儿向自己的属下长史王谦求婚,按照常理能与自己的顶头上司,特别是这位顶头上司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那是求之不得的美事。何进大概也是这么想的,没想到王谦一口拒绝。王谦是名门之后,司空王畅的儿子。(王畅,著名党人、名列八俊,与李膺齐名。王谦的儿子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王粲的孙子王弼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玄学家,开创了一个新的哲学流派)王谦只不过是有过一代做过三公的人,就如此地瞧不起何进,那么,有着四世三公巨大荣耀的袁绍会看得起何进吗?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14 15:25:03 +0800 CST  
第二节 袁绍崛起
当然看不起。袁氏家族的富贵荣华是汉朝公族中从来没有过的。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高祖袁安曾任汉和帝司空、司徒;从曾祖父袁敞也在汉和帝时任过司空;祖父袁汤曾任桓帝时司空、司徒、太尉;生父袁逢任灵帝司空;从父袁隗任灵帝时司徒、太尉、太傅。袁氏家族四代都有人出任过朝廷三公职务,故称四世三公,家世显赫。袁绍是庶出,生母为袁家奴婢,出身微贱,过继给叔父左中郎将袁成,继承袁成这支血脉。因此而改变了庶出的身份,但庶出的身世却成为袁绍永远摆脱不了的梦魇。
袁绍少年为郎官,(应该是任子而为,省略了普通士人先要举孝廉、茂才,出为郎,再外任的过程。拼爹也是优良传统之一啊)。二十岁出任濮阳县长,大约在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因母丧离任,回家服丧。然后又莫名其妙地违反当时习俗为已经死去多年的父亲服丧三年。古人云,过犹不及。这不是遵守礼法,反而是违反礼法啊。其实袁绍是被迫如此的。因为第一次党锢就出现在袁绍为母服丧期间。袁绍是著名党人李膺的女婿,没受到牵连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哪里还敢再出去混迹官场。
但是袁绍在服丧期间密切关注着朝廷的动向,并主动结交了一个著名党人何颙。此人是个有胆有识能文能武的奇人。他有个叫虞伟高的朋友,父亲被人所害,一心要报父仇,谁知身体有病未能实现,临死前向何颙哭诉了这件憾事。朋友死后,何颙立即去把他的仇人杀了,提着人头来到朋友坟前祭奠自己的朋友。党锢期间,朝廷要捉拿何颙。何颙就改名换姓在袁绍的家乡汝南藏匿。袁绍就是在这时去主动结识并与其结为所谓的“奔走之友”,类同于生死之交。这时袁绍结交的第一个奔走之友。
大约在熹平元年(公元172年)袁绍结束服丧回到洛阳。此时党锢还没完全解除,何颙仍然在抓捕名单上,但不惜冒险私下进入洛阳,与袁绍商议密事。相关史书上记载的是商议营救党人的事情,但这只是其中必须的一件事,应该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
首要的当然是解救党人。如果不依附宦官,也不依附外戚,那就只能牢牢地把握住文官集团。此时尚无显赫的外戚,是宦官掌控朝廷,在朝文官大多数是宦官耳目,不能完全相信,在野的被禁锢的文官大多是天下名士,极具号召力和影响力,他们就成了袁绍要做大事的潜在帮手。袁绍、何颙为解救党人作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针对因被禁锢而穷愁潦倒的党人,就给予其经济援助,使其能够维持生存;针对仍在躲避朝廷抓捕的党人,则想办法帮助他们逃到安全的地方躲藏。这样营救下来的效果十分明显,保全了许多党人的性命。
袁绍仗义疏财营救党人的义举,使其本身就具有的四世三公的显赫门第,袁氏家族门生故吏遍天下的政治光环更加耀眼。袁绍府邸俨然成为京城的政治中心,袁绍则成为焦点政治人物。前往袁府求见袁绍的人每天都络绎不绝,经常有一千多辆车排队等候在门外。袁绍此时又与张邈、许攸、伍孚、吴子卿(此人资料不详)等结为奔走之友。(这几人后面还会提到)
这样的盛况必定会引起朝野的注意。朝廷的担忧是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什么政治阴谋,中常侍赵忠公开在宫廷里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袁绍坐地抬高自己的声价,又喜好收留豢养一些亡命之徒,不知道这个家伙究竟想干什么?”袁绍的叔父,此时已经做到高于三公的太傅袁隗赶紧把袁绍叫来训斥了一顿,严厉地提醒袁绍这样做会让袁氏家族破家的。袁绍最初并没听从叔父的劝告,仍然我行我素。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14 15:25:29 +0800 CST  
第三节 袁绍出山
没过多久,袁绍突然决定出山,进大将军何进府为掾,做了一个高级参谋。(党锢解除后,朝廷拜袁绍为侍御史。因同父异母弟袁术为尚书,级别比侍御史高。袁绍就拒绝出任,提出让孔融担任侍御史。朝廷无奈,改任袁绍为比尚书级别高的虎贲中郎将。后来又出任西园八校尉之一的中军校尉。一说佐军校尉)
此事有些蹊跷,如日中天的袁绍会屈身于一个连自己的下属都瞧不起的人,仅仅去给他做个没有官衔的掾属。王谦好歹还是个长史。各位看官也许会说,何进是大将军,弟弟是骠骑将军、妹妹是太后,当朝第一家族,袁绍屈居于下也是理所当然啊。听上去似乎有道理,而事实却不是这么回事。
你相信帝国第一公族、当红第一政治明星的袁绍会去辅佐一个屠家子吗?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是个阴谋!
这里面一定有阴谋!!
这就是个阴谋!!!
袁绍确实是冲着何氏家族去的,但并不是要去辅佐,而是去利用。何氏家族表面上看起来是第一家族,实际上何进是个“三无人员”:
一无根基。因为妹妹成为贵人才摆脱了屠家的命运,祖宗三代没一个做官的。其拉拢袁绍、袁术兄弟,就是看中了袁氏家族门生故吏遍天下的政治优势,想据为己用。
二无声望。前面说过的郑玄、申屠蟠拒绝辟召,王谦拒绝联姻是最好的证明。
三无威名。何进任大将军后没有带兵出征打过一次鼓舞人心令人瞩目的大胜仗。这点还不如弟弟何苗。何苗在任河南尹时,带兵讨平荥阳叛乱,因战功封车骑将军、济阳侯。何进任河南尹时,是遇到黄巾军叛徒来告密才立功的。这算什么战功啊?
袁绍看准了这是个软柿子,才决定要去捏一捏。要利用何氏家族手里的权力、地位来为自己服务,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何氏家族手里要没有这些权力,袁绍是不会去的。如果何氏家族是个德高望重、功名显赫的世族,估计袁绍也不会去
袁绍进了大将军府,一大批被袁绍营救出的党人和袁氏故吏,当然还包括他的奔走之友也随之而来。前面我们在对比何进与蹇硕的实力时所列举的名单上的人,凭何进的声望是召不来的,几乎全是袁绍带进来的。
士人集团在宦官和外戚的争斗中,如果非要选择一方的话,他们几乎会毫无例外地选择外戚。士人信奉的是儒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儒学圣训已经刻骨铭心地扎在他们脑子里,他们天然地厌恶和鄙夷刑余之人的宦官。而外戚也是受的儒学教育,(像窦武少年时代就以熟悉儒家经典著称,名扬关西)在思想、理论体系上与士人有天然的亲近感。袁绍以杀宦官为名,士人集团自然趋之若鹜。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14 15:25:49 +0800 CST  
第四节 一波三折
袁绍与士人集团要杀宦官,何进在杀与不杀之间犹豫不决。犹豫不决的因素确实是来自于家族的压力,母亲、弟弟、妹妹都反对他杀宦官。自己内心也有忘恩负义的愧疚。宦官集团在这一点上是赌对了的。士人集团则坚持要杀。何进不想杀宦官是因私利私心,士人集团要杀起码从表面上看是出于公利公心。在道义、道德层面上,何进不杀宦官的主张处于下风,就被迫去杀。这就是何进杀宦官时思想和行动上三心二意一波三折的原因。
杀宦官不是袁绍的首创。就在何进担任大将军后,韩遂、盖勋、刘虞等人都先于袁绍向何进提出杀宦官的建议,何进从来就没有采纳过。可这次不同了,袁绍可不是韩遂、盖勋可比,后面还有一个庞大的士人集团。何进想不杀都不行。
那就杀吧。谁知何进刚准备杀宦官,就遇到来自母亲、弟弟、妹妹的反对。何进又犹豫了。袁绍不给何进犹豫的机会,立即指使门客张津告诉何进,中常侍正在与长乐太后勾结。(即灵帝生母孝仁董皇后。董皇后死于189年5月,此事应在5月前)言下之意就是你不早点杀掉他们,他们就可能谋反,反而威胁到何氏家族。何进向何太后转告了这番话。没有证据说明何太后是听了这番话后才下手毒死了董太后,但逻辑上可以这样推论。因为后来何太后并没有同意何进诛杀宦官的请求,说明中常侍勾结董太后谋反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了。
一计不成,袁绍又生一计,亲自去蛊惑何进,说当初窦武、陈蕃诛杀宦官之所以失败,主要是没有足够的武装力量。现在我们应该征召四方猛将进京,以武力胁迫太后同意杀宦官。何进居然同意了。
这是个很滑稽的理由。窦武杀宦官时,掌握的武装力量并不比宦官弱,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出现了护匈奴中郎将张奂突然带兵回朝的意外。张奂是糊里糊涂地帮助了宦官,为此而悔恨终身。而这个时候根本就不存在武力不够的问题。何进兄弟、袁绍兄弟都手握重兵,其中任意一个人所辖的军队都可以轻而易举地灭掉宦官。蹇硕被杀后,宦官手里已经没有实力较强的军队,还招的哪门子猛将啊?
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破绽。侍御史郑泰、大将军主簿(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陈琳都劝谏过何进。郑泰说,“董卓强暴残忍,有无穷野心,若倚重他做朝政大事,将会放任他的凶暴和野心,必定会危害朝廷。你是皇帝的外戚,有辅政大权,应当坚持由自已决断,诛除有罪的人,实在不适合以董卓作为援助。而且事情拖久了就会生变,窦武的事正是前车之鉴。”陈琳认为,诛杀宦官是国家大事,不能使用欺诈的方式去恐吓太后。你现在集皇家威严和军事重权于一身,杀宦官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就象用炉子里的烈火烧燎牲畜的毛发一样容易。但现在你反而要放下手里的利器,去求助于外人。大兵聚会,强者为雄,你倒持干戈,授人以柄,不但不能成功,反而会生出乱子来。何进不听,郑泰一气之下拂袖而去。还对荀攸说,何进这个人不值得辅佐。同时劝谏何进的还有时任尚书的卢植。
相关史书上还记载了曹操听说这件事情后的评论。曹操认为杀宦官太容易了啊,去掉首恶就行,用一个狱吏就足够了,何必招那么多外官。无论曹操说没说这话,反正何进是听不到的。曹操年轻时用尽九牛二虎之力都没能进到袁绍的核心圈子里去,一直就只是袁绍的一个马仔。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14 15:26:21 +0800 CST  
第五节 隐藏在四方猛将中的秘密
仔细分析一下袁绍让何进招的四方猛将,大致就可以看出其中隐藏的奥秘。
1、前将军、并州牧董卓;(今山西、河北部分地区)
2、武猛都尉丁原;(都尉,主要为武官职务,汉末时次于校尉,多为临时因事设置,事完即解)
3、东郡太守桥瑁;(今河南省东北部和山东省西部)
4、大将军掾属王匡;
5、西园军假司马张杨;(假,临时)
6、原并州从事张辽;
7、骑都尉鲍信;
8、都尉毌丘毅。
看上去有八支队伍,挺壮观的。但其中真正拥有正规军具有较强军事实力的只有董卓的凉州军和丁原的并州军。(董卓虽然是以并州牧从并州而来,但所带的是其原来的凉州军)兵员最多的董卓也只有三千兵。其他的不是郡国兵就是临时招募的士兵,并且还不能同时到达洛阳。王匡、鲍信在泰山;张杨、张辽在并州;毌丘毅在丹杨。真正能到洛阳的武装也还是只有董卓和丁原。
估计还是有看官不大明白这份名单和袁绍有什么关系。奥秘就在董卓身上。原来董卓是袁绍叔父太傅袁隗的幕僚,即所谓的“袁氏故吏”,是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推荐的。袁绍招他进京,主要是希望他能像其他的袁氏故吏一样,遵守潜规则,听命于自己,为实现自己的野心效力。皇甫嵩的儿子皇甫郦曾经分析过天下豪强的实力,认为只有其父亲皇甫嵩与董卓有争夺天下的实力。袁绍如果能如愿以偿地得到董卓的支持,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取少帝刘辩而代之。
春秋战国时,王室衰微,诸侯强盛,士大夫更多的是先忠于诸侯,后忠于王室。钱穆先生称此为“两重君主观念”。东汉末期的社会、政治形势与春秋战国相似,士大夫仍然具有浓郁的“两重君主观念”。再加上汉朝的官员选拔制度,导致门生对举主的依赖和忠诚。门生首先是忠于主官及其后代,就像刘焉、刘表去世后,其部属仍然忠于其后代刘璋、刘琮。公孙瓒为其太守不惜弃孝道于不顾,亲随太守到日南(今越南河内南)服刑。刘璋时汉昌县长程畿对身为郡吏的儿子程郁说:“我受到州里的恩惠,就应当为州牧尽节。你是郡里的属吏,就应该当为太守效力,不能因为我的原因而改变你忠诚的对象”,此话最为明白无误的说明了当时掾属与主官的关系。
何进对四方猛将的进京线路及安排是这样的:董卓屯关中上林苑;王匡速到泰山调发其郡中的强弩兵;桥瑁屯城皋。袁绍伪造大将军文书,诈令丁原带兵数千人,称黑山伯,伪装成黄巾军进入河内,纵火焚烧黄河孟津渡口。孟津离洛阳很近,火光已经映照进洛阳城中。这些行动全部都是以诛宦官为名。但太后还是没有同意何进杀宦官的主张。
何进又一次犹豫。这次犹豫不光是来自于太后的阻扰,而是逐渐逼近京城的四方猛将让他感到了不安,隐约觉得这里面似乎有些不妥。他要终止他们进京的行动。
何进紧急派出谏议大夫种劭持皇帝诏书阻止董卓进入洛阳。为什么会派种劭呢?因为他是司徒种暠的孙子。而董卓曾经接受过种暠的辟召,也就是种暠的故吏。看出何进的良苦用心了吧。灵帝在时,董卓已经屡抗皇命,(后面会讲到)何进担心诏书不起作用,特地选派了种劭,也是希望董卓能遵守潜规则,看在故主的份上停止进兵。(这个想法倒是和袁绍一样,结果也一样,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袁绍当然不会看到煮熟的鸭子飞了,也秘密派人持自己的手书密令董卓,一、不接诏书;二、上书表达坚决诛杀宦官的要求;三、加快行军速度,不惜违规走驰道。同时在洛阳加紧下一步的布置。进一步胁迫何进,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和宦官的争斗已经公开化了,再不能挽回,你要下定决心。又让何进任命自己为司隶校尉,并假节,专命击断。空出来的虎贲中郎将(相当于今中央警备团团长)由弟弟袁术接任。袁氏故吏王允任河南尹。牢牢地把持住了洛阳及周边地区的控制权。还在洛阳城外埋伏了一支一千多人的部队。别忘了袁绍的马仔西园典军校尉曹操、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都还带有军队驻扎在洛阳。更别忘了袁绍的叔父袁隗时任太傅、录尚书事,是帝国最高行政长官。
事情开始发生了变化。董卓行军到河南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接到停止进军的诏书。董卓不接诏书,按照袁绍密令立即上了第一道书,言明张让等十常侍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现在要听从大将军何进的指令,杀掉宦官。进军到新安时(今河南渑池县东)又上了第二道书。这次上书就有些意味深长了。书中不再提到何进要求杀宦官的事,而是说我的士兵要求杀宦官,不杀宦官他们就不为朝廷打仗了。我要带兵到长乐观杀掉这些宦官。董卓的野心逐渐浮出水面。
持诏前来却兵的种劭对董卓不接诏书,还派兵胁迫自己的行为非常愤怒,严厉地斥责董卓。董卓要等待朝廷对上书的反应,同时对洛阳城内的情况也不大清楚,要等弟弟董旻送出来的情报,就给了种劭一个面子,在洛阳城西的夕阳亭停军驻扎。
这次太后真的慌了,赶紧罢免了全部中常侍小黄门,叫他们各自赶紧回老家躲避,只留下几个平常和何进关系比较好的宦官维持宮里的日常事务。被赶出宫门的宦官都跑到何进府里听凭处置。何进也给他们说,董卓马上就要到了,你们还是早点回老家去吧。袁绍一而再再而三地劝说何进趁此时杀掉这些宦官,何进还是不愿也许是不忍下手。
袁绍怎么会让这些宦官逃走呢,立即伪造大将军文书发布到各州郡,命令抓捕宦官的亲属,堵住了宦官回老家避难的退路。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14 15:26:45 +0800 CST  
第六节 宦官的报复
狗急了要跳墙,兔子急了要咬人,宦官急了要杀人,何况这还是一群曾经不可一世的宦官。何进(其实是袁绍)把宦官逼到了死胡同,宦官们只有奋力反击,寻求生路。
宦官耍起阴谋做起暗事来,真是一环一环,环环相扣。先是示弱。张让的儿媳妇是太后的妹妹,张让去给儿媳妇叩头认错,说:“老臣得罪了,本来应当和你一起回老家的,只是我受朝廷恩惠太多,现在要离开皇宫,心里实在舍不得,希望能够再进宫值一天班,最后侍奉下太后、皇帝,然后就回老家,就是死了也没什么遗憾了。”无论在哪个年代,公公给儿媳妇磕头认错,都是能让儿媳妇感动的事情,何况还说得那么情真意切,恓惶悲凉。太后的妹妹感动不已,赶紧去把公公的请求哭诉给母亲舞阳君。舞阳君自然也是感动不已,就进宫告诉太后。太后仍然是感动啊,就下诏让被赶出去的常侍、黄门全都进宫,入值当差。
何进并不知道这些,还进宫到长乐宮里去和太后商量杀掉宦官后,选拔三署郎进宫代替的事情。
宦官看到何进进宫,觉得有些奇怪。因为何进受到蹇硕谋刺的刺激,一直称病不出,不参加灵帝的丧礼,也不给灵帝送葬。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进宫来和太后商量,难道是当年窦氏杀宦官的事情又要发生了吗?宦官们已经预感到要出事,张让就派人偷听,结果证实了他们的预感是准确的。
生死关头,先下手为强,张让率领常侍段珪、毕岚等数十人,手持兵器悄悄地从侧门进去,埋伏在嘉德殿里。等到何进从长乐宮里出来后,他们假称太后要召见何进,把何进骗进嘉德殿。等何进坐定后,张让这帮人就开始声讨何进,说,天下混乱,也不光是我们几个的罪过。先帝在的时候曾经与太后发生了不快,要废黜太后,我们几个痛哭流涕地恳求先帝不要这么做,还各自拿出一千万家财来作为礼物送给先帝,才使得先帝回心转意。我们几个这样做就是想投靠依托你们家族啊!现在你居然要灭我们的族,这不是太过分了吗?你说后宫宦官污浊不堪,那么你说,你们这些公卿大臣哪个是忠诚清白的?(别说还有些道理)控诉责骂完后,尚方监渠穆拔出剑来砍下了何进的头。(尚方有为皇帝制造刀剑之责,估计用的是把好剑)
值守宫殿,护卫皇室及高官的虎贲中郎将袁术此时不知身在何处,何进狂呼“公路(袁术字)救我”也无济于事。
估计何进至死也没弄明白,怎么杀了半天宦官最后居然被宦官杀了。
杀了何进后,张让、段珪等立即起草诏书,以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代替袁绍。少府许相为河南尹,代替王允,希图控制京师地区。尚书拿到诏书表示怀疑,要求请大将军出来证实,宦官把何进的头掷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经被诛杀了。”
何进被杀,洛阳城内群龙无首,一片混乱。何进进宫时,部属吴匡、(此人身世不详。后为张飞部将,其子吴班也为蜀汉将领)张璋率侍卫队在宫门外等候,听说何进死了,立即驱兵进宫为何进报仇。宦官锁住宫门。兵不能进。消失的袁术此时突然出现。这时已是黄昏时分,天色晦暗,袁术让虎贲兵纵火焚烧南宫九龙门。三人带兵入宫,又烧东宫、西宫,想把宦官烧出来。
张让、段珪赶紧带人挟持太后、皇帝刘辩和已经改封陈留王的刘协从阁道(架在空中连接南北宮的复道)跑往北宫。尚书卢植当时在宫中,闻讯后持戈而前,在阁道下面仰头数落张让等人,呵斥宦官放下人质。卢植身高八尺二,天生的大嗓门,声音如钟。惊慌失措的宦官受到惊吓,释放了太后。太后从阁道跳下来获救。
张让、段珪等人把刘氏兄弟带到了北宮德阳殿。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14 15:27:12 +0800 CST  
第七节 宦官和外戚集团毁灭
此时的朝局已被袁氏家族控制,袁隗、袁绍、卢植三人伪造诏书,捕杀才被宦官任命的司隶校尉樊陵、河南尹许相。
袁绍、何苗带兵赶往朱雀阙,捕杀了赵忠等一帮宦官。董旻也随后赶来。吴匡、张璋知道何苗与何进在杀宦官这件事情上不和,现在何进被杀,他们认为是何苗与宦官勾结,合谋杀了何进,于是就与董旻合兵一处突袭何苗。何苗措手不及,与长史乐隐一起被杀。乐隐的学生牵招、史路冒死抢出了老师的尸体。(记住牵招这个人,这里之所以会提到他,是因为后面他会解开一个有关刘备的秘密)
袁绍刚才不是也在这里吗?他到哪里去了呢?不知道,难怪有人怀疑这件事情也是他挑唆出来的。这种可能性很大,袁绍费这么大的劲谋事,不可能让何家有人留下来的。特别是这个人还是车骑将军。
大局控制住之后,大屠杀就开始了。
袁绍与刚赶到的王匡带兵从北宮进宫诛杀宦官。袁绍亲手斩杀中常侍高望。士兵蜂拥而入,见人就杀,不分老幼,也不分是否阉人,其中有因为没长胡须而被误认为是宦官被杀的,不是宦官的人此时也顾不得羞耻,赶紧脱下裤子露出自己不是宦官的证据。一共有二千多人被杀。袁绍指挥一些士兵逐宮搜查,一些士兵上到屋顶,攻击里面宫殿的宦官。(王匡带回来的是强弩兵,擅长远射)看着眼前这一幕,你还觉得诛杀宦官需要征召四方猛士进京吗?
袁绍兄弟南北夹击,合围皇宫。史书上没有记载曹操在这次行动中的表现,但记载了一件事情,从中可证实曹操是参与了这次行动的,其行动的任务不是在皇宫诛杀宦官,而是带兵前往何进府对付何进的家人和家兵。这件事情就是曹操乘乱纳何进儿媳妇尹氏为妾,顺带把其儿子何晏收为养子。(何晏是魏晋有名的美男子,成语“傅粉何郎”就是说的他,是魏晋玄学的开山始祖之一)如果曹操不是带兵进入何进府,怎么会收纳得到尹氏呢?曹操、曹丕父子都喜欢干这种乘人之危收人为妾的事,也算一奇。
张让、段珪等人挟持皇帝跑出皇宫步行向小平津(在今河南孟津东北,为黄河重要渡口,八关都邑之一。此时属丁原控制区)方向逃窜,希图渡过黄河,再作打算。尚书卢植带兵追赶。袁氏故吏河南尹王允派遣河南中部掾闵贡跟随卢植前往。在黄河边追上落在后面的宦官,闵贡持剑斩杀了数名宦官。前面活着的宦官眼见大势已去,在张让带领下对少帝刘辩哭泣而别,说:“我们一死,天下就要大乱了,请陛下自爱!”然后全部跳进黄河而死。
士人集团突然发现,扰乱朝廷一百多年的外戚、宦官集团全都灰飞烟灭,朝政似乎要回到皇室和士人手中走上正常的治理道路,汉室再次中兴有望。
可惜他们高兴得太早了!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14 15:27:31 +0800 CST  
第四章 董卓专权

第一节 董卓入京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袁绍是螳螂,在洛阳大杀宦官,董卓就是躲在螳螂后面的那只黄雀,此刻正率领着他的三千西凉铁骑在离洛阳城三百里的西郊夕阳亭,虎视眈眈地窥视着洛阳城内的动静,随时准备呼啸而入,舐血洛阳。
董卓,字仲颍,凉州陇西郡临洮(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那是个汉羌杂处之地。董卓二十岁前经常到羌人部落周游,结交部落首领,以健侠知名。后来被征召为州兵马掾,驻守边陲。董卓膂力过人,擅长骑射,可以在马上左右开弓,羌人十分惧怕他。桓帝末期,入朝为羽林郎。汉阳郡羌人叛乱,董卓跟随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前往平叛。凯旋入朝时遇上九月辛亥政变,与张奂一起帮助宦官平灭了窦武。先后因功任广武县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因事被免后又复出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黄巾民变时,北中郎将卢植因不肯贿赂宦官被免职,朝廷以董卓为东中郎将,持节,代卢植在下曲阳(今河北省晋县西北)攻打张角,结果失败了。边章、韩遂兵逼长安时,朝廷又任命董卓为中郎将,作为左车骑将军皇甫嵩的副手出征。皇甫嵩也因为不肯贿赂宦官被免职。朝廷又以董卓为破虏将军,跟随太尉张温西征。无功而返。
凉州军围攻陈仓时,董卓为前将军,仍然跟随左将军皇甫嵩征讨围攻陈仓的羌人。因皇甫嵩卓越的指挥才能大获全胜。
董卓的战争经历大致是与黄巾军战则败,与羌人战则胜。其为人的特点是豪爽大方,特别是对朋友和部下。曾将因功获得的九千匹缣全部分发给手下将士。其性格则骄横跋扈,傲慢犯上,颇有野心和计谋。没发迹前想巴结张奂,曾让自己的哥哥送一百匹缣给张奂,被拒绝。(董卓父亲叫董君雅,曾经做过豫州颍川郡轮氏县尉,生有董卓兄弟三人,兄董擢,弟董旻)
随着军权的增大,地位的上升,董卓越来越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对董卓这样桀骜不驯的兵痞,朝廷非常头疼,大将军何进与宦官难得地一致同意剥夺他的兵权。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下诏征董卓为少府。少府是九卿之一,(相当于今正部级)董卓以自己所领的湟中义从及秦胡兵不让他赴任为由,不接受此项任命。朝廷又改任他为并州牧,这对董卓来说是破格提拔了。因州牧必须由宗室人员和朝廷重臣来担任。朝廷以此引诱董卓,同时提出了个条件,必须把管辖的军队移交给皇甫嵩。这个诱惑对董卓而言确实巨大,董卓同意赴任,但也提出了个条件,就是要带自己的亲兵三千人一起赴任。大臣与皇帝讨价还价,大臣带兵赴任,都是罕见的。
董卓带着三千亲兵驻兵河东,观察和等待朝廷的变局,结果终于等来了袁绍招其进京诛杀宦官的诏书,带兵来到了夕阳亭。
袁术焚烧皇宫的烈火映红了夜空。董卓敏锐地判断出是洛阳城内出现了异常情况,立即星夜带兵,一日一夜狂奔三百里赶到洛阳城。在路上得到弟弟董旻的情报,得知少帝在北邙,(今北邙山,洛阳东,为东汉皇陵所在)就不入皇城,转向北邙,迎接少帝。
宦官的覆灭对于董卓而言并不是个好消息,因为这使他失去了进京的理由,因此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把皇帝抓在手中,自己掌管朝政,不给文官集团通过皇帝之口要自己撤军,返回并州,甚至剥夺自己军权的机会和条件。
皇帝此时确实在北邙。宦官跳河后,留下少帝与陈留王孤零零地站在黄河岸边,两人趁着夜色牵手往南走,幸运地碰到闵贡。在路上一农户家里找到两匹马,少帝一乘,闵贡与陈留王一乘,一起返回洛阳皇城。
黎明时分,少帝在前来寻找他的少量零星官员其中包括太尉崔烈的簇拥保护下从北邙赶往皇城。董卓的西凉铁骑迎面呼啸而来,吓得少帝哭泣不已。在董卓追问事情的原委时,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倒是陈留王刘协镇静自若,娓娓而谈,讲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董卓对陈留王顿生好感,生出了废帝立陈留王的念头。(史书记载说董卓是因陈留王为董后所养,董卓自以为与太后同族,所以有废立之意。这只是董卓的一个借口,董卓仅仅是与太后同姓,其家族与董后家族八竿子打不到边)
少帝是何进与文官集团共同拥立的,势必不会与董卓同心。董卓必须立一个能为自己所控制所利用的皇帝,陈留王刘协恰好成为他最好的选择。
在废立之前,董卓还得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控制洛阳,控制朝廷。董卓进京所带之兵只有三千人,其实力还比不过袁绍,远远不足以控制洛阳及百官。骑都尉鲍信就曾建议袁绍在此时袭杀董卓。史书上说袁绍害怕董卓,不敢发兵。但从袁绍后面的表现看不出来他害怕董卓,袁绍不发兵,估计是他此时正在观望董卓,要看看董卓究竟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再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为了显示自己拥有强大的武力,董卓耍了一个花招。隔个四五天就让他的三千人马悄悄潜出城外,第二天又大张旗鼓地武装入城,造成西凉军源源不断地进入洛阳的假象。这招还真管用,镇吓住了洛阳城内的拥兵将领。何进、何苗原来的将士都归属到董卓那里。董卓又用计让丁原的主簿吕布杀了丁原,与凉州军具有同样威名的并州军也归到董卓门下。当初外出募兵的鲍信、张辽也陆续回到洛阳。鲍信见袁绍不听从自己的建议,就带领自己的弓弩兵回泰山。张辽本是并州人,原为州从事,就跟随吕布的并州军一起投靠了董卓。董卓由此超越袁绍成为朝廷最具武装实力的人。
拥有了控制朝廷的绝对武力,董卓就开始朝着自己设计的通往权力巅峰之路而行了。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16 17:55:00 +0800 CST  
第二节 废少立献
董卓先是私下与袁绍商议废立之事。袁氏家族是当时唯一能与董卓相抗衡的一支力量,如果能事先得到袁氏家族的支持,废立之事就容易得多了。但双方协商得并不愉快。袁绍本来还以为董卓是要按照潜规则来向自己表达忠心,谁知董卓根本就忘记了或者是假装忘记了自己曾经是袁氏故吏的事实,对此只字不提,反而要袁绍同意自己废立的主张。
袁绍得知董卓是要自立门户,已经是气愤不已,何况自己当初是拥立少帝的一派,岂能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在这种情况下改变主张就等于是向董卓服软认输,所以坚决不同意废立。推托说这是国家大事,请和太傅商议。太傅袁隗是袁绍的叔叔,这话说了等于没说。董卓还是继续要袁绍表态。最后双方终于谈崩了。气得董卓破口大骂袁绍:“你小子居然敢这样,天下事难道不都是取决于我吗?我现在要做这件事,谁敢不从?你以为董卓的战刀不锋利吗?”袁绍也毫不示弱,强硬地回答:“天下勇敢的人,难道只有你董公一个人吗?”说完一手持刀鞘,一手拉出大半佩刀,横揖而出。(很有镜头感,好像电视剧)董卓当时也不敢把袁绍怎么样。
袁绍横刀而出后,立即与自己的高级幕僚们一番商议安排,然后把朝廷给自己的节杖、官印等做官凭证悬挂在洛阳东门,扬长而去。袁术、曹操也几乎是同时出逃。
虽然没能与袁绍达成共识,但逼走了袁绍,使袁氏势力群龙无首,也算是消除了废立之事的一大障碍。于是董卓开始公开进行废立之事。先让朝廷罢免司空刘弘,由自己取而代之。成为三公之后,就名正言顺地召集公卿朝堂议事,讨论废立。第一次朝堂大会时,董卓以少帝暗弱为理由提出废立,在座大臣无人应答。董卓见百官沉默,就进一步威胁说,谁要是敢反对,立即军法从事。谁知偏有人胆子大不信邪,公开表示反对。此人是谁呢?尚书卢植。
卢植是名满天下的名将、大儒,功劳、名望都远胜于董卓。董卓此时还不敢公开把卢植军法从事,只好愤然而去。下来后就想要杀害卢植,幸亏卢植以前救过蔡邕,蔡邕是董卓最信任和喜欢甚至有几分崇拜的官员,他和议郎彭伯分别为卢植求情才得以幸免于死,被罢官了事。后来董卓还是想害死卢植,卢植逃往幽州上谷隐居,袁绍于汉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做冀州牧后请卢植为军师,一年后因病去世。
第二天,不甘心的董卓又在崇德前殿召集朝堂大会议论废立,这次干脆直接胁迫太后,说少帝在灵帝丧礼时期,没有儿子应有的丧痛之心,又不具备皇帝的威仪,废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太傅袁隗亲手解下少帝的皇帝玺绶挂在陈留王身上,扶其下殿,向皇帝俯首称臣。又以何太后曾胁迫董太后,违反了婆媳应有之礼,没有孝顺的节操,使董太后忧虑而死为由,囚禁何太后,两天后将其毒死。同时遇害的还有太后母亲舞阳君。显赫一时的何氏家族在汉末昙花一现烟消云散。
搞定了皇帝,接下来就是要搞定百官。董卓先是不停地给自己晋爵升职。由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虎贲,由斄乡侯进封郿侯。又将时任太尉的幽州牧刘虞改任大司马,自任太尉。
为收买文官、士人之心,董卓还亲手导演了一出戏。和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以朝廷三公的名义,全都身带腰斩时所用的刑具“鈇锧”,表示自己有罪,一起到朝堂给皇帝上书,请求给陈蕃、窦武及其他党人平反。陈蕃、窦武等党人因此得以昭雪,也挺黑色幽默的。董卓此举也确实能够收买一些文官、士人之心。
到了十一月,董卓又因蔡邕的表举,升任东汉朝从来就没有设置过的相国。也就是说,董卓九月进京,仅仅用了两个月就完全掌握了朝政大权。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17 10:58:27 +0800 CST  
第三节 士人的阴谋
光是自己掌握了权力是不够的,这么大个帝国,总不能自己一个人来管理吧,还需要一大批行政官员来治理,而董卓手下最缺乏的就是文官,这是他的短板。也正是因为这个短板,他陷入了袁绍为他设下的圈套,中了袁绍的计。前面说过袁绍是和他的团队商议后才出走的,现在来看,他们商议的就是怎样利用董卓的弱点,然后请君入瓮。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就知道了。
袁绍设了一个连环计:
第一环,投石问路。就在董卓为自己没有文官队伍而苦闷忧虑之时,吏部尚书周毖、侍中、城门校尉伍琼主动登门拜见董卓。会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史书没有记载,但从接下来董卓的行动中可以推断出是这二人代表文官、士人与董卓讲和,表示愿意服从董卓。周毖、伍琼都是袁绍的密友,伍琼甚至可能是袁绍奔走之友中的一个。
第二环,暗度陈仓。文官、士人的主动投诚,解决了董卓的燃眉之急,赢得了董卓的信任。董卓放手让他们组建新政府。看看他招募的人就知道袁绍的计谋大功告成。前面何进招募士人时在下曾排列了个名单,现在这份名单依旧适用于董卓。也就是说,董卓招募的人主要还是袁绍的密友,甚至包括袁绍的奔走之友和袁氏故吏。
第三环,乾坤大挪移。袁绍集团利用组阁的机会,把其成员安排在朝廷内外担任重要职务。周毖、伍琼、郑泰、何颙、刘表、王允、荀爽等居内。上至三公,下至九卿,都有袁绍的人。特别是何颙竟然成为董卓的长史,董卓的所有机密都在他了解掌握之中。刘表成为北军中侯,监管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五营将士。(刘表任荆州牧后,此职务由何颙接替)王允为司徒,荀爽为司空。汉末三公多是荣誉职务。但王允的司徒却是实打实的实权派,因为他还兼任尚书令。尚书令虽然只是个秩仅千石的中级官员,但在东汉却是最具实权的中枢要员。董卓是武将,又长期在边远地方任职,对朝廷的运行模式和公务程序不是很熟悉,根本就没有在意这个尚书令。王允因此成为朝廷最具行政实权的官员。董卓在这方面的无知,也给其带来了灭顶之灾。
韩馥、刘岱、孔伷、张咨等袁氏故吏、姻亲居外。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侍中刘岱为兗州刺史,(此人是袁绍的姻亲,和袁绍后妻刘氏有亲戚关系,袁绍出逃洛阳时将刘氏及三个儿子托付给他)孔伷为豫州刺史,(此人生平不详,郑泰对他的评价是:清淡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张咨为南阳太守。(此人生平亦不详)
同时他们还以担心激起袁氏家族的反抗之心,联合遍天下的门生故吏反对董卓为由,劝说董卓放弃对袁绍的追捕,任命袁绍为一郡太守,不然的话,崤山以东恐怕就不是你的地盘了。董卓真就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还封为伉乡侯。
相反,董卓的亲信部将都没有获得显要的政府官职,仅仅是做一般的军中将校而已。
从董卓的这一系列行为来看,是真心想和文官、士人集团和解的。不管其内心是怎么样想的,也不管其是不是迫于无奈,只要不作诛心之论,只看行为方式是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的。
皇帝、军队、百官都搞定了,董卓觉得天下差不多平定下来,就改年号为初平,准备踏踏实实地过个年了。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17 10:58:52 +0800 CST  
第五章 联盟反董

第一节 反董联盟成立
董卓高兴得太早了,正在他一厢情愿地陶醉在天下初平的美梦里时,袁绍在关东兴兵发难了。
从袁绍兄弟和曹操出逃的路线来看,也是精心策划了的。袁绍到冀州,袁术到南阳,曹操到陈留,都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而是分别到了袁绍集团成员掌控的地盘。(这和桓帝制定的官员回避制度“三互法”也有一定的关系)冀州刺史韩馥;南阳太守张咨,陈留太守张邈,都是由留在洛阳朝廷内的周毖、伍琼暗中安排的。如果没有周密的计划,这些官员的安置和出逃人员的线路怎么会如此巧合?果不其然,袁绍就以这些早期安置的力量组建起反董联盟。
为了取得道义上的合法性,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了一份朝廷三公的书信,下发给各州郡,陈述董卓的罪恶,说少帝刘辩“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这份书信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使州郡拥兵具有合法性,一个是反董有合法性。
反董联盟主要由以下武装组成:
1、冀州——渤海太守袁绍、冀州刺史韩馥;(因渤海太守为董卓时所授,袁绍自动放弃,自表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一是表示与董卓决裂,二是得有个高于其他郡守的职务,方便统领)
2、兖州——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行奋武将军曹操;
3、豫州——豫州刺史孔伷、颍川太守李旻、陈国相许玚;
4、徐州——广陵太守张超;
5、青州——青州刺史焦和;
6、荆州——后将军袁术、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长沙太守孙坚;
7、并州——西河太守崔均;
8、司隶——河东太守王匡。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春正月,这些武装力量同时起兵,各带数万人马,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袁绍给了曹操一个临时杂号将军——行奋武将军。曹操当时依附于袁绍的奔走之友陈留太守张邈,手上只有靠陈留孝廉卫兹用家财资助招募来的五千人马,是里面最弱小的一支队伍。
盟军分四个集团军从北、东、西南、南四个方向逼近洛阳。北部以袁绍、王匡、韩馥部为主进驻河内。(郡治今河南省武陟县)袁绍居中,王匡为前部,直达河阳津,与洛阳隔河相望。韩馥负责后勤保障。张杨、南匈奴单于於夫罗(灵帝时为征讨张纯叛乱,朝廷向匈奴借兵,王子於夫罗领兵而来,不料国内却发生内乱,使其有家难回,就一直带兵在中原游荡,先后依附过白波军、袁绍、袁术、曹操。是前汉皇帝刘渊的祖父、呼厨泉的哥哥)作后备屯于漳水。东部进驻酸枣。(今河南延津县)主要有刘岱、张邈、张超、桥瑁、袁遗、鲍信、曹操。这里集结的部队最多,诸侯结盟的地方也在此,所以也把反董联盟称为酸枣联盟。西南部进驻颍川,(今河南禹州市)以孔伷、李旻为主。南部进驻鲁阳,(今河南鲁山县)以袁术、孙坚为主。各位看官是不是发现南部集团军里少了两员大将,荆州刺史王叡和南阳太守张咨,是的,他们被同伴孙坚杀了。朝廷因此派刘表为荆州刺史,引发了后面刘表在荆州坐大的故事。
东部盟军还在酸枣搞了个盟誓活动。由广陵功曹臧洪主盟,发布盟誓,主要内容是:一、起兵理由。还是说董卓篡权,里面有汉朝“皇纲失统”和董卓“祸加至尊”的话。二、起兵的人。罗列的东部盟军人员。三、发誓共赴国难。有违反的断子绝孙。现在有种说法是这些诸侯都心怀各异不愿意主盟,就推最低级别的臧洪来主盟。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古代诸侯会盟时,都是以最低最弱者主盟。会盟遥尊袁绍为盟主。
桥瑁伪造的三公书信和酸枣誓词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缺陷,就是仍然都尊少帝、现在的弘农王刘辩为皇帝,不承认献帝的合法性。这个缺陷很快就被董卓抓住了,几乎是立即毒死了少帝刘辩,给盟军的政治合法性和凝聚力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迫使袁绍、韩馥紧急派人前往幽州游说幽州牧刘虞,希图拥立刘虞为帝来弥补这个缺陷,找回起兵的合法性。没想到被刘虞断然拒绝,以至于关东盟军从始至终都没有一个可以替代少帝的政治人物,缺少了这个标志性的政治符号,关东盟军就天然地缺少凝聚力。袁绍只是作为一个军事领袖,没办法成为政治领袖,因为他不姓刘,不具备宗法体系里的合法性。
在中国古代史中,依靠武力夺取政权的,不论是农民民变,还是贵族叛乱,大多会寻找和拥立一个前朝皇族子弟为王为帝,就是以此建立一个合法的政治符号,表示自己武装夺权的合法性。如项羽立怀王,绿林立更始帝,朱元璋立明王等。
盟军中最弱的曹操部和兼并了荆州军后实力陡长的孙坚部率先向董卓军发起进攻。
曹操是自愿追随袁绍出逃的。董卓进京后任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弃职而逃。改名换姓从小路逃出洛阳,在中牟县时被一个亭长抓到县里去了。县功曹认识曹操,为曹操说情,曹操才得以被释放。然后在陈留得到孝廉卫兹的资助建立了一支五千人马的队伍,在陈留郡己吾县起兵反董。(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西南)这时是189年底,曹操应该是最早起兵反董的人。(袁绍本来可以早日起兵,但他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这个和他笃信家传《孟氏易》学问有关,我们后面再说)
曹操进军时,张邈派卫兹带了一部分人马支援曹操。鲍信、鲍韬兄弟也率兵同行。渡过汴水后在荥阳与董卓部将徐荣遭遇,被徐荣打得落荒而逃。鲍韬、卫兹战死,鲍信、曹操人、马都受伤,幸亏曹洪让出自己的战马给曹操,曹操才得以和鲍信一起乘船渡河逃走。
孙坚虽然曾一度受到袁术的掣肘,但在解释清楚后重新获得了袁术的支持,节节胜利,一路凯歌向洛阳进发。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17 17:11:54 +0800 CST  
第二节 董卓的忍耐
可想而知,董卓此时是羞愤交加。自己如此屈身于士大夫,他们不但不领情,反而忘恩负义地背叛自己。这个巨大的羞辱让董卓怒不可遏。
但是他眼前还只能强压怒气,眼睁睁地看着关东联盟招兵买马,集结布阵。因为他还有心腹之患。与远在关东的盟军相比,近在肘腋的危险更让他担心。袁绍布下的一枚棋子侍御史郑泰为了给盟军创造更多的筹措时间,不失时机地给董卓吃了一颗定心丸。(前面说过郑泰因劝阻何进招外官进京弃官而去,现又复职,也应是袁绍安排的)
董卓听说关东起事后,立即召集御前会议,准备兴兵讨伐。郑泰担心关东盟军不是董卓西凉军的对手,就想阻拦董卓兴兵,说:“为政在德,不在兵多将广”,董卓很不高兴,说:“照你这么说,军队就是无用的了”。郑泰担心惹怒董卓,就开始诡辩,说:“不是军队无用,而是对关东那些人不需要派大军征讨。”然后洋洋洒洒地列举了十条关东盟军不如西凉军的地方,最终的目的就是说盟军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什么战斗力,用不着无事征兵以惊天下。董卓居然相信了,还以郑泰为将军统领凉州军攻打关东盟军。经别人提醒郑泰有可能是袁绍间谍,不能让他领兵,才收回任命,改任郑泰为议郎。
董卓顺水推舟卖了郑泰一个人情,其实是有难言之隐。其中有两个重要的隐患让董卓不敢贸然兴兵东向。
一个是左将军皇甫嵩。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底,凉州羌人叛军包围陈仓,皇甫嵩和董卓各带两万兵解陈仓之围。战事结束后,朝廷任董卓为并州牧,还破天荒地答应其带走三千亲兵,余下的一万多兵则合并给了皇甫嵩。皇甫嵩此时就带着三万多兵马驻扎在扶风(总部在槐里,今陕西兴平市)。而早前阎忠曾经劝过皇甫嵩起兵反抗朝廷,自立门户,被皇甫嵩拒绝了。现在又有人在劝说皇甫嵩,是谁呢?就是奇人京兆尹盖勋。
盖勋从来就瞧不起董卓,也从不惧怕董卓,反而是董卓比较惧怕盖勋,不知道是不是两人过去在凉州时有过较量,董卓输了而一直对盖勋心存忌惮。董卓废少立献,杀太后时,盖勋就给董卓写了封信,直接说董卓是个小丑,不得善终。董卓专权后,盖勋就去劝说皇甫嵩举兵反董。
董卓做过几次皇甫嵩的副将,知道自己不是皇甫嵩的对手,但也知道皇甫嵩的弱点,也知道盖勋的弱点,就是愚忠。于是先在扶风设立汉安都护,统管西部军事,削弱皇甫嵩的军权。接着又以献帝之名,征召皇甫嵩为城门校尉,盖勋为议郎。皇甫嵩的长史梁衍识破了这是董卓要害皇甫嵩的奸计,劝其不要应征进京,直接起兵,与袁绍东西夹击董卓,一定能够生擒董卓。皇甫嵩还是不听。要劝说一个愚忠的人反叛简直比登天还难啊。
皇甫嵩进京后,立即被陷害下狱,面临生命危险。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与董卓私交一直很好,在董卓大宴群臣时叩头流涕为父亲求情。在座的人都被感动了,一起离席为皇甫嵩求情。董卓才释放了皇甫嵩,并拜为议郎,后迁御史中丞。
顺便交代一下两人后事。皇甫嵩病逝于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乱政期间。盖勋也被征召为议郎,但其从不跪拜董卓,最多就是作个揖。还多次顶撞董卓。董卓也无可奈何,还不敢委任他做拥有较大实权的官员,经常把他的官职换来换去。第二年就在长安病逝。遗命不接受董卓的馈赠。董卓却给了他高规格的葬礼,上表朝廷赠其东园葬器,陪葬于汉惠帝陵寝安陵。(真是一物降一物)
另一个是黄巾军余部,由郭太、杨奉、李乐、韩暹、胡才等人统率的白波军,主要在河东郡内活动(今洛阳西北,山西南部),随时有切断董卓与其大后方凉州的联系。董卓从做并州牧开始就想剿灭白波军,此时又派自己的女婿中郎将牛辅前往河东,保护与凉州联系的通道。谁知牛辅在与白波军的交战中失利,大败而回。通往凉州的道路还是时刻处于危险之中。幸运的是,白波军没有南下渡过黄河骚扰洛阳,而是向东而去。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17 17:12:22 +0800 CST  
补充介绍一下丁原。
四方猛将中第一支进入洛阳的武装队伍并不是董卓,而是丁原。丁原,字建阳,泰山郡南城县(今山东省平邑县郑城镇南武城自然村)人。出身贫寒卑微,读书不多,成年后在本县做了一个小吏。有武勇,善骑射,和大部分武将一样,为人粗犷豪放,不拘小节,作战十分勇猛,只要有贼寇来犯,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后任并州刺史、武猛都尉。所谓武猛者,就是有武艺而勇猛,以此为官名。带兵驻屯在河内。
丁原也是个野心家,想在动荡的时局里谋取更大的利益。从他做的两件事中可以看到这种迹象。一件是在灵帝组织西园军时,丁原派武猛从事张杨带兵投靠蹇硕,想要谋取西园军重要职务,结果未能如愿,只得到个假司马的小官。蹇硕被杀后,张杨又依附何进,被何进指派回并州募兵,得到一千多人。兵力太少,只好在上党占山为王。第二件事是派并州从事张辽带兵进入洛阳,归属何进,被何进派到河北募兵,也招募到一千多人。丁原一直听命于袁绍,应该是引起了何进的警觉,将张杨、张辽都派遣出洛阳,有担心袁绍势力过大的嫌疑。
丁原入洛阳后,何太后任其为执金吾,将保卫宫城和京城的重任交给了他。此时他在洛阳的势力要大于董卓。另外还有一个大于董卓势力的是袁绍。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22 14:26:27 +0800 CST  
第三节 勇猛的孙坚
解除了心腹之患后,董卓立即腾出手来对付关东盟军。首先是清除袁绍安排在身边的间谍,当然是已经暴露了身份的间谍,杀了周毖、伍琼。让郎中令李肃毒杀了弘农王刘辩,从政治上根除了盟军起兵的合法性。然后准备迁都长安,一劳永逸地解决与凉州的通道可能被截断的危险。同时派徐荣率兵东出,拦击进攻洛阳的酸枣盟军。
徐荣在荥阳遭遇并击败曹操、鲍信部。但因为曹操、鲍信部的激烈抵抗,徐荣认为酸枣军难以对付,就撤退回去了。曹操、鲍信虽然兵败,但以其英勇无畏的勇气吓阻了徐荣的进军,酸枣盟军因此躲过一劫。
但洛阳南面则陷入与孙坚部较长时期的拉锯战。早些时候,孙坚从鲁阳北进到梁县时,(今河南省汝州市)与董卓部徐荣、李蒙相遇,双方交战,孙坚大败。孙坚喜欢戴一顶用动物毛发编织成的红色帽子,此时成为董卓兵追赶的目标,孙坚脱下帽子给祖茂戴,自己从小路逃走。(有点不地道)董卓的骑兵就去追祖茂。祖茂逃入乱坟岗,把帽子戴在一根烧坏的木柱上,自己藏在草丛中。董卓兵层层包围,走近一看是根木柱,就走开了。祖茂因此脱险。孙坚属下颍川太守李旻与张安被俘,遭到烹杀。其余被俘士兵都被布缠裹着倒立于地,用滚烫的热油灌进去,活活的烫死。
孙坚败后,移屯梁县阳人。(今河南省汝州市庙下乡古城村)重新集结队伍,招兵买马,仍然准备北进。董卓以陈郡太守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率领五千步骑迎战。
董卓进京后,指使吕布杀了丁原,将并州军事集团与凉州军事集团合二为一,但两者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胡轸是董卓部将,属于凉州军事集团。吕布原为丁原主簿,属并州军事集团。吕布背叛丁原投靠董卓,虽然得到董卓的重用,誓为父子,以吕布接替丁原的骑都尉,掌管并州军。但董卓手下的将领并没完全接纳他,胡轸就与吕布有矛盾。阳人之战时,胡轸就预先扬言这次行动要斩杀一“青绶”才能顺利进行。所谓“青绶”,即指吕布。吕布为骑都尉,为比二千石官员,按规定拥有“银印青绶”。胡轸的做法受到并州集团将领的反感和厌恶,就合伙商量破坏这次行动。
大军按董卓制定的计划准备在离阳人城几十里的广城宿营时,吕布与同伙就四处宣言“阳人城中的敌人已经走了,应当连夜追击,不然就找不到了”。胡轸只好带兵夜行至阳人城下准备攻城。但阳人城中守备非常严,没有攻袭的机会。由于没有休整,大军已是人马交困。夜临城下,又无战壕壁垒,只能在荒野中解甲休息。这个时候,吕布与同伙又四处造谣说“城中贼出来了”,吓得士兵丢盔弃甲慌乱奔逃。跑了十几里,才确定没有追兵前来。等到天亮后来到城下,捡拾起逃跑时丢弃的兵器,准备攻城时,孙坚已经加固了城防,深挖了护城沟堑,胡轸只得无功而返。
这次行动因董卓集团内部不和才没有发生实质性的交锋,孙坚可谓侥幸得脱。闻名天下的“并凉劲卒”如果在广城得到充分休整,将领团结一致,以州郡兵和招募的新兵组成的孙坚部队能否抵抗得住还很难说。
孙坚纠合、集结、训练部队完毕,带兵攻击胡轸部,打败胡轸,斩杀都督华雄。
这次战斗,差点受到袁术的疑猜牵制而功败垂成。孙坚的粮草来自于袁术的供应。开战前,有人提醒袁术说,孙坚如果得到洛阳,你就不能制约他了。你资助他进入洛阳,虽然驱除了董卓这匹狼,但却换成了孙坚这只虎。袁术因此怀疑孙坚,停止了对孙坚的军粮供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的保障,孙坚是无法与董卓军开战的。心急火燎的孙坚连夜从阳人狂奔到一百多里外的鲁阳去面见袁术,也顾不得仪式礼仪,就在地上为袁术演化作战方略,表明此战必胜,消除袁术害怕失败的心理。然后表白自己终于朝廷,忠于袁术之心,“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仇”,消除袁术的疑猜。袁术犹豫一阵后,还是调发了军粮,解除了孙坚的后顾之忧。
董卓曾经与孙坚在西征边章、韩遂时共过事,对孙坚十分了解,很忌惮孙坚的猛壮。曾经对长史刘艾聊起过孙坚,说:“关东军都怕我,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唯独孙坚比较勇猛,颇能用人,告诉下面的诸将,让大家注意提防。”还表示“只要杀了二袁、刘表、孙坚,天下自然会服从我!”其他讨董牧守根本不被董卓放在眼里。
阳人战败后,董卓见武力不能克制孙坚,就用软的一手来拉拢孙坚,派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并许诺安排孙坚的亲属子弟出任刺史、郡守。没想到孙坚硬的不吃,软的也不吃,回答说:“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不诛杀他三族,把他的人头悬示四海,我死不瞑目,岂能和他和亲?”同时率军推进到距离洛阳只有九十里的大谷,兵峰直指洛阳。(孙坚与董卓部在梁县的拉锯战持续大半年,一直到第二年二月。为叙述方便,一并言之)
曹操败退回酸枣后,看见诸侯天天饮酒欢宴,高谈阔论,丝毫没有率军出击的意思,就给这些人提了个建议,让袁绍带领河内的兵马封锁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封锁轘辕、太谷两个关口,占领全部险要位置;让袁术率领南阳的兵马驻扎在丹水和析县,派兵进入武关,威胁长安。各军守住险要,给董卓施加压力,等待其内部生变,找机会消灭他。曹操提出的是个三面合围,坚壁清野,迫使董卓选择战或逃的计策,在当时确实也是个可行之计。可惜曹操位卑言轻,没人听他的高见。曹操没兵了,呆在酸枣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就带领自己的家将、亲兵离开酸枣,往丹阳募兵。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22 14:27:13 +0800 CST  
第四节 迁都长安
在有可能被盟军三面合围的危险中,董卓加快了迁都节奏。迁都长安,既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与凉州通道存在被白波军打断的危险问题,又可以避开盟军的锋芒,拉长战略纵深地带,分散盟军的兵力,还可以得到边章、韩遂西凉军的战略支持。
韩遂与董卓在灵帝时本来是对手,这个时候怎么又结为一方了呢?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估计是灵帝死后,董卓进京诛杀宦官时双方达成了协议,因韩遂也痛恨宦官,曾经以杀宦官为名进攻过长安。双方结为一方的证据是董卓在提出迁都理由时说漏了嘴,说边章、韩遂写信来要朝廷迁都,不然就要带兵来攻打。这也许是董卓的托辞,但灵帝、宦官、外戚全都消失后,同为凉州军的边章、韩遂和董卓已经没必要敌对,完全有合谋的可能。
迁都势必会引起朝臣的反对。有于公的反对,东汉一直建都洛阳,贸然迁都,必定会引发朝局的混乱,影响朝政的正常运行。东汉皇室祖陵也在洛阳,不可能迁走,以后的祭祀大典,皇帝、百官还得回到洛阳,也会给朝廷正常秩序带来麻烦。长安皇城本就年久失修,在前几年的战事中又遭到很大破坏,根本没有可供朝廷行政办公的地方,又要大兴土木修建宫室。于私的反对不言自明,大家的不动产都在洛阳,一迁都这些就可能没了。
城门校尉、河南尹朱儁,太尉黄琬、司徒杨彪都反对迁都,与董卓相持不下。司空荀爽害怕董卓加害反对迁都的官员,就附和迁都。董卓当天就免去了黄琬、杨彪的官职。
关东盟军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起兵。董卓二月开始迁都长安。三月,汉献帝和百官以及被驱赶的数十万洛阳百姓到达长安。由于皇宫破败,献帝没地方住,就住京兆府内。
董卓并没有随大队一起往长安,而是将长安事务委托给王允管理,自己则屯住在洛阳毕圭苑中,与吕布等武将带兵留在洛阳断后。
献帝和百官入长安后十四天,董卓指使人杀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并灭族。袁氏家族五十余人惨遭杀害。董卓此举虽然是想以此震慑关东盟军和威胁朝内大臣,但泄私愤的心态太过严重,使得这个行为显得有些莽撞。从其激起的后果来看,软禁袁氏家族成员比杀掉他们更有用。不光在长安杀,还接受徐荣的建议,任命原冀州刺史公孙度为辽东太守,让其联合周边少数族群袭击袁绍的冀州后方,并杀掉了当地支持袁氏家族的一百多家豪强。公孙家族也由此开始了统治辽东近半个世纪的历程。
门生故吏杀掉恩师府主,在历朝历代都是大逆不道,决不能为当时社会所容。袁氏家族遍布天下的门生故吏得知恩师府主被害,群起而反。依附袁绍的诸侯、豪杰感慨袁氏家族的悲惨遭遇,都想为袁绍报仇。各州郡蜂拥而起的反董民变,全都打着为袁氏报仇或者干脆就打袁家旗号。事关国家的争斗突然变味,成为家族私仇。这恐怕是董卓没有想到的,也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面对星火燎原的反董局面,董卓有些力不能支,就想分化、拉拢、收买反董势力。派遣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等东出,与关东盟军谈判。
袁绍当然不会让这些人来分化瓦解自己的势力,指使王匡杀了胡母班、吴循、王瑰等,袁术杀了阴循。韩融因为是著名党人才得以保命。(胡母班也是著名党人,名列八厨,不知为何仍然被杀)
其中王匡杀胡母班一事让人感慨唏嘘。王匡因其在洛阳与袁绍比肩入宫诛杀宦官,深得袁绍的信任。王匡的姐姐(或妹妹)是胡母班的妻子,胡母班死前留信给王匡,让其善待自己的两个儿子,也是王匡的外甥。信写得很凄惨,王匡拿到信与两个外甥抱头痛哭。但迫于袁绍的压力,还是只得杀了胡母班。政治争斗容不下人伦亲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也是政治争斗的丑恶残忍之处。(王匡后来被胡母班亲属联络曹操所杀,也算是一报还一报)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22 14:27:36 +0800 CST  
第五节 另立刘虞
前面说过,桥瑁文书和酸枣誓词存在一个巨大的缺陷,就是仍然尊原少帝、现弘农王刘辩为帝,否认献帝刘协的合法性。为了彻底否定献帝,甚至造谣说献帝不是灵帝的儿子。董卓抓住了这个缺陷,立即毒杀刘辩,使关东盟军失去了起兵的理由。古人讲究名正言顺,没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也不能服众。袁绍、韩馥(此时自封大将军)立即合谋,准备拥立大司马、幽州牧刘虞为帝,弥补这个缺陷。
刘虞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废太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与袁绍关系很好,在洛阳时曾经与袁绍、盖勋等人一起商讨过诛杀宦官的事情。废太子之后也是个由头,更重要的是袁绍认为以前是与自己一起的“战友”,容易说服和控制。
此时董卓也在拉拢他,升他为太傅,但因战乱阻塞交通,任命书没能到达。
袁绍、韩馥派故乐浪太守张岐去和刘虞商谈称帝的事情,谁知刘虞坚决不答应称帝,严厉斥责了张岐,甚至扬言,宁肯逃亡匈奴也不会答应称帝。袁绍、韩馥又请刘虞领尚书事,这样才能承制封拜官员,刘虞仍然不答应。为了表示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刘虞征召右北平名士田畴与从事鲜于银一起,冒着风险抄小道前往长安朝贡。
献帝一直想返回洛阳,看到田畴带人来朝贡,非常高兴,就派刘虞的儿子,当时在朝为侍中的刘和秘密潜往幽州,让刘虞带兵来接他东归。刘和途径南阳时被袁术截留。袁术诡称自己也要派兵迎接献帝,让刘和写信告诉刘虞派兵前来会合,一同前往。刘虞还真派了一支数千人的骑兵队伍到南阳,结果被袁术收为己用。公孙瓒曾劝阻刘虞派兵,担心被袁术知道这个事情后对自己不利,就派从弟公孙越带一千骑兵到袁术那里交结袁术,并唆使袁术扣留刘和,没曾想此举给自己的从弟招来杀身之祸。
袁术坚决反对拥立刘虞为帝,袁氏兄弟从此反目成仇。失去政治合法性和政治目标的关东盟军此时陷入进退不得的尴尬之中。袁术反对的真实用意是自己想称帝,袁术此时为后将军,是朝廷封的,不像袁绍、韩馥那样自封,下有孙坚等猛将,辖有豫州、南阳,地盘和实力比袁绍大。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5-22 14:28:52 +0800 CST  

楼主:ty_阿铭850

字数:62241

发表时间:2018-05-11 01:04:4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29 16:04:25 +0800 CST

评论数:2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