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民国一百零八将

“请老人家放心,我一定会有办法。”
“我儿岂不闻‘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不然,闲居可以养志,诗书足以自娱’。”
唐继尧苦笑,敷衍一句:“儿悉听教诲!”

当蔡锷等人到唐继尧家里秘密商议反对帝制事宜时,唐老爷子在隔壁房间用唱戏的腔调唱道:“你现在已经封了候,尚嫌不足,岂欲做皇帝耶。”
听到老爷子那么一唱,唐继尧顿时不说话了,孝顺的他不会顶撞父亲,但他也不能让蔡师兄尴尬,为了方便议事,他直接搬到五华山的办公室去了,还吩咐侍卫,老爷子若来见,坚决挡驾。

12月23日上午10点,唐继尧、任可澄分别以云南将军和巡按使的名义致电袁世凯,要求他即日将杨度、段芝贵等帝制“十三凶”明正典刑,然后涣发明誓,拥护共和,并限定24小时内给予回复。另外,他们还通告全国各省、各方面与云南共同劝告袁取消帝制,重归共和之路。袁世凯接到电报不知道是真不相信还是信了也装作不信,他也给全国通电,称唐继尧、任可澄两人所谓纯属被人胁迫,并非出自本心,因为近几天唐继尧还来电表示拥戴他。

可是老袁马上祭出两面派做法的另一面,那就是通过英国公使朱尔典让驻昆明总领事葛夫转密电给滇军第一师师长张子贞和第二师师长刘祖武,令他们取代唐、任为云南将军和巡按使,然后再将唐、任二人押解到北京治罪。刘祖武接到电报后,不敢怠慢,连夜向唐继尧报告。而张子贞未及时报告,使得早就心存芥蒂的唐很不舒服,马上对张起了防范之心,借出征之名,将第一师拆解为战斗梯团和支队,并对这个师的基层军官进行了全盘调整。

若是只认为老袁仅有两面派手法那就大错特错了,他还有另一招,那就是让英国驻昆明总领事转告唐继尧:“若能杀蔡,即封亲王,永镇云南。并由汇丰银行对款300万元以为犒酬。”这待遇也太诱人了吧,不过,唐继尧只是付之一哂,还亲王哩?还永镇云南哩?反的就是你的帝制,你还来这一套,我们争的可是四万万人的人格,可是民主宪政体制。12月25日,唐继尧领衔,任可澄、刘显世、蔡锷、戴戡依次署名向全国团职以上人物发出《通告全国宣布独立请同申义举电》,表示实在不能容忍袁世凯这个背叛民国的罪人,“所拥护者,为固有之民国……所驱逐者,为叛国之一夫也。”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08-20 22:44:43 +0800 CST  
尽管在道理上的确处于下风,但老袁何许人也,岂能这么容易承认失败,他紧急调动5个正规师、10多个混成旅共十多万人向云南分进合击,并让前敌总指挥曹锟在6个月内将滇军击败。此外,老袁还一再发电报宣布唐继尧等人“构中外之恶感”,“违背国民共意”,“污蔑元首”等罪状,解除他们的官职、爵位,听候查办。
1916年1月1日,袁世凯正式对内改称中华帝国,启用洪宪纪元。就在这一天,唐继尧再次领衔发出《誓告全国申明护国宗旨书》,掷地有声,号召国民通力合作,保卫共和,讨伐公敌袁贼:

一、同人职责,唯在讨袁,天祚吾民,幸克有济,举凡建设之事,当让贤能,以明初志,个人全力思想,悉以铲除;
二、地无分南北,省无论甲乙,同此领土,同是国民,惟当量材程功,通力合作,决不参与地域观念,自启分裂;
三、讨袁救国,心理大同,但能助我张目,便当引为同志,所有从前党派意见,当然消融,绝无偏倚。
四、五大民族,同此共和,袁氏得罪民国,已成五族公敌,万众一心,更无何等种族界限。

同日,护国滇军一万多人在昆明正式举行大规模誓师仪式,同时发布讨袁檄文,列举袁世凯十九大罪状,提出云南军政府四项政治主张:
一、改选中央政府,由军政府召集正式国会,更选元首,以代表中华民国:
二、罢除一切阴谋政治所发生不经国会违反民意之法律;
三、发挥民权政治之精神,实现代议制度,尊重各级地方议会之权能;
四、采用联邦制度,省长民选,组织活泼有为之地方政府。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蔡锷率护国第一军出征时,昆明各界人士数千人聚集在状元楼,打的就是这样的一条横幅,诚然,只要一种精神力量在,物质上的力量小一些有时也是无妨的,只要那精神是正义的。护国战争的结果不必再多谈了:品性耐苦又坚韧的护国军赢得了这场艰巨但又光荣的战争,他们迫使袁世凯退位,使得国内政局重新洗牌。由于护国滇军的势力深入贵州、四川、广西、广东乃至湖南境内,唐继尧因此一跃而起,俨然成为西南一霸。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08-20 23:11:24 +0800 CST  
【亢龙有悔却晚矣】
战争的结果让人为之振奋,为之感慨,为之拍手叫好,但其中却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那就是唐继尧与蔡锷之间开始发生不少不愉快。蔡锷口口声声说军费紧张,却把云南人3万多元的血汗钱给梁启超作为进步党的活动经费;任用湖南同乡雷飙为梯团长、王潭为支队长,被滇军将领说成是树党羽;护国战争胜利后,北京政府同意拨四川盐款七八十万给蔡锷用以善后,但大多数都被他分给了戴戡(进步党)的护国黔军,唐继尧强烈要求给该款的三分之一充当滇军军饷却被蔡锷断然拒绝。

可能是蔡、唐二人之间有些误会,导致后来互相之间有点不爽,但这不并不妨碍唐对蔡的感情与崇敬。护国战争结束没多久,蔡锷就因病去世了,在给这位前辈师兄追悼会的致辞中,唐继尧这么说道:“其实我与松坡久共患难,誓同生死,蔡即是我,我即是蔡……”,在祭文中,他甚至这样悲怆万分地写道:“呜呼!天不欲兴中国,何以生公;天苟欲兴中国,何以死公。……非公无寿,乃国无福。……今日者,骨肉归土,英魂在天。”

1916年,“民国五伟人”(孙黄袁黎蔡)就去了三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袁世凯死了,公忠体国、淡泊务实的黄兴走了,允文允武、雄才大略的蔡锷也因宿疾不治而病逝,可是天下事并没太平。北京中央府院之争,张勋趁机搞复辟,唐继尧力挺黎大总统:“继尧忧时痛国,无涕可挥,唯耿耿存衷,只知以尽忠民国,拥护元首,维持共和立宪为唯一主义。”“如有甘心破坏,危及元首国家者,义不共戴,唯有整率三军,厉(兵)秣(马)敬待。”黎元洪被视为民主共和的法统象征,但只是衷心拥护民国的人这么认为,段祺瑞虎虎生风,根本就没把这位由协统任副总统又任大总统的黎菩萨放在眼里,仗着自己“三造共和”的美名,硬是与黎元洪强怼,终于将他赶下台。不过,唐继尧却认为是段策划引狼入室,是他违法失职,这种人怎能还当总理,所以,唐是西南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段祺瑞的,他们之间的争锋就在四川展开了。

可是,野心勃勃的刘存厚出来搅局,自食恶果的戴戡翻云覆雨不合作,罗佩金系列判断和失误,终致滇军在四川的战争中败下阵来,这就打乱了唐继尧企图联结云、贵、川的雄心壮志。护国战争时,没怎么搭理唐继尧护国军的孙中山这回又出来大张旗鼓地活动了,他准备在广州另立中央,成立临时元帅府,自任大元帅,打出“护法”旗帜,为了拉拢西南实力派唐继尧,他竟任唐为元帅。唐继尧的回复很简单:“元帅一职,愧不敢当。”

想当年,护国军兴,都只是成立了护国军都督府和联合西南各派一致行动的抚军院,现在孙中山居然想在南方自立山头,这让唐继尧非常惊诧。更为惊诧的还在后头,孙中山以为是自己礼数不够,便派大元帅府秘书长章太炎等人为全权代表,拿着元帅证书和印绶去请唐继尧。章太炎非常热情,几次让唐接受元帅一职,还以“若不受证印,之后便不做朋友”相逼迫。百般推辞不就的唐没办法,觉得驳回大名鼎鼎的章太炎面子不好,最后收下证书和印绶,但始终都未通电就职和使用元帅名号。在孙中山数次通电敦促下,唐继尧才出来作如此解释:“西南护法,端赖各方协助,当局者自宜以义让之精神,求进行之实际,若标举过高,转恐窒碍进行。护国之役,滇以不设临时元帅府而得各方响应,即其明证,欲俟军事稍发展,再行就职。”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08-20 23:27:37 +0800 CST  
唐继尧顾全大局,即便为护国、护法,也是有理有据地进行抗争,他认为孙中山过于激进,对北京执政者乃至整个北洋集团都一概否定,而他本人只是反对破坏约法的段祺瑞,甚至有意联合冯国璋来倒段,他的目的是护法靖国,而孙是急切地想要自己坐江山;再则,唐很瞧不起那些自私狭隘并早已堕落腐化的国民党,他以“群而不党”作标榜,非常反感那些为了个人地位名利而让别人去流血牺牲的作派;三是他与掌控两广的实力派陆荣廷要保持一致。

1918年9月下旬,唐继尧在重庆主持召开“重庆联军会议”,滇、川、黔、鄂、豫五省靖国护法军高级将领迂回,由于他曾以抚军长的名义代行过国家元首职权,当他抵达重庆南岸海棠溪码头时,军队鸣礼炮二十一响向其致敬。唐继尧换乘黄骠马前行,在军队的前呼后拥中,一身戎装、胸前佩戴金丝绶带和各式勋章,顾盼自雄、很有派头。会议虽未达成实质性协议,所谓的“北伐”并不能按期举行。当时,湖北靖国军总司令黎天才、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河南王天纵、福建方声涛以及湘西田应诏等人都打着靖国军的旗号,加入唐继尧的靖国联军。作为靖国军联帅,唐继尧能够指挥的军队人数有20多万,势力范围涉及9省,声明远播大江南北,又达到他人生的一个巅峰。

物极必反似乎是一种定律,一种宿命,一种悲剧,雄心勃勃志得意满的唐继尧也概不例外。北洋方面不忍这位西南一霸做强做大,便想方设法削弱他。在四川的滇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被策反了,他认为唐继尧在云南分设3个卫戍区,阻断了自己成为总司令的上升之路,而这些年在四川与川军的血战主要是因为唐把他们当作作战机器,丝毫不体恤部下。1920年5月24日,顾品珍与熊克武约定,主动放弃简阳,随后就通电宣布与唐继尧脱离关系,然后又放弃资阳、资中、内江推倒川南隆昌一带后才停步。对顾、熊的举动,唐继尧非常恼怒,训斥他们不顾大局,责令他们立即限期反攻,否则临阵换将,军法从事。顾只是率军象征性地做做反攻的样子,之后又煽动部队的不满情绪,认为这样消耗滇军来硬性主导北伐真令人厌烦。可是,顾品珍实力有限,仅靠手中三个团的兵力又不能与唐继尧硬拼。

机会还是等来了。1921年1月27日,滇军第八军军长叶荃以闹饷为名发动兵变,从寻甸率军向昆明进发。唐继尧立即组织重兵进行追击,将叶部一直追到滇南。现在昆明空虚,顾品珍当然不能放弃这种绝佳的机会,便趁势直驱昆明。唐继尧得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连夜开会布置迎击顾军,他认为这个顾品珍简直是岂有此理,在四川丧师失地不说,还在云南开武力犯上作乱的先声。可是,出乎唐的意料,情势急转直下,杨蓁通电辞去右路军指挥一职,这不要紧,可他的下一招就要命了,因为他宣布加入顾品珍的倒唐军。塔罗牌效应已经被引发了,紧接着就是邓泰中领衔,20多名滇军旅一级的军官联名通电:忠告唐继尧,请其暂避贤路。

滇军内战一旦开启,桑梓难免遭灾,百姓受乱,后果不堪设想。唐继尧有大局观,他需要反省,而不是一有人反对他他就立即排斥异己,他认为自己多年坚持护法连年征战,肯定让不少人心怀厌恶,于是萌生退意。唐来到昆明华亭寺与老友虚云和尚道别,虚云表示赞同他的决定,还称:“滇军内讧,周边虎狼环伺。诸行无常,有若两败俱伤,将军莫如去虚名而存实力,待以后之姻缘。”和尚的话真是有智慧,唐继尧就是那么去做的。在2月8日,唐携亲属、率卫队乘火车南下蒙自,后又经出云南过越南离开。那天正好是大年初一,对于政局上的大动荡,昆明人都不忘幽默一把:两个洋芋辞旧岁,一棵白菜迎新年。会泽盛产洋芋,两个洋芋是指会泽的唐继尧和他堂弟唐继禹;昆明地区的白菜一年四季不断,一颗白菜便指顾品珍了。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09-10 23:07:03 +0800 CST  


顾品珍(1883—1922),云南昆明人,同盟会员,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参加过重九起义,后又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与唐继尧政见不一,被拥为滇军总司令、云南省长。1922年3月,在与唐继尧收买的吴学显部作战中,突围不成,举枪自杀。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09-10 23:15:20 +0800 CST  
在大过年的,居然被自己部下赶跑,这口气唐继尧也得咽下,毕竟这些年他有“穷兵黩武”的嫌疑。顾品珍以滇军总司令的名义控制云南,这人似乎还要对唐继尧赶尽杀绝,准备与省长周钟岳联名发布讨唐通电,但被周拒绝:“之前是我与唐公同秉云南军民政务,其中如有失政,我也应该是罪魁祸首之一,在宣布罪状之列,怎么能够与君联衔?”周钟岳还语重心长地劝顾:“唐公虽去,而功在国家,终必为人推崇,岂竟一蹶不振,何必为此过举,不留异日转圜之地也。”顾想了想觉得有一定道理,便没发布讨唐通电了。

唐继尧辗转河内又到香港,后被广州国民党方面邀过去。这回丢掉地盘的唐没以前那么骄矜,表示愿意出任军政府总裁(广州军政府实行七总裁联合制,孙中山、唐绍仪和伍廷芳等人都是总裁之一)。唐继尧一行到广州已是春天,孙中山等人予以热烈欢迎。孙带着笑意蠕动胡须,对唐说:“你来了,与我合作,我有办法。”在欢迎宴会上称他退出云南不但不是失败,而是很大的成功,现在全国当权人物最缺少的就是忍让精神,蓂帅不把云南当作私产,让部下干,就让他们去干,这正是忍让精神的良好开端,我们满饮一杯为蓂帅祝贺。汪精卫在宴会上的话更是让唐继尧受听:“我对蓂帅的看法,今昔有所不同。以前我认为蓂帅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可是今天看起来,他就更伟大了。”之后,孙又致欢迎词称唐力滇来粤是大成功,是个人的、西南的、中华民国的成功……吧啦吧啦一大通,不改大炮本色。

后来,唐继尧得知孙中山本人的意图是顾的地位在云南不稳固,而唐的实力犹存,以后还要靠唐在云南的实力两面夹击广西,来扩大革命根据地。
唐:原来我是棋子啊!
孙:这样我就可以把你捧在我的手心。

唐继尧觉得孙中山这位老兄过于急功近利了,他要去香港。孙觉得如果唐离开广州,他们的军政府就没意义了,因为至少要有四个总裁,他们才具有合法性、才能运作。于是,另外三个总裁一致挽留唐,唐就这么留下了。之后,孙中山与夫人宋庆龄一同邀唐继尧赴粤秀楼家中做客,几杯酒下肚,孙就开始说掏心窝子的话了:多年劳累,我老了,蓂赓先生年华鼎盛,功勋彪炳,才识卓越,正是我理想的继位人选。以我们的三民主义,以我们的国民党,再加上你们勇敢善战的十万官兵,在一两年内,就能犁庭扫穴、直捣幽燕,把北洋军阀摧毁。然后,再拿我的建国方略,积极从事建设。我相信,你我二人珠联璧合,必能使富强康乐的新中国得以实现,不知兄弟有何高见?

不得不佩服孙先生在大略方面的确能高瞻远瞩,再美丽的蓝图他都能设计出来,唐突然觉得眼前这人魅力四射,便也正色回应道:“继尧学识经验极为浅薄,实不敢负此重责大任,但既承先生隆情高谊,属望殷切,今后自当竭尽所能,助先生一臂之力。庶几无负先生之嘱托。”

在这番楼中对之后,“孙唐携手”、“孙唐合作”的标语和两人的画像一时间充斥广州街头,可是军政府内部开始分裂,主要是孙中山与陈炯明的矛盾日渐显现也日渐尖锐起来。不久,孙中山筹备援桂北伐,请唐继尧出任滇、粤、桂联军总司令,率师驱逐桂系出广西,再实行两广联合北伐。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唐继尧趁此机会联络驻湘、黔的滇军胡若愚、朱培德攻克桂林,再以驻云南蒙自的龙云、李友勋攻克柳州。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09-10 23:36:01 +0800 CST  

地盘有了,兵力也有了,就当唐继尧准备打回云南去时,孙中山请他到梧州大本营当参谋长,但被他断然拒绝了。孙又派人去劝说,表示只要唐同意北伐,要枪给枪,要饷给饷,要名义给名义,一切都没问题。唐动心了,觉得孙很有心,便向军政府请三个月的假,等把云南底定后,再由贵州出师参加北伐。孙立即向顾品珍抛出橄榄枝,不过顾这时后院失火,正为剿匪的事弄得焦头烂额。唐继尧则趁机率部向昆明进发,王洁修、何世雄、习自强等团长明确表示愿意支持老长官作内应驱除顾品珍。

1922年,唐继尧得胜回到阔别已久的昆明,再次重掌云南军政大权,不过这回他令将战死的顾品珍选个风景好且安静的地方厚葬,颇让人不解。昆明人又出来幽了一默:“山上只合种洋芋,不合种白菜。”回到急忙的唐继尧论功行赏,将之前的警卫团长龙云提拔为第五军军长兼滇中镇守使。可是,谁知在日后就是这位他非常欣赏器重的龙云又把他拉下马了。就是这一年,云南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东陆大学正式创立,重视教育的唐继尧任名誉校长,董泽为校长,但校训仍是由唐亲定:自尊、致知、正义、力行。其实,不难发现这校训来自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致良知。

再次回到昆明的唐继尧雄心不改当年,他的堂弟唐继禹也不赖,居然效仿哥哥的“东大陆主人”,自称为“西大陆主任”。见堂弟那样自称,唐继尧开玩笑道:“洋人恶得很呢,就不怕他们兜屁股一脚把你踢回来。”

1923年,在唐继尧的建议下,初具规模的云南航空学校合并到东陆大学,成为航空系。这一年,1914年开始编纂的《云南丛书》初编刻印完毕,共152种1064卷,唐为此事兴奋了很久,高兴得手舞足蹈,认为这就是云南的《四库全书》。就是这一年9月,应孙中山、熊克武邀请,他第五次派兵入川。

后来,唐继尧与广州国民党方面若即若离,只是在他们创立黄埔军校时,从讲武堂选派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教官去支援。孙中山去世,蒋介石上台领衔北伐,唐也是不冷不热,不支持也不反对。但是,由于他害怕又有顾品珍那样的人出现,一心扶植堂弟唐继禹,使得龙云、胡若愚等人离心。又是一年农历新年,1927年2月2日,龙云、胡若愚、张汝骥和李选廷四镇守使借军队长期领不到军饷为名,在昆明发动政变,扣押唐继尧20多名亲信,再合力逼他出滇,连他带近卫军参加北伐都予以拒绝,因为他们担心重蹈顾品珍的覆辙。

一切来得太突然了,这次真的要一蹶不振了,气病交加的唐继尧病了,在5月23日,呕血不治而逝,终年44岁。云南政府为唐继尧举行公葬仪式,章太炎送挽联:
功似周绛侯,才似李西平,僭制已除,独秉义心尊粤主;
燕昭晚求仙,齐桓晚好内,雄图虽蹶,终于民国是完人。
赵藩也有挽联:
功罪分明,野史稗官,吾能直书十六年事;
冤亲平等,夜台孽镜,君应怆对百数万人。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10-04 19:43:09 +0800 CST  


唐继尧的就更新到此,下一将依然精彩纷呈,感谢各位朋友的一直支持与关注,非常感谢!祝大家及家人中秋节快乐,团圆美满,幸福安康,大吉大利!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10-04 19:45:32 +0800 CST  
第二十七将 小委员长陈诚
国民党内二号人物,有小委员长之称;
蒋介石有句口头禅——“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
黄埔军土木系领袖,从上尉连长跃升为中将总司令,仅用了三年时间;
东征北伐锐不可当,从围剿红军到抗战,却屡败屡战,反而步步高升;
“三个月至多五六个月解决战斗”,踌躇满志当年语,谁料三年后,“杀陈诚以谢天下”的传言沸沸扬扬;
败退台湾后,出任省主席,整顿金融,兴修水利,推行土地改革,实施“三七五减租”,为台湾经济起飞打下基础,赢得“陈诚伯”的美誉;


陈诚(1898年——1965年),字辞修,号石叟,浙江青田人。保定军校毕业,曾任黄埔军校炮兵教官,国民党一级上将,是当时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有“小委员长”之称。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10-22 18:23:53 +0800 CST  
【飞升之路 三十不到任师长】
1898年是个特殊年份,在山河动荡之中,颇有朝气的晚清维新派“戊戌变法”失败,老朽帝国前途未卜。正是这一年,中华大地上人才辈出,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汤恩伯、毛人凤、郑介民、康生、朱自清、郑振铎都在这一年出生,本节主人公陈诚也不例外。

陈诚,字辞修,号石叟,1898年1月4日出生于浙江丽水青田县。父亲是个教书、务农的秀才,家境贫寒。20岁那年,陈诚从杭州体育专科学校毕业,何去何从,与普通青年一般,都有些迷茫和彷徨。恰巧前辈老乡杜志远当选为北平国会议员,即将北上赴任,期间,他将保定军校出台新招生制度的消息告诉陈诚。陈诚有意投身军旅,便去报考。谁知主考官魏宗翰见他身材矮小,不适宜当军人,面试时就将他剔除。陈诚向杜志远寻求帮忙,杜原本就很支持他,赶紧写了封信给保定军校校长曲同丰(皖系“四大金刚”之一),力保陈诚,这才让他以“备取生”的资格入学,成为第八期炮兵科学生。

1920年,直皖战争,皖系大败,曲校长战败被俘,保定军校也因此停办,陈诚南下广州,并于当年加入国民党,在新建粤军第一师第三团任职。没多久,保定军校复课,陈诚回校继续未完成的学业。1922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被分配至浙江第2师第6团任少尉排长。国民党势力与北洋军谈不到一块去,陈诚也南下广东谋业,听闻第六期工兵科学长邓演达已任团长,兴高采烈去追随。在邓任团长的建国粤军第1师第3团中,陈诚任上尉副官,旋即调任上尉连长,负责警卫大元帅府。

邓演达很器重这位短小精悍,私生活又好的学弟,在出征西江沈鸿英叛军时,陈诚中弹受伤,是邓亲自率部急援,才救得陈诚一命。就在那时,任大元帅府行营参谋长的蒋介石去医院慰问伤员,与陈诚有了人生的第一次解除,不过彼此并未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蒋介石记住陈诚是在1924年9月的黄埔军校内的那次遇见。孙中山倡导的北伐氛围浓烈,可曾经的南天王陈炯明在广东一带虎视眈眈,为迅速培养自己的军事干部,原本受训三年毕业的军校也缩短为受训半年即毕业。军校内革命氛围浓烈,且大多是朝气蓬勃的学员,校长蒋介石自觉责任重大,每每闻鸡起舞,每次在起床号吹响前就去巡视学员宿舍,并视阅早操情况。那天黎明,蒋介石一如往常去视察,路过校办公室时,发现一位青年军官还在灯下看书。想到学员训练如此紧张,你还有闲心看书,蒋校长便准备入内去训斥一番。长筒马靴撞地声惊到那位青年军官,原来是校长,他马上起立敬礼。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10-22 19:18:59 +0800 CST  
“你在看什么书?”蒋校长尽可能压住怒火,但一脸威怒,令人生畏。
青年军官并未作答,只是双手奉上所看之书。
“原来是‘三民主义’,嗯,嗯,好,很好,我们每一个革命者都应该熟读总理著作,贯彻总理主张。”

接下来,二人相谈甚欢,发现陈诚也是浙江同乡,蒋介石便有所留心;知道他曾任大元帅府警卫,更是心生好感;原来之前还有过一面之缘,这下真是忘不了了。

此后,学生操练,教官在四周观阵,蒋介石走到战术教官严重(这是个人名,字立三,被誉为黄埔良师)跟前搭讪:“我刚才发现个人才,他叫陈诚字辞修,保定军校八期炮科毕业,在建国粤军第一师当过连长,我想你也在这个部队干过,对他还有印象吧?”
“是的,保定军校时期,我和邓演达就当过他的队长、区队长,后来当他的团长和营长,他学习很努力,作战很勇敢。”严重操着湖北口音微笑地回应着。
“这个,作为军人,尤其是炮兵,他的身材似乎矮小了些。”

“庆忌有万夫不当之勇,矮小枯瘦的要离却敢行刺他;拿破仑也是矮小,却能在军中脱颖而出……”
“对,你说的对,”蒋介石立即打断严重的话,免得给人留下以身材取人的把柄:“既然是个人才,当副官未免可惜,让他当炮兵教官吧。”

此后,陈诚从此平步青云,一些嫉妒的人却说陈诚就是个“戏精”,蓄意“灯下苦读”以引起蒋介石的注意。然而这是对陈诚的一种误解,蒋校长行踪毫无规律可言,常常神龙见首不见尾,时不时夜半或天亮前“突袭”学员宿舍,若有急事处理也会突然出现,陈诚到军校不久,怎知蒋校长何时会路过他的办公室。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10-22 20:59:07 +0800 CST  
1925年春,东征,陈诚任黄埔军校炮兵营第一连连长,在柳湖抗击林虎军。他们那个连仅有六门旧式七五炮,陈诚连长当得非常努力,总是在前线亲自校准目标,发口令,连续几小时下来,嗓子都喊哑了。数倍于己的敌军即将攻到指挥部,关键时刻炮兵的六门炮跟商量好了一样,全都哑火。眼见着敌军潮水般扑杀过来,蒋介石将预备队提前投入战场,团长何应钦也亲率卫士排拼死抵抗。

死生存亡之际,蒋介石心急如焚,一手挥舞指挥刀,一手握着枪,对身边侍卫高呼:“你们都去抵抗,我们必须坚持住,等待第2团前来支援,不然败了,就难回广州,革命也就没希望了。”向前冲杀着,蒋介石不改辛亥革命当年当敢死队队长的血勇本性,可突然看到陈诚也操着步枪拒敌,便怒喝道:“娘希匹,你个炮兵连长怎么当的,为什么不炮轰敌人?”

“校长,大炮发生故障,打不响了。”
“都发生故障,都打不响了吗?”
“是的……”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见蒋介石暴跳如雷,而陈诚惶惶不知所措,立即上前拍着陈诚的肩膀道:“辞修,越是险要关头,越要沉着应对。我建议你把炮架起来,检查一遍,再亲自试试。”

危难时刻,有人说句话,说句提醒鼓励的话,让人度过难关,这话终身都难忘,陈诚那时起就记住了周恩来。他点头答应,亲自架起大炮,填进一枚炮弹就朝敌军开轰。
击中了,击中了!关键时刻居然打出去了,还正中敌军中央。炮兵其他士兵见状,也去一试,还都打响了。林虎军突然受到猛烈炮击,钱大钧第2团也正好赶来,何曾料想会有这一出,屁滚尿流落荒而逃,大部分来不及逃的都缴械投降。

前几发炮击成功后,蒋介石举着望远镜看着炮兵连发连中,为拼命的陈诚疯狂打Call:“打得好,陈连长,继续打,狠狠打,把来犯之敌都歼灭掉。”
那天,正值孙中山在北平去世。凯旋后,对于蒋介石、周恩来、何应钦的夸赞,陈诚灵机一动称:“报告校长,这是先总理在天之灵保佑才让我们革命军取得胜利。”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10-28 19:54:28 +0800 CST  
陈诚从危难中尝到甜头,回去后对炮兵更为重视,加紧训练。某天,胡思舜残部三四千人欲从增城偷袭广州,陈诚从士兵那得到消息后,调集炮兵迅速作出反应,朝白云山一阵猛轰,击退胡部。此次又立功,蒋介石再行嘉奖,擢升他为炮兵第1营营长。

10月14日,革命军攻打陈炯明老巢惠州,算是对陈部叛军发起的决战。惠州环山临水,易守难攻,蒋介石屡攻不克。在飞鹅岭的陈诚按捺不住,主动请求将炮兵集中在北门,配合步兵敢死队攻城。

敢死队队长为少校副营长方靖,他将战场所得奖金全部发给部下,分文不取。陈诚看了很感动,认为这支敢死队定能取胜。在炮火的掩护下,方靖率队连攻二次不克,陈诚却不气馁,奉陪到底。方队第三次进攻时,陈诚炮兵击中守将陈坤如设在城上的指挥部,使得敌军方寸大乱,方队才得以成功。对于这次立功,蒋介石非常高兴,犒赏大洋500元,提升陈诚为校本部炮兵科长。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军界政坛更是如此。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左、中、右派各抱地势、勾心斗角,国G两党日分歧斗争趋白热化,军校内“青年军人联合会”与“孙文主义学会”的互掐得如火如荼,升任黄埔军校教育长的邓演达站出来公开反对蒋介石……对这一切,陈诚此非常担忧,一时迷失了方向,便去找老成持重的严重倾诉。

严重人如其名,军事训练和纪律要求上严格,但为人很稳重,他告诉陈诚:“我们是军人,带好兵,打好仗是军人宗旨。目前,我们在军校为人师表,言行更要稳重,教好学生军事科目,把握住本部不出乱子,就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政治斗争说穿了不过是一些人利用政治主张,达到个人争权夺利的目的。我们不参与不等于无知,只干我们军人该干的事,本本分分,比为他人摇旗呐喊强得多!”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10-28 20:01:12 +0800 CST  
对于师长一席话,陈诚严重赞同,他认为职业军人还是不要参与政治为好,往后也非常注意回避十分敏感的政治话题。1926年7月9日,蒋介石主持北伐誓师大典,时任第21师第63团团长的陈诚也随即准备参与北伐。严重是他们师长,曾在军中提出:用人公开,经济公开;严禁赌博、嫖娼、吃空缺;没有站长各级部队长必须身先士卒。陈诚在他手下任职,耳濡目染,学到不少带兵治军的方法,并加以总结补充,形成自己的经验。

陈诚所在第21师隶属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和前敌总指挥白崇禧指挥,随大军攻湖南,战江西,又入浙江,一路勇无直前,高歌奏凯,建功不少。此师为革命之师,经由之处,深受百姓爱戴拥护,除了敲锣打鼓迎来送往外,还实实在在帮忙运送粮饷弹药,带路传情报。师中各级军官几乎清一色都是黄埔军人,指挥起来如臂使指,所部都是新兵,精诚团结,朝气蓬勃,加上百姓实力助攻,苏俄援助饷械,想不打胜仗都难。

攻至杭州南边严州,孙传芳在此部署重兵,负隅顽抗,唯恐浙江省会被攻克。陈诚率所部63团在浪石埠背水为阵,与数倍之敌苦战终日。想到再这么打下去不是办法,陈诚便令侦察兵侦探敌军指挥部设在何处。到次日傍晚,摸清敌指挥部所在后,陈诚便亲率一支突击队趁夜潜到敌指挥部跟前,在枪弹震天声中,一鼓作气,将敌军第3师师部端掉。擒贼擒王,敌军失去指挥,如无头之鸟、无首之蛇,全乱套了,不战自溃。陈诚令63团趁胜追击,于19日占领杭州。

一役歼敌过万,第21师负责主攻,第63团数次完成主攻任务,蒋介石和前敌总指挥予以嘉奖,擢升陈诚任第21师副师长,仍兼第63团团长。嘉兴、苏州、常熟,到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攻占南京,至此,半壁江山尽在革命势力之手。可问题就来了,革命阵营内暗流涌动,先前孙总理去世后出现的分裂越来越大。国民政府中央迁到武汉,主张“容共”的政府主席汪精卫与第八军唐生智合作,准备顺江而下进攻蒋介石另立的南京中央。

蒋介石在三牌楼向部下训话,称只有三民主义才能救中国,如果任由GCD把苏俄革命那一套搬到中国搞残酷斗争,我们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因此我们坚决反G,决不妥协!“今天来的都是总理的信徒,我的学生。我们要为实行三民主义,反对GC主义作出贡献。倘若我失败了,你们就要继承我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希望你们奋斗到底!”蒋校长又标志性地挥舞着双拳,宁波口音显得壮怀激烈,感染不少在场的黄埔师生,他们不少人纷纷上台表决心。蒋介石听后唏嘘半晌道:“只要你们能够坚持这样的决心,我死也瞑目了!”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11-12 23:45:52 +0800 CST  
邓演达得知老蒋公开反G,便通电指责他,又密电第21师师长严重,劝其将部队带到武汉,参加反蒋阵营。严重举棋不定时,老蒋就找到他头上:“我知道你与邓演达关系密切,当然,你也清楚他在黄埔军校时期就反对我,妄想和我争夺黄埔领导权。现在宁汉分裂,他公然站在汪精卫那边,庇护GCD。这已不是我和他私人间的问题,是革命大是大非的问题。所以我很想知道你的态度。”

严重态度坦率,称与邓演达只是保定同学、黄埔同事,但关系到党国大事时,决不任由私交左右。我们革命军沿途都在唱,“打倒列强,除军阀”,当下帝国主义军舰停泊在江面上,前些日打死打伤我军民2000多人,北洋军阀盘踞在江北,虎视眈眈,倘若我们现在分崩离析,岂不正中下怀?我认为当前应团结一致,继续北伐,而不是闹分裂。
蒋介石激动了,他怒气冲冲道:“难道我蒋某人不是要北伐吗?汪精卫串通GCD,要把北伐成果全部抢过去,要逼迫我把大权让给他们,是他们逼的啊!”

严重没有多说,争论无益,便回到部队对陈诚说:“蒋总司令怀疑我与邓演达的关系,我若在留下去,我们21师恐怕会受累,所以我决定辞职保举你接替我的职务。”
陈诚惊讶,立即推辞,称师座向来不过问政治,在争权夺势中也无倾向性啊。再则,21师斗志正盛,您一走,军心涣散,我又资历太浅,难以服众啊。
严重劝勉他:将相本无种,从东征到北伐,你已屡立战功,当之无愧。革命时代,还讲什么资历。

严重言出必行。蒋介石马上找到陈诚,问他能不能胜任。他记得严重当时给他讲,不是胜任不胜任的问题,而是如何面对蒋介石质疑的问题。对于邓演达,起初崇敬有加,可进军校后,发现此人锋芒毕露,十分活跃,对他就不以为然了。后接任师长后,陈诚按严重的嘱咐,以挚友罗卓英为参谋长,作了一些人事变动,仍按照严重的方法治理军队,才将有些议论声起的部队控制住。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11-12 23:46:58 +0800 CST  
@添牙海角牧羊人 2017-11-19 00:49:25
连夜苦读,终于“回到”2017,哈哈哈哈,若楼主言出必行,按此速度,估计更完全书,恐怕是多年以后了,希望楼主坚持下去,在下拜服!!!!
-----------------------------
@虎贲大将军2013 2017-11-20 15:30:32
我也这么认为,单单搜集资料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还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希望楼主坚持下去,一直支持你
-----------------------------
非常感谢楼上两位兄弟和所有朋友的关注、理解与支持,空暇时间多过来逛逛,老朋友聊天似的,我努力啊,说不定哪天就更完了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11-20 22:23:42 +0800 CST  
【激流勇进 土木系初成规模】
1927年8月12日,蒋介石在南京召集高级将领会议,咨询对他去留意见,众人见时局风云变幻,不便表态,唯有刘峙态度明朗:“总司令不要走,谁反对总司令,我们就跟他打!”此时,蒋介石记住这位忠诚的福将,并开始将他纳入亲信范围之中。老蒋很感动,可刘峙影响还不大,他看着何应钦,希望他也表态,谁知这人低着头一言不发。老蒋直摇头,凄怆中发出悲慨之语:“好,我走!我正训练20个补充团作为北伐心生力量,我走之后,谁要解散这20个补充团,谁就是我的敌人,誓不两立!”

孙传芳趁蒋介石下野,北伐军分立,随即从江北杀过来。21师在南京栖霞山与孙部鏖战,互相攻守,打得难解难分。陈诚正胃病复发,坐在轿子上在前线督战。后来,北伐军不断增援,才将猛龙过江般的孙军击败。在苏州整补时,陈诚想接着空余之时去上海治病,谁料被别有用心做人诬告坐轿上前线。何应钦原本对这位猛将青眼有加,想着他与蒋介石走得那么近,不免猜忌,便以他作战不力为由,撤了他第21师师长的职务。陈诚一气之下,愤然抛开所有职务,去了上海,从此与何应钦结下梁子。

那年,GCD不断发起暴动,邓演达左右不是人,离职赴洋,汪精卫也难控制住大局,南京方面谁也不服谁,可北伐又要继续。蒋介石顺势复出,见陈诚能与他共进退,便任命他为总司令部警卫司令兼炮兵指挥官,并晋级中将。仅仅三年时间,陈诚飞黄腾达,从炮兵连长飞升为中将司令,踌躇满志,好不得意。

陈诚手下辖步兵团三个,宪兵团和炮兵团各两个,实力比一个正规军还要强。只是在选人当团长时,陈诚说关麟征年轻气盛,欠缺稳重,话经关麟征挚友也就是蒋介石副官的胡静安传达给关本人后,又被关记恨在心。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11-20 22:32:22 +0800 CST  
1928年底,东北易帜,蒋介石在北京召开军事首脑会议,企图上演民国版“杯酒释兵权”,让各军首领在南方挂职。可李宗仁、白崇禧、冯玉祥、阎锡山这些地方枭雄大佬怎么可能答应,他们找到政治上的合伙人汪精卫后,于1929年9月9日另立中央,成立“国民政府”,与蒋介石对抗。

负责第1集团军编遣裁军的何应钦,迫不及待,首先将警卫司令部裁撤,让陈诚首当其冲,被降级为第11师副师长。新仇加旧恨,陈与何的仇怨算是很难解开了。蒋介石为爱抚心腹爱将,称会给他安排要职,还称第11师师长曹万顺只是挂名而已,他这个北洋投诚将领能指挥得动底下的黄埔将领吗,指挥权与人事、经济大权都交给你了。

有蒋介石在背后为靠山,陈诚放手去打造属于自己的军事势力。第11师有原警卫司令所属两个步兵团、原21师所属两个团、原第17师两个团,加上新兵补充团,共有三旅六团,实力不容小觑。陈诚以挚友罗卓英为参谋长,又广招致黄埔学生为旅长、团长、营长、连长,但也不乏保定军校、日本士官学校和讲武堂毕业甚至行伍出身者为中下级军官,后又通过报送“杂牌”军官到陆军大学进一步深造,使之彻底嫡系化。

陈诚建军重训练,不仅是体能、战术、射击、格斗、厮杀等各方面的训练,还有思想觉悟与精神气魄上的训练。他在芜湖召集军官开会,就强调忠于政府(南京中央)的军队数量很少,拥兵百万的各派新军阀却蠢蠢欲动,我们要发扬先总理革命精神,以一当百、当千、当万,向新旧军阀开火;要彻底清除旧军队中的腐败习气,做到官兵一体,同心同德,为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奋斗;官兵同甘共苦、废除军阀部队中苛待士兵的不良风气,严禁出现军官克扣军饷及吃空缺的现象,违反者无论职务高低,一律交军法处处以极刑,严惩不贷;要不断提高官兵素质,严格开展实战演练,尤其注重射击训练。

陈诚在芜湖的讲话渐渐在他的军中成为制度。可当时他在训话时,底下竟有人冷嘲道:“哼,小孩子嘛,懂得什么叫治军!”说这话的不是别人,而是黄埔一期学生——关中大汉关麟征。后又有政敌戏言:“当将军太矮,当童子军领袖又绰绰有余”这些带人身攻击的话传到陈诚那里,他只是淡淡一笑道:“雨东酒后戏言,当予谅解!现在我们太注重精诚团结,把部队训练好,其他的事都不值得计较。”陈诚这番话转到关麟征耳里,他颇为内疚,很长时间内都不再与陈诚为难。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12-03 16:37:51 +0800 CST  
出任师长的曹万顺本来是蒋介石打的政治牌,还没来得及扶植自己的嫡系,军队就被陈诚打造为自己的部队了。为了笼络人心,他为一个吃空缺的连长撑腰,得意忘形之下引起军队哗变,蒋介石正好找个理由将他调到杂牌师去任师长,如此,陈诚再次升为第11师师长。

1930年,蒋介石指示陈诚将湖南徐声钰独立旅兼并,至于旅长一职,师中旅团长认为非关麟征莫属,甚至纷纷向陈诚说情,力保关麟征,谁知陈诚却说:“雨东是将才,总司令另有重用,所以不便屈留第11师了。”后来,关麟征被调任为第5师任副师长,看似高升一级,实际上副职在那时并无实权,气得关麟征大骂陈诚阴狠毒辣,几经辗转,后直接投入陈诚政敌何应钦怀中,成为他的主要干将。逐渐形成大气候的陈诚军事集团人才云集,如薛岳、张发奎这些比他资历深、威望高的将领都情愿归附他,可他就是没能留住关麟征,不得不说是用人艺术上的遗憾,当然这是后话。或许在陈诚看来,关麟征这陕西冷娃太不尊师重教,太不给他面子了,一个人为威信、声望,为大局,也不是非要与所有人关系都搞得很好,其实人心叵测,那是很难的。

在与各路诸侯混战时,陈诚便是南京中央军中的利刃、急先锋、“战斗机”。襄樊战役时,陈诚亲自督率第11师,与冯玉祥南路总指挥张维玺部激战两昼夜,将其击溃。随即,唐生智接受汪精卫“护党救国军”总司令头衔,在郑州通电反蒋。尔后,张发奎被怂恿联合不甘心失败的桂军加入“护党救国军”行列,一时间拥汪反蒋势力声势浩大,令武汉、南京震惊不已。

喘息未定的蒋介石火速将襄樊的第6、9、11、13师等四个师调至平汉线抗击确山、驻马店的唐生智部。陈诚对罗卓英道:先要设法稳住摇摆不定的湖南省主席何键,否则两广势力出师北上是极大威胁。倘若令何键按兵不动,即便缓冲一下,也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战机,先击溃唐生智部,在集中力量对付两广,免得腹背受敌。知道你与何键手下旅长王东源交情深厚,先去说服他,稳住形势再说。罗卓英称陈诚考虑周全,同意去湖南找王东源。

罗卓英南下湖南时,陈诚已率部日行一百多里,千里奔赴豫南。路途中时而乘车,时而疾行,但才陈诚按自己所下规定“作战危急时刻,必须身先士卒”,与全体将士同甘共苦,赢得军心士气。有一日陈诚对众将士讲“救兵如救火”,我们以最快速度达到指定地点,马上投入战斗,才能赢得胜利。脚上起几个血泡算什么,是不是就这样瘸着上前线,不,我们要像藐视列强和新军阀一样藐视这点伤痛。说罢,他把脚抬得高高的,猛力跺下去,将血泡跺破。官兵见状,竞相效仿陈诚,将血泡跺破,继续疾行。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12-03 16:43:38 +0800 CST  



罗卓英(1896——1961年)广东梅州大埔人,保定军校第八期炮兵科学生,陈诚的同学、莫逆之交和最为得力的助手,被誉为“袖珍智囊”,文采风流,是名儒将,土木系灵魂人物,先后参加过东征北伐、蒋桂战争、中原大战以及亲自指挥或协助指挥过抗战中的淞沪会战罗店争夺战(坚守战场83天,威震敌国,“扶桑童稚知名姓”)、武汉会战(荣获军内救火队称号,以我军40余万代价,毙敌25.7万)、上高会战(歼敌15700多人)、仁安羌大战、收复太平岛等南海诸岛主权。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7-12-03 17:07:25 +0800 CST  

楼主:再造文明

字数:1422

发表时间:2014-11-27 07: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30 21:32:22 +0800 CST

评论数:421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