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民国一百零八将

@再造文明 352楼 2015-01-14 22:18
【玉帅之死】
都说他得罪了日本人,鬼子一心想要报复,所以趁着吴佩孚患牙病住院时,强行去给他看病。日本医生用手术刀在浮肿的右腮上一刀割下,立刻血流如注,吴佩孚顿时气绝。当时有人喊了一声:快打强心针!日本医生假意在医药包里寻找一番后,表示没带强心针,旋即跳到床上“抢救”,进行“人工呼吸”,强压胸腔及心脏,可谓使出一番足以获奥斯卡金像奖的演技,让玉帅加速死亡。这是吴佩孚孙子的回忆,当时他亲临现........
------------------------------
@xuesong118 2015-01-18 23:00:32
早在之前的书籍中看到吴玉帅的种种高又亮节,今次再次看见,不禁唏嘘:当今官员,哪个能如此?
-----------------------------
的确,有道是不以成败论英雄,历史上很多人有英雄品德、英雄志向和英雄功业,最终却没能成功,这也是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事。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18 23:33:32 +0800 CST  

【合作与决裂】

1921年4月,聚集在广州的国会议员召开国会,宣布取消护法军政府,成立中华民国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大总统,而且还宣布北京政府为非法政府,并劝告徐世昌辞去“中华民国大总统”职务。陈炯明对于此事,变现出极度的不满,他认为现在无力抵抗北洋政府,现在自立总统无异于让南北继续对峙,有分裂国家之嫌,尽管陈炯明等人反对,但还是未能阻止住孙中山所说的“世界潮流”。

就在广东内部在政治主张上出现裂痕时,不甘心失去广东这块富庶之地的桂系军阀卷土重来,再次打起广东的主意。为什么刚刚溃败没多久就要再兴兵戈呢,因为桂系内部兵员甚多,而广西土地贫瘠,又没有港口外贸,所以很难筹集军饷养活这些士兵,只得以战养战,想着要侵吞邻省这块肥肉。

可是开战没多久,桂军陈炳焜部将刘震寰部就投向粤军(这个不难理解,跟着粤军有饭吃),粤军得以趁势攻占广西门户梧州。7月初,粤军收复被桂军占领之粤西地区的连县,连山等地,并攻入广西。

形势不容乐观啊,桂系内部开始分裂。沈鸿英宣布独立于陆荣廷,自称“救桂军总司令”,宣布广西自治,并且同粤军接洽合作。其他桂军部队也纷纷脱离陆荣廷以谋求自保。到7月中旬,粤军南下攻击在钦廉地区的陆荣廷嫡系部队,重创陆荣廷的嫡系部队,将其基本打残,失去作战能力。7月16日,陆荣廷通电下野,前往龙州,到8月的时候,粤军没有遭遇任何抵抗而进占南宁,随后攻占龙州。陆荣廷取道越南,流亡上海。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18 23:35:49 +0800 CST  
@纳兰七少2 2015-01-18 23:57:16
@再造文明 支持一下。
-----------------------------
多谢支持,欢迎常来啊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19 14:40:28 +0800 CST  
@十二真人梦 2015-01-19 09:56:31
民国时期的校园歌曲
曹锟要当大总统
独坐中军帐
两眼泪汪汪
袁世凯、冯国璋
哪个比我强
一对老腐败
还有徐世昌
、、、、、、
、、、、、、
-----------------------------
不会吧,真有这样的歌吗,你在哪里找到的?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19 14:41:06 +0800 CST  
@十二真人梦 2015-01-19 09:56:31
民国时期的校园歌曲
曹锟要当大总统
独坐中军帐
两眼泪汪汪
袁世凯、冯国璋
哪个比我强
一对老腐败
还有徐世昌
、、、、、、
、、、、、、
-----------------------------
@再造文明 2015-01-19 14:41:06
不会吧,真有这样的歌吗,你在哪里找到的?
-----------------------------
@十二真人梦 2015-01-19 16:30:12
确实有,而且是中小学必唱的歌曲,
可以请教90岁以上的在大城市读过书的人。这些老者现在健在的还很多!
歌曲来源:我邻12年,94岁逝去。
歌曲是以“苏武牧羊”曲改编,后两句忘记了,第二段也忘记了!
-----------------------------
这还蛮有意思的,你运气真好,还能遇到这种有趣的事,不过我是很难找到90多岁又读过书的长者了。以后要是有这样的趣事,还请拿出来同大家分享。^_^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19 18:44:52 +0800 CST  

当时陈炯明本来就是广东省长和粤军总司令,后来孙中山等人成立的政府又给他了两个职务——广东国民政府陆军部长和内政部长,直到现在,炯明先生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南粤王。不过尽管如此,他同无冕之王或者号称王中王的孙中山先生在革命资历、威望、人脉上还是差了很大一段距离,其实这些差别都不是最重要的,他们至关紧要的差异就是——老孙非要学段祺瑞、曹锟、吴佩孚和张作霖那样,搞武力统一,一个北伐的口号叫嚣了好多年了,可谓蓄势待发;老陈呢,坚持他的理想,要搞联省自治,要民选议员和地方长官——就他们二人,在广东可谓大当家与二当家的地位,但现在分歧非常严重。陈炯明挥师西进,攻占南宁后,还打算协助广西省长马君武仿照广东省的“地方自治”计划。但急性子的孙中山一再下令陈炯明率军北伐。到4月的时候,因为受不了孙中山的执意北伐命令,也没接受孙中山的条件,所以被罢免,陈炯明索性回家归隐。

在1922年4、5月间,直奉为了争夺北京中央政权而开战,这时候孙中山本来想要趁势提师北上,在背后给直系军队插上一刀,但因陈炯明按兵不动,再加上奉系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所以,老孙的计划落空。6月1日,旧国会议员在天津开会,宣布徐世昌为“非法总统”,徐世昌因为直系早就在威逼,所以干脆顺水推舟地下台,北方各界认为护法运动的目的达到了,纷纷希望孙中山下野以打破南北两个总统的僵局。就在这时,粤军中陈炯明的部下叶举等亲陈将领也联名通电,要求孙中山下野。

就在这还没北伐,广东内部就爆发出一种浓浓的硝烟味,就差一根导火线足以引爆当地的局面,可偏偏就有那么一根导火线被点燃了。陆军总部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邓铿被刺身亡,而孙中山和陈炯明两派人马互相指责,大有即刻决裂之态势。

邓铿可以说是陈炯明的亲信,二人同乡,基本上从1910年就并肩作战,是一条战壕里杀出来的好战友、好兄弟,可现在他被刺杀了,因为响应陈炯明在广东查禁鸦片而被商人雇凶刺杀,年仅36岁的粤军优秀将领就这样离世,但孙派人士坚决认为是陈炯明致使人将其暗杀。陈派人士则认为是孙派血口喷人,嫁祸于陈派,当年陈炯明与湖南赵恒惕等省省长搞联省自治时,孙中山就污蔑陈勾结直系,而孙本人自己就跟段祺瑞皖系、张作霖奉系还结成反直三角同盟,现在仍然是故技重施,似乎有些“贼”喊捉“贼”了。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19 19:18:26 +0800 CST  
陈炯明得知自己心腹爱将被刺,而自己还被这样冤枉,心中愤愤然,非常不平。其实,个性很强的孙中山对陈炯明早已恨之入骨,因为陈是孙北伐的最大阻碍,没有陈就没有足够的军饷和军队,简而言之,没有陈炯明和他的部下,北伐根本就是一句空话。现在孙中山和他的部下欲除陈而后快,不过陈归隐惠州后,所以他的心腹大将便作了陈的牺牲品。人人都说政治是最肮脏的,这就是了,只是粤军又少了一位肱骨之将。在粤军第一师邓铿部下,走出了后来的不少名将,如李济深、叶挺、陈诚、薛岳、罗卓英、蔡廷锴、蒋光鼐、陈可钰、张发奎、邓演达、陈铭枢、陈济棠、余汉谋、黄琪翔、钱大均……说他们将星云集毫不夸张。

陈派人马与军饷(有华侨支持)远远比孙派多,现在陈炯明被诬陷,邓铿又被刺杀,他们一个个都按耐不住,尤其是炯明先生的心腹左右手叶举,决定还之以颜色,在通知孙中山总统府的人员后,便以炮轰来吓唬孙派。最后孙中山被陈军逼迫到永丰舰上呆了2个多月,倒是成全了后起之秀蒋介石,他就是这个时候从上海跑到广州湾,护卫孙中山而得到孙的信任,为自己捞取了一笔很大的政治资本。

当时孙中山同陈炯明关系决裂至此,其实很多粤军将领都非常痛心,他们非常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但是没有办法,他们二人都是非常执着于自己理想的人,没有半点退让。胡汉民积极奔走在孙陈之间,觉得这样兄弟阋于墙岂不是便宜了其他人,还不如团结起来好好协商。孙中山也写信让陈炯明给他派兵围攻总统府认个错,但陈觉得自己何错之有,硬是不低头,所以二人再也没有合作过,在后来的三年多的时间内,一直都是内战不已。

当年陈炯明带着粤军,通过两年多在他乡的苦苦奋斗挣扎,好不容易才打回广东,可谓让革命势力皆大欢喜,陈炯明更是非常大度地将孙中山请回广东,为革命打下了一片牢固的根据地。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以及孙陈二人的分歧越来越大,以至于后来非要兵戎相见,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惋惜。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19 20:06:47 +0800 CST  
1923年1月4日,孙中山得以喘气,便电令亲孙势力讨伐陈炯明,此外还收买滇军杨希闵部、桂军刘震寰部,与孙派头号大将许崇智组成东西两路“讨贼军”,合击陈炯明部。得到这条消息后,陈炯明仰天长叹,苦笑连连,便宣布下野,随后还退出被陈军侵占的广州,重新回到老家惠州去,他的部下也被带了回去。

孙中山回到广州后,就继续令部下围攻惠州,陈炯明的粤军死守,而作为总司令的陈炯明却没有参与指挥战斗。两军僵持到10月底,粤军反攻到广州近郊。由于孙中山血腥镇压经常被纳税的商团,制造西关屠城事件,广东各界很快就倒向陈炯明粤军一派,陈炯明也做好了反攻广州的准备,但孙已经接受了苏联的大量援助。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里是革命的黄埔!……”孙中山在接受苏联的援助后,还有模有样地学起苏联来,不但用他们的武力方式镇压所谓的“反革命”,而且还学起他们创办军校。于是在1924年6月16日,也就是孙中山的大总统府被炮轰2周年的日子里,成立了后来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并与其他军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的黄埔军校。

一到黄埔军校的正门,就看到这样的条幅“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走他路”,然后再进去一些就有“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对联。这支朝气蓬勃的学生军很快就被派到战场,商团的平定是他们的首秀,然后又是消灭杨希闵、刘震寰叛军,再后来就是两次东征陈炯明的粤军。一路征途一路歌,黄埔学生军身先士卒,表现得异常勇猛,而且留下了许多慷慨悲歌的传奇故事。(这些在后来分别写黄埔军校走出来的名将时,会一一提到。)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19 21:08:52 +0800 CST  

经过两次东征,黄埔学生军打过淡水、惠州等经典战役,基本上将盘踞在东江的陈炯明粤军击溃。败退后的陈炯明由于清廉简朴,便冒着要被香港政府赶出来的危险,又次到香港避难。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已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春,被称为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在北平逝世,陈炯明心情万分复杂地为孙挽联一副:
惟英雄能活人杀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

与故交曾一战再战,公仇私谊,全凭一寸赤心知。

【晚节·完结?】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粤军失败后,陈炯明退居香港,但他仍继续努力以政治办法来谋求中国的统一之道。1925年,双十节日,其前身为前清洪门秘密会社的“美洲致公堂”,正式改组为“中国致公党”,推举陈炯明为总理,云南的唐继尧为副总理。1926年初,党总部由旧金山移至香港,为了推进党务,致公党还在南洋、欧美各地发展,以至于登记侨胞入党达十余万人,这也可谓蔚为大观,当然这与炯明先生的人格、人品和事迹分不开。致公党主张建立联邦制政府为统一中国的原则,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教条(过于排外,只讲暗杀、斗争、暴力革命,而不讲平等、理性、光明正大地协商共和),并赞成多党制的民主政体。

陈炯明在晚年仍然致力于联省自治,致力于中国的统一,当日本人给他8万元支票以拉拢、扶持他的时候,他直接在支票上打叉后返回去,磊落坦荡,一如既往。尽管生活清贫,但节操一直都在,用孙中山的话来说就是“不好女色,不要舒服,吃苦俭朴,我也不如。”一边革命,一边搞学术的革命大师章疯子章太炎的清高自负闻名于世,但在评价陈炯明时说:“操绝于时人,于广中弥不可得”,品操冠绝时人,在中国少有人能与之相比。1920年12月15日《香港华字报》转载《上海新申报》对陈炯明的评论云:“陈氏为人刚毅果敢沉默寡言,其私人道德,可为南北权要之模范。”当然,一生忠于孙中山主义的蒋介石不满陈炯明反对北伐,曾说过:“我看他像《三国演义》里的魏延。”而陈炯明却非常看好蒋介石,说他能几万人马。

炯明先生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从屈指可数的南粤王到大刀阔斧的“新文化将军”;从“叛徒”、“叛党”再到有十余万人的致公党总理。在清朝议员、粤军总司令、广东省长任职期间,他大兴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禁烟禁赌、修建水利交通、创办具有新文化思想的报纸、投身女权运动,倡导、保护教育权利、人身权利、主张联省自治、推行民选议员,他想让广东成为中国的“普鲁士”,推行像欧洲强国德意志般的统一,施行美国式的联邦制……他在生活方面也非常严谨、自律,毫无军阀习气,而且“一生不治私产、不贪污、不受贿,晚年贫病交迫”,最终因穷困死于香港,死时竟然用他母亲备用的棺材,一时风云人物,竟然寒酸、贫困至此,足以让英雄落泪。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19 22:06:42 +0800 CST  

第十一将 幽默的东北王张作霖
【辉煌与悲凉】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年代,土匪也能当官,而且在后来还能成为国家领导人。他的一生似乎就是为了成就一段传奇:他机智过人,有勇有谋,一步步从匪窝走向官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在清王朝与日本和俄国相互争斗的夹缝中,他居然能左右逢源,将自己的才干与性情一展无遗地爆发出来,然后成就他的辉煌与悲凉,他就是本传的传主,人称东北王、张大帅、张雨帅的张作霖。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19 23:16:57 +0800 CST  
@兜兜里的大白兔 2015-01-19 22:17:11
如果没有吴禄贞…姑奶奶就不追帖了。
-----------------------------
抱歉,吴禄贞还真没有单独的一章,不过文中已出现过涉及到他的篇章了。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19 23:19:07 +0800 CST  
@再造文明 352楼 2015-01-14 22:18
【玉帅之死】
都说他得罪了日本人,鬼子一心想要报复,所以趁着吴佩孚患牙病住院时,强行去给他看病。日本医生用手术刀在浮肿的右腮上一刀割下,立刻血流如注,吴佩孚顿时气绝。当时有人喊了一声:快打强心针!日本医生假意在医药包里寻找一番后,表示没带强心针,旋即跳到床上“抢救”,进行“人工呼吸”,强压胸腔及心脏,可谓使出一番足以获奥斯卡金像奖的演技,让玉帅加速死亡。这是吴佩孚孙子的回忆,当时他亲临现........
------------------------------
@xuesong118 2015-01-18 23:00:32
早在之前的书籍中看到吴玉帅的种种高又亮节,今次再次看见,不禁唏嘘:当今官员,哪个能如此?
-----------------------------
@xiaoyunche2012 2015-01-19 22:25:40
这个故事我也知道啊,是 历史 老师讲的,他说本来日本人是要找吴佩孚当傀儡的,吴佩孚不同意,才找的溥仪啊!感叹溥仪的节操还不如吴佩孚你E!
-----------------------------
或许满清溥仪还想借助日本势力复国(这只是笔者猜测,没有怎么了解过溥仪),二者一拍即合,相互利用。他在民国待的也很不爽,先是冯玉祥违背民国与清廷签订的清室优待条约,后来孙殿英又轰炸他的祖坟来盗墓。节操之事不能一概评之,有时也要看看大背景与大形势。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19 23:22:29 +0800 CST  
@再造文明 2014-12-26 22:18:09
第六将 财迷总统冯国璋
【祖上曾阔过】
中国人没什么信仰,或者说什么信仰都有吧。放眼中华大地,不管什么佛寺、道观、教堂或者是某某墓地、出生地都少不了善男信女虔诚地作揖跪拜,遇佛拜佛、遇道问道、遇教堂做礼拜的也有不少。但有一种信仰是大体相同的,即中国人大多敬重信奉祖宗,这可以说是几千年来的国人不变的集体崇拜意识。说得更长远一点,在几万年前的远古原始人阶段就有图腾崇拜,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某种......
-----------------------------
@xiaoyunche2012 2015-01-05 04:29:53
冯国璋要是知道孙子成了相声演员是不是要气死啊,毕竟一个总统是不希望子孙去演戏的吧?今天看老故事,说到陆小曼也曾想去电影演员,徐志摩还不愿意她去呢!不过陆小曼去当个票友唱个京剧什么的倒是还可以啊!
-----------------------------
@再造文明 2015-01-05 09:43:39
要是搁美国,他们会说我当总统的儿子和种土豆地儿子都是伟大的,其实辛勤诚实地劳动都是好样的,冯巩家就因祖上当过北洋总统常遭红卫兵冲击,但他能在小品界脱颖而出也很不错了,比那些二代、三代养尊处优、作威作福要好得多多了。
-----------------------------
@xiaoyunche2012 2015-01-19 22:35:10
可有人就是讨厌唱戏的啊!比如我爷爷,还有我今天看到有人说她爸看电视喝酒的时候,电视播放那个女演员出了什么事情,她爸就说那个女的该!女的贱!要不就女的LANG,要不然就给对方瞎编排,那位网友也跟他说了很多遍把嘴巴放干净点,他爸不听啊!
-----------------------------
哈哈,这或许就是偏见了,劳工神圣,真诚合法地付出劳动并得到相应回报的人都是好样的。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19 23:23:53 +0800 CST  

来看看他的简历,先不要惊讶,也不要太激动或是感慨:
1875年3月19日(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 1岁 出生于奉天海城县西90华里北小洼村,(英雄莫问出处,枭雄也是如此)不知道其父是什么文化水平,居然给他取这个名字:张作霖。
1888年 (光绪十四年) 13岁 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随母去镇安县(即黑山县)赵家庙村(今属北镇县)外祖父家寄居,在私塾向杨景镇学过3个月的文化知识,所以不能算个彻头彻尾的文盲。
1890年 (光绪十六年) 15岁 流落营口县大高坎镇?。
1894年 (光绪二十年) 19岁 投清军宋庆所部当兵混饭吃(很多男丁走了这条路,混出大名堂的也不是,可总体比例并不高),后升任哨长(不能完全说他是土匪出身,人家还参加过政府的正规军队)。
1895年 (光绪二十一年) 20岁 清军宋庆部移防,他离队回到家乡当兽医,与赵家庙村赵占元次女结婚。
1896年 (光绪二十二年)21岁 经冯麟阁(后改名冯德麟)介绍,在广宁县(北镇)投身绿林董大虎的匪窝中。《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鲍威尔采访张作霖,问他年轻时在哪里读过书,张就回答:绿林学校。

1900年 (光绪二十六年)25岁 爆发义和团运动,沙俄开始侵占东北,盛京将军逃走,辽宁(当时的盛京)地方混乱。他在赵家庙组织保险队(也就是地方维持秩序的民团之类的),后移至北镇县中安堡。
1901年 (光绪二十七年)26岁 春节前夕,遭金寿山勾结俄兵偷袭,逃往八角台与张景惠合股,被推为团练长。生张学良(也就是后来的风流少帅,号称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估计这是女生关注较多的)。
1902年 (光绪二十八年)27岁 在新民接受招抚,先任马队帮带(副营长),后升管带(营长)(清廷对土匪还是官府对落草为寇之流的老办法,或者剿灭,或者招抚,所以张作霖这次得以漂白)。
1904年 (光绪三十年)29岁 日俄战争爆发,先为俄军效力后为日军效力(其实与清廷的大政方针有关)。
1907年 (光绪三十三年)32岁 东三省改建省制,徐世昌首任总督,计擒杜立山有功升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
1908年 (光绪三十年)33岁 奉徐世昌命驻防郑家屯、洮南,追缴陶克陶胡叛匪(从土匪到剿匪)。
1909年 (宣统元年) 34岁 奉锡良总督之命追缴蒙匪牙什、白音大赉等。
1911年 (宣统三年) 36岁 武昌起义,带兵入奉天省城镇压革命党人。
1912年 (民国元年) 37岁 因镇压革命党人被封为关外练兵大臣。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张作霖任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
1915年 (民国四年) 40岁 被袁召入京,表示支持“速正大位”。帝制后受封二等子爵(骨子里还是比较保守,渴望加官进爵,封妻荫子)。
1916年 (民国五年) 41岁 驱段芝贵离奉,以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洪宪帝制失败后,被黎元洪大总统任为奉天督军兼省长。(主要是有重兵在手,都让他镇守一方最难搞的地方,毕竟日、俄两大列强虎视眈眈)。
1917年 (民国六年) 42岁 因冯德麟参与张勋复辟,张作霖顺势夺其第二十八师兵权,统一奉省军政。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19 23:38:08 +0800 CST  
1918年 (民国七年) 43岁 于秦皇岛夺取直系购买的日本军械扩充奉军。入关支持皖系“武力统一”。被任为东三省巡阅使(第一次鼎盛时期,不过喜欢穷兵黩武)。
1919年 (民国八年) 44岁 五四运动爆发,力主镇压(新文化运动的浪潮看来没有影响到他)。日本制造宽城子事件。孙烈臣任黑省督军,鲍贵卿任吉省督军。正式成为“东北王”。
1920年 (民国九年) 45岁 在直皖战争中助直反皖(这是大帅的改易“旗帜”)。
1921年 (民国十年) 46岁 被任为蒙疆经略使,辖热察绥三特区。进京组织梁士诒内阁。
1922年 (民国十一年) 47岁 吴佩孚揭露梁内阁卖国媚外,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而归,宣布东三省独立,自任保安总司令,整军经武成立陆军整理处。
1923年 (民国十二年) 48岁 扩奉天兵工厂;东北大学开学。
1924年 (民国十三年) 49岁 成立东三省交通委员会。组“镇威军”六个军进关与直系再战(不服输),后来大胜,推段祺瑞上台为“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
1925年 (民国十四年) 50岁 奉军进入上海,势力达到鼎盛时期。浙江督军孙传芳反奉,郭松龄倒戈,日军助张败郭 (非常危急的一次,最后化险为夷,有惊无险)。
1926年 (民国十五年) 51岁 在北京会见吴佩孚商定讨赤计划。孙传芳北上归附奉系,在天津召开蔡园会议,组织“安国军”,被十五省推为总司令,决定打南方和西北的国民军(虎虎生威,这一点不亚于北洋之虎段祺瑞)。
1927年 (民国十六年) 52岁组成安国军政府,就任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北洋政府时期的最后一任国家元首。与日本满铁社长山本条太郎在北京达成《满蒙新五路协约》秘密谅解。
1928年 (民国十七年) 53岁 北伐军蒋、冯、阎、李对奉系发动进攻。日公使芳泽谦吉劝其退回东北并要其在满蒙悬案书上签字,张作霖拒绝,为自己被炸死埋下伏笔,不过义正言辞地拒绝日本人的不合理要求,民族气节可嘉。
1928年6月4日凌晨5时,爆发“皇姑屯事件”,乘坐由北京返奉的列车在皇姑屯被炸遇害。普遍认为是日本人干的,也有人认为是苏联干的,说是国民党干的也有,下文会作详解。

出生农村,粗通文墨,在战火纷飞之中,因风云际会,凭借自身机智与胆略,在群雄逐鹿的乱世里,却能成为一方诸侯,称王东北,问鼎中原。张作霖是北洋政府中最后一个大佬,以陆海军大元帅代行大总统职务,相比于直系、皖系,他是后起之秀,但又能笑到最后,不过到最后,他所有的辉煌在一声巨大的轰炸声中,伴随着无比的悲凉终成尘土。
(谢谢各位新老朋友们,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先晚安啦,QQ讨论群:28345028 欢迎各位的到来)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19 23:50:38 +0800 CST  
@亡秦者楚三户 2015-01-20 10:08:37
@再造文明 2015-01-19 22:06:42.0
经过两次东征,黄埔学生军打过淡水、惠州等经典战役,基本上将盘踞在东江的陈炯明粤军击溃。败退后的陈炯明由于清廉简朴,便冒着要被香港政府赶出来的危险,又次到香港避难。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已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春,被称为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在北平逝世,陈炯明心情万分复杂地为孙挽联一副:
惟英雄能活人杀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
与故交曾一战再战,公......
-----------------------------
胡文辉的《不以胜败论陈炯明》以及康白石《陈炯明传》和陈炯明之子陈定炎所著都有说明陈炯明事迹。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0 14:37:28 +0800 CST  

【不堪回首的日子】

张作霖的先祖本不是东北人,因为生活无着落才跟随大流闯关东,本来在东北广袤肥沃的土地上耕耘,收获不少,还成为富户,但是到了张作霖父亲这一辈,就家道中落,这怨不得谁,主要是因为其父张有财(这名字取得倒是很有才)游手好闲,喜欢赌博吸鸦片,将分到的家产很快就挥霍一空,等到张作霖13岁的时候,他爸因为被债主威逼,最后被害死。张作霖就同他的哥哥去找仇家算账,借了邻居一头驴,拿着土铳摸到别人家里,结果只是把人家一个老太太吓死,然后被他们一大家人撵着跑。他哥顶罪去坐牢了,张作霖就跑到外地去流浪。

张作霖没有像后来的某著名先生,因家道中落,父亲被害就开始埋怨世道人心,性子也没有变得尖酸刻薄,生活总要继续嘛。那个时候,他还有一些求知欲,不管求知目的如何,但他没有希望自己能够写出像匕首、投枪一样的文字出来,他只是在私塾窗外旁听先生教书,希望学些文化知识,免得让人欺负或是笑话他。私塾先生杨景镇见到这个经常前来旁听的少年,便好奇地问他为何这样,他只是回答说:“我叫张作霖,我愿意念书,家穷,上不起学,因此常在这里偷听。”

对于如此质朴的回答,杨先生到底是良心触动,索性让他免费到这里上学,还赠给他纸和笔,让他同其他学生一样,在私塾好好读书识字。张作霖虽然不像吴佩孚那样去考秀才,但在这里学习了基本的文化知识,免除了被人笑作大老粗的尴尬。到后来,张作霖知恩图报,当上师长后,直接开一个私塾,请杨老师任教,他的长子张学良也是其学生。

读了一段时间的私塾后,张作霖小小年纪就去闯荡社会。起先,他靠卖烧饼赚点钱,但因为他爸没有做好为父的榜样,再加上当地风气不好,张作霖赚点辛苦钱后,也去赌博,可很快就输得精光,不过万幸的是他能借他爸的前车之鉴没有举债。为了学得一技之长来养家糊口,张作霖他妈让他改学木匠,他嫌拉锯太累,拉了几下就对这行产生厌倦。

不太愿意吃苦的张作霖到后来因终于流落街头,几度沿街乞讨,还给一家马车店打杂,有时候骡马病了,他就负责弄点草药将它们治好。脑子比较灵光的他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天分,便当了兽医,还开了一家兽医店,眼看着日子还过得下去。可是好景不长,似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帮流氓混蛋不知是眼红还是没有收到保护费,竟然冤枉他,还将他痛打一顿,差点让其送命。经过好心人帮助,张作霖才捡回一条命来。生活有太多的不幸,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张作霖没有抱怨太多,只是暗自下定决心要出人头地,对那些与自己同样是下层的百姓好一些,据说这张大帅在东北百姓中的口碑还不错。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0 19:53:19 +0800 CST  


张作霖(1875——1928年),奉天海城人(今辽宁海城人),字雨亭,绿林出身,奉系军阀首领,北洋政府最后一任领导人。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0 20:23:03 +0800 CST  

【发家之路】
就在张作霖生活遭到几乎是灭顶之灾的时候,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他便抱着一线希望,趁着朝廷招兵买马的机会,便投军当了一名骑兵。甲午战败后,身为败兵的张作霖逃到辽西。之后,也就是1895年,21岁的张作霖同赵家庙地主赵占元的二女儿赵春桂结婚。可能是赵地主慧眼识珠,见张作霖豪迈大气,谈吐不凡,相貌清秀(有种说法称他是北人南相),便将二女儿嫁给他。赵春桂便城了张作霖的原配夫人,后来为其生了长女张首芳、长子张学良、次子张学铭。

当了地主的女婿,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还有几亩闲田,相比以前到处流浪乞讨,日子过得也算滋润,但张作霖却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他还想趁着年轻再去折腾一番,他倒想看看自己人生的极限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

甲午战争之后的辽西,是一个散兵游勇成群、乞丐难民遍野的地方的三不管地区,再加上官僚腐败,土匪横行,当地百姓可谓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各个村寨都成立了一些自保的武装组织,并称之曰大团。1900年,在岳父赵占元的帮助下,张作霖成立了一个大团,共计20多人,张则是他们的小头目,负责附近几个村子里的治安。由于为人本分仗义,帮助当地维护治安,遏止住胡匪的骚扰,所以张得到村民的拥护,开始在这一带声名鹊起,因此受他保护的范围逐渐扩大,二十多个村子都纳入到张作霖的保护圈中。

在赵家庙的西北,有一个大团,团主叫金寿山,这人收罗一批地痞流氓,组成一个一百多人的大团,在自己的“保护区”内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比胡匪还要胡匪。当地百姓就请附近的张作霖去帮忙,赶走这个强横霸道的地头蛇。张作霖得到百姓的请求后,感于愤怒,二话不说就带着一帮人去占据了金寿山的老巢中安堡。本来,张作霖与地头蛇一战而部众增加,势力也扩大,但是在当年腊月三十夜半,这姓金的像癞皮狗一样,突袭张作霖。张只好携带妻女率众突围,先是逃到姜家屯,后来又逃到八角台。就在逃往到八角台的途中,身怀六甲的赵春桂生下一个男孩,这便是张学良。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0 21:02:34 +0800 CST  

八角台是一个比较大的集镇,商号就有五十多家,来到这里的张作霖本来想借道投奔辽南的绿林之人冯德麟,但到了八角台,他和手下四十多人被留了下来。当地的商会会长张紫云对张作霖的名声早有耳闻,便约见张作霖,见其一表人才,谈吐豪迈大度,便决心把他留下来。八角台的团练头目张景惠(后来成为张作霖手下一员大将,但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投向直系),退位让贤,自己甘居副职,而把团练的头把交椅让给张作霖。

再后来,当地的社会治安慢慢好了起来,张作霖在保境安民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势力逐步扩大,到后来都有一百多人了,但社会稳定,他们的作用也渐渐失去,张作霖准备将其遣散,让他们回家务农或是进城经商。但张紫云觉得如果贸然遣散团民,万一这一小撮人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就麻烦了。所以,张紫云决定与绅商商量,将这一队伍交给官府。后来,经过商绅推荐,张作霖被推荐到新民知府增韫那里。增韫见张作霖虽然“带兵”,却温文尔雅,举止大方得体。当时,盛京将军增祺主张“化私团为公团”、“化盗为良”,所以增韫招抚地方民团的报告被批准。

张作霖得到可以被朝廷招抚的消息,便马上回八角台招兵买马、扩充队伍,因为当增韫问他手下多少人时,他说有一营人马,其实只有一百多人,于是赶快去招收一些匪帮,如义县的张作相、黑山县的薄振声都加入到张作霖的被招安的行列当中去。

新民府将张作霖的队伍编为巡警前路游击马队,命张作霖为帮办(副营长),率领队伍驻扎在八角台。可能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浓厚,可能觉得一直当地方团练或是与土匪打交道是不会有好出路的,所以现在摇身一变由民(匪)当官的张作霖豪情万丈,满怀憧憬。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0 21:50:41 +0800 CST  

楼主:再造文明

字数:1422

发表时间:2014-11-27 07: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30 21:32:22 +0800 CST

评论数:421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