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代悍将陈光的迷局人生 ——兼论毛泽东井冈山道路的胜利

陈光草稿
陈光在东北的后期
第1节
1946年10月林彪成立东北野战军六纵,陈光担任司令员。
在这之前,李天佑取代万毅担任一纵司令员,而刘震直接就担任了二纵司令员,而三纵的第一任司令员是程世才,四纵第一任司令员是吴克华。
东北野战军前期的几个纵队,单独看,没什么意思,放在一起就看出问题:他的第一任司令员统统是纵队成立之前的老领导。也就是说,林彪在干部任命问题上,一个是非常五湖四海(这个狠出乎我个人的一贯认识),一个是尊重部队的山头倾向。
但是,林彪这个人,干部政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倾向,那就是必须能打仗,否则就开路:一纵万毅换成了李天佑,三纵程世才换成了韩先楚,四纵吴克华换成了胡奇才。
1950年,为了筹划东北边防,林彪不但让邓华取代黄永胜担任13兵团司令员,而且为了照顾邓华的指挥,竟然交换兵团部,这在世界历史上也非常罕见。
只要能打仗,其他都好说。
战争年代的林彪,唯才是举。
1946年,成立的东野六纵,前身是井冈山朱毛红四军,后来是陈光担任师长的红一方面军红二师。
所以,1946年10月,陈光担任六纵司令员,原因应该等同于其他几个纵队的第一人司令员——老领导指挥老部队,便于部队的稳定。
1947年5月,六纵司令员陈光调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司令员。
在当时,从野战军调地方军区是比较不快意的事情。
接替陈光工作的是黑龙江军区司令员洪学智。
两人大体对调。
问题是,程世才、吴克华也是从纵队司令员调地方军区工作。在这之前,林彪要求一纵司令员万毅去地方军区,万毅非常抵制。考虑到万毅起义将领的特殊背景,林彪任命他担任一纵政委,但并不负责政工工作,主要工作就是跟随李天佑学习打仗。万毅也承认自己的指挥能力确实比不上李天佑。1948年3月,林彪安排万毅担任东北野战军成立最晚、国内战争战绩最一般的五纵司令员。当然,五纵的后身42军在朝鲜战场表现特别出色,成为我军骨干是另一回事。
陈光和洪学智的对调,近不能认为林彪打击报复陈光,就应该理解为陈光指挥六纵表现并不出色。
但是,1947年10月,洪学智又搞起了军事后勤,负责军事物资的运输,这个经历也为他后来在朝鲜战场负责后勤和建国后长期干后勤提供了历史契机。
那么,洪学智干后勤是否是因为不长于军事指挥呢?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后,洪学智担任六纵改编的43军第一任军长,然后升级为15兵团副司令,可见他胜任军事指挥。
问题是,插进洪学智两任六纵(43军)军事长官之间的六纵最后一任司令员是黄永胜。
洪学智担任43军军长的时候,邓华担任44军军长,黄永胜担任45军军长。1949年,第四野战军成立初期,邓华是15兵团司令员,黄永胜是13兵团副司令员,而洪学智仅仅是43军军长。当洪学智担任15兵团副司令的时候,黄永胜已经接替程子华担任13兵团司令员了。
我们大体就可以认定,洪学智打仗的能力确实弱于黄永胜,洪学智之所以后来非常威名远扬,是因为朝鲜战场的后勤,虽然他并不喜欢这个工作。
而黄永胜并不喜欢抢夺洪学智这个六纵司令员的位置。
抗战初期,黄永胜因为和邓华闹矛盾,被撤掉685团(六纵前身)团长,后来随副师长聂荣臻去了晋察冀。
黄永胜非常悍勇能战,但特别不尊敬政治工作,加上本人生活作风不实很检点,所以遭到政工干部出身的聂荣臻的批评。
1945年年底,中共冀热辽军区组建野战纵队,司令员由黄永胜担任,番号是热辽纵队,通称黄永胜纵队。
解放战争初期的晋察冀根据地实际包括抗战时期的晋察冀、冀中和冀热辽三块根据地,所以也叫做晋察冀热辽根据地。
抗战结束后,冀热辽的地位异乎寻常的突出,他是中共东北新区和关内的晋察冀和山东等根据地联系的陆路通道,国共双方争夺的非常厉害。
林彪本来的职务是冀热辽军区司令,后来出关担任更加重要的东北军队的司令员。
这样一来,中共就从晋察冀调另一个大人物程子华来接替林彪。
红军时期,程子华的最后职务是红15军团政委,而军团长是徐海东。抗战初期,程子华去山西老家从事统一战线工作,是冀中根据地的重要创始人。1943年8月,他任晋察冀中央分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后代理分局书记、代理军区司令员和政委。
一句话,聂荣臻离开晋察冀后,他就是大拿。
1945年中共七大,程子华当选候补中央委员。
当时,中央委员44人,候补委员33人,程子华是候补委员的第11名,得票数量高于大将粟裕和陈赓,也高于陕甘苏区创始人 ,还高于他后来等级别的大将肖劲光。
林彪去东北后,1945年10月起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中共冀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
冀热辽对于东北和华北的特殊连接作用,决定了程子华在东北和晋察冀都有极重要的位置。
当时程子华手里有两支重要的野战部队,一个是黄永胜纵队,一个是本来属于115师系统、后来划给129师刘邓指挥的冀鲁豫军区的杨苏纵队(杨得志、苏振华晋冀鲁豫一纵)。
按照中共的计划,杨苏纵队本来是开赴东北划归老领导林彪指挥的。这支部队对于结束寄养于刘邓而认祖归宗于林罗,那是去心似箭,但到了冀热辽,这里打的热火朝天,何况晋察冀也是当年115师系统的同门兄弟,于是留下帮忙。
国军对于冀热辽是势在必得,而冀热辽的扁担地形特点,决定了最后被国军杜聿明拦腰截断。
这样一来,西面的杨苏纵队就脱离了程子华,开上晋察冀西线。到了1946年,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由于晋察冀这边战局不利而刘邓南线兵力薄弱,已经改番号晋察冀第一纵队的杨苏纵队奉命归还晋冀鲁豫刘邓建制第一纵队。但是,聂荣臻以军事干部短缺为理由,扣下了杨得志。苏振华带领部队南下后合并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纵队(杨勇),这样一来,老杨苏纵队变成了新的杨苏纵队(杨勇)。
杨勇、苏振华指挥晋冀鲁豫一纵随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请注意,一纵不属于刘邓大军,他一直是刘邓指挥的外系军队),新番号中原野战军一纵,后来是16军,现在归沈阳军区,军部在长春。

冀热辽失守,程子华和黄永胜闹了极大的矛盾。程子华的意思还要认真打一仗,万不得已才做战略撤退,黄永胜认为这仗打得没意思,纯属无谓的伤亡,于是撤退的非常积极。
要说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蒋介石和毛泽东,还是有共识的,他们都看出东北战场和华北战场的一体化联系。
为了协调东北和华北的联系,毛泽东将程子华的冀热辽分属于两个不同系统的管理。在军事上,原冀热辽军区的部队接受东北军区林彪的统一指挥,但是,在党务和人事上接受聂荣臻的晋察冀中央局的管理。
林彪可以指挥冀热辽的军队,但没有完整人事权,而聂荣臻又没有军事指挥权。冀热辽块头太大,林彪和聂荣臻都不能无视他的存在,这样一来,冀热辽山头的第一领导人程子华就地位特别的突出,同样他也成了两边都不讨好的旁系,这也是建国后程子华不如意的一个原因。
黄永胜的热辽纵队,进入东北后,统编为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
到了1947年10月,由于程子华的强烈要求,林彪被迫将八纵司令员换成程子华特别喜欢的政工干部出身的段苏权。
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派系,林彪也很难。
黄永胜那样悍勇战将,当然不能闲置,林彪就必须给他腾位置。
黄永胜取代洪学智担任六纵司令员。
公开的材料,一般都说洪学智担任六纵司令员期间非常能打。
洪学智率部参加三下江南的作战。围攻城子街,全歼敌新一军八十九团。强攻德惠坚固设防之敌,在东北战场上第一次指挥步兵、炮兵、坦克诸兵种协同作战,为我军向国民党主力军进行正规攻城作战取得了经验。又率部参加东北夏、秋、冬季三次攻势作战。在夏季攻势中,他率六纵在友邻部队配合下,全歼国民党新一军三十八师一一二团,又追歼敌暂编第二十一师。率部与兄弟部队配合进行四平攻坚战,与敌血战15昼夜,给国民党守军以沉重打击。
但是,1947年10月到1948年11月这一年的时间里,洪学智的履历非常的简单,简单到一般都只字不提。
那是一个血雨腥风的时代,一个上将层次的人,竟然一年履历不详,是很可思考的。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9-04-02 19:21:12 +0800 CST  

楼主:yc雨花石

字数:4876491

发表时间:2014-03-07 19:1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22 23:15:25 +0800 CST

评论数:4839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