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三国论英雄》精彩锦集(原创三国,自成一家)

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拒绝抄袭,违者必究!
黄忠是三国第一神箭手!吕布箭法不如他?
吕布的确是武功高强,辕门射戟也让我们看到吕布的箭法超群。在三国之中,单枪匹马地单挑(不算射箭),估计只有孙坚能打败吕布。可是孙坚的箭法不如吕布,如果算上射箭,吕布当之无愧是三国第一猛将。孙坚死后吕布可谓武功无敌于天下,正如曹操所言,吕布非一人可敌。辕门射戟能否说明吕布是三国第一神箭手?不能。为什么?
其一,单就射箭而论,吕布并不是三国第一神箭手。那还有谁?三国中擅长射箭的武将除了吕布,还有黄忠、太史慈、赵云、庞德、姜维等等。但是真正能与吕布箭法相匹敌的估计只有黄忠。
其二,为什么赵云不行?赵云的箭法展示是在《三国演义》诸葛亮借东风之后,徐盛追击诸葛亮,徐盛的船离赵云、诸葛亮的船不远时,赵云一箭射中徐盛船上的篷索。什么是篷索?系船帆的大绳子。所以,赵云的展示有两点不及吕布:第一点,两只船的距离不远,而吕布的辕门射戟距离一百五十步。第二点,赵云射中的是大绳子。从立体几何的角度来讲,赵云可选择的区域是一条线(大绳子),而吕布射中方天画戟的小枝是一个点。所以不能说赵云的箭法高于吕布。
其三,庞德射中关羽,可以说是箭法出众。但是跟黄忠比要差一些,差在哪里?黄忠是能射中关羽,但是黄忠不想射伤关羽,所以射到关公盔缨根上。这技术难度明显盖过庞德。有人说姜维箭法如何?姜维射死的是郭淮,黄忠、庞统射的是关羽。郭淮虽然智勇双全,但是武功级别和关羽明显差的太远。太史慈虽然在城下射中城上一裨将的手,并将其钉在护梁上,这难度系数应该在赵云射篷索之上,在吕布、黄忠之下。
其四,三国第一神射手应该是黄忠。为什么不是吕布?
第一点,黄忠在战长沙时箭射关羽盔缨根上,吕布辕门射戟是射到戟的小枝上。二者的标的物都是很小。
第二点,吕布与方天画戟相聚一百五十步,但《三国演义》中说关羽被射,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二者的距离上具有相似性。
第三点,吕布射的画戟小枝是相对静态的物质,黄忠箭射关羽盔缨根上是在相对动态中射的。吕布辕门射戟时没有骑马,所以吕布和方天画戟都处于相对静态之中。而当时黄忠是马上射箭,关公骑的是赤兔宝马,速度飞快,黄忠与关公都处于相对动态之中。关公是出色武将,反应灵敏,所以黄忠要保证射不伤关公,又要射中关公的灰缨根上,难度系数在吕布之上。
楼主 孙正宇2018  发布于 2018-03-31 18:26:01 +0800 CST  
超牛啊!袁绍后人在唐朝推翻武则天!(原创三国,自成一家)
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拒绝抄袭。
《纵横三国论英雄》(作者:孙正宇)
曹操占领冀州后,拜祭袁绍,回忆与袁绍起兵时的早年经历,感慨万千。并赐给了袁绍妻子刘氏金帛粮米。曹操下令,河北居民深受战争之苦,免除今年赋税。曹操为什么这么做?
其一,这是曹操的一贯做法。当年曹操打败吕布时,就把吕布的家人接到许都,现在又拜祭袁绍,厚待袁绍的妻子,目的就是安抚投降人员的情绪,拉拢人心。
其二,袁氏家族四世三公,政治影响力很大,河北四州有许多袁氏的支持者。曹操的做法,就是为了安抚这些人,拉拢河北的人心,提高民望。
袁绍的后代怎么样?
唐代有个宰相叫袁恕己,是袁绍的次子袁熙的后人。袁恕己的祖先袁谦,是袁熙和吴氏所生。在武则天时期,袁恕己与桓彦范、敬晖、张柬之、崔玄暐一同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复辟李唐王朝,被封为南阳郡王。后来袁恕己在政治斗争中被杀。袁恕己的祖父、父亲都身居官位,袁恕己的儿子袁建康官至淮阳太守,孙子袁高官至给事中,曾孙袁德文官至秘书省校书郎。看来袁绍家族不但在东汉时期四世三公,在唐朝也不逊色。
袁绍和袁世凯有关系么?
袁绍出身汝南袁氏,是汝南汝阳人,他的老家在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世凯是河南省周口市下属的项城市人。应该说袁绍老家和袁世凯的家离地很近。但是袁绍为官,后来割据河北,已经从老家出来了,所以没有足够证据说袁世凯是袁绍的后代。袁世凯想当皇帝的时候,找人考证自己的祖先,部下经过“考证”认为袁绍是袁世凯的祖先,袁世凯很不满意。
楼主 孙正宇2018  发布于 2018-04-01 12:03:29 +0800 CST  
曹魏与唐、宋都是接受“禅让”,为何曹操的历史评价不如李渊、赵匡胤?
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拒绝抄袭,违者必究!
《纵横三国论英雄》(作者:孙正宇
唐朝的天下从何而来?唐高祖李渊晋阳起兵,并于公元618年迫使隋恭帝禅位,建立唐朝。宋朝天下从何而来?公元960年,宋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胁迫周恭帝禅让,建立宋朝。那么问题来了,曹魏的建立与唐朝、北宋何其相似,曹操、李渊、赵匡胤都是前朝臣子,李渊和杨广还是亲戚。李渊和赵匡胤都是胁迫当时的皇帝禅位,曹操还自比了一回周文王,把接受禅位的机会留给了儿子曹丕,可谓父亲打下来的天下儿子接,为什么曹操的历史评价却比李渊和赵匡胤差很多呢?
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其一,李渊统一天下了,建立了大唐帝国。赵匡胤和他的弟弟赵光义基本统一了中原和长江流域,虽然和辽国、西夏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也就是说唐朝是大一统,北宋是基本统一,曹魏统一中国了么?没有,只统一了北方,也就是说曹操开创的曹魏功绩不如唐宋。
其二,李渊开创的唐朝存在多少年?将近三百年。赵匡胤开创的宋朝多少年?北宋和南宋加起来三百多年。曹操开创的曹魏多少年?从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到公元249年政归司马,曹魏政权的实际存在时间也就30年左右。所以我们一对比就明白了,人们想到唐朝会马上想到李渊接受禅位么?不,人们想到的是大唐盛世。人们想到宋朝时会想到陈桥兵变,可是三百年的宋朝,陈桥兵变已经成为融入两宋风云的“革命历程”。唐宋两朝都存在三百年左右,这三百年中,历代的皇帝不可能不说开国皇帝好,历代的史官不可能不赞扬开国之君的丰功伟绩,在历代统治者的宣扬下,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谈论的都是开国君主的英明往事,三百年的历史足可以让李渊和赵匡胤神圣化,毕竟他们本身也是了不起的英雄。唐宋灭亡之后,后人即使想改变几百年来的思维定势,恐怕难如登天。可是曹操不一样,曹魏只存在了30年,基本也就算一代人,后世没有形成高度认同曹操的思维定势,所以对曹操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
楼主 孙正宇2018  发布于 2018-04-01 12:04:55 +0800 CST  
三国正统之争为何持续千年?(原创三国,自成一家)
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拒绝抄袭。
《纵横三国论英雄》(作者:孙正宇)
毛宗岗父子在点评三国时极力维护正统观念,还将政权分为正统、润运、僭国三类。毛宗岗父子认为蜀汉(刘备、刘阿斗)是正统,曹魏(曹操、曹丕)、东吴(孙权)是僭国,晋(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是润运。
问题一:为什么《三国志》要尊曹魏为正统?
《三国志》成书于西晋。西晋是在曹魏的基础上统一了全国,自然要尊曹魏为正统。
问题二:东晋时期的《汉晋春秋》为什么要尊蜀汉为正统?
东晋建立后面临一个问题,东晋的统治中心在南方,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由其他政权统治。如果东晋延续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中尊曹魏为正统的观点,那么东晋就会被视为偏安,而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可能会被认为是正统。为了确保东晋的正统地位,必须否定曹魏的正统地位,确立蜀汉的正统地位。
那么确立蜀汉的正统地位,如何才能确立东晋的正统地位呢?
其一,《汉晋春秋》认为曹魏属于篡逆,晋朝不是承袭了曹魏的江山,而是承袭了汉朝的江山。
其二,刘备的蜀汉没有占据中原,但蜀汉可以成为正统,蜀汉承袭的就是东汉的江山。现在东晋也没有占据中原,东晋承袭的是西晋的江山,所以东晋也可以像蜀汉一样成为正统。
所以东晋时期习凿齿先生撰写《汉晋春秋》,以此来解释东晋的正统性。
问题三: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什么要树立曹魏为正统?司马光是北宋的宰相,他的观点代表了北宋政府的观点。北宋政权从何而来?陈桥兵变,宋 赵匡胤接受后周的禅让,建立北宋。曹魏政权怎么建立?曹操统一北方后,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建立曹魏。也就是说北宋政权的取得和曹魏政权有相似性。加上西晋在曹魏的基础上统一中国。北宋自然要树立曹魏为正统,这样北宋的正统才有合理性。
问题四:北宋、南宋一脉相承,怎么南宋的朱熹偏要树立蜀汉为正统?莫非朱熹想否定北宋?当然不是。那朱熹为什么要这么干?
南宋时期,北方是由金国统治,金国是女真族入主中原,宋高宗南渡偏安一隅,而且宋高宗还向金国称过臣。如果再按照《资治通鉴》中司马光的观点,南宋岂不是和蜀汉一样成了偏安。所以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要树立南宋的正统地位,必须否定曹魏的正统地位,树立蜀汉的正统性。无论是司马光还是朱熹,他们树立的正统地位都是为当时的政治形势服务的。
问题五:罗贯中和毛宗岗父子树立蜀汉为正统的目的何在呢?
其一,汉献帝比刘备正统,不尊汉献帝而去尊刘备,因为汉献帝树立不起来。
其二,罗贯中和毛宗岗父子总的来讲都是明清时期的人,明清两朝是中国君主专制发展的最高峰,明清统治者需要一种思想去加强君权,树立忠君意识。于是,无论是明 朱元璋,还是康熙皇帝都推崇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所以当时,无论是统治者、知识界还是民间,都形成一种尊刘备贬曹操的潮流。罗贯中和毛宗岗父子也不能免俗。
其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毛宗岗父子点评三国的一个“风格”就是树立刘备的仁君形象,刻画曹操的奸雄形象。以此来宣扬所谓正统的历史观,削弱以孟子为代表的民本思想的社会影响,为当时的统治者服务。
楼主 孙正宇2018  发布于 2018-04-02 21:23:26 +0800 CST  
曹魏五子良将是根据武功评出来的吗?不是哒!(原创三国,自成一家)
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拒绝抄袭。
《纵横三国论英雄》(作者:孙正宇)
五子良将和四虎上将比如何?
五子良将指的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乐进排行第二。四虎上将指的是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正史中刘备只封了四虎上将,赵云没有列入四虎上将之一。
有人会问,五子良将是根据什么评出来的?
后世中四虎上将很出名,好像没听过五子良将。确实,后世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五虎上将威名远扬,如果不常读正史,五子良将可能闻所未闻。但是在三国那个时代五子良将肯定要比五虎上将出名,因为曹魏集团是统一北方,蜀汉政权是偏安一隅,作为三国最具实力的一方,五子良将的功勋自然要在四虎上将之上。陈寿先生在《三国志》中记载:“ (曹操)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有人又会问,怎么感觉五子良将的武功都不是太高,为什么还被评上五子良将?
我们看五子良将有一个误解,以为五子良将是靠武功评出来的,错了。五子良将的评选方式主要是看战功。作为一员武将,要想青史留名,必须要有出色的战功。所以五子良将是根据战功评选出来的。
张辽的战功“代表作”是什么?合肥之战,打败东吴,差点活捉孙权。于禁的“代表作”?宛城之战中表现突出。张郃的“代表作”?街亭之战,打败马谡,间接打败诸葛亮。徐晃的“代表作”?襄樊之战中打败关羽,曹操称徐晃有周亚夫之风。周亚夫是西汉时期的一员著名将领,在汉景帝时期平定过“七国之乱”。
乐进有什么战功?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乐进的评价是“骁果”,意思是勇猛刚毅。可惜在陈寿写《三国志》的西晋时期,关于乐进的史料就已经不是很详备。史书中对乐进的记载往往是“从征”,就是跟随曹操等人出战。尽管这样,乐进是事迹还是不少的,比如在官渡之战中乐进表现突出,斩杀镇守乌巢的大将淳于琼。《三国志》记载刘备遣使告诉刘璋说:“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关羽,进(乐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甚于鲁(张鲁)。”从刘备的话可以探看出被掩盖在历史尘埃之下一代名将乐进的威慑力。
楼主 孙正宇2018  发布于 2018-04-02 21:26:28 +0800 CST  
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是一步好棋么?(原创三国,自成一家)
《纵横三国论英雄》(孙正宇著)
1.各路诸侯为什么没有率兵勤王,迎接献帝呢?
其实当时具备勤王条件的诸侯除了曹操之外,还有袁绍、刘表、袁术。
刘备为什么不勤王?毛宗岗父子在点评三国时写道,大意为:
其一,杨彪建议献帝召曹操勤王,没有召刘备勤王。
其二,没有召刘备勤王的原因是“刘备兵少而势弱,曹操兵多而势力强”。
这两个理由恐怕都说不通,为什么?
其一,刘备之前是平原相,作为当朝太尉的杨彪在刘备当徐州牧之前是否听说过刘备都是个问题,更谈不上了解刘备了。我们不要忘了刘备说的那句话:“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
其二,刘备当时在徐州,他的地盘和洛阳之间隔着曹操的地盘。刘备要想勤王需征得曹操的同意,而且吕布还在小沛,刘备不敢轻易离开。
袁绍为什么不勤王?
据史书记载,袁绍的部下在这个问题上分成两派。勤王派是以沮授为代表的,主张把汉献帝请来,安置在自己的地盘里,“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
反对勤王派以郭图、淳于琼为代表的,主张:
其一,汉朝已经衰败很久了,复兴汉室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必要去做兴复汉室的事情。
其二,秦失其鹿,先得者王。什么意思?鹿代指天下,一旦秦朝失去了天下,谁得到天下,谁就可以当皇帝。用在这里的意思是说一旦汉朝灭亡,袁绍就可以争夺天下了,夺得天下就可以当皇帝了,为什么要再请来一个皇帝呢!
其三,把汉献帝请来,什么事情都要向汉献帝请示,很麻烦。如果同意汉献帝的意见,就会削弱自己的权力;如果不同意汉献帝的意见,就属于抗命。
袁绍同意了郭图和淳于琼的意见。
其一,袁绍认为郭图和淳于琼的意见有道理。
其二,袁绍不喜欢汉献帝。为什么?汉灵帝晚年,出现了立太子之争,袁绍站在何进一方主张立何皇后的儿子刘辩为太子。这就等于和当时的陈留王刘协(汉献帝)站到了对立面。后来袁绍带领各路诸侯讨伐董卓,袁绍想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没有成功。袁绍和汉献帝的矛盾是很难调和的,特别是拥立刘虞为帝的企图,这在当时那个社会等于说是造反。
其三,汉献帝身边有一帮拥汉派,即皇亲国戚和士族官员,这些人虽然没有实权,但是政治影响力不小,权臣董卓就是败在王允的手上。如果袁绍把汉献帝请来,还要小心提防汉献帝和皇帝身边的拥汉派。
袁绍打的是什么算盘?袁绍在等,等什么?等李傕、郭汜这样的人去消灭汉献帝的小朝廷,这样就会出现一个“秦失其鹿,天下逐之”的局面。
刘表为什么不勤王?
刘表的算盘和袁绍打的不一样,刘表觉得这事和他没什么关系。有人会问,刘表不是汉室宗亲么?刘表是汉室宗亲不假,可是刘表的志向在哪里啊?保住荆州的地盘,作荆州的“土皇帝”。刘表没有夺取天下的野心,也没有那么大的格局。之前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作为荆州牧的刘表都没有参加,现在也是如此。
袁术为什么不勤王?
袁术觉得自己四世三公,一直都想当皇帝。后来献帝在位时,他在淮南称帝,可见袁术对勤王自然是不感兴趣。
2.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叫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步好棋么?
曹操听说汉献帝到了洛阳,召集众谋士开会研究。会议上荀彧提出:
其一,春秋时期,晋文公纳周襄王;楚汉战争时期,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这些行为都很得人心。
其二,主公(曹操)您也应该学晋文公,学汉高祖。在汉献帝处于困境的时候,奉天子以从众望。如果不趁早行动,就会被别人抢了先。
《三国志》中记载,谋士毛玠曾劝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曹操采纳了荀彧等人的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这步棋是一步好棋么?总的来讲利大于弊。
利在哪里?
其一,曹操将汉献帝控制住自己的手中,以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在政治上掌握了主动权。比如,从程序上讲,各路诸侯有重大的事情,都要向朝廷汇报一下;有时候诸侯们需要朝廷给予一些名义上的肯定或封赏,这些事情都需要和曹操沟通处理。自从曹操控制朝廷之后,袁绍就有一种恐惧感,担心曹操别以皇帝的名义下一道对自己不利的圣旨,自己是执行圣旨,还是不执行啊!
其二,曹操控制了朝廷,曹操的军队就等于是政府军,是中央军;孙权、刘备、袁绍、刘表等人的部队就成了割据力量,地方军团。曹操征讨四方,会给人一种朝廷平定地方的感觉。
其三,曹操可以以归顺朝廷的名义招降纳叛。比如张绣后来归顺曹操,而曹操控制朝廷。等于说张绣名义上归顺朝廷,实际上归顺曹操。
其四,提高了曹操本人的政治地位和名望。之前我们讲过,曹操这个人从小到大,不被人看好,不被人重视。后来当了官,虽然很有作为,但是被东汉末年的官场主流视为异类。讨伐董卓又打了败仗,被人嘲笑。可是现在不同了,曹操控制了朝廷,各路诸侯都不敢轻视,与其他诸侯相比,大家往往要对曹操高看一眼,曹操的政治威望逐渐起来了。
其五,许都成为当时国家的首都。许这个地方原先是曹操的根据地,现在皇帝来了,一下子成为三国时期的政治中心。既然是首都,他就产生了以下效应:
第一点,政治向心力效应。对于各路诸侯来讲,许都有着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向心力,同时许都还对各地的诸侯形成一种政治上的辐射效应。江东任职的王朗、华歆最后归附了曹操,西川的张松首先想到的是献图给曹操,不能说和这种政治上的向心力没有关系。
第二点,商业发展的带动效应。许都有了首都的职能,会带动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南来北往的商人会带来不同的理念、信息、物资、书籍等等,开拓人们的视野和眼界。
第三点,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文化繁荣效应。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都。这一年是建安元年。建安时期指的是公元196年到公元220年,即建安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李白有一句诗:蓬莱文章建安骨。建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山鼻祖。曹操、曹丕、曹植都是文学大家,在历史上被称为三曹;除三曹外,文坛上还有建安七子,即:陈琳、孔融、王粲、应玚、徐干、刘桢、阮瑀。著名的文姬归汉也是发生在建安时期,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当然,文学的繁荣不仅仅是迁都许都的推动。
建安时期医学也有很大的发展,华佗、张仲景和董奉并称建安三神医。华佗被尊为“外科圣手”;张仲景被尊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董奉生于建安二十五年,是东吴名医。
第四点,各类人才的聚集效应。许都具有政治向心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这三者必然会带来人才的聚集效应,同时人才的聚集效应,又会增强政治向心力,促进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许多名士都来到许都寻找机会,发展事业。如原北海太守孔融,“喷子”祢衡。
弊在哪里?
其一,汉献帝不是单独的一个人,他身边有一个利益集团,可以称之为拥汉派。拥汉派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皇亲国戚,如国丈伏完、国舅董承。这部分人和皇帝有姻亲或血缘上的关系,是汉献帝的坚定支持者。另一部分是世代享受特权的士族阶层,这些人和汉献帝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他们虽然没有了实权,但是能量很大,政治影响力不能低估,董卓就是被王允为代表的拥汉派扳倒的,李傕、郭汜也是被杨彪、朱儁为首的拥汉派分化瓦解的。现在这些人来到了许都,曹操和以汉献帝为代表的拥汉派之间的政治斗争才刚刚开始。这就导致了曹操面临两个战场,对外要和各路诸侯作战,对内要防范和镇压拥汉派可能发动的政变。
其二,曹操不能长时间远离京都。尽管曹操有荀彧这样萧何式的人物帮他管理后方,但是一旦曹操远离京城,汉献帝为首的拥汉派就可能利用这种相对宽松的政治空间搞一些动作。曹操要是长时间不在京城,别人不一定能压得住局面。所以曹操每次外出征战,无论胜败,都要马上赶回京城,担心京都的稳定。
其三,当时正是战乱时期,加上自然灾害,粮食匮乏。把天子接到许都,需要建设宫殿,需要给皇亲国戚建设府邸,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供养这些人,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曹操当时的地盘也并不是很大。
楼主 孙正宇2018  发布于 2018-04-08 19:22:59 +0800 CST  
孙坚英年早逝对三国有何影响?(原创三国)
此文选自《纵横三国论英雄》(作者:孙正宇)一书。
孙坚率军围攻襄阳,刘表部将吕公按蒯良之计带兵突出重围向袁绍求救,为防止追兵,在山上埋伏弓箭手,孙坚带领少数兵马追赶,中了埋伏,被乱箭射死。
孙坚英年早逝对三国有何影响?
客观讲孙坚要不是英年早逝,三国也许不会出现。
孙坚为何会英年早逝?
其一,孙坚轻而无备,对自身的安全防范过于忽视。孙坚是个很英勇的人,孙坚的军队也是能征善战的军队。孙坚认为主帅应该冲在最前面才能鼓舞士气。主帅冲到最前面好不好?有利有弊。利在于可以鼓舞士气,带动军队的作战热情。但是弊端很大,战场上刀剑无情,刀剑不会因为主帅来了而格外开恩。主帅是军队的指挥中枢,一旦主帅牺牲了,队伍就很容易被打败。曹操和孙坚有一个很大不同,曹操只在危机时刻才会冲到最前面。
其二,孙坚没有政治远见。一是藏匿玉玺事件暴露了孙坚政治上的短视。二是孙坚的部下人才结构不合理,程普、黄盖虽然是著名武将,但是孙坚手下缺乏谋士,连蒯良这样的谋士都没有,这是不行的。武将不足,谋士匮乏,人才结构单一,是孙坚失败的间接原因。三是孙坚缺乏长远规划,没有统一天下的路线图。
有人会问,如果有统一天下的路线图,是不是要完全按路线图去做呢?
不是。计划的变化性是计划的本质属性,这是当代管理学的一个公认常识。路线图只是一个基本规划,并不是教条。在实践中,还要根据事物的变化不断地进行合理调整。路线图作为基本规划不能没有,但是有了也不能完全照本宣科,还要根据实践变化做出合理调整。一句话:既不能漫无目的,又不能照本宣科。
孙坚没有英年早逝,三国情况可能如何?
其一,孙坚会打败刘表,占领荆州,统一江南。
其二,这时曹操败于董卓,刘备还在平原县,二者都不成气候。北方真正有实力抵抗孙坚的只有袁绍和董卓。可是北方并不统一,还有袁术、孔融、陶谦、公孙瓒等割据势力,孙坚完全可以凭借南方的根据地,将北方割据势力各个击破。
孙坚的英年早逝导致了孙氏集团失去了统一中国的大好时机。这个机会是很难得的。前人猛,不如后人强。好在孙坚教子有方,他没有完成的事业孙策和孙权会继续干下去。
楼主 孙正宇2018  发布于 2018-04-09 22:09:16 +0800 CST  
评曹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原创三国)
此文选自《纵横三国论英雄》(作者:孙正宇)一书。
《三国志》将曹魏视为正统,因为后来三国归晋,晋是在曹魏的基础上统一了全国。北宋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诸葛亮北伐用了一个词“入寇”,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用曹魏纪年,以魏国为正统,以蜀汉为偏安。
刘、关、张兄弟三人这种结义式的创业格局到底好还是不好?桃园三结义不利于人才的引进和吸收,如果新的人才不能融入刘、关、张集团,将很难立足和发展。这就是一种关系本位、情义本位,不是能力本位。这个团体中论资排辈的风气太重,格局太小,新的人才很容易被刘、关、张小集团所排挤。这就是刘备集团不如曹操集团的地方,刘备集团没有海纳百川、唯才是举的创业胸怀。
曹操善于团结人。曹操明白,真正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只是一部分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待曹操的心态是摇摆的,态度是观望的。但是这些摇摆、观望的人也是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我们称之为“观望派”,这些人无非是想脚踩两只船。如果把这股观望派,划到了对立面,那么这些人就会站到袁绍一边,站到汉献帝一边,等于增强了对手的力量,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曹操明白,打天下光靠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是不行的。必须团结中间派,团结观望派,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这样才能做到曹操所说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楼主 孙正宇2018  发布于 2018-04-10 23:56:27 +0800 CST  
蒯良建议刘表杀掉蔡瑁!放弃黄祖!合适吗?
此文选自《纵横三国论英雄》(作者:孙正宇)
孙坚讨伐刘表。谋士蒯良给刘表献策,让黄祖当先锋,刘表率众在后迎击孙坚。结果黄祖哪里是孙坚的对手,损兵折将,大败而回。蒯良一看孙坚确实太猛,不能硬碰。于是建议刘表:
其一,深沟壁垒,坚守城池。
其二,派人向袁绍求救。
因为是袁绍让刘表拦截孙坚,现在打不过了,自然要向袁绍求救。袁绍会救援刘表吗?
尽管历史不能假设,但是笔者分析不会。为什么?
一是荆州与冀州的距离太远。
二是河北未定,袁绍北边有公孙瓒,袁绍兵发荆州,去少了,人不够用;去多了,老巢冀州可能守不住。
刘表手下大将蔡瑁反对蒯良坚守待援的建议,坚决要求出战。刘表同意,结果被孙坚打的大败而回。蒯良提出:蔡瑁不听良策,导致大败,当斩。刘表一想,自己娶了蔡瑁的二姐,蔡瑁是自己的小舅子,怎么能斩呢?没有同意蒯良的建议。刘表不杀蔡瑁也是有道理的,为什么?
刘表同意蔡瑁出战,这是刘表对形势判断错误,刘表对战败负有一定的责任。刘表算是一个很宽厚的领导者,不杀蔡瑁是对的,可是不杀蔡瑁的理由多少有些问题,能因为蔡瑁是刘表的小舅子,所以打了败仗就不杀蔡瑁么?刘表不是一个军法严明的人,他是守业之人,而不是创业之君。
蒯良建议刘表杀蔡瑁合适么?明显不合适。
其一,并不是打了败仗的人都该斩首。之前,蒯良给刘表献策,让黄祖当先锋,刘表率众在后迎击孙坚。结果刘表采纳了蒯良的建议,被孙坚打败。刘表也没有处罚蒯良。而且这次蔡瑁战败很大的原因是刘表不听蒯良的建议,同意蔡瑁出战。所以蒯良建议刘表杀蔡瑁,这个建议明显处罚过重。
其二,蔡瑁是刘表的小舅子,你蒯良只是刘表信任的谋士,疏不间亲啊。就算刘表还信任你,蔡瑁会怎么想?蔡瑁会觉得你蒯良秉公办事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蔡瑁并非圣贤,就算是圣贤恐怕也会对蒯良有看法。你蒯良以后与蔡瑁怎么共事啊!
健将吕公按蒯良之计带兵突出重围向袁绍求救,为防止追兵,在山上埋伏弓箭手,孙坚带领少数兵马追赶,中了埋伏,被乱箭射死。刘表的胜利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孙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轻而无备,不重视自身的安全。下棋时有时候,一步走错,满盘皆输,本来胜利在望,却被乱箭射死,过早地离开了三国的舞台,后人读书至此,无不慨叹。
此时,黄祖、蔡瑁等人率荆州兵出城迎战,结果黄祖被黄盖俘虏,吕公被程普所杀。看来孙坚手下的程普、黄盖的确武艺非凡,我们过去在评估三国武将的武功时,对东吴的武将过于看轻。这时孙策方提出用黄祖来交换孙坚的尸首,双方罢兵,刘表同意。蒯良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不同意见:
其一,孙坚已丧,孙策还年弱,乘此时机进兵江东,可以统一江南。
其二,如果双方罢兵议和,孙策集团恢复实力,就会成为荆州之患。
刘表知道蒯良的这个建议是良策,可是刘表说黄祖还在孙策那里。蒯良急了,说舍弃一个无谋的黄祖而取得江东有何不可?刘表没有同意蒯良的建议。
蒯良乘机夺取江东的建议正确么?正确。如果刘表采纳了蒯良的建议,至少可以统一江南,三分天下就没有孙权什么事了。刘表为什么不听?刘表是一个守业之人,不是一个创业之人,他没有夺取天下的雄心壮志。
蒯良劝刘表舍弃黄祖,夺取江东合适么?
蒯良的这个建议对刘表有利,但是对自己是非常不利。之前蒯良建议刘表杀蔡瑁,刘表没有同意,蒯良得罪了蔡瑁。现在蒯良劝刘表舍弃黄祖,刘表又没有同意,等于说蒯良为刘表出主意得罪了蔡瑁和黄祖。这两个人是什么人?蔡瑁是刘表小舅子,黄祖是刘表手下重要战将,蒯良得罪了这两个人,他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蒯良是个大公无私的人,他一心为刘表谋划,可惜他不会为自己的安危谋划;他一心琢磨如何处理事情,可惜没去仔细去想:如果他的主意不被采纳,自己怎么办?但是这都不是蒯良最大的问题,蒯良最大的问题是不会择主或不遇明主。他扶保了刘表。如果蒯良扶保的是曹操,蒯良未尝不可以成为曹魏的开国名臣。可见蒯良看事情可以,看人不行。他看不透刘表,他把刘表当成曹操一类的人去扶保,给一个只想保住荆州的人去出夺取天下的主意。作为谋士,蒯良智谋过人,可惜在三国中没有出名,一个原因是跟错了队伍,另一个原因是给刘表出主意时不考虑人际关系,不考虑后果。还好刘表是个厚道人,蒯良暂时安全。所以一个真正有水平的谋士在出主意之前,必须搞懂他的主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主公的格局如何,战略规划如何,不打无把握之仗,不出没有准备的主意。
楼主 孙正宇2018  发布于 2018-04-14 00:13:52 +0800 CST  
煮酒论英雄是曹操的一大政治败笔!(原创三国)
此文选自《纵横三国论英雄》(作者:孙正宇)
古往今来,人们谈起曹孟德煮酒论英雄时,都会对曹操那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发出无限的感慨,往往会被曹操的英雄本色所折服。但是老孙认为煮酒论英雄是曹操在政治上的一大败笔。为何?曹操在谈笑之间,抬高了刘备,轻视了孙策,得罪了各路诸侯,而且还中了刘备的韬晦之计,为放跑刘备埋下了伏笔。
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情况如何?
刘备在衣带诏上签字后,董承离开了。之后,刘备的危机感更强了,因为他现在卷入汉献帝与曹操的政治斗争。在许都,刘备没地盘、没军队,刘备明白在乱世之中没有地盘和军队,无论哪一方获胜了,自己都很难大展拳脚。所以刘备自从来到许都之后,就想找机会回徐州,因为徐州是刘备过去的地盘。可是现在的问题是曹操对刘备看得太紧了,于是刘备认为当务之急是采取韬晦之计,让曹操对自己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脱身。
刘备开始在后院种菜,关羽和张飞感到奇怪,问刘备为什么要这么做。刘备说这不是你们能理解的。关羽和张飞跟刘备时间很久了,他们知道刘备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于是也没往下问。
一天,关羽、张飞不在家,许褚和张辽把刘备请到了相府。曹操见到刘备就讲:在家干好大的事啊。刘备一听,面如土色,以为衣带诏的事情泄露了。结果曹操接着说了一句:在家种菜不容易啊。刘备虚惊一场。曹操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在行刺董卓时能够机警地献刀,现在却没有仔细观察和琢磨刘备刚才的表情。为什么?
因为现在曹操处于主动地位,而刘备处于被动地位;曹操为“刀俎”,刘备就好比“鱼肉”。这个时候曹操的警觉性降低了,而刘备的警觉性相当高。所以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一定要重视敌人,即使自己处于优势。
曹操见枝头梅子青青,给刘备讲了自己去年出征张绣时望梅止渴的故事。然后带刘备进入小亭,与刘备青梅煮酒,相对而坐,开怀畅饮,纵论天下英雄。曹操让刘备列举天下英雄,刘备先后举出了袁术、袁绍、孙策、刘表、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各路诸侯。
曹操的点评是:袁术属于冢中枯骨。袁绍色厉内荏,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刘表虚名无实。孙策籍父之名。刘璋守门之犬。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碌碌小人。最后曹操得出一个结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谈起曹操煮酒论英雄时,都会被曹操的恢弘气度所感叹,为曹操的英雄本色所折服。可是冷静下来想一想,曹操这些话说得合适么?正确么?笔者认为除了对孙策的评价不对,对其他诸侯的评价都是正确的,而且评价的非常准。有人会问,既然对除了孙策以外的各路诸侯评价都很准,为什么说曹操说这些话不合适呢?
其一,煮酒论英雄抬高了刘备。刘备是不是英雄?当然是英雄。但问题是刘备属于草根出身的英雄,起点很低。在徐州时打不过吕布,是有名的常败将军。但是曹操说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曹操,一下子就把刘备抬高了,天下诸侯从此对刘备高看一眼,原先没注意刘备的人现在开始注意刘备了。
有人会问,曹操和刘备两个人论英雄,别人怎么知道的?刘备回去就把这话跟关羽、张飞讲了,把煮酒论英雄的事传出去了。虽然曹操说的是实话,但是给竞争对手刘备做了很好的宣传,相当于给刘备打个一个优秀的“广告”。其实,曹操好肯定别人的优点,哪怕是竞争对手的优点,比如“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是曹操说的,但是给孙权打个一个优秀的“广告”。
有人会问,曹操难道说的不是实话么?曹操肯定刘备、孙权是英雄,这是实话。也说明曹操这个人喜欢肯定对手的优点,且曹操的气度很大。但是这会助长对手的士气,增加打败对手的难度。我们看到了曹操给刘备打正面宣传的“广告”,你看到过刘备给曹操打正面宣传的“广告”么?恐怕没有。刘备不会为对手做正面宣传。
其二,曹操看错了孙策。曹操说孙策籍父之名,非英雄也。这里暗含了两个意思:第一点,曹操认为孙策的父亲孙坚是一个英雄,孙坚也确实是英雄。第二点,孙策能平定江东,不过是利用孙坚的影响力,而不是靠自己的能力。曹操对孙策的认识对么?明显不对。
孙策不但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可谓文武全才。他跟曹操一样,很会笼络人才,也很会用人。曹操看轻孙策造成了两个严重后果。
第一个严重后果,孙策对曹操有了很大的意见,孙策和曹操的盟友关系面临瓦解。而且后来官渡之战前,孙策想与袁绍联合对付曹操,如果不是孙策去世,曹操打不赢官渡之战。
第二个严重后果,曹操看轻孙策,进而看轻了整个江东集团。所以曹操平定河北以后,准备南下时,错误地认为刘表、孙权可以一鼓拿下。在没有彻底打败刘备的时候,与孙权开战,才有了赤壁之败,为鼎足三分埋下伏笔。历史证明,把刘表、刘备、孙权同时进攻是错误的。
其三,曹操对袁术、袁绍、刘表、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各路诸侯的看法是正确的。问题是这些正确的看法不适合跟刘备讲。为什么?
第一点,曹操对这些人的评价后来被刘备传了出去,煮酒论英雄名闻天下。这些诸侯听到曹操在论英雄时对他们评价肯定不会高兴。特别是袁绍一定会对曹操非常不满。
第二点,曹操的一贯战术是联合一方势力或稳住一方势力,去对付另一方势力。可是煮酒论英雄等于得罪了各路诸侯,不利于对各路诸侯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所以说煮酒论英雄是曹操的一个政治败笔。讲话要考虑影响,即使所讲的话很正确。
曹操对刘备讲“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一听大惊,手中的筷子不觉掉到地上。这时正好雷声大作,刘备说自己被雷声吓着了。曹操真的以为刘备是因为打雷而筷子落地,没有怀疑刘备。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三国之中干大事的人都是在风口浪尖上,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恐怕干不成大事。曹操要是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行刺董卓的时候,他不会想到献刀,恐怕早都消失在历史舞台上了,何谈统一北方!正是刘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帮助其过了煮酒论英雄这一关。
也正是这次谈话,让曹操放松了对刘备的警惕。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刘备的一个性格特点:容易慌张,但反应很快。反应很快是刘备的一个优点,但是容易慌张是刘备的一个缺点,刘备一直都没重视和努力改正这一缺点。
其实煮酒论英雄里还有一个问题,刘备对各路诸侯是什么看法呢?
后来刘备到荆州依附刘表,刘表跟刘备讲:听说当年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共论英雄,刘备列举了各路名士(包括刘表),曹操都不认可,而是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借着酒劲回答说:刘备要是有基本,天下那些碌碌之辈(估计包括刘表)都不在话下。也就是说刘备基本认同曹操对各路诸侯的评价,而且觉得自己能力和水平在一般的诸侯之上。还好刘表这个人比较宽厚,不跟刘备计较,否则刘备小命不保。
正当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之时,关羽和张飞闯了进来,曹操也没有介意,而是让刘备他们回去了。回去之后,刘备给关羽、张飞讲了煮酒论英雄的事情,并告诉关、张,自己种地乃是韬晦之计。关羽、张飞对刘备佩服不已。
楼主 孙正宇2018  发布于 2018-04-14 18:17:35 +0800 CST  
在如何处置吕布的问题上,曹操为何征求刘备的意见?(原创三国)
此文选自《纵横三国论英雄》(作者:孙正宇)
吕布被俘后,他不想死,向曹操提议,自己给曹操当副手,帮助曹操平定天下。曹操问刘备意见如何?刘备回答说:“难道您忘了丁原、董卓的事了?”吕布听到这,目视刘备说:“你小子最不讲信义!”曹操下令杀了吕布。
问题是如何处置吕布,曹操为什么要征求刘备的意见?
其一,曹操是不想留下吕布的,吕布杀丁原、董卓的事情,曹操很早就知道的。留下吕布,曹操很可能就成为下一个丁原或董卓。尽管曹操唯才是举,但是吕布是个什么样的人,曹操心里还是有数的。
其二,维护自己爱才的形象。问题是吕布代表了一类有才能的人。吕布代表什么样的人?吕布代表了有才干但是品行低劣的人。曹操是要广纳天下英雄的,曹操分析:如果杀了吕布,会不会让一些有才干,但是品行上有些问题的人才,在投奔曹操时望而却步呢?曹操了解一点,人至察则无徒。所以曹操既不想要吕布,又不想因为杀吕布而影响有才少德的人投奔自己,所以曹操要借刘备之口杀吕布,来维护自己爱才的形象。
其三,在安抚和拉拢吕布旧部上一箭双雕。怎么讲?吕布是一方诸侯,手下有一帮有才干的武将。宋宪、魏续这些人虽然都投靠了曹操,但是跟随吕布一段时间,还是有一定感情的。而且臧霸、孙观等吕布余部还没有投降。如果说曹操亲自下令杀了吕布,会伤害吕布旧部的感情,不利于招降工作,也不利于吕布旧部融入曹操集团。所以,现有由刘备提出杀吕布的充分理由,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
而且由刘备来提出杀吕布的建议,对曹操有利。怎么讲?杀吕布是刘备提出来的,吕布的旧部会怎么看刘备,势必在感情上疏远刘备,从而削弱了刘备拉拢吕布旧部的可能性,不利于刘备以后的发展。这是刘备始料未及的。
之后,曹操还把吕布的家属接到许都供养,进一步融洽了与吕布旧部之间的情感。
刘备为什么主张杀吕布呢?
刘备现在一心想夺回徐州,可是曹操、吕布的实力都在刘备之上。刘备认为有吕布在,他就无法夺回徐州,所以从减少一个对手的角度出发,刘备主张杀吕布。
吕布与项羽、孙策有何异同呢?
其一,这三个人,孙策最优,其次项羽,再次吕布。为什么?孙策被称为小霸王,可是孙策勇猛与项羽相似,孙策的政治才干是项羽所没有的。此外孙策与项羽都具备军事韬略和用兵能力。
其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吕布可以算得上三国第一猛将。二人武艺高强,气力上讲,项羽力能举鼎,恐怕是吕布所不及。他俩武功谁高?这个问题好比关公战秦琼,不在一个时空,不好比较。但是项羽有出色的军事才华,用兵能力远在吕布之上。相同的是项羽和吕布都不会用人,项羽不会用范曾,吕布不会用陈宫。
其三,孙策有帅才,项羽和吕布都只有将才。孙策虽然自己武艺高强,但是他有能力领导一帮有才干的人。项羽和吕布都是匹夫之勇,作为一员武将,能力是够用的,但是作为主帅,他们不够格。项羽的主要精力投入在武艺和用兵上,吕布的主要精力投入在武艺上了,他们缺乏作为帅才的政治才干。
楼主 孙正宇2018  发布于 2018-04-15 20:39:42 +0800 CST  
如何评价吕布的辕门射戟?(原创三国,自成一家)
此文选自《纵横三国论英雄》(作者:孙正宇)
许多人读三国可能会因为辕门射戟对吕布刮目相看,但是老孙认为:辕门射戟单从一个战术上来讲是无可挑剔的,是成功的;但是如果从整个战略上来讲,辕门射戟是一个方向错误。吕布这次算得上颇有计谋,可是没有战略眼光。为什么?
吕布辕门射戟的出发点是什么?保护刘备。为什么保护刘备?因为吕布认为刘备的实力对他构不成威胁。而如果袁术打败刘备,攻占小沛,会联合泰山诸将威胁徐州。刘备的存在会成为吕布保卫徐州的羽翼。
吕布的这个想法对么?不对。为什么?刘备不会做吕布的羽翼。为什么?
其一,刘备有当皇帝的“理想”,像这样有“远大志向”的人是不会久居人下的。刘备认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想有更大的舞台,从现实考虑,就必须占据徐州。
其二,刘备当初收留吕布,就是为了把吕布当成羽翼,保卫徐州。可是吕布偷袭徐州后,刘备认识到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要想占据徐州,就必须消灭吕布的势力。刘备已经把吕布当成敌人了,他怎么会去当吕布的羽翼呢?
吕布没有搞清楚他现在的对手是谁。他现在的对手是曹操和刘备,为了对付曹操和刘备,吕布需要团结袁术。而且袁术的力量并不比吕布强。可是吕布并不是一个战略家,他看不到这一点。
吕布并非无谋,只能说是少谋,其缺点在于判断力差,不善于分析和采纳正确意见。辕门射戟作为一个单纯的计谋来讲是精彩的,但从战略上讲是犯了方向错误,其给了刘备以喘息之机来对付吕布,也不利于吕布与袁术的结盟,为吕布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辕门射戟之后,刘备拜谢吕布而回。辕门射戟真的能让刘备感激吕布么?刘备不但不会感谢吕布,反而加快了和曹操的联合。为什么?在刘备看来:
其一,第一次恩情。过去吕布被曹操打败,是刘备收留了吕布。
其二,第二次恩情。曹操采用“二虎竞食”之计,刘备不但没杀吕布,反倒把曹操的书信给吕布看。
其三,以上两次恩情,吕布不但不感谢刘备,反而趁刘备攻打袁术的时候偷袭徐州。如果不是吕布偷袭徐州,刘备不会落到屯兵小沛,也不会落到纪灵来讨伐刘备时,刘备要向吕布求救。也就是说,如果吕布不偷袭徐州,就不存在所谓的辕门射戟之恩了。而现在的问题是在刘备看来,要夺回徐州,就必须打败吕布。
楼主 孙正宇2018  发布于 2018-04-16 19:11:35 +0800 CST  
关羽的忠君到底是忠于汉献帝还是忠于刘备?(原创三国,自成一家)
此文选自《纵横三国论英雄》(作者:孙正宇)一书
其实正史《三国志》中没有关羽提出三个条件的记载,《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写了这件事。但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有其精彩之处。
问题一:关键的问题是关羽说的:“只降汉帝,不降曹操。”即:降汉不降曹。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毛纶、毛宗岗父子在评三国时对这句话的认识是:“云长本来事汉,何云降汉?”大意为关羽根本就不存在降汉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不降曹。毛宗岗父子还提出:关羽只降汉帝,不降曹操,是辨君臣之分。毛纶、毛宗岗父子分析的对么?不对。为什么?
其一,如果说关羽只降汉帝,不降曹操,是为了辨君臣之分。这就有一个问题,关羽自然是臣,那么谁是君?汉献帝如果是关羽的君,刘备是什么?如果汉献帝和刘备都是关羽的君,莫非关羽同时侍奉两个君主?不可能,因为关羽是忠义之士,忠臣不可能同时侍奉二君。
有的人可能会这么理解:汉献帝是天子;刘备当过徐州牧,是诸侯,所以说都可以称为君。这个理解对么?不对。为什么?
司马光先生在《传家集》中评价高顺:“或问陈登、高顺皆有过人之才,俱事吕布。而登输心魏祖(曹操),亲为反间;顺尽力于布,与之偕死。意者顺贤登欤。应之曰:不然,古者列国并立,同事王室。故先王制礼,诸侯有王、大夫有君,君臣始终,有死无贰。汉氏平壹海内,万国一君,天下之君,唯帝室耳。”也就是说,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君可以指周天子,也可以指诸侯国的国君。可到了汉朝时期,海内已经平定,国家实现了大一统。所谓的“君”只能指皇帝。
东汉末年确实存在军阀割据的情况,地方州牧确实有诸侯的权限,俨然是一方诸侯。但是关羽是有着浓厚封建忠君主义思想的人,如果从封建忠君主义的角度出发,徐州牧刘备不是诸侯,是朝廷的官员。从皇权本位和汉室江山的角度来讲,徐州牧是朝廷的官职,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君、诸侯王不是一回事。关羽是熟读《春秋》的人,这个最基本的“君臣道理”,关羽不会不明白。所以关羽的忠君只能是忠一个“君”,不可能是忠两个“君”。按照朝廷的制度,徐州牧刘备和关羽是上下级的关系,不是君臣的关系。刘备和关羽有着共同的君主,就是汉献帝。
《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的名称是“会古城主臣聚义”,罗贯中在这里将关羽与刘备、张飞的重逢说成是主臣聚义,意思是按照罗贯中的观点来讲,这个时候刘备与关羽的关系是主臣,而不是君臣;汉献帝与刘备是真正的君臣,汉献帝与关羽也是真正的君臣。有的人可能认为刘备后来当皇帝了,所以刘备和关羽从桃园三结义开始就是君臣。这个观点与封建忠君思想、正统观念是相冲突的,因为桃园三结义发生在汉灵帝时期,这时的刘备是关羽和张飞的结义兄弟,刘备、关羽、张飞当时都是汉灵帝的臣民。
其二,毛宗岗父子认为关羽不存在降汉帝,其实就是不降曹操而已。也就是说关羽耍了个小聪明,玩了个文字游戏。是这样么?不是。这种理解未免太看轻关羽的人格了。关羽一向讲究的是光明磊落,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是不会玩文字游戏的,是不会耍小聪明的,这才是关公的性格。
那么只降汉帝,不降曹操,到底应该作何理解呢?
其一,到现在为止,关羽一直没有扶保刘备当皇帝的想法,一方面是由于关羽通晓春秋大义。另一方面是因为刘备的起点太低了,从桃园三结义,到平原县,再到小沛,以及短暂的徐州牧,刘备的发展很难让关羽、张飞看出能当皇帝的格局。所以当时刘备只是关羽的上级,是结拜兄弟,而不是关羽的“君”。
其二,关羽和刘备去过许都,这一路走来,关羽了解刘备,也见到汉献帝及以董承为代表的皇亲国戚。关羽讲忠义,也很聪明,他明白刘备追求的是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为核心的事业,即后来的“蜀汉”。随着阅历的积累,关羽逐渐地意识到刘备的事业与汉献帝、董承的东汉不是一回事。
所以,关羽所说的“降汉帝”指的是暂时脱离刘备阵营,投效汉献帝、皇亲国戚、京都士族等上流社会为代表的东汉阵营。也就是说关羽降汉帝是真,不降曹操也是真,这才符合关羽的性格。
在许都的一段生活,对关羽有何影响?
其一,对汉献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到了许都之后,曹操把关羽引荐给汉献帝。关羽与汉献帝的接触有两件事情。第一件,汉献帝封关羽为偏将军,但是实际上献帝无权,这个偏将军明显是曹操封的。第二件,汉献帝称关羽为美髯公。可见献帝对关羽也不是很重视,没有像和刘备那样认了皇亲。
关羽认识到自己和汉献帝不是一路人。为什么?
第一点,汉献帝认刘备为皇叔,但是关羽和刘备是结拜兄弟,按照道理上来讲,刘备是刘皇叔,关羽应该是二皇叔啊,张飞应该是三皇叔啊。但是汉献帝不会和关羽、张飞认这个亲,为什么?
汉献帝周围是一帮拥汉派,即伏完这些皇亲国戚,他们基本上都是士族名门出身,这些人多年来通过联姻等方式形成了统治集团和利益集团,属于上流社会。关羽和张飞是何出身?关羽曾经是逃犯,张飞曾经是屠户。当年董卓看不起他们“白身”的身份,汉献帝也不是唯才是举的人,不会把关羽引入自己的核心圈子里。关羽和汉献帝虽然都在许都,看似近在咫尺,其实相隔遥远,他们之间隔着一个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第二点,关羽认识到:以刘关张为中心的桃园三结义式的草根创业模式,即刘备的“蜀汉”,和以汉献帝为代表的名存实亡的东汉不是一回事,而且汉献帝根本就不会理睬桃园三结义这套模式。为什么?
就关羽本人来讲,关羽出身于东汉末年的社会底层,后来成为一个逃犯。“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为社会底层的平民,关羽对东汉末年弊政有亲身的感受,而汉灵帝、汉献帝就代表了东汉末年的最高统治阶层。关羽虽然被统治、被压迫,但是作为底层出身的关羽并不想通过起义或反抗,来对抗东汉弊政;相反他熟读春秋,又武艺精通,一心想为东汉朝廷立功,得到汉灵帝或汉献帝的认可,成为东汉政府体制内的一员,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许都之行让关羽发现,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为什么?
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让关羽认识到汉献帝是不可能唯才是举的,也不可能把关羽拉进皇亲国戚的圈子。而曹操对待关羽要远远好过汉献帝对待关羽。但是在刘备集团,关羽的地位很高,要是刘备将来当了皇帝,关羽就可以成为皇亲国戚。是这样么?当然是。关羽的孙子关统娶了蜀汉后主刘禅的女儿,成为名副其实的驸马;张飞的女儿嫁给了后主刘禅成为皇后。也就是说在刘备开创的蜀汉政权中,关羽家族和张飞家族成为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
其二,对曹操有了新的认识。
过去关羽看曹操都是基于刘备集团的利益视角和封建忠君思想去观察,认为曹操就是一个乱臣。但是许都之行,亲自接触了曹操,关羽对曹操的认识发生的变化。
第一点,曹操抬举关羽、厚待关羽,让关羽了解到曹操是一个礼贤下士之人,也让关羽感觉到曹操广纳四海豪杰的博大胸怀。
第二点,曹操作为当朝丞相,赞扬关羽忠义,是义士,号召部下学习关羽这一点,无形之中抬高了关羽的名望,让关羽名满天下。
第三点,曹操能够为关羽提供建功立业的平台。关羽作为一员武将,过去的名气不是很大,至少没有河北名将颜良、文丑大。但是曹操给了关羽一个平台,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名震天下。相比温酒斩华雄之时,袁术是不愿让关羽出战的。
其三,许都之行让关羽开阔了视野。
第一点,关羽在许都交了几个朋友,比如张辽、徐晃。有人会问,为什么关羽和张辽、徐晃关系好?因为他们都有相似的经历。什么经历?都是降将,有共同的语言基础。张辽、徐晃、关羽平时可以坐在一起聊聊投降之前和之后的感受。张辽可以谈谈在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手下是一种什么状态,徐晃可以谈谈过去跟随杨奉是一种是什么状态,相比之下,张辽和徐晃认为投奔曹操这条路是走对了。张辽和徐晃的感受必然会对关羽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二点,对曹操为政产生了新的认识。关羽来自社会的底层,亲身经历了东汉末年的弊政,也了解黄巾起义前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关羽来到曹营,看到曹操法度严明、实行屯田、安顿流民,恢复农业生产,改革东汉末年的弊政,而且曹操的执政团队锐意进取,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是过去腐朽没落的东汉政府无法做到的。
第三点,关羽的视野开阔了。关羽在曹营看到:曹操阵营人才辈出,群英荟萃,而刘备集团目前还是基本上是刘关张三人;曹操的部队军纪严明,执法如山。过去关羽看问题是从地方看许都,现在关羽站在许都的角度,开始观察天下大事,视野开阔了,平台不一样了。
更重要的是许都之行让关羽的君臣观发生了重大改变。来许都之前,关羽认为自己的“君”是汉献帝,辅佐刘备不过是效忠献帝的渠道。许都之行以后,关羽认识到自己跟汉献帝不是一路人,而且汉献帝的汉室是不可复兴的,自己的出路是扶保刘备打天下,成为刘备集团,即后来“蜀汉”的开国功臣,其所能辅佐的“君”只能是刘备。
楼主 孙正宇2018  发布于 2018-04-17 19:46:31 +0800 CST  
曹操表扬关羽忠义一定程度上促成关羽离开曹营(原创三国,自成一家)
此文选自《纵横三国论英雄》(作者:孙正宇)
关羽在曹营的这段时间曹操一直在表扬关羽忠义,感叹关羽“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义士”。曹操这么做合适么?对曹操来讲有利有弊。为什么?
其一,曹操把关羽作为典型,教育自己手下的文臣、武将,要像关羽对刘备那样,对自己忠心耿耿,也就是曹操所讲的“汝等皆当效之”。
其二,关羽重归刘备与曹操表扬关羽忠义有很大关系。因为曹操每表扬一次关羽忠义,对关羽都是一次刺激和提醒。为什么?
因为关羽很重视曹操的态度,曹操又总是表扬他忠义,让曹操的许多部将都很敬佩关羽。关羽又是个很爱面子的人,他就想:我要是忠义,我应该保刘备啊!我在你曹丞相这算怎么回事呢?周围的人又都认为我关羽忠义,我关羽要是不走,那我关羽怎么让周围的人继续佩服我的忠义呢?怎么让曹操对我的忠义评价实至名归呢?所以后来关羽离开曹操,与曹操对关羽的忠义评价有一定关系。
关羽走后,曹操也在反思自己的对待关羽态度。官渡之战时,张郃、高览来投降,曹操就不再表扬他们忠义了,而是把他们比作: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为什么?
其一,曹操吸取了关羽进曹营的教训。怎么讲?当时关羽到了曹营之后,曹操一直表扬关羽的忠义,最后让关羽内心不安。为什么?表扬关羽忠义,关羽就会想自己跟着刘备才是真正忠义啊,跟着曹操不就是对刘备的不忠义么?这是关羽离开曹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其二,张郃、高览投降之后,曹操不再表扬他们忠义了,曹操把他们比喻成微子去殷、韩信归汉。微子是谁?微子是商纣王的哥哥,因商纣王不听劝谏,微子离开了商的国都殷。商朝灭亡以后,微子归附周武王。后来微子被周成王封于商丘,建立宋国。微子就是宋国的第一任国君。微子的弟弟微仲还是孔夫子的祖先。微仲也是商纣王的哥哥。韩信是项羽的部下,但是项羽不肯重用,于是投奔刘邦,成为汉初三杰之一。
曹操用“微子去殷、韩信归汉”的比喻,减轻了张郃、高览投降的思想负担,意在告诉张郃、高览,跟着曹操干,可以建功立业,有一个锦绣前程。曹操封张郃为偏将军、都亭侯,封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
楼主 孙正宇2018  发布于 2018-04-18 18:00:20 +0800 CST  
张飞喝酒误事,刘备说:“兄弟如手足!”合适吗?(原创三国,自成一家)
此文选自《纵横三国论英雄》(作者:孙正宇)
张飞喝酒误事,丢了徐州,陷了刘备的家眷,刘备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说明了什么?
刘备的这句话,古往今来被很多人解读过,解读的结论往往是刘备、关羽、张飞兄弟感情好和中国古代妇女地位低。但是老孙还有一种新的解读:这件事说明刘备不重视军纪。
其一,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刘关张集团是建立在桃园三结义基础上的政治集团,这个集团有着浓厚的以哥们儿义气为特色人情氛围,甚至人情高于军纪,高于军法。刘备是可以用牺牲军纪为代价,来加强与张飞的兄弟感情的。
其二,人情高于军纪、军法在刘备集团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张飞在有了这个教训后,以后还是喝酒闹事、鞭挞士卒,他这个毛病不会改。为什么?刘备集团的军纪没有严肃的执行力,更不会用军纪来惩治张飞,所以张飞实际上是没有教训。在刘备集团是所有人都可以像张飞这样么?不是,刘关张之外的人要是丢了徐州,误了大事,肯定是要严惩的,但是张飞是刘备的拜把子兄弟,所以张飞例外。也就是说刘备集团执法还分人。
现在有张飞因为饮酒丢失徐州,后来就有了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虽然华容道放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曹操过去对关羽有恩,“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刘备、诸葛亮都对这个事情给予理解,刘备并没有处罚关羽,关羽后来镇守荆州,在刘备集团被委以重任。《三国演义》中还说,大意为诸葛亮夜观乾象,曹操现在不会灭亡。但不管怎么说,关羽这是放跑了敌方首脑,这是严重违反军纪。曹操敬佩关羽义气深重,但是曹操会容许自己的部下也这么干么?不会。
相比之下曹操集团赏罚分明,执法不避亲疏贵贱,曹操在担任洛阳北部尉和济南相时就是如此,带兵打仗时更是割发代首,严明军纪。所以,三国中刘备没有得天下是有道理的,如果刘备真的成了李自成,张飞很可能就是刘宗敏。
楼主 孙正宇2018  发布于 2018-04-20 20:24:22 +0800 CST  
张飞主张:忠臣不事二主!这个观点有理吗?(原创三国,自成一家)
此文选自《纵横三国论英雄》(作者:孙正宇)
关羽到了古城,得知张飞在此招兵买马,于是去和张飞相会。张飞见到关羽,挥矛便同关羽大战。张飞的理由是:关羽背叛了刘备,投降了曹操,受了曹操的封赏,现在是来打古城的。关羽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斩了蔡阳,打败了曹操的追兵。张飞这次相信关羽没有背叛刘备。
问题是张飞为什么要挥矛大战关羽?
其一,张飞这个人原则很强。他的原则是谁忠于刘备,谁就是他的朋友;谁反对或背叛刘备,谁就是他的敌人。张飞以为关羽投降了曹操,所以这个时候,关羽就是张飞的敌人;关羽斩杀了蔡阳,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张飞马上意识到原来关羽还忠于刘备,于是在张飞眼中,关羽还是他的二哥。
其二,张飞这个人自恃武艺高强,他不认为自己的武艺比关羽差。他认为自己可以替刘备清理门户,所以挥矛大战关羽。
张飞在大战关羽时讲了一句话:“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这句话我们要怎么看?
张飞说:“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但是有句话叫“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识时务者为俊杰”。孔夫子尚且周游列国。其实张飞的理讲的有点偏。举例来讲,如果忠臣不事二主,荀彧、郭嘉就应该一直扶保袁绍,那最后荀彧、郭嘉的下场就是下一个田丰。
其一,其实择主是一门学问。换不换主公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要看主公带的路对不对,看主公所走的道路是不是符合历史发展,是不是真正地为国为民。主公是部下的带路人,主公的路要是带错了,作为部下来讲就应该及时地回头是岸。
其二,张飞的观点属于封建忠君思想,就是说无论君主是唐太宗还是隋炀帝,昏庸还是圣明,臣子都应该忠于君主。其实张飞的这种思想不是儒家思想真正的正宗,因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不主张这样做。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识时务者为俊杰”。孔夫子为什么周游列国?寻找明主,推行仁政。孟子领会了孔子思想的真谛,主张“民贵君轻”。说白了就是选择主公要“以民为本”,如果主公的事业是为国为民的,就可以跟随;如果不是为国为民的,就要“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识时务者为俊杰”。
关羽辞别张飞,继续前往汝南去见刘备。到了汝南得知刘备已回河北。
楼主 孙正宇2018  发布于 2018-04-20 22:26:56 +0800 CST  
关羽为何会离开曹营?(原创三国,自成一家)
此文选自《纵横三国论英雄》(作者:孙正宇)
魏氏春秋》和《蜀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曹操和刘备联军围下邳,秦宜禄是吕布的部下。关羽向曹操请求,攻克下邳的时候,要娶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为妻。开始时曹操同意了,关羽不放心,总提醒曹操。曹操怀疑这个杜氏长的漂亮,攻占下邳后,曹操占为己有了。杜氏和秦宜禄有一个儿子叫秦朗,秦朗后来成为曹操的继子,深得曹操喜爱。关羽最后离开曹营和这个故事有关么?应该说这件事不会起决定作用,关羽离开曹营是其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应该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那为什么关羽要离开曹操?
其一,曹营的经历让关羽发现“降汉帝,不降曹操”这个想法是不现实的。关羽在曹营做的事情是在为曹操帮忙,比如斩颜良、诛文丑;献帝处于无权地位,不可能给关羽交代任务。所以摆在关羽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降曹;一条是立功后,去找刘备。
其二,关羽很珍惜忠义之名。尽管关羽对曹操非常感恩,但是如果他离开刘备而投奔曹操,关羽就会被人认为不忠不义了,关羽就违背桃园三结义的约定了,所以关羽还是要走。
其三,关羽在曹营的发挥余地有限。曹营人才荟萃,关羽要留在曹营,就会和张辽、徐晃等众多武将并肩作战。但是论战术和智谋,张辽、徐晃都属于五子良将,恐怕关羽的战术和智谋比不上他们,而且将来关羽的战功也不一定比张辽、徐晃高,后来徐晃还打败过关羽。和曹操手下的武将比,关羽能脱颖而出的,是忠义二字,只有跟随刘备,关羽在历史才能成为忠义的化身。
楼主 孙正宇2018  发布于 2018-04-22 13:03:17 +0800 CST  

楼主:孙正宇2018

字数:19772

发表时间:2018-04-01 02:26:0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25 20:51:14 +0800 CST

评论数:54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