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就是雍正帝皇三子爱新觉罗·弘时,《红楼梦》是真正的《弘时自传》

曹雪芹就是雍正帝皇三子爱新觉罗·弘时无疑!

尽管清玉牒记载弘时逝世于雍正五年,但是实际上弘时被人所救,常年隐居在世外方家。《红楼梦》就是曹雪芹、也就是弘时的自传。其中不仅仅记录了雍正帝如何登上帝位,还记载了乾隆帝的真正身世,更重要的是,记载了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即弘时如何被夺去爵禄、皇储身份,并流落民间,不得已出家为僧的事实。

为了让《红楼梦》得以流传,曹雪芹创新地使用了“以‘幻’为核心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正文、批注相结合的叙事手段”等文学创作手法,并使《红楼梦》以“文学双面绣”的形式,使小说的正面、背面均有故事。

在《红楼梦》正面是以贾宝玉等为主角的贾府故事,在《红楼梦》背面是以弘时为主角的爱新觉罗皇室本纪。

在雍正三年以前,弘时是中国政治的真正领导者。所谓的探春、王熙凤家庭制度改革,其实质是弘时所做的政治改良。因为身份地位的特殊,弘时在当时已经接触和部分了解了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变化,并以其超凡的领悟力在中国进行了政治变革。《红楼梦》看似写的家庭琐事,其实质是当时清廷朝堂政治的缩影。

弘时作为一位当时年轻而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曾经是无数年轻人的偶像。即使爱新觉罗·弘历登上帝位以后,也不得不承认弘时本应是真正的皇位继承人,并且在诗中多次表达了希望邀请弘历“重新入世”的想法。

当然,弘历的邀请未必见得真诚,但是即使隐身世外,在弘时身边仍吸引了一众年轻、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的有识之士。

楼主 情解红楼  发布于 2017-12-17 13:45:56 +0800 CST  
(《红楼梦》是一幅“双面异绣”,可双面欣赏:正面是贾府儿女家常,背面是康雍乾皇家历史。作此绝世双面绣者,乃康熙帝孙、雍正帝子爱新觉罗·弘时。
情解红楼梦——以“爱新觉罗·弘时是《红楼梦》唯一著者”为核心的《红楼梦》著者和著作研究。)


《红楼梦》一支灯谜背后的“皇太子”——爱新觉罗·弘时


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贾母给贾政出了一个灯谜,谜面是:猴子身轻站树梢。
关于贾母这则谜语的谜底,在小说中已经明白指出来了,即“荔枝”。
所谓谜底“荔枝”是怎么来的呢?此处无疑用了“谐音法”。“猴子身轻站树梢”,当然是——“立枝”了。以“立枝”谐音“荔枝”,恰到好处。
谜底有了,但是贾政是怎么猜的呢?
我们摘取书中原文一小段,看看曹雪芹是怎么写的:
“贾政已知是荔枝,便故意乱猜别的,罚了许多东西,然后方猜着,也得了贾母的东西。”
曹雪芹小说写得好不好,太好了!元宵佳节之夜,钟鸣鼎食之家,阖家欢聚,其乐融融。贾政即便已是白头老翁,亦仍承欢老母膝下。可见贾府的确不是普通人家,称得起是诗礼簪缨之族。
可是我们不应只读正面,《红楼梦》是一幅双面绣,正面看意犹未尽,翻过背面来还有玄机。
我们刚说,谜底“荔枝”是采用的“谐音法”。在小说背面,“立枝”不仅是“荔枝”的谐音,更是“立之”的谐音。
这就是曹雪芹在写作时,巧用“谐音法”的实证之一。不过虽然“谐音法”在《红楼梦》中比比皆是,但是我认为“谐音法”是读《红楼梦》过程中,最不能滥用的索隐法,一旦过度使用“谐音法”,很容易走进《红楼梦》迷宫的岔道,而无法抵达“中心亭”。
但是此处与常有别。因为贾母的谜底“荔枝”本身需使用“谐音法”才能射中,所以我认为此处谐音为“立之”才不算是“过度索隐”。
不过,“荔枝”是水果,“立之”又有何意呢?
要说“立之”,必须追溯此处的人物原型。在“红楼双面绣”之背面,此时贾政的原型就是雍正。
“猴子”则以生肖属相借代为弘时。弘时生于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年,属相为“猴”;“子”则明确了雍正与弘时的父子关系。
贾母此时的旨意就是告诉雍正:“你要立弘时(猴子)为储君”,是以为“立之”。
那么,雍正此处是如何回应贾母的呢?《红楼梦》中说:“贾政已知是荔枝, 便故意乱猜别的”。这说明雍正心里清楚,但是却假装胡猜一气,当然最后雍正还是猜中了。
这里曹雪芹已经暗示,在立自己为储君的问题上,雍正的态度是既模糊又不情愿的。
《红楼梦》开篇就说那块“补天弃石”是女娲娘娘用过的,“女娲娘娘”自然是女性。所以我们看到在关于“立之”的灯谜中,是由贾母提出要将“立猴儿为储君”的。
贾政假装听不懂,胡乱猜了一番后,又给贾母出了一个谜语,谜面是: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谜底要“打一用物”。
书中揭晓的谜底是“砚台”,作为读者,我们究其原因当是:砚台方正,且用玉石打造,自然又端方,又坚硬。砚台虽不能说话,但是一旦有言,“笔”可来应。所以此处再用谐音法,以“笔”谐音“必”,“有言‘笔’应。
所以我说,《红楼梦》的背面是好看的。
“砚台”大多以“石料”为材,所以砚台又被称为“石友”或者“石泓”。宋代诗人黄庭坚曾有诗云:“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其中“石泓”指砚台,“霜兔”指兔毫笔。
如何?既然此处贾政(莫不如说是雍正)的谜底是砚台,那么“石头”,或“石泓”(弘时),都毫无犹豫地剑指“弘时”——曹雪芹之真名。
这说明贾政此时已“迎合”了贾母之意,承诺他将“确立弘时为皇太子”。同时,贾政还告诉贾母,虽然他将立弘时为皇太子,但是他不会昭告天下,而会“以笔为应”。
我们说,不应将索隐看作穿凿附会,它亦是解读《红楼梦》的学术研究方法之一。索隐是为了找出真相,而考据恰恰能证明真相。在贾政的谜语中,这句“有言笔应”恰好就契合了史实。
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雍正在乾清宫西暖阁召见总理事务王大臣、满汉大臣、九卿时说了相当长一段话,成为雍正所创建,为乾隆、嘉庆、道光所延续的“秘密建储”制度的开始。
建储是国之大计,通过八月十七日雍正对诸王大臣的那段长长的口谕,可知雍正皇帝决定“吸取”康熙皇帝的“教训”,独辟蹊径,将立储诏书“笔写高藏”于“正大光明”匾额后面,以替代“晓喻天下”,这是不是正是《红楼梦》中的“有言笔应”呢?
“秘密建储”制度的建立,我认为不仅名副其实是“创新”,同时彰显了雍正“成熟”的政治手腕。而雍正甫一登基便展开建储行动,并想出如此“绝妙”的方法,我认为亦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正史中当然不会再有记载,当时被雍正高置于“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的究竟是何人姓名了。不过正史记载了,时隔整整十三年后,当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雍正驾崩三天后,才被弘历昭告天下的雍正遗诏。
这份遗诏提到了弘历、弘昼二人之宝亲王、和亲王的爵位,并且雍正还特意说明自己授予弘历亲王爵位是为了让他“谙习政事,增广识见”,言下之意,弘历之宝亲王的爵位与皇太子的实际身份并不冲突。这份遗诏,足见雍正对于弘历之“重视与喜爱”。
既然遗诏提到了弘历之亲王爵位,而弘历又是于雍正十一年才被封为和硕宝亲王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弘历所颁布的雍正遗诏并非“正大光明”匾额后的原文。
至于雍正元年,雍正立储诏书的原貌,我没有找到相关记载,但是从《红楼梦》中来看,雍正当时所立之储君并非别人,而是弘时。
对弘时的皇太子身份,读者还有疑义的话,不仅我在书中可以找到其他证据,即便是曹雪芹自己,也想到了这点,于是他给关于“弘时即皇太子”的观点多加了一个砝码。
贾母谜语的谜底是——荔枝。谁能告诉笔者,荔枝是何颜色?
白居易曾作有《荔枝图序》,他说:“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实如丹,夏实……”其实不用白居易说,我们也都清楚,荔枝是“红色的果实”——弘时。
总之,通过以上所列举之多项语义,更加上《红楼梦》整本小说作注,用“红实”覆“弘时”还能是我相壁虚造吗?
当然,我亦同意,《红楼梦》语言丰富,作延伸解读,其结论可以无穷无尽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任何不能将《红楼梦》全本逐句解读的索隐,都不是合格的“索隐”,都不能令读者完全信服。
只待有缘人来揭示谜底吧。
题外一句,当今人们纷纷质疑雍正继位的合法性,以我对《红楼梦》的理解,雍正真是康熙所属意之继承人。
大家反而不如探讨一下乾隆即位的合法性。同样是事后几天才颁布遗诏,雍正有隆科多作人证,乾隆的即位合法性只是比雍正多了三个证人。而在乾隆的这四个证人中,除了张廷玉及其后代,鄂尔泰本人结局还算善终以外,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均前后获罪。亲自从“正大光明”匾后取出雍正遗诏的允礼不仅第二年就被治罪,更在乾隆三年死于盛年。鄂尔泰的两个儿子更是被逼自尽,连侄儿都难逃罪责。这些又说明什么呢?
这真是有点《红楼梦》中“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的意思啊。
是滴,《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讲述康雍乾三代帝王历史的小说。它虽极少涉及朝政,但是对于我们理解清朝前中期的历史却不无裨益。
下篇请跟我继续看弘时——弘时是否曾被封爵,及雍正元年的秘密建储制度与弘时的关系。
楼主 情解红楼  发布于 2017-12-18 08:52:29 +0800 CST  
@岸上杉 2017-12-17 15:02:04
lz假设很大胆,求证呢
-----------------------------
求证,我会接着贴。
不过我不认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句话在研究《红楼梦》时,能起到什么作用啊。
《红楼梦》原型或者《红楼梦》小说写什么,是读出来的,不是假设出来的。
楼主 情解红楼  发布于 2017-12-18 09:17:22 +0800 CST  
“弘时之谜”之弘时爵位考辩

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以前我对此仅是记忆深刻,如今则深有同感,我甚至认为南怀瑾先生就是因为《红楼梦》才作此结论的。他说:“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虽然关照、反映历史和现实是小说的职能之一,但是小说毕竟是小说,与历史或者现实绝不能等同,这是所有读者的共识。
但是《红楼梦》是个例外。《红楼梦》是一部特殊的小说,它的正面是小说,背面是历史。所以当我读出《红楼梦》背面的时候,对南怀瑾先生的这句话,心中便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正史不如小说真实,在《红楼梦》唯一著者爱新觉罗•弘时的人生经历中,得到了最真实和生动的展示。
翻开清代“正史”,其中关于雍正皇帝胤禛之皇三子弘时的记录可谓“稀奇罕见”。按照最权威的正史之一的清朝《玉牒》记载,弘时生于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卒于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时。除此以外,在康雍乾三代帝皇的正史中,都既找不到弘时的死因,也找不出两件他的生平事迹记载。
假如在历史上,弘时真的只是一个“惊鸿一瞥”的人物,那么不论正史记载的虚实与否,我们可能都不会太在意。但是弘时却偏偏才华傲世,并为我们留下了一本传世佳作《红楼梦》,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去探究一下,爱新觉罗•弘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正史中有关弘时的记载极其罕见,史学家们在解释这一现象时,多以弘时本人行事不谨,不受雍正喜爱,无功无爵为理由。但是只要细细考较下来,却发现仅以这样的解释作为结论,是不大说得过去的。
我认为,在迄今有关弘时的生平经历中,存在三大不合常理、常情、礼法之处:
第一,康熙帝在世时,作为雍亲王已成年的长子,弘时没有任何受封。
第二,雍正帝即位后,皇长子弘时“至死”未被授予任何爵位。
第三,雍正元年康熙帝周年祭,前往代行致祭的是未成年的皇子弘历,而非弘时。
在1722年底雍正即位时,名下有弘时、弘历、弘昼、福沛四个皇子,弘时虽然序齿为皇三子,但由于排行在前的两个皇子在雍正即位十余年前便已夭逝,所以弘时实际上算是雍正的皇长子。
胤禛即位这年,弘时正好年满19岁(清代皇室以虚岁计龄);弘历、弘昼两人同龄,均只满12岁;福惠更是刚满周岁的小娃娃。
从雍正元年至雍正三年,弘时作为雍正皇帝的唯一成年皇子和事实上的皇长子,正史中有关他的记载却付之阙如,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从可见的史料中,我们知道的弘时的经历大致如下:在雍正二年底,雍正、弘时父子间仍一切正常。到雍正三年八月,弘时可能已经因“行事放纵不谨”而“出事”,故而被逐出宫廷,并被令为康熙帝皇八子、雍正皇弟胤禩之子。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雍正亲下口谕,既然胤禩缘罪被撤去黄带,玉牒除名,弘时也理应被撤去黄带,并交由康熙帝皇十二子、雍正皇弟胤祹“约束养赡”。在被交由胤祹“约束养赡”一年半后,弘时便去世了,死因不详。(本段内容可参看杨珍女士的著作《清代皇位继承制度》第五章第一节,其中有详细阐述论证。)
弘时这段短短三年的皇子经历,不仅相关史料不多,弘时的生前待遇也很令人疑惑。
康熙帝一生儿女虽多,但是他在世时,仅有三个皇子被册封有亲王爵位: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
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帝册封皇三子胤祉之长子弘晟,皇五子胤祺之长子弘昇,两人为“世子”,即表示弘晟、弘昇是未来的亲王爵位继承人。
在当时,三位亲王中,其他两位亲王的儿子均被封为“世子”,唯有胤禛除外。当时,弘时已经年满17岁,按照清朝律例,宗室只要年满15岁即可授爵,符合条件的弘时当时却没有受封,确实令人不解。
如果说,弘时因为不是胤禛嫡长子而未受封的话,但胤祺之子弘昇亦是侧福晋所生,因为胤祺并无嫡子,故而仍被封为“世子”,所以庶子并不能成为弘时未受封的理由。
再如果说,胤禛不受康熙重视,因而其长子被排除在外的话,那又无法解释为何仅仅只隔两年以后,康熙又将帝位传给了胤禛。
又假如说,当时的弘时“行为不谨”已初现端倪,因而康熙未予封爵的话,那也无法解释,对于弘时这样一个“行为放纵不谨”的成年长子,雍亲王胤禛为何没有为他另择府邸,与他分府别居呢?
更无法解释的是,在雍正即位进住大内后,为何还带着这样一个“不肖子”一起搬进皇宫了呢?
如果说,雍正与弘时一起居住,正是为了对他加以约束和管教,那为什么仅仅三年以后,雍正又以“弘时其人放纵不谨,断不可留于宫廷”为借口,将弘时逐出紫禁城呢?
弘时即便再“放纵不谨”,毕竟也是皇家子嗣,是雍正的亲儿子,雍正对待弘时,不可能如儿戏一般,因为厌弃弘时,便顺其自然发展,直至弘时犯下大罪非被逐出宫廷不可?
如果说,弘时不受康熙喜爱,所以未被册封,则更不符合常理常情。弘时是帝孙不假,但是康熙子女儿孙众多,其时康熙已经年近古稀,除非弘时当时已经恶名远播,或者由胤禛亲自向康熙陈情,否则康熙怎么可能单独留下弘时不给册封?在康熙众皇子中,亲自代儿子拒绝册封的事情是闻所未闻的。大不了日后犯了过错再剥夺爵位而已,难道还“未雨绸缪”至如此这般!
所以,我认为,弘时未被封为世子,原因可能有如下两点:一,康熙封弘时为世子的记录,被雍正删去不存了。二,存在其他不为今人所知的原因,但绝对不会是因为弘时自身的品质问题。
除了康熙五十九年这次册封外,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刚刚即位的胤禛亲自颁谕内阁,将“贝勒允禩、十三阿哥允祥俱封为亲王。二阿哥之子弘晳,封为郡王”。
其中,雍正甚至将被幽禁的“废太子”胤礽之子封为郡王,却独独对自己的皇长子没有任何封授,于情、于理皆不通。
皇子、皇孙的爵禄并非皇帝可随心所欲地决定的,是由宗人府专门负责,在皇子成年后,即须向皇帝奏请封爵。除非有正当理由,即便是皇帝,对于理应享受爵位封禄的皇子,却冷落一旁,也是不符合常规的。那么多皇亲国戚、文武大臣看在眼里,身为国之表率的皇帝,怎可如此轻率?
但是,正史里确实没有任何有关弘时爵位的记载,更没有弘时为何“至死”都没有任何爵禄的记载。
所以,我认为,越难解释的事情,其实越好解释,真实情况是弘时当时并非没有任何爵位,而是被正史删去不存了。
我之前说过,在《红楼梦》里,北静王水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典型人物,他完美而谦逊,是《红楼梦》中极其少有的“未使用幻笔”的人物之一,他的原型就是作者弘时本人。
按《红楼梦》中记叙,贾政曾对北静王说:“赖藩郡余祯,果如是言,亦荫生辈之幸矣。”贾政于此处使用了“藩郡余祯”四个字,北静王“郡王”的爵秩依稀可辨。
我认为,康熙六十一年,雍正甫一即位,便将皇长子弘时与废太子长子弘皙一起分封为“郡王”爵位,这样才符合历史原貌。
所以说,有关弘时的记载,正史资料越是太少,反而越显出弘时的地位在当时必不简单、不平常。一个子嗣艰难、45岁方即位的“中年”皇帝,唯一的成年儿子怎么可能在历史上如此悄无声息呢?更何况雍正当初即位,面临各方质疑,四面楚歌,在这种情况下,他有什么理由不倚重自己的亲儿子呢?
在《雍正朝实录》中还有一个记载,也不符合常理常情。
雍正元年十一月十三日是康熙周年祭日,是月二十三日,“上命皇四子弘历祭景陵”。皇子代替不能亲诣的皇帝祭祀祖陵,并不少见,但是派未满十五岁的皇子代祭祖陵的事情,在康熙朝一代从未发生过。
举例来说,康熙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是孝庄文皇后一周年忌辰,康熙亲谒暂安奉殿致祭,“命皇长子允禔、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禛随驾”。次年(即康熙二十八年)的孝庄文皇后忌辰,则“命皇太子允礽、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禛前往行礼”。
皇太子允礽出生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康熙二十八年时已满十五周岁,已经成年,此时虽然胤祉、胤禛尚未成年,但由胤礽带领致祭,则不失礼数和体统。
宗法社会认为“国之大事,惟祀与戎”。试想,祭祀祖宗如此要事,且是为祭祀扶自己登上大宝的生身父亲,雍正帝指派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代自己前往致祭,礼、孝何在?雍正帝的登基本身就非议颇多,他本人又极其在乎自己的声誉,又怎么可能刚刚即位就作出如此不合礼法的事情来。
所以,我认为,康熙帝周年忌日时,弘历应该确实曾亲赴景陵致祭,只是应该是在已成年的弘时的带领下,这样才更说得通。
不论《康熙朝实录》还是《雍正朝实录》,都是正史。一部《红楼梦》则是小说。正史可以删删删,改改改,其可信程度真还不如在文章开头,南怀瑾先生所说的:“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楼主 情解红楼  发布于 2017-12-19 09:32:44 +0800 CST  
@回忆是一首歌 2017-12-19 15:16:13
我支持楼主的意见。
而且我认为林黛玉应为年妃之幼年被雍府收养的时代,元妃为年妃归雍正之中年遭遇。
弘时之前有一个去世的亲哥哥弘昀,死时10岁,弘时比他小三岁。有人推断年氏的年龄,极可能是来指给弘昀的。弘昀死,弘时对这个小姐姐产生了一种感情,满以为大点会指给自己,但没想到归了自己的爸爸。
-----------------------------
我认真看了你上面解读的几个关键点,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红楼梦》是不能简单地进行原型对应的,它有着“以幻为特点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所以,林黛玉的原型不仅仅是年妃,还有其他很多人的投影。
这是《红楼梦》伟大的地方,它创新了一种文学写作手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楼主 情解红楼  发布于 2017-12-19 15:23:46 +0800 CST  
@无住菩提心 2017-12-19 14:40:16
辫子满没那个底蕴写得出四大名著!
-----------------------------
但是偏偏是满族人写出了四大名著里领头的这部《红楼梦》。
但是不论如何,《红楼梦》是用汉语写就的,我觉得这就够了,可以不要在这上面有什么满汉之争了。
弘时本人的才华,和他所接受的中国最优质的教育,加上他难以复制的充满曲折、传奇的个人经历,才有了《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奇迹,弘时是汉族、满族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优秀传承者。
楼主 情解红楼  发布于 2017-12-19 15:28:40 +0800 CST  
雍正为何要建立“秘密建储”制度?弘时才是雍正“秘密建储”制度的主角


雍正帝为什么要建立“秘密建储”制度呢?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许多人包括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有关雍正帝为什么要设置“秘密建储”制度的原因,康熙帝晚年所谓的“九子夺嫡”事件是其中原因之一。
假如没有《红楼梦》这本康雍乾“第一史料”,康熙晚年诸子争夺储位,确实更像是雍正帝为避免重蹈康熙帝覆辙所进行的一次祖制创新。但是事实上,按照《红楼梦》中所讲述的事实,“秘密建储”制度的建立,其根本原因并非如此。
就我所理解的《红楼梦》文本内容,雍正帝建立“秘密建储”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爱新觉罗•弘时。雍正帝刚刚登上帝位,便有诸王大臣向他谏言,立皇长子弘时为储君,迫于众大臣的压力,雍正才不得不在刚刚即位、皇位还未坐稳之时,便要与大臣们讨论立储君之事。
为了让文本与史料互相映证,我们先看一段《雍正朝实录》中的原文记载(标点、段落为笔者所加)。
(第一段)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已刻,上御乾清宫西暖阁,召总理事务王大臣、满汉文武大臣、九卿入。面谕曰:“我圣祖仁皇帝为宗社臣民计,慎选于诸子之中,命朕缵承统绪,于去年十一月十三日、仓猝之间一言而定大计,薄海内外、莫不倾心悦服共享安全之福。圣祖之精神力量,默运于事先,贯注于事后,神圣睿哲、高出乎千古帝王之上,自能主持。若朕则岂能及此也?
(第二段)皇考当日,亦曾降旨于尔诸臣曰:‘朕万年后,必择一坚固可托之人,与尔等作主,必令尔等倾心悦服,断不致贻累于尔诸臣也。’朕自即位以来,念圣祖付托之重,太宗世祖创垂大业,在于朕躬,夙夜兢兢,惟恐未克负荷。向日朕在藩邸时,坦怀接物,无猜无疑;饮食起居,不加防范;此身利害,听之于命,盖未任天下之重也。今躬膺圣祖付托神器之重,安可怠忽?不为长久之虑乎?
(第三段)当日圣祖因二阿哥之事,身心忧悴,不可殚述。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慎,此时安可举行?然圣祖既将大事付托于朕,朕身为宗社之主,不得不预为之计。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诸王大臣咸宜知之。或收藏数十年,亦未可定。
(第四段)诸王大臣等当各竭忠悃,辅弼朕躬,俾朕成一代之令主。朕于尔等,亦必保全成就。笃厚恩谊,岂非家国天下之大庆乎?朕意若此,诸王大臣其共议之。”
(第五段)诸王大臣奏曰:“皇上圣虑周详,臣下岂有异议,惟当谨遵圣旨。”上曰:“尔诸臣既同心遵奉谕旨,朕心深为慰悦。”乃命诸臣退,仍留总理事务王大臣,将密封锦匣,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乃出。
以上便是《雍正朝实录》中关于雍正“秘密建储”制度的记述,这是一段非常详尽和清晰的历史还原,其中有雍正帝向诸王大臣亲自解释“秘密建储”制度建立之初衷及目的的原话,是很珍贵的历史资料。
我认为,这段雍正与诸王大臣的对话非常真实,是实录中没有经过删减再加工的最原始的记录。
而在这段最原始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红楼梦》作者、也就是爱新觉罗•弘时,实际上才是雍正帝建立“秘密建储”制度的根源。
我们看实录第一段,雍正帝口谕的主旨是:雍正帝继承皇位是康熙帝亲选,但是康熙帝钦点雍正帝为嗣帝,此事确实行之仓促。有鉴于此,雍正帝认为,选嗣大事宜尽早为之。
实录第二段,主旨是:雍正帝认为,作为康熙帝口中的“坚固可托”之人,雍正帝会从饮食起居等各方面加以“防范”,作一个“坚固”、“长久”的帝皇,也就是雍正帝认为,他本人的“长寿”不仅是国家之需,也是承继父望。
实录第三段,主旨是:康熙帝早立嗣子,才导致“身心忧悴”;和雍正帝立誓要做一个“长久”的帝王,自己的帝王路至少还有“数十年”的光景;诸皇子都还“年幼”。鉴于上述三条理由,雍正帝虽然认为没有必要早立储君,但是既然有先帝的嘱托,又不得不定下大计以备不虞,所以将储君的名字放至乾清宫最高处。
实录第四段,主旨是:雍正帝认为,诸王大臣与他本人之间应该君臣互爱有义,这才是国家之幸。
实录第五段,主旨是:诸王大臣共同表示,对雍正帝的话“没有异议”,谨遵雍正旨意行事。
所以,总结雍正“秘密建储”面谕诸王大臣一事,可见雍正帝在“立嗣”上似乎是前后矛盾的:他一方面认为,像康熙帝一般仓促传位的做法颇有弊端;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一定会“长寿”,没有必要早立储君。
一方面,看上去像是雍正帝根据康熙帝的教训,认为早立储君为宜;另一方面,他又反问诸王大臣“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慎,此时安可举行”,似乎他本人并无立储之意。
那么,在这段短短的面谕中,为何雍正帝“前后矛盾”,看似观点不能统一呢?
那是因为,所谓“秘密建储”制度果真并非雍正帝的本人意愿,而是在诸王大臣要求雍正帝早立储君的“压力和坚持”之下,才不得不委婉行事的。
按照历史记载,雍正帝的仓促继位,确实引起了康熙帝诸皇子的不满与猜忌。在这种情况下,还未坐稳皇位的雍正帝,按理是不该有心情与大臣们一起讨论立嗣事宜的。
并且,雍正元年,除了皇长子弘时年满21岁之外,弘历、弘昼刚满14岁,福惠尚幼,均未成年,按理雍正帝也没有必要在此时与大臣们一起讨论立嗣事宜。
但是,雍正帝不仅与大臣们一起讨论了立嗣问题,还建立了一套崭新的“秘密建储”制度。由此可见,立嗣不仅并非雍正帝本人意愿;“秘密建储”则更是雍正帝与诸大臣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
我们看,在雍正面谕大臣们说到:“建储一事,必须详慎,此时安可举行?”雍正既然有此反问,可见“立储”之事绝非雍正本意,而是在众大臣的请旨压力之下,才出此对策。
除此之外,雍正帝还向诸王大臣强调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并宣布自己将尽量“延年益寿”,以实现康熙帝交给诸王大臣“坚固可托”之皇帝的遗愿。雍正帝言外之意即认为,既然他本人仍将在皇位上浸淫“数十年”,诸大臣不应苦苦相逼,一定令他非要选嗣不可。
不过,甫登帝位的雍正帝,面临诸大臣的上谏,也不敢过于强横。因此,他以康熙帝为借口,称“然圣祖既将大事付托于朕,朕身为宗社之主”,所以他同意早立储君。
那么,雍正帝在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这天所立的储君是谁呢?按照面谕中诸王大臣回复雍正帝的“臣下岂有异议”,可见雍正帝与诸王大臣已就“储君”一事达成共识,虽然此人名字被“放之高阁”,但是此人就是雍正帝之储君。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雍正帝在面谕中着意说到“诸子尚幼”,当时,雍正帝的诸皇子除了弘时以外,皆可称为“年幼”,仅弘时不可。因此,有历史学家认为,这说明弘时当时已被排除在储君之外了。
但是实际上,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诸子尚幼”,唯有弘时除外,所以被雍正放在“正大光明”匾额之上的也只能是弘时。大臣们心里也很清楚,在当时的条件下,弘时是理应继承大统之人,所以他们才默认了雍正不宣布“立储诏书”,而将其“藏”在紫禁城最高处的做法。
试想,这被“藏”在紫禁城最高处的诏书,是不能被轻易修改的,就算雍正帝本人也不可。在乾清宫这样重要的地方,哪怕一砖一瓦、一张纸一支笔的变动都将被记录在案,雍正帝想要再拿着梯子将诏书改了重写,那么所有大臣都将通晓。
所以,这被放在“紫禁城最高处”的“立储诏书”是不可更改的!这才是“秘密建储”的关键!
既然“立储诏书”不可更改,那么说明当时诸王大臣都已心知肚明这诏书里写的是谁的名字。大臣们几次上书催逼,最后换得雍正帝同意立弘时为储君,但是却不宣读诏书的互相妥协的结局。
雍正帝的意思是:我还有几十年的活头,你们何必苦苦相逼?弘时也还“尚幼”,他还年轻,等得起,也需要历练,所以,我同意你们的谏言,立他为储君,但是他必须等我死后再即位。
在雍正帝如此表态和动作的前提下,支持弘时即位的诸王大臣最后所谓“无异议”的表态,也从侧面证明,立储之事乃有诸王大臣(肯定不止一两位)提议,才引出雍正帝一番“你们敬我,我就爱你们”的言论的。
此前,雍正帝迟迟不立储君,诸王大臣们“异议”颇多,这一次双方妥协的、一个堪称“奇葩”的“秘密建储”制度,最终成功地实现了息事宁人。
而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雍正帝终于将弘时最后从玉牒中“删除”干净了。
说“秘密建储”制度是“奇葩”,是因为从雍正之后的诸位清朝帝王中,仅仅只有道光皇帝算是通过“秘密建储”制度“秘密”地被提名为皇帝的。但是事实上,道光皇帝即位时,仅有皇太后为证人,传达了嘉庆皇帝的所谓“口谕”,而嘉庆皇帝本人的诏书是道光即位后才被“找到”的。也就是说,整个大清,除了乾隆皇帝,没有一个人是名正言顺地以“秘密建储诏书”登上帝位的。
这个所谓的“秘密建储制度”,本就是雍正帝为应付诸王大臣的权宜之计,还能指望它实现多大的用处呢?
当然,在“雍正帝秘密建储制度”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为深刻的动因和秘密,这也是令曹雪芹也就是弘时一生最悲痛和痛苦的地方,本文中虽有隐晦地表达,但是在本篇文章中我无法再说更多,且听我以后再娓娓道来吧。 当然,在“雍正帝秘密建储制度”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为深刻的动因和秘密,这也是令曹雪芹也就是弘时一生最悲痛和痛苦的地方,本文中虽有隐晦地表达,但是在本篇文章中我无法再说更多,且听我以后再娓娓道来吧。
楼主 情解红楼  发布于 2017-12-20 11:50:18 +0800 CST  
@无住菩提心 2017-12-19 14:40:16
辫子满没那个底蕴写得出四大名著!
-----------------------------
@回忆是一首歌 2017-12-23 09:22:25
就算是汉人写的,那也是讲得满人的事。
红楼梦说是禁书,其实从未真正被禁,唯有道光年间,一人提议禁此书,注意他的理由哦!他说的不是什么反清复明,说的是“丑化满人”。
我们现在的人看不出此书讲的是满是汉,并且人物形象一开始是评书化的汉服形象。只在后面隐含出现了刮剃头皮、靛青的头之类的句子。
但是,当时的人看了,都知道暗说的是满人。因为汉人的名字是不能随便叫的,满人却可以。武松要叫武二郎......
-----------------------------
@回忆是一首歌 研究颇深,确实如此。红楼梦虽然有意模糊地舆邦国纪年,但书中又留下诸多暗线,就比如对于“脚”的描写,如@回忆是一首歌所说,有的丫嬛穿“睡鞋”,有的丫嬛的鞋子又和男子一样长,这是汉人和满人的差别;靛青的头皮是剃了发的清代男子发型;《时宪书》的叫法等。《红楼梦》不仅是清代作品,所描写的故事也是发生在清代上层贵族社会中的故事。
《红楼梦》是一本比较客观的纪实文学,它没有刻意丑化或者美化满人或汉人,作者虽然对满人怀有深切感情,但是他也毫不犹豫地对满人进行了批评。例如,贾政在《红楼梦》中的原型是作者弘时的长辈,当金钏被逼投井自尽时,贾政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家从来没有出过这样的事”,并没有对金钏本人表示任何怜悯和同情。所以,我认为看待《红楼梦》不应该戴着“民族主义”的有色眼镜,这是一部基本尊重事实,客观记录历史的著作。
事实上,在弘时也就是曹雪芹身边,围绕着不少汉族知识分子的追随者,他们纷纷视弘时为神明。应该说,弘时代表了当时贵族阶层中极少部分有识之士,他们视野广阔,接触和了解过西方文明,对清早期社会政治的变化和弊端有所反省,有改良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愿望。这些不仅在《红楼梦》中有所体现,在弘时追随者的著作中也有表现。
《红楼梦》是一部很值得研究的文学著作,它的文学性、历史性目前学界所探究的还不到其十之二三。
楼主 情解红楼  发布于 2017-12-23 12:55:59 +0800 CST  
@情断人海 2017-12-23 18:23:17
以上是从一个帖子里看到的,不知楼主有什么看法呢?
-----------------------------
你贴出来的要点和你转的链接,我读了,其中不乏许多闪光点。比如,贴子中说《红楼梦》等同于正史,我也如此认为。作者将《红楼梦》自比《史记》是有原因的。如果读懂《红楼梦》,就会发现有关清初这段“正史”的记载比野史还不可靠。
在你给的贴子中多次提到刘心武先生的解读,虽然贴子的观点与刘先生的观点不一样,但是普通读者看着,其实两方是各有道理。
为什么每个《红楼梦》索隐看着都各有道理,但是又似乎都有纰漏,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索隐《红楼梦》,解读《红楼梦》背面隐藏的“历史”,最根本的要找准作者曹雪芹的真实身份,即“曹雪芹是谁”,然后才有他为何写《红楼梦》,这样《红楼梦》的背面故事才呼之欲出。
王国维先生曾经说过,《红楼梦》最重要的是“那个作者的名字”,这句话一语中的。很多研究者认为,《红楼梦》不需要知道作者是谁,而且资料太少,也研究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了解作者是谁,当然只能把《红楼梦》当小说读,必然忽略了《红楼梦》“文学双面绣”的文学价值。只看《红楼梦》一面,它就已经成为四大名著之首了,如果大家了解到这“文学双面绣”的另一面,这本书的文学、史学价值是不是更了不得了?那么,发掘《红楼梦》另一面,这是不是搞文学研究的人应该作的事情呢?
楼主 情解红楼  发布于 2017-12-23 23:52:45 +0800 CST  
@情断人海 2017-12-23 18:23:17
以上是从一个帖子里看到的,不知楼主有什么看法呢?
-----------------------------
所以,找准《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极其重要,也是正确解读《红楼梦》的唯一关键点。
至于《红楼梦》作者的谁,我肯定的说,一定是曹雪芹,而且《红楼梦》也只有这一个作者。但是曹雪芹究竟是谁?我也肯定的说,曹雪芹肯定不是作者真名。大家思考,不论这本书是否反清复明,它以曲笔写历史是不少人认同的。既然作者以曲笔写历史,那么作者怎么可能在书中署上自己的真实姓名?
所以胡适先生考证的曹雪芹是真名,还是曹寅后人,首先就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曹雪芹是谁呢?小说曾名《石头记》,书中也说到石头投胎到了人间“历尽幻缘”,所以作者的指向很明显,——“石头”是个人。
你给的贴子链接说,“石头”指的是“石头城”,是南京。《红楼梦》中提到了南京和朱明是一定没有问题的,因为这本书翻来覆去讲的就是明清之间的斗争。但是,虽然石头城是南京,“石头”仍然是一个人。
“石头”是谁?书中曾隐约数次提到,这块顽石幻化的“通灵宝玉”是红色的。既然作者如此隐晦地暗示读者,——石头是红色的,那么“红色的石头”一定有重大隐情,并且与整本书的内容息息相关。
而“红色的石头”便毫无疑问地指向本书的唯一作者——弘时。这并非我的妄加揣测,在曹雪芹同时代好友的诗中均有相同暗喻,可资证明。举一例,永忠的评红诗被弘旿评为“极妙”,就因其诗中隐约透露出作者真名。这一句“可恨同时不相识”更是明显,其原意就是“可恨同弘时不相识”。当然还有其他证据,此处不一一列举。
作者为什么冒如此大的风险,非要向读者说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姓名呢?因为与其他作品不同,《红楼梦》是部纪实文学作品,是真实的历史,作者如果不告诉大家是谁,谁会相信他说的故事就是历史呢?
以弘时之康熙帝孙、雍正皇三子的身份,弘时作为作者,他所写作的《红楼梦》讲述的是康雍乾三代历史,是不是值得读者信任呢?
如果你认为《红楼梦》反清复明,那么这本书究竟讲述的是怎样一个反清复明的故事?假如作者不是弘时,而是吴梅村或者其他人,那么作者隐去自己身份,用笔名面对读者,他用意如何?假如作者是吴梅村或者其他人,他所亲身经历的这个“反清复明”的故事,到底是怎么样的,是如何“反清复明”的?过程如何?结局如何?这个过程与结局是否与《红楼梦》文本的内容相符?
“石头”说,这本书的故事是他亲见亲闻的。这个故事的主角之一有作者本人。《红楼梦》就是弘时亲身经历的“家亡血史”。爱新觉罗·弘历实际并非爱新觉罗血统,也非满人,而是汉人,弘历即位就是爱新觉罗氏的“家亡血史”。所以看到这本书,爱新觉罗·永忠才会说“不是情人不泪流”——也即“不是清人、不是满人,不会泪流”。如果《红楼梦》反清复明,作为宗室的永忠还会为此“泪流”吗?永忠身处作者写作的年代,是早期有机会看到手抄本的人之一,难道他比我们后代的人还不了解实际情况吗?永忠自身也是一位出色的文人,他可能会在没有读懂《红楼梦》的情况下,错误地将“反清复明”理解为“为清流泪”吗?
况且在《红楼梦》书中,作者自己说这本书是“单与那些聪明俊杰、风雅王孙等照看”。永忠就是“王孙”,他是作者点名可读懂《红楼梦》背面的读者,永忠的“泪流”自然是与作者感同身受的,自然是真正读懂了《红楼梦》的背面的。
所以,《红楼梦》绝非反清复明的作品,但是其实也不完全是“怀清悼玉”的作品,作者在书中有比“明清之争、满汉之争”更高的抱负。只是能理解他的人很有限,他也只能如此说、只能如此写。
楼主 情解红楼  发布于 2017-12-24 00:28:36 +0800 CST  
@文玉鉴77 2017-12-24 19:40:31
《石头记》作者是曹寅后人,是曹寅嗣子曹頫,文中的甄宝玉、宝玉和林黛玉、史湘云、赖尚荣、贾蓉有时候都影射他
-----------------------------
按照小说内容,不论脂批还是正文,作者都暗示读者,《红楼梦》中的贾府是家仆上千,山水横拖几千里的家庭,这是紫禁城才有的气象。
如果说赖尚荣影射曹頫,那从名字来看,这个人物既微不足道又有贬义。贾府中主要人物的名字基本上都不含任何感情色彩,书中仅次要人物,作者才会直接以谐音命名,类似的名字有戴权、卜世仁、单聘仁等。如果作者是曹頫,他怎么会给自己取个这样的名字?
而且,如果作者是曹寅家后代,那么《红楼梦》究竟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曹家故事”?我在《红楼梦》中看不出来,倒是愿意听读出来的朋友们给讲讲。
楼主 情解红楼  发布于 2017-12-25 01:07:01 +0800 CST  
关于“曹雪芹的秘密”

《红楼梦》小说堪称“文学双面异绣”,它表里皆有喻,正反面皆是故事:它的正面是贾府儿女家常,它的背面则是康雍乾皇家历史。作此绝世双面绣者,乃康熙帝孙、雍正帝子爱新觉罗·弘时,他的笔名是“曹雪芹”。

《红楼梦》的版权之争,到目前仍无了局。不仅有读者质疑“曹雪芹”的著作权,更有读者认为《红楼梦》是集体智慧,“曹雪芹只是修改者”,其作者不止一位。

先搁置“曹雪芹”是否作者不谈,但是《红楼梦》绝不可能是“集体智慧”。能写出《红楼梦》的人,有且仅有一位。高鹗所续之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比较起来如何?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铺排上都与原著有云泥之别。但是即便如此,能赶得上高鹗的写作水平的人也找不出几位,否则高鹗所续的后四十回也不会流传至今。

中国文学史上能“碰巧”出现了这样一位大作家已经实属难得,谁敢说自己有“修改”《红楼梦》的水平?所以,关于所谓“集体智慧”,大家也只能“呵呵”一笑了之。

不要说《红楼梦》正文无人能修改,就连批语,除了“脂砚斋”之外,也找不出第二个人能写得出来。不客气地说,除了作者本人以外,《红楼梦》绝不可能再有任何“第二作者”。

那么曹雪芹是否作者本人呢?当然是。

《红楼梦》第一回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 ,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该页有脂批说:“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

显而易见,这个“曹雪芹”就是作者本人。如果说连《红楼梦》小说里写出来的作者名字都不权威的话,那么其他人考证的作者名字则更不能作数了。

但是“曹雪芹”是否作者本人真实姓名呢?我看未必见得。因为《红楼梦》通部小说“真真假假”,作者从来就没有清楚交待过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哪个地方,他难道就会把自己的真实姓名交待给大家吗?“四大名著”其他三部的著作权也都有争议,还是因为作者署名不清晰,《红楼梦》也是一样。而且事实上,学术界考证到今天,也没有在清初哪个家族中考证出有人名叫“曹雪芹”来。

甲戌本中说:“(《红楼梦》)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可见,作者将自己比喻为“石头”。那么作者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呢?书中说,这是一块女娲娘娘补天用剩下的石头。神话故事中传说,女娲娘娘用的补天石是五彩石。但是《红楼梦》中这块石头却仅是“五彩花纹缠护”,它的本色则是“灿如明霞”、“与大红色犯色”。

哦,原来这是一块有颜色的、“红色的石头”。难怪书中的宝玉那么爱“红”,作者又是在“悼红轩”写的这本《红楼梦》,根源都在于作者自譬的“这块石头”原来是一块“弘时”。

我研究《红楼梦》已有2年余,我可以武断地说,纯粹作为读者而言,没有人比我更懂《红楼梦》,更了解曹雪芹和脂砚斋。因为我知道有很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先辈是曹雪芹的亲友,因此他们也懂《红楼梦》,也了解曹雪芹和脂砚斋,但这是他们的先辈口述私传下来的,情况不同。

关于“曹雪芹是谁,他的生平如何,他住在什么地方,他生活中叫什么名字”,以上这些从昨天开始,我全部无遗漏地了解了。

在高鹗续写的《红楼梦》中说,贾宝玉最后出家了。应该说,这确实是曹雪芹的归宿。但是高鹗没写的是,曹雪芹不仅出家了,还曾两次出家。而我所了解的这个情况,在前八十回中曹雪芹自己却有说明。第三十一回中林黛玉说贾宝玉:“作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作和尚的遭数儿。”

那么曹雪芹作了个什么样的和尚呢?在第二回有一则描写:“看时,只有一个聋肿老僧在那里煮粥。”哪里来的“聋肿”老僧?曹雪芹的朋友都说他“举家食粥”、“太瘦生”,怎么会“肿”?最多是个“龙种”老僧罢了。

“龙种”老僧就是曹雪芹的秘密。野史说清初顺治皇帝假死真出家了,也当了个“龙种老僧”。对这个传言,现代人不清楚真假。但是曹雪芹这块“红石”是真的出家作了一个“龙种老僧”,因为这是曹雪芹本人透露出来的。

我认为“曹雪芹就是爱新觉罗·弘时”。其实只有当读者发现和了解了“曹雪芹就是弘时”的事实,才可能真正读懂曹雪芹的《红楼梦》。我就以第一回中一段话为例,我相信除了我以外,没有第二个人能完全解释明白它的含义。

第一回中说:“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

对于上面这段话我能有论据、有史料、一个字一个字地解释出来。所谓什么是“情僧”、“吴玉峰”、“东鲁孔梅溪”,他们与《红楼梦》有什么关系。而这些,如果读者不了解“曹雪芹就是弘时”这个事实,就只能自己猜测,而无法自圆其说。


情解红楼梦:
以“爱新觉罗·弘时是《红楼梦》唯一著者,曹雪芹和脂砚斋都是弘时笔名”为核心的《红楼梦》著者和著作研究。
楼主 情解红楼  发布于 2017-12-27 14:03:28 +0800 CST  
读红笔记之二十七:
“曹雪芹是谁”为什么是秘密
文/敏敏秀特尔
《红楼梦》小说堪称“文学双面异绣”,它表里皆有喻,正反面皆是故事:它的正面是贾府儿女家常,它的背面则是康雍乾皇家历史。作此绝世双面绣者,乃康熙帝孙、雍正帝子爱新觉罗•弘时,他的笔名是“曹雪芹”。
《红楼梦》小说堪称“文学双面异绣”,它表里皆有喻,正反面皆是故事:它的正面是贾府儿女家常,它的背面则是康雍乾皇家历史。作此绝世双面绣者,乃康熙帝孙、雍正帝子爱新觉罗•弘时,他的笔名是“曹雪芹”。
文/敏敏秀特尔
自从我在网络上发布了有关“曹雪芹是爱新觉罗•弘时”的文章,并且在文章中告诉大家我对曹雪芹的生平已经全部了然之后,不止一个读者问我“曹雪芹是在哪里出家的,又隐居在哪里,他隐居时用的是什么名字”……
对这些问题,我都没有作出正面回答。我是在故弄玄虚吗?
1754年,乾隆帝读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在此之前,他已经知道这部被称为“奇书”的世情小说,作者就是他“已故”的皇兄爱新觉罗•弘时。他还知道,他的皇兄就隐居在他的左右。
100年后,乾隆帝的曾孙媳慈禧太后也读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在此之前,她应该也已知道这部小说的作者是爱新觉罗•弘时。于是,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一边游览,一边对她身边的小宫女们说,“很久以前,有一个老王妃带着她的孙子孙女一大帮人在花园里烤鹿肉吃……”
其实,有关“乾隆帝知道曹雪芹是弘时”,我可以确定;有关“慈禧太后也知道曹雪芹是弘时”,我并不确定。
但是,因为《红楼梦》里带着孙子孙女在花园里烤鹿肉吃的贾母,她的身份是荣国公夫人、一品诰命夫人,慈禧却称她为“老王妃”,所以我想,慈禧太后自然也知道“曹雪芹就是弘时”。
只不过当慈禧太后带领众人在御园中散步时,她想到的是另一位“老太后”带着儿孙们在御园中尽享天伦之乐的故事。她没有直接说出《红楼梦》的秘密,她用“老王妃”隐藏了《红楼梦》中发生在清代第一家庭中的一段故事。
除了慈禧太后,乾隆帝及以后的几代帝皇都知道“曹雪芹是谁”,但是他们都不曾说出来。
“曹雪芹是谁”既然是秘密,自然不可说。不然帝王们该如何向读者们交待:一个被“玉牒”判了“死刑”的皇子,他因何流落民间,并因何写了这部《红楼梦》呢?这些都是皇家的秘密,更是乾隆帝的秘密,自然不可说。
清代帝王皇室不会告诉大家“曹雪芹是谁”,这很好理解。但是曹雪芹毕竟还有亲近的故交亲友,他们也知道“曹雪芹是谁”,可是为什么他们也从来没有透露过半点“曹雪芹是谁”的口风来?
在研究了曹雪芹的身世以后,我发现这些“曹雪芹的亲友”们,他们并没有让这个秘密淹没在200年前的历史尘埃中。他们将这个“秘密”告诉了另一些人,使这个“秘密”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当1912年清代结束了统治,历史进入了中华民国时期,有一位当时知名的文人写了一段文字,从这些文字中,我了解到,他知道“曹雪芹是谁”。但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曹雪芹是谁”这样的话不仅不好说,也不能说,况且说了又有什么用呢?
像民国时期这位知名文人一样,了解“曹雪芹是谁”的人还有一些。甚至到今天,这些了解这个秘密的人依旧仍有一些。我知道这其中好几个人的名字,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我是谁。我这样说的意思就是,几百年前那些“曹雪芹的亲友”,他们是优秀的文人或者社会活动家,今天他们的后人中依然有一些是鼎鼎大名的人。
我猜他们互相之间并不都认识,但是在这二百余年中,他们却不约而同地对“曹雪芹的秘密”保持了沉默。这却是为了什么?
我在文章开头说过,当有人问我“曹雪芹是谁”时,我总是选择了保持沉默。
于是,有的读者就问我“是不是不希望将来曹雪芹隐居的地方成为旅游景点,毕竟曹先生喜怒形于色,对不喜欢的人总是‘青白眼’的哦”。这位读者说的既对,也不完全对。
据我所知,曹先生极其健谈,又热情好客,因此我想他应该不会反对他的读者们前往瞻仰他的故居。而让更多的人知道“曹雪芹的故事”是我的心愿,他的故居理应成为他的读者们流连缅怀他的地方。
但是,就像那些知道“曹雪芹的秘密”、却依旧守口如瓶的“曹雪芹亲友”的后人们一样,对于所有敬慕曹先生的人而言,我们希望读者们更多地去关注他的小说和文本,而不是仅仅聚焦在“曹雪芹身世揭秘”上,否则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我们希望,读者们通过阅读《红楼梦》,去发现、了解一个“全新的曹雪芹”,和一部“不一样的《红楼梦》”,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们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曹雪芹其人、《红楼梦》其书,这也是曹先生写作《红楼梦》的出发点。
以我个人的阅读经验来看,只要读者们“用心”去读《红楼梦》,努力去了解曹雪芹,了解他的经历、了解他的品格,那么就能最终发现他传奇的一生。只要读懂《红楼梦》,就能了解曹雪芹,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是不需要花多大力气就能办到的。
如何读懂《红楼梦》呢?我想,我愿意和大家一起首先来了解下爱新觉罗•弘时。
我认为,“爱新觉罗•弘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现在的读者们读懂《红楼梦》的关键。
楼主 情解红楼  发布于 2018-02-10 05:06:38 +0800 CST  
书上说写了十年,那就是写了十年。弘时40岁时动笔写作《红楼梦》,50岁成书,大概时间如此。
楼主 情解红楼  发布于 2018-02-22 15:05:49 +0800 CST  
“曹雪芹是谁”为什么是秘密

文/敏敏秀特尔
自从我在网络上发布了有关“曹雪芹是爱新觉罗•弘时”的文章,并且在文章中告诉大家我对曹雪芹的生平已经全部了然之后,不止一个读者问我“曹雪芹是在哪里出家的,又隐居在哪里,他隐居时用的是什么名字”……
对这些问题,我都没有作出正面回答。我是在故弄玄虚吗?
1754年,乾隆帝读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在此之前,他已经知道这部被称为“奇书”的世情小说,作者就是他“已故”的皇兄爱新觉罗•弘时。他还知道,他的皇兄就隐居在他的左右。
100年后,乾隆帝的曾孙媳慈禧太后也读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在此之前,她应该也已知道这部小说的作者是爱新觉罗•弘时。于是,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一边游览,一边对她身边的小宫女们说,“很久以前,有一个老王妃带着她的孙子孙女一大帮人在花园里烤鹿肉吃……”
其实,有关“乾隆帝知道曹雪芹是弘时”,我可以确定;有关“慈禧太后也知道曹雪芹是弘时”,我并不确定。
但是,因为《红楼梦》里带着孙子孙女在花园里烤鹿肉吃的贾母,她的身份是荣国公夫人、一品诰命夫人,慈禧却称她为“老王妃”,所以我想,慈禧太后自然也知道“曹雪芹就是弘时”。
只不过当慈禧太后带领众人在御园中散步时,她想到的是另一位“老太后”带着儿孙们在御园中尽享天伦之乐的故事。她没有直接说出《红楼梦》的秘密,她用“老王妃”隐藏了《红楼梦》中发生在清代第一家庭中的一段故事。
除了慈禧太后,乾隆帝及以后的几代帝皇都知道“曹雪芹是谁”,但是他们都不曾说出来。
“曹雪芹是谁”既然是秘密,自然不可说。不然帝王们该如何向读者们交待:一个被“玉牒”判了“死刑”的皇子,他因何流落民间,并因何写了这部《红楼梦》呢?这些都是皇家的秘密,更是乾隆帝的秘密,自然不可说。
清代帝王皇室不会告诉大家“曹雪芹是谁”,这很好理解。但是曹雪芹毕竟还有亲近的故交亲友,他们也知道“曹雪芹是谁”,可是为什么他们也从来没有透露过半点“曹雪芹是谁”的口风来?
在研究了曹雪芹的身世以后,我发现这些“曹雪芹的亲友”们,他们并没有让这个秘密淹没在200年前的历史尘埃中。他们将这个“秘密”告诉了另一些人,使这个“秘密”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当1912年清代结束了统治,历史进入了中华民国时期,有一位当时知名的文人写了一段文字,从这些文字中,我了解到,他知道“曹雪芹是谁”。但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曹雪芹是谁”这样的话不仅不好说,也不能说,况且说了又有什么用呢?
像民国时期这位知名文人一样,了解“曹雪芹是谁”的人还有一些。甚至到今天,这些了解这个秘密的人依旧仍有一些。我知道这其中好几个人的名字,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我是谁。我这样说的意思就是,几百年前那些“曹雪芹的亲友”,他们是优秀的文人或者社会活动家,今天他们的后人中依然有一些是鼎鼎大名的人。
我猜他们互相之间并不都认识,但是在这二百余年中,他们却不约而同地对“曹雪芹的秘密”保持了沉默。这却是为了什么?
我在文章开头说过,当有人问我“曹雪芹是谁”时,我总是选择了保持沉默。
于是,有的读者就问我“是不是不希望将来曹雪芹隐居的地方成为旅游景点,毕竟曹先生喜怒形于色,对不喜欢的人总是‘青白眼’的哦”。这位读者说的既对,也不完全对。
据我所知,曹先生极其健谈,又热情好客,因此我想他应该不会反对他的读者们前往瞻仰他的故居。而让更多的人知道“曹雪芹的故事”是我的心愿,他的故居理应成为他的读者们流连缅怀他的地方。
但是,就像那些知道“曹雪芹的秘密”、却依旧守口如瓶的“曹雪芹亲友”的后人们一样,对于所有敬慕曹先生的人而言,我们希望读者们更多地去关注他的小说和文本,而不是仅仅聚焦在“曹雪芹身世揭秘”上,否则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我们希望,读者们通过阅读《红楼梦》,去发现、了解一个“全新的曹雪芹”,和一部“不一样的《红楼梦》”,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们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曹雪芹其人、《红楼梦》其书,这也是曹先生写作《红楼梦》的出发点。
以我个人的阅读经验来看,只要读者们“用心”去读《红楼梦》,努力去了解曹雪芹,了解他的经历、了解他的品格,那么就能最终发现他传奇的一生。只要读懂《红楼梦》,就能了解曹雪芹,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是不需要花多大力气就能办到的。
如何读懂《红楼梦》呢?我想,我愿意和大家一起首先来了解下爱新觉罗•弘时。
我认为,“爱新觉罗•弘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现在的读者们读懂《红楼梦》的关键。

情解红楼梦:
以“爱新觉罗•弘时是《红楼梦》唯一著者,曹雪芹和脂砚斋都是弘时笔名”为核心的《红楼梦》著者和著作研究。
《红楼梦》小说堪称“文学双面异绣”,它表里皆有喻,正反面皆是故事:它的正面是贾府儿女家常,它的背面则是康雍乾皇家历史。作此绝世双面绣者,乃康熙帝孙、雍正帝子爱新觉罗•弘时,他的笔名是“曹雪芹”。
楼主 情解红楼  发布于 2018-03-03 07:27:44 +0800 CST  
花朝节三誌曹公雪芹(上)——有曹雪芹,不枉此生

千里山光好,莫负看花时

文/敏敏秀特尔

曹公雪芹,本名爱新觉罗o弘时,生于清康熙四十三年二月十三日花朝节(公元1704年3月18日),大约逝世于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初春。享年约86岁。

值此公元2018年3月29日、农历戊戌年二月十三日花朝节,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爱新觉罗o弘时314周年诞辰之际,余赋诗一篇,仍记:虽于韵律不合,但求可尽吾心。

读 者 与 隐 者 之 春 日 山 中 问 答

其 一
横门对紫岭,斜曛焕绿庐。
青泥掩鸿信,掀髯杯满无?

其 二
柳飞几度雪,梅吐数点红。
骀马拴低树,晏晏言空空。

其 三
东风吹御水,溪畔涨菰芦。
销却长安路,河山相吞吐。

后 记
半壶春酒称眉寿,一策倚琴照玉冰。
些喜芝田来野鹤,二三朋伴赏清英。
诗仙切切吟豪士,障叶纷纷望短轻。
青史不为黄车著,吾侪可许识蓬瀛?

或者,在这篇问答诗的末尾,我还可以加上一句“不知几士羡余甚,慷慨花朝吊雪芹”。

我曾经很排斥“红学”这个词,理由与大家一样:我们说经学、道学、玄学、文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红学”,算是个什么学问?

但是今天我认为,“红学”,既是哲学,也是文化。懂得“红学”,不枉此生。

在“红学”中有两道思考题,这就像是“红学”的敲门砖,掌握它们,可能比读懂《红楼梦》更重要。但是,读不懂《红楼梦》,也必然解不开这两道思考题。

第一,“红学”为何历两百余年而不衰?
第二,曹雪芹之《红楼梦》为何历两百余年仍是谜?

这是两道开放式思考题,没有标准答案。不论如何,我认为,所幸我们有这部汉语文学巨著,所幸我读懂了《红楼梦》。

所幸有“曹雪芹”,吾辈不枉此生。

情解红楼梦:
以“爱新觉罗·弘时是《红楼梦》唯一著者,曹雪芹和脂砚斋都是弘时笔名”为核心的《红楼梦》著者和著作研究。


《红楼梦》小说堪称“文学双面异绣”,它表里皆有喻,正反面皆是故事:它的正面是贾府儿女家常,它的背面则是康雍乾皇家历史。作此绝世双面绣者,乃康熙帝孙、雍正帝子爱新觉罗·弘时,他的笔名是“曹雪芹”。
楼主 情解红楼  发布于 2018-03-30 21:17:50 +0800 CST  
花朝节三誌曹公雪芹(下)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文/敏敏秀特尔

自从知道爱新觉罗?弘时就是曹雪芹,每年的二月十三日我都会写一首诗,到今朝已是第三度。

我没有研习过作诗,也不通韵律,但是我相信没有什么比诗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诗的表达既直白又隐晦,同一首诗,不同的人读去,他们的体会可能远至地球的两极。

我自己读我写的诗,从2016年到2018年,我对“曹雪芹”的了解是越来越深入了,几乎可以说今日我所了解的曹雪芹,他在生活中便就真是这个样子了。然而“试玉要烧三日满”,想要了解真正的曹雪芹,确实不那么容易。

2015年6月,我于偶然之间开始阅读《红楼梦》。犹记得刚读至第一回,我便不禁大笑:“这哪里只有一部小说,分明就是一幅‘双面绣’,‘潜伏’着迥异的两个故事啊!” 我至今不清楚,为什么我能从一开始就真正走进曹雪芹竭力引导我们进入的、他的那个“梦幻世界”。

从那时起,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废寝忘食地连续看了一个多月,才终于读完了八十回。

读到第八十一回时,我无论如何也读不下去了。那是一种说不出来具体是什么的滋味。或许像去漂流?随水流一路风光前行,却突然从瀑布顶端滑落到谷底深潭,落差太大,令人难以接受。

很有过几个朋友问我“至今读过几遍《红楼梦》”,我诚实地说,假如不算许多年前囫囵读过的一次,我完整地阅读《红楼梦》就仅有2015年春夏之交这次。

虽然我至今仍只完整地读过一遍《红楼梦》,但是我着实已在曹雪芹营造的“梦幻世界”中浸淫了两年有余。曹雪芹确实是一位很有办法的建筑师,在“红楼梦”的世界中逡巡,游人没有疲惫,只有越来越多的乐趣。

在“红楼梦幻空间”的最高处,隐藏着这座建筑的全部秘密,每个人都想一窥究竟,可是道路却有千条……曹雪芹用尽各种方法,告诉每个造访的游人——那条路才是捷径。

捷径虽然存在,但不可想当然以为捷径就在自己脚下,我们也要懂得,“诗向会人吟”。——而所谓“会”,就是阅读的真诚,是对著者创作的尊重。否则再妙绝的创作,也就是“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而对著者的尊重,更意味着“著者是谁,不论他身份如何、地位如何,他本来是谁,他就是谁”。这其中不应有折扣,更不应有隐瞒。这是实事求是。

几番探寻后,我终于在某一天找到了爱新觉罗?弘时:一切都符合理想,这才是曹雪芹指给我们的真正历史人物。

不过最初我以为,《红楼梦》是“曹寅家雪芹”在为“爱新觉罗?弘时”作传,我当时不知道,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曹寅家雪芹”,曹雪芹和弘时就是同一个人。

其实回过头来看,在《红楼梦》开篇,曹雪芹就宣告:此书为“补天弃石”所著,而这块红色的石头当然就是曹雪芹的本名——弘时。

著者从来没有想要与读者捉迷藏,他是开门见山的,不过读者能明白这一点却不那么容易。

一旦了解弘时就是“曹雪芹”,“脂砚斋”是谁也就自然迎刃而解,更甚至“畸笏叟”是谁也便水落石出了。所谓“曹雪芹”、“脂砚斋”、“畸笏叟”,这些名字的背后只有一个人——爱新觉罗?弘时。

我曾经说过,假如我们将《红楼梦》看作一部“大片”,其中曹雪芹是编剧、脂砚斋和畸笏叟是旁白,那么弘时就是总导演。但是其实,上述这些职务都是由爱新觉罗?弘时自己一人承担。

而这部大片中最引人瞩目的那个主角——王熙凤,也往往是由弘时自己来出演。编、导、演一个都不落下,大导演通常如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这是弘时给王熙凤的判词,也是弘时的自我认识。判词看着简单,我却直到2017年圣诞节才真正明白其中含义。

从2015年6月到2017年12月25日前,关于弘时,我确实只了解他曾在何地出家为僧,又隐居于何处。在2017年圣诞节那日,我出乎自己意料地发现了更多弘时的“秘密”,如今,我差不多已经了解了他的一生。

他的一生际遇,令我深为震撼。不仅于我,我相信,他的经历足以令所有人震撼。

我曾经假设过,如果当初弘时即位,历史会怎样发展?但是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常不正确的假设,就像王熙凤判词中所说,弘时本人早已看透结局,无论当初如何选择,历史都将如此发展。

我私心以为,对弘时而言,他的一场人生就是“红楼一梦”,当不得真、作不得数,不可追寻,不可忆起。弘时将他的梦记录下来,读者若能明白,他心有所慰;读者若作了自己的解释,他亦不愠怒。读者若知道曹雪芹是爱新觉罗?弘时,著者称心如意;读者若不知道弘时是谁,著者亦不伤感。

弘时写这本书,仅是了却自己的心愿,有知音自然幸矣,不为人知亦不强求。但是要使他对自己的经历保持缄默,却是万万不能够。更何况,他的写作还有着更深刻的含义。

说弘时已彻悟,似乎又仍有执念;说弘时始终放不下,似乎又已明心见性。其实这样的著者才有魅力,他就像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既随遇而安又心有不甘。但是弘时的才华又是那般出众,个性如此不凡,视野超出同时代的人,同时充满了变革和拼搏精神。

这样的个体在追求他自己的人生境界时,就有了许多令人感动和同情的地方,更有令人鼓舞的地方。就像我们中国人最崇拜和向往的孙悟空:富有理想、饱含善意,又能力非凡。这样的人物,人们不在乎他的结局如何,即便落入五指山,被戴上紧箍咒,他依然是世人心目中的英雄!

李白诗中曾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就像是爱新觉罗?弘时的写照。这是一个与18世纪中国不相称的异样灵魂,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一堆争论不完的话题,和一种可被称为“红楼梦痴”的读书癖……
----------------------------------------------------------------------------
情解红楼梦:
以“爱新觉罗?弘时是《红楼梦》唯一著者,曹雪芹和脂砚斋都是弘时笔名”为核心的《红楼梦》著者和著作研究。

《红楼梦》小说堪称“文学双面异绣”,它表里皆有喻,正反面皆是故事:它的正面是贾府儿女家常,它的背面则是康雍乾皇家历史。作此绝世双面绣者,乃康熙帝孙、雍正帝子爱新觉罗·弘时,他的笔名是“曹雪芹”。
楼主 情解红楼  发布于 2018-03-30 21:20:05 +0800 CST  

楼主:情解红楼

字数:22935

发表时间:2017-12-17 21:45:5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01 14:46:31 +0800 CST

评论数:1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