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翻晋书》连载

这场战争中司马懿的表现被当作他能忍、善忍的重要案例,虽然后来又因为诸葛亮病逝于军中,整个过程双方并没有面对面真枪实弹干起来,胜负却还是分得很清楚。
怎么说呢?
首先,诸葛亮还没死时,司马懿怎么也不敢和他打,甚至受尽侮辱丢尽了面子。
其次,诸葛亮军中病逝,百姓都跑来告知了,蜀军也突然退却了,司马懿派军追了一阵,对方摆出了要攻击的样子,他就怕了,不敢追。等到对方平安无事完成大撤退后,他赶到诸葛亮的营垒才确认这个伟大的人已经鞠躬尽瘁了,再派军追已经来不及。
老百姓都嘲笑他,说是死了的诸葛亮赶走活着的司马懿,他倒能沉得住气,自欺欺人地说:我是能算到活人的事,没办法算到死人的事。”
按《三国演义》和民间认可的说法,是诸葛亮本人在临死前安排了这一出吓得司马懿不敢追的计谋,这就是千百年来被民间津津乐道的空城计。《汉晋春秋》说这出戏的作者是姜维,表演者是杨仪。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战,如果硬要说输赢,赢的一方当然是诸葛亮。
《晋书》中虽然处处为司马懿遮掩,说他对诸葛亮的想法和行军路线判断得很准确(和手下的将领们说的),说诸葛亮和蜀军已经落入自己的计谋中(和他弟弟司马孚的书信往来中说的大话),还说事先就料定诸葛亮必死,但是还是把《三国志》、《汉晋春秋》等正史中都记载下来的一句大实话写了出来,这就是他对诸葛亮的评价:这人真是天下奇才啊!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几百年后,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瞻仰诸葛亮的纪念堂武侯祠时,情不自禁地扼腕叹息,以致泪流满面。
诸葛亮比司马懿小两岁,死时五十二。他死后十七年,司马懿去世,活了七十一岁。那个时代,活到古稀之年,相当长寿了。
对于诸葛亮的早死,司马懿说:作为国家的掌舵人,当家人,大事小事都要亲自操劳,诸葛亮不早死才怪呢!认为诸葛亮是过劳死,司马懿的说法大概不错。
说这番话,司马懿并没有幸灾乐祸的意思,对于这个对手,他是钦佩的,对他的死,也不无惋惜之情。
真实的司马懿应该是认识到自己与诸葛亮是没法相比的,无论是在智力上、勇气上、还是在领军打仗和治国理政的本领上。而我以为,更重要的是,在品格上,诸葛亮的高度永远不是司马懿所能比拟。这个千百年来为历代为普天之下的人所景仰和悼念的人,他的人格光辉和精神操守,是热衷于阴谋和权力争斗、处心积虑把国家的产业逐步转移到自家名下的司马懿能望其项背的吗?
所以,司马懿和诸葛亮,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可比性。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6 14:24:45 +0800 CST  
A—2—5吴蜀休兵

诸葛亮死了,蜀国的掌权人换了蒋琬。蒋琬死了,又换了费祎。这两个人,自知本事比不上诸葛亮,又特信服诸葛亮,且是诸葛亮一手提拔起来的,在治国的策略上,不敢学着诸葛亮文治武功并重。
他们应该是这么想的:以老丞相的天才,数次北伐都奈何不了魏国,如果继续出军北伐,我们能有什么结果?还是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好了,弄个好收成,让国中的百姓过个有衣穿有饭吃的平安日子吧,能够做到这一点,想来也可以对得起头上这顶乌纱帽了。
况且,老丞相在世时连年征战,虽然老百姓不说什么,国家确实有些不堪重负,老百姓的生活也确实不好过,也有不少大臣表示了不同意见。老丞相德高望重,说闲话的人奈何不了他,我们的德望要差得多,一不心,可能就身败名裂。
当然臆测的东西只是个玩笑,蒋琬、费祎在自己的岗位上还是做得有板有眼,而且也继承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很不错,也很胜任。他们采取的防御性国防战略,大体上是符合国内国际形势的。
蜀国不找魏国打,魏国也乐得清闲,做了几年皇帝的曹睿忙着和吴国打和蜀国打,搞得也很有些烦,想想当了皇帝这么多年,还没像样地享受享受,便也让自己轻松了下来,不主动挑事,只管大兴土木建豪宅,发展文艺事业,要物质享受,也要精神享受。
三国走到后诸葛亮时代,“建安风骨”差不多也就消失殆尽了。所谓建安风骨,是文学上的一个概念,如果按后代的命名法,它大概可以称作一个文学流派,也可以视作一股文学思潮。这个流派的作家以“三曹七子”为核心,“三曹”,就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仨;“七子”, 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个。
“三曹”和“七子”,政治信仰、思想倾向未必相同,比如孔融,就因为和曹操在政治上不能保持一条心,最后叫曹操给咔嚓了脑袋。
把他们合成一伙,说明他们还是有共同点的。共同点在哪?他们的作品雄健深沉、慷慨激昂,体现了渴望建功立业、展现人生精彩的时代精神。
三国前期,武将战场上豪气干云,谋臣幕账里运筹帷幄,个个意气风发,敢拼爱赢。到了后期,这样的时代风骨逐渐没落,安逸和享受开始成为新潮流。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7 11:39:45 +0800 CST  
新官上任三把火,魏明帝曹睿刚当上皇帝,也想做出一两件长脸的事,最能让他长脸的,莫过于打一两场胜仗。所以,上任的第四年,他命令曹真、司马懿伐蜀。大臣们却纷纷表示反对。
其中一个叫华歆的说了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国家以老百姓为根基,老百姓以吃饭穿衣为第一要务,所以当务之急是解决好国家治理的问题,而不是兴兵动众去打仗。如果全国的老百姓都吃得好穿得好,大家就能和您老人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这样,不用多久我们坐在这儿就可以让蜀国和吴国自已完蛋。
华歆的话透露出两个方面的信息:打打杀杀几十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吃穿都很成问题;当年的英雄们想的是如何通过冲锋陷阵、神机妙算解决问题,现在的大臣们想的则是垂拱而治、坐享其成的勾当,可见他们已没了进取的锐气。
不思进取的根源,是对安逸和享受的渴盼。这是新的社会思潮,在这样的新思潮影响下,魏国就出现了一些新人。是什么样的新人?空谈家。
老百姓过日子都难,自然没时间坐在那儿谈人生玄妙,能成为空谈家的,那是有钱又有闲的公子哥。这时候魏国出现了这么一撮人,叫“四聪”叫“八达”叫“三豫”,聪是心思灵敏,达是通晓事理,豫是舒适安闲,一句话,也就是一群自视心智通达,能勘破社会人生的人物。
其实大多是一些纨绔子弟,享受着上一辈创造的财富,却没机会体验上一辈的艰苦创业,又没有上一辈的本事,却又不甘心一辈子碌碌无为,便折腾出一些新花样,于是便转向研究内心和人性。
当然,玄学清淡成风不会这么简单,也不是三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不过,魏晋时代的玄学清淡,大致发端于此,这个说法应该没错。
还有一个判断应该也不错,到了曹睿时期,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与享乐的渴望逐渐成为主流的社会思想。就是曹睿本人,也特别看重物质享乐和精神享乐。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7 11:41:12 +0800 CST  
再过了几年,曹睿的冲劲就过去了。
公元234年,诸葛亮一死,蜀国的新当家人转变治国理政思路,不找魏国打架了。
这时的吴国,孙权不满足于事实上的独立,他要从实际上和名义上都明确独立政权的地位,于是在公元229年四月,正式称帝。刚作了皇帝的孙权,忙着迁都,忙着经营国内,忙着在南方开疆辟土,征服山区里那些自立山头不听管教的部落,甚至还派出部队去台湾,也不想大张棋鼓去挑衅魏国。
毕竟还是三国鼎立,零星战斗还是免不了。不过,三国间总体上形成了人不犯我我犯人的格局。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7 11:42:54 +0800 CST  
司马懿官职已经升到了太尉。太尉这个官,大致相当于国防部长或者三军统帅。不过,汉魏以来,太尉这个官的权限和管辖项目一直变化,有时候还成了虚职。
司马懿的实职是战区司令员。前几年他是东南战区司马员,司令部驻所在宛,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统率河南、湖北地区的军队对阵东南面的吴国。现在是改任西南战区司令员,司令部驻所在长安,主要是对阵蜀国。
给他一个太尉的职务,有点像现在的职务高配,功高不高不说,至少说明他的政治地位举足轻重,影响力连皇帝曹睿也不能不正视。不过,全国的军政权力还牢牢控制在曹睿手中。
天下相对太平,只是青龙三年刚当太尉这一年,蜀国的将领马岱率军侵犯,司马懿派手下一员叫牛金的大将出战,就解决了问题。总体上说,前些年因为连年征战,经济和民生状况都不太好,有了几年的休养生息,很快就得到了恢复。
作为西部战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在与蜀国偃战休兵的这几年,司马懿最大的贡献在发展地方经济上。他做了几件事,一是兴修水利,修建了一条水渠——成国渠,新筑了一座水库——临晋陂;二是,发展军屯事业,在长安、槐里、陈仓、上邽等地大力开荒造田,三是发展盐铁事业,建了好几处炼盐基地和炼铁基地。
司马懿的举措,不管是对强军备战、巩固边防,还是对地方发展、人民安康,都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他经营的这片土地处于魏蜀两国边界地区,连年战争之下满目疮痍,民不聊生,才几年就欣欣向荣了起来。所以当关东地区闹饥荒,他可以从长安调拨大量的粮食支援首都洛阳、支援朝廷。
倘若大家都愿意消停下来,司马懿也就被供起来了,像尊菩萨一样接受皇帝和天下臣民的尊崇,过着颐养天年的好日子不是很好吗?曹睿也真是这么做的,像友邦进贡什么好东西,地方有谁献什么祥瑞之物,都说是司马懿的功劳,转送给他。司马懿这时也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了(他出生于公元179年,在诸葛亮去世这一年也就是公元234年,已经56岁了。)还折腾什么呢?
偏偏这时又出了一个不知趣的家伙,扰了大家的清闲,谁呢?辽东太守公孙渊。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7 11:45:28 +0800 CST  
A—2—6出征辽东

我们先说说辽东公孙家族的事。
辽东这个地方,就当时的地理和交通条件来说,纯粹是个山高皇帝远的边远地区。从东汉末年到三国这百来年中,这一方土地虽说隶属于中央,其实更像一个独立王国。
要知道,明朝末年,明军就是依靠险峻的山海关把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后金铁骑挡在了关外,要不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一个女人发怒而叛变投敌,清军能否进军北京进而夺取大明江山还未可知,即使是必然,胜利的到来可能也要迟好多年。
在董卓时代,一个叫公孙度的人在汉末的混乱中混水摸鱼,成了一方土地上的土皇帝。中央王朝鞭长莫及,就做个顺水人情,承认公孙家对辽东的占有,任命公孙度为辽东太守。
公孙度死后儿子公孙康继位,公孙康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公孙渊和公孙晃还是小娃娃,所以就把太守这个头衔交给了兄弟公孙恭。
曹丕当了皇帝,延续前代的做法,派人到辽东,以新王朝的名义任命公孙恭为太守。
头上带了一顶帽子固然不错,却也意味着接受了对方给出的一个条件:你的地盘你说了算,但主权在我,你得承认中央王朝,承认你是帝国的一个部分。
公孙恭不如他的父亲和哥哥那样有本事,又是个病秧子。也不知是什么病,居然失去了性能力,成了一个实质上的太监。
几年后,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长大了。这可不是个善茬,他对叔叔说,辽东这份家业本是我老爸的,当时是因为我们太小,所以送给你。你经营得了也就罢了,可你不行,不行,你就让出来,我来。
不让?虽说你是叔叔,但也没办法,我要抢了。公孙渊一动手,公孙恭就没辙:算了,还给你吧。
一个人太贪心,实力又不够,又不会像司马懿一样善于伪装,这样的人注定终有一天要把自己玩完。公孙渊就是这样一号人,当个太守他是不满意的,要当燕王。
申报送上去,中央很不高兴,不高兴还好,主要还是因为起了疑心。但当下还没精力对付他,不能封为燕王,王是什么?是皇家宗亲还能戴的帽子。当年刘邦和大臣们约定:“非刘不王,非功不侯”,这规矩一直都有效。
但既然还腾不出手对付,就得安抚,爵位给提一级,从侯爵升为公爵。
这时,孙权也在争取公孙渊,不但送来了奇珍异宝,还送来了燕王的王冠。
公孙渊得了好处,便决定向东吴称臣,向东吴称臣,也就是背叛了曹魏。他也不是完全没脑子,知道远水解不了近渴,一旦朝廷发兵攻打,远在东南的吴国是不太靠得住的,这么一想,又怕了,把孙权的使臣杀了,表示忠于老主子。
其实曹睿精着呢,西南东南不是和蜀国吴国两大敌人开战吗?没心思理你,先让你蹦达几天。现在蜀国吴国消停了,该是来收拾你公孙渊小子的时候了。
景初元年,公元254年,曹睿向幽州刺史母丘俭下命令:率军讨伐辽东。这一仗,母丘俭打输了。
打了一场胜仗的公孙渊一下子得意忘形,不要中央批准了,自已封自己为燕王,建立小朝廷。
第二年,也就是景初二年,公元255年,曹睿把司马懿叫来,说:辽东这事,没有你还真办不了。
纵观这时的魏国,能带兵打仗的还有那么几个人,比如西北前线的郭淮,东南前线的满宠,不是都呆在前线吗?而且以这些人的本事能否解决辽东问题,还真不好说。那么就只剩下司马懿了。
曹睿的判断不错,司马懿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向曹睿阐述自己的战略,客观地分析了敌我对方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对方可能采取的上中下三策,并针对这三策提出自己的作案方案,同时还正确地估算了战斗期限。
我们说司马懿比不上诸葛亮,甚至比不上曹操,但对付公孙渊这样的癞痢头是小菜一碟。
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在本事比自己大的对方面前,你的本事总是很难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有时还发挥不出来,司马懿对诸葛亮就是这么一个状态;而当对手的本事比自己差时,你可以把自己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精彩非常,司马懿对公孙渊的这场辽东之战,就是这么个情形。
你说公孙渊也不是完全没实力,而且凭着地理优势和几代人数十年的经营,城池是够坚固了,粮草是够充裕了,兵马也不算不强壮,魏军远道而来,粮食能带多少?将士水土不服能撑多久?所以肯定是想快战急战,而我偏不和你正面决战,凭着天险辽河,把精兵强将布置在河的那一岸,坚持防守战略,适度或许还可找到时机打几场骚扰战,看你能挨多久。
这算盘打得精,可惜遇到的是更会算计人的司马懿,他这边虚张声势,暗地里命令主力偷偷潜渡天险辽河,直接向敌方的大本营襄平也就是现在的辽宁辽阳市发动进攻,所谓攻其所必急。到了城下,又只围不打,照理,魏军是应该速战速决的,怎么不急着打呢?司马懿的本意当然不是要打持久战,围襄平只是引诱,对方的主力不是都扎在辽河岸边的一座座易守难攻的“碉堡”里吗,他是要他们主动从坚固的“碉堡”里钻出来,找你打。
对方哪会怎么傻呀!可没办法啊,将士们在这前线顶着魏军,他们的父母兄弟娇妻爱子都在都城里啊。现在敌人要端老巢,心里怎么不慌,所以只想着出击,把这边的战事了结了,把敌人给赶跑了,才好回头援救都城襄平。
就这样,公孙渊一步一步陷入司马懿的圈套。辽东兵主动进攻,魏军纵兵大战,大战三场,全胜。公孙渊只剩下一个办法,退回首都襄平,坚守孤城。
东吴的孙权这时虽然又成了友邦,不再为杀了自己的使臣而发怒,但是毕竟距离太远,派军支援不可能,所能做的就是远远地站在一边喊加油。
仗打到这个份上,结局已经可以想见了,接下来就是,司马懿怎么玩公孙渊。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8 15:13:52 +0800 CST  
A—2—7 大开杀戒
老天似乎有意帮公孙小子一个忙,一场大雨没征没兆就下了起来,而且一下就是好些天,这对于在城下平川地带安营扎寨的魏军来说,是个极大的坏消息。
水满到什么程度呢?平地数尺,也就是说大家都得在水里泡着。
令史张静报告了将士们的意见,应该把营寨移到高一些的地方去。司马懿大怒,说:你竟敢扰乱军心,不杀你,我还怎么指挥军队?拉出去砍了!
张静一杀,没人再敢有话直说了。但大家心里不痛快,觉得老大有些太不近人情。
有人想从别的话来套,说话的人是军马陈圭。他不说军营被水淹了,而是问为什么只围不打。
陈圭装作疑惑不解,旁敲侧击地说,太尉您老人家当年打孟达,八部兵马并进,夜以继日行军,只用了二十来天,就解决了孟达的问题。现在我们跑得这么远,却这么安稳地守着,不主动出击,我实在是弄不明白您这是什么意思。
这话里当然还隐藏着一句话:天下着大雨,将士们都在水中泡着,却不主动求战快点结束了战斗让将士们早脱苦海,这是哪门子的战略战术?
陈圭话中有话,司马懿肯定明白。他不动声色地回答:当年我们兵多而粮少,对方兵少而粮多,我们求快战甚至不惜牺牲将士们的性命是在跟粮食争时间;现在敌人多我们少,敌人饿我们饱,我们不怕敌人进攻,怕的是敌人逃跑,不过是遇到水啊雨啊的一些天气问题,有干什么太不了的?
这句话有一个很明显的漏洞,既然辽东兵多过魏军,为什么不能以众敌寡拼死一战呢?估计是,魏军突然渡河进攻辽东大本营,又辽东军在发起进攻时连败三场,进而襄平被围,天下着这么大的雨也没奈何得了魏军,辽东军的胆气已经给吓破了。
司马懿又做了一个小手脚,先前不把城完全围死,留着一些口子,让城里的逃跑一大部分,这逃跑的部分是否被偷偷吃了,书上没说。等到城里兵力少了,又饿得快受不了,现在,到时候了,天也晴了。于是把城围个水泄不通,全力攻城。城里受不了,请求允许投降。不准投降,还杀使臣,逼对方决战。结果当然是,公孙渊被杀,司马懿完胜。
辽东一战,司马懿终于露出了屠夫的本性,人们终于明白过来,这个隐忍了几十年来的狡猾狐狸,其实是一只可怕的狼。
先是杀手下,传令官张静。杀张静,理由是为了稳定军心,或许还情有可原。接着是杀求降的使臣,这就很不人道。两军对阵,不斩不使,历来是一条国际法。
司马懿杀辽东求降的使臣,附着了一大堆歪理,说:你们这两个人,档次不够,没资格和我这个皇帝派来的、位列上公的重要人物谈条件,而且你们都太老了,谁知是不是有点耳背?送你们回去,到时要是传错了我的意思,不是要误事吗?所以我要把你们给杀了,让那边再派个年青的有份量的人来吧。
这话,听着都觉得太作弄人。那两个被杀的,一个是公孙渊的丞相,一个是御史大夫,实在是十分重要的人物。而且,有以对方年纪大、担心传达有误而杀人的吗?
司马懿不过是在玩猫捉鼠的游戏罢了。
紧接着,魏军攻入襄平城。司马懿下达了一个惨无人道的命令,男人满十五岁以上的全部杀掉,这一杀就是七千多人。公孙渊任命的两千多名文官武官也杀了,一个都不留。
司马懿大举屠刀一杀就是上万人,这是屠城,发生在战胜之后。不杀俘虏,也历来一条国际法。
《晋书》说他心怀仁慈,对当时反对公孙渊谋反的人活的死的都加以封赏,又下了一个命令:说古人平定叛乱,只杀那些领头的,现在公孙渊这个领头的已经被我们杀了,其他误入歧途的,全都赦免无罪,如果是中原的人想回家的,由着你,还给路费。
可是人差不多都杀光了呀,剩下的都是妇女小孩,下了一道这样的命令是什么意思?实在让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还没完,不是有很多战利品吗?其中就有许多衣服被褥。辽东这个地方,一年中多低温天气,冬春时特别寒冷,辽东之战发生在秋季八月,又逢大雨过后,想必当地的气温还是比较低的,将士们离出征时已近一年,连着打仗,前些天又都在水里泡着,体质严重下降,怕冷,想要一些缴获的衣服被褥御寒,这个要求实在不过分。
司马懿的回答是:不行,这缴获回来的东西都属于国家,我无权私自发放。这就有些刻薄、虚伪了。
到现在,司马懿的性格已经很显山露水了,聪明又爱好文学爱好宫殿爱好玩乐的曹睿却一点儿也没有认真地想一想。而生命给予他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司马懿很快就将迎来他的新主人,一个他可以玩弄于手掌的新主人。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8 16:39:45 +0800 CST  
A-3曹芳时代的司马懿

A-3-1二度顾命

就在司马懿征服了辽东凯旋归来之时,三十六虚岁的魏明帝曹睿即将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司马懿,这位服务了曹家三代的重臣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困难?他会怎么去应对?
辽东大捷,曹睿对司马懿的封赏却显得有些单薄,也就是增加一个郡(县)作为食邑,然后命令他不用进京师,而是直接回到原来的驻地关中现在的陕甘一带对付蜀国。
在三国两晋动不动就大封大赏的惯例下,曹睿对取得如此重大胜利的司马懿的封赏如此单薄,实在很让人疑惑。
最合理的解释是,对于功高位重的司马懿,智力不低的曹睿确实产生了怀疑、戒备心理。这从他在临死之前的矛盾也可以看得出来。
按他原来的打算,托孤原来没有司马懿的什么事,而是几位宗亲,叔叔曹宇领头,还有曹真的儿子曹爽、曹休的儿子曹肇,另外是与曹家共血统的夏侯家庭的夏侯献,还有一个干叔叔秦朗。
秦朗是谁?曹操的干儿子。他的妈妈被秦爸爸冷落了,估计有些姿色,曹操看上了,就娶了这可怜的女人,顺带认领了秦朗为干儿子。
这样的干儿子,曹操估计还有几个,至少还有一个何晏。何晏的父亲去世,守寡的母亲有些姿色,曹操也笑纳为妾了。
何晏这个人,在当时很有名,上文说到的“四聪”“八达”“三豫”,有一个名称,叫正始名士,而这拨名士中最出名的,就是何晏。
魏晋读书人喜欢空谈玄学,喜欢吃药,也就是吃寒食散,而这两项发明,源头都是何晏。鲁迅先生就说过,何晏,是空谈和吃药的双料祖师。
所以何晏不仅当时是个名人,在历史上也有些名气。只是这个人太狂妄,所以曹丕、曹睿都很不喜欢他。
曹丕不喜欢何晏,是因为他不识相,自己不过是养子的身份,却处处显摆,把自己当作曹操亲生的一样。曹丕很生气,骂他是个假子,有点像阿Q骂的那位假洋鬼子。
曹睿不喜欢何晏,就因为他只会空谈,而且品性还不太好。
据说何晏长得很帅,脸很白,他又很喜欢打扮,所以曹睿就怀疑他的白是因为打上了厚厚的白粉。为了让何晏出丑,正值大热天,曹睿叫人把他找来,以皇帝的名义赏他一碗热汤面。不一会儿,何晏便大汗淋漓,不得不用衣袖去擦汗。擦完汗后,他的脸色更白了,曹睿这才相信他没有搽粉。
曹丕、曹睿都讨厌的何晏,后来却以自己的方式帮助曹家早点把政权送给他人,也玩丢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这是后话。
回头说曹睿托孤的事。他要叔叔曹宇牵头团结几个人来辅佐即将接替自己的儿皇帝,曹宇却不干,加上身边有居心不良的大臣在撺掇,曹睿改变了主动,这才托孤曹爽、司马懿。
司马懿之所以成为两大托孤大臣之一,很有可能如《汉晋春秋》所说,曹睿在弥留之际神智已经不太清楚,所以轻易就被两个怀有私心的臣子给蒙蔽了。
其实可能有另外一种理解,他是对司马懿不放心,却也明白西、南两方有战事,除了司马懿,没有谁对付得了。而以司马懿的威望,不参与顾命,很可能引发天下臣民的猜疑和不安,导致自己离世后政局动荡。他既要司马懿,又深怀担忧,所以两顾命的排序上,先曹爽后司马,军政大权主要还是由曹爽掌控。
曹睿所始料未及的是,这一身后人事安排的结果,加快了曹魏政权的覆灭。
《晋书》说,司马懿出征辽东初到襄平时做了一个梦,梦见魏帝曹睿头枕着他的膝盖躺着,还命令他直视自己的脸。司马懿的目光自然是俯视,看到的情况有些异常,也不知是什么样的异常,总之他很不高兴,而且还感到恶心。
《晋书》的这类记载无非就是为了说明司马家有当皇帝的命运,当不得真。但诏书三天五次催司马懿快马加鞭从关中赶到京都洛阳受顾命,这应该是真的,一是曹睿眼看就不行了,等不及,二是曹睿身边的那些大臣怕再出意外,所以也急催。
司马懿不敢怠慢,开出当时时速最快的追锋车不分日夜赶路,一个晚上跑了四百多里,赶到了洛阳。
诏书命令他,一到洛阳,就直奔皇城,不需通报,直接进入皇帝的寝室嘉福殿。司马懿来到病榻前,望着弥留之际的曹睿。他想起在襄平那晚的梦,现实的场景仿佛梦境的拷贝版。
该到的人都到齐了,包括另一位顾命大臣曹爽,还有年仅八岁即将继承皇位的曹芳。曹睿提起最后一口气,抓住司马懿的手眼睛看着养子曹芳,艰难地说:“把后事托付给你了,之所以挺着一口气挨到现在,就是为了等你啊,现在你来了,我也没什么遗憾了。”
这曹芳是曹睿的养子。天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曹睿的生育能力不算差,活了三十六岁,生育过三个儿子,可惜都是在襁褓之间就夭折了。后来呢,估计是担心自己再也生不出,就收了哪一位兄弟的两个儿子当养子。
曹睿死了,儿皇帝曹芳当了新皇帝。八岁小孩知道什么,全凭大人作主。他似乎已经感觉到,父亲给他安排的两个大人,那不是什么好鸟,满朝大臣也不会在乎自己的这张娃娃脸,他们的那一双双势利眼是干什么的?就是判断谁才是真正的老大或可能成为老大,然后投注,投对了就是荣华富贵,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投错了呢?自然是身败名裂、身首异处、九族株连。
这么危险的游戏,偏偏有人总是乐在其中,说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已,其实就是舍不得那既得钱财美人声望职位,要不然退出江湖不就成了吗?
政治这东西,最惊险残酷的往往发生在内部。现在的曹魏帝国,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可怕的政治风暴眼看着就要来了。两个针锋相对的阵营,司马懿集团和曹爽集团,谁是最后的胜者,大家都知道了,但胜的胜在哪儿,败的又败在哪儿,这事值得说一说。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9 17:03:41 +0800 CST  
A-3-2权力被夺

新皇帝曹芳一即位,当然就按惯例大规模大幅度封官授爵。作为顾命大臣的司马懿,被授予侍中——就是在皇帝身边工作,持节——享有皇帝授命某些时候可专权应对,都督中外诸军——全国军事统帅,录尚书事——最高行政机关总协调人,同时拥有三千亲兵,与曹爽两人共同主持国家军政大事,轮流在宫廷内值班,享受坐轿子上朝进入宫殿的尊崇待遇。
浅显地理解,就是这时的魏国中央有两个摄政王,一个是曹爽,另一个是司马懿。
要说曹爽也不是完全凭老头子曹真的功勋和宗室的名头获得顾命大臣的待遇,这个人年青时为人做事谨慎持重,在一个比一个纨绔荒唐的宗室子弟中,确实鹤立鸡群,是凤毛麟角。他因此得到魏明帝曹睿的喜欢并引为心腹。
开始的时候,小子曹爽还保持谨慎谦逊的作风,对司马懿这个岁数大功劳更大德望很高的前辈,就像儿子对父亲一样,十分敬重,什么事都要请教一番,不敢不经请教就自行拿出意见作出决断。
问题是终究从小生长于皇家宗室,过惯锦衣玉食的生活,没受过苦,更没机会像父辈那样有着决胜疆场、治理一方政事民事的历练,所以很快就露出纨绔子弟的本来面目。
什么是纨绔子弟的本来面目呢?我想最突出的有这么几样:
一是喜欢结交狐朋狗友,一起吃喝嫖赌的、一起谈诗说文的、一起辩经论道的,总之就是一群没真本事只图一时痛快的家伙;
二是特别虚荣,爱听好听话,好受捧;
三是意志薄弱,稍有些困难就放弃自己的努力;
四是没主见,很容易被别的用心的人所左右;
五是判断力极差,常常认不清是非。
够了,有了这五个毛病,任凭你就是个天才,也成不了什么事。
不幸的是,曹睿给自己儿子选的最重要的助手曹爽正是这样的一个纨绔之徒。他结交的那般狐朋狗友中,何晏是头一个,还有邓飏、、李胜、丁谧、毕轨,都是浮华之士,只会说大话没有真本事。
这些人,都属于正始名士之流。正始名士,上一节已点到。所谓正始,是儿皇帝曹芳的第一个年号,名士,通俗的理解,就是有名的士人。何晏等人,在当时都很有些名气。
正始名士,只是魏晋名士的一部分,属于这个特定时期的那一部分。何晏等人,又只是正始名士的一部分。
如果说他们只会说大话,没真本事,他们自己是不肯承认的,因为他们都很自命不凡。其他人估计也不同意,他们是那么有名,怎么会没真本事呢?
这里说的本事,是治国安邦的本事。
他们或许有些才学,比如何晏,就是一个不错的文学家,更是个玄学家。然而也仅仅是才学而已。他们也或许有些特立独行,但特立独行不意味着有雪洁冰操。
问题正在于,他们一没治国安邦的本事,二都是些缺乏起码的政治节操和人格修养的一撮子人。他们把赌注投在曹爽这边,这些年把曹爽捧着晕头转向,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然后就盘算着如何收益?
他们把中央搞得乌烟瘴气,自然引起不少人的不满。这时的司马懿,地位和声望都很高,他站在那儿,像一尊大佛,何晏等人就有压力。
必须把这尊大佛给搬走了。他们一劝就劝动了曹爽。他们知道曹爽的弱点在哪儿,所以只用一句话就让曹爽听进去了。这句话就是:大权可不能随便让给别人哟!言外之意,这是你们曹家的江山,你要怎么折腾都可以,可不能让别人来染指呀!
朋友们的意见太对了,这个朝政大权得由我一个人说了算!曹爽觉得自己肩负着非凡的使命:保卫曹家江山,不让他人染指。
曹爽要动手削夺司马懿的权力了。
曹爽实现了让司马懿交出权力靠边站的目的。轻易就获胜,主要是找准了攻击点。
主意是丁谧出的。丁谧还出了个主意,就是把垂帘听政的郭太后也软禁起来。这是个极坏的主意,后来郭太后接受司马懿出兵对付曹爽的主张,很可能和自己遭到的打击有关。
曹爽的攻击点是司马懿的强项,他自陈自己无论年岁、功劳、能力、威望都不能和司马懿相比,却与他并肩辅政,很不妥,应该让司马懿的地位更尊崇、待遇更丰厚。比太尉、大将军地位更尊崇、待遇更丰厚的只有太傅了。
太傅是个什么官,给你权力管事就很大,没给你权力就是个摆设。三国时的太傅,完全就是个虚衔,地位很高,却不管实务,也就失了行政权。
曹爽就是要让司马懿当太傅,给个名号捧着你,实质上削了你的权力。
反正是虚的,再多给你一些也没关系,诸如入殿不趋——朝见皇帝不要像别的朝臣那样小步急走,赞拜不名——像皇帝报告时不报名字,剑履上殿——可以带着剑、穿着鞋子上朝,嫁娶丧葬取给于官——家里的红白喜事费用全由财政负担,子弟里多封几个名义上的官、多封几个侯,都给你司马懿了,你也可以满意了。
理由冠冕堂皇,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没人捅破而已。
或许司马懿一时对这个一贯像儿子一样敬重着自己、什么事都要询问自己意见的年青人还未产生戒备心理,也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对自己动手,所以很被动,被动的结果,是丢了手中的辅政权力。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9 17:19:41 +0800 CST  
A-3-3谨慎应对

较量自此拉开帷幕,以司马懿的机智,当然很快就认清了形势;而以他的性格,也当然不肯就这样灰溜溜地败下阵来,他要反击。自己显然已处在劣势,任何反击,时机、策略只要有一样不恰当,都有可能带来彻底的毁灭,所以要慎之慎。
司马懿主要做了这几件事:
第一件,上书力谏破除大兴土木之风。
曹睿在位后期追求声色犬马、大建楼堂馆所,劳民伤财,实在不是一件好事。司马懿征辽东时劝谏过,曹睿似乎没放在心上。现在曹睿都死了,好多的宫殿还在建,抽调的民工还有一万多人。作为太傅,劝谏皇帝撤销不好的政策既是职责所在,又义不容辞。这一奏就被采纳了,为什么?这是一个得民心也得众大臣心的好建议,如果曹爽不采纳,不就显得自己不体恤百姓,反而衬托了司马懿是真为民,从而让自己遭大臣们非议吗?小处着手,不露声色,小赢而不引起注意。司马懿这一招高妙。
第二件,南征退敌。
魏正始二年,也就是公元241年,吴国派出四路兵马分别在两国边境地区多处发动攻击。司马懿马上申请自己率兵抵抗进犯的敌人。但是一些大臣反对出兵,认为边境上的几座城池都牢固着呢,任吴军怎么个攻打法,一时间也是攻不下来的,久攻不下,吴军自然就退了,得想个长远的战略来抑制吴人。这建议听起来就是个底气不足的,提意见的人要不是很无知,要不就是纯粹要压制司马懿的意见,显然是曹爽一方的那些人。 司马懿只用了一句话,就逼着对方再也说不出话来,他说:敌人都打到边境了,边疆地区人心惶惶,我们这些人还安心地坐在朝廷大堂里,这是国家最大的忧患啊。这句话咄咄逼人,正气凛然,还带着怒气,有谁还能再说个不字,那就一定是白痴。
但是如果从当时的战事进展情况来看,不必出兵的意见未必完全没有道理。司马懿南征前,进攻芍陂的一路吴军已经被地方守将打败了;因为荆州刺史胡质派兵驰援,四个战场中最关键最危险的樊城的形势也已经稳定下来。但司马懿一定要出兵,他的理由是,如果樊城之围不迅速解决,不击退吴军,形势相当危急。或许一个没说出来的理由是,司马懿必须通过领兵打仗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来到前线,他不真打,只弄了个声势,就把敌人给吓跑了,然后追击,大破吴军,凯旋而归。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司马懿又获得了增封食邑(相当领地)、子弟十一人为侯的奖赏,这时的司马懿已经有了一万户的自属领地了。
两年后,东吴的诸葛恪谋划进攻寿春,司马懿再次领兵来到淮南前线,诸葛恪撤退,双方并未正面交锋。
第三件,兴修水利。
在两次南征期间的242年,司马懿向朝廷建议,实施修建漕道水渠,引黄河水进入汴河,目的是解决魏国东南地区的农田灌溉问题;第二次南征没什么战绩可言的情况下,司马懿借机在淮南地区大兴屯田,兴修水利。这两件事,一可以惠及民生,二有利于巩固东南边界,是利民利国之举,司马懿的这一策略,应该为他增加了不少分数。
司马懿小心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发挥自己的能耐,以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还有相当的影响力。他当然也知道自己所处的险恶环境,所以言行十分小心,他所选择的发力点也十分恰当,政治家从来都标榜自己是为人民为国家的,其中有多少谎言我们不去议论,但至少司马懿的这些举动是不露痕迹的。他的小心还表现自己的为人上,他更加谦恭谨慎了,看到每一个人,即使只是一个老乡一个老朋友,也每次都要行拜见的礼节,而且谆谆劝诫儿子们:道家是最忌讳名声太大获利太多啊,你们一定要学会减损自己所得到的,减得越多越好啊!
司马懿就是这样一个人,虚伪,能忍。在隐忍中他等待绝地反击的时机。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12 10:00:48 +0800 CST  
A-3-4混账曹爽

大权独断的曹爽越来越不像话了,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不断给他出坏主意。
在三国鼎峙的时代,军功是掌权者最重要的资本。曹爽没有一寸军功,他的晋升,靠两样,一是姓曹,是皇家的都个曹,二是和曹睿关系好,曹睿是谁,皇帝。
军功就是功业,就是威望,你没有军功,不行!朋友们说。要打一仗,而且一定要打赢。
找谁打,当然是蜀国。蜀国比吴国弱,陆地相连,不像吴国,隔着淮河长江,那两条大河,是天堑。
好,那就伐蜀。大将军我亲征,一定要打出点名堂来。
可是不论曹爽,还是他的那些朋友,都不懂打仗。时机好不好,怎么打,能不能打赢,没好好计较一番。
有点见识的大臣们纷纷反对。司马懿也反对,而且还很激烈。
但曹爽不听,不听的结果,是劳师动众,劳命伤财,无功而返。
公元244年,正始五年,曹爽亲率大军伐蜀。仗还没开打,指挥部就闹矛盾了,而且还很激烈。矛盾当然是因为遇到了困难。
困难主要两方面,一是粮草不继,二是进军受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应该是行军打仗的常识吧,可这样的常识,曹爽好像也不太懂。现在的问题是,后勤保障跟不上,大军吃饭战马吃草成问题。解决的办法有两个,要不速战速决,可蜀国大将军费祎提前就带着部队占据了有利地形,挡在面前,连向前挪一步都难,这仗怎么打?进不得,那就选择第二个办法,打道回府。
矛盾因此产生,一派要撤,一派不撤。建议不撤的,是亲信邓飏、李胜,征蜀的建议是他们提的,他们不甘心。建议撤兵的一个是副帅夏侯玄,一个是参军杨伟。杨伟火气大,说:邓飏、李胜这是要把国家往火坑里填,应该把他们给砍了。
这话,曹爽不爱听了,不爱听也没办法,形势明摆着,所以撤是正确的。
撤退途中,又被蜀军给狠狠地打了一刷子,魏军死伤惨重,战略物资损失殆尽,战区及周边地区人民怨声载道。这就是曹爽这次出征的成果。
事情还不是太大,不外乎就是白跑了一趟,浪费了一些纳税人,死了一些战士。朋友们接下来的几个建言献策才要命。
先是毁了中垒、中坚两营校尉。中垒营、中坚营,皇家的禁卫军部队,原先的主管是领军将军蒋济,曹爽架空了司马懿,顺便也让蒋济靠边站。蒋济,曹魏后期的一个重臣,地位举足轻重,现在成了一个闲人,你说他郁闷不郁闷。郁闷的结果是,在司马懿反动高平陵之变时,他成了同盟军。
曹爽撤了两营,直接就把两营的将士交给自己的亲弟弟曹羲来统领。这一做法,严重违反了规章制度。
司马懿又一次出面制止,曹爽不听。
还不够,司马懿虽然一边赋闲去了,还有个碍手碍脚的人。谁?郭太后。郭太后是曹睿的皇后,曹睿死了,就成了皇太后。儿皇帝曹芳虽不是她亲生的,但从小由她抚养,母子俩关系好。因为是太后,皇帝又小,所以朝政的事,她有不小的发言权。
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使她远离朝政。朋友们说。
行,就这么办吧。于是曹爽又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这可不是一般的敌人,很大程度上,她的意见就代表着皇家的立场,中央的立场。不久后司马懿讨伐曹爽,皇帝的诏书拿不到,凭的就是太后的懿旨。
曹爽现在是志得意满了,现在就他一个人说了算,他还怕什么呢?
一个人失去敬畏,胡作非为就不可避免。本来还不太差的曹爽终于变成了一个混账。他任人唯亲,皇城的部队全握在几个兄弟手里,中央的重要岗位,都由亲信把持,他无视法纪,他穿的衣服、戴的帽子、出行的仪仗队和皇帝差不多,他还把皇家乐器库里的乐器搬到自家来,调动禁兵部队来给自己装修奢华的宫殿,成天和一般朋友寻欢作乐。他还打起皇宫女人的主意,交通宫内太监,把前任皇帝的女人弄到家里来,变成了自己的小老婆。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的朋友、手下不加节制强取豪夺,肆无忌惮搜刮利益。那个玄学和吃药的双料祖师何晏,看中了洛阳和野王(今天河南沁阳一带)数百顷官田,硬是据为已有。主管官员反对,何晏嚣张地说:谁敢说不行,还想不想当官,不想当,行,就满足你了,送你一张撤职令。
荒唐事做到这一步,无法无天到这一步,曹爽和他的那些混账朋友的末日也就看得见了。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12 14:55:05 +0800 CST  
A-3-5绝地反击

司马懿不劝了。
反正是你曹家的江山,你爱瞎折腾,就算折腾丢了,关我什么事?犯得着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吗?司马懿是这么想的吗,当然不是。
不劝,也不是因为他对曹爽死了心而听之任之。他要把自己藏起来,藏得越深越好,一边暗暗积蓄力量,等待绝地反击的机会。只要这些人还无法无天下去,这样的机会就一定会到来。
司马懿又病了。当然,还是装。生病了,请假,不上班,可以吧。
曹爽当然高兴,求之不得呢。但心里又嘀咕,是不是又装病,玩什么韬光养晦那一套,我得叫人去探一探。
曹爽派去试探的人叫李胜。李胜,是曹爽的狐朋狗友之一,曹爽大笔一挥,就签下了一张任命状,李胜任荆州刺史。当时的州,相当于后代的省,刺史,相当于一省总督,管政也管军,封疆大吏。
李胜要去荆州上任。正始九年三月的一天,履新前的李胜带着曹爽的旨意,来到太傅府拜访司马懿。上任前向老前辈知告、请教是很必要的礼节。
但是司马懿“病体沉疴”,全身颤颤噤噤,衣服抓不住,喝粥全倒到身上,耳背听不清话,说话颠三倒四,差不多就是一具尸体,只是还有一口气而已。
司马懿是个出色的演员,他装得太像太好,骗过了李胜,也骗过了曹爽。现在,曹爽更加无所畏惧,而一个人胆大到什么都不怕的时候,他的死期也就到了。
公元249年,魏嘉平元年正月初六,曹芳去拜祭高平陵,这是他养父、前任皇帝曹睿的陵园。曹爽领着亲兄弟、一般大臣朋友和禁卫军部队浩浩荡荡一同出发。
布设在宫中的耳目迅速向司马懿报告了信息。机会来了, “病入膏肓”的司马懿反应敏捷,动作麻利,迅速作出决策,实施三个措施。
一,立即向永宁太后也就是郭太后报告,要求太后下命令,废了曹爽兄弟。这是为行动争取合法性。前一节说过,郭太后也被曹爽晾在一边,心里郁闷着呢。
二,安排担任中护军的儿子司马师率军守住司马门,这是皇城的外门,断绝了曹爽一行的归路。
三,亲自率军在城下列阵,示威般走过曹爽府邸大门。
出了一个小插曲。曹爽有一个叫严世的手下军官正站在城头上,看到眼前这个形势,明白政变正在发生,出于对主子的忠诚,准备引弓搭箭射杀司马懿。但他的同事孙谦却是个滑头,估计是判断了目前谁胜谁负形势不明朗,不能随便站队,严世拉一次弓,孙谦扯一次手,扯了三次,严世也就算了。
司马懿很快就分派人员控制了曹爽留在京城的军队,然后带着文武大臣以迎接皇帝的名义守候在曹爽等人回程的必经之路洛水浮桥上,直接送奏折给皇帝,揭发曹爽的弥天大罪,陈述自己采取行动的理由和合法性,要求罢免曹爽及其党羽。所陈事实有理有据,表明自己的行动完全是为了社稷江山,是在维护帝国的法律、皇权的不可侵犯。整个过程条理清晰、严谨周密,无懈可击。
这应该是一步险棋。因为曹爽的阵营里还有个桓范。桓范是谁,时任大司农,国家财经委主任。司马懿说:他是曹爽的智囊。“智囊往矣”,司马懿不无担心地说。说这话时,桓范刚刚想办法逃出京城,去向曹爽报告。
一边的蒋济回答:“别担心,桓范是很有智谋,但曹爽不会采纳桓范的建议,这个人目光短浅,只想着保住自家的性命、富贵,大变之前,他可想不到长远。”
结果当然如蒋济所言。要是曹爽听从了桓范的建议,司马懿及其整个家族就可能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桓范给曹爽出了什么主意?皇帝不是在你的手中吗,京城是回不去了,把皇帝带到许昌去。许昌是什么地方,曹家的发家之地,魏国的五都之一,当年爷曹操就是把汉的末代皇帝接到许昌,靠挟天子以令诸侯起家。迁到许昌,以皇帝的名义向天下征兵讨伐司马懿的叛乱。皇帝在谁的手上,谁就代表了中央,代表了正义。
那司马懿就成了乱臣贼子,在道义上、在舆论上就先输了,以天子的名义征天下兵马,在兵力上、在形势上,司马懿还是输。
蒋济判断精准。曹爽果然是个彻头彻尾的笨蛋,在你死我活的争斗中,他居然还幻想保住荣华富贵,却猜不出司马懿的真实用意。
曹爽派出两个重臣,侍中许允、尚书陈泰,面见司马懿,提出自己的条件:只要不死,能保住眼前的荣华富贵,就成,权力可以给对方。
看到自己效力的主子是这么个态度,智囊桓范已经知道自己无法避免的悲惨结局:我要被灭族了!
司马懿当然不是等闲之辈,他之所以敢出这一着棋,至少有几个考量:
一、正义在自己这一边,曹爽集团的行为确实已经危及到帝国和皇权的安全,而且已经搞得天怒人怨了。
二、他获得了太后和朝中不少重臣的支持。虽然曹丕在位时严厉禁止后宫干政,但事实上太后以其特殊的身份拥有无可非议的权威性,特别是皇帝年幼时,在罢黜重臣、皇帝废立中代表了合法性,这一招,司马懿用了,后来他的儿子们也学着用了。
大臣们估计也受了曹爽集团不少的气,而且曹爽确实也太不像话,所以不少都站出来支持司马懿,比如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太仆王观,在这场政变就选边站,当然是站在司马懿这一边。
三,司马懿对曹爽这个纨绔子弟的性格弱点看得清判得准。曹爽其实与桓范并不十分亲密,而且因为智力相差太大,加上曹爽这个人没有大胸怀,只会看中眼前的一些小利益,所以对桓范的建议一定不会采纳。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
司马懿还不敢掉以轻心,他要让曹爽的愚蠢暴露得更彻底。他一边告诉许允、陈泰,曹爽投降,最重的处罚只不过免官,交权,一边派出曹爽信任的殿中校尉许大目,代表他指着洛水向曹爽发誓,说只免你的官,不杀也不剥夺你该享受的财富爵位。
任凭桓范怎么劝说,想象着自己能够保住侯爵和身份、继续做富家翁的曹爽缴械了。这个蠢物终于要为他的愚蠢付出代价,不过几天,司马懿就违背誓言狠下杀手:连同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一并株杀三族,男女老少一个不放过,包括嫁出去的女儿和她们的家人。
可惜了桓范,一边悲怆地哭喊着:曹真那样一个英雄,怎么就生养了你们这些比猪狗还笨的儿子啊,一边连同自己的三族人全部被押上刑场人头落地。
如此严酷的杀戮居然还有遗漏。一百多年后,一个叫桓温的强人差点儿夺了司马氏的江山,他的儿子桓玄干脆就自已称帝了。这桓温和桓玄,就是桓范的后人。《晋书》里说,桓温和桓范不相干,是东汉末一个叫桓荣的大学问家的后代,不过专家经过严谨的考证,得出结论:在高平陵之变的大屠杀中,桓范家族有人漏网了,这漏网之鱼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桓温。
这是后话。
曹爽的死是咎由自取。但是司马懿也太狠。不仅行动过程中连诈带骗,而且违背了自己的誓言,答应不杀人家,结果不但杀了,而且株连一大批,其中绝大多数是无辜的家人亲戚。蒋济还劝呢,曹真功勋如天,不能赶尽杀绝,应该给他留个根。司马懿不听,桓范应该没有大恶,也不受曹爽真心信任,只是哪里还管这个,斩草除根,才能大权独握。
这时的司马懿已经很明白,大魏帝国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阻碍自己全面控制军政大权,现在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时候了。他已经拥有了绝对的权力,不仅是军权,而且还有政权,谁不服气,那来试试,不消灭了你才怪呢!
毕竟,还有些人忠于曹家,于是司马懿又再次举起了屠刀。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13 11:21:27 +0800 CST  
A—3—6 淮南一叛

淮南,南北中国的分界线,中州咽喉,江南屏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至晋初,这里是魏晋与东吴的边境。如此重要的地方,自然要派重要人物任长官。司马懿父子仨把持曹魏帝国大权时,先后三任淮南地区最高长官因为叛乱的罪名被杀,灭族。
三次所谓的叛乱,第一次发生于公元251年,倒霉蛋是王凌,诛杀他的是司马懿;第二次是三年后的255年,丢命的是毋丘俭、文钦,诛杀他们的是司马师;又过了两年,257年,新任淮南地区长官诸葛诞不得不举兵造司马氏的反,结果你懂的,诸葛诞兵败被杀,这次平叛人是司马昭。
叛乱是司马氏的说法,所叛的也只是司马氏,而不曹魏,或者还可以说,他们是为了挽救曹魏政权而铤而走险,结果贴上了自己的性命。
甚至是,他们还不敢对抗司马懿,仅仅因为受到猜疑,而不得不举兵相向以求自保,结果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所以之后的评论家大多数不认定“叛乱”的说法,不少人干脆说:他们三人,是曹魏的忠臣。
二叛三叛的主谋毋丘俭、诸葛诞忠不忠不说,忠或许是有的,自保的目的似乎更重要。一叛的主谋王凌,确确实实是想保住曹家。
那么王凌是什么人?王允的侄子。王允,就是那个使了美人计赚吕布杀了董卓、几乎实 现力挽大汉这座大厦于即倒的汉室功臣,可惜策略失当,功亏一篑。
王凌有本事,在曹操、曹丕和曹睿当家的几十年中先后任过多个州刺史,立下赫赫战功,在地方任上也建树颇多。被杀之前,他的官职是太尉,名义上的帝国最高军事长官,兼征东将军,也就是淮南地区的军政长官。
清除了曹爽及其所代表的势力后,中央是司马懿一人说了算,曹魏政权实际上已经落入他的口袋中。
历来的情况是,谁权力大、谁是胜者谁就是功臣一样,曹爽被杀,曹魏宗室势力遭受沉重一击,胜利方的司马懿反而成为维护帝国和皇权的大功臣。
于是加官进爵,要他当丞相,增封领地达到两万户,享受大臣诸侯所能得到的所有最高礼仪,诸如向皇帝奏事不需要唱自己的名字,上朝时不需要对皇帝行跪拜礼。皇帝还下令,建立司马氏家庙,配备自己的官吏,再加封子弟亲属为侯爷。
像历次接受封赏一样,司马懿总是挑选那些有实质意义的,比如增分领地、子孙封侯、立家庙等可以增加自己实力的,就爽快接受,虚的头衔就算了,比如当丞相,没必要,我这不是实际上的丞相吗?九锡之礼?也没必要,我所受的尊崇又何止一个九锡之礼呢?
现在的司马懿再也不用装孙子了,他傲慢着呢!不说蒋济劝说该给曹真留个种不听,就是皇帝本人,遇到事还得提心吊胆地跑到府里来请教,由着他拿主意。因为他老了而且病着呢,上朝的劳累事,他的身体吃不消。
但是他真的就病得连走路坐轿都很困难吗?从自己的府邸到皇宫,不就是几步路的事吗?可是要除掉王凌时,他亲帅大军九天就从洛阳赶到一个叫百尺的地方,千里急行军,老爷子的身体一点儿也没事啊!
足于说明,这时的司马懿已经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了,让皇帝来自己的府中请教、议事、断事,是作派,更是把皇帝玩弄于手掌之中。当初不但自己小心翼翼,而且屡屡告诫自己的儿子们要夹着尾巴做人的司马懿,现在怎么就不说功名太盛是最忌讳的,要损之又损呢?当初看到一个普通人都下拜,现在怎么连皇帝都不拜,而且还要皇帝拜自己呢?
王凌看不下去了。
他看不下去,这正是司马懿所希望的。只有王凌心里不满,才可能采取不友好的动作。有不友好的动作,司马懿才能抓到把柄。
不与自己一条心,又手握重兵,拥有战略根据地,这样的人,已经大权在握、专断国事甚至对皇权抱有野心的司马懿当然不会放过。所以,不管王凌反不反,翦除这个非我阵营又有势力的对手,司马懿是一定要做的,只是迟早而已。
这一点,支持司马懿消灭了曹爽的蒋济看得很清楚。据《魏氏春秋》说,司马懿有一次闲聊中问蒋济,王凌和他的儿子们怎么样?蒋济一时没引起警惕,说王凌文武双全,当今是没人比得上的;他的儿子们都很出色。回到家里,蒋济知道自己说错话,后悔地说:我这话,是要让人灭族啊!
相信不单蒋济,肯定还有不少人也看出来了,司马懿要动手翦除异已分子了。
王凌要采取行动了。王凌的同谋者,是他的新外甥,时任兖州刺史令狐愚。他的计划,核心是换皇帝,既然京城里的那个皇帝已成为傀儡,那么就再找一个,迎接到曹魏的发家之地、魏五都之一的许昌,树立新旗帜,另立中央,以便号令天下。
王凌要树立的这面新旗帜,是曹操的儿子曹彪。曹彪,据说有勇有谋,曹丕虽然对自己的其他兄弟很不爽,但对这个亲弟弟很欣赏,在任时让他担任过淮南地区长官。曹彪是楚王,封国地域,就在淮南地区。
实施步骤的第一步,是借口东吴骚扰边界,向中央申请派兵讨伐。
王凌的计划还没付诸实施,司马懿就知道了,因为有告密者。
等待王凌的命运,当然很悲惨。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14 11:29:59 +0800 CST  
A—3—7翦除王凌

告密者中的一个,是王凌的部将杨弘。另一个,是新任兖州刺史黄华。
王凌运气很差。还没起事,他的同谋者令狐愚生了一场大病,没挺过来,死了。中央给兖州派来一个新刺史,新刺史就是黄华。
运气差还不是致命的,致命的是犯傻了。这个身经百战的人,犯了小儿科的毛病:缺乏保密意识;遇人不淑,识人不明。
令狐愚还活着时,就派手下向曹彪报告了计划,与对方通个气。王凌又向儿子王广写了一封信,似乎是想征求儿子的意见。
曹彪没反对,也不向中央汇报,说明只有一个可能,他有所图。但是王广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反对并没有阻住王凌,也没能挽救王广自己的性命。
生命攸关,而又强弱分明,儿子是否可信任似乎都成了问题,何况是手下人?而问题,恰恰就出在王凌的手下身上。
王广没泄密,令狐愚的信使张式也不曾泄密,告密者正是他的部下杨弘,另一个就是黄华。王凌派杨弘向新兖州黄华宣告自己的计划,杨弘和黄华一起跑到司马懿那儿去告密。
黄华,与自己有交情吗?不见记载。如此重大的秘密,与一个自己并无多少交情的人共享,不说他糊涂都不行。
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王凌却又迟迟不动手,不动手的原因,可能是中央没批准兴兵伐吴的申请。但是箭已经在弦上,不发意味着什么?
王凌根本就没准备好。没准备好却事先泄露了消息,王凌这是在和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
司马懿却果断出手。
司马懿亲率大军直奔淮南。大兵压境,王凌束手无措,只能当面请罪。
王凌可怜巴巴地说:我如果有罪,您发份通知命令我到京城受审不就行了吗,干吗要劳动大驾亲自来呢?司马懿回答的意味深长:你是一份通知就能叫得来的吗?
事前,司马懿下了一个文件,说:可以免除王凌的罪,官照样做,工资照样拿。他又派王凌的儿子当信使,把文件的精神向王凌当面传达。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稳住王凌,防止对方狗急跳墙。
为了表示请罪的诚意,王凌事前托人上缴了自己的官印、绶带。司马懿却还给他,意思是说:放心,我不追究。
这一招,似曾相识。当年对付孟达,对付曹爽,不也采取了同样的手段吗?
王凌很清楚自己活不了,所以在押解回京城洛阳的途中,自杀了。
人一死,一了百了。但司马懿仍然不肯放过。之前所说的不追究,全是假话。
于是不但王凌必死,还被灭了三族。其他人该死的不该死的都得死,其中当然包括曹彪,是皇族,不押到刑场,自己解决吧。王凌和令狐愚,把他们的尸体挖出来,在太阳底下暴晒三天。
淮南一叛,结束了,司马懿完成了平叛,立下了大功。
王凌的死,过程有些蹊跷。他被拘押回京城的途中经过一座庙,庙里供着贾逵的神位。贾逵谁啊?曹操、曹丕时代的重臣、功臣,当过豫州刺史,为地方做了一些好事实事,老百姓感恩戴德,给他修筑宫庙,塑了泥像,像神仙一样供奉着。
王凌也当过豫州刺史,与贾逵是前后任的关系。贾逵历曹操、曹丕、曹睿三朝,一直是曹家最信任的大臣,也始终对曹氏忠心耿耿,不但受到曹家三代的褒奖,也深得天下臣民的认可。
经过贾逵庙时,王凌突然对着塑像喊:贾前辈啊,你是神灵了,应该知道我是大魏的忠臣啊!这句话估计是当着司马懿的面喊的,司马懿不可能没感觉。再走一段路,到项城这个地方,王凌却服毒自杀了。有点蹊跷,被逼的可能极大,说不定自杀也只是个假像。
司马懿不可能放过王凌,但是前面不是下了赦免的文件吗?那就偷偷干掉,对他宣称是嫌犯畏罪自杀,伪造个自杀现场还不容易?
司马懿历来讲究每做一件事都要实现利益最大化。于是索性借机来点更大的发挥,对曹魏宗室的势力来个彻底镇压,姓曹的全部被赶到邺城这个地方看管起来。
现在,再也没人有胆量、有能力挑战司马懿了,他终于成为了帝国的真正主人,至于坐在大位上的曹家儿皇帝,不过就是个木偶。
而他七十二岁了,该跟这个世界说永别了。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14 11:42:27 +0800 CST  
A—3—8人生谢幕

还没到京都,皇帝的使臣就一次一次来迎接、慰劳、送封赏。
这次赏什么?官是相国、爵是郡公,封地从原来的两万户一下子猛增到五万户,子孙甚至兄弟的儿子都封侯。
现在,他们这一家子除了他这个公,侯爷就有十九个。家族势力的气焰强盛得连太阳光也比不过。
司马懿还是老样子,什么相国、郡公的头衔不要,表明自己的高风亮节,封地、子孙封侯要,侯爷可都有封地呀,自己控制的地盘越大,实力当然也就越强。
算计人太多,屠杀人太多,不知道司马懿有些时候会不会心里发抖。这么狠的一个人估计是不会的,但是别人希望他会。《晋书》说,杀了王凌后,司马懿梦见贾逵、王凌天天纠缠他, 直到把他缠得神思恍惚直到死。
王凌三族人都死在他的手上,自己死了还被挖出尸体太阳底下暴晒,当然恨得很。贾逵死了很多年,和司马懿也没什么过节,他缠着司马懿,只有一个原因,王凌不是向他的神像诉过苦啊!等于要他主持公道,他这是主持公道来了。
冥冥中的贾逵倒是主持公道了,他的儿子贾充却成了司马氏家族一条狗,帮司马家人杀了姓曹的皇帝,为司马氏最终取代曹氏坐了天下立下丰功伟绩。不知道贾逵是不是也在冥冥中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做了一次审判。
司马懿终于死了,与王凌死于同一年,魏嘉平三年八月,虚岁七十三,在那个年代,是相当的高寿。尽管他一生算计别人,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却还是臣子的身份。所以后代的唐太宗李世民讥讽他:你闹腾了一辈子,又诈又狠、耍尽手段,最后还不仍只是个臣子吗?
一百多年后,司马懿的后代,东晋第二任皇帝司马绍在听王导讲自己的祖先时,听到这一段历史,低下头,流着泪,说:这样得来的江山,能传得久吗?
让后代子孙都感到惭愧、羞耻的司马懿,他是晋王朝的奠基人,所以死后大几十年了,他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再也没耐心等下去,动手抢了曹家的皇位后,就给了他一个皇帝的名号,叫宣帝。都死了多少年了,一辈子只认实在利益不要虚的头衔的司马懿,这次由不得自己,把这个享受不到实质的皇帝名号永远顶下去。
后人对于司马懿的评价有褒有贬,评论得最充分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要房玄龄等人修编《晋书》,目的在于“鉴以往,知兴替”,为的是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所以,书编完后,他专门写了四篇评论,一篇论司马懿,一篇论司马炎,还有两篇论的是两个文艺家,陆机和王羲之。司马懿和司马炎,一个是祖父,晋王朝的奠基人,一个是孙子,晋王朝的创立者。
李世民对司马懿的评论,总起来就是几句话:是个俊杰,才干卓著,这没问题,但肚子里曲里拐弯,让人难予捉摸。而且为人阴险、狡诈、手段毒辣,心有异志,绝对称不上是个忠臣。
也有人替司马懿鸣不平,说,终他一生,并不能找出他有篡位夺权之心的证据,而他对曹魏政权的稳定倒是做过不小的贡献,篡位是他儿子、孙子们的事,这账不能算到他头上。
司马懿生前确实没有显露出取魏自代的行动,野心是否有,又是人心隔肚皮的问题。说他心怀二志,似乎证据不足。
质疑还是可以的。举两件事来分析一番。这两件事,司马懿的做法有些过了,行动或许透露出他内心的某些想法。
一是高平陵事件。曹爽不过只是夺了司马懿的权力,却依然尊崇着他,司马懿并未丢失荣华富贵,更无身家性命的威胁。他是在未受到任何攻击的情况下,主动发动高平陵事件,目的只有一个,夺权。
高平陵,正是前任皇帝的陵墓,新皇帝曹芳、大将军曹爽前往高平陵,是去扫墓,是表孝心,却成了司马懿兴兵夺权的时机,而且不顾新皇帝的死活。难怪李世民很不满,说:作为托孤之臣,这是多么大的荣幸,可托孤人刚死,坟头的泥土还那么新鲜,就兴兵犯上,这是一个忠臣做的事吗?
二是淮南平叛。你要说王凌有谋反意图,杀了他,再杀了他的三族,再杀了参与阴谋的,已经很够了。曹家人,参与的也就一个曹彪,估计还只是被动参与。司马懿要处理他,算也有借口吧,现在借着这个机会,把曹家人全部赶到邺城软禁起来。这做法就很值得怀疑,毕竟,江山还姓曹,把皇家一族全捆了手脚,这是想干什么呀!
仁者见人,智者见智,管你后人怎么评价,司马懿也听不到了。而他开创的家族大业,将由他的儿子们来继承、再开拓。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15 15:02:57 +0800 CST  
B第二匹马:司马师
B-1也是个狠角色
B-1-1执法军门

在我看来(当然只是信口开河),曹魏政权没能传更长久一些,曹操的做法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魏蜀吴三国,权臣当政是个平常事,只有魏国权臣成了世袭制。世袭制的始作俑者,是曹操。他死后,把手中权力全盘交给了自己的儿子。
蜀国的诸葛亮,名望、权势都够大了,刘备甚至都对他说:我死后,你自己拈量拈量,我的宝贝儿子刘禅如果能成器,你就帮他一下,如果不行,你就自己当老大吧!这句话虽说是刘备对诸葛亮的刺探,给了诸葛亮一个沉重的精神包袱,害得他一辈子都为了让刘禅能发展而“鞠躬尽瘁”,最终“死而后已”,但至少也说明,就是刘备,也是知道诸葛亮完全可能把国家的军政大权转让为自己的私家产业。
但诸葛亮没把自己主宰军国的权力传递给自己的儿子,而是选择那些忠于国事的能人作为继承人,所以在蜀国,当臣子的一家独大危及皇权的事情就不曾发生。
曹操却把自己掌控的军国大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而放眼当时还是姓刘的朝廷和姓曹的国中国魏国,曹丕的能耐实在太普通,无非是因为有一个能干的老子。结果老子死了没多久,曹丕就搞起禅让的把戏,夺了刘姓的皇位。
这说明曹操有私心,有野心。不幸,他的后代没有很好地研究、总结发家史,结果一不小心就让别人学了去,然后用来对付自己。
这个学习了曹操经验的人就是司马懿。就像曹操生前就培养曹丕一样,司马懿也提前开始为儿子的将来发展打基础。嫡长子儿子司马师当然是着力培养的对象。
公元249年,清除了曹爽集团之后,司马师被封为散骑常侍。这是个什么官呢?皇帝身边的官,有点儿皇帝政务顾问的性质,负责皇帝与管理行政事务大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工作,相当重要的一个官职。从司马懿的角度来说,儿子担任这个官职,意味着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从司马师的角度来说,这个官职是皇帝身边的近侍,很容易形成政治资历,得到晋升的机会。
果然不久,司马师就提拔了。这次的职位是中护军。这又是个什么官呢?选拔、统领武将,是高级别的军事长官。不得了啊!在以武力论输赢的三国时代,谁拥有军事领导权谁就是老大。现在全国各级军事单位的长官让谁干、干得好不好都由你说了算,要想培植自己的军事势力,那还不是顺手牵羊的事?
我们先不说司马懿、司马师父子是否借职务之便谋划家族私利,单说这个职位。这可是个肥差,肥得流油的差事,前前后后任这个职务的,多奉公廉洁的主儿都没法挡得住行贿者的糖衣炮弹。
蒋济就当过这个官。据《魏略》说,他在任上时,社会上流传说,想当个牙门将,得花一千匹的绢;就是领导一百人的小军官,也要花五百匹。司马懿听到了谣言,闲聊时向蒋济证实,蒋济回答不了,于是打哈哈,调侃地说:市场上买东西,差一分也是不行的。因此可以猜测蒋济也是收过贿赂的。
夏侯玄也出任过这个官。据说在任上表现很出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工作开展得很有成效。但是在反腐倡廉方面做得似乎很不够。所以,才使后任司马师的反腐工作特别引人注目。
司马师整顿了有关法令,向不正之风开刀,行贿受贿的事才杜绝了。
司马师廉洁奉公吗?我想廉洁可能做到了,他家不缺钱,不过不缺不是理由,夏侯玄是皇亲国戚,又高官厚禄,缺钱吗?不缺,关键是司马师有志向,又有意志,借着这个职务树立自己的好名声,收买人心才是他想要的,就是千万张票子摆在面前,在他来说都只是眼前的利益。
所以说他奉公估计谈不上。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件,司马师私下里培养的三千人的敢死队一下子从阴暗处站了出来,为司马家族粉碎曹爽集团卖命。我很怀疑这三千人就是司马师在中护军任上暗地里培植的势力,那可是三千亡命之徒啊!放在哪儿也不可能谁都没察觉,而只有借帝国选拔武官这个光明正大的平台,才可以做到不露痕迹。
仅这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司马师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应该也是个阴狠的家伙,私下里不动声色积蓄能量,不为眼前利益所盅惑,一旦出手便是气势汹汹不容敌人有回旋的余地。
高平陵事件中,司马懿只和这个儿子一起谋划,连另一个重要的儿子司马昭也不让参与,可见当老爸的对大儿子是多么的看重与信任。而他果然也做得滴水不漏,对谋划这样重大危险的政治事变,不慌不忙,沉着镇静,事前连一点儿风声也不向自己的亲弟弟透露。
相比之下,司马昭就差了些,听到信息后慌得不得了。
阴狠,是司马懿的性格,司马师遗传了这种性格,并马上就要在自己的事业发展中充分加以发挥。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16 16:43:51 +0800 CST  
B-1-2继掌大权

魏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农历八月初五,司马懿寿终正寝。这对于曹魏宗室和忠于曹家的人来说,应该是个值得庆贺的事,但也只能偷偷庆贺,表面上还是要表现出悲痛欲绝的样子。他们还没敢真正笑起来,这边就已经谋划好了,由马屁精或本集团的其他团伙出面,正儿八经地向皇帝建议:伊尹死了,理所当然应该由他的儿子伊陟继承他的位置。什么位置?掌控军国大政的权力。
伊尹是什么人呢?是商朝开国皇帝成汤的相国,助成汤灭了夏朝,又辅佐成汤、他的两个儿子、嫡长孙三代四帝。成汤的孙子大甲不听话,胡作非为,伊尹还把他流放到成汤的墓地桐宫去闭门思过,等到大甲认清了自己的错误后,又把他迎接回来继续当皇帝。这是个被历史大书特书的贤相、名相,也是一个被孔孟尊崇的圣人。他有没有把自己的相位和辅政大权交给伊陟,好像没听说,而且伊陟虽然也是商朝的大臣,据说是伊尹的儿子,但究竟是不是,似乎也不很确定。
不管怎么说,司马氏集团的势力太强大,所以曹家和忠于曹家的人白高兴了一场。司马师这时的官职只是个卫将军,虽然也是第一个层级的军职,但排在三公和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之后,不是很高很高,但是谁掌握了军权政权谁说了算,官不够大,那就再封一个抚军大将军,反正我要,皇帝就得给我。于是司马师就以抚军大将军的身份当起了辅政大臣,没继承老爸的官职,但继承了老爸的实权。第二年,他就给自己(当然也是皇帝封的)弄了个大将军的头衔,又加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现在,老爸当年有的,他基本也都有了。
然后进行人事调整。那些本身有地位、有名望、有功勋的当然还要保留一些,毕竟刚主政,根基也不稳,所以稳定是第一位,不能一下子就排除异已分子。当然自己的亲信也是要安排的,之前在朝廷中没什么地位的、后来在司马氏的夺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一群人,逐渐暂露头脸,比如王昶、邓艾、石苞、傅嘏、钟会等。国家大政方针也暂时不改,对于改革的主张,司马师说:还没弄清楚很多问题,就先顺着惯例,这是得到诗人称赞的做法,前朝的规章制度,应该遵守,如果不是发生重要的军事变故,不要随便说改革的事。
司马师爬到权力的最顶峰,纯粹靠有一个好老爹,除了帮助老爹发动政变消灭了曹爽集团的势力,之前基本没有什么可大书特书的先进事迹,无论是功劳还是资历,在满朝文武中能够和谁相比?何况这时的皇帝曹芳已经21岁了,是个成年人,用得着你来指手划脚吗?所以司马师还紧紧把持着权力,估计是很多人很不满的,他现在要做的事,首先是收买人心。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17 21:34:12 +0800 CST  
B-1-3收买人心

有心人能给自己找到机会,即使不是好事,也会把他变成好机会。
司马懿死后第二年,也就是公252年,东吴大帝孙权也死了,诸葛恪受孙权的委托,掌握了东吴的军政大权。十月,诸葛恪加强在魏吴边界地区的军力部署,自已亲率军队驻守在东兴这个地方,控制魏军南下必经的巢湖。诸葛恪新当权,估计有北伐魏国的战略意图,想通过一两场胜利来提高自己的声望、巩固自己的地位。
司马师也想,他似乎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诸葛恪还未发动进攻,便决定先发制人,派大军分三路征讨吴国。三军总司令当然是司马师本人,担任前敌总指挥的是他的亲弟弟司马昭。三路人马中,担任主攻同时军力最强大的是亲弟弟征东将军胡遵和镇东将军诸葛诞的部队,他们的攻击对象是东兴,此次战略的总目标;另两路分别为镇南将军毋丘俭和征南大将军王昶的部队,分攻南郡和武昌,目的主要是牵制其他地区的吴军,阻击他们援助东兴。
说说东兴旧事。
东兴大概位置在今年安微含山西南。魏吴两国两军长年这一带进行争夺战,为了巩固边防,很多年前孙权就在濡须(今天的安徽无为县城北)这个地方建了个坞堡(军事要塞),同时在东兴这个地方就近建了两座城,一座叫东关,一座叫西关,与濡须坞成犄角之势。
从曹操时代到曹丕时代,两国先后打过四场大战。司马师发动的这场战斗是其中一场,叫东关之战。
战斗的结果,是魏军大败。败得很丢人,魏军的主攻部队共七万人,东吴对阵的部队只有四万人,以多敌小,败了,溃败。
这当然是个非常坏的消息。但司马师厉害啊,他成功地把帝国的坏事变成自己的好事,为自己获得了名望,得到了人心。
他是怎么做的呢?
大家都知道,打了败仗,而且是大败仗,当然是要追究责任的。于是朝廷大员们纷纷要求,处罚领兵打败仗的将领。
司马师说:“我当初不听公休的话,结果导致现在的失败,这是我的罪过啊,和各位将领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自己要承担责任,那也应该给自己一个适当的处罚吧,哪怕做做样子,像诸葛亮在街亭之败后自降三级一样。但司马师满不在乎,只是把担任监军的弟弟司马昭的侯爷爵位削了。于是追究责任的事就不了了之,而对那些吃了败仗为朝廷可能给予处罚而提心吊胆的将军们来说,无疑对司马大将军的佑护是有受恩的感觉的。
回过头来说司马师免除诸将责任的理由。公休是魏军大将诸葛诞的字,原来在战事开始前,诸葛诞向司马师提出建议,说:孙子兵法里有一句话是“致人而不致于人”,意思是说要善于调动敌人,而不致于被敌人牵着鼻子走。现在的情形正是这样的呀!我们可以借敌人入侵的机会,派出两路人马分别进攻吴国的大本营江陵和武昌,阻遏吴军的增援路线,然后派精兵全力攻击眼前的两座城池,等到敌人援军来了,我们已经拿下城池了。
司马师采纳了这个建议,也基本按照这个建议实施,他派出诸葛诞、胡遵率兵七万直攻东兴,又派毋丘俭、王昶分攻南郡和武昌,结果诸葛诞一路在东关之战中首先败下阵来,后两路一听说东路军失败了,便撤了。
既然采纳了建议而吃了败仗,为什么司马师还说不听建议导致失败,责任都在于自己呢?无非是为了给众将脱责以收买人心罢了。如果说装孙子和欺骗对手是他老爹的看家本领,公然说假话就是他的拿手好戏。这个本事,不久之后还会派上更大用场。
事实上当时向司马师提出正确意见的是傅嘏。在征讨吴国这件事上,包括诸葛诞在内几位大将的主张和策略各不相同,于是司马师就向尚书傅嘏讨主意。傅嘏指出,这些建议都十分平常,没有出奇之处,对付已有六十年基业和战争经验的吴国没什么作用,而且孙权刚死,东吴上下忧患重重、众志成城,大举进兵攻吴,估计是讨不了便宜。应该派遣大军据险固守边界重镇,然后招降纳叛,逐步蚕食对方的国土和人民,等到好时机来了,再果断派大军快速进击。
司马师要的是短时间见效益,傅嘏却建议慢慢来,一时急不得,他当然不能采纳。不采纳的结果,是魏军吃了大败仗。吃了大败仗的司马师不说是没听傅嘏的建议才输的,而说没听从诸葛诞的建议才输了。很有些奇怪,我想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提醒诸葛诞和所有文武大员都要记住,败仗是因为诸葛诞,我就是替人背黑锅。
同一年,又发生了一件事。驻守在长安的雍州刺史陈泰建议联合并州共同讨伐胡人,当时西北地区的胡人动不动就会闹一闹,所以陈泰想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司马师采纳了。但是两大州的部队还没开始集中,雁门、新兴这两个郡的将士们听到了将要出门远征的消息,很不满,不满的结果是演变成兵变。
陈泰也是个厉害主儿,是陈群的儿子,曹魏后期的重要将领,而提出的这个建议显然有问题,于是朝臣们又闹起来,要追究责任。司马师说:这是我的责任,和陈泰有什么关系?我想陈泰也一定是感恩的,他虽然忠于曹家,却始终和司马家族保持很铁的关系,后来当司马昭的手下杀死了在任皇帝曹髦,他一边哭皇帝,一边要求处死指使弑君、为司马氏家族篡位夺权立下天大功业的贾充,却没能司马昭出来担责,看起来很矛盾。不过矛盾是当时很多大臣共同的处境,实在是没办法的事。
《汉晋春秋》记下了这两件事,而且说,从此之后,魏国上下对司马师心悦诚服,人人都想着如何报答他的恩德。东晋有个研究历史的人叫习凿齿,《汉晋春秋》这部书就是他写的,他在评论这件事时,表扬了司马师的机智,说他把两次过错的责任归到自己身上,使得事情本身很快被国人忘记,而他的功德却留在大家的口碑里。这句话说得对,也正是司马师的用意,至于说他确实有这样的高风亮节,我看有点扯淡。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17 22:15:35 +0800 CST  
B-1-4唯一军功

司马师短命,辅政时间不长,从嘉平三年即251年八月至正元元年即255年二月,总共不满四年。这么短的时间,巩固自己的地位都嫌太短促了,更没精力对吴、蜀两国发动战争。他任上发生过三场重大战事。一场是252年的东关之战,是“新官上任放的一把火”,为提高自己的声望、进而稳固自己的地位而战,可惜放了火没烧到敌人,倒把自己给烧伤。又一场是255年针对淮南大帅毋丘俭之战,既所谓的平定淮南二叛,这是帝国内部的争权之战,从曹魏政权本身来说,算不上有什么军功的。那么唯一可以记在军功簿上的,就只有嘉平五年即公元252年的这场防御阻击战。
这一年五月,主导东吴军政大权的诸葛恪发起对魏作战。因为有了前一次胜利,诸葛恪骄傲甚至有些不知狂妄了,对于同事们的劝谏听不进去。所谓骄兵必败,轻敌的结果,是吴军大败,加上吴国内部争权斗争已成白热化,诸葛恪终于被杀,进而身败名裂,株连三族被灭。
在讨论如何应对战争时,魏国的大臣们建议派军守住各个港口码头,担心吴军借强势水军进攻淮泗地区的各个水口。司马师否定了这条建议,他的理由是,诸葛恪刚刚主持东吴的军政,发起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时的成功,来树立自己的权威,所以一定会全力以赴攻击、拿下合肥这座重要的城市,这是最能展示功绩的,而不会去侵犯别的地方。再说,整个淮泗地区港口码头众多,每个港口码头如果多增加兵力,则用兵大多,少增加兵力,又不足于挡住敌人的进攻。
司马师的判断果然正确,诸葛恪率大军死攻固若金汤的合肥,魏国派出重兵实施防守反击战术,给吴军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吴蜀两弱联盟,是为了共同对付强大的魏。两国谁发动针对魏的战事,一定要通知友邦协助、配合。战前,诸葛恪和蜀国的姜维约定共同出兵,使魏军两面受敌,两线作战。但是姜维的部队很快就被驻守在关中地区的魏国两员大将郭淮和陈泰给击退了。
有关这次战役,司马师事先询问过谋士虞松的意见。虞松分析了吴蜀主将的心理和两军的弱点,提出正确的对策。司马师虚心接受了。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这算是一个主帅的优良品质。
这场战争的胜利,司马师得分了,得分的结果,他可能也是很骄傲的,骄傲的结果,可能是更不把皇帝和其他大臣们放在眼里,也让他们感到了威胁。
又一场你死我活的权力争夺战就要上演了。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19 14:23:51 +0800 CST  
B-2权力斗争很残酷
B-2-1擅杀大臣

一个人的真正脸嘴或许能掩藏一时,却不能长久地不被人看出来。何况满朝文武,谁不是聪明人?大权在握的司马师估计免不了有飞扬跋扈的言行,几年后,又有两位驻守淮南地区的封疆大吏毋丘俭、文钦起兵反抗司马家族时,给司马师罗列的十一条罪状中的第一条,就是司马师正当年富力强,却没病装病,虽然没明说是不是也像他父亲司马懿那样让皇帝屈下九五之尊到府里来请教、谈论决断军国大事,但估计是这个意思,所以说他不守臣子的礼节,朝中大臣和天下仁义之人都议论纷纷。毋丘俭、文钦所指责的事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所以,皇帝坐不住了,那些忠于曹家的人也坐不住了。于是一个天大的阴谋开始在暗中酝酿。
公元254年正月里的一天,洛阳城里处处还残留着过年的喜庆气氛,为营造节庆氛围而布置的那些花花草草灯笼春联还没来得及撤除,人们仍在走亲串友、吃喝玩乐中懵头懵脑地快乐着,坐在大将军府里的司马师却竖起警惕的耳朵,捕捉、辨析来自这座城市各个角落传递回来的危险信息。
就在这时,他得到了一份让人十分不安的密报,皇帝正和几个大臣在密谋着一件事。
讨论军国大事,自己不应该不在场,而且也不应该不是由自己来主导,所以只能说明,这些人是刻意避开自己,所讨论的事一定是针对自己的。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他的眼线早已渗透到这座城市,不,是帝国疆域的角角落落。对于相关的信息,他已经有所掌握,或许他只是不相信,谁有这份胆量和能量,敢向他发起挑战。
现在,我们来说一个叫李丰的人。
李丰是什么人?时任中书令,是皇帝身边掌管机要的官员,这个官,后来就改称宰相了。这人是个老滑头,与司马师私下关系不错,但真心却在曹魏皇族这边,不从属于司马家族所掌控的集团。这个老滑头尽管善于伪装,游走于皇家与司马家族之间,因为儿子娶的是曹家女儿,是皇室的儿女亲家,所以内心的天秤应该更倾向于曹家。
据《魏略》记载,在曹爽与司马懿两个集团明争暗斗时期,他游刃于两人之间,似乎脱身事外,摆出清静无为的样子,既不讨好曹,也不附合司马,所以有人编了这样三句话: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什么意思?是说当时曹爽大权在握炽手可热,司马懿受到排挤门可罗雀,看起来优哉游哉的李丰心怀叵测。
这话估计是没有的,但李丰表面上不声不响内心怀着一些图谋的事应该是有的。在权力斗争白热化的生存空间之中,特别是曹爽集团被剿灭的那场残酷斗争,以他的聪明机警,拥有一定势力和地位的他当然感到了潜在的危机。
所以他在中央机要岗位上工作期间,常常请假不上班,不干事,想明哲保身干脆辞职算了吧,他却又不,按规定请假时间达到一定的天数,就自动离职了,他却在请假时间快满的时候,“病”又好了,回到岗位,过几天又“病”了,然后再请假,如此“良性循环”, 目的当然是为了死死占着中书令这个岗位。这样的表现,是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的。
事实上,李丰确实在暗中筹划一个大动作,谋求废了司马师,以夏侯玄继任辅政大臣。他当然知道这是一件关系身家性命和帝国存亡的大事,以他的力量,显然不足于实施这么大的动作,他必然找到有实力的同盟者。
皇帝是第一位,因为正富春秋的曹芳不甘心像个木偶一样被别人操控,而且以皇帝的身份即使只是个有其名无其实的名号,也是很富有号召力的。
第二位是张缉,皇后的老爸,女婿成为别人的傀儡,不是他乐意看到的,何况他自己曾经是一方老大,封疆大吏,现在被人弄到京城里像个泥菩萨一样供着,没权没势,实在也不爽。
第三位是夏侯玄,李丰阴谋政变的目的,是要让夏侯玄代替司马师当辅政大臣,所以这是个关键人物。
第四个帮手是苏铄、乐敦、刘贤,他们是内廷官员,想来就是太监头子了。这些人是皇太后、皇帝的身边人,但他们不是李丰的知心人。李丰要让他们参与政变,必须耍些手段,这手段便是要挟。这几个人多有不法的劣迹,以司马师的严厉,一旦被察觉,肯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李丰这么一恫吓,这几个内官就怕了,同意参与。
后来李丰确是个有心人,早早就开始物色同伙。
司马师构建的特务网当然不会漏下李丰这条大鱼。这边还没在讨论,计划就传到了司马师的耳里。他的动作够快,马上派人在皇宫门前截住李丰,拘押到自己的家里,当面质问。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李丰很清楚自己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先前说他是个滑头,其实不很对,他的左右逢源、耍滑卖乖,是隐忍保全以图大事。现在已经没有再装下去的必要了,于是“因肆恶言”,也就是太义凛然地斥责司马师包藏祸心,或者还可能破口大骂。
司马师暴跳如雷,当场就命令手下武士用刀柄上的圆环击杀了李丰。这是《晋书》的记载,《魏氏春秋》也说,李丰对自己的结局很清楚,表现得视死如归,态度严正地指出司马父子怀有奸心,将对国家不利,可惜自己力量太弱,不能为国除奸;又说是李丰在司马师面前不说实话,所以就被杀了。怎么杀的?是个秘密。
李丰还是有骨气,也是有勇气的。反观司马师,他的目无法纪、残暴好杀的嘴脸暴露无遗。李丰是什么人?中书令,皇帝身边的人,朝廷重臣,不经过法律程序,不报告皇帝,说杀就杀,而且手段残忍,敢这样做,很能说明问题。
《魏氏春秋》还说,杀了人后,司马师连夜把尸体直接送到司法部(廷尉),没有任何理由。难怪司法部长钟毓一时难予接受,说:不是按法律程序办的,我不能接受。
这么大的事,皇帝曹芳当然很快就知道了,很生气,要确查这件事。生气也没用,帝国的权力是司马师的,不是他这个皇帝的,他只是一只小胳膊,拧不过司马师这条大腿。皇太后郭氏是个明白人,连忙把皇帝拉到自己的屋里,才没让已经二十三岁的“傀儡皇帝”曹芳提前完蛋。
李丰被杀,当然会让很多人惶惶不可终日,事实上,他们的预感是正确的,他们的悲惨命运马上就要来了。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20 14:11:42 +0800 CST  

楼主:魏风晋雨

字数:81447

发表时间:2018-03-01 19:37:0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19 22:29:02 +0800 CST

评论数:6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