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博良解读罗塞塔石碑的方式,也即“古埃及学”建立的基石,大有问题!

张居中先生在《舞阳贾湖史前稻作遗存与黄淮地区史前农业》一文中提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史初时期,整个黄淮地区,或为稻粟混作区,或为稻的栽培区,似乎始终未曾作为单纯的粟黍类栽培区而存在”的看法。北方的黄河中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是稻作/粟作混作农耕区,而南方的长江中下游的新石器时代,则是纯粹的稻作农耕区,它们之间的地理分界线,则大约位于“秦岭山脉以南及其余脉桐柏山脉和汉水流域、淮河流域”这东西一线。而北方黄河以北的地区,则基本上是纯粹的粟作/黍作(也即旱作)的农耕区,直至阴山以南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5:46:27 +0800 CST  
顺便提一下,虽然河南贾湖遗址的年代最早始于距今9000年,但贾湖遗址分三期,第一期距今9000-8600年,第二期距今8600-8200年,第三期距今8200-7800年(第三期中较晚的数据应当接近裴李岗文化时期遗存的年代)。第一期与二、三期差别很大,只有大约始于距今8500年的二、三期是属于南方北上的稻作人群的文化,而且与裴李岗文化的陶器基本一样。但贾湖第一期应该是河南当地的北方狩猎人群的文化,并不属于南方来的稻作人群。这个结论的得出,是通过分析陶器以及对贾湖遗址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贾湖先民起初是以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后来捕捞业逐渐增加;随后,狩猎和捕捞业开始下降,而稻作农业和家畜饲养成为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5:47:21 +0800 CST  
有学者把华北燕南地区距今11000-9000年的【东胡林遗存】(位于北京市,有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火塘,平底陶器残片等)定义为----“北方最早的粟作农业遗址”,意图很明显,想与长江流域的早期稻作遗址在时间上相抗衡。然而,楼主并不赞同这一牵强的观点

尽管,通过淀粉粒分析和浮选结果表明,燕南地区距今11000-9000年的东胡林(北京市)和距今10500-9700年的南庄头遗址(河北保定徐水县)的粟类植物,已具有某些“早期驯化”的特征,但是,【可能还只是处于自发的萌芽阶段而已,“人工种植行为”或许还没有真正产生】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5:48:09 +0800 CST  
关于农业的起源,有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野生植物的驯化,二是农耕种植方式

如果仅有前者,是构不成农业的起源的

讨论农业起源的多数著作涉及作物的驯化。这颇可理解,种植作物与野生植物的巨大差异,吸引着人们思考它们是何以完成的。【但驯化在农业起源中的地位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这里,鸡与蛋的关系是清晰的。【农业不是始于驯化,虽然驯化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的野生植物驯化,经常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获得的,但这并不代表农业就开始起源了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5:49:07 +0800 CST  
人类对植物的驯化过程,经历了“采集”、“专门化采集”和“种植”三个阶段

【而农业的起源,必须是一种“有意识”的农耕种植行为】,“他们必须严格地按照时令耕地、播种、除草、收割、储藏。游动的自由从此诀别。”,不是单一的无意识植物驯化就能代表的有目的的复杂行为

距今1万年前的华北北方猎人,有一部分猎人(河北燕南地区)已经处于“专门化采集”的阶段,当距离“种植”还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南方北上的稻作人群抵达中原了,【从此之后,北方原始农业开始迅猛扩散到整个黄河流域】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5:50:01 +0800 CST  
这就是说,距今1万年前上下,华北地区的某些“细石器文化”的北方猎人们,当时所处的状态就是,具有对某类野生植物实行大量的采集与收获,【甚至出现了“无意识”的驯化】,但是,就是缺乏临门一脚!【并没有出现“有意识”的农耕种植】,而这个过程的实现,原本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的(即不会“快速”实现)。只不过,南方的稻作人群北上得真不是时候,他们的到来很可能替北方猎人加速了这一推进的过程,而这决定性的临门一脚,很有可能是由北上的南方稻作人群踢出来的,导致北方农业起源的功劳到底应该属于谁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5:50:38 +0800 CST  
因为就明确的证据而言,驯化粟开始扩散的时段应该发生在距今8000年前后,而在这个时候,南方北上的稻作人群已经抵达中原了(始于距今8500年),在此时期的许多北方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具有人工驯化特征的大量粟类作物的直接证据及组合证据

实际上,北方地区早期的“新石器文化”一登场,就给人一种相当成熟和发达的印象,农业经济也以往日从未有过的速度迅猛发展

驯化粟的扩散,与南方稻作人群的北上有密切的关系,实际上,粟作(农业种植)的出现与稻作人群相关而不是北方猎人,这就是为何,张居中先生等在《舞阳贾湖史前稻作遗存与黄淮地区史前农业》一文中提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史初时期,整个黄淮地区,或为稻粟混作区,或为稻的栽培区,似乎始终未曾作为单纯的粟黍类栽培区而存在”的看法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5:51:26 +0800 CST  
那么,在距今8500年的贾湖文化之前,难道在北方地区就不存在“真正的”新石器农耕文化遗址吗?

楼主认为的确如此,它们大多偏向于“细石器文化”,顶多出现了少量陶片和石磨盘之类的加工工具的这种过渡状态,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及中原地区北部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5:52:34 +0800 CST  
而“细石器文化”通常与“狩猎文化”相关,出现的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的细石器文化主要分布于华北(包括山西)、东北、内蒙古、西南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在内地四川、云南一带)。并且,细石器遗址主要集中分布于北方,而南方较少,也就是说,从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的狩猎人群大多活动在北方地区,而这些早期狩猎人群究竟是谁呢?这应该与1-3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至中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人群有关系,而与8000多年前的南方农业人群的北上迁徙是没有关系的

【华北地区“细石器文化”在距今8000年前左右逐渐地消失】,仅保留少量的残余,可能与华北原始农耕经济(稻作/粟作)的大举扩张有关系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5:53:04 +0800 CST  
这就是说,自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相继地进入到“新石器时代”以后,两者都基本上都相继地迈入到农耕时代,【哪怕是在边缘地带,如北方长城沿线、西北地区东部等地,都出现了农耕生产方式】,而狩猎渔猎也逐渐地成为一种辅助的经济形式存在

所以说,“一旦农业开启,便是不归之路。因为农业造成了人口激增,如此规模的人口已经不可能靠旧时的狩猎采集方式讨生活,只好牢牢地依赖农业,即使其劳作远比采集更艰辛;且随着农业的扩展,狩猎采集的地域被严重挤压;只消几代人的时间,狩猎采集的技能便将生疏和失传。其后,天下便是农业的了。 ”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5:53:48 +0800 CST  
但是,在东北经内蒙古到新疆的广大【北方草原地带,细石器传统经久不衰】,且细石器和陶片、磨制石器等共存,是这一辽阔区域内新石器文化的主要特色,而这一特色曾经在距今1万年前上下的华北地区也出现过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5:54:29 +0800 CST  
距今8000多年的华北猎人们,当时面临的情况,其实只有两条路可选择,要么被同化成农民(通常这类猎人已经具有一定的定居习惯和以大量采集某类野生植物作为狩猎的补充);要么拒绝被同化依旧当猎人,只是活动范围更向北迁移(通常这类猎人比较优秀,移动性很强,习惯于以追逐动物狩猎为生,且细石器工具发达)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5:56:44 +0800 CST  
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末期-青铜时代早期,那些因气候变干冷而由农业转为半农半牧的人群(受到邻近的新疆和蒙古西部的西来印欧部落的文化影响),主要活动于北方长城沿线地区,而他们则有可能是于距今七八千年前被同化成旱作农民的那部分北方猎人的后裔,同时也成为了青铜时代具有东亚体质的青铜人群(拥有一种技术上的优势方能入主中原)

而在距今25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晚期,方才出现在北方长城沿线的、具有北亚体质的真正游牧民族,他们有可能是于1万年之前就已经北迁西伯利亚、追逐动物而生的优秀狩猎者的后裔,因后来接受了西来的游牧文化(欧亚草原上的斯基泰文化)的影响,而转型成为马上的游牧民族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5:57:12 +0800 CST  
在新石器时代,阴山山脉,是阴山以北“狩猎经济类型”的诸文化,和阴山以南黄河流域“粟作农耕经济类型”的诸文化,在地理上的分界地带

由于在东方,畜牧人群与游牧人群是有先有后出现的、并且活动的地域不相同、人群也是不相同的,两者并不是一家人呢,也即“戎狄非胡”!匈奴起源于阴山以北的北亚地区(匈奴故地不在阴山以南,早期活动地域在阴山以北),而戎狄起源于西北的甘青陕晋地区

但是,自春秋时期起,北亚人种(低颅阔面的游牧胡人)开始逐渐地向南渗透,至战国时期,已经有成规模的北亚人种南下到了北方长城地带,并吸收了长城沿线一部分的戎狄人(东亚古华北人种)。匈奴族的人种构成是多元的,北匈奴含有的北亚低颅人种成分较多(在略晚的时期又增加了某些欧罗巴人种的因素),而南匈奴却还包含有东亚高颅人种的因素

“匈奴联盟中含有北方长城地带的原居民,这是匈奴后来分裂为南、北两大部的基本原因之一”。南匈奴归附汉朝,其实是有基因的基础的;而北匈奴继续与汉朝为敌,直至最后西迁。说到底,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司马迁认为,华夏族和匈奴族(其实应该是指南匈奴才对)同源,应该是有一定的道理吧~

较晚方才出现的“匈奴人”,其实并不是“同种族”的单一民族,而是一个“喜欢以马征战与结盟”的混合民族(部落联盟),这是通过对匈奴额金河墓地的古DNA检测而得知的,匈奴Y染色体包括C3、Q、N1c、R1a1、O3等多种人种来源,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其中就包括印欧白种人R1a1

“最初的草原民族是R1a1,但是东方民族也转变为游牧民族以后,R1a1的比例在逐渐下降而不是增加”。R1a1,欧亚草原上最早的游牧民族---(印欧人)斯基泰人的父系Y类型应该就属于这个分支下的一个子类型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5:59:22 +0800 CST  
另外,由于长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在时间上早于黄河流域,而且,以新石器晚期的总体成就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也超越了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这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华夏文明”应该是率先诞生于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而不是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

他们的理由竟然是,良渚玉器制造得有多么精美!有宫殿有城墙,难道还不配被称作是一个真正的“文明”吗?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6:01:21 +0800 CST  
请有此“错觉”的人,再复习一遍“古代文明”产生的公式:

【(比如本地的)农耕文化 + (比如外来的)畜牧文化/金属文化 = 文明的产生】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6:01:53 +0800 CST  
不要以为每一种文化都是同等重要的

“农耕文化”很重要,当然没错。但是,“金属文化”也同样是很重要的!两者并列重要

请记住,

【青铜文化才是文明的催生剂!是必要条件,意思是不可或缺!】

那么,东亚的玉文化,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吗?----当然不是啦~


离开了东亚的“玉文化”,人类文明照样可以发展到现代工业文明的高度

然而,如果离开了“金属文化”,人类文明还能升级到“工业社会”的发达程度吗?只怕是永远都不可企及!

所以,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噢~

良渚文化没有青铜文化,但有玉文化,即便玉器做得再精美,这说明它依然处于“石器时代”,而非“金属时代”

进入“金属时代”是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也即,不可或缺的条件,是不可妥协的条件----因为这里面体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工具革命”!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6:02:26 +0800 CST  
工具,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有一句古话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请不要低估“工具”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虽然,东亚的玉文化也需要有好的工具技术,但是,它所采用的工具技术并不具有在人类社会里普遍实施的广泛意义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6:07:38 +0800 CST  
中国由于是世界上“农耕技术”的发源地之一,特别地推崇“农耕文化”,而贬低“畜牧/游牧文化”。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在人类社会里具有广泛推广意义的“工具革命”,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由“狩猎人群/畜牧人群”率先发起的!

早在距今1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晚期至中石器时代,采集人群(与农业起源相关)的石器往往比较粗大、简陋,远比不上北方追逐大型动物、移动性强的优秀猎人的石器制作精细和先进----那种技术叫做“细石叶技术”

“青铜时代”的金属工具革命,也是率先被山区的畜牧人群所掌握,而畜牧人群的前身就是狩猎人群

工业革命从本质上讲也是“工具革命”,率先出现在“农牧兼营”的英国,而不是“单一种植”的中国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6:09:11 +0800 CST  
金属工具的革命,其实是与工业紧密相关的,而工业带动商业,商业推进城市发展

“文明”这个词civilization,它的词头civil-,就是公民的、城市的意思。“文明”的催生剂就是金属工具!


而“文化”这个词culture,它的词头cul-,就是耕作cultivation的意思,这说明,“新石器文化”的最重要元素是农耕文化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6-21 16:10:54 +0800 CST  

楼主:gtfz99

字数:1204949

发表时间:2015-02-09 18: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01:36:33 +0800 CST

评论数:99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