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博良解读罗塞塔石碑的方式,也即“古埃及学”建立的基石,大有问题!

在陕北神木的“石峁古城”的石雕上,也同样出现有类似于二里头和齐家铜牌饰上的“羊首纹”,以及羌人的“白石崇拜”文化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4 14:47:00 +0800 CST  
第三个出现“镶嵌绿松石片的铜牌饰”的考古学文化,就是四川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4 14:50:45 +0800 CST  
为何在西北甘青的“齐家文化”、四川成都平原的“三星堆-金沙文化”,陕北神木的“石峁古城”,以及中原湖河南的“二里头文化”,都出现了“古羌人”的羊文化?

考古学家童恩正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所发现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与距今4000年前的西北甘青地区【“古羌人”】的汉藏分离以及向东北、西南两向迁徙大有关系呢

楼主画出的距今4000年前的“古羌人”迁徙图,就可以比较完美地解释几乎所有的困惑哦~~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4 14:59:19 +0800 CST  
几乎所有的中国考古学家们(包括童恩正先生在内),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与华夏民族毫无关系,而只与北方畜牧民族/游牧民族有关系

而他们绝对没有想到,历史事实却是恰恰相反的!

这个在距今4000年前的半月形农牧交错地带,偏偏是说“汉藏语系”的半农半牧北方人群最为活跃的地理区域呢~~~


也正是他们,与“青铜/畜牧文化”在东亚地区的传播,以及“中原华夏青铜文明”和“四川三星堆青铜文明”的同时代出现,大有关系!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4 15:06:56 +0800 CST  
【“半月形文化传播带”】

= 藏彝走廊(古藏缅语族) + 西北甘青(古汉藏语系) + 北方长城沿线(古汉语族)


-------------------------------
这个“半月形农牧交错地带”,怎么可能与说“汉藏语系”的华夏民族的祖先毫无关系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4 15:09:16 +0800 CST  
如果有国人因此而绝口否认“汉藏语系”与华夏民族祖先之间的不可分割关系,

那么,楼主就想问一句,你还愿意要“汉字文化大厦”吗?所有的中国古籍,你都想扔光吗?

因为,古汉字与“汉藏语系”里的汉语族语言,根本就无法切割开来,怎么办?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4 15:14:22 +0800 CST  
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国专家们的所犯的最常见一种“错误”观点,在下图中以“绿色圈”和❓来显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4 15:31:27 +0800 CST  
绝大多数的中国专家们无论如何没曾想到,距今4000-3600年前,在东亚地区发生了一张“东亚大变局”!

导致了东亚核心区域(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的南方农耕居民,开始换“主角人群”了呀,换成了来自于“半月形农牧交错地带”的、半农半牧的西北/北方青铜人群(说“汉藏语系”)

他们分成两拨人群(古汉语族+古藏缅语族),分别地迁徙进入到中原“二里头文化”和四川成都“三星堆文化”

并由此,产生了【“中原华夏青铜文明”和“四川三星堆文明”】~~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4 15:40:21 +0800 CST  
【“半月形文化传播带”】

= 藏彝走廊(古藏缅语族) + 西北甘青(古汉藏语系) + 北方长城沿线(古汉语族)

————————————
现代中国人的体质特征,最接近于西北甘青地区的“古西北类型”,也比较接近于北方长城沿线的“古华北类型”!


那么,在藏彝走廊呢?“三星堆文化”古代人群,则必然是接近于“藏缅人群”的体质特征~~~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5 15:08:13 +0800 CST  
关于【藏彝走廊】


“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历史-民族区域概念,是地理学上通常所称的【“岷山-横断山脉地区”】,主要指川、滇西部及藏东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域,该区域内因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六条大江自北向南流过,而形成若干南北走向的天然河谷通道,自古以来就成为众多民族或族群南来北往、频繁迁徙流动的场所,也是【沟通西北甘青地区与西南地区、东南亚北部甚至南亚印度】的重要孔道,藏彝走廊从古至今也是“藏缅语民族”活动的主要舞台。


藏族与彝族,是今天此走廊中分布地域最广、人口数量最多的两个民族,其基本分布大体呈现“北藏南彝”的格局。由于藏、彝是这条走廊中的两个主体民族,故有“藏彝走廊”之命名。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5 15:08:58 +0800 CST  
从“藏缅民族”人群构成的各历史时期来源成分来看:


藏族 = 氐人(旧石器) + 【 古羌人】 (青铜时代)

彝族 = 氐人(旧石器) + 【古羌人】(青铜时代) + 濮越苗人(新石器或铁器时代) + 古南亚人(旧石器)


其中,于青铜时代早期从西北甘青向西南方向迁徙的【 古羌人】的固有语言,为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5 15:13:31 +0800 CST  
因此,距今大约4100年前从“藏彝走廊”进入到四川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的“古羌人”,是说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的那一些古羌人的分支!

——-难怪有人说,“四川盆地是藏缅语的故乡”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5 15:14:37 +0800 CST  
由于上古的众多民族,都有把一个方向当成是“吉向尊位”的习惯,通常指向他们的直接来源地,比如,由于商人的直接来源地是辽西和燕南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因此商人位尊东北方位,商代建筑和墓葬多偏向于东北向

而“三星堆文化”居民则是尊成都平原西北方位的大山(岷山),三星堆两个祭祀坑的坑口西北向正对岷山,其环境意象也标明了【岷山在三星堆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同样的,“金沙文化”遗址的古人类墓葬头部也是朝向西北方向的

经过考察考证,“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文物与祭器大部分都是蕴涵着西北方位北斗七星的文化理念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5 15:16:31 +0800 CST  
从地理上看,

岷山,从甘肃西南部一直延伸到四川成都平原的西北部;岷江,以岷山导江而得名

【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三星堆青铜文化”的古代居民,应该是从岷江上游沿江而下,从西北甘青地区迁徙来到成都平原的西北“古羌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5 15:18:15 +0800 CST  
在现代“彝族”的不同来源成分里,很可能就包括了一支来自于“三星堆-金沙文化”的直系后裔“!

而正是这支三星堆-金沙文化的一支后裔,发明出了彝族的“自源文字”——【古彝文】(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5 15:20:58 +0800 CST  
关于彝族的古文字


“十二桥金沙文化”的部族,最后应该是被来自于川东的巴人(开明部族)逐走,而迁徙到云南、贵州边境去的,这与彝族文献记载的笃慕(杜宇)战败退走的路线基本吻合

迁徙的一部分人南迁并融合于“南中地区”(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地区)的其他土著居民群体,从而形成了新的“彝族共同体”。南下的这部分彝族先民其传统文化特征是【有文字】、尚黑、尚鸟,以致后来在漫长的彝族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乌蛮】系统文化特点~~

而“南中地区”原来的土著居民,其传统文化特征是“没有文字”、尚白、尚龙(蛇已演化为龙),后来在漫长的彝族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白蛮”系统文化特点,至今彝语六大方言之中的西部、中部方言即古代白蛮地区无彝文流传

在彝族先民里代表【北方乌蛮文化】的源头,可能与“古蜀国”(三星堆-金沙文化)有渊源关系:而在彝族先民代表里“南方白蛮文化”的源头,则可能与“古哀牢”(属于百濮族系的族部有哀牢、濮)有渊源关系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5 15:21:53 +0800 CST  
那么,彝族的古文字,“古彝文”,到底是属于有声音的“真文字”,还是无声音的“假文字”呢?

———“古彝文”的确是「有声音」的文字,也即,与语言的“声音”已经产生了关联!

楼主何以知晓?看造字法(和用字法)~~~~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5 15:24:04 +0800 CST  
在说“汉藏语系”的古代人群里,总共出现了三种(非模仿出来的)古文字,

一是,属于“汉语族”的殷商甲骨文;另外两个,则属于“藏缅语族”的古彝文和东巴文


而彝族的“古彝文”所产生的年代目前还不是很确定,但应该不会早于商代或西周,是“铁器时代”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始于唐代,应该属于一种很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5 15:25:28 +0800 CST  
我们知道,在汉字系统里有“六书”,首见于《周礼》,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其中,与“语言”的声音有着直接关系的汉字造字法(和用字法),就是【“假借”】(属于用字法)和【“形声”】(属于造字法)这两种!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5 15:27:06 +0800 CST  
我们不妨仔细地考察一下,既然被专家称为是世界上的六大古文字都属于真文字(自源文字),他们发明出来的新造字法(和用字法),究竟是不是与文字发明者“语言”的声音直接相关联的呢?


1。苏美尔楔形文字----属于“意音文字”,产生了“形声字”

2。中国殷商甲骨文-----属于“意音文字”,产生了“通假字”(用字法)和“形声字”

2。中国古彝文-----属于“意音文字”,产生了“通假字”(用字法)

4。玛雅文字----属于“意音文字”,产生了“形声字”

5。埃及圣书体图画文字----商博良声称是“拼音字母文字”,因此没有产生表意音的“形声字”(有严重作伪嫌疑!)

6。印度哈拉帕文字----至今尚未真正破译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10-25 15:28:57 +0800 CST  

楼主:gtfz99

字数:1204949

发表时间:2015-02-09 18: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01:36:33 +0800 CST

评论数:99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