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博良解读罗塞塔石碑的方式,也即“古埃及学”建立的基石,大有问题!

我再重复强调几遍,

最早期的“自源文字”,与语言的声音挂钩,都是率先和人类最自然的最小声音单位---“音节”相挂钩,而不是与经过拆分之后的“音素”(辅音、元音)相挂钩,看明白这句话了吗?

最早期的“自源文字”,与语言的声音挂钩,都是率先和人类最自然的最小声音单位---“音节”相挂钩,而不是与经过拆分之后的“音素”(辅音、元音)相挂钩,看明白这句话了吗?

最早期的“自源文字”,与语言的声音挂钩,都是率先和人类最自然的最小声音单位---“音节”相挂钩,而不是与经过拆分之后的“音素”(辅音、元音)相挂钩,看明白这句话了吗?

从音节到音素,至少需要两千年以上的演化时间!

从音节到音素,至少需要两千年以上的演化时间!

从音节到音素,至少需要两千年以上的演化时间!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07-28 12:08:05 +0800 CST  
象形文字与声音相挂钩的过程,就是文字的字形走向简洁化的过程,当文字发展到音素文字阶段时,字形是最简单的形态,而决不会是复杂的图画状!

象形文字与声音相挂钩的过程,就是文字的字形走向简洁化的过程,当文字发展到音素文字阶段时,字形是最简单的形态,而决不会是复杂的图画状!


象形文字与声音相挂钩的过程,就是文字的字形走向简洁化的过程,当文字发展到音素文字阶段时,字形是最简单的形态,而决不会是复杂的图画状!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07-28 12:45:00 +0800 CST  
古埃及的圣书字,在演化发展了三千年之后,都已经是音素文字了,可文字的字形依然还是图画状!图画状!图画状!

这太反常了!~~~反常就是诡异,诡异的事情难道还不许质疑吗?

罗赛塔石碑可以作证

除非罗赛塔石碑没有能力作证


文字发展的几个基本事实zt:

1.人类在约十万年前就已经具有了画图的能力,因此古埃及的“图画文字”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递信息形态。

2.人类的语言原有万种之多,目前还保有6000多种不同的语言,而其中拥有自源文字的语言一只手即屈指可数。

3.文字的诞生是以“动词字”的产生为主要标志,因为出现“动词字”才能使信息不明确的图画迈入信息明确的线性语句(句子)。因此“图画文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字”,而是文字诞生前的一种 “准文字”形态。

4.绝大多数的“图画文字”都没有发展为真正的文字,古埃及的 “图画文字”就是一例。

5.“动词字”的产生需要语言进化程度和外在社会条件两方面的配合才有可能,而且“动词字”数量的增加也是相当缓慢的。


由此可知,古埃及的“图画文字”不仅古老,而且它最终并未发展为真正的文字,因此它要比动词字众多的殷商甲骨文更原始几千年至数万年。

“图画文字”在产生动词字后,它就会逐渐向“线性”语句的方向转化,绝不可能还保留原来的“图画”形态。因此埃及“图画文字”不可能存在独立的动词字,纵使确实存在也是处于数量极少的萌芽状态。

线性语句已能明确地传递信息,因此根本不需要靠“图画”的形式来传递某些无法表达的信息。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07-28 12:49:46 +0800 CST  
当文字与声音挂钩之后,意味着,“文字”已经变成了语言的载体,“声音”的载体!

文字既然变成了声音的载体,真的没必要把声音画得太复杂了,以简单、抽象的符号来表达声音即可

真的没必要把一种声音画成一棵树,一头狮子、一个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的拼音文字都不是复杂的图画状,都比最原始的象形文字简洁、抽象得多~~~

凭什么古埃及的圣书字,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反例???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07-28 12:55:26 +0800 CST  
既然古埃及的圣书字,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反例和孤例,为什么就不会是错例?


既然古埃及的圣书字,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反例和孤例,为什么就不会是错例?


既然古埃及的圣书字,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反例和孤例,为什么就不会是错例?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07-28 12:57:08 +0800 CST  
小河文化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中东部地区,兴起于公元前3千纪下半叶,公元前2千纪上半叶一度繁盛,公元前2千纪下半叶逐渐衰落并最终消失。小河文化遗存迄今已发现十余处,最具代表性的是深处罗布泊西南荒漠的小河墓地, 干燥少雨的气候环境,使得墓地相当一部分墓葬还保存着埋藏时的原貌,除棺木、尸体、随葬品等人工遗物、遗迹保存较好外,大量动、植物遗存及其他自然遗物、遗迹等也得以良好保存。小河文化内涵的丰富性、独特性,遗存信息的完整性、多样性,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自2002年小河墓地开始发掘至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日本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丝绸博物馆、新疆生态土壤地理研究所等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在多个领域展开跨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一些颇具创新价值的科技考古成果。现略述于下,以飨读者。

系列样本测年

小河墓地墓葬上下分五层布列,早晚之间遗迹遗物变化明显,可大致分为早晚两期。吴小红等对取自小河墓地不同层位的植物种子、动物毛皮等近30个样品进行了测年,经数据拟合所得年代范围为1950 BC~1400BC,早晚期分界约在1700BC前后;对位于塔克拉玛干腹地与小河墓地文化面貌一致的克里雅北方墓地的5个样本测年,结果为1880BC~1700BC;对采自罗布泊北岸小河文化遗存的4个样本测年,结果为2200BC~1880BC 。此外,结合环境考古,还对墓地附近采集的枯胡杨树皮、芦苇、螺壳样本做了测年,结果显示距今3000年、1500年、1000年左右及19世纪50年代,小河区域都有水资源存在。

人骨DNA研究

小河墓地干尸多见亚麻色头发和睫毛,这是欧罗巴人种的一些外貌特征,但出土人骨的DNA分析所显示的人群构成却复杂得多。周慧、李春香等成功获得了小河墓地58个人类个体的线粒体DNA序列,研究结果表明小河早期人群是分别带有东部欧亚谱系和西部欧亚谱系的群体,暗示至少在4000年前东西方人群就已到达新疆,其基因混合最初发生的地点则可能是在南西伯利亚某地,后南迁至塔里木盆地。小河晚期人群的遗传构成更为复杂,既有西部欧亚成分,同时南亚成分和东亚成分增多。小河人群整体上表现为晚期成分较早期成分复杂,基因多态性增高,表明小河人群迁入塔里木盆地后,一直不断与周边人群发生基因交流,以至于改变了人群原有的遗传构成,这可能是造成小河墓地早晚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对小河墓地中四座具有明显祭祀性质的早期墓葬-泥棺墓墓主人(均女性)的DNA分析显示,她们所携带的线粒体基因型均为东部欧亚谱系C4, 并被最多的早期小河个体所共享。这些女性可能是因为生育了特别多的后代而受到后人崇拜并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与整个小河墓地所展现的高度生殖崇拜特征相符。

动物考古

小河墓地棺前木柱上高悬牛头,棺内置放牛头,埋葬过程中也频繁以牛、羊头祭祀。汤卓炜等对小河牛、羊遗骸做了形态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小河牛与欧洲黄牛有更多的表型特征相似性,统计显示雄牛比例大于雌牛,推测丧葬中青睐雄牛,可能与雌牛综合利用价值大于雄牛有关。羊有绵羊和山羊,数量基本接近。蔡大伟等通过DNA分析探讨小河牛的遗传构成和来源,研究显示小河牛和西部欧亚地区的驯化黄牛非常接近,而与中原黄牛有别,暗示了距今4000年前西部欧亚的驯化黄牛就已向东扩散到新疆地区。黄牛是一种大型食草类家畜,移动能力并不强,驯化牛在小河的出现,很可能是小河来自西部欧亚的人群随着迁徙带到了塔里木盆地。杨益民利用小河部分牛、羊进行食性分析,结果表明牛、羊主要取食于C3类植物;蒋洪恩对出土牛粪做出的分析结果,则进一步显示画眉草及芦苇等禾本科植物可能是牛的主要食物。小河墓地还发现大量野生动物遗骸,谷景和等对其中部分做了鉴定,有完整的伶鼬、蜥蜴遗骸以及猞狸皮、雕、鵟一类猛禽的羽毛等。

植物考古

小河墓地发现大量植物遗骸,如木棺及棺外立柱所用胡杨、柽柳,随葬的麻黄、芦苇、骆驼刺、黑果枸杞、胀果甘草等,大多保存较好,特征明显,容易识别,但准确的植物种属鉴定还需解剖学、分类学的进一步分析。小河还出土大量植物种子,形态学鉴定有小麦、黍、画眉草。周惠、许月及日本学者加藤镰司等通过古DNA研究对小麦、黍的种属及来源做了分析,结果显示小河小麦中存在普通六倍体小麦。六倍体小麦起源于近东地区,小河小麦的存在很可能是西部农业文化向东扩张的结果。加藤镰司等进一步认为小河小麦一部分属于春播型的普通小麦,而且属于西伯利亚沿途原有品种的常见类型。小河黍的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其遗传结构特征与中国来源的黍完全一致。西方来源的小麦与东方来源的黍在小河的存在,表明距今4000年左右,东西方两大农业文化系统已相互接触,并共存于新疆。蒋洪恩对小河大量发现的一种细微种子进行鉴定,结果为禾本科画眉草属植物,本属植物茎叶柔软,被当作家畜的饲料利用(已在牛粪中检出);日本学者河原太八等则认为其形态与原产于非洲的杂谷苔麸(画眉草属)非常接近,并推测苔麸约在公元2000年前经由阿拉伯传到了印度,后又传到罗布泊地区。

环境考古

莫多闻等选择小河墓地附近两处全新世沉积剖面采集样品,通过古环境指标分析,探讨了小河区域中全新世期间的环境格局、演变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距今4000年前小河区域环境较差,发现更早的人类活动遗迹的可能性很小;距今4000年至3500年间,湖泊较为发育、风沙较弱,古人类在河湖之间的绿洲上生产生活,创造了小河文化;距今3500年至2500年间,来水减少,气候干旱,湖泊不太发育,不利于人类活动;距今约2500年至1000年间,气候较为凉湿,如上游有一定来水,对人类活动相对较为有利,这可能是本区较多汉晋时代遗迹存在的环境原因。距今1000年前后,本区虽有湖泊发育,但气候干旱,同时湖泊来水不足而处于较为停滞封闭的状态,因而湖水矿化度较高,对人类活动而言也是较为不利的时期。晚近以来,本区整体环境处于逐渐恶化的趋势,短期的来水也难以维持区域内动植物的繁盛和长期定居的人类聚落的形成。日本学者北川淳子等对小河木棺外泥壳中的土样做了花粉分析,既检测出喜湿的黑三棱属和禾本科的花粉,也发现较多耐盐碱的藜科花粉和耐旱的麻黄属的花粉,暗示当时小河区域在干旱的沙漠大环境中相对湿润的绿洲小环境。

冶金考古

小河墓地不见大型金属器,除耳环外,大量发现的是不明用途的碎小铜片,多散置在死者身上或钉在棺前立柱上。梅建军等对14件铜片进行检测:9件为锡青铜,3件纯铜,1件铜-铅合金(含少量砷、锡),1件铜-锡-砷三元合金。8件耳环检测,1件为纯锡器,7件为金银合金,这是迄今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锡制品和金银合金制品。金属器工艺皆以锻造成型为主。这些分析结果再次表明锡青铜在新疆早期铜器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多种金属材料并存也可能暗示其来源的多样性。

残留物分析

杨益民等利用蛋白质组学、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小河、古墓沟两墓地出土残留物进行分析。在小河草篓内的黄褐色颗粒状物中,发现含有牛酪蛋白,推测为固体的牛乳制品;在古墓沟草篓底及内壁上见片状残留物,检测为液体牛奶。对小河墓主人身体周围散置的块状残留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中一类乳黄色块状物为除去乳清的牛奶凝结物,个别还掺有山羊奶;还有一类除含有牛酪蛋白外,还含有乳酸杆菌、酵母等微生物,推测是一种发酵后的奶酒凝结形成的奶酪(开菲尔奶酪)。另一类灰褐色块状物,检测认为一种为山羊油脂,还有一种含有牛心脏独有的蛋白及牛的肌球蛋白和血红蛋白,疑为牛心制品。这些研究结果暗示在距今3500年前塔里木盆地居民已开始大规模的牛奶利用,同时可能已有意识开始培养微生物。奶制品不仅食用,而且用于丧葬,同样用于丧葬的还有经粗略加工的羊脂制品、牛心(肉)制品。

食性分析

杨益民等对小河、古墓沟、克里雅北方墓地部分干尸的头发样本做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小河人的主食主要位于C3植物(小麦)的食物链上,大量发现的C4类即黍(小米)的食用比例似乎很低;而克里雅北方墓地居民食谱中则含有相当多的C4植物,该墓地草篓中也发现由黍和小麦粉碎后混合加工制成的面饼;古墓沟样品中氮同位素很高,暗示当地居民存在对鱼的食用。

纺织考古

小河出土大量羊毛服饰,毛纤维颜色有红、黄、黑、棕色。刘剑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结果显示红色为西茜草染色,其他为羊毛本色。

近年来,围绕小河文化展开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不同学科相互交融、相互支撑,无疑将为西域史前考古、丝绸之路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的深度研究开拓全新的局面。

(作者单位: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3年11月8日7版)(中国文物信息网)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07-28 13:03:31 +0800 CST  
在距今4000年的时候,青铜、小麦已经到达新疆

我不反对铁马的观点,东西方的交流是双向的,不过,还是要分清楚,来的是什么,去的是什么

就青铜器而言,我认为,青铜技术本身是西来的,不过,某些青铜容器或兵器的的形制,倒的确具有东亚本土的特点,比如爵、戈等

虽然,黄铜技术与青铜技术之间并不存在鸿沟,但是,黄铜制品并没有在东亚广泛地流行和传播起来,故而,黄铜技术的历史价值真的有限,没必要过于夸大黄铜的历史功绩,真正对世界文明产生重大影响力的是青铜技术!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07-28 13:13:11 +0800 CST  
@gtfz99 2015-06-06 12:58:50
《左传》里有句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指祭祀,与青铜礼器有关
戎,指军事,与青铜兵器有关
也即,国家大事与青铜有关系!
从这句话就可以反映出,商周人的青铜文化背景,他们是重视青铜文化胜过农耕文化的人群,也反映出他们的来历是如何的
-----------------------------
@临涯 2015-06-08 10:12:59
祭祀大多数都是和农耕民族的求天求雨有关.
-----------------------------
@铁马冰河陆川客 2015-06-08 13:33:38
玉器的地位也是不容轻视的。
-----------------------------
@gtfz99 2015-06-22 13:44:10
中国的青铜文化有两条传播线路,西北线和西南线
而中国的玉文化也有南、北之分,这真的是很奇怪!
在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玉文化达到了南北两座高峰,一是北方的红山文化(与人群N有关),二是南方的良渚文化(与人群O1有关)
也就是说,这南北两座玉文化的高峰,都不是由人群O3创造出来的。当然,玉文化在东亚大地广为传播,整个东亚的新石器文化都或多或少拥有玉文化,但是,玉文化的两座高峰......
-----------------------------
@褪毛加菲猫 2015-07-17 11:29:20
左传是什么时期的书?
-----------------------------
@gtfz99 2015-07-28 10:52:13
左传里的文字内容,表达的是一种理念,是从商周流传下来的一种理念,并不见得这种理念只在左传成书期间才有的
就如同中国现在的孝顺理念,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
@褪毛加菲猫 2015-07-28 10:59:56
问题就在于战国时人写的商周事情,是不是真实的。
左传是鲁国 历史 ,从公元前700多年写道公元前400多年。
-----------------------------
你可以怀疑左传的内容是否一定真实,但是,你怀疑一下的事实吗?

玉文化有南、北两座高峰,一是北方的红山文化(与人群N有关),二是南方的良渚文化(与人群O1有关)

青铜文明也有南、北两座高峰,一是北方的夏商周青铜文明(与O3人群有关),二是南方的三星堆文明(可能与四川的彝族有关)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07-28 13:19:23 +0800 CST  
在新石器及青铜时代,难得与O3人群有关的高峰是夏商周青铜文明,除了这个,还有那座高峰与O3人群有关?只怕没有了吧!

仰韶文化与O2人群有关,与O3无关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07-28 13:24:03 +0800 CST  
如果O3的人群说一句,国之大事与青铜有关,说错了吗?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07-28 13:25:08 +0800 CST  
汉族以O3为主体人群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07-28 13:29:55 +0800 CST  
O3人群自南来之后,就一直活跃于长江以北的地区,在距今7000年左右,受到南方来的稻作人群(O2)的北上扩张影响,导致O3的三大支系后来进入到了西北地区,但也并非从不挪窝,后来又相继来到了陕西、山西、内蒙、辽西、冀北、胶东,足迹也算是遍布了很多的北方地区(这条迁移路线其实就是北方青铜文化的传播路线),但是,并没有到达西伯利亚这么北的地方(除非少数人),而且曾经在陕西和山西停留过不短的时间,并且,O3的三大簇在山西有过近距离的接触(比如部落战争)

东亚的青铜文明有南、北两座高峰,一是北方的夏商周青铜文明(与O3人群有关),二是南方的三星堆文明(可能与四川的彝族有关)。而这座北高峰,就是与青铜技术的传播有很大关系的O3人群,也即汉族的主体人群

而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与人群O2有关,海岱地区的大汶口-龙山文化,与人群O2、O1有关,辽西的红山文化与人群N有关,都与O3人群无关。只有从后来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岳石文化、二里头文化开始,才与O3人群有关系,而西北的齐家文化,可能也与O3人群有关


也就是说,新石器时代的纯粹农耕文化,比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都与金属冶金术无关

与金属冶金术有关的新石器文化,从西北的甘青开始,然后是陕西、山西、内蒙古、辽西、胶东等地,基本上是沿着长城沿线传播,而这些北方的文化,才与汉族有关

而古中原、古海岱地区,自距今7000-4000年,一直都是南方移民来的稻作人群(O2、O1)的地盘,与青铜文化无关!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07-28 15:35:07 +0800 CST  
O3的三大支系,最早是狩猎渔猎民族(8000年前),然后是半农半狩猎民族(距今7000-4500年以前),后来是半农半畜牧民族(距今4500-3000)、最后才是农耕民族(距今3500-3000年至今)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07-28 15:42:30 +0800 CST  
@gtfz99 2015-06-06 12:58:50
《左传》里有句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指祭祀,与青铜礼器有关
戎,指军事,与青铜兵器有关
也即,国家大事与青铜有关系!
从这句话就可以反映出,商周人的青铜文化背景,他们是重视青铜文化胜过农耕文化的人群,也反映出他们的来历是如何的
-----------------------------
@临涯 2015-06-08 10:12:59
祭祀大多数都是和农耕民族的求天求雨有关.
-----------------------------
@铁马冰河陆川客 2015-06-08 13:33:38
玉器的地位也是不容轻视的。
-----------------------------
@gtfz99 2015-06-22 13:44:10
中国的青铜文化有两条传播线路,西北线和西南线
而中国的玉文化也有南、北之分,这真的是很奇怪!
在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玉文化达到了南北两座高峰,一是北方的红山文化(与人群N有关),二是南方的良渚文化(与人群O1有关)
也就是说,这南北两座玉文化的高峰,都不是由人群O3创造出来的。当然,玉文化在东亚大地广为传播,整个东亚的新石器文化都或多或少拥有玉文化,但是,玉文化的两座高峰......
-----------------------------
@褪毛加菲猫 2015-07-17 11:29:20
左传是什么时期的书?
-----------------------------
@gtfz99 2015-07-28 10:52:13
左传里的文字内容,表达的是一种理念,是从商周流传下来的一种理念,并不见得这种理念只在左传成书期间才有的
就如同中国现在的孝顺理念,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
@褪毛加菲猫 2015-07-28 10:59:56
问题就在于战国时人写的商周事情,是不是真实的。
左传是鲁国 历史 ,从公元前700多年写道公元前400多年。
-----------------------------
@gtfz99 2015-07-28 13:19:23
你可以怀疑左传的内容是否一定真实,但是,你怀疑一下的事实吗?
玉文化有南、北两座高峰,一是北方的红山文化(与人群N有关),二是南方的良渚文化(与人群O1有关)
青铜文明也有南、北两座高峰,一是北方的夏商周青铜文明(与O3人群有关),二是南方的三星堆文明(可能与四川的彝族有关)
-----------------------------
@褪毛加菲猫 2015-07-29 09:11:38
晕倒,
左传是战国时人编撰的,记载春秋鲁国的 历史 ,你用于证明什么“红山文化”“良渚文化”,证明“夏”的存在,是不是有些南辕北辙了?
-----------------------------
我不过是用左传,来证明从夏商周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理念而已,那种“重视青铜文化”的理念,因为夏人、商人、周人,都与青铜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一种联系,这意味着他们很可能拥有的是青铜背景(而不是纯农耕背景),有利于我们后人去分析和判断夏商周人的来源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07-29 12:26:56 +0800 CST  
对于夏人、商人、周人的来源,后人往往有截然不同的两类猜测:

一是,我们汉族是中原仰韶文化的直系后人,是“纯农耕民族”,而夏人、商人、周人则是入侵中原的外来异族而已(非汉族)

二是,我们汉族并非中原仰韶文化的直系后人(仰韶文化的创造者来自南方的稻作人群),汉族是外来的夏商周人的直系后人,也即是“青铜人群”的直系后裔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07-29 12:34:29 +0800 CST  
以前,我们曾经毫不怀疑地声称,我们汉族是中原仰韶文化的直系后裔,汉族自古以来就是纯粹的农耕民族!

然而,现有的证据却并不支持这一看似铁定的结论,也即,第一种可能性也许是错误的

仰韶文化遗址里的人骨体质特征,具有明显的南方壮族人的特点,跟现代的汉族有明显的差异。而且,仰韶文化的母系来自长江流域,女性通常反映的是人群的底层结构

而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却与古代的西北人最为接近,也就是说,汉族可能并非古中原地区的土著,而是移民来自古西北地区!

古西北地区自距今四千多年起,最先接触到从中亚传播过来的青铜、牛羊、小麦文化,所以,古西北人也最有资格最早成为东亚地区的“青铜人群”和半农半畜牧的人群

而商人就是典型的青铜人群和半农半畜牧的人群,而不是纯粹的农耕人群,虽然商人在入主中原之前的直接来源地,有可能是辽西和冀北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但是,他们并非东北的土著,也是外来人群,因为商人是爱迁徙的民族,商人原本是从西北一路迁移到东北之后,最后方才入主中原的

夏商周人,才可能是我们汉族的真正直系祖先!在汉族的家谱里有这种记载的,中国上古八大姓(姜、姬、姚、嬴、姒、妘、妊、妫),基本上都是与夏人、商人、周人有关的姓氏

古中原的仰韶人,古海岱的大汶口-龙山人,都不是汉族的直系祖先,我们不要认错了祖先!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07-29 12:54:12 +0800 CST  
@执着的尘埃 738楼 2015-10-06 01:44:00
@gtfz99 2015-05-04 14:18:18

不啰嗦,文科生能看此帖吗?

-----------------------------

楼主你能不要老是攻击文科生么?

文科生有很多,观点也不一致,打击一大片不太好吧?

另外,前面有个网友“懒胖”给你提了问题如下:

“国王谷新打开的墓穴中的文本描述,与其他来源的文本相印证,符合陈寅恪的地上文物和地下文物相互印证;


—————————————————
之所以懒得回复这位‘‘懒胖’’网友,是因为他已经定义楼主是‘‘思而不学的半吊子货色‘’了,我承认,我的确是半吊子出身的理工科生,但绝对不是文科生那样的只学不思的纯复读机,我没有任何兴趣去复读西方人的洗脑材料,我宁愿自己思考问题,从一张白纸开始,不接受他人的洗脑。你愿意质疑他人的说法,我很欢迎,因为我欣赏的就是独立、独立、独立的思考能力!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10-07 10:26:06 +0800 CST  
@执着的尘埃 741楼 2015-10-06 03:52:00
@gtfz99 2015-07-28 12:45:00

-----------------------------

关于楼主和各位工科大大们所提出的假设,在下基本都没啥意见好说,很多东西本来就是见仁见智而已,各自的知识背景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得出的结论必然不同,还是求同存异比较好,这里是大众论坛而已,没必要把自己搞得多么的高大上,好像肩负起天下兴亡一样。

其他的就不讲了,还是说说那个悲
—————————————————
对于古希腊人的定义,总想着用伊朗人的言论来证明西方人的言论,如果抛弃他人的言论洗脑,你就什么也证明不出来了吗?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10-07 10:29:52 +0800 CST  
@执着的尘埃 741楼 2015-10-06 03:52:00
@gtfz99 2015-07-28 12:45:00

-----------------------------

关于楼主和各位工科大大们所提出的假设,在下基本都没啥意见好说,很多东西本来就是见仁见智而已,各自的知识背景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得出的结论必然不同,还是求同存异比较好,这里是大众论坛而已,没必要把自己搞得多么的高大上,好像肩负起天下兴亡一样。

其他的就不讲了,还是说说那个悲
—————————————————
关于亚历山大是否真实存在,如果你有自己的独立观点,我会欣赏你的独立思考,如果你只是在重复别人的话,那就没意思了,我也没兴趣听多听。在我的眼里,亚历山大存在与否,都改变不了他和成吉思汗同属于蛮族英雄的本质,这样的英雄有必要被捧到天上去吗?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10-07 10:34:43 +0800 CST  

关于亚历山大是否真实存在,如果你有自己的独立观点,我会欣赏你的独立思考,......
-----------------------------
@执着的尘埃 2015-10-07 11:13:26
你所谓的“独立”思想,就是别人说的都不对,别人提供的文献都是伪造的,只有你的质疑指正确的?
这就是你所谓的“独立?”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想跟你多做无谓的争论。
如果你真的有“独立”思想,你可以发表到专业领域当面锣对面鼓的批驳西方学者,也可以发动民间力量推动国内官方学者去做这件事情。
躲在天涯这种民间业余论坛嘴炮,煽动民粹,有意思么?
天涯有几个人能在这方面有发言权的?
-----------------------------
你认为,我到煮酒来发言,是为了煽动民粹?你错了

我在寻求有独立思考的观点,不依附于西方人观点的观点,只可惜,反驳者拿不出自己的独立观点,只会当西方人的“复读机”,真让人失望!

当复读机,谁不会?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5-10-07 18:13:35 +0800 CST  

楼主:gtfz99

字数:1204949

发表时间:2015-02-09 18: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01:36:33 +0800 CST

评论数:99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