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轻松读(1)——布衣天子朱元璋

蒙古人可以不需要劳动就可以享有汉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财产(我感觉蒙古人就像奴隶主);杀一个南人只需罚交一头毛驴价格相等的烧埋银即可;汉人还不能有名字,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我一直搞不懂,汉人取名字又损害了元朝什么利益?);蒙古人害怕汉人起来反抗,毕竟汉人人数远超他们许多,因此还禁止汉人拥有铁器,连一把菜刀也必须几家合用;最为变态的是这条规定,谁家姑娘出嫁,第一夜必须送给蒙古人。
当时元朝的赋役很重,前面我们说过朱元璋的家乡灾荒不断,仅仅半个月,就饿死了父母和大哥,汉族百姓完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元朝政府仇恨自然是干柴烈火,就等韩山童和刘福通这把大火了。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3 22:30:23 +0800 CST  
韩山童、刘福通起义的消息传开后,黄河沿岸的民工们纷纷响应,当即杀了监工,头裹红巾,纷纷投奔刘福通。没过几天,义军发展到数十万,遍布大江南北。
这时候,经过三年乞讨的朱元璋回到寺庙中吃斋念佛,时常听到周边百姓和儿时的小伙伴们,今天谁谁谁又参加义军,反抗暴元去了,明日又听说谁谁谁参加义军,反抗暴元去了。你说朱元璋要是一点也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3 22:30:42 +0800 CST  
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深圳改革开放后,开始蓬勃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年轻男女南下打工。我出生在浙江东部的一个农村,当时村里很多十八九岁的女孩子怀揣着梦想,早早地休学,南下深圳服装厂打工去了。那时我表姐正好念初三(我还在念小学),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当时表姐班里隔三差五都有同学休学去深圳服装厂打工去了,到了初三下半学期的时候,班里读书的同学已经剩下一半不到,如此一来,搞得表姐也不能安心念书了。她每天回家哭哭啼啼,跟父母吵架,说自己要休学,南下深圳做服装去。舅舅舅妈望女成凤,自然不肯,整天棍棒伺候,逼迫表姐继续上学,表姐这才考上了高中。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3 22:30:58 +0800 CST  
在周边百姓的影响下,朱元璋开始有些蠢蠢欲动了,可是怎么也下不了决心。毕竟造反这条路不同与南下深圳服装厂打工,是高风险的职业(当然也是回报最高的:)),而且还不能回头。一旦上了这条路,要么封侯拜相,裂土为疆;要么杀身成仁,永垂不朽。(即使起义失败,身首异处,但是史书上一定会记载,某年某月某日,伟大的朱元璋同志也扛起了反元的大旗,打响了反元的枪声。第一枪是没了,早被韩山童抢走了。)
夜晚,朱元璋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觉,于是披衣起身,望着窗外深邃的夜空,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和理想。自己到底一辈子在这寺庙中吃斋念佛,直到老死,还是应该出去闯荡一番,干些轰轰烈烈的大事,等到自己年老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自己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3 22:31:16 +0800 CST  
朱元璋左思右想之后,还是拿不了主意,于是决定征求一下寺庙中佛祖的意见。(你看水浒中的那些好汉,林冲,宋江,哪个愿意落草为寇,落下一世的骂名呢,还不是走投无路了,才被逼上了梁山的吗?)
朱元璋缓缓地来到神像面前,就地跪倒,双手合十,虔诚地向佛主求卜,问佛祖自己究竟该何去何从。他先在佛祖面前诚信祷告了一番,许下“离开寺庙”的心愿,然后慢慢晃动竹筒,直到有一支竹签缓缓地跳了出来。朱元璋拿起竹签一看,竟然是“不吉”。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3 22:31:35 +0800 CST  
既然佛祖点化自己不要离开寺庙,那么朱元璋又拿起竹筒,许下“留在寺庙”的心愿,再次慢慢摇动竹筒,直到有竹签掉出为止。朱元璋拿起竹签一看,发现还是“不吉”。
“去留皆不吉”,这样的占卜结果让朱元璋不知所措了。朱元璋心道:“去也不是,留也不是,难道你是要让我造反吗?”于是,朱元璋第三次拿起竹筒,默默地许下了一个“就凶”的心愿(就是投奔义军造反),缓缓地摇动竹筒。过了一会,一支竹签跳了出来,朱元璋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一个“吉”字。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3 22:31:54 +0800 CST  
上面我给大家讲的朱元璋占卜的事情记载在《御制皇陵碑》中:
“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
《御制皇陵碑》
意思是说,选择离开,选择留守寺庙则都不吉利,选择投靠义军造反反而不妨碍。
这个故事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自己亲口说出来的,但是我觉得故事的真实性还是有点问题的。很有可能是朱元璋在众人面前吹吹牛,把自己说成当年受了佛祖,无非是为了神化自己,说明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这个故事跟朱元璋出生时各种传说故事的性质和目的是一样的。)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3 22:32:14 +0800 CST  
@周易取名字 2017-10-24 07:31:34
支持!
-----------------------------
谢谢,欢迎常来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4 12:49:00 +0800 CST  
@月润江南 2017-10-24 08:24:36
佳作共赏!
-----------------------------
谢谢,欢迎您常来交流探讨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4 12:52:39 +0800 CST  
@zgsxsltsj 2017-10-24 12:40:24


-----------------------------
谢谢,欢迎常来交流探讨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4 13:23:39 +0800 CST  
@李家公子2015 2017-10-24 13:24:36
写的好,加油
-----------------------------
谢谢,欢迎常来交流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4 19:47:05 +0800 CST  
@望舒amy 2017-10-24 13:27:31
支持佳作
-----------------------------
欢迎常来交流探讨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4 19:47:34 +0800 CST  
第五章 革命
每个人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总会犹豫不决,朱元璋也不例外。他虽然得到佛祖点化,让他去参加义军造反,但是这件事毕竟风险太高,他还是有些犹豫。正在这时,他收到了一封书信,也是因为这封书信,最后走上了起义的道路,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那么,这封信到底是谁写的呢?
原来这封信是朱元璋当年一起放牛的小伙伴汤和托人从濠州带过来的,信中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先是感怀了一下往日贫苦和友情(他们不是当年一起给地主放牛,还一起把小牛给偷吃了吗?),然后说自己已经带了十来个兄弟投奔了濠州的义军,并且屡立战功,还当了官(千户),现在每天和兄弟们一起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好不快活。接着又大肆赞扬了朱元璋的才能,说他从小就是孩子王,有领导能力,最后终于说出写这封信的目的,“说你不要再躲在寺庙中当和尚了,快来参加义军,我们一起奋斗吧!”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4 20:57:25 +0800 CST  
朱元璋看完此信后,又喜有惊。喜的是好兄弟汤和已经参加了义军,还当上了千户,惊的是汤和给自己写信,那可是私通义军,万一泄露了,脑袋也就搬家了。朱元璋是个很谨慎的人,默默地看完了信件,便悄悄地烧掉了。
可是,不知怎么的,朱元璋收到义军密信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了。寺庙中有个人平日里跟他关系不好,便准备暗中去官府告发朱元璋,说他与反贼勾结。幸好有个师兄跟他关系十分要好,暗中将这个事情告诉了朱元璋,劝他赶紧逃跑。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4 20:57:42 +0800 CST  
当时,外边还很混乱,元朝政府军四处抓捕和尚,烧毁寺庙,搞得是人心惶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红巾军信奉明教,而明教又主张信奉弥勒佛,说什么弥勒佛下凡,解救世间百姓。于是,元朝政府只要看到寺庙中供奉着弥勒佛,就认为可能是明教的秘密活动场所,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的原则,一律烧毁。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朱元璋终于被逼上了“梁山”,决心投军反元。当时在皇觉寺附近濠州活跃着一支反元义军,那个义军的首领叫做郭子兴。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4 20:57:58 +0800 CST  
这郭子兴是山东曹州人。他父亲本是个算命先生,到处周游,四海为家。有一次,他父亲经过定远,碰到当地一富户人家,当时尚有一瞎女还没有出嫁。他父亲算了一卦,知道这女的是个旺夫命(其实不算我也知道她旺夫),便娶了那女的为妻,在当地安家。后来他父亲又依靠女方势力,逐渐富裕起来,还生有三子,郭子兴乃是第二个儿子。郭子兴刚出生时,他父亲为他卜得一吉卦,十分欢喜。
这郭子兴长大成之后,性格十分豪爽侠义,而且视金钱如粪土,成天挥霍家财,杀牛备酒,结交四方豪杰。他看不惯贪官污吏们的强取豪夺,受不了地方官府的鸟气,就加入了明教,举起了反元大旗。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4 21:00:02 +0800 CST  
朱元璋见郭子兴的义军离自己不远,而且小时候的伙伴汤和也在那里,便决定投奔郭子兴。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25岁的朱元璋离开了寺庙,踌躇满志地来到了濠州城,准备投奔郭子兴。
当时濠州城被起义军所占领,而城外驻扎了元军,双方虽然没有交战,但是对峙不下,情况十分紧张,因此,起义军戒备十分森严,对来往客商盘问得非常仔细。
朱元璋来到城门口,对着守城的士兵,双手合十,一鞠躬,想要入城。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4 21:00:20 +0800 CST  
守军的士兵抬头一看,见是个身穿袈裟的和尚,身材十分魁梧,相貌十分奇特,不像是个好人,心道:“这兵荒马乱的,你这和尚不躲在寺庙中好好吃斋念佛,却跑到这里,做什么?”
“大和尚,你来此处,为何?”守城的士兵问道。
“我是来投靠城里的义军。”朱元璋平静地回答道。
守城士兵闻言后,上下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大和尚,心道:“你这呆子谎话都不会讲,这节骨眼上谁还会来投靠义军,莫非你是元军派来的奸细,想混到军中,里应外合,攻占我濠州城。”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4 21:00:38 +0800 CST  
守城士兵想到此处,双手一挥,说道:“好好搜查搜查,看看是否元军派来的奸细。”
本来朱元璋只要拿出汤和的推荐信,守城将士自然会将他毕恭毕敬地迎进城中。可是,朱元璋兴高采烈地来投起义军,没有想到却被这些人当作奸细,心中自是气愤不已,也不打算拿介绍信,便当场跟他们争吵了。几个守城的士兵也被他搞急了,一拥而上,当场拿住了朱元璋,将他当作奸细上报了郭之兴那里。
按理说,郭之兴乃是义军的首领,哪里顾得了这些小事,一般也就是听说汇报后,头也不抬,挥挥手,让手下将这些奸细处理了便是。也该是朱元璋命不该绝,这天郭子兴心情不错,听到手下汇报后,便想见见这个奸细。生怕一不小心弄错了,寒了前来投奔好汉们的心,况且目前也正是用人之际,于是他决心亲自去见见这个奸细。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4 21:00:57 +0800 CST  
没过多久,郭之兴便来到了城脚下,见到了朱元璋。他见朱元璋长相奇特,不由地吃了一惊,问道:“你这和尚来自何处?”
“我原本是皇觉寺宗的和尚。”朱元璋见这人被人前后簇拥着,定是个义军中重要人物,回了一句。
“哦,”郭子兴点点头,继续说道:“你是前来投奔我的,可有什么凭证啊?”
“我乃是起义军中千户汤和小时候的伙伴,我怀中还有他的推荐信呢。”朱元璋回道。
楼主 8清风8明月8  发布于 2017-10-24 21:01:12 +0800 CST  

楼主:8清风8明月8

字数:26789

发表时间:2017-10-18 03:11:1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1-18 04:56:20 +0800 CST

评论数:93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