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

@后清中书门下三品 83楼 2014-06-07 11:45:13
楼主这是玩哪样?三国那个帖子不更新了 ?
-----------------------------
南北朝和三国都快更完了,且正与出版社洽谈,社里不愿发完。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7 12:45:49 +0800 CST  
@xcyxxs 84楼 2014-06-07 11:50:00
坐等,楼主,效率!

-----------------------------
中午再发一节,以后不定期发帖啦……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7 12:46:23 +0800 CST  
@怪叔叔北风 85楼 2014-06-07 12:09:26
哇,前排支持楼主!正在拜读您的西晋风云!
-----------------------------
欢迎购买实体书!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7 12:46:47 +0800 CST  
五、江南叛乱(1)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上半年隋朝平定了江南,但仅仅过去一年多,到了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年底,江南地区就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
在整个南北朝对峙时期,南朝门阀制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世家大族与寒门人士之间隔若天渊,而相对于南朝来说,北朝门阀虽然在北齐有一定发展,但北周宇文泰却反其道而行之,施行胡化政策,门阀制度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继承北周衣钵的隋朝建立者杨坚虽然也自称自己出身于弘农杨氏,显示了对门阀大族的向往,但由于西魏、北周乃至隋朝朝廷重臣大多出身并不显赫,因此,在隋朝建立之初,门阀制度的影响却并不明显,甚至有人说,隋朝平定南陈以后,结束了南朝高门垄断政权的局面,隋朝地方官吏对于高门大族与寒门士人一视同仁,限制了江南世家大族的特权,引发了这些人的普遍不满。隋朝尚书右仆射苏威又制订了《五教》,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种伦理道德进行具体的教育,要求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都要背诵得滚瓜烂熟,这也令江南百姓感到厌烦。在这种情况下,江南民间疯传隋朝又打算将江南百姓大规模地迁往关中,这一谣言不胫而走,顿时江南各地陷于一片混乱之中,于是,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人汪文进、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高智慧、苏州(今江苏省吴县)人沈玄懀全部举兵发动叛乱,自称天子,设置百官。乐安(今安徽省霍山县)蔡道人、蒋山(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李棱、饶州(今江西省波阳县)吴代华、永嘉(今浙江省永嘉县)沈孝澈、泉州(今福建省福州市)王国庆、余杭(今浙江省杭州市)杨宝英、交趾(今越南河内市)李春等人皆自称大都督,攻陷州县。江南全境全部叛乱,大的势力有数万之众,小的有数千人,他们之间相互联络,逮捕县令,有的县令被抽出肠子,有的被剁成肉酱,变民们说:“看你还能不能让我们背《五教》!”
隋文帝下诏任命上柱国、内史令、越国公杨素为行军总管,率领大军南下,前往平定叛乱。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7 12:48:28 +0800 CST  
杨素将要率领大军南渡长江,他派遣手下一位奇人麦铁杖头戴草帽,趁夜游过了长江,前去南岸侦查敌情。麦铁杖,原为始兴(今广东省始兴县)人。此人生来骁勇异常,臂力过人,每天能行五百里,可跑过奔马,是一位名符其实的神行太保。他性格粗犷,喜欢喝酒、交游,重情重义,以捕鱼、打猎为生,南陈太建年间,他与一帮朋友落草为寇,后被南陈广州刺史欧阳頠活捉,献到朝廷,被罚为官府奴仆,负责拿着皇帝的御用伞盖。每天散朝后,麦铁杖总是趁夜东行一百多里,来到南徐州(即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翻城而入,明火执仗,抢掠一番,等到天明才往回赶,还能赶上正常上班。如此反复一二十次,受害人认出了麦铁杖,南徐州遂向朝廷报告。朝廷群臣见麦铁杖整天都在朝廷,都不相信,后来告发的人越来越多,尚书蔡徵说:“可以试验一下。”于是,悬赏一百金子,招募一人携带诏书连夜赶往南徐州,麦铁杖当晚应募,当晚出发,第二天一早就赶回复命了。南陈皇帝说:“这下清楚了,他就是那个强盗。”然而爱惜他的骁勇,只将其训斥一番就释放了。南陈灭亡后,麦铁杖被迁到清流县(今安徽省滁州市)居住。
当时,盘踞京口的是乱党朱莫问(自称南徐州刺史)所部,麦铁杖接到命令后,即连夜过江,侦查到敌人各处的屯兵情报,又顺利返回,向杨素禀报,不久,他又被派往江南侦查,但却被敌人擒获。叛党头领李棱派了三十人将麦铁杖五花大绑送往高智慧那里。行至庆亭(今地不详),押送他的士兵们中途歇息,看到麦铁杖又急又饿,就解开了他的双手,给他一点吃的。谁知,麦铁杖突然从地上跃起,夺下士兵们的佩刀,一阵乱砍,将这三十名士兵几乎全部杀死,割下他们的鼻子,怀揣着鼻子又回到了江北,杨素顿时对其刮目相看。后来,杨素在向朝廷呈报军功时,竟然忘了麦铁杖的功劳,正巧杨素奉命火速赶回京师,麦铁杖徒步紧紧追随,每夜都与杨素住在一起。杨素见他这样,突然明白了个中缘由,遂特意上奏朝廷加封其为仪同三司。因麦铁杖大字不识一个,朝廷又将其放归老家闲居。
杨素得到了江南的准确情报后,即率领水军从扬子津(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南十五里)横渡长江,首先击破了京口的朱莫问,继而,晋陵(今江苏省武进县)的顾世兴(自称太守)与其都督鲍迁等人率军前来迎战,杨素率领隋军又将其击破,生擒鲍迁,俘虏三千多人。接着,杨素率军继续南下,又击破了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叛党叶略。
吴郡的沈玄懀、沈杰等人率军包围了苏州,苏州刺史皇甫绩屡战屡败,杨素率军前来增援,沈玄懀众寡不敌,只好率部南撤,投靠了南沙叛党陆孟孙。杨素率军又在松江大破叛军,生擒了陆孟孙和沈玄懀。黟(安徽省黟县)、歙(安徽省歙县)叛党沈雪、沈能构筑工事,占据险要自保,杨素又将其攻克。
浙江叛党高智慧自称东扬州刺史,拥有上千艘战舰,实力雄厚,扼守要路,绵延上百里。子总管(副总管)来护儿建议道:“吴人素来骁勇,熟悉水战,抱着必死决心的敌人,难以与之正面交锋。大人暂且严阵以待,不要轻易与敌人交手,请您交给我数千人马,让我率领他们偷偷渡过浙江,偷袭他们的后方营垒,令其退无处可退,进不得与我作战,这是韩信破赵国时用过的计策。”来护儿,字崇善,原本是南阳新野县人,为东汉初年名将来歙的十八世孙。其曾祖来成后来归顺了南梁,举家迁居广陵。来护儿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伯母将其养大成人。来护儿年幼时就显出与众不同,每次读《诗经》,读到“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羔裘豹饰,孔武有力”这些诗句时,总会丢下书本,叹息道:“大丈夫活在世间,就该如此!将为国杀敌,博取功名,岂能一辈子摆弄笔墨纸砚啊!”等到长大后,他英气逼人,涉猎书籍,只观其大概,不寻章摘句。梁末侯景之乱中,来护儿的伯父被同乡陶武子所杀,其伯母总会流泪提及此事,来护儿一直要替伯父报仇。陶武子宗族数百家,是当地的豪强,来护儿趁其家族举行婚礼,纠集了数人,径直闯入陶武子家,将其拉出砍下了脑袋,以其人头祭奠伯父,而后,藏匿了起来。一年多后,北周军队攻克了淮南地区,来护儿这才又回到了家乡。隋朝建立后,来护儿被拜为大都督,统领本乡之兵,在灭陈之战中,他又立下战功,被晋升为上开府。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7 12:48:58 +0800 CST  
杨素采纳了来护儿的建议,遂按兵不动,而命令来护儿率领数百艘小船,径直渡过浙江,登上南岸,击破了叛军后方营垒。来护儿等人占领叛军营垒后,立即纵火,顿时烟炎张天。叛军看到后方失火,军心大乱,杨素遂趁机率军向敌人发起了总攻,大破高智慧。高智慧率领残兵败将逃入深海,杨素跟踪追击,一直追到海曲。杨素召唤行军记室参军封德彝前来商议军务,仓卒之际,封德彝失足落入水中,被人救出,侥幸捡了一条小命,但他换了衣服拜见杨素,一句也不提自己落水的事情。后来,杨素知道了,就问他原因,他淡淡回答道:“这是私事,所以没有禀报。”杨素非常赞赏。封德彝,本名叫封伦,德彝是他的字,但以字行。他是北齐太子太保、高欢的佐命功臣封隆之的孙子。封德彝年少时,他的舅舅卢思道常常说:“这孩子胆识智慧超出常人,一定能当上宰相。”后来,到唐初,封德彝果然位至宰相。
隋军从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一直追到永嘉(今浙江省永嘉市),高智慧整军再战,又被杨素击败,隋军生擒了数千人。高智慧再度南逃。东阳(今浙江省金华市)叛党汪文进自称天子,以其党蔡道人为司空,驻守乐安(今浙江省仙居县)。隋军回师进讨,将其全部消灭;又击破了永嘉叛党沈孝彻,于是,杨素率军从陆路向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进发,直指临海郡(今浙江省临海市),追剿残余叛军,前后经过一百多次战斗,终于将高智慧等人逐出浙江,高智慧退守闽越(今福建省)。
与此同时,杨素命令总管史万岁率领两千隋军从东阳出发,翻山越岭,逐一清剿躲藏在山洞中的变民。这一路隋军前后经过了七百多次战斗,一边前进,一边作战,辗转了上千里,攻克无数变民据点,在长达一百多天的时间里,他们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人们都认为他们已经全军覆没了。因水陆全部断绝,无法送出讯息,史万岁只好命人将书信放在竹筒之内,投入水中,希望能被人捡到,送给主帅杨素。有人在河边打水,就真的拾到了这个竹筒,交给了杨素。杨素大喜,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直接上报给了隋文帝,隋文帝连连赞叹,赏赐史万岁家十万钱,等到史万岁回朝后,又拜其为左领军将军。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7 12:49:39 +0800 CST  
@轩辕文心 98楼 2014-06-07 13:48:29
网上看到的《二十五史补编》目录,看来有机会要好好收集一番啦。
《二十五史補編》目錄:
1. 北齊諸王世表一卷 【清】萬斯同 撰 《二十五史補編》北齊書部分 覆歷代史表原刊本
2. 北齊異姓諸王世表一卷 【清】萬斯同 撰 《二十五史補編》北齊書部分 覆歷代史表原刊本
3. 北齊將相大臣年表一卷 【清】萬斯同 撰 《二十五史補編》北齊書部分 覆歷代史表原刊本
4. 補陳疆域志四......
-----------------------------
可以在网上买来电子书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7 14:00:48 +0800 CST  
@满腹忧伤 112楼 2014-06-07 22:59
琢磨了两天,还是跟着这个帖子走吧!之前的弄实体书来看。另,俺是叶县人,汉朝时属南阳,现在分家了.,呵呵![
]自古惟宛有才,发哥前边开路,我们后边尾随!
-----------------------------
另外两个贴子我也舍不得,会时不时回去的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7 23:05:44 +0800 CST  
@鸿文烈 106楼 2014-06-07 16:54
发哥太强悍了,把所有乱世都写完了
-----------------------------
沒呀,其实我国历史多为乱世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7 23:07:15 +0800 CST  
@云中桃花源 109楼 2014-06-07 21:21
又是一年高考时,去年发哥还在为女儿高考操心呢,转眼就是一年啊,真快……
[来自UC浏览器]
-----------------------------
是啊,孙艺真快回来了!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7 23:08:21 +0800 CST  
@云中桃花源 111楼 2014-06-07 22:28
本贴是煮酒板块今日热贴,算是开门红啦!
[来自UC浏览器]
-----------------------------
是么,怎么看?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7 23:10:45 +0800 CST  
@西城朽树 116楼 2014-06-07 23:08
顶发哥
除了历史事件,发哥对历史人物的评论也有独到之处,这也是我很期待的内容
-----------------------------
谢谢朋友的支持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7 23:12:36 +0800 CST  
@满腹忧伤 119楼 2014-06-07 23:15
听说杨素可是个厉害的主儿!
-----------------------------
是的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7 23:24:02 +0800 CST  
@云中桃花源 123楼 2014-06-07 23:38
唐诗是我期待的,希望发哥有了灵感,也能赋诗若干,让大家欣赏一下。
[来自UC浏览器]
-----------------------------
会写到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8 00:03:59 +0800 CST  
六、江南叛乱(2)

史书称:“上以素久劳于外,诏令驰传入朝。”
也就是说,在杨素剿灭江南叛军过程中,隋文帝突然下诏命令其火速赶回京师。虽然史书说得冠冕堂皇,是说隋文帝从关心杨素身体健康的角度才命其返回脱离军队,返回长安,但这一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这是因为:假如隋文帝真的关心杨素个人的身体健康,就不会让其火速赶回,况且,此时的杨素并无任何疾病,以隋文帝猜忌的性格,加上隋朝朝中复杂的矛盾斗争,我们有理由相信是隋文帝听信了朝中的流言蜚语,担心杨素长期在江南会发动叛乱,才将其调离南征大军的。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杨素手握重兵,又在江南屡立战功,威名大振,一旦怀有二心,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大约是隋文帝将其征召回京的主要原因。
杨素赶回长安后,隋文帝加封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为上开府,赏赐三千段丝绸。杨素回到长安后,又上书称江南叛党尚未完全肃清,恐怕会产生后患,遂请求隋文帝允许自己再次南下,隋文帝答应了,杨素再次乘坐驿马车来到会稽。当初,南安(今福建省南安县)豪强王国庆杀掉刺史刘弘占据泉州(今福建省福州市)作乱,高智慧等人全都前来投靠。王国庆自认为海路难行,北方人不善舟楫,不可能很快到达,遂未做任何防备。谁知杨素却突然率领水军进抵泉州,错愕之间,王国庆不战而逃,下余部众或逃入海岛,或散入山洞。杨素命令隋军分头展开清剿,又派人劝说王国庆,令其斩杀高智慧以赎罪;王国庆遂逮捕了高智慧,杨素下令将高智慧斩杀,剩余叛党全部投降。江南大乱遂被平定。
杨素班师后,隋文帝派遣皇后独孤伽罗的异母弟、左领军将军独孤陀亲自来到浚仪(今河南省开封市)迎候,等到杨素回到长安,隋文帝每天都会派使者来到杨素家中慰问,又拜其另外一个儿子杨玄奖为仪同三司,赏赐杨素黄金四十斤,用金钱盛满银瓶,又赏赐缣三千段,马二百匹,羊二千口,田一百顷,宅一区。
杨素用兵足智多谋,军纪严厉。每次临敌作战之前,他总是故意挑出部下的毛病,先杀人,有时候多则连杀上百人,少则十几人,血流面前,但杨素依然谈笑风生,熟视无睹。等到与敌人对垒时,他又先命令一二百人率先冲入敌阵之中,假如能攻破敌阵还则罢了,一旦败退下来,不论人数多少,全部斩首示众,而后再令二三百人发起冲锋,与上次一样。因此,隋军将士们都吓得心惊胆战,全部被杨素锻炼成了敢死队员,反正是一到战场上,不是杀死敌人取胜,就是被自己的主帅杀死,所以都抱有一颗必死之心,而杨素统领下的隋军因之战无不胜,杨素也被称为名将。当时,杨素深得隋文帝的宠信,隋文帝对其是言听计从,杨素的部下即便是有很小一点功劳,也一定会得到朝廷的封赏,而其他将领即使立下大功,也多被具体办事的文官刁难,往往晋升很慢,因此,虽然杨素对部下非常残忍,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将士们也愿意跟着他干。
杨素平定的江南地区,仅仅局限于南陈核心统治区,其实,与这里发生叛乱相呼应,岭南地区也发动了叛乱。
南陈灭亡后,岭南地区并未归附隋朝,岭南有数郡一起尊奉高凉(今广东省阳江市北)冼夫人为主,号称圣母。冼夫人一家世代为南越部落头领,有部落十余万家。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8 08:44:10 +0800 CST  
隋文帝派遣广州总管韦洸、永州总管周法尚安抚岭南。周法尚率领三千五百人南进,南陈桂州(今广西自治区桂林市)刺史钱季卿、南康(今江西省赣州市西南)内史柳培、西衡州(今广东省英德市西北)刺史邓暠、阳山(今广东省阳山县东)太守毛爽等投降;南陈定州(今广西自治区贵港市)刺史吕子廓盘踞山洞,拒不投降,周法尚率军翻山越岭,前去讨伐。吕子廓率领一千多人退守深山,手下将其诛杀,投降了隋军。韦洸来到南岭,南陈将领徐璒固守南康,韦洸逡巡不敢继续前进。当初,冼夫人将扶南(今柬埔寨一带)的犀杖献给陈后主,至此,晋王杨广派人送给冼夫人书信,告知南陈已经灭亡,劝说其归顺隋朝,并将犀杖、兵符送来,让冼夫人过目。冼夫人见到犀杖后才确信陈国已经灭亡,遂派遣其孙子冯魂率众迎接韦洸,韦洸这才顺利进入广州,岭南地区得以平定。隋文帝晋封冯魂为仪同三司,封冼夫人为宋康郡(今广东省阳江市西)夫人。
但不足一年,到开皇十年年底,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的少数民族头领王仲宣就发动了叛乱,岭南少数民族头领纷纷响应,率军包围了广州,隋朝广州总管韦洸被乱箭射死。隋文帝下诏任命韦洸的副手慕容三藏(北齐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的儿子)为检校广州道行军事;又下诏命令给事郎裴矩巡抚岭南。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在杨坚担任定州总管时,曾任其记室,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灭陈之战中,隋文帝任命其为晋王杨广的元帅记室,灭陈后,又命其巡抚岭南。裴矩来到南康,招募了数千人马。当时王仲宣包围了广州,又分兵派遣部将周师举包围了东衡州(今广东省韶关市)。裴矩与大将军鹿愿率军进击,周师举驻扎在大庾岭上,构筑了九座营垒,互为犄角。裴矩率军逐一将其击破,周师举只好撤围,又驻扎在原长岭(今地不详)。裴矩率军又将其击破,斩杀了周师举,遂继续南下,驰援广州。
冼夫人也命令孙子冯喧率军救援广州,但冯喧与叛军同党陈佛智素来要好,遂迟迟不进。冼夫人听说后不禁大怒,派人来到军中,逮捕了冯喧,打入大牢,而后,又派另一个孙子冯盎接管了军队,朝陈佛智发起进攻,一举将其击败,斩杀,接着,冯盎也朝广州赶来。
慕容三藏固守广州一个多月,敌人从四面八方朝城池发起了猛攻。城内粮食缺乏,战士们的箭也射完了,慕容三藏认为这样下去,城池终究会陷落,遂亲自率领精锐部队趁夜杀出城去,恰巧裴矩、鹿愿、冯盎等人的援军赶到,里应外合,将王仲宣击溃,广州由此获全。慕容三藏因功被晋封为大将军,赏赐给一百奴婢。
冼夫人亲披铠甲,骑上战马,率领护卫骑兵部队,与裴矩一起巡视岭南地区下属的二十余个州。苍梧(今广西自治区梧州市)首领陈坦、冈州(今广东省新会市北)冯岑翁、梁化(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东南)邓马头、藤州(今广西自治区滕县)李光略、罗州(今广东省化州市)庞靖等人全来拜谒,裴矩代行皇帝职权,分别将他们拜为刺史、县令,命其返乡统领各自的部落,岭南地区遂平定了下来。
裴矩回朝复命,隋文帝对他非常赞赏,对高颎、杨素说道:“韦洸率领两万兵马却不能早早进抵岭南,朕还总是担心他带的兵少;裴矩仅仅率领三千疲惫不堪的军队就径直来到南海(即广州市),有如此有能力的臣子,朕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遂任命裴矩为民部侍郎;又拜冯盎为高州(今广东省阳江市)刺史,赦免了冯暄,并拜其为罗州刺史。追赠冼夫人的丈夫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立冼夫人为谯国夫人。还特许谯国夫人设立幕府,设置长史以下官员,颁发印章,准许冼夫人调发六州以内的各部落军队,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见机行事,不需要事先向朝廷禀报,并赏赐冼夫人五千段丝绸。独孤皇后还将自己的首饰以及一套闲居衣服赠给冼夫人。每年举行盛大宴会时,冼夫人总会命人将这些御赐物品以及南梁皇帝、南陈皇帝赏赐的物品统统陈列在厅堂之上,教育儿孙们说:“你们一定要尽心竭力侍奉天子。我侍奉三代皇帝,全凭我这一颗忠心。这些皇家的赏赐物品全都在此,这就是忠孝的回报,希望你们一定要记在心里!”
继任的番州(今广州市)总管赵讷贪婪暴虐,当地各族少数民族再度发动叛乱。冼夫人派长史张融前往长安上书隋文帝,提出安抚方略,并指出赵讷的罪状,称此人不能安抚边境。隋文帝命人调查赵讷,查实了他贪污受贿的犯罪事实,遂将其斩首;并下诏命令冼夫人招降叛党。冼夫人亲自携带诏书,自称是皇帝的使者,走遍了岭南十几个州,传达皇帝的旨意,安抚各族百姓,很快就平定了叛乱。隋文帝非常赞赏,将临振县(今海南省三亚市)赏赐给冼夫人作为汤沐邑,食邑一千五百户;又追赠冼夫人的儿子冯仆为岩州总管、平原郡公。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8 08:44:36 +0800 CST  
@西城朽树 132楼 2014-06-08 09:23:18
继续顶,让帖子热起来
看到很多人都在跟发哥攀老乡,我也攀一下吧。祖籍南阳,到太爷爷辈时逃荒到山西,就在此定居了,说起来,一百多年前还是老乡
-----------------------------
是吗,你们家的经历与习总们家相似啊,都是从南阳逃难去的山西啊。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8 10:07:12 +0800 CST  
@云中桃花源 133楼 2014-06-08 09:56:16
顶!

-----------------------------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8 11:15:36 +0800 CST  
@lsasasl 137楼 2014-06-08 11:27:00
发哥,我又来了

-----------------------------
欢迎欢迎!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8 11:31:34 +0800 CST  
@789504344 142楼 2014-06-08 14:48:43


-----------------------------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4-06-08 15:42:21 +0800 CST  

楼主:迅发

字数:1755709

发表时间:2014-06-06 19: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3 15:25:11 +0800 CST

评论数:2735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