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

为此,秦始皇自己也非常得意,认为除了少数几个随从外,就没人能够知道他的行踪,这样迟早就可以见到神仙了。
可是不久发生了一件事情,让秦始皇感觉像个透明人一样,格外火大,恼羞成怒,而且还引起了一系列重大事件。
这到底是什么事呢?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7 17:31:52 +0800 CST  
(26)颜面扫地
秦始皇整天神龙见首不见尾,自我感觉良好,非常得意。



他认为除了少数几个随从外,就没人能够知道自己的行踪了,这样既增加了神秘感,也可以见到神仙,多好啊!
可是,正当秦始皇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神话中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情,让秦始皇感觉像个光着屁股的透明人一样,颜面扫地。
因此,格外火大,恼羞成怒,甚至大开杀戒。
这到底是件什么事呢?
待我慢慢道来。



话说有一天,秦始皇带着少数几个心腹随从偷偷溜到一个宫殿里去玩,这个宫殿叫梁山宫。
在山上,秦始皇东张西望,兴致勃勃,一边找神仙,一边欣赏自己的大好江山。
突然,秦始皇望到一大队人马从山下路过。
这队人马好不气派,道路都给封了。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7 17:33:54 +0800 CST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关闭
《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之秦朝 (26)颜面扫地
2016-04-10 历史不是僵尸
秦始皇整天神龙见首不见尾,自我感觉良好,非常得意。



他认为除了少数几个随从外,就没人能够知道自己的行踪了,这样既增加了神秘感,也可以见到神仙,多好啊!
可是,正当秦始皇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神话中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情,让秦始皇感觉像个光着屁股的透明人一样,颜面扫地。
因此,格外火大,恼羞成怒,甚至大开杀戒。
这到底是件什么事呢?
待我慢慢道来。



话说有一天,秦始皇带着少数几个心腹随从偷偷溜到一个宫殿里去玩,这个宫殿叫梁山宫。
在山上,秦始皇东张西望,兴致勃勃,一边找神仙,一边欣赏自己的大好江山。
突然,秦始皇望到一大队人马从山下路过。
这队人马好不气派,道路都给封了。



前面有大批警察开路,中间有保镖武士护卫,后面有仪仗队跟随,整个队伍少说也有上千人。
最中间的敞篷马车里端坐着一位穿着华丽宽袍大袖的达官贵人,很牛叉的样子。
只是太远,又加上最上面有羽盖遮挡,无法看清楚是何方神圣。
秦始皇就有点好奇,心想天下竟然还有人快赶上了老子的气势,就问左右随从:
“这是哪位啊?很风光啊!”
左右听秦始皇这样发问,赶快有人跑下山去看个究竟。



下山的人经过了解知道这是左丞相李斯的车队,就马上回来向秦始皇据实汇报。
秦始皇其实当时也没有太在意,毕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人的丞相么,又是自己最信赖的人,有这点待遇也正常,就随口说了一句:
“丞相的车队也如此威风么!”
语气中可能带有稍许不满,有点酸味。
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羡慕嫉妒恨之心人皆有之么,皇帝也不例外。



但就是这点小小的不满情绪却被左右随从给捕捉到了,有好事者就偷偷将这件事告诉了李斯,目的可能也是讨点赏钱。
所以领导平时做事都喜欢不动声色,很多人不理解,其实是有道理的,就是这个原因。
你可能是无意之举,但在万人瞩目之下,就可能把你的一丁点言行放大,甚至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李斯这小子是个格外小心谨慎的人,听说后不禁惊出一身汗,心想触了老大的风头那还了得。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7 20:27:48 +0800 CST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7 21:53:35 +0800 CST  
于是,以后他再出门的时候就改成了简装出行,远不如过去气派了。
可是冤家路窄啊,没过几天,李斯的车队又被秦始皇给碰到了。
秦始皇一看怎么大相径庭啊!
他笃定有人把前几天的事情透露出去了,非常生气。
作为领导,其实都很忌讳这种事情,一点神秘感,一点隐私都没有,完全被人掌控。
所以做下属的不要太八卦,去随便打听老大的行踪或者透露老大的去向,好像自己很有能耐似的。
殊不知自己早已经处于某种危险境地中,还自鸣得意呢。



秦始皇那是皇帝啊,更是如此。
何况他正在专心求仙得道,这个专业能及格的基本条件据卢生说就是要隐姓埋名,神出鬼没。
这倒好,自己像个透明人一样无人不晓,无人不知,一句牢骚话都能被别人轻易知道,而且唯有自己被埋在骨子里。
这事放到谁身上可能都不会善罢甘休。
秦始皇那火噌的一下就上来了,回到宫里,就把那天在山上的几个左右随从叫过来,问谁透漏出去的。



这几个人都知道秦始皇的脾气,哪有人敢承认,纷纷百般抵赖。
秦始皇这下彻底怒了,是怒不可遏,就命武士进来将这些人全拉出去砍了。
这件事秦始皇其实处理的还是有点过激的,毕竟都是自己的心腹随从,跟随多年。
虽然其中有人做的确实不地道,但这样极端处置,滥杀无辜,周围亲近得人会怎么想。
别人肯定认为你秦始皇无情无意,刻薄寡恩,恣意妄为,不留情面,对名声总归是不好的。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7 21:55:36 +0800 CST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7 22:15:10 +0800 CST  
如果秦始皇换种处理方式。
先不动声色,然后暗中观察,最后泄密之人还是很容易被查到的,到时候再有针对性的处理,大家肯定也会心服口服。
其实秦始皇这么极端,还是因为卢生的鬼主意给闹的,迷失了理性,正常情况下应该不会如此。
这件事之后,秦始皇身边的人都不敢乱讲话了,噤若寒蝉,气氛也变的比较诡异。
这种氛围下,秦始皇的心情也肯定会受到影响。



卢生听到这件事后,心有余悸,便暗自思忖:
“就这么点小事,秦始皇就把人全杀了,一点情面都不讲,也太绝了。秦始皇的这些荒唐事可都是我出的鬼主意啊。哪天,这位杀神反应过来,还不生吃活剥了我啊。”
于是卢生就有了其他想法,决定另谋出路。
他给自己找了出路,却导致了震古烁今的惨案发生。
究竟他要干什么呢?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7 22:32:10 +0800 CST  
(27)迁怒儒生

卢生听说秦始皇诛杀心腹随从的事后,心有余悸,便暗自思忖:
“就这么点小事,秦始皇就把人全杀了,一点情面都不讲,也太绝了。秦始皇的这些荒唐事可都是我出的鬼主意啊。哪天,这位杀神反应过来,还不生吃活剥了我啊。”



于是私下里他便与一个从韩国地界来的同事侯生说:
“老兄弟,我们要当心啊!你看这嬴政可不是个善茬,天性暴虐,杀人不眨眼啊,又自我感觉良好,天下好像他最聪明。”
这个侯生和卢生是同行,也是著名方士,都是秦始皇身边的养生顾问,专门负责求仙人寻仙药的工作。
侯生也听说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也感觉慌兮兮的,听卢生这么说便点头称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8 08:39:20 +0800 CST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8 10:23:43 +0800 CST  
卢生接着说:
“自从统一了天下,他就更加志骄气盛,整天鼓吹自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身边那么多智囊博士,他也看不上,丞相大臣也是唯唯诺诺,拍马逢迎,不敢说真话。现在他是想杀谁就杀谁,不计后果,这样下去,天下早晚大乱。”
但候生却得意地说:
“也不能这么说,他对我们老兄弟还是比较信任的,比较好的!”
卢生哼了一声,不以为然地说:
“你我老兄弟虽然现在还比较受宠,待遇不错,那是因为他感觉我们还有用,认为我们能够给他求到长生不老药。可是这药真的能找到么?我们兄弟都是明白人,很清楚啊,那是糊弄人混口饭吃的!将来如果迟迟不能兑现,早晚露馅,到时有我们好看!”



侯生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整天花天酒地的,竟然把这茬给忘记了,再这样下去,老命不保啊,就赶快问卢生:
“是啊,老兄弟,那该怎么办?”
卢生四处审视了一下,神秘兮兮轻轻地说了一个字:
“走!”
侯生心领神会,一拍大腿说:“好!事不宜迟,早作打算。”
于是,卢生和侯生就相约找个机会脚底抹油溜了。



这件事情搞得咸阳城满城风雨。
当然议论最多的肯定是那些被烧了书的儒生。
他们私下嘲笑秦始皇没文化,没规矩,没脑子,不信经典,信鬼神,结果被当猴耍了。
等到秦始皇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晚了, 卢生和侯生早已逃的无影无踪,不知去向了。
秦始皇不由得恼羞成怒,对众臣说:
“朕一片好心请他们来辅佐,无非是利用他们一技之长为国家做点好事,顺便炼点丹药,强身健体。他们倒好,一个徐福花了那么多钱到现在也没个结果。这个卢生又给我来这一套,妖言惑众,竟然还私下诋毁诽谤朕,一定要给我抓住碎尸万段!”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8 11:26:06 +0800 CST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8 12:26:10 +0800 CST  
大臣们面面相觑,纷纷谴责卢生侯生不是玩意儿,竟然敢欺君罔上。
秦始皇怒气未消,继续说:
“方士如此,那些儒生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见风就是雨,造谣惑众,不务正业。朕已经派人调查过了,单是咸阳城中这些儒生就整天无所事事,妄议国事,蛊惑黔首。”
随即颁布诏书,下令御史立案审查那些叽叽歪歪的儒生,把造谣生事的给查办了。
好么,本来是方士的错,因为儒生的嘲笑,结果秦始皇把气就撒到了儒生身上。



这个御史办案也省事,知道秦始皇就是为了出这口恶气,也懒得暗中调查究竟是谁在散布谣言。
而是索性直接把咸阳城内有嫌疑的几百个儒生全部抓来了,讯问谁妖言惑众了。
这些儒生又不是傻子,个个尖牙利齿,满肚子都是道理,你没证据谁会承认啊。
大家异口同声喊冤:
"大人,冤枉啊,我们没有妖言惑众,妄议国事啊,您有证据么?妖言惑众的是那个卢生,侯生,您有本事去抓他们啊!"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8 13:48:06 +0800 CST  
刚有年轻的同事问我什么是好的文字作品,我不知道说的是否准确,如果你对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印象深刻,而差点忘记了作者是谁,那应该是好的文字或者文字表达目的达到了。如果相反,那说明作者更多的是玩弄了文字游戏。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8 14:15:55 +0800 CST  
在公众号看得过瘾,别忘记来这里围观哦。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8 15:49:45 +0800 CST  
这个御史办案也省事,知道秦始皇就是为了出这口恶气,也懒得暗中调查究竟是谁在散布谣言。
而是索性直接把咸阳城内有嫌疑的几百个儒生全部抓来了,讯问谁妖言惑众了。
这些儒生又不是傻子,个个尖牙利齿,满肚子都是道理,你没证据谁会承认啊。
大家异口同声喊冤:
"大人,冤枉啊,我们没有妖言惑众,妄议国事啊,您有证据么?妖言惑众的是那个卢生,侯生,您有本事去抓他们啊!"



御史是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地方官吏的,相当于现在的纪委或政法委。
他们都是狠角色,六亲不认,才没有功夫闲扯淡呢,惊堂木一拍,大喝一声:
“你们这些贱骨头,不大刑伺候怎么肯招?”
看见么,这就是要严刑逼供啊。
这招最省事,调差办案多麻烦,多伤神,还不一定有成果。
所以自古这些办案人员最喜欢搞这套,既简单,又能树立威风,就是败坏了政府名声。
所以现在政府三令五申杜绝刑讯逼供是很有必要的。



这些儒生讲起大道理来是一套一套的,平时表现的风骨好像也很高尚。
但是一旦动刑谁能挨得过,细皮嫩肉的,三棍下去,全部交代,老实承认。
所以有人说知识分子就是嘴上一套,实际一套,其实也不全是无端职责,还是有原因的。
他们天天煞有介事的教育人家,其实自己是最应该被教育改造的一群人。
当然也有几个硬气的,被打的半死,最后还是老实就范。
御史把口供一一记录在案,签字画押就算完成任务了。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8 18:36:04 +0800 CST  
招供的案卷很快被呈给了秦始皇。
秦始皇本来搞的就是有罪推定,哪里会管是否是屈打成招啊,对御史大加称赞,认为办案很给力。
既然证据拿到了,按秦法那就得活埋处死。
可怜这些儒生,共计约四百六十余人,读了那么多书,之乎者也的背了一辈子,本想混个前程光宗耀祖,结果倒好,平白无故要给活埋了。
这帮儒生在去往刑场的路上哭哭啼啼,哼哼唧唧,非常悲惨。
路边行人也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并告诫自家孩子以后好好干农活才是正道,别整天好吃懒做,就知道看书。



恰好这个时候,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路过。
他看到这个情形,很奇怪,问名缘由后,感觉老爸做的实在是不对。
于是他就喝住了行刑官,等自己到宫里找老爸说情后再作主张。
这些行刑官一看是大公子扶苏肯定服从了,毕竟人家是秦始皇的儿子,而且还是大儿子,未来的最有可能的皇帝啊。
扶苏也不敢怠慢,马上进了皇宫去找秦始皇。



秦始皇又会是什么态度呢?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8 20:35:18 +0800 CST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9 06:28:23 +0800 CST  
(28)坑杀儒生
公子扶苏匆匆忙忙赶到皇宫里,看到秦始皇正在书桌前埋头批阅奏章,便上前行过繁琐的跪拜礼。



秦始皇看到儿子扶苏来了,就示意他坐过来,并问他这么慌慌张张有什么急事。
救人如救火,扶苏也不客气,就直入正题回答:
“刚才在路上看到一帮儒生被押往刑场,听人说他们胡言乱语,惹父皇生气了。”
秦始皇“嗯”了一声,低下头,继续批阅奏章。
扶苏小心翼翼的接着说:
“父皇消消气,不要和那些儒生一般见识。这些儒生就爱瞎吵吵,其实搞不出什么花样。现在天下安定,黔首安居乐业,都是靠父皇圣明,宽容治天下所得。这些儒生呢,都是孔子门下,懂礼法有文化,在当地都有一些威望,如果今天父皇把他们都处死了 ,恐怕人心不服,坏了父皇名声就不划算了。还请父皇三思,这次先放过他们,以后胆敢再胡说八道就数罪并罚再杀不迟。”



扶苏的说辞应该说是有礼有节,还是很通情达理的。
但秦始皇听不进去,把笔重重的摔在了几案上,立刻发作道:
“小子,你懂什么?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么?敢过来教训老子了!这里的事用不着你管!如果在咸阳城没事干,就赶快到北边找蒙恬去,监督蒙恬尽快把长城、直道给我修好!过几天,我就要北巡查看!再修不好,拿你们两个试问!”
扶苏碰了一鼻子灰,看老爸这幅面孔,心里虽然很不痛快,但也知道不好再多说了,只好出宫派人告知行刑官继续行刑。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9 08:12:36 +0800 CST  
这帮儒生本来以为还有一线生机,正在焦灼的等待,听到这个消息,就哇哇大哭起来。
这次哭的就更加悲惨了,整个咸阳城都充斥着肃杀的气氛。
人就是如此,干脆一直绝望也就认了,没有念想了,就怕希望——失望——绝望的反复折腾。
那心就如被人用手反复揉搓了一样不成形了,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行刑官哪里再敢拖延,马上驱赶着这帮儒生到了一个深谷中。
这个深谷也就是现在陕西省临潼县洪庆堡村南的鬼谷,位于西安城西边十五公里处。
儒生们刚刚走进深谷,就见乱七八糟的石块如下冰雹一般从山上滚落下来。
一会儿,山谷就被掩埋了,这帮儒生惨死在谷中。



公子扶苏听到这个消息后,潸然泪下,也无可奈何,不敢在城中逗留,匆匆北去。
这一去竟成了永别。
扶苏在历史上的记载还是比较正面的,口碑一直非常好,可能与他这次仗义执言救儒生不无关系。
因为儒生说白了就是掌握历史话语权的一帮人,他们肯定会根据自己的好恶来选择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有人总是无限感慨的意淫,如果扶苏继承了皇位,中国的历史将会改写。
但试问即便改写了就一定比现在的好么,也是个未知数吧。
我们不如就暂且认了吧,历史已经发展到这个份上了,与其无限感慨,不如引以为戒。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9 08:55:33 +0800 CST  
这次坑杀儒生的事件历史上分歧不大,普遍认为确有其事。
但对于坑杀的对象稍有分歧。
《史记》中涉及到的两处记载也有点矛盾。
一处说是方士;
一处说是儒生。
司马迁可能也吃不准。
其实,从常理上来说,方士和儒生应该是都有的。
毕竟坑儒这件事是因方士卢生和侯生而起,所以肯定不会放过一些方士的。
儒生呢,之前被烧了书,怀恨在心,借此嘲讽秦始皇,进而妄议国事也是情理之中。
秦始皇顺便坑一些造谣生事的儒生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另外儒生和方士的身份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因为没文化的老百姓也做不成方士。
前面我们说过,类似卢生、侯生这样儒生出身的方士还是比较多的。
所以呢,我个人判断应该是方士、儒生都有。
毕竟整个咸阳城坑杀了四百多人呢,这不是个小数字。
好吧,我们就不要再过于纠结了,坑杀儒生的事情终归是发生过了。
是非功过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不必刻意让别人的观点同自己保持一致,打无聊的笔墨官司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9 10:21:55 +0800 CST  

楼主:历史不是僵尸

字数:1263

发表时间:2016-06-27 00: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12 19:32:29 +0800 CST

评论数:49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