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

老头和颜悦色的对张良说:
“小伙子啊,你很不错!我们爷俩有缘。这样吧,五天后的早晨你到桥上来等我,我有话给你说。”
张良那是聪明绝顶之人,一看这架势,就知道遇见世外高人了,马上跪倒在地满口答应。
老头也没扶他,直接扬长而去。
张良当时心情澎湃,激动不已,也不再跟了,直接回家专心候着。
一晃五天到了。
这天天刚亮,张良就起床了。
认真洗刷一下,打扮的干干净净来到桥上。



但那老头已经等在那里,看到张良到了,有点不高兴的说:
“小伙子,你与我老人家约会,应该早到才是,怎么这个时候才来呢?你回去吧,五天后早点再来见我!”
说完不听张良解释,又扬长而去。
张良知道自己做的不对,睡懒觉了,也无话可说,只好老老实实回家再候着。
一晃又过了五天,天还没亮。
张良一听到鸡叫声,立刻起床,脸都没洗就赶到桥上。
哪里知道,那老头又已经等在那里了。
这次老头很是生气,就叫张良再过五天早点过来。
张良被这两个五天折腾的够呛,那种虐心的滋味就甭提了,但也没办法,谁让自己又迟到了呢?
只好垂头丧气的回去继续候着。



到了第四天晚上,张良索性不睡觉了,直接来到了桥上等着。
哈哈,这次玩绝了。
你让我第五天来,我第四天就来等着,看你还能比我早?
这次老头终于没早到。
看见没,这就是张良!
你看到这里有什么感想?
如果换了自己会怎么做,这就是差距啊!
你还有理由怨天尤人么?
吃的人中苦,方能人上人啊!
没过多久,老头也到了,这次老头非常满意:
“小伙子,你真的很不错哦!做的很好,就应该如此啊!”
显然,张良经得住了考验,过关了。
然后,老头顺手从怀里掏出一卷竹简递给了张良,说:
“回去好好研读这本书,将来遇到明主,可以去辅佐,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张良心中非常高兴,正要问老头来历。
老头接着说:
“估计十年后,你就可以做成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业。十三年后,你可以到济北谷城山下来找我,也许到时候我已经不在了,如果看到一块黄色的石头,那就算是我了。”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2 17:09:42 +0800 CST  
@Leo_z2009 382楼 2016-07-02 15:48:00

Mark...
—————————————————
可以微信公众号(历史不是僵尸)看看,已经更很多。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2 17:19:51 +0800 CST  
@历史不是僵尸 2016-07-01 17:58:51

@ty_虎君 306楼 2016-07-01 17:28:00

我竟然一字不漏地看到最后!


—————————————————
有错别字和词看出来了么:)


—————————————————
@深圳夏航 376楼 2016-07-02 14:59:00

还真看出来几个错别字了,但是写了这么多难免有几个笔误在所难免的,不影响大家的阅读,写的太好了,希望楼主继续,加油!
—————————————————
谢谢理解:)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2 17:52:05 +0800 CST  
@海之声55 377楼 2016-07-02 15:07:00

呵呵 。不会的吧。我路过看看的。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2 19:09:35 +0800 CST  

说完,不待张良回话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这个时候已经是深夜,虽然天空中有若隐若现的月亮,但是书上的字还是看不太清楚。
张良就小心翼翼怀揣着这本书回到了家里。
一夜没睡觉,又跑了那么远路就先上床休息。
很快,天就亮了。
张良急着想看看那本书,也睡不着了,一跃而起,将书拿出来打开一看不禁大吃一惊。
书分三卷,卷首写着“太公兵法”。
这太公也太著名了,就是那周文王的军师姜太公,姜子牙。
张良早就知道姜子牙著有兵法,但听说已失传,从没看到过,这次得到真是喜出望外。



从此,张良就开始研读这部兵家奇书。
要知道张良出自相门,爷爷张开地本来就是个军事家,那是有基本功的。
再加上对这部绝世兵书的反复研读,学识本领眼界自然得到非常大的提高。
以后辅佐汉高祖刘邦打天下,多使用该书上的奇谋诡计。
最后我们再说说那个老头,估计大家都很好奇。
这样来无踪去无影,是人还是神?反正各种说法都有。
我得到的一种说法是,该人真实存在,原名叫魏辙,是秦始皇老爸时期的重臣。
秦始皇当政后,魏辙对秦始皇的做法不太认可,道不同不相为谋么,就隐居在济北谷城山下,现在位于山东省境内,人称黄石公。



魏辙本人也著有大量军事谋略方面的书籍。
有一种说法,他给张良的书就是他自己写的,而非姜子牙«太公兵法»。
现在当地人还在纪念魏辙,立有黄石公的纪念碑,关于他赠书于张良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
具体资料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查阅,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回过头我们继续说秦始皇回到宫中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2 20:49:07 +0800 CST  
(17)微服私访

回过头我们还是继续来说秦始皇。



秦始皇回到宫中后,因为博浪沙刺客事件一直心有余悸,所以一时也不想再出巡折腾了,只是在宫中宅着,深居简出。
就这样,过了三年。
渐渐的,秦始皇忘记了之前的不愉快,又想出去活动活动。
所以时间是治愈一切伤口的良药,秦始皇也不例外。
去哪里活动呢?
秦始皇这次没选择出远门,而是准备在咸阳城周边转转,去体察一下民情。
心想在自己家门口,都是原来的老邻居,应该没太大的安全问题吧。
不过还是怕有什么意外,所以干脆低调点,微服私访,不成群结队了。



微服私访这个大家应该都了解,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不是专门演过这事么?
就是皇帝在宫中待腻了,便带着几个贴身侍卫,改名换姓以考察民情的名义去民间玩,然后遇到艳遇啊,仇杀啊,冤案啊等一系列稀奇古怪的事。
秦始皇也是如此。
他带了四个贴身侍卫,深藏利刃,不露痕迹的出宫了。
一天,正在瞎逛,就听到旁边有几个人在路边唱歌。
估计和今天街边卡拉OK差不多吧,不过应该是清唱而已。
在宫中,秦始皇对靡靡之音听的太多了,早都没新鲜感了,听到这宫外别有风味的乡村小调自然仔细品味起来。



只听那些人吟唱道:
“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
秦始皇感觉这歌词很奇怪,既不是卿卿我我的情歌,也不是壮志豪迈的劲歌,有点莫名其妙,就上前去打听。
有一个年龄稍大点的人根据自己听说的情况向他进行了简单解释。
原来在太原有个人叫茅盈,精通道术,号称真人。
他的太爷爷叫茅蒙,表字初成,曾经在华山中得道成仙,乘云驾龙,大白天就升天了。



这首歌就是那个成仙的茅孟传下来的,现在已经成了民间流行歌曲了,老百姓基本上都会唱。
其实,我们现在一看就知道,这肯定是某修仙得道“蓝翔技校“发布的广告营销歌曲。
那个时候没有电视广播报纸,更没有网络。
怎么办?
一些民间高级骗子就通过民间流行音乐的形式进行歌唱传播,冒充民谣或童谣。
这种手段在现在看来也比较先进,何况那个时候,老百姓肯定免费给做宣传了。



秦始皇哪里晓得这是诈骗广告啊,天天想成仙都想疯了。
现在听到这首歌谣,顿时来了精神,非常兴奋地问:
“人若得道,真的能够成仙么?”
那个老头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底气,可能也是美好愿望吧,就貌似坚定的说:
“心诚则灵么,只要有道心,注意修炼,就可以长生不老,一旦长生不老了,成仙估计问题也不大。”
秦始皇感觉非常有道理,不禁点头称是。
然后秦始皇就与这些人告别,直接回宫了,也没心情再去微服私访了。
秦始皇回到宫中后,反复吟诵那首歌谣,似有所悟。



于是根据歌谣的最后一句“帝若学之腊嘉平”下诏,将“腊月”改称为“嘉平月”,算是对得道成仙的决心表个态吧。
心诚则灵么!
接着,秦始皇又下令在咸阳东边挖一个长二百里,宽二十里的坑。
将渭水引入这个坑里,形成人工湖,取名兰池。
坑底用石头做基础,在上面建造一个宫殿,取名叫蓬莱。
这个名字大家听着可能有点熟悉。
不错!
就是秦始皇在东巡时听说的那三个海上仙山之一的蓬莱。
另外又把一个巨大的石头雕刻成鲸鱼充当海中的真鲸。
这么个工程在秦始皇的督造下,很快就完工了。



秦始皇以后就有事没事带几个人过来逛逛,像是真去了海上神山一样,聊以自慰。
人一旦过于着迷一件事情,又不能做好自我调节,就会容易走火入魔。
秦始皇现在开始就有点这个样子了。
这么个大池子远在郊外,池子里还有漂亮的宫殿楼阁,平日里又没人居住管理,只是秦始皇偶尔过来看看。
时间久了,难免会有流浪汉啊,盗贼啊、丐帮啊等趁秦始皇不来的时候在这里开会休息,就像现在人迹罕至的空置建筑物一样。



有一伙亡命之徒就看中了这个地方,经常在这里出没,估计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聚义厅”。
秦始皇哪里会了解这个情况,每次他来的时候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
一天晚上,秦始皇在宫中睡不着觉,又想起了得道成仙的事,就带着那四个贴身侍卫微服私访到兰池旁边。
说来也巧,住在兰池中的那帮家伙正要出去干一票。
一看有几个穿着打扮好像很有钱的人主动送上门,那还能放过。
一拥而上把秦始皇等五个人围了起来。
这大晚上的,来这么一出,可把秦始皇吓得不轻。
幸好,秦始皇带的四个贴身侍卫那是大内高手,伸手不错。
虽然人少,但拼命抵抗还是把这帮乌合之众打伤几个。
其他人一看,妈呀,遇到高手了,一哄而散都逃跑了。



秦始皇受了惊吓,哪里还有心情再去兰池看神仙,马上回宫,下令通缉那伙强人。
咸阳城为此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严打工作,直到抓了一批嫌疑人杀掉才算完事。
经过这件事,秦始皇再也没兴致玩什么微服私访的游戏了。
就这样在宫中又安生了一年。
但平日里对得道升仙仍然念念不忘,坚信世上肯定有长生不老术。
心想如果成了神仙,就能未卜先知,还怕什么暴徒刺客?
因为自古一直在燕赵之地流传着一些成仙得道的故事。
什么这个人升天了,什么那个人入地了,
传的神乎其神。
其实是老百姓对某些人比较有感情,怀有美好愿望,当他们死后,就把他们传成神了。
秦始皇是宫中大院长大的孩子,怎么会懂民间这些神神叨叨的风俗啊?
对燕赵之地这样的传说早有耳闻,心理发痒,非常向往。



于是下定决心再出巡一次。
这次出巡目的地就选在燕赵之地这个神仙窝。
秦始皇出巡队伍一路前行直到碣石山,碣石山现在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渤海湾附近。
这里当时属于燕国境内,方士既多又著名,而且还有几个据说还真的成仙了,以羡门子高、高誓等人最为著名。
听说秦始皇要来求仙,燕地的方士都兴奋不已,思忖着这次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发财的机会到了,钱别都全被徐福那小子给挣了。
于是纷纷过来请命。

秦始皇会信么。。。。。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3 01:41:22 +0800 CST  
@u_113104446 403楼 2016-07-02 22:32:00

楼主快点,都等着看呢@_@
—————————————————
好的:)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3 02:03:46 +0800 CST  
@五头谷冬 406楼 2016-07-03 02:08:00

马克
—————————————————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3 07:04:37 +0800 CST  
@依旧刀手 409楼 2016-07-03 07:49:00

历史只能学习,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看。看看到觉得有内涵就记下,没内涵就丢掉。不用重复的发表这种等于废话的照搬或者主观分析。

因为没蛋用。搬来的东西有无限不确定真假性。分析的一切都是主观意识。当然,我回帖让你别分析,也是主观意识,但是我的主观意识只用在共存的人身上,对于过去的东西,我从来不分析,我分析的时候,你一定会看到世界的另外一面。
—————————————————
一家之言。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3 08:21:00 +0800 CST  
(18)胡思乱想

这群方士里面最能讨秦始皇信任的一个人叫卢生。



"卢生"一听就不像个人名,但史书就是这样记载的,我们也只有这样跟着叫。
"生"在当时专指儒生,"卢生"的意思就是姓卢的儒生。
你可能会奇怪儒生怎么变成方士了,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当时有一些儒生学习一般,毕业证也不好拿,就专攻旁门左道,干了方士这行,还能赚点零花钱。
另外方士这行没文化也干不了啊。
卢生这个家伙就是这种情况。
恰好秦始皇也好这口,算是歪打正着吧,得到了用武之地。
卢生有个特点,他不但方士这个专业钻研的不错,而且口才极好。



看看又是口才好,所以老话说,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么!
很多专业搞得好的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口才不行,只会干,说不出来,这样很多机会就容易错失。
试想你学的东西领导听不明白,听不进去,怎么会被重用呢?
所以口才训练非常重要,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另外做领导的,也不能只听下属怎么说,还要多注意他说了什么,不能因为长得很舒服,说得很中听,就感觉是个人才,其实不一定。
考察人才要做到“察其色,听其言,观其行”才比较稳妥。
也正因为卢生说到了秦始皇心坎上,所以秦始皇对卢生特别赏识,就决定派他到海上寻找仙人。
这卢生和徐福有一拼,二话不说,领旨就去了深海,都是艺高人胆大,赚钱不要命的家伙啊。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3 10:06:04 +0800 CST  
@瑞文辰 414楼 2016-07-03 10:46:00

学习来了
—————————————————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3 11:18:04 +0800 CST  
@历史不是僵尸 2016-07-01 19:49:35

怎么办呢?

于是两人反复合计,决定根据大力士的特长量身定做了一款新式武器——铁锤。

一锤抛过去,非死也重伤。

有人说,真笨,怎么不用箭。

是啊,箭更好使,携带也方便。

不过这箭准确度要求是不是太高了,这大力士也不一定擅长,一时半刻也练不出来功夫啊。

还是大铁锤比较好用,准确度要求没那么高,一下子过去就成肉饼了,杀伤力也够大。

铁锤秘密铸造好了,大约一百二十斤。

一听这......


—————————————————
@深圳夏航 416楼 2016-07-03 11:20:00

这节故事我记得在八几年的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言文叫:大铁锤传,讲的就是这个力大无比的大力士了。
—————————————————
这个故事比较著名。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3 11:51:50 +0800 CST  
@历史不是僵尸 161楼 2016-06-30 17:31:00

(14)祸从天降

说走咱就走,正好阳春三月,方便出行。

通过前两次的出巡,秦始皇认定还是春天出去好玩。

上次东巡,没玩尽兴,很多心愿未能达成,另外也不知道徐福这小子仙求的怎么样。

所以这次还是安排东巡,故地重游。

当然出去玩多了,经验就更加丰富。

就像驴友野外探险,每次都会有体悟,然后下次就会改进,加强一下装备。

秦始皇也是如此,这次出行无论是仪仗队、随从武士,还是宫女...


—————————————————
@芝毅先生 413楼 2016-07-03 10:46:00

到我大原阳了,张良刺秦王
—————————————————
我说的对的吗?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3 12:02:58 +0800 CST  
@wgtmc2015 417楼 2016-07-03 11:38:00

刘明
—————————————————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3 12:40:17 +0800 CST  
@瑞文辰 414楼 2016-07-03 10:46:00

学习来了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3 13:07:16 +0800 CST  
@来看三哥演绎 352楼 2016-07-02 10:20:00

养肥了再看!好怕楼主太监了。
—————————————————
不太监,公众号已经更很多,等不及可以去看看。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3 13:17:57 +0800 CST  
@ty_114213456 401楼 2016-07-02 22:10:00

马克
—————————————————
:)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3 13:51:55 +0800 CST  
看看又是口才好,所以老话说,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么!
很多专业搞得好的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口才不行,只会干,说不出来,这样很多机会就容易错失。
试想你学的东西领导听不明白,听不进去,怎么会被重用呢?
所以口才训练非常重要,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另外做领导的,也不能只听下属怎么说,还要多注意他说了什么,不能因为长得很舒服,说得很中听,就感觉是个人才,其实不一定。
考察人才要做到“察其色,听其言,观其行”才比较稳妥。
也正因为卢生说到了秦始皇心坎上,所以秦始皇对卢生特别赏识,就决定派他到海上寻找仙人。
这卢生和徐福有一拼,二话不说,领旨就去了深海,都是艺高人胆大,赚钱不要命的家伙啊。



秦始皇在家自然是牵肠挂肚的苦等了。
等了好久,卢生这家伙终于回来了,也不知道趁机去哪旅游了。
成仙的药肯定没拿到,因为世上根本没有那玩意儿。
但是呢,卢生最大的特长,前面我们说了,不是专业,是口才。
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把自己在海上求仙的经历煞有介事的描绘了一遍。
上了什么神山,进了什么神宫,拜见了什么神仙,直把秦始皇糊弄的一愣一愣的。
反正秦始皇也没见过,由着他忽悠了。
话说完了,总要有点成果吧。
秦始皇那是一代帝王,文韬武略全懂啊。
你这样神吹了半天就完事了?
那是要看结果的!



卢生这个时候就老实交代仙药没求到,但是却从怀中神神秘秘的掏出了一本书,应该是一卷竹简。
并告诉秦始皇说,神仙们太小气,很狡猾,无论如何仙药不愿意给啊。
他实在没办法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抄了一些成仙得道的书回来。
秦始皇拿过来欣喜万分,如获至宝,在宫中研读起来。
看看人一旦走火入魔过于迷信,即便曾经多么英明神武都会犯低级错误。
卢生的话其实漏洞百出,但是秦始皇他就是信了。
为什么?
就是鬼迷了心窍,以至于让他不能自拔迷失了心智。
所以做任何事都要有个度,过度了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3 14:15:15 +0800 CST  
@es4lady 428楼 2016-07-03 14:55:00

我又来顶了
—————————————————
随时欢迎来顶:)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3 19:43:34 +0800 CST  
大家好,等不及的朋友可以先到公众号看,那里已经更非常多了,谢谢理解。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7-03 19:45:32 +0800 CST  

楼主:历史不是僵尸

字数:1263

发表时间:2016-06-27 00: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12 19:32:29 +0800 CST

评论数:49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