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述评

诸葛亮,字孔明,生于汉光和四年(公元181年),与汉献帝同岁。死于(蜀)汉建兴十二年 (公元234年),终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并不是什么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这也是史家附会之说。其父亲诸葛珪曾经做过泰山郡郡丞。诸葛亮九岁丧母,十二岁丧父,十四岁起由叔父诸葛玄抚养。关东群雄联盟反董后,豫章太守周术病死,袁术表诸葛玄为豫章太守。(一说为刘表所表)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跟随叔父南行。谁知朝廷又任命朱皓为豫章太守代替诸葛玄。朱皓从扬州刺史刘繇那里借兵进入豫章,赶走了诸葛玄。诸葛玄与刘表的关系很好,就带着诸葛亮等家人到荆州依附刘表。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在隆中安家,开始其躬耕陇亩的隐居生活。
诸葛亮青年时代即立下了远大的志向,经常将自己比为古代著名将相管仲、乐毅,但没有人相信他。只有他的朋友同学崔州平、徐庶等认为他确实有这种才能。
诸葛亮十九岁时与颍川人石韬、徐庶、汝南人孟建等一起游学,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为学之道与其他三人不同,这三人对所学书籍务必要达到精熟,而诸葛亮只是侧重于重点,反映出诸葛亮领悟力强,观大略而知全貌;目的性强,学习思维方式以求实用,而不是要做寻章摘句的书虫;自主性强,详略得当,重实避虚,取舍由己。闲暇时光,同学之间坐在一起闲谈,诸葛亮曾经对这三个人说:“你们三人今后要是做官的话,可以做到刺史郡守那一级。”这三人问诸葛亮能做到哪一级,诸葛亮笑而不言,意味深远。结合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的自信来看,其仕进目标应该远在刺史郡守之上。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曾对自己“躬耕于南阳”的目的作了个说明,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前半句是真,后半句是假。不管乱世盛世,保全性命都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只是乱世中保全性命尤为艰难。诸葛亮选择在当时最为安稳和平的荆州定居,安全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但要说自己“不求闻达于诸侯”,则与事实相差甚远。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21 15:13:49 +0800 CST  
一,前文说过,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仕进目标也远在刺史郡守之上,如无诸侯闻达,怎能出将入相、建功立业、博取功名呢?如无出仕之心,又何必自比于管仲、乐毅?又何必与同窗好友笑谈仕进前途之事?
二,为了闻达于诸侯,诸葛亮运用了许多策略,可谓布局周密,有条不紊。
首先,利用联姻和荆州官府、豪强、名流建立联系。这是其叔父诸葛玄精心安排的立身之计。荆州治所襄阳世族豪强很多,势力雄厚。(荆州治所本在南阳郡宛县,但刘表任刺史时,宛县为袁术所占,刘表不能进入,就将刺史衙门设在南郡的襄阳县一直到荆州为曹操所破)
据《襄阳记》记载:“汉末,尝有四郡守、七都尉、二卿、两侍中、一黄门侍郎、三尚书、六刺史”,当时的荆州刺史行海部特敕县号为“冠盖里”。其中最为显赫的世族有蒯、蔡、庞、黄、向、马、习、杨等。诸葛玄是因为与刘表有“旧好”,再加之家乡战乱不堪难以归乡才来荆州投靠刘表。一个外来人,在以宗族势力为主构成的宗法社会体系里,如果得不到本地世族豪强的认可和支持,是很难立足的。诸葛玄就通过联姻与当地世族豪强建立关系,将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郡望家族蒯氏子弟蒯祺(曹操时为房龄太守,为孟达兵所杀。)。小姐嫁给了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庞统的弟弟庞林又娶了另一世族豪强习家习祯的妹妹。诸葛一家就这样与蒯、庞、习三家有了直接和间接的姻亲关系。
诸葛亮或者是受其叔父的影响与教诲,或者是自己领悟到联姻给家族和自己带来的好处,或者是也想通过联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景,不管是出于哪种想法,总之是也与世族豪强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世族豪强建立了姻亲关系。
黄氏世族名士黄承彦听说诸葛亮在找媳妇,直截了当地向诸葛亮推荐自己的女儿,并且对女儿的丑陋的相貌也直言不讳,他对诸葛亮说;“听说你要娶妻,我有个丑陋的女儿,头发黄,皮肤黑,但是有才,和你可以相配。”诸葛亮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诸葛亮从小就有超凡的才能,英武的霸气,身高八尺,是个英俊伟岸的帅哥,居然娶了个丑陋的女人,乡亲们都感到诧异,把此事作为茶余饭后的笑谈,还编了个谚语来讽刺诸葛亮,“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诸葛亮怎么会不顾世人的嘲笑娶个丑女呢?其中的原因就是这是桩政治婚姻。黄承彦的妻子是太尉张温(原董卓、孙坚、陶谦的上司,后被董卓所杀)的大女儿,刘表的后妻是张温的小女儿,黄承彦和刘表就是连襟,诸葛亮娶了黄承彦之女,就成了刘表的外甥女婿,蔡瑁就成了诸葛亮的舅舅。诸葛亮就与荆州最高行政长官刘表和荆州最具势力的蔡氏家族建立了姻亲关系。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21 15:14:19 +0800 CST  
其次,和世族豪强中的名士建立联系。与荆州官府、世族的姻亲关系使诸葛亮具备了进入荆州上层人士社交圈子内结识并深交荆州名士。
庞德公是最富盛名的荆州名士,淡泊名利,不入仕途,德行操守俱为人称道,深受时人尊崇。诸葛亮是其姻亲,对其也非常尊重,每次到庞德公家中,都要单独到庞德公床前叩拜。庞德公对诸葛亮也十分器重,称其为“卧龙”。诸葛亮的卧龙,庞统的凤雏,司马德操的水镜绰号都是庞德公取的。
司马徽(字德操)是隐居荆州的颍川人,与庞德公一样极富盛名,他也向推荐了诸葛亮、庞统。
襄阳世族马氏,兄弟五人,都有名气,诸葛亮和他们也有着亲密的联系。刘备入蜀攻克雒城后,留在荆州的马良就给入蜀增援刘备的诸葛亮写了一封信,信里称诸葛亮为“尊兄”,并认为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的决策是正确的。为陈寿《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就认为诸葛亮与马良或者已结拜为兄弟、或者是有亲戚关系。诸葛亮与马良的弟弟马谡的关系更是特殊亲密,情同父子。马谡临终前给诸葛亮的信中说:“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诸葛亮平时对马谡特别器重,首次北伐时不惜违背众人的意见提拔马谡,和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很大的关联。
向氏是襄阳宜城世族,以向朗最为知名。向朗也是司马徽的学生,和诸葛亮也应该是同窗学友。向氏家族在(蜀)汉的成员中最受重用的是向朗的侄子向宠。诸葛亮《出师表》中还特别提到将军向宠,并给予高度赞赏,愿意将军营中所有事务全部交给向宠处理。向宠的弟弟向充,历任射声校尉、尚书。从其与习隆一起请求后主刘禅为诸葛亮在沔阳(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勉即沔。因沔字生僻,国务院于1964年9月改为勉。因诸葛亮葬于定军山,故向充与习隆在此立庙)建庙祭祀的行为看,应该是很敬重诸葛亮的。
杨氏也是襄阳世族,史书中没有诸葛亮在襄阳时与杨氏家族来往的记载,但杨氏家族的杨仪、杨颙在(蜀)汉是受到诸葛亮重用的。杨仪是先投奔关羽,后随刘备入蜀,与诸葛亮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因其办事能力很强,诸葛亮南征北伐时都带其同往并委以重任,临死时还任命杨仪领军还成都,以至和魏延同室操戈。(杨仪因自恃功高,怨恨朝廷,诽谤朝政被废为民,后自杀。实为小人)杨颙是诸葛亮主簿,曾直言谏劝诸葛亮不要事必躬亲。杨颙死后,诸葛亮“垂泣三日”可见其关系之亲近。
习氏是襄阳世族,前文说过,因为习氏和庞氏联姻,诸葛亮与习氏也有间接的姻亲关系。与向氏家族的向充一起联名向后主刘禅上表,要求为诸葛亮立庙祭祀的另外一人就是习氏家族的习隆,也反映出习氏与诸葛亮的关系。
前文提到的荆州世族豪强蒯、蔡、庞、黄、向、马、习、杨等姓中,除了与杨氏的关系找不到直接或间接的史料证据外,诸葛亮和其他七家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其中以与刘表和帮助刘表收服荆州后成为荆州最大世族势力的蒯、蔡二姓,以及土著世族中名气最大的庞氏的关系最为重要。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21 15:14:49 +0800 CST  
最后,决定隐居和巧妙的选择隐居之地。以诸葛亮的智慧、能力和与荆州官府、世族豪强的良好关系,完全可以定居襄阳城中,并谋得一官半职,但他深知刘表不是成大器之人,不愿意屈身而就。而隐居则可以离开荆州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也是是非中心,以免一招不慎陷入矛盾之中而不能自拔,毁掉终生事业,同时又能以隐显名。隐居一直是中国古代士人入仕为官的终南捷径,欲显先隐,愈隐愈显。诸葛亮选择离襄阳城二十里的隆中隐居的用意就在这里,表面上隐居于此,实际上随时可以进出襄阳了解时局动向,决定自己的去留。要是真的隐居到一个荒芜人烟的偏僻之地,世人难以知晓,刘备也无从寻找了。
诸葛亮通过这些周密的安排使自己在名士云集的荆州显得更加出类拔萃超凡脱俗。与世族豪强的联姻是安身之计,确实也给诸葛亮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是诸葛亮了解荆州动向及全国形势变化的最佳渠道。与名士俊杰的交往联系,既能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吸取智慧精华,也有助于提高诸葛亮的知名度,引起“人主”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刘备就是在司马徽、徐庶对诸葛亮的赞誉中激发了求贤之心。恰到好处的隐居有效地彰显了自己的名节,还因为隐居的神秘更为人所注目。又没有从公众视野里完全消失,使自己无人问津,还可以随时保持和外界的联系和交往。从刘琦非常器重诸葛亮,以及诸葛亮经常到庞德公处的记载,可以看出诸葛亮和外界是有经常性来往的。如没来往就没了解,刘琦凭什么器重他,庞德公又凭什么称其为“卧龙”,马良又怎么和诸葛亮建立起兄弟相称的关系呢?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诸葛亮已经二十七岁了,古人二十弱冠成年就要开始为自己的事业打拼,以期三十而立,以诸葛亮的才气能力,在各方割据势力都在大量招揽人才的大争之世,弱冠之年谋取个一官半职应该是轻而易举,可诸葛亮没有这么做,而是一直在隆中隐居,这是为什么呢?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21 15:15:23 +0800 CST  
各位看官好,今天继续更新,期待各位继续捧场。谢谢。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09 10:01:10 +0800 CST  
诸葛亮是个非常渴望建功立业的人,当时他可以选择的地方最少有三个:荆州刘表、江东孙权、北方曹操。但他都没有选,推断其理由应该是这三个地方都不符合诸葛亮的要求。
荆州刘表,诸葛亮非常了解,难成大事。“隆中对”里说得很委婉,说“其主不能守”,诸葛亮不会明珠暗投。
江东孙权的情况诸葛亮也非常了解,因为其兄诸葛瑾在江东,兄弟之间时常有书信往来。孙权有张昭、周瑜、鲁肃等心腹能臣,诸葛谨也在江东,诸葛亮是否能够得到重用未为可知,兄弟相争也不是诸葛亮所愿。张昭曾经向孙权推荐过诸葛亮,而诸葛亮不愿意,理由是“孙权是一个合格的领袖,据我观察,能够把我当作贤人使用,但不能完全发挥我的才能,”即能“贤亮”而不能“尽亮”。究竟有没有这件事,说不清楚,因为只有一条记载,没有旁证。但孙权在见到诸葛亮后,确实有留用诸葛亮的意思。孙权曾回忆过与诸葛谨的一次谈话,孙权对诸葛谨说:“以前刘备派诸葛亮到吴时,我曾对诸葛谨说过,你过诸葛亮是同胞兄弟,弟弟跟随哥哥,是符合大义的,为什么不留下诸葛亮呢?如果诸葛亮愿意留下来跟随你,我可以给刘备写信解释,让他随人所愿。”但诸葛谨婉拒了,认为诸葛亮不愿意留下东吴,就和我不愿到(蜀)汉去一样。
北方曹操,诸葛亮似乎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诸葛亮的家乡琅琊属于徐州,诸葛亮在徐州的最后二年正是曹操攻打和屠杀徐州的二年。(汉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和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屠城的惨状一定给青少年时期的诸葛亮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诸葛亮跟随叔父诸葛均到豫章,战后沿途“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也一定会让诸葛亮终生难忘,也许对曹操的反感甚至仇恨,对前来援助陶谦保护徐州的刘备的好感就在那时萌芽。终诸葛亮一生都没有产生过与曹魏联合灭吴的想法,有政治的原因,但不能完全排除其中的个人情感因素。
非常出乎人们的意料,诸葛亮最终选择了客寓荆州屯兵新野的刘表客将刘备。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09 16:45:30 +0800 CST  
诸葛亮选择刘备的最大原因是为了实现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自比管仲、乐毅,入仕为官在刺史郡守之上,这是诸葛亮为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这个目标纯属个人目标,与兴复汉室没有任何关系,在诸葛亮那个时代,东汉晚期的汉室腐朽不堪,不值得兴复。军阀割据称王称霸也极大地削弱了皇室的权威,士大夫阶层更多的是忠于自己选择的一方诸侯,而不是汉室。诸葛亮非常清楚这一点,从诸葛亮以后的历程来看,也只是把兴复汉室作为一种政治口号,而不是具体行动。
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必须有齐桓公、燕昭王这样能成为霸主的“明公”;二、这个“明公”必须要像齐桓公、燕昭王重用管仲、乐毅那样重用自己,使自己也能够成为管仲、乐毅那样的著名将相,即要“尽亮”。刘备是不是具备这些条件呢?这就得从刘备谈起。
刘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否值得诸葛亮辅佐,诸葛亮跟随刘备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09 16:46:12 +0800 CST  
刘备客居荆州以前的经历前面已经做过讲述,此不赘述。这里只对刘备作一些分析评述,看看刘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一个坚忍不拔不屈人之下的人。
刘备之志向究竟为何,在见到诸葛亮前无从得知。史家记载刘备家东南角有一五丈高的桑树,其形似车盖,刘备小时与宗族中的一些儿童在树下做游戏,说:“我一定要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的事情,有些人就据此认为刘备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其实这种幼小时就有雄心壮志之言或特立独行之异的现象,多数是撰写史书人的臆造,是中国古代君权神受观念和命中注定的宿命论的具体体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地儿童都有用残缺砖块“打皇帝”、“做皇帝”的儿童游戏,难道这些儿童都有当皇帝的志向?荒唐!翻看中国二十四史,什么帝王母梦与神交、紫气东来、满屋红光、龙角重瞳等荒诞不经的记载比比皆是。陈寿写《三国志》还相对少一些,最突出的就是写刘备。除了桑树车盖外,写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这是什么帝王之像啊,活脱脱一个猪头猿身的怪物。
真正能发现刘备志向的是他三顾茅庐时对诸葛亮说的那番话:“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我自不量力,想伸张大义于天下,但能力不够,以至于现在还无所作为。但我的这个志向并没丧失,请问您我该怎么做呢?”刘备说这番话时很慎重,是先叫其他人退出,关上门单独对诸葛亮说的,可以说是他的心里话。这番话完全表达了刘备的志向和困惑。其志向就是要“信大义于天下”,具体到行动就是扶汉室、诛奸臣、救主上。其困惑就是奔波征战二十多年仍然没能实现自己的志向,也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实现?请诸葛亮为其指引迷津。
刘备的帝王之心还表现在其替养子和长子分别取名封、禅上。封禅,是特指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是强调君权神授的特殊手段。封,指在泰山上筑圆坛以祭天;禅,指在泰山下的梁父丘设方坛以祭地。《五经通义》说:“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明白了刘备的志向,也就明白了刘备为什么总是不能依附于人供人驱使,总是不愿与自己所投靠之人玉石俱焚,总是想独自打拼。刘备是三国时改换门庭最多的一位,被人鄙视的“三姓家奴”吕布远不及刘备投靠的人多。刘备先后依附投奔过邹靖、毌丘毅、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和孙权。前面的几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备接替陶谦领徐州牧后,刘备成为一方诸侯,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开始争盟淮隅,在群雄逐鹿中崭露头角,引起了各大势力的注意。袁术要消灭刘备,吕布这个只知征战不知政治的武人突然闯入徐州,迫使刘备投奔曹操。曹操和袁绍则是想利用刘备,因为刘备的名声特别好、名气特别大,曹、袁都想借刘备来抬高自己求贤若渴的名声,吸引天下英雄为己用。按说这两个人是当时最有可能成为天下霸主的人,刘备随便依靠哪一个,发挥自己的能力,利用自己的名声,尽心辅佐,都有可能助其成功。特别是曹操,给了他那么高的官职,那么重的礼遇,并视其为与自己一样的英雄,刘备来个惺惺相惜感恩图报尽力辅佐,也不是没有可能成为曹操的方面大员。但刘备就是不领曹操的情,不光如此,还与汉献帝的岳父车骑将军董承、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从《献帝起居注》中记载的董承与王子服的对话“昔吕不韦之门,须子楚而后高,今吾与子由是也”中可以知道王子服是一位姓刘名服的王子或皇子,惜无记载)等同谋诛杀曹操。袁绍也给了刘备极重的礼遇,估计是想表现出比曹操更有诚意,以此来感化刘备。但当刘备意识到袁绍最终将会失败时,立即想方设法离开了袁绍。投奔刘表后,环境相对安稳,又受到刘表的猜忌和戒备,刘备没有实力独立作战,刘表又只是“从容自守”无心扩张,刘备就只好留在荆州。看到自己髀里肉生,不禁悲从中来,慨然流涕,心不甘而又不知何去何从,困惑而迷茫。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09 16:47:29 +0800 CST  
刘备不愿屈人之下,从他的对手对他的评价中可以找到依据。刘备投奔吕布时,吕布手下诸将对吕布说:“刘备反复不定,难以驯服,应该早日灭掉。”刘备投奔孙权向其借荆州时,周瑜给孙权上疏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出自对手之口,自然不会是赞誉夸奖,但却是事实。
刘备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僧一样,不管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妖魔鬼怪险山恶水,始终是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第二,一个以人为本的英雄。
刘备出生于贩履织席之家,从小生活在社会底层,对民生的艰辛疾苦深有体会和感触,十分同情底层民众,青年时就善待下人。任平原相时,既要抵抗流寇,又要开财源施与百姓。不论来拜访的是士人还是百姓,都同坐同食,爱民的行为已引来四方民众的归附。太史慈说刘备“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特别突出的是曹操征荆州时,刘备败逃江陵途中,有十多万百姓追随,影响了行军速度,有人就建议刘备舍弃百姓,快速逃亡。刘备断然拒绝,义正辞严地说:“做大事要以人为本,如今百姓追随我,我怎么忍心舍弃他们而去!”两千年前的刘备能说出这样的话,其理念、胸襟确实让人佩服。
从军事的角度看,刘备带众而行是个错误,但从政治角度看却是个壮举。由此也可看出刘备长于政治短于军事,刘璋的丞相掾赵戩就说:“刘备没有什么本事,不会用兵,每战必败。”
刘备又是个英雄。从刘备前期经历来看,很难把他和英雄的称号联系在一起,因为他总是战败,总是被强大的对手追打而逃奔,这样的人怎么能是英雄呢?但他又无一例外地被朋友或对手称为英雄。
先看曹操这边对刘备的评价。最知名的莫过于曹操所说的那句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刘备投奔曹操时,程昱就劝说曹操:“刘备有雄才又很得民心,始终不会屈居于人之下,不如早点除掉。”这和吕布手下诸将看刘备的官渡一致。曹操没有听从程昱的建议,理由是:“现在正是收容英雄的时候,杀一人而失天下英雄之心,不可。”曹操与袁绍官渡相持的间隙攻打刘备,众将不解,曹操说:“刘备是人杰,现在不打击他,今后一定会成为后患。”曹操此话不幸而言中。
程昱在刘备投奔孙权时分析说:“刘备有英雄之名,关羽、张飞都是万人敌,孙权一定会借他们的力量来抵御我们。”
郭嘉对刘备的评价一致,但建议曹操怎样处置刘备却有不同的说法。一种和曹操一样,认为刘备是英雄,不能杀一人影响其他英雄豪杰来投奔。一种恰好相反,和程昱一样,建议曹操除掉刘备。但不论哪种说法,郭嘉都认为刘备是英雄。
董昭在曹操让刘备领兵拦截袁术时对曹操说:“刘备英勇而且志向远大,又有关羽、张飞作为羽翼,恐怕刘备之心志不可估量啊!”
陈登也极力推崇刘备,认为刘备“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
再看袁绍。陈登向袁绍通报刘备领徐州牧一事时,袁绍就认为刘备“弘雅有信义”,同意让其担任徐州牧。刘备投奔袁绍时,袁绍、袁谭父子也倾心敬重。
最后来看孙权。周瑜上疏孙权,说刘备有“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建议孙权软禁刘备,用声色犬马诱惑刘备,然后分隔关羽、张飞,不能将荆州借给刘备。临死时还上疏孙权要警惕曹操、刘备,认为曹操在北方威胁着东吴,而刘备寄居在东吴内,有似养虎。
孙权没采纳周瑜的建议,有两个理由,一是他认为既然曹操在北方威胁东吴,东吴就要广揽英雄来对抗曹操。二是担心制服不了刘备,反而会酿出祸乱。
鲁肃也认为刘备是天下枭雄。
还有刘巴,在刘璋派法正迎接刘备入蜀时说:“刘备是英雄,进入巴蜀一定会为害,不可接纳。
曹操、孙权的手下都曾建议除掉刘备,但曹操、孙权都因为同样的理由拒绝了,就是不能因杀刘备而堵塞了天下英雄归顺自己之心,可见刘备的英雄之名更多的是来自于士人、百姓的拥戴,来自于口碑相传的名声名气。
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十分准确中肯。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09 16:48:48 +0800 CST  
第三,一个具有非凡人格魅力的人。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证明:一,刘备与部属的关系。刘备前半生几乎都是在东奔西逃,既无固定地盘,又无雄厚兵力,随时都有被强大对手消灭的可能,但其部属却愿意死心塌地地跟随,这不能不说是被刘备非凡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关羽、张飞自不必说,赵云、糜竺、庞统、黄忠、魏延、法正、刘巴、马超、马良兄弟等等,包括诸葛亮,一旦跟随就至死不渝。二,刘备与士人、民众的关系。刘备作平原相时已因其仁慈爱民的举动而吸附了许多百姓。当时发生的一件事也可以说明刘备爱民的举动不是做秀,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如来刺杀刘备的刺客放弃刺杀一事,写史的陈寿都忍不住带着个人情绪称赞刘备“其得人心如此。”正因其得人心,每次兵败后总是能很快招纳部伍,组建自己的武装。投奔吕布后就因为很快“复合兵得万余人”,引起吕布的忌恨攻打。杀车胄复占徐州后,“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在荆州屯住新野时,“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引起刘表的猜忌。逃离荆州路过襄阳时,“(刘)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沿途民众跟随者更多,等到了当阳已是“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其中“被甲者少”,多数是老百姓。在刘备入蜀后的记载中,可以看到襄阳世族中的庞、向、马、习、杨等都随刘备到了益州。如果没有非凡的人格魅力,这些世族大姓会放弃家世产业跟其到一个前程未卜的陌生之地吗?留在襄阳,他们也会和蒯、蔡等世族一样得到广揽人才的曹操的封赏。五大家族都是因为刘备代表正统汉室,曹操代表篡汉奸佞的政治原因而跟随刘备入蜀的说法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09 16:49:34 +0800 CST  
第四,一个善识人善用人的人。
这点陈寿说得最清楚。在刘备取得益州后,陈寿对其人事安排作了一个评价:“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其任魏延为汉中太守,告诫诸葛亮马谡徒有虚名不可重用、托孤诸葛亮与李严以求平衡等都可反映出其善于识人用人的本领。虽然这些事情是在诸葛亮已跟随刘备之后,但在此之前,刘备也一定是这样“尽其器能”的使用人才,这是其一贯作风,而非得了益州后才有的神来之笔。
刘备以其非凡的人格魅力吸引了部属、士人、百姓,他们心甘情愿地跟随他,并相信他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好的前程更美好的生活。糜竺的例子最能说明问题,他先是与陈登一起拥戴刘备领徐州牧。在刘备被吕布攻打流窜广陵海西时,糜竺把妹妹送给刘备做夫人,解决刘备的家室之忧;送奴隶作士卒,解决兵员之困;送金银货币,解决军需。刘备才得以“赖此复振”。刘备投奔曹操后,曹操表糜竺为嬴郡太守,其弟糜芳为彭城相,但兄弟二人都弃官不做,宁愿跟随刘备。糜竺所为无疑是一项政治投资,他相信刘备能够有所作为,自己的投资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后来果然如此,刘备平定益州后论功行赏,糜竺被任命为安汉将军,位置在诸葛亮以上。“安汉”之名,何其厚重。
在北方曹操、南方孙权都不能选择的情况下,刘备几乎成了诸葛亮唯一的选择,因为只有这样一个坚忍不拔不屈人之下的人、一个以人为本的英雄、一个具有非凡人格魅力的人、一个善识人善用人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实现诸葛亮的人生目标。当然还有一个现实的选择,就是刘备虽然有糜竺、孙乾等文臣,但他们都只是某一方面的人才,局限于一地一事,不具备全局性战略眼光,诸葛亮完全有把握能超越他们,使刘备像齐桓公重用管仲、燕昭王重用乐毅那样重用自己。反之,曹操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孙权有周瑜、鲁肃、张昭、包括诸葛瑾等重要谋臣,就算诸葛亮的能力能够超过这些谋臣也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最终能否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还未可知。宁为鸡口不为牛后,诸葛亮有一个现成的可以迅速得到重用一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能否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的标准,就凭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敏锐和智慧。后来诸葛亮在得知好友徐庶在曹魏任过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石韬任过郡守、典农校尉时,十分感叹地说:“魏国真是人才济济啊!这么优秀的两个人都得不到重用吗?”
刘备符合诸葛亮的选择,那么,诸葛亮是否也符合刘备的选择呢?换一种说法,诸葛亮是怎样赢得刘备信赖的呢?汉末君臣之间的选择是双向的,无论诸葛亮有多少才华,不能得到刘备的认可也是枉然。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09 16:50:11 +0800 CST  
@夜清冰冻1 2017-10-09 14:18:38
国庆愉快,终于等到更新了。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09 16:52:54 +0800 CST  
@西楼看花v 2017-10-09 22:49:21
最爱是三国,楼主辛苦了。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10 16:42:11 +0800 CST  
@夜清冰冻1 2017-10-10 09:35:43
更新后迅速读完,意犹未尽。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10 16:42:40 +0800 CST  
@年昔逸尘 2017-10-10 11:57:43
意犹未尽啊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10 16:43:07 +0800 CST  
@老顽童1290 2017-10-10 13:47:43
楼主长假玩痛快了,多多更新
-----------------------------
谢谢,努力如你所愿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10 16:43:59 +0800 CST  
@西楼看花v 2017-10-10 16:39:40
楼主加油
-----------------------------
谢谢鼓励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10 16:44:20 +0800 CST  
新野离襄阳三百多里,刘备不辞辛劳三顾茅庐恳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和刘备打了一场心理战,在吊足了刘备胃口,取得明显心理优势之后,开门接待了刘备。刘备屏退众人单独面试诸葛亮,诸葛亮以“隆中对”应试,一鸣惊人地通过了刘备的面试。
先来看看“隆中对”全文: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从理论意义上讲,“隆中对”确实是一个完美的战略构想,既符合现实条件,又符合刘备的实际情况。
首先,是对现实的精确把握和形势的客观分析。曹、孙两家之势,已不可动摇,但要分别对待,对曹操,是不能与其正面交锋,计一日之长短;对孙权,也是不可图,但可以争取为外援,借助孙权的力量来与曹操相抗衡。
其次,是指出刘备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战术。夺取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荆州和险塞富庶的益州,作为容身和发展的根据地。然后安抚、借用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力量,等到天下形势发生变化时,从益州、荆州两路发兵北上,逐鹿中原,一争天下。
最后,实现刘备的心愿,成就霸业,兴复汉室。其中提到刘备是“帝室之胄”,这是第一次出现这种说法。
所有这些,都只是对形势的判断和预测,属于基于现实的理论分析。关键是判断、预测和分析的结果正是刘备梦寐以求的。对刘备来说,这无疑是最有效的刺激和最有力的鼓励。刘备非常满意和喜爱这个战略构想,以至于与诸葛亮形成鱼水之情,不能分离,引起关羽、张飞的不满。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10 16:46:31 +0800 CST  
但是,仔细分析后会发现里面有语焉不详含糊不清之处。“隆中对”有三个必备条件:一、跨有荆益。二、外结孙权;三、天下有变。如果能够满足这三个条件就能实现,只要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就不能实现。
一、跨有荆益。这是基础。必须要有自己的根据地才能生存和发展,也只有满足了这个基本条件,才能实现后面两个条件。“隆中对”并没有说清楚怎样才能跨有荆益,只是作了一个假设。在这个假设下,自然一切都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设想一下,如果拥有了荆州、益州全境,刘备的实力就会超过孙权,成为第二大割据势力。因为江东虽然土地辽阔,但开发滞后,经济、军事实力远远比不上荆州和益州的总和。等到“天下有变”的形势出现后,就不是单独的以益州和荆州两个点出兵北上,而是以这两个点带动整个从益州到荆州这条线整体向北推进,取胜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二、外结孙权。这是为了北伐时无后顾之忧。回到上面的假设,如果跨有荆益,在与孙权共占长江之险的基础上取得上游控制优势,实力也超过孙权,自然可以和孙权建立平等的甚至是稍占上风的合作结盟关系,而不是像后来赤壁之战时投靠依附于孙权的不平等合作关系。这里面也有个模糊的地方,就是孙权参不参与北伐。因为就算跨有荆益,势力还是不能到达长江下游,那么,属于孙权势力范围的长江下游是参与北伐还是不参与?如果参与,利益如何分配?如果不参与,长江下游以北曹操的势力就会加入到中原大战,势必会对逐鹿中原造成重大影响,这个问题又怎样解决?孙权不会在没有利益的情况下主动地去牵制曹操。孙权也不会傻到坐看曹刘两家争天下而无动于衷。
三、天下有变。这是个比“若跨有荆益”的假设更加含糊不清的描述。什么叫天下有变?按照后文构想的出兵方向,唯一可以知道的是发生变化的地域在北方。但要发生什么变化,变化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出兵,就不得而知了。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10 16:48:44 +0800 CST  
这件事情的蹊跷之处就在于诸葛亮为什么会多次拒绝刘琦的请求呢?一是典型的心理战术。越求得急,说明事情越重要。在吊足了刘琦胃口之后才说,更会让本就十分器重诸葛亮的刘琦更加感激敬佩。通过这个方法把刘琦掌握在自己手中,促成刘琦拥兵在外,成为“跨有荆益”的有力援手。如果刘琦一问就答,那就显得过于简单容易,不会让刘琦心存感激俯首听命。二是现实条件尚未成熟。没有合适的地方,合适的空缺出现,说了也是白说,反而会让刘琦去找刘表缠要一个地方,泄露先机,引起本就疑心刘备的刘表更加警惕。
这个机会终于让诸葛亮等到了,就是恰逢黄祖被杀,江夏太守空缺,由刘琦来要求出任这个对荆州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的军政长官非常自然而正常,顺理成章得恰到好处。就这件事情来说,诸葛亮做得非常成功,跨有荆益有了一个美好的开头。
原住新野的刘备在并没有强敌入侵的情况下突然率兵移动到离襄阳近在咫尺的樊城,与刘琦形成对襄阳的南北夹击之势。
刘琦担任江夏太守后,蔡氏、蔡瑁、张允还不断挑拨他与刘表的关系,刘表经常写信来责备刘琦。
刘琦性格慈孝,刘表生病时,刘琦前往襄阳探视,蔡瑁、张允害怕刘表见到刘琦后有托付后事的可能,就坚决不让刘琦见刘表,连家门都不让刘琦进去。刘琦见不到父亲,悲戚而去。
更为严峻的是刘表病重,随时有死亡的可能,如刘表骤然去世,荆州立即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外有孙权虎视眈眈的觊觎,内有刘备居心叵测的行为,而刘表又沉疴难起,如刘表去世,无论是刘琦还是刘琮继位,都会给曹操夺取荆州带来麻烦。
长子刘琦继位,以刘琦与刘备的关系,荆州无疑会落入刘备之手。这是曹操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曹操征荆州有两个战略目的,一个是占据荆州,一个是驱逐最好是消灭刘备。
由于刘表喜爱刘琮,刘琦继位的可能性不大。而刘琮继位也将引起局势的变动。若刘琮是个明君,在荆襄豪门世族蔡氏、蒯氏的辅佐下一展雄风,北上争雄,将给曹操带来极大的麻烦。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刘琮继位后曾对蒯越、韩嵩、傅巽等官员说过:“现在和诸位一起占据荆州,守护先君的事业,凭此以观天下,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表明刘琮还是想有所作为的,只是被亲曹的蒯越、韩嵩、傅巽劝阻了。但也不是荆州所有的文武官员都主张投降曹操,也有反抗曹操的人。刘琮部将王威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刘琮决定投降后仍然劝说刘琮反抗曹操,并恳请刘琮调拨数千人马给他,趁曹操来接收荆州时出其不意地抓获曹操。可惜刘琮没有采纳。并不是说他一定能够抓获曹操,但起码可以放手一搏。若刘琮是个弱主,孙权、刘备就可能乘虚而入取而代之。特别是刘备,可以利用刘琦长子的地位,以立嫡立长的礼制要求刘琮让位,或者以此为理由“清君侧”。
因此,曹操必须赶在孙权、刘备二人尚未准备充分之前提前下手占领荆州,既不给刘备坐大的机会,又能遏制孙权的扩张,为今后一统天下扫除障碍。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10 17:06:51 +0800 CST  

楼主:ty_阿铭850

字数:690748

发表时间:2017-07-12 01:27:2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23 20:09:29 +0800 CST

评论数:30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